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河国际论坛科技文献被世界三大检索之一收录
黄河国际论坛科技文献被世界三大检索之一收录
黄河网站讯日前,美国汤姆森路透公司(Thomson Reuters)正式通知黄河国际论坛组委会:黄河国际论坛出版的科技文献已被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全文收录,这标志着黄河国际论坛大会上发表的所有科技文献(黄河国际论坛论文集等)均可在全球科技网络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被检索到。
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为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和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收录论文的状况是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单位和科研人员自身的成就、水平以及进行奖励的重要依据之一,历来受到全世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美国汤姆森路透公司受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委托,负责运营管理SCI和ISTP两大文献检索系统。ISTP科技文献检索及索引,创刊于1978年,主要收录生命科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环境科学、临床医学、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等学科的高层次会议文献,其中工程技术与应用科学类文献只占35%左右,而水利领域文献在科技文献检索中所占比例更小。黄河国际论坛文献被ISTP检索,是我国水利行业自己创办的大型高层次研讨会在国际上被首次收录。
黄河国际论坛一系列活动成功的举办,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产生了重大影响。在2007年11月温家宝总理出席的第三届东亚峰会上,黄河国际论坛被写入《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新加坡宣言》,成为亚太三个主要水事交流平台之一。黄河国际论坛科技文献被ISTP收录,标志着黄河国际论坛这一品牌在得到国际上官方认可之后,又一次得到了国际权威机构在学术层面的肯定。这将进一步提升黄河国际论坛的国际学术地位,扩大中国水利和黄河治理开发成就以及维持河流健康生命治河理念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水利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世界上更多知名的专家学者积极参与黄河国际论坛,使黄河国际论坛的品牌更加闪亮,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更加宽阔。
(新闻背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SCI、EI、ISTP)系统,对文献是否被检索和收录有严格的程序和标准。如:ISTP检索系统收集、检索的文献要求:(1)自然科学领域里符合国际出版规范的、重要的、高层次的大型及专业学术会议、著名的学术年会上水平较高的学术论文,主要是英语语言文献。(2)大型国际会议的技术委员会委员的组成,必须是国际知名的专家学者,并占一定的比例,能够代表论文被收录及检索的水平;(3)大型国际会议必须有三届以上完整的论文集,符合国际标准的出版统一标准,被审查接受等。
黄河国际论坛组织、技术及顾问委员会委员都是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三届论文集完整规范,论坛上发表的文献基本代表了水利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水平,这些条件满足了ISTP收录的基本要求。自首届黄河国际论坛成功举办之后,黄河国际论坛秘书处开始筹划申报加入ISTP检索系统,经过论坛组委会秘书处长时间的积极联系和申请,论坛发表的科技文献最终获得ISI学术上的认可。
2008年10月20日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将Web of Knowledge检索平台进行升级,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更名为CPCI-S(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并入Web of science数据库。
第二篇:200310首届黄河国际论坛致辞
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 李国英 2003年10月21日 中国郑州
尊敬的索丽生副部长,女士们,先生们:
在这秋高气爽、温馨宜人的季节,首届黄河国际论坛隆重开幕了。我谨代表黄河水利委员会及黄河国际论坛组织委员会,向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朋友以及国内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为本次论坛提供鼎力协助的各国际组织和团体表示衷心的感谢!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世界闻名的万里巨川。她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成长,孕育和传承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同时,黄河也是一条河情极其特殊和洪灾频繁的河流。它流经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输沙量与含沙量均居世界河流之首。泥沙的严重淤积,使下游河道成为地上悬河。历史上,黄河不断决口、改道,给中国人民带来过一次次沉重的灾难。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一直把黄河安危作为安民兴邦的大事,对黄河进行了空前规模的治理与开发。初步建成了下游防洪工程体系,我们依靠这一体系和各种非工程措施,扭转了历史上频繁决口改道的险恶局面,使得黄河岁岁安澜,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黄河水利水电资源得到了有效开发利用,为西北、华北广大地区的居民生活、农田灌溉以及沿河50多座大中城市和众多工矿企业提供了宝贵的水源。在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持续开展了水土保持,初步治理措施平均每年为黄河拦减泥沙3亿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黄河治理与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然而,作为世界上最为复杂难治的河流,目前黄河仍然存在着许多未知的自然规律和重大问题,亟待人们去探索,去解决。
由于水少沙多,冲淤失衡,加之漫滩几率减小,下游河道主槽淤积加剧,“二级悬河”形势逾加严峻;主流游荡多变,“横河”、“斜河”、“滚河”时有发生,直接冲击两岸堤防,洪水威胁依然十分严重;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对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河流水质呈下降趋势。解决这些重大问题,确保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实现黄河长治久安,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复杂系统工程,也是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最高目标。当前,中国政府和人民正在为之而矢志不渝,努力奋斗。
