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高新区到“两型社会”的光谷经验
从高新区到“两型社会”的光谷经验
经过20年的建设和发展,武汉·中国光谷建成了中国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并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武汉·中国光谷已发展成为中国在光电子信息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知名品牌。
与此同时,东湖高新区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了武汉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对武汉市,乃至湖北省来说,已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
前不久,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成渝试验区之后的又一重大区域发展决策。中国光谷在这一历史阶段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寻求自身和区域的共同发展,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刘传铁为此接受《经济》杂志独家专访。
《经济》:近两年,高新区提出二次创业的口号。二次创业的时机是什么,挑战是什么,要实现的突破是什么?
刘传铁:2006年1月,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正步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着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的„二次创业‟。高新区要进一步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化重要基地的优势,努力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围绕新时期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国家高新区进入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二次创业”新阶段。在此阶段,围绕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国家高新区面临实现“四位一体”和“五个转变”的重大使命,需要有一部分高新区率先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2006年10月,武汉东湖高新区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深圳高新区、西安高新区一起共同签署了《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动方案》,着手开展创建世界一流园区的试点相关工作。
世界一流园区的基本特征是:集聚大量的高端要素;站在高新技术产业价值链的前沿和高端;不断创造新的模式、制度和文化;培育出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大公司。世界一流园区的建设可根据不同的实际创造不同的模式。武汉东湖高新区经过20年的发展,在经济实力、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创业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进入了由产业集聚向创新集聚发展的“二次创业”新阶段。我们不能也不可能复制任何一种科技园发展模式,提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目标,是立足光谷的实际,着眼未来。
东湖高新区总体上与世界一流园区还有较大差距,我们要大力培育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提升综合实力;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提高高技术服务业所占比重;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我们将不断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切实防止体制的回归,进一步探索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继续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模式,加强法制建设,保持“小机构、大社会”的特色,加快实现从管理型机构向服务型机构的转变,努力打造高效、自律、法制、服务的新型管理团队。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全力创造有利于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有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一切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最佳环境。我们有信心按照《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动方案》的要求,经过8~10年的努力,把武汉东湖高新区建设成为具有自身特色的一流高科技园区。
《经济》:武汉市“两型社会”的建设和东湖高新区的二次创业之间有无联系,如何看待两者的相互作用?
刘传铁: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
和成渝试验区之后的又一重大决策。进行“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有利于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探索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两型社会”建设,对东湖高新区来说,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先行先试的历史机遇。因为高新区走的就是一条以信息化为主导,带动区域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之路。高新区有条件率先垂范,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两型社会建设与高新区二次创业是一致、相长的关系。
武汉经济圈共在一个省辖范围内,能够发挥省一级政府协调功能,解决行政区划造成的利益分割问题,加快城市圈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建设步伐,建立城市圈重点建设项目库,建立统一的招商引资机制,开展联合招商。消除了生产要素跨城市流动的体制、机制和商务成本的阻碍,东湖高新区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配置资源,不仅加快自身的发展,也能充分发挥高新区应有的辐射、带动、示范作用,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东湖高新区曾经是中国第一家孵化器,发展到目前,对于孵化器的各种模式的探索有何经验、教训?正在进行的创新有哪些?
刘传铁:长期以来,东湖高新区将孵化器建设作为发挥科技资源优势,营造创业环境、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途径,积极探索孵化器建设道路,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经过多年的培育,光谷孵化器发展呈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孵化体系网络化、孵化服务个性化、孵化服务公共化、孵化园区专业化、孵化平台国际化的特点。
一、孵化器投资主体多元化。为保证孵化器的持续发展,东湖高新区出台鼓励孵化器发展的有关政策,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兴建孵化器,使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孵化器领域。如我国第一个科技创业孵化器东湖创业中心成功地由国有全资事业机构改制成为民营股份制公司,并引进了民间资本。改制和外来投资的引进,对东湖创业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不仅硬件扩容,孵化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目前,高新区内孵化器的的投资主体除了政府投资以外,还有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
二、孵化体系网络化。高新区将孵化器作为光谷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高校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各种优势资源,形成了孵化器网络服务体系。高新区在华科大、武大、理工大等大学周边,贴近技术创新源头,就近建立大学孵化器。同时,在大学科技园内建设孵化大楼和标准厂房,先后兴建了武大、华科大、华农大、理工大等大学孵化楼,对高校的重点科技项目和企业进行更高层次、更大规模的孵化。还建设了留学生创业园、光谷创业街、专业软件园等各类孵化器。一个校园周边、科技园区以及其他各类创业中心、孵化器相结合的多层次的高新区孵化网络体系已经形成。
三、孵化服务个性化。高新区在构筑孵化网络的同时,加强专业化的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一是同政府、大学和企业等的合作,在大学科技园内建立了独具特色的优势资源孵化平台,不断为在孵企业提供政策支持、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高新区与湖北省人事厅、科技厅合作组建了湖北省留学人员创业园,与湖北省中小企业局、科技厅共同组建湖北省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中心、湖北省科技成果转移中心,与学校相关院系建立了大学技术创新展示中心、大学生创业中心和开发中心等。二是利用依托大学的学科和人才资源优势,在科技园内设立专业教学点,建立人才孵化平台。以专业培训和教学基地的方式,为入园企业进行技术、管理等专业人才培训;与地方科技管理部门联手,开展孵化器高级管理人才的培训等。三是建立了代理咨询服务、商务服务、投融资服务和物业管理等专业服务平台,为各入住企业提供 “专业、快捷、便利”的专业服务。
四、孵化资源公共化。高新区充分利用区内科技资源优势,建设产学研结合的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多层次技术创新支撑平台,为孵化器内在孵企业提供公共的创新服务平台。高新区按照部省共建的模式,联合华中科技大学
等单位,建设了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建设国家植物基因工程中心。还与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一起,同法国政府合作,联合建设我国唯一的生物安全最高等级的P4实验室。高新区还充分利用社会科技资源,建设多元化的共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了各种产品检测中心、测试中心、共用仪器中心、新药研究中心、实验动物中心、信息情报中心、投资服务中心等,形成了多元化的创业服务体系,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全方位支持,降低了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成本,提高了创新的效益。同时我们积极推动创业投资体系的建设,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为在孵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高新区先后组建了东湖创投公司、华工创投公司、武大创投公司等20家创业投资公司,累计筹集资本金30多亿元,集聚了各类风险投资公司、投资咨询管理公司等116家。吸引海内外资金16亿元,投资了210多个创业项目,加速了在孵企业的成长和规模化发展。
五、孵化园区专业化。在建设综合性孵化园区的同时,高新区加强专业孵化器的建设,着力培育产业集群。近年来,我们先后建立了光谷软件园、集成电路工程中心、863空间地理信息产业基地等专业孵化器。这些专业孵化器的建设为高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例如在空间地理信息领域,东湖高新区成为我国最具实力的3S研究和产业化基地,自主开发的空间地理信息软件占国内同类产品市场的50%。“十一五”期间,我们着眼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行业,并紧盯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建设软件、空间地理信息、IC设计等一批专业孵化园区,为培育和形成未来优势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做好准备。
六、孵化平台国际化。创业中心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学园区和各类科技孵化机构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宗旨和功能,在科技部的支持下,我们积极探索孵化器的国际化进程,加强与国外孵化器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孵化器的先进经营管理经验,同时为我们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打通渠道。2002年,在武汉市政府和曼彻斯特市议会的支持下,东湖高新区与英国曼彻斯特科学园合作,双方各自投资在两地设立孵化器公司,为支持对方企业进入本地市场提供服务。2003年2月,科技部批准“中英科技园”在东湖高新区成立,这是国内设立的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企业孵化器。曼彻斯特的“中国科技园”也在2003年11月启动,这是中国在海外设立的5家海外科技园之一。海外科技园的设立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军海外市场搭建了服务平台,提供了本地化服务和支持。目前已有5家企业落户曼彻斯特的“中国科技园”,有8家企业落户武汉的“中英科技园”。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企业孵化体系,提升孵化器功能。大力支持东湖创业中心、创业街、软件园、海外留学生园、大学科技园等孵化器的建设发展,扩大孵化规模,提高孵化水平和质量;鼓励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和个人投资发展各种专业孵化器;吸引科技人员创业,特别是要吸引全球高新技术领域的一流人才和留学人员到高新区创业,促进孵化园区从综合型向专业化转变,创业服务由通用型向个性化转变,使孵化器总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
《经济》:在打造高科技企业产业链方面,越来越多的高新区都在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作用,您如何看待跨国公司在高新区的作用?
