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等教育规模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探讨
高等教育规模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探讨
回顾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历史,1969 —1976 年,高等教育规模向上快速增长。1977 —1992年,高等教育规模呈S 型向上增长,期间有4 次波动,显然有些不稳定。1993年以后,高等教育规模几乎呈直线型向上增长,特别是自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使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呈现出超常规的发展,1998年全国各类普通高等学校1022所,总规模只有62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为9.76%,全国招收研究生72508人,在学研究生198885人,毕业研究生47077人,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生108.36万人,在校生340.87万人,本专科毕业生82.98万人。迅速扩展到2009年全国各类普通高等学校2380所,总规模达到29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51.1万人,在校研究生140.5万人,毕业生37.1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639.5万人,在校生2144.7万人,毕业生531.1万人。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出现了许多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如高校招生规模与毕业生就业问题,高校招生规模与政府的经费投入问题,教育成本与学费标准问题,教育收费与教育公平问题,大学毕业生的失业保险问题,大学生培养质量下降等等,解决这些热点问题对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可持续扩展具有现实意义,其主要结果亦可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决策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情经济发展况已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可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中国教育经济信息网,中国统计年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找到,或从相关文献中补充合适的数据。附件是我校1999至2009年学生数变动情况与就业率数据,以后数据补充。请你们解决如下问题:
(1)通过对我国教育经费与高校招生数的相关数据分析,探讨扩招后高校状况;
(2)选取合适指标,定量探讨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3)选取衡量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合适指标,建立数学模型,对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展趋势进行预测,期望能为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展提供决策支持;
(4)通过高校毕业生人数,招生人数和就业率等的实际数据调研,合理假设,建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与计划招生规模之间的控制模型,探讨我国合理计划招生规模。进一步研究我校合理计划招生数,以及你们所在某专业合理计划招生数。
第二篇:当前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若干热点问题
当前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若干热点问题
当前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若干热点问题
王孙禺 王晓阳 王 宇 罗 燕(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
近两年来,高等教育的学术气氛表现得格外活跃,突出表现在高等教育的研究能够紧密联系高教改革的实际,面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咨询意见,研究工作较多地集中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改革的关系、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促进了改革与发展的许多实际工作。根据全国教育规划领导小组高教学科组的意见,我们继1995年开展《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回顾、现状与展望》的研究后,最近又进行了一次近两年来高教科学研究现状的调研。调研范围主要集中在一些高教研究核心杂志发表的文章。就调查反映的情况看,较为集中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思想观念讨论热点:素质教育
近两年来,高教界在深刻的历史反思中愈益感到,教育观念在引导和推进高教改革与发展中的极端的重要性。国家教委副主任周远清同志是这场悄然兴起的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的发动者和组织者之一,并提出“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是先导”的思路。国家教委有关部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学校都在总结历史经验并结合教育改革实践基础上先后开展了教育思想讨论活动。
在这些讨论中,素质教育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教育决策部门及大中小学的教育改革,也很少不归结到素质教育的旗帜之下。一时间,素质教育成了当今占主流地位的教育观。归纳起来看,主要有如下一些角度和观点:
(一)改革或纠偏:教育学的角度
