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家长该为孩子做些什么?
高三家长该为孩子做些什么?
孩子高考,对于一个家庭和社会来说,大家都知道是一件大事。每年的六、七月份,对于有孩子或亲属参加高考的家庭来说,都是一段不寻常的日子。可以说,高考是关涉到千家万户的大事,也是教育部门和社会的一件大事。那么,对于有孩子将要参加当年高考的家长来说,该做些什么?每年高考结束之后,都会有很多家长感慨万千,有的懊悔,有的高兴;有的难以说出各种诸多感受,有的几乎可以说,为了孩子的高考,自己差不多成了一个教育专家,并且很乐于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自己的亲属,朋友„„但在这之前,绝大多数作为独生子女的家长,也只是靠自己的摸索,或亲戚朋友的零碎经验来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走过高三的岁月。因此,如何在孩子进入高三后,家长有一个充分的准备,能够为孩子提供帮助,并且科学合理的指导孩子,使孩子在高考中发挥正常的水平,顺利的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我想,这应该是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这里我想谈谈自己一些肤浅的看法,希望对家长们有一些帮助。
一、作为家长,在孩子进入高三前的那个暑假,就应该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孩子在经过了高
一、高二的学习生活之后,知识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那毕竟只是阶段性知识的学习。孩子的成绩只代表了他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并不能完全预示着他今后的发展。也就是说,在进入高三之后,除了进一步学习高三的课程外,还要进行中学阶段的各科知识系统的深入的学习。这就不仅仅是检验孩子阶段性学习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还会检验孩子综合概况知识的能力。这无论从知识上的要求,还是从能力上的要求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具备了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家长还要有这样的一个心理准备,那就是,不能把孩子过去的成绩和他进入高三阶段的学习完全对等的联系起来。过于乐观或悲观的想法都是不明智也是不科学的。应该客观地分析孩子的现状,包括知识和能力的。这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孩子在高一高二的时候,成绩还不错,但是进入高三之后,成绩出现了大滑坡,家长就出现紧张的心理。因为心理紧张,认为孩子成绩太差,就马上与高考联系起来,觉得孩子没有希望了,脾气就变得烦躁、罗嗦,动不动就训斥孩子,甚至在言语上也顾不得过多的考虑,这有意无意中给孩子很大的伤害,打击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第二种情况,认为孩子在高一高二的时候成绩都没有什么好情况,到了高三就更加没有希望了,所以整天唉声叹气,罗里罗唆,结果就会把一些本来想在高三的时候好好学习,重振旗鼓的孩子当头一棒,孩子于是又变得心灰意冷,破罐子破摔。所以,对于家长来说,无论孩子过去的成绩如何,都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相信孩子在最后的一年高中生活中,只要他认真努力,情况一定比现在要好。而且更重要的是,一旦出现起伏高低的变化,切不可急躁,而应该与老师取得联系,采用比较冷静客观的做法,使孩子顺利地走进高三,我认为这是关键的第一步。
