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实验报告简版

时间:2019-05-14 05:10: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环境化学实验报告简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环境化学实验报告简版》。

第一篇:环境化学实验报告简版

环境化学实验

实验1水溶液中染料浓度的测定

一 实验目的:熟悉染料浓度的测定原理、方法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二 实验原理:各种染料均有一定的吸光波长,而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吸光值与浓度之间成线性关系,根据这一原理作出标准曲线,测定未知溶液的染料浓度。

三 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

722S分光光度计、恒温振荡器、离心机

试剂

刚果红,亚甲基蓝,C.P.级。

四 实验步骤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称取2.500g上述染料于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配成2500g/ml的上述染料标准溶液。准确吸取该溶液0.2、0.4、0.6、0.8、1.0ml分别于50ml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在494nm(刚果红)、572nm(亚甲基蓝)处测定吸光度。未知溶液的浓度测定

吸取一定量的未知溶液或其稀释液,在相应的波长下测定其吸光

度。

五 实验计算标准曲线中的吸光度对浓度作图并回归成线性方程,计算方差。

2对照标准曲线或线性方程确定未知样浓度。

六 实验结果与讨论

讨论浓度测定的过程及其注意事项;注意标准曲线回归方程的方差。

实验2活性炭吸附法处理色度废水

一 实验目的测定活性炭的吸附等温线

二 实验原理

吸附法是处理废水常用的方法,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常用吸附量G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它与溶液中吸附溶质的平衡浓度有关。G(mg/g)= x/m,x为吸附溶质的质量(g),m为吸附剂的质量(g)。

关于吸附等温线有H、Freundlich、Langmiur等类型:

H型: G = kc

Freundlich型:G = kc1/n,lgG = lgk + 1/n lgc,k、n为常数。

Langmiur型:G = G0c/(A+c),1/G = 1/ G0 +(A/ G0)(1/c),A为常数,G0 为表面上吸附饱和时的最大吸附量。

三 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

722S分光光度计、恒温振荡器、离心机

试剂

活性炭:

粉末状活性炭0.076mm(200目),将活性炭过筛,取小于0.076mm筛孔以下的样品,水洗后105-110C烘干3h。

颗粒状活性炭2.0mm(10目)。碱性品红,C.P.级。

四 实验步骤

(一)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称取2500g上述染料于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配成2500g/ml的上述染料标准溶液。准确吸取该溶液0.0、0.2、0.4、0.6、0.8、1.0、1.5ml分别于50ml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在540nm(刚果红)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对浓度作图。

(二)振荡吸附

取7个250ml锥形瓶,分别加入300mg的粉末活性炭或颗粒活性炭和2.5、5.0、7.5、10.0、15.0、20.0ml浓度为2500g/ml的上述染料溶液并稀释至100ml,置锥形瓶在恒温振荡器上(20C)振荡1h。过滤后取滤液于1cm比色皿中,用722S分光光度计在相应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五 实验计算与作图

根据实验原理,绘制吸附等温线,并计算相应的常数值。

六 实验结果与讨论

讨论吸附等温线的特征和相应的吸附条件。

注意:由于上述染料溶液放置时间长会褪色,因此,在测定被吸附溶液的吸光度时,需同时测定原溶液的吸光度,以作浓度校正。

实验3高锰酸钾指数的测定

一 实验目的:掌握用酸性高锰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原理和方法

二 实验原理:水中有机物以及还原性物质在酸性条件下加热至沸,能被高锰酸钾所氧化,过量的高锰酸钾用过量的草酸处理,再用高锰酸钾回滴过量的草酸,通过计算求出水样所消耗高锰酸钾的量来测定化学需氧量。

当水样中氧离子含量超过300mg/L时,酸性高锰酸钾法由于氯离子的还原作用而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遇此情况,可加蒸馏水稀释,使氯离于浓度降低,或采用碱性高锰酸钾法。

