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编制办党建示范月活动汇报
区编制办党建示范月活动汇报
区编制办党建示范月活动汇报 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先导,不断丰富“四型”机关党组织建设活动实体,从而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现将近期党建示范月活动作如下总结:
一、党建示范月活动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市委九届二次、区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本着简朴、实效的原则,以“党建示范月”活动为载体,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为加快“四区”建设步伐,推
动全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二、开展活动情况 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7月5日下午1点,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全体干部职工在区编委办主任同志的组织下,在市孔学堂开展了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此次教育活动围绕如何在新的革命形势下提高中国传统文化修养的主题,意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提高自身的民族自豪感,激发革命热情,增强革命活力。活动中,编办全体成员参观了孔学堂,听取孔学堂工作人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讲解,并交流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见解和参观心得,增强了主动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和革命意识的自觉性。
开展党员公开承诺活动。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开展承诺活动,承诺内容包括工作纪律、服务项目、为民办实事等内容,为开展全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打好基础。全办18名党员干
部参加了此次承诺活动,通过开展党员承诺活动,进一步实施对党员的管理,把被动监督变为主动接受监督的良好载体,在承诺活动中,达到了提高党员素质,端正风气,密切党和群众的联系目的。
开展城乡党组织互助共建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四帮四促”活动,挂帮干部何建祥及时与村支两委成员及村民代表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村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对帮扶项目反复论证,从村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林场挂帮工作计划》。对林场现有低保户进行建档,协调上级部门帮助村支两委解决生产上的困难,为东风镇界牌林场争取1万元资金,用于解决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硬件设施。
开展党员“亮身份、树形象”活动。在党建示范月活动期间,区编委办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佩戴党徽,亮明党员身份,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的宗旨意识,引导在职党员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处处起
到模范作用。对外办公的服务窗口,统一制作“共产党员”标牌,注明党员姓名、职务、监督电话,摆放在办公桌上,方便群众监督。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党建示范月活动使广大党员的党员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很多党员表示:这些活动让我们深受教育,今后一定要努力工作,严于律已,积极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认真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职责。
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7月12日
第二篇:争创党建示范社区汇报材料
争创党建示范社区汇报材料
港城大街街道党工委工农里社区党支部 争创党建示范社区汇报材料
港城大街办事处工农里社区地处城市中心区,总面积约平方公里,现有居民3057户,人口10170人,社区在册党员106人。XX年,工农里社区党支部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争创党建示范社区为目标,加大了社区党建的工作力度。通过争创活动,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了社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在工作中,该社区党支部主要是坚持了“五个一”的工作思路。即:配备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党员管理教育制度;建立一个社区共驻共建的工作机制;组建一支和群众心贴心、手拉手的党员志愿者队伍;突出一个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
一、配备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工农里社区现有社区干部5人。该社区原来的两委班子成员之间,因为性格的原因使得工作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影响了工作的开展。街道党工委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分头去做她们的思想工作,在调解效果不大的情况下,及时地把该社区班子成员和其他社区进行了调换。现在调整后的工农里社区两委班子之间配合密切、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在工作中发挥了坚强有力的领导作用,而被调到其他社区的居委会干部也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出了更大的潜力。针对社区党支部委员年龄结构老化、文化水平较低的现象,党支部通过认真筛选,把责任心强、素质高、有奉献精神并乐于参与社区建设的党员充实到了支部的行列,保证了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党员管理教育制度。
