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977观后感

时间:2019-05-14 05:05: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考1977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考1977观后感》。

第一篇:高考1977观后感

毫无疑问,高考1977是50后,整整一代人的内心身处最澎湃沧澜的心声,30年前,他们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学生,变成了痛苦的“知识青年”,不能再参加高考的“痛”经历了十年时间的磨打,最终降临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时,那已是种迟钝的麻木了。他们丧失城市户籍、中断学业、离开家庭、没有任何财产等最基本的社会身份,……也丧失了最基本的心灵温暖与关爱。

难以忍受的贫苦生活,单调的农业场景,在“战天斗地”“学大寨”的无数个日日夜夜,有青春,理想,激情,更有灾难和悲剧。这样的“仅仅能称之为活着的生活”到了1970年之后,已经堆积了太多的矛盾,人们在茫然中感受着命运的苦难,甚至是绝望。一万多人的农场,就有100多个精神病患者。有跳楼的,有上吊的,有为了饥饿去偷窃去斗殴的,有冒着危险偷偷返回城市的,有连续奸污女知青然后自杀的……他们处在剧烈的地域流走和心灵动荡之中。他们无望地流浪在自己的祖国上,内心充斥着孤独、迷茫、和沉重的伤感,一年,两年,十年,还是永远都是这样?这又何尝不是一个国家当时的困境?

知识改变命运,对高考的渴望成了当时知识青年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历史的转折,民族的觉醒,个人的重生也许成为恢复高考真正的意义所在。

它为每个处在黑暗中人带来了曙光,也也给了中华民族带来了“生”的希望。

看完《高考1977》这部电影时,我的大脑有短时间的空白。

相当感动。深刻体会到剧本里所蕴藏的各种活生生的人性情愫及其深厚、磅礴之气韵,尤其放在1977那样一个局势动荡、人性复苏的年代,实在不得不叫人叹为观止。这部电影太好了。

1997年是高考恢复的一年,也是给人映象最深刻的一年。1977的高考是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的赶考。在1977年之前,许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那种条件下,没有任何的复习资料,但是人们的复习热情没有因此而减少。在影片《高考1977》中,描述的就是这些知识青年面对高考恢复时,所发生的事。

从结构上看,框骨明晰,支架紧实。它的节奏感很好,让人看来,只想一口气看下去,舍不得中断。剧中人物个个鲜活,凸现那个年代知青、政治、生存环境等特性,人物关系也充满了可看性,人与人之间的依托、矛盾甚而叛逆交相辉映,犹如平静湖面下不断涌动的熔岩热泉,动静、冷热之间彰显着人性在那个年代里最本真的东西,实在扣人心弦、耐人寻味。

我想,《高考1977》这部电影,大概是想通过1977年恢复高考这一消息在东北某农场发放前后,众知青、农场场长以及与这些知青相关的亲人们的思想、生活随之而发生的各种改变,以及在那个年代特殊的大环境下他们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展示出1977年“高考恢复”这一历史事件在我国近代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里程碑意义,说明这个改革对于我国近代人才、文化、知识、科技乃至经济等各个方面的重生、崛起与迅速发展的伟大作用,让我们再次充分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离开人才、知识、科学与文化的根本思想。一个人,不能没有文化,没有知识。一个民族,更需要文化、需要知识、需要科学。

而这样好的一个剧本中,自始自终只有一个女主角——“陈琼”。

陈琼是一个浓具年代、历史、政治色彩的角色,在她的身上,承载了大量1977那个年代、恢复高考这个事件之下含合着历史遗迹、政治利害关系的人性本真,她的情感里有着特殊政治矛盾下的极端因素,是一个典型中国近代社会的因政治、立场、出身、界限等观念而导致情感、思想陷入极端的悲婉、压抑的女知青形象。

陈琼,既纯真又忧郁、既可爱又压抑、既秀美又沧桑、既善良又可悲、既温柔又古板、既聪慧又自卑、既坚定又彷徨、既朴实又可怜……总之,她是那么的真实、矛盾、压郁而又厚重。

这样的好电影,这样的好角色,再加上这样好的创作主体——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几乎可以吸引每一个观众的眼球。

