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安徽高考改革
2014年安徽高考改革
2014年安徽高考改革,安徽省今年高考不会有变化,依然延续以往的“3+文综/理综”的模式。英语听力考试暂时也不会一年多考。
据了解,为了让学生有个缓冲期,(了解更多高考信息加Q群253417959)高考的重大改革政策都是提前三年发布,(以免影响考生备考。目前安徽省2014年高考报名即将结束,2014年高考暂不会有新的变化和改革,考试和招生依然延续以往的模式。
不过明年秋季读高一年级的学生将可能成为高考改革的首批试水者。方案的要求是“2017年正式实施,也就是说,安徽省2014年上高中,2017年毕业的学生才有可能是新方案最早一批的试水者。”这意味着,目前在读的高
一、高二学生高考时,不会遭遇英语“一年多考”的改革。
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教育部已制定完成有关考试招生改革的总体方案,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方案提出各省(区、市)最迟2014年年底前出台本地区具体实施办法。根据这一要求,安徽省具体实施办法最迟有望于2014年年底前出台,到时候备受关注的高考制度改革措施或揭开面纱。
皖版方案或2014年出台
在改革的时间表上,方案初步提出,2014年上半年,国家发布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领域的改革实施意见。有条件的省份开始综合改革试点或专项改革试点。2017年总结成效和经验,推广实施。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实现改革总体目标。
同时方案要求,各省(区、市)最迟2014年年底前出台本地区具体实施办法,按照积极稳妥、统筹兼顾、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的原则,加强具体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做好试点工作逐步推开。
根据上述要求,安徽版关于考试招生改革的具体方案最迟也要在2014年年底前出台。这一方案内容丰富,其中备受关注的高考改革措施有望到时候揭开面纱。
第二篇:安徽殡葬改革
《不要用殡葬问题绑架改革——对当前安徽“殡葬事件”的分析》2014/5/29
安徽“殡葬改革”不是真正的改革!老百姓的殡葬问题不是小事,关乎民心和民意。老百姓殡葬也是改革发展大局的一部分,以小见大。但是从中我们可以嗅到一丝不平常的信息。就是,我们国家的改革到底得到了多少人的支持和响应?按说,改革是为了最广大的人民和国家民族的前途,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或集团的现实利益会有损失。这样的一部分,规模不大,人数很少,却是反对改革的力量之源。隐约感到,类似事件背后似乎藏着一些势力,一股暗流,反对改革,制造事端影响改革速度和方向。还有一些明显不合常理的信息,也似乎证明了这些猜测。比如,新疆的羊群,由于头羊失足而跟着坠崖,以及被野狼偷袭等,琐碎的事情,居然占据网站或其他媒体的重要位置,其原因绝不是新闻本身的价值,而是在幕后力量,进行推动,而使得这些消息成为新闻,从而引起关注。还有一些老领导的出现,看似不经意,可是明显有意为之。江普的上海会晤,本身就是极不平常的。中国前任领导人的贡献是中国人的事情,应该由中国人评价,但是普京为何在此时此地发出如此之声?都是值得思考的。这些都与当前十八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工作方向不一致,与当前的全局不一致。很明显,在十八届中央领导集体主持工作的前提下,舆论方向应该是高度集中于现在的党中央领导班子的。而此时出现一些不符合当前党中央主流的信息,是极不正常的。决不能认为这是一种,集中前提下的民主。因为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就是主体不变的前提下,对操作方法的完善和西化,绝不会与主题本身产生分歧。