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像我这样的一个球员 - 东海大学
像我這樣的一個球員
金昕明954104企管 1A
打開體育台,每當晚上吃飯時刻中華職棒的季賽,總是毫不缺席的準時上映,一顆棒球創造了一種對運動的熱愛,紅葉少棒的舉國歡騰只有在歷史畫面才可略知一二,現在的台灣棒球不也正在為未來的記憶寫歷史。曾經參加過棒球夏令營但卻對棒球一無所知的我,沒有想過能夠以球員的身分在全國賽中有所表現,而高中我做到了。
努力與付出是口號、是目標、但不一定能做到,一個球員的養成除了時間、金錢外,還有看不見的信念,來到高中一個嶄新的校園,帶給了我全新的體認。記得中華隊在國際賽中氣走南韓進軍奧運,全校瘋狂慶祝的場面,開啟了我的球員生涯。向我這樣的一個球員能夠再高中三年中進步多少沒有人注意也沒有人想知道因為玩玩的人比肯練的人人多的是,從基本開始這就像一歸路,我成長但不夠教練要的更多,我進步但比起別人還差的遠,這就是我。
板凳席是冰冷的,而我常常把他坐的非常溫暖,一場比賽下來容我發揮的空間少的可憐,加油打氣是我的工作,我是免費的球童。慢慢爭取到替補機會的我,總是沒能適時發會,但至少了解站在紅土的那份溫暖,我長大了。
向我這樣的球員身受多方打擊,內心的苦只有自己懂,爭取到先發機會的比賽我要求自己全力以赴,高三了,也是高中生涯的尾端,上場的比例大增,我現
在才懂,向我這樣的球員非常多,每個人只有努力爭取到才會願意珍惜,菜鳥的辛酸老鳥最知道。
大學生活緊接在高中之後,來到東海大學,一切重新開始,在非常注重倫理的棒壘運動中,新的考驗才正要開始,校隊選秀會是進入新球隊的第一關,在這裡除了有心之外,還要有水準,高中的基礎讓我有機會進入新的大家庭,而像我這樣的球員在許多球隊經爭中試圖成長。
第二篇:《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叙事研究
曾沁雅
内容摘要:发表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短篇小说《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是香港女作家西西的成名之作,全文是一个女子的内心独白,以其自始至终的“我”的单一视角与意识流的叙事线索,成为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实,此前已有学者察觉到西西独特而细腻的叙事方式,但却未有人对《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做深入的叙事分析。因此,本文力图从叙事方面进行开拓,通过对《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的叙事视角、叙事话语,人物形象展开细致的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矛盾悖反,从而揭示“我”的不可靠叙事者身份,品味作者叙事手法的简洁与意味深长。
关键词: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 西西 不可靠叙事者 香港女作家西西的短篇小说《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以下简称《像》)是一部内心独白式小说。“我”是一名遗容化妆师,却从未向我的恋人“夏”明白告知。今天,他将要去“我”工作的地方参观,“我”的爱情在此时也被引向了一个未知点。整篇小说以第一人称展开讲述,全文充溢着“我”淡淡的忧伤,使人不知不觉地陷入到“我”那可望不可即的爱情故事中去。然而,“我”的叙述者身份却是可疑的,我的叙述中处处潜藏着矛盾与空白。“我”企图交给读者一个爱情悲剧,而听者之意又是如何呢?
