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全国两会退休话题,两会延迟退休年龄提案方案解读
2018年全国两会退休话题,两会延迟退休年龄提案方案解读
《2018年全国两会退休话题,两会延迟退休年龄提案方案解读》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收藏。媒体报道,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工会界别将以《积极稳妥推进“延迟退休政策”实施》为题,进行政协委员大会书面发言。工会界别认为,延迟退休或意味着每年会减少约700万个就业岗位,建议我国探索试行弹性退休制度,更好地满足职工多元化需求。
作为解决养老金缺口的重要方式,延迟退休政策的推行,看起来已经不可避免,就连“渐进式延退”的一些细则,也已经透露。
然而,在《中国青年报》今天发表的一篇调查报道中称,%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延迟退休。人们对延迟退休有顾虑,不仅仅是因为延迟退休带来的工作时间延长、养老保险的多交或少领。
工会界别提出的问题也许更值得思考。比如一些工种如IT行业,更适合年轻人从事,如果员工退休年龄延迟,那么不仅影响年轻人的进入、压缩他们的上升空间,也有可能使得企业的效率与发展降低。还有一些低收入人群,更不愿意延退,因为退休后他们才有精力从事别的事情,工作总结或者进行身体的休养。
总之,不同职业、不同收入、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年龄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对延退持有自己的看法。所以,这项关系到众多家庭的民生政策,施行起来应该更应慎重。
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现在,“延退”政策关系到就业岗位的缩减,关系到许多人的切身利益,工会界别提出政策
“还没有完全形成改革共识”,也就可以理解了。
人上一百,种种色色。从60后往后,那么多人要涉及“延退”,大一统、一刀切恐怕是不行的。那么,“延退”政策是不是就不能推行了呢?完全不是。只是在推行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到人们诉求的复杂性,多制定一些配套的、鼓励“延退”的政策,并且坚持灵活、弹性的特色,让人们有自主的选择权,那么“延退”还是可以实现的。
所谓配套政策,就是鼓励人们多缴纳养老保险,谁缴纳得多一些,谁缴纳的时间长一些,这些人在退休后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收益。
这需要人社部门算好账,拿出一个国家、个人、企业都能受益的办法来,经过讨论后公布实施。当确认多工作能够带来更大收入之后,一些人对待“延退”的态度就会有所改变,许多顾虑也会消失。应该说,在推行一项涉及公众福利的新政策时,这样的配套政策是必不
可少的,也是很有说服力的。这在工会界别的意见中已经有所表现。
所谓弹性,则是把是否“延退”的选择权交给职工本人。在配套政策到位的前提下,职工可以选择“延退”,也可以选择不“延退”,心得体会甚至还能选择提前退休,退休时间的选择,可以和养老金的领取额度挂钩。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自身的利益,来进行最符合自身利益的度量。这就是弹性退休制度,也是避免统管、产生矛盾的好办法。
有人的体力、精力允许,经验又丰富,工作单位也需要,愿意多工作一段时间,是完全可以的,未必要限制在60后以后;也有人不愿意继续朝九晚五,想提前让出位置,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也不是不行。
当然,弹性还表现在许多其他的方面,例如有人提出女性可先实行延迟退休,有人提出可以在政府部门先试行,这些都是可以讨论的。
应该说,弹性可以成为“延退”政策最大的特色。把对自己生活的决定权更多地交给个人,既能避免牵扯决策部门更多的精力,也能让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承担起责任,更能让某些企业卸去包袱,最重要的,能让“延退”顺利推行,达到目的。工会界别这样的建议,能获取许多好的效果,人社部门不妨认真考虑一下。
《2018年全国两会退休话题,两会延迟退休年龄提案方案解读》是篇好范文参考,涉及到退休、政策、可以、延迟、工会、弹性、一些、人们等方面,希望对大家有用。
第二篇:2018年全国两会热点提案关于退休年龄解读
2018年全国两会热点提案关于退休
年龄解读
《2018年全国两会热点提案关于退休年龄解读》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延迟退休:适当降低社保费率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今年将拿出延迟退休方案,并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喊”了多年,延迟退休真的要来了。这一涉及亿万劳动者的话题,也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聚焦的热点。延迟退休从方案到落地需要经过哪些程序?实施会带来哪些影响?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还有哪些期待?
