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高考冲刺阶段英语学习安排的建议——源于北大,自我总结[定稿]
9-4【关于冲刺阶段英语学习安排的建议】
冲刺阶段英语学习安排建议
一、看四级单词,记黑体单词。
和用法,主要用来针对单词默写题。其他词汇主要是看,熟悉拼写,读音,搭配和用法。高考阅读理解或者完形填空中可能出现大纲中没有的词汇,但一般不影响做题,但为了更好地提高答题能力,看完四级词汇是最佳的,四级词汇6000左右,包含了高考的3500,其余2500大家熟悉一下拼写和意思即可轻松应对高考生词。 时间主要安排在课间,早读,早读之前早来的时间,晚上睡觉之前,每天安排30
分钟用来看单词,用法不知道的要及时查字典和高考必备,或者上网查询。 高考词汇要求3500词,其中黑体词大概不到1000。黑体词的记忆包括拼写、搭配
二、关注基本语法,淡化复杂语法分析
高考目前正在淡化语法分析,而倾向考语法的功能性左右,所以对于基本的语法,从十大词类到三大语法体系(时态和语态和语气,从句和反义疑问句和倒装句,非谓语动词和主谓一致和with独立主格等)
建议在周末安排专门时间背诵语法,并做大量该语法的题目,掌握基本的语法点,这种题目可以在往上找到大量的。2个月,也即8个周末,即可可以搞定语法,每个周末花4小时左右即可。如果已经有一定基础,那么1个月就足够了。
三、阅读理解大量做,积累答案规律
想,做完以后根据答案思考自己错的地方,以此类推,记得把阅读理解中遇到的生词和句子纳入看单词计划中,循环记忆。 阅读理解无非四个题型和十几种类型,每2天做5篇阅读理解是必须的。先不要多
阅读题的关键在于速度和效率。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题目所含的信息,不仅需要对
题目和类型很熟悉,也要对出题的规律很熟悉,最好有一定的背景知识。阅读题的规律虽然公认的有一套,但太宽泛,每一个人在做大量的阅读题后都有自己的一个评价标准,这就是自己的答案规律,在高考的时候,这个规律就会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
阅读理解的复习时间最好安排在英语课上,找老师不讲课或者讲没用的课的时候进
行,这样可以尽量不挤占其他科目的时间。
四、作文提前写范文并多次修改作为自己的模板
高考作文形式比较死板,由其是甘肃省的,2008-2010基本没有变化,都是Li Hua 给
外国人写信,让人很无语。写法基本都模板化了,2011年发生了一点变化,但这三年都是书信体。
以此推断最后一次老高考2012高考也肯定出不了俗套,准备高考的同学可以按照
不同的结构准备不同的文章,然后不断修改,找老师修正,最后把它们背下来,考场上可以稍加改动,即可成文。
参加新高考的作文也不会变动太大,基本都不会出我总结的类型之外。
五、专项训练,不断总结错误
重在总结错误;专门找一个本子记录,把所有错题记录下来,每天看一遍,最后记 除了基本功以外,针对不同题型的专项训练也要稳步进行,比如单选题和完形填空,得滚瓜烂熟。
这个可以配合老师的二轮复习进行。
第二篇:高考冲刺阶段 如何进行高考英语冲刺复习
高考冲刺阶段 如何进行高考英语冲刺复习
实用信息: 退学生一年内可参加高考|05高考网上招生咨询会|未来十大热门专业纵览全国高校信息库 请选择高校所在地区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陕西青海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西藏新疆内蒙古海南福建甘肃港澳台请选择高校名称
北京高考英语试题突出两点:第一,突出语言基础知识的考查,淡化语法。第二,加强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尤其是书面表达能力要求提高。所以考生要坚持多读多用。一模以后无论考生考得理想与否,都应坚持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最好与高考时间一致)进行适应性训练和模拟,使自己保持良好的语言感觉和做题的敏锐思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做题质量的高低,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以及做题速度的快慢。今年北京考纲在去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几十个单词,暗示要适当提升语篇的长度和难度,加强英语阅读能力的考查,以突出北京市英语试卷的特色。
考前这段时间要重点记忆常用动词及短语动词和已经背过一遍但仍然感觉十分陌生的单词,将这些单词标上记号,以方便反复背记以及考前突击记忆,如有能力还应通过阅读适当扩大认知词汇。同时记忆大纲单词时要注意词性和一词多义,要回想一下它出现的语境,英汉语义的微妙差异,还要注意联想和辨析。英语听力是高考英语的第一部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听力考试是最受心理素质影响的一道题,所以考前除坚持每天泛听外,应至少一周进行一次听力实战训练,模拟时一定要进入状态,不能过于放松。单项选择题要以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以及动词为核心。要总结自己常常出错的地方,$做到整体上分类过关。做完形填空题要先快后慢,先易后难,利用排除法等答题技巧,选项时一定要瞻前顾后,充分利用前后的暗示信息,最后还要通读看是否有前后矛盾或表达不够完美之处。做阅读理解题要善用快读技巧,利用英语文章先中心后细节的特点,快速浏览第一段,每段的首句及尾段,预测文章中心。平时做阅读题时要总结选错的原因,分析一下是没有读懂文章还是抓不住文章中心,还是做题思路不正确。每天要进行一定的快速阅读理解的训练。考前要重视写作的积累和模拟,虽然高分英语写作的秘诀首先来自于应试者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但是高考作文还是有其写作流程和规律可循。是可以在应试者现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的。分类背诵并研读相关历年高考范文是快速提升作文的有效途径。建议考生每个题型写一篇文章,对照范文找差距,不仅会帮助考生强化固定的结构模式,还可以使考生在语言方面做好准备。练习的要点是宜精不宜多,不要走入只写不改,原地踏步的误区。要认真研究范文,抓住、领会范文的构思、结构、时态、句式以及常用句型和连词,做到将范文的结构模式以篇章的形式固化在大脑里,这样作文就变成了完形填空,考生只需针对不同题目灵活填充不同的内容即可。比如海淀一模的情景作文就可以模仿2002年的作文:公园是否该收费?写作时在保证不犯低级错误的基础上,尽量用词和造句有别于他人。考试前几天可以浏览一下重点语言知识,温习一下词汇表,做套模拟试卷找找感觉。考试前可以大声朗读一篇英文文章,听听英文歌曲,既增强语感又放松心情。
第三篇:高考化学冲刺阶段复习的几点建议
高考化学冲刺阶段复习的几点建议
一.要求:狠抓双基、培养能力、激发潜能、树立自信、及时反思。
做法:把握方向、稳抓考点 以下是高考常见的考点:
1)阿伏加德罗常数即NA问题;2)氧化还原反应;3)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4)溶液、离子浓度和离子共存;5)“位一构—性”,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和性质,核外电子排布,电子式——10电子,18电子微粒;6)化学键、晶体类型及性质、特点;7)代表物质的重要性质——元素及其化合物(重点:C、N、S、Cl、Na、Mg、Al、Fe。特别关注框图题);8)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原理与巧解(包括图解);9)阴、阳离子的鉴定、鉴别——涉及实验评估,物质的除杂、净化、分离、确认;10)盐类水解——酸碱性及两个守衡、单一溶液离子浓度关系(包括大小比较); 11)电离问题、溶液的pH及PH计算;12)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13)有机化学基础:官能团性质、官能团的确定、同分异构体、同系物; 14)有机物燃烧规律;15)有机反应类型——有机合成;16)实验仪器的洗涤和使用;17)实验装置(仪器组装)、基本操作; 18)药品的存放;19)常见气体的实验制备;20)原子量(相对原子质量)、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合价的计算; 21)化学计算——注意单位和解题规范(重点:体积和浓度);22)混合物的计算;23)化学史、环境保护、煤、石油、化工;24)信息、新情景题的模仿思想。
二.正确评估、寻找差距、对症下药、及时反思。
本文拟就你在高考中常犯的“病症”,进行对症下“药”,以期使你能在高考中迅速提高能力。
(症状1):本末倒置,仓促上阵。(表现):在复习过程中,不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只顾做题,题做不少,但收效甚微。
(处方):在复习过程中,尤其是冲刺阶段复习时,要做到三个回归:一是回归课本,以“本”为主;二是回归考试大纲,以“纲”为导;三是回归高考题,以“练”为辅。真正把考纲所列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切实加强对“双基”的掌握。因为双基是素质的核心,双基是应用的基础,双基是能力的源泉,双基是创新的脚踏板。
(症状2):位置摆错,估计过高。(表现):不能准确定位,眼高手低,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
(处方):要给自己准确定位,答题时心里要装着三个人:一个是高素质的自我;第二个人是精明的命题者;第三个人是挑剔的阅卷者。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考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同时要有二个立足:立足一次成功,立足中下题目。
