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计划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计划
(一)启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工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计划。市、县(区)食品药品监管局要制定创建方案,明确创建目标、验收标准、工作安排等,通过创建市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区)、示范乡镇、示范街道、示范店,争创省级、国家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区)等活动,督促餐饮业主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经营行为,提高守法经营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全市餐饮服务业形象。今年,要做好方案制定,重点开展示范店活动,特大型餐馆、大型餐馆建成率达20%;中型餐馆、快餐店、学校食堂、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建成率达10%;小型餐馆、小吃店、饮品店、建筑工地食堂建成率达5%。3月底前完成方案制定,4-8月组织开展创建,10-11月评审验收。
(二)推行信息公示。推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即餐饮服务许可证和健康证公示、企业责任人和监督管理员公示、企业食品安全承诺公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电话公示,要求餐饮企业在经营场所醒目对上述信息进行公示(全市统一信息公示格式),进一步增强企业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信息公示上墙率集体食堂和大型以上餐馆达80%,其余餐饮企业达50%。4月底前完成模版设计。
(三)推行制度管理。指导、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重点督促其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采购记录制度、“食品添加剂”使用台账等制度。制度上墙率集体食堂和大型以上餐馆达80%,其余餐饮企业达50%。4月底前完成模版设计,并统一制定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综合管理自查表、餐饮单位供应商资格审核表、进货索证台账登记本、食品留样登记表、餐厨废弃物台帐登记本等,便于规范使用管理。
(四)推行餐厨废弃物台帐登记。指导、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餐建立厨废弃物产生、收运、处置台账,详细记录餐厨废弃物的种类、处置时间、数量、收购单位、用途、联系人、电话、地址、收货人签字等情况,长期保存备查,并定期向监管部门报告。要求建立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将餐厨废弃物分类放置,做到日产日清;禁止将餐厨废弃物直接排入公共水域或倒入公共厕所和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禁止将餐厨废弃物交给未经相关部门许可或备案的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单位或个人处理;不得用有毒、有害的餐厨废弃物喂养畜禽,工作计划《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计划》。年内集体食堂和大型以上餐饮企业建立台帐率达80%。
(五)推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现况调查和信息发布。一是围绕示范建设、“无照经营”整顿、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等重点工作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调研,全面掌握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态势,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二是发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对高风险食品进行消费警示,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年内发布相关信息4条。
(六)推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责任人约谈制度。餐饮服务提供者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未及时消除重大食品安全隐患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按照分级约谈、适时约谈、依法约谈的原则,对餐饮服务提供者主要责任人进行谈话,要求其认真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责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切实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根据省局相关要求,及时制定我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责任人约谈制度,并监督执行。
(七)强化农村市场监管。一是依托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网,充分发挥乡镇食品安全信息员和协管员的作用,加强农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二是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探索农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新体制和机制,力争做到农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人员抓、有经费保障。
(八)强化餐饮服务许可。一是对全市餐饮服务(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登记,并建立个档(6月底前完成);二是认真做好许可证到期换发证工作;三是严格按照《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规定的申请条件和受理工作程序实施许可。在现场审查中,严把餐饮服务许可准入关,严格按照《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的要求,对场所设置、布局、分隔和面积,专间,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洁设施,食品原料、清洁工具清洗水池,设备、工具和容器,人员健康体检培训等进行严格检查,对达不到许可要求的让其限期整改,整改核查仍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不予许可。
