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5篇)

时间:2019-05-14 05:54: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综合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综合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

第一篇:教育综合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

教育综合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

案例一(南京六城区2011真题)

1、这个教师的做法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应该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这个教师的做法也不符合德育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作为老师应该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要求,但必须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的,同时对待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不能所有的学生都用“写保证书”的方式

3、案例中的这位教师对学生只用了惩罚的方式,而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与奖励比惩罚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因此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是有效的

4、这个老师的做法不利于和谐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作为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因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

5、作为教师应该具有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 ①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做到多看优点、多赞美

②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做到悦纳错误、多宽容

③认识到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做到相信学生、多期望

④认识到学生是人,做到尊重学生、讲民主

案例二(河南特岗2011真题)这个教师采用的“罚站”这样的惩罚方式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应该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法律法规

案例一

答:学校的做法不合理。这是因为:

1、学校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2、不符合德育原则:导向原则、疏导原则

3、德育方法: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相结合 学校这样做不合理。原因如下:

一、从法律的角度说,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享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学生们的权利,任何人无权剥夺。因此,对品行有缺点的学生,教师应当耐心的教育、帮助,不得歧视。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包括那些犯了错误的学生,只有“教育权”,而无抛弃、勒令离校、限制上课等“处罚权”;

二、从情理的角度说,十四岁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事物认识的不完善、不深刻,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够强,基于这样的身心特点,犯错误、违反校规校纪是在情理之中的。如果学校都以开除、限制学生上课等简单的方式处罚学生的话,那么,教育既无艺术,也无科学可言了。虽说教育不是万能的,但学校未经尝试其他教育方法遍急于处罚学生,显然不合情理。

三、学校随意处罚学生,甚至将违反纪律的学生驱逐出校园,推向社会,是对社会、学生的一种不负责任。学校作为专门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起教育责任。何况,对于学生的错误,学校领导和教师也有一定的责任。案例二

(1)停止学生上课的做法是不对的;这种做法侵犯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教师要依法执教。

(2)对违反纪律的学生所采取的处理措施,应当同学生违纪程度相适应,应当有充分客观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老师不得随意不让学生上课甚至是退学,不能带有个人偏见和感情用事。后进生的转化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和信心;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可偏激,要讲究教育艺术。(看法不宜偏激,方法要基本符合实际,有一定操作性和创造性)

心理学

案例一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进行的。激发学习动机一般采取下列有效的方式和措施:

(一)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教师在可能的情况下,向学生讲明所学内容的用处。

2、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十分有效的一种方法。

3、向学生提出他们现有知识无法解答的问题,挑战他们现有的理解能力,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由此产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二)设置合适的目标

当目标是自己设定的时候,个体通常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教师可以:

1、与学生讨论过去的目标实现的情况,然后再为下阶段设定新的目标

2、帮助学生设定一个具有挑战性又现实的目标。

(三)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

当个体拥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个体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教师如何帮助成绩不好的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

1、通过为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设定难易合适的任务,让他们不断地获得成功体验,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2、让学习不好的学生观看和想象那些与自己差不多的学生的成功操作,通过获得替代性经验和强化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3、教师可以通过归因训练改变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错误判断,形成正确的自我效能感判断。

(四)归因训练

改变学生不正确的归因,提高学习动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努力归因”,无论成功或失败都归因于努力与否的结果。

二是“现实归因”,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现实归因,以帮助学生分析除努力这个因素外,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还有很多,如智力、学习方法、还是家庭环境、教师等因素。

这种归因训练的好处在于,在学生做“努力归因”时又联系现实,在做“现实归因”时又强调努力。

(五)表达明确的期望,合理运用外部奖赏

学生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如何被评价以及成功之后会有什么收获。教师应该:

1、教师把期望明确地传达给学生

2、外部奖赏在此是指物质上的奖励,教师在运用外部奖励时,应持谨慎态度,对那些已有内部动机的活动最好不要轻易运用物质奖励,只有对那些缺乏内部动机的活动予以物质奖励,才可能产生积极地激励作用。

(六)提供明确、及时的反馈,有效地运用表扬

“反馈”在此指的是给学生提供关于其成绩的信息。教师应该:

1、运用反馈,注意反馈必须明确、具体,必须使反馈紧随个体的学习结果。

2、必须提出经常性的反馈,使学生能付出最大的努力。

3、表扬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强化学生适当的行为,对他们所表现出的期望行为提供反馈。

表扬的方式比表扬的次数更重要。表扬的有效性取决于它的具体性、可靠性以及行为结果的依随性。

案例二

1.学习动机分类中的外部动机,教师应一方面逐渐使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任何外界的要求、外在的力量都必须转化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才能成为学习的推动力

2.首先应适当过度学习,超过150%时,学习效果并不递增,很可能引起厌倦、疲劳等而成为无效劳动;其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教师应教授小明学习策略,提高其迁移能力

3.教师很少让小明回答问题,小明体验成功的机会就少,这样不利于提高小明的自我效能感,教师应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向小明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其体验成就感,增强信心,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4.小明的这种怀疑是一种非理性的观念,教师可以利用艾里斯的理性情绪辅导方法,帮助小明建立理性观念,因为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健康的情绪有利于积极学习5.心理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同时,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

6.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对自己学业成败原因的推断,通过影响其情绪感受和对未来学习结果的预期,从而影响后续学习的动机。小明进入高中后,在几次年级统考中名词后移,虽经努力而未见成效,就将自己的学业失败归之于能力低下,这一消极归因使其感到羞愧,对未来学习结果的语气也很不乐观,因而降低了学习的坚持性。

案例三(江西省考2010真题)

问题一:后进生转化主要途径

1、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进行转化的前提和条件。

2、对其关心爱护,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尊重和关爱的同时向其提出恰当的要求

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否低层次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小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归属于爱的需求,得不到他人的认同和欣赏,尊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教师需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关注,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承担了“临时家长”的角色

3、善于捕捉学生的亮点,从正面加以引导

4、创设转化条件,协调家长、任课教师等各方教育力量获得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发展其情感、健全其人格。

5、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遵循长期性与反复性相结合的规律,因此班主任对小黎要有耐心、恒心以及爱心。要反复抓、抓反复

问题二:

1、由于其父母长时间不再身边,所以,使得她缺少普通孩子所拥有的家庭的温暖。心理的归属感和安全感都由于其父母不在身边而受到严重的影响。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教育时要更多的给予她关心和爱护,从学习上、生活上和心理上都对其进行帮助和安慰。

2、小黎的性格比较孤僻、不善于与同学交往,造成了她经常与周围的同学产生摩擦,同学与他的对峙行为,更加造成了她与周围同学及教师的逆反情绪,加重了她的性格孤僻。在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老师要正确对待小黎,不但要更多的关心她,用自己的宽容心和爱心去感化他,避免直接批评,不要与她发生真面冲突,要注意保护她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去改正。同时还要发动班集体的教育作用,发动班级的同学去帮助她,理解他并且感化她。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班主任要去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3、小黎虽然与周围的同学和老师不断的产生冲突,但是她的自尊心是相当强烈的,同时她也和其他的学生一样,希望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赞赏。另外,小黎目前是初二的学生,这时的他处于心理学上所说的“心理断乳期”或“危险期”,这时的学生主要表现出叛逆、情绪情感偏激、易激动、易暴燥、情绪两级波动等特点,这个时期是学生成长的转折点也是教育的关键期,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关心、关爱与关注,教师要认识到学生这一时期的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关心其心理的健康成长,帮助他处理一些心理的矛盾与困惑,使他能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困惑,帮助他成长中出现的种种烦恼。

教育学

案例一(河南特岗2011真题)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标准化考试过分强调了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忽视了其他同样为社会需要的智能,使学生身上的许多重要智能得不到确认和开发,学生在语数英外所表现出来的其他方面的特长,同样是高智商的标志。案例中的小明的优势智力领域就是自然观察者的智能,案例中小明初中班主任的做法去看待成绩较差但有不同特长的学生,就会感到,他们很了不起,根本不是什么“差生”。只要为他提供了合适的教育,学生都能成才。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就是为具有不同智力潜能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不同教育,为他们的成才创设条件,把他们培养成为不同类型的人才,这个也是真正意义的因材施教的体现。案例中班主任的做法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关注学生的特长,肯定了小明的特长并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这样的做法鼓舞了学生的信心,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最重要的是对特长的兴趣会带动对其他学科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各科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案例二(江西省考2011真题)