(症状3):审题不清,误用信息(表现):读题不认真,或只看题一半即开始答题,致使时间白白浪费或造成丢分。
(处方):1.审题抓关键,看清是正确、错误;大、小;强、弱;可能、一定能;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物质的电子式、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2.一审二谋三动笔。审题时做到以下几方面:①读:默读题干与问题。②画:找题眼画记号。③联:联系题目主干信息、题干与问题之间,题目与所学知识之间有什么关系,分析已知条件与问题之间缺什么桥梁。④挖:挖掘隐含信息。⑤悟:有丰富知识经验积累和沉淀,在遇到问题时才会产生灵感,才会悟出方法、悟出技巧。
(症状4):基本功差,书写不规范。(表现):在试卷上专业术语与错别字、元素符号书写不规范,化学式写错,书写潦草。
(处方):1.平时加强基本功训练,特别是专业术语中一些字的书写。化学中常见错别字有:①乙稀(烯),②消(硝)化反应,③笨(苯)环,④脂(酯)化反应,⑤酚醛树酯(脂),⑥木碳(炭),⑦炭(碳)元素,⑧化和(合)物,⑨巨(剧)毒,⑩溶(熔)化,11熔(溶)解,12退(褪)色,13法(砝)码,14钳(坩)锅(埚),15钥(药)匙,16用酒精灯烧(加热),17摇(振荡)几下试管,18石棉瓦(网),19长劲(颈)漏斗,20卒(萃)取。2.规范书写元素符号:如N和H,Cu和Ca,S和O等要严格区分。3.掌握化学式书写规律:如CH4、NH3不能写成H4C、H3N,O-+H不能写成OH,(NH4)2CO3不能写成(NH3)2CO3。
(症状5):只求数量,得势不得分。(表现):每题都做,只求快,但得分不多。
(处方):应考时要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①会做与得分的关系:要克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保证得分。②快与准的关系:只有准,才不必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在考场上解决的问题,适当放慢一些,就会准一点。③难题与易题的关系:遇到难题不打持久战,看到易题不放松,看到难题不胆怯。
(症状6):离子方程式,判断失误。
(处方):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判断是高考化学试题的热点。解此类题目,必须明确“三项原则八大注意”。“三项原则”是指(1)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写成离子形式,其它写化学式。(2)电解质固体或纯液体之间,如NaCl固体和浓H2SO4的反应,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3)特殊物质特别对待:微溶物在生成物中写分子
+-式,在反应物中,如果是溶液,写离子形式,如果是浊液,写分子式。若NH4与OH在浓溶液中反应或加热,生成物写成NH3↑+H2O,其它情况下写NH3·H2O。
“八大注意”是指:(1)注意是否符合反应客观事实。(2)注意拆分是否合理。(3)注意是否漏写部分离子反应。(4)注意是否遵守三个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5)注意反应物的用量关系。(6)注意物质的状态、↑、↓及=、应用是否正确。(7)注意反应条件。(8)注意反应试剂的滴加顺序。
(症状7):无机推断,难以突破。(表现):典型物质的典型性质掌握不熟练,看不出明显的突破口。
(处方):无机推断题是高考必考题型之一。解题思路一般为:整体浏览扫描→反复推敲辨析→深挖细找抓关键→找准突破口→意向猜测举例→全面分析验证(正推法、逆推法、论证法、筛选法)→最后确认解答。
解题的关键是寻找突破口,中学阶段可做为突破口的主要有以下三类:
(1)特殊反应形成的转换关系:单质A+单质B转化为化合物C;化合物C+单质B转化为化合物D。单质A可以是S、N2、P、Na、C等。化合物甲+单质A→化合物乙+单质B,单质A可以是Na、Mg、Al、F2、Cl2、H2等。化合物甲+化合物乙→单质A+化合物丙。符合该形式的有①归中反应,如SO2和H2S反应。②歧化反应。如Na2O2与H2O或CO2的反应。③CO还原氧化物,如CO与CuO的反应。
(2)特殊的物理性质。常温下是液态的金属是汞,非金属是溴。物质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是:磷燃氯中烟雾茫,铜丝有烟呈棕黄,氢燃火焰苍白色,钠燃剧烈产白霜。有颜色的离
-2+2+3+子是:一阴三阳,红蓝绿黄。(MnO4、Cu、Fe、Fe)。沉淀有颜色的如AgI为黄色,Cu(OH)2为蓝色等。
(3)物质的特殊化学性质。如显碱性的气体唯有NH3;与碱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然后
2+变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只能是Fe;遇到KSCN显血红色,遇苯酚显紫色,只能是Fe3+等。
(症状8):有机反应,丢“小”写“分”(表现):有机题主要丢分是有机方程式的书写,主要表现在丢掉小分子物质,方程式中写分子式。
(处方):有机方程式书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区分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方程式中只能写结构简式,由于有机物普遍存在同分异构体,因此有机方程式中不能写分子式。(2)注意一些基因的连接方式,如RCHO不能写RCOH,ROH不能写OHR,尤其注意官能团在物质左侧的书写规律,如三硝基甲苯中苯环左侧的硝基不能写成NO2—。
(3)碳只能形成四个共价健,不能少写或多写H。(4)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连接,不用=。(5)方程式一定要配平,凡是方程式不配平的,一律不给分。(6)消去反应、缩聚反应酯化反应等切记不要丢掉小分子物质,否则一分不得。
(病症9):化学实验,一头雾水。(表现):对实验题无从下手,很难得满分。
(处方):近年的高考实验题,基本都是来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因此要对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要重温一遍。抓好“操作要点”、“实验细节”、“现象描述”。对于一个实验,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还能怎样?”“怎样更好?”等方面展开讨论。还要抓解题规律,如顺序的连接,气密性的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等。
三.科学安排、周密计划、稳步推进、提高效率
请注意合理安排自己的复习计划,尽量保持与整体复习计划同步。整体复习计划为: 1. 在二模后,用五周的时间完成二轮复习(以全品为主)。
2. 其余时间为专题、模拟训练及查缺补漏。在此期间必须同时做到三个回归:回归课本,熟记所有化学反应及方程式;回归练习,认真研究错题档案;回归试题,认真研讨04、05高考试题。
第四篇:高考冲刺阶段化学实验总结
高考总复习: 高中主要化学实验总结
一、氢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
实验1:如图所示,球形干燥管中装有碱石灰干燥剂。导管口蘸些肥皂水,控制氢气流速,吹出肥皂泡。当肥皂泡吹得足够大时,轻轻摆动导管,让肥皂
泡脱离管口,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肥皂泡迅速上升,说明氢气比同体积的空气轻。
实验2: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观察火焰的颜色。然后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儿,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与解释: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用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时,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接触烧杯的手能感到发烫。
氢气在空气里燃烧,实际上是氢气跟空气里的氧气发生了化合反应,生成了水并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3:取一个一端开口,另一端钻有小孔的纸筒,用纸团堵住小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使纸筒充满氢气。移开氢气发生装置,拿掉堵小孔的纸团,用燃着的木条在小孔处点火,注意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与解释:刚点燃时,氢气安静地燃烧,过一会儿,突然发生爆炸,听
到“砰”的声音。
点燃前,纸筒内是纯净的氢气,遇火燃烧。随着氢气的消耗,空气不断从纸筒底部进入筒内,筒内的气体变成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物,这种混合气体遇火
发生了爆炸。
实验4:在干燥的硬质试管底部铺一层黑色的CuO,管口微向下倾斜。通入氢气,过一会儿,再给CuO加热。反应完全后,继续通入氢气,直到试管冷却。
现象与解释: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为亮红色固体,同时管口有水滴生成。
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了铜和水。
二、碳族元素
实验1:把石墨电极或铅笔芯和导线连在一起,接通电源后,灯泡是否发亮?