刘传铁:东湖高新区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营造了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不仅培育了长飞、烽火、凯迪、中冶南方等一批具国际竞争力,能与世界级企业比肩的本士企业,还引进了NEC、诺基亚、富士康、HP、微软、EDS、IBM、住友、中芯国际等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及一大批世界级企业的入住。
这些世界500强企业及一大批世界级企业的入住,对光谷产生了全面而深远的影响。具体说,其主要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效应”:
一是经济效应。富士康首期投入10亿美元,三期投入共30亿美元,建成后产出将逾千亿元,中芯国际首期投入100亿元,三期投入完成后产出也将超出200亿元。国内第三条4.5代液显玻璃生产线落户光谷,在汉建设一条4.5代TFT-LCD生产线,主要制造15英寸以下笔记
本电脑显示产品和中小尺寸产品,项目达产后,可望带动相关产业的规模约300亿元。三个大项目,几年后将塑造两个千亿元产业,其经济效应可见一斑。同时还要看到的是,这几个大项目的实施,对武汉城市圈乃至湖北工业的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将带来重要影响,将大幅提高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及现代制造业的比重及竞争力。
二是集群效应。富士康项目建成后,年产电脑1500万台,数码相机3000万部,围绕富士康配套跟进的各类配套企业,可望超过百家,仅一期工程就可带动配套企业投资10亿~20亿美元。武汉科技园区落成后,加上中原电子、武钢、长动、武锅、中芯国际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落户,富士康武汉科技园区所处的流芳镇,将膨胀为一个拥有3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副中心。中芯国际是我省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高科技制造项目,主要生产12英寸存储类芯片(IC),这是中国第三条、华中第一条芯片生产线。一般来说,一条芯片生产线需要约150家上游设计、下游封装大企业(包括IC设计与培训、半导体设备供应及售后服务、封装测试、原材料供应等)为其配套,形成半导体产业集群,目前已有台湾旺宏、美国芯动科技等国际IC知名配套企业入住光谷。到2010年,武汉IC产业链企业将达到70家,年产值将超过300亿元,成为中国重要的IC制造基地之一。
四是环境效应。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际性大项目的落户,将促使一个地区基础设施、城市功能及配套服务水平等大大提升。因为国际性大项目一般对经营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要求有优良的行政管理、便捷的物流运输、高效的金融服务、充分的要素供应、充沛的劳动力资源等相配套,这无疑对武汉乃至全省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建设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五是就业效应。富士康深圳基地就有员工20多万人,中芯国际对吸收高端人才就业作用巨大,目前已有一批海内外高端半导体人才有意来武汉就业,同时也为大批武汉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实习培训与就业机会。
《经济》:您十分强调高科技产业发展中的体制和机制改革问题。您认为目前制约其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主要有哪些?东湖高新区在这方面有哪些突破性实践和尝试?