在影片中,当人们得知高考恢复时,所有的人似乎都看到了希望。但是,要去参加高考的人,必须要有推荐表才可以,所有的人都在争取着推荐表。虽然,在这过程中小根宝不幸的死了,但是,老迟最终被他们所感动,支持所有的人去参加高考,而且在他们有困难的时侯,还帮助他们。虽然求学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是最终的结局是完美的,有的人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现在高考已经持续了30几年,有许多人通过高考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现在的我们复习时,环境是多么的好,复习的资料又是那么的齐全,然而,现在有的人复习的热情却不像以前。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我们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将来考上理想大学,再找到一分好的工作。如果我们现在整天的无所事事,那等到高考成绩下来时,我们就会后悔莫及了。所以,我们要向影片中的人一样,不畏任何的艰险和困难,为着自己的梦想一直拼搏。

1977年至今:由高考为主线的考试选拔方式开始占据主流。进而引发了很多很多的考试热潮:中考,高考,会考,竞赛……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高考。除高考之外,在高考之后,进入大学还有研究生招考、博士生招考、公务员招考等等。“学而优则仕”成为众多出身平民特别是农家子弟“平步青云”的唯一道路。这一时期,在人才观上,虽然也强调全面发展,但是,惟学业成绩至上,忽略人的道德情操、人格品行却成为一时弊端。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平民教育的过渡,随着社会发展对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曾经显出强劲优势的人才选拔制度又开始受到新的挑战。

纵览这些人才选拔制度我觉得,社会像一坛水,要想保持持续的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有个流动的机制。这个机制要保持这坛水不停地翻滚,把上面的渣滓沉淀下去;把价值翻滚上来。而要实现这个机制有很多的方法。譬如通过暴力来实现首领的交替(原始的、氏族或是高等哺乳动物等)、通过生老病死,激素来控制(蜂群的蜂王的产生)、通过考试(通常是测试同等条件下掌握相同知识的能力大小)等等。

这其中,我认为在文明社会也即人类社会中最适用的也是最有效的就是通过考试来考核人的能力,进而实现整个人类社会的结构的翻滚。

我们可以看到,一旦这个翻滚机制被破坏,社会就会发生巨变。譬如古代每个朝代更替的原因,我认为都是由于有机制而不执行,或是破坏了机制。看看陈胜,吴广们的那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再想想什么叫“官逼民反”。我们就会发现一个简单的道理社会的高层不能固定不变的一直的那么下去,甚至不能让各个阶级不相往来。不然人民必然会起来反抗。

说到底,人在社会上就是追求一个公平:学习的公平是最最基本的一个公平。因为,生存的好坏取决于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的程度。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是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还小。后天的教育改变了人的生活。所以受教育权很重要,以至于出现全家砸锅卖铁供养一个大学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现状。我认为,这非常的重要也非常的有用,正是很多人的重视,这个社会翻滚的机制才有可能成为现实。我们社会才会持续健康地发展。

本文所说的高考,则是使社会结构翻滚的柴火。我们毋须去讨论它在某一些方面的不公平。毕竟,它可以使很多很多的不同出身的人在同一个舞台上表演,在同一个赛场竞赛。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宽大的、很基本的平等的区域。这里,我们可以在完全对等的情况下互相竞赛,所有的不平等就是学习的刻苦努力的区别。

对于我,我感谢中国的高考,它让我有机会可以和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不同民族的人在一起竞争。并且让我有机会可以和他们在一起学习,一起交流。我个人觉得在这么大的社会中做到如此,已经很公平,很让我这个来自农村的人满意了。这点使我觉得高考是一项很有社会意义的伟大工程。

说到这里,我想我不用再说下去就可以阐明了,高考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内容虽然有时候会有些不对头,但是这个机制,这个体系是很完备的。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高考,那么多的孩子都去干什么去?那么就必然会出现一种不叫高考的高考来代替高考。这是毋庸置疑的。其实,我们也可以把高考看成我们这个时代的“八股取仕”。这在它们对当时社会的功能上来看都是相同的。

所以,我可以说:高考,当代社会的翻滚剂。

影片讲述了一群知青在得知高考制度恢复以后,为了考上大学而共同奋斗、相互激励的故事。尽管过去了30年,世事变迁,不过,作为和他们一样奋斗过的人,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当时的他们为了高考所做出的种种“不可思议”之举:偷偷钻进贴了封条的图书室偷书;深夜不睡觉,靠着煤油灯的微弱光线复习数理化;爸爸为了女儿,不惜千里迢迢从上海赶到黑龙江送去复习资料和“证明”;反抗农场革命委员会提出的“报名资格考试”甚至集体绝食;为了赶到县城参加考试,在冬日早早起床,在去火车站的半路上拖拉机坏了,他们便索性跑到火车站,一路艰辛,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打气、相互搀扶、相互支持——这也算是他们为了打高考这一硬仗而艰辛准备、复习的一个缩影吧。他们这样做的根本目的都是一样的:为了上大学,为了将来过上好日子,为了改变他们的自己命运、整个家族的命运——这是没有年代差异的,甚至我相信,如果我们也处在那种环境下,我们也很有可能会很自然地做出和他们一样的行为。

