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马铃薯产业深度开发(我献一策,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04:3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快马铃薯产业深度开发(我献一策,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快马铃薯产业深度开发(我献一策,调研报告)》。

第一篇:加快马铃薯产业深度开发(我献一策,调研报告)

发展经济富民强县,必须有雄劲的支柱产业。我们周边各市县,肇东、青冈有玉米深加工,北林有啤酒、卷烟,安达有奶牛养殖,望奎正在上万头生猪规模屠宰,都在特色产业开发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阵容。而我们至今还没有一项足可立县的产业,经济发展缺乏支柱企业支撑。如何冲出重围,我县的特色产业潜力究竟在哪里?笔者通过市场调查和分析认为:加快马铃薯产业深度开发,大上强劲的龙头企业,从而带动这一产业上档次、上水平、上效益,这是造福兰西的可行之路!

一、马铃薯产业开发的可观前景

马铃薯是个百姓熟悉而喜爱的土特产品,它含多种维生素,吸收水份,吸收脂肪、糖类,吸收毒素,防病治病抗癌。素淡可口,有益健康,是理想的日常副食品。国际上都把它作为养生保健食品特别提倡,美国人常把它作成各种糕点细心品尝。现在,人民生活质量迅速提高,马铃薯的食用价值越来越得到认可,市场的需求量猛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单一的食用方式,做深度开发利用,推出马铃薯系列产品。人们虽然喜欢未经开发的蔬菜,但更需要精深加工的食品。马铃薯在北方尤其在我县具有潜在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是老百姓居家生活的主打蔬菜之一,而在南方乃至国外却是稀有珍品,销费者对它情有独钟。新世纪呼唤由马铃薯深加工的新鲜产品问世!可见,在我县区域内,马铃薯就是最具地方特色的可着力开发的食用产品,它的市场销量绝不可低估,潜在效应令人振奋。

随着饮食节结构的更新,居住环境的改善,现在人们越冬,已很少大量储藏马铃薯,越来越喜欢简略生活步骤,渴望更多的马铃薯精深加工产品上市。一些发达国家也习惯于食用精制成品,打开即吃,有的稍事烹调就可上桌,方便省事,又颇有档次。消费者已经不满足传统的食用方式,现在已有一些加工的马铃薯食品已流入市场,更深加工的项目至今没有开发,我县完全有能力填补这项空白!如果能够在短期内把我们的马铃薯制品推向市场,那么我们的龙头企业就会有开发不尽的经济含量。

笔者认为,马铃薯深度开发可分四步进行:

1、可将马铃薯制成块、条、丝、片、酱等形式,甚至可以装成罐头。还可封成塑料袋,保鲜保质,色鲜味美。

2、可制成精粉丝、精粉皮、精粉面等品牌,打成小

包装透明塑料袋。或炒菜,或炖菜,或拌菜,或水泡食用,方便省事,替代传统的粗糙做法。粉面子又能制成多种食用品,也能充当主食,为现代生活呈出一道道绿色美味,丰富人们的饮食文化。

3、可加工多种薯条、薯片、薯汁类等儿童食品。现在超

市上的马铃薯袋装小食品,香脆味美,携带方便,完全可以满足居家旅行和休闲的需要。不但孩子们喜欢,大人们也爱吃。它已成为深加工领域中的走俏食品,全国各地销售量是很大的。

4、又可与其它产品加工合成新型食品。现在市场上流行的马铃薯食品成分都比较单一,营养价值较低。我们要从食品的制作内容上下功夫,以马铃薯为主,把肉类、胡罗卜类、糖类、维生素类、蛋类等都吸收进来,组成多种复合食品,以此来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笔者认为,马铃薯产业深度开发的潜力很大,前景十分可观,做大做强做火,在我县远比其它产业的势头好!

二、马铃薯产业开发的可观效益

马铃薯深度开发是一个富有希望的新兴产业,它必将给我县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大的实惠,它是造福兰西荫及子孙的一项利民工程。

一是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已经提了十几年,可究竟如何调?至今还没有一个满意答案。我县是理想的马铃薯种植开发基地,地理条件十分优越。坐标位于东经125°,北纬46°,年平均气温3.2°C,年平均降水466毫米,年平均日照2714小进,春夏秋偏西风。我县境内地势平坦无岭,土壤主要是黑土、黑钙土,有机物含量3.0左右,pH值7—8左右。地理环境条件符合NY/T399、NY/T391的无公害环境质量要求,完全适于马铃薯的生长;我县总面积2489.5平方公里,适合马铃薯大面积种植耕地221万亩;我县距哈尔滨不足70公里,距大庆160公里,距绥化也只有85公里,毗邻肇东、安达等城市,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完全可以成为这些城市的供应基地。我县无大型工矿企业,没有污染源,自然条件好。完全附合市里所确定的A级绿色食品马铃薯生产所要求的产地环境条件,以至种子及其处理、选茬与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技术要求。这便是马铃薯深加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天然条件,也必将为我县农村产业更新提供良好的机遇。

多年来,我县农民种植马铃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良种选用也有较高的认识。多选择早熟、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的异地优良品种,如:早大白、克山白、东农303、小黄麻子等。我县农民对种薯处理、晒种、切削、播种田间管理、采收储藏,都具有比较成熟生产枝术。特别是榆林镇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围绕发展农村经济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本镇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现已开发“榆林”牌无公害马铃薯种植面积达3万亩,总产量达6万吨。产地辐射八个村,形成了规模式种植与经营,建成了兰西县绿园农副产品经销有限公司,并已申请立项。

二是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

加快马铃薯深度开发,能使大量劳动力上岗就业,还可以带动农村的一场产业革命,给农民创造很大经济价值。我县历史上以种玉米闻名,而近几年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玉米价格走势低靡,亩产不过1000斤,效益300元左右;而种马铃薯亩产3000多斤,效益为千元以上。而且马铃薯对土质要求及田间管理都不高,工序较少,春天种上几个月就可以收了。马铃薯被称为无公害农产品,我县榆林、康荣等乡镇的产品都已达到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的要求,农药安全达使用标准,肥料使用也合乎枝术标准。随着这一企业的壮大,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热情会空前高涨,定会给农民增收带来不尽的效益。

三是有利于壮大县域经济。

我县的产业结构比较简单,主要由农产品构成,亚麻等经济作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效益极不稳定。在越来越多的居民青睐绿色食品的今天,市场对马铃薯制品需要量逐年递增。我们经过高科技开发土特产品,完全可以走进南方市场,跨出国门,远销俄罗斯、南韩、日本及东南亚等地,销售市场十分广阔。据省农产品开发的一位专家预测,我县如果建个一般规模的马铃薯加工企业,每年收购我县农民种植的马铃薯若能达到500万吨,年产值可达23亿元,财政税收能达到几千万元。而且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效益就会成倍翻番增长,成为县财政收入的基石。兰西县也将由此走出贫困,跻身于先进行列!通过调查分析证明,这确实是个壮大农业、强县富县的战略性产业。

