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林景观建设与城市环境保护

时间:2019-05-14 01:10: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态园林景观建设与城市环境保护》,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态园林景观建设与城市环境保护》。

第一篇:生态园林景观建设与城市环境保护

生态园林景观与城市建设环境保护

1.前言

生态园林是一个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生态系统,由社会、经济,自然子系统复合而成,具有开放性、依赖性、脆弱性等特点,极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动的干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既有自然的组成要素,又有高度人工化的组成要素,而园林绿地系统则是其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组成成分,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一、二十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问题的加剧,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走生态园林道路、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性,因此提倡节能环保型园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1生态园林的概念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剧,给人类带来了生存环境的危机,这一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现状将园林绿化事业推向生态园林的新阶段。1.2景观,园林设计的概念

景观泛指地表自然景色。城市街道景观则涵盖城市街道景色和人造的景色。园林是西晋沿用下来的名词,园林设计是园林学的中心,园林设计因素包括构思立意、自然地形地貌的利用和塑造、园林建筑布置、园林小品、园路和场地、园林植物、置石等。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交融。绿化是建设绿地的行为,城市街道景观不仅有街道绿化要求,还要顾及园林城市建设,体现该城市的文化和艺术。2.态园林的主要功能

生态园林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调节小气候,改善环境质量和美化景观方面。应用我们所学的园林知识,结合对环境现状的分析,对城市进行设计是必要的。2.1调节小气候

由于绿色植物具有强大的蒸腾作用,不断向空气中输送水蒸气,故可提高空气湿度。据观测,绿地的相对湿度比非绿化区高10%~20%,行道树也能提高相对湿度10%~20%。城市的带状绿地,如道路绿化与滨江滨湖绿地是城市的绿色通风走廊,可以将城市郊区的自然气流引入城市内部,为炎夏城市的通风创造良好条件;而在冬季,则可减低风速,发挥防风作用。2.2改善环境质量

2.1.1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维持碳氧平衡

2.1.2吸收有毒有害气体 2.1.3吸滞粉尘,杀菌 2.1.4衰减噪声

2.3美化景观、丰富建筑群体轮廓线

生态园林是美化市容,增加城市建筑艺术效果,丰富城市景观的有效猎施,使建筑“锦上添花”,把城市和大自然紧密联系。3.生态园林建设类型

生态园林建设的类型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可将景观、生态和人的心理、生理感受达到一定的和谐统一。3.1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

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是生态园林中植物利用和配置的一个重要类型,它应用美学原则,节奏与韵律,统一与微差,对比与协调,意与形的统一等手法将景观、生态和人的心理、生理感受理感受得到和谐与统一。3.2 环保型人工植物群落

环保型人工植物群落是以保护城乡环境,减灾防灾、促进生态平衡为目的的植物群落。3.3 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

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是利用植物的配置,形成一定的植物生态结构,从而利用植物的有益分泌物质和挥发物质,达到增强人体健康、防病治病的目的。

3.4 科普知识型人工植物群落

指运用植物典型的特征建立起各种不同的科普知识型人工植物群落,在良好的绿化环境中获得知识,激发人们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3.5 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

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建设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发展具有经济价值的乔、灌、花、果、草、药和苗圃基地,并与环境协调,既满足市场的需要,又增加社会效益。

3.6 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

特定的文化环境如历史遗迹、纪念性园林、风景名胜、宗教寺庙、古典园林等,要求通过各种植物的配置使其具有相应的文化环境氛围,形成不同种类的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从而使人们产生各种主观感情与宏观环境之间的景观意识,引起共鸣和联想。4.节能环保型园林建设的发展方向

节能环保型园林建设的主体包括风景园林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非政府组织的风景园林行业协会、风景园林自身、社会及游客。政府主管部门需要主动制定风景园林的行业法律法规,用行政权力促使风景园林行业落实我国“十一五”节能减排的强制性指标,教育与引导社会和游客养成风景园林“绿色消费”的习惯。4.1 提高建筑节能意识

一般地说,建筑能耗由建筑材料能耗、建筑间接能耗、建筑运行能耗三方面组成。从建筑物开始建造到建筑物废除或建筑物生命终止,一般建筑物的生命至少为五十年以上。在长期建筑物生命周期中能耗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去除建筑物“多余的”不必要的装饰性构造,如廊、柱、天棚等,楼房通道、建筑层高、房屋门窗、建筑家装等,应充分考虑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风作通风采暖。4.2 加强设备节能意识

在公园、风景区,将卫生间的水龙头换成节水感应龙头,尽量使用燃气锅炉、电瓶车船、太阳能照明、节能灯泡、太阳能热水器淋浴洗刷,尽量少建建筑物、增建游览设施,人员来往不多、楼层不高、面积不大的办公楼没有必要设电梯或设置两台以上电梯。另外,合理控制电梯、照明运行时间也是节能降耗的措施之一。城市尽量避免到野外挖掘大树来进行绿化。根据土壤湿度、空气湿度,在绿化带中合理敷设喷灌设备、设施,同样,也可以起到节能降耗的效果。垃圾收集设施可重复使用,并采取分类储运,集中或交由专业清运部门处理,同样,也能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4.3 普及持续发展意识

生态园林园林的发展,在节能、降耗、环保方面,不能简单地从历年管理经验出发,而必须贯穿于风景园林的整个生命周期,科学而可持续地发展。以发展的眼光和寿命周期为基础,系统地、统筹兼顾地编制节能、降耗、环保型风景园林规划。无论在风景园林规划建设时期还是在运营期间,从宏观上控制,微观上把握,对建筑、设备、设施既预留较大的空间,也超前思考,超前决策,减少配套工程的浪费。5.城市景观保护设计策略