现象与解释:灯泡发亮,说明石墨能导电。
实验2:参考左图所示装置,制一个净水器,并完成实验。
现象与解释:混有红墨水的水变为无色,说明木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实验3:把木炭加热到发红,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里,注意木炭在空气里和在氧气里燃烧有什么不同。燃烧停止后,立即向瓶内倒入一些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燃烧后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碳与氧气反应生
成了二氧化碳。
实验4:把经过烘干的木炭和黑色的氧化铜共同研磨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里,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用酒精灯(可加网罩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加热试管几分钟。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黑色固体变为有红色固体,说明有金属铜生成;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实验5:在一根细木棍的两端各系上一个大小相同的小纸袋(或一次性水杯),在木棍的中间部位系上一根细绳,使两端平衡,并把它系在铁架台上。取预先收集好的二氧化碳(注意观察颜色、状态),迅速倒入其中一个小纸袋中,观察两端的小纸袋是否继续保持平衡。
现象与解释: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的气体;倒入二氧化碳的小纸袋一端向下倾斜,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实验6:点燃两支短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阶梯上,把白铁皮架放在烧杯里,沿烧杯壁倾倒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二氧化碳使下层阶梯上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后熄灭。这个实验可以说明两点:第一,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第二,二氧
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实验7:向盛有紫色试液的试管里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石蕊试液颜色的变化。待石蕊试液颜色变化后,停止通入二氧化碳,并取少量溶液放在酒精灯火焰上
加热,再观察石蕊试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当通入二氧化碳时,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当加热时,红色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这是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碳酸很不稳定,很容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8:在盛有CO的贮气瓶的导管口点火,观察火焰的颜色。把一个烧杯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观察石灰水有什么变化。
现象与解释:烧杯内壁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CO在空气里燃烧生成CO2,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
实验9:在玻璃管里放入CuO,通入CO,并用气球收集尾气,然后加热,仔
细观察实验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黑色的CuO变成了红色的Cu,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说明CO
能使CuO还原成Cu,同时生成CO2。
实验10:在一个小玻璃杯中放入少量洗净的碎鸡蛋壳,加入一些盐酸,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有气体产生,有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说明鸡蛋壳中含有碳酸
盐。
三、氮族元素
实验1:在长玻璃管中放少量白磷,玻璃管的一端用软木塞或纸团塞紧,另一端敞开。先均匀加热红磷周围的玻璃管,然后在放红磷的地方加强热。观察
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加热后,玻璃管内有黄色蒸气产生,并且在玻璃管内壁冷的地方有黄色固体附着,此固体即为白磷。
实验2: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水里事先加入少量酚酞试液)。打开玻璃管上的夹子,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水进
入烧瓶。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烧杯里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杯内液体呈红色。说明氨极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具有碱性的氨水。(思考:如何用只用试管和烧杯做氨气极易溶于水的实验?)
实验3: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浓氨水和浓盐酸里蘸一下,然后将两根玻璃棒
接近,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当两根玻璃棒接近时,产生大量的白烟。这是由于氨水挥发出来的NH3与盐酸挥发出来的HCl化合形成微小的NH4Cl晶体。(思考:NH3与
浓硝酸、浓硫酸靠近时有什么现象?)
实验4:在试管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加热后不久,在试管上端的试管壁上有白色固体附着。这是由于受热时,NH4Cl分解,生成NH3和HCl,冷却后,NH3和HCl又重新结合,生成NH4Cl。
实验5: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NH4)2SO4和NH4NO3固体,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加10%的NaOH溶液,加热,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观
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加热后,两支试管中都有气体产生,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同时看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变蓝。说明(NH4)2SO4和NH4NO3都能与NaOH反应生成NH3。
实验6:在两支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铜片,分别加入少量浓硝酸和稀硝酸,立即用透明塑料袋将试管口罩上并系紧,观察发生的现象。然后,将加稀硝酸的试管上的塑料袋稍稍松开一会儿,使空气进入塑料袋,再将塑料袋系紧,观
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反应开始后,两支试管中都有气泡产生,是塑料袋膨胀,加浓硝酸的试管中反应剧烈,放出红棕色气体。加稀硝酸的试管中反应较缓慢,放出无色气体;当空气进入以充满无色气体的塑料袋后,无色气体变成了红棕
色。
在上面的实验中,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了NO2,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了NO,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生成了NO2。
四、氧族元素
实验1:将一支装满SO2的试管倒立在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槽中。观察实
验现象。
现象与解释:装有SO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以后,试管中的水面上升,试
管中的液体变为红色。
实验2:将SO2气体通入装有品红溶液的试管里。观察品红溶液颜色的变化。
给试管加热。观察溶液发生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向品红溶液中通入SO2后,品红溶液的颜色逐渐褪去;当给试管加热时,溶液又变为红色。实验说明,SO2具有漂白性,SO2跟某些有色物质
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实验3:在200mL的烧杯中放入20g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与解释: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且反应为放热反应,碳与浓硫酸反应有气体产生,产生的气
体使木炭变得疏松。
实验4:在一支试管里放入一小块铜片,然后再加入5mL浓硫酸,用装有玻璃导管的单孔胶塞塞好,加热。放出的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或品红溶液中。观察反应现象。反应完毕,冷却后,将试管中的液体慢慢倒入另一支盛有
少量水的试管中。观察溶液的颜色。
现象与解释: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发生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说明生成的气体是SO2;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
色,说明铜被浓硫酸氧化成Cu2+。
五、卤族元素
实验1:用坩埚钳夹住一束铜丝,灼烧后立即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里。观察发生的现象。然后把少量的水注入集气瓶里,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振荡。观
察溶液的颜色。
现象与解释: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继续燃烧,是集气瓶里充满棕黄色的烟(CuCl2的微小晶体)。氯化铜溶于水后,溶液呈蓝绿色(溶液浓度不同,溶液颜
色有所不同)。
实验2:在空气中点燃H2,然后把导管伸入盛有Cl2的集气瓶中。观察H
2在Cl2燃烧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纯干净的H2可以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的HCl气体在空气里与水蒸汽结合,呈现雾状。
实验3:把新收集到的一塑料瓶Cl2和一塑料瓶H2口对口地放置,抽去瓶口间的玻璃片,上下颠倒几次使H2和Cl2充分混合。取一瓶混合气体,用塑料片盖好,在距瓶约10cm处点燃镁条。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与解释:当镁条燃烧所产生的强光照射到混合气体时,瓶中的H2和Cl2迅速混合而发生爆炸,把塑料片向上弹起。
实验4:取干燥和湿润的有色布条各一条,分别放入两个集气瓶中,然后通
入Cl2,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干燥的布条没有褪色,湿润的布条褪色了。说明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某些染料和有机色素褪色。
实验5:观察溴的颜色和状态。
现象与解释:溴是深红棕色的液体,很容易挥发。如果把溴存放在试剂瓶里,需要在瓶中加一些水,以减少挥发。
实验6:观察碘的颜色、状态和光泽。取内装碘晶体且预先密封好的玻璃管,用酒精灯微热玻璃管盛碘的一端,观察管内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碘被加热时,不经熔化直接变成紫色蒸气,蒸气遇冷,重新
凝成固体。碘发生了升华。
实验7:(1)将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分别注入盛有NaBr溶液和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再注入少量四氯化碳。观察四氯化碳层和水层颜色的变化。
(2)将少量溴水注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再注入少量四氯化碳。观察四氯化碳层和水层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四氯化碳层和水层颜色的变化,说明氯可以把溴和碘分别从溴化物和碘化物中置换出来;溴可以把碘从碘化物中置换出来。
实验8:在装有少量淀粉溶液的试管里,滴入几滴碘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
化。
现象与解释:淀粉遇碘呈现出特殊的蓝色。
六、碱金属元素
实验1:取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
观察钠的颜色。
现象与解释:钠很软,可以用刀切割。切开外皮后,可以看到钠具有银白
色的金属光泽。
实验2:观察用刀切开的钠表面所发生的变化。把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
热,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新切开的钠的光亮的表面很快就变暗了,这是由于钠与氧气反应,在钠的表面生成了一薄层氧化膜。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固体