(九)强化宣传培训。一是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4法制宣传日、节日、专项整治行动等采取多各形式集中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二是利用市局网站、宣传板报、广播、电视等开展经常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知识宣传;三是开展餐饮服务执法人员、餐饮经营者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培训,着力提高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管理相对人的责任意识及食品安全意识。
(十)强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一是督导各县(区)局制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二月底前完成);二是市、县(区)局建立健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内部运转程序(二月底前);三是市、县(区)局向公众公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举报受理电话(二月底前);四是指导餐饮服务业主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五是加强应急管理培训,着力提高餐饮业主食品安全事故防控能力和监管队伍的应急响应能力。
第二篇: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计划
2010年谯城分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计划(草稿)
一、深入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一)检查重点内容:
1、学校食堂是否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及落实情况。
2、学校食堂是否具有餐饮服务许可证。是否存在超范围、超能力经营问题。
3、学校食堂环境卫生是否整洁,是否具有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孳生条件的防护措施。
4、从业人员是否具有健康合格证明,健康证明是否有效。
5、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情况。
(二)时间安排自2010年5月至12月底,分自查和摸底排查阶段(5月~6月底)、整改阶段(7月~10月底)、监督检查阶段(11月~12月)三阶段进行。
二、深入开展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一)检查重点内容:
1、餐饮服务许可情况;
2、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和建立档案情况;
3、环境卫生、个人卫生、食品用工具及设备、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卫生设施情况;
4、餐饮加工制作、销售、服务过程的食品安全情况;
5、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和索票索证制度及执行情况、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臵制度及执行情况;
6、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食品添加剂等的感官性状、产品标签、说明书及储存条件;
7、餐具、饮具、食品用工具及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的清洗、消毒和保洁情况;
8、用水的卫生情况。
(二)时间安排自2010年5月至12月底,按市局统一部署进行。
三、开展保健食品和化妆品安全专项检查
认真开展保健食品和化妆品标签、说明书内容专项检查及保健食品和化妆品违法添加药物专项检查,重点整治保健食品和化妆品夸大宣传功能和利用公益讲座等方式变相销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行为,严肃查处制售假劣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一)检查重点内容:
1.违法添加行为。
2.《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执行情况。
3.保健食品和化妆品委托加工行为。
4.保健食品和化妆品标签标识。
5.企业是否持有所经营产品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复印件。
6.索证索票制度执行情况和各种记录台账是否符合要求,产品的进货渠道是否可追溯等。
7.经营产品的标签标识、说明书内容是否与批准证书一致,是否符合《保健食品标识规定》。
8.销售的保健食品产品是否在有效期内。
(二)时间安排自2010年9月至10月底,按市局统一部署进行。
四、积极配合市局做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餐饮服务食品安
全知识宣传普及工作
积极配合市局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宣传阵地作用,周密安排、形式多样、上下联动,广泛宣传普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法律知识和科普知识,切实提高公众食
品安全素质,全面强化餐饮服务提供者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促进依法经营。时间安排自2010年6月,按市局统一部署进行。
五、积极配合市局做好餐饮服务许可帮促指导和现场核查工作
在市局食品科的指导下,对餐饮服务许可行政相对人积极做好帮促服务,认真遵守《食品安全法》《行政许可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按照法定标准、法定程序和法定时限进行餐饮服务许可现场核查工作。
时间安排自2010年5月至12月底。
六、积极配合市局做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
加强对高风险食品和餐饮具以及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原料的监督抽检,抽检场所应尽量覆盖各种类型的餐饮服务单位,以学校食堂、幼儿园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小型餐饮单位为抽检重点。
时间安排自2010年6月起,按市局统一部署进行。
七、积极配合市局做好药博会等重大活动、重要节日和重点时段餐饮服务安全管理工作
(一)主要检查内容:餐饮服务企业尤其定点餐饮服务单位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重点是原料的进货渠道、查证验票、购销记录、餐饮具消毒以及食品储存设施、加工操作过程、从业人员卫生健康状况等,确保药博会等重大活动、重要节日和重点时段餐饮服务食品安全。
时间安排:药博会等重大活动期间、重要节日及两会、中高考等重点时段。
八、积极做好餐饮服务和保健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工作
(1)工作内容:1.开展餐饮服务行业日常监督检查,重点查处无证经营和非法使用添加剂的违法行为。2.做好保健食品安全日常检查,重点查处无证生产、违法添加和生产经营假冒伪劣保健品的违法行为。
(2)时间安排:6月至12月
(3)责任科室:食品科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八日
第三篇:2018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计划
2018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计划
