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我省高速公路生态环境保护及景观建设(合集)

时间:2019-05-14 05:09: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加强我省高速公路生态环境保护及景观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加强我省高速公路生态环境保护及景观建设》。

第一篇:如何加强我省高速公路生态环境保护及景观建设

浅谈长湘高速公路生态环境保护及景观建设

李庆丰

湖南娄底路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为把长湘高速公路建设成为一条“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一流高速公路,落实环境友好型公路建设理念,实现“规范化管理、新理念设计、环保型施工、优良的品质”的典型示范工程目标,有效控制施工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法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长湘高速公路;生态环境;景观建设 ;竹篾栅法; GP排水沟

1.引言

公路生态环境是指公路两侧各200m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地、森林、草原、湿地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公路景观是指公路路线、桥梁、隧道、互通式立交、沿线设施等人工构造物同公路通过地带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后构成的景观。

2009年11月11日,长湘高速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两型”科技示范工程,成为湖南第一条实施“两型”科技示范的在建高速公路。作为对外展示形象的一个窗口,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和景观的建设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2.长湘高速建设生态环境概况 长湘高速公路起于望城县的茶亭,北接岳阳至长沙高速公路,在铜官上游跨湘江,经新康、乌山(望城县西侧),在简家坳与长

常高速公路相接,再从简家坳经白箬辅、道林、响塘,终于湘潭塔岭,与潭衡西线高速公路对接。

项目主线全长74.902公里,其中长沙市境内61.621公里,湘潭市境内13.281公里。另有1条望城铜官连接线5.273公里。项目主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采用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34.5米。湖南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生物多样性丰富。生物种类繁多,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与生物多样特性,为公路的生态与景观建设提供了无可比拟的自然优势及区位优势。

3.长湘高速生态与景观建设要点

高速公路生态与景观建设的重点部位在于上下边坡、中央分隔带、立交区等构造物,同时也是最容易产生环境问题的部位。下面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分别论述如何在建设阶段进行生态环境保境与景观建设。

3.1边坡

目前,在高速公路建设中,为确保边坡稳定,仍大量采取浆砌片石与喷锚技术进行边坡防护。从生态的观点来看,这种做法存在很大问题,因为封闭防护人为阻断了自然植被的生长,造成植被的永久破坏,导致以下几个方面的危害。

第一,不利水土保持。第二,混凝土坡面无法吸收汽车尾气,路段空气质量差。第三,封闭防护阻隔了涵养水的流出,在孔隙水

压力与边坡土体饱水自重的双重作用下,易造成边坡倒塌,危及道路安全。

鉴于封闭防护的种种不利情况,长湘高速转变设计观念,摒弃陈旧的设计思路,加强边坡防护综合设计,一种更适合湖南本地环保绿化施工的新型工艺“竹篾栅法”正逐步推广应用。

竹篾栅法:竹篾栅法即在公路边坡、沿地表水平线用竹片横放形成一条条截水沟,这种方法既保证了坡面水土不易流失,而且竹片本身在满足植被恢复的基础上还可以降解,是一种生态环保的科学方法。该法适用于坡比不陡于1:0.75的土质、土夹石、风石化边坡,较之传统的植生袋法,该法有明显的优势:一是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的毛竹即可完成绿化;二是锚杆固定,稳定性好;三是种植土直接接触,植物根系易扎入坡面;四是抗雨水冲刷能力强;五是种植土理化性质疏松,不易板结;六是多年后可降解,形成有机质肥料,无污染。

3.2中央分隔带

中央分隔带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首要作用是分隔对向交通流,提高行车安全系数。其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作为埋置各种通讯、电力管线及其它沿线设施的主要场地。同时,中央分隔带还是高速公路绿化美化景观建设的重要部位,做好绿化美化有利于改善公路沿线景观质量,提升驾乘人员的视觉感受,缓解心理压力,增加行车安全度。中央分隔带不宜大量采用刚性防撞护墙形式,而宜采取植树绿化为主、其它方法为辅、多种形式并存的方法进行建设。