影片中有这么一句话,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重要,这一句话不禁让我想到了一篇文章——《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才跨入大学之门,开始大学人生?一个机电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能够操作、维护一台机器,但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熟练技工也照样可以操作,甚至比大学生操作得更好;一个外语系毕业的大学生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外语,能够将长篇的外文资料翻译成中文,可是,一个跑到外国卖了几年烤红薯的人也能说外语,甚至比大学生说得更地道;一个医学院的毕业生能够拿起听诊器给病人看病,能够凭借几百万一台的医疗仪器诊断出病人的疾病,可是,很多卫校毕业的中专生在积累若干年经验以后,照样可以拿手术刀,古代中医更没有掌握现代医学知识,但是照样能够悬丝把脉,仅凭一根丝线就能为病人开药方并保证药到病除。所以我觉得,进入大学,学习书本的知识并不是大学的全部,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主动的、高效的、独立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而不

是被动的、机械的、人云亦云的记忆能力。社会需要的也正是大学生这种系统分析的能力。不管在什么行业工作,所面对的问题都是纷繁复杂而且瞬息万变的,如果没有系统分析、独立思考的能力,就算把所有的书本吞进肚子,就算大学期间每次期末考试得第一名,也绝对不可能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但是反观现在的我们,客观物质条件比当年好了很多倍,大学也经过多次扩招,可以说,如今考大学的难度已经远不如30年前,竞争激烈程度也小了不少,但是和他们相比,我们似乎少了些什么——我们没有他们当年读书时的学习劲头。可能有人会说,时代不同了,但是,追求知识的精神,我认为永不过时,学会学习的能力,我认为永远都很重要。就拿我们身边的事情说吧,早晨为了贪睡不肯早起,上课迟到还带着刚从食堂买来的早餐;上课不专心听讲,和自己的女朋友发着短信,甚至女友就坐在自己的旁边;觉得昨夜睡得还不过瘾趴在桌子上“补觉”,或是压根儿忘了还有上课这回事儿,在床上继续和枕头“亲热”;下课了作业相互拷贝解决,或者是直接忽略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宿舍里垃圾遍地,一脚踩上去感觉犹如太空漫步,一进门异味扑鼻;煲电话粥,每月比谁的通话清单更长;晚上业余时间与电脑为伴,或“魔兽世界”,或“梦幻西游”,或聊QQ泡美眉,到了熄灯时间还要靠着笔记本电脑的电池再撑上两三个小时——这也是科技的进步啊;到了期末临时抱佛脚,进了考场还夹带着小纸条,或者左顾右盼,交头接耳……这就是现在一些大学生真实的大学生活。30年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的确丰富了很多,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上大学”三个字的内在含义——为了将来能够独立的解决问题,更为了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人格。如果整天都是这样颓废,那就是在浪费父母的金钱,浪费老师的精力,浪费国家的资源,更是浪费自己的未来,怎么说都说不过去。我也想奉劝这些人能够浪子回头,别和自己的未来开玩笑,哪怕是上帝也开不起这样的玩笑吧。

这就是我看《高考1977》这部片子之后想到的。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说,这部片子故事情节波折、人物形象鲜明、线索主次分明、表现手法新颖,更值得称赞的是,它从一些小人物身上着手,反映了恢复高考制度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为一部不错的弘扬主旋律的励志影片,我觉得若它能走进中学校园,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第二篇:高考1977观后感

《高考1977》观后感

在今天,高考是遭人诟病和不满最多的一种国家选拔人才的制度形式。而在我看了《高考1977》这个影片后,发现在30多年前,高考却是神圣光辉的,为数以十万计的年轻人的生命转折提供了巨大的历史契机,将他们从漫无边际的枯燥无味的知青生涯中拯救了出来。在这30年里,高考在整个中国社会中扮演的角色,经历了一场巨变。产生变化的原因是和社会的背景密不可分的。这个就不探讨了。