素质教育首先针对基础教育中的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似乎已成了不争的事实。许多人就这一角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例如有研究认为,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是从“本本”向“人本”的转变,是教育重心的转移。但也有人对这一提法表示异议,认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构成对立,应试教育中有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好的才能升学。
在高等教育领域,人们反思以往过于狭隘的专业教育,也越来越多地用到素质教育这个词。但也有研究认为,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对立起来是不对的,认为文革以前的大学教育中完全没有人文教育也是不对的。大学素质教育应该加强,对理工科学生来说特别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这也是正确的。但着力点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掌握和应用;淡化或不提这一点,大学素质教育就丢掉了我们的优良传统和优势。
总的来看,高教研究中有关素质教育的讨论,大致是从以下三种层面来看问题。
其一是指人文素质教育,认为人文科学对学生人格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实践中,以华中理工大学为代表的许多理工科大学纷纷开设人文讲座,增设人文选修或限选课;但这种做法也遭到一部分人的非议,认为学生学时负担本来已不堪重负,再增加学时岂不是雪上加霜。
其二是指文化素质教育,接近或借鉴了西方通才教育或港台通识教育的意义;认为学理工的应学点人文,学人文的应学点理工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但这种观点并不认为大学教育应走向通才教育,而认为应该是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
其三是从更广的角度用到素质教育这个词,例如认为素质教育应该包括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及身心素质的教育。按这种理解,素质教育涵盖了专业教育,但是是对
专业教育的拓宽和深化。
(二)知识、能力、素质:心理学的角度
从心理学的角度考察素质问题,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一是认为按构成一个事物主要成分的质量来看,人的素质包括先天素质(指个体与生俱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个体差异性)和后天所形成的身心素质(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在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下,通过个体的认识、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基础品质);按心理内容或心理的社会属性来说,包括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
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从重知识到重能力再到更重素质这一重心的转移,是教育更接近其本质的观念性变革。认为“应该注重整体的人格修养„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人,使他们所学的知识得以更高程度的内化,身心潜能得以更好的发展,人格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升华”。
(三)选择功能与发展功能:社会学的角度
有人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认为,中小学校以至大学本科都要承担选择与发展双重功能。相应地,学校既要有为升学者作准备的教育,也要为部分学生就业作一定的准备。如果说,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存在着矛盾与紧张关系的话,升学教育则永远是不可能取消也不应该忽略的。这种观点认为,近10多年来,经济繁荣、就业增加、高中教育的结构调整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但追求升学却是现阶段的必然现象。因为总体来说,我们国家经济不发达,就业门路窄,上大学则进了保险箱;劳动人事制度中则存在学历主义;此外,还有科举制度、“读书做官”的传统观念影响。
(四)跨世纪的思考:人才学的角度
也有许多人从21世纪对人才的新需求谈到素质教育。
一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21世纪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素质要求概括起来是两种态度和两种能力,即积极学习和正确做人的态度,独立学习和表达交流的能力。这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素质,这些素质包含了德与才的要求,也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
也有的同志认为,21世纪人才面临如下三个方面的矛盾:第一是知识的渊博性要求与精深性要求之间的矛盾;第二是科学的统一性要求与人文知识的失重性趋势之间的矛盾;第三是文化的趋同性要求与文化的多元化要求之间的矛盾。与之相适应,21世纪人才素质应强调如下三个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协同发展;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和谐发展;个性的发展。可见,从未来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看,学会做事与学会做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将得到同样的强调,并应该在实践中有机结合起来。
素质教育或素质培养观的确立,从教育目标上看,可以使我们更加重视学生主体性的构建与人格的塑造,纠正以前社会本位教育目标观的“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和外在性或纯工具性的弊端;从教育过程看,可以使我们不但关注知识和能力教育,而且更加关注健全人格的陶冶;不但关注课内,而且关注课外。总之,确立素质教育观念,可以使我们的教育更加有效,更加符合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需要。
此外,一些学者撰文认为,素质教育不是一种教育分类而是一种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是有层次的,大学的素质教育不同于中小学素质,其思想是全面实现大学生的教育价值,其实践要点在于价值的引导和培植,其最高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具备新的人文精神。
