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整理

时间:2019-05-14 05:58: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整理》。

第一篇:《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整理

《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整理

一、古今异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根本:古义,树木的根;今义,指事物的本质。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纵情:古义,放纵情感,即“骄傲”;今义,尽情。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虚心:古义,使心虚;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以为,古义:以(之)为;把(它)当作。/今义:认为。

二、词类活用 ①名词用作状语

貌恭而不心服 貌:表面上。② 名词作动词

江海下百川 下:居于„„之下。③ 形容词用作名词

人君当神器之重 重:重任、重权。居域中之大 大:重位。惧谗邪 邪:邪恶的小人。择善而从之 善:好的意见。

则思正身以黜恶 恶:奸恶的小人。简能而任之 能:有才能的人。④ 形容词用作动词 智者尽其谋 尽:用尽。⑤ 使动用法

必固其根本 固:使„„稳固。知止以安人 安:使„„安宁。正身以黜恶 正:使„„端正。则思虚心以纳下 虚:使„„谦虚。

三、重要虚词

之:①臣闻求木之长者 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结构助词,的。③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代词,指代天下。

盖: ①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大概。②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连词,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因为。虽: ①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虽然。②虽董之以严刑:即使。

诚: ①必竭诚以待下:诚心。②诚能见可欲:如果。

而: ①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转折。②则思谦冲而自牧:连词,表递进。③垂拱而治:连词,表修饰。

④子产而死,谁气嗣之:连词,表假设。

下: ①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臣下的意见。②臣虽下愚,知其不可:智力低下。

③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当:①盛夏之时,当风而立:对着,面对。②人君当神器之重:掌握,主持。③安步当dàng车:当作。

安: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安定。②燕雀安知鸿之志哉:怎么。③项王曰:“沛公安在?”:哪里。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享受。信:①信者效其忠:诚实。②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③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用。④忌不自信:相信。

求: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追求。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③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请求。④不求闻达与诸侯:追求。

治: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治理。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治。③不效则治臣之罪:惩治。

以:①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来,表目的的连词 ②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

③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来,表目的的连词 ④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介词,因为

哉:①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哉。表反问语气,呢 ②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表反问语气,吗 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反问语气,呢 所: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所”加动词的固定结构 ②山峦为晴雪所洗。表被动

四、句法

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介宾短语后置 2.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省略句

3.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岂„„乎”是固定句式,一般译为“难道„„吗? 4.判断句: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五、通假字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无”通“毋”,不要。

六、成语:居安思危 载舟覆舟 择善而从 善始善终 垂拱而治

第二篇:《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整理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整理

一、语海拾贝及文学常识

垂拱而治 垂拱,垂衣拱手,旧时用以谀颂封建帝王的所谓无为而治。居安思危 处在安定的环境里,要想到危险、困难可能会出现。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比喻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必有弊害;也比喻取得民心的重要。魏征,字玄成,以直言敢谏著称。本文写是魏征在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之一,阐述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等观点。

二、古今异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根本:古义,树木的根;今义,指事物的本质。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纵情:古义,放纵情感,即“骄傲”;今义,尽情。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虚心:古义,使心虚;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以为,古义:以(之)为;把(它)当作。/今义:认为。

三、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状语

貌恭而不心服 貌:表面上。②

名词作动词

江海下百川

下:居于„„之下。③

形容词用作名词

人君当神器之重

重:重任、重权。居域中之大

大:重位。惧谗邪

邪:邪恶的小人。择善而从之

善:好的意见。

则思正身以黜恶

恶:奸恶的小人。简能而任之

能:有才能的人。④

形容词用作动词 智者尽其谋

尽:用尽。⑤

使动用法

必固其根本

固:使„„稳固。知止以安人

安:使„„安宁。正身以黜恶

正:使„„端正。则思虚心以纳下

虚:使„„谦虚。

四、重要虚词 之:

臣闻求木之长者

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结构助词,的。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代词,指代天下。

盖:①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大概。

②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连词,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因为。虽:①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虽然。

