第一篇:湛江市民食用油安全问题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湛江市民食用油安全问题调查
黄晓虹国土1081学号:200811315111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样化,食品卫生与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苏丹红事件”、“禽流感” “三鹿奶粉事件”还有最近的“地沟油事件”无一不牵动着广大民众的心,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却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要重新审视这一已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高度的问题,更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而在这个寒假,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我参加了由我们农学院学生自主组织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对我们所在的美丽的热带滨海城市—— 湛江市进行关于湛江市民食用油安全问题的调查。从一开始的选择问题,制作调查问卷;实际考察,收集问卷;到现在的总结调查结果,编写报告,我对湛江市民对食用油安全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了解,认识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虽然仍有盲区,但已经是相当大的进步了。
这次社会实践,我们一共分为城市和农村两个调查地点,共100份调查问卷。通过调查城市和农村不同人群对食用油安全问题的认识,从而进一步了解城市和农村人群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和关注程度,也才能更好地在以后的宣传工作中,分别对城市和农村不同人群的受教程度展开有针对性的宣传,更好地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食品安全问题的讨论中来。
第一天,我们来到了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湖光镇。这里是该区的集市区,周围住着众多的农家人,我们开始了50份地问卷调查。我们的调查者72%都是26~45岁和46~60岁的当地中年妇女。因为在农村妇女一般都饰演着家庭主妇的角色,所以对食用油的使用和认识也会相对较多。他们中间40%左右的调查者都是从附近的便利小超市购买的食用油,对于购买食用油也会相对关注食用油的品牌和保质期。但对于食用油的存放和安全问题倒是不大留心和关注,认为家庭小作坊的食用油也无什么大的问题。基本上存在隔岸观火的态度,认为自身不大可能遇到不安全的食用油,就算遇到了,对人体的影响也应不大。而对于最近新闻媒体上报到的类似地沟油事件的目前众多的食品安全问题,50%左右的调查者都认为最主要原因是不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人盲目追求利益,也有30%的调查
者认为政府也应负相应的责任。40%的调查者都觉得对于提高食用油的安全水平问题,重点在于企业,而政府处于监督与防范的角色。
在初步整理好对于农村的调查问卷后,我们接着来到我们的第二个调查地——霞山市区。在市区中,匆匆走过的都是18~25岁和26~45岁的中青年。因此我们的调查者中,90%以上都是处于这两个年龄段的人群,其中男女各半。对于食用油的购买,74%的受访者表示对于大型超市较为安心。而购买时,对于食用油的价格、品牌、保质期、营养和口味都有不同程度的关注,对于食用油的存放问题也较为留意。对于食用油的安全问题,都有自己的了解。90%以上的受访者对出外就餐的食用油安全问题不放心甚至非常担心,对于食用不安全的食用油所造成的危害也知之甚详。因此,50%受访者对于自己食用的食用油,在购买时都会非常仔细,因为对中国商家存在不信任问题。对于造成类似地沟油事件的目前众多食品安全的问题,认为最主要原因是不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人盲目追求利益或政府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的受访者各占一半。对于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问题中,绝大部分的受访者都认为应该加强我国的法制建设和惩罚力度,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和成果,从而在进入市场的关卡中将恶性食品拒之门外。
从这一连串的实践调查和问卷统计中,我们不难看出城市和农村中,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了解和关注程度。农村人群对于食品安全绝大部分都处于朦胧的认知状态,认为食品安全问题是社会问题,不全是切肤问题,与自身的联系不大。而城市人群则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会主动去关注,去发现,去避免,即使从新闻媒介方面得到的信息是有限的,但也会主动与他人探讨从而加深理解。不过相同的,从这次社会实践调查中,我们普遍了解到中国市场会频频出现食品安全事件的基本原因。
第一:食品安全如同偏差,这样的问题只能减少,而不能百分之百的消除,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会越来越多的发现某些物质是对人体有害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认为安全的食品可能过几十年,人们会发现它会有一些问题或潜在的问题。
第二:食品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食品安全意识不够或根本没有,有的只是利益,这就造成他们对这些食品安全隐患视而不见,他们不能够预测出这些问题的严重性。
第三:食品安全事件频频曝光,说明:我们的生活得到改善了,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在提高;信息传递方便了,网络的盛行使得这些信息得以快速的传递,甚至是过度的宣传。
第四:众多小的食品企业,难得监管,尤其是小的作坊。
第五:政府监管不力。监管重点落点不对和监管人员的素质不高:目前政府多于最终产品的监督和管理,忽视了过程控制;政府监管人员多于理论,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较低,监管态度应付。
第六:监管部门责任不清。没有具体人员对企业监管负责,出现问题更找不到监管部门的责任人。也就是说责权不分,没有绩效考核的制度。
总之,食品安全问题不是一个两个制度就能保证的,需要的是政府的培训、监督、管理和引导。
因此,面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良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保证。目前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存在部门众多,职责不清等问题。食品监管部门有十几家。一旦出了事故,似乎与所有部门都有关,又似乎谁都没有直接责任。食品安全的监管体制不顺问题突出。
2、尽快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我国食品标准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很低,从而导致标准的可信度在国际上不高。