5.1 城市建筑景观保护策略

对于建筑景观而言,通常由于历史以及文化等原因,必须充分考虑其存在的价值。历史建筑作为城市景观保护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其意义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建筑具备几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人居因素,一个是时间因素(即历史因素),另一个便是文化因素。无论是名人居住的名人效应,或是历史遗留的历史效应,还是其璀璨的文化效应,都构成了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否的影响因子。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其声望值,当声望值超过需要保护的临界值时,必须对建筑景观进行保护设计。

建筑景观的保护设计,必须充分考虑资源的优化利用,在城市整体设计中,资源的合理利用最为重要。作为一个世纪以来的科技和商业发展的结果,城市中心总是处于适应更多用途和人口的压力下,然而许多城市中心却有一种错综复杂的特性,很容易被增长的交通和重建破坏。取代所有旧的事物来满足新的要求会浪费资源,而且很昂贵,这会有效地毁灭一个地区甚至整个城市。不满足今天的需要、不预测明天的需要,可能会成为经济和文化的自毁。我们必须在某处打破平衡。如何做呢?答案可能介乎一座城市和一个社区之间;或者是它们的特性值得保护,或者一种古老的、很受喜爱的形式;又一次,是思想还是艺术品。建造什么,何时何地重建或彻底修改,保留什么以及如何去做,是一个判断力的问题,在实践这种判断时,应该简要地参考别的地方的经验。5.2 生态景观保护设计

除了建筑景观的保护设计外,生态景观的保护设计也是城市景观保护设计的重点。因为,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第一生产者——绿色植物,它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为主要的纽带,其为城市整个生态系统提供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所以绿色植物的保护设计以及生物多样性设计,是城市生态景观保护设计中的主要内容。植物园以及树木园,作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中心,必须全面收集相关植物,重点保护相关等级的生物。植物园既是植物资源迁地保护、植物科学研究的基地,也是对公众进行植物科普宣传和教育的基地,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核心作用。

景观规划可以分两种方式来实现。①传统保护模式,即基于物种保护的方法来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②最优化保护模式,即基于生态系统保护的方法来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其中第二种保护模式——最优化保护模式,是景观设计的重中之重。城市景观保护意义重大,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全面认识当前景观保护形式,从建筑保护到生态保护出发,才能把我国城市景观保护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植物生态学》曲仲湘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植物造园与生态设计” 王祥荣 市规划汇刊

〔3〕“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探” 江铭 态园林论文续集 〔4〕宝钢的环境优化” 汤章其 邵茂才 百家出版社

〔5〕“生态园林研究和实施报告” 程绪珂 生态园林论文续集

〔6〕“上海外滩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设计”谢家芬 态园林论文续集(7)《环境科学导论》[M].赵景联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8〕《城市绿化建设》 [J].谢东 企业与科技出版社

〔9〕《园林绿地设施人性化特征探析》[J].王慰娟,张俊霞 林业科技开发出版社(10)《环境史纲》[M].吴家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1)《城市景观设计新思维——可持续发展范式刍议》[J].上海商业出版社

第二篇: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

课程论文

浅谈城市河流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

摘 要:城市河流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之一。其供水,环保,绿化,游乐等生态功能,已逐渐被应用到生态城市建设中,传统的用混凝土等硬化覆盖河岸的城市河流整治方法,已 逐步被各国普遍否定,而建设生态河堤成为国际大趋势,城市河流整治应以保护,修复生态 环境为前提,以建立良好的滨水环境为目的。关键词:城市河流,环境保护,河道整治,生态系统

1城市河流的作用与意义

河流是城市景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城市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维护河流生态平衡,保护河流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加强河流生态维护,对城市生态平衡,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从生态学角度对城市河流进行整治,以及河流在城市中的生态价值,河流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明确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及意义。城市河流具有供应水源、提供绿地、保护自然环境、旅游娱乐、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等多项生态功能,对城市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今河流治理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维护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性。城市河流治理与维持河流健康将对城市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2城市河流在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

河流赋予城市神韵,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依托,优美的河流景观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内涵。城市环境建设离不开河流与水面,是城市景观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水赋于城市生命与活力,是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城市河流首先是城市的生命之源,减少城市的洪涝灾害与热岛效应。使城市物种具有多样性,景观变得生动,丰富人们的生活,实现城、水一体的人文设计理念。在河流被城市广泛使用,为人们生活带来享受的同时,生态环境倍受考验,城市河流的生态环境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加强城市河流的整治与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对城市发展建设有着特殊的作用与意义。

水环境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融入城市市民的整个生活环境中。在城市生态规划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促使人类向往自然环境,以人水和谐的方式处理城市与河流的关系。要结合城市景

课程论文

观规划,以水造景,把水景观融入城市景观,充分考虑城市河流沿岸居民和游人的活动需求及环境感受,以“绿”和“水”作为空间基质,构成景观开敞的亲水性人文活动空间,为市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谐和富有情趣的滨水环境。3城市河流存在的问题及整治

河流作为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正在受到建设者与居住者的关注,就我国城市河流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3.1城市河流存在的问题

河流在美化城市的同时,还承担着排涝、防洪之重任。首先,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开发都喜欢依山傍水。河道周围的土地开发与利,严重的损坏河床与河道。由于国民综合素质还不是很高,在城市生活配套设施不到位的情况下,大量的生活垃圾,工业污水涌入河道,对河道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其次,大量的人工河道修建,破坏河流湿地生物生存空间,随着河道的降低,河床到河岸的延伸空间缩短,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同时也阻断了水系与土系之间的联系,高筑的防洪大堤,石砌的护岸,破坏了河流的自然规律,影响了水生态环境的同时生物种群受到影响。最后,大量的人工河,造成河道蓄洪能力减弱,使地表径流速度加快,从而出现一下雨就涝的现象。