[观点]
可能在2022年左右开始实施
对就业冲击有限
对养老保险基金运转总体利好
一问政策落地还需经过哪些程序?
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明确,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从人社部拿出方案,到最终全面实施,中间还需要经过哪些程序?
一些业内人士和代表委员表示,至少还要经过广泛征求意见、按程序报批、各地出台细则三道程序。
有多年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保工作经验的全国人大代表项晓云说,心得体会延迟退休政策涉及面广,各方观点、意见尚不统一,因此政策方案制定后,必须要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进行完善修改,这样才能凝聚社会共识,确保政策出台后能够快速落地。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表示,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对退休年龄并未有其他详细规定,因此,延迟退休政策可能不涉及法
律修改,“不过,方案完成修改后,肯定还需经过相应程序报经批准,才能最终出台。”
还有专家指出,参考养老“并轨”政策实施过程,延迟退休政策出台后,各地还将结合实际情况,在国家政策基础上出台具体实施细则,便于基层执行落实。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表示,这项政策可能有若干年缓冲期。2016年开始征求意见,如果2017年正式出台,可能要在2022年左右开始实施。
二问
社保费率会降吗?
有观点认为,延迟退休意味着企业和个人的社保支出总量将继续增加,不利于企业减负和释放生产力。随着延迟退休,社保费率能否下降受到关注。
尹蔚民表示,如果能够顺利推行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进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等,在确保发放养老金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降低社保
费率。
一位在基层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建议,可以把社保费率下降作为延迟退休的配套政策,同步推出。
三问 是否会挤占就业岗位?
目前,全国每年毕业700多万名大学生,去产能也涉及百万人安置问题。有人担忧,延迟退休与去产能可能对就业产生多向挤压,导致就业岗位大量减少。
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表示,延迟退休和减少就业岗位不是简单的线性替代关系。延迟退休带来的就业压力能够通过结构性转移就业缓解。范文内容地图例如,在与老人、儿童相关的服务业领域仍有上千万岗位的缺口。
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丽宾表示,按照小步慢走、渐进到位、分步实施的原则,如果延迟退休2021年从女职工开始实施,据测算,影响的就业岗位数当年为77万个左右,2037年为171万个左右,2050年末为175万个左
右。在这一长期的过程中,我国人口结构会有很大的改变,延迟退休对我国就业冲击有限。
金维刚表示,延迟退休实施后可能会对灵活就业人员、企业效益不好的员工和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产生一定影响。全国政协委员朴惠善等一些代表委员提出,在机关事业单位,若不相应增加编制和职数,年轻人在晋升等方面可能受到影响,需研究解决办法。
有观点认为,延迟退休政策推出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应对养老金收不抵支的缺口。2011年养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有14个,2012年为19个。日前,人社部表示,去年收不抵支的省份为7个,数量有所减少,且都有累计结余。而全国养老保险基金2015年总收入万亿元,支出万亿元。
褚福灵表示,热门思想汇报延迟退休后职工缴费年限延长,对于养老保险基金运转总体肯定利好,养老金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此外,有研究显示,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
四问 能解决社保基金缺口问题吗?
一些工会界政协委员表示,延迟退休牵涉广泛,建议循序渐进,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部门有一定的差异性和灵活度,为劳动者设置弹性空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李兰说,要在区别对待、分步实施的情况下,提前公示,做好意见征集,可考虑充分尊重大家合理的个人选择。
有人大代表表示,延迟退休不仅仅是“多劳动几年”的问题,应该统筹考虑国家社保体系的完善。
朴惠善建议:“在延迟退休的同时,应相应增加岗位配置等指标,让年轻人看到希望,让‘老人’更安心地工作。”
五问 能否实行“弹性选择”?
【相关链接】
[两会微调查]退休之后该缴个人简历医保吗?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有资料显示,到本世纪中叶,我国预计将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超过60岁。人口老龄化可以说是目前我国社会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一段时期以来备受关注的延迟退休、二孩全面放开等政策都和这个问题直接相关。除了这些,退休人员是否要缴纳医保也是一个热门话题。今年元旦刚过,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就在《求是》杂志上刊文表示,将要研究实行“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紧接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做出了回应,称该政策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人社部也将“适时提出政策建议”。
大家也许知道,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第二十七条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可为什么现在要开始研究退休人员缴医保呢?前来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对这个问题又有什么样的观点和
态度呢?