刘传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技术、土地、资金等不可或缺。但并不是有了技术就有高新技术产业。实践证明,发展高科技产业,技术、资本并不是决定性因素。高新技术产业必须是高新技术与制度、机制创新的有机结合。这一点,从硅谷与128公路地区的发展实际所充分证明。对于一个地区而言,有了丰富的科技资源当然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宝贵条件。但是如果没有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这些资源也不能成为现实生产力。反之,如果有了好的体制机制,即使本地没有丰富的科技资源,也能把外地的资源吸引过来,从而推动本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一点,深圳就是最好的例证。曾经,深圳总是和股票、外贸、房地产这些词汇联系在一起。而今天,IT、高科技已成了深圳新的代名词。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得好、发展得快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自主创新的机制和文化。在机制、文化与科技资源的关系方面,前者好似“发动机”,后者犹如“燃料”。“发动机”强了,“燃料”就会不断。“发动机”不强,那“燃料”就是给别人预备的。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从政府层面讲,其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建立起有效的体制机制,一种能够刺激人才智慧、激励人的创造热情的制度安排比技术本身更重要。围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资本、人才以及管理和产业组织等相对应的成果转化机制、风险投资机制、人才激励机制、管理体制、产业集群机制等分析,我认为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在管理体制方面,有关政策有时不配套,不同部门甚至部门内部缺乏相应的协调机制,政策难以执行。政府资源多头投入、分散投入的现象比较普遍。对政府投入后的评价制度及监控机制有待加强,重立项、轻管理的现象仍然存在;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一是投入偏低,二是成果转化率偏低;在风险投资方面,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少、规模小;在产业集群方面,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存在着龙头企业缺乏、高成长性企业数量不够,产业价值链短、产业结构不
合理,企业无序竞争等问题。
几年来,东湖高新区围绕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体制机制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在自主创新机制方面,形成了高新区多层次的自主创新网络,搭建了如软件开发与测试服务平台、光电子企业信息协同服务平台、光电子产品测试平台和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等;组建如激光行业协会、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机(NVD)产业技术联盟、软件外包等产业联盟,增强了高新区在这些产业领域的创新能力。
在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方面,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推进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自主品牌战略,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发明等创新活动;建立“产学研”信息互通的沟通机制,让企业家与科学家及时有效地进行信息沟通,做到信息对称;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大学和科研院所为源头、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为纽带、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技术转移体系;设立科技成果推介及应用专项经费,重点扶持一批科技中介机构开展技术转移服务。
在创新激励机制方面,开展了“人才资本出资”试点工作,推行科技企业以无形资产作为投资,经股东约定,在出资比例上不受限制,并扩大无形资产内涵。出台《中国光谷创新奖暂行办法》,对取得创新成果和实现产业化的单位、个人进行奖励。
在创新投入机制方面,制定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投入运作机制,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贷款支持;大力支持企业上市,出台了《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办法》,对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上报材料获证监会受理、在境内外成功上市、上市后实现再融资等阶段均给予奖励,企业从改制到上市、再融资总共可以获得奖励355万元。支持风险投资企业发展,设立风险投资引导资金(种子基金),吸引境内外资本到高新区开展风险投资业务。发挥光谷联合产权交易中心的作用。
在创新科技创业机制方面,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人员创业的实施意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加大留学生创业园建设和创业项目资助的力度,积极推行期股、期权或技术分红,技术分红者可将技术分红按规定价格购买公司股权,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到高新区创业。积极支持大学毕业生创业。
下一步,东湖高新区还要不断地创新体制机制,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首先,推行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产学研合作机制,有效解决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资金分担、资源配置、利益分配等关键问题,从机制上保证企业和大学、科研院所合作的市场化运作。同时,充分发挥自主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服务高新技术企业更大力度地开展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建立信息和技术资源共享机制,加速科技资源在不同企业间流动和传播。大力支持高新区内企业重组,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促使企业做大做强。发挥产业联盟的作用,整合产业资源,形成规模经济效应。重点探索以重点企业、重大科技成果为纽带,通过市场竞争、政策推动、企业化运作,进一步促进产业化联盟的形成机制。不断完善产业集聚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升产业要素的配置效率和区域竞争优势,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内生增长。
在创新风险投资机制方面,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引导资金(种子基金)的杠杆作用,建立政府、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多方参与的风险投资基金,增加高新技术企业所需风险资本的来源。大力引进和支持风险投资咨询与管理公司的发展,为科技创业企业与风险投资公司提供便捷的沟通渠道。规范风险投资业的运作,完善制度管理,加强监督,提升风险投资的管理水平,促使资金投向发展潜力大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建立完善的创业企业评估体系,解决风险投资业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评估障碍。进一步完善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积极争取“非上市股份公司报价转让代办系统”试点,支持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发展。
在创新文化建设方面,进一步促进高校文化、院所文化、园区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把“保护创业者——冒险、创新、敬业、诚信”作为一种文化精神,进行广泛宣传,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使敢于创新的人受到尊重、善于创新的人得到实惠、创新失
败的人得到宽容。
《经济》:您提到东湖高新区将要实现跳跃式发展,这样发展的根基在哪里?具体措施有哪些?
刘传铁:自2001年被批准建设“中国光谷”以来,东湖高新区坚持以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为载体,整合国内外科技资源,构建创新创业体系,大力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光谷”已成为我国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知名品牌,为实现跳跃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十五”期间,“中国光谷”经受住了全球光电子产业大调整的严峻考验,不断壮大产业规模,保持快速健康发展。2001年,高新区企业总收入为330亿元,2007年达到1300亿元,与2001年相比,产业规模实现了翻两番;2008年,东湖高新区企业总收入预期将达到1600亿元。
二是产业实力逐步提升,在国际光电子领域取得了话语权。在光通信领域,已建设成为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大的光通信产品研发制造基地,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二,长飞、烽火等龙头企业已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激光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并进入国际市场。
三是自主创新取得新成果,企业逐步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光谷新建了光电国家实验室,在大功率LED光源封装、红光高清NVD领域取得了新的成果;抓紧了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新批准的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支持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企业研发机构达到500多家。
到2007年底,高新区注册企业1.2万多家,其中批准高新技术企业2105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0多家,已获得专利9000多项。高新区企业在光通信领域提出的4项标准,被国际电联批准为国际标准。高新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为国家首个“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创建区”。
四是服务企业发展机制不断完善,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东湖高新区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建立从天使投资、创业抚育、政策性贷款到企业上市的投融资协同机制,已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1.8亿元,上市公司达到20家,在资本市场累计直接融资达到117亿元。
高新区还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推动了“行政管理”向“公共服务”转变,逐步建立了精干、高效的行政体系和市场化的服务支撑体系,企业办事从“一次受理”变为“一次办结”,基本实现了办事不出园。这一做法得到了科技部的充分肯定并向全国开发区推广,被誉为“阳光下的新政”。
至于实现跳跃式发展措施,大的说来主要有:一是以“千亿产业”思路谋划经济发展;二是加快推进重大产业项目;三是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四是统筹发展构建和谐光谷。
《经济》:据了解,东湖高新区目前在国家高新区中位列第八位,您心目中目标位置是第几?刘传铁:东湖高新区是科技部确定的创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六大示范高新区之一,这体现了光谷的实力,是国家对光谷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们的鞭策。东湖高新区将不辱使命、不负重望,不断增强高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更大的示范带动作用,使光谷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高新技术产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具体的目标就是,通过“十一五”的努力,把光谷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我国重要的自主创新中心、现代化的科技城,力争早日跻身世界一流科技园区。通过我们的努力,光谷将是一个创新的基地、创业的乐园,创富的圣地。
第二篇:两型社会材料
定义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资源节约型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环境友好型则囊括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定评价指标、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和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等。
“两型社会”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两型社会”是在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来的,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据统计,中国的GDP占全球4%,而煤、铁、铝等资源的消耗占世界的30%以上。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给环境与资源带来很大压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有助于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两型社会”包括哪些内容?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努力做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产权制度、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订和完善战略性资源的中长期开发和利用规划、发展循环经济、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工作。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相比,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强调生产和消费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哪些地方正在进行“两型社会”建设试点?