一、叙述——第一人称自白
(一)、叙述视角与叙述声音
视角是“叙述者或人物与叙事文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或状态,即叙述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观察故事。”[1]视角的承担者通常有两类,一是叙述者,二是故事中的人物。而在《像》中,作者始终以“我”为叙述视角,由“我”来叙述自己的故事,因此,在“我”身上,实现了叙述者与主人公的统一。我们知道,视角主要分为三大类型:非聚焦型、外聚焦型与内聚焦型视角。非聚焦与外聚焦通常会呈现出叙述者与人物的分裂,而内聚焦则由于以某一人物的视角为出发点,叙述者与人物的界限通常难以分辨或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像》就是这种典型的“我”的内聚焦。当然在内聚焦中,也可以进行视角的切换与转移,从而扩大叙述,但这篇小说却始终采用单一的“我”的视角,由此呈现出一种固定性内聚焦——即全文的叙述都是凭借“我”的感官去看、去观察、去呈现,自始至终浸润着“我”对事件的理解,使得被叙述的故事始终通过单一的“我”的意识现出。在这一视角的设定下,《像》在叙事上也呈现出自身的特色:
1、主要叙述内容是“我”的意识流。因此所有的事件都经过“我”的视角的过滤,以“我”的意志为枢纽展开;
2、“我”的视角主要是一个认知性视角,作者所要表达的,不仅仅是感知视角所能传达的对外部的感知,更多的是“我”对事件、对他人与人生的认识与理解。
在把握了这篇文章的叙述视角后,我们来探究一下小说中的叙述声音。声音与视角关联密切,却不能完全等同。比如在许多作品中,视角是人物的,声音却是叙述者的。所以,应该说“叙述声音来自叙述者,叙述者是陈述主体,它与视角一起构成叙述。”[1]这篇小说中,叙述声音来自“我”,“我”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就成为了一个同叙述者;“我”同时又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叙述者,虽然不同于某些外聚焦或者是不直接介入评论的全知视角那样地弱化叙述声音,“我”的叙述始终存在,但文本仍旧创造出了一种真实的幻觉——读者仿佛倾听一个女子内心的声音。因此,尽管“我”的自我意识很强,但这种自我意识并非是引导读者去揭示虚构,而是通过强化叙述创造一种“我”的意识流动的真实氛围。我们似乎面对着一个平凡的女子,她与我们一样生活在这个弥漫着物质气息的当代都市,她的生活、经历是那么的真实。总之,《像》全篇采用“我”的第一人称的自知性视角,文中也不存在着一个高于“我”的叙述者,因此声音与视角基本吻合(尽管声音与视角的分裂在“我”的潜在意识中应该说是分裂的),从而创造了一种极强的真实性。但这看似和谐的叙述,实际上是通过强化“我”的主观性来引导读者用他者的眼光来探寻真相。
(二)、叙事性话语与非叙事性话语
通过对叙事视角与叙事声音的分析,我们发现《像》是一篇很典型的意识流小说。那么,它是如何展开叙事的呢?首先,它采用的是心理空间的情节连接方式。小说以“我”的意识活动为支点,自由组接序列,因此在时间上跳跃错乱,由大量的闪回片段连接而成,这些零碎的情节是围绕人物意识不断地往复与拓展。其次,是情节冲突的内心化。不同于戏剧式情节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情节模式,在《像》中,冲突被淡化,由外部移至内心,大量的非动作式情节因素填充进来,正是这种内在冲突层层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最后,我们回到“作者的读者”的立场上,将自己从“我”的叙述中脱离出来,就会发现整篇小说呈现的是一种非线性的开放式情节结构。在其中,被叙述的事件并非一个整体或是真相,而是存在多重可能性。但如果你一味地沉溺于“我”的叙述,就可能被“我”的思绪所淹没。同时,《像》作为一篇心理性小说,它所采用的“我”的视角不是单纯地用于通过人物内聚焦来展现事件,创造戏剧性感受,而是要表达“我”对事件的理解。