看来,当前的改革确实触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是能量很大的人的很重要的利益。这些人的这些利益,就是改革的最大阻力。改革的本质就是利益的博弈。对改革的方向有不同意见本身无可厚非,但是方向的不同意见与反对改革本身有本质的原则性的不同,无论言语和行动多么轻描淡写,本质中透露的反对信息是藏不住的。对这些人来讲,允许你的不满,但是不宽容你的破坏。改革的旗帜不能变,改革的方向不能偏,改革的大局不能乱。改革是大势所趋,改革是历史潮流,改革是全民所愿,改革是民族希望。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能质疑、拖延甚至反对改革。面对现实吧,顺应改革历史潮流,放弃抱残守缺,适时调整自身发展,恰当表达自身意愿,自觉做好自身发展与国家改革大局的协调一致。这是唯一的现实的正确道路。最好是立改立行,不要再执迷不悟了。发展容易,改革不易,且行且珍惜。请看今天的《凤凰资讯》标题,其中深意不言自明。
习近平改革论述出版 部分首次公开发表
李克强晤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做好政策储备 适时适度微调 李克强:让创新成为实现中国经济升级的强大动力 中央将重点整治“只对少数人开放的会所”
中纪委:1300名官员因大操大办婚丧喜庆问题被处分 杭州西湖周边会所现状:1家变茶馆 29家仍停业
新华网斥安庆殡葬改革:改革不能逼死人
安徽安庆:村民50岁后开始准备寿材 做好后要宴请亲朋 安徽:老人火葬限期前欲自杀 称我要睡寿材
裸官因妻不回国被调岗 交接会上唱《渴望》
广东数百名裸官被调整岗位 包括9名市厅级官员 广州市委副书记方旋提前退休 知情人称其是“裸官”
这些新闻标题并列,本身就是一种问题。总书记的改革论述出版,是一种推进改革的进军号,新华网为何刊登斥责的新闻标题?斥责安徽的小官员?还是另有所指?什么叫“改革不能逼死人”?这其中的改革到底指什么??指桑骂槐吗?还是另有企图??现在改革是大势所趋,是国家发展大局,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改革怎么会逼死人?进而问一句,当前改革“逼”的是什么人?恐怕,只有这些人自己心里明白。不要绑架民意啊!不要把自身的私利捆绑到人民头上。煽动民意,反对改革吗?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是中国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中国人民的政治智慧是在不断提高的,中国人民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任何以私利绑架民意,任何以维护既得利益而破坏改革大局的图谋都是不可能成功的。这样的消极对抗,是没有用的,发一些牢骚,说一些怪话,是阻挡不了历史发展的前进步伐的。还是收收心吧,回去好好反省吧,奉劝一句,对抗和扯后腿是没用的,还是洗洗睡吧!
安徽民政厅回应多名老人大限前自尽:与殡葬改革无关 2014年05月27日 11:00 来源:法制晚报
67624人参与 1878评论 原标题:安徽民政厅:老人死亡与殡葬改革无关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安徽安庆市强推殡葬改革,6月1日起一律火葬,对民众家中现有棺木强行拆解,多名老人在大限前自尽。
今天上午,安徽省民政厅办公室工作人员对《法制晚报》记者称,部分媒体报道“殡改致使老人自杀”失实,经过实地调查,老人死亡情况与目前推行的殡改措施没有关系。殡改政策也不会因为舆论影响而停止,6月1日肯定将继续实行。
民政厅老人死亡与殡改无关
安徽民政厅工作人员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网上有媒体报道安庆多名老人因为殡改制度自杀身亡,民政厅了解情况后,当天就组织主管殡葬改革的业务处前往当地进行调查。
