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考察报告
9月18日至27日,江西水利考察组一行11人在汪普生、朱来友同志的带领下,前往黄河水利委员会和山东省学习考察水利工作。
在黄河水利委员会,考察组先后考察了水调中心、防汛调度指挥中心、水土保持监测中心、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花园口数字化水文站、花园口全数字水质自动监测站和小浪底水利枢纽等,并就水利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与黄委领导和有关方面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在山东省,考察组先后考察了荷泽市赵王河改造工程、济南市卧虎山水库和锦秀川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寿光市弥河综合治理工程和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威海市大沽夹河综合治理工程和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项目等,听取了山东省水利厅领导和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关于水利政策法规建设、规费收缴、队伍建设、厅直单位改革、抗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工作情况介绍,并进行了座谈。通过学习考察,大家一致认为,黄河水利委员会和山东省的水利工作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黄河水利信息化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创新思路,推进“数字黄河”工程建设
为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黄委根据水利部新时期的治水思路,创新治黄思路,提出了建设好“三条黄河”(即“原型黄河”、“数字黄河”、“模型黄河”),维护“黄河健康生命”的现代治黄理念。其中“数字黄河”建设就是以水利信息化作为支撑。
“数字黄河”主要是借助现代化手段及传统手段采集基础数据,对全流域及相关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等要素构建一体化的数字集成平台和虚拟环境,以功能强大的系统软件和数学模型对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各种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研究,并在可视化条件下提供决策支持,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有五大技术环节:一是信息采集系统。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遥测、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手段采集数据、图像、声音、视频等基础信息;二是数据传输系统。通过微波、超短波、光缆、卫星等快捷传输方式,传输防汛指挥、水资源管理、水质监测和水土保持治理等所需基本信息;三是数据存储及处理系统。利用高容量存储和高速度运行的计算机系统完成;四是数学模拟系统。利用优越的计算机性能和水利学、气象学、环境学等学科知识,实现对天气系统、水流及泥沙运动、生态及水环境变化等现象的实时模拟;五是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内容全面的知识库,优化选择一个可行的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方案。
其建设十分强调实用性。“数字黄河”的应用主要有五个方面:防汛减灾,即利用遥测、遥感、卫星技术和数学模型等科技手段进行降雨预报、洪水预报、水库调度、洪水演进;水量调度,即建立枯水期径流预报系统、河口地区生态模拟系统、现代化水资源实时调配系统、引水口门的自动监控系统、地下水观测系统等;水质监控,即在关键断面进行水质监测,建立实时监测预测系统;水土流失治理与监测,即运用3S技术,进行动态监测、治理和评价;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即通过远程视频技术,建立水库、堤防等工程运行和管理系统。
2、推进水利信息化的主要措施
“数字黄河”建设是一项规模庞大、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的系统工程。为达到预期目标,统筹各单项工程建设,避免重复,黄委确立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需求主导,共建共享;
先进实用,开放拓展;统一标准,保障安全”的原则,并采取四项重要措施: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2001年9月成立了以李国英主任为组长的“数字黄河”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对全过程进行协调、指导、监督和管理。抽调了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开展工作。多方筹措资金,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二是精心规划。2001年10月,黄委组织委内有关单位开始进行“数字黄河”工程规划编制,并于2002年12月完成,2003年4月通过水利部批复,成为水利部批准的第一个江河数字工程规划。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再进行了各相关专题规划。为“数字黄河”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三是实施开放式建设。针对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实际,黄委采用开放的方式,遵循“以我为主,博采众长”的原则,在基于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的各项需求进行“数字黄河”工程总体规划和重要专题规划的同时,还采用国际招标的办法吸纳了清华大学、河海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美国微软公司等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校和国际一流的IT公司参与,从而为工程建设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撑。