1.我不赞成小李的教学观。小李出发点是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却忽略了两点,一是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二是上好一堂课仅注重气氛热烈是不够的。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小李仅仅关注学生,以学生发言、表演为主,缺乏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这样的教学缺乏深刻性。

(2)上好一堂课除了气氛热烈,还应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确一堂课的任务和重难点,使学生巩固每节课学到的知识。

2.(1)一堂好课的前期准备除了充分研究教材,还应了解学生。小张上课的问题是没有注意到学情的分析。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情感的人。特级教师所教的学生和小张所教的学生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

(2)“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相互提高的动态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小张在教学中遵照特级教师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就会束手无策。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的教学,和学生进行互动,在互动过程中不断调节教学方法,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专门的教学能力训练。(4)反思性教学。

案例三

答:(1)赵老师工作的主要问题是对不同情况的教育对象没有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措施,而是一样同等对待,这样,优秀学生的长处没发挥出来,中等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差生朝着更不利的方向发展。为了取得学生的信赖,赵老师不是采取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和游乐,而是放纵学生,甚致带头违反校规。赵老师的做法还违背了德育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对待学生,作为老师确实应该爱护、关心和民主,但这种爱护不是溺爱和放纵,对学生我们也应该向他们提出适当的要求。

(2)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素养:①职业道德素质:包括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团结协作;②文化知识素质:包括专业知识、教育学方面的知识;③教学能力的素质;④良好的心里素质。

赵老师是一位非常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的老师,具备了职业道德素质,但他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师素养,因此,为了改进赵老师的工作,首先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方面的素质,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教育学、学生心里方面的知识,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和素养,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素质,通过教学实践,总结教育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同时教师要有健康的心里素质,才不会困难压倒。

案例四

答:此案例中的甲乙两位教师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及师生观。

首先,案例中的甲老师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代表。他在整个课堂中,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对于学生的提问不以为然,并且在课堂中没有尊重这位提问的学生,让这位学生在整个课堂中很尴尬,更不用说好好学习了。甲老师的这种做法只会使他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会使甲老师看不清学生的本质,使自己的教学之路越走越狭窄。

另外,案例中的乙老师则与甲老师完全不一样,是现代教学模式的代表。在他的整个课堂中,把学生作为了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潜能,培养学生多种智能的发展。课堂中乙老师充分鼓励学生质疑,并让学生独自找到答案,同时配有德育的进行,对全班的学生进行了理想教育。可以看出,乙老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尊重与信心,他和学生之间将会是朋友、共同学习的伙伴和谐关系,这点也是现代教学观所提倡的。由此可见,乙老师的教学方法高于甲老师,而乙老师的教学方法同样也是我们年轻教师值得学习的。

新课程改革

案例一

学校的做法是正确的,它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①学校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将学生分层,确定了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兼顾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体现了评价标准的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使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实现自身价值。

②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观,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和综合性,避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学校开放了校本课程,体现了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放者,改变了以往被动执行的做法。

③该案例面向每一位生动活泼、发展、有尊严的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重视评价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性发展的建构作用。

案例二

1、评价功能失调,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激励、发展的功能,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学生只关心考试得了多少分,排在第几名,而很少关心考试中反映出来的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过分关注活动的结果。(如学生成绩、教师业绩、学校升学率等)忽视被评价者在活动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忽视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忽视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过程的动态评价。

3、评价主体单一,基本上没有形成学生、教师管理者、教育专家、家长等多主体共同积极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忽视了评价主体多源,多向的价值,尤其忽视自我评价的价值。

4、评价标准机械、单一,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学生、教师、学校的个性发展和个体间的差异性。

5、评价内容片面,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对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和忽视,或者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方法。

6、评价方法单调,过于注重传统的纸笔测验,对体现新的评价理念的新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