三、马铃薯产业开发的可行性措施

1、加强对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技术研究和立项。

上龙头企业,首先要解决制约马铃薯深度开发的难点问题——保质保鲜枝术。任何一项产品的开发,第一要解决的就是技术问题,尤其是食品加工业,因为关系公民的生命健康,对质量要求更强。我们可以先考虑高薪聘请技术人员,待其产业形成一定的规模以后,再进行枝术委托培训。这样,我们可以在技术探索中寻求发展,节约人材资源,渐次地组建一支属于自己的专业化技术队伍。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成立专门的技术咨询小组,随专家一起到马铃薯制作企业进行考察学习,把符合我们地域的特色的可行性技术成功地移植过来。我们也可以通过招标与我省的大专院校或科研单位签订委托技术开发合同(包括技术人员培训),并申请专利,拿出开发马铃薯的最新项目,抓紧研究立项。

现在一些沿海城市已经在做马铃薯加工食品,但因品种单一,货源供应不足,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特色也不强。时间稍纵即逝,我们只要早日立项,扩大原料基地,精心运作,必能拥有可供销售的大面积市场。

2、帮助企业打开市场销路。

效益如何,市场销路是关键。县相关机构和领导要关心帮助企业潜心研究这一课题,千方百计寻找市场。企业也应选派出精干的销售队伍,分成若干组,确定好任务指标,落实责任制,走向全国各地各大超市,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可先试赊销一批,第二批送货上门,回收第一批货款,大范围地打开市场。并在全国各地设立代销网点,签订长期供货合同。只要销路打开,兰西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就会自然爆发出来。马铃薯产业将成为兰西工业、农业、财政擎天一柱!从而带动全县农民投入到这一产业开发的行列中来,让农民种得放心,卖得舒心,挣得开心。可实行订单农业,为农民种植马铃薯敞开收购,必要时还可向周边各市县延伸。

3、加强对马铃薯产业开发的领导。

其一,县委、县政府要建立专门领导体系。由主要领导挂帅,象抓亚麻一样高度重视起来,下决心投入,舍得花大本钱,保证科研专项经费。科研项目攻关成功后,要采取市场化运作的办法,积极尽快地把龙头企业筹建起来。可采用独家垄断经营的方式或集团化股份制经营的办法。县政府对于龙头企业要给予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把产业做大做强,使其与亚麻产业形成两条经济铁轨。其二,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难题。各乡镇要把马铃薯开发作为一项战略性工作,切实纳入政府重要工作日程。各乡村可连片种植,机械化运作,探究可适于本地有市场销路的最新马铃薯品种,形成种植马铃薯的科学体系。其三,县农、科及相关部门要切实搞好种植技术服务,调好调优管理方法。充分发挥我县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加快质量效益型农业的建设步伐,在我县构筑马铃薯产业的三分天下格局;纪检监察、行政执法和司法等部门,要优化企业的外部环境,采取优惠政策和有力措施,扶植企业上马增效,使这一产业尽快成长壮大。

第二篇:加快马铃薯产业深度开发的调研报告

精选范文:加快马铃薯产业深度开发的调研报告(共2篇)发展经济富民强县,必须有雄劲的支柱产业。我们周边各市县,肇东、青冈有玉米深加工,北林有啤酒、卷烟,安达有奶牛养殖,望奎正在上万头生猪规模屠宰,都在特色产业开发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阵容。而我们至今还没有一项足可立县的产业,经济发展缺乏支柱企业支撑。如何冲出重围,我县的特色产业潜力究竟在哪里?笔者通过市场调查和分析认为:加快马铃薯产业深度开发,大上强劲的龙头企业,从而带动这一产业上档次、上水平、上效益,这是造福兰西的可行之路!

一、马铃薯产业开发的可观前景 马铃薯是个百姓熟悉而喜爱的土特产品,它含多种维生素,吸收水份,吸收脂肪、糖类,吸收毒素,防病治病抗癌。素淡可口,有益健康,是理想的日常副食品。国际上都把它作为养生保健食品特别提倡,美国人常把它作成各种糕点细心品尝。现在,人民生活质量迅速提高,马铃薯的食用价值越来越得到认可,市场的需求量猛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单一的食用方式,做深度开发利用,推出马铃薯系列产品。人们虽然喜欢未经开发的蔬菜,但更需要精深加工的食品。马铃薯在北方尤其在我县具有潜在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是老百姓居家生活的主打蔬菜之一,而在南方乃至国外却是稀有珍品,销费者对它情有独钟。新世纪呼唤由马铃薯深加工的新鲜产品问世!可见,在我县区域内,马铃薯就是最具地方特色的可着力开发的食用产品,它的市场销量绝不可低估,潜在效应令人振奋。随着饮食节结构的更新,居住环境的改善,现在人们越冬,已很少大量储藏马铃薯,越来越喜欢简略生活步骤,渴望更多的马铃薯精深加工产品上市。一些发达国家也习惯于食用精制成品,打开即吃,有的稍事烹调就可上桌,方便省事,又颇有档次。消费者已经不满足传统的食用方式,现在已有一些加工的马铃薯食品已流入市场,更深加工的项目至今没有开发,我县完全有能力填补这项空白!如果能够在短期内把我们的马铃薯制品推向市场,那么我们的龙头企业就会有开发不尽的经济含量。笔者认为,马铃薯深度开发可分四步进行:

1、可将马铃薯制成块、条、丝、片、酱等形式,甚至可以装成罐头。还可封成塑料袋,保鲜保质,色鲜味美。

2、可制成精粉丝、精粉皮、精粉面等品牌,打成小 包装透明塑料袋。或炒菜,或炖菜,或拌菜,或水泡食用,方便省事,替代传统的粗糙做法。粉面子又能制成多种食用品,也能充当主食,为现代生活呈出一道道绿色美味,丰富人们的饮食文化。

3、可加工多种薯条、薯片、薯汁类等儿童食品。现在超 市上的马铃薯袋装小食品,香脆味美,携带方便,完全可以满足居家旅行和休闲的需要。不但孩子们喜欢,大人们也爱吃。它已成为深加工领域中的走俏食品,全国各地销售量是很大的。

4、又可与其它产品加工合成新型食品。现在市场上流行的马铃薯食品成分都比较单一,营养价值较低。我们要从食品的制作内容上下功夫,以马铃薯为主,把肉类、胡罗卜类、糖类、维生素类、蛋类等都吸收进来,组成多种复合食品,以此来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笔者认为,马铃薯产业深度开发的潜力很大,前景十分可观,做大做强做火,在我县远比其它产业的势头好!