四是注重吸引和培养人才。水利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的工作,专门人才是关键。为此,黄委一方面制定优惠措施,大力吸引国内外IT和水利方面的优秀人才,一方面分批派出业务骨干出国学习,及时掌握国际最新科技动态,培养和造就一流的科研人才队伍。
3、以水利信息化为支撑,全面推进黄河开发治理的现代化
随着黄河水利信息化的推进,极大地带动了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一是“数字调水”有效地提高了水量调度方案的科学性和控制能力。黄委已实现了委机关与沿黄各地的互联互通,实现了水量调度的统一和现代化,从黄河水量调度中心发出指令,可以启闭远在千里之外的引水涵闸,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在水调中心的大厅,随时可以看到各地的可用水量和实际取水量,实现了用水的适时自动监控。水量调度的大部分工作都通过计算机及网络进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二是“数字防汛”发挥出了显著的作用。黄河“数字防汛”体系主要包括暴雨洪水预警预报、洪水水沙调度、组织指挥、洪水水沙演进、抢险减灾五大系统。目前已使用的技术手段和应用系统包括小浪底库区物理模型、黄河下游泥沙冲淤数学模型、黄河下游工情险情会商系统、视频异地会商系统、防洪预报调度与管理耦合系统等14项。依托数字微波、光缆、通信卫星、公共电信网等通信资源,初步建成了覆盖黄河下游省、市、县三级通信网络和四级网络节点的计算机广域网。黄委至七个指挥分中心以及河南、山东两省14个市的异地会商系统已经建成。日臻完备的防汛专业数据库、信息服务平台和虚拟仿真平台,构建起有机结合、功能强大的数字化防汛体系。在2003年黄河防汛指挥部署中,实现了“三条黄河”的联动。“原型黄河”提出防汛决策的基本需求;“数字黄河”借助现代化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手段,快速分析洪水演进现象及其内在规律,为防汛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模型黄河”通过不同的物理条件,模拟自然水沙运动,观测变化要素,验证防洪调度方案的合理性。
三是“数字黄土高原”大大提高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监控能力。“数字黄土高原”
系统是借助现代化的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处理手段,把黄土高原装进计算机,通过数据集成,模拟、分析、研究有关黄土高原的自然现象,探索其内在规律,掌握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寻求最佳治理方案,最终为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开发,“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提供技术支持。“数字黄土高原”是通过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实现的,主要包括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系统和应用系统。已经开发的应用系统包括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本底数据库、黄河上中游地区三维可视化信息查询系统、水土保持遥感监测系统、淤地坝辅助设计系统、淤地坝管理信息系统。这5个应用系统贯穿了从基础数据获取、规划设计到项目管理等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环节,可以为水土保持的监测、规划、治理和预防监督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套系统已在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建成投入使用。如要了解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想查询某地的水土流失状况、防治成果,想对某小流域建淤地坝前科学选择坝址及每年运行效果,想在空中从不同高度和角度查看黄河流域典型区域的真实地貌,只要在黄河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轻点鼠标,这一切马上呈现眼前,方便、快捷、直观、科学,让人切身感受到高科技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四是黄河水质监测自动化水平大为提高。黄委建成的花园口水质自动监测站是我国首座江河自动化水质监测站。在花园口水质自动监测站,从取水、化验、分析等各环节已实现了自动化,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并不受风雨洪水的影响,大大提高了监测的精确度。
从一日千里的“数字黄河”到一步百米的“模型黄河”,再到气势磅礴的“原型黄河”,一天之中跨越“三条黄河”,折射出强烈的现代水利气息。“三条黄河”科学构想和创新令人感慨。信息化,正在加速黄河治理开发的现代化。“三条黄河”,三位一体,互为作用,成为我国水利现代化的一个缩影,也是现代水利的发展方向。
第二篇:学习考察报告
赴上海、北京、哈尔滨学习考察报告
