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鬼子来了观后感
《鬼子来了》观后感 再看这个影片之前,我对这个电影的了解仅局限在它是被广电总局禁播的一部中国人拍的抗日战争时的影片。因为其特殊性,我一直对这个影片“耿耿于怀”,想一睹为快。而法国《新观察家》中“没有一丝一毫相似于迄今为止来自于中国的任何一种创作特点,它是一部迎刃而上的电影”的评价,还有姜文本人:“我描绘了人类的误解与爱恨,恐怖与死亡”,让我对这部电影更加期待。
在电影课上老师放映之前,我一直在想象这个影片中的故事情节,大概是鬼子入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伟大国民不甘区区弹丸小国侮辱,愤起反抗„„然而我知道,一部被禁播的抗日影片绝不会如此简单,事实也确实是这样。这部电影所变现的东西,绝不仅仅是鬼子的残忍与丧失人性,也绝不是我们印象中的中国人民对于自己家园的浴血维护。第一遍的时候,我看到的更多的是抗战胜利后接收官员的“义正言辞”,英美代表口嚼了口香糖的“飒爽英姿”,还有任鬼子挥刀杀害的村民和被自己人下令斩首的马大三,当然,我会忘记影片末尾莫名其妙出现的那头猪和那群欢快的旁观者吗?更进一步,或许还有观看电影的欢快的同学!想到这儿我难道会告诉你我想到了我们民族的脊梁——鲁迅先生(也许用战士来称呼更合适,不过我还是用一个更文艺的词来称呼罢)吗?而我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姜文大导演片子国内禁播,鲁迅先生被御封中华民族的脊梁,其文“弥漫”国人教科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难道真是广电总局口中所说的“其电影没话了日本人,过分丑化了国人”?确实,当翻译官董汉臣被村民释放后居然给鬼子队长出主意让鬼子爽约,结果招来一句奚落:“我们日本人不像你们中国人那样不讲信用。”这句话对我来说真的是太刺耳了,但仔细想想,我敢说这句话似乎有那么一点点道理吗?
姑且让我先谈谈我对这个影片的印象吧。影片绝大部分是黑白画面,也许这是在渲染观看者心中的那种悲凉情绪吧,与最后的那大三人头落地、含笑而死的彩色画面的鲜明对比,更能让人“浮想联翩”吧。这个影片我之后看了很多遍,每次都会比以前更理解一点。因为影片中满是让我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例如,影片开头的那个“我”,他的出现仅仅是作为这个影片开始的印子,还是有更加深刻的寓意?这难道也是电影的一种风格,荒诞派艺术风格?每个荒诞艺术都会给人以最为深刻的自省与反思,都是对我们最为痛心的追问,这个也是吗?再让我啰嗦一下影片中的部分情节吧。二拨子娘台词:“日本子来咱们村都八年了,八年了咋的,他八年了他敢动我一根汗毛?我行的正,走的端,我走到哪他都得高看我一眼。” 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烧杀抢掠八年(或者更久,我会提九一八吗?),犯下滔天罪行,影片却借二拨子娘之口说日军对自己秋毫无犯,以我个人拙见,这还真是美化了日本侵略者。我们没有经历过那段命如草菅的日子,但我们的爷爷奶奶,那些在抗日战争中流血牺牲的中国军人,听到二拨子娘的这段话,他们会作何感想?会不会像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一样,像把尖刀直插入他们心脏!姜大导演,本人才疏学浅,是在不明白这是何意,我也绝不会想到你这是在刻画中国人愚昧麻木的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还有,鬼子来到村子后,与村民一起喝酒唱歌,百姓们感激不尽,日军与村民亲如兄弟,并有“今儿我高兴,不单是冲这几车粮食,主要是冲皇军给了我们面子”等台词,这个,以我学到的历史知识跟我这些年来所形成的价值观、认知观,我是绝对对此不认可的!严肃一点,我会说,这严重违背了历史,是对历史的扭曲!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想到了小泉纯一郎与靖国神社。无论我对这个影片中的部分或者大部分的内容并不认可,但据我上网得知,这部影片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的,除去中国。因为这部影片确确实实用一种让人感觉非常不舒服的方
式,表现了姜文导员所想表现的核心思想。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只要有土地,我就可以听其、任其。中国的农民是淳朴而且安于现状的,他们被诸多的势力欺压了两千年,形成的秉性却温顺贤良,两千多年以来的封建思想已经深入国人的骨髓,习惯了被压迫的老百姓已经对于尊严的事情麻木了,为了生计这样的眼前利益而过分乐观的活着。小镇上唱曲的在集市上宣扬着皇道乐土,教育众人中日“八百年前是一家”,村落里老百姓见了鬼子一口一个“森塞”的叫着。固执的不肯杀人的村民们为了结果被俘的鬼子,费尽周折请的一刀刘,在封建时期,作为慈禧身边八大臣刽子手,竟然得到的结论是这鬼子命不该绝。自己人可以很痛快的杀,对于侵略者却得出这样的结论,并最终同意了鬼子用人换粮的建议。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这部片子的结局是挂甲台整个村落在大火中消失在鬼子的屠刀下,而国军的抗战将领又让斧劈日本战俘的三儿受戮于已经被俘的小鬼子。这就是中国人的悲哀。为什么这样一个国土辽阔人口众多的民族被一个岛国践踏了整整八年,这部片子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很多时候,不是别人的凶残和强大,而是我们自己的愚昧和自残。阿Q精神是国人悲哀,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应该回到战国时代,重塑团结凝聚的精神,需要风萧萧兮易水寒,将士一去不复还壮举!
