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鄙陋与远谋——读《曹刿论战》有感(大全)
鄙陋与远谋
——读《曹刿论战》有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出自《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684年鲁国与齐国的一场战争。当时,齐鲁两国都在现在的山东境内(齐都临淄,鲁都曲阜),齐国是大国,鲁国是小国。公元前682年,鲁桓公出访齐国,被齐襄公暗杀。鲁桓公死,他的儿子庄公继位。由于齐襄公无道,他的弟弟小白预知齐国将有叛乱,便和鲍叔牙跑往莒国(现山东莒县)寄身。鲁庄公八年,公孙无知杀死齐襄公,自立为君。管仲、召忽辅佐公子纠逃往鲁国。鲁庄公九年,齐国大夫雍廪杀死公孙无知。这时,齐国无君,鲁庄公欲送公子纠回国为齐君,但齐襄公的弟弟小白先入齐即了君位,是为桓公。桓公因为鲁国欲纳公子纠的事,怀恨在心,在桓公即位第二年,就是公元前684年,率军攻打鲁国,进行报复。这就是《曹刿论战》所记载的齐鲁长勺之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不顾主政大夫管仲的竭力劝阻,派鲍叔牙率大军伐鲁。此前,齐、鲁几次交战,鲁国都被打败。闻听齐大军压境,鲁庄公和群臣大惊失色,不知所措。这时,一直隐居的曹刿求见庄公,主动提出为抵抗齐军出谋划策。
鲁庄公的不足之处是,性格急躁,不懂军事,缺乏政治才能,遇事慌张鲁莽,总将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不能够冷静的思考与分析问题,抓不住事情本质,但绝对不是一个昏庸的君主,他能够敬天保民、善待臣工、忠于职守、从谏如流,知人善用,是一个少有能虚心听取
他人意见的明君。
曹刿上远见卓识,敢于进谏,善于进谏,以民为本来决策战争,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有强烈的责任心与爱国热情;在军事上,指挥从容镇定,胸有成竹,面对不利局面,冷静与睿智,善于把握战机,详查敌情,计谋出众,做事谨慎,对战场形势的判断洞若观火,是一个极为不凡的指挥家形象。
第二篇:《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
一、原文填空
1、曹刿坚持拜见鲁庄公的理由是:。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取信于民)是:。
3、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4、“ ”“ ”的结局证明了曹刿的指挥正确。
5、曹刿在“齐人三鼓”后才同意下令进攻的原因是:。
6、曹刿根据“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做出了追击敌人的决定,这样做的原因是:。(限四字应为:)
7、我们常引用《曹刿论战》中用以强调作战要鼓舞士气的成语:。
8、文中与毛泽东“敌疲我打”、《孙子兵法》中“以逸待劳”战术相近的句子是:。
9、《曹刿论战》中交待齐、鲁长勺之战背景的句子是:。
10、曹刿阻止庄公追击的原因是:。
二、问答题
1、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你的看法呢?
2、曹刿是如何帮助鲁庄公选择战机的?
3、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最主要条件是“人和”,曹刿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作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条件。他们的观点有没有矛盾?请简要分析。
4、二、三段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找出其中一处,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第三篇:曹刿论战 课本剧
课本剧:曹刿论战
第一幕:战前,三问三答献良策 人物:曹刿,同乡人,鲁庄公,宫女.背景:公元前684年春,齐国向鲁国发动了一场以强凌弱的战争,鲁庄公想要匆忙应战。曹:如今,齐国就要攻打我们了,如果我袖手旁观,那我国必败.(摸着长长的胡须)我一定要进谏大王.同:(拦住曹)哎,算了吧!打仗这种事,是那些居高官享厚禄的大臣们策划的事.你一芥草民何必参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曹:(充满自信)那些人目光短浅,未必能深谋远虑.(挥袖向宫殿走去).宫殿内
宫:(行礼)大王,曹刿求见.鲁:传他,(宫女退,曹上).曹刿啊,你求见本王有何事呀? 曹:(行礼)大王,我听说要打仗了,可我们凭借什么去打仗那? 鲁:衣食这类养生的物品,我不敢独享,一定会分给他人.曹:这只是小恩小惠,不能普及全民,百姓不会服从您.鲁:祭祀用的牛羊等,我不会虚报,必照实对待神灵.曹:(皱眉)大王,这只是小信用,是不会让神灵信服的.鲁:恩,那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会以实情判断.曹:(满意的笑)大王,这才是尽了职分的事,只有这样,百姓才会信服你呀!长勺之战,我们可以凭借这个条件去打仗.鲁:恩,确实有理.曹:(严肃)大王,草民还有一事相求.鲁:讲.曹:请您允许我,随兵打仗.鲁:准了,有贤良之才助我,何乐而不为!
第二幕:战中,两“未”两“可”定输赢 地点:长勺
人物:曹刿.鲁庄王.齐军.士兵.开战
鲁庄王(真诚的):“曹刿,你上来,我们同乘一辆战车。” 曹刿(感激):“是,大王。”
随着一阵阵车马人的赶路声,鲁庄王与曹刿来到了作战前线。鲁庄王(士气高昂):“来人,传我命令下去,击鼓,进军。” 曹刿(急忙的):“大王,不可,时机未到。” 齐军(士气高涨):“击鼓,进攻。” 鲁庄王:“鼓手,击鼓,进军。” 曹刿(急忙):“大王,还不到时候。” 齐军(愤怒,士气衰败):“再次击鼓,我就不信他们不应战,大家都振作起来!” 曹刿(欣然):“大王,时辰以到,可以应战。” 鲁庄王(惊奇,又信任的点点头):“击鼓进军,大家冲啊!” 战了不到一个时辰,齐军大败,伤亡惨重。齐军:“大家快逃啊!” 士兵(急切):“报----,大王,齐军已战败,正在逃亡,是不是要趁胜追击。” 鲁庄王(兴奋):“追,杀他个片甲不留。” 曹刿:“大王等一下。”
曹刿跳下马车,低头看一看齐军车轮轧出的痕迹,上车后站在横木前向远方望去。曹刿(欣喜):“大王,我看齐军逃走时慌慌忙忙,前方没有伏兵,我们可以大胆的追了。” 鲁庄王:“那好,大家冲啊!追!士兵:追!
鼓声再次响起,鲁军大获全胜。
第三幕:战后,一问一答说原因
地点:长勺军营
人物:鲁庄公,曹刿,同乡人
背景:齐国和鲁国交战,鲁国大获全胜,在战场长勺,鲁庄公虚心求教。幕起:
在长勺军营,鲁国的战士们正在把酒言欢,但仍不失警惕,仍有人在站岗放哨。一轮明月升上天空。(音乐起)鲁庄公独自一人在军帐里徘徊,(眉头微皱)似乎在思索着什么。曹刿进帐。鲁庄公(欢喜)即刻走上前去。鲁庄公:(急切)曹刿,这仗以大获全胜,为何我还不曾明白这取胜的原因呢?赶快坐下与我解析一番。曹刿:(沉着欣慰)打仗要靠勇气,您还曾记得打仗时敌人的那三次击鼓吗?这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敌人的士气就衰弱了;而第三次击鼓,敌人的士气就衰竭了。此时敌人的士气衰竭了,而我军的士气却很旺盛,所以仗就打赢了。至于后来,我不让你去追击他们,是因为齐国地方之大(摸了摸充满智慧的胡子),很难预测,我怕他们设有埋伏。我通过下车看到了他们逃跑时留下的车印很乱,军旗也倒下了,表明他们军心涣散,已无心恋战,所以才会同意您去追击的。鲁庄公:(欣慰地笑了)幸亏我相信了你,才为我国打胜了这一仗。从此以后,你就留在朝中为我办事吧!像你这样的人才我如果不任用,那百姓也不会同意的。曹刿:(坚决且语气强烈)不,我乃一介村夫,闲散惯了,做官我可做不来,如果国家有难,我是一定不会袖手旁观的。
(鲁国的军队回国了,而曹刿回到了家乡。)同乡人:(献媚地笑了笑,迎上前去)呦,这不是曹刿吗?怎么,皇上没给你封个侯,赏些银子?(仔细打量了一番曹刿),真没想到啊,你一个小小的村夫,竟有如此智慧和胆识。以后咱们这个穷乡僻壤就可要名扬天下了。
谢幕
第四篇:《曹刿论战》说课稿(精选)
《曹刿论战》第一课时说课稿
各位尊敬的评委:上午好!