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国家发改委在《关于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的通知》中称,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从各自实际出发,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全面投入各个领域的改革。同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为推动全国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两型社会”建设对集工业、能源、农业和交通优势于一体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具有很高的试验价值。以“两型社会”试验为突破口,将全面提高两 1 大城市圈的整体素质,对湖北、湖南两省探索如何按主体功能区要求,根据资源环境承载条件进行科学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集约使用资源,把中心城市发展同周边城市腹地开发与保护生态结合起来,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提供可资借鉴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都位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产出地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极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在中部的改革试验区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是一种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考虑,它对中部地区和全国其他区域需解决类似的问题有着积极的示范意义。
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这方面集工业、能源、农业和交通优势于一体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无疑具有很高的试验价值,以“两型社会”试验为突破口,将全面提高两大城市圈的整体素质。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湖北、湖南均以湖泊众多闻名,东湖、梁子湖、洪湖以及大别山地区是武汉城市圈两大生态板块,环洞庭湖地区和湘西地区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大生态板块,两地共有近900公里的长江防洪堤。长株潭城市群南北之间以及武汉与周边城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经济发展结构差异,东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发展梯度差。比如,武汉与黄冈人均GDP相差近5倍,武汉拥有良好产业基础和科教研发实力,周边城市腹地则拥有较为宽松资源和较低开发成本。
如何按主体功能区要求,根据资源环境承载条件,进行科学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集约使用资源,如何把中心城市发展同周边城市腹地开发与保护生态结合起来,如何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既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需要及时面对、寻求突破性破解的重大问题,也是湖北、湖南两省乃至中部地区和全国其他区域需要共同探索的重大问题。湖北湖南被确定为两型社会的优先试验区,湖南湖北毗连一区,有丰富的资源优势,经济发展方式相同点众多,互补性强大,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一系列的国家改革政策的制定更加确立了湖南湖北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均根据区域发展现状、发展要求及承载能力,按主体功能区要求划分禁止开发、限制开发、远景开发、规划期内可建设和已建成五类区域进行有序开发,按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进行分类管理。
强调集约
如长株潭摒弃了传统的摊大饼模式,按照紧凑布局、生态隔离的组团式、友好型、集约化发展的新理念,将核心区规划为以长沙为主,株洲、湘潭为副,相关地区保留大片绿地的“一主两副环绿心”结构,构成组团特色鲜明、内在联系紧密的大都市区。
追求和谐
按照城乡统筹、人地协调的和谐理念,突出了城市生态和城市环保,提出了一套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的指标体系。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武汉、株洲等均属传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偏重,节能减排压力大、任务重,工作比一般城市更难,也因此更具试验价值。
成功案例
2007年12月14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短短两年间,圈内城市积极主导,地方政府倾力推动,中央部委殷切支持,大型企业激情投身,先行先试的武汉城市圈建设,在荆楚大地呈现勃勃生机。
2008年8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建设总体方案。从重大项目到部省合作,从一体化探索到体制机制创新,短短两年间,武汉城市圈按照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总体要求,在“两型”道路上迅速起步。
机制创新,奠定可持续发展根基
两年间,武汉城市圈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大东湖生态水网、梁子湖生态保护等工程为重点,率先在中部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创新环境保护机制;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引领与示范作用。
两型社会
一体化,迈开对接脚步
两年间,城市圈九城市主动融合,圈域产业优化整合风生水起,从武汉出发,4条城际铁路全面开工,一小时经济圈呼之欲出;商业企业上山下乡,农超对接,连锁经营,城乡现代流通一体化,科教文卫资源联动共享,武汉城市圈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乡建设、区域市场、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全力推进。
重大项目,托起城市圈建设新景
两年间,在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公司这个崭新的投融资平台上,政府部门、大型国企、民间投资共同奏响城市圈建设的新乐章,以此为依托,城际铁路、武汉新港、大东湖生态水网、花山生态新城等一个个响当当的大项目纷纷启动。在全国7个综改区中,武汉城市圈重点项目投资额度之大、投资节能环保产业项目之多、投资项目进展之快可圈可点。
部省合作,在全新平台上聚合能量
两年间,先后有67个国家部委与湖北展开省部共建,密集签订的协议表明,国家力助武汉城市圈走“两型”道路。
湖北省武汉城市圈综改办专职副主任 王培锦:"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全面展开,在重大项目全面开工,在五个一体化方面,城市的融合度进一步提高,这个就为武汉城市圈的发展,乃至全省经济的发展,推进“两圈一带”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重视规划。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均根据区域发展现状、发展要求及承载能力,按主体功能区要求划分禁止开发、限制开发、远景开发、规划期内可建设和已建成五类区域进行有序开发,按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进行分类管理。
二是强调集约。如长株潭摒弃了传统的摊大饼模式,按照紧凑布局、生态隔离的组团式、友好型、集约化发展的新理念,将核心区规划为以长沙为主,株洲、湘潭为副,相关地区保留大片绿地的“一主两副环绿心”结构,构成组团特色鲜明、内在联系紧密的大都市区。
三是追求和谐。按照城乡统筹、人地协调的和谐理念,突出了城市生态和城市环保,提出了一套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的指标体系。
四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武汉、株洲等均属传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偏重,节能减排压力大、任务重,工作比一般城市更难,也因此更具试验价值。
意义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那么这样的“综改区”,也就是以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为核心要素的改革试验区。在这方面,武汉城市圈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已经很好地体现了这个核心。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 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资源利用的效率依然十分低下。据统计,中国的GDP占全球4%,而煤、铁、铝等的消耗占世界的30%以上。而近年来,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带给地方环境的压力相当大。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两型社会”的定义于房地产行业而言,同样意味着几个发展方向的衍生:住宅节能标准将被加强,节能建筑将成为楼市发展主流;七成用地集中于民生的土地政策,或将得以有效推进,即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限面积房)、普通商品房等开发速度和比重将逐步加快、加大;高档别墅用地将受到一定限制,高档别墅供应将逐步放缓;土地浪费等问题将被摆上政策战略性位置;住宅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将从严,建筑成本或将随之上涨。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约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国家经济结构要面临转型,即从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转变。中部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产出地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全国来说显得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在中部的改革试验区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是一种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考虑。两个中部试验区的获批,将成为“两型社会”的重要示范基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怎样建设
一、把握实质、深化认识,将“两型社会”建设摆上更加突出、重要的战略地位
本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党中央从人类文明转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总体布局的角度,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从社会发展模式的角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难看出,资源环境问题既是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理念提出的起因,又是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建设的主线,也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建设“两型社会”,首先要把握中央提出建设“两型社会”的精神实质,提高对“两型社会”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水平。
(一)“两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全面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首先,从人类社会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进程看,建设“两型社会”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最新认识成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产物。
其次,从环境问题背后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根源来看,建设“两型社会”是全面解决环境问题的整体性方法。环境问题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多因素、非线性的复杂问题,是自然的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和技术问题,是文化观念问题。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我们全面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综合平台,又是从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等多角度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
(二)“两型社会”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平台
“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要妥善处理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和“需要什么样的环保、怎样环保”这两大问题,促进环境与经济的高度融合,实现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两型社会”由人民共建,为人民共享。
“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坚持统筹协调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和筹划“两型社会”建设的全局,兼顾和协调各方关系,妥善处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资源环境等之间的重大关系,做出适当安排,搞好平衡。