3、加大对食品检测检验研究和应用的投入。目前,食品监管部门的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普遍比较落后,基层检测人员的数量不够,素质也有待提高,都成为当前制约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的“瓶颈”问题。
4、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体系。目前,我国在对食品的安全监管中尚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制度。一旦发生了食品安全事故,往往是监管部门事后仓促应对。这种事后的应急处理方式已经不能及时控制原因日趋复杂的食品安全事故,也不能满足公众对政府高效处理此等事故的期望,更可能发生部门之间的互相推诿以及信息沟通的迟缓与不力。
5、建立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信用在当今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它已成为企业的无形资本。食品安全不仅需要政府的监管,也需要政府在信用体系方面加大建设力度,运用市场规律,把食品企业对社会的食品安全责任真正化为自己的自觉意识。
6、建立食品安全教育宣传体系。在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教育宣传体系的作用不能小觑。宣传教育工作是在全社会营造食品安全氛围的基础,应当突出主题、注重实效,以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认识水平。
第二篇:食品安全问题调查报告
食品安全问题调查报告
篇一:居民食品安全问题调查报告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调查报告
09历史1班
苏静敏
0906020008
内容摘要:食品的安全问题关系到全人类的生活、生存、延续,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食品是否安全,是否影响健康以至是否会造成对生命的威胁都成了老百姓的热门话题。近期食品安全问题隐患的屡屡曝光无疑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同时也折射出食品生产商的诚信问题,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问题等。这不仅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有损我国的国际地位及形象。因此完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要建立健全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加强监管基础能力建设和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加大行政执法和责任追究力度,完善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机制和程序。而消费者应要慎重选购食品。
关键词:食品安全;现状分析;成因;建议及对策;
中国有句话: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中国还有句话:病从口入。食品的质量不安全,将会影响到人们的健康。食品的食,由两个汉字组成,上半部,是个人,下半部是个良,给人一个简明的构想,做食品的人要有良心,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事件频频发生,在考验着我们老百姓的心理承受能力。经历了“瘦肉精”、“三鹿奶粉”、“毒大米”、“染色馒头”、“西瓜膨大剂”等一连串食品安全事件后,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被推向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同时,中国食品安全体制备受考验,改革也是必然的趋势。目前我国存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依次为: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天然毒素、有机污染物等引起的化学性污染;以及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因此,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着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而如何完善食品安全监督体制是目前社会群众及政府官员们极为关注的一个焦点。带着对这一舆论焦点的探究和深思,我们在广州市番禺区大岗镇进行了一个问卷调查,希望能通过调查结果的分析结合典型事例探究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探究完善及改革办法。
一、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从有关部门不定期对食品质量抽查的情况看,当前,我国常见的食品
质量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卫生指标超标,菌落总数、大肠杆菌群等严重超出国家强制性标准,个别的甚至超过国家标准许多倍;二是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或使用已经明令禁止的食品添加剂,例如苯甲酸、山梨酸含量超标,违规使用已经禁用的人工合成色素、“瘦肉精”、“吊白块”等;三是食品包装、标签等不规范,虚假标签、以次充好等人为“造假”现象较多。
事实上,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了全民关注的共同话题。屡屡出现的食品安全危机让老百姓不得不时时关注每日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过去国人一直强调色香味俱全,如今安全却成为了消费者选择食品时不得不首先面对的问题。那么,发生在居民生活中的食品安全问题又有多少呢?
为了充分了解居民生活中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决定深入广州市番禺区大岗镇对当地居民进行调查。大岗镇位于广州市的郊区,毗邻顺德、南沙。是
典型的城乡结合区。近年来,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当地工业逐渐发展,引进不少外资企业并吸引不少外来务工人员。人口的膨胀以及经济的发展也促使不少投机分子出现,不惜以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为牺牲,生产不合格的食品,居民遭遇的食品安全问题事件也随之增加。在这次调查中,我们随机选取大岗镇5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最后获得48份有效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如下:
题
1、你有没有试过因吃劣质食品而身体不适?
N=48 类别 百分比(%)
有 16% 没有 84% 合计 100%
题
2、你通过什么渠道得知食品安全事件?
类别 百分比(%)
道听途说 24% 新闻媒体 68% 亲身体验 8% 合计 100%
题
3、你是否买过劣质食品?(包括过期食品)
类别 百分比(%)
是 24% 否 76% 合计 100%
题
4、你会看食品包装上的制造成份及生产日期吗? N=48 类别 百分比(%)
偶尔会 36% 一定会 53% 不会 11% 合计 100%
题
5、你认为目前市面上在售的食品安全吗?
