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友支招高考考前饮食及心态调整
网友支招高考考前饮食及心态调整
少吃油炸食物,不利于理解、记忆
开水中加点醋服用,有助于睡眠
切忌饮用咖啡,咖啡因使人产生尿频,影响临场发挥
教育部 5 日公布了全国高考[微博]准备情况。今年,全国高考生将达到 912 万。如何调整心态,应对高考?如何掌握技巧,脱颖而出?如果遇到意外状况,如何应对?近日,百度贴吧 “ 高考吧 ” 网罗了历届高考状元的备考经验,教育营养专家的实用建议为广大考生和家长[微博]出谋划策、解疑释惑、指点迷津。
据统计,截至 6 月 5 日 16 时百度贴吧 “ 高考吧 ” 月活跃用户量达到 1400 多万人、发帖累计量约达 2300 万篇帖子。
【饮食篇】
高考期间怎样让考生吃好是每个家长关注的问题。百度贴吧 “ 高考吧 ” 吧友建议,高考学生应注意饮食平衡,大补不可取。
“ 高考吧 ” 吧友 “yolandou”
是一位资深的营养专家。在帖子中,她认为,考生在高考冲刺阶段大量用脑,加上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期,能量消耗很大,需要充足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但家长也无需太过紧张,打乱孩子的饮食习惯,过分进补。不要给他们吃太油腻的食品,食物进补也会干扰其正常的新陈代谢,使脾、胃功能出现紊乱。少吃油炸和胀气食物,这些食品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在饮食方面,考生应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面食为主,注意酸碱食品的合理搭配,可适量进食蛋白质、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牛奶、豆浆、蛋类等。“ 当人体摄取食物酸碱平衡时,大脑处于最佳功能状态;当酸性或碱性过高时,大脑功能就会衰退。而菠菜、胡萝卜可增强记忆力,洋葱能改善大脑供血,帮助考生集中精神,这类食物可适当增加一些。” “yolandou” 说。
以前,多数人认为主食可有可无,只要多吃些鱼类、肉类的食物即可。“yolandou” 认为,这是一个误区,不吃主食人不仅会有饥饿感,而且还会影响到大脑的思维能力。大脑思维主要依靠的是葡萄糖,只有主食才能转化为葡萄糖。
同时,还必须提醒考生,每天要喝至少 1500 毫升的水。切忌以喝饮料代替喝水,最好是喝白开水,矿泉水和纯净水也可以多喝些。充足的水分可确保血液循环顺畅,这样大脑工作所需的氧才能得到及时供应。另外,考试期间一定不要喝咖啡,因为咖啡因的作用会使人产生尿频,影响考生的临场发挥。
针对考生压力过重、容易失眠的问题,“yolandou” 建议,可喝些小米汤、玉米粥或温牛奶,也可在开水中加点醋服用,有助于睡眠。
【心态篇】
张鑫宇是名高三学生,面对高考他并没有十分紧张。三年前他以全班倒数第二的成绩升入高中,而在最近的一次模拟考试中,他的成绩在全校都名列前茅。
张鑫宇说,他从不觉得成绩和高考可以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全部,但是他愿意为了高考来一场拼尽全力的较量。张鑫宇和他的同学反而淡定了,他告诉记者,能够发挥出平时的成绩就是高考最大的胜利。即使不成功自己也不会遗憾,毕竟人生还有很多路可以走。
百度贴吧 “ 高考吧 ” 吧友 “ 韩剑雪 ” 从事教育行业已经 10 余年,并参加了 2012 年的文科考卷的阅卷工作。对于考试过程中,如何调节心态,他为考生罗列了 10 种办法,其中包括:深呼吸法、扮怪脸法、精神胜利法、临场活动法、闭目养神法、凝视法、漫画消遣法、自我暗示法、类比法、联想法。
但即便第一轮考试发挥不佳,也无需着急。“ 韩剑雪 ” 说,高考的功课排列是有规律的,如果第一个碰到的是你的弱项,你就可以告诉自己 “ 我最弱的科目已经考完了,我可以放心了 ”,千万不要跟别人对题,或回味哪些题目没有做对,要放得下,稍作休息,稳定情绪,时刻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做好下一科考试的准备。
【突发篇】
在往年的高考场外,经常会上演忘带准考证、身份证遗失等各种 “ 大虾头 ” 的戏码。如果遇到这些突发状况,该如何应对,百度贴吧 “ 高考吧 ” 吧主 “ 欧阳含诺 ” 为此罗列了 32 个临场突发事件处理办法。
如果遇到准考证不见了,“ 欧阳含诺 ” 支招,考生千万不要过于慌张,一方面应与带队老师、考点老师讲明情况,先考一科,后补办;或者,委托其他人在考试结束前将准考证送至考场。
考生应根据考试时间尽量提前出发,但如果遇到堵车。“ 欧阳含诺 ” 说,考生可出示准考证求助民警;如果乘坐公交车遇塞车,可中途下车,改坐出租车或求助民警;如果因为赶考而违反交通规则,请向民警出示高考准考证求得谅解。进入考场入座后,先稳定一下自己的情绪,不妨做几次深呼吸,待心情稍稍平静后,集中精力,抓紧答题。
与此同时,不少吧友纷纷跟帖。其中,吧友 “ 寒钱多 ” 跟帖求助,称女儿马上要高考了,但很可能正好 “ 撞上那几天 ”,希望能通过药物帮忙让女儿月经晚几天来。为此,有吧友 “ 红果果 ” 跟帖,如果孩子没有严重的痛经等问题,家长完全没必要担这个心,而且人为干扰机体内分泌规律,对身体有一定损害。
以往常有女生服用避孕药,希望能将月经推迟到高考以后,这种做法很不科学。“ 红果果 ” 说,青春期少女服用避孕药有可能导致月经不调甚至大出血,即使在高考期间来月经,考生也不应服用避孕药。
其实,家长可以帮助女儿把姜末剁碎冲进红糖水里喝,缓解因紧张带来的疼痛;敷热水袋、卧床休息,也可缓解症状。另外,建议女孩子睡前最好喝一杯热牛奶,并在奶中加一勺蜂蜜。
【志愿篇】
常言道 “ 高考考学生,志愿考家长 ”,高考来临,除了高考外,高考志愿的填报也成为考生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高考志愿的填报关系到如何利用好高考成绩,既不能浪费来之不易的分数,更须要选择好学校和专业,以便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及人生理想的实现。据权威统计,每年高考填志愿的失误比起高考本身的失误要大得多。如果家长能够掌握科学的填报志愿的方法及技巧,就可以大大避免出现追悔莫及的 “ 郁闷 ” 志愿。
近期,百度页面开辟了 “ 高考导航 ” 专栏。记者昨日通过百度搜索功能,输入关键词 “ 高考 ”,在页面右侧出现了关于 “ 高考资讯 ”、“ 热门专题 ” 两大专栏,用户可根据需求点击关键词,便可迅速获得关于各个院校历年分数线、艺术类院校招生政策、热门专业盘点、2013 年新增和撤销专业等相关热点信息。
据了解,高考结束后,搜索预估分数、科目等,百度还会智能反馈往年相近分数线学校,供考生填报志愿做参考。
链接:
【吧友七嘴八舌支招高考】
吧友 “ 一叶舟 ” :自己一直有考试手心出汗的毛病,严重时还会把考卷都弄湿了。听别人说,如果弄湿考卷可能会视为作弊行为,这次特地请教了老师,她就给支了一招,在卷子上垫张草稿纸就可以了。
吧友 “_ 半姨 ” :英语老师认真罗列了不少答题技巧,做英语题目要按照先阅读、后完型、单选、任务型读写、作文的顺序来答题。拿到英语试卷,必须认真看听力,因为有很多题目不用听都可以推出来;阅读理解,主旨大意题选最长的那个可以选;观点态度题,一定要认识几个单词,例如无关紧要、积极、消极的、模棱两可等。
吧友 “ 牙膏挤爆了 ” :答题时,一旦落笔写了答案,尽量不要更改,除非有十足的把握。