“两型社会”建设必须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使“两型社会”建设沿着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三)“两型社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方式和形态
如果说生态文明的理念、观念是一种远大理想的话,“两型社会”则是现阶段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结果和外在体现,是具体的实现方式和形态。实际上,生态文明理念在生产体系、生活体系、经济体系、技术体系、金融贸易体系、分配体系和民主体系等方面的不断展开就是实现“两型社会”的过程。
二、在“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要率先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
率先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必须正确处理好六个关系:
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不断推进历史性转变。推进历史性转变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同时部署;要积极推进科学民主决策,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历史性转变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困扰本区域环境保护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充满生机、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历史性转变的体制机制。
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制定与本地基本情况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必须把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融入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与经济结构调整、城乡建设等重大的战略任务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环境问题,切实建立本区域的宏观环境战略体系。
正确处理预防和控制的关系,建立健全“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要从再生产的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将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环节。要将保护环境的要求体现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服务等各领域,落实到政府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社区、家庭等社会组织的各方面,建立起全面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保护体系。
正确处理成本和效果的关系,健全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要从根本上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和谐。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运用自然规律,给予江河湖泊和重要的生态系统人文关怀,让其休养生息。同时,要实施高效的环境治理,科学地修复和改善自然,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完善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政策法规标准制度体系。必须全面分析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走势,通过适时调整和完善环境政策法规和标准,保护先进的生产能力,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使环境保护真正成为引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航标。
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的关系,构建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要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综合管理、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管理体系。
三、在“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要深入研究,积极创新,提升水平
(一)要建立健全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和体制
要积极推行绿色新政,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两型社会”建设全局中的主线地位和带动全局的作用,逐步形成“两型社会”建设的新体制,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相互合作和共同行动的环境保护新格局。通过市场机制完善和推行环境经济政策,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建立企业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要充分发挥环评制度的宏观调控作用。以国务院发布的规划环评条例为契机,率先积极推进区域环评、规划环评和战略环评。
(二)深入研究“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第一,要积极探讨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有效途径。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不 断研究将休养生息政策全面渗透到重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各环节的具体措施,推动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努力让江河湖泊焕发生机和活力。
第二,要研究主要污染物减排与环境质量改善的关系。积极探索减排目标着眼环境质量、减排任务立足环境质量、减排考核依据环境质量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
第三,研究统筹推进区域与城乡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尊重自然规律,进一步研究制定区域环境管理的政策,落实全国生态功能区划配套政策措施,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把城市环境和农村环境作为有机的整体,坚持城乡环境保护协同推进,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城乡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三)抓住应对金融危机的历史机遇,提升“两型社会”建设的水平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为我们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倒逼机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要有全球视野和未来的战略眼光,要紧紧把握住国际绿色潮流和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规律,结合当地实际,抢占先机,培育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综合竞争力,提升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为我国“两型社会”建设探索出能长期管用并可广泛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这是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到“生态文明”理念,报告并把以建设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为核心的生态文明作为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对“绿色”发展路线——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强调,将有利于着力解决中国发展新阶段面临的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保护资源、节约资源,而是应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建设“两型”社会是一项庞大系统工程,涉及生产、消费、流通等领域,涉及发展战略选择、观念更新、制度变革等因素。培育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需要政府、企业、居民、非政府组织等行为主体的积极作为与协作,需要各领域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制度保障。
建设“两型”社会,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中国长期以来遵循了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就要求我们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遵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战略,走人力资本密集化的发展道路,以此引导政策层面的调整。
建设“两型”社会,离不开政府的政策驱动。由于资源环境问题存在外部性,完全依靠市场无法达到资源配置最优状态。解决资源环境问题,需要将负外部性的社会成本内部化,以降低污染排放和资源滥用;将正外部性的社会收益内部化,使具有正外部性的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达到社会最优的供给水平等等。由于传统市场机制无法通过看不见的手解决外部性问题,因此,在“市场失灵”情况下,我们必须依靠政府的制度安排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解决 6 资源和环境外部性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有很多,既有强制性法律法规,如排污费、碳税、燃油税、排污标准和强制性技术标准等,也有市场化导向的排污权交易、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绿色电力)、生产者延伸责任制等政策工具。
建设“两型”社会,要加强制度能力建设。所谓制度能力是一个社会有效实施法律、规定或政策的能力,制度能力是推行资源和环境政策的保障。现实生活中,许多好的政策在实施后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这与我们缺乏将此类政策推行下去的制度能力有很大关系,因制度能力贫弱而导致资源或环境管制失败的案例并不鲜见,如废电池回收、垃圾分类等。因为资源环境问题综合复杂,单纯依靠政府,难以应对为数众多、分散甚至是流动的管制对象。对此,要重视把市场和社会力量引入管制体系,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结成伙伴关系共同应对挑战的治理结构,为此就有必要改变弱市场与弱社会现状,一方面,动员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管制,另一方面,也要靠提升民众的生态意识,促使其自觉遵守各种生态规则,积极配合各种生态政策的实施,从而降低各种生态友好制度的运行成本。
转变发展观念、设计出各种生态友好的政策,并借助强大的制度能力推行下去,才能使人们正确感受到资源和环境的稀缺性,越来越多地用人力资本替代自然资本来创造产值和效用,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式,引导可持续消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部“两型社会”试验区五问
中国政府近日批准位于中部腹地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探索在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趋势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中部经济的崛起打造新引擎。
一问:国家对中部建设“两型社会”的部署,赋予试验区怎样的历史使命?
深圳是我国最早的改革试验特区,刚刚从深圳市委书记之职调任湖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李鸿忠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进行了一番说文解字的全面解析。
李鸿忠(湖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建设是其根本指导思想,具体内容就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网上很多朋友称之为“新特区”。新在哪里?就在于其内涵是科学发展。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八个字里面,“综合”是指全面,比如区域经济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产业布局等都要考虑,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全面发展。“配套”是说不能单向推进,内容涉及产业、体制、机制、基础设施等方方面面,武汉城市圈建设就提出了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城乡发展、生态环境“五个一体化”。“改革”两个字价值万金,这是试点最深刻、最根本的内涵。机遇、挑战摆在眼前,要实现综合配套试验区的目标,我们唯一的道路,就是改革;要改革就要解放思想,这是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的逻辑起点,也是推进机制体制创新的逻辑起点。“试验”,这是给我们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最大的“权力”。只要有利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体制机制,我们就要大胆试验,率先突破。
2005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来湖北视察时,特别嘱托湖北要加快发展,要在中部崛起中起到战略支点作用。这次中央把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两型社会”试点的平台给了 7 湖北,就是要让湖北起到这个战略支点作用。
二问:建设“两型社会”,在试验区有何现实针对性?
