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三:“艺术瑰宝——中外画家作品欣赏”主题单元设计[共5篇]

时间:2019-05-14 05:38: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模块三:“艺术瑰宝——中外画家作品欣赏”主题单元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模块三:“艺术瑰宝——中外画家作品欣赏”主题单元设计》。

第一篇:模块三:“艺术瑰宝——中外画家作品欣赏”主题单元设计

“艺术瑰宝——中外画家作品欣赏”主题单元设计

参加教育技术培训后,让我对自己的教研能力有重新认识,对自己的教学能力重新审视,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今后在美术教学工作中,多加专研,多思考、多研究。本人还是第一次做主题单元设计,水品有限。还望各位同行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本主题单元设计,选自本人任教的美术学科七年级13册美术课程的“艺术瑰宝”单元内容。根据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本主题单元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教学中选择是以国内外优秀艺术家代表:齐白石和毕加索的作品为主,如:齐白石的代表作品《虾》、《蛙声十里出山泉》;毕加索的代表作品《格尔尼卡》等。通过介绍画家生平和作品,重点了解中西方文化艺术。促进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传统的美好情感、积极态度的养成以及重视它们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同时认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和社会的丰富性。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欣赏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并对作品作出简要评述。理解似与不似之间的含义。

2、以画家毕加索为突破口,学习欣赏西方现代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观察、体验、讨论、阐述齐白石的绘画艺术特点。

2、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体会中国画家的人格及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2、培养学生热爱和平以及对世界多元文化宽容和尊重的情感。

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中学生由于性格、文化修养方面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标准,审美意识也就逐渐形成。同时通过本课题学习,引领学生与广泛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第二篇:画家任国锋作品欣赏

画家任国锋中国画欣赏 任国锋先生,1968年生于河南杞县,1989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美术系,现就职于新乡书画院,任专职画家、院长、新乡美术馆馆长、国家二级美术师,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早年习中国人物画、花鸟画,近年主攻中国山水画。作品师法宋、元,穷造化,夺天工,语言纯正质朴,形式优美脱俗,意境深邃绵长,格调雅致高古。

作品获河南省文化厅、省文联举办的“河南省第十、第十一届美

术作品展”铜奖;河南省文联、省美协举办的“中原书画大奖赛”二等奖;文化厅举办的河南省 “群星奖”绘画作品银奖;河南省文化厅、人事厅举办的“公务员及专业技术人员书画展”二等奖;河南省美协、省国画家协会举办的“第二届、第四届、第七届中国画作品展”佳作奖(评选的唯一奖项)。作品参加中国美协举办的“亚亨杯全国书画精品展”;河南省美协、省花鸟画研究会举办的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届、第十三届花鸟画作品展;河南省美协、省国画家协会举办的“第三届、第五届、第六届中国画作品展”;河南省美协、河南省书画院举办的“第三届山水画展览”;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联举办的“庆祝建党85周年名家书画作品展”;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联举办的“纪

念改革开放30周年名家书画作品展”;河南省文化厅、省政府参事室举办的“纪念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海内外书画大展”。作品发表于《中国书画报》、《工人日报》、《河南日报》、《新乡日报》等报刊杂志,入编《中国实力派画家作品集》等大型画册;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多有收藏;河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曾对艺术风格和取得的艺术成就作专题报道。

仁者乐山知者乐水

山水画最初受“比德”文化的影响,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根据朱熹的解释:“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山水画家们用自己的生命体验贴近自然,把徜徉林泉,坐观冬去春来山花欲燃江水碧,闲听松苍柏翠林木萧飒野韵长;攀巉岩与猿麋相呼,与白云游戏,与飞瀑唱和;居草堂,拂觞鸣琴,共瑞鹤起舞,赋风月雅韵,作为理想的人生状态,在暂时与社会的隔断中调节身心,忘却烦恼,修养性灵,并通过对自然山水的审美观照,形成人与大自然相沟通的人伦情怀。早期画家把自然万物的生长规律、外形特征等与人的性情气质、品德操守相对应,通过一定技巧把它表现出来,以此来彰显个人在纷繁现实社会中的正义、气节。文人画盛行的宋元时期,山水画家表现自己道德理想的方式更加直接,他们把笔墨的刚柔、藏露、巧拙、燥润、清浊、浓淡,景物的隐显、平奇、荣荒、塞阔、简繁等绘画的表现语言,与画家的人格气质和心胸情怀相联系,把自然物象简化为精炼的笔墨符号,把章法布局概括为程式化特征,试图实现对自然物象的超越,把绘画的信息传达方式进行了一番由大众化、开放性到圈子化、私密性的改造,使他们的道德追求在绘画中的表现朦胧、含蓄,外人难窥其奥,这是特定时期、特定人群的特有表现,归根结底是衣食无忧、官运不畅的有闲失意文人找到的一种心理平衡的理论基础,和与自身才华相匹配的志趣陈述方式,通过对这种语言方式的不断锤炼,使“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哲学观念根植于自己的人生观,形成自觉的道德信念。

人品与画品

人品属于社会范畴,是理性作用于言行的政治和道德认知;画品是个体范畴,是感性作用于作品是心性流露。人品是社会对人立身的要求,以社会功利性和政治从属性的统一为目的,根据外在需要,通过作顺应社会的训练而提高,结果是愉悦他人之后愉悦自我,主要是一种群体实践。画品是心性在作品中的体现,以个性自由和心灵宁静的统一为目的,依靠内心自省,通过对天地万物的体悟而提高,结果是愉悦自我之后愉悦他人,主要是一种个体实践。人品的完善要“见贤思齐”,致力于对社会、对他人的妥协效仿。画品的提高要“涤除玄览”,致力于对自然的纯净关照。换言之,人品是入世的,画品是出世的。“人品即画品”这句话,用人品的高低评定画品的高低,其实不甚确切或许误人。

绘画的风格与品格

听到许多关于对中国画的评论,不少人往往以风格是否强烈、鲜明为标准,但对风格的理解和认识却往往流于偏颇。风格从形成到面貌成熟,需经过技巧和学养的长期积累,对自然、人文的感悟不断加深,最终在作品中流露出某种学术倾向和精神诉求,或清新隽秀、或崇高雄健、或沉郁朴拙、或生动高亢、或平易可亲、或威严庄重,不一而足,呈现一种人文自觉,无丝毫勉强,处处透出天然、纯真和高度。而为了某种目的,生造面貌,看似独特、个性,实是哗众取宠,这种面貌是假风格,生硬、粗糙、浅薄,或张牙舞爪,强充有雄霸高亢之态;或无病呻吟,假似有吟风弄月之情;或恣意妄为,夸饰有天工造化之能,同样不一而足。真假两种风格的辨别在一般人看来是不大容易的,须广识博览,彰心智、明画理,练就火眼金睛,特别是喜爱书画收藏的朋友更需谨慎,莫为画人海阔高论、道貌装扮、世俗身份所迷惑。

画家与社会 一个好的画家首先是一个君子。君子悲天悯人,天地间的事儿就是自己的事儿,故君子常戚戚,叹人心之不古;但君子心地宽博,宠辱不惊,故君子其乐也融融,感自然之不我欺。时时计较于世俗得失,心胸促狭,格调终低;终日陶醉于小我小趣而欣欣然,眼界不开,难成正果。忘小我之乐,思大众之乐,忘小我之失,思大众之失,真君子也。

第三篇:著名军旅画家仓小宝国画作品欣赏

著名军旅画家仓小宝国画作品欣赏

著名军旅画家仓小宝国画作品欣赏

仓小宝1955年出生,山东济南人。197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部队政治部美术员,1991年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现任《解放军报》美术组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委员,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