2018年,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将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部署,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和市食药监局对食品监管工作的工作要求,结合全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际,从日常监管、专项检查、重点工作、风险防控、培训演练等方面着手,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四个最严”的总体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创新社会治理,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智慧监管,进一步提升全局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守好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和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底线,进一步深化巩固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区创建成果,提升市民对食品安全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二、加强风险防控,强化日常监管
(一)以风险监管为抓手,实行分级分类监管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全面清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底数,把好食品储运、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个关口,推进餐饮业质量水平提升。根据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风险高低,确定不同的监管频次,开展分级分类监管,确保全年总监管户次数不少于1.75万户次,覆盖率达到100%。其中重点食品生产单位每2个月开展1次检查,一般食品生产单位每季度开展1次检查;流通单位中大卖场、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熟食店、超市(便利店),全年不少于6次检查;食品储运单位全年不少于4次;其他食品流通单位全年不少于1次检查;餐饮单位中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每月开展1次检查,大型饭店、学校食堂、养老机构食堂和专业网络订餐全年不少于4次检查,中型饭店全年不少于3次,连锁餐饮及食堂承包企业总部和其他餐饮单位全年不少于2次。
(二)以隐患排查为重点,开展各类专项整治
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春夏秋冬“四大”战役,以隐患排查为重点,继续加强对主要商圈、旅游景区和校园周边等重点地区食品安全的专项治理,开展保健食品、畜禽肉及制品、水产品及制品等重点食品的专项整治;加强对食品生产销售中掺假、冒牌、篡改保质期、过期翻新再售等行为的整治;加强节假日食品安全监管,继续做好餐厨废弃油脂管理。按照《徐汇区进一步加强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的要求,对无证照食品生产经营实施许可、备案、查处分类治理,至2018年底基本消除全区无证照食品生产经营户,对取得许可和小餐饮临时备案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依法查处不符合许可和小餐饮临时备案条件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通过专项整治,提高问题发现率,建立风险隐患清单,督促企业及时整改,严厉打击“两超一非”、畜禽药超标、回收食品再利用、废弃油脂不规范收运、改标签等违法行为,对查实的重大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应依法采取立案调查、查封扣押、责令停业整顿等措施,及时予以有效阻止。对于涉及犯罪的违法行为,一律予以行刑衔接,处罚到人。
(三)以发现问题为导向,扩大监督抽检覆盖面
根据辖区特点,制定徐汇区食品安全自主抽检计划,在2017年自主抽检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监督抽检覆盖面,在类别、项目、企业、区域和业态上实现全覆盖,提高抽检靶向性;按时完成市局布置的抽检任务,努力提高阳性发现率,提升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上海市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实施细则》的规定,进一步规范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和后续处置工作程序,加强对抽检不合格和问题产品的后处理工作,做好对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的信息发布工作。将抽检任务的完成率、问题发现率和后续处置的合格率作为考核所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指标。
(四)以合法合规为目标,加强对新兴业态的规范指导 继续加强对无人售货、第三方网络订餐平台、入网食品经营者以及自建网络食品经营者等食品新业态的规范指导,对目前没有标准的新业态,会同相关部门建立疑难问题会商制度,为企业提供解决路径。对我局负责的第三方订餐平台加强监管,督促其合法合规经营,对入网单位作好资质审查,做好自建网络食品经营者的备案工作。
三、突出监管重点,落实主体责任
(一)以市民满意为宗旨,深入推进“放心工程”建设 对照“满意城市”创建标准,对2017年已创建的近千家“放心餐厅”“放心食堂”“守信超市”和“标准化菜市场”升级单位,继续督促推进,查漏补缺,巩固前期工作,迎接市级层面甚至国家层面的暗访验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 “放心餐厅”、“放心食堂”、“守信超市”和“标准化菜市场”四个“放心工程”的创建。力争80%的标准超市和便利店达到“守信超市”标准,80%的“标准化菜市场”实现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升级,中型以上饭店100%达到“放心餐厅”标准,学校食堂100%完成“放心食堂”创建。全年创建“放心餐厅”125家,“放心学校食堂”75家,“守信超市”278家,“标准化菜市场”食品安全管理升级22家。
(二)以对标一流为目标,继续开展示范街区建设 全面总结2017年食品安全示范街区建设经验与成效,进一步巩固提升去年创建的示范街区品质,在此基础上推广开展新的示范街区建设。对标徐汇一流城区的定位,每个所根据辖区特点,在中心商业地块选择至少一个楼宇、街区或者路段进行示范创建,示范街区内的食品经营单位要全面落实“放心餐厅”、“守信超市”的标准,实行食品安全监管信息集中公示。通过良好示范,带动其他地区和经营单位共同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三)以诚信建设为契机,促进食品生产企业规范发展 进一步清理食品生产企业底数,及时注销停产、搬迁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加强食品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促进辖区内食品生产企业规范化、品牌化发展。推进在产的食品生产企业100%实施良好生产规范(GMP),100%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80%建立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健全供应商检查评价制度,落实生产过程视频监控,推进食品生产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过程信息,鼓励企业制定并执行高于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督促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严格落实出厂检验制度,规范检验记录和样品留样,提高出厂检验把关能力。