7、忽视对评价结果的反映和认同,使评价的激励、调控、发展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8、评价对象基本处于被动地被检查,被评判的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对评价往往持一种冷漠、应付、对立、讨厌、拒斥或者害怕,恐惧、逃避的态度,甚至出现欺骗,弄虚作假的行为。

第二篇: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题答案及解析

目录

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题答案及解析

关于刑事诉讼中几种不起诉的条件汇总

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题答案及解析

案例一 被告人王明,国有宏源股份有限公司经理。1998年市检察院收到一封检举信,揭露该公司偷税100万元的事实。检察院经调查后,认为该公司确有偷税事实,依法应追究刑事责任,遂经检察长批准对该公司立案侦查。1998年7月2日检察院批准逮捕王明,并派检察院侦查人员将其逮捕。7月8日犯罪嫌疑人王明聘请的律师向检察院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检察院提出需缴纳5万元保证金,并提供保证人。7月9日律师向检察院缴纳了5万元的保证金,并且提供了保证人,王明被取保候审。后经侦查发现,该公司自1996年到l998年间,共偷税漏税50万元,检察院冻结该公司账户,并将50万元作为税款上缴国库。该案于l999年8月1日向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经法庭审理,认为该公司的行为已构成偷税罪,判处被告人王明有期徒刑3年,缓|法律;教育n网整j理|刑3年,对该公司判处200万元的罚金。检察院认为一审法院对被告人王明量刑过轻,直接向二审法院提交抗诉状,提起抗诉。抗诉期满后,对该公司判处的罚金一审法院即交付执行。二审法院经不开庭审理后,认为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正确,但量刑过轻,裁定撤销原判,改处被告人王明有期徒刑7年。现问:(2002年试卷四第3题,本题10分)

1.该案中人民检察院有哪些程序不合法?

【答案】检察院不合法的程序:

(1)检察院对于国有宏源股份有限公司涉税案件的立案侦查违反了有关规定。《六机关规定》第l条规定:对于涉税案件由公安机关管辖,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不再受理。因此检察院的做法是错误的。

(2)检察院派检察人员直接逮捕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违法的。《刑事诉讼法》第59条规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的批准或者人民法院的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因此,题中检察院派检察人员直接逮捕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违法的。此外,此案由人民检察院进行的立案侦查,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应当是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而非批准逮捕。

(3)检察院要求同时提供5万元保证金和保证人的做法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第53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六机关规定》第21条明确了不能要求同时提供保证人和交纳保证金。题中检察院要求同时提供5万元保证金和保证人的做法违反了上述规定。

(4)人民检察院在人民法院尚未作出生效的判决就将该冻结的存款上缴国库的做法违反了刑事诉讼法及其解释。

(5)检察院没有经过原审人民法院直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的做法违法。《刑事诉讼法》第185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裁定的抗诉,应当(通过对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且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且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题中检察院没有经过原审人民法院直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的做法违法。

(6)人民检察院收取保证金是错误的,应当由执行机关即公安机关统一收取后管理。

【解析】本题的考点有立案管辖、逮捕、取保候审、执行、提起抗诉。

(1)《六机关规定》第l条规定:按照刑事诉讼法对刑事案件管辖的分工的规定,人民检察院管辖“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对于涉税等案件由公安机关管辖,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不再受理。任何不符合刑事诉讼法关于案件管辖分工规定的文件一律无效。

(2)《刑事诉讼法》第69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7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第59条规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3)《六机关规定》第21条规定:刑事诉讼法第53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根据这一规定,不能要求同时提供保证人并交纳保证金。