电影的是以邓小平的复出而开始了一个关于热血青年对知识的渴求从而力争高考的励志故事。开头那一幕农场知青在广场上看露天电影,从银幕上看到邓小平复出,仿佛在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尤其是中间的停电,知青轮流用脚踏车发电继续收看《新闻简报》的段落,它把知青内心那种期待变革的饥渴和焦灼,不露痕迹却又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

假如不是当年邓小平当机立断决定在恢复高考,假如不是邓小平从报考须知中删去“组织批准”这四个字,那今天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将面临一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影片中描写了两个老人,他们分别是老迟和陈甫德。老迟是个没文化的大老粗,他讲组织原则,讲党性,讲立场,但有点不通情理,甚至对知青有点粗暴,他代表的是陈旧的思想。当然,最后老迟还是被陈甫德的一番话说通了,“地里一耽搁就是一年”“如果你的孩子被耽搁了11年”,从一个蛮不讲理的工农干部,变成了一个“肩起命运的闸门,将年轻人放到光明中去”的勇敢的人。陈甫德是个知识分子,他充满父爱,为女儿不惜以身犯险,但却毫无组织纪律观念,甚至为了女儿高考可以私刻公章,冒充国家干部,他则是知青们的灵魂代表。

影片开始,思想僵化的老迟像是飘浮在历史天空中毫无生命气息的一粒尘埃,而到影片最后老迟亲自开着农场拖拉机送知青赶考的场景,不禁让人热泪盈眶。陈甫德的形象就是肩负着历史十字架,却极富自我牺牲的父亲,是一记铿锵有力、斩钉截铁的惊叹号。

影片中出现了两枚公章,这是影片中最发人深省的影像符号。第一枚公章,是别在老迟裤腰上象征着组织与权力的农场革委会的公章。在那个年代,一个人的命运都取决于这枚公章,每一个与活着相关的细节都必须盖上相当于组织认可的公章。离开了公章,一个人就如同一具空空的躯壳。于是,老迟因为这枚公章而在农场成为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而陈甫德这样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的历史反革命,竟然毫无顾忌地用私刻公章的方式,向组织和权威发起了挑战。在当年,这极可能为他带来杀身之祸。但为了向女儿赎罪,为了她的前途,他不惜铤而走险。

三儿也是个特令人感动的角色,一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立刻送到三分农场,陪着强子冒天险去书库偷书,火烧燎原的时候又骑单车把恢复高考的广播送到知青那里,在火车站见众人怎么还不来而急得跳脚,男儿膝下有黄金,却肯为了“11年一次”而跪下来哭着给爸求情,请他老人家高抬贵手不要放火车离开,可见这刚恢复了的高考的力量是多么让人为之激情澎湃的。只是那老人家还是狠心挥下了放行的绿棋。幸亏三儿赶着让他媳妇儿给老迟打了个电话,老迟才会开拖拉机赶来送大家去考场,见证这些事的人都这么努力积极的争取,就更别提当事人了。

众人追赶火车是整个影片的高潮,拼命向前跑,跑不动了互相拉一把,再跑不动的就边哭边让其他人继续赶路,并嘱咐要好好考,希望其他人能帮他们完成这个神圣而伟大的梦,着实令人动容。以前听老一辈的人说过他们要拼命赶着77年那趟高考,一直不明白,后来看了这部电影才知道其实还是因为那个时代留下的创伤,让人觉得万一错过了这次又不知道哪年才有机会了。

高考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就像知青们对知识的渴求也是不可斗量的!

第三篇:高考1977观后感

《高考1977》观后感

班级:物流11-1班

姓名:王丹妮

学号:1号

高考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经历过的事情,对于每一个参加过或是正准备参加的人都是一个敏感的词。我是一个已经考过来的人,每当提起高考,高考的画面就会像一本画册一样,一张一张的浮现在脑海里。为了高考我们书桌旁边堆积起来一座小山,我们像驴子一样,背上扛个够的书籍与资料,我们横竖不说一句话,当背后闪过不断的鞭影,我们也只能埋下头继续的前行。每天我们也是充实的,除了吃饭和压缩的睡眠来迎接着高考,准备着考高,于是,高考在我们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留下了烙印。从“高考”诞生之日起,它就是我们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高考多年来始终如一,但是我们这些考生却变了,对于高考,更多的人将其重要性慢慢淡化。不可否认,我也是他们其中的一员,直至我今天观看了一部影片《高考1977》。