吧友 “ 絮絮叨叨 ” :如果考试遇到噪音干扰,应该不去理会它。这些噪音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噪音。越是注意噪音,越是觉得它正在干扰自己,就会越感到不安,它的分心作用也就越强。
第二篇:高考心态调整 高考考前心态
高考心态调整 高考考前心态.txt22真诚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浓型;真诚是焰火,在高处绽放才愈是美丽;真诚是鲜花,送之于人手有余香。一颗孤独的心需要爱的滋润;一颗冰冷的心需要友谊的温暖;一颗绝望的心需要力量的托慰;一颗苍白的心需要真诚的帮助;一颗充满戒备关闭的门是多么需要真诚这一把钥匙打开呀!高考前和高考时的心理状态调整及考试策略
高考前和高考中,每个高三的学生都会感到巨大的压力,这是必然的。考前适度的紧张和压力会促进学生全面、认真地复习,从而达到良好的考试效果。但是,也造成一些同学过度地紧张、焦虑和慌乱,以致影响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所以,高三学生必须注意高考前和高考时的心理调整,如果采取科学的考试策略,就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一、高考前的心理状态调整
1.正确认识高考,确定合理的目标正确地认识高考,有助于我们进行针对性地复习。高考是一种分层筛选型的考试,其目的就是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筛选出来送往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学习。因此,高考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一般而言,基础题40分,中挡题40分,高难题20分。有的同学对高考试题难度估计过高,在偏、怪、难等题型上大做文章,结果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在考试中小题不会做,大题也做不来。
根据高考的特点,高三学生一方面必须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适当地加大练习的容量和难度,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另一方面要根据自己平时的学习成绩和复习的情况,确立合理的考试目标。一些同学总是希望自己在高考时考出高分,把自己的“理想分数”定得过高,人为地造成自己心理上的紧张。其实考试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综合实力,决不是靠碰巧就能获得成功的,因此在高考中必须确定合理的目标,而不能盲目地把自己的考试成绩定得过高。
2.保持平常心,缓解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一种临考前常见的内心感到紧张的情绪反应。心理学中有一个定律叫做叶克斯一多得森法则,是心理学家叶克斯和多得森发现的。该定律描述了焦虑程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的关系,即二者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焦虑程度过高和焦虑程度过低时的效率都很低,而中等焦虑时的效率最高。所以,适度的考试焦虑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一般而言,考试焦虑是由各种压力和个人的性格等因素造成的。
高三学生在复习中应该保持平常心,缓解考试焦虑。这里介绍几种简单的方法供高三学生参考使用。(1)自我暗示法。暗示法是指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手势、表情等方式,来转移和改变某人某些不良情绪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缺乏自信是考试焦虑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在考试前应暗示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尽力考好。如考试前自己对自己大声说:“我一定会取得成功,我是最棒的!”,这样通过心理语言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使神经系统得到调节改善。(2)放松训练法。所谓放松训练法是指通过循环交替收缩或放松自己的骨骼肌群,细心体验个人肌肉的紧松程度,最终达到缓解个人紧张和焦虑状态的一种自我训练方法。在放松时,可以松开所有的紧身衣物,轻松地坐在一个单人沙发上,双臂和手平放于沙发扶手上,双腿自然前伸,头和上身轻松后靠,双眼闭上。整个放松训练按照由下而上的原则,从脚趾肌肉放松——小脚肌肉放松——大腿肌肉放松——臀部肌肉放松——腹部肌肉放松——胸部肌肉放松——背部肌肉放松——肩部肌肉放松——臂部肌肉放松——颈部肌肉放松——头部肌肉放松。放松动作要领是先使该部位肌肉紧张,保持紧张状态10
秒钟左右,然后慢慢放松。使用这种方法并持之以恒,不仅能消除考试焦虑,而且能全面促进身心健康。(3)呼吸法。呼吸法是让自己静下心来,排除杂念的一种自我调节方法。在放松时,我们闭上双眼,用腹式呼吸法慢慢进行呼吸,吸气时,想像着丹田中的这股气由腹部逐渐上升到脑部,再上升到头部,直到头预“百会”处;吐气时,想像这股气由“百会”自后向下顺着脖子、脊梁下降,直至回到丹田。这样一吸一呼,周而复始,反复进行。由于集中了全部的注意力,就能够使人逐渐排除一切杂念,收到消除紧张、自我放松的效果。
3.加强心理调整,保持考前状态
高考前心理状态调整的好坏,对考试时水平的发挥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那么如何进行考前的心理状态调整呢?高三学生应该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进行自身的心理状态调整。
在考前10天:每个学生的实力已经定型,一般无论怎么用功,水平也不会有显著地提高。所以,考生在这个时段主要应该进行一些提纲挈领的复习,即考前复习要有所侧重,特别是检查一下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如老师明确指定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自己最薄弱的、经常出错的地方。所以,考前10天考生宜看书而不宜做题。通过看书可以温习已有的知识,增强自信心,而做题则不同,一旦题目太难,就会挫伤自信心。另外,考试前人的精神往往高度集中,理解力和记忆力在短期内急剧提高,因此在这个时段内应该加强记忆方面的知识,如历史、地理、政治、英语等,但是也不可过度紧张而耗费考试时的精力。
在考前3天:这个时间很多学生认为万事大吉,完全不沾书本,这是十分错误的。重要内容虽然已经掌握了,但还是要适当浏览一下,如历史、地理、政冶的基本知识、语文的文学常识、英语的单词、数学的公式等。对自己已经考过的试题应该看一看,把经常出错的地方再强化一下,适当地做一点“热身题”。所以,在考前3天还要适当地翻阅一下书本,这样做不仅使这些重点内容始终在大脑中处于待提取的激活状态,而且可以使自己心里踏实。
在这3天,应该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切不要把弦绷得太紧,应该适当地放松自己,如通过散步、和家人聊天、听音乐等方式调整自己的心态。此外,还应该做好考试的物质准备,如文具、准考证、换冼的衣物、考试中提神的香水等。