二、马铃薯产业开发的可观效益 马铃薯深度开发是一个富有希望的新兴产业,它必将给我县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大的实惠,它是造福兰西荫及子孙的一项利民工程。一是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已经提了十几年,可究竟如何调?至今还没有一个满意答案。我县是理想的马铃薯种植开发基地,地理条件十分优越。坐标位于东经125°,北纬46°,年平均气温3.2°c,年平均降水466毫米,年平均日照2714小进,春夏秋偏西风。我县境内地势平坦无岭,土壤主要是黑土、黑钙土,有机物含量3.0左右,ph值7—8左右。地理环境条件符合ny/t 399、ny/t391的无公害环境质量要求,完全适于马铃薯的生长;我县总面积2489.5平方公里,适合马铃薯大面积种植耕地221万亩;我县距哈尔滨不足70公里,距大庆160公里,距绥化也只有85公里,毗邻肇东、安达等城市,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完全可以成为这些城市的供应基地。我县无大型工矿企业,没有污染源,自然条件好。完全附合市里所确定的a级绿色食品马铃薯生产所要求的产地环境条件,以至种子及其处理、选茬与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技术要求。这便是马铃薯深加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天然条件,也必将为我县农村产业更新提供良好的机遇。多年来,我县农民种植马铃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良种选用也有较高的认识。多选择早熟、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的异地优良品种,如:早大白、克山白、东农303、小黄麻子等。我县农民对种薯处理、晒种、切削、播种田间管理、采收储藏,都具有比较成熟生产枝术。特别是榆林镇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围绕发展农村经济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本镇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现已开发“榆林”牌无公害马铃薯种植面积达3万亩,总产量达6万吨。产地辐射八个村,形成了规模式种植与经营,建成了兰西县绿园农副产品经销有限公司,并已申请立项。二是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加快马铃薯深度开发,能使大量劳动力上岗就业,还可以带动农村的一场产业革命,给农民创造很大经济价值。我县历史上以种玉米闻名,而近几年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玉米价格走势低靡,亩产不过1000斤,效益300元左右;而种马铃薯亩产3000多斤,效益为千元以上。而且马铃薯对土质要求及田间管理都不高,工序较少,春天种上几个月就可以收了。马铃薯被称为无公害农产品,我县榆林、康荣等乡镇的产品都已达到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的要求,农药安全达使用标准,肥料使用也合乎枝术标准。随着这一企业的壮大,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热情会空前高涨,定会给农民增收带来不尽的效益。三是有利于壮大县域经济。我县的产业结构比较简单,主要由农产品构成,亚麻等经济作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效益极不稳定。在越来越多的居民青睐绿色食品的今天,市场对马铃薯制品需要量逐年递增。我们经过高科技开发土特产品,完全可以走进南方市场,跨出国门,远销俄罗斯、南韩、日本及东南亚等地,销售市场十分广阔。据省农产品开发的一位专家预测,我县如果建个一般规模的马铃薯加工企业,每年收购我县农民种植的马铃薯若能达到500万吨,年产值可达23亿元,财政税收能达到几千万元。而且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效益就会成倍翻番增长,成为县财政收入的基石。兰西县也将由此走出贫困,跻身于先进行列!通过调查分析证明,这确实是个壮大农业、强县富县的战略性产业。

三、马铃薯产业开发的可行性措施

1、加强对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技术研究和立项。上龙头企业,首先要解决制约马铃薯深度开发的难点问题——保质保鲜枝术。任何一项产品的开发,第一要解决的就是技术问题,尤其是食品加工业,因为关系公民的生命健康,对质量要求更强。我们可以先考虑高薪聘请技术人员,待其产业形成一定的规模以后,再进行枝术委托培训。这样,我们可以在技术探索中寻求发展,节约人材资源,渐次地组建一支属于自己的专业化技术队伍。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成立专门的技术咨询小组,随专家一起到马铃薯制作企业进行考察学习,把符合我们地域的特色的可行性技术成功地移植过来。我们也可以通过招标与我省的大专院校或科研单位签订委托技术开发合同(包括技术人员培训),并申请专利,拿出开发马铃薯的最新项目,抓紧研究立项。现在一些沿海城市已经在做马铃薯加工食品,但因品种单一,货源供应不足,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特色也不强。时间稍纵即逝,我们只要早日立项,扩大原料基地,精心运作,必能拥有可供销售的大面积市场。

2、帮助企业打开市场销路。效益如何,市场销路是关键。县相关机构和领导要关心帮助企业潜心研究这一课题,千方百计寻找市场。企业也应选派出精干的销售队伍,分成若干组,确定好任务指标,落实责任制,走向全国各地各大超市,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可先试赊销一批,第二批送货上门,回收第一批货款,大范围地打开市场。并在全国各地设立代销网点,签订长期供货合同。只要销路打开,兰西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就会自然爆发出来。马铃薯产业将成为兰西工业、农业、财政擎天一柱!从而带动全县农民投入到这一产业开发的行列中来,让农民种得放心,卖得舒心,挣得开心。可实行订单农业,为农民种植马铃薯敞开收购,必要时还可向周边各市县延伸。

3、加强对马铃薯产业开发的领导。其一,县委、县政府要建立专门领导体系。由主要领导挂帅,象抓亚麻一样高度重视起来,下决心投入,舍得花大本钱,保证科研专项经费。科研项目攻关成功后,要采取市场化运作的办法,积极尽快地把龙头企业筹建起来。可采用独家垄断经营的方式或集团化股份制经营的办法。县政府对于龙头企业要给予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把产业做大做强,使其与亚麻产业形成两条经济铁轨。其二,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难题。各乡镇要把马铃薯开发作为一项战略性工作,切实纳入政府重要工作日程。各乡村可连片种植,机械化运作,探究可适于本地有市场销路的最新马铃薯品种,形成种植马铃薯的科学体系。其三,县农、科及相关部门要切实搞好种植技术服务,调好调优管理方法。充分发挥我县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加快质量效益型农业的建设步伐,在我县构筑马铃薯产业的三分天下格局;纪检监察、行政执法和司法等部门,要优化企业的外部环境,采取优惠政策和有力措施,扶植企业上马增效,使这一产业尽快成长壮大。[加快马铃薯产业深度开发的调研报告(共2篇)]篇一:2014年中国马铃薯加工市场深度调研报告

权威版-中国马铃薯加工业市场研究与前景预测报告2014-2019年 ? ? ?