(4)《刑诉解释》第292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时,对于侦查机关冻结在金融机构的存款,应当审查是否附有金融机构出具的证明文件原件,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后,通知金融机构上缴国库,同时将判决书送达有关财政机关。《刑事诉讼法》第l98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扣押、冻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财物及其孳息,应当妥善保管,以供核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或者自行处理。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对违禁品或者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对作为证据使用的实物应当随案移送,对不宜移送的,应当将其清单、照片或者其他证明文件随案移送。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生效以后,对被扣押、冻结的赃款赃物及其孳息,除依法返还被害人的以外,一律没收,上缴国库。司法工作人员贪污、挪用或者私自处理被扣押、冻结的赃款赃物及其孳息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处分。《六机关规定》第48条第(2)项规定:侦查机关冻结在金融机构的赃款,应当向人民法院随案移送该金融机构出具的证明文件,待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后,由人民法院通知该金融机构上缴国库,该金融机构应当向人民法院送交执行回单。因此,本题中人民检察院在人民法院尚未作出生效的判决就将该冻结的存款上缴国库的做法是违法的。

(5)《刑事诉讼法》第l85条第l款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抗诉,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且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且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因此,本案中人民检察院没有通过原审法院提交抗诉书是错误的。

(6)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6条规定:取保候审保证金由县级以上执行机关统一收取和管理。因此,应当由公安机关收取保证金。

2.该案中二审人民法院有哪些程序不合法?

【答案】二审法院不合法的程序:

(1)二审人民法院对于检察院抗诉的案件不开庭审理是违法的。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因此题中二审人民法院对于检察院抗诉的案件不开庭审理是违法的。

(2)抗诉期满后,一审人民法院就将该公司的罚金交付执行是错误的。应当等二审程序结束后再交付执行。

【解析】本题的考点有:二审程序、执行。

(1)《刑事诉讼法》第l87条规定: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题中二审人民法院对于检察院抗诉的案件不开庭审理违反《刑事诉讼法》上述规定。

(2)《刑事诉讼法》第208条规定:判决和裁定难发生法律效力后执行。下列判决和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①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②终审的判决和裁定;③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的判决和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由于人民检察院提出了抗诉,所以一审判决并未生效。

案例二 某市公安局于1999年1月4日对刘某(男,24岁)、张某(男,21岁)持刀抢劫致人重伤一案立案侦查。经侦查查明,刘某、张某实施抢劫犯罪事实清楚,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刘某、张某抢劫案于1999年3月30日侦查终结,移送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市人民检察院审查后,认为该案部分事实、证据尚需补充侦查,遂退回市公安局补充侦查。补充侦查完毕,再次移送市人民检察院。市人民检察院认为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遂向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法院审理过程中,被告人刘某当庭拒绝法院为其指定的辩|法律;教育网,整.理|护人为其辩护,要求自行委托辩护人;张某拒绝其自行委托的辩护人为其辩护,要求法院为其指定一辩护人。合议庭经研究,同意二被告请求,并宣布延期审理。重新开庭后,张某在最后陈述中提出,其参与抢劫是由于刘某的胁迫,由于害怕刘某报复,以前一直不敢说,并提出了可以证明被胁迫参与抢劫的证人的姓名,希望法院从轻判处。

法庭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张某、刘某构成抢劫罪,后果严重。根据刑法有关规定,判处刘某死刑,缓期2年执行;判处张某有期徒刑10年。一审判决后,刘某不服,以量刑过重为由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张某未上诉,市人民检察院亦未抗诉。(2004年卷四简析题第5题,本题12分)问题:

1.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期间退回补充侦查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在多长时间内补充侦查完毕?

【答案】1个月。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补充侦查。补充侦查,是指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在原有侦查工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调查、补充证据的一种诉讼活动。《刑事诉讼法》第140条第3款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本案中,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期间退回补充侦查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在1个月内补充侦查完毕。

2.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期间认为案件需补充侦查时,可否不退回补充侦查,而由检察院自行侦查?

【答案】可以。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补充侦查。《刑事诉讼法》第140条第2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因为,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期间认为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时,可以不退回补充侦查,而是由检察院自行侦查。

3.重新开庭后,如果刘某再次拒绝自行委托的辩护人为其辩护,合议庭应当如何处理?

