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集5篇)

时间:2019-05-14 05:58: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高校教育的本质要求,这对化解当前高校学生群体中出现各种问题和困惑、推动其正确价值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导向和引领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主要包括强化宣传、深化认同,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推动理论结合实践,提升思政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

关键词 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杨瑞,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2-223-0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更进一步提出,当前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高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客观存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大众文化的背景下,如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引领社会思潮的发展,帮助大学生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是极其必要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主阵地,是广大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与形成的关键环节,担负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任,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主题、精髓和基础四个方面的内容,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由此可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本质要求。

从内因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是中国民间社会思潮发育、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在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在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下,人们的利益观念发生变化。在这种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矛盾、新问题和新困境。因此高校政治思想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付诸于实践。

从外因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抵御西方“和平演变”、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的需要。目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文化西化和和渗透活动从未停止。在当今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一定程度的多元化、模糊化趋势,这种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强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渐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检视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和市场化不断深化,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以及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速度不断加快。这个五化两转的进程必将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的转变所引起的种种矛盾和冲突,甚至给人们带来某些思想混乱,大学生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深受其影响与冲击,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

(一)经济、文化全球化带来的冲击

中国加入WTO和经济、文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给我国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带来广泛而

联兴棋牌官网www.xiexiebang.com lxq 深刻的影响。特别是随着中国教育市场的开放,各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日益频繁,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变得更加直接,大学生接受世界各种思想文化影响的途径拓宽,速度更加快捷,这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通过互联网渗透进来,很容易给青年学生造成思想混乱,价值扭曲。面对文化全球化的发展,高校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用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防止和抵御消极、颓废、错误甚至反动的思想和信息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侵蚀和影响,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严峻课题。

(二)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导致的危机

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剧烈转变过程中。这种转型从根本上引起人们行为习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的重大变化,也对大学生群体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形成。有不可避免的消极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不少大学生信念缺失,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产生怀疑、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产生动摇、对我国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缺少信心、对共产党的信任度下降。根本上说,青年一代对理想的困惑,集中体现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困惑上,具体表现为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怀疑,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怀疑及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界限的怀疑等。

2.诚信意识淡薄,价值取向扭曲。但近些年来大学生诚信道德滑坡已是不争的事实,作弊和抄袭现象屡禁不止,造假和违约问题突出。一些大学生崇尚金钱、权力,人生价值观趋向功利化,趋向现实,其理想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讲究实惠的思想相当普遍,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等思想在大学生中不同程度的存在。

3.注重个人利益,缺乏集体精神。部分高校大学生主张个人就是目的,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缺少法律意识、纪律意识和规则意识,鲜有热心公益、团队合作、集体利益至上的观念,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不惜损害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这些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隔离开来。

4.普遍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精神上和生活上具有很强的优越感。在大学生群体中,品牌消费蔚然成风,名牌休闲服饰和高档电子数码产品已不足为奇。越来越多的学生更多地把他们的时间用在休闲、娱乐和睡觉上,喜欢享受,贪图安逸,生活自理能力差,浪费粮食和损坏公物的现象随处可见,普遍比较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来看,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模糊甚至颠倒的情况,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政中的主导地位,才能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坚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一)强化宣传教育,深化认同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这一科学命题只有被人们充分理解、接受并转化为价值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功能。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解决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认知和认同问题。只有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大学生才会自觉接受并主动学习;也只有准确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大学生才能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正确践行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逐渐认同的一个过程,是认知、情感、意志相互作用、相互统一的过程。我们要充分利用校园宣传的各种平台、网络广播等多种媒介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认知和强烈认同。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育人坏境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

联兴棋牌官网www.xiexiebang.com lxq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一阐述表明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而在当前的阶段主要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创建积极、健康、和谐校园文化。首先,学校要努力为师生营造一个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具有人文与科学气息的现代校园环境,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其次,抓好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既有利于教育广大师生,又能营造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文化氛围。再次,从制度、组织机构和队伍方面确保校园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这三个方面全面、协调的发展将有力地保障园文化建设。有助于为大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奠定三观基础。

(三)理论结合实践,注重知行合一

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解决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问题是关键环节。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提高自身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增长才干、锻炼能力进而促进社会化和个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教育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理解,使大学生在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坚定信心,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参观革命烈士陵园等教育基地,使大学生在缅怀革命先烈的过程中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开展大学生“知识下乡”活动,使大学生认识到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把实现自我价值与报效祖国相结合等等。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深深植根于社会实践,才能真正发挥其引领作用。

