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业

时间:2019-05-13 21:55: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学作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古代文学作业》。

第一篇:中国古代文学作业

1.第1题

清代常州词派的代表人物是()。

A.张惠言B.朱彝尊 C.陈维崧 D.纳兰性德

您的答案:A 2.第2题

李清照是今()人。

A.河南 B.江西 C.湖南D.山东

您的答案:D 3.第4题

《桃花扇》的基本故事是()。

A.李甲和杜十娘的爱情故事 B.柳梦梅和杜丽娘的爱情故事 C.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 D.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您的答案:C 4.第5题

元末杨维桢以诗得名,其乐府诗多揭露社会黑暗,竹枝词则饶有民歌风味,当时人称他的诗歌为()。

A.铁笛体B.东维体 C.铁崖体 D.廉夫体

您的答案:C 5.第8题

下列作家不属于金代的是()。A.蔡松年 B.党怀英C.吴激 D.刘因

您的答案:D 6.第10题

竟陵派提倡的诗风是()。

A.典雅工丽 B.幽深孤峭C.清新自然D.温柔敦厚

您的答案:B 7.第11题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是()提倡的口号。

A.公安三袁 B.袁枚C.前后七子 D.沈德潜

您的答案:C 8.第12题

《窦娥冤》的作者是()

A.马致远B.关汉卿C.白朴 D.王实甫

您的答案:B

9.第14题

晚明思想和文学革新的旗手是()。

A.李贽B.袁宏道 C.钟惺D.谭元春 您的答案:A 10.第15题

《四时田园杂兴》是()退隐石湖时所作。

A.范成大B.杨万里 C.陆游D.张耒

您的答案:A 11.第17题

桐城派后期的中心人物是()。

A.方苞 B.曾国藩C.魏源D.梅曾亮

您的答案:B 12.第20题

钟嗣成的()是研究元杂剧最早的珍贵资料。

A.《青楼集》B.《录鬼簿》 C.《曲律》D.《元曲选》

您的答案:B 13.第24题

()编刊《六十家小说》,即《清平山堂话本》,成为最早的话本专集。A.洪楩 B.凌濛初C.陆人龙 D.冯梦龙

您的答案:A 14.第29题

王士禛诗歌理论的主要主张是()。

A.格调说B.神韵说 C.肌理说 D.性灵说

您的答案:B 15.第35题

《娇红记》是部爱情剧,作者()。A.孙钟龄 B.汤显祖C.孟称舜 D.李渔

您的答案:C 16.第38题

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指()。

A.黄庭坚B.杜甫C.陈师道D.陈与义

您的答案:B 17.第39题

晏几道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词写与歌女重逢时的情形,今昔对比,百感交集。此词的词牌名为《

A.鹧鸪天B.临江仙 C.踏莎行 D.木兰花慢

您的答案:A 18.第40题

《白石词》是()的作品。

A.姜夔B.吴文英C.辛弃疾 D.李清照

您的答案:A 19.第42题

》。

柳永流传至今的词作共二百多首,其词集名为《

》。

A.乐章集B.花间集C.珠玉词D.小山词

您的答案:A 20.第44题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是黄庭坚《

》中的诗句。A.登快阁 B.寄黄几复C.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D.题竹石牧牛

您的答案:A 21.第3题

关汉卿的杂剧有()

A.《汉宫秋》B.《窦娥冤》 C.《西蜀梦》 D.《张生煮海》

您的答案:B,C 22.第9题

周邦彦的词以(CE)内容为主。

A.政治斗争B.田园风光C.羁旅之愁D.爱国豪情 E.艳情

23.第13题

永嘉四灵指(ACDE)。A.徐玑B.陆游 C.徐照 D.翁卷 E.赵师秀 24.第16题

《三国演义》在语言上吸收了()的成就,使用了一种比较平易浅近的文言进行创作。

A.传记文学 B.诗歌C.说唱文学 D.才子佳人小说

您的答案:A,C 25.第23题

下列作家属于江西诗派的是()。

A.陈师道 B.陆游 C.苏轼D.黄庭坚

您的答案:A,D 26.第30题

清初的小说大致可以分为下列系统()。

A.为〈金瓶梅〉系统,以家庭生活为描写的中心,著名的有署名西周生的《醒世姻缘传》。B.为《水浒传》系统,写英雄传奇,著名的有陈枕的《水浒后传》。

C.为《三国演义》系统,主要是演义历史的通俗小说,著名的有《梼杌闲评》。D.为才子佳人系统的小说,较有成就的署名名教中人的《好逑传》。

您的答案:A,B,C,D 27.第33题

下列属于辛派词人词集的是()。

A.《龙川词》B.《碧山乐府》C.《草窗词》 D.《后村别调》 E.《须溪词》

您的答案:A,D,E

28.第34题 朱彝尊的词标榜南宋,推崇()。

A.苏轼B.李清照C.姜夔 D.张炎

您的答案:C,D 29.第41题

清词中兴的表现是()。

A.出现了不少词作大家B.词的创作数量不仅超过了元明两代,而且超过宋代

C.创作了大量新的词牌D.词学理论得到了很大发展E.词作的整理和编辑获得很大的成就

您的答案:A,B,D,E 30.第43题

张先被人称为 “张三影”。这三影指()。

A.云破月来花弄影B.帘压卷花影C.堕轻絮无影D.洞户银蟾移影

您的答案:A,B,C 31.第6题

江西诗派都为江西人。

您的答案:错误

32.第7题

陈维崧词学姜张一派,风格委婉。

您的答案:错误

33.第18题

王实甫的《西厢记》有五本二十折。

您的答案:正确

34.第19题

陈师道作诗力求“朴拙”之美。

您的答案:正确

35.第21题

袁枚论诗主张肌理说。

您的答案:错误

36.第22题

元好问的独特诗风是情感悲凉而骨力苍劲。

您的答案:正确

37.第25题

南戏《琵琶记》的作者是王实甫。

您的答案:错误

38.第26题

章回小说是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您的答案:正确

39.第27题

《金瓶梅》是经过作者完整构思独立创作的作品。

您的答案:正确

40.第28题

公安派的文学成就主要在词曲,特别是一些游记、尺牍、随笔等小品文。

您的答案:错误 41.第31题

侠义公案小说的开山之作是《施公案》。

您的答案:正确

42.第32题

《水浒传》全书在结构上具有相对独立与整体一致相结合的特点。

您的答案:正确

43.第36题

李渔的传奇无一不是地地道道的场上之剧。

您的答案:正确

44.第37题

《儒林外史》属于讽刺小说。

您的答案:正确

45.第45题

元好问的一些诗歌作于身陷蒙古兵围城之际。

您的答案:正确

第二篇:中国古代文学作业答案(仅供参考)

中国古代文学作业答案(仅供参考)

一、名词解释

1、九流十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西汉学者刘歆作《七略》,其中《诸子略》将先秦和汉初诸子学派分为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十家中小说家属于艺文,除去不算,称为九流。

2、楚辞:一是指出现在战国时代、楚国地区出现的一种新的诗体,代表作家有屈原和宋玉等,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九辩》等;二是指战国以及汉人用这种新诗体写出的作品;三是指汉人把上述作品编辑在一起而成的一部作品集。

3、《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与门客集体编著一部的系统论说散文集,今存《内书》二十一篇,也称《淮南鸿烈》,约完成于武帝初年,编撰的目的是要总结古今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探寻天道、人事的规律,以备帝王之道。全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兼采先秦诸家,文风不拘一格。它是汉代学者对古代文化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汇集和综合。

4、汉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

5、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

6、《古诗十九首》:最早见载于萧统编的《文选》,因作者佚名,时代莫辨,风格相近,萧统泛题为“古诗”。诗非一人一时之作,作者是中下层文人,创作时代为东汉末年的桓帝、灵帝之世,思想内容呈现出复杂的时代特点,都带有生命意识觉醒后的感伤色彩。艺术上浑然天成,言近旨远,语短情长,耐人寻味。是汉代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7、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标志性艺术手段。简单地说,赋就是把诗人的情志或引用对象铺陈直叙出来;比就是比喻;兴就是起兴、发端,一般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它可以跟诗歌所抒发的情思有关,也可以无关。赋比兴后来成为我国诗歌创作的一种基本手法。

8、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顾名思义,一种笔法而已,或者说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曲笔的一面。

9、七体:七体形成于枚乘的骚体赋《七发》。七发就是说七事以启发太子,并以七段文字构成文章的本体。这种结构引起了后代的诸多模仿,《文选》遂将这些著作单列,命名为“七体”。