【答案】不予准许。因被告人犯罪行为严重,有可能被判处死刑。

【解析】本题考点是拒绝辩护。《刑诉解释》第165条规定:被告人当庭拒绝辩护人为其辩护,要求另行委托辩护人的,应当同意,并宣布延期审理。被告人要求人民法院另行指定辩护律师,合议庭同意的,应当宣布延期审理。重新开庭后,被告人再次当庭拒绝重新委托的辩护人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律师为其辩护的,合议庭应当分别情形作出处理:(1)被告人是成年人的,可以准许。但被告人不得再另行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也不再另行辩护律师,被告人可以自行变化;(2)被告人不具有本解释第36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不予准许。

依照本解释第164条、本条第1、2款规定另行委托、指定辩护人或者辩护律师的,自案件宣布延期审理之日起第10日止,准备辩护时间不计入审限。

《刑诉解释》第36条规定: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为其指定辩护人:(1)盲、聋、哑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2)开庭审理时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3)可能被判处死刑的人。

本案中,刘某属于可能被判处死刑的人,重新开庭后,其再次当庭拒绝重新委托的辩护人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律师为其辩护的,不予准许。

4.重新开庭后,如果张某又提出拒绝法院为其指定的辩护人为其辩护,合议庭应如何处理?

【答案】可以准许。但被告人不得再另行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也不再另行指定辩护律师,被告可以自行辩护。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拒绝辩护。根据《刑诉解释》第36条和第165条的规定,重新开庭后,被告人再次当庭拒绝重新委托的辩护人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律师为其辩护的,如果被告人是成年人且不是盲、聋、哑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或者可能被判处死刑的人,可以准许。但被告人不得再另行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也不再另行指定辩护律师,被告人可以自行辩护。

5.对于张某在最后陈述中提出其受胁迫的事实,合议庭应如何处理?

【答案】 应当恢复法庭调查。

【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法庭调查。《刑诉解释》第l68条规定:被告人在最后陈述中提出了新的事实、证据,合议庭认为可能影响正确裁判的,应当恢复法庭调查;如果被告人提出新的辩解理由,合议庭认为确有必要的,可以恢复法庭辩论。本案中被告人张某在最后陈述中提出其受胁迫的事实,该事实可能影响正确裁判,合议庭应当恢复法庭调查。

6.刘某直接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应如何处理?

【答案】在3日内将上诉状交原审法院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提起上诉。《刑事诉讼法》第l84条第2款规定: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二审人|法;律教j育网h整g理|民法院应当在3日以内将上诉状交原审人民法院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刑诉解释》第237条进一步加以明确: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上诉状后3日以内将上诉状交第一审人民法院。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审查上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在接到上诉状后3日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本案中,刘某直接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应在3日内将上诉状交原审法院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

7.假如刘某在上诉期内撤回上诉,一审判决从何时生效?

【答案】 在上诉期满之日起生效。

【解析】本题考点是一审判决的生效。《刑诉解释》第238条规定: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上诉期限内要求撤回上诉的,应当准许。本案中被告人刘某在上诉期内要求撤回上诉,应当准许。《刑诉解释》第244条规定:“对于在上诉、抗诉期满前撤回上诉、抗诉的案件,第一审判决、裁定在上诉、抗诉期满之日起生效;对于在上诉、抗诉期满后要求撤回上诉、抗诉,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准许的,第一审判决、裁定应当自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书送达原上诉人或者抗诉的检察机关之日起生效。”《刑诉解释》第337条规定:判决和裁定在发生法律效力后执行。下列判决和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I)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法律;教育m网整[理|的判决和裁定;(2)终审的判决和裁定;(3)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裁定和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权核准死刑的判决和裁定;(4)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的判决和裁定。本案中一审判决在上诉期满之日起生效。

8.假如本案受害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应在多长时间内请求人民检察院?

