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高考语文试卷的几点看法
对高考语文试卷的几点看法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应该与高中毕业考试和“学考”区别开来。高中毕业考试和“学考”的依据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考试的对象是全体普通高中生,具有普遍性,普及性,湖南省在这一块的界限比较清楚。高考则是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是为高等院校选拔人才进行的考试,具有选拔性。虽然高考是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基础,但应是“源于标准而高于标准”,所以,高考试卷就应该不同于学考卷,不同于高中毕业考试卷,应该站在“标准”高峰上,突出其选拔功能。由此,本人有以下几点看法,望各位专家、同仁指正,不当之处,万勿见笑。
一、整体上,试卷要保持一定的难度,加大区分度。希望考生考高分,也不必太在意考生考低分。要考查学生语文知识的熟练程度和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适当地加一点难度,是选拔人才所必需的,如果难度太低,不及格的一个没有,140分以上的大有人在,就失去了意义。多年来,语文考卷区分度不高,高分高不起来,低分也低不到哪里去,给学生造成了语文课学与不学一个样的错觉,致使语文成了高考中的幺儿学科,这对语文教学是极为不利的。
二、字形题不能只考别字,还必须要考错字。考字形只考别字不考错字,这种考法不全面,不利于引导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也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些困扰。
三、字音题要本着有利于引导湖南人说普通话的原则命题。应该着眼于湖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声母、韵母、声调都要有所考查,不可偏废。
四、诗歌鉴赏赋分太少,应加大分值。诗歌鉴赏最易于分出层级,拉开档次,这一特点要比一般议论文阅读题和文学作品阅读题的功能强得多。完全可以把一般议论文的部分分数转到这一部分来。通常情况,一般议论文的前两道选择题被认为是送分题,这有违高考卷“选拔”的宗旨。还可以把文学作品阅读题的分值降低,转移一部分分数加到这道题里面。再说,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加大诗歌的考分比例,相当符合我们的国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是个一举数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五、一般性论述文的考查,应该以考探究能力为主。而近些年考题的前两道选择题,大都是在设题上搞“弯弯绕”,常常是学生读懂了文章做错了题,本来是简单的题目,却因为涉题太绕,把学生给弄糊涂了,如果不这样,这两道题就成了实际上的送分题,建议取消这两道选择题,整个儿的就出两道简答题足矣。
六、选修课程的考试,应加大文学类和文化论著的考查。高中选修课程有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课标”上是这样规定的,而实际教学的情况,则是考什么教什么,真正按照课标要求严格实施的几乎没有。现状既然如此,就应该把有利于提高学生能力层次的选修课做重点,做出有倾向性的引导,不妨将学生对旧体诗词的创作也放到这里进行考查。
七、作文应该增加字数,增大分值。刚恢复高考那阵子,语文考试要求写“千字文”,现在只要求写800字,今不如昔了,容量太小,不利于充分展示学生的能力,应该要1000——1200字为宜,赋分提高到70分。
八、作文命题要侧重于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对社会的认识能力。作文命题要能够引导学生去思考社会,思考人生,关照自我,关注社会,像什么“怀想天空”、“提篮春光看妈妈”、“诗意的生活”之类的天马行空式的作文命题,还是不出为妙。
总之,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不只是简单地考查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应该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把有思想、有个性、有能力、有水平的人才选拔出来,便于高等院校对他们的继续培养和深造,这是普通高中的基本职责,语文考卷的命题要起带头作用。
第二篇:对高考制度改革的看法
对高考制度改革的看法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关于推进社会事业单位改革创新中明确规定,逐渐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目、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的规定。这一“颠覆性”高考改革即将呼之欲出,使高考改革这一敏感话题再一次推向了风浪口,各种改革方案与猜想在报刊、杂志、电视、网络媒体等地方随处可见。