因此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非叙事性话语。这些话语是公开的、直露的,但却不同于第三人称全知叙事中叙述者的公开评论或是现代小说中叙述者跳出来揭露虚构的那种方式——其都旨在打破作品的真实性幻觉。在《像》中,这种公开的评论被隐蔽化了,它呈现出一种戏剧性评论——借“我”即主人公之口表述出来。主人公的认知性视角使“我”所叙述的话、表露的观点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真实,读者并不感到有叙述者的操控。总之,利用“我”的视角,将“我”的个人观念与事件相融合,从而实现了一种完全主观化的叙述。一方面,这种方式能使读者成为“我”的聆听者,他们相信“我”的存在,相信我的叙述的真实性。但另一方面,但作者的意图仅仅在此吗?只是想创造一个非常真实化的人物吗?或只是去讲述一个爱情悲剧吗?可以发现,在“我”的叙述中,其实蕴藏着相悖的种种矛盾,而这种矛盾是“我”所未察觉,并不经意间展示出来的。这个真实到偏执的“我”,其实在自己的叙述中潜藏了关于事件、关于真相、甚至是“我‘的内心深处的多可能的诠释。
二、矛盾与空白
(一)、视角的有限性
以第一人称自知视点为叙述视角可以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创造出很强的真实性与模拟性。但作为一种固定性内聚焦,这个视角本身又具有很大的有限性。因为它只能展现“我”的内心却无法透视别人的情感活动。这种有限性限制了读者对小说世界的信息的获得。那种小说叙事的无所不知的优越性在这里失去了生命力。那么,是否不能洞悉一切对读者来说就意味着失去了小说叙事的独特魅力呢?答案是否定的。作者以“我”的视角展开叙述,缔结全文,且未进行视角切换,其意图就是利用单一人物视角的有限性凸显“我”的绝对化的主观意识。在《像》中,读者所能洞悉的只有“我”意识,所聆听的只有“我”的叙述,但对他人的内心却是一无所知。比如我认为“到了那个地方,一切就会明白了。夏就会知道他一直以为是我为他而洒的香水,其实不过是附在我身上的防腐剂的气味罢了;他也会知道,我常常穿素白的衣服,并不是因为我特意追求纯洁的表征,而是为了方便出入我工作的那个地方。附在我身上的一种奇异的药水气味,已经在我身上蚀骨了,我曾经用过种种方法都无法将它们祛除,直到后来,我终于放弃了努力,我甚至不再闻得到那股特殊的气息,夏对此却是一无所知的。”[2]这是来自“我”的主观化的灌输,甚至可能是“我”的纯粹的臆造,夏的真实想法究竟如何呢?我们无从得知。同时,由于一切叙事都是在“我”的内心进行的,事件在连接上也是错杂跳跃的,许多事件,我们得知的只有那冰山一角,因此产生了大量的空白。作者利用视角的有限性所创造出来的“我”与他人、“我”与夏、甚至“我”与自身的相悖将矛盾与未知的空白凸显出来,等待读者的发掘。
(二)、对比与反讽
《像》这篇小说最大的特色,在于“我”的叙述隐含着种种矛盾,读者完全可以在“我”的话语中读出一个截然不同的事件。在“我”那悲观的、冷静的、自怨自艾的语气中,充满了对比与反讽的意味。这种对比与反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的悲观、冷静的语态就是一个极好的切入点。在“我”的娓娓道来中,始终笼罩着一层悲哀却又冷静的感受,这使得“我”的叙述与“我”所谓的命运的悲剧完美地融合了。但其实这种语态最容易滋生反讽意味。作为读者,我们可以看出其中潜藏的种种矛盾——我对爱情的渴望与冷静的叙述;我对夏的期待与认命的悲观;我对自身的肯定与自卑的身份认同„„在这里,悲观的叙述语态仿佛成了一个面具,掩盖“我”充满渴望的内心世界,从而凸显出“我”的内心的强烈冲突。其次,我们从话语模式来探究。文中主要以直接引语的话语模式展开叙述,其中最多的是“我”的自白。自白是一种主观化倾向极强的叙述方式。一方面,加强叙述者的真实感,另一方面,却又非常容易产生人物的自身的对立。而作者正是了利用了这点。此时,我们需要作为一个“作者的读者”而非“叙述读者”,才能发觉“我”的自身的对立。文中的另一种直接隐语是人物对话,对此,作者采用了一种戏剧式的还原。这对揭示反讽时非常有意义的。因为作为读者,我们只能看到对话的内容,却无法探至人物内心。比方说在“我”与夏的对话中,存在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即交流信息差。如 夏说:那么,你的工作是什么 我答:替人化妆