国家发改委给国务院的关于设立“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建议指出,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将成为承接发达国家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中部地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能否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新路,对“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的落实至关重要。
龙正才(武汉市发改委主任):面积不到全省1/3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6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自2003年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武汉城市圈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已经形成。
武汉城市圈发展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是要跃上“两型社会”的发展轨道,还面临一些体制机制的困难。武汉城市圈进一步发展面临着差异性大、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趋同,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体制机制性障碍尚未实质性破除的严峻挑战。在产业发展方面,由于地方政府考虑到GDP、财政收入及担心税收流失等等,城市圈内存在一定的低水平竞争,产业结构上既重复布局,又缺乏配套性、延伸性。在自主创新方面,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教资源整合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风险投资机制,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促进机制,都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武汉市及周边部分城市属于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偏重型化,经济增长方式较粗放,能耗较高,排污压力较大,节能减排的任务重。
这些问题,除了归因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外,更主要是由行政区划经济导致的。通过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借助国家层面的力量化解“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体制机制瓶颈,将为我国以城市圈建设带动“两型社会”建设的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积累经验。
三问:试验区构建“两型社会”,重点应在何处发力?
与以往的改革试验区都在同一个行政区划范围内进行不同,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改革试验都将在若干个不同行政区划范围内进行,因此要突破行政区划为基础的土地使用、财政、税收、投资等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寻求解决市场体系建设难以统一、社会资源难以整合、教育科技以及基础设施的区域共建共享的机制难以形成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问题,这项改革试验将比以往更为艰难和复杂。
赵凌云(湖北省社科院院长、经济学教授):“两型社会”建设意味着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意味着告别“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寻求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新路。
目前湖北已初步提出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通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完成“七个探索”,包括探索建立统筹区域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探索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公共资源合理配 8 置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探索节约和集约用地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机制。这“七个探索”就圈定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着力点。
更重要的探索是传统城市化发展模式向新型城市化的转变,这是对试验区的根本要求。所谓“新型城市化”,与传统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有四点不同:第一,传统城市化道路是以制造业等第二产业为龙头;新型城市化更强调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龙头。第二,传统城市化吸附周边农村的优质资源,如劳动力、资源和环境,却没有带动农村发展;新型城市化是要带动农村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第三,传统城市化是单体城市化,不注重城市之间的协调、分工、合作;新型城市化要力图在城市之间建立以产业链和价值链为基础的分工协作,错位发展,共同发展。第四,传统城市化是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的发展,而新型城市化则为节约型、内涵式的发展。
四问:建设“两型社会”会不会付出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代价?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具有“双刃剑”的效应,它扩大了城市圈的改革空间,但在现有的体制框架、发展模式下,客观上也约束着湖北的发展空间,比如东部地区很多产业特别是双高产业不能承接。
李鸿忠(湖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在资源拥有、发展阶段方面不平衡,这是客观实际。但是,无论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要实现科学发展,不能有例外。如果说东部沿海地区走的是由粗放到集约的路子,中西部地区则必须在科学发展上一步到位。
当前,全党、全国都在按“两型社会”的要求,谋划发展的思路和举措。我们无法再像当年沿海地区那样,从数字上看GDP增长,而要根据党中央的部署又好又快地发展,因此必须转变发展的观念和方式。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转变政绩观。打个比喻,假如我们能够实现50%的增长,但走的是粗放型的老路,那就不如科学、集约地实现15%的增长。科学的发展,才是真发展;粗放的发展,必然以资源破坏为代价,最终正负相抵,得不偿失,得到的结果可能是负数。
五问:建设“两型社会”,一方百姓会得到什么样的实惠?
袁善腊(武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围绕“两型社会”建设的宗旨,会让城市圈内广大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目前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总投资100亿元的8条出口快速路基本建成,武汉和8个城市可在1小时内通达。在产业布局优化方面,城市间错位发展、共同发展的局面已经初显。在城乡统筹方面,在武汉市务工的农民工达到100多万人,其中近半数以上来自周边8市,在武汉市就读的农民工子女享受了平等受教育的待遇。
可以预见,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城市之间、城乡之间户籍、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体制障碍也将逐步得以清除,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就业、社保、教育、卫生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等等,将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半月谈记者 皮曙初)
节约型社会内涵的再认识
学术界有关节约型社会内涵问题的研究,基本可归纳为两类:一种观点认为节约型社会更应强调的是消费型节约。如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指出节约型社会包涵两个内容,一是要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二是全体社会成员要有新型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他认为人们有花钱的自由,但是任何人都没有随意浪费社会公共资源的权利,建议制定奢侈品的标准,开征购买奢侈品的高消费税,在经济上限制奢华的不良风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认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逐步形成文明、节约的行为模式,形成与国情相适应的节约型消费模式。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余源培认为构建节约型社会除了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还需要倡导消费观念的转变,应当扼制人无尽欲望的膨胀,引导并确立合理、文明的消费观。如上例举的观点侧重于消费型节约,反对奢侈性消费,并认为这种不良消费倾向有扩大和蔓延的趋势,应积极制止。
另一种观点认为节约型社会应强调生产型节约。如经济学家梁小民认为节约型经济的实质不是消费的节约,而是生产的节约,认为开个排气量大的车,甚至点两只龙虾,吃一只扔一只,都算不上什么巨大浪费,最大的浪费是在生产中。有学者甚至认为“一个铜板掰两瓣花”的理财方式,是一种在物质财富匮乏,生活水平低下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不得不采取的生活态度或者说是生存方式,因而,那种节约是产品的节约,是对消费的限制式节约;如今,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传统的节约精神仍然需要,但节约的重点不再是产品,消费不仅不应限制,反而应该受到鼓励。认为比起窝头、咸菜和补丁衣服,餐饮业、服装业以及家电、住宅、汽车等产业不断扩大的生产和消费,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更符合人的本质需求。
纵观理论界对节约型社会已有的研究成果,更多地集中于“为什么要构建”以及“如何构建”节约型社会,而对节约型社会的相关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仍显不足,比如在节约型社会的概念界定、内涵、特征等方面,令人信服的系统研究就显得明显不足。
笔者对前面述及的两类观点均不完全赞同。我认为,强调消费型节约似乎符合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但可能会影响经济持续增长;而强调生产型节约似乎有深厚的经济学根据,但又有可能滋长消费主义。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击碎了“供给自行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他认为在通常情况下,有效需求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流动偏好等原因总是不充足的,市场机制又偏偏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他建议通过政府干预来扩大有效需求。近几年,我国政府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也运用了“需求管理”。无论是扩大政府投资支出,还是多次降息刺激消费需求,对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都发挥了一定作用。于是,刺激消费的舆论一浪高过一浪。但这种消费需求的膨胀一定要严防“商品拜物教”性质的奢侈性消费、炫耀性消费,即消费主义。如果说消费可以带动经济增长,那么,消费环节的浪费同样会助长生产环节更大的浪费。这样的经济增长难道就真可以救世济民吗?