10、汉赋四大家:指汉代以创作大赋出名的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前二人为西汉赋家,后二人是东汉赋家。

二、论述题

1、论述《诗经》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思想内容:

(1)表现恋爱、婚姻题材的婚恋诗。这类诗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同时也是全书中写得最为精彩的部分,或写男女子相爱时的和谐欢乐,失恋时的痛苦忧伤,赞扬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和勇敢追求,如《关雎》;或写爱情和婚姻的不幸,表现女性在当时社会所受迫害、凌辱及被遗弃的痛苦,如《氓》。

(2)描写农业生产的农事诗。这类诗也很多,有的赞颂农业成就,夸耀田土广大、农夫众多、收获丰盛,如《周颂》中的《臣工》;有的描写欢快的劳动场面,如《周南?芣苡》;有的描写劳动生活的繁忙,如《豳风·七月》。

(3)关于战争和徭役的征役诗。这类诗主要表现战争和徭役给民众带来了沉重灾难和痛苦,或以征夫之口出之,或以思妇口吻言之,写来都感情真挚,声调凄楚,情节悲惨,如《君子于役》;也有少数表现爱国思想的作品,如《小雅•采薇》。

(4)颂歌。这类诗大都出自公卿列士或乐官之手,在三《颂》中保存最多,《雅》诗中也有不少,有的颂帝王歌天命,为周王统治的合理性寻求神学依据,如《文王》;有的颂战功扬王威,如《殷武》;有的颂宴饮赞嘉宾,如《鹿鸣》。

(5)反映社会矛盾、揭露批判现实的怨刺诗。这类诗主要存于《雅》诗和《国风》中,带有乱世的鲜明印记。“二雅”中的怨刺诗多为公卿列士的讽谕劝戒之作,的借古讽今,如《荡》;更多的是针砭时弊,指斥昏君,如《民劳》;还有一些以斥责奸佞为主题,如《巷伯》。《国风》中的怨刺诗多出自民间,更直接地反映了下层民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其内容更深广,怨愤更强烈,讽刺也更尖刻,具有更激烈的批判精神,如《硕鼠》。

(6)周民族的史诗。《大雅》里保存了五首古老的周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以粗线条较完整地勾画出周族发祥、创业、建国、兴盛的光辉历史,远古传世的史诗极少,此组诗显得格外珍贵。

艺术特点:

(1)写实和抒情的融合①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

②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

③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感情。

(2)赋、比、兴的艺术手段

①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它可以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

②比一般说就是比喻。

③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就兴与诗歌情思的关系而言,基本有相关和不相关两种情形。

(3)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①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

②以四言为基本句式。

③节奏鲜明,音韵谐洽,有天然的音乐美感。

(4)语言也很有特色

①词汇十分丰富。

②是大量运用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不但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更细腻地传达出诗人曲折细微的情感和物象的活泼情状。

2、简述《离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思想内容:

(1)提出了“美政”理想,要求政治革新。“美政”的具体内容,即效法古圣贤君“举贤授能”、“修明法度”。诗人主张不分出身贵贱,唯贤是举;改革弊政,取消贵族垄断政治的特权。他竭力抨击违背法度的黑暗政治,指控腐朽贵族钻营取巧,谄谀求宠,结党营私,任人唯亲,嫉贤妒能;他还大胆揭露楚王的反复无常和昏庸无能。

(2)诗中洋溢着热爱国家关心人民疾苦的强烈爱国激情。诗人关心祖国的前途,为了改变祖国昏暗政治,他不顾个人祸福荣辱。他始终为祖国的富强而斗争,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即使追求救国的幻想破灭,他也始终不离开祖国一步,最后以身殉国,表现了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3)坚持正义,反对奸邪,表现出“九死不悔”的斗争精神。诗人的一生,始终处于险恶的现实矛盾之中,但他坚持理想,决不同流合污,更不向恶势力妥协,一种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贯穿在《离骚》全篇之中。

艺术成就:

(1)《离骚》的创作方法是浪漫主义的,诗人通过神奇的幻想,借助绚丽多彩的神话传说构造非现实的境界。情感炽烈,具有鲜明的自我表现色彩。

(2)《离骚》创造性地运用了香草美人比兴象征的手法。

(3)结构宏伟严密。幻想与现实、记叙与议论、描写与交待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安排得错落有致,波澜起伏。在结构上,以“岂余心之可惩”为界,分为前后两大部分。

(4)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离骚》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诗体,句式参差错落,通篇隔句句尾用“兮”,形成了完整而富于变化的新体诗。《离骚》多采用楚国方言,富于地方色彩。

3、分析《左传》的文学成就。

(1)善于叙事,精于剪裁。它叙述战争和复杂的历史事件时,真实生动,重点突出,有条不紊,委婉周详,富有故事性。

(2)善于刻画人物形象。《左传》或选取富有个性特征的语言和行动来显现人物的生动形象,或在诸多矛盾冲突中揭示人物心理活动与性格特征,或通过故事情节的补叙丰富人物形象,或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深化人物的本质特征等,手法非常高妙。

(3)语言简炼而丰润,含蕴而畅达,曲折而尽情,极富表现力。特别是书中写出的大量外交辞令,更充分显示出作者驾驭语言的高度能力。

4、结合作品,谈谈《史记》的文学成就。

(1)历史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史记》描写人物多,范围广,形神兼备,大多具有典型性,其塑造人物形象,善于准确捕捉历史人物的特征和精心选材,善于通过矛盾冲突描写、虚实相生手法、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对比映衬等来刻划人物。

(2)叙事和场面描写悲壮慷慨,诙谐滑稽。《史记》塑造的人物多是具有悲壮之美悲剧人物,与此相应,其叙事与场面描写多具有悲壮色彩。《史记》的叙事和场面描写,还有诙谐滑稽的喜剧美。这类描写虽不及前者 多,但也不在少数,最集中的表现是《滑稽列传》,其中的人物言谈行事,均注重讽谏,诙谐风趣,轻松幽默,逗人发笑。

(3)浓郁的抒情性。司马迁的不幸遭遇使他满怀悲愤,他将这种浓郁的感情融入《史记》创作中,因而其笔下的人物刻划和论赞中都跳跃着太史公诗人般的激情,如《屈原列传》是一支屈原伟大人格的赞歌,《项羽本纪》是一首充满悲壮叹惋之情的英雄史诗,《伯夷列传》是一首喷发出愤激不平之情的怨刺诗。

(4)刚柔相济,以刚为主的艺术风格。《史记》的艺术风格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既有阴柔之美,又有阳刚之美。总体上看,全书以阳刚之美为主。这主要表现在:气魄宏伟,笔力千钧;内容奇伟,惊心动魄;气势凌厉,一泻千里。

(5)结构和语言。《史记》整体结构系统宏伟,人物传记的结构,一般开头先介绍人物姓氏、籍贯,中间是记叙主体,选择与人物性格、事功最相关的几事件进行叙述,结尾以太史公曰表作者自己之意见。具体每篇传记的写作,有时又比较灵活。其人物传记,又有分传、合传、寄传、杂传,这也是作者根据人物的性格及事功,进行的结构安排。其结构对后世史书及传记文学的创作有深远影响。语言上也取得了很高成就:首先是人物语言富于个性化特征,如正直口吃的周昌廷争之言、毛遂自荐之语,最突出的是陈涉、项羽、刘邦表述早年的抱负之语的不同表现;其次是作者的叙述语言通俗、简洁、精炼,富于感情,有很强的表现力。有些语言接近当时口语,有的直接用民谣、谚语,这使其语言更丰富,富于表现力。

5、汉乐府民歌主要反映哪些内容?

(1)表现民众的悲苦、怨恨与反抗。这类民歌,远超先秦民歌“怨刺”的界限,反映了新的时代特点。

(2)控诉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

(3)反映爱情、婚姻、家庭问题这一永恒主题,并藉之歌颂了当时人们追求的坚贞爱情和他们反抗封建礼教的斗争。

(4)汉乐府民歌中还有一些寓言诗,善用拟人手法,想象奇特丰富,曲折暴露了统治者地凶残,表现了人民忧生惧祸的心理,并留下了一些有益的社会生活经验。

(5)汉乐府民歌中还有一篇以劳动为题材的名篇——《江南》,用反复咏唱的形式,描绘鱼儿在莲叶四周戏游的情景,表现了采莲青年男女欢愉的心情,展示了江南水乡明媚秀丽的风光。

6、《庄子》散文在艺术上有哪些成就?