3月21日—29日,**********组织*******有关单位12人赴上海、北京、哈尔滨考察了牧草种植、收获机械等情况,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考察团先后考察了上海纽荷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现代农装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北京华联机电技术装备公司、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及其所属生产工厂,听取了相关人员对其产品的介绍,并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团全体同志普遍感觉收获很大,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到不少东西。
二、主要收获
一是通过商家介绍和实地参观大型拖拉机、牧草联合收割机、打捆机、割草机、搂草机得到那个牧草机械,对我国牧草机械化发展有了进一步了解。
二是通过学习深深的感觉到牧草作为草食畜最优良、最主要和最经济的饲料,无论是在畜牧业为主的草原区,还是半农半牧区都是重要饲料之一,在发展节粮型畜牧业中具有主导地位。因而大力推进牧草种植机械化是生态畜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是坚定了发展畜牧养殖业的信心。通过考察学习,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畜牧养殖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符合现代牧业的发展方向,顺应了我县畜牧养殖业的发展
要求,是建设现代畜牧养殖业,实现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
四、几点建议
一要加强政策扶持,调动农牧民发展牧草机械化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对牧草机械补贴力度。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先进适用牧草机械的购置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鼓励地方在中央补贴的基础上实施累加补贴。逐步建立起以财政资金为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同时,以推进作业市场化、服务产业化为核心,将牧草机械大户组织起来,成立专业合作社或协会,为广大农牧民提供牧草生产机械化技术和信息服务。
二要加强机具的引进和改造,提高牧草机械装备质量和技术水平;
三要加强示范培训,加快牧草生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四要加强市场培育,推进牧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五是从目前牧草生产过程来看,畜牧养殖大户基本实现了收获和打捆机械化,烘干和深加工机具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牧草品质。积极引进牧草烘干和深加工机具。
六是大力推行机械化植保技术,引进、推广新型低喷量、雾化性能好、无渗漏的喷雾、喷粉机具,在有效防治牧草病虫害的同时,减少农药残留量,提高牧草的产量和品质。
七是提高玉米青贮收获和加工技术,促进秸秆和牧草自我消化率和商品率。
第三篇:学习考察报告
赴吉林学习考察报告
一、前言
随着我省高速公路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提高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及服务水平日益受到重视。为进一步提高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强行业管理,在厅领导的安排下,由重点办、质监局、信息中心组成联合学习考察团队,一行6人,于2011年9月15-18日赴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学习考察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学习考察期间,考察团成员认真听会,积极交流,一致认为:通过此次学习考察,对《吉林省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情况、使用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受益匪浅,对我省交通重点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吉林省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
1、概述
《吉林省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是由吉林省高等级公路建设局与广东同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集成化信息管理系统。系统以吉林省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依托综合项目管理和业务数据处理两个平台,融合通讯传输、计算机处理、专家分析系统等信息技术以及 DBMS、MIS、GIS、ITS 等先进的管理技术,以支持高速公路项目管理单位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和基层运作。
2、系统架构
整体架构
系统基于J2EE平台体系架构,共分为网络支撑层、数据访问层、应用服务层、业务功能层、决策支持层、用户浏览层这6个层次进行构建。J2EE是目前业界公认的企业级信息系统的支撑体系结构,是各个系统和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粘合剂。J2EE提供了跨平台的解决方案,提供了通用的JDBC数据库访问接口,无缝支持通过 XML 进行系统间和系统内部的数据传递。在J2EE体系结构中,所有的技术都是开放的,得到业界主流支持的,所以统一使用J2EE体系架构,有利于系统之间的整合,避免重复投资,降低IT的管理和建设成本。
系统部署