(四)提升教学质量,强化导向作用

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课堂。这就要求针对当前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提高教育主体素质、切合社会实际、创新教育形式等。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我们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我们要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需要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和启发式原则的基础上,大胆探索教学创新,发挥学生学习和探索的主体精神。采取研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索过程中获得真知,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此外,可以通过课外学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有机融合进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思政教育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只有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出现的困惑和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光要学习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使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积极探索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途径,加强和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3]丁元竹.社会管理与社会体制改革.北京观察.2011(5).[4]杜俊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策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2(23).botxt

联兴棋牌官网www.xiexiebang.com lxq

第二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方面的内容,各具功能、各有侧重,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没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方向和灵魂;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内核和主题;没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精髓和主旋律;没有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价值坐标和道德标准。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是真正能够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价值体系,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广泛民众基础的价值体系,是能够引领时代前进的价值体系,并且能够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当代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已经取得较好的成果,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和自立意识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强化,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较好发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但不可否认,仍有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主要表现在:政治理想上政治淡化倾向明显,主张以自我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政治问题,对政治理论课教育普遍持冷漠态度,不同程度地存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对共产党的信任危机;生活理想上一味讲究吃穿,追求物质享受,艰苦奋斗精神淡化;择偶理想上标准世俗化;道德理想上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惠、实用和物质享受,提倡合理的利己主义,诚信意识淡薄;职业理想上更偏重经济价值和权利价值,认为社会只是作为个人发展的现实条件存在的,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等。因此,对于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仍然需要不断强化,在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由此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

加强对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极其伟大的意义,第一,是高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其根本任务在于提高群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环境,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养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第二,是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高等学校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造就一批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也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高等院校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第三,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加强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巨大的显示作用。

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重大的意义,其意义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

第一、当代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并且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因此,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我们只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使全国人民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如果动摇马 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动摇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因此,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成熟和发展,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树立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是科学理想信念的基础,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共同理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理论前提;不断探索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树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使大学生深刻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深刻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当代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奋力前行的向导。共同理想就是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为全社会和全体人民群众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构建和谐社会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具体表现为:在人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生态文明;在经济活动中是在劳动本位的基础上追求效率、活力和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以及物质文明;在政治活动中追求民主法治、政治文明;在文化活动中是追求真、善、美及其统一的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在社会活动中是追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对理想问题作了科学阐述,把理想问题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内在地联系起来,使人们对理想问题有了更为科学的把握和自觉的认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使崇高理想成为我们党、我们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我们要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是历史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论,并且有着广泛的共识。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实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想。并且树立远大的理想对于能够激发大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因为,第一,理想是人生前进的目标;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没有远大的理想就会飘忽不定,无所作为,没有理想就会一盘散沙,不能前进发展。第二,理想是人生的动力;理想越远

大,个人的聪明才智越能得到充分发挥。第三,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理想在人的精神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远大的人生理想能够形成坚定的人生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使人在顺境中能够奋发前进,在逆境中百折不回。因此,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第三,当代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源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也是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导精神。

在中华民族的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民族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第一,面临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挑战;当代科技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发展速度和发展过程上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第二,面临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负面效应的挑战。这些,都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大学生要努力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尤为重要的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努力培养自己在专业某一方面的优势或特殊才干,充分发扬吃苦耐劳的民族精神,培养创新意识,积极创新。并注意把握专业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前沿,以争取在该领域达到众人不可比拟的境界,拥有知识的独特性和领先性。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百年复兴的梦想,充分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使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第四,当代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等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要靠广泛的宣传教育,更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要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按照重在持之以恒、重在形成机制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基本要求相适应的道德评价、奖惩和监督机制,形成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长效机制。

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高等学校要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管的“三观“教育;同时,大学生应加强自身的建设,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人生观,形成允公允能、勤学善思,奋发进取、乐观坚毅、忠实执着的良好风貌。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

总体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管的教育对高等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会产生重大影响,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使大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

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有助于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有助于大学生树立伟大的理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决心,能够使大学生有危机感,从而自觉形成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和自立意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美德,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者和传承者,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担负起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有利于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陶冶情操,使大学生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崇尚使命。

第三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员工思想政治教育(邮政征文)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员工思想政治教育 邮政企业征文

对于个人来说,价值观是一个人做事和做人的价值观念,是判断一件事情价值的准则和度量衡。对于国家来说,价值观就是一个国家秉持和坚持的信念和理念,是把握国家和政党走向的方向盘和长尺。价值观有正确错误之分,价值观也有高尚和庸俗之别。正确和高尚的价值观引导个人步入正途正道、国家进入持续持久发展,错误和庸俗的价值观可能将个人带入歧途弯路,将国家引入混乱和衰败。由此可见,价值观对于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都极为重要。当然,正如总书记所说,所有法律、政策的关键在于落实。笔者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同样在于落实,落脚点就是个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落实