在考前1天:考试前1天仍然有许多准备要做,不要认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也不要“破罐子破摔”,听天由命。在这天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注意自己的饮食,考前1天应该遵循自己平时的饮食习惯,可以多加几个菜,适当增加肉蛋类食品,但不要为了补充能量而暴饮暴食,以免消化不良,直接影响第二天的考试;第二,不要参加剧烈的运动,以免体能消耗过大或发生其他的意外,从而影响第二天的考试。也不要长时间地玩棋牌、上网打游戏,以免过度兴奋。适当的放松和休息应该是最后一天的主旋律;第三,熟悉考场,应该仔细考察通往考场所在地的交通线路,选择路程最短、干扰最少、平时最熟悉的路线,还应该考虑如果发生交通堵塞后的应对措施。对考场所在学校、楼层、教室、厕所以及你的座位位置都要亲自查看,做到心中有数,以防止不测事件的发生;第四,要认真检查考试时所使用的准考证、文具等,并把它们全部放在文具盒内,以保证第二天不出现慌忙现象;第五,如果有的同学不看书心里就不踏实,还要临阵磨枪,那就不妨把第二天所考科目的课本随意翻阅一遍,但不可太动脑筋。如果有的同学不愿再看书,那就听一些轻松欢快的音乐,以放松一下自己;第六,严格按照平时的作息时间上床睡觉,不应太晚,也不宜太早,以免成太早或太晚上床而又不能及时入睡。睡前可用温水洗脚,以帮助自己睡眠,如数数、深呼吸等。切不要服用安眠药,因为安眠药会抑制人的大脑,导致第二天考试不够兴奋。
二、高考时的心理状态调整及考试策略
在高考前如果能够调整好心理状态,并采取正确的考试策略,那么就能考出理想的成绩,甚至超水平发挥。
1.科学用餐,及时到校考生要有充足的用餐时间,最好在考试前一个半小时用餐完毕,否则会导。致过多的血液用于消化系统,使大脑相对缺血,影响大脑功能的发挥。饭菜要清淡卫生,可选用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一般在考前20分钟到达考场所在学校为宜,太早了,遇到偶发事件的可能性增大,极易破坏良好的心态;太迟了,来不及安心定神,进入考试角色的心理准备时间太短,有可能导致整个考试在慌乱中度过,造成不必要的失误。
2.调整心态,沉着应考
当考生来到考场后,会发现以下一些现象:许多陪考的家长在校门外对自己的孩子不断地嘱咐,一些警察在四周巡视,考场外画有醒目的白色警戒线,鼓励考生的标语悬挂在墙上。这种氛围往往会造成考生感到有些紧张。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可进行简单的放松训练,如做几次深呼吸,然后暗示自己:“我的状态不错,应该取得好成绩。”在考前几分钟应该自己安静独处,不要再和别人讨论知识上的问题,以免破坏自己胸有成竹的感觉。
3.浏览全卷,制定答题方案
高考时一般是提前5分钟发卷,考生应充分利用好这5分钟,首先把整个考卷浏览一遍,对题目难度、题量、题型、答题要求、分值等做到心中有数。然后确定自己的答题方案,即对自己答题的顺序和在各个题目上的时间分配做出全局性的安排,同时还应预留检查全卷的时间。浏览全卷可以对所有的题目在头脑中留下一个印象,在答题时有助于各个题目之间的相互联想,这对于开阔思路,消除记忆堵塞现象有好处。在浏览全卷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熟悉的不要过分狂喜,发现自己不会的也不要过分紧张,要保持镇定的心态,应该想到:“我难人亦难,我易人亦易。”
4.审清题意,细心答题
做题前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的要求,避免盲目答题。审题的内容包括:看清题型和题目的具体要求,还包括审准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尤其是文科课程的考试,能否从阅读材料中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合理演绎,大胆猜测,反复推敲词意句意,往往是答对题目的关键。在答题的过程中,有的同学没想妥当就匆忙地在试卷上填写,然后改来改去,既浪费了时间,又弄脏了卷面。有的同学则过于谨慎,什么都要在草稿纸上写得清楚明白,然后才向试卷上填写。实际上考试时间十分有限,许多题目没有时间打全稿,特别是一些大题,在草稿上写出答题思路或提纲后,就可以在试卷上直接书写。
5.先易后难,合理分配时间
高考试卷的安排一般是从易到难,所以做题时也是按题目顺序做,只要时间安排合理,最后检查试卷的时间是足够的。但问题不是绝对的,每个人掌握知识的情况不同,答题的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同学遇到难题后就一心要把它做出来,忘记了后面还有很多题等着要做,浪费了太多的时间,造成心理上的紧张,许多能够做的题电不会做了。正确的方法是先易后难,合理分配时间。先易后难的答题方法有利于消除紧张,逐步提高自信,以饱满的精神和较佳的思考水平来攻克后面的难题,避免完全按顺序答题时不停地遇到难题,不停地产生紧张焦虑心情,最后会阻碍思维水平的正常发挥。在时间分配上,要注意对整个试卷的完成时间作出统筹安排,最后必须安排5~10分钟的时间进行检查。
6.镇定自若,巧解难题
在考试中不是所有的题目都是自己熟悉的,总会遇到许多困难。考试中经常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两类:一是记忆卡壳,平时会做的题,记得很清楚的知识,忽然忘记了;二是题目难度太大,一时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遇到困难时首先是不要紧张,因为上述两种情况往往是太紧张、太兴奋造成的。正确的方法是:先放下这些题目,去做一下其他的考题,或者去检查一
下前面已经做完的与之相关的或类似的题目,看能否从中找到提示,或者回忆一下自己曾经做过的例题,或者回忆一下相关的知识,寻找突破口,以退为进;或者干脆把考试中其他的题目全部做完之后,再把这道题当作一般的练习题来做,没有了后顾之忧,就可以集中精力重点突破。在考试中,切忌不要赌一时之气,不顾时间和其他的题,无原则地蛮干。
7.全面检查,站好最后一班岗
全部题目做完之后,或者还有少数题目实在做不出来,在这个时候,应该抓紧时间对已经做出的题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答案的计算是否正确,书写是否有错误,答案的内容是否完整,要点是否突出,阐述是否清晰,选择题的答案是否正确,机读卡的填涂是否正确,题号与答案是否有错位的现象等等。全部试题答案检查完毕后,还应该检查一下姓名和准考证号码的填写情况。
心理专家畅谈高考考生心理调节
在昨日举行的论坛上,王极盛教授说,他曾对300多名高考状元进行调查。多年的研究表明,高考获得成功,第一是考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情况,这是硬件;高考前、高考中考生心理,是成功的软件。
“越临近高考,调节心态就越重要。”王教授说,调节好心态应做到16个字:强化信心,优化情绪,进入状态,充分发挥。
强化信心
目标不要太高。王教授说,考生之间很喜欢相互比较,特别是成绩好的学生。人家定个北大、自己就要定个清华,这样只会使自己越发紧张。考生要学会给自己定一个合适的目标,稍稍跳一下就够得着的目标。
另外,要学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走路时挺胸抬头,速度稍快。每天都给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能考?SPAN lang=EN-US>!”