影片由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77届电影导演专业的江海洋导演,主要演员王学兵、周显欣等也都是科班出身,他们无一不对高考有着亲身体会,因此整部片子还是充满着激情。30年的高考,不仅仅改变个体的命运,更是改变了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它承载着众多因高考恢复而改变人生的群体的回忆、感慨、叹息。它把焦点放在了高考这一个永不过时,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话题之上,那个时代的人有着自己实实在在的体会,现在的人对它也不陌生,既爱又恨。它讲述了一群因文革而发配边疆“北大荒”的上海知识青年。在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大家对高考的执着,以及“反面”角色革委会主任“孙海英”,对大家高考的态度。特别是当高考那天,大家在孤立无援的时候,当孙主任开着带着犁杖的拖拉机,载着一车人奔赴考场时,我早已心潮澎湃。故事中的场景一次次震撼我的心灵。

文革时期,到处盛行的都是“读书无用论”。十年文革,荒废了多少人的理想,蕴含了多少人的心酸。那个时候根基未稳,百废待新,国家很平穷,国家领 导人迫切希望国家稳定富裕起来,因此提倡的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赶英超美,要把中国从一个农业大国变成一个工业大国,才有了大跃进,知识青年下乡等运动,于此领导人也出现了一些错误判断,导致文革十年,给党、国家和全国人民带来沉重灾难的十年。虽然“十年文革”带来的灾难不可否认,但我却认为它也给我们带来了积极影响,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正是那时期对文化思想的禁锢和压迫,才有了影片中恢复高考雨后莘莘学子如雨后春笋般的蓬勃景象,才激发了人民对知识的渴望,正是由于那个时期,才有了人们对于知识文化的狂热探索,压抑太久了,思想终于可以自由飞翔了,我们的同胞十年间淤积了太多太多,有太多太多的想要一吐为快了,所以许多人以笔杆为锄,以白纸为地上耕锄出了许多脍炙人口文学作品;因为有了那个时期,第二代领导人在总结了前面的不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才造就了今天中国的蓬勃发展和蒸蒸日上。

那个时期的人们,想读书是困难的,可是不读书就只能永远留在农村种地,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电影中的主人公们每天辛苦劳动的日子虽然充实,但他们心里的那种空虚和落寞却给了我很深的震撼。高考恢复之前,采取的是组织推荐,群众投票的方式推选上大学的同志,名额有限,所以要想争取到这个名额,每个人的心中都必须充满着劲头,因为每一个人都想离开农场,想回家。可以说,为了这个目标他们拼尽了全力。从他们的那一双坚定的眼神中,我深刻地体会到,生命中的确有一样东西,叫“坚持”!

看完整片电影,剧中的一幕幕一直在我的脑海里萦绕。得知可以参加高考之后那种激动;为了赢得选票拼命扛起三百斤的大包;偷偷钻进贴了封条的图书室偷书;深夜不睡觉,靠着煤油灯的微弱光线复习数理化;爸爸为了女儿,不惜千里迢迢从上海赶到黑龙江送去复习资料和“证明”;反抗农场革命委员会提出的“报名资格考试”甚至集体绝食;为了赶到县城参加考试,在冬日早早起床,在去火车站的半路上拖拉机坏了,就跑到火车站,一路艰辛,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打气、相互搀扶、相互支持——这也是他们为了打高考这一硬仗而艰辛准备、复习的一个缩影。每一幕都让我感动。他们这样做的根本目的都是一样的:为了上大学,为了将来过上好日子,为了改变他们的自己命运、整个家族的命运。他们的坚持和对知识的渴望我望尘莫及。