系统部署采用B/A/S三层次体系结构,系统应用程序部署在服务器端,数据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在服务其中,普通用户只需一台安装了浏览器并能连到服务器的终端设备就可以进行交互式系统操作,而无需客户端的安装与维护。
开发方式
采用SUN公司的EJB服务器端组件模型,按照业务类别以组件的形式进行包装,通过自定义的功能模块,以积木式搭建的方法满足业务发展和变化的需要,实现功能的热拔插和无缝集成。采用MVC设计模式,将业务模型、处理过程和用户视图分离设计,方便交互和重用。
3、技术特点
平台化产品,方便定制
系统完全基于平台化策略实现,以广东同望公司产品级系统平台为基础,以搭积木的方式构建业务系统,各平台之间既相互独立但相互融合。大量的应用功能只需要通过平台的定制就可实现,完全不会涉及到底层代码的修改。平台化的产品使其对需求的应变能力很强,80%的需求只需要通过平台已有的功能修改配臵即可。
接口预留方便与其他系统对接
系统在开发过程中预留了部分接口,方便与其它已经应用的系统进行通信对接。如:系统中生成的数据可输出并直接被财务系统所引用,为财务系统处理数据提供了接口,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系统除财务系统外还预留了工程建设项目养护、运营期(包括电子不停车收费管理等)等数据接口。
较强的分析决策能力
基于最新的网络挖掘技术,通过图形化的界面定制,实现对各类数据的动态分析、上挖下掘,并提供表格和图形等多种表达方式。数据分析独立于具体的业务系统,并能跨多个业务系统进行联合分析。
流程管控的图形化
涉及到具体业务流程办理的系统业务,系统提供了流程进度的图形化管理界面,以不同颜色区分流程的进行情况。使用户对业务流程的进行状态一目了然,有利于项目按照预设流程规范处理。用户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流程。 快速上线,易于维护、扩展
产品成熟,可快速部署和上线,省去了传统的项目开发阶段,减少项目的实施风险,在最短时间内体现投资效益。可利用平台工具通过配臵维护原有功能或者增加新功能,比如可通过流程的定制随时变更原有审批流程或者增加新审批流程。
用户自主维护
通过平台实现的业务系统,由于不涉及底层的代码编程,维护难度较低,用户完全可以通过培训掌握系统的维护。这样可最大限度减少对开发商的依赖,降低风险。
4、主要功能
整个系统分为两级管理平台,分别为综合项目管理平台和业务数据处理平台。
系统登录为共用功能,主要对登陆账号进行权限控制,不同的账号权限不同,登陆界面后显示的功能模块不同。
综合项目管理平台主要功能包括: 首页
公告与新闻、待办事宜、工程快报、电子地图等。 前期管理
根据我国在项目管理中的项目行政审批制度,设臵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划分合理的建设阶段。对工程建设管理前期的进展工作进行计划、实施、监控并整理前期各阶段的报告、技术文件及相关审批批文。对于项目前期的各环节可自定义设臵,对设臵好的前期各环节进行工作计划的编制、实施情况登记、监控进度情况。 招标管理
属高建局的业务体系范畴,包括对公路项目管理中的不同类型的标进行招标、评标、定标等全过程。建立招标工作流程,形成每一招标过程的具体事项及工作计划安排。招标完成后,可提供对中标单位的工程量清单的不平衡修正,然后直接作为下一步工作的工程量清单。同时提供对参与投标各单位的基本信息的查询及中标单位的业绩考评。 投资管理
实现了项目概算及投资监控及变更管理、合同管理等,其中项目拨付款审批流程,在此处通过手写签名功能来完成流程审批。 电子签名 提供电子签名功能。 计划管理
系统提供局系统内各项计划的制订功能,同时通过单项目管理平台业务数据的汇总统计实现对计划的考核。 统计分析
该功能模块主要是对系统中一、二级平台各业务功能中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各项目之间的横向对比分析。如项目统计、招标统计、征地拆迁统计、质量统计、建设实施情况统计等,既有丰富的图表又提供多样的查询方式。 法律法规 系统提供法律法规的登记维护功能,以此作为管理办法的一部分来做项目实时的标准和依据。 质量监督
系统在综合管理平台通过建立统一的质量评定标准内容维护来规范建设管理平台各建设项目的质量评定规范,并对项目质量报监及施工前各证件办理业务的维护等。 资料库
是为竣工进行检查、验收与竣工后的管理、使用、维修、保养及改建、扩建提供重要依据,确保工程资料的真实、完整、准确和归档及时 党风建设
通过系统的实时性,及时了解与全面掌握各项目的党风建设动态,对项目建设全过程实施跟踪督查,强化对项目建设的重点环节及腐败现象易发生部位的实时、有效监督。 征地拆迁
高建局、指挥部与各市(州)征迁办建立业务联系和台账。高建局作为业主与各市签订征拆协议,具体事务由各地方征拆办负责。 系统管理
权限配臵、各项业务设臵、组织机构维护、新闻图片管理及个性化菜单等
业务数据处理平台主要功能包括: 工程信息 项目基础信息的登记 合同管理
对工程各类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和终止等全面管理。 计量支付
在系统中进行各项业务计量数据的上报、审核、批复的流程,并支持计量支付重复计量、超计的预警提示,支持标段内多个构造物具有不同工程量清单的处理,生成并可导出满足高建局工作的计量报表与财务支付月报表,建立计量台账,达到计量过程监控目的。 计划进度
建立项目总控计划管理体系,通过业主对项目计划和进度进行的实时监控与协调,完成由承包商、监理、业主、上级单位协作的项目全过程计划进度动态管理,并可自动生成丰富的图表。 质量管理
实现业主、监理单位、总包单位对工程质量的过程控制,动态掌握工程质量状况,及时分析质量问题、发现质量波动状况,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有效的预警机制以及解决措施,以确保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实验数据处理
通过填入原始数据,系统自动计算、自动绘图、自动出试验报告,进行施工单位、驻地监理、总监办三方流程监控,能够进行汇总评定、试验台账,并支持数据的多种查询方式。 报表打印
系统自动生成满足工程所需报表 汇总评定
按照JTGF80-1/2004标准要求,对八大重点参数进行自动评定,自动判断合格率。 试验月报
按照月份自动统计某试验项目的所有试验检测数据。 综合查询
可根据工程部位、试验类型、试验项目、日期等信息进行模糊查询及精确查询,并统计试验平率。 征地拆迁