在素质教育的讨论中,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还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三种素质,有的认为四种,甚至有的认为分为八种或者更多。在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上,也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素质教育是更深刻意义上的全面发展教育,两者意思相同,不过换个说法。还有人认为素质教育的提法没有超出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论,还不如全面发展教育的提法好,也许在教育理论上,素质教育的提法只不过是个昙花一现的东西,过不了
几年就会烟消云散。
总之,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受到高教界的广泛重视,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对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一)关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
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围绕培养目标进行,因此,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变革引起了高教学术界的注意。
一种观点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三个标准,其中特别应该强调的是大众性即人民性。与此同时,应体现人才培养的时代性,反映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的要求。
另一个研究认为,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及教育本身的种种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导向上出现了以下值得注意的问题:其一,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不够;其二,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科视野和学术氛围局限;其三,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受到影响和抑制。有鉴于此,我国本科教育目标应当作战略性调整。调整的主要战略是实施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根本目标是培养既具有较高科技水平,又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人才。
有研究则探讨了高校培养目标的来源及其相互关系。所谓培养目标的来源,即高等学校在确定某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时,目标的出处。综观世界高教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通常可把各种目标划归三个基本来源:学科专家的建议、学习者的个体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知识、个人、社会。它们之间既相互矛盾,又相统一。在两个方面相互借助或结合时,必须以第三个方面为中介,不然就往往会削弱本来想要强调的两个方面。
另有人研究认为,世界一流理工大学以培养能够影响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杰出人才为己任;为杰出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应从如下四个方面努力:必须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必须着重培养高层次人才;必须以理工为主多科类培养人才;培养国际型人才等。
某大学在“怎样培养面向21世纪的人才?”的大讨论中指出,我们所说的跨世纪人才,应当是能够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新人,应当是能够参与全球性竞争与合作的新人,应当是能够主动适应、积极推进甚至引导一系列社会变革的新人。为此,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专才、通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关系;二是知识传播、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教育的关系;三是一般人才培养与杰出人才培养的关系。
另一所大学在“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大讨论中指出,学生的创造性是全面素质培养中的突出课题;他们不少人提出了很有见地的看法;例如有的人认为:首先要坚持通才教育的方针;其次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还有人认为,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以创新意识为前提;以全面素质和创造能力为基础;以良好的环境为基础。为此应从四方面努力:第一是尽早让学生进入科研课题和生产实际;第二是使学生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第三是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第四是营造民主自由的学术环境和氛围。
(二)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与高校教育培养目标紧密相关的一个论题是人才培养模式问题。许多人认为,应该把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起来,这是因为高等教育培养的人不应该仅仅只是具有某种专业知识技能,能在该领域工作的专业化的人。高等教育培养的人,首先应该是对社会和国家负责的合格的“社会的人”和公民,一个能突破专业职业限制的“自由人”。有研究指出,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可能出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知识、能力、素质并进的培养模式,即KAQ模式。其中,知识分为基础知识、前沿知识、交叉知识;能力包括自主扩展知识的能力、表