社区党支部制定并严格遵守《社区党支部职责》、《社区党支部建设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使社区党支部工作制度化、民主化、规范化。为便于管理,把党员按照地址分布情况划分为党小组,对每个党员进行微机登记入册,并按照在册党员、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进行了分类。社区党支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依托社区党校,对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警示教育、优秀典型教育。工农里社区属于杂居区,党员人数多、分布范围广。针对这种情况,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工农里社区党支部制定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学习方案。一是把119名社区党员按片划分为6个党小组,选出党性强、责任心强、有能力的党员做党小组长,每周社区党支部召开党小组长例会,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布置学习任务,然后由党小组长组织能够参加活动的党员以组为单位集中开展学习。二是对年老体弱的党员建立专门的档案,在党小组内采取“一帮一”结对子的方法,确立相应的联系人定期上门走访,通报活动开展情况和社区建设情况,并引导这些党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通过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等方式及时了解国内外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三是利用宣传栏开辟教育园地,设立道德评议台,组建社区道德评议队伍,把群众也吸收进来,通过宣传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评议社区内的不文明行为,让党员和居民共同受教育。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社区党支部根据党员的组成结构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形式:对能走出家门参加活动的党员组织集中学习,对体弱多病、出不了家门的党员进行帮读,保证了学习教育不落一人。对于社区内的流动党员,党支部建立了流动党员登记站,把服务寓于管理之中,让党员在学理论、受教育的同时,充分体会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自己也是社区的主人,积极为社区建设出力献策。
三、建立一个社区共驻共建的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社区党建联席会制度,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积极与辖区单位取得联系,组织辖区单位党组织成立社区党建联系会,制定了党建联席会的相关规定,负责组织、指导党建示范社区的创建协调工作,党建联席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讨论研究工作计划、检查社区党建工作落实情况、解决共驻共建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二是通过共驻共建机制,促进社区建设的发展,市审计局、区土地局等共建单位,积极为社区建设出力献策,出资出物帮助社区新建了21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使社区党支部有了独立的办公场所,并为党员活动室配备了电视机、照相机、vcd,完善了四机一室配套设施。三是构建社区党建资源共享的工作格局,社区党支部与教育学院达成共识,为社区党员无偿提供活动场所,四是为在职党员在社区发挥作用搭建平台。XX年,工农里社区共接待了49名区属在职党员,党支部建立了在职党员联络站,根据本社区实际情况量身打造了活动实施方案。半年多的时间里,在职党员多次为社区解决缺乏绿化苗木、病虫害严重等难题。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拉近了党群关系,增强了主人翁责任感。
四、组建一支和群众心贴心、手拉手的党员志愿者队伍。实践证明,要想发挥社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使党员在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就必须通过实际行动来发挥党员的表率作用。为此,工农里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的骨干作用,根据社区党员以老年人为主的特点开展了“夕阳生辉、亮我社区”的主题实践活动,鼓励党员们继续发扬当年的“老黄牛”精神,为社区建设出力献策。党支部对党员提出了“六个一”的要求,即:为社区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做一件好事、联系一户弱势群体、捐一本好书、认领一个公益岗、争做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在活动中,党员志愿者们率先发挥了带头作用。他们主动与社区弱势群体进行结队帮扶。社区里有位鲍大娘,老伴多病,常年卧床,儿子半身不遂,生活困难,是辖区低保户,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就经常上门陪她聊天,在精神上鼓励她,帮她做些家务,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难,使她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社区里的王扬老人是位残疾人,常年不出家门,社区举办文化活动,党员志愿者们想办法把老人用车推出家门,观看了晚会,给老人带来了快乐。工农里社区的党员志愿者队伍不仅和群众心贴心、手拉手,而且党员与党员之间也开展结队帮扶,社区老党员方如佩已年过八旬,行动不便,不能参加组织活动,社区党员张淑琴就和他结起了对子,每次党课一结束,就到他家里向他传达学习精神,常年坚持不懈。开展保持党员先进行教育活动后,党员志愿者队在党员中发出了“改变社区面貌,创建文明楼道,党员走在前面”的倡议,并带头清理卫生死角,开展楼道革命,促进了邻里关系的团结、和睦、互助、互爱。
五、突出一个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
工农里社区党支部把健全社区服务体系,搭建社区服务平台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党建工作与为民办实事结合起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站,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工作,为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服务站主动与辖区单位、个体私营业主取得联系,争取就业岗位。对于社区里的老、弱、病、残生活困难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及时全面地了解情况,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为219户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办理了低保手续。为了使居民能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社区居委会经常与城管、环卫、派出所等部门联合行动,解决清理占道经商、清除垃圾死角等难题。在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中,社区党支部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工农里社区面积大、人口多,而且没有物业公司。针对这种现状,社区党支部提出了以联系卡加强社区干部与居民之间联系的做法,据此社区居委会印制了“爱心联系卡”,在卡上公布了服务承诺制度和居干部的联系电话,让居民有事能够及时找到社区干部。有了这张联络卡,不仅方便了居民,而且拉近了社区干部与社区居民的距离,增强了居民对居委会的信任。下岗失业的居民想找工作找到了居委会,需要保姆的居民找到了居委会,因孩子发育迟缓上不了学的居民找到了居委会,小小爱心联系卡使居委会的工作更加忙碌起来,但同时也换来了居民的认可,这种做法被街道党工委在辖区的全体社区范围内进行了推广。通过“五个一”的工作思路,工农里社区党支部争创党建示范社区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一是工农里老大难问题有待解决。工农里社区32栋居民楼附近下水道堵塞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居民多年的难题,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二是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多,不利于治安稳定。针对这两个问题,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采取如下措施:一是争取得到上级部门的援助,继续协调相关部门,使这个问题的解决能够取得一定的进展。二是发挥劳动保障服务站的作用,争取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三是成立党员义务巡逻队,发挥“三老一小”的作用,为保障社区稳定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三篇:创建“党建综合示范”汇报材料