主要为各项数据的录入,编制征地拆迁计划及进度完成情况监控,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安全管理
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和相关政策法规、重大危险源和隐患的识别、安全预案、安全检查、问题处理等。业主及监理单位通过系统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得项目安全管理信息,有效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达到项目安全管理的目标。 工程决算
通过与建安费、第二、三部分费用关联,根据系统清单计量及变更计量情况,自动生成工程决算报表,满足工程决算办法要求。
三、对我省交通重点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启示与建议
1、建设交通重点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高速公路工程具有建设规模大、投资数额大、建设周期长、分布范围广、参与单位和人员多、风险大等特点,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合同、质量、安全、进度、费用、文档资料等多方面的工作,参与单位和人员众多,使沟通和协调工作产生困难,大量的动态信息需要有效的集成管理,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已显吃力。迅速探索推行适应我省交通重点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势在必行。要求结合具体高速公路管理机构的管理特点进行量身定制,实现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业务综合管理;运用现代建设管理理念建设一个采用先进开发技术、功能全面、高实用性、高可维护性的交通重点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1)、宏观战略的需要
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信息化改造的前期投入不是浪费,而是成本,它换来的是管理人员素质的普遍提高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意识的建立。不敢迈出这一步,信息化管理只能在从前低水平之中徘徊。惧怕不见成效,不敢追加投入,只会造成前期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化的改造,可以培养出一支全新的、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队伍,有了这样的队伍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引导市场、规范市场,起到政府部门应起到的作用,不通过实战的锻炼,就不可能练出这样的队伍。
(2)实际管理工作的需要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各方面的信息流铺天盖地,纷至沓来。面对如此宏大的信息流,传统的管理模式、方法显示出了明显的不足。充分发挥现代化管理的优点,既是向国际接轨的需要,也是实际经营管理的需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潮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改进企业形象,加强核心竞争能力,及时地为领导提供丰富的决策信息,提高办公协作效率,建设一个综合的集成管理系统来满足当前各级部门对交通基本建设项目建设管理的需求。
(3)降低经营成本
由于建立了内部和外部的管理、交流、协调机制,全面满足上下级报表事务处理和办公管理信息的需要,取代了大量传统手工业务的工作,降低了成本,相应增加了利润,管理才能真正体现出效益,才不会流于形式,不会是空中楼阁。
信息化建设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大大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有效地保证了建设质量和进度。
(4)提高了核心竞争力
交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同样有一个成本中心与利润中心,引用前建设部总工许溶烈博士的一句话,“我们的技术并不差,差的是管理”。引用信息化系统可以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加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防止不良现象的产生
利用信息化管理,领导可以轻松地察看到自己想了解的资料。传统的施工记录要经过层层报送才能到达管理者手中,利用信息技术管理者可以在几秒钟内看到自己想到的资料,并和以往的数据进行对比,跟踪业务处理过程,从而有效预防不良现象的产生。
2、湖北省交通重点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加快转变公路发展方式、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行现代工程管理,构筑科学系统的施工标准化体系,充分发挥工厂化、集约化施工的优势,促进高速公路建设施工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规范工程现场管理,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管理水平和行业文明施工形象,促进高速公路建设施工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全面提高公路建设管理水平。具体表现在:(1)、使高速公路管理各部门实现了信息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内部各部门数据资源共享,不同工作部门、岗位可以方便地开展工作协同。各项目建设单位或管理人员在平台上进行信息录入,为公路管理部门建立数据仓库,通过Intrnet实现数据的电子远程传送和共享。