②虽董之以严刑:即使。诚:①必竭诚以待下:诚心。

②诚能见可欲:如果。

而:①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转折。

②则思谦冲而自牧:连词,表递进。

③垂拱而治:连词,表修饰。

④子产而死,谁气嗣之:连词,表假设。下:①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臣下的意见。

②臣虽下愚,知其不可:智力低下。

③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当:①盛夏之时,当风而立:对着,面对。

②人君当神器之重:掌握,主持。

③安步当dàng车:当作。

安: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安定。

②燕雀安知鸿之志哉:怎么。

③项王曰:“沛公安在?”:哪里。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享受。

信:①信者效其忠:诚实。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③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用。

④忌不自信:相信。

求: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追求。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③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请求。

④不求闻达与诸侯:追求。

治: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治理。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治。

③不效则治臣之罪:惩治。

以: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来,表目的的连词

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来,表目的的连词

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介词,因为

哉: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哉。表反问语气,呢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表反问语气,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反问语气,呢

所: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所”加动词的固定结构

山峦为晴雪所洗。表被动

五、句法

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介宾短语后置

2、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省略句

3、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岂„„乎”是固定句式,一般译为“难道„„吗?

4、判断句: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六.通假字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无”通“毋”,不要。

七、成语:居安思危 载舟覆舟 择善而从 善始善终 垂拱而治

第三篇:《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整理

《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整理

一、语音

疏浚(jùn)壅(yōng)蔽 谬(miù)论 黜(chù)恶 堵塞(sè)

二、重点实词

1.必浚其泉源 疏通 2.人君当神器之重 主持 ..3.永保无疆之休 美好 福祉 4.承天景命 大 ..5.能克终者盖寡 能够 6.则思谦冲而自牧 谦虚 ...约束,修养

7.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错误地 8.宏兹九德 扩大,弘扬 ..9.代下司职 管理 10.亏无为之大道哉 毁坏,..减损

三、词类活用

1.臣闻求木之长者 形作动 长得高 .2.欲流之远者 形作动 流得远。.3.必固其根本 使动用法 使„„牢固 .4.人君当神器之重 形作名,重任 .5.居域中之大 形作名,重大的地位。.6.貌恭而不心服 名作状 表面上 .7.则思止以安人 使动,使„„安。.8.则思江海下百川 名作动,居于„„之下 .9.乐盘游 意动用法 以„„为乐 .10.想谗邪 形作名,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11.则思正身以黜恶 使动,使„„端正 形作名,邪恶的人 ..12.简能而任之 形作名,有才能的人。.13.择善而从之 形作名,好的意见。.14.何必劳神苦思 使动用法 使„„劳 使„„苦 ..

四、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二)介词结构后置

1. 董之以严刑 2. 振之以威怒

(三)省略句:

1.奔车(以)朽索 2.则思三驱以(之)为度

(四)被动句:

1. 虑(被)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五、古今异义

1.必固其根本 古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今义:树根 2.役聪明之耳目 古义:耳聪目明 今义: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

六、重点虚词

1.盖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

2.以 来: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必竭诚以待下 则思知足以自戒

用: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相当于“而”: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3.之 臣闻求木之长者 主谓间取独

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代指“天下” 虽董之以严刑 代指“臣民”

4.而 表递进:而况于明哲乎? 表转折:貌恭而不心服(却)

表并列:则思慎始而敬终

七、重点句子翻译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译文: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使它的根稳固;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2、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译文:国君主持着国家的重任,在天地间占有重大的地位,不考虑在安乐时想到危难、戒除奢侈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制欲望。这也是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译文: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老百姓;(他们就像水一样),能负载船只也能够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警惕的事。

4、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译文: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险,就要谦虚谨慎,自我约束;害怕会骄傲自满,就要想到像江海那样能够容纳千百条河流。

5、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译文:为什么一定要使自己劳神苦思,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劳损自己(聪慧明审)的耳目,毁坏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呢?

6、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译文:弘扬这九种德行,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些有智慧的就会施展他们的谋略,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人就会献出他们的忠诚。

第四篇:《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整理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知识整理

一、重点实词

1、必浚其泉源 浚:疏通

2、臣虽下愚 下愚:最愚昧无知

3、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斯:这

4、克终者盖寡,善始者实繁 克:能够;实:确实

5、盖在殷忧 盖:因为;殷:深

6、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董:监督;振,通“震”,威吓

7、终苟免而不怀仁 苟:苟且

8、则思谦冲而自牧 冲:虚; 牧:养

9、则思正身以黜恶 黜:排斥

10、简能而任之 简:选拔

二、通假字

1、振之以威怒 “振”通“震”,威吓。.