街道党工委
创建“党建综合示范街道”汇报材料
街道位于集安市区中心,辖区面积2.45平方公里,下设4个社区、2个行政村,常住人口9853户、31960人。党工委下辖3个社区党总支、1个机关党支部、1个社区党支部和2个农村党支部,共有党员421名。近年来,党工委以“星级创建”和“标准化社区党组织创建”为载体,不断丰富和创新党建工作内容,先后被授予市“五星级党委”和通化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总支(支部)被授予“六星级党支部”,5个总支(支部)被授予“五星级党支部”;4个社区先后被授于市“标准化社区党组织”。
一、完善机制,强化管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1、成立了街道大党工委,完善了街道党建领导体系。为拓宽党建活动领域,成立了由驻街较大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团结街道大党工委,建立了定期共同商讨街道党建工作制度,协调驻街单位和居民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形成人人关心、人人贡献、人人参与街道大党建格局。
2、成立了社区党建联席会,完善了社区党建工作体系。为充分发挥驻街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在党工委的倡导和指导下,各社区党组织分别与驻区较大单位的党组织本着“党建共商、事务共管、资源共享、文明共创、难题共解、活动共办”的原则,成立了社区党建联席会,与 47个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制定了《社区党建联席会章程》,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责任。
3、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长效机制规范体系。
从构建学习培训机制、党员监督约束机制、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机制等方面,制定了《街道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方法、途径》、《街道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意见》、《街道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街道民主评议考核基层干部制度》等26项规章制度,有效地规范了党员和党组织的工作行为,为党员和党组织开展经常性教育提供了制度保证。
4、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完善社区党员管理体系。一是配齐配强社区党务干部。抓住社区换届的契机,充实和调整了社区党务工作者3人。按照相近相邻的原则,以小区住宅楼、单元为单位,设立了党小组,有78名党员被推选为居民组长、楼长或单元长。这样从街道到社区、从社区到小区、从住宅楼到单元,到处都有党员活动的身影。二是加强了对“两新”组织中党的建设。根据党建工作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对驻街区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进行了基本情况调查,了解和掌握了辖区内“两新”组织的数量,党员人数及党组织建立情况。目前辖区共有新经济组织15个,共有党员47人,均隶属于系统(行业)党组织。三是加强了对社区党员的管理。针对社区党员的构成情况,我们实行了“分类管理”,即:对离退休党员进行退岗不褪色教育、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下岗不失志教育,以党小组为单位,划分了党员责任区,开展了党员“挂一牌、做一事、联一户、献一策”的“四个一”活动和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把党员的身份和责任公开化,组织社区在职大人党员积极投身于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以党员志愿者为载体,动员他们利用职业特点和个人特长,积极参加社区内各种社会性和公益性活动。使社区的各项工作变“一人挑”为“大家抬”,使每个支部、每个小组、每个党员明确了职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
5、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完善社区干部管理体系。一是强化教育培训,提高素质。街道先后多次举办社区建设和党建专题培训班,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先后举办了“如何做好社区工作”、“如何当好社区正、副职”等专题讲座。组织召开社区党建工作现场会和研讨座谈会,加深了社区工作人员对党建工作的认识。组织社区干部开展向“小巷总理”谭竹青同志学习活动,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20余名社区工作人员到外地观摩学习。
二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街道对社区干部实行岗位工作目标考核。下发了《街道社区干部管理办法》、《社区干部考勤制度》等管理办法,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考评,形成了竞优争先的社区工作格局。
三是提高政治生活待遇。街道通过人大代表提案和向有关部门及领导反映等方式,将社区聘用人员月工资从元提高到元,增设了话费补助和深入小区误餐补助和社区办公经费等。党工委正积极争取将社区聘用工作人员,申请纳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并把工作成绩突出的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 会主任,申请纳入优秀村干部管理体制。
二、完善功能,抓好工程,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1、实施教育工程,切实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为扩大教育覆盖面,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力,在社区市民学校基础上,创办了流动文明市民学校,教师队伍以党员为骨干,在楼前、广场等地开展教育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和阶段性工作重点,分别确定“知荣辱、树新风”、“遵守市民手册”、“普及法律知识”等主题教育,居民受教育面显著提高,争创文明社区的氛围日益浓厚。协调有关部门投资近3万元,建立了“社区阅报栏”12个,宣传栏4个。