(Na2O2),发出黄色的火焰。
实验3:(1)向一个盛有水的小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投入小烧杯。观察反应的现象和溶液颜色的变化。
(2)切一块绿豆大的钠,用铝箔(事先用针刺一些小孔)包好,再用镊子夹住,放在试管口下,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等试管中气体收集满时,小心地取出试管,把试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检验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
现象与解释:(1)钠与水剧烈反应,熔化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伴有“嘶嘶”的声音,溶液颜色变成红色。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钠与水反应有气体产生,是放热反应。(2)试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时,有轻微的爆鸣声,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实验4:(1)把水滴入盛有Na2O2固体的试管中,立即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
(2)用脱脂棉包住0.2g Na2O2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在脱脂棉上滴加几滴
水。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1)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2)反应放出的热能使脱脂棉燃烧,而反应中生成的氧气又使脱脂棉的燃烧加剧。
实验5: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mL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0.3gNa2CO3或NaH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口。将气球内的Na2CO3和NaHCO3同时
倒入试管中,观察反应现象。
现象与解释:装有NaHCO3的试管上的气球膨胀得快,说明与NaHCO3与稀盐酸的反应比与Na2CO3稀盐酸的反应剧烈。
实验6:把Na2CO3放在试管里,约占试管容积的1/6,往另一支试管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然后加热,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起变化。换上一支放入同一容积NaHCO3的试管,加热,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Na2CO3受热没有变化,NaHCO3受热后放出了CO2。
实验7:把一小块钾,擦干表面的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稍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并跟钠在空气里的燃烧现象进行对比。
现象与解释:钾在空气里燃烧火焰呈紫色,比钠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
实验8:仿照上述“实验3(1)”完成钾与水反应的实验。
现象与解释: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生成的氢气燃烧,并发生轻微的爆炸,说明钾比钠的金属性更强。
七、镁、铝及其化合物
实验1:把2cm×5cm的铝箔的一端固定在粗铁丝上,另一端裹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立即把铝箔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底部
放一些细纱),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和耀眼的白光,反应
生成Al2O3。
实验2:在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10mL浓NaOH溶液,在各放入一小段铝片和镁条,观察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后,用点燃的木条分别放在两支试管口,有
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与解释:镁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铝能反应,并放出一种可燃性气体
——氢气,同时生成NaAlO2。
实验3:把点燃的镁条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里(集气瓶底部放一些细
纱),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镁条在二氧化碳里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在瓶的内壁有
黑色的碳附着。
实验4:用两张圆形滤纸分别叠成漏斗状,套在一起,使四周都有四层。把内层滤纸取出,再底部剪一个孔,用水润湿,再跟另一纸漏斗套在一起,架在铁圈上,下面放置盛沙的蒸发皿。把5g炒干的氧化铁粉末和2g铝粉混合均匀,放在纸漏斗上,上面加少量氯酸钾并在混合物中间插一根镁条,用小木条点燃
镁条。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镁条剧烈燃烧,放出一定的热量,使氧化铁粉末和铝粉在较高温度下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放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该反应生成了Al2O3和Fe,被称为铝热反应。
实验5:在试管里加入少量稀的Al2(SO4)3溶液,滴加氨水,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续滴加氨水,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用蒸馏水冲洗沉淀,可得较纯净的Al(OH)3。取少量Al(OH)3沉淀放在蒸发皿中,加热。
现象与解释:生成的白色胶状沉淀是Al(OH)3,Al(OH)3分解生成Al2O3和
H2O。
实验6:把上述“实验5”中制得的Al(OH)3沉淀分装在2支试管里,往一个试管里滴加2mol/L 盐酸,往另一个试管里滴加2mol/L NaOH溶液,边加边振
荡。
现象与解释:在酸或强碱里都能溶解。Al(OH)3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铝盐,与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
八、铁及其化合物
实验1:把烧的红热细铁丝伸到盛有Cl2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把少量水注入集气瓶中,振荡,观察溶液的颜色。
现象与解释:铁丝在Cl2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这是FeCl3的小颗粒。
加水振荡后,生成黄色溶液。
实验2:把光亮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在一根铁丝上,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另一端裹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缓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集气瓶里预先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上一层细砂)里,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铁与
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
实验3: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用试管收集产生的经干燥的气体,并靠近火焰点火
现象与解释:红热的铁能跟水蒸气反应,放出气体,这种气体靠近火焰点火时,能燃烧或发出爆鸣声,这是氢气。
实验4:在两支试管中各放入一根洁净的铁钉,然后分别注入5mL稀盐酸和
稀硫酸。观察反应现象。
现象与解释:都有气泡产生,试管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说明铁与酸反应生成Fe2+和H2。
实验5:在装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放入一根洁净的铁丝,过一会儿取出。
观察铁丝有什么变化。
现象与解释: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物质。说明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了单质铜。
实验6:在试管里注入少量FeCl3溶液,再逐滴滴入NaOH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溶液里立即生成沉淀,这是Fe(OH)3。
实验7:在试管里注入少量新制备的FeSO4溶液,用胶头滴管吸取NaOH溶液,将滴管尖端插入试管里溶液底部,慢慢挤出NaOH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挤出NaOH溶液后,开始时析出一种白色的絮状沉淀,这是Fe(OH)2。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这是因为白色的Fe(OH)2被空气里的氧气氧化成了红褐色的Fe(OH)3。
实验8: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10mLFeCl2溶液和FeCl3溶液,各滴入几滴
KSCN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Fe3+遇KSCN溶液变成红色,Fe2+遇KSCN溶液不显红色。Fe3+与KS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Fe3++3SCN—=Fe(SCN)3。
实验9:在上述“实验7”中盛有FeCl2和KSCN溶液的试管里再滴入几滴
新配制的氯水,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无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原溶液中的Fe2+被氯气氧化成了
Fe3+。
实验10:在试管里加入5mL FeCl3溶液,加入几滴盐酸和适量还原铁粉,振荡一会儿,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溶液不变成红色,说明溶液中的Fe3+被铁还原成了Fe2+。
第二部分 有机物的性质实验
一、物理性质实验
1.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真正涉及有机物物理性质的实验只有两个:
(1)石油的分馏
实验:装配一套蒸馏装置,将100mL 石油注入蒸馏烧瓶中,再加几片碎瓷片以防石油暴沸。然后加热,分别收集60℃~150℃和150℃~300℃时的馏分。
现象与解释:石油是烃的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在给石油加热时,低沸点的烃先气化,经过蒸馏分离出来;随着温度的升高,高沸点的烃再气化,经过蒸馏后又分离出来。收集到的60℃~150℃时的馏分是汽油,150℃~300℃时的馏分是煤油。
(2)蛋白质的盐析
实验:在盛有鸡蛋白溶液的试管里,缓慢地加入饱和(NH4)2 SO4或Na2SO4溶液,观察现象。然后把少量带有沉淀的液体加入盛有蒸馏水的试管里,观察
沉淀是否溶解。
现象与解释:有沉淀的析出,析出的沉淀可以溶解在水中。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溶液后,蛋白质的溶解度减小,使蛋白质凝聚析出,这种作用叫盐析。盐析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有机物物理性质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现归纳如下:
(1)颜色:有机物大多无色,只有少数物质有颜色。如苯酚氧化后的产物呈
粉红色。
(2)状态:分子中碳原子数不大于4的烃(烷、烯、炔)、烃的衍生物中的一氯甲烷、甲醛呈气态,汽油、煤油、苯、甲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等呈液态,绝大多数高分子化合物常温下呈固态。(3)气味:中学化学中涉及到的很多有机物具有一定的气味,如:苯有特殊气味,硝基苯有苦杏仁味,甲醛、乙醛、乙酸有刺激性气味,乙酸乙酯有芳香气
味。
(4)密度:气态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时,密度比空气大;液态有机物密度比水小的有烃(烷、烯、炔、芳香烃)、低级酯、一氯代烃、乙醇、乙醛等;密度比水大的有硝基苯、溴苯、四氯化碳、氯仿、溴代烃、乙二醇、丙三醇等。烷、烯、炔等烃类同系物相对密度随着分子内碳原子数的增加的而增大;一氯代烷的相对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小。
(5)水溶性:与水任意比混溶和易溶于水的有乙醇、乙酸、乙醛、乙二醇、丙三醇、苯酚(65℃以上)、甲醛、葡萄糖等;难溶于水的有烃(烷、烯、炔、芳香烃)、卤代烃、高级脂肪酸、硝基苯、溴苯。醇、醛、羧酸等有机物的水溶性随着分子内碳原子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二、化学性质实验
1.甲烷
(1)甲烷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
实验:把甲烷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试管里,观察紫色溶液是否有变
化?