创作的中国画、版画、宣传画、连环画、速写等作品多次获奖,数次入选全国全军的美术作品展览。版画《操劳》入选第七届全国版画展,中国美术馆收藏,并在“中国美术馆1942—1983年藏品陈列展”中展出,入编大型画册《中国版画家新作选》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版画《漓江小景》4幅,1980年入选“中国人民解放军版画展”并选送出国展出,《边防四季》4幅入选“纪念建军55周年全军美展”,《古柏.新城》1985年5月入选“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小岛》入选“庆祝解放军建军60周年全军美展”。插图《新的挑战》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中国画《鼓乐长安》获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银坤杯”美术大奖赛金奖;《特战尖兵》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解放军美术作品展览”《;铁甲惊古山》、《我为祖国守边陲》参加“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首届院展”;《踏雪巡逻戍边关》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解放军美术书法精品展”,在香港、澳门展出。宣传画《走向世界 为国争光》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让雷锋精神与时代同行》入选“庆祝解放军建军8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中华民族 精神屹立》参加“心系汶川--全国美术作品特展”。

2013年9月参加“中国名家画北京”主题创作展,《颐和园苏州街》、《古都新绿》参展,并被主办单位收藏。2014年8月中国画《特战突击》入选“中国梦强军梦军事题材美术作品展”;2014年8月中国画《路遇乐事》参加大美海口—第二届全国美术作品邀请展。

2012年3月出版中国当代美术家《仓小宝中国画作品集》。2012年5月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仓小宝中国画作品展”,展出了近百幅作品。作品选送到瑞士等国展出,多幅作品被国内外收藏。

80年代从事连环画创作,作品《高山下的花环》获国家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颁发的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绘画二等奖。出版有连环画《中国女排》、《侦察英雄覃显凡》、《孤胆英雄陈洪远》、《丛林中的特殊战斗》、《讨袁奇侠》等多部作品。

从事新闻美术工作30多年,在军事新闻美术工作战线上辛勤耕耘,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着当代军人的风采。出版有《当代美术资料集》、《报头设计手册》、《报头网纹装饰》、《网纹报头图案集》、《军事图案集》、《军人实用美术手册》等多册设计类书籍。

点滴积成的光彩

袁正阳

有一天在解放军报社院里碰到仓小宝,让我去看他的新作。当我在他的工作室看到立于墙面的那些大尺寸的中国画作品时,我眼睛一亮,心里暗自称奇:他什么时候开始画了这么多水墨人物画作品?仓小宝作为著名的军旅画家,创作过大量的插图、连环画、版画、宣传画。他的版画《操劳》入选第七届全国版画展,中国美术馆收藏,并在“中国美术馆1942—1983年藏品陈列展”中展出。连环画《高山下的花环》获国家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颁发的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绘画二等奖。他早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首届进修班,师从姚有多、张立辰、贾又福、韩国榛等先生。从事报纸美术工作的性质,使他没有充分的时间来实践他对中国水墨画的创作和探求。以后我看他画了一些中国画水墨山水画作品,呈现出他对水墨艺术诸多的想法和期望。而这次他的水墨人物画真是震动我了。常听人说50至60岁这个年龄段是艺术家创作的黄金时期,看了仓小宝的近作,我完全认同了这个说法,而且从中受到鼓舞,因为我也处在这个年龄段。

中国历史上人物画创作虽然拥有吴道子、张暄、周昉、任伯年等艺术巨匠,但整体成就似乎不如中国历史上的山水画。除了意境的不同,我想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人物画较之山水画要难,难则不容易出成绩。到了近现代,中国的美术教育引进了西方绘画的解剖学、透视学等科学的观察和表现方法,人物画创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以蒋兆和为代表的用水墨表现明暗的技法到以何家英为代表的用精准的造型说服观众的理念,的确使中国当代的水墨画艺术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通观仓小宝的作品,受蒋、何二人的影响远多于受历史上大画家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造型和水墨是架构其作品的两大因素,在仓小宝的人物画中,以素描的方式造型,人的脸部、衣着服饰均有明暗,着色也是以写实的方式呈现。如果仅以这些因素来评判,中国这样的画家很多,因为有着西画意识的中国画创作在当代的中国已成为一种新的模式,我们对这类作品,由于私空见惯也常常兴奋不起来。可是我的确在仓小宝的画面前感到惊喜了,那又是什么原因呢?

仓小宝的这些人物画以少数民族的题材见多,也有些作品表现部队生活,亦有《我为祖国守边陲》这样的有人物的山水画。题材的丰富性拉撑了我品读作品的时间,画法的多样化也会使观者葆有看画的新鲜感,包括他画面丰富的细节,都会使人有更多的时间在画上流连。这非常符合接受美学的要义:观众和艺术品有要有更多的互动,包括人文知识在观者和创作者双方的储备都会使一件艺术品放出异样的光彩,慢慢的我明白那些让我惊喜的根源了。

首先仓小宝的画有严谨的造型,画面有丰富的细节和水墨层次,这在时下的中国画领域里不多见。《春深树翠》中黎族少女体态准确舒展,浓淡墨色搭配的程度也符合西画中的透视法则,大面积的果树和草地铺在人物的后面使整个画面相当饱满。传统中国画中对空白的意念在仓小宝的画里已经不重要了。像《风雪行》中的雪地,我们看到的是直观的雪地而不是想象的雪地。还有在《我为祖国守边关》这幅画中,他把非常写实的山峰和哨卡用中国画传统的散点透视法组合进一个画面里,使我们的视野更为开阔,有一种特别的空间感。总之,仓小宝敢于打破常规同时又在具体的细节之中尊重客观的存在,这种不拘成法的对空间关系的置换处理使他的画平添了几分新意。

仓小宝的造型能力得益于他长期的工作环境,他从1979年到解放军报社美术组任编辑至今已30余年。作为美术编辑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要创作大量的插图、速写和连环画,不要小看这类纸上作品,他对一个人的锻炼是全面的。从画面的整体布局到造型的熟练,对黑白灰构成的理解,久而久之都会得到提高。我们在仓小宝的这些中国画人物作品中,都会看到他在插图作品中表露出来的审美取向。如表现海南黎族风情的《新娘的喜日子》和《心事》等作品,构图均衡饱满,人物和环境的关系用疏密有致的线条组成。的确,仓小宝的作品在技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用线,各种长线、短线甚至点。在传统中国画论里,点就是线。这些丰富的线伴随着墨色的浓浓淡淡被仓小宝非常有耐心的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直到构建起一幅精美的艺术品。仓小宝在艺术上的成长之路,也如同他的作品,也是一个长期的一点一滴的积累而成。从那些不起眼的报头、插图,开始一步一步成长起来,光彩起来。仓小宝在生活和工作中为人质朴、做事认真,真是画如其人。唯有他才有这样的创作路程,以笔贴纸,不夸张、不取巧、踏踏实实。在我的眼里,他的画没有那些虚妄的炫耀,只有一种质朴的美,沁入我的心里,让我感动。

http://www.peopleart.tv/73870.shtml 军旅画家

仓小宝

国画作品

留了

欢迎再来

欣赏您在大漠韵音屋停

第四篇:三单元主题学习教学设计

我的祖国我的骄傲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材围绕“爱祖国”这个专题编写,内容包括《识字3》、四篇精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从识字、课文到语文园地,都突出了歌颂祖国的悠久历史、大好河山、灿烂文化和民族精神,培植学生爱祖国、爱首都、爱中华民族的情感这一主旨。其中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三字经,有展现隆重、热烈的国庆场面的《欢庆》,有反映我国在新世纪之初的重大国际竞争中显示实力的《我们成功了》,也有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看雪》。教学时,多让学生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蕴含的思想感情,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此外,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的了解,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设计理念

1、注重学习方法的教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模块教学的基础上,继续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教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课堂学习效率。

2、继续探索识字规律。教学中注重识字规律的教学,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对生字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最好方法。