经调查,媒体报道的几例老人死亡事件与殡葬改革政策并无关系。“谁能保证6月1日前没有人死亡呢?有些人是不是想利用这个事件抹黑政策?”该工作人员表示,报道中说的“个别乡镇出现了乡村干部强行拆解棺木”,实际上是因为实行火葬,棺木没有用了,政府发文让群众自愿上缴家中的棺木。自愿上缴将获得800-1500元的补助。这项政策并不会因为受到舆论影响而停止,6月1日肯定将继续实行。
“殡葬改革不是新鲜事物,是移风易俗的事情,当地老百姓传统观念一下要改过来,是比较困难的,有些想法也比较正常。”他同时表示,欢迎媒体朋友实地来了解情况,希望媒体对殡葬改革鼓与呼,能对该政策支持与理解。
推行殡改也与森林防火相关
今天上午,安徽省民政厅工作人员对记者称,安庆市推动殡改的力度如此之大,除殡改大势、移风易俗等共性原因外,与当地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也有关系,火灾多发也是促进政策出台的因素。
工作人员坦言,目前安徽省内大部分地区已完成殡改,“也就剩下这个地方没有实现了,早在十年前就应该推动殡葬改革了,对当地政府来说,老是处于后进状态,也说不过去。”
安庆地区近年来森林火灾频发。据公开报道显示,仅今年1月24日,安庆市大龙山森林公园就连续发生16处火情,过火面积超过15公顷。
人民网安徽频道2014年1月27日报道,安庆市1月26日召开市委常委会,通报了森林火灾事故责任追究的处理意见,20多名官员被处理。其中,安庆市政府分管副市长被责成向安庆市委作深刻检查,安庆市林业局局长田辉引咎辞职。
原标题:推行殡葬改革 莫要“不恤死”的自负
新华网北京5月28日新媒体专电(记者丁永勋)据媒体报道,安徽安庆市近期推进殡葬改革,要求6月1日起全部实行火葬,一些地方收回村民棺木强行拆解,引发较大抵触情绪。有报道称,近期安庆地区有不下10名老人为赶在殡改政策实施之前“入土为安”而自杀。对此,安徽省民政厅有关工作人员称,经过实地调查,老人非正常死亡与殡改没有关系,安庆殡改政策也不会因为舆论影响而停止。
虽然当地民政部门否认老人自杀与殡葬改革有关,并且说,“谁能保证6月1日前没有人死亡呢?”但媒体对个案的详细还原,却揭示了老人自杀与强推土葬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当地传统和风俗与火葬政策的直接冲突。一边是工作人员模糊的表态和轻佻的推测,一边是多家媒体记者的深度调查,哪个更可信,公众自有判断。
作为出身农村、来自某个以平坟而闻名天下地方的人,我能理解那些要“死在殡改之前”老人的顽固逻辑。在平坟运动搞得最激烈的时候,和村里的老人聊天,他们几乎都流露过“恨不早点死”“羡慕那些人死后不用烧”的想法。当然,可以说这是“迷信”“老脑筋”,但却不能不正视它的存在,不能奢望短时间内改变这种“惯性”。
死生事大,中国人历来对葬礼十分讲究。由土葬改火葬,不仅是殡葬方式的改变,更是对习俗和文化的扭转,不能不慎重。安庆这样的地方,文化厚重,传统坚韧,安庆下属的桐城,更是桐城学派的发源地。虽然当下的安庆农村,也难脱发展至上、乡村凋敝的困境,但毕竟文脉未断,传统的影响还在。很多农村老人哪怕是文盲,但受环境影响,仍固守着一些传统和习俗。这并不是简单的“文明”或“落后”的问题,而涉及复杂的文化和情感。
因此,即便推行殡葬改革的初衷是好的,也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但仍要照顾民众的感受和诉求,至少要有个过程,不能操之过急。从媒体报道看,安庆现在力推殡葬改革,直接背景有两个:一是当地之前推行火葬力度不够,在全省处于落后位置;二是民众祭扫引发山火,导致有关领导被问责处分。无论出于哪种考虑,似乎都是从领导的政绩和面子出发,而没有考虑群众的接受度。
如果弃土葬改火葬真是为了移风易俗,除了要有长期坚持的耐心,还需要领导带头示范,并在公墓建设、祭扫服务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除了回收、拆掉村民家里准备多年的棺木,提供有限的补偿之外,我们并没有看到这些地方有什么实际举措。
因此,殡葬改革面临阻力,不要仅归咎于民众思想落后,然后以“不恤死”的劲头,宣布改革不会因此而停止。我们说改革是一个利益再分配的过程,往往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但触动利益并不意味着罔顾人的死活。一般来说,没有一种改革,要以“逼死人”为代价,这是一种“致命的自负”。