报告目录

九、对外贸易&进出口

十、中国食品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

下页篇二:张掖市马铃薯产业调研报告

张掖市马铃薯产业调研报告 “十一五”期间,我市把沿山贫困乡镇作为扶贫产业开发的主战场,按照村有一个特色产业,户有一座种养棚,每户输出一个劳动力的“三个一”产业扶贫思路,立足干旱缺水实际,积极开发适宜资源、环境、气候和地理条件的马铃薯产业,为沿山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开发探出了一条可行的路子。

一、基本情况

我市28个贫困乡镇,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北麓海拔2000米以上的浅山区,气候阴冷,无霜期短,年降水量不足150毫米,蒸发量2400毫米以上,人均占有水资源不足600立方米,分别为全国和全省人均水平的25%和55%,人均保灌面积0.5亩左右。长期以来仅能种植青稞[加快马铃薯产业深度开发的调研报告(共2篇)]、豆类、油菜等传统作物,亩均收入仅200元左右。由于无支柱产业支撑,农民脱贫致富步履维艰。在新世纪扶贫开发中,沿山贫困乡村依托 全市“中国西部马铃薯加工及种薯繁育基地建设工程”,在850万元产业扶贫项目资金的带动下,马铃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促农增收脱贫的作用日益凸显。

我市马铃薯产业初步形成了“脱毒有中心、生产有基地、加工有企业、储藏有设施、销售有市场”的产业格局。一是基地规模逐年膨胀。形成了以山丹马场、大马营、霍城、顺化、丰乐等乡镇为主的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以顺化、丰乐、南古、新坝、大马营、霍城、李桥、陈户等乡镇为主的加工专用薯生产基地;以洪水、位奇、清泉等乡镇为主的菜用鲜食薯生产基地。二是种植技术日趋完善。在重点推广机械化作业的同时,逐年总结完善种植技术,形成了机械起垄 ? 点播 ? 覆膜 ? 膜上覆土等配套技术,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轻了劳动强度。三是新品种引进逐年增多。在重点抓好大西洋、陇薯系列品种推广的同时,市县农技部门与省农科院、外地种薯生产企业积极协作,引进一些适宜我市栽培的马铃薯良种进行试验示范,从中筛选出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耐储运的品种在我市示范推广。目前,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已稳定在44万亩以上,其中沿山贫困乡村35.2万亩,建成良种繁育基地3.5万亩,年产微型薯2500万粒。全市建

成“六个万亩乡”和“十个千亩村”和25个科技示范点,现有马铃薯储藏库66座,贮藏能力达到21.95万吨,马铃薯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70.1%。全市有马铃薯专业经济组织47个、马铃薯加工企业8家,年加工马铃薯12.7万吨,2010年,生产马铃薯100万吨,总产值13.8亿元,总利润7.9亿元,马铃薯产业为产区农民人均增收1809元。

二、主要做法和存在问题

1.加强组织领导,实行目标考核。市县成立马铃薯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并确定挂项领导,逐级靠实责任。为切实加强对基地建设的组织领导,市县马铃薯产业领导小组将基地建设工作作为各责任单位考核的重要指标,制定完善蹲点技术人员管理办法、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和报酬待遇与绩效挂钩等鼓励措施。市县产业领导小组认真落实马铃薯种植面积和试验示范点建设任务,及时协调解决加工龙头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准确掌握龙头企业的产销情况;结合“四送一训”活动,组织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培训。

2.制定优惠政策,促进产业发展。为增强农户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各县区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对种薯进行补贴,对全粉加工型品种(大西洋、克新)给予每公斤0.8元的补贴;对“万亩乡”一次性奖励1万元,对“千亩村”,每亩补助120元;对投资兴建5吨到1000吨贮藏设施的农户和企业给予500元至5万元的补贴;农机购置补贴重点向马铃薯种植和收获机械相配套的动力机械倾斜,在马铃薯主产区优先保证灌溉用水,年底对种植大户和高产大户进行表彰奖励。

3.加大技术推广,提升产业水平。市、县、乡三级农技推广体系,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本着“蹲得住、住得下、用得上”的原则,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马铃薯种薯精选及消毒、合理密植、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实用技术。特别是2011年,建立马铃薯综合示范点30个,市县抽调95名专业技术人员驻村蹲点,及时指导解决了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4.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经营秩序。按照相关法规,制定相应措施,规范企业和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特别是在种薯调运季节,市、县区种子、植检等部门通力合作,查处不法商贩,净化种薯市场。马铃薯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地督察种薯、商品薯的调运、贮备、销售、种植面积落实、试验示范、科技培训、机械种收、病虫害防治、贮藏窖建设、加工、销售等工作的进展情况。

5.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水平。健全完善了以灌溉和科技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培育、农业科技示范点建设优惠政策,建立农业科技示范点25个,引进新品种11个,推广新技术14项,不断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步伐。深入实施“光盘进万家”和“信息进农家”工程,组织开展科普之冬(春)、科技活动周等科普宣传、科技服务活动,制作发放马铃薯种植技术光盘4万多张,进一步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整合培训资源,完善以市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学院)为主体,乡镇农科教培训中心为依托,村级教育培训阵地为补充的三级培训网络,大力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三大工程,培训农民82.4万人次。

我市马铃薯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

1、优质脱毒种薯供应不足,种薯质量检测和质量保证不够到位。由于缺乏必要的检测仪器,加之本市自身种薯生产供应数量有限,外来客商及部分种植大户大多逃避种子管理部门的质量监管,擅自进行引种和使用自产种薯,致使部分质次带病种薯在我市种植,造成死苗、烂种、减产现象,影响了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

2、机械化程度不高。近年来,虽然积极引进推广了马铃薯种植、收获机械,但由于农机具购置投入大,而政府扶持力度有限,机械耕作面积仅仅占马铃薯播种面积的60%,制约了马铃薯产业发展。

3、加工能力滞后。全市2011年马铃薯总产预计110万吨以上,而全市8家马铃薯加工企业的加工能力不足20万吨,储藏、外销的压力很大。

三、加快马铃薯产业化扶贫的思路

1、立足区域优势,不断壮大马铃薯产业。在“十二五”期间,按照“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以沿山28个贫困乡镇为重点,稳步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使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左右,加快我市23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步伐。