3.3立交区

立交是高速公路特有的大型工程构造物,从绿化美化的角度考虑,立交是高速公路景观建设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做好立交景观建设能提升公路的景观质量,对做好立交景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立交匝道与匝道、匝道与主线所形成的区域与坡面是立交绿化美化的主要区域,根据立交规模大小与形式的不同,景观建设应采取不同的手法,对于出入城市、风景旅游区及历史文化遗址的立交,应特别注重加强人文景观建设。

3.4.生态排水沟

高速公路的排水一直是高速公路水环境保护的重点。目前高速公路建设对处理污水的方法是将路面和边坡排出的污染物直接沿边沟或排水沟排到沉淀池中,通过简单的沉淀法来解决高速公路水污染问题,易出现积水导致蚊虫等有害生物和微生物滋生,伤害附近居民的健康。植草沟(GP水沟)是土壤表面植草的一种景观性地表沟渠排水系统。地表径流以较低的流速被沟表面的草被净化,通过沉淀和生物过滤的方法排除径流污染物,不但可以有效排水,而且可以保护生态平衡。在GP排水沟的底层,先挖成普通的梯形排水沟槽,在沟槽上面,铺上用混凝土或其他材料专门设计的多孔混凝土预制件,能够使水流通过。铺好混凝土预制件后,再根据当地的气候、地理特点,选择种植一些适合当地生长的花草。这样,绿色环保的GP排水沟就成形了。如果有水流通过,排水沟表面的草木可以净化水流,专门设计的多孔混凝土预制件也可以通过沉淀和过滤的方法排除污染物。另外,GP排水沟中的草种,受到水流浇灌,加上多孔混凝土对植物根

系的固定作用,能够很快成长起来,与周围植物和自然环境和谐相融,具有优秀的景观效果。

据资料显示,每公里GP水沟能自降污17吨二氧化碳,14公斤颗粒物,25公斤二氧化硫,101公斤氢氧化钠,节能2吨标准煤,节热5吨标准煤,节水12.5吨,除净80%的总悬浮物和80%重金属。

3.5生态敏感地区

生态敏感地区是指生态结构脆弱或具有特殊生态价值必须保护的地区,由于生态敏感地区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修建公路时应尽可能绕开这些地区,避免对原生环境造成破坏。

在借鉴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长湘高速科技人员对公路穿越生态敏感地区如何进行生态保护这一课题作了大量研究,总结出了一些基本原则:第一,避免高填深挖,尽量采取桥隧穿越,尽量放缓路基边坡,避免过多人工防护;第二,加强水土保持措施,避免公路施工与运营期间对地表水、地下水土和壤造成污染;第三,必须对路线穿越地区的动植物种群分布作深入调查,全面掌握种群的生长、迁徒规律,避免因公路修建而人为阻断动物的活动空间,不利于种群的繁衍壮大;第四,修建必要的隔音、隔光设施,避免对某些对噪声和光线敏感生物的生活习性造成干扰;第五,修建满足生态要求的各种新型功能性路面和防护栏。

4.结语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强公路沿线生态和景观建设是公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尤其对于高速公路,由于选线地处偏

僻,沿线地质地形变化显著,气候条件差异较大,生态条件、动植物资源分布变化不一,合理的路线走向、正确的设计思路、得当的施工方法、客观的工期进度是确保工程建设和生态景观建设良性发展的基本要素。针对不同的施工环节,采取相应的环保技术措施,坚持“不破坏,就是最大的环境保护”的理念,才能达到“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目标,才能构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高速公路。参考文献:

[1]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12.[2]2003年全国公路环保与景观技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公路杂志社,2003.4.[3]李铁洪,吴华金.加强山区高速公路生态与景观建设.云南:云南交通科技,2003.8.