二、随着孩子进入高三,他们的学习一天天紧张起来,学习压力也就一天天加大,这时家长应该也能够做到的是什么呢?那就是从生活上多多关心他们。无论从饮食还是睡眠方面,都应该多去观察、询问、理解,做一些孩子喜欢吃的菜肴,或经常变化着菜谱,使孩子在饮食上有一种愉快的心情,良好的食欲,身体上也就得到了根本的保证。在孩子经过了一次小考之后,有条件的也可以奖励性地带孩子出去餐馆小吃一顿,让孩子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情绪上的释放。但切记,在生活上的关心,并不完全等同于包办或强迫,有些家长对孩子关心的心情迫切,要求孩子按照家长的意愿去饮食,吃他不愿吃的菜肴,甚至吃多少,怎样吃,都有严格的要求,并且自认为是对孩子的关心,但往往适得其反,孩子不但不领情,反而还和父母闹别扭,结果有时不欢而散,甚至还有些倔强的孩子离家出走„„因此,关心不等于包办,关心不等于强迫,一切都要建立在尊重孩子的意愿上。因为,高中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有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作为父母,在孩子进入高三之后,要特别关心孩子的睡眠。因为睡眠的好坏往往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效率,同时也或多或少地反映孩子的心理情绪。关心他们的睡眠,就是关心他们的心理情绪。孩子一旦出现失眠的情况,就要耐心询问,并且可以用心理疏导的方法与孩子谈心,舒缓他们的情绪,也还可以用自己治疗失眠的经验来帮助他们治疗失眠,甚至还可以到医院去请教医生。曾经有一位家长,她的孩子在高考前一个晚上,因为紧张而半夜醒来,无法入眠,这位家长耐心地和孩子聊天,告诉她,这天晚上不但是她一个人睡不着,很多同学也会睡不着的,你紧张,别人也会紧张,不用害怕。孩子在妈妈的安抚下,终于慢慢地睡着了,母亲在孩子的床边守了一夜,这位孩子就是母亲一次一次的鼓励下,走向考场,最后发挥很好,顺利地考入她理想的学校。可以说,每一个成功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父母。
三、作为高三学生的家长,应该明白,家庭环境对于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性,尤其是孩子进入高三年级学习之后,环境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中国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就足以看出孟子的母亲已经明白环境对于一个孩子学习及成才的重要性,何况是生活在现代文明高速发展中的我们呢?关心孩子的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Middle inspirational yuedu.mipang.com)有一位老师利用星期六晚上时间到一个学生的家里去家访,结果发现这位学生的家里坐满了打麻将的人们,家里乌烟瘴气,家长看到老师来访之后,叫老师先坐一会儿,等自己打完这一局再聊。这位老师看到这番情景时,心中十分失望,而这位家长的孩子——一位重点班的学生,最后因为无人管教,自己放纵自己,高考落榜了。
那么,作为高三学生的家长,是不是就不能有自己的娱乐活动了呢?那也不一定。我认为这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有些孩子,他从小就养成了比较好的学习习惯,到了高中阶段已经不太需要家长的介入和督促了,自己就已经能够自觉地学习,并且学习成绩也比较稳定,这样孩子的家长,当然也不能太大意,只要远程遥控便可以了。但是,对于一些平时自觉性较差或者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家长就要相对辛苦一些了,一方面,要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平时要减少邀请亲朋好友到家里来聚会的次数和时间,使家里保持安静,利于孩子学习;另一方面,家长平日在家,只要孩子在学习,就应该减少看电视的时间,或者把电视的声音放小一点;第三方面,减少自己在外应酬的次数和时间,留下更多的时间在家督促和教育孩子。我想,只要家长在孩子即将毕业的时候,多多关心他们,教导他们,他们也一定会慢慢地改掉自己的陋习,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学习也会逐渐好起来。