现在我还是不明白那个“我”到底代表着什么,但是,我似乎已经接近看到了这部影片的本质。他是在鲁迅先生之后,重现了国人的麻木不仁,就像鲁迅所说的,“中国的老百姓,向来不惮于反抗的。只要你给他们地种,让他们活,他们就像陷入沼泽的人,只要鼻子还露在外面,能喘气,就不愿意动一动。中国人,只要做稳了奴隶,就知足了。真是万劫不复。” 他在深深地刺痛我们的神经,不仅仅是在过去,也包括现在,我们仍然没有摆脱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和两千年的封建制度所带给我们精神上的禁锢,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国家,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在讲明历史的时候,也在反应着我们的现在,还会昭示着我们的未来!
第二篇:鬼子来了观后感
鬼子来了观后感
篇一:壮士何所憾
——《鬼子来了》>观后感
高二(2)班 顾若阳
人生五十年,如梦亦如幻。有生方有死,壮士何所憾!——《敦盛》
这首歌是《鬼子来了》中日军军官野野村在海边高歌的那首,更为人所知的,这是日本战国枭雄织田信长最爱的代表诗。讽刺的是,高歌'人生五十年'的信长公享年只有 49 岁。这首歌本是枭雄的悲凉写照,却同样讽刺的,成为将日本农民变为残暴愚昧的'武士'的教科书典范。
影片中,野野村面朝大海,上身赤裸,仰天高歌,'人生五十年',他在唱什么?他在悲或是感慨什么?战争的失败?也许的确是。而作为观众,我们在这首悲歌中悲的是什么?也许是人性。
野野村不是一个坏人。他骑着小马,带着他小队的士兵及演奏乐团,从村里经过时,孩子们开心的朝他笑,他挥动着双手,得意洋洋,变戏法似的变出糖果来,换做以前我认识的什么大佐小佐,总是变出戏法后不给孩子吃,戏弄小孩,然后哈哈大笑,而野野村不仅很厚道的给小孩子糖吃给两个钱,还拍拍小孩子的头,好不喜欢!来回虽不能称秋毫未犯,但也是一片喜悦气氛。接到任务后,与身边士兵,像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赤身跳下海,十分活跃的游泳。在我看来,他是一个内心积极,心灵朴实还有些小资的可爱家伙。就是这么一个本来可爱的日本农民,却亲手砍死了那名他最喜欢的天真无邪的小男孩儿。在那欢庆喜悦又有点耀武扬威的音乐声中,成就了血淋漓的杀戮。人性败给了兽性。兽性又从何来?来自军国主义,来自武士道,来自对那绝对权力的屈服。
已经明治维新过,强盛了的日本,国内的农民尚且被屈服更何况这个在专制传统下的中国农民呢?一刀刘,二脖子,马大三,四表姐夫,五舅姥爷,六旺,疯七爷,八婶子不是更加愚昧?如果说日本农民是假武士真狗的话,那中国农民就是任人宰割的猪,只是表现形式的不同,本质上是如出一般的愚昧奴性。先不说挂甲村的村民,马大三两进城都有一伙唱戏的,第一次是'皇军万岁,东亚共荣',第二次变成了'民族抗日,杀光日寇',谁是主就唱什么,如同行尸走肉,再如马大三行刑时,只有高少校一个人在那里眉飞色舞,俩美国 大兵也许听不懂,漫不经心就算了,同是中国人的市民,村民,没有一个人敢为,想为马大三说一句话,评一句理,倒是猪从山上掉下来,又从士兵胯下钻过引起他们的哄堂大笑,多么荒谬、讽刺!他们的麻木,冷漠,'笑',犹如鲁迅笔下的看客们,如出一辙。民主革命几十年,这种愚昧从未改变,为什么呢?国家本质并未改变,依旧是一个绝对权力主宰的国家。百姓怕,傻,麻木,要活下来,只能不说话,只剩下低级趣味的恶俗和丑陋。不仅几十年未变,时至今日一直未变。幸灾乐祸的人总是不占少数。
绝对权力的屈服之下,其实就是影片中那个耐人寻味的'我'吧。
马大三刚开门,黑漆漆的枪口顶住了脑袋,'把眼睛闭上'.死亡离马大三还很远,可他一动不动,连瞧一眼的>勇气也没有。'我'留下麻袋,还没等马大三冲出门问个明白,一把刺刀捅破了窗,马大三立刻又吓得呆若木鸡。马大三问'我',那出了事,我找谁呀?'我'答曰‘你!’