第二篇: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对水环境、物种环境、森林环境等几种重要的环境因子目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阐述了河南省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对如何更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生态环境现状对策探讨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资源相对短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且乡镇企业的无序发展,导致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日趋渐低,环境容量非常有限,在这样状况下,要保持河南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河南省的生态环境如果不能得到切实的保护,我们将失去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

1、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指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互相关联的总和。非生物环境是指光、温、水和营养物质等理化因素,生物环境则是同种和异种的其他机体。生态环境是一定空间内生物成份和非生物成份,通过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互相作用、相互依存而成的生态功能单位上的重要一环。生态环境和人类之间进行着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客观世界。

2、河南省的生态环境

2.1 生态环境的自然现状

河南省生态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容量有限,而且承载能力日趋降低。河南省地处华北大平原南端、黄河中下游,土地面积16.7万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74%,地跨我国第二、第三两级地貌台阶,地貌有山地、丘陵、平原、洼地等,其中山地丘陵面积7.4万k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4.3%,平原洼地面积9.3万km2,占全省面积的55.7%,河南省地跨我国北亚热带与暖温带两个气候带,伏牛山脉与淮河干流为分界线,因此具有南北过渡的特点,光、热、水资源比较充沛。境内有太行、伏牛、桐柏、大别山四大山系,其中伏牛山脉位于河南西部,系秦岭东延部分,是河南山脉的主体,其面积约占全省山地、丘陵面积的70%,境内河流有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在100 km2以上的河流就有50多条。大型与特大型水库有丹江口、鸭河口、鲇鱼山、南湾、宿鸭湖等。为河南省工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河南省是一个地域辽阔、地形复杂、物产丰富、气候适宜、位置适中、交通发达之地。若能充分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必将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2.2 河南省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

由于河南省人口众多,导致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日渐降低,面临的压力趋增强,个人平均环境容量日渐减少,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以下我们从几个方面来阐述河南省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2.1水环境的现状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发展和进步不可缺少的部分,河南省的黄河流域也较早的发展文明、文化,水资源为人类的消费、农业生产、工业需求以及水利动力提供了物质基础。河南省的水资源总量为414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530 m3相当于全国人均的1/6,河南省的地表水资源量为313亿m3,居全国21位。河南省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丰水年与枯水年河川径流量相差十分悬殊,其比值可达数十倍,空间分布南部大于北部,年内分布夏季

最大,秋季次之,冬季最小,夏季雨量集中,河水暴涨,无法存蓄,白白流失;枯水期径水量急剧减少,部分河流甚至断流,无水可用。近年来,随着河南省工业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兴起,用水量剧增,从而使大量工业用污水和生活污水通过各种途径源源不断地排入江河湖海,造成了地面水的污染,更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河南省水环境目前面临的三个严重问题是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98对全省流经18个主要城市的22条河流的37个监控断面进行的监测和评价表明有83.8%的监控断面水质超过Ⅳ类标准。流经城市河流水质受污染比较普遍。河南省湖泊、水库水质量普遍较好,半数以上的水库水质符合Ⅳ标准。造成河南省地面水污染的原因很多,重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农田排水、家蓄饲养污水和工业废渣、城市垃圾进入水体,而且河南省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地区分布不平衡,进一步开发水资源难度大。

2.2.2 物种环境现状

物种资源通常指的是生物物种,它们是非人工种种植、驯养的动植物,一般称之为野生植物,物种的保护主要是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的遗传基因,即保护野生动物的种质资源,河南省幅员辽阔,地貌类型齐全、气候复杂多样,南北动植物兼容并存,种类众多,是物种丰富地区,又是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的地区。