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曹刿论战》,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曹刿论战》是长春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0课,也是本册书的重点篇目。这篇出自《左传》的文章主要围绕着“鄙”和“远谋”这一文眼,通过人物的对话,剪裁得当地刻画了曹刿这一爱国者的形象。学习此文,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和能力的发展都有很大作用。
二、说学情
初三的学生对于文言文积累了一些阅读经验。但依然存在畏难情绪,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优化策略,引领学生亲近经典,热爱经典,不断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加之新课标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查阅资料,了解作品、背景等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 读课文,正确疏通文意,理清结构,积累文言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曹刿的爱国主义精神。
根据课标要求、本课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读课文,正确疏通文意。
难点确定为:准确理解重点词句。
四、说教法和学法
课标指出要注重诵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他们自身理解感悟和提高。而教师则充当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基此,我把本课的 教法定为:
一读书指导法 二点拨质疑法 学法定为:
一朗读法 二练习法 三合作探究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落实315教学计划,完成教学目标,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取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七步教学法展开教学:
1、导
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同学们,细数中国历史,凡能以少胜多的战役无一不是因为有一位集勇气与谋略于一身的主帅的缘故才达到以弱胜强的效果,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战例吗?(如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等),除了同学们列举的这些外,还有一场著名战役,那就是《左传》中记载的发生在鲁国与齐国的一场战争,即齐鲁长勺之战。那么,弱小的鲁国是如何战胜强大的的齐国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曹刿论战》,看看齐鲁长勺之战是怎样实现以弱胜强的。
2、明
明确重点、难点。这样使学生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以增强教学实效性。
3、读(1)、学生互相补充介绍作者及相关背景,不仅检查了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同时知人论世为以下学习做铺垫。(2)、多种形式朗读
朗读永远是解读课文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朗读可以 扫清阅读障碍,体会语感,有助于深入理解文意。从而达成本课的教学重点。(3)、读懂
课标要求: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生自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小组合作教师适当点拨疏通文意。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理解和感悟的同时又培养了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质疑精神。
4、理
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圈画出表现文章脉络的词句,通过合作交流讨论,理清文章结构:第一段描写战前准备;
第二段描写战中过程;
第三段描写战后原因分析。
从而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分析的能力。
5、练
通过背、写、答的形式对主要实词和重点语句的理解、背诵和准确翻译进行落实。目的巩固积累,促进理解。
6结:学生谈本节的收获。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7、作:
背诵课文和实词等基础知识。目的加深理解,积累经典。
六、说板书:
曹刿论战
曹刿 鲁庄公 战前 战中 战后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设计力求清晰直观,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曹刿论战》第二课时说课稿
各位尊敬的评委:上午好!
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曹刿论战》,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曹刿论战》是长春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0课,也是本册书的重点篇目。这篇出自《左传》的文章主要围绕着“鄙”和“远谋”这一文眼,通过人物的对话,剪裁得当地刻画了曹刿这一爱国者的形象。学习此文,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和能力的发展都有很大作用。
二、说学情
初三的学生对于文言文积累了一些阅读经验。但依然存在畏难情绪,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优化策略,引领学生亲近经典,热爱经典,不断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依据新课标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阅读文学作品,注重理解、感悟和运用,对感人的情境和形象有自己个性化的见解,并学习一定的方法。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研读语句,把握人物形象,领会文章蕴含道理。
2、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运用对话描写及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曹刿的爱国主义精神。
根据本课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将本课的重点确定为:研读语句,分析人物形象。难点确定为:理解文中蕴含的道理。
四、说教法和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坚持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法上,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以点拨为主。在学法上,主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采取诵读法、练习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贯彻315教学思想,完成教学目标,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取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七步教学法展开教学:
1、导入
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
《曹刿论战》给无数人以启迪,让我们走进文章获取一些营养。
2、明
明确重点、难点。这样使学生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以增强教学实效性。
3、研读分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故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边读边合作探究:
(1)略读课文,思考曹刿的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设置此题为下文深入研究做铺垫。
(2)为什么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结合文章内容说明分别表现人物怎样的形象特点 ? 意在引导学生充分阅读实践,从具体语句中去发现问题、总结人物形象。
(3)齐读课文二、三段:根据具体语句说说战中、战后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形象特点?
意在引导学生从词句入手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总结人物的形象特点。
(4)纵观全文,思考长勺之战如何能取得胜利?运用了怎样的方法塑造了曹刿和鲁庄公的形象?用辩证的观点的谈谈你对二人的评价?