(1)它善于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情节性强的寓言故事说理,将文学与哲理熔为一炉,使深邃的哲理形象生动,充满情趣。这些寓言想象丰富,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浪漫色彩和说服力、感染力。

(2)《庄子》想象丰富,构思奇特,选象组象,大胆夸张,波诡云谲,意境雄阔,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3)《庄子》的语言,在诸子中成就也最高,不仅嘻笑怒骂,激情澎湃,气势磅礴,而且语汇丰富,造语新词,如“游刃有余”、“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等,至今还广为运用。

7、汉大赋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作家和作品?

特点:

(1)篇幅较长,结构宏大,一般都在千字以上。

(2)善于用铺陈、夸张的手法,富丽的辞藻。

(3)侧重铺写宫苑、京都、宫殿、山川等壮丽事物,帝王的政治、军事、祭祀等重大活动,以及帝王贵族声色犬马、畋猎驰逐等生活。

(4)主旨则既美且刺。其效果往往是“劝百讽一”。

(5)多采用主客问答式,赋文一般由序、正文(主客彼此夸耀)、结尾(往往以一方向另一方诚服作结),序和结尾一般用散文,正文以韵文为主。

主要作家和作品:

(1)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2)扬雄《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

(3)班固《两都赋》。

(4)张衡《二京赋》。

8、简述《孟子》的艺术特色。

(1)雄辩色彩

①把握对方心理,循循诱导,引导对方不知不觉地投入到自己设置的机关中,使对方心悦诚服。

②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被纳入,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逼近,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

(2)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①典型事例,如《齐恒晋文之事章》中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实。

②比喻,如为了说明“不能”与“不为”,以“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这折枝”。③寓言故事,如《梁惠王》“五十步笑百步”、《公孙丑上》“揠苗助长”等。

9、试析楚辞中“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

(1)香草意象有两层含义:

①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诗人有时以香草自称,有时又用来指称他尊敬的人,所有这些人,都具有高洁的人格。

②是与恶草相对,象征者政治斗争的双方。

(2)美人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喻君王,或自喻,其中最集中的表现在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以男女婚约的变化喻君臣关系的改变,不仅形象生动,还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

10、结合具体作品,简述汉赋发展不同阶段的三种主流形式。

(1)第一个阶段是从汉初到武帝即位。这一阶段流行骚体赋,贾谊是其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有《吊屈原赋》、《鵩鸟赋》;大赋也开始形成,出现了枚乘的《七发》。

(2)第二个阶段从汉武帝到东汉中期。此期大赋创作最为兴盛,著名的汉赋四大家皆出此期,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的《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骚赋和小赋创作无法与之相比,但亦未中止。

(3)第三个阶段从东汉中叶以后至汉末。这是大赋衰微期,抒情小赋的勃兴期,代表作有张衡的《归田赋》。

第三篇:古代文学作业

《窦娥冤》是关汉卿杂剧中最出色的代表作。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认为它“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①”。关于这篇作品的主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说它“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窳败的政治,异常强烈地表现了长期遭受压迫的人民群众的反抗情绪②”。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则认定它是表现“对传统的封建制度以及维护这个制度的思想、道德、习俗表示抗争③”这个主题。总之,学术界大都认为这部作品的主题是反封建。对这个学术界比较笼统的看法,我不敢苟同。本文拟从作品的人物形象和关汉卿对原型的创造两方面剖析作品主题,从而揭示《窦娥冤》的悲剧实质。一

文学作品是通过其描写的生活和塑造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主题的。分析《窦娥冤》的主题就应由此入手。这部作品反映的内容是窦娥与张驴儿、桃杌的冲突。张驴儿这样的恶棍流氓和桃杌这种贪官污吏的产生,固然与封建社会有关,但他们毕竟不是封建社会的化身,何况封建制度对他们也是严惩不贷的。只有在封建社会秩序遭到破坏时,这些人渣才可能肆意横行而逍遥法外。因此,惩治流氓和贪官,从根本上说也是一种恢复封建秩序的努力,当然也体现了人民的某些愿望。我们不可简单地把这种行为看成是反封建的表现。窦娥反抗张驴儿和桃杌的行动,是一种善与恶的斗争,而不是反封建的表现。

如果再结合窦娥的形象作一些分析,这个看法就会显得更清楚明了。窦娥的抗争举动依据的思想武器是封建礼教对它灌输的“三从四德”。她身上带有浓厚的封建意识,她的悲剧性格是封建文化道德塑造而成的,这主要表现在对命运的逆来顺受、贞节和孝的思想行为上。七岁的窦娥被生父窦天章以四十两银子为代价,卖到高利贷者蔡婆婆家做童养媳。可是还不到二十岁,她就与婆婆一道守寡了。经历了幼年失母、少年离父、青春丧偶的窦娥,在遭受深重苦难时询问道:“满腹闲愁,数年禁受,天知否?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④”显然,她独守空房,对“长则是急煎煎按不住意中焦,闷沉沉展不彻眉尘皱”死水般的生活是哀怨的。但她把这种悲惨遭遇归结为“莫不是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莫不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今也波生招祸尤?”认为今生苦难是前世注定的。这是典型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思想。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在《论语·季氏》里告诫人们要敬畏天命:“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后世儒家紧步其后尘,把知命、畏命、安生立命当作共有的人性要求。这样,命定观念在中国也就影响深远,它让人消极处世,顺时而处,随遇而安,消蚀了人掌握自身命运的愿望,把人变成了天命的奴隶,导致人性萎缩。窦娥在悲剧命运面前,没有想到改变现状,她为了脱离苦海,情愿逆来顺受,尽孝守节:“劝今人早将来世修,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词须应口。”一副活脱脱对天命小心敬畏的神态。有的学者列举窦娥在第三折里唱的曲词,即(正官·端正好)“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滚绣球)中“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以此断定窦娥不信天命,“是她对封建秩序所表示的怀疑⑤”,这种说法值得推敲。其实,窦娥在这里怨天恨地只是一种愤怒感情的抒发,窦娥这样一个安分守己的善良女子,竟遭冤刑,不能不产生一种“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屈原式怨愤。还有窦娥指责天地昏庸糊涂,并不意味着她不信天命,说明她还是承认有天地这样一个神在,她临刑前发下的三桩誓愿就是明证,并坚信“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她的天命观并没有动摇。在这里,不管老天是糊涂得善恶颠倒、贤愚不分,还是清醒得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都统一于窦娥主体意识丧失的精神状态,既然一切皆由命定,皆天数,那么希求脱离人世苦海,只能借助于超现实力量的实现,当然是一种虚幻的实现。这种宿命论式的心理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特质。

封建文化塑造窦娥另一个性格是贞烈观念。面对流氓张驴儿父子的逼婚,蔡婆婆无奈只好顺从,而窦娥则坚决不从,这是她倔强个性的闪光,是对自己人格和尊严的维护。在张驴儿诬陷窦娥毒死其父并以此来要挟时,窦娥仍大义凛然地严辞拒绝。不过,我们也应看到,促使她反抗张驴儿的道德力量来自封建礼教的贞烈观。豆蔻年华的她想的是:“我一马难将两鞍,想男儿在日曾两年匹配,却教我改嫁他人,其实做不得。”极力克制人的自然本能的要求。虽然她曾有过空房难守的感叹,却始终恪守“一女不嫁二夫”的戒律,从未想到也不敢想寡妇再嫁的事。她不但是贞节观的自觉遵守者,还是这种思想的维护者。她对婆婆“妇道”的动摇进行指责:“婆婆也,怕没的贞心儿自守,到今日招着这村老子,领着个半死囚。”并用“黄金浮世宝,白发故人稀”非议她婆婆的行为,极力用“妇无二适之文”的妇道坚定其婆婆的封建礼教立场。我们不妨这样假设,假如窦娥不是面对张驴儿,而是碰上怜香惜玉如贾宝玉那样的英俊少年,同样也会被拒之门外。因为再嫁对窦娥来说,是奇耻大辱。

这是一种扭曲的人性。自宋代二程和朱熹对贞烈态度加严后,夫死守节,差不多成为每个妇女应尽的义务。但即使是提倡“饿死事小,失节是大”的程颐在家族面前也会恢复一点人性。程颐的甥女丧夫后,程怕胞姐过于伤心,遂即迎甥女归家,后再嫁他人。他不恪守自己倡言的信条,说明他也知道节烈观违背人性。窦娥自觉抵制正常欲望。从某种程度看,这种悲剧烈似法场屠戮。