N=48 类别 百分比(%)
不安全 12.5% 很安全 2% 部分安全 85% 合计 100% N=48 N=48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着千家万户,随着近年来媒体对食品安全隐患的揭露,居民们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越益关注,同时对我国食品安全体系也日渐失望。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可以说,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无论如何,食品安全问题是不可忽视,不可滥竽充数的一个领域。今年三月媒体却披露出了双汇“瘦肉精”事件,四月份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添加了色素和防腐剂的染色玉米馒头、黑米馒头;随后使用尿素和兽药催生的豆芽,膨大增甜剂催生的西瓜等陆续浮出水面,一连串事件敲响了食品生产各个环节的警钟。食品安全是直接关系人民健康,维持市场稳定的重要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国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时期,当前国内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监督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大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忧虑和担心,使消费者对政府、企业、经营者产生信誉危机,这不得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 从搜集的资料及调查的结果来看,番禺区大岗镇食品安全问题还是存在的。居民们普遍对食品安全不放心,由于新闻媒体对食品安全问题事件的跟踪报道及食品安全隐患的曝光,居民们比以前更重视食品安全及质量了。食品安全关乎居民群众的人身安全,理应受到居民们的重视。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使居民意识到国家食品安全体制的缺陷和漏洞,通过媒体的渲染和宣传,成了现下社会舆论的焦点、热点,也成为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难点。目前的食品安全体制是所谓的“环节管理”,即分解“农田到餐桌”中的供应链环节来进行“分段管理”,就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提供奶料的奶农及企业是由农业部监管;牛奶生产商的加工过程由卫生部和国家质检总局监管;奶粉的市场销售中的安全抽查由工商局负责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负责等。而对这一分解式管理主要的争议就是“片段管理、不能联动协作和立即溯源追查”,进而影响整个监管的效率,最终导致只有经过悲剧性的“人体检验”之后,才开始真正的大规模的溯源式查处。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食品安全问题是经济处于发展阶段的国家所共有的社会经济现象;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初步阶段,仍是发展中国家,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及监督体系还很不完善。尤其在食品安全问题方面,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占多数决定了食品加工业水平、素质差。在当前近50万个食品生产企业中大一部分是中小型企业。以这些从业人员的素质,出现诸如产品的微生物指标超标、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同时由于区域发展还很不平衡,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条件比较差、工艺落后或是没有遵守卫生操作规程,造成了食品的微生物、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在相当长时间内,这些老问题将难以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这些都是发展中国家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2、我国食品安全立法工作滞后;
在食品领域,生产经营者的违法行为被国家有关部门查处后,其结果往往是没收非法产品,对违法者者加以罚款且数额较小,对违法者的违法行为惩罚力度不够,不能使违法者形成畏惧心理。另外我国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方面条例还有待完善。
3、食品安全的管理机构分散、职能不统一; 在我国国家机构中,负责食品安全监管的部门不可谓不多。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公布的部门来看,有工商、质检、卫生、农业、商务、公安等13个部门对食品行业进行监管。但这些部门采取的是分段管理、分类管理的方式,其结果有可能造成互相扯皮或重复执法等情况出现。而且,在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之后,这种情况表现的尤为明显。
4、缺乏正常的公众食品安全监督渠道;
当前食品安全事件的揭露和曝光主要是靠新闻媒体的报道和宣传。媒体的大肆渲染和报道能掀起社会舆论的热潮,同时引起了居民群众和政府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然而这并不是正常的食品安全监督渠道,新闻媒体有可能为求达到宣传效果而不惜夸大事实进行渲染。因此,正常的群众食品安全监督渠道不可或缺。
5、社会整体诚信资本的缺失。
食品生产者诚信意识缺失,职业道德不强,使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问题食品屡禁不绝。食品生产者和销售者为了获得更多利益,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于不顾,采取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非法手段进行商品生产和销售,严重违背了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市场诚信的原则。
三、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建议及对策
1、.建立完善的相食品安全问题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敢违法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的企业、个体工商户,无论大小,一律重罚,剥夺它的生存权。坚持定期抽检敏感产品,一旦发现问题,一律予以曝光,不能隐瞒。
2、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对一些不法生产经营者予以曝光,多做些增强健康消费意识的宣传教育,提倡健康消费,不盲目贪便宜。告诉消费者怎样来区别食品是否安全,一旦遇上假冒伪劣产品,该怎样进行举报,怎样为自己维权。
3.从源头上切断有毒有害食品渠道。相关执法部门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生产厂家的监督,对违法厂家严惩不贷。查处有问题的食品后是怎么处理的,应向社会公示。
4.加大投入,建立食品质量检测体系。为增强食品监测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应当从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大投入,逐步扩大其覆盖面。将检测结果向社会公布,使消费者能识别产品质量,消费是否安全。
5、加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应急体系建设。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建立实施食品安全快速反应联动机制;全面加大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督查督办力度,健全食品安全事故查处机制,建立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回访督查制度和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总之、食品安全问题是民生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只有完善食品安全体系,才能更好地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面对屡见不鲜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应加大监督力度,坚决抵制不法商人的投机取巧,禁止有害食品在市面上流通。篇二: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
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我国食品领域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为了解大家对食品安全方面的看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我团队展开了关于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
调查时间:2012年7月5日--11日
调查地点:山西省太原市长风小区
调查对象:当地居民及商贩
二、近几年的食品安全问题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中国还有句古话:病从口入。食品的质量不安全,将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健康。食品的食,一共由两个汉字组成,上半部,是个人,下半部是个良,给人一个简明的构想,做食品的人一定要有良心,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事件频频发生,在考验着我们老百姓的心理承受能力。经历了“瘦肉精”、“三鹿奶粉”、“毒大米”、“染色馒头”、“西瓜膨大剂”等一连串食品安全事件后,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被推向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同时,中国食品安全体制备受考验,改革也是必然的趋势。目前我国存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依次为: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天然毒素、有机污染物等引起的化学性污染;以及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因此,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着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而如何完善食品安全监督体制是目前社会群众及政府官员们极为关注的一个焦点。带着对这一舆论焦点的探究和深思,我们进行了一个问卷调查,希望能通过调查结果的分析结合典型事例探究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探究完善及改革办法。
三、结果的统计
(一)结果分析
(1)采购食物是关注的信息
分析:
如今居民在选择采购食品时可关注的信息相当之多,从食品的外观包装到食品的内部生产成分,从食品的价格到食品的知名度等等。这些令居民在选择食品时可谓是眼花缭乱。但究竟哪一方面才是选择食品时最为关键的信息呢?
