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日报:安徽高考改革新方案2017年开启 年底出台方案
安徽日报:安徽高考改革新方案2017年开启 年底出台方案
安徽日报:安徽高考改革新方案2017年开启 年底出台方案
作者:卫亮
发布日期:2014-02-11
记者2月9日从安徽省教育厅获悉,安徽教育厅正在积极谋划高考改革的措施和方案,预计在7月拿出安徽高考改革的初稿,与国家方案对接;年底将出台实施方案。新方案将从2017年开始实施。
据省教育厅负责人透露,改革内容将涉及“本专分类”“招考分离”“学生多选”“高校自主”“不分文理”“一科多考”等多个关键词,将是一场整体的、系统的改革。
根据国家对高考改革“三年早知道”的基本规定,新方案将在2017年开始实施,也就意味着对今年秋季入学的高中新生来说,可能会按照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来进行培养。
根据教育部今年1月公布的消息,全国高考改革方案的轮廓已大致清晰,高考改革方案将涉及“总体方案”和高考、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有望在6月出台细则。各省、市、自治区须按照统一部署、顶层设计,结合地方特点拿出具体实施方案。(记者 陈婉婉)
第二篇:安徽异地高考方案出台
安徽异地高考方案出台
无户籍门槛需高中完整学籍
安徽版“异地高考方案”征求意见稿于2012年11月22日在安徽教育网公布,相较于外省对于异地高考设置的众多门槛,安徽不设置户籍门槛。只要是高一起就在安徽的高中读三年书,就可以和本地学子一样,在安徽报名参加高考,并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
一、不设户籍门槛,要求高中完整学籍
惟一算得上是报考限制条件的就是“完整学籍”,就是学生从高一起就在安徽的高中读书,而不是后面才转学过来读书。这是本着以人为本,教育公平为主。在实施初级阶段,要求考生必须具有三年完整的学籍,这个唯一的要求,还是从为学生着想的角度考虑的。现在高考是分省考试,分省命题,分省录取,如果在安徽没有接受三年完整的教育,学生整个的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与高考之间的距离可能会存在一些差距,这样不利于这个学生发挥他在高中阶段学习的水平。
二、安徽外省籍学子可参加明年高考
新方案中,还明确了符合条件的在安徽外省籍学子明年就能在安徽参加高考,而目前已经出台异地高考方案的省份则大多是2014年才能实施,原因在于这类考生赶不上2013年的高考报名。
新规虽然还是以征求意见稿的形式发布,最终将收集社会各界意见由安徽省政府正式发布。但是这个方案的出台,让学校和老师及家长们连连称赞。
老师:很多孩子可以平等的享受这个权益。
学生:方便一点。觉得好省心了。
家长:到处跑,像我们打工的也不懂,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三、在外的安徽学子可回乡高考
相较于外省来安徽学生数量,安徽到外省的学生更多,其中赴北上广等地方相对更多。而这些地方的外来人口压力太大,造成异地高考政策不可能全部放开,这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将要回到安徽考试。对于这部分学生,安徽也将敞开怀抱。安徽目前是个劳动力输出大省,在劳动力输出大省这个背景之下,户籍在安徽的,学籍不在安徽的回到安徽考试,没有报考限制。对于安徽本省的学子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放开外省学子报考限制后,会不会分走安徽招生计划“一杯羹”。目前非安徽户籍的学生,总的,在全省高一到高三2000多人。今年能参加考试的也就几百人,这几百人相对于安徽几十万的考生,影响不是很大,但是我们一定要关注到这批学生,关注到他们就学的需求,关注到他们权益的保护。
第三篇:公车改革新方案出台
公车改革新方案出台
7月16日,《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下发,备受全民关注的公车改革在酝酿20年后全面启动。
按照新方案,我国将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司局级每月补贴1300元、处级800元、科级及以下500元。地方补贴标准不得高于上述标准的130%,边疆民族地区和其他边远地区标准不得高于150%。
新的车改方案出炉后将带来哪些新变化?补贴多少合适?各地一把手是否保留用车?如何规避既拿补贴又坐公车现象的出现? 官员估计:裁去90%公车,每年省下1500亿
数据显示,201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执行数为71.54亿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42.53亿元,占到“三公”经费的近六成。
巨大的公车开支从侧面反映出车轮上的浪费和腐败。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曾连续多年向全国两会上书,建议“公车改革”。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据初步分析,我国目前大约有公车200万辆,我国全年的公车开支在3000亿元以上。“还有人估计我国公车费用为每年4000亿~5000亿元,这有一定道理,因为我说的3000亿是10年前的数据。近几年光油价上涨就决定了这个数据会突破3000亿。”叶青说。贵州省一位县级官员的司机赵飞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自己每天忙得很,领导上下班、领导家人朋友出行都得用车。因为工资不高,他偷空出去会跑些私活。据赵飞介绍,自己所在单位的一二把手的专车都是价值60多万元的奥迪Q5混合动力车。