2、实施再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工程,解决社区居民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问题。一是构建劳动就业服务平台。加强街道、社区两级服务网点建设,做到了“七有”,即有固定的场所、有醒目的标识、有专职人员、有稳定的经费渠道、有工作流程制度、有台帐、有电脑。二是拓宽了就业信息渠道。街道、社区两级服务机构做到了“三个衔接”,即:与主管部门搞好衔接,与驻街区便民、利民服务机构搞好衔接;与域外劳动保障部门搞好衔接,全方位搜集用工信息。截止目前走访用工单位784户,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培训工期486人次,提供就业信息1116个,实现再就业人员857人。二是构建了城市低保服务平台。加强了对低保服务人员的政策业务知识培训,积极探索低保工作动态化管理的途径和方法,切实为困难居民排忧解难,落实了对低保工作监督检查制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执行了低保审批评议听 证会制度,真正做到了动态化的应保尽保,截止目前,已有1846户、4389人享受了低保政策。
3、实施平安创建工程,为居民提供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建立健全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以“安民”为保障,开展创建“平安社区”工作,以居民和社区为对象经常开展法制教育及创建“平安社区”竞赛活动。建立了社区警务室,完善了社区警民联系制度,建立基层治保组织6个,有偿治安巡逻队4个、26人,义务巡逻队6个、97人。
4、实施社区文化工程,满足广大居民业余文化生活需求。几年来,党工委积极发挥共青团、妇联和关工委等群团组织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以开辟阵地,创办载体为重点,创办了“社区文明市民学校”,经常对下岗职工、社区妇女、老人、青少年进行市场经济知识、生活常识知识、卫生知识、精神文明建设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各社区先后成立了“夕阳红”、“中老年”秧歌队和“健身舞蹈队”等群众性健身团体7个,普遍开展了广场文艺晚会、书法、美术、摄影和手工艺品展览等文化活动。由育才社区与国税局联合主办,11个驻社区单位协办,自编、自导、自演的“共建和谐社区”主题广场文艺晚会。观看群众达到3000多人,丰富了广大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协调各部门完成了社区巷路的硬化工作,开办了社区计划生育人口学校,举办了人口知识讲座,免费开展计生知识咨询服务,并对辖区育龄妇女定期开展生殖健康检查。创办了计划生育宣传长廊,使各项计划生育指标均控制在上级规定的指标之内。
5、实施改造工程,为居民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全力 做好新乐小区建设试点工作。新乐小区仓房拆除工作是市里下达给街道的一项临时性重点工作,也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程,通过党员带头、领导干部包保等办法,街道全体干部与业主所在单位沟通协调,圆满完成了151户居民的仓房拆除户的动员工作。此次仓房拆除共发放仓房拆除补偿金45万元,平整夯实场地1200平方米,清运残渣860 立方米。
6、实施民心工程,努力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由于辖区属老城区,巷路硬化不到位,泥泞、有水一直困扰着居民的日常生活,对此,群众不满情绪极为强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主动出面与有关部门多次沟通,协调,最终使辖区巷路基本得到较好解决,结束了居民踏土上马路的历史。
7、实施特困救助工程,积极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生活。为帮助困难户、特困生度过生活、学习难关,街道党工委提出积极参加万户脱贫活动的倡议,并在各社区以党员为骨干成立了帮贫扶困服务队,两年来,扶助贫困户13户、31人,赞助贫困生12人,帮扶赞助的物品、资金折合人民币近3万元。
8、实施共驻共建工程,充分发挥各驻街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作用。自党建联席会成立以来,各社区在与驻街单位协调配合方面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一是资源共享。“军人服务社”的会议室、“老干部局”的活动场所,以及农行、工行的活动广场等,无偿供社区和居民活动使用。街道改善社区办公条件有困难,各驻街单位纷纷资助,有钱给钱,有物给物,使社区党建工作实现了“有办公场所、有活动阵地、有图书室(柜)、有工作图板、有党建宣传栏、有基础簿册、有配套制度、有电教设备、有工作微机、有服务电话、有服务网络、有经济创收的“十二有”目标。二是责任共担。无论是创建文明单位、小区整治,还是完成重点工作,驻街单位都能与街道共同协商,承担责任。一些供水、供热、修复破损楼盖和小区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等居民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及时解决。三是难题共解。党建联席会成立后,我们组织协调相关单位开展多次难度较大的工作。环境整治期间,针对着楼道内垃圾堆放物、野广告、蜘蛛网随处可见的现象,党工委动员各驻街单位开展了“楼道卫生革命”活动,驻街单位积极响应,主动出车56台次,出人130人次,出资6000余元,使楼道卫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三、完善思路,提高素质,“两个成果”一起要。通过开展创建活动,不断完善党建促进经济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党员干部的素质,调动了广大党员参与街道、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街道“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1、广大党员的党性意识、整体素质明显提高。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广大党员普遍参与,既受到了思想教育,又受到了实践锻炼,增强了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全体党员普遍认为,在战争期间,党员要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在新时期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就必须时时处处给群众做出样子,时时刻刻走在群众前头。各支部的许多无职党员重新走上了服务岗位,树起了党员牌,建起了示范岗、文明岗。许多群众反映说,通过创建活动,党员的精神面貌改变了,服务热情更 高了,奉献精神更强了。
2、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各支部按照市委和党工委的要求,着力加强党组织建设,努力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努力成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使原来比较先进的党组织在创建活动中经受了锻炼,提高了领导和工作水平;原来表现一般的党组织通过创建活动获得了新的动力,增强了干事创业的能力。