这样不仅落实了目标1、2和重点。还提高了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5)、再自由的阅读课文,说说《曹刿论战》如换作《长勺之战》怎么样?说明理由。独立思考后进行讨论交流,总结归纳围绕中心详略得当地选材的写法。进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练
课标指出:欣赏文学作品,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因而我设计了下面的练:(6)、曹刿这个普通人能主动地参与战争并全力以赴地使战争取得了胜利,基础是什么?让学生分组思考讨论,从而进一步体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和祖国繁盛而学习的精神。落实了情感目标。
5、结
学生总结本课的收获。意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并在学习生活中爱国主义精神对本课情感标的进一步渗透。
6、作
课下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有利于巩固和复习课堂所学的内容,提升学生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因而我将作业设计为:体会本文的写法,将《曹刿论战》改写现代文。
六、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可以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而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曹刿 远谋——鄙 鲁庄公 战前 政治:远见卓识平庸无能
曹刿论战 战中 军事: 详察敌情、善于把握战机 急躁冒进、无知
战后 从容镇定、细心谨慎 任人唯贤、善于纳谏
卓越的军事家 庸而不昏的明君
第五篇:《曹刿论战》教案
《曹刿论战》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曹刿论战》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曹刿论战》教案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文章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主旨。
德育目标: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衷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过程: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齐鲁长勺之战就是其中的典型战例。今天我们学习的《曹刿论战》就是谈谈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1、《左传》
2、课文谈论的是古代战争故事。
3、课文标题为“曹刿论战”,曹刿是当时奴隶主贵族,为了鲁国的利益,……。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多媒体显示重点字音:
刿(guì)又何间焉(jiàn)鄙(bì)弗敢专也(fú)
玉帛(bó)小信未孚(fú)公与之乘(chéng)辙(zhé)轼(shì)
旗靡(mǐ)
2、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决。
3、选几位同学概述课文大意。
明确:依两条线索概括:
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奋战——胜战——评战)
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四、合作交流,研讨探究。
阅读课文,小组合作,研讨探究下列问题:
1、曹刿请战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教案2一、教学目标
(一)认读生字,能准确朗读并背诵课文。
(二)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会翻译课文。
(三)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引
课前预习。要求如下:
1.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生字并标记读音。
2.读顺文,能够准确划分句子内部的停顿,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
3.读懂意,了解一些词语的句中义,并能够了解文章大意。
导入新课:
司马迁在《刺客列传》中记叙过曹刿的故事。曹刿即曹沫。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授,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
(出示文言,教师讲述故事大意)
曹刿,不但勇力过人,而且智慧亦有过人之处。
(二)诵读活动
1.教师范读课文。
活动策略:
朗读时语速稍慢些,突出句子内的停顿,最大限度地便于学生理解课文。
2.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学生为一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
诵读要求与策略:
能准确、清晰地读文,能指出其他学生朗读中的失误与不足。
(三)读文正音
1.学生端坐,师生齐声朗读。
2.请学生认读下列词语。
曹刿 又何间焉 小信未孚 下视其辙 望其旗靡
(四)读文欣赏
1.请学生自读第1段,结合注释,翻译句子,了解大意。
学生活动要求:
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学生为一组,互相听、译。要能准确、清晰地读文;能指出对方朗读、翻译中的失误与不足。
2.明确段中重要词语的解释。
齐师伐我:伐,征伐、攻打。史称“春秋无义战”,这是对统治者而言的,追究这场战争的起因,鲁庄公也是不光彩的;但当齐国大军压境,就鲁国人民而言,奋起抵抗,反侵略的爱国意义就非常清楚了。
曹刿请见:请,请求,动词。见,拜见,动词。
肉食者:周代礼制规定,天子食用牛;诸侯平时食用羊,朔日(每月初一)才能食用牛;大夫平时食用猪、犬,朔日才能食用羊。这是当时生产力低下的必然结果。
孟子说“七十者可以衣帛食肉”,可见当时,一般庶人很难吃到肉。
所以,肉食者就指有官职的人,当政的人。
肉食者鄙:鄙,鄙陋,相当于孤陋寡闻,这里指目光短浅。
何以战:即“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介词,凭,用,靠。
牺牲玉帛:这是四种祭神的供品,都是名词。牲,指牛、羊、猪。牺,指纯色的牛、羊、猪。帛,指丝织品。
神弗福也:福,赐福,保佑,动词。
忠之属也:这是忠于职守的一类事情。忠,竭力做好本分的事情。
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与敌人打一仗。
3.了解第1段对话的层次并背诵。
学生活动策略:
可以利用对话的形式,两个学生为一组,逐层练习背诵。
先试背,教案《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曹刿论战》教案》,再齐背,还请学生有感情地背。
4.小结第1段。
(五)课堂小结
运用对话的方法,围绕着“远谋”这条贯穿全文的线索组材。曹刿的“远谋”表现在,他使鲁庄公明白,战争的决胜条件是民心的向背。
(六)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
2.背默第1段,熟记词语的含义及特殊用法。
第二课时
(一)活动导引
1.请学生提问并回答重点语句的含义。
2.背诵第1段。
(二)诵读活动
齐读第2、3段。
(三)交流活动
1.请学生自读第2、3段,结合注释,翻译句子。
2.请学生明确字、词语的含义。
公与之乘:乘,乘一辆战车。
春秋时期,战车是方形的,大约宽3米,驾上马以后,全长也有3米左右,就是说一辆战车大约占9平方米的路面。
车上有三个乘员。指挥战车的指挥人员(主帅或将),一个是右,也叫戎右,即车右,是保护指挥人员的;一个是御,也叫御戎,即御马驾车的人。
每辆战车后一般跟有15名徒步的士兵。在主帅和各级将领的战车上,插旗安鼓。主帅车上插旗两面,一般将领车上只插一面,用以标志主将和各级将领所在的位置。鼓是铜制的,主帅击鼓,发出攻击的命令,各级将领闻声击响各自车上的鼓。在战鼓齐鸣的号令下,所有战车一起冲上前去,所有的徒步士兵也一起冲上去。
公将鼓之:鼓,击鼓,动词。
齐人三鼓:三鼓,击了三次鼓,文言中数词与名词直接连用,翻译时要将量词补充出来。
3.探讨、交流第2、3段的内容要点。
教师辅助策略:
同桌为一组,交流意见并将文中内容进行概括。
4.齐读第2、3段。
5.背诵第2、3段。(出示背诵提示)
学生活动策略:
按照战斗的进程先试背,再齐背,然后请学生有感情地背。
(四)提高升华
曹刿是个有远谋的人,在长勺之战中表现了他的战略思想和指挥才能;他认为战争胜利要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拥护,战斗中要抓准战机,在“彼竭我盈”时反攻,在“辙乱”“旗靡”时追击。这就是曹刿的战术,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长勺之战”的取胜之道。
但是,为什么作者要在战前写“其乡人”对他的劝阻?
学生活动要求:
沉思默想,调动积累,学生间相互提示、补充、丰富。
(五)小结全文
学生活动要求:
能够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理清每一段的层次。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
教师辅助策略: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引导、及时评价。
(六)课后作业
背默3、4两段。
板书设计
曹刿论战
伐……战前,民心向背
战……战中,抓准战机
克……战后,有勇有谋
《曹刿论战》教案3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春秋,走进古战场。春秋初期,齐襄公政令无常,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分别逃到鲁国和莒国,齐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取王位,他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公子纠也在鲁国军队的护送下,回国抢夺王位,但被齐桓公打败。鲁庄公十年,齐桓公借口鲁国曾帮助过公子纠,举兵攻鲁,弱小的鲁国在长勺打败了入侵的齐国。相传鲁国史官左丘明在《左传》中解释了《春秋》记载的这次著名的“长勺之战”。下面我们了解《左传》。
《左传》是春秋时期根据鲁国的历史写的编年体史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传说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
二、读准音,读顺文,读懂意
师:下面我们学习《左传》中这篇解释“长勺之战”的《曹刿论战》
1,指读
2,师生合作朗读。一男同学读文章叙述性的语言,教师、女生和男生分别读乡人、曹刿和鲁庄公的语言。
大家朗读得非常准确。在朗读过程中,我们一定发现有许多句子不会翻译,下面结合课下注释自己翻译5分钟。
3、质疑
4、检查
(1)加点词的古今义:
又何间焉——参与;
肉食者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牺牲玉帛——指猪牛羊等祭祀品;
小大之狱——案件;
(2)衣食所安——养;小惠未徧——同“遍”,遍及、普遍;
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忠之属也——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可以一战——可以凭借;
公将鼓之——击鼓;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故克之——战胜。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可以一战
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何以战?”战于长勺(倒装)
(4)重点句子:
肉食者谋,未能远谋。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5、快速背下以上词句理解
6、通译全文
三、品人物,释疑难
同学们在观时,肯定有一些关于这两个人物的问题,请大家互相思考讨论
1、曹刿为什么仅凭鲁庄公提出的第三个条件,就肯定能与齐军作战?
2、曹刿为什么要等到“齐人三鼓”后才让鲁庄公击鼓进军?
1、鲁庄公按照实情断案,这是忠于职守,为民办实事,能够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护。我认为“取信于民”是治国的根本。
师:这位同学有自己的见解,懂治国之道。春秋时各国遇到大型战争时,仅凭常规部队是不够的,还必须大量地从老百姓中征兵,如果老百姓不拥护君主,他们就不会跟随君主去卖命的,正所谓:“君为舟也,民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曹刿深知这点。这体现了曹贵的政治远见
(教师板书:战前——取信于民政治远见
2、曹刿为什么要等到“齐人三鼓”后才让鲁庄公击鼓进军?