3.2加强对城市河流的整治

城市化建设实现人文理念,对城市河流整治也要以人为本,对河流规划突破传统思路,引进先进的生态的环境设计理念,开展城市河流整治工作,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首先,在对城市河流整治的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保持河流原有的自然特性与生物的多样性。自然河流对洪水具有一定的调节做用,在自然水流的长期作用下,所形成的曲流,浅滩等,能有效的缓解下游的洪水压力。在对城市河流整治的过程中,保持河流的曲折蜿蜒以及河流的多种形态,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也保持了河流的原生态。其次,在对城市防洪的设计中,要把堵与疏相结合,蓄与泄并重的理念。增设河流过水断面,是现代防洪的新概念。现代化城市建设必须尊重河流自然演变规律,保留原有的河流,洼地,湖泊等。最后,河流护堤的整治,应按保持自然的国际治理准则,建设生态活堤,是今后城市河堤整治的发展趋势。把保护生物生存环境与创造生物生存环境做为首要任务,在考虑防洪功能的同时,也要充分体现河堤生态效果,把河堤整治与水系,土系,生物链相结合,建造适合生物生长的,具有自然形态的河堤。

课程论文

4城市河流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由于城市化建设对河流水域的污染,污染势头一发不可收拾;大面积的开挖,使得地面沉降,土地沙化,生物栖息地缩小,严重的损害了生物的多样性,由水资源引发的社会问题已严重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城市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4.1施实行政干预手段,保护城市河流生态环境。在城市化进程中,对水污染的防治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一直以社会道德教育进行城市河流生态保护。在二十世纪初,我国明文规定所有工业排放必须达标排放,否则就实行关停,整顿措施。从而增强了企业与各地方政府的责任心与紧迫感,推动了环境整治的脚步。

4.2运用经济手段,保护城市河流生态环境。对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排水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实行国家补贴,地方政府与企业共同承担的原则,实行多渠道积资政策,执行排水许可与排污收费政策。同时也可将污水处理进行市场化,根据污水处理需要,按标准收取污水处理费,采取公平公正的原则,提供公平竟争的平台,实行全新的治理污水理念,减少城市河道的排污量。

4.3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保护城市河流生态环境。市政工程实行管网雨污分流,减少污水排放量,把分离出的高浓度污水在污水厂进行处理。实现高效,节能,减少河道环境污染。加快污水处理厂的投入与建设,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对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进行工艺改造。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城市人口急增,加大城市的供水量与污水排放量,然而城市污水处理建设相对滞后。据不完全统计,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占总污水排放的40%,在大城市已达到70%。加大城市污水投入建设,既清洁了城市又保护了城市河流生态环境。

4.4加强河道清理工作,消除河道内部污染源。河道内部污源多是产生在河道比较缓慢的区域,在水流平缓的河段一般都会累积污泥。污泥的有机物含量高,当水体的CODMN含量达到15毫克每升时,就是最差水质的标准。当气温变化,温度升高时,底泥上翻融入水体是造成城市河流黑臭的主要原因。因此,定期对河道进行清理工作,是清除河道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

4.5加强截污排污工作,禁止河道养殖。河道的污染源除了工业排放外,还有利用河道进行养殖的养殖废水,居民生活污水等。生活污水可以通过市政工程设计,把生活废水直接送入污水处理站,污水经过处理之后再进行排放。对上游养殖基地进行政干预,禁止在城市上游进行放鸭,养鱼行为,把污染降息到最低,课程论文

维护城市生态环境。

4.6 控制污水直接排入城市河道,从根本上消除河流污染。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城市河流治理的经验表明,要发挥城市河流的生态功能,控制污水直接排放入河,是减轻河流污染的根本措施。城市河流的生态功能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河流水质的清洁,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 城市河流不应是接纳工业、生活污水的纳污之地。城市河流如果成为城市排污场所,那就意味着城市河流生态功能的消失,城市河流只剩下排污的功能,对城市的生态建设将是致命的威胁。因此,城市与河流要和谐相处。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我们要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抓好水污染治理,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5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河流的改造治理已经不容忽视。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如果我们把绿地比作城市之肺,那么城市河流则是城市的血管,而河水则是城市的血液。在对城市河流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同时,应从全新的视角,全面地加以探索和研究,不应还停留在传统的河流治理上,过度追求防洪、排涝、排污等基本功能,而应着重考虑以自然和生态为原则,在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环节均贯彻“以人为本”、“人水和谐”及“人水合一”的理念,以城市河流生态的可持续性和维持城市河流健康生命来支撑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总之保护好城市河流生态环境,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城市建建设工程,保护好河流水环境就是保护城市,同时也是保护我们自已。加强城市化建设,必须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课程论文

【参考文献】

[1] 曹梅英,王建华.城市河流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J].山西水利,2008,(1)

[2] 刘树坤,刘树坤访日报告:河流整治与生态修复(五)[J].河海水利,2009,(5)

[3] 朱向宏,刘兴仕,王宗亮,等.水生态环境保护实践[J].节水灌溉,2010,(1).