新华网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公务车主要用于三个方面:办公事用、司机私用和干部私用。三块“业务”各占约1/3。
叶青表示,公车改革方案实施后,可较为明显地减少我国财政支出中的相关开支,减少公车私用等浪费和腐败现象。“现有公车估计最多保留10%,即20万辆公车;可以节约1/3的公车费用,即1000亿元以上,可能会达到1500亿元”。
当然,车改要想达到减少开支、杜绝腐败等目标,还需要积极推进、严格落实。此前,部分地区在车改方面的经验教训,值得总结。2008年前后,常州市尝试车改。该市一名公车司机宋小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一个大一点的乡镇,车改前有八九辆车,加上司机工资,全年开销是60万到90万元之间,但车改后200万都不够。因为,车改以前的费用主要包括驾驶员的工资、维修费用、汽油费、养路费等。车改后虽然车少了,但每个人都有补贴,补贴很高,公务员很多,加上其他的一般办事员,补贴费用就更多了。退居二线的干部也要发补贴,比如55岁退下来的也一直要发到60岁以后。这笔费用是相当大的。”据他介绍,当时科级官员买车每人还给补贴16000元,后来处级干部也想参加车改领取补贴,但报到省里没批下来。宋小林说:“对上,他们说因为驾驶员解聘或转岗节约了工资支出,所以公务用车开支节约了很多,实际上,驾驶员都是正式工,他们的工资也是要安排的。总之,开销不但没有减,反而增加了很多。”他说,在常州,很多人领了补贴还想方设法让单位派公车,车改相当于没有改。
温州、杭州等地现行车补“偏高”
从1997年至今,全国多个省份的地市、县区都曾高调车改,南京、杭州、温州、常州等地被认为是车改动静比较大的城市。宋小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前几年改革的时候,浙江的补贴最高能到3000元一个月,常州要稍微低一点,补贴从最下面到科级官员400到2500不等。”
据了解,浙江温州现行标准分7个档次,从科员、办事员到正县实职,补贴标准自300元到3100元不等。由于最高标准达3100元,远高于城市最低工资保障标准,温州模式一度受到质疑,被称为“三高车改”。
与温州类似,杭州现行补贴标准分9档,其中正局级2990元/月,正处级1600元/月,科员、办事员及其他人员350元/月。叶青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杭州正局级补贴2990元,就是偏高了,我很久之前就估计中央的方案不可能这么高。”。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尝试联系浙江一名处级干部采访,他表示,他们的补贴过高,现在领导压力很大,不方便多说。宋小林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车改的关键是国家要节约开支,对领导干部有制约作用,但是现在有些领导干部不受制约,“之前的补贴标准都是他们自己定的”。
近日公布的改革方案明确规定,地方补贴标准不得高于上述标准的130%,边疆民族地区和其他边远地区标准不得高于150%。这意味着,即使按130%计算,现行温州补贴标准也有相当大的下调空间。叶青认为,补贴发放的总原则就是方案里的那句话,“„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首先是„适度‟的原则,其次是„公务交通‟的原则,既然是„公务交通‟,这个补贴不可能、也不应该很高。” 车补不是差旅费、上下班交通费
新方案出台后,有的官员说:车补这么低,以后不出差了。叶青认为,公务交通不等同于出差,车补也不能等同于出差报销,因为改革方案明确表示,“公务交通补贴保障范围要与差旅费保障范围搞好衔接,对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地区,要做好远距离公务出行的差旅费保障”。
宋小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常州,车改的补贴就是指上下班用车的费用。如果出了区县,就算是出差。出差使用车的费用全部都要报销,而且还要多报销一些,经常会翻几倍报销。” 叶青也表示,“这部分补贴,大部分官员都是用于上下班。开会不是每天都有,也不是每个人开会都需要花钱。”
对于一些公务员所提及的“送文件盖章”等事务,叶青认为,这部分费用不会算在车补里,因为单位一般会留有机要通信用车。公车改革补贴多少够用?有杭州、温州等地基层公务员表示,“每月500元,明显不够用。”但是甘肃省庆阳市的公务员王磊却表示欣然接受,她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没车改就没补贴,车改后,每月如果可以多拿500块钱补贴,这真心不错。”她说自己平时上下班都是步行,也没有什么“公务交通”。一把手车改,“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 此次车改,一把手专车会不会“下岗”?