现行高考制度看似一场优胜劣汰、公平正义的考试,其实,隐藏了诸多地区的不公平以及城乡之间差异、耗尽了不少人的青少年华,甚至埋葬了不少年轻人青春热骨。因为高考压力大选择辍学的比比皆是、因为高考迟到不能入考场自杀的已不足为奇,更有甚者,因为高考失败自杀更不是什么新鲜事。如近几年湖南省隆回县一中考场一名考生在高考时因未能及时赶到考场参加考试,在他苦苦哀求下,工作人员依旧不准许其参加考试,最后他选择自杀祭奠高考体制,这绝对不是第一例也不是最后一例,但却成为现行高考体制最好的讽刺。现行高考对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高中生来说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逼着他们成功、成才与成长,一方面也插刺着他们最彷徨、最脆弱的心,使原本是选拔贤能一项制度似乎成为部分年轻人摧残心智的梦魇。其次就是频繁报端的高考腐败事件与乱加分现象存在,如最近中国人民大学原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事件,高考制度不完善导致监督的缺失,使高等院校一些投机分子利用权力谋取私利,破坏考试的公平公正。我们很容易发现,每当教育界出现点问题,都会引起网上“轩然大波”,破除一考定终身的应试考试高考改革已成为民心所向。
其实,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的高考改革在30多年历史里,改革从没有间断过,从最初的文6理7(即高考时,文科生考6门、理科生考7门)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3+2”,再到2002年以来各省市陆续实行“3+X”科目设置方案;从“一卷试天下”的全国统一命题到部分省份自主命题;从高校招生计划并轨,到高校扩招;从“一考定终身”到部分高校拥有自主招生权;从人工改卷到网上阅卷,网上录取„„在考试科目、命题形式、录取方式等方面,显示我国高考体制改革的步伐在不断加大。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30多年不断“变脸”的高考改革路上,实际上并没有冲破应试教育的枷锁,依旧是一考定终身的“核战役”。2014年,高考加分全国性“瘦身”无疑是一剂猛药,回应了人们对教育公平的渴求。
最近,据有关媒体披露:此次高考改革路线图的内容包括:
一、实施把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分开的人才选拔方式;二,完善高中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学好各门课程,克服文理偏科现象;三,部分科目实行一年多考,减轻学生高考压力;
四、完善高考招生名额分配办法,清理规范升学加分政策,维护考试招生公平公正;五,加快建立多渠道升学和学习立交桥,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次选拔机会。此次如果果真按此推行高考改革制度,无疑对于面临高考的学生来说送来的福音,最少可以缓解部分考试的压力,缓解一考定终身的僵局。但是深思揣度后,该改革还是会滋生出一些新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不分文、理科的“通才”学习方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如果没有相应而可靠地选拔制度,必定会使高中生雪上加霜,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与挑战,也会使偏才怪才们到了麻烦,难以拿到进大学的入场券。如果推行不分文、理“一刀切”高考模式不存在例外,很难说这是一项成功方案。考虑偏才怪才成为本制度一个重要关注点。
二、实行部分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这从一定程度上能破除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僵局。但是如果没有规范合理的推行制度和机制,如果还是以分数论英雄,无疑会陷入另一个不堪重负的泥潭,无疑是增加了一场新的“杀戮”。
三、完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制度。必须夯实监督机制,规范制度的具体实施,尽量避免某些人暗箱操作、掘取利益、中饱私囊,让高考蒙上一层权钱交易的面纱,如日前爆出的,中国人民大学让11岁的“富二代”上本科,很有可能就是不完善的自主招考试在作祟。
四、将平时的考试和表现纳入普通高校的选拔新生的一个重要标准。这种“立交桥”式选拔方法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何种方式落实好这一制度,会不会滋生中学学校腐败无疑是又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不管怎么样,此次高考改革,是中国高考体制改革的又一里程碑,从不敢拿刀,到现在的挥刀落地,这毫无疑问将会是高考发展史上的一次进步,但能否真正的破除应试教育实现我们提倡已久的素质教育,还得等待教育部的出台高考改
革的细节规定和办法,同时,设立一套什么样的制度保证其贯彻实施,确保高考人性化与公平公正,让所有人拭目以待!