2、狠抓龙头,提升产业化扶贫综合效益。一是立足优势,培植龙头。坚持以“特色、精品、高效”为目标,围绕马铃薯产业搞加工,扶持和培植我市现有的8家有前景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千家万户脱贫致富。二是优化环境,引进龙头。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特色优势和政策优势,采取大规模、宽领域、多渠道的引资策略,吸引外商到我市兴办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三是用好能人,建设龙头。按照用好一个能人、开发一片基地、壮大一个产业的思路,大胆启用懂管理、善经营、能带动一方群众致富的能人,放手让他们创办马铃薯加工企业。

3、开拓市场,健全产业化扶贫营销网络。一是建立营销网络。针对我市马铃薯产业存在的巨大外销压力,积极发展信息中介组织和网络型中介组织,以各类专业协会、企业、合作社和能人销售为依托,逐步形成纵横交错、运转灵活、辐射全国的马铃薯营销网络。二是培植流通市场。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完善功能、增强辐射的思路,扩建现有市场,开创新型市场,对接外地市场,开拓国际市场。三是规范内部市场。坚持不断完善市场信息收集发布、质量安全检测、网络服务和场地道路配套设施建设;规范市场交易规划,建立农产品销售绿色通道。

4、依靠科技,打造产业化扶贫精品工程。坚持科技推广培训。结合马铃薯产业化扶贫基地建设,建立以市县农技部门为核心、以乡镇、企业为骨干的

技术服务推广体系和技术培训体系,力争使种植户掌握1?2门实用技术。全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以质量安全为核心,按照国家、行业、地方的质量标准建设马铃薯种植基地,对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全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打造精品名牌。

5、改善基础设施,夯实产业化扶贫发展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渠系配套、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进一步改善马铃薯基地灌溉条件;大力实施城乡公路通畅工程、进村公路通达工程和村间道路硬化工程,解决农村行路难和马铃薯运输难的问题;大力实施村村通电话和通移动电话工程、宽带网络工程、电子政务及公共信息网建设工程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

6、强化领导,确保产业化扶贫实施到位。切实加强产业规划、指导和服务。加大对农民创业园的扶持力度,推动产业化扶贫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对在产业化扶贫中的先进个人、企业、部门,特别是优秀企业家和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予以表彰鼓励。建立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考核指标体系,实行动态管理,重点对企业的信用财务风险状况、项目的扶贫效益和经济效益、重大事项进行监测,健全和完善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促进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项目扶持力度。建议在新十年产业扶贫工作中,加大对信息网络、科技服务体系、加工龙头企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脱毒中心扩建、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推进马铃薯产业稳步发展。我市现有的8家马铃薯加工企业为全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特别是带动沿山群众增收脱贫,做出了较大贡献,请省上选择1-2家,将之确定为省级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给予扶持。

二是建议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千方百计解决一些企业资金短缺,运行不力的问题,帮助企业搞好融资,增强企业加工转化能力。对连

下页

第三篇:加快马铃薯产业深度开发的调研报告

发展经济富民强县,必须有雄劲的支柱产业。我们周边各市县,肇东、青冈有玉米深加工,北林有啤酒、卷烟,安达有奶牛养殖,望奎正在上万头生猪规模屠宰,都在特色产业开发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阵容。而我们至今还没有一项足可立县的产业,经济发展缺乏支柱企业支撑。如何冲出重围,我县的特色产业潜力究竟在哪里?笔者通过市场调查和分析认为:加快马铃薯产业深度开发,大上强劲的龙头企业,从而带动这一产业上档次、上水平、上效益,这是造福兰西的可行之路!

一、马铃薯产业开发的可观前景

马铃薯是个百姓熟悉而喜爱的土特产品,它含多种维生素,吸收水份,吸收脂肪、糖类,吸收毒素,防病治病抗癌。素淡可口,有益健康,是理想的日常副食品。国际上都把它作为养生保健食品特别提倡,美国人常把它作成各种糕点细心品尝。现在,人民生活质量迅速提高,马铃薯的食用价值越来越得到认可,市场的需求量猛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单一的食用方式,做深度开发利用,推出马铃薯系列产品。人们虽然喜欢未经开发的蔬菜,但更需要精深加工的食品。马铃薯在北方尤其在我县具有潜在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是老百姓居家生活的主打蔬菜之一,而在南方乃至国外却是稀有珍品,销费者对它情有独钟。新世纪呼唤由马铃薯深加工的新鲜产品问世!可见,在我县区域内,马铃薯就是最具地方特色的可着力开发的食用产品,它的市场销量绝不可低估,潜在效应令人振奋。

随着饮食节结构的更新,居住环境的改善,现在人们越冬,已很少大量储藏马铃薯,越来越喜欢简略生活步骤,渴望更多的马铃薯精深加工产品上市。一些发达国家也习惯于食用精制成品,打开即吃,有的稍事烹调就可上桌,方便省事,又颇有档次。消费者已经不满足传统的食用方式,现在已有一些加工的马铃薯食品已流入市场,更深加工的项目至今没有开发,我县完全有能力填补这项空白!如果能够在短期内把我们的马铃薯制品推向市场,那么我们的龙头企业就会有开发不尽的经济含量。

笔者认为,马铃薯深度开发可分四步进行:

1、可将马铃薯制成块、条、丝、片、酱等形式,甚至可以装成罐头。还可封成塑料袋,保鲜保质,色鲜味美。

2、可制成精粉丝、精粉皮、精粉面等品牌,打成小

包装透明塑料袋。或炒菜,或炖菜,或拌菜,或水泡食用,方便省事,替代传统的粗糙做法。粉面子又能制成多种食用品,也能充当主食,为现代生活呈出一道道绿色美味,丰富人们的饮食文化。

3、可加工多种薯条、薯片、薯汁类等儿童食品。现在超

市上的马铃薯袋装小食品,香脆味美,携带方便,完全可以满足居家旅行和休闲的需要。不但孩子们喜欢,大人们也爱吃。它已成为深加工领域中的走俏食品,全国各地销售量是很大的。

4、又可与其它产品加工合成新型食品。现在市场上流行的马铃薯食品成分都比较单一,营养价值较低。我们要从食品的制作内容上下功夫,以马铃薯为主,把肉类、胡罗卜类、糖类、维生素类、蛋类等都吸收进来,组成多种复合食品,以此来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笔者认为,马铃薯产业深度开发的潜力很大,前景十分可观,做大做强做火,在我县远比其它产业的势头好!