3、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各支部普遍建立了党组织联系党员、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进一步拓宽了党群、干群联系与沟通的渠道。广大党员以参加党支部大会、座谈会、民主生活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形式,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各支部注重从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突出抓了一些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难点问题,开展了就业援助、特困救助活动,使115个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
4、各项工作和事业发展明显加快。党工委和各基层党组织,坚持把创建活动与重点工作、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党员的热情引导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上来,进一步理清了思路,完善了制度,转变了作风,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第四篇:区编办编制管理十三五工作规划
区编办编制管理十三五工作规划
区编办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和上级编制部门的工作部署,就未来五年(2016-2020)机构编制工作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七项重点工作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区委、区政府有关部署,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努力开创机构编制工作的新局面。
二、目标任务
(一)稳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
1、根据XX市批复我区的政府职能和机构改革方案及区委、区政府安排,积极稳妥地抓好组织实施和推进落实。整合优化执法资源,探索研究开展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落实好相关体制划转、职责调整、机构编制核定等工作。
2、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权责清单的要求,继续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切实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管理;进一步厘清了政府、市场、社会关系,助推政府职能的转变。
3、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绩效管理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区政府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强化绩效考评结果的综合运用,引导群众和社会各界有序参与政府绩效评价,有效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
(二)扎实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4、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和布局结构调整工作,对行政管理、公益服务、生产经营职责兼备的事业单位,逐步创造条件,结合实际进行职责剥离,按照上级统一部署,严格执行政策,积极做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5、创新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大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扩大试点范围,加大工作指导力度。积极探索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和社会组织。推动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
(三)加强和创新机构编制管理
6、切实守住机构编制总量,确保只减不增。落实区控编减编工作方案和事业编制消化整改计划。坚决落实中央关于本届政府任期内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要求,确保行政编制不突破中央核定下达的总额,事业编制在2012年底总量内有所减少。
7、进一步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对全区的机构编制实行动态管理,掌握好各单位人员变动情况,确保全区机关编制总数不超编。加大内部挖潜力度,在总量内调剂解决重点部位、重点地区以及加强基层和一线所需编制问题。按照中央和省关于政府购买服务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原则上引入竞争机制,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
“十三五”期间是我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推动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振兴的重大历史机遇期,新时期的新形势、新任务,给我县司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前提下,为进一步推动我县司法行政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根据我县司法行政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县委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总体要求,以服务经济建设,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为首任,进一步强化司法行政各项职能作用,为保障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我县跨跃式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
二、奋斗目标
(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得到进一步推进。“七五”普法任务高质量完成,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进一步推进,全民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法治理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
(二)法律服务工作得到进一步拓展。法律服务覆盖面、层次和质量有较大突破,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运行机制和工作环境得到完善;法律援助经费保障和援助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法律服务机构、队伍不断壮大,成为一支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法治力量。