长期以来,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河流治理开发、工程建设、流域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许许多多成功的建树,积累了多方面的经验。我们认为,黄河,作为世界上最为复杂难治的河流,关于它的研究,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神圣天职,也是全球水利界共同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正是基于这一认识,黄河水利委员会创办了这次黄河国际论坛。因此,我们热诚希望各位专家同仁通过这次盛会,加强交流,相互借鉴,密切合作,协同攻关,共同推进黄河的治理开发与管理,并希望通过黄河研究的重大突破,为世界河流治理的宝库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果。
中国有句古话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最后,我再次对各位朋友出席本次盛会表示由衷的欢迎。祝首届黄河国际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朋友精神愉快,身体健康。
谢谢!
第三篇:食品工业科技国际论坛在京隆重召开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食品工业科技国际论坛在京隆重召开
作者: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2012年第10期
食品工业科技国际论坛在京隆重召开
本刊讯(记者 卫士姣)随着慢性疾病预防纳入国家“十二五”目标规划,功能性食品在国民健康与医疗体系中将扮演愈加积极的作用,大众食品的功能化、功能食品产业化成为食品工业发展趋势。而行业的高速平稳发展需要更多集官、产、学、研为一体的方向性、指导性声音。为此,由全国特殊膳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北京一轻研究院主办,《食品工业科技》杂志社承办的食品工业科技国际论坛2012——功能性食品及配料的创新与安全保障论坛于9月25~26日在北京国谊宾馆拉开帷幕。这是一场专门面向食品研发领域的大型学术盛会,包括国家食品及相关行业管理机构领导、各行业协会领导、知名专家教授、国内外食品企业研发人员、国内外科研机构首席工程师、行业媒体在内的共400余人应邀出席。与会者围绕功能性食品及配料的政策法规、市场需求、发展趋势、技术创新、产品应用等主题展开热烈讨论,掀起了一场健康食品产业新的学术风暴。
2012国际家禽产业与食品安全研讨会在京举办
第四篇:2010年高考文综热点: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一中教研室 罗石文
一、背景材料
2009年10月20日,由中国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的国际水利盛会——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在河南省郑州市隆重开幕。本届论坛的中心议题是“生态文明与河流伦理”。来自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埃及、印度、日本,以及欧盟成员国等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从事水资源、流域管理及有关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管理决策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对当今河流开发与保护、流域生态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重大问题进行探索和研讨。论坛旨在重新认识并构建人与河流的新型关系,唤醒人们自觉呵护河流、关爱河流的意识,呼吁社会强化保护河流的措施,实现人与河流的和谐相处,共存共生。
二、知识精析
政治学科: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型工业化道路;现代农业道路;坚持对外开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原则;加强经济安全,维护国家利益;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联系发展全面地看问题;正确的价值观;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历史学科: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中原思想文化;历史上的黄河水患;古代对黄河的治理;历史上黄河的改道;古今中外兴修的水利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成就。
地理学科:黄河等河流的水文特征;治理黄河,兴修水利;河南及郑州的自然特征和区域特征;河流的形成及其分类;河流的补给与径流量;河流与自然、人文要素的关系;河流的开发与利用;洪涝、断流、凌汛、水土流失、水污染等问题;南水北调工程;科学用水;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 创新精练: 2009年10月20日,由中国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的国际水利盛会——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在河南省郑州市隆重开幕。回答1~4题。
1.下列水利工程中,既位于河南省境内,又在黄河干流上的是
A.三峡
B.龙羊峡
C.刘家峡
D.小浪底 2.我国黄河中下游工业生产用水每万元产值耗水300~500吨,高于发达国家的3~4倍。这说明
A.我国水资源非常丰富
B.我国工业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
C.我国善于利用低成本创造新价值
D.我国应尽快修改和完善水法
3.如何保证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促进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首要问题。下面对黄河水资源认识正确的有
①黄河流域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
②黄河面临着污染加剧的趋势 ③黄河水泥沙含量大 ④黄河水易出现凌汛,影响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A.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参加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要积极发展节水农业。黄河流域发展节水农业,下列国家的经验最值得借鉴的是
A.以色列 B.日本 C.美国 D.巴西
5.历史学家黄仁宇指出:“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
——余秋雨《文化苦旅》
(4)文中所赞美的工程是什么?是谁在什么时候兴建的?