夏说:啊,是化妆。但你的脸却是那么的朴素。[2] 可以说,在他们含混性的对话中处处都是能指与所指的不同,我与夏之间并非实现真正的交流。而这种差异与其说是“我”与夏的交流所造成的,不容说是来自于“我”自身的矛盾。正因如此,“我”的叙述与事实真相在此处发生了强烈的矛盾冲突。最后,我们要通过非叙事性话语来发现歧义。我们知道,文中充斥着大量的“我”的主观评论,这些显在的评论具有特殊的分辨价值。第一,要分辨出修辞性评论的声音。这个角度要从作者来看。虽然“我”是叙述者又是主人公,但“我”仍旧是作者的产物,作者在对“我”的话语的编制上隐藏了某些倾向,在文中通过“我”的叙述以修辞性手法表现出来。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对比。例如,通过“我”口中的夏与“我”的故事,我们可以发现处处是夏与“我”在能指与所指上的差异,使得故事呈现出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潜在结局,而“我”与怡芬姑母的关系,则由于一种相似性被“我”以所谓的命运的方式连接起来,从而导致了“我”对自己爱情悲剧的认可。但对读者来说,这种现实与命运的相悖却产生了歧义。第二,则是含混性评论。体现在“我”在完成自我认知的过程中产生的反讽。“我”认为自己没有知识所以只能从事这一职业与“我”有很好的技能与收入的反讽,“我”认可的自卑、孤独、不会表达的自我与’我”所体现出的勇敢坚定的性格的反讽等。总之,通过这些潜在的矛盾与空白,我们发现这是一个开放式情节,其中掩藏着主观与客观,叙述与现实,话语与潜意识的种种相悖。
三、人物——未定性
我们之前已经探讨了《像》在叙述上的特点与其中隐藏的内在矛盾。那么要发觉“我”的不可靠叙述者的身份,还要在听完“我”的叙述后反推“我”的人物形象。可以说,“我”的形象具有两大特点:
1、心理性。在《像》中,西西透过一个单一的女性视角,始终用一种平静、细腻的笔触刻画着一个女子的情感与内心世界,展现出主人公“我”敏感、忧伤但又独复杂的内心世界。这篇小说是一个女子的内心独白。全文以“我”的意识流构成全篇,重在透视、展现“我”的内心,而外在的形象描绘、情节冲突都被予以淡化。因此,在这篇小说中,我们不能建立一个像高老头、安娜·卡列尼娜那样的一个形象生动,性格饱满的人物形象,我们也无法从旁观者的立场来看待她,因为小说展现的是“我”的内心,而无外人的渗入。总之,“我”是一个心理化的人物形象。作者希望读者探究的是在“我”边缘化的身份之下所隐藏的的坚强性格、女性意识与“我”对人生的独特思考。同时,由于他者眼光的零渗入,“我”这个人物也呈现出一种极强的主观性。因此作为读者我们必须知道,主观性的人物形象不能依靠单纯的叙述去把握,必须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相对客观的立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阅读中,发现“我”的叙述与内心的渴望时常相悖。在这里,那些先在的关于人物的特性论、行动论、符号论仿佛都失效了,只有人物心理被抬升到至关注重要的位置。让我们感到,“我”不是一个可以被某些结构框架分解的人,而那样一个活生生的人,“我”的身上充满着值得探寻的未知性。
2、人物是一个建构过程。我们之前已经说了这篇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无法被某些先在因素去概括、分析的人物,“我”是一个未定性的人物形象。可以说,在“我”被产生出来的那一刻,就在不断地进行着说话的“我”与话语中被表现的“我”的分裂。在《像》中,读者必须要从“我”的叙述与对“我”本身的分析这两方面去把握,在分裂中发现“我”的分歧,发觉“我”叙述中的不可靠因子,从而揭示出“我”的不可靠叙述者身份。其实,不光是“我”,小说中呈现出的其他人物也都具有这种不定性。比如夏和怡芬,因为“我”叙事视角的有限性,他们形象与性格,它们的真实内心都呈现出一种空白。可以说,正是这种模糊、暧昧的不确定意味,使故事衍生出多重发展的空间,也使小说的意味得以开拓。