就这么'我''我''我''你'几个字,似是答非所问,但细细分析,村民马大三只能盲目服从,有问必答,没有知情权没有提问权更没有反诘权。《鬼子来了》将抗日主题变成了背景,主题则上升为人性与奴性,思想深刻的专制,绝对权力的屈从。
'我'是谁?我就是那个绝对权力,万物主宰!日军将士穿上军装那一刻,便成了'我'的爪牙,'我'的奴仆,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与人性。'有生方有死,壮士何所憾?'死亡有什么遗憾的呢?唯有死亡是他们能选择的,能主宰的,视死为解脱,放下一切,布政使绝对权力专制下的无奈呢。肉体上的头掉了,换回一瞬间心灵上的头的苏醒,马大三这么做了。反抗了'我'.'他说好三十来取人,却放了半年,他要一辈子不来取,你还给他养活一辈子?啥事总听他们的,就不能自己给自己做回儿主?'马大三放了人又目睹全村被屠,一个人复仇杀向了日军,他狂吼,他长啸,他忍无可忍,他疯狂的如同野兽,他成就了他的主宰,他像驴一样的嘶,高少校对他破口大骂,'中华民族的美德在你身上已经荡然无存,你不配做一个中国人,更不配做一个人!',而他却恰恰成为了一个'人',一个能挣脱'我'的奴役的人,下场自然无比凄惨,当小三郎的刀将要垂下,他桀骜的向后看去,嚣张、坦荡、愤怒、轻蔑,他从一个胆小怕事的中国农民变成了一个英勇的反抗者——'人'.刀下,头落。影片又黑白变成了彩色,血一般暗沉的彩色,这是愚昧的农民变成'人'的转折,他变成了一个'人',头在地上。头在地上,笑了一下,含笑九泉,自在,快活,自由,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遗憾呢?壮士何所憾!
壮士何所憾!
篇二:鬼子来了观后感
我的主流价值取向
'>宪法规定公民有出版的自由,但政府有不让你出版的自由'
——韩寒
'审委会认为:影片没有按照电影总局《关于合拍片鬼子来了》立项的批复》(电字【 1998 】第 302 号)中的意见修改>剧本,并在没有报送备案剧本的情况下擅自拍摄,同时又擅自增加了多处细节,致使影片一方面不仅没有表现出在抗日战争大背景下,中国百姓对侵略者的仇恨与反抗,反而突出展示和集中夸大了其愚昧、麻木奴性的一面,另一方面,不仅没有充分暴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反而突出渲染了日本侵略者耀武扬威的猖獗气焰,由此导致影片的基本立意出现严重偏差。
影片片名必须按电影局多次要求重新选择。
影片须认真修改后,重新报请审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审查大本营
在认真学习了广电总局的相关文件后,我不得不对姜文同志主演、主导、主编的《鬼子 来了》提出些许中肯的意见。
一、众村民审查花屋小三郞、黄汗臣时,竟还拉起了帘子,生怕被见到,表现出我中国百姓一开始就惧怕日本侵略者,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茫然无存,针对侵略者,我们要坚定不移、统一思想、高举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后来诞生的毛泽东思想,坚决斗争,绝不姑息。
二、马大三杀了鬼子,本应是大功一件,少说也是抗日英雄,有条件的本应召开相关发布会,通报表扬,论功行赏。凉村中无条件也罢,竟演的村民都躲着他,实在是敌我不分,村民如此愚昧麻木,大大丑化了中国人。
三、一刀刘是个人物。感叹一句'毁于一旦'便走人,充分表现了他对侵略者并不具有抗争精神,只会举起屠刀杀自己人。
四、中国的劳动人民勤俭、质朴,本应具有大无畏的反压迫、反奴役精神,片中竟为六车粮食与日本侵略者载歌载舞,实在可笑!背离了我国传统民族观,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五、国民党军官称'只有国军才是投降日军唯一合法的接收者'严重歪曲了历史,全片中没有出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且马大三由日本军官执行死刑的结局甚为不妥。
六、影片中情色、暴力、野蛮镜头频繁出现,会危害广大青少年。频繁吹奏日本军歌,为日本军国主义造威造势,严重刺伤中国人民感情
……