优化情绪
王教授说,他认为,家长和考生都不要把高考看成是命运之战,和平常的考试相比,高考只不过换了教室和监考老师。他建议,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家长最好不要送孩子参加高考。考生在情绪紧张的时候,可以默念“放松”二字,想象一两分钟就有效果。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通过想象过去成功的时候,一些到过的美景,用积极的情绪来缓解压力。学会深呼吸,对调节情绪很重要。
复习备考的最后阶段,不要担心自己还有一些“黄冈”没做、还有“海淀宝典”没完成,应该回归课本,回归基础。
进入状态
王教授建议,考生不要自我加压,按照老师指导的做就足够了。
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考试,这种练兵对高考十分有利。要按考试的顺序来复习,调节好生物钟,比如数学、语文在上午考,英语、综合科在下午考,近阶段就要安排上午读数学、语文,下午读英语和综合科目。
充分发挥
考生如何才能在考场上充分发挥?王教授说,首先,战略上轻视试卷,战术上重视试卷。有些考生难题会做,简单题不会,在简单题上丢分,就是在战术上轻视了。特别是成绩好的学生,更不能轻视简单题。
其次,要掌握考试技巧。王教授说,以书写速度为例,写快了容易潦草,老师看不清不会给高分;写太慢思维就跟不上,完成不了试卷。他建议考生平时做完试卷后,请老师看看卷面字迹如何,来确定答题书写速度。
再次,审题一定要准、快、全,不要先做难题,答题时,一个方法不行,就要马上考虑换另
外一个,要把思路放宽,并提醒自己用发散性思维来答题。
复习备考家长五要五不要
五要:情绪要稳定、家庭气氛要温馨、对孩子要说这么一句话“只要尽力就行”、饮食卫生要搞好、还要帮助孩子检查各种用具是否备齐。
五不要:不要规定孩子考什么大学、不要规定考多少分、不要讨论报考志愿的事、不要对孩子的成绩老问个不停、没有特殊情况,不要送孩子上考场。
复习备考10大策略
高考前的复习,应遵循什么策略?昨日,王极盛建议考生掌握如下10大策略。
策略一:大目标,小步子。“如果现在的目标是每门课提高15分,就不要期望一个月能实现。”王教授说,考生应该一步一步的走,一个月提高3分是能达到的。
策略二:抓紧抓好课堂45分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充分用好每节课,考生不要瞎用功,要把功用到点子上。
策略三:要解决偏科问题,特别是数学科要补上去,高考试卷难易比为30%易题、50%中难度题、20%才是难题,所以要把易题和中难度题完成好。
策略四:强化强项,解决弱项。复习时,强项和弱项都不能轻视,强项要强化,弱项要加补,还要挖掘分数能提高的潜力项。
策略五:提高效率。上学期,应该时间和效率并重,下学期,特别是3月份以后,应注重效率,晚上11点前休息比较合理。
策略六:要充分利用每天记忆力最好的两个时间段,在临睡前的半个小时和早晨起床后的半个小时,把当天(前一天)的复习要点在脑子里过一遍。
策略七:文理科交叉复习。持续复习同类科目,易降低效率。考生最好文理科交叉进行复习,这样也是一种调节。
策略八:跟着老师走。王极盛强调,老师一般都吃透了《考试大纲》,考生在复习时,要在老师的布置和安排下进行,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调整。
高考的简单题、中等题、难题的比例为3:5:2,建议考生把简单题和中等题完成好,再集中精力做难题。
策略九:学会放弃。不要一味追求难题,把简单和中等难度题做好,对于难题,不会做就放弃。
策略十:保持愉快的心情,提高复习效率。
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学校别挂倒计时牌
针对不少学校在高考前挂倒计时牌的现象,昨日,王极盛表示,挂倒计时牌有害无益,只会给考生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
第三篇:2014高考 高考前心态调整[定稿]
2014高考 高考前心态调整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要来临,这个时候高三学生都很紧张,那么,高考前学生心态如何调整,下面就来简单分析下,希望对广大考生有一定帮助。
赶走倦怠情绪
当你坐在书桌前心神不定,爱走神,产生倦怠情绪时,可做一个“加速作业时间,提高紧迫感和注意力”的训练:看着表,规定自己在45分钟内高质量地完成一小时的复习内容。要做到快而不出错,就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坚持一段时间,你会发现,紧迫感和注意力又回到了你的身边。放弃各种诱惑
想想你离升学目标还有多远?一发现距离,就能萌生危机感,逼得你隔绝一切干扰你的诱惑。要是感到自己实在“坐不住”时,可大声地说几遍:“现在我要下决心干手上的事”、“我要集中精力干这件事”、“什么事情也挡不住我”。别忘了常常告诉自己:要梦想成真,谁都不可能不付出“成本”和某些“牺牲”。
每日自我检查
有个迷恋上网的考生,每天都非得到网上去“聊天”。妈妈好说歹说都不能收回他的心。其实他的心里也不好受,因为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但他不知怎样摆脱诱惑。结果,在学校组织的一次考前心理训练活动中,“每日自我检查表”让他摆脱了“上网”诱惑。
检查的内容可根据需要改变的行为来设定,每天临睡时自我评分:自己觉得做到了,给自己一颗星;没有做到,就给自己一个叉。每周累计并与上周比。再根据检查结果,即“星”“叉”的增减给自己鼓励或惩罚。
改变行为习惯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注意有个别差异)。对自己设定的行为目标,从第1-7天,刻意地去做,可能会不舒服,但一定要坚持。到第8-14天时,虽感日渐自然,仍需时刻提醒自己。到了第15-21天时,你就会有了不经意、自然而然的感觉。„„好,祝贺你!你已经形成习惯,完成了改变自己的一个目标。
不过要注意的是:根据人的个别差异,训练的天数可有增减;此外,一旦出现“不可能、太难了、不行、做不到”等消极的念头,你就该想一想:你是要成功还是要失败?不
改变,就意味着失败;要成功,就别无选择,立即改变!因为决定命运的还是你自己。
做“地毯式”诊断
临近高考,有些同学总感到自己力不从心,怕复习不到位,感到焦急、恐惧。建议你不妨花点时间,静下心来,对自己的知识与解题能力做一次“地毯式”的诊断,清楚自己的强项与不足。要确保强项不失分;弱项查出问题少失分。心里有了底,就能降低焦虑恐惧,找回自信。
别忘适时放松
有时,同学正抓紧做着作业,忽然一股烦躁莫明其妙地涌上心头,好像脑子也不灵了,眼睛也看不清了,很明显,复习效率降低了。这时,你可停下让自己放松一下,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找到“乐”的感觉;哼哼小曲,眺望窗外,也可以躺在沙发上,闭上眼睛,放段舒缓的乐曲,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
最后祝愿2014年的高考学生一切顺利、超常发挥,进入自己理想的学府。如果,高考学生有意向吃高考营养品,用以克服用脑过度、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烦躁的问题,可以试试长城生物研制的α-亚麻酸生物制品--U-100慧灵,效果不错。
第四篇:高考考前20天心态调整
2009年高考考前10天心理辅导
教室黑板上角高考倒计时数字快变成个位数了,这提醒我们一年一度的高考考前复习又到了如火如荼的时候,每个备战的考生都知道,越是到最后时间越宝贵。现在就是考验每个人的耐性,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所以每个同学都是如箭在弦上,争分夺秒,恨不得学习效率每时每刻都达到最佳程度,所以就特别在意一切干扰学习的因素。但恰恰就是在这个时候,很多学生出现了不利于高效率学习的情绪。就这些现象我讲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寻找快乐
先看一个学生发的短信:“老师,我们整天几乎是在焦急等待中过日子,有时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学习如此紧张,我怎么也快乐不起来,不知何时才能告别痛苦,今天就高考吧,那样我就解放了。”还有在同学中流行的顺口溜“知道放松好,就是松不了”,“自信很重要,就是找不到”,“考试背包袱,不知咋应付”,“也想睡好觉,就是睡不着”,“脑子一团乱麻,看书头昏眼花”,“专心耐心难实现,分心烦躁时刻见”。这些都是很多考生目前情绪的写照。
学习考试真有这么苦吗?快乐的心情不会与生俱来,如果我们要发愁的话,每天都有可愁之事。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在愁眉苦脸中学习效率最低,而且情绪压抑也最影响记忆、复习效率和临场发挥。快乐的心情可使我们感觉灵敏、思维清晰、反应敏锐、记忆力增强,并使心脑及内脏功能处于稳定协调状态。有的同学说:“我现在要参加考试了,压力这么重,怎么快乐的起来呀?只有等我考完后才会快乐。”其实正是脑子里的这种固有观念,这种不愉快的心情、沉重的心理负担影响了我们的复习效率。所以不是等考完了才有快乐,而是即是在考前复习,甚至考试时也要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因为只有乐观的情绪才能有助于我们顺利度过各种学习、考试难关。