如果有一种信念和观念,能够促进一个组织的成长和健康,能够激发一个组织的进取心和向心力,那么此种观念和信念,就是指的学习和弘扬的。这是是大多数企业都要建立企业文化的基本逻辑。更加不要说作为一家具有历史厚度的国有企业——中国邮政。所以,邮政企业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邮政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不可或缺,只是企业的管理层需要找对方式方法。笔者以为,邮政企业在落实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上,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激发邮政企业创新活力。虽然邮政企业拥有厚重的企业发展史,但是历史也有可能成为前进的包袱,包括创新活力的匮乏、管理思想的保守、员工缺少创新的激情等等。如何激发邮政企业的创新活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之一。邮政企业创新,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邮政企业产品的创新,开发新的服务产品,优化已有的服务项目,让邮政的服务在市场中有竞争力、有优势。二是流程的创新。邮政企业是服务型企业,服务质量的提升关键之一就是看流程是否顺畅、高效和快捷。在服务流程创新上,邮政企业有潜可挖。三是员工的创新。邮政企业要深入了解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引导帮助员工通过工作实现个人的梦想,梦想的力量将会无比强大。

第二,让邮政服务贴近群众。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衡量政府工作的标准就是看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心、答不答应。对于邮政企业来说,这条衡量标准同样适用。我们不必忌讳和回避,邮政的某些服务并不能让群众满意,甚至受到了大量群众的投诉和谩骂,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有丝毫的携带。相反,邮政企业还需要贴近基层群众,听取群众的不满声音,收集整理,进而改进工作流程和方法。邮政企业也需要定期开展服务基层群众的活动,让广大的员工了解群众诉求,进而提供群众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第四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作者简介:王焱(1990.08-),女,汉,山西临汾,研究生,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尤其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价值诉求的方向,增强了其说服力和吸引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和创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内容,统领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要承担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理论论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到其工作的中,还要肩负起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5-0189-01

在 2014年5月4日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的意识形态领域发挥着统领作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须追求和遵循的主导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中国共产党政治人物的中心环节,是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是培养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场所,是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和传播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中国梦”的希望所在。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之道方针和原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其教育过程的始终。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我们党立足实际,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明确凝练为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针对现阶段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和特点进行的新的概括和总结,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方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深深刻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烙印,在其整个过程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作用,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会贯通。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我们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三个层面进行了新的概括,在国家层面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上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上倡导爱国、敬业、诚心、友善。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内涵的高度总结,明确回答了在新时期和新阶段我们党高举马列主义旗帜,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目标前进,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有着鲜明的实践性和指导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在我国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下,思想政治教育被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本质在我国当代大学生这一群体上体现为,对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其自身能够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失业。

(三)二者的关系

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贯穿并统领大学生细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进行广泛贯彻和践行,就必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检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因此,二者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缺一不可。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指导原则,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发扬和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承担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

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思想和理论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论证,彰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和价值性,让人民能够真正了解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魅力所在,并真正接纳之,最终将其内化为自身的内在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感,为行动的外化提供条件。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其成为真正的人生信仰和行为准则。

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其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其工作的核心内容,还要用其统领整个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和细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原则实现真正的内化和传播,进而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弘扬的途径。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相互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方针和原则,并为其提供了理论前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弘扬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之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其过程中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帮助青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帮助其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才能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塑造主力军。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2]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屈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重要讲话

[3]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4]张玉荣.教育教学论坛[J].2015-04-16:16

[5]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第五篇:高校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也是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中做出表率,着力于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义、争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这也是党和政府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和教师职业特点的必然要求。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天之骄了”的大学生更是当代青年中的佼佼者。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追求都在经受着冲击。在社会思潮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高校作为人才资源的聚地、文化引领的前沿,必须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践行者。

一、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阵地,充分体现着高等教育的价值与功能。高等教育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价值。高等教育还会构成大学亚文化,发挥着传承、改造和创新文化的功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环节。

高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力军,是由高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的地位和使命所决定的。现代大学承担着倡导学术自由、崇尚真理和知识、认同批判意识与科学精神以及以服务和改造社会、引领社会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中国高校在当前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的和谐文化中,承担着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

第一、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学生成长的熔炉。高校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时代风尚,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用爱心传递温暖,用真心呵护道德,把学校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基地。重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把人的发展作为最终目的,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不断满足师生的全面需求、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出发点。

第二、高校有文化育人的优势。牛津学者纽曼认为,高校是传播普遍知识的场所。通过教育等途径传播知识、传承文化是大学的基木职能、根木任务和重要使命。高校主要是通过教育活动把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优秀文明成果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促进人类思想的进步,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事实表明,高校是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其在传承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基木内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而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是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所拥有的教育资源优势,向全社会、广大群众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使广大民众了解其科学内涵和基木内容,准确把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二是高校的教师可通过学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基木内容内化为自身文化素质,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和传承。