总结 : 姜文之作《鬼子来了》立意独特,视角新颖,人物形象颇为丰富,但全片充斥了脏话、暴力镜头,且过于丑化中国人民,宣扬军国主义,与主流价值观相左。
中国人民具有反压迫、反侵略、反奴役的传统革命精神,同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夺取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毋庸置疑的既定历史。
篇三:鬼子来了观后感
水火不相容
—— 观姜文《鬼子来了》
高二(2)季风泱
姜文的电影我只看过《鬼子来了》与《让子弹飞》,两部电影共同特点即是:过瘾。
极度简洁有力的开头、一波三折的发展、发人深省的结尾,导演无法忍痛割爱再剪去一分钟,构成了这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鬼子来了》。
在讨论姜文想表达的主旨之前,先解决一下片中出现的几个问题。它们算不得剧情上的问题,而应规作表现手法的一种。
首先是贯穿全片的'我'的身份,可以说,没有'我',就没有《鬼子来了》。由此看来,'我'的地位是基石般举足轻重。但是'我'的身份始终是个谜。不妨来看看姜文如果把'我'换成'他'会如何:鬼子和翻译被送到马大三家,是谁?他!出了问题找谁?他!村民们乱作一团,和五队长交涉无果……剧情依旧会照着情理之中预料的发展,与之前别无二致。再加上'我'在往后的情节中再无正面出现,可见,'我'的作用是引出>故事,因此没有必要纠结他的真实身份。
另一点是一刀刘砍头失败情节。就算普通人,对准头劈下一刀,对方绝不至于毫发无伤,更何况是刘爷。从花屋和董的表现来看,却是真的安然无恙。排除影片没有交代他们暗中练过铁头功以外,那导演绝对是刻意为之,不存在没砍好这一说法。相反,它通过荒谬的夸张的手法,把侩子手只杀中国人(旧时清政府)、不杀侵略者(董虽然是中国人,却属日军)的寓意表达出来。
在对待两名日军俘虏的问题上,挂甲台村民和刘爷极为相似。
马大三他们对待被俘二人如何?那是相当的好。又是包扎又是给吃白面的,除了行动受到限制外,生活水平是超过村民的。马大三问六婶借白面一段,他威逼利诱,直到'借一还八'对方才松口。很明显,六婶是冲着放高利贷的汇报而去,那马大三呢?他安得什么心?自然是保全自己。无故摊上两只烫手山芋,送不走杀不了——三十那晚人家来要人不成咋办?到时候倒霉的还不是马大三自己?说是害死全村人,真正让每个人或肯给白面或肯帮忙挖坑的,还是全村人中的自己。为了能交差,就得保证那两人活命,活命得吃饭,它只吃白面。方法很简单,同样也是唯一的——借白面。送饺子那晚,众人面露喜色,这不是特别加餐的善意,而是终于要摆脱一件麻烦事的欣慰感。
只是请神容易送神难。
众人脸上阴霾重现。这两人,怎么解决?在探访五队长无果的情况下,杀了是最简单的办法:侵略者杀之不足惜,活着吃喝拉撒忙活人。只有一个问题:谁来杀?谁也不想脏了自己的手,这点可以从鱼儿和六婶的争辩中看出,没人愿'怀鬼胎'.马大三也不想,所以把他们养活了半年。再没比这更糟糕的了。日久生情即使在敌人之间也是适用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花屋提出换粮食,众人喜于形色,有一种>投资有了回报的满足感。在随后的联欢会中,因为日军送来的粮食,打破了村民对日军的最后界限(之前六婶说'八年了,他们没敢动我一根毫毛'),竟称兄道弟、纷纷献丑表演起来。
他们与日军常年相处,尽管平日里被踢被打,鸡鸭被抢,但日军没有大规模屠杀麻痹了他们的神经,与日俘二人半年相处模糊了他们的视界,日军送的粮食,彻底冲昏了他们的头脑。
侵略者永远不是布施人,受害者从不会真正得到恩惠。如果村民们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尽早把两人'处理了',那么便不会任人宰割遭受大屠杀了。
若说花屋也是日本农民,董也是中国人,怎能杀害?我会答:参军杀人前就要做好相应的觉悟,因为'人类不能自相残杀'而放过罪恶之人才是更大的罪过。
若问村民手无缚鸡之力怎么与日军抗衡,答案是村民不是军人,自然不能正面作战,他们要做的,是对侵略者毫不仁慈,决不妥协,否则,鬼子永远不会离开。
篇四:鬼子来了观后感
可恨可悲
—— 观《鬼子来了》有感
陆孝康