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这一模式吸收了近年来高教学术界的思想,概括全面而简洁,但其内涵有待深化,且有些方面也不能遗漏,如“素质”一项中“身体素质”是不可或缺的。有研究具体探讨了工程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研究认为,从我国实际出发,是否可以设想有三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1)少数基础好的全国重点工科大学,试行6年制本、硕打通的培养工程硕士的模式,主要培养工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设计、研究、开发营销人才;(2)大多数四年制工科院校和少数基础好的高等工业专科学校调整教学计划,在一定的科学教育(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的基础上加强现代工程技术教育和训练,重点培养第一线的工程技术应用人才或实践工程师;(3)积极探索以工程为背景的高等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培养模式,打通人才通向中小型和乡镇企业的渠道。
(三)关于高校教学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研究
一些学者认为要搞好系列课程改革,必须首先面对大大小小的各种问题,诸如内容更新会不会影响以至削弱基础,怎样才能做到既能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又不致扩大淘汰率;如何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精神;怎样认识各个不同教学环节在课程内容更新与体系改造中的作用,并使之相互协调;怎样改革考核和考试制度与方法,使之适应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过程,如何评价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特别是如何评优,等等。
有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考察人才素质与课程体系的关系。结果表明:(1)教师群体(包括行政管理人员)与学生群体之间在价值观念上存在差异:代表着老一辈理想的教师们似乎更重视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科学精神,而学生们更关心自己的就业能力、社会适应性和自我发展。但双方无原则性冲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有机整合。课程应该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应该由师生共同参与和创造。(2)在综合大学的本科教育阶段,尤其是一、二年级,可以考虑适当扩大专业范围,实行和完善选课制、学分制、双学位制、主辅修制。宽松的学术气氛非常重要,一定的指导和限制对学生的培养也是必需的。
另一研究探讨了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问题。研究指出,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有三:提高文化素质、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合格公民(此可以与前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相对照)。为此,大学通识教育可以相应设置三类显性课程:(1)文化类课程。(2)个性发展类课程。(3)公民教育类课程。除了这三类显性课程,大学通识教育隐性课程包括规划性隐性课程(或规划性课外活动)和自发性隐性课程(或自发性课外活动)等内容,还包括校园环境的建设,学风、教风、校风的建设等。
高校课程变革以培养目标的调整为转移。培养目标受制于知识、个人、社会(含人才市场)等,因此,相应的课程也应受制于上述三个方面。有研究指出,目前高教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如何协调知识与社会这两个方面,在此前提下,再考虑个性方面。在课程组织方面,就宜在现有“知识三层楼”(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结构基础上,适当渗入若干以社会生产、生产中实际问题为经纬的课程组织和以个体身心发展为经纬的课程组织。在此基础上,再逐步根据各校、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形成各自独具特色的最佳课程结构。
三、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应走向“求真”、“求用”
高等教育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为了巩固高等教育的学科地位,完善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近年来,许多研究工作者围绕高等教育学科建设问题,对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概念体系、逻辑体系、学科结构、研究方法等展开讨论和争鸣,全国高等教学研究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主题“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如何更好地为高等教育发展与发展实践服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进一步提出了理论工作的两项主要任务,一项是促进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一项是促进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实践服务。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要“求真”,又要“求用”,求真与求用要结合起来,在求真的前提下求用;单纯求真不用,片面求
用而放弃求真的倾向都将有害于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都应当予以克服。
许多学者就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需要两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意见,他们认为:
1高等教育决策尚未完全走上科学化、民主化的轨道,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长官意志和经验决策的阶段,大大抑制了高等教育实践对高等教育理论的需求。