有人说西西的小说荡涤了惯常思维定势所形成的谬见,让读者看到了“习见之权威话语的专断与独裁”,更让读者知悉了“那被惯势重压着的卑微角色为自己所进行的辩护,听闻了另一种声音对习见的冷峻棒喝。”[3]《像》这篇小说正是以一种看似简单却独特的方式——塑造“我”的不可靠叙述者身份来加深对生命的认识,强化对现代人的生存及其存在价值的追问。这种潜在的“自我分裂”实际上成了读者解读社会与自我,表象与真实的突破口。总之,“我”是这样的一个女子,享受孤独,敏感哀怨,却又独立勇敢,坚持自我。在西西淡淡的忧愁中,在细腻的笔触下,却蕴含了对人生的无尽思考。而小说悬而未决的结尾,让读者在沉浸于文本的同时,不得不重新来审视我们所面对的生活与最真实的内心世界。我想,作者我所想要给予我们的,也不是一个阐释的终点,而是对于文学、人生永恒的思考。
第三篇:像我这样的人杂文随笔
最近总是单曲循环的播放着这首《像我这样的人》,听很久都不会觉得腻,或许这首歌最大的魅力就是共鸣。
比如:
“像我这样优秀的人
本该灿烂过一生
怎么二十多年到头来
还在人海里浮沉”
学生时代成绩名列前茅,总有那么一门成绩骄傲到炉火纯青,无论怎样的方程式,或者怎样的考点总会被一眼看穿。我们被其他同学艳羡着,同时,自己又在一边窃喜着。在别人眼里,就是优秀。
说点不自谦的话,高中的时候写作文,运气好,将自己的情绪挥洒在字里行间,总能被语文老师选中当做范文,然后我站在讲台上跟同学分享,课后之余,还被同学借走传阅。也就是那个时候,我特别羡慕饮酒作诗的李白,所有的情仇爱恨都可以在诗歌里表达的隐晦而自由,洒脱而豪迈。于是,在我的文字里,也有另一种故事,只是他人看不穿,也看不懂,所以会觉得那是一幅画,抽象的画。我想,那时候,或许也是优秀吧。
曾经也会有许多种想法,想要学习李白,想要成为张小娴,想着也许会阳光明媚的过这一生,可惜,那时候年轻到连想法都天马行空,这一辈子太久了,久到80集的电视连续剧都播放不完,又怎么做到像李白一样满腹经纶,又怎么成为张小娴一样看透所有的爱情。所以,这20多年以来,还是依然在车水马龙人潮拥挤的城市里浮沉。
过年回家的时候,跟几个初中同学聚会,大家在谈论起现在的职业时,其中一位男生满脸的自豪和看透一切的表情让我对他印象深刻。无论侃侃而谈的背后是怎样的一种辛酸和付出,但至少在谈天说地的时候他带给我们的是正能量,这种能量无关于年薪是几十万还是十几万甚至是几万,这种心境也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也许是活的比较老成,我在一边露出了阿姨般的笑容,生活不就是如此的吗?你不对它笑的时候,它不对你笑。你对它笑的时候,也许它对你还是不会笑。但,那又怎样?所谓的灿烂的过一生不就是自己的心安吗?
从前,我们在初出茅庐的时候努力到没有日夜,那时候会获得掌声,会获得证书来证明自己优秀过。
现在,在人海里浮浮沉沉之后再去拥有灿烂的人生不是更踏实么。
“像我这样聪明的人
早就告别了单纯
怎么还是用了一段情
去换一身伤痕”
单纯,似乎只属于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比如路上遇见的穿着校服手牵手的高中生,无论是脸庞还是他们所面对的事情,都简单到没有任何的修饰。
总听过来人说:还是上学好啊,无忧无虑的,你们千万要好好学习。听到这话的时候,我们拼命想要从学校这座“牢笼”里挣脱出来,我们想要像大人一样自由支配的时间,想做什么做什么,想多晚睡都没人念叨,不写作业也不会挨批评。可是,我们现在却变成了说这句话的人,我们却变成了羡慕学生这个职业的他们了。
当你再去面对身边的一切的时候,一段用心对待却无果而终的爱情也许会让你一夜长大。一份一人要面对许多人的协调工作也许就会让你看穿每个善良面孔背后不为人知的表现力,这种表现力潜移默化的宣布着主权,会让你懊恼为什么自己已经很聪明了却依然走进了别人的圈套。这种表现力风平浪静的侵蚀着你的成果,会让你懊恼为什么有的时候选择会大于努力,而鲜花和掌声于别人而言,为什么来的那么容易。