关汉卿着力描绘的窦娥性格是孝。在《窦娥冤》第一折里,我们看到,窦娥虽遭年幼失母、少年离父、青春丧偶等一连串的人生打击,但她想的是“我将这婆待养,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词须应口。”她活着仿佛就是为了尽孝。她劝阻婆婆再嫁,既是出于封建礼教的立场,也是出于对婆婆的关心:“我替你到细细愁:愁则愁兴阑珊咽不下交欢酒”。在大堂下被打得皮开肉绽,她没有屈服,当昏官要打她婆婆时,她却忙说,“住住住,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罢。”宁可冒被杀的危险,也要尽力保护婆婆,表现她性格的善良。在她被押往刑场的路上,她请求绕道走后街,不要走前街,以免被她婆婆看见,这样好减轻她的痛苦,写出悲剧主人公的心地高洁。冤案平反以后,她想的不是自己,不是官居要职的父亲,而是那个曾和自己相依为命,眼下年老衰迈、无依无靠的婆婆。她嘱咐父亲收养她婆婆。她这种温顺、善良、孝顺的品格,千载之下尤令人动容。这样一个温顺的人,却无端地被社会黑暗势力蹂躏而死,悲剧也具有了撼动人心的力量。

孝是美德,然而过分的孝也是一种人性的悲哀, 窦娥所体现的牺牲精神便是如此。封建社会,孝与不孝,既是伦理问题,又是法律问题。在古代,一方面通过行政表彰孝,对孝子孝女摇着甜蜜的橄榄枝,另一方面又用刀剑惩处不孝之人,不孝是“十恶不赦”之罪。在教化和屠刀的强制下,孝终于积淀为中国人普遍的伦理精神。子女在这种文化气候中,被训练成循规蹈矩小心敬畏的义务型人格,没有个体意识。这种礼教对女性要求尤严。《仪礼·丧服》中最早规定“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限定了女子终身处于卑贱的地位。在《礼记·昏义篇》有所谓“妇顺者,顺于姑舅,和于室人”的说法,并要在出嫁之前三个月“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亦即“四德”。班昭的《女诫》是“女四书”之首(其他三部是唐宋若莘《女论语》、明成祖的徐皇后《内训》、明刘氏的《女范捷录》,这几部都是女人写的,由此可见封建礼教毒害之深),对“三从四德”进行详尽阐述。其中有所谓“曲从”,就是公婆的意愿,不管对否都要俯首贴耳,不可失其欢心,否则就可能被丈夫遗弃。窦娥为了“孝”,竟献出宝贵的生命,这更是一种悲哀。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窦娥的形象是按封建文化的形象设计而成的,她的宿命论、贞烈观和只知尽义务的孝便是明证。这当然与那个时代的封建礼教的熏陶分不开。透过窦娥温驯、倔强的个性,我们可以感到她人性扭曲的一面,她严格按照封建礼教要求,压抑个人的正常欲求,只知守着清白宁静的生活,没有肉体的感情冲动;只知尽孝义务,从没想到自己。这是一种人性的悲剧,当然,这也许并非关汉卿原作的本意,他不可能用现在的眼光来理解人生,可幸的是他按生活本来的样子记下来了,窦娥的形象也就显得血肉丰满,给后人留下了分析思考的空间。但窦娥决不是反封建的形象,这是可以肯定的。

二、仅仅从人物形象理解悲剧主旨是不够的。按照西方新批评派人物罗兰﹒巴特的理论,读者分析作品的主题不一定是作家的本意。为了进一步探索《窦娥冤》的作品主题,我们有必要分析作家对原型的改造。

众所周知,关汉卿是借助“东海孝妇”这个原型创作了震耳发聩之作——《感天动地窦娥冤》。这样,《窦娥冤》也可看成是历史剧。“东海孝妇”的故事最早见于刘向《说苑﹒贵德》,叙述东海有孝妇“无子、少寡,养其姑甚谨。其姑欲嫁之,终不肯。”他婆婆怕耽误她的青春,上吊自杀。她姑子却以孝妇杀母告官,竟被锻炼成词。于公(于定国之父)虽对此有疑议,但“数争不能得”,“太守竟杀孝妇。郡枯旱三年。”后来于公在新太守前为孝妇陈述冤情,天降大雨,此后的干宝《搜神》里除上述内容外,又有新情节,孝妇周青行刑时,车载十丈竹竿,上悬五幡,对众人立誓道:“青若有罪,愿杀,血当顺下,青若枉死,血当逆流⑥”。此外《淮南子》有段话对关汉卿也有启发:“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谗之王,王系之狱;仰天哭,夏五月天为之霜。”此事也被关汉卿移用到窦娥身上,也可看成是《窦娥冤》的原型之一。

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载体。集体无意识是凝聚着几乎人类有史以来的情感经验而又是很难被个体意识证明的心理层次。而作为文化的集体无意识也是一种传统,人类不仅在血缘上继承着祖先的传统和历史,而且在文化上也继承着祖先的传统和历史。不过,这传统同我们的主体意识中的传统不是一回事,因为原型所包含的传统存在于人类无意识的范畴中。精神分析理论者认为:“艺术家从无意识中激活原始意象,并对它加工造型精心制作,乃有一部分完整的作品的诞生。⑦”这里的原始意象即原型。荣格认为,太阳下没有新的东西,一切新说皆有其历史的原型,关汉卿创作只是让原型复活,赋予传统美德的讴歌,那么,《窦娥冤》中也就不会有反封建的主题。

仅从理论上讲还显得空泛,我们不妨看看关汉卿是如何进行艺术构思,重新诠释这个古老的故事的。

“东海孝妇”旨在表明于公断案公平。关汉卿同时的杰出作家王实甫、康进之都是根据这个故事写就一个同名剧本——《于公高门》。从剧目中就可看出他们太过依赖原型,这也许是他们的这部剧作没有流传下来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关汉卿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着眼点并不仅止于故事的传奇性,而是让孝妇作为悲剧主角,并赋予悲剧深刻的社会内涵,使窦娥的悲剧产生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戏剧效果。

在剧中,孝妇作为主人公,并名之为窦娥,关汉卿在她身上加上多重社会悲剧成份,作家把自己的时代复活到古代去。关汉卿在此创作过程中对原型孝妇作了较大的“变形”,笔者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窦娥因高利贷而成为童养媳。蒙古人打到欧洲,也带回了西方民族善于放羊羔利(高利贷)的那一套方法。朱东润先生对此在《元杂剧及其时代》有详尽的考证和论述,这里就不赘言⑧。高利贷在当时对朋友也不例外,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蔡婆婆被关汉卿作为高利贷者而存在,当然蔡婆婆不同于那些茹毛吮血的恶棍,她听天由命,是一个敦厚、善良的老人。窦娥因父亲借蔡婆婆二十两银子而成为蔡家童养媳,开始了她人生的悲剧旅程,这是她的第一层悲剧。

其次,窦娥吃官司不是因为婆婆自杀被姑子告发,而是由于流氓的无理取闹。在剧中,蔡婆的放贷对象蔡卢医因无法还钱,便将蔡婆婆骗至荒郊野岭企图杀她灭口赖帐,正巧张驴儿父子路过,救下蔡婆婆。这对无赖的爷俩儿遂以救人之恩要挟蔡婆婆和窦娥招之入赘。这样蔡婆婆引狼入室也就顺理成章,显出关汉卿的艺术手段的巧妙。窦娥也为此吃官司。与“东海孝妇”中的婆婆自杀而死相比,这样更突出窦娥的“孝”感天动地,强化了戏剧效果。写张驴儿的横行无忌,也写出那个时代的秩序扰乱。关于流氓横行,《元史》中也有记载,据陆德阳著的《流氓史》载⑨,流氓集团在元代达到鼎盛时期,元代有著名的扁担社集团。我们不妨看看元代对流氓众多的专称。无徒,《救风尘》第四折“淫乱心情歹,凶顽胆色粗,无徒,到处里胡为做。”以光棍和棍徒在元以后的书籍中广为使用,并加上修饰词,均专指流氓,如大棍、滩棍、青皮光棍、讼棍、恶棍、奸棍、流棍、赌棍、讼棍等等,由此可见元代流氓的猖狂。身受流氓的欺凌,是窦娥身上的第二层悲剧。