看完本片后,首先让我疑惑的不是本片的神秘人物'我',而是本片曾在大陆被禁播的理由。无从下手时,我回顾了一下剧情。
主人公马大三生活在河北名为挂甲台的小村中,一夜自称是'我'的人送来了两名俘虏,一人为花屋小三郎,另一人则是翻译官董汉臣。接着村子里的人先有照看等待年三十'我'将两人拿走,后又因'我'的杳无音讯,众人不断商量着处理方法。他们尝试了活埋、请人杀头等方法但都失败了。最后花屋小三郎愿意承诺用粮食来交换自己。不久他们就与日本队 长酒冢达成协议,几车粮食运抵挂甲村。日本海陆两军在村中联欢,不过中途情况由队长与六旺的对话开始发生巨大转变,日军开始屠杀,除了去接鱼儿的马大三,其他人都死了。这是日军投降后的一次屠杀。后来马大三在一次卖烟卷时掏出了斧头,在缴械投降的日军中砍杀,被国民党士兵制服,花屋逃过一死。然而马大三最终却被国民党处刑,而执刑者正是花屋小三郎。
本片直到马大三死前都是黑白片,直到他人头落地,画面中才出现花屋交还刀的彩色场面。现在再仔细一想我一下子抓住了许多关键画面,首先就是七爷,他每次都会出现在众人相聚讨论的时候,他的唯一台词:'王八操的,我一手一个都掐巴死,刨坑埋了!'令我印象深刻也极为困惑。就说他出现的场景,以五舅姥爷为首的村民似乎在进行民主会议,实际上是各自明哲保身。五舅姥爷满口古文,思想中处处可见封建思想的病根。有人说村民善良地对待日本俘虏是传统美德。我看这是是非不分,每个村民都知道日本人的所作所为,却依然优待这位俘虏,这是麻木和愚昧。在战争年代,特别是对侵略者,人道没有问题,但固守'仁'的思想不分状况,这才是令人气愤的。而七爷看似亢奋,实质上是敢作敢当,十分清楚同情和可恨的区别,在侵略本身这个大恶身上应该可恨,更何况是一个士兵,根本没有'仁'可言。如果只是日本兵的无辜家属,那还可以理解。
再说马大三假称自己活埋了两个俘虏,遭受冷漠这件事。首先让我想到了什么,依然是明哲保身,就像是那个国民党军官一样,他怕自己弄脏了手,实际上他根本就不敢去承担这个责任。众人在屋中对马大三冷嘲热讽,反而成了窝里斗,这不仅仅是讽刺,还是一种可悲,我想起了柏杨说的:'脏,乱,吵,三个中国人在一起就成了一只猪。'就在这里,斧头出现了第一次,第二次再出场时就是村民们死后,马大三挥着斧头去砍日本兵了。难道只有当自己的亲人死了才能觉醒吗,那么日本人要进行多少次这样的屠杀,才能让几个中国百姓觉醒呢?明明一个人可以做到的,几个中国人在一起就耽搁了近半年。这一点与五舅姥爷在联欢会上说的一句话也是十分恰合,他说:'你们日本人唱歌都是一起唱,我们都是单的……'我们不仅唱歌适合单的,做任何事都要单的。我们知道团结,却不知道怎么团结。
在本片中胜利者并非国民党,并非中国,而是日本人,他们抓住了我们民族的弱点,正如片中两个日本士兵在挂甲台要吃要喝一样。在几千年的封建束缚下,我们变得圆滑,变得懦弱,圈在中国里养永远不知道,被侵略了才能发现自己思想的劣根性。
最后我还想谈谈自己,在看本片时,当看到日军与挂甲台村民联欢时,我竟然还担心七爷拿枪打破这所谓的和谐。这说明什么,说明至今,至少还有我的遗传因子中还存在民族的劣根性。为了明哲保身,为了'仁',我们失去了尊严。可恨可悲,可恨可悲。
篇五:鬼子来了观后感
相信很多人在看完这部名为《鬼子来了》的电影后都会感叹姜文的惊世才华,无论是他的表演天份,还是导演艺术,都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完美诠释,足以让人击掌称妙。
黑白的画面,精妙的语言,富有特色、对比强烈的音乐,喜剧式的黑色幽默,姜文用它独特的思想和视觉为我们再现不堪回首的岁月,把我们拉回记忆深处,直面'惨淡的人生',反省国民的愚昧和本民族的劣根性。那时的我们犹如迷失的羔羊,一心寻求觅食的生存之道,而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不得不说影片的独特和高明之处,姜文一反抗日题材的套路,少了一味的沉重、痛苦,让本来沉重的故事变得生动有趣。姜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切入影片主题,用近乎荒诞的纪录片风格的表现手法呈现给我们一个新的世纪印象。没有浓烈的硝烟战火,没有悲壮地浴血奋战,更没有浓重的'说教'意味,整部影片下来是由轻松转到沉重,直至给人以猝不及防的当头棒喝,重重的一击,带给我们的是无以复加的震撼!我们无法不自省,不重新审视历史,直面现实。