上表显示,居民在选择采购食品是,食品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食品的价格、食品的安全标志、食品的生产加工成份为居民主要的关注点。的确,过了保质期的食品肯定不能再食用的。但一些不良的商贩在食品已经过了保质期后,不愿承受丢弃产品的损失,于是仍依然出售,而有部分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是粗心大意,不看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结果买回过期食品,没吃还好,可吃了之后出现问题就不好了,像这种出售过期食品的商家我们应给予严厉的谴责,同时也提醒广大消费者买产品时一定要注意产品的是产日期及保质期。
食品的生产成分也是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比较关注的信息,但众所周知,在我国近几年的食品安全问题中,食品生产成分出现的问题层出不穷,往往只有在出现集体性食品安全问题是,国家政府和新闻媒体才会披露问题的实质。而大多数的消费者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对如今的很多食品添加成分不是太了解,不懂得分辨有害和有益的成分,这就给许多不法商家造就了可乘之机。而如今的大多数的食品生产厂家不愿意把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的一些成分公布出来,这就给消费者造成了许多隐形的食品安全问题。所以要想让消费者吃得放心,考验的是生产厂家的良心和国家监督部门的检查力度。
除此之外在购买食品的过程中,食品的价格和产品的知名度也是消费者非常关注的信息之一,有的人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名牌才是硬道理’,但历史的教训又一次又一次教育了我们,名牌也是不可靠的。而又有一部分消费者,买东西贪图小便宜,结果买回家不是不能食用,就是使用过后身体出问题,贪小便宜吃大亏。
剩下的比如食品的外观,食品的安全标志,食品的生产厂家及地址等也是比较受人关注的。如此多的信息也给消费者在有限的购物时间带来了许多麻烦,所以,要想消费者买的安心,吃得安心不仅要考验消费者快速辨别能力,也考验着生产厂家的良心及国建监督部门的监督能力。
(2)居民对采购食品地点的选择 分析:
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我国各大中小型城市面貌已焕然一新,消费者的购物采购空间场所越来越大。如今,各大超市所占市场份额逐年增大,逐渐与以往的小商铺、菜市场呈三足鼎立之势。与此同时,随着国民的物质消费水平日益增长,各种大酒店也如雨后春笋,纷纷开业。与以往的小酒家、大排档公分食品界这一块大蛋糕。然而,就在这些商家赚取暴利的同时,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问题也随着他们逐渐增长的利润悄悄浮出水面。
从上表显示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是现在主要倾向于超市与便利店,约有60%的消费者选择超市和便利店,另外少数人分别选择小商铺。而从表二可以看出有87.5%的消费者曾经购买过食品安全问题产品,由此可见我国当前食品安全问题令人堪忧。
出现问题的原因:
1、种植、养殖环节
一是近年来,水产品养殖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品种和规模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水产品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水产品的药物残留的检测还是空白,对养殖过程中添加药物,饲料添加剂等情况不明,水产品安全不能得到保证。二是与我国消费需求相比,蔬菜基地建设无论是数量、面积还是规范化管理方面,力度都应进一步加大。规模小、科技含量不高,菜农的利润很薄,有的地方在运输方面还有人为设碍的现象,这些都阻碍了我国蔬菜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以致于有大量非基地蔬菜没有经过规范的程序上市,存在安全隐患。
2、食品加工环节
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过程任何一点出问题都会产生食品安全问题,大企业都会有所疏漏,更何况目前我国上百万家的食品生产企业中,70%是10人以下的小企业、小作坊,卫生条件差,隐蔽性强、无证生产现象十分严重,诚信更难保证。
①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了可供食品加工用的添加剂品种及其用量和在产品中的残留限量,超量使用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测,曾有在面粉中超限量5倍添加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在腌菜中超标量20多倍使用苯甲酸;在饮料中成倍超标使用的化学合成甜味剂等等。
②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物。
在食品加工制造过程中,非法使用和添加超出食品法规允许适用范围的化学物质(其中绝大部分对人 体身体有害)。例如:使馒头、包子增白用二氧化硫;使大米、饼干增亮用矿物油;用硫磺、双氧水、福尔马林等化学原料加工水发食品,使之增韧、增亮,延长保存期;改善米粉、腐竹口感使用“吊白块”等等。
③食品制造使用劣质原料。
商贩加工食品使用劣质原料给食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如:用病死畜禽加工熟肉制品;用“地沟油”加工油炸食品等。2007年3月,陕西榆林的肯德基店添加“滤油粉”被调查,店内工作人员通过撒有白色粉末的滤油纸过滤用过的浑浊煎炸油,使其变得清澈透亮,再次使用。
④微生物污染。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料受到环境污染,杀菌不彻底,不注意卫生操作等都是造成细菌和致病菌超标的主要原因。而大量家庭作坊式的小型食品加工企业根本不具备生产合格产品的必备条件,食品摊贩仍然占有很大比重,更加成为传染病的传播中心。2008年3月,贵阳市竹源牌桶装水消毒未达标,引发甲肝病人269例。8月,厦门集美一家公司外卖午餐造成多人食物中毒,265人到医院就诊。
3、流通环节
一、是大多数小食品经营店还没有做到索证索票、进货检验,没有 食品质量管理人员,食品质量无可追溯性,问题食品不能得到有效处置。
二、是农村基层食品供应网络不全,大多依靠小代销店进行代销,其经营人员的素质和食品安全意识不高,农村基层的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证。城乡结合部、农村市场等区域,成了假冒伪劣商品的乐园。另外,少数无证生产的企业,在受到有关监管部门的打击后,向边远农村、城乡结合部转移,监管难度大。
4、餐饮环节
餐饮环节是我国食品安全的最大隐患,主要表现在:一是小餐饮店有一半左右处于无证经营状态,工作人员也不能做到全部及时进行健康体检。规模小,卫生差。
(3)在购买食品是遇到的问题
篇三:关于大学生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报告
罗俊1 摘要:如今,食品安全问题俨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产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各种新型食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食品产业已在国家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然而层出不穷的劣质食品事件,像非法添加剂、苏丹红、瘦肉精、染色馒头等,让人们望“食”却步。针对各种食品安全问题,我们想了解一下大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及其切身感受。
