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宋代)

时间:2019-05-14 05:28: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学(宋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古代文学(宋代)》。

第一篇:中国古代文学(宋代)

中国古代文学(宋代)

绪论

一、宋代文学的社会背景:中央集权加强,经济繁荣,军事及外交较弱。

二、宋代文学的文化环境:封建文化的高涨,崇文抑武的国策,书院及科考制度、城市繁荣与游乐风习。

三、宋代作家的群体风尚:士人主体意识与使命感的增强,三教合一的思潮,与唐人相比,宋代文人心态内敛。

四、宋代文学的文学形态:文学各体皆有继承创新,诗、词、文、小说及其他。

第一章 宋初文学

文: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

诗:北宋初期诗坛之三种诗风:白体、昆体和晚唐体。

1.1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

一、宋初复古思潮。

二、对散文创作的影响。

1.2宋初白体诗人和王禹偁

“白体”诗人,是宋初效法白居易诗风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人。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这种诗风仅仅模仿了白居易诗风的一个方面,而且与五代诗风一脉相承。

白体诗人中,王禹偁成就最高。其诗平易流畅,简雅古淡,在宋初白体诗中独树一帜,初步表现出对于平淡美的追求。他的长篇诗歌叙事简直,议论畅达,已开宋诗散文化、议论化的风气。

1.3宋初的晚唐体诗人

“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

“晚唐体”诗人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其中惠崇的成就比较突出。“晚唐体”的另一个诗人群体是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之士,其中林逋最为有名。这一群诗人的作风稍异于九僧,他们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内容也稍为充实一些。

1.4西昆体的盛衰

西昆体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宋初馆阁文臣的唱和风气到真宗朝而臻于极盛,到了大中祥符元年(1008),杨亿将包括他在内的17位馆阁文士平日相互唱和的诗作编成一集,题作《西昆酬唱集》,收录了247首诗。《西昆酬唱集》行世后,西昆体风行一时,时人竞相仿效,成为当时诗坛上独领风骚的诗歌流派。

西昆体诗人的作品,主要有三类题材:一是怀古咏史,二是咏物,三是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内容。在艺术方面推崇并效仿李商隐。

第二章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一.对五代词风的因革

二.开拓词境的尝试

三.柳永词的新变

2.1对五代词风的因革

晏殊、欧阳修的词作,主要继承五代词柔软婉丽的词风,但他们在继承中又有革新求变的一面。晏殊的《珠玉词》,主要抒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但已过滤了五代“花间”词所包含的轻佻艳冶的杂质,而显得纯净雅致。

欧阳修对词作的革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所开辟的方向,进一步用词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二是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而与柳永词相互呼应。

2.2开拓词境的尝试

如果说晏殊、欧阳修主要是着眼于词艺的提高与深化,那么,范仲淹、张先等人的贡献则主要表现在对 1

词境的开拓。范仲淹词即景抒怀,表现了开阔而深沉的意境。《渔家傲》实是后来豪放词的滥觞。

张先词从两个方面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一是大量用词来赠别酬唱,扩大了词的实用功能。二是率先用题序,将日常生活引入词中。

王安石词已脱离了晚唐五代以来柔情软调的固定轨道,而主要是抒发自我的性情怀抱,并进一步由表现个体人生的感受开始转向对历史和现实社会的反思

2.3柳永词的新变

一、柳永的一个贡献,就是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二、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风格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大量使用俚语,口语。

三、柳永词还多方面开拓词的题材,主要表现在: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风情,描写市井女性的生活,刻画羁旅行役的感受。

第三章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3.1欧阳修的散文

诗文理论:欧阳修诗文革新的理论是和韩愈一脉相承的。在文和道的关系上,他和韩愈一样,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同时又能克服“时文”和韩柳散文的一些缺点。

散文创作:欧阳修的散文,叙事简括有法,而议论纡徐有致;章法曲折变化,而语句圆融轻快。欧阳修的散文虽以学习韩愈相标榜,但风格实不相同。韩文滔滔雄辩,欧文娓娓而谈;韩文沉著痛快,欧文委婉含蓄。

3.2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的诗歌

欧阳修诗也是学习韩愈的,主要体现在散文手法和议论入诗。诗歌的语言自然流畅,风格清新而不流于柔靡。对扫除西昆派的浮艳诗风,有其作用。

梅诗善写日常生活琐事,为宋诗开辟了更加贴近日常生活的题材走向。与题材内容趋于平凡化相应的是,梅诗在艺术风格上追求“平淡”,苏舜钦以诗和梅尧臣齐名,时称“苏梅”,诗风粗犷豪迈

3.3王安石等人的散文

王安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他的诗文都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风格简洁峻切,代表作《答司马谏议书》

曾巩与王安石同时,他是欧阳修的学生,作文遵循欧阳修的指点。曾文议论委曲周详,文字简练平正,结构严谨而舒缓,风格平稳古雅。代表作《墨池记》。

3.4王安石的诗歌

王安石的诗也和散文一样,具有充实的政治内容,倾向性十分鲜明,充分抒发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如《河北民》

王安石有不少咏史或怀古的诗篇,也大都寄托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批判精神。如《明妃曲二首》 王安石晚年罢相隐居以后,生活和心情的变化,引起了诗风的变化,往年诗中所洋溢的那种政治热情,这时大为减退,心情渐趋平淡,诗风也随之趋于含蓄、深沉、平淡。如一些山水小诗。

第四章 苏轼

4.1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

苏轼平生宦海沉浮,曾受到数次严重的政治迫害,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儒家思想和佛老思想融为一炉,在他世界观中各个思想侧面往往既矛盾又统一 苏轼性格的两极:执著与洒脱

4.2苏轼的古文和辞赋、四六

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又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

苏轼自谓:“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自评文》)苏文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这正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

4.3苏轼的诗

散文化、议论化的倾向曾使北宋许多诗人的作品流于浅率无味或生硬晦涩;到苏轼手里才以他丰富的生活内容、清新畅达的语言和深厚的文艺修养,基本上纠正了这种流弊。

苏轼的诗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富含哲理

修辞手法与典故的运用自如。

4.4苏轼的词

苏诗在词的创作上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以诗为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4.5苏轼的意义与影响

一、苏轼的人格魅力(参看李泽厚《美的历程》)

二、文学上的影响

第五章 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

5.1黄庭坚的诗歌

黄庭坚的诗歌理论: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在苏轼周围的作家群中,黄庭坚的诗歌成就最为突出,他最终与苏轼齐名,二人并称“苏黄”。

黄诗以鲜明的风格特征而自成一体,当时就被称为“黄庭坚体”或“山谷体”。

前人论宋诗,每以苏黄并称。苏诗气象阔大,如长江大河,波起涛涌,自成奇观;黄诗气象森严,如危峰千尺,拔地而起,使人望而生畏,在艺术上各自创造了不同的境界。

5.2陈师道的诗歌

陈师道一生清贫自守,以苦吟著名,他作诗的方式是“闭门觅句”式的苦吟,所以他写诗并不学苏,而以同样重视推敲锻炼的黄庭坚为师。

陈师道不像苏轼那样才气过人,也没有黄庭坚那样精深的学力,但他在诗歌艺术上颇有自成一家的气概,有自己的风格追求,即“宁拙毋巧,宁朴毋华”。

5.3江西诗派的形成黄庭坚及其诗作在当时具有多方面的典范作用,受到了众多诗人的拥戴追随,于是,一个以黄、陈为核心的诗歌流派就逐渐形成。

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陈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江西”即宋代的江南西路,黄庭坚及诗派中的二谢等11人是江西人。所谓“宗派”,原是禅宗的名词,吕本中借用这个名词来称呼诗派。

到了宋末的方回,因为江西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他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

5.4江西诗派的演变

黄庭坚、陈师道去世以后,诗坛空气趋于凝固。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成为江西诗派的创作倾向,吕本中是后期江西诗派最重要的诗论家。他早年作诗,专以黄庭坚为典范,生新刻峭,旨趣幽深。进入南宋以后,吕本中在理论上提出了“活法”之说

5.5陈与义和曾几的诗歌

在南宋初年,诗坛上转移风气的人物是吕本中,但创作成就更高的诗人则是陈与义和曾几。陈、曾二人都写了一些较成功的表现爱国主题的诗歌。

陈与义早年学黄,南渡后转而努力学习杜甫的爱国精神,他对艺术的借鉴也转以学习其沉郁、壮阔的风格为主,从而创造了雄浑深沉的诗风。

吕本中和曾几都是江西诗派诗风转变的关键人物,南宋的其他诗人受到江西诗派的影响,大多是以他们二人为中介的。第六章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北宋中后期词坛有两大创作群体。一是以苏轼为领袖,以黄庭坚、秦观、晁补之等为羽翼的苏门词人群.二是以周邦彦为主帅,曾在大晟乐府供职的曹组、万俟咏、田为、徐伸、江汉等大晟词人群。

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苏轼和周邦彦。他们各自开辟出不同的创作方向:苏轼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词的可读性胜于可歌性;周邦彦则注重词的协律可歌,情感的抒发

有所节制而力避豪迈,对词艺的追求重于对词境的开拓。其后的南宋词,就是沿着这两种方向分别发展。

6.1黄庭坚和晁补之

黄庭坚词雅俗并存与兼学苏柳 :黄庭坚主要沿着苏轼柳永开创的道路前进,一是抒情的自我化,二是题材的日常化。晁补之的词论及其吟咏情性的隐逸主题:晁补之一生如苏轼一样宦海沉浮,词有多写人生的不平与和失意的苦闷,词风亦有豪健的一面。

6.2晏几道

晏几道的词里,常常有着确指的思恋对象,情感也非常真挚。小山恋情词的结构,始终是建立在对过去的温馨回忆和现在的苦闷相思这两重今昔不同的情感世界之间。

语淡情深,则是小山词的风格特色。他善于用平淡的语言、常见的景物,表现不同寻常的深情。

6.3秦观

秦观词的内容并没有脱别恨离愁的藩篱,其妙处在于情韵兼胜,即情感真挚,语言优雅,意境深婉,音律谐美,符合词体的本色和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

秦观在词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词卓然一家,和婉醇正,典型地体现出婉约词的艺术特征。就婉约词的发展而言,秦观对另外两位婉约词的代表作家周邦彦和李清照都有直接影响。秦词语言清丽淡雅。周邦彦得其丽,而发展为精雕细琢的典雅富丽;李清照则得其清,而朝更加本色自然的方向发展。

6.4贺铸

贺铸作词,像苏轼一样,也是“满心而发,肆口而成”(张耒《东山词序》),抒发自我的人格精神。而贺铸作为一生不得志的豪侠,他的词具有独特的情感内涵:在宋代词史上他第一次表现出英雄豪侠的精神个性和悲壮情怀;这类词作的情感形态不同于秦观等词人感伤性的柔情软调,而是激情的爆发,怒火的燃烧,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崇高感。

6.5周邦彦

羁旅行役之感也成为他词作的重要主题,飘泊的孤独疲倦和憔悴失意,是周邦彦词的情感基调。咏物也是周词的重要题材。

周词的章法结构,主要是从柳永词变化而来。柳词善铺叙,但多是平铺直叙,一般为时空序列性结构,即按情事发生、发展的时空顺序来组织词的结构,明白晓畅,但失于平板单一而少变化。周词也长于铺叙,但他变直叙为曲叙,往往将顺叙、倒叙和插叙错综结合,时空结构上体现为跳跃性的回环往复式结构,过去、现在、未来和我方、他方的时空场景交错叠映,章法严密而结构繁复多变。

第七章、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南渡前后,李清照、朱敦儒、张元干和叶梦得、李纲陈与义等人登上词坛。靖康之难的时代悲剧,使南渡词进一步扩展了词体抒情言志的功能,加强了词的时代感和现实感。

7.1李清照

李清照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词论》)。

李清照的词作,明显地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词作,写少女和少妇的生活及其情趣。后期的词作,饱和血泪,写国破、夫死、家亡的深痛。

李清照词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李清照词的语言也独具特色。

7.2朱敦儒

朱敦儒继承和发展了苏轼抒情自我化的词风,具有鲜明的自传性特点。

朱词的风格也随着他人生历程的变化而变化。早年以婉丽明快为主;中年以悲壮慷慨为特色;晚年以清疏晓畅见长,语言通俗,明白如话。

7.3张元干等词人

南渡后词风的转变,以张元干最为典型。其词风也自觉转向东坡一路,而变得慷慨悲凉。题材取向上则直面山河残破的惨痛现实。

代表作两首《贺新郎》(梦绕神州路)、《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

7.4李纲、岳飞等词人南宋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空前激烈的民族斗争,而朝廷内部的主要矛盾则是主战与主和派的政治斗争。李纲、岳飞等名臣与爱国将领,以词作来表现他们的斗争精神,为抗金救国而呼号,代表着时代的最强音。岳飞的《满江红》是其最典型的代表作。