再看窦娥的第三层悲剧。张驴儿嫁祸于窦娥,企图用“官体”和“私体”来逼窦娥顺他,窦娥天真地相信官府“如明镜、清似水”,情愿与张驴儿见官。残酷的现实教育了她。楚州太守桃杌是个“告状来的要金银”的贪官。张驴儿向他跪下,他也跪下,祗候道:“相公,他是告状的,怎生跪着他?”太守道“你不知道,但来告状的,就是我的衣食父母。”几句插科打诨勾勒出元代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虽夸张,却真实。我们知道,元代郡邑正官完全是蒙古人或色目人。他们不了解中国文化,也不接受中国文化,如此郡邑正官,其治绩也可想见。元初军官与州县官都没有俸给,其必然的结果是掳掠、贪污。还有,元代科举制中断,由士人进身的官员很少,而由胥吏进身的却司空见惯,即使恢复科举后,“由进士入官者百之一,由吏致显要者十之八九。重要胥吏的情形仍十分严重。这些成年累月“手挚哭丧棒,囊揣滴泪钱”胥吏,上台以后,只会大行其搜刮之能事。这一切造成元代吏治的黑暗。你看,当窦娥辩诬时,桃杌的审判方式为“人是贱虫,不打不招”,在太守眼里,老百姓只是一条虫而已!这也是漫长封建社会人民地位的真实写照,尤其是妇女,还有“三从四德”的法律折磨着精神和肉体,如窦天章在剧中首先对女儿施以一连串的呵诉,怕女儿有违礼教,然后才代为伸冤。这里,窦娥在这位青天大老爷兼做父亲眼里,仍然是一条“虫”,一条循规蹈矩的“虫”。太守的“人是贱虫,不打不招”的这句直白暴露了 封建官僚严刑逼供的反动实质。窦娥捱尽严刑拷打,昏了又醒,醒了又昏,太守就是想屈打成招。只凭口供定案,而且不再复勘,法律野蛮、粗疏于此可见一斑。所以窦娥的一曲“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这喷射血泪的呼号是对草菅人命的封建吏治的强烈抗议,也是元代吏治黑暗的真实写照,据元史载,大德七年,一次就查勘出贪官污吏一万八千四百七十三人,而当时元代官吏总数不外两万六千人⑩。这样,关汉卿通过这对原型的加工,着重表现善良弱小百姓与强大黑暗势力之间的冲突,揭示窦娥悲剧的社会根源。窦娥遭受社会黑暗势力的层层压迫,她因高利贷的剥削而卖身为童养媳,因地痞流氓的横行霸道而吃官司,因贪官污吏的残民以逞而被冤杀。而官场的黑暗是悲剧的根源。联系第一部分的论述,我们可以认为,《窦娥冤》的悲剧主旨是人性的悲剧和社会的悲剧相交织。这样,人性的悲剧也就有了具体的社会内涵和历史背景。

对《窦娥冤》悲剧主旨分析,我们不能不发出这样的感慨:如果对扭曲、异化人性的封建文化不进行清理,而单单依靠好皇帝和清官来为民作主,那么,类似窦娥这样的悲剧,还会在中国大地上以生动丰富的形式一次次上演,经久不衰。

第四篇:古代文学作业

《全宋诗》诗人姓名汉语拼音索引

曹雨婷 a ai

哀谦

72-45610 ai

艾丑

63-39704 ai

艾可叔

68-43178 ai

艾可翁

68-43181 ai

艾性夫

ai

艾申

an

安德裕

an

安鸿渐

an

安积

an

安昌期

常嘉祺

an

安焘

an

安惇

an

安扶

an

安时

an

安丙

an

安如山

an

安鏖

an

安麟

ao

敖陶孙

ao

敖迈

陈春宇

bai

白子仪

bai

白贽

bai

白约

bai

白麟

bai

白彦惇

bai

白逊

bai

白丙

bai

白巽

bai

白珽

bai

白元礼

陈丹丹

bai

白元鉴

bao

包伯驺

70-44383

72-45336

1-454

2-1251

10-6804

10-6810 13-8700 16-10686 18-12374 28-18289 50-31169

62-39235 69-43313 72-45460

51-31873 72-45651

6-4271 6-4288 11-7333 15-10172

31-20091 34-21562 45-27852 48-29876 70-44272

72-45157

72-45292

51-31690

bao

包恢

56-35310 bao

包信

72-45374 bao

鲍当

3-1738 bao

鲍娘

12-8064 bao

鲍若虚

20-13448 bao

鲍粹

21-14139 bao

鲍慎由

22-14346 bao

鲍辉

22-14348

程立

bao

bao

bao

bao

bao

bao

bao

bao

bao

bei

褚杰

ben

bi

bi

bi

bi

bi

bi

bi

bi

bi

bi

单连振

bian

bian

bian

bian

bian

bian

bu

cai

cai

鲍朝宾

鲍彪

鲍同

鲍壄

鲍度

鲍輗

鲍寿孙

鲍鳌川

鲍承议

贝守一

本之

毕士安

毕世长

毕田

毕京

毕仲衍

毕仲游

毕仲愈

毕仲连

毕渐

毕公信

边公式

边惇德

边居谊

边维岳

卞震

卞育

卜祖仁

蔡用之

蔡齐

22-14770 33-21241 35-22354 50-31435 64-39995 70-44448

70-44470

72-45474

72-45592

62-38691 72-45322

1-297

2-1096 3-1724 3-1930

15-10181

18-11891

18-11949

18-12376 22-14436

72-45125

30-19433

43-26824

68-42869

72-45483

1-145

21-14136

72-45338

3-1838 3-1842

cai

蔡交

3-1843 cai

蔡准

5-3379

丁锦文

cai

蔡若水

7-4850 cai

蔡高

7-4893 cai

蔡挺

7-4899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董本立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董文宇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蔡冠卿

蔡延庆

蔡瑗

蔡承禧

蔡觌

蔡确

蔡肇

蔡载

蔡雍

蔡居厚

蔡安持

蔡薿

蔡莱

蔡佃

蔡枢

蔡伸

蔡振

蔡绦

蔡楙

蔡向

蔡说

蔡柟

蔡兹

蔡清臣

蔡宰

蔡如松

蔡洸

蔡元定

蔡必胜

蔡戡

8-5032

11-7733 12-8058

13-8715 13-9038 13-9075 20-13642 21-13836 21-14143

22-14508

22-14514 22-14726 22-14727 24-15734 29-18613 29-18902 30-19428 32-20359 32-20569 33-21234 34-21567 36-22565 37-22978

37-23080 38-23709

38-23712 38-23748

46-28923

48-30025 48-30034

冯艳泽

cai

蔡开

50-31438 cai

蔡幼学

51-31972 cai

蔡渊

51-32118 cai

蔡沆

51-32237 cai

蔡沈

54-33643 cai

蔡隽

55-34441 cai

蔡任

55-34726 cai

蔡格

57-35687 cai

cai

高姗姗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高晓龙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耿亮明