食源性疾病是高校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在校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有助于防止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为此以华东交通大学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用问卷调查进行分析统计,探讨影响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及行为因的素,旨在为高校食品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关键词:大学生,食堂,食品安全,快餐,菜馆,食品消费。
正文:
一、调查目的
1.了解大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 2.提高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华东交通大学在校大学生
2、资料收集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法
3、调查方法:随机向同学们发放50份问卷,然后不记名回收
三、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附在最后一页)
四、调查结果分析
76%的人对报道的危害食品表示愤怒,24%的人对其表示习以为常;而对于食品的生产日期,有80%的人会看或偶尔看,只有一小部分不看,76%的人对报道的危害食品表示愤怒,24%的人对其表示习以为常;而对于食品的生产日期,有80%的人会看或偶尔看,只有一小部分不看,有部分男生会因产品而定;如果同学们买到过期或劣质产品大约44%的人会选择与经营者交涉,而其余的都选择自认倒霉;66%的同学会偶尔关注食品安全问题,24%的同学会经常关注,极少部分同学从不关注;对于品牌食品80%的人表示信任,也有超过10%的同学表示不信任;对于食品添加剂方面,大多数同学只是偶尔看看,也有同学根本不看;向街头小吃这样的快餐,同学们则显得比较理智,44%的同学会考虑其安全问题,44%的同学会综合考虑其价格安全美味,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同学看重其美味;几乎所有的同学对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制度都不满意,甚至有30%的同学认为非常糟糕;关于促销产品的购买,20%的同学会经常买,70%的同学偶尔会买,其他的从来不买;65%的女生喜欢吃零食(如饼干、腊肠等),36.7%的男生喜欢吃零食,其他的大学都不喜欢吃,10%的男生不喜欢;最后关于学校1 罗俊,男,1992生,江西抚州人,华东交通大学机电学院机械电子专业11-4班,电话:*** 电子邮件:694183010@qq.com。
食堂的饭菜,60%的同学感觉一般,16%的同学感觉还行,其他的同学则表示有点糟糕,不出所料没人觉得餐厅的菜很好。
五、调查结果总结
从结果分析可得,同学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比较关注。然而同学们在自身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不会选用正确的方式处理,大多数同学选择“忍”字当头,没有人会选择向有关部门诉讼或求助,这种现象无疑会助长非法制造商的邪恶之风。而同学们在购买食品的时候一般的也会注意像生产日期等安全问题,但同学们的食品安全意识还远远不够,像购买促销产品,尤其是食品都快过期了,这可能与同学们的个人经济水平有关(生活费不多,能省就省)。另外,不管是从调查还是从社会现象都可以看出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尽如人意。由于调查对象的限制,通过问卷只能得出学生这一个群体对食品问题的态度这一个方面。但是我认为要分析下导致食品问题的其他具体原因,让人有所了解。这也是此报告的目的所在。上面分析提到许多,这里再作下总结。具体有:1.个体商户利益熏心,违法成本低,利益巨大。2.法规不健全,食品指标不全。添加剂种类繁多,没有全面定义和规定,无法统一监管3.政府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处罚力度不够大。4.消费者还需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鉴别真与假,好与劣。
大学生作为即将踏入社会而不断了解社会现状的人群,了解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持有各自的度。如何具有相对客观的见解,如何在辨别真假时具有相对准确的意识是我们应该反思的。本报告综合大学生对于食品安全的态度和针对性的日常饮食习惯进行调查,从正文分析可见,权威媒体与机构在宣传上具有较强感染力与影响力,而我校调查的大学生对于食品安全的意识并不是很强烈。从报告本身来看,特别关乎日常生活的问题有如烫手山芋,分支多,管理难,学生群体在不了解具体事实原委是常情,但是提高自身保护意识却是应当关注的地方。联系社会环境等因素,从政府机构到管理部门,到运营厂家再到顾客本身,每一个环节都会涉及很多问题,就各个层面做出何种调配安排与分工从而最优化我们现有的制度,改善食品安全的现状才是我们,包括大学生在内,去分析实践的根源所在六、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应采取什么措施
从整体上看,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有很大的改进,但要进一步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要从源头上加强管理,加强食品安全检测(2)集中整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严厉打击“黑窝点”,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经营执照、无生产条件的生产加工企业。(3)构建食品安全评估评价体系和食品安全信息体系(4)完善食品相关标准和相关认证(5)加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应急体系建设(6)续开展品安全专项整治(7)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此外还要提高食品安全科技支撑能力;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
七、作为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提高自身素质,坚决抵制假冒伪劣产品、有害食品,用我们所学的知识维护我们自身的利益,增强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识,同时也呼吁社会增强食品安全意识,让不法分子无地嚣张。
为增强我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应牢记的一些生活上的安全小常识:
1.常吃宵夜会得胃癌,因为胃得不到休息.2、一个星期只能吃四颗蛋,吃太多对身体不好。
3、鸡屁股含有致癌物,不要吃较好。
4、饭后吃水果是错误的观念,应是饭前吃水果。
5.喝豆浆时不要加鸡蛋及糖,也不要喝太多
6、早上醒来先喝一杯水,预防结石,天天喝水八大杯,对身体有益,白天多喝水,晚上少 喝水
7、睡前三小时不要吃东西,会胖.8、少喝奶茶,因为高热量、高油,没有营养价值可言。长期饮用易患高血压、糖尿病等.9、远离充电座,人体应远离30公分以上,因此切忌放在床边。
情爱的同学们,为了了解大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提高同学们食品安全意识,希望你能从百忙当中抽出点时间做这份调查问卷。
性别:男【】女 【】
1.当你看到电视上或报纸上揭露有关食品危害的报道时,你会有什么反应?
A.非常愤怒B.有点愤怒C.习以为常D.无所谓,跟我没关系
2.当购买食品时,你看不看生产日期?