2高教理论研究不受重视,在不少高校中地位很低,高教研究机构存在“科研项目难上,工作设备难添,技术职称难评,高层次人才难进”的现象。
3高教理论研究存在某些先天不足,主要表现为学科基础薄弱,缺乏独立意识及面对高等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深入探究、敢于直言的学术风气,研究成果的价值对实践的影响十分有限。
4高教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跟不上高教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部分理论研究的“学究气”浓厚,有些研究人员基本上是关在书斋里搞研究,选题盲目性大,研究方法重逻辑推理,轻实证分析,重第二手资料,轻实际调查,造成重复研究多,缺乏针对性及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有些研究工作则过分重视“创收”,或为评职称而凑篇数、字数、研究水平低。
5高教理论研究与高教实践之间缺少沟通,中介机制不畅,理论研究与实践需要脱节。事实上,理论研究与实践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理论研究有赖于实践的激发和检验,实践需要理论研究的推动和指导。在高等教育大变革的今天,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更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勇敢地面对现实的挑战,走出书斋,走向高等教育的实际,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思路,让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走上理性化的轨道。为此,与会代表提出了当前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中不容回避的一些重大实践课题,包括:
1高等教育体制研究。经济体制转轨、政治体制改革和科技革命对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需要理论研究做出明确的回答,如高等教育与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的衔接问题,高等学校的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问题,高等教育的结构(包括布局、科类、层次结构)调整与协调问题,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问题,高等教育与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建立教学、科研与生产联合体问题,等等。
2高等教育思想研究。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来自政治和经济的、文化的、科技的、教育内部的和教育外部的等诸多方面的挑战,传统的高等教育思想从整体上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高等教育的发展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学观、课程观、管理观、功能观等都有待更新,需要充实具有时代气息的内容。
3高校教学改革研究。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如果教学改革不能取得成效,那么,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加强教学改革研究刻不容缓。教学改革研究包括教学研究、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研究、教学计划研究、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与手段研究,等等。
第三篇:人物河南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时代典范
人物河南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时代典范
《河南教育》(高校版)自2005年5月创刊以来,共刊发了近80篇人物专访:既有我省培养的第一位本土院士吴养洁,又有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既有河南高校的“领跑者”河南大学校长关爱和、河南农业大学校长王艳玲,又有取得了显著成绩的优秀教师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理工大学教授傅恒志和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被誉为“不在乎名号”的快乐教师关绍康。这些人物的先进事迹刊发后,对推动我省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学是社会的前沿阵地,总是引领着世界或国家的前进方向,她的主流思想和观念总是最新潮的,出新而不违规,某种意义上她的内涵决定了社会的内涵。在这种情形下,大学校长的负担和责任最重,因为他们必须有足够的素养来导引这种新潮的思想和观念。所以,大学校长必须主流,必须新潮,即便不能完全这样,也至少要拥有接受主流和新潮的胸怀和气度。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泱泱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发祥地。现今,中原崛起的大潮涌来,河南自当仁不让,这不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种责任。中原崛起,河南当先;河南崛起,大学当先;大学兴盛,校长当先。有鉴于此,《河南教育》(高校版)于2005年第10期推出了《河南高校的领跑者》的“特别策划”,对河南高校的校长进行了深入采访和报道。这一期,共刊发了4篇专访,分别是《关爱和:平静的外表火热的心》《为农村经济腾飞架起桥梁――访河南农业大学校长王艳玲博士》《“独舞”秀中南――访郑州轻工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张亚伟教授》《刚柔博雅自挥洒――访信阳师范学院院长钱远晏教授》。