现象与解释:溶液颜色没有变化。说明甲烷与KMnO4酸性溶液不反应,进
一步说明甲烷的性质比较稳定。
(2)甲烷的取代反应
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大约3min后,可观察到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滴,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说明量筒内的混合气体在光照下发生了化学反应;量筒上出现油状液滴,说明生成了新的油状物质;量筒内液面上升,说明随着反应的进行,量筒内的气压在减小,即气体总体积在减小。
2.乙烯
(1)乙烯的燃烧
实验:点燃纯净的乙烯。观察乙烯燃烧时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乙烯中碳的质
量分数较高,燃烧时有黑烟产生。
(2)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实验:把乙烯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里溶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KMnO4酸性溶液的紫色褪去,说明乙烯能被氧化剂KMnO4氧化,它的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3)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实验:把乙烯通入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里溶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溴的红棕色褪去,说明乙烯与溴发生了反应。
3.乙炔
(1)点燃纯净的乙炔
实验:点燃纯净的乙炔。观察乙炔燃烧时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乙炔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这是乙炔中碳的质量分数比乙烯还高,碳没有完全燃烧的缘故。
(2)乙炔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实验:把纯净的乙炔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里溶液
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KMnO4酸性溶液的紫色褪去,说明乙炔能与KMnO4酸性溶液反
应。
(3)乙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实验:把纯净的乙炔通入盛有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
里溶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溴的红棕色褪去,说明乙炔也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4.苯和苯的同系物
实验:苯、甲苯、二甲苯各2mL分别注入3支试管,各加入3滴KMnO4酸性溶液,用力振荡,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现象与解释:苯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去,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甲苯、二甲苯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去,苯说明甲苯、二甲苯
能被KMnO4氧化。
5.卤代烃
(1)溴乙烷的水解反应
实验:取一支试管,滴入10滴~15滴溴乙烷,再加入1mL5%的NaOH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待液体分层后,用滴管小心吸入10滴上层水溶液,移入另一盛有10mL稀硝酸溶液的试管中,然后加入2滴~3滴2%的AgNO3溶液,观察反
应现象。
现象与解释:看到反应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这种沉淀是AgBr,说明溴乙
烷水解生成了Br—。
(2)1,2-二氯乙烷的消去反应
实验:在试管里加入2mL1,2-二氯乙烷和5 mL10%NaOH的乙醇溶液。再向试管中加入几块碎瓷片。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溴水。用水浴加热试管里的混合物(注意不要使水沸腾),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与解释:生成的气体能使溴水褪色,说明反应生成了不饱和的有机物。
6.乙醇
(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实验:在大试管里注入2mL左右无水乙醇,再放入2小块新切开的滤纸擦干的金属钠,迅速用一配有导管的单孔塞塞住试管口,用一小试管倒扣在导管
上,收集反应中放出的气体并验纯。
现象与解释: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速率比水与金属钠反应的速率慢,说明
乙醇比水更难电离出H+。
(2)乙醇的消去反应
实验:在烧瓶中注入20mL酒精与浓硫酸(体积比约为1:3)的混合液,放入几片碎瓷片。加热混合液,使液体的温度迅速升高到170℃。
现象与解释:生成的气体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能使高锰酸钾酸
性溶液褪色。
7.苯酚
(1)苯酚与NaOH反应
实验:向一个盛有少量苯酚晶体的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振荡试管,有什么现象发生?再逐滴滴入5%的NaOH溶液并振荡试管,观察试管中溶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苯酚与水混合,液体呈混浊,说明常温下苯酚的溶解度不大。当加入NaOH溶液后,试管中的液体由混浊变为澄清,这是由于苯酚与NaOH发
生了反应生成了易溶于水的苯酚钠。
(2)苯酚钠溶液与CO2的作用
实验:向苯酚与NaOH反应所得的澄清中通入CO2气体,观察溶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可以看到,二氧化碳使澄清溶液又变混浊。这是由于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易溶于水的苯酚钠在碳酸的作用下,重新又生成了苯酚。
(3)苯酚与Br2的反应
实验: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试管里滴入过量的浓溴水,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可以看到,立即有白色沉淀产生。苯酚与溴在苯环上的取代反应,既不需加热,也不需用催化剂,比溴与苯及其同系物苯环上的取代反应容易得多。这说明受羟基的影响,苯酚中苯环上的H变得更活泼了。
(4)苯酚的显色反应
实验: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苯酚能与FeCl3反应,使溶液呈紫色。
8.乙醛
(1)乙醛的银镜反应
实验: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的AgNO3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浴中温热。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AgNO3与氨水生成的银氨溶液中含有的Ag(NH3)2OH是一种弱氧化剂,它能把乙醛氧化成乙酸,而Ag+被还原成金属银。
(2)乙醛与Cu(OH)2的反应
实验:在试管中加入10%的NaOH溶液2 mL,滴入2%的CuSO4溶液4滴~6滴,振荡后乙醛溶液0.5 mL,加热至沸腾,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可以看到,溶液中有红色沉淀产生。反应中产生的Cu(OH)
2被乙醛还原成Cu2O。
9.乙酸
(1)乙酸与Na2CO3的反应
实验:向1支盛有少量Na2CO3粉末的试管里,加入约3mL乙酸溶液,观察
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与解释:可以看到试管里有气泡产生,说明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2)乙酸的酯化反应
实验:在1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冰醋酸。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试管3min~5min,产生的气体经导管通
到Na2CO3饱和溶液的液面上。
现象与解释:在液面上看到有透明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闻到香味。这种
有香味的透明油状液体是乙酸乙酯。
10.乙酸乙酯
实验:在3支试管中各滴入6滴乙酸乙酯。向第一支试管里加蒸馏水5mL;向第二支试管里加稀硫酸(1:5)0.5mL、蒸馏水5mL;向第三支试管里加30%的NaOH溶液0.5mL、蒸馏水5mL。振荡均匀后,把3支试管都放入70℃~80℃的水浴里
加热。
现象与解释:几分钟后,第三支试管里乙酸乙酯的气味消失了;第二支试管里还有一点乙酸乙酯的气味;第一支试管里乙酸乙酯的气味没有多大变化。实验说明,在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了乙酸和乙醇,碱性条件
下的水解更完全。
11.葡萄糖
(1)葡萄糖的银镜反应
实验:在1支洁净的试管里配制2mL银氨溶液,加入1mL10%的葡萄糖溶液,振荡,然后在水浴里加热3min~5min,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可以看到有银镜生成。葡萄糖分子中含醛基,跟醛类一样具
有还原性。
(2)与Cu(OH)2的反应
实验:在试管里加入10%的NaOH溶液2 mL,滴入2%的CuSO4溶液5滴,再加入2mL10%的葡萄糖溶液,加热,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可以看到有红色沉淀生成。葡萄糖分子中含醛基,跟醛类一
样具有还原性。
12.蔗糖
实验:这两支洁净的试管里各加入20%的蔗糖溶液1mL,并在其中一支试管里加入3滴稀硫酸(1:5)。把两支试管都放在水浴中加热5min。然后向已加入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最后向两支试管里各加入2mL新制的银氨溶液,在水浴中加热3min~5min,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蔗糖不发生银镜反应,说明蔗糖分子中不含醛基,不显还原性。蔗糖在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的产物具有还原性。
13.淀粉
实验:在试管1和试管2里各放入0.5g淀粉,在试管1里加入4mL 20%的H2SO4溶液,在试管2里加入4mL水,都加热3min~4min。用碱液中和试管1里的H2SO4溶液,把一部分液体倒入试管3。在试管2和试管3里都加入碘溶液,观察有没有蓝色出现。在试管1里加入银氨溶液,稍加热后,观察试管内壁有
无银镜出现。
现象与解释: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到,淀粉用酸催化可以发生水解,生成能发生水解反应的葡萄糖。而没有加酸的试管中加碘溶液呈现蓝色,说明淀粉没
有水解。
14.纤维素
实验:把一小团棉花或几小片滤纸放入试管中,加入几滴90%的浓硫酸,用玻璃棒把棉花或滤纸捣成糊状。小火微热,使成亮棕色溶液。稍冷,滴入3滴CuSO4溶液,并加入过量NaOH溶液使溶液中和至出现Cu(OH)2沉淀。加热煮沸,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可以看到,有红色的氧化亚铜生成,这说明纤维素水解生成了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15.蛋白质