笔者认为,节约型社会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节约,通过采取市场、行政、思想政治工作等综合性措施,提高包括人、财、物在内的全要素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使人民享受到最优的社会福祉,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经济形态。
首先,节约型社会在节约的范围上,是全部再生产过程的节约,而不是特指某一环节的节约。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节约型社会在其节约范围上要求社会再生产全过程节约,即生产领域节约、交换领域节约、分配领域节约和消费领域节约,尤其是消费领域的节约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方面。因此,“节约”不只是生产型节约或消费型节约。如果只偏重某一领域的节约,而忽略了其他领域的节约,势必会事倍功半,达不到节约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这里讲到的节约消费也不是不消费,而是提倡一种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合理健康的消费模式。我国当前真正应刺激的消费是尚未得到满足领域里的需求倾向,比如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严重不足等,而非那些奢侈性消费、炫耀性消费。
其次,节约型社会在节约的内容上,是全部生产要素的节约。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都属于生产要素,其中企业家才能是灵魂性的要素;人们通常从自然形态理解的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技术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一般被通称为人、财、物;迈克尔·波特“钻石体系”理论中的第一个关键性要素即“生产要素”,分为基本生产要素、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三个层次。基本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资金、基础设施、基础教育等内容;高级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现代通讯、信息、交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研究机构等内容;专业生产要素主要包括高级专业人才、专业研究机构、专业技术、专用软、硬件设施等内容。通常情况下,高级和专业生产要素的培养获得的周期长,需要在人力资源和资本上大量而持续地投入,所以很难从外部获得,必须立足于自己来创造、培养。无论从哪一种生产要素概念来理解,节约的内容都应是广义的全要素的节约。既包括自然资源的节约,还应包括人力资源、货币资本的有效使用;既包括对基本生产要素的节省,还包括对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的开发和保护。“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生产要素是财富的源泉,生产要素又普遍稀缺,两方面的结合导致了人们迫切地占有生产要素的强烈欲望,拥有的同时就更加要求节约生产要素。
第三,节约型社会在节约的目标上,是要形成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社会。节约型社会的终极发展目标应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社会,即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生态环境优化、人民生活福祉最大。其近期目标与我国“十一五”期间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国家已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落实节约的具体指标,既要实现2020年GDP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又要保持现有的环境质量,资源生产率就必须提高4-5倍;如果要进一步明显改善环境质量,资源生产率就必须提高8-10倍。指标的具体落实是为了保证真正做到“物尽其用、财尽其利、人尽其能”。
第四,节约型社会在节约的路径选择上,是要构建循环经济系统。实现节约型社会,在路径选择上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兴工业化道路,构建循环经济系统。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已指明必须转变现行的发展模式,走以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以生态经济系统的优化运行为目标,强调“资源利用——清洁生产——资源再生”的循环发展,最终实现“最优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节约型经济系统的构建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当前必须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经济,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发展。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调整财税政策,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第三篇:两型社会演讲稿
XX年4月7日,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与铁姆肯(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在湖南湘潭设立合资企业“铁姆肯湘电(湖南)轴承有限公司“,这标志着世界上最大的圆锥滚子轴承和无缝合金钢管制造公司铁姆肯公司正式落户湘潭。
铁姆肯公司是全球第三大、北美地区最大的轴承制造企业,也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铁姆肯公司在湘潭的合作项目将产生1亿美金的出口额,同时也有助于中国加强风能等可代替能源的利用。据悉,这是湘潭市获批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首个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我市。铁姆肯缘何对长、株、潭三市中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的湘潭情有独钟?余爱国市长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的话可谓一语中的。
“全球视野下的湘潭‘两型社会’正凸现活力。如今,全球的目光正聚焦长株潭,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客商正关注‘伟人故里’,参与投资湘潭的发展。湘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沉淀着共和国的记忆,现在的‘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又把湘潭推到了现代工业改革的前沿和潮头,成为新的感动、新的聚焦。”
曾几何时,湘潭一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领袖家乡,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前来参观的人们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湘潭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几大厂矿奠定了湘潭的工业基础,使湘潭成为著名的工业基地,享誉海内外。但到了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大型企业每况愈下,雄风不再,甚至成为湘潭发展的累赘和包袱。与此同时,东部沿海,凭借区位优势和国家优惠政策实现跨越式发展,西部内陆,乘着国家开发西部的强劲东风,也迅速崛起。湖南向何处去?湘潭路在何方?湖南人在思考,湘潭人在忧虑。
历史再一次垂青于湖南,垂青于湘潭。XX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湖南之大幸,湘潭之大幸。建设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是国家协调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更是我省我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和重大历史使命。
历史把机遇赐给了我们,我们怎样书写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呢?我们责无旁贷,我们别无选择。
时不我待,从现在做起。机遇稍纵即逝,时间就是效率。作为湘潭的青年一代,我们没有理由袖手旁观,没有时间等待观望。只有从现在开始,助推新型城市化,争当两型排头兵,积极投身到这场攸关湘潭发展的战斗中,为谱写21世纪湘潭新的篇章,贡献自己的青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振兴湘潭,从我做起。我,一个教育工作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深感任重道远。建设两型社会,关键是人。我们可以创建“两型学校”,教育学生从小注重节约、保护环境;教育学生与自然和谐共处,为湘潭持续健康发展输送合格人才。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两型社会,须得从小事做起。如果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注重小节,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不乱丢乱扔,不踩踏草皮,讲文明、懂礼貌,“两型社会”何愁不能实现,湘潭发展何愁没有时日?!