(四)以互惠共赢为目的,落实推广企业责任保险 对标《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沪食药安办〔2017〕111号)的要求,深刻领会新形势下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建设要求,引入保险机制参与食品安全共治共建,至2018年底实现食品生产企业、大型食品批发企业、超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餐饮连锁企业、大型以上饭店、学校食堂、养老机构食堂和助餐点责任保险覆盖率100%;鼓励网络食品交易平台的入网食品经营单位、进口食品经营单位、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其他食品经营单位积极投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推动参保信息公示,强化社会监督。
四、创新监管手段,实施食品安全“智慧监管”
进一步扩大“明厨亮灶”、视频监控系统、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餐厨废弃油脂信息管理系统的覆盖范围,将更多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远程监管信息、现场检查影像和快检实时数据纳入区局监控平台,实现“互联网+监管”,试点“人工智能”识别和远程视频监控相结合的“智慧监管”新模式;在食品安全信息集中监督公示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高效集中公示机制;继续推进超市冷柜温度监控实时报警系统、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专用二维码和食用农产品标签公示牌等监管措施;继续推进大型超市、批发市场、集贸市场、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中央厨房等重点食品经营企业自检工作的开展,对通过自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及时采取临时下架停售、抽样送检、加强食品加工过程管理等举措,提高主动发现问题和防控食品安全风险的能力。
五、强化培训宣贯,提高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
(一)加强监管干部培训,提升监管能力水平根据食品监管特点,采取集中培训、分散自学和模拟演练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一线监管人员食品监管法律法规、标准规程、执法检查、应急处置和快检操作的培训。通过培训,使监管干部熟悉掌握食品安全监管业务,在日常监管和应急处置中提高问题发现率、提升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监管干部全年参加食品安全培训不少于60小时,参训人员覆盖到基层80%监管人员。
(二)加强食品从业人员培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按照《食品安全法》、《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和《上海市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管理办法》的要求,会同食品安全行业协会、社会培训机构、第三方评估认证机构,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标准的宣贯培训;在日常监管中,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内部培训,建立培训档案,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培训情况的抽查考核,落实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主要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科学知识和行业道德伦理培训每年不少于60小时的要求,提高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第四篇:2012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计划
青阳县商务局2012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计划 为切实做好商务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屠宰行业和酒类流通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县食安办有关要求,结合商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食品安全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通过依法行政,集中整治,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健全工作机制,打击违法行为,规范市场秩序,确保我县肉品市场和酒类市场安全监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力保障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
二、工作重点及措施
1、生猪屠宰管理。进一步贯彻落实《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严格依据《条例》强化对定点屠宰业的监管。完善现有定点屠宰场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坚持生猪进场检疫、肉品品质强制检验制度,严厉查处打击私屠滥宰窝点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违法行为,有效规范屠宰加工及经营秩序,严防病害猪肉流入市场。积极推进“放心肉”体系试点建设,促进规模化生产,发展连锁经营和冷链配送,提高肉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2、酒类流通监管。严格执行《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进
一步推进酒类流通企业备案登记工作,会同工商、公安等有关部门开展酒类市场安全检查,重点检查酒类经营者备案登记和执行随附单溯源制度情况,打击销售过期变质、假冒伪劣酒等行为,规范企业经营行为,规范酒类流通秩序,确保酒类消费安全。
3、超市监督检查。根据商务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和《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试行)》,配合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进一步推进超市建立进货检验、索证索票、购销台帐和不合格食品退市等制度,开展联合监督检查。