[4] 沈清基.对城市河流的生态学认识[J].上海城市规划,2008,(2)

[5] 董哲仁.河流形态多样性与生物群落多样性[J].水利学报, 2010,(11)

[6] 宋庆辉, 杨志峰.对我国城市河流综合管理的思考[J].水科学进展, 2009,(3)

第三篇: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课程论文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

----流动摊点治理工作 【摘要】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实现城市宜居水平提高、实现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工作。在以往的城市规划中由于缺乏对生态环境的认识造成了城市生态环境、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而使得城市生态功能受到影响。作为其中一个方面,流动摊点的治理也成为一项较重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政府及各地居民。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现代城市建设中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中心,实现科学的城市建设与发展。现就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尤其是流动摊点治理等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流动摊点治理措施

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生活环境的关键。通过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生态环境的改善奠定基础,为提高城市宜居水平、促进城市发展奠定基础。而城市中不可避免存在的流动摊点也成为环境保护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让城市更整洁、有序,为人们提供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一、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作为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中考虑的重要内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关联。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应将生态与环境保护作为城市建设规划的首位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城市所处地域的气候条件以及自然环境为基础,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效果,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通过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理论的结合应用避免传统城市规划建设方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城市宜居水平。通过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周边生态环境的恶化,实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

二、我国城市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的原因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模式的影响之下,城市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膨胀。这也随之带来了诸多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噪音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等等。总之,城市化进程中的工业生产、市政建设、交通车辆、居民生活等都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同时也给居民的身心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1、强化生态环境基础调研———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基础为了实现科学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首先应对城市生态环境基础进行调研。

2、注重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联系———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重点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我国城市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引使得城市扩建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好的影响。随着现代城市规划工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城市规划工作中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中心开展城市的规划与建设。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对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与保护的目的。

3、完善城市景观与绿化系统,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景观与绿化系统是现代城市生态环境构建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城市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城市景观与绿化系统成为了影响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因素。通过城市景观与绿化系统的科学利用能够极大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宜居水平。

4、加快城市污染治理脚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在现代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中,城市污染治理是影响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中,应将城市污染治理放在环保工作的首位,通过对工业园区、工业企业排放监测与管理为生态环境改善提供良好的基础。同时,对于分散于城市周边村镇的企业也应积极规划其建设。

四、下面就流动摊点治理这一具体而紧迫的问题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流动摊点占道经营,影响市容,妨碍交通,损坏城市形象,是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重点,也是城市管理的“通病”。因其流动性、反复性强,加之点多面广,成因复杂,难以根治。因此,研究分析和解决这一问题尤为迫切,十分重要。

1、流动摊点的成因及现状

流动摊点,由来已久,成因复杂。以我市为例,每天活动在城区的流动摊贩在1000人左右,他们多集中在学校、医院、商场、小区门前和交通繁华的路口、街道两旁,这些地方人口较多,人流集中,需求量大,是流动摊贩经营的“风水宝地”。特别在学校放学、机关单位下班、市民出入的高峰期,这些流动摊贩争道抢客,把道路堵得严严实实,叫卖声、吵闹声、汽车喇叭声交织在一起,“马路市场”异常热闹。

这些摊贩主要有五大类。一是下岗职工。经济体制转轨、企业改制后,大批下岗职工推向社会,由于这部分人员年龄偏大,一时找不到工作,家庭负担重,又不能闲置在家,就选择了这种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的小买卖。二是城中村居民。这部分群众主要靠地理优势做些小买卖,特别是一些中年妇女和老人索性圈地为界,摆摊设点,春夏秋冬,一年到头,照摆不误。三是离城近的农民。这些农民小农意识强,地里种出来的瓜菜,到市场兜售需交各种费用,想卖个高价钱,于是三轮车进城,非常方便,机动性强,管理困难。四是老弱病残人员。这些人大多无正常生活来源,把自己划定为特殊公民,也是真正的弱势群体,低保不能满足生活需求,渴求社会救济心理强。五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和陪读家长。这些人员成分复杂,投亲靠友,拉帮结派,不服从管理,甚至无理取闹,打击报复。

2、流动摊点的危害流动摊贩的存在,虽然暂时缓解了就业压力,对市民来说价格低,购买方便,但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来讲,却存在更多弊处,主要有:

(一)倾占道路,影响交通安全。流动摊贩主要在热闹路段、工厂门口、学校门口、小区门口等人群多的地方设摊,且摆摊时间又正是车流、人流高峰期,使道路更加拥挤,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二)污染环境,影响居民日常生活。流动摊贩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沿街叫卖,噪音严重超标,油烟飞扬、污水横流、果皮和垃圾等遍地狼籍,严重污染了环境,更有不雅的是食客在草坪、居民楼边随地大小便,臭气熏天,路人为之尴尬,居民为之愤慨。

(三)坑蒙百姓,危害其身心健康。上面已讲过:流动摊贩所出售的商品虽价格低,但缺斤少两,以次充好,尤其是出售的食品往往未经检疫,从业人员没有健康证,卫生状况之差不言自明,为细菌疾病的传播提供了最佳途径,对市民的身体健康极为不利。更有一些“少数民族”流动摊贩竟然在景观路段席地设摊,兜售假冒伪劣的饰品、刀具等物,他们不仅态度蛮横,还对过路行人纠缠不清,强买强卖,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流动摊贩不交税,无营业执照,所售商品往往是“三无”商品,且任意定价,严重扰乱了合法经营单位和个人的利益,为假冒伪劣者提供了市场,影响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城管部门经常会收到合法商店的举报电话和投诉。

(五)浪费和摧毁公共设施。流动摊贩占用了本应属于全社会的公共空间和道路,据报载,因占道等原因,一般城市道路的保用期已由过去的10年左右降低为3至5年。

(六)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品味。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城市环境越来越优美。但是无处不在的流动摊贩使原本宽敞、整洁的街道广场拥挤不堪、肮脏不堪,使城市魅力大打折扣。

3、流动摊点难治理的原因

流动摊点为何居高不下、屡治屡乱?在分析其表面现象的同时,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深思。