第三篇:对高考的看法(推荐)
对高考的看法
高考,威力无边,为了高考,中国人几乎在走极端甚至恶性竞争了(暂且不说为了高考,高中学生那超长的上课学习时间,足以摧残身体健康的学习强度以及幼年孩子的高考早期教育),小孩从说话开始就灌输和高考有关的内容,上学后即使是小学,也只关注高考学科,整个人生需要的知识,甚至是生活常识问题在上大学前几乎不去了解,因为学习高考以外的内容无异于浪费时间和前途。这样下去,高考就成为愚弄合主宰中国人,尤其是限制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工具了,中国人的生活就是高考的生活,中国人的素质,理念,思维方式都受到高考的制约,中国人的生活目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生活态度都打上了高考的烙印,高考,就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奋斗目标。中国人,哪怕还是学龄前,都受累于高考,被困在高考,可持续性发展和终生乐意学习的情况几乎是天方夜谭。但是没有高考就没有更公正,公平的尺度。如果没有高考,用人的公平度和人才的选拔肯定无从谈起,所以高考无疑是完全必要的。高考已经主宰了国人的生活,所以高考必须对社会和中国人负责。高考的命题内容和考核方式必须对中国人,中国社会负责。因为,高考考什么,孩子们就得学什么,高考不考的内容几乎无人舍得花时间了解和学习,哪怕是必要的体育活动和生活技能。
避免急功近利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避免狭隘的仅仅是为高考而学习知识的观念不是说教可以做到的。只有科学和全面完善的高考制度和方式才能纠正学习的误区。高考的制度和理念应该把保证和培养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合健全的思维方式放入首位,加入解放青少年心灵约束,让青少年具有快乐积极的学习愿望,真正的减轻学习负担。本人认为改变的途径之一是高考命题的内容,比如:高考只考两门。1.社会(包括全面的人文科学)2.科学(主要是理科和生活常识技能类)3。身心健康类(必要的身体素质和文艺体育技能),避免死记硬背和过于重复的东西,既减轻青少年过重的学习负担,又可以让学生学习更全面丰富的知识,恢复健康正常的学生生活,还人类一个健康,积极,乐观,可持续性学习和真正发展的社会。
第四篇:高考看法
首先,应试教育并不是因为高考才出现的,而是我国传统文化积淀的产物。中国的考试制度由来巳久,隋朝就开始可去考试。
由于科举制度为社会流动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下层知识分子有机会参政治国,改变自身社会地位,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因而读书人都将科举看得很重,将毕生的精力都放在了科举考试的准备上。但每次科举选拔的人数毕竟有限,势必造成竞争的激烈。面对科举的巨大诱人的利益,古代的知识分子们不得不死读书、读死书,应试教育的雏形开始产生。而科举考试内容的独尊儒术,翻来覆去都是“四书”“五经”之类,客观上也加剧了应试教育环境的形成。几千年下来,可以说,应试教育已经融入到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去了,根深蒂固。在这样一个传统文化的包围中,高考制度只能无辜地背了黑锅,成为干夫所指的罪魁祸首。
第二,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匮乏,导致高考成为—个社会问题,也促使应试教育愈演愈烈
我国现在还是一个不成熟的经济社会,国力有限,因而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对我国的人口来说还是相当匮乏的,无法满足广大人民对高等教育资源的渴望。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期望与日俱增,高等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就显得更加突出,导致高考竞争越来越激烈,逐渐演变成一个社会问题。供需矛盾的激烈,是应试教育环境存在并愈演愈烈的一个客观因素,也是高考被认为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从而引发诸多弊端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我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单一,造成高考制度的不堪重负和应试的火热。目前我国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主要方法就是高考。
任何一种选拔制度都有弱点,高考也不例外。高考主要是通过笔试的方式依照分数的高低来选拔人才,这就必定有其局限性,因此需要其他的选拔制度来与高考制度相互弥补。不同的选拔方法选拔的侧重点不一样,选拔的要求不一样,选拔的人才也不一样。而现在社会把选拔各种不同类型人才的重任全推在高考身上,没有建立其他选拔制度作补充,致使高考制度要用自己有限的能力来承担所有的任务,这是它无法承担的,当然就会产生各种问题了。虽然现在也开辟了一些其他的选拔制度,如保送生制度、特殊专业的单招等,但选拔的面太窄,作用有限,因此,还需要探索其他选拔制度。但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还没有建立,要建立其他需要诚信保障的制度,还有一定的困难。
第四,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缺陷,在中等职业教育上的重大缺失,导致了“千军万马走独木桥”情况的出现。虽然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但是不可否认,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不受重视的一个领域,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师资条件、软硬件水平,和普通高中相比都有着不小的差距,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效果不尽如入意,再加上职校的就业形势不是很乐观,愿意上职校的学生也就越来越
少,都纷纷涌向普通高中的大门。如此恶性循环导致中等职业教育的萎缩。可以说,中等职业学校的社会分流功能的弱化,客观上也加剧了高考竞争的激烈。第五,社会就业看重高学历的不良倾向,也为应试教育无形之中开拓了市场。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提倡高学历本是无可厚非的事。但是一旦将学历作为选拔人才的至高标准,盲目地追求高学历,不但不能达到提倡高学历的目的,还将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造成人才的浪费,现在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就业难就是一个例证。为了拥有高学历,在中国当前的情况下,只能通过高考来实现。为了在高考中胜出,考生们也只能加入到应试教育的行列了。第六,学校和社会对高考目标和中学教学目标的简单同—化的错误认识和做法也是—个因素。
中学教学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其目的是要让中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生存能力,为其今后发展打下基础,而高考是高校面向部分学生的选拔性考试,它的目标标准和中学教学目标有着根本的不同。而且,高考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评价中学教学质量的参照标准。因此,用高考来指挥中学教学是行不通的,也是错误的。而现在的学校和社会把高考目标与中学教学目标错误地同一化,简单地将高考等同于中学教学的目的所在,将中学教学的最终落脚点定位在高考,并且功利地将高考升学率当作是评价学校好坏的唯一砝码。在此情况下,应试教育无法拒绝滋生。
另外,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习惯思维,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负担,助长了应试教育的气焰。在他们的观念里,子女考上一所好大学就是成才了,有出息了。高考在他们眼里附带了诸如身份、地位、前途等一系列本不应由其承担的东西,被异化成了一场名利游戏。