(2)、为管理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决策依据
实现全省所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信息的采集、查询、分析等功能,通过规范化的业务流程,将单个项目的信息集中在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上,通过信息集成,可以使大量零散的信息加以集合应用,可以方便地对历史数据进行横纵向比较,使行业管理者及时掌握全省重点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便于检查、督导和调度, 决策层可以根据系统智能化动态管理信息,查询与统计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3)、通过系统宏观交叉对比各项目建设信息,实现行业管理部门对各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资金等情况动态考核评价,并为计划、财务、统计等部门提供及时统计信息;
(4)、加强政务公开、诚信评价和网上审批控制
通过系统建立信息公开平台,实现政务公开,收集参建单位履约信息,进行诚信评价;开展网上设计变更审批、网上招投标和对关键试验检测数据的自动采集等工作,实行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
(5)、提高了突发事件的应急组织与管理的快速反应能力。对施工现场等关键工点实行视频监控,督促参加各方尽职尽责,确保质量安全等管理规定的落实,加强现场质量、安全管理力度,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估计高速公路事故的严重情况、高速公路沿线村屯的距离,做出抢救伤员、疏散安臵人员等最佳路径选择,供指挥调度部门参考。使高速公路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提高了公路资产及其附属设施的效率、路面养护的效率、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能力,高速公路运输的能力和服务质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运营管理服务水平等。
湖北省交通重点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将是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蕴涵先进的管理理念,做到了对管理过程全方面的管理,不但要成功地解决目前一般高速公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且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管理模式的变化对系统的影响很大,应结合科学发展观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进行不断研究,才能取得更好的应用效果。
系统的目的是在全面总结和分析全省现有的各单一项目管理软件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满足湖北省交通基本建设管理单位及有关参建单位项目管理要求的全省统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科学系统的施工标准化体系,将标准化要求贯穿工程施工各个环节,促进规章制度更加完善,现场管理更加规范,人员技能更加精湛,工程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从业人员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材料制备一流、施工工艺一流、作业环境一流、建设成果一流。实现我省交通基本建设管理的智能化和规范化,进一步提高湖北省全省交通基本建设信息化管理水平,以实际行动贯彻交通部关于积极推进交通行业信息标准化建设的精神。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九日
第四篇:最新学习考察报告
学习考察报告
为扩宽区域经理的视野,学习外地管理服务站点的经验,深化站点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在市福彩中心领导的带领下,我作为新聘的区域经理先后参观考察了营口市福彩中心和周边几个福彩专营旗舰店。学习考察概述
营口市福彩中心各部门领导都有自己的团队营销服务思路,带出了一批高素质的队伍。他们把自己的管理思路通过管理员贯彻落实到站点,使中心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考察中感触很多,其中最突出的有几下几点:
一.终端部。1.给站点经常培训,有计划的举行大型培训会,让销售好的感染销售业绩差的,改变营销思路,有紧迫感。为了能全面的提高配型质量,对于培训不来者给予停机处理。
2.站点绩效,也就是奖罚分明。每一个月为销售周期,分奖级划分,不分增幅,销售好排名靠前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奖励发放为部分现金及热敏纸。
3.服务,管理员以修理彩票机优先,送票送纸在后;中心以服务优先,管理在后。中心把该做的都做好了,站点必须配合。
4.统一的形象化建设,无论让彩站还是彩民都能感受到福彩的文化和品牌形象。
5.管理员绩效考核机制。根据每个管理员不同的劳动强度及实际自然销售情况把绩效奖励分为:1000元,800元,600元三档。销售:电脑票指标和即开票指标,所有指标都是浮动的,完成基础指
标可以拿基本工资,每增长5%给予奖励,分为三个等级:一级300,二级200,三级100,每增加2.5%多奖励100,封顶为1000.800.600三级。完成不了进行处罚,每下降2.5%扣基本工资的1%。管理员的业务能力也在考核之中,管理员业务分为:维修,服务,签到。车辆的日常维护,管理员学习报告和执行力都是在绩效考核之中。
二.开乐彩
营口市开乐彩申报89家,分6批经省中心审批合格已经销售的为72家,每批10家左右,在审批前按省中心统一要求做好装修培训过程,打好基础,按区域划分分级管理,培训站点投注技巧。