(1)蛋白质的变性
实验:在两支试管里各加入3mL鸡蛋白溶液,给一支试管加热,同时向另一支试管加入少量乙酸铅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把凝结的蛋白和生成的沉淀分别放入两只盛有清水的试管里,观察是否溶解。
现象与解释:蛋白质受热到一定温度就会凝结,加入乙酸铅会生成沉淀。除加热外,紫外线、X射线、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以及一些有机物均能使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变性后,不仅失去了原有的可溶性,同时也失去了生理活性,是不可逆的。
(2)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实验:在盛有2mL鸡蛋白溶液的试管里,滴入几滴浓硝酸,微热,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鸡蛋白溶液遇浓硝酸变成黄色。蛋白质可以跟许多试剂发生特殊的颜色反应。某些蛋白质跟浓硝酸作用会产生黄色。
第三部分 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实验
一、燃烧的条件
实验: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
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反应现象。
现象与解释:实验进行不久,铜片上的白磷产生白烟开始燃烧,而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并没有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用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二是要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
二、分子的性质
实验:在一个玻璃容器(如小玻璃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向水中加入一个小糖块。在容器外壁用铅笔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糖块溶解后,容器内液面下降。说明分子是运动的,分子间
有一定的间隔。
三、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1: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小的白磷。在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棒,并使玻璃棒能与白磷接触。将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取下锥形瓶,将橡皮塞上的玻璃棒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实验2:把装有无色NaOH溶液的小试管,小心地放入盛有蓝色CuSO4溶液的小烧杯中。将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两种溶液混合,再把小烧杯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现象与解释:上述两个实验反应前后天平都是平衡的。说明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跟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四、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实验1:在各盛有10 mL 水的2支试管中,分别缓缓地加入NaCl和KNO3固体。边加入,边振荡,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
现象与解释:实验说明,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水里,NaCl和KNO3不能
无限制地溶解。
实验2:给上述“实验1”中盛有KNO3溶液和剩余KNO3固体的试管缓慢加
热,边加热,边振荡。
实验3:给上述“实验1”中盛有NaCl溶液和剩余NaCl固体的试管缓缓加
入少量水,边加边振荡。
现象与解释:“实验2”中,KNO3固体继续溶解;“实验3”中NaCl固体继续溶解。这两个实验说明,中温度升高或增加溶剂的量的情况下,原来的饱
和溶液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
实验4:在各盛有10 mL 水的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gNaCl和0.1g熟石灰,振荡,观察现象。静置后在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室温下,2gNaCl完全溶解在10 mL 水中,得到均
一、透明的溶液;0.1g熟石灰却不能完全溶解,经充分振荡并静置后,有白色固体沉降到试管底部。说明,对于不同溶质来说,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的,稀溶液也不一定
是不饱和的。
五、结晶原理
实验:在烧杯里加入10g NaCl和KNO3的混合物(其中NaCl的量较少)。注入15mL水,加热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然后冷却,观察KNO3晶体的析出。
现象与解释: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较高温度下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时,部分KNO3从溶液里结晶析出。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降温时,大部分NaCl仍溶解在溶液里。
六、比较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
实验:把相同条件下的HCl、CH3COOH、NaOH、NaCl溶液和氨水分别倒入5个烧杯中,接通电源。观察灯泡发光的明亮程度。
现象与解释:连接插入CH3COOH溶液和氨水的电极上的灯泡比其他3个灯泡暗。HCl、NaOH、NaCl是强电解质,溶于水能完全电离成离子;CH3COOH和氨水是弱电解质,在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故HCl、NaOH、NaCl溶
液的导电能力比CH3COOH和氨水强。
七、离子反应
实验:在试管里加入少量CuSO4溶液,再加入少量NaCl溶液。观察有无变
化。
在另一支试管里加入5mL CuSO4溶液,再加入5mL BaCl2溶液,过滤。观
察沉淀和滤液的颜色。
在第三支试管里加入少量上述滤液,并滴加AgNO3溶液,观察沉淀的生成。
再滴加稀硝酸,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现象与解释:第一支试管中没有明显变化,溶液仍为蓝色;第二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为蓝色;第三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通过对上述实验现象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支试管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第二支试管中,CuSO4电离出来的Cu2+和BaCl2电离出来的Cl—都没用发生化学反应,而SO42—与Ba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的BaSO4白色
沉淀。
八、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几小块铝片,再加入5mL盐酸,当反应进行到有大量气泡产生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并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变化。
现象与解释:手有温暖的感觉,温度计测量的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是放
热反应。
实验2: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20 g已研磨成粉末的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再加入10gNH4Cl晶体,并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使Ba(OH)2·8H2O与NH4Cl充分
反应。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玻璃片上的水结成冰。说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九、比较金属性强弱
1.钠、镁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实验:向一个盛有水的小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然后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小烧杯。观察反应现象和溶液颜色变化。
取两小段镁带(已擦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3mL水,并滴入2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然后加热试管至水沸腾。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金属钠与水剧烈反应,滴入酚酞试液的溶液呈红色;镁与冷水无明显变化,加热缓慢反应,滴入酚酞试液的溶液呈红色。说明镁的金属性比
钠弱。
2.镁、铝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实验1:取一小片铝和一小段镁带,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再各加入2mL1mol/L盐酸。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铝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镁快。说明镁的金属性比铝
强。
实验2:分别向MgCl2溶液和AlCl3溶液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向Mg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NaOH溶液,白色沉淀不溶解;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NaOH溶液,白色沉淀溶解。说明Al(OH)3的碱性比Mg(OH)2弱,即铝的金
属性比镁弱。
十、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1:在两支放有少量大理石的试管里,分别加入10mL1mol/L的盐酸和
10mL0.1mol/L的盐酸。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在加入10mL1mol/L的盐酸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逸出,而在加入10mL0.1mol/L的盐酸的试管中,气泡产生的很慢。许多实验证明,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实验2:取三个小烧杯,编号为1、2、3。用黑笔在烧杯底部画上“+”字。按下表中的数量先分别在烧杯中加入Na2S2O3溶液和蒸馏水,摇匀。然后再同时向3个烧杯中加入2mLH2SO4溶液,搅拌并记录开始时间,到溶液出现混浊现象使烧杯底部的“+”字看不见时,停止计时。