4、节假日食品安全。切实加强生猪定点屠宰、酒类流通、餐饮服务、重点流通企业的管理。重要节假日期间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安全检查活动,重点检查企业库存、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等,确保市场供应和安全。
三、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商务领域食品安全日常工作的开展。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研究部署本食品安全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总结,确保食品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培训教育。开展机关学法执法活动,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增强企业和
广大群众食品安全意识,让经营者合法经营,消费者放心消费。
3、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和质量预警机制,及时报告和发布食品安全预警信息。加强食品安全的信息交流,及时向县食品安全委员会报送日常工作进展情况以及活动总结等。
2012年2月27日
第五篇:食品安全监管
以效能建设为契机全力提升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水平
——在全市系统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会议上的交流材料
去年以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局、市局党组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转变观念、提高效能”解放思想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紧密联系我市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实际,以健全机制为抓手,扎实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我市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我们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创新思路、大胆实践,注意巩固和提高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成果,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稳步提升,受到国家和省食品安全综合考评组的充分肯定和市政府的表彰。
一、主要做法
(一)抓住两条主线,调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积极性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中,我们牢牢抓住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这两条主线,督促相关监管部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鼓励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依法规范生产经营,调动两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效能。
一是对各相关监管部门全面开展量化考评,建立健全监督激励机制。2006年初,我们牵头联合市农委、质量技术监督局、卫生局、工商局和商务局组成考评组对市辖各县、区政府和12个职能部门2005年食品放心工程开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检查,对工作优秀的县、区和职能部门进行了表彰,对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和部门提出了整改要求并进行了通报。这是我市第一次对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进行大考,对各被评价单位震动都很大。受表彰单位深受鼓舞,干劲更足;其他单位也不甘落后,奋力争先。为推进工作深入开展,我们2006年又制定了《蚌埠市食品安全管理指标评价方案》。与2005年量化考评细则相比,新的《评价方案》更加适合我市实际,更加有利于调动积极性。2006年年底,由我们牵头,抽调相关监管部门人员组成综合评价组,对各县区和14个相关部门2006年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综合考评。通过连续不断的综合考评,肯定了各县区和各有关监管部门成绩,查找了工作中的不足,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监管监督检查激励机制,有效促进了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深入开展,为推进食品放心工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全面推行信用体系运行机制,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为此我们以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为契机,推动企业规范生产、自律经营,有力提升了全市食品安全水平。我们与相关监管部门一起在全市确定了539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参加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创建。全市有55家食品单位被推荐到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进入复审。我们组织了16位食品安全专家对上述企业进行审核确定,最终有44家食品企业脱颖而出,被评为蚌埠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诚信单位。市政府陈启涛市长亲自为诚信单位授牌,有力地调动了食品企业诚实守信的积极性。
(二)夯实三个平台、全面推进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
1、完善食品安全协调机构这个平台,保证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效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牵头部门、作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指挥者和组织者,只有在综合协调、督查督办上多做工作、做实工作,才能发挥抓手作用,做好这些工作必须借助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这个平台。我市成立由15个部门组成的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后,又适时对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成员进行了调整和增补,调整后的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共有成员单位27家。在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共同行动,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食品安全整治工作。2006年12月31日,经市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将蚌埠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更名为蚌埠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并保证各项措施和经费的落实。蚌埠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后,加大统一领导力度,进一步提高了食品安全综合管理水平。