在效果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下问题:
1.维修必须去现场,无论问题多大,不到现场是解决不了的,对服务质量影响严重。
2.培训销售人员,前期工作务必做好,站点聘用销售人员必须掌握电脑基础。
3.开乐彩彩民群体不稳定,没有形成开乐彩文化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开乐彩分析系统,通过站点实际销售有没有分析系统销量有着明显差异,数据分析系统现在全省只有一家丹东的公司在做,每个站点每个月费用为100元,可以试用一个月。
三.走进福彩专营旗舰店
参观了四家福彩专营旗舰店,统一的形象化建设,硬件的齐全,软设施的完善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到液晶电视,电子显示屏,发电机,饮水机,空调,小到便签夹,福彩LOGO的烟灰缸,室内扬声器,标准的即开票展示柜。即开票展示多样化,造型美观,有创意。无论从哪个方面都能体现福彩专营的优势。
通过此次参观考察,我深深感受到营口市福彩中心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在全面推进从管理型人员到服务型人员的过程中,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站点特殊发展”是福彩发展的必然之势。
第五篇:学习考察报告
赴滇闽浙苏学习考察报告 一、七市旅游业发展情况
学习考察的七个市有发展较早的旅游大市,也有后来居上的“旅游新秀”;有文化旅游发展的先进市,又有生态乡村旅游发展的示范市。七个市虽然旅游发展思路不同、特色各异,但旅游业发展水平都比较高,突出表现为以下特点:
一是旅游业竞争力较强。七市在全国旅游市场都具有了较大竞争力,大理、丽江、厦门在国际旅游市场上也具有一定影响力。大理、丽江是云南旅游的代表之一,两市核心竞争力处于云南旅游龙头地位,2012年两市接待海外游客分别达到56.23万人次、84.7万人次。湖州乡村旅游在华东地区,尤其对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形成很强的吸引力,2012年接待乡村旅游游客1120.66万人次,同比增长16.73%。厦门市2012年接待游客4124.4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39.88亿元,其中接待入境游客230.02万人次,实现外汇收入15.77亿美元,入境游客和旅游外汇收入均列全国28个主要旅游城市前10位。漳州市围绕福建土楼、滨海火山、日出东山等特色旅游品牌,集点连线扩面,整合旅游资源,也形成独特的旅游核心竞争力。
二是旅游发展特色突出。特色是旅游业的“灵魂”。七市都有一个准确而深刻的“灵魂”来支托,正是灵魂深入人
心,旅游产品价值才显现出来。湖州市乡村旅游方向多、种类齐,但都在乡土味上做足了文章,打造既精致又具规模的农家乐,让游客体验到回归自然、回归乡村的感觉。无锡市实施“旅游即城市”战略打造了以太湖风光为特色的自然景观,以灵山大佛为标志的佛教文化景观,以中视影视基地为代表的影视景观,以名街、名居、名园为重点的历史人文景观,形成不可多得的旅游城市构架。大理市、丽江市突出白族和纳西族风情,以生态为本、以文化为魂,打造集历史文化、民风民俗、自然景观于一体旅游产品,形成了自身发展特色。厦门市突出海洋特色,发展鼓浪屿文化旅游,成为极具特色的旅游城市,多年入选“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三是旅游产业体系完善。七市都比较重视旅游产业体系建设,特别是丽江市、厦门市、湖州市、无锡市旅游业体系较为完善,产生较高的旅游产业综合效益。丽江市旅游产业已具规模,拥有5A级饭店4家,5A级景区2家,建成了丽江国际机场,打造了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并将旅游购物纳入旅游线路,缅甸玉器、云南药材、银器工艺品等成为游客购买的热点,有效拉长了旅游产业链条。厦门市大力发展滨海度假、游艇帆船、游轮休闲、水上运动和海岛生态等新兴产品,丰富了旅游产品类型。十一五末,厦门市有旅行社109家,旅游饭店560家,旅游购物10多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湖州市乡村旅游形成了新型的产业分
工:一部分农户经营“农家乐”,一部分农户发展加工业和养殖业,为“农家乐”提供旅游商品,“农家乐”带动了农产品产业链的发展壮大,形成了农村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体系。无锡市十一五末就建立了较为成熟的旅游产业体系,拥有五星级饭店8家,全国百强旅行社4家,5A级景区2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旅游推荐购物商店、餐饮店、车船公司分别为16家、12家、7家。二、七市旅游发展经验
七市根据各自实际,探索出独特的旅游发展道路,在政府主导、投融资机制、品牌打造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有很多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一)坚持政府主导是发展旅游业的保证。政府可以运用独特的行政力量,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和服务环境,较快地动员所掌握的资源,迅速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促进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丽江市、大理市、湖州市、无锡市都是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的典型范例。丽江市将旅游业放到先导地位,以旅游业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旅游兴则百业兴”的发展格局,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占GDP中的比重达到了60%以上。厦门市坚持政府主导战略,加强部门协作,将旅游工作列入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重要议程,提出了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湖州市强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出台了《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旅