2、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无”通“毋“,不要。.

三、词类活用

1、必固其根本 使动,固,使„„稳固 .

2、则思知止以安人 安,使„„.安定 .

3、则思虚心以纳下 虚,使„„谦虚 .

4、则思正身以黜恶 正,使„„.端正 .

5、宏兹九德 宏,使„„光大 .

6、何必劳神苦思 劳,使„„辛劳;苦,使„„辛苦 ..

7、欲流之远者 远,使······流得远 .

8、乐盘游 意动,乐,以„„为乐 .

9、貌恭而心不服 名词作状语,貌:表面上;心:在心里 ..

10、则思江海下百川 名词作动词下,居于······之下

11、诚能见可欲 动词作名词欲,想要的东西 .

12、将有作 作,建造,兴建。指大兴土木,营建宫殿苑囿一类的事情 .

13、塞源而欲流长也 形容词作动词,长,流的长,流的远 .

14、则纵情以傲物 傲:傲视 .

15、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形容词做名词,重,重要的权利:大,重要的位置 ..

16、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能,有才能的人;善,好的意见 ..

17、不念居安思危 安,安乐的环境;危,危难的时候 ..

18、则思正身以黜恶 恶,奸恶小人 .

19、惧馋邪 馋邪,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

四、古今异义词

1.、必固其根本 根本,古义:树根 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2.、纵情以傲物 纵情,古义:放纵感情,含贬义 今义:尽情

3、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行路,古义:路人 今义:走路

4、人君当神器之重 神器,古义:帝位,国家 今义:神异的器物

5、承天景命 景,古义:大 今义:环境的风光

五、文言句式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判断句)

2、虑壅蔽(被动句)

3、则思知足以自戒(宾语前置)

4、则思谦冲而自牧

5、戒奢以俭(介宾后置)

6、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第五篇:谏太宗十思疏 知识点整理(精选)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

2.感受本文说理的逻辑力量,学习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先后结合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中主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语言现象、句式特点。

4.背诵全文。

【文学常识】

1、魏征,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太宗当政时为谏议大夫,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魏征病卒,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殁,朕亡一镜矣。”.

2.、“疏”,即奏疏、奏议,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是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此疏中讲了帝王应采取的统治天下的方法,含劝诫之意;后来唐太宗曾赐手召,褒奖魏征,并将此疏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

【行文思路】

第一段:提出观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第二段:通过对比和层层推导,解释不积德义的危害性。

第三段:提出积德义的具体做法,即“十思”。

【写作特点】

1、论证方法

(1)比喻论证,生动有力。文章开篇三句,一二句先设喻,第三句解释正意。

(2)对比论证,说理透彻。例如第一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疏源的重要性,又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危害。第二段关于“殷忧””竭诚”与“得志””傲物“的正反论述,第三段贯穿”十思“的本能欲望(或反应)与理性自制的对举

2、语言特点

骈散结合,语言华美流畅。

“十思疏”是一篇骈文。唐代奏疏都习惯用骈文写作,但此文与当时流行的骈文不同。在形式上它利用骈文的排比、对偶、表达真情实感,但又不拘于形式,既有骈文的华美,整齐,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

【通假字】

1、振之以威怒“振”通“震”,威吓。.

2、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无,通“毋“,不要 .

【词类活用】

A.使动:

1、必固其根本固,使……稳固 .

2、则思知止以安人安,使…….安定 .

3、则思虚心以纳下虚,使……谦虚 .

4、则思正身以黜恶正,使…….端正 .

5、宏兹九德宏,使…….光大 .

6、何必劳神苦思劳,使…..辛劳;苦,使……辛苦 ..

7、欲流之远者远,使······流得远 .

B.意动

1、乐盘游乐,以……为乐 .

C.、名词作状语

1、貌恭而心不服貌:表面上;心:在心里 ..

D、名词作动词

1、则思江海下百川下,居于······之下

E、动词作名词

1、诚能见可欲欲,想要的东西 .