在植物界中高等植物对人类生活和生存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商等植物包括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河南省现存被子植物3699种占全国的14.5%,裸子植物74种占全国的29.6%,蕨类植物203种占全国7.81%,苔藓219种占全国的9.95%,合计4195种占全国的13.73%,野生动植物资源同样丰富,•河南省脊椎动物已知有566种全国的8.91%,其中哺乳类72种占全国的12.39%,爬行类37种占全国的9.84%,两栖类18种占全国的6.34%,鸟类310种占全国的24.92%,鱼类129种占全国的3.34%,物种环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它是农、林、牧、副、渔业经营的对象,并能为工业、医药、交通等提供必要的原料和能源。但是河南省的物种环境却遭受着严重的破坏,野生动物进行着掠夺式的大量捕杀,森林被大面积的采伐,使不少林地变为荒山草坡,造成植被退化和生境条件恶化,直接破坏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直接毁灭了动植物种群。工业、矿山的开发建设改变了地表形态和植被面貌,尤其是水利、工业设施的兴建及无序的矿山开采使大面积的山地改变了面貌,毁灭了森林植被,也直接的灭绝某地区的物种资源,破坏了物种环境,火灾、病虫害和更新繁殖困难,更有人们的旅游活动的影响。为了保护物种环境必须严格执法,保护物种资源,加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的宣传教育,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制定科学的保护与发展规划,建立健全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监测和科研网络,加强野生物种的科学研究,协调物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关系。

2.2.3 森林环境现状

森林作为一种特殊的植物群落,是有一定面积的集生的林木以及与之共同生长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气候的总体。河南省的林业用地面积为378.6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2.7%,•其中有林地面积209万公顷,蔬林地面积13.4万公顷,灌木林地面积53.8万公顷。河南省活立木蓄称量13167.6万m3,河南省森林覆盖率为19.83%,由于河南省处于南北气候和从山区到平原的过渡地带,•因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河南省的森林植被出表现出南北不同地带的过渡性和复杂性,河南省是开发利用森林资源较早的地区,由于多种因素,森林环境破坏较为严重,森林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较少,河南省的森林资源主要指标位次均排在全国的第20位左右,森林资源在河南省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经营水平较低,质量较差。

森林环境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承担着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和保障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具有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它不仅是农业的屏障和水利的源泉,更能进行蓄水,减洪和具有水土保持以及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治土地沙漠化等作用。森

林环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有效的保护物种资源,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生要标志,森林环境的保护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河南省的森林环境面临着很多问题,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形势严峻,森林资源培育任务艰巨,平原绿化急待完善提高。通道绿化需要加强,土壤荒漠化日趋严重,林业投入严重不足,林业立法工作滞后,执法困难,为了解决河南省森林环境所面临的问题,保护河南省现有的森林,我们必须以个几个方面入手:㈠抓好林业生态体系建设;㈡抓好林业产业体系建设;㈢加强林业保障体系建设;㈣建立覆盖全省的林业生态体系,进行绿化工程;㈤强化森林经营提高集约化管理水平;㈥坚持科教兴林,落实林业政策,深化林业改革;㈦坚持依法治林,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㈧加大宣传和领导力度,坚持全省国家绿化的统一规划,真正的改善和保护河南省的森林环境。

2.4 湿地环境现状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功能的独特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及最具有生产力的生态景观之一,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湿地环境不但具有丰富的各类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环境的效益,同时具有生物多样性富集的特点,对大气环境也产生权其重要的影响。

河南省湿地面积1108707公顷,占全省面积的6.6%,河南省的湿地重要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河南省地处中原,为历史悠久的农垦区,湿地大部分属于内陆水域湿地类型,且以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的水库为主,主要利用集中表现在作为水源、调蓄、灌溉、捕猎、养殖、植树、放牧、排涝及旅游等多方面。

河南省湿地同样面临着种种的问题和严峻的形势,河南省人口众多,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加剧了对湿地环境的污染。河南省湿地分布广,受人为不良影响较大,在1657块湿地中,受人为活动影响的已有458块占全省湿地面积的70%,河南人为活动为湿地产生的不良影响主要是围垦、城市化、水土流失、水源短缺,污染、过渡狩猎、引种、盐碱化、沙化、过度割草和砍伐,其中受水土流失影响的湿地面积最大,为了维护好湿地环境,必须进一步加深认识湿地保护的价值,效益和功能,必须把湿地的保护管理、研究和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加强湿地和水域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

3、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及措施

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是休戚相关,人类本身也是生态环境的产物,要依赖生态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同时人类又是环境的改造者,通过社会性生产活动来利用和改造环境,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中出现的问题从广义上是指环境结构和状态发生的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包括人为原因引起的和自然原因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有关,并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规模、深度、广度的发展而发展。所以我们在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中出现的问题时,不仅要针对某一具体现象和事件,更要从宏观上总体的来考虑和协调。