(三)司法行政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夯实。县局机关和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得到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不断深入;安置帮教工作扎实推进,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全国平均线以下;社区矫正工作扎实推进;使司法行政工作在推进建昌加快崛起和更大跨越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主要任务
(一)努力构筑全面参与、普治结合的依法治理工作体系,全面提升全民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1、切实抓好“六五”普法规划的总结和“七五”普法规划的组织实施。认真总结“六五”普法工作经验,抓好“七五”普法规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广泛开展法制宣传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进单位的“六进”活动,以及“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加大全民法制教育力度,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深入学习宣传与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坚持以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特别是外来流动人员为重点对象,进一步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观念和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增强司法人员公正司法能力水平,进一步增强企业管理者的法治观念和依法经营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各级领导的依法治理观念和依法管理、服务社会的水平。
2、整体推进依法治理工程建设。继续履行好依托在司法行政机关的依法治理办公室职能,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治县规划,在抓好依法治县规划检查验收的基础上,抓好依法治县规划的组织实施。深入开展依法治县、乡(镇)活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高各级领导依法决策水平和地方管理的法治化水平;继续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部署,全面强化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积极推动“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和“平安社区”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水平。计划到2020年,全县98%以上的村进入“民主法治村”行列。
(二)以不断深化律师公证行业改革发展为重点,努力构筑管理有序、诚信执业的法律服务工作体系,全面提升法律服务的工作质量与水平。
1、进一步拓展规范律师工作。拓展律师业务领域,积极探索和实践适应新形势的法律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律师法律服务维护公平正义的作用。不断加强律师的对外合作与交流,积极组织和引导律师参与涉法信访工作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引导广大律师做好刑事辩护和诉讼代理工作,组织律师为维护特殊群体和经济困难群体提供法律援助。进一步壮大优化律师队伍,到“十三五”末,力争全县律师的总数由目前的6人增加到20人左右,律师队伍中本科以上学历达100%。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安排提供高素质的法律顾问,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公职逐步建立公职律师。
2、着力强化法律援助职能作用。提高法律援助经费保障水平,实现列入同级财务预算,做到专款专用;争取建立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法律援助最低经费保障制度(年不少于10万元),力争逐年递增;“十三五”期间,努力实现法律援助中心配有三名以上专职执业律师,拥有独立办公场所,并能满足群众候谈、咨询接待、工作人员办公、档案存放、召开会议等功能要求,(办公场所不少于80平方米),配齐必要的办公设备和交通工具。进一步总结推广法律援助协作机制,发挥基层司法所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作用,发动和规范社会力量开展法律援助,扩大法律援助范围,进一步放宽援助标准,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面,提高法律援助案件办理数量和质量,力争每年办案增长率达到15%-20%,基本满足困难公民对法律援助的需求。整合优化“12348”法律服务专线与法律援助工作职能,拓宽法律援助业务资源。
3、继续做好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扎根基层、便民利民的特色和优势,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重点,进一步推动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改革。强化基层法律服务管理,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建立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健全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逐步实现管理法制化。
(三)以加强司法所、调委会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努力构筑机制健全、运作高效的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体系,全面提升服务基层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能力。
1、进一步加强乡镇司法所建设。进一步强化司法所职能,充分发挥司法所在推进基层普法依法治理、化解矛盾纠纷、落实社区矫正、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职能作用。“十三五”期间,力争每个司法所有3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副科级所长比例达到95%以上。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司法所装备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中央专款使用效果,积极争取地方配套资金,逐步解决司法所办公条件设备、交通工具、通讯设施落后等问题。
2、进一步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各有关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互相配合,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乡镇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不断壮大调解队伍,确保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有人抓、有人干、能干好;建立健全规范有序、切实有效的防范和化解矛盾纠纷的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定期排查调处活动,全县每年在全国“两会”、重大节假日前后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在每年的上、下半年各进行一次全县性集中开展矛盾纠纷大调处专项活动。“十三五”期间,每年实现“四无”(无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无非正常死亡、无群众性械斗、无群体性上访)的村居(社区)达80%,实现“四无”的乡镇数量逐量增多;到2020年底前,全县规范化调委会达到100%,全县人民调解成功率达到95%以上,行政调解结案率达95%以上。