第八章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8.1陆游的创作道路和诗歌渊源

陆游平生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45岁以前,他任镇江通判等职,后因赞助张浚北伐而罢职家居;

二、自46岁入蜀从军至65岁被劾罢官;

三、66岁以后在山阴农村闲居20年。陆游的诗歌创作过程也可分成与之相应的三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是陆诗臻于成熟的关键时期。陆游诗的主导风格正是在巴山蜀水之间奠定的。正由于这个原因,陆游把自己的诗集题作《剑南诗稿》。

8.2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

陆游流传至今的诗有九千多首。诗歌的内容也极为丰富,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爱国主题以及日常生活的吟咏。

陆游爱国诗篇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那种“铁马横戈”“气吞残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陆游爱国诗篇的另一特点,就是对投降派的坚决斗争和尖锐讽刺、揭露

作为一个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还写了大量的同情劳动人民疾苦的诗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严重的阶级矛盾

陆游性格豪放,胸怀壮志,在诗歌风格上追求雄浑豪健而鄙弃纤巧细弱。

8.3陆游的影响

南宋后期的诗坛,可以说是在陆游的笼罩下发展的,与他同时而稍后的江湖派,就有不少人受到陆游很深的濡染。南宋后期另一位有成就的诗人刘克庄,虽未能亲从陆游学诗,但也深受陆游的影响。

8.4杨万里和范成大

一、杨万里

杨万里的诗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富于理趣,他早年学诗是从江西诗派入手,后来改学王安石和晚唐诗人的绝句,最后终于领悟到应该摆脱前人的藩篱而自成一家,并形成了独具面目的诚斋体。

“诚斋体”的特点之一,是富于幽默诙谐的风趣,也寓感愤和讽刺于诙谐嘲笑之中;第二,是丰富新颖的想象。他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的形态,并用拟人的手法加以突出,使之生动而饶有风趣。比如他用“一峰忽被云偷去”来写流云,用“拜杀芦花未肯休”来写狂风;第三,是自然活泼的语言。他作诗,语言力求平易浅近,并大量汲取俚语谣谚入诗。

二、范成大

范成大年轻时便写了一些揭露残酷剥削、同情农民疾苦的诗。范成大诗中价值最高的是使金纪行诗和田园诗。

在古代诗歌史上,田园诗多是士大夫自抒隐逸情怀,除了少数陶诗以外,古代田园诗中对田园生活最重要的内容——农事反而是忽略不顾的,偶尔出现的樵夫、农人也往往被赋予隐士的性格。范成大创造性地把上述两个传统合为一体,全面、真切地描写了农村生活的各种细节,诗歌的主人公也已由隐士转变为农人。范成大成功地实现了对传统题材的改造,使田园诗成为名副其实的反映农村生活之诗。

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9.1辛弃疾的创作道路

辛弃疾出生于北方,起义南归。既有词人气质,又有豪侠之情,他的人生理想本来是做统兵将领,在战场上博取功名,但由于历史的错位,使他英雄失路,转而在词坛上开疆拓土,成为两宋词史上作品数量最多,成就、地位也最高的词人。

9.2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

一、多方面地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二、他的词中,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唐五代以来,词中先后出现了三种主要类型的抒情主人公,即唐五代时的红粉佳人、北宋时的失意文士和南渡初年的苦闷志士。辛弃疾横刀跃马登上词坛,又拓展出一类虎啸风生、气势豪迈的英雄形象。

三、辛弃疾对词的心灵世界也有深广的拓展。南渡词人的情感世界已由个体的人生苦闷延伸向民族社会的忧患,辛弃疾继承并弘扬了这一创作精神,表现出更深广的社会忧患和个体人生的苦闷。

9.3辛词的艺术成就

一、辛词创造了一种雄奇阔大的意境。比之苏轼,辛词是更生动,更突兀,有时笔酣墨饱,气势飞舞,那是苏词里所没有的意境。

二、出色地运用了比兴寄托的手法。

三、全新的意象: 相对而言,唐五代词的意象主要来源于闺房绣户和青楼酒馆,至柳永、张先、王安石、苏轼而一变,他们开始创造出与文士日常生活、官场生活相关的意象和自然山水意象。至南渡词又一变,此时词中开始出现与民族苦难、社会现实生活相关的意象。稼轩词所创造的战争和军事活动的意象,又使词的意象群出现了一次大的转换。

四、以文为词:在苏轼“以诗为词”的基础上,辛词进而“以文为词”,将古文辞赋中常用的章法和议论、对话等手法移植于词。

五、多样化的风格

9.4辛派词人

辛派词人是远承东坡而近学稼轩,而从东坡到稼轩,其间的桥梁则是张孝祥。

陆游是辛派的中坚人物。陈亮是位豪侠奇士,词风也辛相似。其词多表现抗战复仇、救国安民的思想怀抱

刘过则是有意识地效法稼轩,他既有侠客的豪纵,又有游士的清狂。其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自傲自负又自卑自弃、狂放不羁又落魄寒酸的江湖狂士。

第二篇: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宋代文学考点一览)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宋代文学部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名词解释:

1.北宋诗文革新 2.夺胎换骨 3.诚斋体 4.话本

二、填空题:

1.元人方回《送罗寿可诗序》说:“宋划五代旧习,诗有_、、。”这就是“宋初三体”。

2.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_。3.张先《天仙子》词中有_ 之句,连同另两句有“影”字的词句,其雅称即_。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著名的词篇。在词的上片中,作者抓住中秋之月_这一物象特征,表达了意欲挣脱黑暗现实,追求理想境地的思想;在该词下片中,作者又紧扣中秋之月_这一物象特征,倾诉了渴望与手足团聚的浓郁之情。

5.周邦彦是宋代词坛上_ 派的集大成者。王国维对其推崇备至,誉之为

6.在范成大描写农村生活的诗歌中,以_ 成就最大,生命力最强。7.南宋后期,与 都是作为江西诗派的对立面而出现的诗派,以_ 为首的格律词派是与辛弃疾走不同创作道路的词派。

8.是文天祥《吟啸集》 的第一首。该诗集中体现了诗人的崇高气节和“忠肝义胆”,歌颂了中华民族之魂——浩然正气。

9.金代重要的通俗文学样式有说唱艺术“诸宫调”。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最大的是董解元的。

10.宋代说话艺术中以“小说”、“讲史”两家最重要,影响也最大。_ 是现代昆曲剧《十五贯》最早的蓝本。__ 己经具备《水浒传》的一些情节。_ 为明代小说《西游记》的创作提供了最早的依据。

三、选择题:

1.把文学的实用价值摆在首位,提出“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要之以实用为本”的作家是_。

A.王禹稱 B.欧阳修 C.王安石 D.苏轼 2.下列名句,归属欧阳修创作的是 _。A.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 B.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D.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3.下列几首名作,典型地采用传统创作手法的是_。A.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B.周邦彦《六丑》(正单衣试酒)C.陆游《卜算子》(驿外断桥边)D.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4.王国维在论述做学问、成大事的三个境界时,曾摘编宋代三位词人的名句,辑录成如下一段名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位作家是 _。

A.晏殊 柳永 辛弃疾 B.晏殊 秦观 陈亮 C.晏几道 贺铸 柳永 D.晏几道 周邦彦 辛弃疾 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第一个把金戈铁马的铿锵之声带进词里歌唱的作家是范仲淹。B.“靖康之变”所造成的国难家愁是李清照词风发生转变的关键。C.“想佳人、妆楼禺页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句词中采用了折进一层和以虚写实的艺术手法

D.辛词长于用典,如“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便用了赵飞燕失宠于汉成帝的典故。

四、赏析下列名句

1.莫道不销魂,簾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西山村》)

五、简答题:

1.怎样理解“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2.苏轼词在内容方面有何突破?

六、论述题:

试结合历史与作品,谈谈南宋爱国词的传承与发展。白体

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群体。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王禹偁等人。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也与五代诗风一脉相承。王禹偁则更注重白居易的讽喻诗,学习白居易新乐府诗的创作精神,写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他的诗平易流畅,简雅古淡,在宋初白体诗中独树一帜。

晚唐体

指宋初模仿晚唐贾岛、姚和诗风的一个诗人群体。其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以惠崇为代表的“九僧”。九僧作诗,继承了贾岛、姚和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但内容贫乏,全篇的意境往往不够完整。晚唐体的另一个诗人群体是潘阆、林逋等隐逸之士。他们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而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也比九僧诗稍为充实。寇准是晚唐体的盟主,喜写山林之思,含思凄婉。

西昆体

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流派,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诗人杨亿、刘筠、钱惟演。西昆体诗的题材范围狭窄,主要有怀古咏史、咏物、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内容三类,思想内容贫乏,缺乏生活气息。西昆体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艺术特色。他们推崇李商隐,兼重唐彦谦,作诗大多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对仗工稳,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饰、典丽的艺术特征。但往往徒得李诗华丽的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气韵。且专事模仿而缺乏创新精神,没有自成一家的气概。西昆体也是晚唐五代诗风的沿续,成就高于白体、晚唐体,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永嘉四灵

指永嘉地区的4位诗人: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这四人都出于叶适之门且字中都带有一个“灵”字,所以合称“四灵”,曾有《四灵诗选》。四灵都是命运落拓的贫寒之士,生活面狭小,诗歌内容也比较单薄,不外于题咏景物,唱酬赠答,只有少数写到民生疾苦或时事。四灵作诗以贾岛、姚和为宗,以五律为主要诗体,艺术上精雕细琢,玲珑雅洁,要求以清新刻露之词写野逸清瘦之趣,刻意求工,忌用典,尚白描,但过分注重炼字琢句,虽有较精警的句子而全篇意境却不够完整。“永嘉四灵”是南宋诗坛独树一帜的诗歌流派。对前人,它改造江西诗派,去除其弊端;对后来,它启动江湖诗派而再创新、发展。

江西诗派

北宋后期,黄庭坚在诗坛上影响很大,追随和效法黄庭坚的诗人颇多。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命名为“江西诗派”。这一诗派尊杜甫为祖,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即“一祖三宗”。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即是黄庭坚的诗论,主张诗歌要有所寄托,要批判现实。强调“脱胎换骨”、“点铁成金”,即或师承前人之辞、或师承前人之意。崇尚瘦硬奇拗的诗风,追求字字有出处。在创作实践中,提倡“以故为新”。江西诗派是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歌流派,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杨万里、陆游、姜夔等著名诗人都曾在艺术上受到江西诗派的熏陶。其影响在宋代以后也不绝如缕,其余波一直延及近代的同光体诗人。

一祖三宗

江西诗派以杜甫为创作典范、诗家宗祖,重视杜诗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经验,并在创作中作积极的借鉴。这一诗派诗人又多受到黄庭坚的指点和影响,以黄庭坚、陈师道为核心。于是宋末时,方回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

江湖诗派

南宋后期继永嘉四灵后而兴起的一个以江湖谒客为主的诗派,因陈起为之刊刻的《江湖集》而得名。江湖诗派成员混杂,诗歌内容大多是歌功

颂德或叹穷嗟卑,空洞无聊,辞意俱落俗套,艺术上相当粗糙。但也有些描写农民及城市贫民的悲惨处境的作品,相当感人。他们最擅长的题材是写景抒情,字句精丽,长于白描。代表人物为刘克庄、戴复古与方岳。从总体上看,江湖诗派的风格倾向是不满江西诗风而仿效“四灵”,学习晚唐,但取径比“四灵”更宽阔一些,同时又多少受了南宋中兴四大诗人的影响,这基本上代表着南宋后期诗坛的风尚。

王荆公体

主要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后期王诗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写景抒情的绝句,正是这些诗使王安石在当时的诗坛上享有盛誉。“王荆公体”的特点是:重炼意,又重修辞。在用事、造语、炼字等方面煞费苦心,既新奇工巧又含蓄深婉。其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其短处在于作诗主意求工,主意之过流为议论,好求工而伤于巧;故“王荆公体’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这既体现了宋诗风貌的部分特征,又有向唐诗复归的倾向;可谓既有唐音,又有宋调,对宋诗的发展影响较大。

中兴四大诗人

中国南宋前期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4 位诗人的合称,又称南宋四大家。他们是在烽火连天的时代里成长起来的,比前辈诗人更具创新精神。这些诗人摆脱了江西诗派的牢笼,写出思想、艺术各有特色的作品,形成了全新的艺术风貌,影响很大,代表了宋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杨万里有《诚斋集》,范成大有《范石湖集》,陆游有《陆放翁集》传世。

诚斋体

南宋诗人杨万里独具面目的诗体,因其字诚斋而得名。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师法自然的白描手法,想象新奇、语言通俗、风格圆活,以绝句最为出色。形成诚斋体的要素之一是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限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所描写的事物无不充满生机和灵性;要素之二是杨万里作诗想象奇特,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致的章法加以表述。但由于他刻意追求风格的独特,也产生了粗率浅俗、不耐咀嚼的缺点。