四、作为家长,在孩子进入高三年级的学习之后,应该积极参加学校或班级组织的家长会,并且要认真听讲,有什么疑问的地方也要多与老师交流,和班主任或科任老师沟通,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及思想动态,了解近几年和当年的高考动态。
作为高三年级的家长,应该知道,学校对于高三年级的工作是十分重视的,因为它毕竟是毕业班的工作,从开学伊始,到学期计划,再到整个毕业年级的工作具体安排,都应该是有一个十分周详的安排,因此,对于毕业班学生的家长,就有必要了解学校的这些安排,以便于家长根据孩子的学习进程进行自己的工作及对孩子教育的协调。通常有这样的情况,有些家长比较重视孩子所在班级的班主任的汇报,而对于校方领导代表的发言就不是很重视了,因为他认为这也许并不是很切近于自己孩子的情况,只是笼统的讲话而已。其实不然,校方代表的发言是一个宏观的形势,只有宏观方面的情况把握好了之后,才能从小方面更微观的指导好自己的孩子进行高考等一系列的工作,所以,家长除了认真听取班主任的汇报以外,还要重视学校的意见。同时,参加家长会,不要光看自己孩子的分数,还要了解同班同学的学习情况,别人孩子的考试情况,更要了解自己孩子学习成绩的发展状况。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孩子于所在班级和学校的位置,实事求是地确定孩子的位置,才能客观的科学的指导好孩子进行高考,以及最后高考填写志愿以及选择专业等工作。这可以说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五、在孩子进入高三之后,父母应该留意高考动态,关心孩子的兴趣,了解孩子的理想,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慢慢地与孩子交流,再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选择适合于孩子志趣与理想的大学,让孩子在此基础上读到自己喜欢的大学、喜欢的专业。
有些家长,非常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不但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思想动态,更懂得在高考前夕去研究高考的动态、高校录取的情况、以及各专业的学习状况。这些家长经常购买一些介绍高等学校的手册,还从网上查询历年及当年高等学校录取的情况,及时了解高考动态,这样,就能做到心里有底,到最后指导起孩子选择学校和专业来,能得心应手,让孩子不留下遗憾。所以作为高三学生的家长,不能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老师的身上。说实话,到了高考最后的关头,老师还是要尊重家长和学生自己的意见,以家长和学生的意见为主,老师不能包办和代替家长。
六、在家长做好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之后,就要照应前面的第一点,除了做好心理上的准备之外,还应该做好经济上的准备。因为现在的高校都是要交费上学的,孩子经过十几年努力,最后能顺利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是十分不容易的,家长为此应该有一个长远的经济计划,为孩子的进一步深造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一点,我在这里就不用赘言了。