更何况,“一刀切”改火葬为土葬,真的有利无害吗?两个月内就要改变延续上百年的习俗,这合理吗?恐怕这些都要打上问号。如此蛮干,感情和利益受损的都是群众,受益的恐怕只有那些获得好看政绩的官员,这恐怕算不上什么打破不合理利益格局的真改革。
媒体评周口平坟:无视民意 最终也就摆脱不了惩罚2013年02月23日 13:14 来源:中国经营报 分享到:
更多 6人参与 2条评论 原标题:周口圆坟的双重警示
仿佛一夜之间,河南周口那片土地上,圆起了百万座坟。最近突然呈现的这种景象,是对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周口平坟事件一次最大的民意回应。作者:单士兵
周口平坟事件,被很多媒体评价为2012年影响中国百姓生活最为重大的法治事件。在地方权力强行推进之下,历时数月,有200余万坟头被平掉。就在平坟运动达到高潮之时,新的国家规定出现,人们从中读到了从2013年起民政部门不能再强制平坟的信号。
从平坟到圆坟,数以百万计的坟墓在大地上凸起,现在成为摆在周口市政府面前的一块烫手山芋。
周口平坟,打着极其响亮的“复耕”旗号,但究其本质,则是“醉翁之意不在墓,而在地”。这些年,地方财政对土地的过度依赖,正在通过各种形态展示出来。在土地征收政策收紧的大背景下,为了实现腾地目的,一些地方可谓是花样百出,平坟运动从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其中的一种变异。
事实上,透过“平坟复耕”的复杂性,人们也清晰看到一条权力之手制造的复杂“利益链”。围绕平坟,周口出台免费火化、公墓建设等殡葬政策,其中火化、骨灰盒、遗体接送、公墓安葬等环节,都被做尽了政绩与利益的文章。
结果就是,这样的强制平坟,没有建立在尊重民风民俗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这样的权力推进,无视民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最后,平坟自然就沦为另一种暴力拆迁。
想当初,周口方面为了给平坟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一直扛着殡葬管理条例说事,寄望于通过“殡葬改革”这样宏大的现实叙事,来掩蔽这一场腾地运动的丑陋面目。而相关专家则明确解释,殡葬管理条例不应成为平坟的依据,相较而言,土地管理法第36条的“禁止占用耕地建坟”应更有约束力与说服力。
而土地管理法这部分内容,也是在1998年修订时增加的,法不溯及既往,周口一刀切的平坟运动,连那些年代久远的祖坟都不放过,当然是伤害民众情感,又破坏公平正义。
问题是,强力推进平坟已经被地方政府视为捞取政绩与利益无法舍弃的工具,权力眼里早就没有制度的正当性,只是考虑如何用制度来编织愚弄民意的谎言了。在这样背景下,权力最终也就摆脱不了民意与制度的双重惩罚。
2012年11月16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第628号令,对《殡葬管理条例》第二十条进行修改,原规定“将应当火化的遗体土葬,或者在公墓和农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遗体、建造坟墓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强制执行”,其中的“拒不改正的,可以强制执行”被删除。
这一变动,又从制度层面将这场“平坟复耕”推向了舆论更大的风口浪尖上。法无禁止则自由,民意也迅速地从殡葬管理条例中找到了可以圆坟的制度由头。这时候,周口政府面对一夜之间凸起的百万坟头,在没有来自上级的新政策之前,只能一筹莫展。
当初搬起的那块所谓制度的石头,终于砸了自己的脚。相信曾经叫嚣着“此事(平坟)已无退路,是一场革命,攻坚战”的周口市市长岳文海,现在应该能够感受到这场“革命”失败了,“攻坚战”到退守的时候了。那么,在承受民意以行动给权力这记最为响亮的耳光的同时,权力为了利益和面子,能够真正跳出“钱穆制度陷阱”吗?