3、进一步加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力度。加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力度,建立面向社会服务的专业化、行业化人民调解委员会,巩固和规范乡镇、村(居)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整顿和加强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委员会,重点推进交通事故赔偿调委会、医疗事故赔偿调委会等专业、行业调委会的建立和完善。不断充实人民调解员队伍,进一步提高人民调解员素质,严格分级培训。拓宽人民调解工作领域,积极介入社会热点、难点纠纷和群体性矛盾纠纷的调解,加强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强化人民调解工作职能。
4、创新社区矫正工作。进一步健全乡镇社区矫正组织机构,改进和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切合实际的社区矫正工作流程、考试评议等具体规定。司法所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大对矫正对象的管理力度,使我县社区矫正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各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加强与成员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做到接管矫正对象必须见人见档,强化衔接、管理、教育、矫正等环节,杜绝脱管、漏管现象发生。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社区矫正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脱管率控制在0.5%以内,在未来五年内,力争中心业务用房面积达到100平方米以上,设置综合办公区,监管矫正区,教育矫正区三大功能区域,进一步将强队伍建设,完善组织机构体系,用足用好人员编制,配备社区矫正专职人员5人。创新社区矫正工作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严格实行奖惩制度,进一步增强工作实效。不断完善社区矫正工作考核,将社区矫正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度。
5、进一步加强安置帮教工作。加强各级安置帮教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建设,调整充实专职人员,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督导和指导作用。主动与民政部门协调,将集中排查清理中摸清的符合低保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完善基层帮教工作网络建设,加强安置帮教实体及基地建设;实行刑释解教人员信息化管理,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帮教和对社会危险性较高人员的管控,做到逐人定点、跟踪管理,努力达到不疏漏、不脱离。创新帮教工作方式,建立2各以上安置帮教基地,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人员信息录入及时准确,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安置帮教工作,大力宣传安置帮教工作和刑释解教人员典型,进一步增强工作实效。
6、进一步加强公证工作。严格按照《公证法》和《公证程序规则》依法依规办理公证,既体现国家证明的严肃性,又要努力服务人民群众。努力打造一支精炼的公证队伍,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下大力度培养公证员,实现专职公证员队伍人数达到6名。加强对公证助理员的业务培训,计划在五年内实现全体公证人员大专以上学历水平,全体工作人员达到懂全部业务流程,能够识别“能证与不能证”的界限,切实加强软硬件建设,达到“四化”同步要求,全面实现公证现代化、信息化、共享化、核实链接化、公证准确化,加强对档案的管理,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与公安、民政、交通、工商、税务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做到“网上核实”的现代化与准确化。争取资金配备公正专用车辆,以方便核查义务,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做到微机人手一台,实现公正共享,配备专用录音录像设备,全程无死角监控,从根源上防止纠纷的发生,配备专用dv设备,建立公正档案数据库,实现传统档案与电子化档案的无缝衔接目标。使我县的公证工作实现质的飞跃。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要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把落实规划工作任务,列为重中之重,切实加强领导。要及时主动地向党委、政府请示汇报,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县局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规划的实施工作,各相关业务部门要分工配合,紧密协作加强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工作,及时把握规划实施进展情况。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完善司法行政基本经费财政保障政策,增加司法行政业务和装备经费,进一步改善司法行政机关工作条件。加大对县局机关和司法所装备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争取增加中央财政补助专款,积极争取地方配套资金,逐步解决基层基础设施、办公条件设备、交通工具落后问题。
(三)强化统筹协调。努力提高协调本领,积极主动地做好上下协调、左右协调、内外协调工作,建立运转有序的内部环境,创造良性互动的外部环境,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推动整体工作稳步向前发展。大力统筹好业务建设和队伍建设,机关建设与基层建设,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确保司法行政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十三五”时期充满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孕育着新的希望和新的收获,我局的司法行政工作将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建设和谐建昌、平安建昌,实现全县司法行政工作的改革与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xxx区非公党建汇报材料