总而言之,做家长,应该做一位智慧型的家长。作为智慧型父母,重要的是在孩子茫然的路上指路和照明,当孩子需要时给予及时的帮助,使他们感到父母是最可信任的人,是最能理解他们的人,是心理上的朋友,父母和他们只有年龄的差异,但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心灵上是相通的。对孩子来说,父母不仅仅是保护者与抚养者,父母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榜样,一个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英雄。正因如此,智慧型的父母都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和以身作则。他们认为:一定要趁孩子需要时,多教养和多享受他们的童真,有了孩子,就一定要享受做父母的责任和快乐。很多事业上成功的父母,都拿出很多时间陪孩子游玩、沟通和交流,特别是孩子需要的时候,在孩子人生成长关键的时候,给孩子科学而客观的指导,与孩子一起经历人生的风风雨雨,他们认为这是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有一天孩子长大离开你,这样的经历再也不会回来了。因此,愿我们做一位智慧型的家长,培养出智慧型的孩子,为社会和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孩子高三了,家长你准备好了吗?
第二篇:我们该为七年级学生做些什么
我们该为七年级学生做些什么(下篇)
——写在2012-2013学即将结束之前
接手现教班级已经快一整年了。其中的滋味很难言语。
忽然想起读过龚自珍的一首诗:“为何汹涌须挥剑,去尚缠绵可付箫。剑气萧心两相知,亦狂亦侠亦温文。”
诗人认为,理想的人就应该是“亦狂亦侠亦温文”。有鲜明的个性,热烈的感情,既有勇于助人,敢于任事的侠义风格,又有善知他人冷暖,善于关心体贴他人的性情。这样的人,才能与人肝胆相照,息息相通,如秦时古月,千载犹明,如岭上白云,情态万千。龚自珍的这首诗中,提出了“人”的理想,带有强烈的理性光辉。
我认为,理想的课堂亦是如此。执教者在讲台上挥洒自如,在三尺自由之地尽情施展,点拨,引导。在课堂上,五彩粉笔是剑气,一张素口是箫心,虽无口技表演者之技艺之精湛,却有古乐敲击相伴下说书人之能言。
刚教这群学生时,我曾笑笑对他们说:你们是一部部小复印机,那老师就是一部大复印机,大家希望上课都是这样过来吗?学生嘻嘻地笑了:六年级我们就是这么被老师教的,我们习惯了。
改变学生,从改变自己开始。“困”则思变。无论今后碰到怎样的问题与困难,就是改变,唯有改变才有出路。要领略“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就要一步步去丈量“峰回路转”前的艰难险阻。
魏书生老师是我最敬佩的老师之一。他独树一帜的语文教育观,易学实用高效,是语文界的奇迹。在他众多的教育方法中就是千方百计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带领学生进行道德长跑,写日记,犯错误病例,在两个自我的矛盾斗争中学会思辨,学会学习。在假期里,我布置学生以“名著阅读”为主题做一份手抄报。既能发挥学生画画的特长,更是借此让他们自主地去阅读名著,而不是老师逼着他们去读,或者是做题。
或许可以像李镇西老师一样,带领学生走进名著,走进诗意的语文世界中,给学生读名著,和学生一起享受语文的美。
在本学期,我选了一位副语文课代表,两位课代表,一男一女,分工合作,相得益彰。也想着选拔语文代言人,让语文更亲近学生,让学生更热爱语文。在期中考试的表彰会上,我把自己精心挑选的书籍放在讲台上,我发现台下学生的眼睛如此发亮,如此睿智。语文科第一、二名,我奖励他们一本莫言的小说。我觉得把书籍作为奖品,比什么都划得来。
近日看到《中国教育报》有介绍一大学在大学生的倡导下,有创意地建设了“真人图书馆”,就是利用“人人都是一部书”的思想点子,形式是“五人一桌一组”,轮流“说出你的故事”,记录,讨论,启发,思考,衍生,融合。这个点子真的很有独创性,人生亦书。可以说是平民版的“说出你的故事“,校园版的”铿锵三人行”。在前几年教初三毕业班兼班主任时,曾经利用星期四下午第七节(放学时间),在学生会(也是文学社)办公室让喜欢语文的学生围坐在一起,美其名“相约星期四”,形式和“真人图书馆”差不多,我主持,我选题,大家畅所欲言,说到动情处,往往有学生落泪。那一年,我还帮本班的学生出版(学校自印)毕业纪念册,每个学生都有一篇作品在里面。我觉得那是我给学生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事情。那年中考语文成绩是出奇的好,似乎后来几届都没有超过。