改革方案中的表述是:鼓励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厅(局)正职主要负责人和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及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改革,确因环境所限和工作需要不便取消公务用车的,允许以适当集中形式提供工作用车实物保障。
叶青认为,改革后将会保留三类用车,即执法车、机要通信车和一些一把手的车,第三类就是所谓的“实物保障”。他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一把手专车可以暂时不改,也可以改。不改了就不要拿补贴。“可以说,这个方案充满智慧,它采用了一种赎买的政策,来„收买‟一把手。因为车改反对声音最大的就是市长、县长、乡镇长。用这种赎买的方式,让他们有一个双向选择。只要这部分人不说话,反对的声音就会小很多。”
在叶青看来,能把一般公务用车砍掉,就已经是很大的进步,至于一把手用车,“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事实上,在此前各地的车改中,温州、嘉兴等地已将一把手用车纳入改革范围。有媒体报道称,温州市的多个机关单位已经取消了局长用车。
但取消了一把手用车,也会遇到其他问题。宋小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领导车改后会领取较高的补贴,但一些领导并不经常到基层考察工作,一般都是普通公务员到下面调查。而一个普通办事员的补贴是400元,只够上下班不方便的时候打车的开销。“这样一弄,下面工作的人不乐意、上面的领导又不肯去,对农村工作影响是相当大的。所以说,该补的没有补,不该补的都补了。”宋小林说。
第四篇:高考改革新方案
高考改革新方案公布:高考分技能学术两条路 阅读提示丨备受大家关注的高考改革方案又传出新消息: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即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对于这种改革趋势,我省不少专家和老师表示赞同,认为这与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相吻合。
学术型高考[官方]教育部将促600多所本科高校转型
针对两种模式的高考,鲁昕称:‚在高中阶段,16岁就可以选择你未来发展的模式。技术技能型有三种人,第一类是工程师,第二类是高级技工,第三类是高素质劳动者。‛之前的职业教育只讲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技能需以技术为基础。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共1200所左右,教育部将促使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我们成立了联盟,已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转型改革。‛鲁昕说。
[学校]赞同高考分流,呼吁重视技能型学生
对于这项改革,北大附中河南分校董事长、校长李光宇表示赞同。他说,现在的高校多数是研究性、综合性的大学,对技能教学重视不够,千校一面,千人一面。大学培养人才,应与社会、企业需求相匹配,不应该把技能类的学校列为二流三流学校。‚反对一考定终身‛,在李光宇看来,高考不妨实行‚国考+校考‛,国考可以少考几门多考几次,取最高分;校考主要指自主招生,根据不同的学校特定专业招生。昨天,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中部语文老师、河南省名师陈敦贤在受访时表示,现行的高考制度对学术型人才的选拔很公平,但对技能型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他比较认可两种人才两类模式高考。一名郑州市某重点中学的老师称,高考改革应该实行分流,两种模式的高考,与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相吻合。她表示,此次首次提出技能型高考,也说明高职高专类技能型的学生应该得到社会更多的认可,‚社会上其实恰恰正缺少这种技能型人才‛。这名老师认为,方案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效率和公平,希望以后高职高专类学生也可以拿到本科文凭,甚至可以读研、读博。
[专家]多地已有探索,各院校或将被重新划分
据了解,目前在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已经开始探索高职招生与普通高考录取的分离。北京市已有26所高职开展自主招生,被高职自主招生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当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和录取。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高考实行两种模式后,很可能会对现有的本科院校和高职类院校进行重新划分:三本院校将与高职院校划为一类,参与技能型人才高考的录取。但分类考试、分开录取并不能解决人才选拔机制的问题,最为根本的还是应该通过实行社会化考试和高校自主招生,让学生拥有多次考试的机会,同时,由学校自主设计选拔标准,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业成绩、学习兴趣和发展规划自主去申请学校。
[期望]职教的教学质量和地位应同时提高
听说高考将有两种模式,一些地方本科高校已经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王先生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如果只是简单地将本科院校改成职业教育学校,那还不如让孩子中职毕业后先工作,锻炼几年后再找渠道深造,没必要花很多钱,去换一个学不到手艺、只是一张纸的文凭。熊丙奇认为,在职业教育社会地位没有得到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没有得到认可的现状下,简单将高考分为学术型和技能型并不能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学生不愿意从事技能型工作。同时,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不高,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师培养等方面都与社会发展脱节,很多学生毕业后与企业用人需求不匹配也是问题。‚只有让职业教育获得平等的地位,才能真正实现分类考试,人才分流,这样高考改革探索才能成功。‛熊丙奇说。
技能型高考
[政策]我省高考改革方案‚不领跑,不落后‛