材料三: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历史上黄河既哺育了两岸人民,也曾让黄河儿女饱受水患困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黄河治理力度,黄河洪水得到了有效控制,创造了60年伏秋大汛不决口的历史奇迹。
——
郭庚茂《在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5)请举出我国从古至今治理黄河水患的有关史实。
材料四: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1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拼能源、拼资源、污染环境问题非常突出。生态文明这一新提法,把中华民族的生存问题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把“生态文明与河流伦理”作为中心议题,再次显示了我们党和政府致力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
(6)运用政治常识说明党和政府关注生态文明的建设的原因。
(7)结合材料四,从经济学角度说明国家应怎样建设生态文明?
参考答案:
1.D
2.B
3.D
4.A
5.A
6.C
7.A
8.B
9.C10、A
11、(1)黄河源头至兰州这一段有较多支流(洮河、湟水)汇入干流。龙门至潼关段汇入了渭河、汾河等众多支流。
(2)A曲线兰州至河口段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两个重要农业区,生产和生活取用水多;降水较少,支流汇入很少。B曲线河口至陕县段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3)调控下游水量和含沙量,保证“地上河”的安全(4)都江堰。李冰、战国。
(5)东汉王景治黄河、元朝修治黄河;解放以来兴建龙羊峡水电站、黄河小浪底等工程。(6)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利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②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政府要履行好经济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社会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③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性质、地位、宗旨的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④是科学执政的表现,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7)①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加大财政投入,以税收、价格等杠杆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制定节能减排标准,完善环境法律。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④提倡适度消费、绿色消费,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环保意识。
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第五篇:图书馆《科技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系列讲座五月九日开课
图书馆《科技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
系列讲座五月九日开课
图书馆咨询室
从五月八日起我馆将在雁塔校区图书馆三层“科技文献检索室”为理科学生开设《科技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印刷版和网络版)系列讲座开课,这是根据国家教育部高-字(84)004号文件《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通知》精神,专为理科学生开设的讲座,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有关部分学习,《科技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讲座课分两个层面,一是文献信息资源检索和利用的途径与方法介绍,二是实践指导,这门课程重在实际的资讯查找,重于方法和技能训练,更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我们希望学生能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参加这个讲座的学习。为了便于学生了解这门课程,我门将主讲教师和授课目录公布出来,请学生们选择。
主讲教师及课程简介:
《科技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主讲:张
凡,在图书馆“科技文献检索室”从事科技文献检索读者服务十余年,具有较深的理论根底和多年开设专题讲座的实践经验,在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深受读者的欢迎和尊重。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创刊于1961年,由美国费城科学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SCI收录了世界40多个国家的多种出版物,其中有大约3500多种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还有会议录、论文集、图书、科技报告及专利文献等。SCI是一部综合性的索引刊物,它收录的文献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农业、医学、生物学、环境学、工程技术及行为科学等多种学科。