其一,流动摊点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其二,专业市场缺乏,导致无场可进;其三,有场不进,影响市场建设进程;其四,缺乏执法保障。

4、建议与对策

综上所述,要从根本上解决无证摊贩,应采取疏导为主、治理为辅、堵疏结合的方针,以城管为主,各个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协调一致,齐抓共管。

(一)加大宣传力度,激发群众共同参与。一是加大报刊、电视、广播等形式的宣传引导,提高群众对城管执法的认同度,进而激发参与度,在扩大群众参与度的基础上做文章,在调动群众积极性上下功夫。二是加大现场教育宣传力度,通过现身说法,摆事实、讲道理,发放宣传单、通知书、提倡议等形式宣传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使群众掌握相应的法律知识,充分认识流动摊贩的危害性和整治的必要性,营造市民自觉守法的良好氛围。三是建立内外便民联系卡,架起与群众之间的友谊沟通桥梁,重视群众反应的意见和问题,及时落实到位,争取群众的支持。四是要借助各街道、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等社会力量开展对群众的宣传,告诫广大市民购买流动摊的食物在安全、卫生等方面得不到保障,不仅使市民认识到城市管理为他们着想,也使流动商贩的经营活动失去民心。

(二)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妥善安置下岗人员。从城市发展内容来看,城市发展可划分为外延和内涵发展两个阶段。当前,在城市发展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的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快城市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按照城市可持续发展产业需求,在大力发展附加值高、能耗少、排污少、占地少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既拉动了城市经济发展,也为社会创造数以千计的再就业岗位。

(2)、积极推进再就业工程。通过开办家政服务、早点服务、公用电话、自行车管理、清扫队、送报队等新行业,使劳动就业与发展社区服务相结合,走出一条拓展再就业的新路子,安置下待岗人员。

(3)、全面发动,多方挖潜。利用闲置土地,打时间差,采用政府补贴,街道、社会共同投资的方式,实行谁投资谁受益,调动社会力量,加快新市场的建设,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安置适龄就业人员。

(三)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为妥善处理市容与繁荣的关系,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营造良好的经营秩序,在周边集贸市场少、沿街摊贩聚集的路段,应当本着“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市容、方便群众生活”的原则,结合居民小区的分布情况,由政府牵头协调有关部门选好场所兴建市场,就近引导零散、无序的流动摊点进入社区“统一规划定位,统一经营设施,统一摊点设置,统一经营时间,统一垃圾存放清理”入场入市,合法经营。

(四)以人为本,变单一执法为“五步法”,即一宣传,二服务,三教育,四管理,五处罚。行使行政执法权是城管部门的职责,而不是特权,执法人员必须端正执法态度,带着感情去处理和纠正违章行为。对少数屡教不改、蓄意闹事、干扰执法的当事人,也要坚持教育在先,提高执法技巧,严格按照执法程序办案,耐心细致地做好调查取证工作,避免激化矛盾。

(五)加大巡查和执法力度,落实长效管理机制。首先根据季节调整工作时间,开展早7时至晚9时的不定时巡查,定人、定时、定岗、定责任,落实高峰岗、错时岗等;其次,通过疏导与服务的结合,仍不服从管理的,严格进行处罚或取缔。

(六)加强法制建设,实行依法管理。依法治市是现代城市管理的内在要求,是社会文明的体现。当前,治理流动摊贩的法律法规主要采用《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特别是外省流动人员对条例不熟悉,在定性上和处罚上不统一,操作性欠强,而且时有干扰、抗法的现象,所以要不断的加强法制建设,最好出台全国性条例,对流动摊贩的处罚都相同,实行依法管理。

结合考察学习,针对实际我们进行了一些思考和研讨,就如何使流动摊点这一市容“顽疾”逐步地能够得到规范和解决,进一步推动城市环境的不断改善。提出如下建议:

1、利用小街巷建临时菜市场。

2、利用城区空闲地建临时摊点群;

3、利用政府收储地块(一年内不动工)上午6:00—8:00临时菜市场,8:00—17:00临时停车场,17:00—24:00夜市排档。

(1)、选点原则:

坚持便民、便于管理的原则,在居民多,市场距离远,流动摊贩集中等地设置,影响交通、市容、消防的路段坚决不设置,临近市场,影响市场经营达不到便民目的的坚决不设置,影响居民生活的坚决不设置。

(2)、建设方式:

①是由市城管局负责选点、规划、建设,委托社区或物业管理,市容支队监管。②是由市城管局负责选点、规划,由社区和物业建设并管理,市容支队监管。

③所有摊点建设按“临时、简易、美观、经济”的原则进行,无论谁建,政府需要取缔的,一律没有补偿。

(3)、入驻条件:

①入驻摊点均为市容支队摸底登记的流动摊点,从事饮食业的摊主必须办理个人健康证。

②有下岗证、退伍证、残疾证的新增摊点,社区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市容支队酌情解决,其余新增摊点坚决取缔,严控流动摊点的增量。

(4)、管理要求:

①摊点入驻后,按照“三有三统一”(有摊位定点许可证、有摊群点自制公约、有垃圾收集容器,统一划线定点、统一经营设施、统一经营时间)严格管理。

②在摊点群附近设临时停车点,车辆分类摆放整齐。摊点群入口处设隔离桩,严禁车辆入内。

③凭户口本、身份证办理临时摊点证,避免一户多摊和摊点外租,签订自制公约。④每个临时摊点群设摊群长一名,摊群长由经营户推选或轮流担任。其职责为:配合市容支队日常管理,并督促经营户自觉遵守公约。坚决做到摊在地净,摊撤场清。⑤因城市建设等原因需调整、取缔临时摊点群,经营户必须无条件服从。

