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我校的课改和[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4 05:01: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结合我校的课改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结合我校的课改和》。

第一篇:结合我校的课改和

结合我校的课改和“四位一体”模式在教学中采取的措施

1.回归教材课本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资源依据,是物理知识、规律、方法最科学的载体,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反观历年来高考内容不难发现,绝大部分知识来源于课本,甚至是照猫猫咪话咪咪猫,所以不能偏离以教材为宗旨的原则。对教材中设置的板块:“思考与讨论”、“阅读材料”、“演示实验”、“探究实验”、“研究性学习”、“案例分析”、“课后习题”等都要给予全面的重视和理解。周清和日清绝不脱离教材,百分之八十应是教材的改编题。

2.科学放弃(1)认真分析学生,备课的重要环节就是备学生,将课本知识结合高考内容量身定做给我们的学生。

(2)反思、总结和归纳出一些适合华栋的思路方法,并敢于科学放弃,最好能做到我们华栋的学生刚好能满负荷运行即可。

(3)在科学放弃的同时尽量做到分层教学,因人而异。

(4)以考试大纲为航向展开物理学科的教学,对近几年高考的研究为依据进行合理科学的放弃,提高教学效率和升学率。

3.在高考指引下的教学(1)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反思、总结、归纳解题思路和方法。

(2)严格执行华栋中学课堂“一日十要求”

(3)老师把典型的物理过程模型化,把学生零散知识系统化,主要体现在月考试题的设计上。

4.熟悉考纲

(1)熟读考试大纲,比较考试大纲的变化,从而把握高考走向

(2)结合考纲里的模版题型训练学生的解题步骤,保证把会的做成对的。

5.“四位一体”的运用

近几年来,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完善,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进,特别是“四位一体”教学,多次受到上级专家组的好评。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交互式、启发式教学方法,突出重点、难点剖析透彻,注重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性,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多次受到学校专家督导组和学生的好评。在选题上我们更人性化,更适合我们华栋学生。我们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最新相资料、教材和教学辅导书籍及相关的网络资源,博采众长,使内容具有新颖、丰富、实用、针对性等特点。

第二篇:写在我校课改推进会之前

新课改培训学习心得体会-----------写在我校课改推进会之前

我想从学校、班级、课堂三方面的管理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好校长造就好学校,建议校领导多与老师、学生交流,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让各老师有充分发挥空间,改进评价体制,调动积极性.保障经费,解除班主任的后顾之忧.好班主任造就好班级,建议大家首先真正的彻底的更换观念,认清我们的师生与别人的差距,实现对学生洗脑,做好学生的不适应的心理引导.让其明白:传统教育模式是填鸭式的,是先教后学,是老师在讲自己的理解与体验,是用想用激情点燃学生,学生只看只听,没被点燃,所以理解体会不深刻;高效新模式则是强调先学后教,是全体验式的,学生从被动的看与听,转向眼动,耳动,手动,心动,进而全身心激情投入,让学生自己点燃自己的激情并点燃别人。而后者才是终生受益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吧。是要说教式的放电影式的答案式的知识灌输,还是要能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与能力?

班主任要有信心和决心去做,更要有胆有识敢想敢做.会做。建议从模仿开始,从小事做起,从熟悉的已经做过的做起,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使之理论化,系统化,创新化。不怕批评,不怕失败,在探索中前进,教育是时时刻刻的,处处都在发生的事,我们不能简单化处理,不能想当然,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建议在小组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校级各项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其创新性,大胆放权,不要包办,学生比我们想象的要好的多,要能干的多。因为学生比我们更了解自己的需要,更能有正对性的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班主任在德育教育方面要以亲情式班级为目标,建议让学生自己进行人格分析,找出优缺点,树立目标---我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只有学生有了正确的是非观念,并在各项活动中实践之,教育才会发生。其他的德育也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建议在师生共处中互相发现彼此的人格魅力所在,彼此感染。学生往往很让我们感动的。当然老师在适当时间,适当地点要会道德作秀,要用你的“作秀“言行征服学生。换句话,只有老师把爱字放在第一位,才会把 教育由职业变成事业,才会有德育。当然要会爱,要想办法让学生能体会到能感觉到这种爱。并不是一定要求泛爱,等爱。