A.会看B.偶尔C.从来不看D.因产品而定
3.当你买到过期或变质食品,你会怎么做?
A与经营着交涉B.向消费者协会求助C.向有关部门投诉D.自认倒霉E.其他
4.你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吗?
A.经常B.偶尔C.很少D.从不
5.你信任品牌食品吗?
A.非常信任B.信任C.不信任D.无所谓
6.购买食品时你会注意配料以及添加剂吗?
A.注意B.偶尔注意C.从来不看D.因产品而定
7.对于街头食品,你觉得什么最重要?
A.美味B.安全C.价格D.综合考虑 E.其它因素
你认为我国食品安全制度这么样?
A.接近完美B.一般C.不太好D.非常糟糕 9.你平常购买促销产品吗?
A.经常买B.偶尔C.从来不买 D.因产品而定
10.你平时喜欢吃零食吗?如膨化饼干、腊肠等
A.非常喜欢B.喜欢C.不大喜欢D.不喜欢
11.你认为咱们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质量如何?
A.非常好B.挺好C.一般D.有点糟糕
谢谢你的合作,祝你生活顺利!
第三篇:食品安全问题调查报告
2013年3月H7N9型禽流感成为了社会热点。为此我们小组在本校展开了调查,针对性设计并发放调研问卷100份,回收问卷100份,回收率为100%。
我们的重点是放在是否敢食用家禽肉类,根据数据表明学校中有近60%的人在H7N9型禽流感爆发阶段仍然敢食用鸡肉等食物,而只有近15%的人明确最近阶段不敢食用,甚至还有5%的人不知道H7N9型禽流感是什么,最后20%的人呈现无所谓的心态。当今社会工业化高速发展,跨物种育种技术生产的转基因食品,对于人类的影响,现在还不得而知。不法商家一味的谋求利润,又往食品中加大量化工原料、食品添加剂,在动物饲料中加大量促生长激素,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从2008年底发生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12年用皮鞋制作酸奶果冻和胶囊事件,到今年的H7N9事件,无不让人触目惊心,无一不牵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2013年3月底H7N9型禽流感在上海和安徽两地首先被发现,并且直至2013年4月初一直没有疫苗推出。2013年4月经调查,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来自于东亚地区野鸟和中国上海、浙江、江苏鸡群的基因重配。H7N9新型禽流感一经爆发,虽然我国政府采取积极有效的防御措施,中国官方也明确指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危人群为从事禽类宰杀、贩运、烹饪的人员及其他与禽类及禽产品密切接触的人群;儿童、高龄老人、有慢性基础疾病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但是仍然有部分群众对于食品安全存在着深深的疑虑。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但是在当今社会,人们最基本的食品安全都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这些接连不断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不仅引发了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和政府的形象。
首先,我国的食品安全的现状如何呢?由于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我国政府以及各级监管部门的执法检查从未停止,甚至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在2007年进行了食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并且相继制定了有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安全法》等,可见我国政府对于食品安全的整治力度是十分大的。但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即便是在政府的铁腕政策之下,仍然有不少不法商家生产劣质产品,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这严重危害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问题的产生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有关食品安全法律的不完善。
至今,我国颁布的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不下十几部,也构成了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基本框架,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出台较早,具有严重的滞后性,其中的有些标准相对于现在技术的发展水平来说偏低,更有许多的标准至今未制定,这就为有些不法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
2.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够完善。
第一,我国的监管部门实行的是多头管理,各个部门职能分工不明确,这就导致了有些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出现食品监管越位、错位和缺位的现象;食品监管涉及多个监管部门,各个部门之间又有职能交叉的现象,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甚至相互掣肘。
第二,执法机构的管理建设没有与时俱进,无法适应严峻的管理形式。队伍建设发展不快、队伍进入老龄化阶段等问题尤为突出。
3.消费者缺乏食品安全方面的常识。
中国现今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众多的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不高,对食品安全也缺乏相应的知识,所以就会出现忽视食品的质量、安全,只贪图便宜的问题。也有许多的消费者缺乏科学食用食物方面的知识,这样就有可能引发一些疾病,甚至造成食物中毒。
对于以上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和惩治力度。
政府应该加强对于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从源头、生产、流通、销售各个环节控制食品的污染,健全市场管理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不安全食品的强制返回制度,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对于造假、售假等违法行为,给予严厉的打击,给不法分子造成强大的压力,是他们不敢铤而走险,也保证了食品的安全。
2.加强食品安全的法律建设和法制管理。
鉴于我国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的问题,我国政府应该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加强对于国外食品安全法规的研究,探索和发展既和国际接轨,又符合国的理论、方法和体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一套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法律法规。
3.加强宣传,提高国民素质。
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于生产者的教育,社会主义道德、诚信、公德方面,我们要对其进行深刻的教育,加强社会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建设,形成诚实、诚信的社会氛围,只有生产者的素质得到了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才能在根本上得到完善。
另一方面,我们要对全民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我们要尽可能的利用一切媒体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提高消费者的知识水平,这样消费者就能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辨别食品的安全问题。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预防因食品引起的疾病或者食物中毒等现象的发生。
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所引发的的问题,以及所暴露的体制问题和道德缺失,向全社会发出了预警信号。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法律和道德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政策,在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不断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填补法律中的盲点,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和惩治力度,使食品安全有法可依。在完善法律的同时,也不能忘记道德建设,只有在全社会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企业道德、社会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环境,才能有效构筑牢固的社会文明防线,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第四篇:食品安全问题调查报告
二、问题分析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我们小组来到大朗大润发附近随机抽取了100个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下是问卷内容及结果 :
1.您的年龄是
2.您经常购买食品的地点是
3.您是否经常留意国内外食品安全事件
4.你对中国的食品安全还有信心吗
5.对于发生安全事故的食品,您今后还会考虑购买吗?