大河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各省市正紧锣密鼓地拟订高考改革方案。我国要求,今年,各省都将出台高考改革方案,并选定试点批次。全国各省市试点将在2014年~2017年分四批进行,方案在公布三年后开始实施。省招生办主任杨智磊表示,作为全国考生第一大省,河南高考改革涉及考生多,工作相对复杂,实施起来必然更加慎重。‚我们会根据外省经验,结合我省实际进行改革,总的原则是‘不领跑,不落后’‛。
相关链接我省高职单招考‚技能+文化课‛
今年,我省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试点再度扩大,全省共有62所院校的部分专科专业试点单独招生,比去年增加23所。据了解,单招考核由文化科目考试和职业技能考核两部分组成。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从2011年开始试点单招,文化课成绩占40%,技能测试或面试成绩占60%。不同学校所占的比例可能略有不同。‚与通过普通高考招来的学生相比,单招考生专业稳定性强,由于所选专业是自己喜欢的,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更强。‛该校招生就业处处长李新东举例说,比如营销专业通过面试看考生的语言表达等方面素质,考生连话也说不清楚,就肯定是不适合这个专业的。
河南高考改革方案9月前公布 统考科目或缩至3门
“统一高考科目或将缩减至语、数、外3门,其中,英语交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一年两考。高校录取依据考生的统一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情况。”作为招生制度改革的重点,高考改革一直备受社会关注。昨日,2014年河南教育工作会在郑州召开,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朱清孟在会上表示,河南普通高校招生将按照“两依据一参考”录取,我省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将于9月1日之前正式出台向社会公布。郑州晚报记者张竞昳
【政策】“两依据一参考”,不再一考定终身。2014年是教育深化改革年,我省将出台普通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等配套改革实施方案,同时研究制定中考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其中,高考将有哪些变化,怎么变化,更是家长们尤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昨天的会议上,朱清孟表示,综合改革后的高考将包括“高考统一考试、外语一年多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校对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及成绩的要求”等核心内容。其中一个很重要变化就是,普通高校招生不再只看考生的高考成绩,而是按照“两依据一参考”来录取,即对符合要求的学生,高校主要依据其统一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情况,实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局面。
统一高考科目或将压缩至3门。按照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高考改革原则是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制度。现在,河南高考的科目设置为“3+文综理综”,按照教育部初步改革草案思路,高考全国统考科目或将缩减至语文、数学、外语3门。其中,语文、数学两科仍实行全国统考;外语仍列入统考,但考试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行一年两考,给考生一个弥补偶然过失的机会,录取时,以考生的最好成绩计入。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也是录取依据。除了统一高考成绩之外,考生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也是高校录取新生时的重要依据。据了解,每名考生可以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任选3门考试成绩接受考量,计入高考成绩。目前,我省考生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以等级制呈现的,高考改革后,等级和分数之间的具体换算,譬如考试等级怎么划分,等级分数的分值、所占比例,以及不同等级之间是否有级差,均由各省自主确定。其他课程原则上要求合格即可。
录取时,还要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情况。“考生就读高中对其进行的综合素质评价情况,或将作为高校录取新生时的重要参考。”据介绍,考生在中学阶段的表现,譬如社会实践、好人好事等,都将成为高校招生录取时的参考内容。其中,中学只负责如实记录和提供客观准确的材料,并在考生所在中学及时公示;评价由录取高校组织专家进行,即谁使用、谁评价。
【进程】
首批改革试点省市,可能没有河南。据介绍,目前,教育部已经制订了高考改革总体方案和相关的5个配套文件,将在征求意见修改后由国务院批准向社会公布。国家要求各省今年都要出台方案,并选定试点批次,全国各省市试点将在2014年~2017年分4批进行。其中,2014年首批改革试点省市由教育部确定。
河南会参加哪一批高考改革试点?省招生办主任杨智磊表示,作为全国考生第一大省,河南高考改革涉及考生多,工作相对复杂,实施起来必然更加慎重,因此,在参与试点上,河南很可能不会领跑,但也不会落后。
【时间】
河南高考改革方案9月1日前公布
对于很多考生和家长迫切想要了解的我省高考改革方案的细节问题,朱清孟表示,我省将加紧研究本省实际情况并尽快开始编制河南省高考改革的初步方案,经省政府和教育部批复后的正式改革方案,将在今年9月1日之前向社会公布,尽快确定启动时间。
按照教育部计划,即使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高考改革试点省份,新的高考方案最早也将在2017年开始实施,也就是说,目前的在校高中生参加高考政策不变,考生和家长不必心急。