好老师拥有好课堂。课堂管理方面要以平等、民主、合作、快乐,还课堂给学生为原则,我建议做好以下:以小组为单位强化自习纪律;课前预习案老师要会写会修改突出层层诱导性且要检查;学生有时间能且会完成;探究案要有深度(侧重规律方法);规范课堂合作探究的基本要求;老师的点拔要到位;训练案要能体现举一反三作用;小组长要进行多次培训,不断让学生自己提出新的激趣方案。

我所理解的高效教育,不仅是一种模式(体验模式),而且更是一种理念(“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的在变”),是一种精神(自主、合作、开放、开发的精神)。

总之,我们要从心灵的真正改变开始,要立即行动起来,一切以培养有助于学生发展的习惯和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为目标。

第三篇:对我校课改的几点思考

对我校课改的几点思考

渣渡中心学校

张武

自2012年下学期,我校开始课改尝试、探索和实践,至今已快两年。两年的课改之路,我们的确走在了一条全新的路上,沿途我们既看到了一些美丽的风景,又经历了不少预料中的坎坷。截止目前,我校的课改依然走在一条荆棘遍布的路上,刺痛和受挫的感受还远远多于成功和胜利的体验。作为一名课改实践的参与者,下面是我对本校课改工作的几点思考。

是“课改”还是“改课”

从杜郎口模式到洋思模式,从铜都实验到景弘课改,从二中探索到我校实践,我校的课改从借他山之石到自己独立攻玉,一步步走来,似乎一路顺风顺水,轰轰烈烈。至少,我们在全市已经小有名气:到今年上期,已被市教育局定为课改示范学校,一些兄弟单位已经“慕名”来我校考察学习,交流取经,甚至全市的课改小组建设交流活动也在我校成功举行。

成绩似乎显而易见,我们也因此增加了不少课改的信心。然而,当课改名声在外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不少教师对课改的不认同,许多学生对课改的反感,教学效果的不容乐观,学生流失的不可遏止„„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前课改的不如人意?

虽然,任何改革都会有阻力,任何新生事物都会有一段适应期,但我总觉得,好的改革必然会得到多数人的赞同。为什么我校的课改已进行近两年,却依然能听到许多不和谐的杂音?

老师说:课改就是让小老师代替我上课,小老师站中间,我站两边;学生说话,我闭嘴;学生唱戏,我看戏。

学生说:课改就是让我多做作业,多走动;老师不教,自己学;学没学懂无所谓,小组加分是关键。

面对我校课改当中的种种现状,我时常问自己,我们真的是在“课改”吗?我们全盘否定传统的课堂模式,传统课堂真的一无是处吗?别人的模式虽然很成功,它真的适合我校的学生实际吗?课改既然很好,为什么需要行政强制命令来执行?我们主张个性张扬,每个老师都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为什么一定之要求课堂形式统一一致?种种问题总是萦绕于脑际,困扰于内心。

近日,忙里偷闲翻看了一期《中国教师报》,其中一篇关于课改的文章让我感同身受,颇受启迪。下面是文章的摘录:

课改进入深水区的今天,倘若依然只拿改课说事,那我们的课改就难免走入形式主义的老套。要知道改课不等于课改,完整的课改不只在课上,还在课下,所以课改不能止于改课。„„ 2013年,《中国教师报》曾提出了“第三代课改”的概念:第一代课改是改变课堂结构;第二代课改是改变课堂内部教和学的关系,以及师和生的关系;第三代课改旨在把教室打造成一个学生集体学习、集体生活、共同成长的地方,让教室这一方空间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领地。课改的终极目的是要重建学校管理,重塑学校文化,再造学校课程;就是要从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走向管理中的学生自治和生活中的学生自理;就是要让我们的工作不再以考试评价为导向,而是以学生成长需求为导向,为学生的健康、快乐、幸福成长提供均衡的营养。——摘自2014年3月12日《中国教师报》《课改不能止于改课》一文 权衡之下,我校当前的课改还处在第一代,只是强制改变了课堂结构,规范了课堂操作流程,还没能完全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师与生的关系。换句话说,我校的课改还处在课改康庄大道的初级阶段。所以,我们面临的矛盾还很多:传统课堂与课改课堂、老师教与学生学、课堂效率与考试评价等之间还存在诸多对立与冲突。至于课改的终极目的,有如共产主义社会,“路漫漫其修远兮”!