在微观上使自然或近于自然的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完整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人工、半人工的生态环境能持续稳产不断增值,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使之尽快恢复,保护生物群落中有遗传价值的种群,保护生物群落中面临濒危、渐危、稀有、孑遗物种。保护自然资源,维持自然生态平衡,保持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加强生态农业的建设。从河南省省情出发,必须采取协调发展的战略。按照生态学观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存着相互结合,又相互制约关系。不管其相互间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多么复杂,其物质与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之间最终要保持平衡。协调发展道路的关键在于维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平衡,符合生态依据。在宏观上:第一、经济社会的建设必须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协调发展;第二、把生态环境的保护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第三、实行计划生育努力减缓

人口对环境的压力;第四、制定和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法规;第五、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第六、强化环境管理,依靠科技进步,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全面提高全省人民的生态环境意识。

参教文献

1、时子明等《河南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

32、魏克循等《河南土壤地理》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

53、河南省林业厅编制《河南省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4、林晓安、曲进新《河南湿地》黄河出版社1997

5、河南省林业厅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河南自然保护区》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会19906、中国自然资源从书编撰委员会《中国自然资源从书.•河南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

57、《环境保护基础知识》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8、金鉴明、王礼嫱等《自然保护概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

19、《环境科学大辞典》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

110、曲格平、《环境保护知识读本》红旗出版社199

111、孔照英 《河南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0

12、白易简主编 《河南省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6卷

第三篇:加强环境保护 建设生态江安

加强环境保护 建设生态江安 江安县政府副县长 黄 明

近些年,全县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为要、环境优先”的原则,大力整治工业污染源、城市污染源、农村污染源,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基本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环境质量逐步改善。但是,当前我县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消费规模不断扩大,能源资源消耗强度高,排污总量大,环境形势不容乐观。为此,要正确分析全县环保形势,采取有效措施,狠抓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推进江安生态县的建设和发展。

一、江安县生态环境建设主要成效

(一)环境建设有效。通过省级生态示范区建设,全县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4400亩,飞播造林3600亩,实施封山育林13600亩。治理水土流失367平方公里。

(二)环境质量提高。近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100%,城市噪声平均声效等级均低于55分贝。城区污染得到控制,噪音污染不断降低。推进了企业排污烟道等工艺设备改造,气体排放基本达标。

(三)生态建设明显。通过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区和启动省级、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江安县创县级文明生态村20个、省级生态村2个、市级绿色学校4所。按照文明生态村标准进行环境综合治理,改变了农村环境脏、村貌乱、设施差、布局散的现象。

(四)环境监管加强。加大环境监察和执法力度,严处违法排污行为,集中式饮用水源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内无排污口。县城区建成环境监测站,农村环境质量预警、监测体系正在建设,实施10万亩ITM防治,药物质量监控、残留物监控正常。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农村面源污染日趋严重。江安县城镇常住人口近14万人,年排生活污水900多万吨,COD 2000余吨,然而全县的集中处理生活污染物设施能力较差。特别是城镇生活污水治理仍然有限,除了已投运的日处理1万吨的县城污水处理厂外,乡镇的污水净化池体积较小,污水停留时间短,无动力处理设备,处理能力较低。

(二)小流域环境形势严峻。我县最主要的环境污染是水体污染,但县境内的主要小流域生态环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绵溪河、育江河、天堂河、金鸡洞河污染较重,水质较差,鱼类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减少。同时,由于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特别人增地减的趋势加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

(三)结构性污染较为突出。有的工业企业以资源开发为主,生产粗放,有的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耗能高,通过技术改造扩大再生产的少,简单复制扩产的多,对环境的污染也较重,有的属于国家限制发展或淘汰的夕阳产业。有的企业虽已采取强化治理、限产减排的方式减轻污染,但仍然具有较大的环境压力。