⑥收储土地临时使用,随用随交,不提任何补偿要求。

随着我国加入WTO,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已成为共识。作为行政执法部门也非常理解摊主的难处,同样,执法部门也需要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管理好无证流动摊贩,使城市真正成为最适宜人居住和工作的天堂,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早日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

五、结语

城市生态环境破坏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作为城市的管理部门,首先应客观地分析其引发原因,进而根据原因进行有步骤、有策略地整改和调整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城市的生态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管理人员应该综合城市发展的多方因素,在不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逐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这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只有城市生态环境得到了妥善的处理,才能提高城市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海涛.《城市环境保护整治措施》,2010,1

2[2]陈静.《浅谈我国城市环境保护的措施与对策》

[3]周云龙.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分析[J].城建资讯,2010,5.[4]陈俊.以景观绿化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J].园林设计,2010,10.[5]王小群.城市周边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生态环境保护信息,2010.1[6]邹振扬.《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 重庆大学出版社 225-228

[7]汤茂林.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J].1999, 4,38-41

[8]杨小波、吴庆书、邹伟《城市生态学》,2000

第四篇: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思考

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思考

(一)城市水、大气、固体废物污染的现状及主要来源 1.水污染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人口的高速增长,我国的水资源日益紧张。特别是最近全国各地均出现旱情,有507万的人饮水困难。然而水污染使得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环保部门监测,目前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1 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全国1/3 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1/4 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的水源已不能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

我国城市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工业发展中超标排放的工业废水;二是城市生活污水。我国每年约有1/3 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水域。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的结果,工业废水全国产生量为738.33 亿吨,排放量为236.73 亿吨。工业企业废水处理设施140652套,设计处理能力2.35亿吨/日,废水年处理量458.52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为343.30 亿吨。2.大气污染

根据2004年环境状况公报,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上与上年变化不大,部分污染较严重的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劣三级城市比例下降,但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城市的比例也在降低。总悬浮颗粒物或可吸入颗粒物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部 分地区二氧化硫污染较重,少数大城市氮氧化物浓度较高。酸雨区范围和频率保持稳定,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有总悬浮颗粒物或可吸入颗粒物含量高,含菌量大,煤烟型污染占重要地位,新兴城市和小城市大气污染也日益严重,.5部分城市污染转型等特点。

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产和生活用燃煤,包括火力发电厂和家用的小煤炉。其次则是一些工业污染源,如钢铁厂、水泥厂和石油化工厂等。另外,在一些发达的大城市,由于汽车的行驶量非常大,使得交通污染成为严重的大气污染源。3.固体废物污染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的结果,我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8.52 亿吨,综合利用量为18.04 亿吨(其中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 2124.44 万吨),处臵量 4.41 亿吨(其中处臵往年贮存量1964.05万吨),本年贮存量15.99 亿吨(其中符合环保要求贮存量12.11亿吨),倾倒丢弃量4914.87万吨。

固体废物来源主要包括工业废弃物、生活废弃物和农业废弃物。

(二)“生态之城”中四种技术的优缺点,及丹卡门甄别四种技术的方法的对我的生活的启示

第一种垃圾处理方法是将垃圾燃烧成灰烬然后再用来填埋建造人工岛,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解决了垃圾太多无处掩埋的问题,降低了城市碳排放量,而且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扩大了城市的可用土地面积。缺点是,燃烧垃圾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污染,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第二种方法是等离子气化法,先利用等离子体将垃圾气化,然后再利用产生的能量发电,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将原来看似无用的垃圾转换成有用的物质,实现了垃圾的循环利用。但是这项技术对大多数城市来说技术含量太高,实现起来难度较大,不适合马上推广。

第三种方法是生物质焦技术,这种技术减少的碳足迹是最高的,它能产生能源而且可以将碳储存在泥土中,它能减少废气的排放,产生绿色能源,但是未来可能会有变化。

第四种方法是城市污水供热系统,它能源源不断的产生热能用于供电,但是它所能处理的垃圾的量比较少,不能解决目前城市大量垃圾堆放的问题。

这四种方法的共同的理念是实现垃圾的循环利用,并且尽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随着目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和生活污染日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严重危害到人们的健康和安全,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护环境的整洁,尽量做到日常用品的循环利用,不要随意丢弃,节约资源和能源,“低碳”地生活。在工作中,我们要随时考虑到自己所做的项目对环境是否造成污染,污染的程度如何,应如何减少污染,树立起循环利用和“低碳”的概念。

(三)八大公害事件及水俣病、痛痛病的启示

我国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要吸取发达国家只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的深刻的教训,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政府的相关部门要把好保护环境这一关,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到大气和河流中,并且要让产生污染的工厂企业远离居民的生活聚集区,减小工业生产对人们工作生活的不利影响。

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的关系,做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

一、转变目前经济发展的模式,以前是重经济发展而轻环境保护,现在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重,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环境问题,但反过来又可以为环境资源的保护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而环境问题的解决,又可以为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生存环境。

二、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我们在研究经济问题的同时要研究环境问题,不能只顾解决经济问题而忽视了环境问题,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否则悔之晚矣!