师:我们能不能从文中找出解释的文字?
(学生阅读文章,从第三段中找到了对应的解释文字。)
师:这表现了曹刿善于捕捉战机,他在战中捕捉到哪两个战机?同学们能不能用文中词语概括出来?
曹刿抓住了“彼竭我赢”之时进行进攻,抓住“齐军败绩”之时进行追击。
抓住“辙乱旗靡”之时进行追击,因为当“齐军败绩”时,曹刿并未同意鲁庄公开始追击,可以看出曹刿谨慎小心,深谋远虑。
曹刿深谋远虑还从哪些方面看得出来?
从第四段曹刿分析胜利的原因看得出,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曹刿有勇有谋,成竹在胸,这体现了他的军事才能。
(教师板书:战中——捕捉战机,战后——分析胜因军事才能)
师:我们能否用文中词语来概括曹刿这个人物形象?
学生快速阅读,找到了“远谋”。教师板书“远谋”。
细心的同学可以发现,课文略写战争的布置、战场具体情况、胜利过程却详写刿与庄公的对话也正是为了突出曹刿的远谋。
鲁庄公是个怎样的人?
战前鲁庄公不知道凭什么可以和齐国开战?战时又急躁草率,战斗胜利了,还不知道取胜的原因。
衬托了曹刿的远谋
我认为鲁庄公是位明君,虽然他不懂打仗,但他能广开言路,虚心听取曹刿的建议,不独断专行,战后虚心向曹刿请教。
师:是啊!鲁庄公最大的优点是善于用人,他能听取一个普通百姓的建议,也是难能可贵的!
四、总结
“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捕捉战机”是战争胜利的直接原因。
师: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熟悉的有关战争文化的句子还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攻心者为上,攻城者为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
师:我们最后齐背全文,在洪亮的读书声中结束这堂课。
《曹刿论战》教案4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语文版的八年级(上)的文言文。本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意思是曹刿论作战的道理,所以文章的重点不在记叙战斗情况,而在于记叙曹刿“论”战略、战术。文中的道理在现在依然的较强的现实意义。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不少文言文了,初步具有依据参考书和课文注释来翻译课文的能力了;且学生也具有一定的提问能力了。
教学设想:
针对学生的情况及本文的翻译难度来看,可让学生课外翻译课文后再到课堂上来交流,然后按记叙文的六要素来进行阅读,读后来概括主要内容。在第二课时则让学生针对课文来自由提问,然后再将问题抛给学生来解决,若不能解决再由教师点拔解决;在第二课时则可添加一个探究题“你是如何看待机遇(会)的?”
教学目标:
1、认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前必须做好政治准备——取信于民的道理,在作战指挥上,必须重视士气详察言敌情,正确运用战术善于掌握有利时机。
2、学习生字词,了解字词意思及用法。
3、了解本文记叙战争详略的特点。
4、分析人物的形象。
5、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学习文中一些字词的用法。
2、重点分析曹刿的“远谋”和鲁庄公的“鄙”。
教学难点:
关于战争“取信于民”的思想,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要据课文内容加以分析。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前三分钟:
由一学生到讲台上来介绍两句名言(课前先在黑板上板书出来)然后说明推荐理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他同学可提问也可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导入新课,介绍战争背景。
1、“机遇是不会第二次敲门的”,每个人都应善于抓住机会,而曹刿就是因抓住了“齐鲁之战”这个机会而成为一个有名的军事家的。
2、请学生列举出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3、请学生介绍齐鲁长勺之战背景,然后教师补充。
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刘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4、简介《左传》。
《左传》: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原书名为《左氏春秋》,汉以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这部书既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
二、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1、生自由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注意句中停顿,进行朗读指导。)
3、全班朗读。
三、各学习小组交流翻译的情况。
先在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将无法解决的问题拿到全班来解决。
第二课时
课前三分钟:由一学生介绍两句名言(课前先在黑板上板书出来),然后说明推荐理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他同学可以提问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一、导入新课:
由提问课文内容然后导入。
二、由学生自由提问,其他同学回答或教师点拔回答。
生提问一个问题后即由其他学生马上回答。
师提醒注意:1、两个人物的形象及评价。
2、本文的结构及写作特点。
三、探究·交流
你是如何看待机会的?面对机会你会怎么做?
让学生自由发言。
教学精彩片段:
宝龙同学问:“曹刿论战”这个题目能否用其它的题目来代替呢?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勇勇:可否用“长勺之战”?
慧芳:还是用“齐鲁之战”比较直接……(话未说完马上有好几个同学站起来抢着回答)
娟娟:不行,还是用“齐鲁长勺之战”这样既可以点明交战的双方又可以点明交战的地点。(快言快语的说完自己的观点)
森波:三个题目都不行吧……(又被抢断)
勇勇:你说怎么不行呢?我觉得这很好啊。
森波:你们听我把话讲完嘛。我觉得课文主要讲的是有关战争的经验,而对于战争的场面则用很少的语言来介绍,所以我觉得还是用原来的题目比较好。
晓玲:我觉得森波同学说得很有道理,但我觉得课文主要讲的是曹刿在讲一些有关战争的问题……
辉利:不,我觉得题目还是用具体一点的好,像原来的题目范围太大了。
宛靓:我来说几句。我是赞成晓玲的意见,课文里面描绘战争的场面比较少,只有寥寥数语,而描述战前准备和战后谈战争的则比较多。还是用原来的题目会比较好。
有好几个同学也纷纷表示赞同。这时不换题目的人比较多了,但是还不能够统一答案。
我就引导同学们再把文章看一遍,找出详写和略写的部分,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这样安排什么好处?再结合课文的题目想想。
同学们纷纷翻书,把文章重新看了一遍。有的独立思考、有的则同桌讨论……一会儿,就有人举手了。
森波:老师,我找到详写的部分了。课文的第一段为详写,在这里详细地介绍了作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
彬红:我也找了一个地方。我认为课文的第三段虽然很短,但是却很详细地分析了战争中所采用的战术的原因,所以它也是详写。
(在这里学生又争论开了)
……
最后大家终于达成了共识,确定课文的第一段和第三段为详写部分,第二段为略写部分。这样就能够解决宝龙同学的问题了,这篇课文重点是描述曹刿的作战理论而不是描述战争场面,所以不能用其它题目来代替课文的原题目。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效果可以说是令人满意的。在第一课时中,学生的自我翻译及小组合作边朗读边翻译课文做得不错,真正有落实,学生学有所得。在过后的测试中就体现出来了。在第二课时中,学生的提问能力进一步体现出来了。让我不禁叹为观止。原来学生的思维一旦开动起来,是有那么多令人吃惊的东西出现啊。学生在提问过程中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一环扣一环,从中也把课文的内容理解了。学生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证明学生对课文的学生不是死的、不是纯粹等着老师的分析,而是主动的、自发的去探索。
除提问外,在课末的有关“机遇”的交流中,学生的争辩使得课堂的气氛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宛靓同学把机遇比成“苍蝇”,有很多同学就站起来反对,此起彼伏地站起来,这种情形还是头一次见到。以后这样的辩论可以多引导,也可以专门举办辩论赛。但是因要下课了,不好拖课,我就没有对宛靓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这种比喻是恰当的。在下一节课我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述并说明了理由,树立了同学们正确的审美观。语文课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教学点评:
我是听了蔡老师的第二课时的课,认为本节课较好在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的地位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老师精心备课,课堂上的引导恰到好处。在学生发表意见时,老师耐心倾听;在学生产生困惑时,老师适时点拔、指导,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老师的定位是正确的、合理的。