二、马铃薯产业开发的可观效益

马铃薯深度开发是一个富有希望的新兴产业,它必将给我县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大的实惠,它是造福兰西荫及子孙的一项利民工程。

一是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已经提了十几年,可究竟如何调?至今还没有一个满意答案。我县是理想的马铃薯种植开发基地,地理条件十分优越。坐标位于东经125°,北纬46°,年平均气温3.2°c,年平均降水466毫米,年平均日照2714小进,春夏秋偏西风。我县境内地势平坦无岭,土壤主要是黑土、黑钙土,有机物含量3.0左右,ph值7—8左右。地理环境条件符合ny/t 399、ny/t391的无公害环境质量要求,完全适于马铃薯的生长;我县总面积2489.5平方公里,适合马铃薯大面积种植耕地221万亩;我县距哈尔滨不足70公里,距大庆160公里,距绥化也只有85公里,毗邻肇东、安达等城市,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完全可以成为这些城市的供应基地。我县无大型工矿企业,没有污染源,自然条件好。完全附合市里所确定的a级绿色食品马铃薯生产所要求的产地环境条件,以至种子及其处理、选茬与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技术要求。这便是马铃薯深加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天然条件,也必将为我县农村产业更新提供良好的机遇。

多年来,我县农民种植马铃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良种选用也有较高的认识。多选择早熟、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的异地优良品种,如:早大白、克山白、东农303、小黄麻子等。我县农民对种薯处理、晒种、切削、播种田间管理、采收储藏,都具有比较成熟生产枝术。特别是榆林镇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围绕发展农村经济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本镇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现已开发“榆林”牌无公害马铃薯种植面积达3万亩,总产量达6万吨。产地辐射八个村,形成了规模式种植与经营,建成了兰西县绿园农副产品经销有限公司,并已申请立项。

第四篇:关于加快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意见

关于加快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意见

1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

1.1基本思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解决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围绕把岷县建成“甘肃南部最大的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和商品薯种植基地”的目标定位和“改良品种、提高品质、稳定面积、扩大加工”的思路,以建立健全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和保证加工企业满负荷生产为重点,突出布局科学化、种植标准化、品种专用化、生产集约化、产品优质化和加工精深化,进一步做大基地、做强龙头、做优产品,创立品牌,健全网络,不断提升马铃薯产业化经营层次和水平。

1.2目标任务到2010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良种率达到90%以上,龙头企业年加工马铃薯原料40万吨以上,生产精淀粉6万吨以上,实现良种自繁自供并逐步覆盖周边地区,马铃薯总产值达到3.50亿元,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的收入达到600元以上。

2主要工作

2.1实施马铃薯良种工程,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良种应用率一要建立马铃薯脱毒种苗快繁中心。要把脱毒种苗的快繁作为建设良种体系的重要环节来抓,积极争取项目,在2008年前组建岷县马铃薯脱毒种苗快繁中心。二要建立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依托麻子川、寺沟、秦许等马铃薯主产区,总结麻子川乡马铃薯良种繁育上的经验和做法,组建一批种业公司、协会,促进马铃薯种子的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生产。从原原种入手,以繁育陇薯3号、陇薯6号、武薯9号等淀粉含量高、产量高的品种为突破口,采取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扩大繁育面积。2008年全县新建网棚扩繁原原种50亩,原种扩繁100亩,一级种扩繁1 000亩,二级种扩繁1万亩;2009年建立网棚扩繁原原种100亩,原种繁育1 000亩,一级种扩繁1万亩,二级种扩繁5万亩;2010年建立网棚原原种繁育100亩,原种扩繁3 000亩,一级种扩繁5万亩,二级种扩繁10万亩,全面满足县内马铃薯种植所需良种,并逐步辐射周边地区。三要狠抓马铃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每年都要引进2~3个适宜岷县气候条件的优质新品种进行区域试验、适应性试验,筛选出适宜种植、产量和淀粉含量高的优质品种,逐步推广扩繁。

2.2突出规模化生产,稳定种植面积,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一要继续抓好示范片带建设。围绕优势产业带建设,以东部山区和南川各乡镇为重点,按照品种专用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基地订单化、产品优质化的要求,每年建立马铃薯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基地5万亩,建成示范片带10个、5万亩,其中麻子川、闾井、蒲麻等乡镇各建成一个万亩以上的示范片带。二要积极探索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公司化运作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路子。鼓励生产大户、种植能手进行连片开发、连片种植,进一步提高规模效益。重点要在东部山区做工作,扩大面积,提高单产和商品率。2008年通过召开现场会的方式,在东山区各乡镇动员100户以上大户种植马铃薯2万亩,生产商品薯4万吨;2009年发展到500户以上,种植10万亩,生产商品薯20万吨;2010年发展到1 000户以上,种植20万亩,生产商品薯40万吨,实现东山区开发中马铃薯种植20万亩的目标。三要推广机播机收。通过落实国家农机具补贴项目资金,鼓励生产大户购买必要的农机具,开展机械化生产,保证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2008年全县马铃薯机播达到3.60万亩、机收3万亩,2009年推广机播4.30万亩、机收4万亩,2010年推广机播5万亩、机收5万亩。

2.3加大企业技改创新力度,不断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和能力一要按照扶强扶大的要求,重点扶持发展万吨以上有规模、有效益、环保型的淀粉加工企业,适当扶持5 000吨以上有效益的企业。要积极扶持金大地、瑞丰、田丰等3户重点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和进行技术改造,通过扩建、技改、引进新设备、新工艺、新成果,开发新产品,拓展淀粉加工领域,使全县马铃薯精淀粉及其制品生产量突破3万吨,产品综合指标达到国标一级以上,产品达到国标优级标准。要按照开发东山区的总体思路,稳步扩大东山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在东山区闾井、蒲麻、锁龙等乡镇结合产业发展情况积极论证新建2~3户马铃薯淀粉生产加工企业,解决东山区群众商品薯销售问题。到2010年,全县淀粉加工企业年生产淀粉6万吨以上。二要积极支持企业建立原料基地,大力发展订单生产。按照“企业+协会+基地+农户”或“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等有效模式,使企业、协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每年落实马铃薯订单面积20万亩以上。三要积极发展马铃薯精深加工业。认真研究消费市场,在提高马铃薯产品附加值上做文章,积极引进和发展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生产线,大力发展马铃薯全粉、变性淀粉以及膨化休闲食品加工业。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在马铃薯茎叶茄尼醇等有效成分的提取等方面提前介入,抢占制高点,带动产业优化升级。