影片中的两个父亲也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孙海英扮演的农场革委会主任老迟,一个是赵有亮扮演的历史反革命陈甫德。从性格和气质上说,这两个人物是截然相反的。老迟是个没文化的大老粗,他讲组织原则,讲党性,讲立场,但有点不通情理,甚至对知青有点粗暴;陈甫德是个知识分子,他充满父爱,为女儿不惜以身犯险,但却毫无组织纪律观念,甚至为了女儿高考可以私刻公章,冒充国家干部。“如果这是你的孩子,你敢么?”听到这句台词,想必心中都是百味呈杂吧。与这两个父亲息息相关的,是那两枚公章,这是影片中最发人深省的影像符号。第一枚公章,是别在老迟裤腰上的农场革委会的公章。它是组织与权力的象征。在那个年代,一切个人命运都取决于这枚公章,一个人的生老病死、穿衣吃饭,每一个与活着相关的细节都必须盖上相当于组织认可的公章。离开了公章,一个人就如同被剥夺了生的权利。于是,老迟因为拥有公章而成为一个侧身于权力巅峰的人,对于农场知青来说,他不是别的什么,而是掌握知青生杀大权的上帝。而陈甫德这样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的历史反革命,竟然毫无顾忌地用私刻公章的方式,向组织和权威发起了挑战。在当年,这极可能为他带来杀身之祸。但为了向女儿赎罪,为了她的前途,他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也许这是出于陈甫德的一种道德自信,当所有人都对他另眼相看的时候,他却一如既往地坚信自己的清白。于是,他私刻公章就不再是一种作奸犯科的下三烂,而成为一种为亲情自我牺牲的伟大的父爱。他的一片真情打动了女儿,感动了老迟,感动了高招办的主人,同时,也深深地出动了我们每一个观看电影的人,他有力的诠释了父爱的伟大,是永恒不变的。

因为年代的关系,也许我们不能切身体会到当时的知青们在面对恢复高考的时的心情。也许,参加高考对于他们的意义再也不用听老迟的“一个章子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从此以后就可以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付出的劳动,挥洒出的汗水还有泪水,甚至是鲜血都有了切实的回报。文革结束邓小平复出后,宣布恢复高考,这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新希望。在文革中邓小平几经沉浮,在他下台的日子里,他依然在关心和思考着国家复兴大计,构思着振兴中华之伟业,在他重新上台任国务院副总理之前,也许心中已经有了全盘的规划。然而,他首先就想到的是恢复教育、科研方面正常秩序,其中就包括恢复高考,为国家选拔、培养急需的各种人才,没有人才,一切振兴国家的计划也就没有办法实施,可以说1977年,一位老人的决策,改变了众多普通老百姓的人生,也改变了国家、民族的命运,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歌颂他,不得不说,他是如此智慧的老人。对他的敬仰在影片中也有具体的表现,从观看邓小平复出的纪录片、私下传送的有关邓小平在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广播电台播送的恢复高考招生的报道的故事情节及电影中大量有关恢复高考背景资料的旁白,我们很容易地感受到老百姓对伟人崇敬、歌颂之情,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假如不是当年邓小平当机立断决定在三个月后恢复高考,假如不是邓小平力排众议,决定把印刷毛选五卷的纸张调拨来用于印刷高考试卷,假如不是邓小平从报考须知中删去“组织批准”这四个字,那今天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将面临一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人可以无力,但不能无知,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要重要得多、伟大得多!”影片中的这句话,是对这场变革最好的注解,也是影片的意义所在。恢复高考把知识还给了人们,因为我们的民族需要更多有知识的人去完成被无知所耽误的时间,1977年12月10日,一定有很多很多人从四面八方走来,走进考场,我们沉睡了十一年的民族,醒了,那是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了我们,他说,孩子们走,去读书去!我想,这一刻不会被忘记。

第四篇:《高考1977》观后感

高考制度的恢复——国家和时代的重要拐点

——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群下乡知青在原本无望的生活里,听闻高考恢复后冲破重重阻力成功参加高考的故事。今年正好是恢复高考四十周年,看完这部电影感触更深。

整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潘志友在高考前夜的那段内心独白: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要伟大的多得多,因为我们的民族需要更多有知识的人们去完成被无知所耽误的时间,我们沉睡了十一年的民族,醒了!是的,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要有意义的多,看看电影中高考恢复之前,为了得到读大学的推荐,知青们只能通过其他方式竞争,他们决定用扛大包的比赛方式来一决胜负,看看谁能拿到推荐表。最后,甚至是他们中最弱小的小根宝都毫不犹豫地参与了这项竞争,他在参加竞争之前说的那一番话:我来这十年了,什么好事都轮不上我,我想回家„„小根宝背起像山一样压在自己瘦小身躯上的麻包踉跄着前行,他是在跟自己较劲,跟命运较劲,那撕心裂肺的哭声是内心尖锐的绝望,声声泣血。这是那个年代无数知青的悲伤与苦痛,在偏僻的一隅度过漫长而无望的十年甚至一生,放弃知识、放弃理想、甚至放弃希望。