二、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问题

由于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作用是体现在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上存在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教育和引导的成败。当前,大多数大学生都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能够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但是,受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一部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高校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的“忽视”:

第一、忽视了不良社会风气在学校蔓延的程度

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是不良社会风气在学校泛滥的主要表现,同时还伴有其他形式的不良风气,比如相互攀比、入党动机不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只是为了走形式等等。受多元价值观的影响,有些大学生把对事物价值的评定准则定位于能否获得经济效益、是否有利于个人生存与发展,导致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滋长,“一切向钱看”成为部分大学生的行为准则,存有“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理想理想,有利就想”的价值取向。

第二、忽视了核心价值观教育,偏重职业价值观教育

随着就业难形势的不断加剧和用人单位录用标准的逐步提高,大学生在校期问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就有了“参照物”,这种“参照物”为他们毕业面临的就业提供了方向。学好专业课,这是对大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也为大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但是,有些大学生一进入大学就只注重专业课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他们以用人单位的录用标准为准则,只树立与之相关的职业责任感、培养与之相关的职业价值观。而有些高校也把职业价值观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忽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职业价值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部分内容,但职业价值观并不等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指导,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有所作为。

第三、忽视了网络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来说,网络内容庞杂不

一、良荞不齐,是一把“双刃剑”。从正面来看:网络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如免费名校名师专业教学视频、海量免费优质课件、论文、科学及管理前沿讲座、名家论坛等优质学习资料;大量网络招聘信息、商业及商品价格信息等均为容于接受新信息的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网络连接全世界,为当今大学生放眼世界、了解古今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增强了大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易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负面来看:由于大学生信息鉴别能力较成人相对较弱,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而在网络上,不同国家、民族之问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庞杂不

一、良荞不齐,甚至有些极端思想也因披上民主、自由、民族主义、时尚主义等外衣而迅速传播,为一些鉴别能力差的年青人所接受。这些负面因素容易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冲击;对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传承起到潜移默化的侵蚀和消磨作用,容易造成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紊乱和对现实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可的动摇,在思想上成为“迷失的一代”。

三、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高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使其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与作用得以发挥出来。

第一、注重“三进”工作与职业教育的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价值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这就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进”工作落到实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进”工作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环节方面,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进”工作,必须不断根据形势的变化,通过适当调整课程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与方法等手段,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内容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展现。此外,还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结合学生的专业,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以便使学生真实了解社会实际,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高校还可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教育中尽可能全面系统地搜集相关材料,进一步丰富教材内容,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

第二、注重社会实践,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

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应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参与,切身体会,内心认同;让他们体验生活,了解社会,真正明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以座谈、主题演讲比赛、知识讲座、图片展览、视频播放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注重文化的熏陶,倡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教育与文化具有天然的联系。高校在文化育人活动中,应善于把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等不同文化的优势,推动多种文化板块交流贯通;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文化、传统文化、地方文化和大学文化的作用,推动多种文化形态交流融合;通过知行合一的行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意识与文化实践紧密衔接,引导师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支配自身行动的文化自觉。

第四、注重引导,充分运用网络“正能量”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网络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更好的引导大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发展,可以在学生的交流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激励他们“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第五、注重服务舆论引导,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在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高校要利用文明单位创建契机,加大美丽校园建设力度。应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倡议广大师生从自身所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使乱扔垃圾、乱贴广告、乱挂标语、图书馆乱占座位等不文明现象销声匿迹,为校园文明“添砖加瓦”,为地方城市建设增添靓丽风景,服务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应注重实践养成,做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自觉实践者。思想道德建设,重在养成,贵在实践。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既是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健康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健康因子,是人类和谐相处的最好表现。高校是系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发挥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时代新风,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用爱心传递温暖,用真心呵护道德,把学校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基地。

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共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繁荣发展的精神源泉。面对多元多变的现实生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我们只有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动摇,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下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多元化背景下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多元化背景下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要:大学生作为一个思想活跃、个性多样的社会群体,其思想状况呈现出显著的多元化的特征。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 一种价值观的提出和弘扬,一定与其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际等方面的面临的复杂形势和挑战有关,与社会道德水平的滑坡和人们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05年福建高教论坛交流材料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郑淑红 (莆田学院初教系,福建莆田 351100)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

    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精选5篇)

    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 是出于三方面的需要: 一是价值共识的需要。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有根植于广大民众的价值共识。价值共识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精神支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展的价值分析范文大全

    成 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与发展》 课程论文题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思想政治教育内 容发展的价值分析专业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公民教育方向 姓名:陈爱平评语:评阅教师: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材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材料 一、具体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 ——友善篇 上八里镇中心学校八三班郭颖 活动背景: 1、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