现象与解释:溶液出现混浊现象使烧杯底部的“+”字看不见所需的时间,第1个烧杯最长,第3个烧杯时间最短。3个烧杯中,第1个烧杯Na2S2O3的浓度最小,反应速率最慢;第3个烧杯Na2S2O3的浓度最大,反应速率最快。
2.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用类似于上述“实验2”的方法,根据下表完成实验。
现象与解释:溶液出现混浊现象使烧杯底部的“+”字看不见所需的时间,第1个烧杯最长,第3个烧杯时间最短。3个烧杯中,第1个烧杯中温度最低,第3个烧杯中温度最高,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3.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质量分数为5%的H2O2溶液和3滴洗涤剂,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观察反应现象。
现象与解释:在H2O2中加入MnO2粉末时,立即有大量气泡产生,而在没有加MnO2粉末的试管中只有少量气泡出现。可见催化剂MnO2使H2O2分解的反
应加快了。
十一、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实验:在一个小烧杯里混合10mL0.01mol/LFeCl3溶液和10mL0.01mol/LKSCN
溶液,溶液立即变成红色。
把该红色溶液平均分入3支试管中。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1mol/LFeCl3溶液,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少量1mol/LKSCN溶液。观察这两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并与第三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相比较。
现象与解释:当加入FeCl3溶液或KSCN溶液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都变深了。这说明增大任何一种反应物的浓度,都能促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更多的Fe(SCN)3。
2.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实验:把NO2和N2O4盛在两个连通的烧瓶里,把一个烧瓶放进热水里,把另一个烧瓶放进冰水里。观察混合气体的颜色变化,并与常温时盛有相同混合气体的烧瓶中的颜色进行对比。
现象与解释:在烧瓶中存在平衡:2NO2(g)→ N2O4(g);ΔH<0
混合气体受热颜色变深,说明NO2浓度增大,既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被冷却时颜色变浅,说明NO2浓度减小,既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十二、盐类的水解
实验:把少量CH3COONa、Na2CO3、NH4Cl、Al2(SO4)
3、NaCl、KNO3的固体分别加入6支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使之溶解,然后分别用pH试纸加
以检验。
现象与解释:CH3COONa、Na2CO3是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呈碱性;NH4Cl、Al2(SO4)3是弱碱强酸盐,其水溶液呈酸性;NaCl、KNO3是强酸强碱盐,其水溶
液呈中性。
十三、原电池原理
实验:把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平行地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可以看到锌片上有气泡产生,铜片上没有气泡产生。再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如
左图),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用导线连接后,锌片不断溶解,铜片上有气泡产生。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导线中有电流通过。这一变化过程可表示如下:
锌片:Zn-2e—=Zn2+(氧化反应)
铜片:2H++2e—=H2↑(还原反应)
十四、电解原理
实验1:在一个U形管中注入CuCl2溶液,插入2根石墨棒作电极,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与电池正极相连的 电极附近。接通直流电源,观察U形
管内发生的变化及试纸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接通直流电源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阴极石墨棒上逐渐覆盖一层红色物质,这是析出的金属铜;在阳极石墨棒上有气泡放出,并可闻到刺激性的气味,同时看到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可以断定放出的气体是
Cl2。这一变化过程可表示如下:
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
阴极:Cu2++2e—=Cu(还原反应)
实验2:将上述“实验1”的装置中的CuCl2溶液换成饱和食盐水,进行类
似的实验。
现象与解释:在U形管的两个电极上都有气体放出。阳极放出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说明放出的是Cl2;阴极放出的气体是H2。同时发现阴极附近溶液变红,这说明溶液里有碱性物质生成。这一
变化过程可表示如下:
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
阴极:2H++2e—=H2↑(还原反应)
实验3:如图所示,在烧杯里放入硫酸铜溶液,用一铁制品(用酸洗净)作阴极,铜片作阳极。通电,观察铁制品表 面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银白色的铁制品变成紫红色。这一变化过程可表示如下:
阳极:Cu-2e—=Cu2+(氧化反应)
阴极:Cu2++2e—=Cu(还原反应)
第五篇:高考物理冲刺阶段复习备考建议1
高考物理冲刺阶段复习备考建议□ 大理州民族中学 杨劲斌
高考物理一般要经过三轮复习,每一轮复习目的各有侧重。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已经完成了紧张的2011年第一轮高考备考,如何在第二轮高考备战中巩固和提高成绩,是很多学生和学生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这里我给高三同学高考复习备考的最后冲刺作一些建议。通过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后,考生中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概念理解不清,物理规律掌握不准确。
2、解题习惯较差:符号运用混乱,解题过程不清,重要关系省略。
3、基本功不扎实:研究对象不清,受力分析有误,运算能力较差。
4、审题能力较差:物理过程不清楚,物理状态把握不明,隐含条件分析差。
5、解题能力较差: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较差,建立物理模型能力较差。
例:(2006年全国卷Ⅰ第23题)(16分)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d=3.0km处进行一次爆炸,观 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Δt=6.0s。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度。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km/s。
考生答卷中出现的主要错误:(1)审题不清;(2)省略过程失分;(3)符号混乱出错。
二、复习目标
1、夯实基础,注重课本,重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物 理高考以考查能力为主,但总是以知识点为载体的。特别是中学物理中有一大批属于I类要求的知识点,考查这类知识的题目大多属于低层次的题,对能力的要求不 高,只要复习到了,对它有一定的了解,就能正确地解答,尤其在总题量已经减少到只有13个题的今天,重视它是非常必要的。
现有的高 考模式,物理考查所占的时间在1小时左右,所以不会有太多的偏、难、怪题出现。例如:2010年的考卷中,14题“核反应方程”的问题,15题的“波的图 像”的问题,16题关于“热学”的问题,19题的“变压器”问题,20题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问题,都是比较基础的题目。有很多高考题教材上还有原型,所 以要回归教材。因为课本是老师上课的“本”,是编写参考书的“本”,是编习题的“本”,是学生学习的“本”,是命题者出题的“本”!所以不能舍本。
2、编织知识网络,构建知识体系。各个考点做到心中有数。
在后一阶段的复习中,一定要抓住主干知识,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基本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考生要自己编织知识网络,构建知识体系。
如: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1.功:W=Fscosα(定义式){W:功(J),F:恒力(N),s:位移(m),α:F与s间的夹角}
2.重力做功:Wab=mghab {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hab=ha-hb)}
3.电场力做功:Wab=qUab {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φa-φb}
4.电功:W=UIt(普适式){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
5.功率:P=W/t(定义式){P:功率[瓦(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
6.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Fv {P:瞬时功率,P:平均功率}
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最大行驶速度(vmax=p/f,P为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
8.电功率:P=UI(普适式){U:电路电压(V),I:电路电流(A)}
9.焦耳定律:Q=I2Rt {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10.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IUt=U2/Rt=I2Rt
11.动能:Ek=mν2 {Ek:动能(J),m:物体质量(kg),ν:物体瞬时速度(m/s)}
12.重力势能:EP=mgh {EP: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
13.电势能:εA=qφA {ε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面起)}
14.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
W=mν22-mν21或W=ΔEK