鲁迅先生说'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自是精妙深刻,然而姜文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把像马大三这样的一群普通民众置于历史的枪口下,有挣扎、有逃避、有抉择,将人性的复杂展示的深刻全面,并将姜文自己的警示哲学寓于其中。
影片一开始就伴着慷慨激昂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军舰进行曲,骑马路过的日军给周边的孩子发送糖果,表面'和平'的'大东亚共荣圈'看似平静的>温暖,却埋藏着深深的暗涌,让人感受莫名的不可抑制的欲望和张力,很好地表现了日本的野心,同时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接下来,影片用一个从未露面的'我'拉开故事的序幕,即使影片对'我'的身份未作明确说明,但当'我'用枪指着马大三将一个日本鬼子和翻译官交给他,让其代为看管审问,并威胁他说如有差池,全村人性命不保的时候,但凡是中国人大概都能揣度一二。我开始思考这个'我'的处事哲学——过于激烈的方式,未免有点草率的决定,他如何能够将那样的两个人交给在日军包围的'挂甲台'小村庄的一介草民马大三?!于是以马大三为中心的'挂甲台'村民开始了惊慌失措的生活。不知道姜文在这个细节的把握上隐藏着怎样的深意,但至少不是歌颂······觉得有一种更恰当的方式来发动民众共同抗日?
紧接着,影片用大量的篇幅来讲述马大三以及村民与花屋、翻译官的周旋沟通。他们对两人先是尽心尽力地照顾,几乎费尽心力。几经危难,村民们才做出艰难的决定——将二人杀死。而这个重任落到了马大三肩上。到这里,姜文对人物的心理做了细腻绝佳的诠释,恐惧、害怕、挣扎一一展露无疑。
有时候,善良与愚昧只相差一步,正如伟大与可笑只相差一步。现在觉得'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这真是不变的真理!马大三陷入了一个道德困境,因为在他看来,这也是两条活生生的值得敬畏的生命!他难以下手!事情发展到最后,居然是村民集体把花屋和翻译官送回日本军营!姜文在这里用了鲜明强烈的对比:曹长对花屋的归来怒不可遏,这是日本军人的耻辱,日本人宁死也不应做俘虏!至此,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表现到极致。在这之前花屋刚被送到挂甲台的时候也是一心寻死,也表现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
痛心的是,中国人似乎并不是很懂何谓民族主义,敌我对阵。是的,在他们看来,那个交给他们花屋和翻译官的'我'和鬼子没什么差别,一样的可怕,他威胁到了他们平静的生活。生存才是正道!只要能生存,其他便微不足道。他们的世界那么小,简直无法称之为梦想的梦想小到仅仅只是有足够的粮食,然后活下来,微小而可笑。想要触到的天空这么低,努力踮起脚尖,却依旧遥不可及……善良淳朴的人性面临蛇一样狠毒狡猾的日本鬼子变得那么愚蠢可笑!鲁迅说:'最大的悲哀是,梦醒了,却无路可走',不禁让人心生怜悯的同时深深叹息。中国人总是给人以仁慈宽厚的印象,我们自允为'善良',而敌人却只知这是我们的'愚昧',或许在他们看来甚至可笑。
他们以为曹长送来粮食,即将有稍微富足的生活。他们饮酒联欢,快乐歌唱……中日友好和平相处?一切只是妄想!全村的人还沉浸在欢乐自足中,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什么事的时候都化作喋血的罂粟,凄哀地绽放……鲁迅先生说'欲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真是一语中的!马大三因为去接鱼儿而有幸逃过一劫。终于开始觉醒了吧?!他要复仇。闯进关押日本俘虏的营地刺杀花屋和那些欺骗他们的日本鬼子!原以为多少可以泄泄愤,而姜文却不给这个机会。
吴大维饰演的国民党军官一出场就给人以嫌恶之感,跛足的腿,满口怪怪的台湾腔,不知道姜文在这里是隐喻什么,而我觉得这不只是身体上的残疾,更是心灵上的残疾,而吴大维代表的不只是他自己,更是那些不懂得敬畏生命,视生命如草芥的可耻之徒!