6.您对当前食品安全形势的看法是
7.你怎样看待“瘦肉精”事件,你认为主要是哪个环节出问题了?
8.当买回家的食品有质量问题时,通常采取的做法是 [可多选]
9.您认为造成目前食品安全问题众多的原因是什么? [多选]
10.您认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最需要做的是
结果分析:
从搜集的资料及调查的结果来看,环翠区食品安全问题还是存在的。居民们普遍对食品安全不放心,由于新闻媒体对食品安全问题事件的跟踪报道及食品安全隐患的曝光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们比以前更重视食品安全及质量了。近3成的居民对中国食品安全失去信心,中国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已经在居民中造成了恐慌,食品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对于发生过安全事故的食品几乎没有人会在购买,因此食品安全事故不仅会给居民饮食造成影响,而且会严重影响食品企业的发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人利欲熏心、主管部门职责不明监管不力、执法部门对违规企业和个人的惩罚力度不够等众多原因造成了现在的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关乎居民群众的人身安全,理应受到居民们的重视。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使居民意识到国家食品安全体制的缺陷和漏洞,通过媒体的渲染和宣传,成了现下社会舆论的焦点、热点,也成为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难点。关于食品安全事故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友好型技术相对落后 污染严重的常规肥料、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市场份额占到95%以上。多年来,我国在开发生态友好型农用生产资料方面基本处于跟踪国外和仿制的水平,其中以常规品种开发居多,自主创新品种相对较少。产品普遍存在有效含量偏低、质量良莠不齐、效果不太稳定、适用范围较窄、使用不够简便、市场竞争力差的问题。
2、关键检测技术与设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我国目前缺乏对健康危害大而国际贸易中十分敏感的污染物,如二恶英及其类似物、氯丙醇和某些真菌毒素的关键检测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美国FDA的多残留方法可检测360多种农药,德国的DFG方法可检测325种农药,加拿大多残留检测方法可检测251种农药(其中GC-MS检测239种,HPLC-FLOUR检测12种),而我国缺乏同时测定上百种农药的多残留分析技术。在环境污染物检测方面,发达国家拥有检测二恶英及其类似物的超痕量(10-12--15)、检测“瘦肉精”、激素、氯丙醇的痕量(10-9)检测技术和大型精密仪器,而我国尚缺乏这些环境污染物的有效、快速检测方法、技术和设备。此外,一些发达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研究食品中疯牛病朊蛋白和禽流感病毒的检测方法,我国也没有可供监督检测用的实用方法和技术。河豚鱼中毒死亡人数占食物中毒总死亡人数的33%,居中国食物中毒死亡人数之首,但目前还没有河豚鱼毒素(TTX)的监督检验的快速检测方法。
3、未全面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危险性评估技术和控制技术 危险性评估是WTO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用于制定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必要技术措施,也是评估食品安全技术措施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而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技术措施与国际水平不接轨的原因之一即是没有广泛采用危险性评估技术,特别是对化学性和生物性危害的暴露评估和定量危险性评估,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疯牛病等均未进行暴露评估和定量危险性评估。近年来,发达国家建立了从源头治理到最终消费的监控体系以保障食品的安全,广泛采用“良好农业规范”(GAP)、“良好兽医规范”(GVP)、“良好生产规范”(GMP)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分析(HACCP)等先进的安全控制技术,对提高食品质量安全十分有效。而在实施GAP、GVP的源头治理方面,中国的科学数据尚不充分;在采用HACCP方面食品企业才刚刚开始,缺少覆盖各行业的HACCP指导原则和评价标准。
4、食品安全标准技术含量低、不统一、不完善
据统计,我国共有食品标准约3500项,其中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标准约2600多项,已基本形成了一个由基础标准、产品标准、行为标准、检验方法标准等组成的较为完善的食品监督管理标准体系,但这些标准还没有真正充分发挥作用。原因在于一是标准分散于多个部门,使食品安全标准既有交叉重复,又有空白。二是标准不配套,不仅表现在标准个体之间,更表现在从生产到流通过程中。三是标准技术含量低,特别是与14.63%[3],覆盖面远远不够。
5、缺乏正常的公众食品安全监督渠道;
当前食品安全事件的揭露和曝光主要是靠新闻媒体的报道和宣传。媒体的大肆渲染和报道能掀起社会舆论的热潮,同时引起了居民群众和政府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然而这并不是正常的食品安全监督渠道,新闻媒体有可能为求达到宣传效果而不惜夸大事实进行渲染。因此,正常的群众食品安全监督渠道不可或缺。
6、社会整体诚信资本的缺失。
食品生产者诚信意识缺失,职业道德不强,使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问题食品屡禁不绝。食品生产者和销售者为了获得更多利益,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于不顾,采取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非法手段进行商品生产和销售,严重违背了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市场诚信的原则。
三、解决对策
面对当前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并采取了多项措施来保障食品的安全。同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工商局和
卫生部门也加大了对生产企业、市场商品的监督抽查力度。目前已形成了全国上下重视食品安全,狠抓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并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果。从整体上看,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有很大的改进,但要进一步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我认为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一是对全民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利用一切媒体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科学种植养殖知识等;二是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使国民珍爱我们的环境,使每一个人在办每一件事时,都要从保护我们的环境出发。三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诚信、公德的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建设,形成诚实、诚信的社会氛围,只有全民素质提高了,食品安全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二)完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
研究并提出既符合WTO有关原则,又适应于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技术法规、标准,制订配套性、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均较强的质量标准和相关技术标准,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全面提升国家的食品安全的标准化水平。还要不断提高国家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国家食品安全控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加大监督力度,坚决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
加强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从源头、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控制食品的污染,加大对涉及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企业和责任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健全市场管理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不安全食品的强制返回制度,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对制假、售假不法行为,从严、从重予以打击,造成一种高压态势,使不法分子不敢铤而走险。
(四)建立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加强对食品安全的有效控制
建立和完善食品与营养监测系统,坚持重点监控与系统监控结合,监测不同地区、不同品种食品生产、消费、贸易状况。加强食品信息建设,建立我国食品安全预警系统,保障全民食品消费安全。利用食品安全预警系。
四、心得体会
在此次大朗的社会调查中,我们深刻的感受到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不少居民表示中国近期发生的各类食品安全事故已经深深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以至于现在吃什么都不放心。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但各类食品安全事故却不断发生,归根结底还是各类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对百姓生命安全关注不够,给了黑心商家可乘之机。不过大部分人对中国的食品安全还是充满了信心的,相信只要国家不断完善法律法规,规范食品市场,我们食品一定会越来越安全,人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幸福!