所以,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了单纯,因为单纯换来的是一身伤痕。别去否定,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遗忘单纯。
“像我这样庸俗的人
从不喜欢装深沉
怎么偶尔听到老歌时
忽然也晃了神”
我们本就是这世界上的凡夫俗子,会吃喝拉撒,会犯错,会动感情,会难过。所以,不管我们赢得了多少掌声,受到了多少尊重,夜晚褪去光环的时候,我们都是一个嘴巴两只眼睛的凡人。
我喜欢在心情低落的时候听悲伤的旋律,然后不言不语的坐在公交车上看风景,因为是一闪而过,就像是所有不愉快一样全部一闪而过,然后在下个路口重新开始。迷茫的时候,我听《远方》,我写多愁善感的文字。难过的时候,我喜欢独处,一言不发的感受空气里心跳的声音,偶尔也会黯然神伤。放空的时候,我听老歌,老情歌,每一次听都会感叹岁月带给我们的获得和失去,会让人陷入一种虚无的境地,会怀念当时听那首歌时的情景,只不过时过境迁,再也没有当年的时光了。
怀念曾经没有什么不好,你会笑话曾经懵懂傻傻的自己,也会学着和过去不美好的事情和解。回头看,总会看到不一样的自己,那是因为现在,已经越来越好。
“像我这样懦弱的人
凡事都要留几分
怎么曾经也会为了谁
想过奋不顾身”
提到懦弱,总会想起一个没有精神的男人,一个没有主见的男人,一个没有担当的男人,好像就是这种形象的男人,我们称之为“懦弱”。其实,不只是男人,女人也会。
我有个朋友兢兢业业,碌碌无为。有次她和她的一个朋友共同去参加一个比赛,她的朋友看上了她的一幅画,于是带走拿去参加比赛了,说好的署名写两个人,可是后来,这幅画真的获奖了,署名没有我的这个朋友。她朋友说会去给组委会解释,于是后来有个饭局,她们一起去参加了,我的这个朋友全程没插上几句话,因为所有的功劳全部被她的这个朋友独领风骚了,我的这个朋友不想解释,也似乎解释不清。后来,她们疏远了。我们知道隐情的朋友都明白到底是怎么样的情况,可是不知道的人永远都会觉得这幅画就是署名上的那个人。
生活有时候就是你百口莫辩的懦弱,它的存在会让你学习善良的背后是碌碌无为的过一生。生活有时候也是你欲言又止的解释,它的存在会让你明白不说不问不念的背后是被误解之后说不清道不明的缠绵悱恻。于是,你失去了奋不顾身的力气,于是你继续迷茫,继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活着,只是活着。
正如这首歌的副歌部分:“像我这样迷茫的人,像我这样寻找的人,像我这样碌碌无为的人,像我这样孤单的人,像我这样傻的人,像我这样不甘平凡的人,世界上有多少人?”
后来,我们会觉得自己是那个迷茫的人,是那个寻找的人,是那个碌碌无为的人,是那个孤单的,傻的,又不甘平凡的人。
那你又是哪一个人呢?
第四篇:无奈的边缘人及其可能性——简评《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
无奈的边缘人及其可能性——简评《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
如果我是这样的女子,我能否奢求一份情感?我在努力探求“我”也许会面临像怡芬姑母那样的遭遇的背后原因,我不惜用代入法,如果我是那个男子,我会作何选择,答案是“不知道”。其实这个代入法已经让我有了答案了,只不过我处于非当事人的地位,还保留着一份不舍,一份不愿伤人之心,所以采用“不知道”做回答,其实背后的答案就是:我也会落荒而逃!对,就是这么残忍!对不能获得来自另一个人的灵魂里的安慰和陪伴的倾诉,看似轻描淡写,却让人品尝出难言的苦涩。人人本来就是孤独的,哪怕物质充裕、精神富足、亲友相伴,所有的这些也无法代替另一个人的陪伴;即使有了这样一个人也难以抵消那种孤独感,可是若是没有这样的一个人,连这种种抵消的可能都没有了,真正成为了零,有谁愿意让自己的人生中存在着零的可能呢。而“我”这样的女子,却是要捧着那个零过一生。而假设我的工作能给我带来某种意义,可偏偏“我”的工作是“人世上无聊时借以杀死时间的一种游戏”,沦为一种游戏,毫无意义的徒劳的游戏!这个工作唯一的意义就是它的“报酬”,我借这种“报酬”来获取“我”的生活里所需要的一切。它降低到了最底层,仅仅为生活所需!