刀落人亡。一片唏嘘。最后的最后总算觉悟了,马大三的人头在地上滚了几下,屏幕一下由黑白变得鲜红,血色充盈,马大三眨了眨眼睛,笑了。谁都知道这是无奈的笑,这是苦笑,笑自己,也笑他人。看看这个世界有多荒诞癫狂吧!悲怆凄凉的音乐响起,无论是谁都感到凄凉。在最后一刻,马大三是否觉得自己很傻很天真?或许吧。残酷可怖的现实撕碎了国人残存的>幸福幻想。
若说我们的国民很愚昧,可他们似乎又很聪明。姜文对人性的挖掘真是深刻!看六旺对日本鬼子的卑躬屈膝,再看他明哲自保的生存哲学;刘婶对马大三盛气凌人的指责和说教,再看她对军民联欢的兴奋,连'老脸都不要了''也要唱一曲';那道旁的说书人见鬼子来了唱'睦邻友好',见国民党来了变改唱'抗战八年'······什么叫'审时度势'他们似乎也是深谙其道。这真是足够讽刺的了!当马大三被判处死刑的时候,众人围的水泄不通,并不是表示哀痛或是抗议,而是兴高采烈地观战看戏。姜文再次凸显他的细腻、独特,当那个为了'看戏'的村民而从坡上不小心滚下来的时候,我们只能无奈痛心地摇摇头,对于马大三的仰天长啸他们置若罔闻,没有丝毫的同情和怜悯,只有'看戏'的热闹和满足。人性的漠然与无知竟可以到这般田地!而我们,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纵观整部影片,真正的智者只有一个,就是那个不停叫嚣的疯老头子。他爱憎分明,知道怎么正确对待敌我。当众人商议如何保护花屋和翻译官的时候,只有他声嘶力竭地喊道:'我一手一个掐巴死俩,掐巴死俩';当村民们兴高采烈商量去日本军营换粮的时候只有他依旧坚持:'我一手一个掐巴死俩,拧成麻花,刨根埋了!';当众人和日本军民饮酒联欢,唯有他挣扎着起来,打响了抗击小日本的第一枪。这个看似疯癫的老头其实是大智若愚的智者,真正清醒的似乎只有他一个。只遗憾没有多打倒几个日本鬼子!
我相信,几乎所有的观众都愤然,扼腕叹息,为何在鬼子进村的时候为什么不来一场畅快淋漓的厮杀,浴血奋战,刀光剑影,纵是血洒疆场也比终日心惊胆战,奴颜婢膝地苟活来得强!然而,姜文知道那个年代的民众心里,他借用军营曹长的嘴说出:'中国人崇信好死不如赖活着,怪不得那么大国家还要当亡国奴。'想来有点过了,但却是痛惜的事实······这可能是特定时代的民众心理,或者,求生存本来就是人的本能。但,迷失的羔羊,何时才能清醒地辨认方向?