2、学生的提问能围绕着课文内容。不仅提出课内的,还能以课文为本来提出课外的相关问题。
3、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看,这不是演练出来的,而是在平时上课中就有此类训练。在质疑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恰当的运用,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我认为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中肯些。如有一个同学把机遇比喻成苍蝇,这个比喻可以说是不恰当的,因大家都知道苍蝇是一种令人听了都觉得恶心的东西,也可以说是这个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入,这时候老师就应该提出自己的看法,也许是平时上课不是公开课,所以蔡老师只让同学们来评论自己没有进行适当的评价。
《曹刿论战》教案5科目:
九年级语文
设计人:
董文玉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左传》文学常识,了解文言词句和文言实词的古今异义;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对话描写,分析曹刿和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人心向背的重要性,学习曹刿机智沉着、敢于以弱胜强的精神。
第三教时
一、学生表演自编话剧。
分三大组进行。
二、教师适当点评。
探究:
作业:
1、思考文后练习。
2、背诵课文。
课后反思:
教材分析:
曹刿论战记叙了鲁庄公十年春天,齐鲁在长勺作战的故事。齐强鲁弱,鲁国处于防御地位。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庄公采取正确的策略,终于战胜了强齐,成为中国战争史上弱军战胜强敌的著名战例。
重难点:
鲁国战胜齐国的原因。
曹刿、鲁庄公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预习、展示、反馈。
教学时间:三教时。
第一教时
指导预习:
1、师生制定目标。
2、题目解说。
3、作品简介。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它是一部古代编年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记叙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250余年历史,包括各诸侯国政治、军事、外交、文化诸方面情况。
4、完成学案设计内容。
作业:
熟读课文,编成话剧,下节课展示。
第二课时
一、学生展示预习成果。
教师指导:
师:军队。公:鲁庄公。曹刿(ɡuì)。间(jⅰàn)。鄙(bǐ)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以何战。以,凭、靠。
异义词: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祭品。今义:指为了国家或他人而舍弃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
狱:古义指案件,今义指关押犯人的处所。
句式:
可以一战:省略句,即可以(之)一战。可,助动词,可以。
本文通过写曹刿对长勺之战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史实,表现了曹刿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说明了只有取信于民和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把握好作战时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求见公将战(主动关心)
乡人劝(爱国热情)
论何
以战
(作战
思想)衣食分人-小惠-神弗福
分析祭品弗加-小信-神弗福
断案以情-忠之属-取信于民政治远见
鼓-未可-齐人三鼓-可-齐师败绩
曹从战指挥
刿驰-未可-齐人三鼓-可-遂逐齐师
论能战胜敌一鼓作气---彼竭我盈---故克(抓战机)
战(战术思想)
大国难测---辙乱旗靡—故克(果断)
军事思想
作业:配套练习1——6题。
董文玉
《曹刿论战》教案6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情感目标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读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中国历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称赞。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①《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记事过简,近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史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
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② 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③课文谈论的是古代战争故事。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1、给下面的字注音:
刿(guì)又何间焉(jiàn)鄙(bǐ)弗敢专也(fú)小惠未编(biàn)玉帛(bó)小信未孚(fú)公与之乘(chéng)辙(zhé)
夫战(fú)轼(shì)旗靡(mǐ)
2、重点词句
(1)加点词的古今义:
①肉食者鄙
②又何间焉
③牺牲玉帛
④大小之狱
(2)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例如:忠之属也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
例如:可以一战
(4)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例如:“何以战?” 战于长勺(倒装)
3、重点句子:
①肉食者谋,未能远谋。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四、引导学生对照注释疏通,提出问题。理清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内容。
(1)这篇文章有几条线索?
(2)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1)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乃入见”)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
第二层(从“问:‘何以战?’”到段末)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全段32字,以写鲁方之战术决策为主。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故克之”)以“夫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反攻的观点,回答了为什么等待“齐人三鼓”而后“鼓”的问题。
第二层(从“夫大国”到段末)以“大国难测,惧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的观点,说明了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以追击的原因。
学习目标:
1.古今义不同的实词及“夫”的用法和判断句式。
2.记叙战争的方法及剪裁上详略恰当的特点。
3.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并联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培养青少年机智沉着的品质。
学习重点:目标1
学习难点:目标2、3
一、课前先学:
1、了解《左转》和写作背景。
2.给下面的字注音:
刿()又何间()焉 鄙()弗()敢专也 小惠未遍()玉帛
小信未孚()公与之乘()辙()轼()旗靡()
3.词语解释:
未能远谋()忠之属也()
公问其故()一鼓作气()
4.句子翻译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曹刿认为作战的根本是什么?
6.在齐军败走之时,曹刿为什么反对马上乘胜追击?
7、你认为长勺之战,弱鲁战胜强齐的原因有哪些?
二、课堂探究
1.理清线索,给课文分段。
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
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
2、分析课文
(1)“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
(2)曹刿的身份怎样?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5)“乃入见”是个省略句,省略了什么成分?
(6)“何以战”是个介宾前置的句子。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7)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
(8)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9)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第2段
(1)这次战争是由谁指挥的?根据何在?