纵有千般不是,确有万般无奈,高考制度此时正是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之中。公正客观地讲,高考制度是现在唯一的、最公正的、又适合我国国情的选拔制度,要彻底取消高考制度是不可能的事,尽管它在某些方面还有不合理不完善之处。因此,面对所谓的高考弊端,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口诛笔伐,而是要认真分析,看清问题,努力减少高考可能存在的消极作用,尽可能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唯此,高考制度的改革之路才会明朗,改革成效才会显著
首先,应试教育并不是因为高考才出现的,而是我国传统文化积淀的产物。中国的考试制度由来巳久,隋朝就开始可去考试。
First of all, exam-oriented education not because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 to appear, but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product.China's examination system origin have long, the sui dynasty began to go the exam.第二,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匮乏,导致高考成为—个社会问题,也促使应试教育愈演愈烈
Second, our country's higher education the lack of resources and lead to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 become-a social
problem, also prompted takes an exam the education intensified第三,我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单一,造成高考制度的不堪重负和应试的火热。目前我国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主要方法就是高考。
Third, China's talent selection system of a single, cause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 system overwhelmed and hot of
passing the exam.At present our country higher school selects talented person's main method is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第四,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缺陷,在中等职业教育上的重大缺失,导致了“千军万马走独木桥”情况的出现 Fourth, China's education system has defects, i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the major flaw, led to “an army go
wooden bridge” the appearance of the situation
第五,社会就业看重高学历的不良倾向,也为应试教育无形之中开拓了市场。
Fifth, the social value of high employment bad tendency, also should try education aeriform in development for the market.第六,学校和社会对高考目标和中学教学目标的简单同—化的错误认识和做法也是—个因素。
Sixth, school and society to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
objectives and the middle school teaching goals with the
simple-the wrong cognition and practice is also-a factor.纵有千般不是,确有万般无奈,高考制度此时正是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之中。公正客观地讲,高考制度是现在唯一的、最公正的、又适合我国国情的选拔制度,要彻底取消高考制度是不可能的事,尽管它在某些方面还有不合理不完善之处。因此,面对所谓的高考弊端,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口诛笔伐,而是要认真分析,看清问题,努力减少高考可能存在的消极作用,尽可能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唯此,高考制度的改革之路才会明朗,改革成效才会显著
The is not like, all is helpless,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 system as it was in such a embarrassing situation in.Justice objectively speaking,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 system is now the only, the fair, and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of selection system, thoroughly cancel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 system is possible, although it in some ways and not reasonable imperfections.So, in the face of the so-called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 defects, what we want to do is not court, but to careful analysis, see problems, try to reduce the negative effect of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 may exist, as far as possible to play its positive role.When this, the reform of the system of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 of the road will clear, reform will be significant
第五篇:高三作文对“高考标语”看法
2018届高三作文训练审题立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高考临近,某中学为鼓励高三学生努力学习,在校园中张贴了大量内容各异的宣传标语,如“天王盖地虎,全考985;宝塔镇河妖,全上211”、“每天增一分,干掉千百人”、“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等。这些标语引发了校内外各界人士的热议,有人认为这些标语的内容简洁有力,对学生是莫大的鼓励;有人认为这些标语的内容过于直白功利,会将学生的思想引入歧途;还有人认为学校教育理念和方法出现了偏差……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一)参考立意:
①学校做法值得肯定。在激烈的高考竞争形势下,学校借带有强烈刺激色彩的标语来激励学生,可以有效鼓舞学生学习,有益于学生备战高考。
②学校做法应批评。过于功利化的教育培养不出真正优秀的合乎国家和人民需要的人才。
③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以此立意写作,需要对标语中“干掉千百人”“战胜官二代”等透露出的仇视心理进行分析和批判,指出这种心理是不正确的教育理念。
(二)拟题参考
1.励志标语是鼓励还是功利? 2.理性教育,培养素质人才
3.充满激情的标语,是学生的精神毒药 4.鼓励需要尺度,引导在于方法 5.积极鼓励学生,合理拟定标语
——对校园标语内容的看法 6.勿以功利心,偷换上进意 7.跳入标语坑,误了学子身
8.最直白的鼓励,最纯粹的期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