xxx区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在市委组织部的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市委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安排部署,以“创先争优”活动和非公党建“百日集中组建”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创新机制,破解难题,抓点扩面,互促共赢,促进了全区非公经济的新突破。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6月底,全区非公企业总数152户,本辖区内正常生产经营企业73家,从业人员1650名,个体工商户1314家,新社会组织7家,非公经济组织中共有党组织54个、党员66名、工会组织7个、团组织2个、妇联组织2个。今年新建党组织52个(单独建6个,联合建46个),新建工会组织5家,正在筹备建立工会组织3家。新发现“口袋党员”24名。
二、主要做法
(一)抓领导促合力。区委坚持把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作为进一步推动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基础。区成立了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任领导小组组长的进一步推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区委统一领导,组织部指导协调,各乡镇(街道)、相关部门积极配合、齐心协力抓非公党建的工作格局。健全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和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
作。
(二)抓摸底促全面。成立区委联合工作组,采取实地走访、召开专题座谈会,发放调查表等形式,搞好调查摸底,做到“四个掌握”、“三个清楚”(企业概况、业主基本情况、从业人员数量、党员数量“四个掌握”。党组织班子建设、产业状况、党员及流动党员基本情况“三清”)。同时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的,帮助24名党员找到组织。
(三)抓组建促覆盖。通过“单独组建、区域联建、挂靠组建、结对帮建”工作机制实现非公党建全覆盖。
(四)抓规范促提高。一是指导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书记岗位职责》等各项工作制度,为企业党组织更好地开展工作、发挥作用提供制度保障。二是正确处理加快组建与保证质量的关系,防止出现党组织组建后的松散现象发生。三是加强帮带工作。向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建指导员11人,进一步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不断深入。
(五)抓载体促创新。牢固确立“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活动,提高党组织活动的实效性。一是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把开展党的活动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相结合。二是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把开展党的活动与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相结合,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积极开展“三帮”活动,即党组织帮助企业谋发展,帮助企业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充分发挥群众组织作用,建立职工爱心基金、党员救助基金,定期走访慰问困
难党员、困难职工。利用“工会维权月”,组织相关人员深入企业,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和引导职工合法维护自己的权益。三是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把开展党的活动与提升企业文化品味相结合。组织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党员模范岗、党的知识竞赛、“为企业争光、为党旗增辉”劳动竞赛等活动,发挥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阶段工作安排
我区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和“百
日组建”活动以来,党组织的组建率有了较大提升,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自治区党委、市委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各别非公企业党组织的隶属管理关系尚不明确,为组建工作带来的困难。如:新福特热力公司、拓岩建筑装饰有限公司。二是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业务水平偏低,业主对开展组建活动思想认识还需进一步提高。三是非公经济组织自身的不稳定性,不同程度地制约和影响着党组织组建工作。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强化党组织功能,不断增强区域化管理党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一是健全完善资源整合机制。采取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社区(农村)商会等形式,有效措施加强对流动党员管理,使流动党员的接收、教育、管理更加规范。同时,建立联建党组织班子成员定期例会、重大事项协商、党员代表议事等工作领导和推进机制,统筹整合辖区内的组织、管理、市场、服务等各项资源,实现组织共建、产业共抓、人才共用、资源共享、利益共赢,促使区域化管理向规模化、一体化方向发展。
二是健全完善教育培训机制。把区域化基地建设成为党员培训基地,采取“课堂讲授+实地观摩”的模式,提高党员参与企业生产和经营的能力。积极组织企业管理层党员、技术骨干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在此基础上,根据“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加大对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发展党员力度。通过从每年当选的“优秀员工”、“优秀团员”、“技术尖兵”中吸收优秀分子入党,在中层或管理岗位出现空缺时向企业决策层优先推荐任用等方法,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非公企业高素质党员人才队伍。
三是建立完善干事创业机制。开展“双培双争”主题教育。即把党员培养成企业业务骨干,把企业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争创“五好”党组织,争当“四好”业主活动,引导党员和业务骨干在企业发挥好作用;开展党员亮身份挂牌服务活动。在从事服务行业的个体党员和非公企的党员中开展亮党员身份,党员挂牌服务活动,增强党员的光荣感、荣誉感,引导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针对非公企业的自身特点,把生产经营、精神文明建设和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根据党员的水平高低和能力大小,以一定数量、一定范围的群众为对象,合理划分区域,明确具体责任,适时进行考核评比并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