辛派词人

这是南宋受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代表词人有:辛派先驱张孝祥、辛派中坚陆游、与辛词相似的陈亮、效辛体而自成一家的刘过。辛派词人远承东坡而近学稼轩,他们在辛弃疾的影响下,用词来抒发爱国情感,豪放慷慨如辛弃疾,但题材不如辛词广,风格不如辛词多样。多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过于直率,不如辛词蕴藉。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中国北宋继唐代古文运动而起的文学革新运动。北宋初年,一些开明的中下层士大夫文人主张革除社会弊病,要求文学反映现实,推崇韩愈白居易、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主张对诗、文进行革新。欧阳修、苏轼是整个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代表人物还有王禹偁、范仲淹、梅尧臣、王安石、黄庭坚、秦观等。理论上,他们主张诗文应有美刺,利于风教,十分重视诗歌的社会功能和政治作用;强调道对文的作用,实际

是指出了文学应反映社会和现实生活的问题;提倡简朴平易的文风。诗文革新运动使各种文学样式取得了突出成就,继唐代古文运动之后,又一次把古代文学特别是散文以及文论的发展推进了一步,对后世南宋以至元明清文学发展都有很大影响。但同时,北宋诗的散文化和以议论为诗的概念化倾向,为南宋理学家的散文所师法,表现了该运动的历史局限。易安体

李清照的文学成就主要在词上。她一方面继承了婉约派的创作风格和手法,一方面又有所创新和发展,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因其号为“易安居士”而得名“易安体”。“易安体”以南渡为界,前期词作绰约轻盈,自然妩媚,体现了年轻女子的天真活泼和细腻的儿女柔情。后期则更多了一份家国之思和身世之叹,词作中充斥着孤寂忧郁的感伤之情。易安体以寻常语入词,以其特有的细腻纤巧写闺情词而有丈夫气,使传统的词风得到充实和改造。在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名一家,并对两宋词的发展有其特殊贡献。

“二晏”

北宋词人晏殊与其子晏几道,都擅长以小令表现男女恋情的婉约词,以其相映生辉的艺术成就影响了一代词风,被词话家们并称为“二晏”, 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父子文学家。晏殊,多表现男女恋情、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风格雍容和缓、纯净雅致,语言清丽淡雅、温润秀洁。也常表现对生命的忧思,并将其与情爱的缺失交融在一起,构成了晏殊词“情中有思”的特质。有《珠玉词》一百三十余首传世。晏几道,继承其父所承传的“花间”传统并加以创新。其所作《小山词》,所写恋情都有

着明确的思恋对象,情感非常真挚。他善于用平淡的语言、常见的景物,表现不同寻常的深情,形成语淡情深的风格特色,哀感缠绵、清壮顿挫。

花间派

中国晚唐五代词派。五代后蜀赵崇祚选录唐末五代词人18家作品500首编成《花间集》,代表词人有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牛峤等。他们的词风大体相近,后世因而称之为花间派。温庭筠、韦庄是其代表作家,二人虽都侧重写艳情离愁,但风格不同,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秀。其余词人,多蹈温、韦余风,内容不外歌咏旅愁闺怨、合欢离恨,多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格调不高。但也有一些较有现实意义的作品。花间词在思想上无甚可取,但其文字富艳精工,艺术成就较高,对后世词作影响较大。

大晟词人

指以周邦彦为主帅,曾在大晟府供职的曹组、田为、徐伸、江汉等词人。周邦彦注重词的音律,情感的抒发有所节制而力避豪迈,在音律、句法、章法上建立起严整的艺术规范,另开一派,是继苏轼之后的又一词坛领袖。因其词法度井然,使人有门径可依,故“作词者多效其体制”。

“二窗”

指南宋词人吴文英、周密。吴文英号梦窗,有《梦窗词》;周密号草窗,有《草窗词》。吴、周词字句工丽,音调和谐,风格相近,同是格律派

重要词人,因以并称。戈戴说:“草窗词尽洗靡曼,独标清丽,有韶倩之色,有绵渺之思,与梦窗旨趣相侔,二窗并称允矣无忝。”

“济南二安”

指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和辛弃疾(字幼安),两人分别为宋代词坛“婉约派”与“豪放派”代表人物。同为济南历下人。这一并称源于清代神韵派大师王士禛,云:“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为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

苏门四学士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的并称。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黄、秦、晁、张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不过“苏门四学士”这一称号只是表明这四位作家得到过苏轼的垂青和指导,接受过他的文学影响,而并不意味着他们或他们与苏轼可以统称为一个文学流派。实际上四学士造诣各异,受苏轼影响的程度有差别,文学风格也大不相同。比如黄庭坚的诗自创流派,与苏轼并称苏黄;秦观的主要成就在词,但是他的词却不走苏轼的路子,作品内容多写抒情,亦有感伤身世之作。风调婉约清丽,辞情兼胜。第五编 宋代文学练习

宋代文学继唐代之后我国文学史上又一个文学创作的繁荣时期。从形式上说,宋代文学主要有词、诗歌、散文、话本小说等。本编的教学以词的发展为重点,兼顾诗歌、散文、话本小说等。主要介绍宋词创作史

上的大家如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等,宋诗创作史上的主要诗人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杨万里、范成大、陆游等,以及散文创作中的大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 第一章 宋词

一、基本知识

1、易安体: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种词风,因她号易安而得名。其具体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情感真实动人。真实地袒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大胆而又真切。第二,语言浅显自然,却又韵味无穷。第三,情感表现形象具体而富有美感。

2.辛派词人:这是南宋受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他们在辛弃疾的影响下,用词来抒发爱国情感,豪放慷慨如辛弃疾,但题材不如辛词广,风格不如辛词多样。多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过于直率,不如辛词蕴藉。

二、主要作家、作品

1、精读作品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踏莎行》(郴州旅舍),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周邦彦《兰陵王》(柳),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声声慢》(寻寻觅觅)、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青玉案》(元夕)、《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2、泛读作品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欧阳修《南歌子》(凤髻泥金带)、《采桑子》(春深雨过西湖好),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浣溪沙》(蔌蔌衣巾落枣花)、《定**》(莫听穿林打叶声)、《临江仙》(夜归临皋)、《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鹊桥仙》(纤云弄巧),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判⑾椤赌钆俊罚ü赐ィ钋逭铡蹲砘ㄒ酢罚ū∥砼ㄔ瞥钣乐纾ⅰ队烙隼帧罚淙杖劢穑疗病镀腥罚ㄊ榻髟炜诒冢ⅰ肚迤嚼帧罚ǘ浪薏┥酵跏镶郑ⅰ蹲S⑻ń罚ㄍ泶海ⅰ逗匦吕伞罚淌魈螟_)《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沁园春》(叠嶂西驰)、《沁园春》(将止酒)、《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刘过《沁园春》(斗酒彘肩),姜夔《点绛唇》(燕雁无心)、《暗香》(旧时月色),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三、思考与练习

1、宋词繁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宋词的繁荣与宋代特殊的时代背景和词的文体特点有密切的关系。词产生于民间,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娱乐色彩。宋代由于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文官享受的待遇非常优厚。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时,就公开鼓励大臣们“多买歌儿舞女”。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整个社会形成了竞相追求享乐的风气。又由于宋代(特别是北宋)社会

相对安定,政局相对稳定。词这种带着浓厚的娱乐色彩,几乎没有传统的政治、道德负荷的文学形式,在宋代终于找到了最为适宜的生长环境,所以便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发展起来了。

2、宋词发展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宋词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时期。北宋初中期的词沿袭了唐五代词的特点,在形式上以小令为主,内容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艺术上多用白描手法。代表词人主要有柳永、张先、欧阳修、晏殊、晏几道等,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柳永。北宋后期的词,最大的特色是词的诗化,主要词人有苏轼、秦观、周邦彦、贺铸等。南宋前期的词强烈地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主要词人有李清照、张孝祥、张元干等。南宋后期的词分为两派:一派以辛弃疾及其追随者为代表,多表现爱国精神;一派以姜夔、吴文英等为代表,主要在艺术上精雕细刻。

3、柳永词在内容上主要有哪几类?其主要的代表作是什么? 参考答案: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主要表现男女爱情、离愁别恨。代表作是《雨霖铃》。第二类着重表现羁旅行役之苦。这一类可以《八声甘州》为代表。第三类是描写城市风光。《望海潮》(东南形胜)是这一类的代表作。

4、柳永词从风格上分为哪几类?其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从风格来说,柳永的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雅词,一类为俗词。近代著名学者夏敬观说:“耆卿词当分雅俚二类。雅词用六朝小文赋作法,层层铺叙,情景交融,一笔到底,始终不懈。俚词袭五代淫波之风,开金元曲子之先声,比于里巷歌谣,亦复自成一格。”(《手评乐章集》)指出了柳永词两种不同风格的词的特点。所谓雅词,主要是内容多写男女恋情,但语言比较典雅,表现含蓄,表现了文人士大夫 的审美情趣。所谓俗词,主要是语言通俗,内容多写男女恋情,但为了迎合下层市民的审美趣味,往往写得大胆直露,体现了下层市民的审美要求。

5、柳永词在艺术上有何贡献?

参考答案:一是大量使用长调慢词,改变了以小令为主的传统,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使铺叙手法进入词中;二是大量吸收俗语入词,使词更接近下层人民,从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三是采用了许多新曲调,使词与当时的流行音乐结合得更紧密。

6、张先的词在艺术上有何特色?

参考答案:第一,善于炼字。这方面他最经典的故事便是他得名“张三影”的传说。第二是长调的运用。沿袭期的词人大多用小令,而张先的词则较多地采用了长调,在这一点上,他与柳永有相似之处。第三是序的运用。他的词往往有一个小序,交代写作的背景或缘由,这是以前的词中很少出现的。

7、欧阳的词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欧阳修的词也同当时的大多数词一样,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但是,与其他词人的作品相比,欧阳修的词有两个方面是比较独特的:第一,欧词在内容上已不再完全局限于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而把山水自然、身世感慨引入词中,这就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第二,欧词在表现手法上虽然以白描为主,但写得更为细腻生动。

8、晏几道的词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晏几道的词内容基本上还是传统的男女爱情题材。但是,多带有浓厚的感伤色彩,多表现人生变化的梦幻感。在艺术上往往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融情入景,并巧妙地融化前人的诗句,将情感表现得既真实动人,又耐人寻味。

9、苏轼的词在宋词发展史上有何地位?

参考答案:苏轼对词最大的创造,一言以蔽之,就是以诗为词。具体表现在:

第一,内容上,打破了过去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的传统,举凡怀古、悼亡、山水、田园、仕途失意、报国雄心、人生奥秘等,无不可以入词。第二,风格上,打破了以婉约为主的传统,既有婉约,又有豪放、清旷、幽美等。第三,在词与音乐的关系上,打破了以词附属于音乐的传统,使词成为独立的抒情工具。第四,艺术手法上,变化多样。传统词往往上阙写景,下阙抒情,情从景出,情景交融,苏词打破传统程式,既有借景抒情之作,更多的则是随机应变,变化莫测,无一定之规,真正做到了融叙事、抒情、写景、议论于一体。第五,语言上,高度诗化。总之,词发展到苏轼时,它的娱乐功能减弱了,而抒情的功能大大加强了,实际上已经成了诗的另一种形式。

10、秦观的词有何特色?

参考答案:秦观与其他婉约词人的不同之处在于:首先,秦观的词并不是单纯地表现男女爱情,而是“将身世之感并打入艳情”,即借爱情描写抒发身世之感。其次,他后期的词多直接表现政治上遭受挫折时的痛苦绝望心情,这在其他婉约词人的作品中是很少见的。第三,艺术上,秦观的词有两方面突出的特点:一是善于描写迷离朦胧的意境。二是善于通过比喻、写景等手法,将无形之情写得既形象又富有美感。

11、周邦彦的词有何特色?