(四)环保安全不容乐观。随着化工企业快速发展,特别是海丰和锐公司等入驻企业投产后,全县环保安全任务更重。有的危化品企业依长江及其支流而建,这些企业的原料或产品中的二硫化碳、液氨、液氯、甲醛、苯酚等有毒有害化学品,一旦发生泄漏或爆炸,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或对长江水域造成污染。除少数危化品企业有突发性环保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设施外,其他的还存在硬件设施不足,应对突发性环保安全事故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

同时,有的乡镇、部门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不强,少数干部群众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有的企业牺牲环境以追求最大利益化,环保治理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原因,给环境保护带来较大压力。

三、对策措施

(一)加强领导,层层落实环保责任。

一是要建立完善工作制度。环保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必须明确各乡镇和县级相关部门、各重点企业“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组建强有力的环境保护工作领导组,建立健全环保工作责任制、问责制,要将各项工作落实到具体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避免工作中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二是要严格实行业绩考核。要贯彻落环境保护实科学发展观,把环境保护工作目标任务纳入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县属各有关企业的业绩考核,并适时向社会公布。对环保工作不力、造成环保事故的相关单位、企业和责任人员,要严格追究责任。

(二)强化宣传,逐步树立环保观念。

一是扩大宣传范围。要加大环境保护媒体宣传力度,广泛开展环保观念进社区、企业、课堂、机关、农村等活动,加强对决策层、企业法人、社会公众、青少年的环保宣传教育,宣传环保形势、任务及面临的问题,提高全社会的环境忧患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

二是强化参与意识。建立环境保护由县环保局统一监管、乡镇政府牵头、县级有关部门协调、企业自律、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长效机制,要定期发布环境质量状况和重大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事件,确保社会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是倡导保护氛围。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积极倡导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把生态文明理念转化到每一个人的实际行动中,形成个人自觉、家庭参与、社会共建的良好环境保护氛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严格管理,强力推进污染减排。

一要努力提高城镇环境质量。加大对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集中解决油烟、噪声扰民现象,完善场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规范场镇秩序,搞好场镇市容市貌,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提高天然气用户普及率和适宜农户沼气化率,确保空气质量、噪声污染、淯江河流域西江口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

二要切实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明确饮用水水源质量保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坚决杜绝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新增排污口,做好对饮用水源的水质监测,制定饮用水源保护应急预案,确保饮用水源水质达标。

三要严格实施建设项目管理。把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推进清洁生产作为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建设项目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控制新污染源产生,实现增产不增污。坚持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大对建设项目的执法检查力度和频次,重点查处一批未批先建、未执行“三同时”和违规越权审批的环境违法行为。认真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实行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提高“三同时”执行率,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的产生。

四要有效减少结构性污染。按照产业政策要求,坚决关停落后、淘汰工艺行业和设备,依法吊销相关证照和行政许可,就地拆除并销毁生产设备,切断其电源和水源,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切实减轻环境污染,维护流域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大违法排污企业的整治,保证污染物稳定达标甚至提高标准排放,切实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为全县新建、改扩建项目置换环境空间、提供容量,确保完成“十一五”期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四)加大投入,认真开展污染治理。

一是强化企业污染治理。督促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开展环保污染治理和治污减排技术改造,鼓励开发应用治污减排技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治污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

二是推进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开展挂牌限期整治,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惠民行动,强化工业、城镇、农村三大污染源专项整治,加强城乡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监管,推进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

(五)强化执法,严查环境污染事故。

一是要依法处理环境污染纠纷。要广泛听取涉及环保的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抓好正反典型,利用查处环境信访案件、解决环境纠纷的有利时机,扩大环保法规和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面,努力让群众参与环境保护行列。

二是要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按照依法、从严、从速、彻查的原则,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大气污染违法排污、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污染和隐患、工业企业违法排污、建设项目环境违法等,对违法排污企业实行经济处罚,追究其相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对于重大环境违法案件,将公开曝光,分批挂牌督办,强化执法。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彻底扭转企业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局面。要及时通报查处案件,共同监督违法企业落实整改,提高企业环保意识,杜绝违法排污行为。