法律已有规定,为何财政部和人社部又提出“退休职工缴纳医保”的建议呢?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说,现在的医保是“老规矩遇到新问题”,国家在60年前定制的退休年龄、18年前开始建立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遇到了人口老龄化的新问题。
尹蔚民指出,现在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0年前制定的,当时的人口预期寿命还非常低。无论是从开发人力资源,还是保持养老、医疗基金的持续健康运行,都需要对法定退休年龄进行改变。
对于医保方面的压力,人社部副部长游钧解释,虽然目前医保制度运行平稳,但日益加重的老龄化,给医保基金的长期支付带来巨大压力。退休人员医疗费用支出是在职人员的4倍左右,工作总结如果把未来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全部压力压在在职职工身上,既不公平,制度也难以可持续运行。
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职工医保
参保人数为亿,其中退休人员7255万人,在职人员亿人。换句话说,每3个在职人员正负担着1个退休人员的医保费用;而且,退休人数仍在迅速增加。
全国政协委员、邯郸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刘卫昌认为,随着老龄化加剧,医疗费用在未来仍会继续增长,医保基金开源迫在眉睫。只让年轻人全部负担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是不可持续的。退休人员可以交一部分费用,但前提是得划定收入水平,对于低收入水平者还是应该进行减免的。
但对于是否应该通过让退休人员缴纳费用的方式,来缓解医保基金压力,专家们仍存在不同见解。全国政协常委、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认为,让退休人员缴纳医保,有失公平,也是不合理的。医保的钱不要从老百姓手里扣,应该通过改革创造价值,让人民群众享受改革红利,不能从老百姓手里再掏一部分。
根据2010年至2014年人社部公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
公报》显示,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从10年到14年,历年的医保统筹基金结余和个人账户结余都是在连年增加的。
黄洁夫建议,医保改革,要把医疗市场沉睡的潜力挖掘出来。美国用GDP的17%来做医疗支出,这是很高的比例,但美国医疗市场为GDP增长的钱是24%。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政府比例应该增加,另外,通过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创造钱,这是个宏观问题。
在制药产业,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闫希军也不赞成退休人员继续缴纳医保。他认为,医疗保险所面临支付压力,原因在于医保基金的支出结构不合理,过度集中在了医院治疗上。医疗保障问题是结构问题,全部集中在医院,医保支付没有合理划分。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德明认为,医保基金如果有缺口,应该在修改《社会保险法》的
基础上,进行多次听证。如果在规范使用医保基金的基础上,仍然有很大缺口难以弥补,可以适当收取老年人医保基金。老年人收入比较低,不可能再有单位给他交医保,TOP100范文排行建议多次听证,同时修改《社会保险法》。
以上是《2018年全国两会热点提案关于退休年龄解读》的范文参考详细内容,涉及到退休、延迟、医保、基金、政策、表示、人员、代表等范文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第三篇:2018年全国两会提案退休年龄和退休工资会议纪要
2018年全国两会提案退休年龄和退
休工资会议纪要
是最新发布的《2018年全国两会提案退休年龄和退休工资会议纪要》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
尹蔚民表示,延迟退休政策将“小步徐趋、渐进到位”,每年只延长几个月的退休时间,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再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三问延迟退休
1为什么要延迟退休? 老龄化加剧是主因,养老金缺口亦存在 我国现行职工退休年龄男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这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劳动保险条例》和有关政策规定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
口预期寿命只有40岁左右。”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说,“而目前,我国人口预期寿命达到74岁(城镇更高),企业职工男女平均实际退休年龄只有54 岁,明显偏低。” 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人口学专家王丰认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法定的退休年龄早就不能适应目前的老龄化速度。
有关研究报告显示,至2030年左右,中国的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30%左右。王丰说,延迟退休年龄对整个社会都是有好处的,应该允许仍能工作又不占用社会行政资源的人继续工作。