课改非得有导学案吗

导学案似乎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标志,无论哪种模式的课改,都要十分重视导学案的编写,而且,凡成熟的课改模式都有比较固定的导学案模块。我校重点参考借鉴的是杜郎口模式,虽然如今的杜郎口已不再要求一定编写导学案了。

对于蹒跚于课改初级阶段的我们,导学案有如“拐杖”,是支撑我们摸索前行的必备“利器”。在学习借鉴他人导学案模块的基础上,我校也基本固定了自己的导学案结构形式。以新授课为例,我校的导学案由五大板块组成,它们依次是“学习目标”、“新知探究”、“演练提升”、“巩固梳理”和“达标检测”。五大板块体现的是课堂的五个环节和基本流程。

导学案的编写显然增加了老师的备课负担,至少在没有现成的导学案可利用之前是如此。编写一张象样的导学案自然是颇费脑力和时间的事,尽管我们有备课小组,可以集思广

益,但实际主笔还是由个人完成的。由于个人的业务水平不一样,工作态度也相差悬殊,所以导学案的质量也就参差不齐。有的导学案在设计上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水到渠成;有的导学案则仅仅是习题的汇集,或是教材内容不分主次的重复,或是网上内容的整合,根本起不到“导学”的作用,反倒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不便于课堂上操作。

为了完善导学案的编写,充分体现“导”字功能,学校已多次召集全体教师进行集体学习和探讨,还请了市教研室的专家来我校现场指导。老师们的探讨,不可谓不热烈,专家们的指导也切中要害,一致的结论是,导学案上不光要有题目和问题设置,更应该有“学法指导”。于是,学校做出决定,凡是没有“学法指导”的导学案,一率视为不合格,要求重写。硬性规定自然“有效”,从此,导学案上的“学法指导”成了醒目的内容。只可惜坚持没多久,新的问题又来了:有的“学法指导”千篇一律,有的“学法指导”只是课堂操作流程的简要说明。更有意思的是学生根本就不在意“学法指导”,他们只关注题目能不能完成。

真是“导”什么,来什么,越“导”(捣)问题也就越多。作为两门课程导学案的编写者,我深切地感受到,不同学科的导学案,其编写原则也不尽相同,“导”的方向也相去甚远。就拿本人主持的语文和地理导学案来说,语文导学案侧重于把学生“导入”文本,引导学生如何感知和理解课文,达成相应的学习目标;而地理导学案侧重于把学生“导入”地图,掌握积累知识要点,达成学以致用的目标。与地理相比,语文似乎需要导学案些,因为教材里不再明确提出每一课的学习目标,没有了目标,我估计学生读课文也就没有了方向。地理虽然也没有在每节前写明具体的学习目标,但每个方框的标题基本告诉了学生学习要点和该节要掌握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不言自明。至于数、理、化等课程,教材编写本身就遵循了“导学”的原则,再“导”,无非是老师的个性体现罢了。

这样说来,我倒很赞同杜郎口不再强调导学案的做法,扔掉“拐杖”,独立上路,应该是课改的更高阶段。窃以为任何导学案都不可能兼顾到教材的方方面面,总会遗漏些信息,甚至把学生“导上”歧途。把导学案作为课改上路的“拐杖”则可,一旦作为课改的“标志”,只怕越“捣”越乱了。

“小老师”真的有必要吗

不论是督导课改工作的市教科所研究员,还是来我校学习的兄弟单位老师,听完我们的课后,都会对我校课堂上“小老师”的设置特别感兴趣。总体评价不外乎两方面:一是认为“小老师”的设置是课改的亮点,它充分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宗旨;二是认为“小

老师”的设置还存在一些问题,它更多的是体现一种课改形式。

本人在近两年的课改实践中,既感受到了“小老师”带来的好处,也深切地感受到了“小老师”组织课堂的诸多不足。这大概就是辩证法所说的:凡事有利也有弊,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

我校的“小老师”设置大抵遵循“一科一任”或“一科两任”的原则,即每门课推选任命一个或两个“小老师”,他们是课堂的组织者和维护者,代替老师行使课堂主持和管理的权利与责任。实践表明,“小老师”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锻炼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勇气和胆量,增强了口头表达力和自信力,提升了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此外,“小老师”的设置,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任课老师的负担。来我校学习的老师,往往对“小老师”们赞赏有加,夸我们的学生素质不错。可见,课改当中“小老师”素质的提高还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我们的课改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追求的是课堂的高效率。衡量课改成败的关键,不是看少数几个学生素质的提高,更不能以牺牲大多数学生利益为代价。近两年的课改实践,我更切实地感受到“小老师”设置带来的不少问题。我们决不能因为有人肯定“小老师”是我校课改的一大“亮点”,而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