钱穆制度陷阱,简单地说,也就是一个制度出了毛病,再定一个制度来防止它,不断繁密化造成病上加病,造成更多的矛盾、歧义和漏洞,越陷越深,越理越乱,制度也就失去应有的效率。
被民意和制度嘲讽的权力,是到时候彻底清醒过来了。不尊重民意的权力,最终必然要招致民意的嘲讽;没有制度约束的权力,很容易成为脱缰的野马,偏离正义的轨道。野蛮的权力在利益面前尽管可能一时得逞,但因为践踏文明,违背正义,最终会以失败告终。而制度,要最大程度满足正义需求,则应该与民意形成及时的良性互动。
从平坟到圆坟,是民意和制度对权力的双重惩罚。它最大的警示,也就在于尊重民意,在于及时进行制度清理,来还原正义。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士
媒体谈周口平坟教训:政策不应挑衅滔滔民意2013年02月21日 03:43 来源:东方早报 分享到:
更多 855人参与 42条评论
原标题:周口平坟教训:政策不应挑衅滔滔民意
我们认为即便平坟真为长远发展考虑,也不应该践踏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文化底线,更不应该用运动式执法将民意碾得粉碎。
当人们快要忘记去年河南省周口市那场轰轰烈烈的平坟运动时,当地又有新闻传来:当初被平掉的200余万个坟头,如今,至少半数已经复建。周口市太康县民政局副局长葛灏称:去年该县平坟35万座,几乎所有的坟墓都平掉了,如今大量的坟墓被圆起,“没有95%,也就一半吧”。
平坟走回了原点,当地政府和群众却都被深深地折腾了一把,造成官民之间难以愈合的心理伤痕。2月20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对此发表题为“平坟复圆坟,滔滔民意岂可违”的评论:周口被平坟墓,一夜之间半数恢复,这真是对平坟运动的莫大讽刺,背后的民心向背值得当地反思。
我们认为即便平坟真为长远发展考虑,也不应该践踏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文化底线,更不应该用运动式执法将民意碾得粉碎。
庐墓是先人长眠的地方,慎终追远、扫墓祭奠体现了中国人对生命的尊重,对后世的期冀。祖坟是远方游子魂牵梦萦的根,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扫墓祭奠这种公序良俗,应该得到权力的敬畏。诚然,基于中国人口多、耕地少的现状,因占地巨大,土葬等殡葬习俗应该渐进式地移风易俗。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明确的原则是“积极地、有步骤地”改革土葬,对于“暂不具备条件实行火葬的地区,允许土葬”,而火葬改革还需要有相应的乡村公墓建设等作为保障。但是,去年周口市的平坟运动中,突然将扩耕由年初确定的3年完成调整为当年年底完成,要求火化率年底达到100%。这是运动式平坟,其中出现了种种乱象,如周口扶沟县的土政策是“给三天期限平坟”,平不掉,要罚100元;平坟还没完,还要推倒墓碑,结果导致村民意外伤亡;多名村民指证,一位厅级官员的祖坟被突击圈入公墓,避免了被平„„
更吊诡的是,河南省民政厅表示从未发文要求平坟。甚至在去年11月16日国务院修订《殡葬管理条例》,删除了“拒不改正的,可以强制执行”的强制平坟规定后,周口当地依然表示不会停止平坟。
这是为了什么?有学者指出:平坟运动名义上为“复耕”实为“卖地”,只是另外一种花样翻新的卖地手法,跟过去强行撤并村庄逼农民上楼做法一样。那么,周口的运动式平坟是在推进改革,还是在疯狂制造政绩?