养老金是否存在缺口,缺口有多大?这又是否为延迟退休的一大原因? 关于养老金缺口的估算最近一个数据是2012年发布的《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报告称,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达到万亿元。如果存在,心得体会养老金的缺口在哪里?原则上,个人所交纳的占工资基数
8%的养老金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单位交的另外20%全部进入统筹账户,而缺口指的是个人账户里的钱去支付现在的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了。
“从目前的各项数据来看,养老金的缺口肯定是存在的,但是应该说现在的数据都不准确。”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群义说,目前存在的缺口主要指养老金个人账户的“空账”、还有统筹账户收不抵支的“赤字”。2为何要“渐进式”延退? “给大家一个心理的预期” 尹蔚民表示,实施延迟退休之前,会先把方案公布,实施时间至少要在5年以后,给大家一个心理的预期。尹举例说,“比如现在公布了这个方案,5年以后才可以实施。如果我是55岁退休,5年以后实施也就是55岁零两个月退休,明年的人可能就是55岁零6个月退休,就是这样一个心理预期,渐进式的。”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褚福灵认为,“小步渐进”是延迟退休较好的方式,既与国际
接轨,又能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接受,对社会造成的震动更小。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也强调,国家不能刚性决定退休年龄,过去“一刀切”的形式过于简单,人社部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进一步测算养老金账目,有数据支撑,同时参考民意。3延迟多少年? 几大方案均建议推迟至65岁,男女同龄
尹蔚民说,渐进式的退休年龄政策是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政策,有一些发达国家目前的退休年龄已经是65岁甚至67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目前社会上对这个问题没有形成共识,有各种各样的意见、建议。有一部分人赞成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是反对的。截至目前,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
心、世界银行等机构已陆续向人社部提交了各种版本的养老保险改革方案。中国社科院去年底发布一份报告提出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方案和建议: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至2045年,男性、女性退休年龄同步达到65岁。
清华大学的专家团队公布的方案,建议从2015年开始实施有步骤的延迟退休计划,2030年之前完成男、女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的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郑功成教授提出,延迟退休应女先男后或女快男慢,用30年实现男女65岁同龄退休。同时,延迟退休者应在养老金水平上得到补偿。郑功成也强调,延迟退休应坚持小步渐进而不是大步急进。个人简历即每年延长2-6个月的工作时间,经过30年左右的推进,实现男女65岁同龄退休。
延迟退休四大理由
劳动力供给总量逐步减少
2012年首次出现劳动力资源总量绝对下降的现象,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个百分点。
老龄化高峰加速到来 截至2013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经达到%,总数超过2亿,65岁以上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到10%。到2020年,60岁以上占总人口比例将接近%,65岁以上占总人口的比例将接近13%。劳动力资源与老年人口的比值,2007年为∶1,2012年后急降至∶1。养老金收支平衡压力大
目前,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是∶1,即3个在职人员养1个退休人员,到2030年这个比例将变为2∶1。早退休是人力资源巨大浪费
许多专业技术岗位(医生、教师、科研人员等),五六十岁正是经验丰富、技艺纯熟的阶段,而且这种高端人力资源的替代弹性较低。
这是篇好范文参考内容,主要描述退休、延迟、年龄、养老金、缺口、渐进、目前、达到,希望网友能有所收获。
第四篇:2018年全国两会有关延迟退休的议题,两会延迟退休提案(本站推荐)
2018年全国两会有关延迟退休的议题,两会延迟退休提案
《2018年全国两会有关延迟退休的议题,两会延迟退休提案》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收藏。
2017年全国两会有关延迟退休的议题,两会延迟退休提案 延迟退休年龄最新规定,延迟退休方案2016年年底将会出台,第一批退休者不会“一刀切”,延迟退休的期限延迟。
这些人将“摊上”延迟退休
1.小于等于50岁的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
2.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和男性工人(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
3.小于等于60岁的男性干部(1962
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由此看出,延迟退休方案影响较大的,其实是70后和80后!
延迟退休什么时候启动?