她是不是已沦为边缘人、机械人?如果是,那她又会如何这么清醒,以一篇文章做拷问?如果不是,那她的价值在哪?不要告诉我是一种职业精神,如果这种所谓的职业精神连主体要求的意义都提供不出来而仅仅提供“报酬”,这样的职业又有何用。
另一半的陪伴和谅解以及包容,工作本身的价值意义,这两个都因为这份特殊的职业而无法获得,而第三个,社会的认可(以朋友的理解和交往来实现)也未得到满足。“她的朋友怎能如此割裂一个人,置人于孤独无依的地步?”作为第三者我们可以做如此的诘问,但是倘若我们作为参与者,能做到不惊慌失措吗,能做到坦然让一双抚摸过死人的手握住我们的手吗?
想来真是糊涂了,所有的人都没有错,所有的人又促成了她的结局。错的是谁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都有自己的理由,都有做这种选择的借口,而他们的理由又都是成立的;那到底出错在哪?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无奈吗,一个让人无法回答的问题吗?这样一份职业这样一个女子,与社会与时代没有关系,它的价值仅仅在于“生存”上,让拥有这份职业的人生存得下来。可是在这样一个生命无忧生存不是唯一所需的社会里,它的价值未免太为薄弱了。人与人的交往带来价值和意义,因着这份职业,她丧失了交往的可能性,因此活着的意义就只能
依附在自己一个人的身上,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我”被这份职业“边缘”了。
可是,所幸,故事结尾是个“可能性”——尽管从“我”的种种叙述的语气里判定夏也会是那个落荒而逃的人,可是,故事不是还没有结尾吗,就像人生还没有结束,谁知道下一段人生里不会出现我们所期待的故事呢。
第五篇:《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读后感
我们都在这样笨拙地生活
我觉得,任何一个现在以及曾经的文青、伪文青们都应该看看廖一梅的这本书。因为当一个自认为孤独的灵魂发现原来有人和你是一样的,她替你说出了你平时不会或者不敢表达的东西,而且还出书了,还卖得挺好,是一件多么另人欣喜的事情。
一个人成熟的过程,就是越来越觉得过去的自己很二的过程。没有胡闹和浪费过的青春是遗憾的,但更遗憾的是,什么样的青春最终都会消逝,人,总归是要长大的。而对于一个敏感、柔软、纯真的人来说,成熟则意味着更多的失去,如撕裂般痛苦的失去。
我很羡慕这本书的作者,不管她的笔端如何犀利,你仍然能感受到那种小女人的感性,那份不管不顾的洒脱,和那些纤细如发的伤感。但,我却不能。如果我没有一份艺术家的工作,怎么可能被允许拥有艺术家的脾气,怎么可能永远拥有孩子般的情怀。
我很遗憾,我经常不能让旁人很好地了解我,即使我看起来很透明。其实,不会有人比我更简单。当我望向你,是我惊喜于你有我欣赏的特质;当我避开你,是我羞于让你知道这一点;当我愤怒,是我不能接受你不是我希望的样子;当我沉默,是我最终接受了这些。当 我在笑,我就是在笑;当我忧伤,我就是在忧伤。真的,就这么简单。
而对于你们,我身边的你们,也是一样。当我喜欢你,你的缺点可以忽略不计;当我感谢你,我会放弃自己为你做一切;当你伤害了我,我不会恨你,但不会再冲你笑。
以后我可能还是会这样,而且我已经决定不再向别人笨拙地解释自己。你看到的我是什么样子,就是你看到的样子好了。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很笨的人,很多别人好像生下来就懂的道理,我却总是付出很大代价才能醒悟。我经常痛恨自己,但每每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却还是不自觉地选择了那条更为艰难的路,然后撞得满身伤痕。也许这就是宿命吧,一个天生笨拙的人,总是要多吃些苦头的。当然这也能带来一些好处,就是会慢慢地让自己的心变得更有弹性。也许有一点点像费列罗巧克力,外表不那么圆滑,里面一层很柔软,而最里面是坚硬的榛子。这样挺好的,比纯巧克力好吃。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如果这是我的路,我会努力把它走完。可能我的2012还是会笨拙地生活吧。管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