3、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本单元的课程以“爱祖国”为主题,突出歌颂了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民族精神。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同时注意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

三、教学目标

1、本单元要求学生认识55个生字,会写4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加深热爱祖国,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3、继续学习识字方法,掌握构字规律。通过构字规律的教学,让学生在掌握规律的前提下学会更多的生字。加深对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以及独体字结构的认识。

4、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继续学习正确的书写方法。注意学生对于汉字关键笔画的掌握,进一步规范学生笔顺的书写。

5、引导学生积累重点词语,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来领会课文的主旨,背诵相关相关课文。

四、总体构想

本单元的教学共分为六个模块。

模块一:预习。初步感知课文,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自主认字识字,领会文章主旨。

模块二:识字。在教师的指导下,继续学习识字方法和构字规律,在预习的基础上加深对本单元生字的认识和掌握。

模块三:写字。教师从构字规律入手指导学生写字,写好字。要求会写的字首先要写正确、干净,然后要求写漂亮。在勤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写字要诀。

模块四:感悟课文。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深刻领会课文主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于祖国的了解,培养学生爱祖国、爱首都、爱中华民族的情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模块五:总结与复习检测。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复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通过口语交际以及展示台等方式,展现学生自我,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模块六:课外阅读。

五、教学流程 模块一 预习

教学流程:初读课文------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感知课文把握内容。

板块一:初读课文。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找到不认识的生字、词组及其它相关知识。

1、教师阅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阅读生字生词。

2、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内交流不认识的生字生词。

3、学生分组阅读或全班阅读,加深对文章的认知。注意阅读速度节奏的掌握,注意阅读文 章时的感情流露技巧。

[设计说明:在教师的指导下,增强学生的自学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块二:自主识字。

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习的识字方法,自主认字、识字。

1、教师正确朗读生字,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正确读音,正确拼音书写。

2、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拼音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对生字进行自学。找出生字在字典中的页码并找出该生字构成的三个词语及其意义。可以安排查字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对已预习的生字按构字方法进行总结,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设计说明: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板块三:交流识字。

在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对以预习的生字进行交流认知。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让学生检查自查学习的效果。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在交流认知的基础上加深对生字意义的理解掌握。] 板块四:感知课文把握内容。

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为未来的深度学习打好基础。

1、学生自主读。纠正学生在阅读中的字音错误。引导学生读顺文章。

2、教师范读课文。运用课件,引领学生在聆听中纠正阅读错误并初步了解文章主旨。

3、学生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再一次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教师提高对学生阅读的要求。

4、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设计说明: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生字的熟悉和运用,感受文章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模块二 识字

教学流程: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指导识字------巩固识字。

板块一:自主识字。

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运用已学查字方法,对生字进行再一次查阅。加深对生字的认识,巩固在预习中已掌握的知识。

1、学生自读课文后,学习小组中一部分学生将生字按构字规则分类。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以及独体字。

2、一部分学生按部首查字法将生字按部首分类。提手旁、三点水、示字旁等等。

3、一部分学生按照拼音顺序将生字分类写成字卡,以便组内交流识字检查识字使用。

4、一部分学生尝试运用生字自编短文,从而巩固识字。比如:近年来,北京新修了许多宽阔的快速干道,一座座高大的立交桥,成了北京又一道风景线。道路两旁,一座座崭新的高楼大厦树林一样排列着。北京变化真大!

[设计说明:巩固学生已学知识,加深对生字的认识,为下一版块交流识字做准备,再者进一步加强学生自学能力。] 板块二:交流识字。

学生在自主识字的基础上,采取小组交流的方式加深对生字的认识和理解。小组内四个同学按照板块一的布置完成自己的分工,开始小组内学习成果的展示,从而在多项交流的形式下巩固对生字的认识。教师可以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对学生自学成果进行检查,修改错误,奖励创见。

[设计说明:在学生自主识字的基础上,通过团队合作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加深对生字的认知与理解。再者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板块三:指导识字。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帮助学生识记生字。通过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理解。

1、生活中与动作中识字。锣、纪念碑、世纪坛、山川、海峡、国庆;拥抱、流泪、聚集、欢呼、歌唱。

2、基本字加偏旁识字。神、峡、陆、庆、献、帜、锣、阔、似、案、坛、迹、厦、传、约、聚、呼、拥、抱等等。

3、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申—神、勇—涌、鸟—岛、夹—峡、写—与、眠—民、族—旅、川—州。

4、根据生字结构自编谜语。如:川字中间拦大坝—州;门里一个活—阔;木头上面最安全—案;眼睛旁边发大水—泪等等。

[设计说明:在学生自主识字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其他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识记与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板块四:巩固识字。

教师运用多种方式对学生已学生字进行巩固与检查。

1、字卡检查。运用随机提问或开火车头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发音、识记、理解以及构词。

2、猜字谜检查。运用板块三中的猜字谜检查学生对生字结构的认识和识记。巩固其对生字的记忆。

3、运用多媒体展示生字拼音,学生书写生字或者生词,巩固记忆。

4、换语境识字。课外寻找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文章,课堂上让学生阅读找出本单元的生字,加强记忆。

[设计说明:通过多种方式的检查巩固学生对于生字的识记与理解,了解生字的运用,提高生字学习效果。] 模块三 写字

教学流程:回顾认字------按构字规则书写------师范书写------巩固书写。

板块一:回顾认字。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生字,会正确发音与认知。

[设计说明:对模块二学习成果进行巩固,为更好地进行模块三的教学做好准备。] 板块二:按构字规则书写。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大纲要求书写生字的构字规律,注意生字结构以及偏旁和主体的占格位置。按照生字结构对其进行分类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对汉字构成的认识,从而增强写字课程的教学效果。

1、学生对要求书写生字的构字规律进行初步总结,小组内交流总结结果。

2、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对相关生字总结分类:

独体字:州、川、夕、与、民、央、互、申等。

左右结构:族、亿、洁、欢、祖、旗、帜、优、阴、坛、城、泪、洋、拥、抱等。

上下结构:台、争、市、交、奇等。

半包围结构:庆、匹。

上中下结构:旁、京。

全包围结构:国、图。

3、按偏旁分类:

提手旁:拥、抱、扬、打、指、接。

三点水:洁、泪、洋。

单立人旁:亿、优。

土字旁:坛、城。

口子部:国、图。

4、学生在熟悉构字规则的情况下摹写相关生字,教师进行课堂指导。

[设计说明:让学生了解汉字构造规律,仔细观察,掌握规律。培养学生自主观察汉字的意识,增强教学效果。] 板块三:师范书写。

教师在黑板按不同分类对相关生字进行书写,让学生注意书写规范和要诀。

1、按照构字规则书写。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上中下结构等。

2、按照部首归类书写。提手旁、三点水旁、单立人旁等等。

3、书写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书写要诀。如左右结构的很多是左窄右宽,比如欢、旗、族、洁等等;“与”字是三笔写成,“族”字是左右结构;“洁”字右上是“士”不是“土”,“祖”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旗”字右下的“其”中间是两横;“亿”右边的“乙”字折笔处应尽量向左,弯笔要尽量舒展;“曲”字的“口”应写得扁些,两竖起笔处应该错落有致——左低右高;“庆”字广字旁的横不宜太长,“大”的撇一定要写成“竖撇”,捺尽量向右伸展等等。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课堂纠正。学生在课后作业多练习,教师批改学生书写。[设计说明:学生观察教师书写的运笔、顿笔,然后有意识地模仿。教师对书写困难学生要重点指导,培养孩子的写字兴趣。] 板块四:巩固书写。

1、增强课堂练习,增加学生书写时间。多练习、练习好。

2、适当安排书写比赛,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

3、适机安排生字听写,检验学习效果。

[设计说明:巩固学生已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字热情,增强学习效果。] 模块四:感悟课文