昨天的全省教育工作会,安排部署了河南教育2014年的重点工作。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3个百分点。“入园难”、“大班额”一直是困扰家长们的一道难题。今年,我省将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从源头解决问题。201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仅为52.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我省启动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去年,河南共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473所,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圆满完成,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4%。今年,我省将启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扩大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2014年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9%以上。“支持各地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提供更多的入园机会,让适龄儿童都能够„有园上‟。”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为社会输送“有用”、“能用”的人才。朱清孟表示,今年我省将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需求与学科专业调整机制,加大就业率在高校招生计划安排中的调控力度。
今后,就业率低的专业一律不新增招生计划,各高校要对就业率低的专业进行压缩、调整,切实培养社会需要、“适销对路”的人才。高等教育评价方面,将引入“第三方”,真正做到教育质量由群众说了算,由社会说了算,从而引导学校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需求办学。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方面,将推进本专科考试分离。高校章程是高校依法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的基本准则。朱清孟表示,今年,我省将通过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等方式,充分发挥办学主体作用,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加快推进高等学校章程建设。今年先选择部分学校作为试点,2015年底前,所有高校都要完成章程建设。5年时间建设100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
今年,我省将建立健全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启动“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计划”和“专业学位特色品牌建设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100个省级研究生创新基地。同时,重视科研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建立激励机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第五篇:安徽日报策划推广方案
《安徽日报》推广策划方案
一、背景介绍
《安徽日报》是安徽省委机关报,隶属于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创刊于1952年6月1日,是安徽省内发行数量最大的综合性对开日报。
《安徽日报》于1952年6月1日由《皖北日报》和《皖南日报》合并诞生。多年来,安徽日报社刊发了一系列思想内涵深刻、具有时代特色和感召力的重大报道。随着报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的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于2003年8月12日正式成立。
集团目前拥有安徽传媒信息广告公司、安徽徽风报刊营销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日报报业集团阳光商务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安徽路易达汽车销售公司、安徽大学与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新闻传播学院等实体。安徽国际汽车博览城、全省报刊零售网等工程已显现良好效益。现代化印务中心、报业集团大厦已经建成。
安徽日报一直发挥着党和人发群从的喉舌作用,主导安徽舆论,弘扬时代精神,在广大读者中塑造了客观、公正、真实、权威的形象,成为安徽省覆盖面最广、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广告内容客观、可信度强,印刷质量高,以其独特的权威性成为宣传企业,产品品牌形象的最佳媒体。
二、《安徽日报》读者群分析以及内容概况
《安徽日报》是安徽省最具权威、影响而最广的日报,读者群主要是中年成熟人士,文化水平较高,有经济基础,消费能力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主要颁于机关党政团体、企事业单位,公检法,军队武警,金融保险、证券、卫生、教育、研究、文化、新闻等行业。其读者群决定了主要消费房地产、通讯、汽车、计算机、网络及软件、金融保险服务,高档家电等产品。
据相关数据显示,其读者年龄构成主要为:25-40岁 28%,40-60 岁51%,60岁以上21%;月收入构:999-1999元22%,1999-2999元41%,2999元37%;
职业构成:党政事业单位43%,企业38%,其它19%,性别构成:男68.3%,某知名网站做了一次关于读者对于《安徽日报》的印象以及评价,得到以下内容。《安徽日报》具有权威性、时效性强;客观、公证、说实话;关心读者、社会责任感强;能
抓住社会上热点、焦点问题;内容健康,有品位,质量高;版名标题新颖、醒目;版面编排合理;印刷质量好;
《安徽日报》为对开型大报,通常分为A B C三个版组,每个版组通常会有四个版面设计。其中A版组通常以国内重大事件以及评论为主,B版组为省内的一些时事为主。而C版组出现的比较少,通常都会以一些社会民生新闻为主。而个人认为《安徽日报》的最大特点则在于其专版专刊。如遇国内重大新闻事件,《安徽日报》可以摒弃之前所有的版面样式,采用专版甚至专刊来报道。并且,其专版或者专刊不管是从内容或者版面设计,在省城的多家媒体中,也是首屈一指的。因此,专版专刊中的广告位也是异常稀缺。而从广告位上面来看《安徽日报》,可以看出,她很好的树立了安徽省委机关报的形象。在广告上做到的是宁缺勿滥。每一期的报纸通常只会出现一至两条广告,然而安徽日报的巧妙也就在于此,在广告位上,会有专版出现作为广告位,在设计上,广告力求简单,朴素。因此,这样的广告就会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感到舒适而且具有信服力!