(2)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4)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
(3)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归纳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
2.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3、分析曹刿人物形象。
拓展延伸:
品读课文,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
1.关于人物塑造
(1)曹刿: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了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了他过人的谋略。
(2)鲁庄公:课文集中表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成,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他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曹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取意见;鲁庄公作战用曹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了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鲁庄公战后问曹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了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2.关于比照映衬
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鲁庄公的对比中,突出他的深谋远虑。
3.关于详略
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
课题的中心是“论战”,文中紧扣“论战”来写。曹刿论战前的政治准备和作战中的战术以及总结胜利原因详写。从这些言论中表现了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因此详写。对无助于表现曹刿性格的事,如战争的起因、双方实力、战斗场面和战后处理一概不写。而一些与“论战”有关的事,也只是一笔带过,使文章能衔接就可以了。
《曹刿论战》教案8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正确翻译课文。
2、了解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掌握本文围绕“论战”为中心选择、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德育目标:
1、学习曹刿为国家着想、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2、学习在岗位上“忠于职守”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
1、文言虚词、实词的用法;
2、曹刿、庄公的人物形象;
3、曹刿的“远谋”和庄公的“鄙”。
教学难点:
1、巧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
2、“论”战的意义。
教学设想:
针对学生的情况及本文的翻译难度看,让学生课外翻译课文后再到课堂上来交流,然后按记叙文的六要素来进行阅读,读后来概括主要内容。第二课时,则安排学生完成“论战”为题的原因,以及鲁庄公和曹刿的人物形象的分析。主要以启发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来完成。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先在课前翻译课文,划出自己或小组合作后仍无法解决的问题:字词解释、句子翻译、课文理解等。
2、诵读课文,为鲁曹二人对话加上神态、动作。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背景,把握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分析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1、导语:大家也许会想到三国时众多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比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为什么弱者反而可以在战争中取胜呢?也许是人心所向吧?正义永远会战胜邪恶的。但是有这么一场战役比这几场还要早,曾受到毛泽东同志的称赞的战争,也许同学们已经知道了,那就是长勺之战。鲁国一个弱小的国家,为什么可以战胜如此强大的齐国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险个究竟吧!请看课文《曹刿论战》。
2、解题:《左传》: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原书名为《左氏春秋》,汉以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这部书既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
3、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刘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二、默读课文,(亦可分角色朗读)理清文意。
1、对照课文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待交流。
2、交流难词难句,并翻译课文。
3、师归纳:重点实词:间、信、孚、福
通假字:偏
古今异义词:鄙、牺牲、狱、可以
三、整体感知。
1、概括故事情节:
提示: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概括,也可以以事件发展过程为线索概括。
明确: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
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3、生复述课文(建议改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思考曹刿、鲁庄公是怎样的人?试简要地分析。
3、收集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研读课文,分析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生复述课文导入)
二、探究,交流。
1、组织学生讨论:给课文换一个题目,并谈谈原因。
2、生给课文换题目。
3、分析详略安排与题目的关系。
(与中心有关系,联系比较大的则详写,反之则略写。)
4、找出文中详写略写的部分。
1、小组讨论:曹刿、鲁庄公是怎样的人?(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2、分析人物
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鄙”: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但他又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白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1、理解词义,找出、理出相应的成语。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恶贯满盈小信未孚——不孚众望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故克之——克敌制胜攻无不克
三而竭——弹精竭虑精疲力竭观其辙——南辕北辙重蹈覆辙
故逐之一——逐鹿中原追亡逐北难测也——莫测高深心怀叵测
未能远谋——足智多谋深谋远虑
2、谈谈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试简要分析弱者取胜的原因。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整理本课的古汉语常识:字词及句式等。
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左传》,进一步了解课文的背景。
《曹刿论战》教案9【教材分析】
《曹刿论战》选自冀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属于散文作品。该文记的是齐鲁长勺之战,齐强鲁弱,结果鲁国大获全胜,成为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曹刿对战前、战中、战后都作了很好的论述,指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
【设计理念】
1、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3、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欣赏作品内容,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获得自己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3、初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常用字的古今义。
3、掌握阅读文言文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自己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教学方法】
1、认读法(解说:目的是培养语感,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2、品读法(解说:学生能读中有品,品中有悟)
3、探究法(解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互助合作的习惯)
4、归纳法(解说:学习需要方法,方法源于归纳,归纳益于拓展)
【教学手段】
课件、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学生列举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引入课题,参照课文注解①简介《左传》。
《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设计意图: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文化常识。]
二、诵读课文
(一)认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气和停顿。1、辨读字词,检查学生预习效果。(出示课件)
曹刿()小信未孚()小惠未徧()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望其旗靡()
2、朗读课文
(1)教师背诵
(2)学生齐读
注意下列句子的语气和停顿。(出示课件)
又何间焉(反问语气)民弗从也(否定语气)
忠之属也(肯定语气)夫战,勇气也(发议论)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3、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纠正学生的误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下水”背诵让学生受到感染和影响,体现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二)品读课文
要求:理解文意,体会文情1、自读质疑,合作探究
(1)学生自读,要求:
a、自由散读,对照课文注解理解文章大意。
b、对疑难词句进行圈点并质疑。
(2)教师活动:点拨、引导,适时评点。
提示学生积累文言词汇,按字词句分类,掌握文言文学习规律。(出示课件)
a、词的古今义
间、鄙、牺牲、狱、加、情、可以、忠
b、与战争(战车)有关的词
如:“鼓”、“败绩”、“驰”、“辙”、“轼”
c、特殊句式的理解
如:夫战,勇气也。(判断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省略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和教师点拨提供的信息,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增加信息量,着眼于指导学生学习文言字词的方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在学生质疑、教师点拨的基础上,指名学生当小老师,翻译课文。
2、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
(1)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第一段的“何以战”,第二段的“鼓”“逐”,第三段的“公问其故”,理解段意,理清文章的结构。
(出示课件)
a、战前请见
衣食分人……小惠未徧……民弗从
祭祀弗加……小信未孚……神弗福
断狱以情……忠之属也……取信于民
b、从战指挥
鼓……未可……齐人三鼓……可……齐师败绩
驰……未可……下视…而望……可……遂逐齐师
一鼓作气……彼竭我盈……故克
c、论战胜故
大国难测……辙乱旗靡……故逐
(2)学生讨论
(出示课件)
a、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一共回答了三次,曹刿对他的回答满意吗?鲁庄公把战争的胜利寄托在哪里?
b、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c、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鲁庄公的“鄙”?
(3)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出示课件)
衣食分人(大臣的支持)
鲁庄公论何以战 祭神弗加(神灵的保佑)
断狱以情(百姓的拥护)
战前:衣食分人、祭神弗加……政治上无能
鲁庄公的“鄙” 战中:“将鼓”、“将驰”……急躁冒进
战后:既克,问其故……军事上无知
战前:取信于民
曹刿的“远谋” 战中: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战后:后发制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3、学生探究,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1)联系全文,请学生说说鲁庄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归纳小结:鲁庄公是一个政治上无能、急躁冒进、军事上无知的国君。
教师追问:难道鲁庄公身上没有优点吗?
学生合作探究:作为国君,国难当头,能保持清醒头脑,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并且不耻下问,虚心听取曹刿的指挥,甘愿扮好配角。
(2)联系全文,请学生说说从本文人物的言行中,我们获得了哪些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a、从曹刿“请见”、“入见”、“请从”角度分析。
(位卑不可以忘忧国,艺高还需胆大,有谋还需有勇,要有积极的参与意识,并善于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
b、从乡人劝阻曹刿“请见”,鲁庄公准备“衣食分人” 角度分析。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也枉然。)
c、从鲁庄公 “将鼓”而未鼓,“将驰”而未驰,曹刿两次“未可”和“可以”角度分析。
(忍耐是金,大丈夫相时而动。成功者善于捕捉机遇,凡事不能留下蛛丝马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三)创造性阅读
要求:积累运用,创造延伸1、学生齐读课文第二段,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齐鲁长勺之战的场面。
2、教师归纳小结,文言文三步诵读法。
(出示课件)
认读……辨读文词,读出语感
品读……理解文意,体会文情
创读……积累运用,创造延伸
3、拓展延伸
运用三步诵读法(认读——品读——创读),自读短文《曹沫劫齐桓公》。短文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巩固所学的文言文读书方法。]
三、布置作业
题目:〈〈我看鲁庄公〉〉,写一篇300字的小论文。
[设计意图: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学生能鉴赏作品,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曹刿论战》教案10教学目标:
1、认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前必须做好政准备——取信于民的道理,在作指挥上,必须重视士气、详察敌情、正确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掌握有利战机。
2、了解作者及《左传》的有关常识
3、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的含义及用法
4、了解本文 以“论战”为中心,裁剪得当的写作手法
5、分析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1、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熟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熟读课文。
导语:古今中外,军事家纵横捭阖、层出不穷,从创作《孙子兵法》的孙武到编著《孙膑兵法》的孙膑,从“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的曹操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诸葛亮,从“不世出”的拿破仑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的毛泽东……这些名字,我们耳熟能详,可今天,我们要走进一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老百姓——曹刿,他不是国君,却创造了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他不是军中大将,却有着主动请缨亲临沙场智慧的风范,他无愧于“平民军事家”的称号。
1、了解背景
春秋初期,齐襄公政令无常,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分别逃到鲁国和莒国,齐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取王位,他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公子纠也在鲁国军队的护送下,回国抢夺王位,但被齐桓公打败。鲁庄公十年,齐桓公借口鲁国曾帮助过公子纠,举兵攻鲁,弱小的鲁国在长勺打败了入侵的齐国。
相传鲁国史官左丘明在《左传》中解释了《春秋》记载的这次著名的“长勺之战”。下面我们了解《左传》。
2、关于《左传》
《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下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3、给出重点字词,引导学生自读理解课文。
(1)、重点字注音:
guì móu jiàn bó zhé jié mǐ
刿 谋 间 帛 辙 竭 靡
(2)、重点词解释:
齐师伐我——军队; 又何间焉——参与;
肉食者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衣食所安——养;
小惠未徧——同“遍”,遍及、普遍; 牺牲玉帛——指猪牛羊等祭祀品;
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小大之狱——案件;
忠之属也——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可以一战——可以凭借;
公将鼓之——击鼓; 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故克之——战胜。
(3)重点句式及词语:
1、判断句式:
①忠之属也。
②夫战,勇气也。
③夫大国,难测也。
(4)、古今异义的实词:
古义 今义
间: 参与 隔开,不连接
牺牲: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为正义事业而舍弃生命
狱: 案件 监狱
可以: 两个词,意为“可以凭借” 一个词,表示可能或许可
(5)、重点句翻译: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何以战?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8、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4、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5、整体感知
文章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记录了曹刿与鲁庄公在战前、战中、战后有关战争问题的讨论,即:
第一段:战前(论战前的准备)
第二段:战中(叙战争的过程)
第三段:战后(论战生的原因)
三:学生再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查找关于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 以“论战”为中心,裁剪得当的写作手法
2、分析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
1、长勺之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2、主要内容
第一段:战前(论战前的准备)
第二段:战中(叙战争的过程)
第三段:战后(论战生的原因)
师:大家已基本疏通了文意,我想由大家推荐两个同学来分别扮演鲁庄公和曹刿,将文中人物的对话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演一场课本剧。
(学生推荐了三名女同学分别扮演同乡人、鲁庄公和曹刿。)
师:这讲台既是鲁庄公的王宫,又是战斗时所乘的战车。这场课本剧分三个片断:请问——参战——释疑,每个片断我先说几句旁白,你们就开始演。
(三名学生开始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师:请同学们评一评这两位同学的表演。
学生老师共同评论。
教师设置问题提问:
1、弱小的鲁国为什么呢取得战斗的胜利?