教学流程:自由读《识字三》《北京》《看雪》------交流三课词语内容------教师指导朗读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和灿烂的文化,加强祖国统一教育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自由读《欢庆》《我们成功了》------交流两课词语内容------教师指导朗读通过国庆和申奥两件大事培植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板块一: 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感受祖国灿烂文化,培植学生爱国情感。

通过课件展示祖国大好河山、灿烂文化以及日新月异的当代中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设计说明: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主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板块二:基础学习。

1、边读课文边巩固新学的生字与生词,要求朗读正确、书写正确、理解正确。

2、对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常用词语进行分析解读。比如:神州、华夏都是对中国的称呼;民族、人民、奋发、聚集、矗立、庄严、绿树成荫、来来往往等重要词语的解释分析。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使用这些词语。

3、领悟文章内容。

⑴ 阅读《识字三》《北京》《看雪》,小组内讨论不理解的词语,教师引导解决。引导学生对我们祖国壮丽的山河、灿烂的古代文明以及高度的现代文明形成深刻的印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⑵ 阅读《欢庆》《我们成功了》,小组内讨论不理解的词语,教师引导解决。从国庆和申奥两件大事件,让学生感受祖国今日的强大,对比旧中国的落后挨打,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设计说明:该环节整合了单元教学内容,从山河壮美和国家强盛两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进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板块三:朗读设计。

1、《识字三》以诵读为主。让学生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奋发的姿态,反复诵读。读第三句“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可用低缓、深情的声音,表现宝岛未归的遗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

2、《欢庆》,要掌握好欢乐、喜庆的基调,用热烈奔放、激情满怀的声音,表现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读开头四句,速度稍慢,声音不要太高,要带着想象读,读出韵律感。然后突出“十三亿”,并用稍快的速度读“欢庆这美好的日子”,紧接着提高声音重读“十月一日”,最后适当放慢速度,用深情的声音读“祖国妈妈的生日”。

3、《北京》《我们成功了》《看雪》,教师激情朗读,学生朗读注意节奏、重音、速度等等。

[设计说明:熟读课文读好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中国的壮丽山河悠久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热情。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诗歌朗诵。] 模块五:总结与复习检测

教学流程:基础复习------阅读拓展------实践与展示------书面检测。

板块一:基础复习。

1、课文基础知识的总结回顾。巩固字词及相关知识。

2、检查文章阅读及相关课文的背诵。

3、书写一篇文章,介绍你心中的祖国。

[设计说明:巩固学生的已学知识,夯实学生语文基础。] 板块二:阅读拓展。

教师为学生搜集多篇介绍祖国以及爱国主义主题的文章,指导学生朗读和感受。通过古今对比、中外对比,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设计说明: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阅读学习更多的相关文章,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增强学习效果。] 板块三:实践与展示。

1、指导学生搜集少数民族知识,比如历史、分布区域、民族服饮食等等,以小组比赛的形式将资料分类介绍,也可以分期办成手抄报,拓展学生知识面。

2、搜集歌颂祖国的歌曲,或者用手抄报的形式描绘祖国的大好山河,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

3、给台湾的小朋友写一封信,邀请他们到自己的学校做客。

4、举办班级歌颂祖国诗歌朗诵比赛,培养学生朗诵能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设计说明: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强教学效果。] 板块四:书面检测。

教师根据本单元内容制作一套试卷,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包括拼音、生字、生词以及文章内容等方面的内容。

[设计说明: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检测学生学习成果。] 模块六 课外阅读

爱国童谣

我愿......我愿是一株小草,在祖国的草原上成长。我愿是一朵鲜花,在祖国的花园里盛开。我愿是一棵大树,在祖国的森林里站岗。我愿是一条小鱼,在祖国的海洋里遨游。我愿是一只小鸟,在祖国的天空中飞翔。我愿是一首童谣,在祖国的各角落飞扬 崇敬国旗,爱党爱国 敬礼看升旗,肃立唱国歌。国徽要尊重,丝毫不污损。五十六民族,亲密如一家。台湾是宝岛,骨肉盼团圆。华夏历史长,古今英杰多; 文明成果丰,美誉五洲传。共产党伟大,社会主义好; 爱党爱人民,长大建祖国。从小爱祖国 鸟儿爱蓝天,鱼儿爱江河。马儿爱草原,蜜蜂爱花朵。我们小学生,从小爱祖国。祖国是个大花园 小蜡笔,真好看,红、黄、黑、白、绿、蓝 红笔画太阳,一个圆圈圈。蓝笔画小河,三道弯弯线。黄笔画个小片片,那是小帆船。绿笔画个大三角,那是一座山。各种蜡笔一齐画,画个祖国大花园。升国旗

排排队,站站齐,不说话,不调皮。奏国歌,升国旗,我们都行注目礼。同学们,齐努力,为祖国,勤学习。学文化,练身体,建设国家出份力。北京变化大 北京的变化可真大!爷爷说:

“处处是高楼大厦。” 北京的变化可真大!奶奶说:

“景色秀丽四季如画。” 北京的变化可真大!爸爸说:

“地下铁道四通八达。” 北京的变化可真大!妈妈说:

“立交桥凌空飞架。” 北京的变化可真大!祖国在我心间

小小的地球仪摆在我眼前,妈妈夸我眼睛真尖。第一眼就找到了中国,像只金鸡昂首在太平洋边。第二眼就找到了北京,辽阔的版图上那红色的星点。若问我眼力为什么这样好,因为祖国时时在我心间。逛北京

逛北京,真开心。先去看看天安门。天安门,城楼高,再去看看帝王庙。帝王庙,画着龙,再去看看雍和宫。雍和宫,转一转,再去看看国子监。国子监,有石狮,再去看看白塔寺。白塔寺,看得清,再去看看亚运村。亚运村,迎奥运,北京处处气象新。大事记

你拍一,我拍一,南昌起义在八月一; 你拍二,我拍二,西安事变草原双十二; 你拍三,我拍三,南京大屠杀十二月十: 你拍四,我拍四,青年运动五月四; 你拍五,我拍五,曰军投降八一五: 你拍六,我拍六,汪精卫投敌五月六; 你拍七,我拍七,卢沟桥事变七月七 你拍八,我拍八,日本侵华九一八; 你拍九,我拍九,学生抗曰一二九; 你拍十,我拍十,你我不能忘国耻。民族大团结 你走来,我走来,我们起到一起来; 民族众多家庭大,团结和睦春常在。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小小蜡笔穿花衣,红黄蓝绿真美丽!小朋友们多欢喜,画个图画比一比。画小鸟飞在蓝天里,画小草长在春天里。你画太阳,我画国旗,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家

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爱国先爱家 蜜蜂忙采花,爱国先爱家。家家勤酿蜜,幸福满天下。山谷里有座烈士墓 桃花山,杏花谷,山谷里有座烈士墓,红军牺牲为人民,烈士墓里埋忠骨。清明节,来扫墓,墓前栽花又种树,烈士话儿心中记,要为人民谋幸福!报效祖国 果树不能开空花,爱国怎能空表达? 写好每个中国字,说好每句中国话。是鹰就该飞得高,是鱼应把龙门跃。报效祖国靠本领,单喊口号是空炮。

第五篇: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一、有关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所谓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主要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具体说来,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6、展望未来,无限畅想

单元主题教学是根据课程实施的水平目标,确立若干个教学主题,教师遵循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连续课时单元教学的教学方式。

开展单元主题教学体现学习领域水平目标达成的针对性、知识技能教学的连贯性和生本化、生活化等特性。

将整个教学置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意义建构,重视学生技能的综合运用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和意识。关于主题单元的设计

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有些教师对主题单元的设计很不理解,他们只教主体课文,把“语文天地”或“语文园地”当成练习,对字词部分还做一做,对拓展阅读、语文活动,有时间就做,时间一紧就不做,考试内容也只限于主体课文所涉及的内容。