问题一是,“小老师”的数量毕竟有限,哪怕一门课设置两个,他们也只是全班中的少数,大多数同学依然只能做“学生”,不可能得到同等的锻炼机会。那么,采取“风水轮流转”,“小老师”轮换当的做是否可行呢?事实证明,这只是一种良好的设想,学生的素质毕竟有高有低,培训一个“小老师”也绝非一日之功。倘使真的这么执行起来,课堂效率将更加大打折扣,沦为“小老师”的培训场。

问题二是,“小老师”究竟是学生,他们的知识有限,课堂管控能力也有限,让“小老师”全权代替任课老师是十分激进冒险的做法。尽管任课教师就站在课堂上,但他们已被课改的条条框框剥夺了大部分的话语权,面对“小老师”掌控的局面,他们充当的是“旁观者”和“救火者”的角色。一旦“火”已成灾,“救火”也只能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了。在我所任教的两个班调查发现,大多学生不喜欢“小老师”上课,嫌他们罗嗦而不得要领,“小老师”们也不喜欢自己上课,感觉费力而不讨好。

问题三是,“小老师”的主要任务应该是课程内容的学习,而不是学习如何当“老师”。为了完成“小老师”神圣而光荣的任务,“小老师”付出的是更多的课外时间,牺牲的是活动时间和休息时间。他们得提前完成导学案,熟悉教材内容,聆听任课老师的课堂设计,而课堂上却只能把时间和智慧都奉献给其他学生。可怜的“小老师”啊,他们的学习任务本已

十分繁重,却不得不腾出课堂时间,挤占课余时间来应付那些本该属于任课教师的事务。虽说“小老师”们提高了自学能力,培养了当“老师”的能力,可这一切真的值吗?

问题四是,课堂时间是宝贵的,课改追求的目标是打造高效课堂。虽不能否认有个别“小老师”的确相当出色,完全能够完成任课老师下达的任务,甚至有自己的创新。但事实上,更多的“小老师”还离不开大老师的支撑,在课堂是,与其让“小老师”做一番无谓的努力,充当大老师的传声筒,还不如大老师直接传达的了当。课堂时间如此短暂,经不起折腾,一折腾效率自然就低了。更可怕的是该说的没说,不该说的却说了一箩筐,让学生们在云里雾里中失去了耐心。我已经能明显地感受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另外,“小老师”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却也滋长了部分老师的惰性。他们往往顺水推舟,表面积极践行课改要求,实则把担子推给“小老师”。同时,“小老师”的设置也让大老师失去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因为他们的“三尺讲台”已交给了学生。

可见,“小老师”的设置的确是一把双刃剑,在课改实践当中,我们还需反复权衡利弊,以便扬长避短。

如何分组才更科学

课改的中心理念是“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如果说课堂流程是课改反传统的内容体现,那么小组合作则是课改反传统的形式体现。任何课改模式都是建立在小组建设基础上的,小组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改的成败。

我校的课改小组建设直接借鉴的是株洲景模式。全班分为六大组,每组根据学情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然后再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三个学习共同体。这样的分组遵循的是平等互助,公平竞争的原则,即六大组的实力是平等的,共同体内是互助合作的,组与组之间是公平竞争的。

看似科学合理的分组,在实际操作中问题也总是层出不穷。为什么在株洲景弘这种完美的分组方式,在我校推行当中会产生种种问题呢?