cao

cao

cao

cao

cao

cao

蔡模

蔡杭

蔡仲龙

蔡权

蔡凝

蔡元厉

蔡南学

蔡公亮

蔡郁

蔡逸

蔡必荐

蔡蒙吉

蔡正孙

蔡潭

蔡士裕

蔡光启

蔡崑

蔡王竦

蔡中道

蔡令将

蔡槃

蔡戡

曹翰

曹衍

曹谷

曹汝弼

曹修古

曹修睦

59-36831 59-37223

59-37370 60-37854 61-38660

65-40664

65-40849

66-41291 67-42124 68-42599

69-43275

70-43928

70-43989 71-44725

71-44832

71-45079 72-45121

72-45468

72-45516

72-45535 72-45689 48-30034 1-168 1-170 2-1049

2-1053

3-1581

3-1625

cao

曹文姬

3-1998 cao

曹颖叔

4-2703 cao

曹观

5-3347 cao

曹希蕴

7-4721

谷志瑞

cao

曹经

7-4855 cao

曹琰

8-5022 cao

曹确

12-7893 cao

cao

cao

cao

cao

cao

cao

韩利娜

cao

cao

cao

cao

cao

cao

cao

cao

cao

cao

贺晓青

cao

cao

cao

cao

cao

cao

cao

cao

cao

cao

胡清龙

cao

曹棐

曹辅

曹仁海

曹子方

曹元振

曹量

曹穞孙

曹纬

曹组

曹省

曹粹中

曹勋

曹筠

曹泳

曹绩

曹冠

曹逢时

曹训

曹彦约

曹绛

曹叔远

曹豳

曹一龙

曹邍

曹元发

曹泾

曹良史

曹道冲

12-7899 12-8393

18-11787

21-14144

24-15755 25-16471

30-19164 31-19976 31-19978 31-20076

32-20353 33-21032 35-22078 36-22571 37-23051 38-24027

43-26892 43-27206

51-32131 53-32843

53-32844 54-33990

63-39412 64-39993

64-40353 68-42870

69-43311

71-45071

cao

曹翊

72-45105 cao

曹坤

72-45158 cao

曹宗旦

72-45165 cao

曹既明

72-45233 cao

曹仙家

72-45291 cao

曹诚明

72-45311 cao

曹安

72-45329 cao

曹亨伯

72-45331 cao

曹清

72-45569

胡伟鹤

cen

cen

cen

cen

cen

cha

cha

cha

cha

cha

cha

胡小杰

cha

cha

chai

chai

chai

chai

chai

chai

chai

chai

黄志祥

chan

chan

chang

chang

chang

chang

chang

chang

岑宗旦

岑象求

岑硕

岑全

岑津

查元方

查道

查深

查应辰

查许国

查籥

查蔤

查藻

柴成务

柴宗庆

柴援

柴中行

柴中守

柴望

柴随亨

柴元彪

阐夔

阐炜

常秩

常安民

常傅正

常禕

常不轻

常棠

11-7358

16-10691 18-12234 63-39384 72-45542

1-202 2-823 13-9048

14-9746

19-12628 38-23791 71-45081 72-45119

1-261

3-1741 24-15731

53-32831

53-32832 64-39905

65-41073

68-43190 46-28958 51-32033

9-6240

18-12162

18-12376

43-27207

47-29653

59-37053

chang

常令孙

60-37853 chang

常颛孙

60-37853

吉毅虹

chang

常挺

63-39367 chang

常楙

66-41208 chang

常均

72-45122 chang

常勉

72-45151 chang

常省元

72-45556 che

che

che

chen

chen

贾晓华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姜源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孔志文

chen

chen

chen

chen

车若水

车柬

车瑾

陈摶

陈省华

陈文颢

陈充

陈靖

陈白

陈世卿

陈谊

陈若拙

陈瞻

陈逸赏

陈纲

陈象舆

陈知微

陈从易

陈绛

陈亚

陈越

陈赓

陈既济

陈诂

陈清

陈宗道

陈伯孙

陈执中

陈肃

64-40424 65-40851 72-45328 1-8

1-451

1-500 1-507 1-586 1-620

1-641 1-651

2-824 2-829

2-1054 2-1074

2-1128

2-1256

2-1257 2-1259 2-1303 2-1308 3-1481

3-1491 3-1604 3-1605

3-1605

3-1746

3-1931 3-1984

chen

陈洎

4-2644 chen

陈希亮

4-2685 chen

陈起

5-3387 chen

陈诜

5-3388 chen

陈统

6-4274 chen

陈陀

7-4397

雷霄

chen

陈大雅

7-4397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李国栋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李红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李丽 陈升之

陈峤

陈洙

陈叔度

陈昉

陈孚

陈舜俞

陈庸

陈偁

陈荐

陈襄

陈翥

陈阐

陈辅

陈绎

陈师韩

陈宝之

陈传

陈汝羲

陈侗

陈之方

陈睦

陈烈

陈知默

陈鹏

陈景元

陈轩

陈一向

陈伯育

7-4710 7-4850 7-4863

7-4906 7-4907 7-4941

8-4945 8-5013 8-5016 8-5023 8-5068 8-5473 9-6272 10-6790 10-6794

10-6810

10-6812 11-7342

11-7343 11-7352

11-7362 11-7363 11-7725

11-7728 12-7899

12-7999 12-8398

13-8716

13-9024

chen

陈毅

13-9044 chen

陈少章

14-9727 chen

陈丕

14-9734 chen

陈良

14-9750 chen

陈祥道

14-9751 chen

陈怿

15-10174 chen

陈植

15-10223 chen

陈康民

16-10700 chen

陈易

16-10705 chen

李玲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李盼盼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李萍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陈次升

陈履

陈师锡

陈觉民

陈智夫

陈子高

陈瑊

陈律

陈廓

陈聿

陈瓘

陈兴宗

陈恬

陈宗

陈俌

陈二叔

陈傅

陈希伋

陈元老

陈暘

陈遘

陈汝锡

陈之邵

陈与京

陈淬

陈珹

陈朝老

陈思温

陈寿朋

17-11318 18-11767

18-11772

18-11777

18-11789

18-12175 18-12215 19-12991 20-13444 20-13450 20-13466

20-13501 20-13543 21-14144 21-14251

21-14260 22-14340

22-14390

22-14512 22-14513 22-14731

22-14764

22-14764

22-14766 22-14954 22-14983

22-14984

22-14986

24-15736

chen

陈虚中

24-15752 chen

陈公辅

24-16166

李情

chen

陈经正

25-16570 chen

陈经邦

25-16574 chen

陈大任

25-16576 chen

陈克

25-16892 chen

陈应祥

28-18290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李双龙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李尧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李月艳

chen

chen

chen

陈楠

陈渊

陈昂

陈纡

陈博古

陈乐

陈尧臣

陈邦固

陈纯

陈显良

陈桷

陈最

陈古

陈似

陈彦才

陈刚

陈掞

陈相

陈致一

陈师孟

陈成之

陈璹

陈康伯

陈□谅

陈远

陈刚中

陈宗古

陈鹏飞

陈觉

28-18291 28-18324 29-18614 29-18614

29-18615 29-18746

29-18883

30-19212 30-19433

30-19436 31-19673 31-19980 31-20077 31-20081

31-20086 32-20278 32-20286 32-20338

32-20355

32-20355

32-20568 33-20779

33-20806

33-21236 33-21242

33-21247

33-21247

33-21254 34-21330

chen

陈棠

34-21465 chen

陈序

34-21475 chen

陈焕

34-21476 chen

陈泷

34-21477 chen

陈桷

34-21522 chen

陈中

34-21564 chen

陈舜弼

34-21658

李照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刘川疆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刘翠玲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陈棣

陈柏年

陈彦远

陈之茂

陈子常

陈长方

陈良翰

陈曦

陈岩肖

陈贯道

陈丰

陈商霖

陈晋锡

陈宾

陈知柔

陈俊卿

陈光

陈伯山

陈天麟

陈份

陈峤

陈熊

陈中孚

陈田夫

陈伯西

陈兴

陈尚文

陈景肃

陈庸

陈梦良

35-22013

35-22090

35-22091

35-22199

35-22240

35-22244

35-22343 35-22354

35-22355

35-22356 36-22564

36-22964

37-22981 37-22982

37-22987

37-23046 37-23253

37-23255

37-23264 37-23277 37-23278 37-23279

37-23280

37-23390

37-23410 38-23740

38-23785

38-23786 38-23786

38-23800

刘浩

chen

陈辉

38-23800 chen

陈从古

38-23803 chen

陈良

38-24031 chen

陈仲谔

38-24214 chen

陈槐卿

38-24219 chen

陈国材

43-26834 chen

陈伯强

43-26875 chen

陈自修

43-27063 chen

chen

刘崴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刘正艳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骆晓华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陈栖筠

陈騤

陈居仁

陈善

陈睍

陈造

陈德明

陈谠

陈士楚

陈苍舒

陈琦

陈炳

陈傅良

陈枢才

陈愿

陈邦庆

陈嘉言

陈炳

陈贵谦

陈绍年

陈谦

陈映

陈岘

陈孔硕

陈允升

陈元通

陈宋辅

陈武

陈文叔

43-27063 43-27082

43-27203 45-27708 45-27709 45-27947

45-28278 46-28610

46-28730

46-28959 46-28965 47-29131

47-29218

48-29847 48-29871

48-30028

48-30029 48-30353

48-30370

49-30965 50-31020 50-31026 50-31031

50-31042

50-31088

50-31094

50-31178 50-31178

50-31181

chen

陈晔

50-31187 chen

陈邦钥

50-31289 chen

陈藻

50-31294

马冬卿

chen

陈邕

50-31440 chen

陈铭

50-31441 chen

陈善

50-31451 chen

陈以庄

50-31456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马奇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马庆莉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马世祥

chen

chen

chen

陈奕

陈壎

陈文蔚

陈祖仁

陈唐佐

陈洪

陈直卿

陈德翔

陈龟年

陈应龙

陈淳

陈诗

陈章

陈炜

陈与行

陈槱

陈揆

陈涣

陈阜

陈芾

陈珏

陈槩

陈应辰

陈宓

陈洵直

陈延龄

陈褎(袖)