也就是说,他们仍然被以往的“课文”和“课后练习”的教材结构和习惯的教学模式束缚着。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否则就没有真正进入课改。

第一、要明确“语文天地”与主体课文是同等重要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主题单元。

北师版在开放单元中,没有主体课文,主题单元就是由“语文天地”构成。如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 “地名”。

主体课文与“语文天地”不是以往教材的“课文”与“课后练习”的关系。

主体课文提供两篇意义相关又不完全是一个角度的文质兼美的课文,两篇课文包含着这个年级的孩子可以感受的文化道德思想内容和应该学习的语言文字等工具性知识。

每篇课文后面有两个思考题,就是从这两个方面出的,目的是让孩子更好地把握课文的两个方面。

“语文天地”则是从语文活动的角度设计的,更突出新课标强调的从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的理念,体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要求。

“语文天地”在各学段的栏目有所变化,但主要内容没有变,它是从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方面对主体课文内容的拓展、丰富,对前后知识的联贯,对阅读兴趣的激发,对思维发展的训练,对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会学习的引导。

也就是说“语文天地”活动,是这个主题单元不可或缺的,它要和主体课文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一单元的教学任务,在一个又一个的这种主题单元教学过程中,实现小学语文为孩子未来发展奠下文化之基、工具之基、思维发展之基、学会学习之基的总体目标。

因此,对“语文天地”必须重视,这是必须引起每个教师注意的。

第二、如何理解“主题单元”的“主题” 主题单元设计及单元体系结构特点

对于语文教材来说,选文的标准以及选文的组织结构,是贯彻编写意图的重要方式。传统的语文教材体系设计,一类是文选式,选一篇一篇作品,由低到高排列,文后设思考题和练习;一类是单元结构式,这类方式有三种:遵从语文知识训练体系,遵从能力培养体系或者遵从文体分类体系。但旧教材不论是文选类结构还是单元类结构,都是线性化的,以训练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工具为目的。

实践已经证明,这种结构体系造成了语文课程的封闭和乏味,它不能形成孩子真正的语文实践能力。这样的选文结构是为贯彻把语文课程定位于工具课、思想课的编写意图服务的。新课标强调语文的多重功能和奠基性,教材选文标准和结构就必须改变以往的结构模式。

1、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主题单元的特点。

教材编写组经过认真研究,根据课标对教材编写建议,为了落实四个奠基,决定采取一种新的主题单元结构,这种主题单元,不是思想主题单元,不是知识主题单元,也不是文体写作能力主题单元,它是以文化性或者说是以人文性为线索,兼顾识字、阅读、习作,以及促进思维发展创新能力和学会学习的主题单元。案例

以一年下册“元宵节”单元为例。这个单元是本册教材一开始的单元,春节刚过开学不久就是元宵节。

这个单元安排两篇主题课文,一篇是一首儿童诗:《元宵节》,一篇是一首儿歌《看花灯》,在“语文天地”中安排了“猜灯谜”、“编灯谜”、“看春联”的活动,还安排了查找世界上还有什么地方过元宵节的活动。

为什么设计“元宵节”主题单元,为什么做如此设计?钟敬文先生曾说过,中国的传统节日集中的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元宵节十分典型。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写春联,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团圆、欢乐、智慧的追求,大人乐意过节,孩子更喜欢过节,设计这样一个主题单元,不是思想教育单元,而是一种文化熏陶单元,使中国“尚圆”的审美追求,在孩子的心灵中扎下根,使这个孩子将来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在那落脚生根,哪怕是在海外,都有深深的中国根。

同时在这个单元里又学了孩子平常经常接触到的事物的字,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这样的主题单元,能够激发孩子想象力,使他们尝到创造的愉快。这个单元在“金钥匙”栏目中还设计了引导孩子学会学习的内容。也就是说,在一个主题单元的设计中,力图体现语文教育的多功能性,包含着文化奠基、工具奠基、思维发展创新能力奠基和学会学习意识的奠基,体现语文教育的综合性。

当然,并非每一个单元在多功能性体现上都十分完备,因为这要根据这一主题单元的特点来确定,不能很生硬,但各主题单元都不是单一功能的。

这样,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中就需要认真研究教材中蕴含的多功能性,在教学方法上努力创新,使这种多功能体现出现。不断在文化、工具、思维创新、学会学习人生发展的奠基的四个方面去教学。

2、主题单元包含的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12册,大约设计了150个主题单元。低年级每册15—16个单元,中年段10—12个单元,高年段8—10个单元,年级越高,程度越深,内容越丰富,越具有综合性,因此单元数量相对减少。

那么,这150多个单元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根据21世纪前半期中国人的生存发展,必须面临和解决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问题。教材从这三个方面,选其有奠基意义的内容设计主题单元。

在人与自然维度,设计了《大海》、《太阳和月亮》、《冬天》、《动物》、《植物》、《星空》、《夏天》、《秋天》、《春天的脚步》、《雨》、《水》、《色彩》、《声音》、《奇观》、《家园的呼唤》、《母亲河》、《海底世界》、《可爱的生灵》、《观察与发现》、《走进森林》等几十个单元,使学生通过这些单元的学习,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建立起处理发展与保护环境关系的意识。

从人与社会的维度,设计了《劳动》、《朋友》、《祖国》、《合作》、《诚实》、《小英雄》、《我和我们》、《尊重与平等》、《奉献》、《读书》、《书信》、《亲情》、《师生》、《民族之花》、《方寸世界》、《话语》、《规则》、《智谋》、《破除迷信》、《龙》、《遗迹》、《战争》、《美与丑》、《岁寒三友》、《地球家庭》等单元,力图通过这些单元培养爱亲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思考和文化选择能力,为处理好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不同文化的关系奠定基础。

在人与自我的维度,设计了《手与脑》、《梦想》、《成长》、《好习惯》、《立志》、《尊严》、《面对错误》、《时间》、《岁月》、《乐趣》、《珍惜》、《收获》、《往事》、《愿望》、《好奇》、《书》、《生命》、《告别童年》等单元,通过这些单元,使孩子逐渐树立正确的个人意识,使孩子的心里健康成长。

主题单元设计的这样三个方面,只是相对而言,不是绝对的。因为某一单元虽然是从某一维度设计的,但它很可能也涉及另外的维度,因此在教学上也不要绝对,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经常是交错的、融和的。而有些观念,实际上在三个维度上都是适用的,因此,我们还设置了《方法》、《角度》、《科学精神》等相对抽象而又有概括性的单元。

为了使教材更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使用,在强调整个教材使用的开放特点的同时,还在前八册分别专门设置了一个开放单元:《外面的世界》、《车的世界》、《书的世界》、《体育世界》、《集市与超市》、《家乡特产》、《地名》、《纪念日》。

开放单元,没有主体课文,各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通过语文活动学习语文,它集中体现语文课程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特点,为校本课程的建立提供思路。

在设计这些以文化奠基为线索的单元的同时,还要考虑,这样的单元是否具备让孩子学习识字、阅读、习作的材料,是否含有培养孩子思维发展创造能力的特点,是否适合引导孩子形成自我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文化这条线索是以课文的方式呈现,其它三条线索是在课文语文天地结合中呈现。

3、主题单元的整体结构安排。

那么,这150个单元是依据什么原则安排在各册呢?或者说,在各册设置什么单元依据什么原则呢?总体说来,是依据这个年龄段能够接受并有强烈兴趣的原则。

而要做到这点,必须考虑到这个年龄段,对某种文化现象是否有具体的感受,这单元的选文是否包含这个年龄段的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工具性学习,难易程度如何,量的多少是否适合,以及在思维发展和学会学习方面能做什么引导,即着眼于儿童的实际经验,着眼于儿童这一年段段心理特点,着眼于儿童情感世界和思维发展规律,从低年段到高年段由简单到复杂,由体验到思考,由具体到抽象。空间上,遵从孩子的生活实际,着眼于孩子的现实经验和想象世界,不断扩展单元的范围。低年级段主要的单元主题的设计是从孩子的身边具体可感的情景入手的,例如一年级的家、手和大脑、太阳与月亮等,二年级的玩具和游戏、妈妈、植树等。