【答案】应自收到判决书后5日内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请求后5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答复请求人。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抗诉的提起。本题考查的是案件受害人对一审判决不服,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有关内容。《刑事诉讼法》第182条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5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5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

关于刑事诉讼中几种不起诉的条件汇总

一、决定不起诉在法理上称为酌定不起诉或相对不起诉。从公诉的角度看,相对不起诉是检察机关在拥有诉权的情况下对案件进行权衡后认为舍弃诉权更为适宜时作出的不起诉决定。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42条规定:对于犯罪情形轻微,不需要判决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根据这一规定,酌定不起诉的适用条件有两层含义:一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行为触犯了我国的刑法规定,已经构成犯罪;二是该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可以免除刑罚。这里实际包含了两种情形:一种是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情形;另一种是犯罪情节轻微,既属于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条件,同时也属于免除刑罚条件的下述几种情况:

(1)嫌疑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

(2)嫌疑人又聋又哑,或者是盲人犯罪的;

(3)嫌疑人因防卫过当或者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不应有危害而犯罪的;

(4)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

(5)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

(6)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的或者辅助作用的人员;

(7)被胁迫、被诱骗参加犯罪的胁从人员;

(8)嫌疑人自首或在自首后有立功表现的,等等。

酌定不起诉在司法实践中应用时,还要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年龄、动机、手段、危害后果、认罪态度、一贯表现、社会和被害人的反映等因素综合考虑,在确认没有追诉必要时,才能适用不起诉决定,不能随意扩大不起诉范围,以防止执法不严的情况发生。

二、法定不起诉区别于酌定不起诉是拥有诉权而予以舍弃,法定不起诉是起诉机关对案件没有诉权或者丧失诉权,因此而不提起公诉。凡符合绝对不起诉条件的案件,检察机关都应作出不起诉决定,而无自由裁量的余地。

我国法律规定与其他国家关于法定不起诉的条件较为一致。

1.实施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规定,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法令规定免予刑事处罚的。

三、存疑不起诉除以上情况外,还有一种法律规定不起诉的情况,有的学者称为存疑不起诉。即检察机关确认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没有胜诉可能时,作出不起诉决定。在这类案件中,认定嫌疑人构成犯罪有一定根据,但证据不充分,不能在法律上证实犯罪。将这类案件起诉到法院,难以达到公诉的目的。根据无罪推定的精神,对这类案件应当不起诉。但可能时,在作出不起诉决定之前应当进行补充侦查。只有确认在法定期限内无证实可能,才能决定不起诉。

第三篇:综合案例分析题

综合案例分析题

注册会计师李文审计大华公司2001会计报表时,了解到该公司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2001年末该公司部分固定资产的资料及会计处理情况是:

1.设备A:账面原值40万元,累计折旧4万元,减值准备为零,该设备生产的产品有大量的不合格。大华公司按设备资产净值补提减值准备36万元。2.设备B:账面原值10万元,累计折旧零,减值准备零,该设备因长期未使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以认定其转让价值为1万元。大华公司全额提取减值准备。3.设备C:账面原值200万,累计折旧50万元,已提取减值准备150万元,该设备上已遭毁损,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在上年已全额减值准备,大华公司本又计提取累计折旧2万元。4.设备D:账面原值30万元,累计折旧3万元,已提取减值准备2万元,该设备未发现减值迹象。大华公司从谨慎原则出发,从本起每年计提减值准备2万元。[要求]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调整建议。

答: 1.该公司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而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第四十二条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应当在期末时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设备A的做法是错误的,对虽然固定资产尚可使用,但使用后产生大量不合格品的固定资产,应依照规定按其账面价值全额计提减值准备。调整建议:对设备A按其账面原值40万元全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设备B的做法也是正确的。按照相关规定,对长期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应当全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设备B因长期未使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虽然经认定其转让价值为1万元,大华公司也需全额提取减值准备。设备C的做法是错误的,对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依照规定不能再计提折旧。该设备上已遭毁损,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在上已全额减值准备,大华公司本就不能再计提累计折旧2万元。建议:冲回已提的2万元折旧。

问题5 设备D的做法是错误的,该设备未发现减值迹象,大华公司又从本起每年计提减值准备2万元。建议:对正常使用中的固定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将本计提的减值准备2万元冲回,以后也无需计提减值准备

第四篇:案例分析题答案

第一题案例分析题答案,第一小题:是,双方存在劳动合同,属于劳动关系,因解除劳动合同产生争议,故属于劳动争议。第二小题:是,双方存在劳动关系,解除合同属于劳动关系争议,劳动关系争议属于仲裁委员会受理的事项。双方发生争议的时效并未超过劳动争议时效。