陈俞

陈贵诚

50-31490 51-31691

51-31916

51-31976

51-32029 51-32084

51-32119

51-32223

51-32224

51-32232 52-32327 52-32785 52-32789 53-32844

53-32845 53-32846 53-33003 53-33443 54-33635 54-33635 54-33709 54-33808

54-33813 54-34001

55-34188

55-34261

55-34269 55-34269

55-34359

chen

陈翊

55-34454 chen

陈垓

55-34456 chen

陈耆卿

56-35195 chen

陈晔

56-35222 chen

陈鞾

56-35225 chen

陈振孙

56-35249 chen

陈有声

57-35652

莫东海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那连成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聂和超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陈贵谊

陈大用

陈郁

陈范

陈埴

陈梦建

陈昉

陈元晋

陈师服

陈鉴之

陈起

陈梦庚

陈协

陈武子

陈南

陈瑄

陈琰

陈显伯

陈铸

陈东之

陈埙

陈柏

陈应斗

陈宗臣

陈松龙

陈文孙

陈书{立手}

陈棨

陈旼

陈大方

57-35656

57-35689 57-35803 57-35843 57-35844

57-35979 57-35980

57-36009

57-36032

57-36071 58-36756

59-37023 59-37049

59-37168 59-37224 59-37373 59-37383

60-37925 60-37936

60-37980 60-37987 60-37989

60-37990

61-38599

61-38600

62-38799

62-38805 62-38833 62-38919

62-39128

庞新宇

chen

陈宗道

62-39198 chen

陈宗礼

62-39199 chen

陈均

62-39265 chen

陈容

62-39269 chen

陈坰

62-39270 chen

陈垲

63-39365 chen

陈宗仁

63-39366 chen

陈淳祖

63-39404 chen

chen

秦凡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邱聪慧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邱瑶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陈仁玉

陈栩

陈碧娘

陈格

陈仲微

陈羽

陈僴

陈麟

陈著

陈合陈景沂

陈存

陈昌言

陈必复

陈杰

陈赞

陈琰

陈大震

陈嘉言

陈昌时

陈得时

陈蒙

陈允平

陈子全

陈则翁

陈谔

陈文龙

陈宜中

陈观国

63-39414 63-39859

63-39860 63-39861

64-39931 64-39935 64-39966 64-40041 64-40098 64-40354

64-40387 65-40850

65-41067

65-41088 65-41100 66-41284 66-41296

66-41297

66-41390

66-41393

66-41395 66-41397

67-41987

67-42020

67-42316 67-42381

67-42382

68-42798

68-42823

chen

陈一斋

68-42824 chen

陈梅所

68-42903 chen

陈天瑞

68-42907

任吉财

chen

陈虞之

68-42922 chen

陈炤

68-42923 chen

陈公荣

68-43130 chen

陈炎

68-43129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陈岩

陈童登

陈普

陈观

陈必敬

陈茝

陈世崇

陈继善

陈师善

陈达翁

陈真淑

陈庚

陈士徽

陈梅

陈自新

陈古遇

陈仪庆

陈供

陈纪

陈示传

陈公凯

陈希声

陈文增

陈公举

陈深

陈尧道

陈天锡

陈续

陈兵书

69-43279

69-43721 69-43722 70-43916

70-43927 70-43927

70-43950

70-43971

70-43976

70-43989

70-44059 70-44263

70-44266 70-44266

70-44438

70-44443

70-44464 70-44469 71-44648

71-44654

71-44724

71-44727

71-44728

71-44738 71-44778

71-44836

71-45065 72-45108

72-45110

chen

陈泽

72-45113 chen

陈彦敏

72-45121 chen

陈般

72-45134 chen

陈嗣昭

72-45135 chen

陈讲

72-45135 chen

陈延

72-45137 chen

陈兑

72-45144 59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chen

陈士泰

陈宗远

陈元鉴

陈叔坚

陈子予

陈亦梅

陈月潭

陈石斋

陈葺芷

陈良孙

陈叔信

陈谨

陈在山

陈壶中

陈隆之

陈振甫

陈鳞

陈元英

陈庚生

陈逢辰

陈子浩

72-45160

72-45175

72-45197

72-45197

72-45198

72-45249

72-45261

72-45262

72-45269

72-45313

72-45338 72-45339

72-45349

72-45352

72-45373

72-45399 72-45402

72-45421

72-45432

72-45435

72-45441

第五篇:中国古代文学

一、填空

1、隋朝李谔的《上隋高帝革文华书》

2、“初唐四杰” 王勃 杨烔卢照邻 骆宾王()

3、“文章四友”:杜审言 李峤 苏味道 崔融

4、“吴中四士”:指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

5、洛中八俊是北宋和南宋交接时期,在洛中地区活跃的八位文人,他们被记载于宋代楼钥《攻愧集》第七十一卷。历史上,只有其中的三人被确认,这“三俊”分别有“诗俊”陈与义、“词俊”朱敦儒和“文俊”富直柔。其代表作品有《登岳阳楼》和《墨梅》(陈与义)、《雨中花》(朱敦儒)等。

6、《春江花月夜》

7、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好颜色。“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8、宋之问 沈佺期 成为律诗定型的标志

9、“三吏”: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 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10、王士源说孟浩然的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矣

11、《黄鹤楼》崔颢 被称为“有俊才,无士行”

12、元结的《系乐府》中《贫妇词》《去乡悲》《农臣怨》

13、诗鬼 李贺

14、诗豪 刘禹锡“刘白”:刘禹锡和白居易

15、“二王”:王叔文、王丕

16、南宋四大家: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17、“七绝圣手”“诗家之夫子”是指 王昌龄

18、“皮陆”:陆龟蒙、皮日休

二、问答题(简答题)(什么是上官体、城斋体、易安体?其特点)

上官体:指唐初贞观、龙朔之间,以宫廷使人上官仪诗风为代表的封合应诏之作,绮靡浮艳,是齐梁宫体诗的余风。工于五言,追求形式技巧与声辞之美宫廷化诗风,但有一种天然媚美之致,体现了较为健康开朗的创作心态和雍容典雅的气度,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的最高水平典范,对律师形势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31页《箧中集》:诗集名,元结收沈千远、赵微明、孟云卿、张彪、王季友等诗二十四首,命名为《箧中集》。他们诗中没有盛唐诗中那种慷慨豪雄情调,而以悲愤写人生疾苦,他们是最先感受到哀败景象到来的一群人,冷眼旁观,走向写实。元结把他们的诗作编在一个集子里,给予了很多的评价。元结主张诗应有规讽寄托,有益政教,故选录其中以警时人。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初唐诗人。他们均是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吃哦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干人下的雄杰之气。他们的是重视抒发一己之情和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同时,他们反对继承齐梁遗风的上官体,积极开拓诗歌的思想题材领域,倡导有“骨气”的刚健之诗,为初唐诗坛吹进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使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开始形成,但他们的诗仍残留不少南唐遗风。

山水田园诗:是盛唐最有影响的诗歌流派之一,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多仕途失意,受佛道思想

影响较深,寻求隐匿,因而诗中多描写山水田园的自然风光。其诗风清新流利,常常表现出静谧恬淡的境界。王维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

边塞诗:是盛唐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之涣等。他们继承并发展了魏晋、隋及唐初以来边塞诗的创作传统,以深刻的边塞生活体验多方面反映边塞生活,表现了巩固国防,为国立功的英雄主义气概和进取精神。诗歌反映了盛唐时代气息,开阔了诗歌创作题材,气势磅礴,乐观向上,描写生动形象,风格雄浑豪放,富有艺术感染力,促进盛唐诗歌的繁荣。

大历诗风:指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使人的共同创作风貌。他们大多青年时期在开元太平盛世度过,受过盛唐文化的熏陶,可由安史之乱引发的近十年的空前战乱,使他们心里状态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的诗,不再有李白的自信与气势,也没有杜甫的反映现实的激愤和深广情怀,但也有少量盛唐余韵,民生疾苦,但大量作品表现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追求清净高逸的情调,淡远凄静的情志,虽以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但气骨顿衰,转录出中唐面目。代表有李端、卢纶、韩翃、钱起、司空曙等。

大历十才子:

1、大历,是唐代宗李豫的年号。十才子,指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伟、夏侯审。因在大历年间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而为世人瞩目。他们创作成就高低不一,钱起被公认为十才子之冠。