三、《安徽日报》市场调查与分析
综合网络上以及其他的媒体的调查,我们得出现今的《安徽日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安徽日报》所树立的形象是省委机关党报的形象,其内容因此大多都是政治性比较强的新闻,因此在这一程度上,其也就失去了大批的读者群。
2、《安徽日报》在发行与销售上无法做到与同类的都市报竞争。例如《江淮晨报》、《新安晚报》、《合肥晚报》等,他们的发行已经扩大到了各个角落,例如火车站的兜售、每个小区的报刊点等等。但《安徽日报》作为省委机关报当然无法做到全面覆盖,全面推广。
3、《安徽日报》在知名度上也是无法与很多都市报相比的。如同上面所说,《安徽日报》的读者群中,40—60岁的已经占了有一半,而且这其中又有绝大部分的人群是党委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但是如今社会的主力,一批30岁左右的80后,却很少接触《安徽日报》,他们大多数或许知道《安徽日报》,但看过的或者是忠实读者的,却寥寥无几。然而,如今的80后,必定会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也会是社会的主要消费群体,因此抓住80后这一批读者,那么《安徽日报》的市场才会有长足的发展。
四、《安徽日报》推广策划方案
对于《安徽日报》现今出现的问题,我认为可以确定为以“亲民”为主题的推广策划方案。“亲民”方案公关目标:
1、确立《安徽日报》在安徽省内第一大报的地位。
2、巩固之前《安徽日报》以及在市场的份额以及其影响力,并进一步的扩大
3、提高《安徽日报》的广告份额以及广告价值
“亲民”方案具体实施方法:
1、整合《安徽日报》的原有的资源以及读者,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例如,定期组织一些读
者见面会,安排报社内的记者或者编辑与其读者进行零距离的接触,建立《安徽日报》读者QQ群,倾听读者对于报纸的意见,加强记者编辑与读者的沟通,使其文字能够让更多的人所接受。
2、充分整合与利用网络推广。利用当下最为流行的网络平台——微博,进行实时的资讯传
播。在各大门户网站建立自己的微博认证账号,并派专人管理,及时的发布一些独家的资讯或者评论,吸引更多的人进行微博认证。另外,要求报社里大多数人申请自己的微博账号,命名一律为“安徽日报社——某某”,并鼓励互相认证,通过个人对于时事的评论以及新闻的转发,进一步的宣传与扩大其影响力。
3、媒体合作。充分的利用安徽日报报业集团的人脉关系,与省内各大主流媒体进行相关事
宜合作。比如,与《新安晚报》、《合肥晚报》等主流报纸媒体进行资源共享。使其多发布一些《安徽日报》的评论或者独家资讯。
4、媒体推广。在省内各大主流媒体投入广告。其中,广告可分为平面、电台以及电视台推
广。
5、为了更好的体现“亲民”主题,因此,开展活动将是《安徽日报》进行推广的主要利器。
此类活动可以是《安徽日报》自己主办,也可以是承办。比如,在房地产市场如此低迷的状态之下,《安徽日报》可以策划一个名为“文化地产,谁与争锋”的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全民的票选,选出在如今的房地产市场下,有谁可以真正的做大文化地产。此类活动首先要做好前期的宣传,因此上面所提到的在媒体中的推广也就起到了真正的作用。可以肯定的是,此类活动在市场的效果是可以肯定的,既可以大大宣传《安徽日报》,也可以房地产商得到宣传,能够使得双方都获得效益。
6、“亲民”,就是要走入基层,前段时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号召,所有新闻人员要