因此快乐不是在未来完成某件事情后的某个时刻,而是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之中。快乐就在此时此地,快乐就在你的身边。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最近的一次开怀大笑是在什么时候?记不清了吧。好像那是很遥远的事了。好,现在就让我们快乐起来。请每个同学面向你的同桌微笑,如果你已经忘了怎么笑了,我来教你:嘴角向上翘起,至少露出4颗牙齿,笑出声。是不是你们互相被对方逗笑了。你看久违的笑容又回到了你的脸上。每天向你遇到的每一个人微笑,你也会看到很多美丽的笑脸,你就会快乐起来。
快乐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外界环境。快乐主要是与你思想中的观念、信念或看法有关。事实上没有哪件事是百分之百的好,或者百分之百的差。问题就在于我们怎么去看他。一次模拟考试考砸了,有些同学情绪低落,学习丧失信心,对前途失望。有些同学却从一次小小的失利中总结了经验和教训:这次考试我又发现了我的弱点和不足,我把它消灭在高考前,高考时我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于是这次考试又给了他一次新的动力。
二、缓解压力
高三学生在冲刺阶段压力过大的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之一:学生自己的过高期望
一些本已竭尽全力才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看到其他同学的快速进步感到一种潜在的威胁,害怕失败;同时,对生活中的坎坷估计不足,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缺乏全面认识。当学习稍有退步或生活中稍有挫折就感到力不从心、迷失自我。
原因之二:家长的过高期望
有的父母总是喜欢以言语相逼:“考不上大学,就别进这个家。”有的父母以过分的关心施压,为了孩子能金榜题名,来到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每天三餐把饭送到跟前,嘘寒问暖,跑前跑后,关心备至。当学生看到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岂能无动于衷?于是,原本不轻松的心里又要载上一份沉甸甸的亲情,即“温柔”的压力。
原因之三:考试成绩的排名
通过考试成绩的排队,可以了解彼此间的差距。同时,排名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成绩较好的学生害怕自己稍不注意,其他的同学会超过自己;成绩较差及考试失利的学生则无异于雪上加霜。原因之四:学习计划难完成许多学生到了高三,特别是在冲刺阶段制定了严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有的同学甚至细到每天的所有课外时间,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科有不确定的作业量,还有一些学科临时要占用课外时间进行测验,这样往往会导致计划严密的同学不能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当自己的成绩一时不能如愿时,就会感到焦虑、心烦等。
原因之五:同学关系的疏远
高三阶段由于学习时间长、压力大,集体活动很少开展,有时自己遇到困难,很想向同学请教,但看到同学忙碌的身影又不忍心打扰。同学之间不再象过去那样随和、融洽,取而代之的是漠不关心。加上经常排 1
名次等外在不良刺激,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不少学生感到人际关系冷漠。
下面介绍几种减轻压力的指导策略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规律。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压力,有助于挖掘个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但压力太大,使人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同样会产生很多消极影响。你不妨试试以下几个策略:
策略之一:欲胜人,先胜己
复习备考,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要如何消除苦闷自卑的心理,增强自信心呢?
(1)要正确看待自己。要充分看到自己的实力,不要因一次考试成绩不好就否定自己。
(2)要认真分析考不好的原因。
(3)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就算自己学习基础较差,接连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也不应自卑。应赶快找原因,改变方法,调整期望值。
策略之二:学生之间相互鼓励
处在高考期间的学生最需要交流,也最需要宣泄。同龄人在一起时,哪怕是发发牢骚,也会在心理上获得一个缓冲的机会。这是人的正常需要,对考试也是有好处的。人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候,如果有人不断地给予自己肯定和鼓励,将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句关心、鼓励的话,有可能改变人的一生。因此,在最后十几天里,几个人组成小组,每个人为组内其他成员写一段鼓励的话语。
策略之三:师生之间结对交流
在几年的学生生涯中,每个同学都有自己信任和崇拜的老师。如果能够和这些老师做思想上的沟通,效果将非常理想。在老师的指引下,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消除不良心理,调整复习备考状态,让自己始终处于最佳的竞技状态之中。
策略之四:不以模拟战绩论英雄
模拟考试成绩虽然对考生预测高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以此论英雄,更不能因此断定高考的成败。如果仅把目光放在模拟考试成绩上,对即将到来的正式高考就很不利。
况且考试分数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命题动机、内容侧重方面、试题总量和难度、教师的教学及自己的复习程度等。另外模拟分数高也不能盲目乐观,过去我们总把失败当“瘟疫”,其实成功时受到的压力有时并不比失败轻多少。所以,最好是把考试作为仅是一次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而不是一考定“终生”。
策略之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是社会的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诞生优秀的个体。所以,即使学习再紧张,自己心目中还是要有集体、朋友和同学的关系,要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之中去。在紧张的备考时,你可以将内心的狐疑、不满向朋友倾诉,听听朋友的意见。不要由于别人在背后说了自己的坏话,从此埋下怨恨的种子。应该拿出豁达的气量,主动表示友好。同时,要学会自我批评,不要把责任全往别人身上推。换一副“眼镜”看世界,我们就会少些忧愁与烦恼,多些开心与快乐!总之,无论在考前和考中,考生都要以平常心对待高考,心情自然稳定。
三、信心训练
在剩下的十几天里你们生活的重点不仅是学习更重要的是调整心态。
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来讲,最重要的是建立自信心,即不论别人怎么评价自己,要自己相信自己,经过平时的努力和充分的复习准备是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的,即使不能完全达到,只要尽力而为,也就没什么可遗憾的了。建议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运用正向语言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如:“我知道我能应付这个考试”; “记住,放松,慢慢地,小心地做”;“太棒了,我又做完一题”; “他是很不错,可我也有进步,我也很不错”等等。
二是相信自己的学习潜力。“天生我材必有用,别的同学行我也行”;
三是行为训练 增强信心
1、自我精神训话,每天朗读或默诵几遍自己的优点5条以上,同时加上几句鼓励的话。如“我很阳光,我很健康,我很诚实,我很开朗,我很自信”,每天或至少每周找到自己的5条优点,你会感到前所未有的信心和激情。
2、穿着得体,面带微笑,挺胸抬头。
3、主动与人交往,主动与人打招呼,对人热情。
4、加快走路速度。
5、欣赏振奋人心的音乐。
6、每天面对镜子赞扬自己60秒以上。
7、大吼法,即在空旷的地方或向空中大声吼出“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行!”、“成功必将属于我!”(让学生真正的喊出来)
四、睡眠问题
然我们先听听一位失眠学生的苦恼:我最近出现严重的焦虑、失眠,以至无法正常上课。我也试了很多方法,但都难以奏效。早上一起床,我就担心自己晚上会睡不着,临睡之前更是小心谨慎,该做的睡眠准备也全都做了。如不敢洗脸、不敢说话、不敢有激烈运动、不准同寝室的同学发出噪音、耳朵里塞上耳机听催眠曲等等,真是办法用尽,仍然睡不着。根据过去的经验,我一到考试失眠就加重,我总是想万一高考前一夜再失眠可就完了。我该怎么办呢?