2、他们的诗歌内容上主要写日常生活细事、自然风物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冷清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的隐逸风调

3、艺术表现以谢朓为宗,讲究格律辞藻,追求清雅闲淡

4、手法上工于白描写景,技巧趋于细腻雕琢,大都写的精致工整,带有大历诗特有的情思韵味。

5、“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

郊寒岛瘦:对中唐诗人孟郊和贾岛的称谓。孟郊一生困顿,贫寒凄苦,其诗也常道穷愁凄凉;贾岛的诗注重字句的雕琢、推敲。因二人诗歌都有清峤硬瘦,好作苦语,固有此称。

唐传奇:是在前代志怪小说和史传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言小说,它注重作品的审美价值,注重小说的愉悦性情作用,油菜形成“作意好奇”、“始有意为小说”的特点。其题材扩大,篇幅加长,情节完整、描写细腻,注重人物思想刻画,展示人物命运,反映复杂社会,代表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质变,标志我国小说发展到成熟阶段。代表有王度的《古镜记》白行简的《李娃传》

变文:也简称“变”,是寺院僧侣向听众做通俗宣传的一种文体,是转变的一种底本。这种文体盛行于唐代。因清光绪年间才从甘肃敦煌藏经洞发现,故又称“敦煌变文”。现存的变文,其内容一为佛经故事,如《降魔变文》,一为民间故事和历史故事,如《伍子胥变文》,一为当时当地的重大的人物和事件,如《张议潮变文》。变文对我国通俗讲唱文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花间集》: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后蜀赵崇祚编,收录唐、五代词人温庭筠、黄埔松、韦庄等十巴家词500首,欧阳炯作《花间集序》,指出这些词人把视野完全转向女性姿色和生活情欲,艺术上文采繁华,轻柔艳丽,崇尚雕饰,形成缛采轻艳的花间词风,对词体影响极大,“诗庄词媚”一说成因即与它有关。

新乐府运动:是有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的反映现实的诗歌革新运动。“新乐府”一名,是白居易相对汉乐府而提出的,标榜“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创作宗旨,强调诗歌“补差时政”“泄导人情”的社会功能,提出诗歌通俗话的具体要求。不论是古题还是新题,只要是为事而作,都被看做是新乐府诗。

俗讲:与僧讲对立的概念。佛教传入中土后,僧徒为弘扬佛法,利用说唱手段为俗众讲佛家

教义宗教活动。是一种讲道通俗化的手段。主要来源于六朝以来佛家的讲道化俗手段:“转读”和“唱导”。唐代形成俗讲。

变文:或简称“变”。是转变的底本。敦煌说唱类作品中保留较多。一种说唱艺术,适应普通民众的审美趣味,也有佛教文学的影响。想象丰富,语言活泼。是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散韵结合。

260韩愈诗风:

278张王乐府:张籍王建 古文运动: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317晚唐小品:在古文走向衰落的过程中,晚唐小品却异军突起,大放光彩,是韩愈、柳宗元杂说、寓言小品等文体在新形势下的继续和发展,也是晚唐日趋尖锐的各种社会矛盾的产物。基本特点一是篇幅短小精悍二是多为刺时之作有的放矢,批判性强三是情感炽热,生气贯注。其代表作家有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

318“三十六体”:晚唐令狐楚、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等人擅长骈体文,其中李、温、段三人齐名,时号“三十六体”(三人在其兄弟中皆排行第第十六,故有此称)

“西昆体”

苦吟诗人

三、阅读翻译题()

(1)也是论述题,原文:魏征《隋书文学传序》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斌斌,尽善尽美矣。

翻译:

分析:“贵于清绮”是对追求声律辞藻的南朝诗风的概括,偏重于诗的声辞之美而言,宜于咏歌是其所长,缘情绮靡而流于轻艳纤弱则为其所短。“重乎气质”指北朝诗歌特有的真挚朴厚的情感力量和气势,贞刚壮大是其所长,而表现形式的简古质朴或理胜其词,则是一种缺憾。二192页(2)原文: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东方公1足下2:文章道弊五百年矣3。汉、魏风骨4,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5。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6竞繁,而兴寄7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8也。一9昨于解三10处,见明公《咏孤桐篇》11,骨气端翔12,音情顿挫13,光英朗练14,有金石声15。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16。不图正始之音17复睹于兹18,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19。解君20云:“张茂先

21、何敬祖22,东方生23与其比肩。”仆亦以为知言也。故感叹雅制24,作《修竹诗》一首,当有知音以传示之

翻译:东方公足下:文之道衰弊,已经有五百年之久了(指从西晋至唐初),汉魏时期优秀的风骨传统,晋宋虽然没能流传下来,然而在现存的文献中有可以找到证明。我闲暇的时候曾经欣赏齐梁的诗歌,(觉得)当时的创作过分追求词采的华丽,而缺乏内在的比兴寄托,每每感慨万千。回想古人,常常担心浮艳绮靡(的文风充斥文坛),而风雅之风就此沉寂下去,因此心中很是不安。自从昨日于解三处欣赏了您的《咏孤桐》诗,深深地感到诗中透露出一种端直飞动的风骨美,声情并茂,抑扬起伏,表达鲜明精练,音韵铿锵悦耳。于是乎心目为之一新,消除了那种沉闷和抑郁之感。没想到(您的诗作)又感受到了正始之音,也可以令建安时代的作者感到欣慰。解君说:“您可以与晋代的张华、何劭相比肩”,我认为这是知音之言。所以感叹于雅制(的复兴),所以写了这首《修竹诗》,自然期待献给

分析:

241页(3)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 唐兴,官举大振。历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后,文变之体极焉。然而莫不好古者遗近,务华者去实;效齐、梁则不逮于魏、晋,工乐府则力屈于五言;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浓莫备。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其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翻译:

分析:沈宋:是指初唐诗人沈佺期同宋之问的并称。二人之所以著名,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律诗形式方面所做的贡献。他们的五七言近体诗歌作品标志着五七言律体的定型。

苏李:指苏武、李陵。过去把汉时期的无名氏的诗都附会在他们的笔下。最早见于《文选》。是汉代文人诗的代表。

曹刘:是指曹植与刘祯,二者均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刘勰曾在《文心雕龙》中把二者并称。

颜谢:是指南朝宋诗人颜延之和东晋诗人谢灵运,后者被钟嵘称为“元嘉之雄”。

徐庾:是指南朝梁、陈时期文学家徐陵和北周文学家庾信。他们集六朝诗作之大成。

四、论述题(选取一篇默写分析其内容及艺术特色 李煜 虞美人)

南北文学的优缺点或区别

初唐统治者提倡的是什么样的文风?对后来的唐文学的发展有何影响? 225页论述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特点

233页 为什么杜甫的诗被称为史诗?

240页 杜甫诗的艺术风格

257页 韩孟(韩愈和孟郊)诗派的理论主张

267页李贺的诗歌特征

276页简述韩愈的“以文为诗”

277页新乐府诗歌的特征

284页简述白居易新乐府创作主张

303页简述韩愈柳宗元 古文运动的主张(散文艺术成就308)

357页论述李商隐的艺术成就

五、综合题(任选一名诗人或词人的作品分析其内容和风格,或任选作品分析唐诗宋词的区分)如:375页李煜《虞美人》

下载中国古代文学作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古代文学作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古代文学(范文大全)

    一.名词解释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高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并扩大了......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1、 远古时期的歌谣和神话是中国文学的源头 2、 马克思将上古神话科学地定义为“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得自然界和社会形态。 3、 保存最......

    中国古代文学

    孙悟空形象来源分析 《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奇书”之一。更是一部群众创作和文人创作相结合的作品。《西游记》是以唐玄......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一、默写 1、曹操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

    中国古代文学[本站推荐]

    1、白体——这群诗人主要效法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易清雅。故称“白体”。(也称“香山派”) 2、“晚唐体”是宋初模仿唐......

    中国古代文学(I)平时作业(二)

    中国古代文学(I)平时作业(二) 第二编汉代文学 (根据中央电大该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制定) 一、填空 1.汉代出现了堪称一代文学标志的新文体 2.赋是和的结合体。汉代的赋可以分为、大......

    川大《中国古代文学(上)》第一次作业[5篇模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7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李煜《虞美人》抒写愁情的名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 )。” A.......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形考作业4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形考作业4答案 一、 填空(共10分,每空1分) 1、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史诗是东汉班固 的《咏史》,这首诗所咏赞的是缇萦救父的故事。 2、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