值得一说的是,原河南省政协常委赵克罗因为在微博上揭露周口地区平坟运动存在的事实,而落选新一届政协。他还在网上写“忏悔书”揭露有官员对其打击报复,甚至他还称已做好“杀身成仁”的准备。总书记说共产党员要容得下尖锐批评,而赵克罗前委员甚至没有提出批评,只是讲出了河南当地大规模平坟的事实。
同是2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共产党人血液里流淌的反思力量开辟了中国模式”。平坟闹剧造成目前骑虎难下的局面,当地有关方面应该反思一下:当初是谁悍然推动强制平坟,要求提前实现100%的火化率?造成当下的恶劣影响,相关领导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平坟运动到底靡费了多少公共资源?平坟之后,多少土地实现了“复耕”?谁该向说出真话的赵克罗道歉?没有真相,就没有反思;没有真相,就没有谅解;没有真相,难保不会重蹈覆辙。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心和公序良俗,是任何政策都不能越过的底线,必须得到敬畏。相反,任何打着改革的旗号、不惜挑衅滔滔民意的公共政策,其合法性、公正性都是值得怀疑的。
第三篇:2014安徽高考理科状元
2014安徽高考理科状元:董吉洋675分
全省理科最高分获得者
合肥一中 董吉洋
理科状元 总分675(含10分政策加分)
语文115分、数学142分、英语139分、理综269分
24日临近中午时分,董吉洋走进了合肥一中的会议室,还未坐定,就被一群记者围堵,小姑娘很淡定的落座,开门见山就聊起自己的学习心得“玩的时候好好玩,学的时候好好学。”曾获全国女子数学奥林匹克金牌
“我平时成绩一般都在年级前二十名,从来没考过第一名,这次运气比较好”因为此前对自己的成绩并不看好,所以在知道自己是最高分获得者后,董吉洋“很意外”。同样感到“很惊讶”的还有董吉洋的爸妈。
“10点多的时候,接到老师电话,告诉我的,”董吉洋坦言,“还没来得及查分,老师告诉我总分,各科目成绩还不知道。”
“我之前一直在忙数学竞赛,对于高考没有想那么多。”据悉,董吉洋所在班级合肥一中高三
(21)班是竞赛班。董吉洋正是安徽省数学竞赛队队员,高中三年,多次参加全国以及安徽省数学竞赛,获得过全国女子数学奥林匹克金牌等多个奖项。
“数学竞赛是去年12月底结束”,采访中了解到,作为安徽省理科状元,但是她高考的复习时间就半年。
她还是国家二级运动员
据悉,董吉洋是以合肥一中特长生的身份招进来的,而3年前,让她获得加分的特长就是业余爱好棋类比赛。
说起平时的爱好,董吉洋娓娓道来,“从幼儿园开始学下棋”,2012年时,参加安徽省女子甲组棋类比赛,获得第一名。同时,她还是国家二级运动员。但对于这些荣誉的获得,在她看来是
自己“很幸运”。的确,她是个幸运的女孩,爸妈不仅从小让她坚持学习并练习下棋,还坚持让她练习小提琴。现在,她小提琴已经过八级。采访中,董吉洋透露特别感谢父母“每一次都有理由让她坚持下来”。据悉,她的父母均是合工大老师。
倾向于清华大学管理类专业
据董吉洋透露,24日上午在去往学校的路上,北大招生处的老师已经和她联系。但在参加高考之前,董吉洋已经参加了清华领军计划的招考,当时签订的协议是就读清华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在问到,有没有最想去的学校和专业时,她憨憨的笑着说,“希望与人打交道”,更倾向于清华大学的经济、管理这类型专业。“我对计算机也很感兴趣”,在记者们还未来得及说话时,董吉洋补充说,“希望未来能做一些管理的工作。”
班主任老师对她的评价:阳光大气
上午与董吉洋一同接受采访的,还有董吉洋的班主任徐静老师,说起老师对董吉洋的印象。徐静老师脱口而出“阳光大气,脑袋瓜灵。”随后,徐老师补充说,“有点像男孩子。”
徐老师透露,董吉洋心态非常好,平时受点小委屈一点关系没有。据悉,董吉洋还是班长。“我要是在上课,或者外出了,包括突发事件都是由她来处理”许老师说,“平时这些事情她都处理的很好。”
班长身份不仅让她很熟练的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积极与人打交道,更练就了她吃苦耐劳的精神。董吉洋最近给大家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她还是2014年合肥一中毕业典礼的主持人,据其老师透露,8号当天高考一结束,她就赶紧去排练室排练串台词,一直排练到当晚11点多。暑假计划:考驾照 外出旅游
高考结束,很多学生都开始放松自己,外出旅游。董吉洋也不例外,她说自己也在计划着和爸妈一起出去旅游。但爸妈放暑假的时间比较晚,正好这段时间可以多想想去哪玩。
除了外出旅游,董吉洋暑假还有一项“重要”计划,就是考驾照。“我对开车,还是比较感兴趣,这也是未来必备技能之一,暑假我会考驾照。”
第四篇:安徽高考时间表
安徽高考时间表:6月24日划录取线公布成绩