参考答案:周邦彦的成就在于融合各家之长,力避各家之短,将词写得更为精致。其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音乐上,周邦彦确定并创制了许多新调。他利用在大晟府任职的机会,对前代和当时流行的八十多种词调进行了重新审定,确定了各调中每个字的平仄,使各种词调定型。与此同时,他还制作了一些新调,例如《六丑》、《华胥引》、《花犯》等。第二,在语言上,周邦彦非常讲究语言的锤炼、典故的运用以及对前人诗句的融化,因而形成了一种典雅工丽的语言风格。第三,在结构上,周邦彦的词比柳永、苏轼等人的作品更复杂曲折。

12、张元干、张孝祥的词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张元干和张孝祥都是南宋前期著名词人,他们的词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在表达爱国情感方面,二人更表现出相当的一致性。他们的作品最为后人熟悉的即为此类。例如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待制赴新州)与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两首词都将爱国之情与个人怀才不遇的苦闷交织在一起,感慨豪壮,掷地有声。当然,他们也有不同之处,张元干前期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传统的婉约词,而张孝祥词中,这样的婉约词就比较少。同时,张孝祥某些词风格比较接近苏轼,这又是张元干所缺少的,

13、李清照的词分几个时期?不同时期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李清照的词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期的词主要表现她作为少女和少妇的生活与情怀。在她的笔下,少女生活是充满欢乐的。少妇之词的主旋律则是抒发离别相思的感受,与少女之作相比,明显多了一分沉重。她后期的作品则主要表现她作为寡妇的身世之苦、故国之思以及孤寂无聊的心情,情调低沉,凄苦悲凉。

14、辛弃疾的词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首先,辛词的艺术风格多种多样。无疑,豪放是辛词的主要风格,除此之外,他有的作品秾纤华丽似花间体,有的明白通俗如白乐天体,有的轻巧尖新,有的婉丽清畅,有的缠绵婉约,更有将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融合在一起的作品。多样的风格表现了辛弃疾兼收并蓄的才情与胸怀。其次,辛词的艺术境界阔大而充满流动感。这主要表现在豪放的情感、阔大的空间、久远的时间、富有力量和阳刚之气的意象等方面。再次,辛词在语言上融会贯通,既从古代各种文体的不同作家作品,如《诗经》、《史记》、《庄子》、《楚辞》、《世说新语》、陶诗、杜诗、韩柳散文中广泛地撷取精华,使词具有典雅之气,同时,又大胆地吸取民间口语,使词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另外,辛词已表现出了浓厚的以文为词、以议论为词的特点。

15、姜夔词的主要特色是什么?怎样理解姜词“清空”的特点? 参考答案:姜夔的词内容上大多为记游及咏物之作,所表现的情感也多为身世飘零和情场失意的感叹,虽然在内容上并无特别之处,但艺术上颇为精致。他的词一个突出的特色是音节谐婉。同时,也讲究用字,善于渲染气氛。当然,最能代表姜夔词特色的是前人所说的“清空”。所谓“清空”,指的是在情感上主要抒发高洁的士大夫情怀,艺术表现上避实就虚,侧重于空灵的境界,色彩上偏于素净。第二章 宋诗

一、基本知识

1、宋初三体:一以当时的一些达官贵人如徐铉、李昉等为代表,以白居易为师,诗风平易浅俗,是当时的主流诗歌,此为白体诗。一以稍后的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以李商隐为师,辞藻华丽,讲究用典,是白体之后的诗坛主流,此为西昆体。一以魏野、林逋等隐士为代表,以贾岛、姚合为师,多用白描手法写隐逸生活,诗风清苦,此为晚唐体。

2、苏梅:苏舜钦在诗歌上创作上与梅尧臣齐名,人称苏梅。

3、半山体:王安石退居江宁后,诗风发生了重大变化,远离了政治、社会,多写山水自然。形式上以绝句为主,很少长篇古体;艺术上讲究炼字、对仗,意境优美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后人将他这一时期的诗风称为“半山体”。

4、苏黄:在宋代,黄庭坚被认为是与苏轼并驾齐驱的诗人,称之为“苏黄”。

5、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这是黄庭坚的创作方法,就是对前人的作品加工改造,一是不改变前人作品的意思,但用新的语言来表达;一是袭用前人的语言,但表达的是新的意思。

6、江西诗派:南宋初,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将黄庭坚、陈师道等二十余人列为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在黄庭坚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点,讲究用典,生新瘦硬,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

7、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家):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家”,指的是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这四大家虽然早期曾受江西诗派影响,但除尤袤外,其他三人均能跳出江西诗派的樊篱,自创面目。

8、永嘉四灵:永嘉四灵。指的是浙江永嘉(今温州)的四位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赵师秀(字灵芝)、翁卷(字灵舒)。他们的诗以贾岛、姚合为宗,多为近体,喜用白描,不用典,主要描写山水自然和自我感受,境界狭窄,讲究苦吟,诗风单一。

9、江湖诗派:江湖派是稍晚于四灵,并受四灵影响的一个诗派,因作品多收入《江湖集》而得名。他们多为落第文人、江湖清客。诗风不一,有的粗犷豪放,有的幽静清苦,有的新奇,有的旷达。代表人物主要有刘克庄、戴复古、方岳等。

二、主要作家、作品

1、精读作品

欧阳修《戏答元珍》,王安石《明妃曲》,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饮湖上初晴后雨》、黄庭坚《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陆游《长歌行》、《金错刀行》、《书愤》,文天祥《过零丁洋》。

2、泛读作品

欧阳修《画眉鸟》,梅尧臣《汝坟贫女》,苏舜钦《庆州败》、《淮中晚泊犊头》,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泊船瓜洲》,苏轼《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有美堂瀑布》、《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黄庭坚《寄黄几复》、《题竹石牧牛》,杨万里《初入淮河》、《插秧歌》,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游山西村》。

三、思考与练习

1、宋诗与唐诗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宋诗与唐诗最大的区别在于,唐诗重“象”,宋诗重“意”;唐诗是诗人之诗,宋诗是学者之诗。这就是说,唐诗重在描绘形象、意象,通过形象、意象的描绘来表现情感思想,与此特点相联系,唐诗意境鲜明、情寓于象,语言简洁,表现含蓄而耐人寻味。宋诗则侧重于直接表现情感、思想,“象”的描绘是次要的。因此,宋诗往往多议论,语言也不像唐诗那样简洁凝炼,表现也不太含蓄。唐诗基本上能做到用

诗人自己自然平易的语言来表达,宋诗则往往用典故和前人的话来表现,因而宋代的诗人首先是学者。

2、宋代中期的欧阳修等人是如何改革宋初诗风的?

参考答案:宋仁宗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以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为代表的诗人,对诗歌进行了改革,将诗歌引入了新的方向。他们的改革主要表现在多写古体诗,拉近诗歌与政治与社会的距离,在艺术上进行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等新的尝试。

3、梅尧臣诗歌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梅尧臣的诗歌有三个方面的主要特点:第一,他的很多诗表现了对于政治和民生疾苦的关心。例如《田家》、《陶者》、《田家语》、《汝坟贫女》等。第二,他在扩大诗的题材上作了新的尝试,将一些过去不入诗的事物、现象写入诗中。第三,他的诗歌总的风格是平淡。

4、王安石诗歌前后期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以退居江宁为界,王安石的诗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王安石主要是一位政治家,因此,这一时期的诗,往往与政治、社会有紧密关系,表现了他对现实政治的高度关注。这一时期的诗歌不仅具有强烈的现实性,而且在艺术上不事修饰,多议论,少含蓄,锋芒毕露,以文为诗。王安石这一时期的诗,可以称为政治家之诗。退居江宁后,王安石的诗进入了后期。他的诗风发生了重大变化,远离了政治、社会,多写山水自然。形式上以绝句为主,很少长篇古体;艺术上讲究炼字、对仗,意境优美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后人将王安石这一时期的诗风称为“半山体”。

5、苏轼诗歌在艺术上有何特色?

参考答案:第一,将情、理、事、景融合在一起,理从事出,理从景出,并且理在情中。第二,苏轼具有一种“触处生春”的本领,因而将诗写得生动异常,富有美感。这种“触处生春”的特点一方面表现在他能从极平常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发掘出深刻的道理,另一方面表现在他能通过新鲜的比喻将难言之事、理、感受等非常形象地写出来。另外,苏轼诗也写得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6、黄庭坚能在宋代产生重要影响的原因是什么?他的诗歌理论与创作有何特色?

参考答案:黄庭坚之所以能在宋代诗坛上占据重要的地位,产生广泛的影响,一是因为他提出了一套独特的诗歌创作理论,二是因为他诗歌本身的成就,三是因为在他的影响下产生了一个声势浩大的江西诗派。黄庭坚诗歌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阐明了具体的写诗办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黄庭坚认为,“文章最忌随人后”(《赠谢敞王博喻》)、“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题乐毅论后》),主张创新。创新的办法是“以故为新”。“以故为新”的具体办法就是“夺胎换骨”,即“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冷斋夜话》卷一引)。这就意味着创新是建立在对前人作品的加工改造上,一是不改变前人作品的意思,但用新的语言来表达;一是袭用前人的语言,但表达的是新的意思。此外,他还对诗歌句眼的设置、句律的运用、章法的安排等发表了具体的意见。这样的办法切实可行,而且立竿见影,对学诗者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黄庭坚的诗歌创作在宋代也是别具一格的。从内容来说,黄庭坚的诗不像他以前的宋代诗人那样比较关注政治、社会问题,而更多的是写景、酬唱,抒发内心感受。

艺术上,黄庭坚的诗具有多方面的特点:一是用典多;二是务新求奇,为人所不为;三是具有一种独特的幽默诙谐感。

7、“诚斋体”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第一,善于发现和捕捉自然和日常生活中一般人没有注意和描写的富有情趣与美感的景象。第二,语言上不用典,不避俗俚,平易自然,雅俗共赏。第三,风格幽默风趣。

8、范成大田园诗有何贡献?

参考答案:范成大田园诗的突出贡献在于全面地表现了农村的各个方面。在范成大以前,描写田园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主要表现田园的优美宁静和文人的隐居之乐;一类以《诗经》中的《伐檀》等为代表的所谓现实主义作品,主要表现农村中农民生活的困苦。范成大的可贵之处是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了,因此《四时田园杂兴》中既有农家景物、风俗、岁时,又有农民的劳动、苦难。所以有人称范成大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9、陆游诗歌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从内容来说,陆游的诗主要有两类,一类表现民族意识和爱国感情,一类写景物和日常生活。这两类作品在艺术上也有不同的特色。

第一类是陆游诗歌的主旋律。这类作品主要由两方面的主题构成,一方面是表现许身报国、恢复中原、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一方面是表现壮志难酬的苦闷、报国无门的悲愤。这两方面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这一类作品具有浪漫主义的突出特点,表现在:第一,往往借助于梦境的描写来表达恢复中原的愿望。第二,往往不对某一事物作静态细

致的描绘,而是注重自我情感的宣泄。第三,语多豪壮。这些特点构成了陆游诗豪放浪漫的风格,接近唐代诗人李白,陆游也因此有了“小李白”之称。第二类诗以描写日常生活及景物为主,往往从平常的景象中体悟出特别的意味,因此写得意境优美,耐人寻味,在平淡自然的风格中,时常可见对语言的精心锤炼。第三章 宋代散文

一、基本知识

1、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宋时期的八位著名散文家,他们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2、三苏:指的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

二、主要作家、作品

1、精读作品

欧阳修《醉翁亭记》、《五代史伶官传序》,王安石《读〈孟尝君传〉》,苏轼《赤壁赋》

2、泛读作品

欧阳修《秋声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苏轼《留侯论》、《记承天寺夜游》。

三、思考与练习

1、欧阳修散文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创作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参考答案:理论上,欧阳修一方面主张道胜文至,认为“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自至也”(《答吴充秀才书》),“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答祖择之书》),承认“道”对文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又认为,文章之“道”并不仅仅局限于古圣贤之道,而是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列入“道”中,反对“弃百事不关于心”的行为。同时,认为文章的形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反对韩愈等人的奇险怪诞,主张平易。创作上,他的散文内容充实,题材丰富。既有政论文,如《五代史伶官传序》、《朋党论》、《与高司谏书》;也有写景抒情之作,如《秋声赋》、《醉翁亭记》;又有叙事怀人的作品,如《苏氏文集序》、《祭尹师鲁文》。艺术上也有鲜明的独创性,主要表现在:第一,风格平易流畅。第二,艺术手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且颇多创新。第三,无论写景、抒情还是说理,都能引人入胜,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2、王安石散文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参考答案:王安石的散文是政治家的散文,不以感人擅长,但以服人称胜。作品的内容与社会政治有紧密关系,而且见解精辟,往往能发人所未发,显示了王安石非同寻常的眼光与思想。

3、苏轼散文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创作上有何特色?