第二题案例分析题,问题1答案;将B公司作为被诉人,因为与B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与B公司有劳动关系,因为B公司没有缴纳保险所以把B公司作为被诉人。问题2答案:将A公司作为第三人,因为张某是A公司推荐给B公司的案例分析题3,问题1答案:是,因为在本市取得就业许可证,因销售提成发生争议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因为销售提成属于劳动报酬,又因劳动报酬属于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问题2答案:由市仲裁委员会受理,因为他属于海归人员,在上海市已经取得了就业许可证,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向市仲裁委员会提出

案例分析题4,问题1答案:应当,企业改制不影响合同,并未因此解除劳动合同,但员工提出解除合同,双方对解除合同无异议。应当办理退工手续,企业改制无过错,是员工提出解除所以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由于劳动者向企业提出解除,企业同意解除双方达成一致协议,所以企业无需支付解除后的经济补偿金。问题2答案:劳动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企业出资对王先生的培训,又签过服务协议,故王先生应向企业支付违约金

案例分析题5,问题1答案:因为与B信息公司经理发生冲突而辞职,并到A公司面试,与B公司双方合同已经解除。问题2答案:B公司把陈先生列为被诉人,A公司为第三人,主张陈先生赔偿责任,未提前30日通知就立即离职违法解除造成给B信息公司损失。又因与陈先生签有竞业协议,约定不能1月内到其他公司工作。原劳动合同不能履行,因为陈先生已经到A公司工作,所以要求恢复劳动合同不受理。A公司与B公司没有利害关系,所以没有损失,所以B公司不能要求A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案例分析题6,问题1答案:不可以,证据不充分,朱某不承认有索要好处的行为,公司只有一方证据,所以不可以。问题2答案:不可以,因为就凭一封客户投诉信,证据不充分,朱某本人也不承认。

案例分析题7,问题1答案:不可以,案例中约定无效,因为低于国家最低工资标准。问题2答案:可以,可以约定劳动报酬,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第五篇:案例分析题答案

案例分析题答案

案例1:

第一百二十八条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在公共场所有不当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案例2:

第一百零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一)对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等切身利益的问题依照政策或者有关规定能解决而不及时解决,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对符合政策的群众诉求消极应付、推诿扯皮,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

(三)对待群众态度恶劣、简单粗暴,造成不良影响的;

(四)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例3:

第八十三条 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收受其他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案例4:

《条例》第六十三条: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拒不执行或者擅自改变党组织作出的重大决定,或者违反议事规则,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重大问题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案例5:

对应条例第六十一条:党员领导干部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错误思想和行为放任不管,搞无原则一团和气,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下载教育综合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综合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案例分析题答案

    一、1、地方性法规制定主体有哪些?应该分别遵守哪些上位法? 答:地方性法规制定主体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遵守的上位法有:宪法、......

    案例分析题答案

    五、案例分析题(共10分。) 答案: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一条,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

    2009年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解析

    2009年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解析 [案例1]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

    公务员案例分析题答案

    1.某县某局2006年为了 严格公务员管理制度,引进优质人才,录用3名新公务员,其中一名MPA毕业生安排在该局副局长职位,提升了该局的领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年度考核中,有15%的同志评......

    经济法案例分析题答案

    经济法案例分析题答案 作业2 甲市A食品厂冒充某知名奶粉企业,生产劣质的奶粉在市场上销售,这一行为被该知名企业发现,诉到有关政府管理部门。有关政府管理部门责令A食品厂登报......

    串讲案例分析题答案

    答案—— 1、CABCABBCAB 2、BDABD错ACDABD 3、ABDABCDACABCD 4、ABCDCBAABC 5、CADCCB......

    法律法规案例分析题、答案

    教育法律法规案例分析 1、小学生武某上课时,起立回答问题,后排的同学陈某用脚将武某的椅子移开,结果武某重重地坐到了地上。武某当时身体没有任何异样,老师也只批评了陈某几句,就......

    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一、情景题(1-5题,每题8分,共40分) 1、某物业管理公司通过投标,承接了玫瑰园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包括小区建设的早期介入。该住宅小区规划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综合配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