2.4加大市场建设力度,建立健全市场销售网络一要建设专业市场。在现有的基础上,集中人、财、物,今年重点抓好岷阳和麻子川2个马铃薯市场建设,进一步规范梅川马铃薯交易市场;2008年对3个市场进行规范;2009年完善设施,提升3个市场的服务功能,使岷阳、梅川马铃薯市场发展成为马铃薯综合交易市场,麻子川建成以马铃薯良种批发为主的专业市场。2010年,将以上3大市场建成集交易批发、贮藏保鲜、加工包装、信息发布于一体的,功能齐全、辐射周边并在省内较有影响的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年吞吐量达到30万吨以上。二要扩大企业收购网点建设。鼓励、动员金大地、瑞丰、田丰等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在各乡镇马铃薯种植区常年设立收购点。同时,要加大事业单位改革力度,鼓励乡镇农技站依托办公场所,创办交易网点,形成县和片有专业批发市场、乡有交易网点、种植区有收购点的市场网络。三要扶持和培育马铃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重点乡镇,要重点支持,引导建立以协会为主要形式的各类农民销售中介服务组织,重点培育发展一批从事马铃薯经销的运销公司、专业协会、贩运大户,促进马铃薯的顺畅销售。四要加大市场信息建设力度。加大农业信息工程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农业信息网络的作用,并逐步将市场信息网络向乡村,特别是种植和贩运大户、农民专业协会、营销公司延伸,及时准确地提供市场信息,提高农业参与市场和抗衡风险的双重能力,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2.5继续加大贮藏设施建设力度要把发展贮藏设施作为推进马铃薯产业化、市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统一标准、科学规划、经济实用的原则,按照种薯、原料薯、商品薯分级、分类、分等贮藏的不同要求和企业、大户、协会三个层次的贮藏需求,建设高标准的贮藏设施。积极总结并推广麻子川、寺沟等乡镇贮藏设施建设的成功经验,每年新建和改造农户3~15吨贮藏设施(窖)0.50万眼(座),新增贮藏能力4万吨,通过4年努力,使全县各类贮藏窖达到4万眼(座)以上,总贮藏能力达到30万吨以上。

3保障措施

3.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县上已经成立了马铃薯产业开发协调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马铃薯产业开发的各项工作,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各重点乡镇和各有关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齐心协力抓好种植、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积极探索马铃薯产业综合开发的有效途径和运行机制,加快产业发展。

3.2加大技术服务力度一是农业部门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确定不同区域的主栽和搭配品种,东山区以陇薯6号、武薯9号等品种为主;南川以陇薯6号、武薯9号、L0031-17等品种为主;二是改进栽培方式。茶埠、十里、清水、秦许、寺沟等乡镇要大力推广LK99等早熟品种,采取地膜覆盖以及各种粮经间作套种模式进行栽植;东山区推广马铃薯与蚕豆带状种植,单种穴播堆栽和宽窄行种植技术;三是实施测土配方,推广配方施肥、深施肥和集中施肥技术。继续加大农家肥、化肥的投入,特别是新修梯田种植马铃薯更要重视增加肥料投入;四是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在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区域和地块,大力推广应用机械深耕、深松以及机播、机械中耕和机收技术,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五是大力推广马铃薯无公害病虫害防控技术。采用有效措施预防马铃薯环腐病、晚疫病等主要病害,抓好地下害虫防治、化学除草等技术措施落实,把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六是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由政府出资,每年择优选派大中专院校毕业的待业人员作为科技特派员,进村入社,进行实地技术服务、技术指导,提高群众的科技素质和技术应用水平。

3.3创新服务机制对县、乡规划区域内种植马铃薯的地块,承包农户自愿不种的,采用土地使用权流转等形式,由乡、村出面进行土地兑换、调整、集中土地,连片种植,确保规模效益;鼓励乡镇干部、技术人员参与马铃薯产业开发,采用租种农户耕地建立示范田,带头组建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等形式,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促进产业开发;按照企业建原料生产基地的方式,由企业提供籽种、化肥,并与农户签订订单,解决群众投入和销售的困难;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扶持发展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为群众提供优质信息服务;充分利用市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农发行签订政府信贷协议的机遇,争取资金,解决良种繁育、贮藏设施建设、良种调运、生产基地建设、企业流动资金等困难和问题。

3.4建立健全激励政策将种植和良种繁育任务落实到乡镇干部和技术人员头上,严格考核,严格兑现奖罚。对行政和技术人员没有落实目标任务的,年终考核不评定优良等次;对每年种植商品薯的种植大户和年向加工企业交售商品薯的交售大户,进行一次性重奖,奖励资金由政府和加工企业出资;对乡镇完成指标任务的情况由县绩效办进行考核,兑现奖罚政策。

第五篇:我为家乡献一策[寒假社会调研报告]

我为家乡献一策

一、基本市情

世界客都梅州,位于粤东北山区,北邻赣南,东连闽西,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最具安全感的城市,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的美誉。全市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05.27万人,辖8个县(市、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梅州坚持“不等不躁”的指导思想,坚持探索从“四个梅州”(开放梅州、工业梅州、生态梅州、文化梅州)到“绿色崛起”的山区科学发展新路,坚持抓好建厂、办学、治水、修路、种树、惠民、用贤七件大事,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果,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梅州是魅力独具的世界客都。梅州是全世界最具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千百年来,客家人从中原越过黄河,跨过长江,进入鄱阳湖,沿赣江上溯至赣州,越过武夷山到长汀,最后来到粤东深山——梅州,然后又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海外,走向世界。

二、发展优势和劣势

优势: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建市20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改革开放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实施“希望在山、希望在路、希望在外”、“开放梅州、工业梅州、生态梅州、文化梅州”和“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发展战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积极探讨符合山区特点的外经贸发展道路,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把扩大利用外资和发展对外贸易,作为加快山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抓住1992年国家批准我市享受沿海开放城市政策、1999年国家放开进出口经营权、以及2004年外贸经营权向所有企业组织和个人放开的机遇,制订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外来投资和鼓励外经贸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不断完善投资软硬环境,有力地推动了外经贸事业发展,外经贸经济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梅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梅州是充满资热土。梅资源富集石灰石、稀矿产资源的活力的投州是矿产区,铁矿、土、瓷土等潜在价值达4000多亿元。梅州有独特区位环境,是珠三角沟通内陆腹地的重要门户。梅州交通便捷,被列入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规划。境内有两条国道、三条高速公路、两条航线、两条铁路,市到县、县到镇均实现“1小时交通圈”,县到镇通三级以上公路,镇通行政村道路全部实现水泥硬底化,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均居广东省山区市前列。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的还有四条高速公路和两条铁路,至2012年梅州8个县(市、区)全部开通高速公路。我们大力倡导“崇商重企”的时代理念,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全力承接产业转移,全市先后建成2个省级产业转移园和5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正在开发建设总规模达47平方公里的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共承接珠三角和港澳台企业3000家。烟草、建材、电力、矿业、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等六大支柱产业快速发展,20家重点骨干企业迅速壮大。全市上市公司达7家,上市公司总数在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居第五位。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478亿元,同比增长10.2%,近20年来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增长9.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总额分别增长7.7%、11%、18.5%和3.5%.今后,梅州将继续以