小组本来是一个团结拼搏的小集体,一旦形成,组内成员理应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牢牢抱成团,拧成一股绳。可是,从我所教的两个班看来,组内的团结问题难以形成凝聚力。两年来,没有哪一个组是固定的,几乎每个组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调兵换将。即便组内有了新鲜血液,我也时常见到组内矛盾频发,不时有人向老师提出转移“阵地”。

可见,分组的科学性并不能消弭组内的矛盾,营造小组团结的精神,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才是根本。

共同体的宗旨是互帮互助,讲求的是传、帮、带,可是我们的共同体往往是孤掌难鸣。由于生源质量的限制,小组选出三名A层学生已是矮个里拔高个,退而求其次。所以,平摊到各共同体的三名成员,往往很难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在合作探讨中,常常是A层同学自说自话,时间久了,合作自然就成了空话。更可怕的是两名B、C层同学,甚至全小组的B、C层同学在“团团坐”的合作氛围中,形成一股强劲的逆流,把三名力量本就单薄的A层同学席卷而下,淹没在与学习内容无关的探讨中。虽然我也见到极具定力的A层学生,但他们是多么的孤单啊!可见,平等的分组原则,应该建立在大多数同学好学上进的前提之下,否则,平等就只能使大家都变得消极怠惰。

组间竞争本是一件好事,其初衷是为了激发全班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一种争当先进,你追我赶的学习态势,进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班级班风。我校在小组建设中,也引进了这种激励机制,不单班内组间竞争,而且全校建立了小级晋级制度,并建有专门的小组晋级栏。有了竞争,自然就有评价打分:从课内到课外,从课堂到课间,从教室到寝室,从学习到休息,从纪律到卫生等等方方面面,学校都建立了评价打分细则。

为了给小组加分,同学们可没少动脑筋,甚至加分已成了校园生活的中心任务,至于分数背后所应真正争取的反倒变得次要起来。当然,也有班组不为分数所动的,分数加多加少无所谓,反正又不会输钱失地,大不了挨一顿批评,罚几天卫生,跑几圈操场或抄几遍作业。而且,罚的又不只我一个,小组成员共同承担,心里平衡着呢。

对待分数的两种截然相反的心态,代表了小组竞争的两种不同极端,一样的不足取。所以,如何引导学生走向良性的竞争,是学校决策者们应该重视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钥匙,也许不在“加分”机制里,而应在“罚分”制度中,更可能隐藏在更科学理性的、合乎本校实际的分组原则和管理理念中。

集体备课为何难以坚持

随着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集体备课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学校不只一两次在教师会议上提出此事,并向全体教师发出号召,而且进行了具体的操作实践。但出于种种原因,我校的集体备课,依然流于形式,甚至连形式都难以坚持。每次学校发出号令,各备课组迫于

学校检查,装模作样维持两三周,以后便不了了之。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原因自然很多,但我认为“不见实效”、“没有时间”,是两大主因。

我校的课改已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年多,从课改开始,学校就主张集体备课,甚至也采取措施,在期初和期中集中进行了两三次集体备课安排,但目的仅仅是写出一周的导学案,防止无学案上课而已,至于集体备课究竟该如何操作实施,如何才能真正集思广益,尚未认真考虑过。每次集体备课无非是讨论一下进程安排,分配一下主备任务,然后便是各自独立行事。这样一来,集体备课达成的是统一了教学进度,分解了备课任务,很难在如何解读教材,如何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上有所突破。因此,集体备课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很难有实际的效果,也就没了坚持的理由。

更何况,我校的课改工作还有许多不彻底的地方,既没有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也没有把老师从繁重的作业批改当中解脱出来,更有不少纯粹应付检查的工作要对付。大多宝贵的时间空耗在一些意义不大的琐屑工作上,挤占了教师钻研业务的时间和精力。虽说时间如海绵里的水,但每块海绵里所藏的水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挤不干。因此,老师们疲于应付批改作业,牢骚于写各种检查材料,哪有时间和心思静下心来集体备课。结果,再强力的号令,也只是一时应景,成不了长久坚持的常态。

除了以上两大原因,集体备课机制没有建立健全,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任何事情要想长久得以维持,总得有一个长效机制,我认为学校在加大检查力度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对教师集体备课的激励机制,引导全体教师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参加。坚持久了,老师们从集体备课中尝到了甜头,自然就会变被动为主动,真正让集体备课成为常态。

课改是大势所趋,我们当然不能因为课改路上遇到种种棘手的问题就止步不前,更不应该倒退走回老路。套用校长的一句名言:“开弓没有回头箭,课改没有回头路。”我们如果能用最大的智慧解决课改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迎难而上,课改的成功就不会有“问题”。

第四篇:浅谈我校课改之心得体会(景仰磊)