参考答案:苏轼在理论上强调文章要有“意”(观点、意图、情感等),认为“意者,钱也。为文若能立意,则古今所有翕然并起,皆赴吾用”。也就是要求文章应有中心,围绕中心作文。与此相联系,他还提出了“辞达”和“自然为文”的说法,即写作时,根据自己的艺术感觉,“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自然地把对事物的感觉和理解写出来。创作上,从内容来说,苏轼的散文几乎涉及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前根本不能写入文章的很多内容,均能在苏轼的散文中找到。在艺术上,苏轼散文不仅文体多样,而且如他的诗歌一样,触处

生春。议论时,能像王安石一样,鞭辟入里,发人所未发,写景时,能像欧阳修一样,以寥寥数语,写出景象的特点,营造出富有诗意的意境。并且极善于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自然而不露痕迹。总之,苏轼的散文变化多端,没有固定的程式,充满活力,毫无陈腐气,且有特殊的情韵,确为中国古代散文中的珍品。第四章 话本小说

一、基本知识

1、说话:在宋代城市的大众娱乐场所“瓦肆”中,有一种以讲故事、说笑话为主的活动,即“说话”。“说话”分为四家,即小说、讲史、说经、合生。

2、话本: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它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前者是用浅近的文言讲述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的故事;后者指的是用通行的白话来讲述平凡人的故事。

二、主要作家、作品

1、精读作品

《碾玉观音》

2、泛读作品

《志诚张主管》、《闹樊楼多情周胜仙》、《错斩崔宁》。

三、思考与练习

1、宋代的讲史话本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宋代的讲史话本主要有《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全相平话五种》等。

2、宋代小说话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主要的代表作是什么? 参考答案:宋代小说话本一般为短篇故事,多表现现实生活,其中爱情和公案题材比较多。作品人物多为下层百姓中的平凡人物,形象鲜明,颇具个性色彩,善于通过行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女性形象塑造尤为成功,如《快嘴李翠莲》中的李翠莲、《碾玉观音》中的璩秀秀等。情节安排曲折生动,脉络清晰,引人入胜。基本运用白话,通俗简明,生动活泼,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代表作有《错斩崔宁》、《碾玉观音》、《志诚张主管》、《闹樊楼多情周胜仙》等。

3、宋代话本的地位如何?

参考答案: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宋元话本的出现“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中国小说史的历史变迁》)。宋代话本小说与长期以文言文为语言的中国古代文学传统完全不同,它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次将白话作为小说的语言进行创作。在人物塑造上,宋代话本小说以平凡人物为主,不再将非凡人物作为主要的塑造对象,这是中国小说进一步走向平民化的标志。另外,宋代话本小说采取的是在“说话”这样的场景里展开故事的叙述方式,这样的叙述模式后来成了白话小说的经典叙述方式。以上几个方面对于明清小说、白话小说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第五章 辽金文学

一、基本知识

1、《论诗绝句三十首》:这是金代著名诗人受杜甫《戏为六绝句》的启发而作的一组论诗之作,对建安以来的诗歌作了较系统的论述,表明了他喜爱淳朴自然,反对雕琢华绝的文学观。

2、诸宫调

所谓诸宫调,就是流行于宋金元时期的一种讲唱文学。它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用不同宫调的若干短套联成长篇,杂以叙述,讲唱一个长篇故事。据传,其首创者是北宋末年的民间艺人孔三传。《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唯一部完整的诸宫调作品。

二、主要作家、作品

1、精读作品

元好问《岐阳》之

二、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2、泛读作品

元好问如《雁门道中书所见》、《癸巳五月三日北渡》、《论诗绝句三十首》。

三、思考与练习

1、元好问的诗歌创作有何特色?

参考答案:元好问生长于金元易代之际,所以,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对金元之际的民族矛盾有较多的表现。艺术上,元好问的诗既有南方诗人词藻华美的优点,又有北人风格刚劲的特色。语言精炼准确,富有表现力。虽有雕琢之功,但无斧凿之痕。所以后世对他的评价很高。

2、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对元稹《莺莺传》有何发展?

参考答案:董解元保留了《莺莺传》的大致情节,但在四个方面作了较大的改动:在思想上,改变了原作对张生始乱终弃行为的偏袒和对女性的偏见,突出了歌颂婚姻自由的主题,使作品有了本质的提高;在人物塑造上,不仅增添了不少人物,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主人公的性格,使之成为正面形象,而且个性更为鲜明。例如张生,原来是一个玩弄女性的人物,董解元将他改编成一个有情有义、始终忠于爱情的正面人物。又如崔莺莺,原来是委曲求全、逆来顺受的弱者,董解元将她写成了一个大胆追求爱情的坚强女性。在情节安排上,增加了佛殿相逢、月下联吟、兵围普救寺、长亭送别、村店惊梦等情节,使故事更为曲折生动。在艺术手法上,大量吸收古曲诗词的典雅词语和借景抒情的手法,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使作品更具诗意,同时,又吸收了大量的民间口语,使作品更生动活泼。〖参考书目〗

1、唐宋词选注》,唐圭璋等选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

2、《唐宋词选释》,俞平伯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3、《唐宋词通论》,吴熊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4、《宋诗选注》,钱锺书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5、《宋文选》,四川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6、《宋元小说史》,萧相恺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部分)授课教案

彭玉平

第一讲 宋代文学概说

1.陈寅恪说:“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文学是宋代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环。

2.宋代社会的特点:宋代从960-1279年,共319年,其中以1127年为界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阶段。其社会特点可概括为:(1)对外关系特别软弱;(2)内部政权特别稳定;(3)文官制度相当成熟;(4)城市经济相当发达。

3.宋代文人的特点:(1)官吏与文人的结合;(2)社会责任感强;(3)兼擅多种文学样式。

4.宋代文学的特点:(1)主题上充满了沉甸甸的政治关怀与道德意识,以及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悲凉情绪;(2)讲究理趣,好发议论;(3)讲究格律技巧以及法度和用典;(4)浪漫主义精神减少了,现实主义精神得以张扬,恢宏雄健的气概削弱了,而深入细致的钻研精神则大大增强了。

5.宋代文学的分体特点:(1)宋诗的成就可以与宋词相提并论,但风格与唐诗和宋词不同,整体上含蓄、深沉,以文为诗成为基本风气;(2)宋词被称为“一代之文学”,词人与词作众多,风格总体上偏于艳科,特别讲究抒情性与音乐性,并形成婉约与豪放两大流派;(3)宋文在思想内容上与现实政治关系密切,总体风格是平易自然、流畅婉转;(4)俗文学如说话、杂剧、南戏也较有成就。

第二讲 宋初诗文革新运动

1.宋初诗歌的三大流派:(1)白居易体—浅俗平易。代表人物是徐铉与王禹偁。徐铉作有《柳枝辞》,近似民歌。王禹偁早年作有不少讽谕诗,如《对雪》等。(2)贾岛、姚合体—境界狭仄,语言工巧。代表人物是林逋、潘阆以及“九僧”。林逋的代表作是《山园小梅》。(3)李商隐体—绵密富丽。代表人物是杨亿、刘筠、钱惟演。其唱和诗集名《西昆酬唱集》。

2.宋初散文的创作特色及其理论:大致分两类:(1)重道的一派,以柳开、穆修为代表,主张通过复兴古文来复兴儒道。(2)重文的一派,以王禹偁为代表,主张在内容上“传道”与“明心”结合,艺术上讲究自由流畅、亦骈亦散的风格。

第三讲 北宋前中期的词

1.晏殊 字同叔。少以神童应召,受到真宗的赏识,赐同进士出身。仁宗时官至宰相。爱好文学,发现并提拔了一批政治和文学方面的人才。晏殊的词集名《珠玉集》,代表作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等。他的词主要受冯延巳的影响,语言清淡自然,以白描为主,不失精巧之美。内容上以表达他对人生的思索及孤独感为主。

2.张先 字子野。生性浪漫。有“张三中”、“张三影”之称。词集名《张子野词》。他的词多写长调,风格也逐渐背离婉约的传统,趋于明白爽快、铺张详尽。

3.欧阳修 欧阳修是北宋前中期的文坛领袖。他的词主要受到冯延巳的影响。词集名《六一词》、《醉翁琴趣外篇》等,存词240多首。其词的总体风格是典雅,擅长用平常的景象和普通的语言,描绘出悠远的意境,如《踏莎行》(侯馆梅残)等,即为代表。除此之外,欧阳修的词也有俚俗化的风格,这类词主要继承了唐代民间词的传统。

4.晏几道 字叔原,号小山。其词与父亲晏殊齐名,并称“二晏”,都属婉约一派。晏几道的性格为人,黄庭坚在《小山词序》中概括为“四痴”。其词集初名《乐府补亡》,后以《小山词》为名行世。晏几道的词以写爱情为主,在深沉中露出奔放,在温柔中显示真率。在创作方式上以追忆为主要特色。

5.宋代前中期词的共同特色:(1)在体制上以小令、中调为主,长调较少。(2)在题材上主要写男女相思、感时伤别,较为狭窄。(3)在语言上以典雅精巧、清丽流畅为主要特色。(4)在表现手法上,以委婉细腻、含蓄温柔为主。

第四讲 柳 永

1.柳永的生平与家世 柳永先祖原籍河东(今属山西省),后迁居福建崇安。柳永家族自唐代以来即为书香世家。柳永早年为应科举考试而长期滞留京城,留连于青楼楚馆之间,渐以词名,但也应词名太盛而影响到科举考试的成功。考中进士后又因此而影响到仕途的升迁。

2.柳永对词的内容方面的贡献 柳永的词集名《乐章集》,存词200多首,堪称是宋代第一位专业词人。他对词史的贡献,就内容而言,主要表现在:(1)多描写具有现实感情和现实环境中的女性。(2)擅长写作描写离别与羁旅之情的词。(3)描写城市风物的词也颇具特色。

3.柳永对词的艺术方面的贡献(1)发展了慢词,扩大了词的表现力。(2)语言上雅俗结合。(3)音调优美,格律考究。

4.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1)直接影响到当时和北宋中后期的词风。(2)“凡有井水饮处,辄能歌柳词。”(3)“掩众制而尽其妙。”(4)其俗词上承敦煌词的传统,下启金元散曲谐俗语言风格的开端。

第五讲 欧阳修与北宋中期的诗文革新运动

1.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特点:(1)该运动在北宋初年即已开始,但在理论上和创作上未能取得明显成就。欧阳修的参与并领导,使该运动迅速走向成功。(2)宋诗的特点主要是在这一时期得以确立,宋代散文也在这一时期确立其正宗的地位。(3)这一运动主要是针对晚唐五代和北宋初年的不良文风而展开的,提倡唐代韩愈、柳宗元的古文风格。其复古与革新都有很深的现实背景。

2.欧阳修的生平与政治思想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江西庐陵人。他四岁时,父亲去世,主要由母亲进行启蒙教育。后偶尔读到韩愈的文集,遂以之为师。欧阳修的政治态度前期较开明,而后期则较为保守。曾任枢密副使和参知政事等职。

3.欧阳修领导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并取得成功的原因:(1)依靠政权的力量自上而下推进文风变革。(2)欧阳修善于发现和团结一批有创作力的人才,形成某种集团性的力量。(3)有一套相对合理的创作主张。(4)欧阳修自身的创作为其理论作出了典范。

4.欧阳修的散文创作。欧阳修在文学上和政治上的先进性都主要是通过散文体现出来的。他的散文可分为三类:(1)论道之文。代表作有《答吴充秀才书》等,体现了他论道而兼重实际的文风。(2)论政之文。代表作有《朋党论》、《与高司谏书》等,在洞达世情的同时,体现出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情。(3)抒情之文。代表作有《醉翁亭记》、《秋声赋》等,作者将抒情与叙事、议论结合起来,使情感的表达更加丰富多彩。欧阳修散文的主流艺术特色是平易自然又委婉曲折。

5.欧阳修的诗歌创作。内容上可分三类:(1)反映人民生活和军国大事的诗歌。代表作有《食糟民》、《边户》等。(2)表现自己仕途中的各种遭遇,抒发自己的坦荡胸怀和旷达精神。代表作有《戏答元珍》等。(3)反映民风民俗以及咏物的诗歌。其诗歌总体艺术特色是:风格以平淡为主,但含意深婉,脉络细密;也有浓烈的议论化和散文化倾向。

第六讲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续)

1.梅尧臣与苏舜钦并称“苏梅”,在诗文革新运动中,欧阳修的贡献主要在散文方面,而“苏梅”的贡献则主要在诗歌方面。后代学者称赞他们开创了宋诗的新格局。

2.梅尧臣,字圣俞,安徽宣城人。曾任尚书都官员外郎。有《宛陵先生集》,存诗8200多首。梅尧臣在诗歌风格上推崇平淡古雅,但要求以创新为基本前提。他的大部分诗歌以琐碎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从中往往加进一些哲理性的内容,朝思理深密方向发展,创造出一种内敛的、令人心境平静的美。

3.苏舜卿,字子美,河南开封人。与改革派范仲淹等时相过从,政治上亦受其影响。晚年被削职为民。他以诗歌创作驰名,所作感情激越,风格豪放雄健,语言畅达,代表作有《城南感怀呈永叔》。另有一些写景小诗,也别具韵味,如《淮中晚泊犊头》等。

4.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主要以政治家的身份驰名。他的散文以政论文为主,代表作有《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答司马谏议书》等,散文的艺术特点是:逻辑性强,论证严密,立意新颖,语言简朴有力,气势不凡。其诗歌的成就总体上要超过散文,从内容上可分为4类:政治诗,怀古诗,咏怀诗,写景诗。怀古诗的代表作有《明妃曲二首》等,写景诗有《泊船瓜洲》等,艺术上以“雅丽精绝”著称。