广东省梅州经济开发区(东升工业园)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经济崛起为核心,以“宜居带动宜业,宜业提升宜居”为突破口,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崛起”之路,努力把梅州建设成为广东魅力独具的生态、文化、平安名城和绿色现代产业基地。劣势:

一是区位劣势成为我市加快外经贸发展的瓶颈。二是劳动力结构性紧缺,平台软、硬环境建设相对滞后等因素, 不利于我市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制约外经贸进一步发展。三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和我国利用外资政策调整的影响,外资项目(意向)较少,外资来源单一,外资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延期出资甚至撤资的情况时有出现。四是我市的出口产品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自主品牌少,科技含量小,附加值低。五是大部分外向型民营企业经营规模小,发展机制不完善,人才缺乏,粗放经营,市场竞争意识淡薄,开拓国际市场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差。六是县级外经贸机构设置不够合理,力量薄弱。我市8个县(市、区),单独设立外经贸局的有梅江区、梅县、兴宁市和大埔县等4个县(市、区),其中梅江区和大埔县外经贸局为县级政府行政职能部门,梅县和兴宁市外经贸局为赋予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蕉岭县、丰顺县、五华县和平远县等4个县撤销了单独设立的的外经贸局,职能、人员合并到县经贸局,一般设立1-2个业务股室,但从事外经贸工作的人员仅有2-3人,岗位职能与人员配制不相适应。同时,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政策和措施有待好地落实、兑现。

三、关于如何发展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切实提高对加快发展外经贸重要性的认识。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最大的差距,是观念、认识方面的差距。建议各级要高度重视外经贸工作,加强对外经贸工作的领导,把外经贸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提要求、出主意、给政策、抓协调,通过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提高服务企业水平、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等举措,努力扩大对外贸易和吸收利用外资,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进绿色现代产业基地建设。

(二)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独具客家特色的旅游文化。我市发展旅游可以打造“三张王牌”,即“中国客家文化生态区”、“广东自驾游天堂”、“世界客家文化节”。其中,“中国客家文化生态区”就是要把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与生态相结合。梅州可以凭借客家文化遗存的典型性、集中度及其在全国的影响力,抓住最近文化部评选首批十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机遇,打造全国首个“客家文化生态区”。客家文化生态区应该是“形神兼备”的生态区,不光要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市政经管,还要对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客家民居建筑以及客家山歌等民间艺术进行挖掘、整理、保护、创新。

广州大学旅游学院(中法旅游学院)副院长陈文君认为,梅州是旅游后发地区,现在是旅游竞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如果自己有好东西,却不去宣传、不搞营销,也照样会输给别人。这几年,梅州也注意到这一点,注重品牌营销,推出了雁南飞茶田度假村、雁鸣湖旅游度假村、叶帅纪念园等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品牌、有一定规模的精品旅游项目,对梅州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龙头拉动作用。接下来梅州还可以加大力度进行“整合营销”、“文化营销”。一个地区旅游的发展,首先要看这个地区所拥有的资源、自身的特色以及它在一定区域内的个性化程度。就我市而言,本身具备了这些方面的特质,旅游发展后劲强劲。客家文化是梅州旅游发展的灵魂、绿色生态则是梅州旅游发展的架构,若把两者有机融合,必定能产生巨大的竞争力。

(三)、看好生物能源的发展。原任广东梅州台商协会会长的台湾新北市客家局局长何培才,出席目前正在梅州市举行的“二OO九·世界客商大会”时表示,海内外客商应借助客商大会,深挖梅州“绿色崛起”力量,到梅州发展生物科技,共同推动经济加速发展。

生物能源又称为绿色能源,是指从生物质得到的能源,它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能源。“万物生长靠太阳”,生物能源是从太阳能转化而来的,只要太阳不熄灭,生物能源就取之不尽。其转化的过程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生物质,生物能的使用过程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形成一个物质的循环,理论上二氧化碳的净排放为零。生物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开发和使用生物能源,符合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的理念。因此,利用我市拥有的庞大的物质资源,同时结合我市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开发生物能源,已成为我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至今在梅州仍拥有家族企业的何培才认为,“客都”梅州拥有“绿色资源”,除了发展旅游观光经济外,生物能源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综上所述,发展生物能源确实为一个深具战略性的一个建议。一方面符合我们发展“绿色梅州”的要求,另一方面有利于我市的长久发展。

一言以蔽之,我市发展时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发展外资经济,牢记改革开放的策略,是走上繁荣富强的必经之路;认识自己,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利用较好的风光美景,别具特色的文化,富裕的物产储备,可以在发展特色旅游业的同时逐步发展生物能源。只有在多方面的全面发展,才能使美丽的梅州走上真正的臻荣。

09

机械师

彭添华

2009.2.25

下载加快马铃薯产业深度开发(我献一策,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快马铃薯产业深度开发(我献一策,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张掖市马铃薯产业调研报告

    张掖市马铃薯产业调研报告 “十一五”期间,我市把沿山贫困乡镇作为扶贫产业开发的主战场,按照村有一个特色产业,户有一座种养棚,每户输出一个劳动力的“三个一”产业扶贫思路,立......

    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县情赤城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毗邻京、津。总面积5287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440个行政村,总人口2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万人。全县年均气温6.8℃,年均降水量404.9毫米,年均......

    我为公司献一策

    办公室节约用电常识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告诉我们,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企业的勤俭节约更是关乎每一位员工的工作习惯和切身利益。鉴于此,我们......

    我为公司献一策

    我为公司献一策 东昌宋麟 纵观目前保险行业的发展,竞争异常激烈,频频有异军突起,大有破竹之势。一时间各同业公司施展浑身解数,力求突破常新,标新立异,扩大行业市场。 中国人寿作......

    我为城市管理献一策

    我为城市管理献一策:加强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城市流动人口越来越多,许多外地人和本地农村人员进城务工经商,如何教育外来务工经商人员遵纪守法,是有关部门和建筑施工企业不可忽视的......

    我为地税献一策

    理顺纳税服务机构设置,合理设置办税服务场所 **市**区地方税务一局 *** 近年来,纳税服务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我国的纳税服务在社会的共同关注之下发展迅速。1996年税收......

    我为公司献一策

    我为公司献一策 ——CI系统的建立 CI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即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是企业大规模化经营而引发的企业对内对外管理行为的体现。在当今国际市场竞争愈来愈......

    我为发展献一策

    创建人性化企业 大力培育和谐队伍 邢台分行营业部 刘慧云 沧州银行自1998年9月19日成立以来年,伴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进程,沧行取得了优良的经营业绩,形成了各主要业务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