教育要前景,教育更要前进,不是老师多布置一道作业,多补一节课,多考一次试,多排一次名,多投一点钱就是解决得好。他要管理者有前瞻的思想,独到的眼光,开拓的胸怀,年轻的步伐才能带领好一个团体,才能成为领头“师”。
教着七年级的书,我想,或许我该放一放,静下来想一想,下学期,他们该是八年级了。
第三篇:孩子学琴家长应做些什么
孩子学琴家长应做些什么
要孩子学吉他的目的是什么?要他当吉他家?满足孩子的兴趣和要求?加强点艺术修养?让他能改一改任性、浮躁的脾气?„„各种各样、初衷不一。其实孩子学吉他要顺其自然,寓教于乐,切记操之过急、更不宜期望值太高。儿童学习吉他,家长和儿童都要有:耐心、细心、恒心、专心、静心、精心、信心、决心。实际上这也是家长自我修养和培养儿童自控自治、顽强坚毅、细致耐心、精益求精、认真负责性格的一个过程。通过学练吉他,家长和儿童的性格、品德都会大为改观。
一、需要家长静心、耐心、细心的陪练
“有老师给我孩子上课,家长只需负责接送就行,其余不必操心”,这实际上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初学时需要解决的课题较多,诸如:规范化的手型、科学合理的弹琴姿势、稳而准的节拍节奏感的训练、规范指法习惯的培养、读谱知识的理解和熟练等等。幼儿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一般都缺乏自控、自制力。因此在家练习时,须有家长的具体辅导、陪练应着眼于培养孩子的独立学习、工作的能力,要以启发、提醒为主,尽量少一些包办代替和强迫命令。许多事例表明,学琴的孩子能否顺利、正常进步,虽和孩子本身素质、教师教学水平有关,但也直接和家长陪练的责任心、态度、方式方法有关。
二、要高度重视“基本技术练习”和“练习曲”的练习
有人误以为弹练吉他就是“玩玩”而已,是件可以不必花太多力气、一学就会,非常轻松的事。学练吉他的内容通常包括基本技术练习{音阶、琵音}、练习曲、乐曲{包括主调音乐、复调音乐}三大部分。多数学生{和家长}比较喜欢有动听旋律的乐曲,因此平时弹练较多;而“基本技术练习”和“练习曲”因感其枯燥乏味,往往练弹较少,甚至一点也不弹。其结果是乐曲中如有技术难度稍大一点的片段,因技术不过关,弹起来不是断断续续就是连滚带爬,始终难以达到流畅自如的境地,其进步必将受到很大影响;如进行到《卡尔卡西OP60 25首练习曲》程度以上,要再上一个台阶也会非常困难。相反,如果对基本技术练习和练习曲有足够的重视,能按每一个阶段提出的要求去练,并且扎扎实实地达到要求,其进步将是异常明显和惊人的。
三、要求要适度
绝大多数孩子都爱学吉他,但爱学不等于爱练。只靠上课,哪怕一周上两节课、几节课,而回家后不练或练的很少,这样是不可能学好吉他的。要孩子做到爱练,非常容易,既要教师谆谆善诱,更需要家长耐心而经常的启发、培养、督促。要注意培养孩子每日定时{几点钟开始、练多少时间}、定量{多少内容、多少遍}、静心、精心、练习的习惯。如果仅将练琴变成了想起来才做的一件事,这就坐失培养孩子凡事认真、精益求精良好性格的时机,在不经意中娇惯孩子马马虎虎的惰性。这样的琴童大多进展很慢,经常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学习态度,学习进度都难以令人满意。
四、考级要量力而行
业余吉他考级应是琴童已具备某种程度的基础上去报考相应的级别。一般是一年考一级,也有少数人两年考一级或一年考两级的,每个琴童的情况各不相同,因人而异。如果脱离琴童的实际水平,拔高报考较高级别,一是可能力不从心而未获通过。这必然挫伤琴童的积极性;再不就是侥幸通过,也是把考级的几首曲子颠来倒去地硬拼硬练弹了大半年或是一年后才取得的。其代价就是舍弃了考级以外必须学练的其他许多内容,单打一独根竹竿似地拔高,也会使孩子兴趣索然。日后如果再上一个新台阶,就会因基础不稳定固而显得后劲不足。
“拔高”是个表面现象,其根源有的属于教师的急功近利或经验不足;有的则属于家长脱离实际的要求。其结果都是违背了教和学的客观规律,有碍孩子的健康、顺利成长。
选摘了戴树屏教授的见解,希望读了它们,应有所体会吧!