5.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以散文驰名,以“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而自成一家。代表作有《墨池记》、《醒心亭记》等。

6.苏洵与两个儿子苏轼、苏辙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著有《嘉祐集》,其文学成就主要在政论文方面,有战国策士之风,代表作有《六国论》等。

7.苏辙著有《栾城集》,其散文以“论事精确,修辞简严”著称,代表作有《上枢密韩太尉书》、《黄州快哉亭记》等。

第七讲 苏 轼

1.苏轼的生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19岁考中进士,因与改革派的矛盾,仕途颇为曲折。后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晚年更被贬至琼州。从政治上看,苏轼也许是个失败者,但他的人格是端正伟大的。

2.苏轼的思想与性格。苏轼的思想特点是:主儒术而不迂腐,参佛老而不沉溺。儒家的忠君爱民、道家的因任自然、佛家的自我解脱都在不同的时候起着不同的作用,共同维护着苏轼的完整人生。苏轼的性格也有两重性:一方面,他是一个耿介正直、坦率真挚、宁失其意不失其正的人,故性格中有极认真极执着的一面;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随缘自适、处逆如顺的人,故性格中又有极随便、极通脱、极放达的一面。

3.苏轼的散文创作。可分三类:(1)论述文(包括政论文与史论文)。代表作有《留侯论》与《教战守策》等。(2)叙事记游之文。代表作有《喜雨亭记》、《超然台记》、《赤壁赋》等。(3)书札、序跋和杂文。苏轼散文的主要风格是:自由畅达,随物赋形。

4.苏轼的诗歌创作。苏轼的文学创作以诗歌的数量最多,达2700多首,内容题材多样,无论是表现自我、反映现实、歌颂山河,还是品评艺术、描写风俗,都是佳作纷陈。苏轼的最大特色就是善于从自然中体悟人生哲理,如《和子由渑池怀旧》、《题西林壁》等。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是(1)讲究才学,重视才气与学问。(2)多发议论。(3)善用比喻。(4)时有雅谑。

第八讲 苏 轼(续)

1.苏轼的词。苏轼是北宋继柳永之后第二位对词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词人。但他的词在当时引发了两种绝然不同的争论:一方面,有人充分肯定其对词的开拓和革新之功;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他“以诗为词”,要非本色。

2.苏轼词在内容方面的突破。苏轼的词被称为“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他的词可分为三类:(1)抒情词。苏轼的抒情词具有严肃博大的特点,具体包括从政之情、爱国之情、怀古之情、人伦之情等。(2)咏物词。苏轼词中约有30首咏物词。他的咏物词形神兼备,富有寄托,代

表作有《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和《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等。(3)农村词。苏轼的农村词约有10多首,代表作为《浣溪沙》五首,时作者在徐州任上。

3.苏轼词在风格上的突破。苏轼词风可分三类:(1)豪放风格。这是苏轼故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代表作有《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2)旷达风格。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风。(3)婉约风格。苏轼婉约词的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第九讲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1.黄庭坚的生平与思想。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他生长在一个文学氛围特别浓厚的家族。并与苏轼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关系。在思想上也与苏轼接近,以儒家为本位,圆融佛、道两家,因此内心洞达世事,外表和光同尘。

2.黄庭坚的文学主张。作为江西诗派的领袖,黄庭坚提出了一套独特的诗歌理论:(1)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2)追求格韵高绝的境界,好用拗律,押险韵。(3)好用奇字僻典,刻意苦吟。总之,黄庭坚的文学

主张,主要侧重在创作技巧方面,对宋诗的艺术作出了贡献;但因为比较忽视现实生活,所以作品的思想价值相当有限。

3.黄庭坚的诗歌创作。黄庭坚著有《豫章黄先生集》,存诗近2000首,其中律诗的成就较高。代表作有《寄黄几复》等。前人评论黄庭坚的诗歌“清新奇崛”、“自出己意以为诗”。黄庭坚的诗学地位也由此奠定。

4.江西诗派的由来与发展。由于黄庭坚的诗歌在当时形成了很大的影响,许多诗人都追随他的诗风,逐渐形成了“江西诗派”。南宋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派宗社图》,首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下附诗人20余人,江西诗派的名称由此而来。元代方回又以杜甫为“一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三宗”,明确提出“一祖三宗”之说,揭示了江西诗派的源流。

第十讲 周邦彦与北宋后期的词

1.黄庭坚的词。黄庭坚的词集名《山谷琴趣外篇》,一名《山谷词》,存词180多首。黄庭坚的词在当时与秦观并称“秦七黄九”,但实际上黄庭坚的词并未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黄庭坚作词先学柳永,后学苏轼。他的一些婉约词颇有晏殊、欧阳修的风格,如《清平乐》(春归何处)等,一向受到后人的好评。

2.秦观的词。秦观,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号淮海居士,江苏高邮人。“苏门四学士”之一,而其词则在“四学士”中影响最大。秦观年轻时即受到苏轼、王安石等人的赏识,他的一生也因为与苏轼的关系而沉浮不定,后人称他为“古之伤心人”。其词集名《淮海居士长短句》。秦观早年的词主要写客游汴京、扬州时与歌妓情感往还之事。秦观也写了不少羁旅行役之作,如《踏莎行》(雾失楼台)等。他的小令则将感伤写得细腻生动,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等。秦观还有一些感情相对亮丽的词,如《鹊桥仙》(纤云弄巧)等。

3.秦观词的艺术特色:(1)擅长描绘凄迷感伤的意境,将外在之景与内在之情结合起来,极具艺术感染力。(2)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段,写景、抒情更为形象生动。(3)语言精美而平易,遣词典雅凝练,雅俗共赏。其不足是风格较弱,缺少力量之美。

4.贺铸的词。贺铸字方回,著有《东山词》,为贺铸自行编定。贺铸出身较好,个性倔犟,有侠客之风。其词风多样,张耒在《东山词集序》中概括贺铸词有盛丽、妖冶、幽洁、悲壮四种风格,总体上具备刚柔相济的特点。他词的主导风格是继承了传统的婉约词风,代表作有《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等。贺铸词的艺术特点是:(1)意象重叠。(2)注重锻炼字面,善于点化前人语句入词。

第十一讲 周邦彦与北宋后期的词(续)

1.周邦彦的生平。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青年时代读书广博,但生性放浪。后在太学读书,因献《汴都赋》而为宋神宗赏识,由太学生提拔为太学正。徽宗时,因精通音乐,善作词,提举大晟府。

2.周邦彦的词集名《清真集》,一名《片玉词》,存词200余首。他的词在内容上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反而抽掉了柳永词中的市民情趣,擅长用精致的语言和形式描写一般士人的情感,但在艺术上,把北宋词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被后人誉为“结北开南”的重要人物。

3.周邦彦词的艺术特点:(1)善于铺叙,结构谨严;描摹物态,曲尽其妙。(2)句法奇警,辞气高华,造语精工,风格浑厚和雅。(3)精于声律,音韵优美。

第十二讲 李清照与南宋前期的词

1.李清照的生平。自号易安居士,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以文章受知苏轼。李清照在少女时代即兼擅多艺。18岁时嫁给太学生赵明诚,两人极为恩爱。后因北宋新、旧党争,而回到家乡度过了近十年时光。南渡后,赵明诚因病去世,李清照辗转流浪于浙江金华与临安一带,郁郁而终。

2.李清照词的情感基调。李清照的词集名《漱玉词》,存词40余首。她的词在情感上以“愁”为主,可以北宋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围绕自己的闺阁生活来写,以闺愁和夫妇别离之愁为主;后期词的“愁”情则以家国之思为主。

3.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1)善于捕捉细小而生动的形象,来表达自己难以言传的感受和情感上的微妙变化。(2)语言精工自然,雅俗共赏。

4.李清照词的影响。李清照的词在南宋初年即开始流传,并被宋人誉为南宋女词人之首,明清两代学者誉其词为婉约派的典范。

第十三讲 李清照与南宋前期的词(续)

1.张元干,字仲宗,自号芦川居士,福建永福人。著有《芦川词》。曾作《贺新郎》词送给因主战而被贬的胡诠,以明心志。除了悲悼中州沦丧、志士流放以外,也表现了他们由来已久的深情厚谊。其词作风格在慷慨悲凉之外,也有清丽婉转的一面。

2.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安徽和县人。曾与奸相秦桧结怨,屡受打击。他积极支持张浚北伐。著有《于湖居士长短句》,存词220余

首。代表作有《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和《念奴娇》(洞庭青草)等,其词风明显受到苏轼的影响,他是从苏轼到辛弃疾豪放词派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人物。

第十四讲 陆游与南宋前中期的诗歌

1.南宋前中期出现了“中兴四大诗人”,即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均以诗歌擅名天下。其中陆游影响最大,杨万里、范成大二家次之,尤袤作品则较少。

2.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水人。因与韩侂胄政见不合,隐居十五年不出,最后忧愤成疾而终。他著有《诚斋集》,存诗4200多首。他早年学诗,始学江西诗派、王安石等,继而学唐人绝句,最终深悟学即病,转以自然为师。所作诗歌构思新颖奇特,善于表现人物情态和稍纵即逝的场景;笔调幽默诙谐,语言通俗活泼,风格爽朗轻快,被称为“诚斋体”。代表作有《小池》、《闲居初夏午睡二绝句》等,情趣与理趣兼备。

3.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人。与杨万里为同榜进士,但范成大仕途畅达,官至参知政事。晚年退居石湖,因名其集为《石湖集》,存诗近2000首。他作诗师法众家,但能自出风格,兼有“清新妩媚”和“奔逸隽伟”的特点。他的诗歌注意揭露社会问题,代表作有《催租行》

和72首“使金诗”等;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则集古代田园诗之大成,体现出诗人独特的胸襟。

第十五讲 陆游与南宋前中期的诗歌(续)

1.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浙江绍兴人。他生活在一个有良好文学氛围的家庭。早年历经**,培养了他强烈的民族意识。他的一生,可分为三个时期:(1)19岁—44岁,为成家、应试及第一次被贬时期。(2)45岁—53岁,为从军及第二次被贬时期。(3)53岁—85岁,为第三次被贬及闲居时期。

2.陆游诗歌的创作主题。陆游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其诗集名《剑南诗稿》,存诗9300多首。其诗歌主题分为三个方面:(1)表现自己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迈理想以及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代表作有《书愤》、《金错刀行》等。(2)描写农村生活的诗歌,代表作有《游山西村》、《小园》等。(3)爱情诗,代表作有《沈园二首》等。

3.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1)渊源各家,风格多样,众体皆工。(2)高度的抒情性与强烈的感染力。(3)对偶工整,语言精致。

4.陆游的词,风格多样,既有表现忧愤之情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也有表现其精神气质的《卜算子》(驿外断桥边),还有表现自己爱情经历的《钗头风》(红酥手),等等。

第十六课讲 辛弃疾及其豪放词派

1.辛弃疾的生平与思想。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济南)人。辛弃疾早年受祖父辛赞影响,培育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他20多岁时,曾组织了一支抗金义军。并受当时义军统帅耿京的派遣,与南宋朝廷联系,试图里应外合,协同作战。后南下,任江阴签判,在此后四十余年的生涯中,他除了有一半时间辗转在江西、福建等地任地方官外,大部分时间赋闲在家。作为一个主战派,他有勇有谋,但生不逢时,郁郁而终。

2.辛弃疾词的分类。辛弃疾的词集名《稼轩长短句》,存词600余首,是宋代存词最多的词人。他的词大致可分为三类:(1)爱国词。主要追忆当年的抗金生活,抒发自己的报国壮志,表达对于沦陷区人民的同情和对投降派的愤懑之情。代表作有《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2)农村词。主要描写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以化解现实中的痛苦。代表作有《清平乐》(茅檐低小)等。(3)闲适词与言情词。代表作有《西江月?遣兴》和《祝英台近》(宝钗分)等。辛弃疾词的内容虽有差别,但都贯串着爱国主义的英雄情怀。

3.辛弃疾词的艺术特色:(1)以苍凉、雄奇、沉郁为主导风格,但不拘一格。(2)意境开阔,气势飞动。(3)多用比兴,博征典故,语言繁富。

4.苏轼与辛弃疾的异同。相同之处:两人都是至情至性之人。不同之处:(1)苏轼天性忠爱,自如畅达;辛弃疾气势沉雄,豪壮悲愤。(2)苏轼词风旷达,辛弃疾词风豪健。

5.辛派词人。在辛弃疾爱国情怀和豪放风格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风格相近的词人,如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被称为辛派词人。

第十七讲 姜夔与宋末格律词派

1.随着宋末社会和议之风的盛行,文人士大夫的报国热情慢慢下降,意志消沉的伤感弥漫文坛,艺术化的文人生活重新流行。从词体的发展来看,宋词也到了总结和集成的时期。宋末的词人一方面大力纠正辛派词人的粗疏,另一方面对词的语言技巧、形式等方面作了新的开掘和总结,逐渐形成了所谓“格律词派”,其代表人物是姜夔、吴文英、史达祖、王沂孙、周密和张炎等。