浅谈我校课改之心得体会

——市八中教学课改工作实践心得

景仰磊

参加工作的一年多以来,切身体会到了我们学校课改正在全面稳步向前推进;亲眼目睹全校上下为了搞好课改工作所做的一切努力。作为八中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也有幸参与了课改工作,虽然时间很短,但却受益匪浅,启发很大。给我最直接的感触就是我们学校的“硬件”、“软件”全面升级。

我所说的“硬件”指的是学校的设施设备和校容校貌。走进八中的校园,你会立刻被整齐有序、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吸引,从校园内张贴的各类教师的寄语、学生的光荣榜到楼梯、走廊的各种标语且用中英文对照。在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的同时,更多的是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尤其是教学楼东侧的六位农民儿子的伟人的雕像,极大的鼓舞了同学们的积极奋进的拼搏精神。在校园东边的学生公寓楼顶赫然树立着的“我们永远欣赏每一个孩子,我们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彰显着我们的办学导向;综合办公楼楼顶粘贴着的“教好书仅是我们为师的基本要求,为孩子的前途负责才是我们从教的终极目标。”表明了我们的师德标准;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的《可爱的八中——校方之真情告白》阐述了我们学校立足实际的自我定位。体现了我们在营造校园物质文化氛围的细致入微。而校

园广播、学校誓词等则体现了他们在营造精神文化氛围方面的良苦用心。学生在这样一种高雅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学习和生活,其精神得到激励、激情得以点燃、灵魂受到震撼、内在动力被充分激发,从而有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克服困难、锐意进取的能力素质,为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随着学生公寓楼和教师周转房的翻修以及田径场和多功能办公楼的启用,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的变化。

我说的“软件”亦或指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助学习和自主管理模式。

我们学校最大的亮点是以“自主学习——讨论展示——检测小结”为基本结构的“三环节导学式教学法”。

一、自主学习——课堂前段

自主学习就是课前教师将学案下发给学生。学案中明确了学习目标,有自学方法指导,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展示点评的具体任务。学生运用学案,带着问题阅读教材,采取不同的方式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

二、讨论展示——课堂中段

讨论展示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讨论交流自主学习中遗留的疑难问题和学案中设臵的探究问题,并进行充分展示。通过学生点评、教师点拨,解决自主学习中的疑难困惑以及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

点问题,最大限度的使学生展开思维,激发情感,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检测小结——课堂后段

检测小结采用口头提问和书面检测等形式,让学生消化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做出正确的评价对知识进行梳理、小结。以学案为载体的导学式教学模式使课堂从以往“以教代学”、“以教导学”的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讲课中心走向“以学定教、以学导教、以学评教”的学生中心、学习中心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从以往“单向性、封闭性模式”转变成“互动性、开放性模式”。具体地讲为主变成了学为主,听为主变成了说和做为主,学生个体封闭学习变成了互动交流开放学习。讲堂变学堂,教师由“演员”变成“导演”和“主持人”,学生由被动式听讲转变成主动式探究,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尝试着成功的快乐,体验着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活动的承担者、参与者甚至组织者,成为学习认识和实践活动真正的主人。从深层次上看,学生不但学会学习,而且学会做人,他们在互相帮助中体验做人,在交流展示中凸现个性,在对比分析中掌握方法,学习越来越成为他们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自主管理秉承“先成人再成功,注重养成教育。”的管理原则。通过建设学校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机构,由德育处

管理,对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体育活动、在校生活等多方面进行跟踪监督检查,对检查结果通过周考核、月考核、学期考核直接与班级管理考核相挂钩,有效促进各班级的管理;各班都成立了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职务由学生通过报名竞选产生,主要督促班级内各学习小组在校的生活、学习、卫生、纪律、卫生等工作,并交检查结果用来考核学习小组,同时对不良现象及时公示于班级爆光栏。通过班主任、学校自主管理委员会、班级管理委员会的层层管理和落实,学生的行为得到有效的引导和规范,形成了良好的学生教育氛围,每位学生都有责任,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在被管理。从而形成了学生自已管理自已,自主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的体会,同时也有些发自肺腑的想法愿与老师们共勉,也可说是对学校的点滴建议吧。

五、制度要健全,落实要到位。

学校无论是教学管理还是教师、学生的管理,都要有详实的管理制度,方案细致,落实到位。部门之间分工详细,通力合做,协调发展。规章制度应合理、科学、规范,严格落实。因此,我觉得学校今后应该加大制度措施的落实力度,同时盼望我们的老师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校的制度,并按照规章制度去规范自己的工作,将强制成为一种习惯。