这个同学究竟是在准备睡眠还是等待失眠?上述情况可以说是对睡眠存在焦虑和恐惧情绪的典型代表,临床研究显示,失眠者都或多或少存在睡前焦虑。有的同学甚至是一整天都是一个心思扑在睡眠问题上,他们的最大愿望就是能够睡一个好觉,但却仍然睡不着。事实上他们自己也没意识到自己已不知不觉地走进了一个误区:由过度关注睡眠造成了睡前焦虑。
有的同学一早起床,就预先暗示自己今晚可能睡不着,因而白天不辞辛苦地为晚上的睡眠做准备,睡前更是紧张兮兮,不说话、不运动等等。尽管你的主观愿望是采取上述一系列措施预防失眠,然而事实正好:相反你的这一切所为均是在等待失眠。
由于对睡眠缺乏足够的自信,有时刚一起床,就好象是神仙似的预感今天晚上可能又会睡不着了。果然不出所料,你给自己的不良暗示很快就会成为现实,又迎来了一个不眠之夜,你当然也算是“如愿以偿”了,你预先给自己的不良暗示似乎夜夜都“显灵”。
如果一个人一整晚上不睡觉,第二天其实他的这个思维活动水平,精神状态不会受很大的影响,除非他在前一天晚上还在复习,但是一整晚你躺在床上,你就是睡不着你,可你们闭着眼睛想事,这种情况一般来说,这个时候你的思维不受影响,所以有失眠现象,请同学们不要害怕。
(1)保持冷静,减少睡前焦虑。
首先不管睡眠中出现了什么情况,你都要沉着冷静,这也是个性成熟稳定的一种体现。一个浮躁的人在生活、学习中都容易出现问题,睡眠也会出障碍,但只要你沉得住气,失眠就会很快痊愈。问题是失眠的同学大多是“急性子”,烦躁多,耐心少,只要有一会儿没睡着,就开始烦躁不安,因而自然就难以入睡了。
睡眠的规律就是强迫不得,它不会听你使唤。你越给自己下指令,则越睡不着。如果躺在床上一个小时未睡着,失眠的人往往是习惯这样想“足足一个多小时都没有睡着了,只怕是再也睡不着了;完了,明天一天又什么都干不成了”,这样越想越急,越急越兴奋,当然睡意全无。
其实,如果换一种想法,你就能够起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效果,睡不着就睡不着,管它呢!只要舒舒服服躺在床上闭目养神也就足够了。既然着急无济于事,又何必往死胡同里钻呢,最“傻”的人也知道要另找出路啊!着急没有用,反过来不就很简单了吗?你不急就行了!如此冷静下来,身心一放松,也许过一会儿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2)要放松高度警惕性,不要过多关注自身症状和周围环境。
失眠者往往处于高度警惕状态,因为 睡不着就老在注意周围的一举一动,这也是焦虑的一种表现。有一个故事讲的正是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失眠的老先生楼上住着一个年轻人,年轻人每天都是深夜回来,老先生每晚都“倾听”到咚咚咚的上楼声,直到年轻人脱掉鞋子上床,习惯地听到“啪啪”两声鞋子掷地的声音后,老先生才可安眠。有一天年轻人扔掉一只鞋子后,突然想起了老先生提过的意见,于是把另一只鞋子悄无声息地放在地上。可怜那位老先生却一直在等着年轻人脱下另一只鞋子,彻夜未眠。
又何止是这位老先生,失眠者各人有各人所关注的焦点,有的在“听”鼾声,有的在“欣赏”对面楼上的卡拉OK声,有的在“奉陪”同学上厕所,等等。其实,你又何苦劳神操那么多心,只要少一份这种多余的“关心”,你就将多一份自在和安眠。
至于高考那两天的睡眠问题,首先一点是不能够提前睡觉,而应该和平时的作息时间一致。不少考生认为6月7日就要考试了,6月6日晚上早点睡吧。结果由于睡得早,与平时的作息时间不一致,在床上辗转反侧,不能入睡,产生焦虑情绪。焦虑情绪反过来又影响入睡,其结果可想而知。实际上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形成准时入睡的习惯,就是为了帮助我们在高考的两天里更容易入睡。
如果没有办法睡着也确实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有的老师就说了:高考那么两天不要总是希望自己能够睡着。中科院的博导王极盛也说:睡不着就不要强迫自己睡。实际上,我们想想,在高考那种应激状态下,没有睡觉对精力的影响是有限的,但没睡好觉和没有睡觉对考试的影响最大的还不在于睡眠少本身,而是由于睡不好产生了担心、焦虑、不安。
请大家记住对待睡眠最好的态度就是:以平常心对待,顺其自然,不去多想。
五、考前的复习安排
考前一段时间,很多学生都习惯于加班加点,本来高考前情绪难免紧张,再加上熬夜,不仅效率不高,有的考生甚至因此更是误了大事,结果一考试就出现“意外”。还有些同学平时的成绩不错,到了高考最后复习时,由于盲目地增大学习量,加大学习难度,结果费力不讨好,导致高考失利,历届高考都有这样的教训。
考前准备的最后阶段(高考前一个月左右),是同学们所说的考前冲刺阶段,有不少考生处于一种紧张气氛之中,他们手忙脚乱、开夜车、拼体力。这些可以说是在临考阶段出现的盲动现象。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很多考生认准这条理,每到考试之前,就“熬夜突击”,特别是文科学生,不少学生认为背的东西要放在最后背才能记得清。于是,考前几日,捧着书本死记硬背。
很多考生都注重于高考前一个月的最后冲刺,不少人希望在最后阶段通过高强度的复习而提高高考分数。其实这样做有时明显地加重了考试焦虑和考前疲劳,一般较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南京教育科学研究所石寅初教授对南京四所高中292名高三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他认为考前突击与高考高分之间的关系不大。他们研究发现学生的高考成绩和平时考试成绩之间存在很高的一致性,也就是说高考基本上放映了学生平时的学业成绩。这里也提示同学们不要把宝压在最后的考前冲刺上。
离高考前一个月时间,主要靠自己把复习与生活安排的丰富多彩些,松紧适度,从而保持身体和精神具有良好的竞技状态。通常我们可把学过的知识归为三类:一类是已经熟练掌握不容易出错的;二类是基本掌握但不很熟练且易出错的;三类是基本没掌握的。
已经掌握了的当然就不必多花时间,重点应放在突破第二类,兼顾第三类。用这种方式考生可把各科已学习的全部知识纳入一个整体框架中,便于发现问题,寻找突破点,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从而在最后一个月使高考复习更上一个台阶。
有些考生认为自己已经做了好几个月的卷子了,临考前十天八天不做,看看就行了,这可能会导致考试时找不到感觉,影响正常发挥。因此,考前每天都要以高考的心态做卷子,到高考时就会以平常心态做卷子。
考前20天,复习的重点不要再放在难题攻关上。考试易难程度一般是遵循70%的基础题,20%的提高题和10%的难题。因此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讲,把70%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那70%的题目上是最合理的,而且,还要努力争取在考试时确保70%的那部分题的准确率,这是达到本科线的基本保证。如果在此基础上,再用20%的时间和精力去挑战那20%的题目,把10%的难题作为兴趣题来做,就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成效,更能增强自己应考的信心。
整理做过的卷子
一年来,我们已经做过很多卷子。从中挑选出比较有价值和意义的卷子和质量较高的卷子,重新来整理。不仅看错题,还要看做对的题。