记者5月23日从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获悉,今年我省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时间表已经排定,与去年保持不变。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考时间为6月7日、8日。评卷工作将从6月7日晚开始,到6月21日结束,历时15天。6月21日至23日进行全封闭统分合成。预计6月24日召开招委全体会议,研究、划定各批次录取线,公布考生成绩。
文理科提前批次、自主选拔录取的院校和艺术、体育类院校的志愿填报时间为6月26日、27日;普通文理科第一、二、三批本科院校志愿填报为6月29日至7月1日;普通文理科高职(专科)院校志愿填报为7月3日至6日。第一份录取通知书送达时间将在7月中旬。◎全国统考时间为6月7日、8日
◎评卷6月21日结束
◎预计6月24日研究、划定各批次录取线,公布考生成绩
◎第一份录取通知书送达时间将在7月中旬
安徽商报 合肥网讯 记者从合肥环保部门了解到,为了给考生一个安静的学习与考试环境,6月1日起,合肥进入中、高考[微博]禁噪时期,中、高考禁噪分为“噪声严控期”和“噪声禁止期”两个时间段。其中,噪声禁止期为6月1日至6月16日。
第五篇:2013高考安徽作文题目
2013高考安徽作文题目:为什么能或不能这样
2013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3年安徽卷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萧伯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安徽商报:武静)
为什么为什么„„
清政府腐败无能,八国联军的洋枪洋炮轻而易举撬开了国门,当人们还没有搞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忽然,一个人走出大山振臂一呼:“为什么不能推翻帝制?”这个人一呼百应,这个人名叫孙中山,因为这个人喊出了所有人一直的期待,一直的梦想!如是乎,千年帝制轰然倒塌,三民主义深入人心。
但是好景不长,一直垂涎我中华宝地的小日本,自导自演了卢沟桥事变,并以此为导火索,大举侵华,百姓遭殃,生灵涂炭,面对蒋委员长的“不抵抗政策”!一个声音震撼了,这是中国好声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什么不能在中国建立共产主义呢?”虽然这种声音略带娘娘腔,但他是东方红、太阳神,他叫毛泽东,他要恩泽东方百姓!他要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结果,他如愿以偿!1949年他高高地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新中国建立了,三年自然灾害,十年文革浩劫,中国人虽然摆脱了压迫和剥削,经济上却停步不前,毫无建树!直到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率先搞起了“包干到户”,一时间,全国哗然,为什么这样?这不是在走资本主义么?——“为什么不可以这样?”一个异样的声音让每个人深思!这个人个子不高,这个人小而平凡,他叫邓小平,然而,正是这个小矮人让中华崛起,成为东方巨人!改革开放,开拓创新,中国经济一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
乃至1999年,一个惊人的消息传遍全球,美国空军悍然对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实施多枚导弹袭击,东方雄狮震怒了„„。此时此刻,全中国人民都做好了战斗准备。“为什么不能选择和平解决?”一个和善的老人说话了,他想恩泽人民,他叫江泽民!他一人背负起“懦弱”的骂名,却避免了两个大国的一场恶战!进一步山穷水尽;退一步柳暗花明,他为世界赢得了和平。
时过境迁,在中国城市迅猛发展的同时,为什么就不能带动中国的农村一起发展呢?“建设小康村!”堪称中国政界黄金搭档的胡锦涛、温家宝鼓足勇气,大胆提出他们的宏伟构想!言必行行必果,风调雨顺民心随,无米之炊也可为!种山补贴还免税,开天辟地第一回!„„。
纵观历史,以前都是领导为民众设计宏图,然后共同实现,为什么就不能让民众先提出要求,我们再去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就像一个企业,它的产品的式样和用途,由用户先说了算,然后,再交到生产科,这就是人人皆知的“中国梦”!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新的一代领导人很低调,很平易近人,他叫习近平,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他把自己推向了风头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