家长应该如何辅导孩子练琴
在孩子学习弹钢琴的过程中,老师上课固然重要,但是家长采取适合的方法,辅导孩子练琴,配合老师学习,提高孩子的兴趣,也是很关键的。
刚一开始带孩子上课,觉得老师每课时所授内容不多,作业也仅为了小汤普森教材中几首小曲子,认为回家练习就行了。可几课后发现,老师留的作业孩子完成的并不太好,有的还要继续重弹,进度也很慢。于是,我改变了以前仅仅是坐在一旁不参与听课的状况,而是也在一边认真听课并仔细记“笔记”。一课下来,16K 的纸记了四五页,这才明白,初学琴的小孩对于这么多从没接触过的知识,很难都记住,所以练起来就会与老师的要求有出入。因为初学阶段家长陪着学是非常重要的。
经过“陪听课”、记“笔记”,家长已然成了半个老师了;所以接下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改变孩子“自由式”的练琴方法。
在练琴时,可以把一周的时间分两段。前三天为第一段。把老师讲的每一个作业的重点、难点重复给孩子。这一时期家长要尽可能地陪着孩子练习,并严格要求孩子一定按要领弹奏。同时对上节课的弹奏问题要先改正,且做到不改对了,不能弹新作业。第二阶段为后三天,就让孩子自己联系,以提高熟练程度。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既按照老师要求弹琴又可以训练独立学习的能力。最后一天晚上“彩排”;家长全面检查练习结果。经过这样的练习,回琴上课就是件轻松的事了。
随着课程难度的加深,家长会由“半个老师”转化为“门外汉”。那么光靠“记笔记”恐怕就不行了。例如老师的范奏、弹奏技巧的重点演示、强弱对比的表情记号和处理等,笔记就不能全解决问题了。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用录音机先录下来,回家练习时,碰到困难再请教“看不见的老师”。坚持这样做,效果也不错。
学琴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出现厌烦情绪,不爱练琴。这时家长万万不可“发火”、“动武”、“强制学习”。要同老师通报情况,做些说服工作。学习进度可稍慢些,请老师复习以前的乐曲,演奏过去弹的较好的,表扬、鼓励孩子,增强信心,提高兴趣,使其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绝不可说孩子“不是弹琴的料”、“笨脑子”等有损自尊心的话,另外,不少孩子练琴坐不住。弹琴几分钟不是“喝水”、就是“剪指甲”、要不“上厕所”„ „总之,安不下心。家长怎么办?“约法三章”,练习前把一切小事都办妥,练习中要求集中精力,无事可想,无事干扰。每天练习时间要固定,一般不要随便变动。慢慢就能养成定时练琴的习惯。孩子在学琴初期除了正确的演奏方法外,更重要的是学会练琴的方法,拥有自己解决困难、发现问题的能力,日后不论学什么才可能有进步。
另外,在对音乐理解和培养、练琴兴趣的提高等方面,也要提到议事日程,为配合老师的教学想些办法。例如有条件听些钢琴演奏会,看其他小朋友的表演,还要多体验生活,开阔视野;家长讲述贝多芬、莫扎特等一些音乐家的故事和音乐知识,从小就应该懂得,要想做出点成绩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总之,抓紧时间,有意识的配合老师教学,训练孩子,坚持下去,必有好处。
当然,学习任何一们学科,方法是多样的,包括我们学习钢琴,可以说是“练习有法,但无定法”。每个练习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和具体对待。世界著名的钢琴家,他们的练习方法也不尽相同。
德国钢琴家巴克豪斯说:“应该强调音阶、琵音及巴赫作品的练习。每天都练半小时以上的音阶、琵音,但都要加上表情。只练那些旋律动听,自己非常喜欢的作品是很有害的,不能认为只把技术上有困难的地方练好就是达到了目的了。即使是最简单的乐曲,要做得完美也不是困难的,也要多加练习。”
西班牙女钢琴家艾丽琪亚*拉罗查说;“练习好音阶、琵音是必须的,练习时要根据自己的弱点、需要而有所不同。”
奥地利钢琴家卡沙德修斯说:“练习时要弹得很慢,不用踏板,听清乐曲中的每个音,然后用“心”来弹奏。如果需要一些特别的技巧,若八度就找一些八度的曲子来练。”
我想:看了这篇文章,家长门对待孩子如何练琴,心中也有谱了吧?在以后的学琴道路中,还会出现各种各样问题,希望家长能与我及时探讨。
第四篇:孩子出国留学前,家长要做些什么?
孩子出国留学前,家长要做些什么?