三 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

(1)250mL锥形瓶。

(2)50mL酸式滴定管。

试剂

(1)c(1/2Na2C204)=0.1000mol/L草酸溶液精确称取O.6705g草酸(H2C204·2H2O)溶于水中,并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置于暗处保存。

(2)c(1/2Na2C204)=0.01000mol/L草酸溶液将上述草酸溶液准确稀释10倍,置于冰箱中保存。

(3)c(1/5KmnO4)=0.1000mol/L高锰酸钾溶液称3.2g高锰酸钾,溶液1.2L水中,加热煮沸15min,使体积减少到约1L,静置过夜,用虹吸管小心地将上层清液移人棕色瓶内,并按下法标定。

取10.0mL高锰酸钾溶液,于250mL锥形瓶内,加80mL水,5mL的1:3硫酸溶液,加热煮沸10min,再迅速滴加高锰酸钾溶液,不停震荡,直至发生微红色为止,不必记录用量,然后将锥形瓶继续加热煮沸,加入10.00mL的0.1000mol/L草酸标准溶液,迅速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微红色为止,记录用量。计算高锰酸钾溶液地准确当量浓度,并校正至0.1000mol/L。

(4)c(1/5KMn04)=0.0100mol/L高锰酸钾溶液将上述标定好的高锰酸钾溶液(0.1000mol/L)准确稀释lO倍。

(5)l:3硫酸溶液将l份化学纯浓硫酸慢慢加到3份水中,煮沸,滴加高锰酸钾溶液至硫酸溶液保持微红色。

四 实验步骤

(1)于250mL锥形瓶内,加人100mL水样或已稀释的水样,加5mL的1:3硫酸,混匀,用移液管准确加入0.0100mol儿的高锰酸钾溶液10mL,沸水浴中加热30min。

(2)取下锥形瓶后,立刻准确加入10mL的0.0100mol/L草酸标准溶液,并用0.0100mol/L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记录高锰酸钾的用量(V)。

五 计算:

c8100010VK10化学需氧量O2,mg/LV0

式中V——滴定水样时所用高锰酸钾体积,mL;

Vo——水样体积,mL;

c——草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

K——高锰酸钾溶液的校正系数。

溶液的浓度校正:这是由于高锰酸钾浓度易于改变,因此每次做样品时,必须进行校正,求出校正系数K。

校正系数的求法如下:于滴定水样的烧瓶中趁热(70—80℃)加入10mL的0.01mol/L草酸标准溶液,再用0.01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至微红色,所用高锰酸钾体积为V1(mL),则高锰酸钾之校正系数K=10/V1。

六 注意事项:

(1)应严格控制操作条件一致,高锰酸钾不能过早加好放在那里不加热,常规监测中,可直接加热煮沸10min代替水浴,加热30min,加热时火力应使样品迅速煮沸,时间不能太长,且应尽可能相同,通常要求准确煮沸l0min。

(2)煮沸10min后应残留40%~60%高锰酸钾。倘若煮沸过程中红色消失或变黄,即说明有机物或还原性物质过多,需将水样稀释后重做,或者用0.1mol/L高锰酸钾和草酸标准溶液测定。回滴过量的草酸标准溶液所滴耗的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在4-6mL左右,否则需重新再取适量水样测定.

(3)由于一般蒸馏水中常含有若干可以被氧化的物质,因此采用水稀释时,必须测定稀

释用水的耗氧量,并在最后结果中减去此部分。

七 思考题:

(1)高锰酸钾滴定草酸时应注意哪些反应条件?在什么情况下应用碱性高锰酸钾法测化学需氧量?为什么?

(2)配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时,为何要加浓硫酸?

(3)试推导高锰酸钾法和重铬酸钾法测化学需氧量的计算公式。

(4)为什么要做空白实验?在做空白实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水样加酸酸化时,为什么必须缓慢加入,摇匀后才能进行回流?