六、狠抓养成教育,不停留在表面。

学校工作应以德育为首,但很多时候我们因为过分强调了教学工作这个中心,而有意无意削弱了德育工作的辅助作用。只有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文明意识与自觉遵守纪律的意识,学习的自觉性也就顺理成章养成了。我们往往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将德育工作做成了活动,看起来工作做了不少,没有形成一个连接紧密的教育模式。往往是工作安排的全面细致,工作做得扎扎实实,资料准备的详实完备,但是我们的活动只是一个阶段的小结,德育工作缺乏连续性与持久性,工作的开展也没有真正落实到具体细节上。因此,我们要倡导学生自主管理,通过老师指导学生去处理班级的日常事务,锻炼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和处理事件的能力。建议全体老师们能想办法调动学生参与自主管理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让学生参与班级制度与公约的制定,让学生体会作为一个班级成员的责任感,这对增强班级凝聚力、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当下这个日进千里的信息化时代,为了确保我们的“软硬件”的及时跟进和不断升级,我们应该具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意识。真正做到细微之处见真情,平凡之间显温馨。

第五篇:我校课改工作已进行一年了

我校课改工作已进行一年了,现在3—6年级课堂改革全面推开,下面我将近一年的课改工作及所遇到的困惑与大家交流、汇报:

一、思想统一、提高认识。

中小学课堂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综合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核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提出我校课程改革的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身心参与学习,主动的自我展示,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让我们的全体教师能对学校提出的理念,思想统一,达成共识。

二、领导重视,激励教师。

1、课改要有“干劲十足、业务精湛”的领导班子。

示范作用。为了课改,我承担一个年级数学,亲自搞课改。给我们课改老师指明方向,把课改坚定地进行下去。就以制度,行政的手段推开课改,单靠教师自觉和自发搞课改,绝对不行,其力度和进度肯定不理想。校长就是新课改模式的创立者,领导者,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带头上课,以身示范,又是改革的实施者。

2、满足教师优势需要,激励教师的积极性。

要善于抓住教职工的优势需要,心理需要,精神需要,物质需要。心理需要:六小()地理位置,生活质量,()因素,教学质量相对落后,导致教师都不自信,所以告诉老师们要想让六小走出困境,让六小教师有自信,让六小教师有自信,课改是我们必走之路。

精神需要:(举例教师不想做了)鼓励教师,既然老师敢于承担课改,就要对教师激励“万事开头难”。不论是大会,小会着先要鼓励实验教师。

物质需要:评优职称,优先考虑课改老师,每一学年给予课改教师每人200元奖励,()表彰优秀课改实验教师。

3、骨干培训,以点带面。

实施课改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我把几次外出学习的收获()心得,要推开课改的理念模式和教师交流,大部分教师不赞同()带了两个年级的老师去了上湾小学,伊旗三小,学习培训了几次,回来后,还有老师说到,他们做不到人家那样的课堂教学改革。这时我就送了5位教师有责任心,上进心的骨干教师()头炮,以点带面全面推开。

三、“125”课堂教学流程。

“1”一条主线,先学后交,学—自主学习,交—交流合作。

“2”两种课型,一是自学跟踪,合作展示。(多用于新授课)

二是跟踪展示(多用于复习课,练习课)

“5”五个环节:即导学案的流程。

知识链接—自主学习—合作展示—巩固拓展—测评反馈。(1)知识链接就是复习巩固,新知导入,情景设计。

(2)自主学习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充分的自学,才有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示,学生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自学任务是:独立思考,完成三个环节,以心理互动和讨论的方式达成学习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和基本问题的解决。

教师要求: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绝对不能离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始终穿插在各个学习小组之间观察,询问,了解每个学生自学情况,特别关注学困生。

自学达成的目标①明确学习要点和难点。②通过自学发现质疑,带入展示环节,集体解决。③通过自学提高学习自主性,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展示;展示是学生把自己的所学,所悟,所感,所创表达出来。

展示的形式有:讲解、解题、领读、表演、演示。

“展示”与“自学”紧密相连的,展示的内容就是上节自学的内容,展示环节主要以小组合作交流,主角是学生。展示环节突出后进生,让他们敢想,敢说,敢问,敢演,敢答,张扬个性,释放潜能。