来源:北京新东方国际高中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尤其是高中生选择赴美留学这条路。而家长们也在不遗余力地为孩子出国做准备。但是,对于家长来说,并不是把孩子送出国就高枕无忧了,出了国只是一个开始,在留学之路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挫折等着孩子们去面对和解决。那么,在孩子出国前,家长最需要做好的是哪些事情呢?对此,北京新东方国际高中的留学指导专家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要帮助孩子做好出国前的心态调整。在出国前,孩子难免会有“美国什么都比国内好”的想法。他们会幻想自己的学校会是多么多么美丽、同学是如何如何的友善、生活是多么多么的惬意„„然而,事实上,国外不是什么都好的,孩子到了国外后,就会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这种落差会让他们感到沮丧、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家长在孩子出国前给他们做适当的心态调整时非常必要的。家长要让孩子了解更多的美国校园的现实状况,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位置,摆正自己的心态。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快地融入到美国的校园生活。
第二,要帮助孩子做好学习方法的调整与适应。孩子在国内习惯了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而国外是与国内截然不同的开放教育模式。孩子出国之后面对这种教育模式的变化,短时间内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应,需要一段时间来接受、适应和磨合。如果家长在孩子出国前就这方面多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多了解一下外国的教育模式与中国应试教育的差异,多给孩子讲解一下如何去应对这种开放式的教育,让孩子在心理和实践上都有一个准备过程,那么,这个磨合期就会大大缩短,有利于孩子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
第三,要协助孩子做好理财规划。
现在的孩子大多没有精打细算的理财意识,在没人监管的情况下,大手大脚花钱的现象更容易出现,因此家长要根据当地的消费水平给孩子制定一个消费计划。毕竟家长的钱来之不易,在保证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水准的前提下,控制孩子合理的消费也能够为家长减轻一部分负担,同时还可以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第四,要做好临行前的行程指导。很多家长都以为出国留学签证是最难的一关,办完签证就万事大吉高枕无忧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出国留学各方面的准备工作都非常的重要,孩子办好了签证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一般家长所选择的中介服务机构在孩子临行前都会有一个详细的行程指导和培训,很多家长对这个行程指导都不是很重视,甚至很多人都只让孩子过去听一下就算了。其实这个行程指导家长是应该很好的听一下的,这对把孩子出国前的准备工作做足做细很有帮助,可以提前让家长对孩子出国后的一些状况有个大体的了解,根据行程指导所做的准备也会更有针对性一些,可以有效的避免很多不该发生的问题发生。
转载请注明:中华会计网校
第五篇:高考前家长应该为孩子做好五件事范文
高考前家长应该为孩子做好五件事
“家有考生,爹娘慌神。”这是近来出现在考生家长之间的一句流行语。随着高考越来越近,许多家长比考生还紧张。但是,家长的紧张会传染给考生,平添考生的心理压力,影响考生的情绪,甚至会导致考生在高考时难以发挥正常的水平。那么,作为家长,如何在照顾好孩子日常生活的同时,为考生营造一个轻松、适宜的备考环境呢?对此,心理专家为考生家长支招——自我减压、正常作息、切忌唠叨、放松监管、做好后勤。
别给孩子指定高考目标
还有十来天,王宏志将再一次把儿子送进高考的考场,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王宏志没有给儿子规定具体的高考目标。“因为定了高考目标,我和儿子都感觉压力特别大。”王宏志说,去年他按照网上的说法,综合孩子平时的学习成绩,给孩子定了一个580分左右的高考目标,没想到,目标确定后没几天,孩子便开始出现了焦虑、失眠的情况,王宏志不明就里,拼命鼓励孩子好好备考。“压力越来越大,等于是我浇灭了孩子的信心和希望。”王宏志不无苦闷地告诉记者,孩子落榜后,他好好反省了自己的行为,认为指定高考目标的做法不仅打乱了孩子备考阶段的平衡,更给孩子高考增添了不小的阻力。