所以1977年的高考,是狂热的,那一代的青年不清楚今后的可能,所以只能奋力抓住眼前的机会,以一种摧枯拉朽般的姿态,抱着“考不上这辈子就完了”的信念,费尽心思就为了获得一个报名资格,绞尽脑汁就为了追上开往考场的火车,笑,是为了11年后重回城市的可能;哭,是为了一个不小心就错过了唯一的机会。高考,于那辈知青而言,是命运的咽喉,扼住了,便活;是救命的稻草,抓住了,便生。电影里那段大家一起奋力追火车的情节,追的不仅仅是火车,更是希望,是自己的未来和命运。

文化大革命十年,是黑暗苦痛的十年,是疯狂战胜理智的十年,是愚昧欺压知识的十年,被尘封十年的课本,落满了灰尘,被一道门整整锁住了十年,是课本,又不只是课本,更是一个民族的未来。是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了我们:孩子们,走,读书去!邓小平同志恢复高考的伟大决定,给了年轻人改变命运的希望,更给了我们民族和国家前进发展的希望。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的影响是深远的:首先,它恢复了社会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传统观念;第二,恢复了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机制;第三,为此后的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是改革开放的预演;第四,意味着社会流动机制的重新建立,具有稳定社会的作用。

针对第一点影响,我认为恢复高考重新恢复了知识分子的地位,并影响和改变着当时和后继的知识分子们。自反“右”斗争以后,知识分子被长期看作是资产阶级的一部分,成为改造与专政的对象。尤其是“文革”以后,知识分子地位更是一落千丈,直接被打入了社会的最底层,所以高考的恢复对于那些受尽磨难、饱尝艰辛、成长于特殊年代的知识分子是意义深刻的,他们获得了期待以久的读书机会,于是他们将之视为至宝,只争朝夕,因为心怀感恩,他们对于建设国家更有热情,而他们的这种热情也会感染之后的知识分子,从而带动整个国家整个社会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观念。

其次,恢复高考使中国的招生制度重新回归正常,恢复了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机制。恢复高考修正了文革十年所形成的以政治身份作为享有高等教育机会的特殊主义标准,正如电影里涉及到的,老迟的公章以及所谓组织的推荐就能卡住一个有志青年命运的咽喉,而这种组织推荐制度在现实中又有多少可以徇私舞弊的空间我们都可以想见。“恢复高考,自主报名,择优录取”意味着高等教育普遍主义标准的确立,即在高等教育机会的分配中真正实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普遍主义标准。公平正是高考制度所恢复的社会价值理念,对于今后的人才选拔有着正面意义的价值导向。

第三,恢复高考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它是“决定中国今后历史与社会走向的改革开放这场战役打响的第一枪”。使“尊重知识、尊重能力、尊重人才”的理念深入人心,使中国的人才培养重新走上健康轨道,它是彻底告别“文革”旧时代,热情迎接“改革开放”新时代的象征。恢复高考所预期的那种对成千上万青年人前途命运的改变所激发出来的能量,在被压抑了年之后集体性地爆发了出来。它给了当时的人们一种希望,一种激情,而这也为之后我们国家的发展进步提供了知识层面的动力。

最后,高考恢复了社会流动的渠道,改变了“文革”中因“三来三去”即“社来社去,厂来厂去,哪来那去”政策而形成的社会各阶层凝固不变的僵死状态。恢复高考意味着社会的各阶层可以通过考试而自由流动,在这种流动与升迁中,形成了一种以知识和能力为标准的选拔机制。在当时社会职业选择相对封闭的情况下,对大多数人而言,社会流动的唯一出路就是通过高考,获得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尤其是对于处于社会底层的人而言,他们获得了一个通过个人努力来改变自己身份和地位的机会。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恢复高考有利于打破阶层的固化,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

1977年已经成为过去,40年前的高考,不仅仅改变个体的命运,更是改变了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现在的我们要明白,正是高考的恢复,给了我们追求梦想的可能和机会,我们才能在现在坐在大学的教室里,开拓视野,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才能期待未来我们学到的知识能够带领我们走向新的征程。这部影片是回忆更是激励,对比与上一代的不同,我们从中可以学到我们缺乏的勤奋、节俭,更重要的是学习知识的过程、追求梦想的精神,既然有了好的时代条件,更要珍惜学习机会,奋发向上。

展望我们的未来、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春风料峭也好,斜阳相迎也好,只要我们努力拼搏,终会享千里快哉风,赏来年的万紫千红。