2、加强食品协会这个平台建设,促进行业自律。在食品安全工作中食品企业法人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由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没有具体的监管职能,很难与食品企业直接沟通和对话,无法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心声。而食品协会是联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桥梁和纽带,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可以通过食品协会这个平台规范企业行为,强化行业自律,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健康。我局牵头协调有关部门,成立蚌埠市食品协会后,积极吸收各个食品行业有代表性的企业参加协会,现已有团体会员近50家。在市食品协会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市又相继成立了豆制品协会和盐业协会。我们充分运用食品协会这个平台,在信用体系建设、扶持企业发展等多方面发挥协会的作用。市食品协会从强化企业自律入手,按照我市食品产业的实际情况,开展了“蚌埠市优秀食品企业”和“蚌埠市特色食品”的评选工作。目前已有11家食品企业和5家食品企业的5个食品品种通过了“蚌埠市优秀食品企业”及“蚌埠市特色食品”审核。通过打造品牌,提高蚌埠食品产品和食品企业的知名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力,扶持优秀企业做大做强。
3、充分发挥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这个平台作用,建立食品安全科学机制。由于食品安全涉及多个学科,技术含量比较高,因此我们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专家在制定食品安全发展战略和规划、建设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等方面的作用,让专家参与科学决策,保证结论的客观和公正。2006年初,蚌埠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后,我们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和蚌埠名优食品企业和特色食品品牌评选活动中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信用体系建设牵头单位提出各行业企业食品安全信用诚信单位候选名单后,由专家委员会委员对上述55家企业按照标准逐一进行现场检查,综合考评,打出分数。以此为基础,经征求市消费者协会等协会的意见,拟定了参评单位的食品安全信用等级。在“蚌埠市优秀食品企业”及“蚌埠市特色食品”的评选中,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也参加了的现场检查和评审,为推进我市食品安全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抓住四项重点工作,以点带面,全面履行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职能
国家赋予我们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职能的目的之一,就是克服单个部门单一环节监管的局限性,加强各监管环节之间的衔接,提高监管的效能。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重点做了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开展食品安全应急演练。为提高应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置能力,降低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的损失,市政府出台了《蚌埠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省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指定安徽省首次Ⅲ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暨培训班在蚌埠举行。在我局的统一牵头和组织下,市各有关部门精心准备、周密安排,应急演练取得圆满成功。省政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领导以及省食品药品监管、公安、工商、卫生、质监、农业、商务等省直部门负责同志和全省17个地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的负责同志观摩演练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新华社安徽分社、新浪网、中国医药报、中国食品质量报、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和安徽人民广播电台等十余家新闻单位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进行了现场采访和报道。
二是联合多部门整治豆制品市场。豆制品市场的食品安全工作是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2005年,我局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卫生局和市农委联合制定《蚌埠市豆制品市场准入规范》,成立了专项整治办公室,对豆制品市场准入专项整顿做了全面部署。2006年,根据“帮扶一批、整治一批、取缔一批”的思路,我们联合上述几家单位对豆制品市场开展了不间断的联合执法检查活动,对不符合市场准入规范的豆制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了查处。同时,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专题向市人大和市政协报告,市电视台等新闻部门对豆制品专项整治工作全程进行了跟踪报道,有力推动了豆制品市场专项整治的深入开展,目前,已有19家符合规范的豆制品生产企业通过验收,通过验收企业的产品在蚌埠市的豆制品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50%。豆制品市场准入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三是加强信息宣传工作。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监测信息公开力度,提高食品安全工作透明度,2年来,我们联合市卫生、工商、质监、和农委对全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查信息发布了5期公告,并公布不合格食品生产厂家及不合格原因。在工作中,我们把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通过宣传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争取领导重视,引起社会关注。