2.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属江西省)人。一生未入仕途,游幕于萧德藻、张鉴等人,晚年贫困而死。姜夔精通音乐,兼擅多艺,以词的成就最高,著有词集《白石道人歌曲》,存词80余首。他的词有感叹国事的内容,但在表达上低回深沉,如《扬州慢》(淮左名都)等;也有不少咏物词,仅咏梅的就有28首,其中代表作是《暗香》、《疏影》二首。

3.姜夔词的风格特点是“清空”,这一评价最初是由张炎提出的。“清空”的主要内涵是:(1)词中的情感,多属于文人士大夫那种高洁清雅的意趣。(2)在表现手法上,多追求言外之意和空灵的的神韵。(3)词中的语言、意象偏向淡雅素净。(4)词的意境以疏朗开阔为主,结构上有跳跃性。

第十八讲 姜夔与宋末格律词派(续)

1.吴文英,号梦窗,别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以布衣游幕终生。词集名《梦窗甲乙丙丁稿》,后易为《梦窗词集》,存词340多首。他的词风以密丽取胜,代表作有《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等。吴文英的词在艺术上注意锻炼字面,意旨幽深,结构跳荡。宋末张炎曾拟之如“七宝楼台”。自清代中期以来,梦窗词一直受到尊崇。

2.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汴京(今河南开封)人。著有《梅溪词》一卷,存词100余首。他的词情景交融,咏物、节序之作尤为人称道。代表作有《双双燕?咏燕》等。

3.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著有《花外集》,一名《碧山乐府》,存词50余首。他的词在语言上注意雕琢,故国之感深沉,清代常州词派列学词四家,尊王沂孙为一宗,代表作有《眉妩?新月》。

4.张炎,字叔夏,号玉田。著有《词源》二卷,上卷论音律,下卷论作法。词集名《山中白云词》,存词300余首。清代浙西词派奉为宗师之一。他的词以咏物著称,代表作有《解连环?孤雁》等。

第十九讲 南宋后期的诗歌

1.“四灵诗人”是指南宋后期生长在浙江永嘉的四个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赵师秀,号灵秀;翁卷,字灵舒。因为这四个诗人的字、号中都有一个“灵”字,所以称为“四灵”,也称“永嘉四灵”。他们在思想方面,漠视功名富贵,安于贫贱,以陶渊明为师。他们的诗歌在内容方面着重表现大自然的秀丽景色和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艺术上追慕晚唐隐逸诗风,崇尚平淡自然的风格,语言精炼,以白描为主要表现手法。

2.江湖诗派是指在南宋后期以江湖游士为主要成员,以献诗卖文为生活,基本上依附于权贵的一个文人群体,主要成员有范成大、戴复古等。杭

州书商陈起于1225年把以江湖诗人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汇刻为《江湖集》,江湖诗派因而得名。他们的诗歌题材以平民生活和世俗人情为主,风格率真自然,感情直露。

第二十讲 宋代话本

1.话本在宋代是指新体白话小说,也称为“平话”,它是“说话”艺人表演时所依据的底本。“说话”相当于今之“说书”,它起源于唐代,到宋代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说话”主要在勾栏、瓦舍中进行。宋代“说话”主要有三家:小说,讲史,说经。话本的体制包括题目、篇首、入话、头回、正话、篇尾六个部分。

2.现存宋代话本,小说类有《京本通俗小说》、《清平山堂话本》等,讲史类有《大宋宣和遗事》、《新编五代史平话》等,说经类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等。

3.话本塑造了不少市民形象,揭示了他们与封建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斗争,特别是表现了他们争取恋爱婚姻自由、反对封建压迫的民主思想。讲史类话本则体现了当时民众对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新的评价。话本在艺术上以通俗性和生动性为主要特征,特别是在人物语言和细节描写上更为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色。

4.话本,特别是讲史话本的出现,为后代长篇小说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在著作形式和故事情节方面对收到宋代话本的影响。

第三篇:【古代文学】名词解释作家风格宋代部分

【宋词】

①词为一代文学之标志

·词是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可以说是一代文学的标志。·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考》:“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②晚唐五代是文人词的初创时期,确立了: ·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

·题材取向:以女性、爱情为主 ·审美规范:以柔婉为主 ·从北宋建国至仁宗朝的初期(70多年),主要沿袭晚唐五代词风,但又有革新求变的一面。③宋词兴盛的文化背景:

·都市生活的繁华让文人开始讲求娱乐

·城市管理和唐代不一样,取消了商业区与住宅区的界限,不禁夜市——丰富了文人的娱乐 ·由君主提倡的纵欲享乐之风

·文人的观念:个人生活和官场生活完全分开:讲究“立朝之大节”,重大的内容用诗文写作,但个人生活注重享受,大量词的创作。【张先作词的特征】

·工于炼字炼句,尤喜用“影”字。·《苕溪渔隐丛话》引《古今诗话》:“有客谓子野曰:‘人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公曰:‘何不目之为张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此余平生所得意也。” ·炼句:范公偁《过庭录》:‘子野《一丛花令》一时盛传,永叔(欧阳修)尤爱之,恨未识其人,子野家南地。以故圣都,谒永叔,闻者以通,永叔倒屣迎之曰:“此乃‘桃杏嫁东风’郎中”。

【柳永词的风格特点】 ·词之三变:

·变音乐体制,大力创作慢词,运用铺叙手法,扩充了词的内容涵量,也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

·变内容,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和繁华的都市生活。·变语言,充分运用口语和俚语。【苏轼】

①词的创作理念:以词为诗:

·为了变革词风,苏轼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

·突破了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词中较成功的表现有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②苏轼词的风格:

·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还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 ·在词中与诗一样大量采用标题和小序的形式,大量用典 ③苏诗的风格: ·比喻生动新奇: ·如《百步洪》:“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运用博喻(即连用多个喻体)手法写洪水奔流,想象新奇 ·喜用典,大多稳妥精当、浑然天成:

·对仗既精工又活泼,严整与流动相结合,如“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使用流水对(有问有答)加句内对

·许多佳作刚柔相济,创作上有海纳百川的气度: ·他曾经模仿过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孟郊等前人,还有同时代的诗友黄庭坚的诗风,无不惟妙惟肖,有一种互相对立的融合,刚健又婀娜 【贺铸词的风格】

·词风奇特(文人武将融合的豪爽而细腻的多重性格致使了词风的奇特): ·柳永长调的绵延,苏轼以词为诗的创作路径,再加上宋词本身的婉约

·英雄豪气与儿女情长,开创了辛弃疾词的词风,有继承了晚唐温庭筠的柔婉风格 【周邦彦词的风格】

·长于铺叙,常常将顺叙、倒叙和插叙错综结合,时空结构上体现为跳跃性的回环往复式结构,章法严密而结构繁复多变。还善于增加并变换角度、层次;词风严整 ·善于融化前人诗句入词,浑然天成;

·在音律方面,调美、律严、字工。周邦彦与柳永一样,长于自度曲。他新创、自度的曲调共五十多调,虽然数量不及柳永,但声腔圆美,用字高雅,较之柳永所创的部分俗词俗调,更符合文人雅士尤其是通晓音律者的审美趣味。·被后人称为北宋婉约词的集大成者

·周邦彦的咏物词很多,他善将身世飘零之悲、仕途不顺之郁、情场失意之伤融入其中 ·南宋词重寄托的路数正是从周邦彦而始,这是周对后代的一大贡献 【李清照的词观】 ·词“别是一家”说:

·李清照认为,词是与诗不同的独立的抒情文体,词对音乐性和节奏感有更独特的要求,以便“协律”“可歌”,否则就失却了词自身的文体特性 ·音律上要分清浊、轻重 【辛弃疾的词风】

·内容博大精深,表现方式千变万化,语言不主故常

·刚柔相济:豪气中有缠绵,刚劲中有婉约,这是过于粗豪的其他辛派词人不可企及之处 ·亦庄亦谐 ·“以文为词”:

·辛弃疾对词风的变革,将古文辞赋中常用的章法和议论、对话等手法移植于词,增强了词作的艺术表现力

·遥承苏轼,词既可抒情也可说理,几乎与诗具有同样的作用,因此词作与词人的社会生活联系紧密,词人的艺术个性日益鲜明

·与十二世纪下半叶的南渡词人群体不同,辛弃疾、陆游未南渡,壮志未酬,词风雄健 【宋诗】 ①宋诗的特征 ·另一种美学范式 ·“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钱钟书《谈艺录》)·对后世的影响不亚于唐诗

·宋诗的特征在中唐就已经出现,不是一日之功 ②宋初诗坛:三体 效法对象

代表人物

白体

白居易

李昉、王禹偁

西昆体(声势最盛,因《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李商隐、唐彦谦

杨亿

晚唐体

贾岛、姚合林逋

【黄庭坚的诗风】 ·“山谷体”:

·往往包含多层意思,章法回旋曲折,绝不平铺直叙 ·运用修辞手段,善于出奇制胜 ·但有时求奇过甚,不够自然 ·重视炼字造句,务去陈言

·句中音节打破常规、律诗多用拗句 【江西诗派】

·得名于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 ·“江西”即宋代的江南西路,黄庭坚及诗派中的11人是江西人

·北宋末南宋初逐渐形成江西诗派,这是两宋之际诗坛上最重要的现象 ·方回提出“一祖三宗”: ·“一祖”:杜甫; ·“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杨万里的诗风】 ·诚斋体:

·想象丰富,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和变态进行生动逼真的刻画 ·诙谐幽默,语言通俗活泼

第四篇:中国古代文学

一、填空

1、隋朝李谔的《上隋高帝革文华书》

2、“初唐四杰” 王勃 杨烔卢照邻 骆宾王()

3、“文章四友”:杜审言 李峤 苏味道 崔融

4、“吴中四士”:指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

5、洛中八俊是北宋和南宋交接时期,在洛中地区活跃的八位文人,他们被记载于宋代楼钥《攻愧集》第七十一卷。历史上,只有其中的三人被确认,这“三俊”分别有“诗俊”陈与义、“词俊”朱敦儒和“文俊”富直柔。其代表作品有《登岳阳楼》和《墨梅》(陈与义)、《雨中花》(朱敦儒)等。

6、《春江花月夜》

7、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好颜色。“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8、宋之问 沈佺期 成为律诗定型的标志

9、“三吏”: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 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10、王士源说孟浩然的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矣

11、《黄鹤楼》崔颢 被称为“有俊才,无士行”

12、元结的《系乐府》中《贫妇词》《去乡悲》《农臣怨》

13、诗鬼 李贺

14、诗豪 刘禹锡“刘白”:刘禹锡和白居易

15、“二王”:王叔文、王丕

16、南宋四大家: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17、“七绝圣手”“诗家之夫子”是指 王昌龄

18、“皮陆”:陆龟蒙、皮日休

二、问答题(简答题)(什么是上官体、城斋体、易安体?其特点)

上官体:指唐初贞观、龙朔之间,以宫廷使人上官仪诗风为代表的封合应诏之作,绮靡浮艳,是齐梁宫体诗的余风。工于五言,追求形式技巧与声辞之美宫廷化诗风,但有一种天然媚美之致,体现了较为健康开朗的创作心态和雍容典雅的气度,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的最高水平典范,对律师形势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31页《箧中集》:诗集名,元结收沈千远、赵微明、孟云卿、张彪、王季友等诗二十四首,命名为《箧中集》。他们诗中没有盛唐诗中那种慷慨豪雄情调,而以悲愤写人生疾苦,他们是最先感受到哀败景象到来的一群人,冷眼旁观,走向写实。元结把他们的诗作编在一个集子里,给予了很多的评价。元结主张诗应有规讽寄托,有益政教,故选录其中以警时人。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初唐诗人。他们均是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吃哦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干人下的雄杰之气。他们的是重视抒发一己之情和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同时,他们反对继承齐梁遗风的上官体,积极开拓诗歌的思想题材领域,倡导有“骨气”的刚健之诗,为初唐诗坛吹进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使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开始形成,但他们的诗仍残留不少南唐遗风。

山水田园诗:是盛唐最有影响的诗歌流派之一,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多仕途失意,受佛道思想

影响较深,寻求隐匿,因而诗中多描写山水田园的自然风光。其诗风清新流利,常常表现出静谧恬淡的境界。王维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

边塞诗:是盛唐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之涣等。他们继承并发展了魏晋、隋及唐初以来边塞诗的创作传统,以深刻的边塞生活体验多方面反映边塞生活,表现了巩固国防,为国立功的英雄主义气概和进取精神。诗歌反映了盛唐时代气息,开阔了诗歌创作题材,气势磅礴,乐观向上,描写生动形象,风格雄浑豪放,富有艺术感染力,促进盛唐诗歌的繁荣。