(学生讨论,教师巡回)
学生回答
(1)战争前做好准备
(2)战争中捉住时机
2、针对学生的第(1)个答案,师问:在战前,鲁庄公针对曹刿的“何以战”提出了几个条件?
学生回答:三个(“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师问:曹刿认同哪一个条件?曹刿为什么仅凭鲁庄公提出的第三个条件,就肯定能与齐军作战?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鲁庄公按照实情断案,这是忠于职守,为民办实事,能够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护。春秋时各国遇到大型战争时,仅凭常规部队是不够的,还必须大量地从老百姓中征兵,如果老百姓不拥护君主,他们就不会跟随君主去卖命的,正所谓:“君为舟也,民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曹刿深知这点。
板书:战前——取信于民
师问:如果你是鲁国的子民,你会去打仗吗?
学生回答:愿意
师说:看来,鲁庄公的取信于民收到了效果。
3、针对学生的第(2)个答案,师说:那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到战国战场,看一看仗是怎么打的?
师问:曹刿为什么要等到“齐人三鼓”后才让鲁庄公击鼓进军?我们能不能从文中找出解释的文字?
(学生阅读文章,从第三段中找到了对应的解释文字,并大声读了出来。)
师:这表现了曹刿善于捕捉战机,他在战中捕捉到哪两个战机?同学们能不能用文中词语概括出来?
学生:曹刿抓住了“彼竭我赢”之时进行进攻,抓住“辙乱旗靡”之时进行追击,可以看出曹刿谨慎小心,深谋远虑。
(教师板书:战中——捕捉战机,战后——分析胜因)
4、分析曹刿的形象
(紧承上面分析)师说:很好,说出了曹刿是一个谨慎小心,深谋远虑的人,除了这些,你认为曹刿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爱国,有胆有识,非凡的战略思想,卓越的军事才能。等等,学生言之有理即可,但要自圆其说。
5、分析鲁庄公的形象
学生甲回答:善于用人,善于纳谏,是个明君。
学生乙回答:昏君,身为君王却不懂得打仗。
学生丙回答:是个明君,虽不懂打仗,但他能为老百姓办实事,忠于职守。
教师小结: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他把战争的胜利时候先寄托在实行“小惠”上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他急切迎战,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是他善于用人,善于纳谏,说明他与昏君还是有区别。
6、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曹刿,鲁庄公,现在如果你们是左丘明,也写一篇关于长勺之战的文章,你们会怎么写?师引导。
生:写战争场面。
师:那本文是怎么写的?
生;主要写论战。
师:抓住了文题,强调论字。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生:不语。
师:本文的主角是谁?
生:曹刿。
师:看黑板。曹刿有哪些特点?
生:谨慎小心,深谋远虑等等。
师:看来这么写是有意突出曹刿的吗/
生:是。
请学生发挥想象,结合课文第二段,详写战斗过程。
教学反思:
我开的公开课是本文的第二课时。
在这一课时里,我尝试了“学生问题教学法”。问题本应学生自己提出来,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还是保守的自己提出来,所以,课还是略显传统。但在学生回答时,例如围绕曹刿、鲁庄公的人物形象上,我对学生的质疑、回答进行了肯定,然后引导他们从文中找依据来争论,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同时又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这节课的教学,我有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面对学生课堂上临时生成的问题,我的引导有时略显生硬。有时会将学生硬拽到自己预设的轨道上来的感觉。当课堂生成与教学预设不一致时,教师随机应变,相机点拨,顺势引导的功夫,我是要千锤百炼,不断提高的。
总之,不管是成功,还是不足,这节课给我的收获太大了,有自信,有启发,有冷静的审视,有更多的思考,它将使我在语文教学艺术的探索之路上饶有兴趣地走下去。
《曹刿论战》教案11教学设想
采用诵读法,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语感和理解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诵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语感,又可以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其中的一些名句警语,也可以通过诵读加以积累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1.教师范读课文,或放朗读带。
要求学生在听读时,注意自己感觉读得不准的字音,以及停顿不对的句子。
3.解决有关字音问题。
曹刿(gùi)又何间焉(jiàn)肉食者鄙(bǐ)
牺牲玉帛(bó)小信未孚(fú)登轼而望之(shì)
吾视其辙乱(zhé)夫战,勇气也(fú)望其旗靡(mǐ)
4.解决有关句子的停顿。
主要注意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标记出自己感觉理解上有困难的词语和句子。
2.结合课文注释,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自己初步解决部分难词难句。
3.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解决难词难句。
(1)注意以下词语和句子: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当官的人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其中呢?
肉食者鄙:当官的人目光短浅。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服和食物这些用来安身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祭祀用的牺牲玉帛,不敢虚报夸大,一定如实反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虽然不能详细审察,但一定按照
实际情况处理。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这是忠心为人民办事,可以凭借这点一战。
公将鼓之:庄公准备下令击鼓进攻。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击鼓时,士兵们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便
有所衰落;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就差不多耗尽了。
(2)引导学生总结虚词“以”在课文中的用法:
“以”字在第1段出现的次数较多,主要是作介词,表示“凭借”、“根据”等。
1.把握课文写作思路。
要求学生思考如下两个问题:(1)这篇文章有几条线索?(2)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1)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2)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
“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第一部分写曹刿拜见鲁庄公。,第二部分写曹刿指挥战斗的经过。第三部分写曹刿阐明取胜的原因。
注意,在学生概括时,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每部分内容都可以以“曹刿”作为主语,保持内容的连贯性。
2.把握课文中心内容。
首先指名学生复述课文基本内容,然后思考:这篇文章的关键词语是什么?中心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明确:这篇文章的关键词语是“论战”。这一点可以由标题判断。中心内容是:扣住曹刿这一中心人物,围绕“论战”记叙了长勺之战的基本经过,阐明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熟读全文,并争取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1.学生讨论:这篇文章的内容详略是如何安排的?