第五篇:高考1977--观后感

“那是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我们,他说,孩子们,走,我们读书去……”1977年,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更是中国知识界的一个拐点。恢复高考,让年轻一代站在相对公平、公正的舞台上展现自我,决定命运,这是新中国教育史上最为可贵的一笔。

“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要为自己的民族塑造形象。影片《高考1977》讲述的正是特殊年代,那群求索不歇的人,他们的热血在如火又更似冰的时代洪流中未曾有一刻冷却,时刻等待着为自己的命途做出倾力之搏。“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重要的多”,这种制度的重新回归使得千万人有机会重新获取知识来弥补那“十年”无知的遗憾。是年,高考是一代人的梦,一个被剥夺了十年的梦、一个不问出身、“知识就是力量”的梦。影片站在历史的高度,再现了那段极为珍贵的历史画面,令人唏嘘感叹、抹眼拭泪。3 黑白,永恒的颜色,是时光的镜像,是岁月的痕迹,是记忆的停顿,是视觉的恍惚;黑白屏蔽了21世纪的辉煌,隔绝了正在冲击全世界的金融危机,拽住了匆匆、迷失了方向的脚步;黑白,如一道屏障将我们与现实隔离,瞬间将我们的时光倒流,回到那个黑白时代和一提起就能感到寒风骤起的1977年的北大荒。这就是影片《高考1977》带给我们的最初感受。那一代人的青春史诗,交融了国家与历史的重大转型,而他们确实也付出了青春的代价,也为自己的青春谱写出了别样的光彩。这别样的青春似乎 在告诉我们,既要学会奋斗,也要学会珍惜……

那两枚公章,这是影片中最令我深省的影像符号。第一枚公章,是永远别在老迟裤腰上的农场革委会的公章。它是组织与权力的象征。在那个年代,一切个人命运都取决于这枚公章,一个人的生老病死、穿衣吃饭,每一个与活着相关的细节都必须盖上相当于组织认可的公章。离开了公章,一个人就如同被剥夺了生的权利。于是,老迟因为拥有公章而成为一个侧身于权力巅峰的人,对于农场知青来说,他不是别的什么,而是掌握知青生杀大权的上帝。而陈甫德这样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的历史反革命,竟然毫无顾忌地用私刻公章的方式,向组织和权威发起了挑战。在当年,这极可能为他带来杀身之祸。但为了向女儿赎罪,为了她的前途,他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于是,他私刻公章就不再是一种天大的罪,而成为一种为亲情自我牺牲的伟大的父爱。

下载高考1977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1977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1977观后感范文

    高考1977观后感 前几天我去电影院看了《高考1977》这个电影。看了之后,感动颇多。 那个年代,想读书是多么的困难,不读书就只能永远留在农村种地,无法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无法去实现......

    《高考1977》观后感

    《高考1977》观后感 文传院中文三班 11021068王苗然 高中的历史书上就记载了十年文化大革命这一让人悲恸的岁月。很多知识分子不能读书,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本是拿......

    《高考1977》观后感

    高考1977观后感 今年是2013年,距离回复高考已有36年了。看完了《高考1977》,我觉得我有必要把我的想法写下来,因为它会对我有一定的帮助。 没有高考的日子,那些知识青年只是在农......

    高考1977观后感

    观 高考1977 有感 看完 高考1977 这部电影以后,我的感触颇深。1977年,是给人映象最深刻的一年。搅扰中国人民整整十个年头的文化大革命业已结束。人民的生活重新步上正轨,在......

    高考1977观后感

    《高考1977》观后感 2009年上映的《高考1977》向我们展示十年**之后,高考制度恢复之时,在一个农场里,一群看不到未来的下乡青年在听到高考制度恢复的消息之后,冲破阻力,最后为......

    《高考1977》观后感

    为了梦想而奋斗 ——《高考1977》观后感 时间对于刚过二十岁的我们似乎有很多,每一天,除了寥寥无几的几节课,有很多自由的时间任我们支配,相比高中,大把的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流逝......

    高考1977观后感范文大全

    篇一:高考1977观后感看完高考1977之后,感触颇多,可以说这部电影拍的很好。原以为这是一部很刻板的电影,原以为这样题材的电影总是会从学生,家长,老师三维一体的来描写,看后才明白不......

    最新版高考观后感范文大全

    《全城高考》是导演钟少雄创作执导的一部青春励志电影。下面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看全城高考观后感的,欢迎查阅。高考观后感1今天上午没事儿。由于是毕业生,所以也没有作业。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