第二篇:化学实验报告

用字紫甘蓝汁测厨房物质酸碱性

一、实验步骤

1.准备材料:紫甘蓝、水、白醋、碱面、雪碧、洗涤剂和白酒

2.将甘蓝切碎,并将其放入榨汁机内,再将其汁倒入大碗中,紫甘蓝汁呈紫色(见下图)

3.取一小碗,加入3勺紫甘蓝汁和1勺水,紫甘蓝汁呈浅紫色(见下图)

4.取一小碗,加入3勺紫甘蓝汁和1勺白醋,紫甘蓝汁呈艳粉色(见下图)

5.取一小碗,加入3勺紫甘蓝汁和1勺碱面,紫甘蓝汁呈绿色(见下图)

6.取一小碗,加入3勺紫甘蓝汁和1勺雪碧,出现少量泡沫,紫甘蓝汁呈浅粉色(见下图)

7.取一小碗,加入3勺紫甘蓝汁和3滴洗涤剂,紫甘蓝汁呈艳紫色(见下图)

8.取一小碗,加入3勺紫甘蓝汁和1勺白酒,紫甘蓝汁呈淡紫色(见下图)

9.取一小碗,加入1勺白醋和少许碱面,碱面在白醋中出现少许泡泡,再加入3勺紫甘蓝汁,此时紫甘蓝汁呈粉色(见下图);在加入一些碱面,此时紫甘蓝汁出现泡沫,呈绿色(见下图)

二、实验结论

1.通过上述试验,紫甘蓝汁在不同溶液中呈现的颜色分别为:紫色、粉色和绿色 2.让紫甘蓝汁呈现紫色的溶液分别为:水、洗涤剂和白酒 3.让紫甘蓝汁呈现粉色的溶液分别为:白醋、雪碧 4.让紫甘蓝汁呈现绿色的溶液分别为:碱面

5.实验说明:紫甘蓝汁在酸性溶液中呈粉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绿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

第三篇:化学实验报告

临汾第十一中学高中学业水平化学实验操作考试

工作总结

为了确保2013年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工作顺利进行,我们临汾十一中学认真学习和贯彻市教育局有关通知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此次考试提供了物力和思想上的支持。

一、根据我市教育局下发的《2013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考务安排》,我校制定了本次考试的临汾十一中学考点实施方案。

二、成立了以学校校长王永和同志任考点主任、教务处主任霍莲霞同志为考务办主任的组织机构,下设考务办,由学校教务处和年级主任组成,并做到了细致的分工,包括实验器材、药品的采购与配置,考务组织管理,后勤保障,考生的组织与领考等其他工作,确保考试工作顺利开展,确保万无一失。

三、6月16日,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正式开始。考生领考、点名、抽签、考试等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考试各个环节中,有关考务人员按照《2013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考务安排》和培训内容执行考务工作。整个考试过程井然有序,环节衔接紧凑,工作细致扎实,没有出现任何的工作失误和闪失,做到了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圆满完成了2013年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工作。

2013年6月18日

第四篇:化学实验报告格式

例一

定量分析实验报告格式

(以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为例)

实验题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

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操作。

实验原理:

h2c2o4+2naoh===na2c2o4+2h2o

计量点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

-cook

-cooh

+naoh===

-cook

-coona

+h2o

此反应计量点ph值9.1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实验方法:

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准确称取0.4~0.5g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0~30ml蒸馏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二、h2c2o4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0.5g左右草酸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20ml蒸馏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一、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实验编号123备注

mkhc8h4o

4/g始读数

终读数

vnaoh

/ml始读数

终读数

cnaoh

/mol·l-

1naoh

/mol·l-1

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

二、h2c2o4含量测定

实验编号123备注

cnaoh

/mol·l-1

m样

/g

v样

/ml20.0020.0020.00

vnaoh

/ml始读数

终读数

ωh2c2o4

h2c2o4

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

实验结果与讨论:

结论:

例二

合成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题目:溴乙烷的合成实验目的:1.学习从醇制备溴乙烷的原理和方法

2.巩固蒸馏的操作技术和学习分液漏斗的使用。

实验原理:

主要的副反应:

反应装置示意图:

(注:在此画上合成的装置图)

实验步骤及现象记录:

骤现

1.加料:

放热,烧瓶烫手。

2.装配装置,反应:

装配好蒸馏装置。为防止产品挥发损失,在接受器中加入5ml

40%nahso3溶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却,并使接受管(具小咀)的末端刚好浸没在接受器的水溶液中。用小火加热石棉网上的烧瓶,瓶中物质开始冒泡,控制火焰大小,使油状物质逐渐蒸馏出去,约30分钟后慢慢加大火焰,直到无油滴蒸出为止。

加热开始,瓶中出现白雾状hbr。稍后,瓶中白雾状hbr增多。瓶中原来不溶的固体逐渐溶解,因溴的生成,溶液呈橙黄色。

3.产物粗分:

将接受器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将下层的粗制溴乙烷放入干燥的小锥形瓶中。将锥形瓶浸于冰水浴中冷却,逐滴往瓶中加入浓硫酸,同时振荡,直到溴乙烷变得澄清透明,而且瓶底有液层分出(约需4ml浓硫酸)。用干燥的分液漏斗仔细地分去下面的硫酸层,将溴乙烷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30ml蒸馏瓶中。

接受器中液体为浑浊液。分离后的溴乙烷层为澄清液。

4.溴乙烷的精制

配蒸馏装置,加2-3粒沸石,用水浴加热,蒸馏溴乙烷。收集37-40℃的馏分。收集产品的接受器要用冰水浴冷却。无色液体,样品+瓶重=30.3g,其中,瓶重20.5g,样品重9.8g。

5.计算产率。

理论产量:0.126×109=13.7g

率:9.8/13.7=71.5%

结果与讨论:

(1)溶液中的橙黄色可能为副产物中的溴引起。

(2)最后一步蒸馏溴乙烷时,温度偏高,致使溴乙烷逸失,产量因而偏低,以后实验应严格操作。

第五篇:药物化学实验报告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医药分校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药物化学》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组别:_2013秋药学班_____成绩:

【实验名称】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合成【实验时间】2014年5月25日

【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掌握阿司匹林的性状、特点和化学性质

2.熟悉和掌握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3.巩固和熟悉重结晶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4.了解阿司匹林中杂质的来源和鉴别

【实验材料】[仪器] 锥形瓶、温度计、水浴器、铁架台及其附件、玻璃棒、吸滤瓶(布氏漏

斗)、漏斗、滤纸、烧杯、结晶皿,量筒

[药品] 水杨酸、醋酐、浓硫酸、乙酸乙酯、饱和碳酸氢钠、1%三氯化铁溶液、浓盐酸

【实验操作】(1)脂化

1.在250ml的锥形瓶中,加入水杨酸2.0g,醋酐5.0ml;

2.然后用滴管加入5滴浓硫酸,缓缓地旋摇锥形瓶,使水杨酸溶解。

3.将锥形瓶放在水浴上慢慢加热至85~90℃,维持温度10min。

4.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源上取下,使其慢慢冷却至室温。

5.在冷却过程中,阿司匹林渐渐从溶液中析出。

6.在冷到室温,结晶形成后,加入水50ml;