看做错的题,查找原因,到底是知识没掌握犯的错,还是做题方法不到位犯的错;到底是做题过程中的哪个步骤出现了问题才犯了错;要问问自己,现在这样的问题能不能避免了?无论是什么层次的学生做题的时候都会犯错,而且还常常会犯相同的错误,因此整理做错的题目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弥补漏洞。
还要看做对的题,看做对的题,回想自己当时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把题目做得如此的准确。知识是不是百分百掌握了。同时,还要看做答的思路,看当时选择了什么样的思路,什么角度来答题才得到了高分或满分,尤其对那些主观题。
加强体育锻炼
实际上,在临考期间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对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首先,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迅速消除大脑疲劳。生理学研究证明,脑疲劳与缺氧有关,而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血气交换,使心脏输出更多的含氧血液,全身微血管开放,从而,使大脑得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补充,迅速解除疲劳;其次在运动过程中,大脑会释放出一种快乐物质,能使人产生轻松、愉快的感觉,使考生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体育锻炼是中学生最有效的“学习兴奋剂”,也是治疗神经衰弱的有效偏方,运动能够激发身体活力,减轻心理压力和疲乏感。因此我们一定要选择一些适宜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方法,如球类活动,课外活动时,我们可以选择乒乓球、羽毛球或者篮球等。如果身体较弱,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慢跑,以增强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只有具有强健的身体才能在超负荷的高考复习中游刃有余。
去年有一个班在6月6号的早上,学生自发地在校园里跑操。从那响亮的口号声和整齐的步伐声中可听出这个班的学生对高考充满了信心。
将生物钟调好
考前复习阶段,不少考生往往喜欢在深夜复习,但是,高考的时间是上午9至11点,下午3至5点,而不少人在这段时间生物钟处于低谷,所以,有不少考生反映明明在家做模拟题时思维敏捷,答题准确率较高,可是在考场上却会因缺少兴奋点而昏昏欲睡,这就是所谓的“场上昏”。
建议考生在复习时,尽量按照高考的考试时间来安排自己做模拟题的科目,使考生在考试时段里能保持最佳精神状态。
我再说说考前三天的生活安排。高考前三天,是由复习到考试的一个特殊过渡阶段,对参加高考的同学来说,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好这三天时间,对考试是否正常发挥具有较大的影响。从原则上来说,在离高考三天之前,你就必须完成你的整体复习计划,你不要把复习计划一直延伸到考前三天。不管你的复习计划安排得有多么的紧,也不要把考前三天计算在内,这三天如果安排得过紧的话,反而可能会喧宾夺主,加重考前焦虑何影响考前发挥,其结果将可能是得不偿失。
考前三天应该以调整身心状态为主,而不是“大运动量”复习的时候。这时不是要“拼”,而是要“保”,如何保持最佳的竞技状态就是这三天该做的所有事情,如果你一定要将复习进行到底,那也只能是对诸如公式、概念、词组之类的东西稍加巩固
六、考场心态调试
明天是我们高考前的最后一次彩排,你把它当成真正的高考,看在考场中会遇到什么意外情况,你是怎么应付的。那么到高考时出现类似的情况你就心中有数了。我们在进行考场心态调试之前,先掌握几种消除紧张情绪的方法
第一招,积极的自我暗示:实际上,学生考试焦虑的原因是常常给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影响考生正常发挥的“四个怎么办”:一是我考砸了怎么办?二是考试时遇到了难题怎么办?三是考试中别人比我做得快怎么办?四是我考不上理想的大学怎么办?这“四个怎么办”都具有消极的心理暗示作用。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我们可以给自己树立一种 “我一定能考好” 信念。可以给自己找到许多能够考好的理由,在心里将它们默念出来。例如“我准备的很充分,因此这次我肯定能考好„„我学习很用功,因此我会考出理想的成绩”等,在自己觉得非常紧张的时候,就反复默念这些句子,可以使自己情绪稳定,提高信心,对消除紧张不安的情绪有一定的帮助。这种方法我们从现在就开始练习。每天早上起床后,自己对自己说“又是崭新的一天,我心情非常愉快,今天的学习效率会很高的。”晚上放学后,自己对自己说“今天我过得很充实,离高考又近了一步,离我胜利的日子不远了。”进考场前,自己对自己说“展示我才能的时候到了,我充满了自信,脚步轻盈地走进考场,面带微笑地看着监考老师。”
第二招,愉快的想象:当感到紧张时,可以闭上眼睛,默默地回想自己曾经愉快过的情景,自己以前某次十分顺利而轻松地通过考试的情形,回想得越逼真越好,然后不断地在心中告诫自己,这次考试我也一定会那样轻松而顺利的通过。这决不是盲目的不现实的乐观,而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期待,这种积极的自我期待有助于减轻焦虑,使人心情舒畅,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也可以将一些比较放松、搞笑的情节、事情作为想象的对象,以便调节情绪。
第三招,放松训练:一种非常适用于解决紧张情绪的方法。我们知道人在紧张的时候身体也会处于一种比较紧张的状态,相反,如果我们让自己的身体放松了,心情也就自然放松了。放松训练就是以一定的暗示语集中注意,调节呼吸,使肌肉得到充分放松,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方法。
第四招,深呼吸调节法:深呼吸是调整情绪的一种最简便易行的方法,缓慢有节奏地吸气,停几秒钟后,再缓慢有节奏地呼气。在呼气的同时心理默念“放松”,并感觉到体内的烦躁之气从随着呼吸从鼻孔中呼出来。注意这里的呼吸是腹式呼吸,而不是平时我们采用的胸式呼吸。(实例操作)
第五招,握拳放松法:如果在考场上感到非常焦虑,可以暂时停下来,将注意力集中到左手手掌上,假想所有的烦躁、焦虑都集中在手掌当中,然后使劲握拳,暂停几秒,感受一下手掌的紧张感觉。然后慢慢的松开拳头,想象自己的身心像手掌一样放松了下来。这个过程可以重复几次,会有效的消除紧张感。最后要说明的是:这些方法应该从现在就开始训练,在考场当中才能够熟练的应用,并且取得较好的效果。
下面我们分析以下几种考场中可能遇到的意外。
1、考场上如遇噪音怎么办?
有些学生总爱在考后抱怨说,监考老师的脚步声、周围同学的翻卷子声和叹气声,以及考场外发出的某种声音,干扰了他们的思路。其实他们所感受到的这些噪音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噪音。心理上的噪音虽然来自声源,但其分心的效果却是通过人的心理因素而起作用的。你越是注意噪音,越是觉得它正在干扰自己,你就会越感到不安,它的分心作用也就越强,所以考生要克服心理性噪音对考试的妨碍,不必去理会它。这样自己的急躁情绪就会减小,使自己能够心平气和地专心于考试。
2、碰到自己不会的怎么办?