随后,本刊又陆续刊发了一系列人物专访,比如,《厚德博学,创新奉献――郑州轻工业学院党委书记林世选教授访谈》,对河南理工大学校长邹友峰的报道《邹友峰:好学力行的践行者》,对郑州大学西亚斯学院院长李海俊的报道《李海俊:为中部崛起培养更多的领跑者》,对南阳理工学院院长姚锡远的报道《姚锡远的“三情”》,对郑州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巫兰英的报道《巫兰英:仍在赛场上》,对周口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卫宪的报道《“牛博士”的院长之道》,对南阳师范学院院长苗相甫的报道《苗相甫:瞄准目标,不断前进》,对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方家选的报道《方家选:打造特色中医药学校》,对黄淮学院院长娄源功的报道《娄源功:既是院长,也是班长》,对河南财经学院院长李小建的报道《李小建:要做就做最好》,对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院长严大考的报道《严大考:做人治校“严”字当头》,对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宪亮的报道《刘宪亮:不停顿是常态》,对洛阳师范学院院长时明德的报道《时明德的三个角色》,这些优秀的高校校(院)长为引领河南发展、助力中原崛起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河南高等教育界有数位代表出席了这次盛会。为此,本刊特别安排记者采访了部分载誉归来的代表,并于当年第11期刊发了对郑州大学校长申长雨的专访《申长雨:创新引领发展》、对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张秉义的专访《张秉义: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和对河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王少安的专访《王少安:建人力资源强国,高校任重道远》。3位代表畅谈了出席党的十七大的感受和对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理解,对全省高校师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责编:一 木
第四篇:热点问题
热点问题
县级农行信贷营销机制优化问题
县级农行是农业银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县级农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营理念,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有力的推动了各项业务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我们经常感觉到县级农行在信贷营销上有时还力不从心,信贷业务对全行其他业务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业务的发展。优化县级农行的信贷营销机制,已成为基层员工普遍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农行信贷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权责不对称,信贷营销缺乏内在动力。目前,县级农行除小额贷款和存单质押贷款外,贷款的审批权几乎都集中地省市分行,这样虽加强了信贷管理,防止了基层行滥放贷款行为,但同样产生了一些问题,如信息不对称、权责不对称、奖惩不对称等,严重挫伤了基层行业务人员的营销积极性和内在动力,弱化了营销效果。
2信贷产品单一,客户金融需求无法满足。贷款种类和操作模式几乎如出一辙,基本上无差异性和个性化特征。对中小企业客户而言,银行处于卖方市场和主宰地位,客户必须接受。对于一些被各家银行争宠的大客户、优良客户,则是买方市场,商业银行主要靠“让利”,降低贷款条件,尽量满足客户需求,甚至是有求必应等方式来争夺客户。产品创新能力较低,无法根据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来提供针对性的信贷产品。
3信贷门槛过高,客户望贷兴叹。信贷门槛过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对客户经营规模要求过高,仍存在“抓大放小”现钟爱,没有客观充分地考虑客户的实际经营业绩。二是只放担保贷款,虽然制度规定符合条件的可以适量发放信用贷款,俣实际操作中几乎不可能,这样大大限制了客户的准入和贷款额度。三是担保条件高,贷款方式少。目前担保方式只有三种:抵押、质押、保证。抵押贷款对抵押物的变现能力、评估价值要求甚高,且手续繁琐;质押贷款除银行存单、国库券等容易质押外,其他如提单、仓单等很少办理;保证贷款对保证人的资信要求更高。这样一方面强调企业第一还款来源,另一方面又对担保条件、方式、种类限制严格,企业只有望贷兴叹。
4审批手续繁琐,客户想贷难待。按目前县级农行申报审批贷款的操作流程,对一些老客户申报的金额较锁上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一般在一个月内都能办妥但对一些新拓展的客户就难了。首先企业要与银行有关人员进行沟通,基本认可后,再进入操作阶段。先要评级授信,AA级以上的中型企业均要经过省分行评级,顺利的话至少要2个月。评级授信通过后,申报贷款资料,经过县支行调查初审,再报送市分行贷审会审议,通过后还须向省分行报备,获准后,才能通知客户办理有关贷款手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不少手续,如果是抵押贷款,还需要等有关登记部门办妥抵押手续后才能发放。新客户贷款一般要3个月以上,如果金额较大或是长期项目贷款,需要上报省行或总行审批,期限就更长了,一般要半年左右。这种效率与客户对贷款需求的时效性极不协调,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客户对农行贷款需求的积极性。
二优化县级农行信贷营销机制的建议
县级农行加强信贷营销,必须科学动态分析当地经济环境和客户结构,准确定位,克服工作中的盲目性,抢得先机,最大限度抓住客户资源,同时分析和解决自身在信贷营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营销成效。
第五篇:热点问题
涪陵水利相关热点问题
各位领导、同志们:
水是生命之源,水务事关民生。
涪陵水利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拼搏,初步构建起比较完善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为全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幸福安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但较多的历史欠账和薄弱环节,客观上老百姓关注水利建设,特别是中央1号、市委37号、区委33号文件出台后,水务工作更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集中体现在水利建设、水行政管理、执法、招投标和资金管理几个方面。
一、大木和焦石等喀斯特地区缺水