第五篇:市民购车情况调查报告
市民购车情况调查报告
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地不断提高,交通环境不断改善,同时受国内汽车消费政策的拉动,汽车消费成为城镇居民消费热点。9 月17-18 日,市滨河区奥体中心广场举行了第三届西部汽车巡回展,市统计局城调队在车展这两天上、下午四个时间段,从车展现场随机抽选居民就购车情况进行了调查访问。
调查结果显示:78.5%受访者有购车计划,21.5%的受访者无购车计划,对车展感兴趣,来学习一些汽车知识。随后,对有购车计划的受访者又从家庭汽车拥有情况、购车计划、地点、购车价位、付款方式、购车目的、汽车购买、使用中遇到的问题等七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一、有购车计划的家庭基本情况。
按居住地分组,本地居住的占 93%,不在市居住的占 7%;按性别分,受访者中男性占 67%,女性占 33%;按家庭年收入分组,5 万元以下的占 10%,6-10 万元的占 50%,11-20 万元的占 30%,21 万元以上的占 10%。
二、调查内容及结果。
1、部分拥有汽车的家庭已开始更新或购买第二辆汽车。
调查显示,有购车计划的家庭中已拥有汽车的占 32%,这部分家庭中 56%的准备更新车辆,换一辆性能更好的车,44%的家庭表示两个人用一辆车不太方便,计划购第二辆车。
2、计划 1—2 年购车的家庭居多。
对于“您是否在本次车展期间购车”这一问题,表示会买的占 5%,可能会买的占 47%,以后买的占 48%;
对于“您何时购车”这一问题,表示今年年底前买的占 22%,1-2 年内买的占 48%,3-5 年内买的占 22%,5 年以后买的占 8%。
3、八成市民选择在购车。
有买车计划的受访者中,82%的人选择在买车,18%的人选择在异地买车。问及不在购车的原因时,56%的人是由于订车后服务差,比如没有现车、订车后等待时间太长、畅销车加价过多、强制上保险、能源补贴被要求购车饰等;20%的人觉得在本地买车优惠幅度不大,车价偏高;13%的人是由于没有想要买的品牌;11%的人是由于没有要买的车型。
4、近六成家庭计划购买 15 万元以下车型。
我市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信心在不断增强。欲购买 5 万元以下车型的仅占 1%,6-10 万元的占 27%,11-15 万元的占30%,占比最高,16-20 万元的占 17%,20 万元以上的占 26%。
5、半数以上购车者选择一次付清购车款。
对于“购车时选择何种方式付款”这一问题,46%的居民倾向于贷款或分期付款购车,54%的居民表示会一次性付清车款。
6、居民购车的主要目的用于上下班代步,实用性为主。
对于“购车目的”这一多项选择问题,57%的人为了上下班代步,33%的为了接送家人,27%的为了出门旅游,17%的为了享受驾驶乐趣,仅 4%的为了显示身份。
7、油价高是居民车辆使用中最苦恼的事情,其次是堵车严重,再
其次是停车难。
对于“车辆使用中最苦恼的事情”这一多项选择问题,70%的购车者选择了油价高,44%的购车者选择堵车,41%的购车者选择停车难。
三、对我市车市发展的建议。
城镇住户调查资料显示:市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 16 辆,人年均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人均支出 203.3 元。本次调查显示居民汽车购买意愿较高,达到78.5%,市居民对汽车消费需求强烈。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成为普遍关心的事情,促进我市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是民生所需。
此时,培育汽车销售网、扩大消费群体和加强城市公共措施建设,力促汽车消费市场更加有序发展。
1、规范汽车销售环节,整顿和规范消费秩序。相关部门积极规范汽车经销商的行为,查处和纠正汽车经销商在兼业代理保险、按揭过程中的不合理收费、违规收费、自设项目收费等不合理法行为。
2、提升汽车销售企业售后服务水平。汽车销售企业服务方面向深度和广度全方位延深,树立品牌形象,注重信誉,提升售后服务水平,维修配件价格合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3、制定适合的政策引导中、低收入群体汽车消费。在汽车快速进入高收入群体之后,要分层引导稳步推进中、低收入群体汽车消费。金融企业简化手续,提供贷款服务;继续实行低能耗汽车补贴政策等。另外,认真研究推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车改政策。
4、城市规划要充分考虑汽车消费因素。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充分
考虑汽车消费的发展前景,提高城市发展的容量,扩展城市空间,为汽车消费提供外部条件。在进行城市建设时,要考虑新建道路的车流量及预留足够的停车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