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 简称CA)1907年创刊,有美国化学学会化学文摘服务社(Chemical Abstracts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简称CAS)编辑出版。CA摘录的文献范围广泛,不仅报道化学化工方面的文献,还涉及到物理、冶金、能源、生物医学、轻工等方面的文献,还收录了150多个国家和地区、56种文字出版的约14000种化学化工期刊以及科技报告、会议录、学位论文、新书、综述及28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利文献。CA具有报道迅速(一般的报道时差在3—4月),报道准确的特点。此外还具有完善的辅助索引体系,具备多种检索途径,是目前时间上最完善的索引工具之一。
英国《科学文摘》(Science Abstracts,简称SA)创刊于1898年现在由英国电气工程师学会(The Institute of Engineers,简称IEE)、英国计算机协会(The British Computer Society)和物理学会(The Institute of Physics)联合出版IEE下设“国际物理与工程情报服务部”(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s for the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Communities,简称INSPEC),负责收集、整理、编辑。收录了世界各国的多种期刊论文、技术报告、会议文献、图书、学位论文以及美英两国的专利说明书(1977年以后不收录专利)其中,每年摘录的期刊约有4200种,会议1000多种。
美国《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型的综合性工程技术类的检索工具,它创刊于1884年至今已有122年的历史。它名为索引实为文摘性检索工具,它附有一两百字的指示性文摘,指明文章的目的、方法、结果和应用等方面的情况,不涉及具体的技术细节。文摘条目按其内容分别编排在有关标题词下,标题词按字母顺序排列,《工程索引》报导的文献是经过有关专家精选的,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是世界各国工程技术人员、研究人员经常使用的最主要的检索工具。
印刷版有Ei月刊Ei年刊两种,《工程索引月刊》(The Engineering Index Monthly)创刊于1962年,由美国科学基金会(NSF)资助每月出版一期,报道时差为6—8周,适于查找最新出版的文献资料。《工程索引年刊》(The Engineering Index Annual)年刊虽然出版周期较长,但检索较月刊方便的多,年刊便于回溯性检索。
美国《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简称BA)创刊于1926年由美国生物科学信息服务社(BIOSIS)编辑出版。BA现在 半月刊,每月1日和15日出版,全年出版24期。BA摘录报道的范围包括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版机构以20多种文字出版的近万种连续性出版物上的文献。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有关生物科学、生物医学和农业科学的理论;有关实验室、临床、野外及现场的原始材料;有关生物学研究的新材料、新方法和新技术;生物科学研究中的主要成果和结论以及对这些成果和结论的解释和评论;有关生物学、医学和农业科学的情报理论和方法;新发现的种属名称、分布情况及新名词的定义。
美国《数学评论》(Mathematical Reviews,简称MR)创刊于1940年,起初由美国数学学会和美国数学协会联合主办,后由美国数学会编辑出版,现在MR有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印度、中国、意大利、波兰、荷兰等多个国家的很多数学组织联合主办。目前MR是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数学及相关学科的专业检索工具。MR主要收录期刊论文,此外还收录图书、会议文献等,主题范围包括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也包括物理学、运筹学、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和其他学科中包含的数学文献。MR主要收录英文文献将其他文种译为英文。在非英文文献中,特别重视俄文文献的报道,被译成英文的杂志中俄文占百分之九十,其余的则大部分是中文。
MR对世界2400余种连续出版物及图书中的文献进行评论。其中400余种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数学核心期刊全部收录,而另外1700余重期刊及图书、会议文献等是有选择地进行摘录和评论。为保证质量MR选聘世界各地的数学家提供评论,重点为理论数学,应用数学方面的引文率很高的文献则一般以传统的摘要形式出现。
讲座地点:雁塔校区图书馆三层南侧“科技文献检索室”
本学期《科技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专题讲座课程安排
5月9日
第一讲
科技文献检索基础知识及综合类检索工具介绍
5月23日
第二讲
美国《化学文摘》及其检索方法
6月6日
第三讲
美国《生物学文摘》及生物学文献检索
6月20日
第四讲
英国《科学文摘》及物理学文献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