2011年7月22日,区委办、区府办印发了《江东喀斯特地区水利建设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涪陵委办发[2011]33号),明确了喀斯特地区的焦石、白涛、罗云、大木、武陵山等五个乡镇、街道三年总体水利建设目标为10亿元和20116069万元的的建设投资任务,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建设。7月份全面启动项目前期工作,8月份启动五小水利工程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目前,截止2012年3月10日,江东喀斯特地区各项水利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318万元。
1、重点水源工程:双江水库、杨家湾水库、土地沟水库、纸厂沟等水库前期工作完成投资1475元。土地沟水库、纸厂沟水库完成了工程施工技术设计并完成了招投标。
2、水利工程修复:建设大堰、渔碑大堰防渗整治工程进展顺利;后沟水库完成施工前准备工作;岩凤沟水库完成初步设计初稿。
3、五小水利建设:完成小渠道、蓄水池、山坪塘等五小水利工程投资1930万元。
为加强对喀斯特水利建设攻坚行动的指导督促,区水务局成立了各项攻坚工作组和监督组,由各分管领导任组长,分别联系五个乡镇、街道。在每个工程施工现场,竖立了区水务局监督管理公示牌,将主要领导、联系领导的手机号码进行公示,接受群众投诉。同时,区水务局下发了《重庆市涪陵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技术管理办法》(涪水务发[2011]255号),作为喀斯特地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标准。区水务局、区财政局下发了《重庆市涪陵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涪水务发[2011]号),指导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二、山坪塘高标准整治
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涪陵委办发[2011]34号)精神,“十二五”期间,将完成30%共3000口山坪塘高标准整治。为此,我局和区财政局共同编制了2011—2015年山坪塘高标准整治计划。根据该计划,“十二五”期间,山坪塘高标准整治共需资金11751.50万元,其中,拟争取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小
(二)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和灌区高效节水项目等市级以上补助资金7250万元,区级财政水利专项资金4501.50 万元。
2011年,全区完成了100口山坪塘高标准整治,完成投资410万元,其中争取到中央财政补助小农水项目资金350万元。2011年年底,下达了2011700口山坪塘整治计划,目前各乡镇、街道已全面开工建设。该项工程采取“先建后补”方式,实行竣工验收后一次性拨付补助资金3.5万元/口。为保证建设质量,区水务局下发了《涪陵区山坪塘整治技术标准》,并在建设工程中进行监督指导。对部分整治质量差的工程,区水务局责成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进行了返工。2011年的山坪塘高标准整治掀起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热潮。
三、农村饮水安全 1、2004年,我区有城乡饮水不安全人口43.2万人,“十一五”期间,通过大力开展城乡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总投资约1.4亿元,全区解决了31.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还剩下11.4万人没有解决;
2、按照市水利局工作计划,2013年内,将解决剩下的11.4万人的饮水安全。今年,计划投资5000万元,修建饮水安全工程39处,解决6.72万人饮水安全。同时完成城市拓展区石沱供水工程和蔺市镇供水工程,改善供水人口2.8万人。3、2009年,全区重新核定了新增饮水不安全人口17.7万人。按照规划,将在2015年内(即“十二五”期间)全部解决,届时全区将累计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60.9万人,实现饮水安全整区销号。4、2012年,已下达解决2.55万人饮水安全工程投资计划,项目实施后,全区将共计完成解决43.2万人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实现2004年核定的饮水不安全人口整体销号。新增的17.5万余人饮水不安全人口将于2013—2015年解决。
四、排水设施运行管理
城区排水设施陈旧,排水管网过水能力不能满足现实排水要求,董家湾加油站、区政府门前、南门山、中山路等地段每逢暴雨内涝严重,市民怨声载道;排水涵洞(也是城区主排洪通道)设计断面小,检查井少,设施严重老化,大多超期超限使用,加之部分地段埋于居民区房屋下,管网错综复杂,疏通、维护难度大,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滨江路排洪通道高程较低,均为淹没出流,三峡工程正常蓄水后,在江水倒灌下,易形成拥堵,存在隐患一时还难以界定;城区排水系统没有严格实行雨污分流,一遇暴雨因污水处理能力有限只能对部分污水进行收集,多余的雨水和污水直接排入了长江;排水管网(管沟)长度超过170公里,管理战线长,巡查范围广,维修事项多,而区水务局现无专门的机构负责此项工作,每年安排的预算内维修经费又及其有限(15万元),无法满足管网日常维护需要;排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存在多头建设和无序现象。
排水职能职责划转后,相应管理机构、人员和运行维护经费并未做相应的调整和划转,没有专业的机构、人员和运行经费,城区所有的排水设施日常的管理和维护任务全部有我局供排水 科具体承担,(供排水科现有编制1人,外借2人)给我局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在排水设施管理方面,由于人员缺乏、责任不落实,监督不到位,造成排水设施损毁严重,难以发挥作用,安全隐患大,时有堵水、涌水、污水横流现象发生,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意见大。在排水执法方面,由于执法主体不在我局(属综合执法局),工作衔接缺乏力度,执法力量不足,一些破坏排水设施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排水法律法规没有得到较好地贯彻执行。