要求老师:①教师给分配展示内容,以小组为单位。掌控小组展示时间。

②教师要精讲,精点。

展示环节:①任务分配②合作立法③登台展演④同学补充,提出质疑⑤作业总结归纳。

(4)巩固拓展:让每一位学生梳理自己在“展示”中的所得,对自己在“展示”前没理解的,没想到的,没有掌握的进行查缺再进一步把知识拓展和探究。

四、导学案的编写

导学案,顾名思义强调的是“导”与“学”,“导”指导,引导。“学”指的是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导学案,是体现整个课堂的流程,是用来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工具。

导学案既是教师的教案,又是学生学习的学案,它把“教”与“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导学案编写要求:(1)、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以问题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自学思考。(2)、导学案编写更要体现集体备课,特别是二次备课。(3)、导学案编写需要大量资源信息。(动画,图片,材料,数据)(4)、年级组编写好的导学案交教务处审核,同意打印。导学案设计使课堂真正从“讲堂”变为“学堂”,从“学堂”转为探知的“殿堂”,力求创造以学生为主体“活”的课堂。

五、小组建设。

它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小集体的团队精神,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学困生也能够参与到学习中,客观“兵练兵”发挥()的作用。

1、组长的选拔: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灵魂,即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又是老师的小助手。

要求如下:(1)学习成绩最好是中上等学生。

(2)性格应外向,敢说,敢答的学生。(3)责任心强,组织管理能力强。

(4)选拔方式要多样,组织评选,教师指定等。

2、组长的培训:班主任,学科教师要定期培训组长,最好一周一次,以年级为单位培训,组长的家长也要培训,家庭教育,激励孩子,鼓励孩子当好组长。(举例)

3、小组划分原则:(1),男女比例。

(2)学生性格搭配要互补。

(3)学科优势与弱势结合好

(4)座位安排合理,每组4人或8人。一开始4人为好。

六、课改实施中的困惑:

1、课改最大的障碍是老师,特别是老教师的观念转变。他们已经有自己的教学方法,课堂模式,不愿意去学习新的东西。

2、实施课改教师最担心的两个问题:一是学生能不能学会。二是学生成绩能不能提高

3、最难解决的三个问题:(1)学生的纪律。(乱说乱叫)(2),学生的积极性(不敢说,不敢答)(3)、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4、时间问题,不管是自学课,还是展示课,这种课堂更需要时间。

5、导学案设计怎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这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

6、教师,学生课堂评价标准不能确定。

7、经费保障:语数英每周各三张导学案,即每位学生每周9张导学案,细算开支很大。

走在课改之路,我们一边前行一边反思,要从课改的深水区,安稳,哥们、更有实效的走出来。

下载结合我校的课改和[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结合我校的课改和[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校英语课改工作总结

    我校英语新课改工作总结 在学校的正确领导和教导处的具体指导下,我们确立了认识课改、研究课改、推进课改的工作思路。在将近两年半摸索中,我们对课改的认识由抽象、粗浅逐渐......

    读写结合课

    案例读 写 结 合 课 ------《夜莺的歌声》第二课时 山东省莱芜市实验小学 张柱德 教学目标: 1、 回顾课文《夜莺的歌声》主要内容。 2、 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 3、 赏析例......

    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

    我们和课改一起飞

    第六中学课改工作总结 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市全面展开,它的实施,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划时代的变革,给沉寂已久的课堂注入勃勃生机,为学校的教育改革带来发展的新......

    小学课改和办学情况汇报

    小学课改和办学情况汇报 xx小学位于xx村村南,全校300多名学生,有12个教学班,17名教师,师生互帮互助,为我们学校的建设都做着努力。 随着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入开展,XX年我校也追随着......

    说课稿和个人课改计划

    《 认识负数 》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 《认识负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

    中学课改探讨 高中课改要做到“五个结合”重点

    高中课改要做到“五个结合” 一、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 新课改必然引发教育理念、教学管理模式的变化,它追求的是科学而灵活的管理措施。教师面对新课改有疑虑、焦虑是......

    结合我校教师梳理出来的实际问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问题梳理情况汇报万宝小学党支部 2014年4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问题梳理情况汇报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根据镇党委、教育局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