2、将有作作,建造,兴建。指大兴土木,营建宫殿苑囿一类的事情 .

F、形容词作动词

2、塞源而欲流长也长,流的长,流的远 .

3、则纵情以傲物傲:傲视 .

G.形容词做名词

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重,重要的权利:大,重要的位置 ..

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能,有才能的人;善,好的意见 ..

3、不念居安思危安,安乐的环境;危,危难的时候 ..

4、则思正身以黜恶恶,奸恶小人 .

5、惧馋邪馋邪,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

【值得积累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

1、必浚其泉源浚:疏通

2、臣虽下愚下愚:最愚昧无知

3、斯亦伐根以求木茂斯:这

4、克终者盖寡,善始者实繁克:能够;实:确实

5、盖在殷忧盖:因为;殷:深

6、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董:监督;振,通“震”,威吓

7、终苟免而不怀仁苟:苟且

8、则思谦冲而自牧冲:虚;牧:养

9、虑壅蔽壅蔽:被堵塞、蒙蔽

10、则思正身以黜恶黜:排斥

11、简能而任之简:选拔

12、载舟覆舟载:承载

13、则思慎始而敬终敬:慎

14、信者效其忠效:奉献

一词多义:

必固其根本稳固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牢固

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必竭诚以待下下面的人

臣虽下愚低下

诚能见可欲如果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诚心

诚能见可欲能够

简能而任之有能力的人

克终者盖寡大概

盖在殷忧发语词,不译

古今异义词:

1.、必固其根本根本,古义:树根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2.、纵情以傲物纵情,古义:放纵感情,含贬义今义:尽情

3、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行路,古义:路人今义:走路

4、则思三驱以为度以为,古义:把它当作今义:认为

5、人君当神器之重神器,古义:帝位,国家今义:神异的器物

6、承天景命景,古义:大今义:环境的风光

【值得关注的文言句式】

1、判断句: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2、被动句:虑壅蔽

文武并用

3、倒装句:

A宾语前置:

(1)则思知足以自戒

(2)则思谦冲而自牧

(3)则思三驱以为度

B.介宾后置:

(1)戒奢以俭

(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C、定语后置

(1)居域中之大

【值得关注的成语】

1、居安思危:处于安逸的环境里,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难和困难

2、载舟覆舟:老百姓可以拥戴统治者,也可以推翻统治者。

3、垂拱而治:君王不做什么,而使天下太平

4、择善而从:挑选其中的好的采纳(或采用)。

5、善始善终: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

【固定搭配】

岂„„乎?难道„„吗?

况„„乎?(更)何况„„呢?

下载《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梳理[范文大全]

    《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无”通“毋”,不要。 二、古今异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根本:古义,树木的根;今义,指事物的本质。 既得志,则纵情......

    《谏太宗十思疏》文句精华

    《谏太宗十思疏》 作者简介:魏征(徵)(580年-643年),字玄成,巨鹿曲阳(现河北晋县)人。少孤贫好学。隋末,诡为道士。初从李密,后随密降唐。后为窦建德所获,署为起居舍人。建德败,入唐为太子......

    《谏太宗十思疏》学习心得

    《谏太宗十思疏》有着深刻的思想价值,丰富的哲理内涵,精湛的写作技巧,是一篇高质量的政治散文。虽然文章写于1300多年前,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阶级的统治,具有特定的阶级局限性,但文......

    《谏太宗十思疏》说课稿

    《谏太宗十思疏》说课稿 《谏太宗十思疏》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首篇课文,现结合教改要求及教学程序设计就这篇文言文的教学从大纲、教材、教法、学情、心理、设计意图、......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范文模版]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先设喻明理,然后据事发挥,最后引发出主题的论证思路。2.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3.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语言现象......

    谏太宗十思疏翻译(最终定稿)

    谏太宗十思疏翻译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谏太宗十思疏(学生)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第一课时 【背景材料】一、作者简介 魏征(580—643),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少孤贫,有大志,留意纵横之术。隋大业末,参加李......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整理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常识整理 词语理解(用作成语的) (1)卑以自牧:指以谦卑自守。 牧是养性之意。 (2)垂拱而治:君王不做什么,而使天下太平。 (3)载舟覆舟:老百姓可以拥戴统治者,也可以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