大历诗风:指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使人的共同创作风貌。他们大多青年时期在开元太平盛世度过,受过盛唐文化的熏陶,可由安史之乱引发的近十年的空前战乱,使他们心里状态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的诗,不再有李白的自信与气势,也没有杜甫的反映现实的激愤和深广情怀,但也有少量盛唐余韵,民生疾苦,但大量作品表现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追求清净高逸的情调,淡远凄静的情志,虽以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但气骨顿衰,转录出中唐面目。代表有李端、卢纶、韩翃、钱起、司空曙等。

大历十才子:

1、大历,是唐代宗李豫的年号。十才子,指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伟、夏侯审。因在大历年间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而为世人瞩目。他们创作成就高低不一,钱起被公认为十才子之冠。

2、他们的诗歌内容上主要写日常生活细事、自然风物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冷清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的隐逸风调

3、艺术表现以谢朓为宗,讲究格律辞藻,追求清雅闲淡

4、手法上工于白描写景,技巧趋于细腻雕琢,大都写的精致工整,带有大历诗特有的情思韵味。

5、“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

郊寒岛瘦:对中唐诗人孟郊和贾岛的称谓。孟郊一生困顿,贫寒凄苦,其诗也常道穷愁凄凉;贾岛的诗注重字句的雕琢、推敲。因二人诗歌都有清峤硬瘦,好作苦语,固有此称。

唐传奇:是在前代志怪小说和史传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言小说,它注重作品的审美价值,注重小说的愉悦性情作用,油菜形成“作意好奇”、“始有意为小说”的特点。其题材扩大,篇幅加长,情节完整、描写细腻,注重人物思想刻画,展示人物命运,反映复杂社会,代表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质变,标志我国小说发展到成熟阶段。代表有王度的《古镜记》白行简的《李娃传》

变文:也简称“变”,是寺院僧侣向听众做通俗宣传的一种文体,是转变的一种底本。这种文体盛行于唐代。因清光绪年间才从甘肃敦煌藏经洞发现,故又称“敦煌变文”。现存的变文,其内容一为佛经故事,如《降魔变文》,一为民间故事和历史故事,如《伍子胥变文》,一为当时当地的重大的人物和事件,如《张议潮变文》。变文对我国通俗讲唱文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花间集》: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后蜀赵崇祚编,收录唐、五代词人温庭筠、黄埔松、韦庄等十巴家词500首,欧阳炯作《花间集序》,指出这些词人把视野完全转向女性姿色和生活情欲,艺术上文采繁华,轻柔艳丽,崇尚雕饰,形成缛采轻艳的花间词风,对词体影响极大,“诗庄词媚”一说成因即与它有关。

新乐府运动:是有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的反映现实的诗歌革新运动。“新乐府”一名,是白居易相对汉乐府而提出的,标榜“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创作宗旨,强调诗歌“补差时政”“泄导人情”的社会功能,提出诗歌通俗话的具体要求。不论是古题还是新题,只要是为事而作,都被看做是新乐府诗。

俗讲:与僧讲对立的概念。佛教传入中土后,僧徒为弘扬佛法,利用说唱手段为俗众讲佛家

教义宗教活动。是一种讲道通俗化的手段。主要来源于六朝以来佛家的讲道化俗手段:“转读”和“唱导”。唐代形成俗讲。

变文:或简称“变”。是转变的底本。敦煌说唱类作品中保留较多。一种说唱艺术,适应普通民众的审美趣味,也有佛教文学的影响。想象丰富,语言活泼。是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散韵结合。

260韩愈诗风:

278张王乐府:张籍王建 古文运动: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317晚唐小品:在古文走向衰落的过程中,晚唐小品却异军突起,大放光彩,是韩愈、柳宗元杂说、寓言小品等文体在新形势下的继续和发展,也是晚唐日趋尖锐的各种社会矛盾的产物。基本特点一是篇幅短小精悍二是多为刺时之作有的放矢,批判性强三是情感炽热,生气贯注。其代表作家有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

318“三十六体”:晚唐令狐楚、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等人擅长骈体文,其中李、温、段三人齐名,时号“三十六体”(三人在其兄弟中皆排行第第十六,故有此称)

“西昆体”

苦吟诗人

三、阅读翻译题()

(1)也是论述题,原文:魏征《隋书文学传序》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斌斌,尽善尽美矣。

翻译:

分析:“贵于清绮”是对追求声律辞藻的南朝诗风的概括,偏重于诗的声辞之美而言,宜于咏歌是其所长,缘情绮靡而流于轻艳纤弱则为其所短。“重乎气质”指北朝诗歌特有的真挚朴厚的情感力量和气势,贞刚壮大是其所长,而表现形式的简古质朴或理胜其词,则是一种缺憾。二192页(2)原文: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东方公1足下2:文章道弊五百年矣3。汉、魏风骨4,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5。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6竞繁,而兴寄7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8也。一9昨于解三10处,见明公《咏孤桐篇》11,骨气端翔12,音情顿挫13,光英朗练14,有金石声15。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16。不图正始之音17复睹于兹18,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19。解君20云:“张茂先

21、何敬祖22,东方生23与其比肩。”仆亦以为知言也。故感叹雅制24,作《修竹诗》一首,当有知音以传示之

翻译:东方公足下:文之道衰弊,已经有五百年之久了(指从西晋至唐初),汉魏时期优秀的风骨传统,晋宋虽然没能流传下来,然而在现存的文献中有可以找到证明。我闲暇的时候曾经欣赏齐梁的诗歌,(觉得)当时的创作过分追求词采的华丽,而缺乏内在的比兴寄托,每每感慨万千。回想古人,常常担心浮艳绮靡(的文风充斥文坛),而风雅之风就此沉寂下去,因此心中很是不安。自从昨日于解三处欣赏了您的《咏孤桐》诗,深深地感到诗中透露出一种端直飞动的风骨美,声情并茂,抑扬起伏,表达鲜明精练,音韵铿锵悦耳。于是乎心目为之一新,消除了那种沉闷和抑郁之感。没想到(您的诗作)又感受到了正始之音,也可以令建安时代的作者感到欣慰。解君说:“您可以与晋代的张华、何劭相比肩”,我认为这是知音之言。所以感叹于雅制(的复兴),所以写了这首《修竹诗》,自然期待献给

分析:

241页(3)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 唐兴,官举大振。历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后,文变之体极焉。然而莫不好古者遗近,务华者去实;效齐、梁则不逮于魏、晋,工乐府则力屈于五言;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浓莫备。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其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翻译:

分析:沈宋:是指初唐诗人沈佺期同宋之问的并称。二人之所以著名,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律诗形式方面所做的贡献。他们的五七言近体诗歌作品标志着五七言律体的定型。

苏李:指苏武、李陵。过去把汉时期的无名氏的诗都附会在他们的笔下。最早见于《文选》。是汉代文人诗的代表。

曹刘:是指曹植与刘祯,二者均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刘勰曾在《文心雕龙》中把二者并称。

颜谢:是指南朝宋诗人颜延之和东晋诗人谢灵运,后者被钟嵘称为“元嘉之雄”。

徐庾:是指南朝梁、陈时期文学家徐陵和北周文学家庾信。他们集六朝诗作之大成。

四、论述题(选取一篇默写分析其内容及艺术特色 李煜 虞美人)

南北文学的优缺点或区别

初唐统治者提倡的是什么样的文风?对后来的唐文学的发展有何影响? 225页论述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特点

233页 为什么杜甫的诗被称为史诗?

240页 杜甫诗的艺术风格

257页 韩孟(韩愈和孟郊)诗派的理论主张

267页李贺的诗歌特征

276页简述韩愈的“以文为诗”

277页新乐府诗歌的特征

284页简述白居易新乐府创作主张

303页简述韩愈柳宗元 古文运动的主张(散文艺术成就308)

357页论述李商隐的艺术成就

五、综合题(任选一名诗人或词人的作品分析其内容和风格,或任选作品分析唐诗宋词的区分)如:375页李煜《虞美人》

第五篇:中国古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高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并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

2.沈、宋:沈佺期、宋之问的并称,二人皆为初唐宫廷诗人,同以五言律诗见长。他们在总结前人和当代人应用声律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新唐书·宋之问传》)的工作,为律诗在平仄粘对、句数用韵方面的定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以后作诗的人有明确的规格可以遵循。律诗形式的定型,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江湖诗派是稍晚于四灵,并受四灵影响的一个诗派,因作品多收入《江湖集》而得名。他们多为落 二.填空题

1“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王昌龄

2.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为历来所公认的主要风格沉郁顿挫

3.在韩孟诗派中,以瘦硬奇警为诗风特点,直接影响宋代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是贾岛 4.唐代文学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安史之乱为分界线

5.白居易的生平与思想可分前后两期,以四十四岁时被贬江洲司马为分界线

6.北宋 三.简答题

1.《春江花月夜》是著名的七言歌行,被闻一多赞美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有如下特点: 的境界,色彩上偏于素净。

7.陈子昂在著名的《修竹篇序》里表达了他的诗歌革新主张。首先,他用“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概括了前代文学的弊病和不足;其次,他明确标举“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反对没有风骨、没有兴寄的作品; 四.论述题

1.黄庭坚诗歌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阐明了具体的写诗办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黄庭坚认为,“文章最忌随人后”(《赠谢敞王博喻》)、“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题乐毅论后》),主张创新。创新的办法是“以故为新”。“以故为新”的具体办法就是“夺胎换骨”,即“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冷斋夜话》卷一引)。这就意味着创新是建立在对前人作品的加工改造上,一是不改变前人作品的意思,但用新的语言来表达;一是袭用前人的语言,但表达的是新的意思。此外,他还对诗歌句眼的设置、句律的运用、章法的安排等发表了具体的意见。这样的办法切实可行,而且立竿见影,对学诗者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2.《长恨歌》主要根据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传说,白居易的本意是要“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所以,诗的前一部分对君主的耽色误国和贵妃的专宠有所讽刺。但是,一方面由于作者对明皇的看法存在着矛盾,毕竟这个历史人物既是安史之乱的制造者又是“五十年太平天子”和悲剧的承担者,所以在描述杨、李爱情悲剧本身时,又抱着同情态度,用了许多动人的情节和语言把这场悲剧写得缠绵悱恻,使得诗歌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历史原貌,成为一篇以咏叹李、杨爱情为主,充满感伤情调的“风情”诗了。这就出现了双重主题彼此纠缠的现象。既有讽刺,又有同情。诗的客观效果是同情远远地超过了讽刺。因而《长恨歌》留给读者的,主要不是对唐明皇和杨贵妃荒淫误国的批判,而是对刻骨铭心的爱情的深深感动。3.盛唐诗歌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体制大备,艺术精湛,思想和艺术都超越前代而臻于唐五代诗的顶峰。欣欣向荣的时代造就了一代人胸襟开阔、抱负远大、热情开朗、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也激起了他们入世与出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从而在内容方面形成盛唐诗歌所特有的理想主义、英雄性格和浪漫色彩,在艺术上则表现出清新自然、雄健高华、兴象超妙、声律圆融的鲜明特色。(要结合作品和例子回答)

4.高适、岑参同以边塞诗擅名,同长于七言歌行,诗风同样豪放。但也有不同:“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在反映现实的深度方面,高适诗超过岑参;在题材丰富新奇方面,岑参超过高适。高适诗将追求不朽功名的高昂意气,与冷峻直面现实的悲慨相结合,苦难与崇高相对照,表现出慷慨悲壮的美;岑参诗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具有浪漫色彩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奇伟壮丽之美。艺术上高适诗以沉雄质气和浑厚骨力取胜,殷璠称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岑参诗意奇、语奇、调奇,殷璠评其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

下载中国古代文学(宋代)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古代文学(宋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1、 远古时期的歌谣和神话是中国文学的源头 2、 马克思将上古神话科学地定义为“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得自然界和社会形态。 3、 保存最......

    中国古代文学

    孙悟空形象来源分析 《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奇书”之一。更是一部群众创作和文人创作相结合的作品。《西游记》是以唐玄......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一、默写 1、曹操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

    中国古代文学[本站推荐]

    1、白体——这群诗人主要效法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易清雅。故称“白体”。(也称“香山派”) 2、“晚唐体”是宋初模仿唐......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唐代所有诗人别称: 诗骨 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诗杰 王勃,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诗狂 贺知章,秉......

    中国古代文学练习题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自曹操的( ) A《短歌行》B《蒿里行》C《步出夏门行》D《苦寒行》 2、《让县自明本志令》的作者是 A曹丕B曹......

    中国古代文学作业

    1.第1题 清代常州词派的代表人物是。 A.张惠言B.朱彝尊 C.陈维崧 D.纳兰性德 您的答案:A 2.第2题 李清照是今( )人。 A.河南 B.江西 C.湖南D.山东 您的答案:D 3.第4题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