7.并将该溶液放入冰浴中冷却。

8.待充分冷却后,大量固体析出,抽滤得到固体,冰水洗涤,并尽量压紧抽干,得到阿司匹林粗品。

9.空气中风干,称重,粗产物约1.8g。

(2)初步精制

1.将阿司匹林粗品放在150ml烧杯中,加入饱和的碳酸氢钠水溶液25ml

2.搅拌到没有二氧化碳放出为止(无气泡放出,嘶嘶声停止)。

3.有不溶的固体存在,真空抽滤,除去不溶物并用少量水(5-10ml)洗涤。

4.另取150ml烧杯一只,放入浓盐酸4-5ml和水10ml,将得到的滤液慢慢地分多次倒入烧杯中,边倒边搅拌。

Redstone7054@126.com 主讲人:李云巍1

5.阿司匹林从溶液中析出

6.将烧杯放入冰浴中冷却,抽滤固体

7.用冷水洗涤,抽紧压干固体

8.转入表面皿上,干燥约1.5g。mp.133~135℃。

9.取几粒结晶加入有5mL水的小烧杯中,加入1-2滴1%三氯化铁溶液,观察有无颜色反

(3)精制

1.将所得的阿司匹林放入25ml锥形瓶中加入少量的热的乙酸乙酯(约3-4ml)

3.在水浴上缓缓地不断地加热直至固体溶解,如不溶,则热滤

4.滤液冷却至室温,或用冰浴冷却,阿司匹林渐渐析出

5.抽滤得到阿司匹林精品

6.称重、测熔点。mp.135~136℃。

(4)鉴别试验

1.取本品0.1g,加水10ml,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一滴,即呈紫色

2.取本品0.5g,加碳酸钠试液10ml,煮沸2分钟后,放冷,加过量的稀硫酸,即析出白色沉淀,并发生醋酸臭气。

五、注意事项

1.前体药物是指将有生物活性的药物分子与前体基团键合,形成在体外无活性的化合物。在体内经酶或非酶作用,重新释放出母体药物的一类药物。

2.仪器要全部干燥,药品也要实现经干燥处理,醋酐要使用新蒸馏的,收集139~140℃的馏分。.注意控制好温度(水温90℃)

4.几次结晶都比较困难,要有耐心。在冰水冷却下,用玻棒充分磨擦器皿壁,才能结晶出来。

5.由于产品微溶于水,所以水洗时,要用少量冷水洗涤,用水不能太多。

6.有机化学实验中温度高反应速度快,但温度过高,副反应增多。

7.使用抽滤泵的时候注意,先拔下抽滤管再关泵。

8.产品尽量抽压紧实。

【结论与讨论】

【思考题】

下载环境化学实验报告简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环境化学实验报告简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计算化学实验报告

    计算化学上机作业计算结果第一题 pi=3.1413 第二题 理论计算pi=1/4 计算机模拟计算pi= 第三题......

    怎样写化学实验报告

    篇一:怎样写好化学实验报告 龙源期刊网 .cn 怎样写好化学实验报告 作者:赵保栓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年第18期 化学是以实验为主的一门自然学科,实验是认识和探究......

    化学实验报告(推荐23篇)

    篇1:化学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 -实习报告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上的许多理论和定律都是从实验中发现归纳出来的。同时,化学理论的应用、评价也有赖于实验的探索......

    化学实验报告5篇范文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化 化学 学实 实验 验报 报告 课题名称:环境友好化学院 院(系):制药与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班 级: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1432班学生姓名:陈强学 学号 号::46化学实......

    化学实验报告(精选5篇)

    化学实验报告 篇一:化学实验报告格式化学实验报告格式 例一定量分析实验报告格式 (以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为例)实验题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实验目的: 学习naoh标准溶......

    化学实验报告心得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实验科目,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课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做实验,从实验中真实地看到各种元素发生化学反应,看到各种化学现象的产生,从而更直观......

    化学实验报告(5篇材料)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上的许多理论和定律都是从实验中发现归纳出来的。同时,化学理论的应用、评价也有赖于实验的探索和检验。虽然到了近代乃至现代,化学的飞速......

    食品化学实验报告

    南京林业大学食品化学实验报告 学号姓名 实验(宋体,小三,加粗,单行倍距) 1实验原理 (四号,宋体,单行倍距) 内容(小四,宋体,行间距20磅) 2….注:a个人实验报告文件名:学号 姓名 实验几 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