考试时碰到难题是不可避免的,碰到一两道难题也是很正常的事,没必要过分紧张。此时,你可以先跳过难题,找比较容易的题目做。等做到三道以上容易的题目后,你的心情就会渐渐平静下来,而不像先前那么紧张了,这个时候你可以通过把注意力集中在较容易的题目上,来重新建立起自己的信心。等到情况好转后,再回头去看那道难题时,也许你就不会像先前那样觉得它那么难了,因为你越紧张就会越觉得它难。但如果你看整张试卷,看来看去都是难题的话,此时,你不妨抱着“放弃”的心态来应对这场考试。然后,你就像“拣破烂”似的“拣”稍有把握的题目来做,“能做一题是一题,能拣一分是一分”。也许考到最后,你反而发现其实你做了不少题,“拣”了不少分呢。即使到最后,题目仍未解出,也不要去想“这下完了,我要考砸了”之类无用而有害题,而应该自慰自励:“这题对我难,对别人也难。”
3、会做的题却想不起来咋办?
同学们在考试时,有时会出现某些知识回忆不起来的现象。这时同学们因为急需解决问题而希望尽快回忆起来,往往就会心里着急,紧张地在记忆中胡乱搜索,企图“碰上”想要找到的东西。但是这种无秩序搜索的成功率一般都很低,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更加重了自己的紧张慌乱。此时正确的策略是应该善于运用联想,你可联想老师讲这段知识的具体情景,也可联想与这段知识相关的知识,以寻找回忆的线索。如你忘了哺乳动物有什么特点,那么你就可以通过回忆鸟类的特点来与之对比回忆。
4、时间不多还没做好咋办?
考场上最容易引起考生慌乱的情形,莫过于考试时间不多却仍有许多题没做完。考生此时心急如焚,常常是做这道题时想着一道题,而做那道题时又惦记着这道题,结果哪道题也没做好做完。当这种不利的情况出现时,考生一定要有个合理的目标和合理的决策。所谓合理的目标是指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能做多少算多少;倘若你这时目标过高而不合理(企图全部做完,全部做对),反而连较低目标(做完做对一部分)也实现不了。有了合理的目标,还要有合理的决策,即此时考生优先选择的题目,应该是自己比较有把握和分值较高的。而且要考虑所要花费的时间,把三者综合平衡之后再作出一个明智的选择方案。
5、考试时老走神怎么办?
很多考生在考试时,想一心一意地答题,也知道时间很紧,可就是“神不守舍”,与试题无关的念头频繁出现,让人无法控制。要想考试不走神,最根本的是克服焦虑,去除紧张。为此,必须在考试前做好应试的心理准备,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来确定目标,既不能将考试目标定得太高,也不要过分自卑。如此,考试的紧张、焦虑便可降低,一般不会发生在考场上走神的现象。但如果在考试过程中还是老走神,怎么办?可以给自己规定一个专门走神的时间,大约一分钟左右。然后警告自己只能在这个规定的一分钟之内走神,其它时间绝对不可以。这种用有意识严格控制无意识的方法也可以收神,使走神现象不敢太泛滥。
6、提早做完试卷怎么办?
要注意复查。在考试中,安排一定的时间复查答卷,是保证考试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防漏补遗、去伪存真的过程。尤其是如果同学们采用的是灵活的答题顺序,更应该与最后检查结合起来,因为你在跳跃式往返答题的过程中很可能遗漏考题,通过最后复查可弥补这种答题策略的漏洞。检查过程中如发现有遗漏或没有做的题目,应迅速完成。如有时间,最好能对各类题型进行检查。
七、学会享受高考
很多考生害怕考试,是由于受外界影响把考场当成了你死我活的战场,因而心理压力很大。先不说人生并非只有高考这一条路,只就高考本身而言,其实也是一种难得的人生体验。
平时我们爱旅游,认为那是一种很美好的人生体验,高考也一样。不一样的是,旅游可以不断地上路,但高考这种人生经历对绝大多数青少年学生而言,通常在一生中只有一次。
旅游中有这样两类人,一种人一心想着目的地的美景,结果不仅错过车窗外许多美景,而且常常为目的地不如想像的美好而感觉失落。另一种人从上路起就开始体会,一路上收获了许多的惊喜,即使目的地没有想像的那样美好,旅途中的所得也足以让其满载而归。
高考也一样,结果固然重要,但不可逆的高考经历与体验同样重要,如果我们一路上能放慢脚步,学着欣赏高中的每一天,那么将来就会多一份美好的回忆,即使落榜你也一样会多一份值得汲取的人生经历。所以,高考不是战场,高考是人生的体验场。带着一种体验的心态而非追逐结果的心态,过程走好了,结果自然会好。
最后祝我们的每位考生在今年的高考中游刃有余,实现心中的理想。谢谢大家!2009、5、22
第五篇:中考前心态调整
浅谈中考前学生心态的调整
学会倾诉当学生为复习备考而坐卧不安、担心焦虑、心情郁闷时,不妨将自己的感受说与老师或知心同学,找到倾诉的对象,既可一吐为快,又可找到安慰。对于不愿与别人倾诉的学生,还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成日记,然后扔到一边,给自己留出一定的“忧虑”时间,随后再去解决。千万不可郁积在心,使压抑情绪潜滋暗长,最终忧虑成疾。
调整认识要调整对考试的不正确认识,消除思想顾虑,增强自信。中考与以往大大小小的考试并没什么两样,反倒中考试题与平时相比更为科学、客观和公正。中考各科试题的易中难的比例一般为7:2:1,只要准备充分,抓住基础,考出理想的成绩是没有问题的。压力适当平时学习有适当的压力是正常的,必要的,但压力过大,过度紧张,往往发挥不出正常水平,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动机过于强烈,那么进入考场,便会因情绪紧张而产生“怯场”现象,降低了记忆和思维效率,以致连平时较为熟悉的题目都回答不出来。当然,如果对考试抱无所谓的态度,缺乏获胜的动机,也是考不好的。所以保持适当的学习压力和考试动机,才会使学习活动产生最佳效果。
学会休闲紧张、繁重的复习难免有时会使人神经紧张、精神压抑,此时,最好能暂时放一放学习,保持乐观情绪,从而达到调适紧张心态的目的。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健康的人格寓于健康的身体”,只有保持身体健康才会保证心理健康。科学研究证明,一些呼吸性的锻炼,例如散步、慢跑等,可使人信心倍增,精力充沛。深呼吸几次可使肌体彻底放松,进而消除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自我激励激励即激发、鼓励,使人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目标前进。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至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至90%.这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至4倍。
自我暗示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暗示是指自己将某种观念暗示给自己。暗示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定势,并引导潜在动机产生行为。通过自我暗示,可以调理自己的心境、情绪、感情、爱好、意志乃至能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面对紧张的考试,可反复在心里告诫自己“沉着、冷静、考试就如平时、好心态就有好成绩、……。”在这种自我暗示的作用下心中的杂念自会消除,从而消除焦虑,放松身心。
模拟情境在平时学习考试中,要模拟进入中考状态,也就是在全身深度放松的情况下,想象考场的紧张情境,重复进行,到真正中考中就不会有这种紧张情绪了。
科学作息古人云:“人之心不可一日不用,尤不可一日不养”,因为心“不用则滞”而“不养则瘦”。所以日常复习中一定要注意科学作息,劳逸结合,最好是制订一份科学适合自己的作息制度,努力做到早睡早起,不开夜车,不打疲劳战。这样才能保证考试时具有充沛的精力,清醒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