同志们,朋友们,湘潭需要我们,需要我们添砖加瓦、献计出力,需要我们开拓进取、无私奉献;我们需要湘潭,她是我们耐以生存的家园,她是我们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舞台。
“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我们坚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不久的将来,一个新的湘潭就会展示在世人面前,就会矗立在湖南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她释放的魅力不仅仅是人杰地灵,更会是“两型社会”的佼佼者。
第四篇:两型社会演讲稿
建„两型‟社会,做„两型‟青年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我是来自六(2)中队的肖穂卿,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建„两型‟社会,做„两型‟青年。21世纪的我们是社会的接班人,21世纪的我们有着火一样的青春,21世纪的我们更有着阳光般的生机,面对着全面建设两型社会的步伐,努力的为全中国伟大复兴而奋斗拼搏的社会主义人们。我们青少年更应该为我们的校园,为我们的家庭,为我们的社会做出贡献,携手创建两型校园,创建两型社会!开创美好的未来。我们共同努力。
一、创建和谐社会从学校开始,和谐校园,两型校园是我们21世纪的学校主题作为溁湾路小学的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有高度的责任感,不失为人的尊严。所以我们必须从学习、生活、德育方面来构建两型校园。对于学习,我们要投入百分之百的信心和永不退步的拼搏。学习是一个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拥有知识的21世纪的我们才能在将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全部,对于生活,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常有人说任岩松的生活设备都是低级别的,当然我们不容否认从艰苦中走出来的学子是最强的,永远不会被任何生活的困难打倒;对于德育我们要全面发展,对于自己我们也要全面发展。只要我们拥有信心,拥有打不到的意志,我们终将成功。
二、创建两型社会从家庭开始。有人说:家庭是最重要的成才环境,同时也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对于我们来说,在家中都是爸爸、妈妈的“宝宠”,父母亲们为了我们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然而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我们要接受他们的爱,不要排斥着他们用心良苦的爱,我们要知道,他们是很不容易的,为了一个家庭,为了我们,白发爬上他们的头,无情地剥夺了他们的青春……而我们要的一个字“孝”,百行孝为先。
三、创建两型社会,从国家开始。从古到今,有多少志世仁人为了民族的生存为了人民的安危,抛头颅、洒热血。但是我们最起码要知道,今天的幸福是由多少人的牺牲,是多少人的鲜血换来的,作为炎黄子孙,没有任何理由叫我们忘记那耻辱的过去,坚信自己的爱国理念,才能把一个真正投入到和谐的社会中,建设祖国未来。
所以。。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五篇:两型社会工作总结
保福中学“两型”学校创建 工 作 总 结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关于“两型”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以“绿色校园”活动作为提高学生素养和改进校园环境的切入点,积极创设一个和谐的育人环境,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一代新人为目标,努力美化、绿化、净化、优化校园环境。并且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能力,从而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和对环境负责的精神。学校提出了“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绿色文明,自然和谐”这一标准,“两型”工作在校园彰显鲜活魅力。
一、明确目标,建章立制
学校态度明确,把创建“两型”学校作为工作的重点目标,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努力提升学校教育的品位。制定了《创建“两型”学校工作方案》、《节能环保制度》、《班级用电奖惩条例》等。明确学校多媒体、照明灯灯设施使用要求;明确教科书、参考书循环使用要求;推进无纸化办公,推荐使用电子文件;树立节约话费、交通费意识;确保平时检查到位,杜绝长明灯、长流水、粮食浪费等现象等等。通过制度讲节约,通过管理要能源,做到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张纸。
由于目标明确,内容清晰,责任落实,各部门开展工作按计划循序渐进,互相配合,井然有序,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当您走进保福中学,四季长青的花草树木;主题鲜明的文化长廊;清新典雅的校园环境清晰可见。
二、全员参与,环保教育制度化、规范化
1、打造一支强有力“两型”教育队伍。
“两型”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信息性,学校领导、教师的“两型”意识、行为是学校“两型”教育深入开展的基础。学校把“两型”教育工作作为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学校先后建立了“两型”教育工作领导机构,由校长葛春华负总责,校委成员分工具体负责,齐抓共管,打造一支强有力的“两型”教育队伍,使学校“两型”工作正常化、规范化深入持续开展,使学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意识。
2、狠抓常规,严格管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节约与环保习惯。
学校把节约与环保教育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挂钩,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积极参与节约、环保实践。学校强调节约、环保的行为实践,提倡“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从身边做起”。学校通过设立“卫生责任区”、“绿化责任区”等,使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劳动基地;开展常规检查评比活动,每天检查学生规范及卫生等,使学生养成无乱丢纸屑果皮、无乱吐痰、无乱涂乱划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3、“两型”教育分段分层设计,规范化实施。
为了使“两型”教育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学校制定了开展“两型”教育的规划和各年级“两型”教育条例,《保福中学用水、用电管理规定》、《齐心协力创建绿色家园公约》、《垃圾分类处理规定》等,对学生的“两型”教育内容、“两型”意识的培养和“两型”行为的规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年级制定了“五个一”活动,安排听一堂环境教育专题课,考察一个环境问题,实践一项环保活动,画一幅环保画,参加一次环境宣传监督活动。同时,学校的“两型”教育通过班队活动和课外活动的切入与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相结合,与劳动教育、科技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相结合,使“两型”教育全员参与,逐步深入持久性开展起来。
4. 开展活动,通过以“我环保、我节约、我参与”为主题的征文比赛、绘画比赛,使学生增强了节约、环保的意识,学校还组织了“校服转赠”活动,高年级的学生把自己嫌小的不能再穿的校服赠送给低年级新生中的特困学生,既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又和谐了学生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节约了资源。5.走向社会,开展“小手拉大手”的绿色教育活动。学校以致家长信的方式,要求家长参与到节能环保的活动中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通过学生影响家长,通过家庭辐射社会,利用各种形式推进开展“两型”社会建设的创建工作。
6、加强教学活动管理。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环境教育,学校环境教育普及率达百分八十五以上。开展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活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分八十五以上。教师均能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两型学校建设中成为学生示范,成为学生参加两型建设的合作者、组织者、促进者。通过主题班会、组织竞赛,帮助学生掌握“两型”学校建设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大力投入,加强校园建设
在当今社会中,校园环境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学校吸引力、教育力和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此,学校多方筹资、投入硬件建设,对整所学校进行合理规划、科学改造,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显要位置布置宣传栏,设置公益广告牌,用醒目的标语警示学生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在合理的位置设置果皮箱、垃圾箱、废旧电池回收箱等,对垃圾实行分类处理,科学利用,减少污染。同时在班级卫生责任区上明确标明对应班级,使环境美化、净化工作真正落实到位。加强设备巡查维护,发现故障及时排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四、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1、“两型”学校宣传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不够透彻。今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两型”学校建设与学生德育工作结合起来,全面渗透“两型”学校内容,培养广大学生的两型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意识。
2、节约型学校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将“两型”学校建设与现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努力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损失浪费,推进“两型”学校建设的实施。
3、校园环境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整合有待进一步提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大学校硬件投入。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狠抓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工作,积极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
保福中学“两型”学校创建
工 作
保福中学 总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