学生讨论后归纳:本文详写人物的语言,即“论战”,略写人物的行动,以及战斗的具体经过。就人物而言,详写了曹刿,略写了鲁庄公。
2.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详略呢?
明确:突出主要人物,突出中心内容。
可以采用问题组合的方法讨论曹刿的形象特征。问题设计如下:
1,学生迅速默读第一部分,思考:曹刿是一什么身份的人?
2.曹刿认为赢得战争的条件是什么?你对他的看法有何评价?
3.学生迅速默读第二部分,思考:在战斗中,鲁军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
4.曹刿是如何帮助鲁庄公选定这个反攻时机的?
5.迅速默读第三部分,思考:曹刿选定反攻时机的根据是什么?
6.综合考虑:你认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讨论后归纳。
可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中有关鲁庄公的内容,然后结合下面两个问题评价:
1.根据课文回答:鲁庄公懂得军事吗?
2. 有人说,鲁庄公是一个昏君。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课文发表你的看法。
对于以上两个问题,注意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注意肯定
学生答案中的合理点,逐步引导学生的回答趋向统一。
(一)第一段
1、“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
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2、曹刿的身分怎样?
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忧国”。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
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5、“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明确: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回答的?为什么第三个准备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X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二)第2段
1、作战地点选在哪里?
明确: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2、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明确: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三)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
明确:缘故,“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
明确:有两层意思:
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竭”)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战机。
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3、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1、归纳中心思想。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2、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1、背诵全文
2、熟记本课所讲重点实词。
3、体会本文的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曹刿论战》教案1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2)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2.过程和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读中得.(2)让学生谈谈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曹刿赤胆忠心的爱国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了解本文记述战争详略得当的特点.2.难点
理解曹刿有关战争问题的论述.教学设想
采用诵读法,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语感和理解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诵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语感,又可以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其中的一些名句警语,也可以通过诵读加以积累理解。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运用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本文是短篇精品,内容丰富。字词句方面,根据学生已经学过的基础文言和课文注解,大致能理解。因此能以一得引多得的自学辅导设计进行教学,使学生认识精品,喜欢精品,在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并联系实际,有所启发。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起来。
课时安排2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你肯定了解了不少的知识,你知道历史上著名的战争有哪些吗?(全班交流)
你知道以少胜多的战争有哪些吗?
今天我们就来走近古战场,了解这场以少胜多的"齐鲁长勺之战".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走近作品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而作。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
知识点: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2.长勺之战的背景
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此前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3.理清线索,梳理结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
(1)试概括文章大意。
(2)文章的线索有几条?
点拨:有两条线索:①事物发展的线索: 迎战——备战——胜战——评战
②人物活动的线索: 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研读课文,把握曹刿战略、战术思想
1.鲁庄公认为战前需作哪几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进行评价的?
2.为什么“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3.为什么“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
4.从战争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曹刿的战术思想是什么?
小组合作讨论:并归纳。
(二)品评曹刿、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
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两方面的认识。并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曹刿:爱国热情,政治远见,卓越才能,过人谋略。
鲁庄公:政治无能,军事无知;实事求是、虚心听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为求真知,不耻下问。
(三)再读课文,体会文章文章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四.课堂讨论
鲁国的获胜给了你怎样的启示?从曹刿的做法和孟子的“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来谈谈
如何做好集体中的一员?
五.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请见——爱国热情
曹刿 参战——卓越才能 远谋
论战——过人谋略
施行小惠、祈求神灵——政治无能
急于求战、急于攻击——军事无知
鲁庄公 急于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取 鄙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礼贤下士、任人唯贤
战后问刿、胜而不喜——为求真知,不耻下问
教学反思:本堂课学生能积极地配合老师参与到整堂课的教学中来,教学效果比较好。
《曹刿论战》教案14学习目标:
1、深入钻研课文,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3、了解判断句、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用法;解释“牺牲”“狱”“间”等古今异义的词。
4、借助课文注释及词典读懂课文内容,并掌握文中对句意表达起关键作用的实词。
5、从立意、选材、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理解课文,为与下文的比较阅读作准备。
教学重难点:
1、抓住“论”的特点来记叙战争,论作战前取信于民,战争中掌握战机是本篇的重点。
2、因为我国古代记载史实常与史论结合起来,所以此文虽是一篇记叙文,但又以“论”为中心。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主要过程:
一:正读(所谓“正读”,就是在课文教学之初、学生朗读课文之后,教师纠正读音,纠正语调。)导入: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巨鹿之战等导入。
1、个读、齐读课文。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应读出“反对”的语气。
②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应读出“否定”的语气。
③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应读出“肯定”的语气。
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应读出“议论”的语气。
⑤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应读出“解说”的语气。
2、再读课文。
二、点读课文:所谓“点读”,就是从课文朗读转向阅读课文注释,要求学生“点”着课文注释,一个一个地读。)
1.要求同学们认真点读课文注释。
2.学生质疑问难,老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教师点出应该重点理解的10个词:鄙 安 加 信 孚 狱 绩 轼 焉 靡
4.学生边读课文边温习对课文注释的理解。
5.再朗读课文。
三、译读(所谓“译读”,就是同学们自读课文,自译课文,读读译译,译译读读。)
1.各人自读自译。
2.男生读课文,女生译课文,读一句译一句。
3.女生读课文,男生译课文,方法同上。
教师听学生的读与译,指出译得不当之处。再请同学们质疑。
1、、这篇文章有几条线索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第一自然段: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教案151、重点实词
2、思考:
A、文中说“肉食者鄙”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些方面?
B、你如何评价曹刿、鲁庄公这两位人物形象?
1、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本文重点在刻画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而不在记叙战争的经过。因此,只详写曹刿分析战前的政治准备和指挥鲁军作战的经过,以及战后谈论鲁国取胜的原因。对双方军事部署、战争经过等则略写或不写。这样当详则详,当略则略,详略结合有致,使文章显得中心突出,而又情节紧凑。
2、结构严谨,层次清楚。
本文第一段写战前,第二段写战时,第三段写战后,文章层次清楚。而且,段落之间联系紧密,环环相扣,如第一段用“战则请从”过度到第二段的从战;第三段用“既克”承上启下,题得承接自然,一气流转,使文章浑然一体。曹刿论战教案3、运用对话,文字简洁。
通篇以对话为主,展开情节。通过对话,展示了齐鲁长勺之战的过程,把战前准备、作战情况,以及胜负原因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对话过程中,又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刻画出曹刿及鲁庄公的性格。而全文却只有二百多字,可谓辞约意丰,言简义明,文笔非常精练。
同学们活动,理解词义,找出、想出相应的成语。如: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恶贯满盈
小信未孚——不孚众望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 故克之——克敌制胜 攻无不克 三而竭——弹精竭虑 精疲力竭 观其辙——南辕北辙 重蹈覆辙
放逐之一——逐鹿中原 追亡逐北 难测也——莫测高深 心怀叵测
未能远谋——足智多谋 深谋远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