(六)突出重点,引导建设生态产业。

一是要建设生态农业。立足江安的特点,坚持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起点,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粮、果、畜、竹、菜、茶”等六大产业,着力构建南乡竹林和北乡甜橙两大生态经济区域,尽快建立高产高效的农业种植体系、生物能转化率高的养殖业体系、商品率高的农产品加工体系,以形成良好的大农业生态系统。

二是要抓好生态工业。调整工业结构,优化工业布局,淘汰落后产业,着力打造以精细化工、轻工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逐步形成沿江生态工业区,努力打造阳春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区,合理规划工业生产布局,推动工业重心从主城区向园区集聚发展。三是要做好生态旅游业。充分利用江安气候宜人、风光旖旎、生态优美、文化多元等独特优势,围绕“居住、休闲、养生、体验在江安”的主题,实施开发整合特色旅游资源,深挖文化底蕴,做足竹、水的文章,着力开发建设县城“川南文化旅游名城”、夕佳山民俗文化园区、江安百竹海旅游景区、南屏山休闲区等。

(七)加强督查,严格考核目标责任。

建立由县督查室牵头,县纪委、县环保局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日常工作督查组,对照各级各部门环境保护工作目标任务,经常性开展督促检查,严格兑现目标考核。积极开展效能监察,加强环境执法和监管,强化责任追究。对破坏和污染生态环境的人和事,要严肃查处,对工作成绩不好的乡镇和部门要通报批评;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究责任。

第四篇: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

加强环境保护 建设生态文明

在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达到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高度统一为目标,以生态意识强、生态产业发达、生态环境良好为内容,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一、高度重视,强化领导

我镇将始终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现阶段及以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已及时成立了永阳镇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一把手镇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城建、环保的副镇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开发区南区、企业服务中心、水务站、农业服务中心、村建办、市容办、三产办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层层发动,广泛宣传,提高认识,责任到人,进一步强化环保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力度。

二、迅速行动,落实措施

结合我镇实际,进一步落实有效措施,由分管镇长带队,采取包片包企业的做法,对辖区内所有企业进行了一次拉网式巡查,重点围绕走访企业污染源的产生及污染源的治理,形成永阳镇辖区内有污染源企业的第一手台帐资料,并及时上报给县环保局,作为下步整改的重要依据,同时对有污染源的企业,实施定人、定时、定责、跟踪督查制度。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企业,及时下达整改通知,确保不发生环境污染事件。

三、突出重点,认真落实环保“三同时”验收工作 坚持把环保“三同时”验收工作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抓手,及时召开环保“三同时”验收会议,对符合环保验收初步条件的辖区内企业,及时邀请县环保局监测中心专业人员,现场提供咨询服务,对符合验收条件的企业,及时申请验收,其他企业待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后,尽快申请验收。对拒不申请验收又不整改的企业,将联合县环保部门严格执法,对污染严重又不能通过验收的企业,将坚决实行关停。同时对排污严重的企业,将实行严厉整顿,从根本上解决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存环境的污染行为。

四、吸取教训,提高企业落户门槛

我们将认真总结,吸取教训,在今后的招商工作中将严格按照“两高一低”招商选资的总要求,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没有污染的好项目、大项目,提高企业落户门槛,坚决把产生污染源项目拒之门外,从源头上把住污染企业的准入关,要求新落户企业环评率达到100%,竣工验收环保“三同时”达到100%,坚决杜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换取GDP增长的错误行为发生。

第五篇: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

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

——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心得体会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首次明确下来。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中5次提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温家宝同志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若干重大问题的专题报告中,也突出强调了环境保护工作,是继年初“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后,又一次全面、深刻地论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习近平同志在学习实践活动工作会上,也多次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央领导的讲话充分表明,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标志,是环保部门在学习实践活动要着力推进的一项重要任务。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虽然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已经有了一些初步探索,正在收到积极成效,但从深层次来看,还缺乏对生态文明建设内在规律的把握、发展蓝图的规划和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我们要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对生态文明建设从发展战略上深入思考,从规划体系上大胆探索,从综合推进上加大力度,从制度建设上不断完善,努力开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一、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拓2-