甘肃怡欣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杜俞瑾认为,近年来“千军万马抢过独木桥”的高考现象已然弱化,高考不是决定人生命运的唯一砝码。因此,家长并不需要给考生指定任何考试目标,这样做更容易让家长平和心态,进而给考生创造一个理想的备考环境。
别当专职“后勤部长”
即将参加高考的李明君现在很郁闷,不是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而是因为自己多了一个专职的“后勤部长”。他的母亲张岚在半年前专门办理了病休手续在家陪读。“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其他什么事情都不让我管,我又不是一根木头。”李明君的抱怨也令张岚百思不得其解。
在QQ软件上,输入“高考家长”,你会找到涵盖全国各省的67个考生家长交流群。记者以家长身份进入了北京和甘肃的考生家长群,在与家长的交流中,记者了解到,张岚与李明君的情况并非个例,在高考大军中的确有一支默默无闻、专门服务考生的“后勤部队”。
对此,心理学专家张超指出,在高考冲刺的紧要关头,家长“贴心、贴身”地照顾考生,一定会影响到考生的心理状态。对否则很可能会使考生感受到更大的责任,而环境和生活状态的改变,会导致考生出现焦虑、烦躁和失眠的症状。有些话千万别对孩子说
高考前,家长在孩子面前哪些话该讲,哪些话不该讲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杜俞瑾老师指出,高考前,考生对家长的话都比较敏感,父母应该特别注意不要言语不当。她认为,以下的这些话最好不说:1.好好复习就行,我们相信你。2.你什么事都不用管,只管专心考试。3.复习得怎么样了?有没有把握?4.考试的时候千万不要紧张!5.这道题都不会,怎么参加高考?6.考好了就能改变你的人生。7.加油!爸爸妈妈等你成功归来!8.记住你的目标,成败在此一举!9.老师说我们家孩子考清华北大都没有问题!10.仔细看题,认真答题,千万不要有任何疏漏,争取多拿分。11.检验你复习好坏的时刻来了,你要好好把握。12.再坚持一下,好好把试考完,你和爸妈就都解放了。13.我就不相信我家孩子比人家的差。14.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一定要争气,要有出息。15.考不上爸爸妈妈也不会怪你,明年我们再重新复习。
千万别“监视”您的孩子
“你要去干吗?”、“别再去见同学了,还剩几天啊?”、“你现在在看哪门课?”高考临近,家长生怕孩子在最后的冲刺关头没有进入最佳备考状态,于是家长总会当面或通过电话询问考生的备考情况。其实,这种做法不仅不会对考生起到督促和帮助的作用,很可能会使孩子以为家长在“监视”自己。于专职在家伺候考生的行为,张超认为,要让孩子轻松迎接高考,家长最好别做特别安排,应该与以前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心理专家建议,与其监视和限制孩子的行为,不如加以观察和指导。如果孩子是外出和同学讨论学习,如果孩子和同学在电话里聊聊轻松的话题,请不要制止孩子,他们的沟通可能更容易使情绪得到放松,而放松的情绪更利于学习和记忆。在孩子吃完饭后,家长应该陪孩子散散步,聊聊轻松的话题,或者一起唱唱歌、听听音乐,这有助于孩子放松紧张的大脑,使孩子更具积极的心态迎接大考的到来。
考前应该为孩子做的五件事
甘肃省营养学会会员冯林以及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主任护师胡军向家长提出建议,在高考前为孩子做好五件事。第一,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这有助于孩子心态平和,提高复习效果。
第二,提醒孩子做适量的运动与娱乐。
第三,关心孩子饮食起居的每个细节。不要让孩子晚睡晚起或熬夜;备考期的考生身体免疫力会下降,常见的疾病有:饮食卫生问题造成肠胃炎,长时间在空调房间容易引发的感冒发烧,天气过热发生的中暑等。一旦发现病情应尽早就医,还可在家中备一个小药箱,把孩子可能发生疾病的治疗药物放在里面。
第四,帮助孩子调整心态。
第五,提醒孩子准备好考试需要的东西。临考前,家长要提醒孩子把高考所需的钢笔、橡皮、铅笔、小刀、格尺等文具准备好。考前一两天,提醒孩子或者和孩子一起去看看考场,看看交通路线。最好就交通堵塞准备好几项预案。考试前一晚,家长应检查孩子是否已把准考证放在备考袋里。(马国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