中年段单元主题逐步扩大,例如三年级的塞北江南、集市、海底世界;四年级的收获、地址等。

高年段逐步扩展到抽象的社会大空间,比如五年级的奇观、变化、我们去旅行等;六年级的地球家庭、遗迹等。

如此设计,符合孩子认识世界的本来规律,即从身边逐步扩展开来、由局部到全局、由已知到未知的拓展。

实现了孩子的生活与学习的完全互动,有利于充分利用孩子的生活资源来学习语文,使孩子从小体会到学习语文的现实感、乐趣感、成就感。

思维上,重视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着眼于儿童情感世界发展需求,不断深化单元主题的思想内涵。

从低年段到高年段逐步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低年段主要的单元主题的设计是简单的、可感的概念,例如梦想、成长、认真、朋友、诚实、好奇等,这些简单的可感的单元主题设计渗透了对孩子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与渗透。

中年段单元主题逐步深入,例如心中有祖国、我们和我、亲情、师生、规则等,这些单元主题的设计更不是知识与能力的简单灌输与罗列,而是包含着情感的体验、态度的培养与熏陶。

高年段继续深化,单元主题涉及到人类面临的一些重大的命题,着重在于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比如智谋、方法、面对错误、冲突、战争、英雄、美与丑等等。

这些单元的选文力求做到不同问题、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借助于单元主题创设的学习的平台,使孩子从小能够对人生、社会一些重大的问题、基本的关系具有一种奠基性的认识。

我们以往一说“主题”,就是说这篇课文表现的主要的思想。主题又叫“主题思想”,这种主题思想是《教参》已经给归纳好了的,是从孩子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角度做的归纳,这种归纳往往并不能真正地表达课文的主要意义,甚至跟孩子阅读这篇课文的感受相差甚远,影响孩子主动地个性化的学习。

因为有不少文章并不是为了表现思想的,特别是文学作品主要是要传达某种情感、某种态度,如果硬要挖掘它的思想,就会发现它内在蕴含的思想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的复杂的有时还是有矛盾的。在这种情况下,硬要给它归纳一个思想主题,实际上是对作品生命的阉割,而这种强加给学生的“主题思想”,还要让学生背下来,作为考试的重要部分,这是孩子讨厌学语文的重要原因之一。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主题单元”,所说的“主题”不是单纯的思想主题,它的“主题单元”不是像有的教材那样的什么“爱国主义”、“环境保护”等思想教育单元,它是以一个核心词语组建的文化单元。

比如第一册的“家”单元。第一篇主体课文是写实的:“我有一个幸福的家、爸爸爱我,妈妈爱我,我也爱爸爸妈妈。在温暖的家中,我快乐的长大”。第二篇是拓展的想象的“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有爱国主义情感的渗透。在“语文天地”中的儿歌是“给小鸟安家”则是渗透对自然的热爱,与自然和谐、爱心、环保意识的。

围绕“家”这个核心词语,选择它的本意,联想意、引伸意,组织主体课文和阅读课文,并以“语文天地”设计的语文活动与之有机配合,构成主题单元,这三篇课文,如果按思想主题来说并不一致,但它们都和“家”有联系。这样“家”这个词语就具有文化主题的意义。

理解了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主题单元的特点,理解它不是思想主题单元,而是以核心词语为中心的文化单元,这样的主题单元才符合语文课的要求,如果单纯以思想教育为目的组成主题单元,那就是思想品德教育课教材,而不像语文教材了,明白了这一点,教师们就可以从以往的“主题”概念脱出来,不必教每篇课文时硬要往一个思想主题去靠,根据课文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当然也不必刻意去讲这个单元题目(核心词语)的多种意义,而只是让学生感受就可以了。

一是主题富于单元学习一个完整的儿童化、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便于学生完整的理解学习内容和建构知识技能;

二是避免教学情境、内容、形式的频繁变换,节省教学组织时间; 三是充分激发教师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主动性。

五、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1、单元主题教学设计要求老师转变观念,整体把握教材。

“单元主题教学” 是以一个单元为一个整体,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整体把握,紧扣单元训练项目把相关知识联为一条教学线索,使单元整体运转。

教师在进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时,要做到:

(1)要通盘规划教学的目标、内容、教学过程以及评估标准,要特别重视学生自身素养全面发展;

(2)按单元主题教学的整体目标要求,确定分年级、分阶段、分单元的具体教学目标,把握单元整合的切入口;

(3)根据内容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类型的主题教学,使“主题”各有特色;

(4)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要从自身做起,构建创新思维模式,为学生学习、研究及自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5)不能只沿用原有的一些教学手段,要充分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如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

(6)不能只满足于学科成绩,要乐于把学生引进现实生活的大舞台,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哪怕不能立竿见影显现所谓理想的分数。

2、单元主题教学设计遵循由主导到主学,坚持自主发展原则。

在进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时,老师要正确处理好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两者的关系。教师要精心设计单元教学过程,课型设计注重由老师主导到学生主学的过程落实。

因此老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不能仅是教学的主导者,还要想到自己是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和合作伙伴;

(2)不能只是固有知识传授者,还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批判反思能力;

(3)分单元设计系列化的教学活动,达到全方位地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合作学习、自评与他评等能力;

(4)研究单元主题教学中各种特性之间的优化组合,如主题的独立性和教材的系统性、学习方式的活动性和知识的抽象性、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学生之间的合作性与学生的个体性等。(5)注重知识学习方法的传授,让学生从在老师主导下学习过渡到在教师辅导、自主状态下学习。

3、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坚持开放的、活动的、具有探究性教学原则。

单元主题教学坚持整体性、活动性、开放性、探究性、主体性和综合性。

整体策划单元教学、着力组织各类教学活动、全力开放学习场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努力寻求知识与能力的综合。

4、精心设计单元活动主题,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在单元主题教学中,单元活动主题是贯穿整个单元教学的主线,单元活动主题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思维活动的实际情况,达到掌握单元训练重点的目的。

在单元教学之前,教师要通读整个单元的内容,围绕单元,通盘设计活动主题。

5、在单元主题教学设计中,要积极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1)尊重、热爱、信任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以平等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更应多一份关怀。

(2)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即指导学生怎样当学习的主人,怎样当好学习的主人。

(4)让学生结合单元主题,设计自己的单元达标规划,确立单元目标,组织学生自评、互评,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进步。

6、单元主题教学设计还要妥善解决单元主题的相对独立性和教材内容系统性的问题。

在单元主题教学设计中,要处理好单元主题教学中主题与主题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问题。

要思考它们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如何在教学中有序、有层次地完成,在知识、情感、能力上有效地保证单元主题教学的相对独立性和知识能力目标的完整性和系列性。

单元主题教学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整合教材内容——明确学习主题——设置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方式方法等。

七、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

八、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几个要点提示

(一)主题单元教材整体解读及学情分析

主题、篇目,主要内容,篇目之间整体联系。分析学生对教材感受,知识能力的起点和需求、要求。

(二)主题单元教学整体目标解读

主题价值目标:知识、能力、体系等具体目标,具体在每课中的分解,课时安排。

(三)主题单元教学构想及教学设计

围绕专题,对每节课教与学的设计、板书、课件。

基本板块:单元导读、浏览每课、整体感知――精读感悟每课重点实践练系―――回归整体、拓展比较、积累运用、――口语、习作,整理测试。

(四)单元主题作业设计,呈现方式,评估方式。

(五)单元主题目标达成综合水平测试题及答案

(六)单元主题教学资源包

例: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第五组主题单元阅读教学设计(部分环节)