尹蔚民表示,经过中央批准以后,将向社会公开方案。这会有一个预告期,若干年以后再开始实施,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早在今年的3月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两会”上表示,延迟退休方案应该在2017年推出,最早2022年开始实施。
渐进式退休年龄应该怎么算
以55岁退休为标准,假定每年延长退休时间为6个月,自方案实施起,逐年累计递增,直到达到新拟定的退休年龄。
假如每年延长退休时间2个月,1986年出生的小伙伴退休年龄将为岁,到达新的法定退休年龄前,渐进式的延迟退休将波及90后。
【延迟退休相关问题】
1、范文内容地图延迟退休后养老
金会缩水吗?
社科院研究员、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认为,延迟退休对养老金领取的影响,需要根据不同工种来分开看待。唐钧分析,干部、白领以及拥有技术职称的技术工作人员,其工资待遇往往随着工作年限增长而增长。这部分人群延迟退休后,其工资待遇在工作的最后几年不断增高,延迟退休不仅意味着他们缴纳养老金的年限在增长,也意味着他们领取工资的年限在延长。“这部分人群工资待遇往往比退休后的养老金高。换句话说,延迟退休的干部及专业技术人员领取的工资比养老金多。”
唐钧认为,大部分蓝领及从事体力工作的人,工资待遇则不会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而增长。“因此,大部分蓝领阶层不希望延迟退休,反而盼望着早退休早点领养老金。延迟退休往往意味着延长了他们缴纳养老金的年限,却领不到更高的工资。”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国
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细化,针对干部、白领、技术人员以及体力工作者需要有不同的退休方案。个人简历尤其是针对重体力劳动者,他们到达一定年龄,体力的确有限,应该允许这部分人群提前退休。
2、延迟退休可缓社会养老压力?
郑新立认为,延迟退休不仅跟缓解养老压力有关,也跟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人口结构等因素有关。“人类的寿命普遍延长了,工作年限延长也是大势所趋。这是整个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不是单个因素的作用。”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表示,考虑延迟退休问题,不应从这是谁的责任来考虑,需要从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入手,因为延迟退休是保障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让个人自由选择,可能每个人都想少交多领,但这会造成养老金领取的不可持续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本身是
共同缴费、共同分担风险、共同受益的机制,如果这个机制运转不灵,受害的也是每一个缴费的个体。
褚福灵表示,为了保证社会保障制度本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交多少年,领多少年,这有一定的比例,达到这个比例才可以保证社会保障制度持续运转。如今人类的寿命普遍延长,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变长,延迟退休符合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从全世界来看,我们国家的退休年龄已经非常偏早,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在要求。
《2018年全国两会有关延迟退休的议题,两会延迟退休提案》是篇好范文参考,主要描述退休、延迟、养老金、年龄、工资、延长、社会保障、方案,看完如果觉得有用请记得收藏。
第五篇: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延迟退休,两会关于延迟退休热点解读
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延迟退休,两会关于延迟退休热点解读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延迟退休,两会关于延迟退休热点解读》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http://]。2016年全国两会关于延迟退休,两会关于延迟退休热点解读 “女干部、女技术人员延迟退休的问题,是妇联界别多年呼吁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张礼慧说,值得高兴的是,不仅这个政策实施了,而且《通知》还没有“一刀切”,如果由本人申请,可以在年满55周岁时自愿退休。
张礼慧说,50岁左右正是女性的第二黄金期,以高级女技术人员为例,她们
不仅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工作总结小孩也长大了,少了很多牵挂,精力比较旺盛,可以发挥很大的优势。如果这时让女干部、女技术人员退休,就浪费了资源,可惜了。
“女性延迟退休的相关政策,还可与延长产假相结合。”张礼慧说,可借鉴国外经验,将妇女的产假逐步延长,甚至可以延至3年,直至孩子上幼儿园。延长了产假,对孩子的教育、心理等方面都有好处,产假结束妇女出来工作时,也会更加投入。这样一来,就可与女性延迟退休政策形成互补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张礼慧说,热门思想汇报女性延迟退休的相关政策,可与延长产假相结合。借鉴国外经验,将产假逐步延长,甚至可延至3年,直至孩子上幼儿园。
《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延迟退休,两会关于延迟退休热点解读》是篇好范文参考,涉及到退休、延迟、产假、延
长、女性、政策、技术、可以等方面,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