走入基层,要与群众进行零距离接触。因此,《安徽日报》要做好市场推广,下基层也是必须的。在推广的过程中,不能够仅仅的注重一些社会的中高层人员,要把定位放的全面一点,在省内各个地方,包括农村、乡镇,甚至一些位于大山里的村落都要做好推广。因此,可以开展一个主题为“安徽日报风雨同舟”的活动。目的就是打破报纸的读者群只集中在一些知识分子的现象,可以做出专版或者专刊,专门面对这一批读者群。
7、报纸订阅的推广。之前《安徽日报》的发行就是将其印出,之后的销售一概不管。然而,确定做“亲民”推广之后,这一环节必须要重视起来。因为发行销售这一环节能够直接的决定了读者是否会购买你的报纸。因此,要做到良好的发售,首先,在各个零售点,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方法要保证报纸自摆上零售点到下架为止,要处于醒目显眼的位置。其次,还是要摒弃之前的读者群集中在党政事业单位这一情况,要重视起很多民营单位的发行。对于一些大型的民营单位,可以设立多个《安徽日报》读报点,并每天提供多份报纸供员工阅读。而对于一些小型的民营单位可以采取优惠订阅或者其他方式的订阅方式。
8、校园推广。合肥是一所科教城市,在合肥大大小小的院校也会很多。而学生将来也都是
《安徽日报》潜在的读者群,因此,抓住这一读者群对于安徽日报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校园推广,有很多的方案,在这里我想从两点来说明。首先,据我所知,每个学校都会有自己的报刊阅览室,很多报纸都在那里供同学们阅读。但是阅览室容积率却只有那么大,而且阅览室中各类报纸都会有很多。因此要做到完美的推广,在完善阅览室报纸陈列位置的基础上要在各个学校的学生密集处设立专门的取阅点。提供足够的免费报纸,供学生观看。这样虽然在成本上会有一定的增加,但可以直接在后期广告费用中节省。
9、广告。在上面所提到的八点中,都会有一个免费订阅的问题,很多人都会想到,如果提
高免费订阅的话,那么对于成本的无疑是一个提高。对于此类问题我列出的解决方案无疑就是从广告费用中增加。对于广告主来说,他们想要的是大规模的宣传,让越多的目标群体知道他的商品,那就越好。因此,在广告投入、版面制作以及发行的时候可以分为校园版、企业版、农村版。顾名思义,就是将广告进行分类,目标群体是学生的广告主可以专门投入校园版,在付广告费的同时,也要支付其印刷发行费用。其他的也是以此类推。
五、推广所需注意问题
1、推广并不是就意味着大肆宣传,完美的推广并不是铺天盖地的宣传就能实现的。
2、必须明确《安徽日报》的定位以及受众群体。既省委机关报,因此在推广的过程中要使
其出于一定的高度。
3、广告内容的选择不能过于恶俗化。对于广告的分类,只是简单的将广告的目标群体分类
一下,但是杜绝一些粗俗、无聊的广告。
4、在推广的过程需有专人负责,在推广中要进行实时的监督。
六、案例点评
“亲民“主题,是一个方案,他的主要目的可以就是说要加强《安徽日报》与读者与民众的联系性,要确立《安徽日报》在安徽省第一大报的位置。
策划的方案具有充分的可实施性。媒体间的合作,不仅可以提高《安徽日报》在省内的知名度以及影响力,亦可以增强媒体间的相互交流,助推省内新闻事业的发展。真正的可以做到1+1>2的效果。
校园推广以及民营企业的推广,首先肯定是提高了《安徽日报》的影响力,可以锁定之前不存在的目标读者,更对于学生以及企业员工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乡村推广方案是最需要实施的一个方案,首先这个方案充分的响应了党和国家号召的新闻下基层的号召,同时,实时的新闻信息在农村进行传播,可以更好的提高农村的精神文化水平,更有利于助推新农村的建设。
活动+媒体推广,这是“亲民”主题策划方案的重中之重。之所以要亲民,就是因为之前与民众走的太远,而活动则就是拉近与民众距离的最好方案。通过媒体的广泛宣传,以及各种活动的开展,也肯定会有很多的人了解《安徽日报》,也会认识到一个崭新的《安徽日报》!
08新闻何锐
0812125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