游提升发展的意见》,把生态、文化优势已转化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产业优势,形成了市、县、乡多层次推动乡村旅游的局面。
(二)壮大市场主体是发展旅游业的根基。旅游企业是旅游业发展的市场主体,发展旅游业必须壮大旅游企业。丽江市将原丽江玉龙雪山旅游索道有限公司改制成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并推动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目前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综合性旅游企业集团和丽江市重要投融资平台,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无锡市鼓励支持重点旅游企业做大做强,支持灵山实业建成了无锡市标志性景区—灵山圣境景区,支持君来酒店集团发展成员单位8家,其中五星级酒店3家,目前“君来”品牌成为具有较强知名度的酒店品牌。湖州市政府以市级国有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打造现代化大型综合性旅游龙头企业为目标,组建湖州旅游发展集团,设立子公司8家,并以此为平台,从根本上促进旅游业全面转型升级。厦门市政府直接投资设立总资本近5亿元的厦门旅游集团,厦门旅游集团旗下拥有13家全资和参控股企业,涉及景区、旅行社、酒店、交通等多种业态,成为厦门市乃至福建省旅游企业龙头。
(三)强化政策扶持是发展旅游业的动力。出台优厚的产业扶持政策是推动旅游业重要途径,能有效提升旅游产业市场竞争力。厦门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
意见》,并配套制定了《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财政扶持意见》、《促进厦门—阿姆斯特丹空中航线旅游经济增长奖励办法》等,计划至2015年将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由现有的5000万元增加到1亿元以上。无锡市为建设成国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旅游度假胜地,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度假胜地建设的意见》,制定了《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城扶持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湖州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农家乐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设立了农家乐发展基金,制定了农家乐创业小额贷款扶持制度,鼓励利用闲臵的集体建设用地发展乡村旅游。
(四)勇于开拓创新是发展旅游业的关键。发展旅游业应立足实际,根据各自资源、市场和发展条件,遵循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发展中突破,在突破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才能开拓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局面。丽江市形成了丽江保护文化遗产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互促双赢的经验,被中外专家誉为“丽江模式”,为全国提供可借鉴的做法和经验。大理州在云南省率先成立了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将旅游资源保护、产品开发、行业管理和市场开拓等职能融为一体,州委常委、副州长任主任,设专职副主任3名,8个有关部门领导及大理市分管领导兼任副主任。湖州市深入实施省级乡村旅游专项改革试点,逐渐形成了“景区+农家”、“生态+文化”、“中方+西方”和“农庄+游购”的四种乡村旅游模式,已成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标杆。厦门市全面铺开全国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建设,在全国率先推行导游员综合保险统保项目,在全省率先启动旅行社参与机关事业单位公务活动外包工作,游客满意度连续3年进入全国前十行列。
(五)打造旅游品牌是发展旅游业的核心。旅游经济是“视点经济”,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较高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能够有效占领市场制高点。丽江市坚持品牌带动战略,进一步探索政企结合、上下联动、形式多样的宣传促销机制,打造出来丽江古城、玉龙雪山等极富竞争力的品牌产品,获得了文化、自然、记忆三项世界遗产桂冠,塑造了鲜明的旅游品牌形象,成为云南乃至全国的一张靓丽名片。大理市突出白族风情,打造了“风花雪月地,山色水光城”的品牌,并且以大理州旅游营销服务中心为平台,整合州旅游局和大理旅游集团、大理州旅游产业开发集团的人员和资金,统一营销,让大理旅游上升一个新台阶。湖州市借助湖州国际生态(乡村)旅游节和梅花节、葵花节、樱桃节、鱼文化节等农事节庆活动的效应以及“洋家乐”的自身魅力,形成了“县区联动、品牌共建”的发展格局,实现了节庆活动的品牌化发展,“乡村旅游在湖州”品牌形象不断凸显。厦门市以充足的营销经费和大手笔的宣传推广,重点打造海峡旅游、滨海旅游和闽南文化三大特色品牌,着力提升厦门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