{W: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mν22-mν21}
15.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ν21=mgh1=mν22+mgh2
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ΔEP注:(1)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转化多少;
(2)O°≤α<90° 做正功;90°<α≤180°做负功;α=90°不做功(力的方向与位移(速度)方向垂直时该力不做功);
(3)重力(弹力、电场力、分子力)做正功,则重力(弹性、电、分子)势能减少
(4)重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见2、3两式);
(5)机械能守恒成立条件:除重力(弹力)外其它力不做功,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
(6)能的其它单位换算:1kWh(度)=3.6×106J,1eV=1.60×10-19J;
*(7)弹簧弹性势能Ep=kx2,与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3、强化建模,提高物理解题能力。
加强物理过程的分析,注重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
(1)一般方法:互相关联的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构成了物理问题,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环节:
在 这几个环节中,根据问题的情景构建出物理模型是最关键的,也是较困难的环节。由问题情景转化出来的所谓“物理模型”,实际上就是由理想的对象参与的理想的 过程。如质点的自由落体运动、质点的匀速圆周运动、单摆的简谐运动、点电荷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串并联电路等等。这种物理模型一般由更原始的物理模型构 成。
(2)物理模型:原始的物理模型可分为如下两类:
对象模型(质点、轻杆、轻绳、弹簧振子、单摆、理想气体、点电荷、理想电表、理想
变压器、匀强电场、匀强磁场、点光
源、光线、原子模型等)
过程模型(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平抛运动、简谐运
动、简谐波、弹性碰撞、自由落体运
动、竖直上抛运动等)
(3)建立物理模型:所谓“建模”就是将带有实际色彩的物理对象或物理过程通过抽象、理想化、简化和类比等方法转化成理想的物理模型。正确构建物理模型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养成根据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结合题目描述的现象、给出的条件,确定问题的性质;同时抓住现象的特征寻找因果关系。这样能为物理模型的构建打下基础。
②理想化方法是构建物理模型的重要方法,理想化方法的本质是抓住主要矛盾,近似的处理实际问题。因此在分析问题时要养成比较、取舍的习惯。
③ 要透彻掌握典型物理模型的本质特征、不断积累典型模型,并灵活运用他们。如研究碰撞时,总结出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两个模型,但后来发现一些作用时间 较长的非碰撞类问题,也有相同的数学形式,这就可以把这些问题也纳入到这两个模型中去,直接应用这两个模型的结论。在粒子散射实验中,粒子与重金属原子核 的作用是非接触性的静电力作用,由于动能守恒也可纳入弹性碰撞模型。
4、研读《考试大纲》,把握命题特点。
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需弄清常考的、必考的、变化的知识点。如计算题的物理情景以什么背景材料切入,涉及到哪些重点和主干知识。通过认真研究,可以把握高考命题的基本趋势,以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如:近三年高考物理计算题涉及考点统计
5、强化实验,注重创新。
近年物理高考试题中,实验题占15%,试题中考的原理,都是中学物理中最普遍、最常用的原理,但问题情境是新的。从历年物理高考的实践来看,实验题的得分率 一般都不高。所以在实验复习中,弄懂其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熟悉实验器材,掌握实验方法与步骤,准确记录数据,并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不能 简单地背诵条款,要落实到动脑动手上。近几年的高考都是考一大一小两个实验,多数还是电学实验为主。电学实验是高考的热点,立意新颖、灵活多变的试题更适 合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也为考生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同时也给一部分考生留下了遗憾。为了灵活地驾驭多变的实验试题,我们可以从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入手构建实验框架,以坚实的基础知识应万变的试题。如:在电学设计性实验中,主要应该从“控制电路”和“测量电路”两方面去考虑。
(1)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的设计原则是:给测量电路或用电器提供安全工作的电压和电流。一般由滑动变阻器完成控制,其连接方法有“限流法”和“分压法”,它们之间的差异是:
①“限流法”由于接法简单,电路能量消耗小,当两种电路都能满足要求时,一般优先选择“限流接法”。
② 必须考虑选用“分压法”的情形有:a.用电器阻值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b.“限流接法”中,最小电流或电压超过用电器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或超过电 流表电压表的量程;c.要求用电器的电压从零开始调节,或者要求电压变化范围大(多测几组值);d.用电器上的铭牌标志不清。
(2)测量电路
测量电路的设计原则是:在满足安全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
①当待测电阻是小电阻时,采用外接法;当待测电阻是大电阻时,采用内接法。在具体实验中,也可用试触法来判定到底采用内接法还是外接法。
②还可考虑采用“半偏法”或“替代法”。
在 临考前,考生还应该参观实验展览,面对实验装置回忆实验的原理,看看有哪些器材,为什么要选用这些器材?实验的步骤怎样?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引起误差 的原因是什么?可通过哪些措施减少误差?并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必要时动手做做,以加深印象。发挥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
6、精选练习,学会反思。
(1)选题要精。注重试题的:新颖性,提高临场时的灵活应对能力。梯度性,提高自信心和攻克难题的积极性。适度性,避免过度训练而产生的思维惯性。针对性,以消除薄弱环节。
(2)瞄准“中档题”。总复习阶段不是题做的越多越好,应该有针对性地训练。高考理综物理命题以中档题为主,因此目标应是瞄准中档题,真正吃透题中描写的物理图 景,分析清楚物理过程,感悟解题思路。个别基础好的考生可以适当分一些精力研究近年高考卷中难度较高的压轴题,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3)控制选题数量。选择试题要能够帮助从解题中悟出科学思维方法,总结出解题规律,突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跃迁。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7、强化综合,规范解题过程。
(1)高考理科综合的答题时间生物约需要25分钟,化学约需要50分钟,物理约需要60分钟,余下的15分钟作为机动时间,用于重点检查或补做难题。从试卷类型 上分,第一卷用时约50分钟,第二卷用时约85分钟,留15分钟当机动时间。要做到合理安排时间,最主要的问题是速度,原则是“稳中求快,准确性第一”。没有准确性的快不可取,因为对大多数考生来讲,理综考试几乎没有检查的时间。
(2)简洁文字说明与方程式相结合。题中用到的公式、定理、定律要说明根据;题解要像“诗”一样分行写出,方程单列一行。分步列式,不要用综合或连等式。
(3)对复杂的数值计算题,最后结果要先解出符号表达,再代入数值进行计算。
三、复习策略
1、高考考记忆。历年的高考考纲都无一例外的指出:高考的性质决定了高考必须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位。但我们说高考首要是考记忆,这不是故作惊人之语,而是有 其特定的含义:如果我们平时注重了思维训练,注重了归纳和归类,把各种高考所必须的考试方法、技巧都烂熟于胸,那么高考卷对我们而言,考查思维能力的试题 就只占到20%,而考查记忆能力的则占到了80%之多。因此,在考试中,凭借记忆做出来的考题越多,考试的胜算也就越高。这里强调的记忆,不仅仅包含学习中必须记住的,例如物理概念、公式、定理等,还应该包括对典型例题解题套路的记忆。为什么有些题目对一部分同学来说,考的是思维能力,而对另一部分同学来 说,考的却是记忆能力,就是因为有些同学记住了平时做过的一些典型例题的解题套路。
2、第二轮复习不是第一轮复习的机械重复,它是重点、难点的复习,是知识的综合和物理方法的训练。
(1)围绕重点、难点、热点进行“踩点”复习,理清纵横关系,有的放矢。如力学中抓住受力分析,守恒条件的判断,运动过程的分析这三个难点,围绕牛顿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三个重点,重新编织知识网络,探究解决问题的规律。
(2)采用“小综合”形式有机地串联学科内各块知识。如把力学中的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电磁学中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导体棒在磁场中运动等知识有机地结合成专项复习。
(3)采用专题复习的形式,进一步熟悉、熟练解决常见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和要求。如,图像专题、极值问题的处理途径,临界问题的分析讨论,选择题的常用解法,综合题的解题要求,信息给予题的类型及对策等专题。
3、第三轮的强化训练阶段重点要做好三件事。首先,要根据高考试卷的题型、题量、分值、要求等集中训练多套高考模拟试卷,适应理综答题顺序和时间的合理分配,保持住答题手感,全面提高应考能力。其次,通过练习,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差。再次,借助教师编印的复习提纲,回归书本,温故知新。
4、增强信心。考试本就是厚积薄发,所以高考考的是我们多年来积累的知识和学习的习惯。同样,高考虽然考考生当时的心理状态,更是考他们多年来的一种心理素质 和习惯。建议考生考前一定要适当放松心情。现在距高考还有一段时间,只要考生静下心来复习,提高成绩是完全有可能的。高考试题不是之前想象的那么难。千万 不要丧失信心,放弃努力。
总之,现在的高考试题越来越灵活,所考察的内容和重点也倾向于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 验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综合能力。有针对性复习才会学有所获;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可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各种能力训 练,能提高高考的适应性。考生需要按照老师的整体安排,认真的完成学校的功课,力争以全身心投入到复习备考中去。相信一定能够取得高考的最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