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每月编发3期《蚌埠市食品放心工程简报》,及时报道食品安全最新监管动态,每一期简报都报送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和市政协等有关方面领导。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情况。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每次大的活动都联系相关媒体及时报道,不仅扩大了综合监管的社会影响,也促进了食品安全工作的全面开展。四是加强督查督办。我们对媒体曝光和群众举报的每一起食品安全案件高度关注,及时督办,把综合监管职责“虚”事做实,实事做好。为了便于群众投诉举报,我们在蚌埠日报等媒体上公布了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及投诉举报电话,鼓励群众举报,接受群众监督。制度建立以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共受理投诉举报食品案件32起,每次均迅速以核查函的形式书面通知相关监管部门核查,并要求7日内上报核查处理结果。所有投诉举报案件,各相关监管部门都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答复,反馈处理结果。
二、几点体会
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的历史重担落到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肩上,因此,作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必须要用创新的思维探索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的新途径,要立足本地实际、着眼未来、理清思路、把握全局、突出重点,稳步提高驾御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能力。通过两年来的实践,我们体会到,要履行好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职能,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加强效能建设是转变机关职能、推进机关全面建设的重大举措。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中,我们牢固树立立党为公、行政为民的理念,结合我市实际,突出解决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落实责任,加强监督。坚持群众事务重于泰山的执政理念,始终坚持“为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进步服务、为群众生活服务”的工作指导思想,增强求真务实的自觉性,提高为民服务的主动性,进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管理和工作制度。
2、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完善的制度是抓好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的基础。食品安全的基础是行为规范,包括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各种政府行为、监管行为、企业行为的规范,这些规范的表达形式就是各种制度。一是规范政府监管部门的各类制度,包括责任制度、追究制度、监察制度、协调制度、应急制度、披露制度、考核制度等;二是规范和激励企业的各类规定,包括诚信制度、巡查制度、抽检制度、举报制度等;三是制度的落实,包括强化制度执行,严格制度约束。制度一旦实施,严格执行是管理有效和成熟的重要标志。我们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运作机制,实现了体制、机制、制度的有机统一,确保了食品安全协调机制高效规范运行。
3、要协调好与相关监管部门的关系。沟通协调与各部门的关系是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面广量大,涉及到多个部门,在监管链条中,每个环节都事关全局,忽视不得。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说到底就是协调各个监管部门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能齐抓共管,形成监管合力。要协调这么多的监管部门,正确处理好与各监管部门的关系就成为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基础。在工作中,既要积极主动、敢唱主角,也要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不端架子、尊重别人。工作中主要采取正面处理的方式,多表扬,多鼓劲,对监管部门的好做法及时反映,好经验积极推广,好措施大力宣扬。同时,与各部门不但要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也要建立情如亲人的个人友谊。把“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的思想贯穿到工作的每个环节,形成了相互尊重、融洽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和谐人际关系。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2007年是“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规划(2005--2007)的最后一年。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效能建设为契机全力提升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水平,确保我市食品安全。
前期,市政府已与各县区和各监管部门签定了2007年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为了完成工作任务目标,我们办公室将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机制,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加强督查督办,认真学习和宣贯《蚌埠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实施办法》,提高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能力。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局、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积极倡导求真务实、高效快捷的工作作风,有效地推动了作风建设,但是,我们决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今后的工作中,要把加强机关效能和机关作风建设始终摆到重要工作议程,并抓紧、抓好、抓落实。创建服务型机关,努力做到热情服务;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学习正面典型,努力做到勤政廉洁;以昂扬的精神面貌、优良的工作作风,务求实效的工作态度,大力推进食品放心工程,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