(一)主题单元教材解读及学情分析。单元主题: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围绕“生命”这个主题。篇目及内容:本组选编了《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花的勇气》4篇中外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悟。

《触摸春天》写盲童用手、用心来感受春天。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生命,热爱世界上其他生命的盲女形象。

《永生的眼睛》一文,讲述了捐献自己的遗体器官的故事。歌颂帮助别人延续生命的美好品德。

《生命 生命》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作者用生活中飞蛾逃生、小苗钻土、倾听心跳的事例、引发思考,启发我们珍惜生命。

《花的勇气》作者在爱花——寻花——盼花——看花的过程中,体悟到生命的意味生命就是勇气。单元教材板块结构

(整体)→(部分)(教材内容之间的整体联系:

一、导语是“目”明确主题,提示学法,课文是“纲”。

二、板块内部的整体联系,课型精读略读。

三、课内外整体联系,搜集资料。学情分析:

四年级:四年级是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桥梁。初步掌握基本阅读方法。(如:朗读、默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有了一定数量的语言积累。思维正从形象向抽象过渡,正需要学习透过事物表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很少同学对生命进行过思考。

四年级要完成第二学段(3-4年级)阅读目标任务,有目的地渗透第三学段(5-6年级)有关阅读的要求。

可采用“抓住重点不放,兼顾非重点不忘”的教学策略。

(二)主题单元目标解读

根据课标第二学段提出的“阅读”目标和本单元课文的特点确定本组课文的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重点词句含义的方法,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

2、读正确,读通顺每篇课文,有感情读好重点段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抄写,背诵、积累课文,文中优美词语和精采句段。

4、通过对语言的理解,品味,感悟生命的真谛。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促使学生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设计思路(例)

第一部分:整体感知,把握模块,学习主题。

(学导语,引疑激趣)——浏览并读正确本单元四篇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质疑——提出课外搜集信息要求。

第二部分:部分体验、感受生命的文化内涵。(根据课型分两个环节推进)

第一环节:理解《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的课文内容

细读《触摸春天》思考,课文讨论3个问题,读句段,谈体会——比较《触摸眼睛》《永生的眼睛》发现相同之处,用方法,划句子,批注、讨论,搜名言。

(三)主题单元教学构想

系统原理告诉我们有结构的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基本程序(整体——部分——整体)注意三个原则:

1、每课主题教学——理解每课内容——综合比较回归整体,探究价值,总结规律。

2、整体构思时:坚持立足主题,关注每课课型,学法指导等方面联系。

3、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朗读(读正确全文、)、品味重点词句,展开想像、联系生活实际等实践活动感受“生命”的文化内涵。第二环节:理解《生命生命》《花的勇气》的课文内容:

细读《生命生命》先复习讨论前两课对人生、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导入本课,用本课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导入新课—说课文整体感知三个案例。把握课文内容和写作思路。找自己感悟最深的事例反复品读领悟藏内涵。联系生活实际写体会。

《花的勇气》按提示,自读自悟。指导读出情感变化。失望—吃惊―遗憾—惊奇-震撼,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运用前三课体会重点词句的方法,反复品味感受赏作者用词句的精妙。第三部分:整体感悟,领悟生命的真谛。

对4篇课文内容理解与体验基础上的整体回归,主题教学的升华,走向生活。

一、回顾交流,整体感悟。

1、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最使你感动的语言,形象,事情是什么?

2、通过本次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学到哪些体会课文重点词句含义的方法?掌握了哪些新本领?

3、通过本次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感悟?请用一两句话把它写下来。

二、引导实践,拓展文件。办报 课外搜集故事 教学流程(略)单元作业(略)教学资源包(略)单元考查试题(略)

九、单元主体教学设计模版 模 板 简 介

单元主题学习教学设计案例

本组教材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写的4篇文学作品,前两篇《白鹅》《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后两篇《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

在他们的笔下,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爱尽职的母鸡,无不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可亲可爱。每一篇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法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作者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

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二是通过同题阅读,使学生体会到,同样是写动物,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语言也就各具特色。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自读课——《猫》

十、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及教学建议

(上册)第一组

本组教材是以“自然奇观”为专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以具体、形象的语言分别描写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南国风光“鸟的天堂”,以及绚丽多变的火烧云。除了4篇课文以外,还安排了很多与专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整组教材中安排的各种语文活动,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揣摩、品味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这几篇课文都描写了自然界的美景、奇景,画面感很强,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同时要重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课文中精彩的语段应让学生熟读成诵。另外,应建议学生运用课上获得的阅读方法阅读选读课文中的《五彩池》,并引导学生课前课后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其他资料,通过相互交流,丰富见闻,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1~2课时。第二组

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非常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容易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颇具吸引力。本组教材中还安排了与专题相关的“阅读链接”“资料袋”,有趣的“比眼力”口语交际,以及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写观察日记等内容„„所有语文活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很有利的。

本组的导读提示了学习内容,提出了语文实践活动的要求。在进行本组教学时,既要在学习课文时仔细体会课文的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还要在课后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学习写观察日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在教学时还要充分注意“导语”“阅读链接”“资料袋”等各部分内容的相关性,有机整合,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1课时,“成语故事”1课时。第三组

本组的专题是“中外童话”,围绕这一专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安排了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也围绕这一专题安排,整组教材形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教学系统。

学生对童话并不陌生,他们早已在课内外阅读过许多童话,为什么在这里还要专门安排一个童话单元呢?教材在导读中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即“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由此可见,这一组的教学应具有总结、提升的性质,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阅读一篇篇童话,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教师要综合考虑整组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每篇童话的教学和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教学时,既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提供的优秀童话,也要有效利用学生已经阅读过的童话,还要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童话,并在大量阅读、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童话的特点。特别要注意的是,对童话特点的认识要把握适度,要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要拔高要求;另外,相关知识的了解也要同一篇篇生动的童话故事紧密联系,不要过于抽象。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1课时,“展示台”1课时。第四组

本组教材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写的4篇文学作品,前两篇《白鹅》《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后两篇《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在他们的笔下,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爱尽职的母鸡,无不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可亲可爱。每一篇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法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作者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二是通过同题阅读,使学生体会到,同样是写动物,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语言也就各具特色。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通过充分读书,体会每一种动物的特点,感受动物的可爱,体会几位作家语言的不同风格,比较文章表达上的不同特点。配合本组专题,语文园地也做了相应的安排──“口语交际”和“习作”,让学生抓住特点说、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作家语言的特点,体会作家表达喜爱之情的特别方式。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到这个特点,把读与思、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1~2课时。第五组

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3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

教材中的“资料袋”,语文园地中围绕文物保护展开的口语交际,以写导游词为内容的习作,“宽带网”建议学生继续搜集关于中国的“世界遗产”的资料„„教材中安排的这些语文实践活动,都是围绕本组专题展开的,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查(资料)等活动中,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激发探究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与习惯。

教学本组时,要将感悟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教师应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和旅游经历,将围绕这一专题进行的资料搜集、整理、阅读、交流分享等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并延伸至整个学期以至今后的学习生活之中;提倡学生建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专用资料袋,或将搜集到的资料放入本学期的“语文资料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交流相关的图片画作、诗词楹联、故事传说等,不断感受我国的“世界遗产”的魅力。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9~10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1课时。第六组

本册教材再次安排了“人间真情”的专题,是为了继续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

这组教材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古诗两首》表现了朋友间真挚的爱,《搭石》体现了乡亲们纯朴的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展现了爱的奇迹,《卡罗纳》诠释了爱的真谛,《给予是快乐的》阐释了爱的哲理。这一篇篇充满人间真情和爱意的课文一定会拨动学生爱的心弦,激起仿效的意愿。