高效生态农业、循环型工业及物流业等行业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城市化程度;提高人民的文明意识和整体素质。总之,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有助于南阳已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六创一迎”目标的实现和“四个带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迫切需要

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是人民群众生存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近几年,南阳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快增长,有效改善了人民生活,但是在发展中生态破坏的现象的问题依然存在,由环境污染引发的信访也突显。今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就提醒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着力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各类环境问题,以对人民身体健康、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当前我市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抓,环保工作总体来看势头很好,但也必须看到,随着全市抢抓战略机遇,加快推进以城市化为主导的率先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保护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一些制约环境保护发展的根本性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

一是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厂的配套管网建设还比较滞后,环境基础设施不完善,有些河流的水环境污染问题不容乐观。二是一些企业经营者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环境法律观念差。表现在新上项目不履行环保审批手续,擅自开工建设;不执行“三同时”管理规定,不落实环保措施;有环保设施的,受经济利益驱动擅自闲置处理设施,直接排放污染物;有的拒绝环保部门执法检查,瞒报谎报排污量,逃避应尽的环保义务,以至造成环境信访,引起周围群众的不满。

三、坚定不移地走建设生态文明的特色发展之路

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以提高全市人民的生态意识和整体素质为基础,以发展具有南阳特色的生态经济为核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重点,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充分发挥南阳的生态与资源优势,推动南阳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以推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抓手,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广泛推行清洁生产和环境认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降耗,构建低消耗、少污染的现代经济体系。

认真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实施企业清洁生产创建工程,对清洁生产实施效果良好企业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推动产业集聚区和有条件的企业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引导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淘汰落后产能,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和副产品,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及垃圾排放量。

(二)以实现污染减排,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继续开展“碧水”工程,加速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逐步完善县城区污水处理体系。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对老化废水处理设施进行整改,淘汰落后的处理工艺和设施;建立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建立案件移送制度,堵截环保违法行为查处的漏洞,形成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合力。

(三)以引导公众参与,提高全民生态素养为依托,积极培育生态文化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培育和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利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日、保护母亲河日、植树节等时机,组织开展讲座和竞赛等活动,在全社会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生态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大力宣传建设新农村为农民带来的各种好处,切实让农民感受到环境改变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使农民积极参与到各种环境治理和生态村建设的工作中,进一步夯实“三农”发展的基础。

积极开展创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活动,通过改善、优化、美化、绿化人居环境,倡导生态文化,鼓励绿色消费,逐步在社区、学校中形成良好的绿色文明生活、道德氛围和社会文化。-5-

下载如何加强我省高速公路生态环境保护及景观建设(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加强我省高速公路生态环境保护及景观建设(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景观生态规划

    景观生态规划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对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校园景观格局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整个校区的景观规划布局以及景观格局的分布,了解校园各个类型斑块的相关......

    加强环境保护 建设生态文明章丘

    加强环境保护 建设生态章丘赵炎立章丘市环境保护局摘要:【1】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

    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保护为先

    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保护为先 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是改造世界精神、物质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建设要遵循和谐发展的这一客观规律,人类才能和谐,全面,可持续的繁荣,繁衍下去。......

    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铁军’标准,为美丽山西作出新贡献”“以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基层环保......

    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保护为先

    一览才网招聘网站成员 招专业人才 上一览英才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为先 时间:2013-05-14 来源:水处理英才网 作者:苏顾问 “生态文明”的概念 广义的角度。生态文明是人类......

    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会议(整理)

    在全县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项 雪 龙 (2011年4月21日 根据录音整理)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工作会议。刚才,我们参观了央......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人们对环境保护也越来越关注,本文主要从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现状以及其重要性出发,分析了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并对如......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 1.(原创题)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008年4月22日中视网消息:为纪念国际地球日39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改革委员会体制研究和管理研究所循环研究中心等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