三、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工作,改变过去的只用行政手段来保护环境,做到依靠政策、法律、技术等综合手段来保护环境。

(四)结合环境保护的前沿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

1)海尔企业环境报告书的框架结构为:(1)高层致辞(2)企业概况及编制说明(3)主要产品(4)环境管理(5)企业和全球环境(6)信息公开(7)教育和培训(8)外界对企业的看法(9)对未来的展望

清洁生产是指在工艺、产品、服务中持续地应用整合且预防的环境策略,以增加生态效益和减少对于人类和环境的危害。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既能使环境和资源满足经济发展目标的需要,又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足以支持后代人的潜在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由于处理污染物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和使用先进的技术,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因此实现起来十分困难。

2)河道生态化整治的核心理念是如何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即通过人工物化,使治理后的河道能够贴近自然原生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逐步形成草木丰茂、生物 多样、水质改善、物种种群相互依存,并能达到有自我净化、自我修复能力。通过河道生态化整治,使得整治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使它逐渐地恢复自然原始的面貌,让生活在这些区域的人和生物拥有一个清洁、美好的自然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生态工业园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和清洁生产要求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是在区域层面上实现产业生态学目标的一种形式。在生态工业园区内,一个工厂产生的废弃物或副产品被用作另外一个工厂的投入或原材料,通过废弃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方法,最终实现资源的节约和污染排放的最小化。从原始基础分:现有改造型和全新规划型,1.现有改造型:对现存的工业企业,通过适当的技术改造,在区域成员之间建立起废弃物和能量的转换关系。2.全新规划型园区,如美国的Choctaw生态工业园区采用交混分解技术将当地大量的废轮胎资源化得到碳黑、塑化剂等产品,进一步衍生出不同的产品链,这些产品链与辅助的废水处理系统统一构成工业生态网。从产业结构分综合类和行业类,1.综合类:综合园区内存在着不同的行业,企业间的共生关系更为多样化,综合园区内不同企业之间的联合非常关键。如:丹麦卡伦堡工业园2.行业类:通常以某一大型的联合企业为主体,围绕联合企业所从事的核心行业构造工业生态链和工业生态系统,如:中国贵港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

丹麦卡伦堡循环经济工业园是世界上最早和目前国际上运行最为成功的生态工业园,作为一种生产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形成良性循环的工业园区建设模式,它形成了一个能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高效、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截止到2000年,卡伦堡工业园已有五家大企业与十余家小型企业通过废物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工业共生系统。其中五个主要参与企业为:阿斯内斯火力发电厂,丹麦最大的燃煤火力发电厂;斯塔托伊尔,是丹麦最大的炼油厂;济普洛克石膏墙板厂;诺沃诺迪斯克,丹麦最大的制药公司。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四个厂为核心,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其它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生产原料,建立工业横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零排放”。

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思考

班级: 姓名: 学号: 手机号码:

第五篇:第三章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127·

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环境保护

朱兴东

(西北政法大学西安市长安南路300号西北政法大学(雁塔校区)303信箱71006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也在迅速发展,在城市建设取得很大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

些问题,其中主要的是如何处理好城市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做到在城市建设时,节约资源,减少排

放,保护环境,利用科学发展观,做到城市建设中的节能减排。本文对此作了简要的论述。关挂词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节能减排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也随之加快,我们城市建设的速

度也超过了中国以往的城市建设速度,就是相比其他国家而言,我国的城市建设速度也是屈指可

数的快。在我们努力进行城市建设,力争给人们创造一个适于居住、生产、生活的城市环境的同

时,不难发现,我们的城市建设也面临或者已经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近几年,环境问题尤为引

人注目,城市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一直是现代很多人思考的问题,人们一直在试图理清城市建设和

环境保护的关系,并使之两者能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给人们创造一个优美的城市环境。所以我们必须合理地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是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要进行城市建设,首先

要运用自然资源和环境空间进行建设,有限的环境资源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城市建设的目的是创

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只有城市建设好了,才能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生产环境,才能适于人们的居住,可见,城市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很多人尤为关注的热点问题。

从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来看,有些城市没有将环境问题和城市建设结合起来考虑问题,在进

行城市建设的同时还常常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因此,我们必须把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结合起

来看待城市建设的发展问题,不能顾此失彼。

一、城市建设规划中的环境保护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城市建设规划中,往往是只想做大项目规划、求新颖的建设规划,但却

常常忽视城市建设中的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首先,有些城市建设整体规划不合理。尽管我们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城市建设规划方面有了

很大的发展,但有些方面依然存在城市规划不合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规划不当、整体布局不合理,没有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流域、区域的地质特征,人口分布和工业、农业、商业的互助关

系来合理规划城市的整体布局,导致城市生活区与生产区、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与工业布局相

互层叠,布局混乱,工农业不能相互促进,生活区和生产区不分,人们生活在工业污染的空气

中,不能呼吸清洁的空气,不能饮用干净的水,更严重的是对人身体的伤害,导致人们出现一些

罕见的病情、疫情。

所以,我们要在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将环境问题着重考虑,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主要的措

施有:在严格贯彻《城市规划法》的前提下,根据城市的气候条件、地质特貌、人口分布情况

和工农业的分布条件来规划城市建设,按照功能来规划城市的工业、农业、。商业区域和人们的生

活区域,使农业既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又能为工业提供充足的生产原料;使人们的生活区既

能有无污染的粮食、蔬菜和生活用水,又能呼吸新鲜空气。总之,按照区域、流域、功能来规划

城市建设,做到运用科学的知识理论和客观的条件来全面规划城市的建设。

其次,城市建设中的局部规划问题也在一些城市建设中相对突出,局部的规划不尽合理,没有科学的理论依据,一定的区域内工业、农业、·商业混杂,不能合理调整局部区域划分,不能将

局部规划看成是整体规划的一部分。因此,在合理规划整体城市建设的同时,也应该合理规划城

市的局部建设,使城市建设的局部规划分布合理,在城市建设的局部规划中,以社区、生活区、服务区、商业区为单位,使其相互联系,循环发展,使局部环境问题在各功能区合理配置的基础

上得以改进完善,创造美好的人文生活环境。

最后,在城市建设中做到整体规划与局部规划相协调,局部规划能有机结合构成一个合理的整体规划,使环境保护在规划阶段能得到周全的考虑,从而避免在城市建设实施过程中造成环境的污染。