面对重重压力涪陵区水务局没有退缩,而是顶着压力只难而上。2010年10月为了顺利完成重庆市市政府城管目标考核任务和涪陵区2010年“创模”工作的具体要求,区水务局在时间紧任务重的特殊情况下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加班加点,不分昼夜,仅用50天时间就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城区11个排污口的整治工作,共完成投资600多万,铺设管网5公里左右。为我区2010年城管目标考核和 “创模”工作考核争的了时间打下了基础,确保了以上两项考核的任务顺利通过了重庆市政府和重庆市政委的考核,并得到了重庆市政府和重庆市政委的高度评价,涪陵区水务局也因此被评为“重庆市2010年水务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区水务局从城区排水现状出发、立足长远、着眼未来,针对我区急需解决的“江东廉租污水处理工程”、“洗墨路、顺园路等5条道路的雨污分流工程”进行了规划、设计并迅速启动了建设改造工作,于2011年11月底全面完工。通 过整治彻底改变了“洗墨路、顺园路等5条道路”的排水现状,确保了排水畅通,保障了周遍居民和企业的的污水的排放和收集问题,解决了长期以来广大市民反映强烈的“污水横流”问题。“江东廉租污水处理工程”的顺利实施确保江东廉租住户顺利、按期入住,化解了矛盾,减轻了政府压力。2011年全年共完成排水管网改造15公里左右,完成投资2000多万元,圆满完成我区城管目标任务,获重庆市市政府和重庆市市政委的一致好评,区水务局荣获“重庆市2011年水务工作先进集体”。
五、水行政执法(一)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
加强水政监察队伍规范化建设。目前已在25个乡镇建立了水行政执法队伍,共有基层水政监察人员76名,按照“委托执法、独立调查、联合办案、共同监管”工作思路,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水,促进我区水政监察队伍执法能力的整体提升。
2011年我局共对水事活动进行监督160余次;依法调解了江东群沱子八组、江东辣子村、李渡锁口丘水库等水事纠纷,水事纠纷调处率95%以上;调查各类水事违法行为35起,立案查处8起其中,涉河建筑3起,违反水土保持法3起,非法采砂2起,罚款43.5万元,无行政复议、应诉、理赔等事件发生。通过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提高了水行政主管机关的地位,维护了水行政法律法规的威严。
中铁大梁隧道局及涪丰石高速公路第一工程处两家单位在 施工过程中,未按照《水土保持方案书》要求,将工程弃渣随意堆弃在龙驹河沿岸,堵塞河道,影响河道行洪。我局多次要求整改,但对方不予理解,仍继续倾倒弃渣。6月17日,涪陵区境内连降暴雨,因龙驹河河道堵塞,无法溢洪,在施工现场造成“堰塞湖”险情,被区水务局及时发现并立即组织抢险,挖通溢洪通道,排除险情。涪陵区水政监察支队立案调查并按今年新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对其做出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清除工程弃渣并对两单位分别处18万和10.5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目前,此案已办结,弃渣已清除完毕,正在进行河道恢复工作。
(二)建立了部门联动执法机制
为保证涪陵区水行政执法工作顺利开展,我局及时向区政府汇报,主动协调部门关系,争取支持。年初,我区长江河道非法采砂案件频发,如不有效制止,维护正常河道采砂秩序,将严重威胁长江河道生产安全及对我局社会形象带来不利影响。为此,我局就此问题专题向区政府报告,得到了区政府大力支持,区政府指示区公安局打黑办介入,分别找非法采砂业主谈话,有效打击其嚣张气焰,使非法采砂得到遏制。在日常的执法活动中,我局还加强与海事、航道、公安、港务、交通等部门联系,建立了长效联动执法机制。水上,联合海事、港航等部门开展执法联动,对发现的非法盗采的采砂船舶,相互通报,依据各单位法律法规从重处罚,提高违法成本。岸上,港务码头管理部门,对装运非法盗采河砂的运砂船,不准靠岸销售。路上,联合公路管理部门,对装运非法盗采河砂的车辆加强管理。联系公安部门,对因盗采引发的社会治安案件从重处理,对屡教不改,暴力抗法的盗采违法责任人移交公安部门处理。加强与法院的沟通,加大行政处罚执行力度,解决行政处罚执行难的问题。上半年,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共同管理下,对非法采砂从源头到销售严厉打击,规范了长江河道采砂秩序,非法采砂案件逐步减少。目前我区已初步形成了信息共享、装备互用、部门联动的长效执法机制。
六、河道采砂方面
今年,我局对长江河道砂石资源开采权按相关规定进行了公开拍卖,收取砂石资源费5639万元,创历史最好成绩。多数采砂业主能按照河道主管机关的有关规定进行合理有序的开采,但有少部分采砂业主因利益驱使非法采砂、越界采砂,不仅破环了河道采砂秩序,造成生产安全隐患,还影响了河道通航安全。我局把打击河道非法采砂行为列为水行政执法重点,克服执法人员少,砂场点多面广,调查取证难等困难,采取日常巡查与重点突击、流动督查与驻点蹲守相结合的综合执法模式,对全区的河道采砂实行了全面有效地监控,较好地打击了非法采砂行为。今年我局共主动巡查60余次(其中夜间巡查20余次),出动水政监察人员280人次,车辆50余台次,发现并责停违法采砂行为29起,立案查处4起。其中涪陵区境内上梁沱水域,顺天号采砂船未办理《长江河道采砂许可证》,在此水域进行非法采砂作业,我局水政监察人员多次对非法采砂作业的船舶给予警告并下达 《责令停止水事违法行为通知书》,但顺天号采砂船船主对此置之不理,继续进行非法采砂作业,我局于2011年4月1日、2011年5月16日,对顺天号采砂船两次非法采砂作业进行立案调查,并给予限期撤离上梁沱水域,分别处15万元和20万元的行政处罚。通过强有力的水行政执法,长江河道采砂的规范治理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在今年长江委举办的长江流域河道采砂经验交流会上,我局作为重庆市河道采砂管理典型单位,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得到了专家及领导的充分肯定。目前,我区长江采砂秩序良好。
七、水资源方面
组织开展了“水资源取水许可”、“排污口设置”等专项清查行动,清查全区水资源使用状况,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大力开展了水资源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努力足额征收水资源费,今年完成水资源费征收65万元。为更好地加强水资源管理力度,我局积极与区级有关部门协调并多次向区政府汇报,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排污口设置审查等8项涉及水资源的行政审批项目纳入并联审批,目前区政府已正式同意,这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八、项目建设与资金管理
(一)项目业主
水利建设项目按照区政府的为水利建设公司、农投集团等,区水务局不是项目业主。
(二)招投标
(三)资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