教学本组课文,应注意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再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感悟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动。同时,应引导学生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通过体会重点语句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3~15课时。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1课时,“成语故事”1课时。第七组

本组教材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和略读课文《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了少年周恩来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现实之后,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事;《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为他修改一篇作文并请他到家中做客的事;《乌塔》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一个人在欧洲旅游的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则以书信的形式,讲了一个小朋友向一位作家请教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平等交流的事情。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别人的成长故事,学生在阅读时一定会受到许多启发,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如何自立,如何与别人相处„„

在进行本组教学时,应以“成长的故事”为核心,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综合性学习,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更多成年人或同龄人成长的故事,还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并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把了解到的故事和想到的问题,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进行交流;在“展示台”中,用各种形式展示本组语文学习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语文学习的快乐。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2课时。第八组

本组教材以“科技成就”为专题,编排了4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呼风唤雨的世纪》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电脑住宅》带我们走进现代化的电脑住宅,亲身感受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与舒适;《飞向蓝天的恐龙》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科学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向我们介绍了经过航天旅行的植物种子所发生的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发生变化后的用处。这几篇课文既可以使学生领略科学技术的神奇,感受科学技术的威力,还可以使学生学到描写或说明事物的基本方法,同时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本组教材是这学期最后阶段的学习内容,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学期学到的阅读方法,认真阅读课文,体会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乐于与同学讨论疑难问题,交流阅读体会;同时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畅想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哪些变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现代科技发展的资料,以帮助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1~2课时。(下册)第一组

本组围绕“神奇的大自然”这一专题来编写的。本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神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那充满神奇色彩的天然溶洞,那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那奇特的新疆天山风光,犹如一幅幅画卷,带我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

古诗词、散文游记,多样化的文章体裁,丰富多彩的语言,一定能引起孩子们阅读的兴趣。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形式。课文中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有着很强的表现力,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仔细咀嚼,余味无穷。教学本组课文,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对于精彩的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词句。

本组教材除课文外,还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积累描摹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搜集自然风光的图片、文字资料。通过这些语文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1—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2课时。第二组

本组教材是以“以诚待人”为专题编写的。安排的课文有《中彩那天》、《万年牢 》、《尊严 》、《将心比心》。这些课文的内容生动、感人,从不同的角度赞美了诚实、守信等道德规范,使学生懂得诚实、守信比金钱、财富更重要;要用自己的劳动去维护个人的尊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想想等。整组课文充满丰富的人文内涵。

本组4篇课文的语言简洁生动,叙事条理清楚,尤其是对人物语言、行动、外貌等描写,十分逼真,这些都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好材料。第三组

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组织编写教学内容,其中包括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以及一个综合性学习、一个语文园地。本组教材的学习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并有新的内涵。选编本组教材,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一些新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等思维品质;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的默读与自学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本组四篇课文有叙事性文章,也有说明性文章。有的是讲大自然给人类的警示,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有的是讲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告诉我们大自然也是人类的老师。

在实施教学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联系以前所学过的“保护环境”等相关专题课文,在教学内容上统筹安排,把“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有机整合起来;2.要加强学科整合意识,密切与科学课教师的联系,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3.学生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现或发明,重在播下兴趣的幼芽。他们的发现或发明可能是前人已经有了的,但只要是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实践所得,也要充分肯定他们的“新意”,保护他们的“创新精神”;4.本组多篇课文涉及到一些科学常识,在课上,对这些科学常识不要做过深的探究和拓展,要依据课文的内容,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不要把语文课上成自然常识课。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与习作3课时,“我的发现”与“日积月累”1课时,“综合性学习”与“展示台”2课时。第四组

本组课文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专题,选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外两个小英雄的故事和两篇以孩子的眼光关注国际局势、表达对和平渴望的课文;并安排了与此相关的“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等语文实践活动,还选编了“资料袋”、“阅读链接”、“宽带网”等有关战争与和平的资料。本组教材的内容直面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倾吐了孩子们对和平的呼唤。通过本组教材的学习,学生的心灵一定会受到震撼,经受洗礼。

本组的四篇课文的内容不同,风格不同,前两篇课文生动有趣,后两篇课文情感浓烈。四篇课文又有许多共通之处,如每篇课文中有许多句子蕴含着丰富的意义,抒发了深厚的情感。因此,教学本组时,要帮助学生在把握每篇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重点理解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中要切实把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情感作为本组训练的重点。

教学时,不仅要立足本组教材,利用教材提供的优秀作品,也要注意采用多种方法,链接教材以外的丰富材料,帮助学生真切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缅怀那些为和平英勇战斗的英雄们,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5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6课时,略读课文3—4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等1课时。第五组

本组是围绕“珍惜生命”来编排的。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二是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理解语言的能力,并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学生年龄较小,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本组课文就是通过一个个形象、具体的人物和事例来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教学本组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把具体的人和事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道理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认真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并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本组的导语中,明确提出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去搜集、了解更多热爱生命的故事”的要求,在《触摸春天》课后,设计了“搜集感人故事,整理资料办墙报”的泡泡提示。这些内容的安排,是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的顺利进行所做的准备工作。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体现整合的教学思想,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1—2课时。第六组

本组教材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乡下人家》描写了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牧场之国》展现了异国的田园风光,《古诗词三首》更是生动地再现了一幅幅乡村风光、田园意趣的图画,《麦哨》则侧重于描绘了乡村儿童在乡间田野无拘无束、充满乐趣的童年生活。每篇文章虽然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描写方法也各具特色,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即对乡村田园生活由衷地热爱、赞美与向往。

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由此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是通过怎样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配合本组专题,在21课的后面和语文园地里相应地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等项训练,即引导学生开展观察、了解乡村景物和生活的活动;说、写有关农村的景物和生活情况,对田园风光的感受、体验,活动过程中的见闻、趣事,表达自己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和体会作家描写景物的语言特点。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要统筹安排,加强教材整合的意识,把读与思、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4课时,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4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读读写写、背背”1—2课时。第七组

本组教材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鱼游到了纸上》,略读课文《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从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到残疾人、普通人,课文中这些人物的身上都具有一种执著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语文园地中以《我敬佩的一个人》为题,展开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训练,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具有执著追求精神的人,并向他们学习。

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灵启示,品味语言,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语文园地”安排的各项训练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中要瞻前顾后,做到说写结合,读写结合,做好知识与能力迁移的工作,使本组教材形成有机的整体,教学始终围绕专题进行。第八组

本组教材的专题为“故事长廊”,安排的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其中有篇幅短小、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有内容通俗、情节引人入胜的民间故事;有想象神奇的神话故事。编排本组教材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体会做事、做人的道理,领略正义和智慧的无穷力量;并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故事的各种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读故事、讲故事的欲望。本组教材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寓言两则》中的《纪昌学射》告诉人们学习要打好扎实的基础,《扁鹊治病》则告诉我们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文成公主进藏》突出了文成公主对民族团结、共同发展做出的贡献;《普罗米修斯》盛赞了为人类盗取火种、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普罗米修斯;《渔夫的故事》展示了人类智慧的巨大力量。这一篇篇充满人文色彩、语言风格迥异的故事,一定会充分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拨动学生的心弦,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本组课文,要充分注意到体裁的特点,重点引导学生多读、多讲,读中感悟,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学习简要概括故事的内容,练习讲故事,再以课文为生发点,把学生目光引到课外阅读中去,引导他们大量阅读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故事,进一步激发读书的兴趣。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1课时,“趣味语文”1课时。

下载模块三:“艺术瑰宝——中外画家作品欣赏”主题单元设计[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模块三:“艺术瑰宝——中外画家作品欣赏”主题单元设计[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