二、城市建设实施中的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的实施是整个城市建设的核心部分,也是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最主要的阶段。在城

市建设实施过程中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包括城市空气的污染,建筑施工中扬尘

大,排放的烟尘等使城市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噪声污染严重,城市建设中产生的噪声,严重影

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些单位在施工中未设置隔音设施,对建设中产生的噪音污染视而不见;

也有很多建设项目非法取水,过度开采城市水资源,直接导致城市供水紧张;水资源时常被污

染,对于排污方面过去也忽视,致使一些城市排污系统被破坏,特别是遇到下雨天,污水横流;

随意堆放建筑垃圾,不能合理、有效地处理建筑垃圾,使得在建设了一块地方的同时又污染了另

一块地方。

因此,必须认真对待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城市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的措施有:环境行政部门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环境管理和监察,采取各种行政手段全面

监督城市建设施工单位的环境破坏和污染情况;对于城市建设的施工单位而言,应采取科学、合理的办法、措施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护热、破坏,对已污染的应及时处理,并采取事后补偿措施,做到“谁污染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大对城市建设施工单位的责任追究力度;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加到城市建设的环境保护工作中,使每个群众都成为环境保护的监督员,提

高广大群众对城市建设中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对于城市建设中产生的污染物,应有“变废为宝”的思想观念,合理地将这些污染物进行二次利用、重复使用,例如:可以将城市建设中产生的建

筑垃圾用于农村基础道路的地基建设,从而减少建筑垃圾乱堆乱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总之,在对城市建设实施中进行环境保护时,应综合考虑,多管齐下,使城市建设在不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基础上,为现有的环境再增光添彩。

三、城市建设中的环境污染处理问题

在对城市建设中环境污染的处理上,很多城市建设中,常常被忽视,出现重惩罚、轻治理的现象,只是对污染单位进行处罚,不强调污染者对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怎么办?怎么补救?怎样

治理?当污染者的经济利益大于环境破坏补偿的损失时,污染者一般很难去治理和停止对环境造

成的损害。

因此,对于城市建设中环境污染事后的治理上,也应该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应该以经济刺激的手段来激励城市建设单位积极采取措施去保护环境,防止其建设项

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可以实施环境排污许可制度、环境排污收费制度、减税及一些优惠政策,激励城市建设单位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其次,应着重强调城市建设单位对环境污染的事后

治理、补救和恢复,不能一罚了之,我们的城市建设单位在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后,应及时

地、积极地对破坏的环境进行治理,使以污染的环境得到有效控制,并尽量恢复到原有状态,对

不能恢复的,应采取补救措施,对城市建设造成的污染给予合理的补偿;再次,应强调对城市建设中污染事故的责任追究,城市建设单位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破坏,应加大对责任人的追究,这

样可以减少环境破坏中“前人破坏、后人买单”现象的发生。

四、城市建设中的节能减排问题

所谓节能减排,就是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排放。在城市建设中,更应

该倡导节能减排,节约城市建设中对资源、能源的利用,减少城市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破坏。

节能减排,科学发展,是保护资源环境的有力手段,所以,我们必须做好节能减排工作,节约资

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我们的城市建设单位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只注重项目的进度、经济效益,忽视经济效益背后的对环境破坏程度的影响,从而造成在同样的建设条件下,我们消耗的总比别人多,污染的比别

人多。因此,我们更应该在城市建设中强调节能减排,提高在城市建设中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

境的污染和破坏。

首先,我们在城市建设中要积极地贯彻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有关规定和精神,认真学习有关

节能减排的意见,结合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认真落实和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保护城市环境。其

次,落实科学发展观,节能减排,科学发展。在我们的城市建设中,应当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利用科学的、可行的、合理的措施进行城市建设。再次,发挥城市建设行

政领导部门的主导作用。充分认识节能减排是政府的责任,应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手

段,合理配置城市建设中的资源、能源,将节能减排指标作为衡量城市建设单位考核的指标。最

后,强调城市建设企业单位的作用。城市建设企业单位应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工艺来进行

城市建设,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扎实做好节约能源和污染减排工

作,确保城市建设企业单位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实现,推动城市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总之,在我们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并且要相当重视环境的保护,使我们的城市

化进程又好又快地发展,使我们的城市环境不断得到美化,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对环境质量的要

求,使我们的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劲.环境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蔡守秋.环境资源保护法【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3」张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4]窦玉珍.环境法学t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下载生态园林景观建设与城市环境保护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态园林景观建设与城市环境保护.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考试题答案(合集5篇)

    1、什么是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主要有哪些,P59在城乡规划中如何体现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达到城乡一体化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目的。......

    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推荐5篇)

    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展开,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剧烈。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对环境造......

    生态与环境保护

    生态与环境保护 11级学前教育 林丽贞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原来的她被小辈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

    第十九章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第十九章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从认识角度上讲,大体上经历了从缺乏环境保护的知识,未能自觉地采取措施保护人类环境,到统一领导环境保护工作,有计划地治理污染;进而......

    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读本

    行动起来,践行绿色生活 ——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寒假里我读了《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这本书,它让我知道了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母亲。很多年以......

    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教案

    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我国实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原因和具体的做法。 2、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掌握生态文明的重要性。3、了解美丽中国的目标......

    加强环境保护 建设生态江安

    加强环境保护 建设生态江安 江安县政府副县长 黄 明近些年,全县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为要、环境优先”的原则,大力整治工业污染源、城市污染源、农村污染......

    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

    加强环境保护 建设生态文明 在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达到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高度统一为目标,以生态意识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