《鬼子来了》除了思想主题上的深刻性,语言和配乐方面也尤为突出。地道的河北唐山话、日本话在影片中交汇,给人以听觉冲击;配乐方面,运用蓬勃激情的略带欲望和张狂的日本军国主义的军舰进行曲和空灵优雅的音乐,对比鲜明,耐人咀嚼,在表达人物心理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
无论是对国人、'共军'、还是国民党、或者日本鬼子,姜文都赋予每一方以鲜活的的性格和思想,刻画的入木三分,让人印象深刻。即使是在今天,我们依旧能在影片中感受、思量那段所有中国人都无法忘怀的惊心动魄的岁月······
篇六:鬼子来了观后感
解构仪式,反思战争
跟着学生又一次重温了姜文的《鬼子来了》,我有了一点新的理解。
首先,这不是'伟大的抗日'电影。你要想从中寻找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徒手撕鬼子的意淫的快乐,恐怕你会失望。电影讲述的恰恰是封闭的挂甲村的村民羔羊似的被鬼子屠宰的血腥和残忍。日本天皇发布投降诏书后,酒冢猪吉命令部下一个都不放过,屠戮挂甲村的情节,把这种血腥推向了高潮。此外,影片中,你看到的还有村民对待鬼子的'仁义',非但没有杀掉俘虏花屋,还把他藏在地窖里照顾了半年之久。你还能看到翻译官董汉臣的摇唇鼓舌两面三刀,五舅姥爷的摇头晃脑满口仁义。你甚至还能看到村民为了自保心怀鬼胎。这一切你在其他抗日电影中都是看不到的。想要感受打鬼子的快乐,你得去看《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在那里,什么人间奇迹都会发生,在那里,影视基地里导演编剧的想象力丰富到爆棚。
其次,这不是'复仇英雄'的电影。虽然影片不止一次地讲述了复仇——鬼子为了报复八路抓了他们的士兵,血洗手无寸铁的挂甲村民;马大三为了报复鬼子杀了乡亲,砍杀手无寸铁的俘虏;国军为了惩戒扰乱接管大业的败类,就地处决了马大三……但是在这里,你看不到复仇的正当,因为拿武器的一方对着手无寸铁的一方的时候,正当的复仇是不存在的(哈姆雷特不忍心背后刺杀正在祷告的克劳狄斯,尽管后者十恶不赦;乔治奥威尔不向一个正在提裤子的法西斯士兵开枪)。马大三也不是'英雄',他只想跟小鱼儿过好日子,他很懊恼八路带给他的麻烦,他从鬼子那里弄到粮食时点头哈腰,他砍杀鬼子时跌跌撞撞毫无英雄气概,倒像是失去理智的疯子,他被处决时没有呼喊>口号,只是驴子般的喘气嚎叫。
我认为,这是一部解构仪式,反思战争的电影。影片多处呈现了意味深长的仪式——鬼子的军乐队、刽子手刘爷杀人前的表演、五舅姥爷的审问鬼子,国军惩治汉奸董汉臣……而最令人惊心动魄仪式的莫过于处决马大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国军以脏了自己的手为由,竟然让已经投降的日本人来行刑。于是,被马大三等人照顾半年的日本人花屋举起了屠刀。当马大三被砍下的头颅滚落地上的时候,他的双眼定格在一场武士刀交接的仪式上,然后在一片血红之中,合上了双眼。影片为什么要呈现这些仪式?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让罪恶与恐惧合理化、正义化与美化。鬼子军乐队反复吹奏的是《军舰进行曲》,为侵略呐喊;刽子手刘爷的表演是掩饰内心的恐惧;国军开公审大会,处决汉奸和马大三,又何尝不是为其抢占抗日成果而涂脂抹粉?
我注意到,影片在上述仪式之中,有意地加入了一些滑稽的情节和人物来解构这种仪式。如伴随着鬼子庄重的军乐队吹奏的军乐,是一群哄闹的孩子和屁颠屁颠满口'塞森'的村民;国军在处决马大三的时候,出现了一幕母猪奔突的场景。于是,一方面是野蛮的侵略和屠杀,一方面是愚昧的哄笑和热闹,或者说,村民愚昧得越欢天喜地自高自大,鬼子杀得越得心应手自信满满。影片就这样解构了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取代的是'军民'(日军和村民)同乐喝酒唱歌;影片解构了对鬼子入侵屠杀村民的愤怒,取代的是痛入骨髓的深层反思——村民何以被鬼子蔑杀?杀得如此轻贱?在马大三被砍头的时候,两个说书人道出了部分真相:'多好,回去写两出拿人的段子。'相比较日本人举起的屠刀,他们举起的却是看不见的匕首。在与鬼子的斗争中,厮杀最残忍的往往是中国人自己!在这样的解构中,影片把焦点从对鬼子侵略的国仇家恨转向何以被侵略的深层反思;把战场上的争战转向内心的争战——面对外族侵略时是选择抗争还是选择吃饭。马大三在地窖里道出了真相:'啥也没吃饭重要。我不是队伍上的人,我没掺和过你们的事。你们该咋来咋来该咋走咋走,别跟我这儿闹腾……'
在这里,挂甲台的村民对待日本鬼子有着他们的思想和逻辑。他们'没杀人,不杀人,杀不了人',他们谋求的是粮食是生存,就像这个屯的名字'挂甲台',挂甲归田。最后马大三没有杀掉花屋,而是把他藏在废旧长城里,也并非出于仁慈,而是'害怕''下不了手'(但谁能谴责这种不敢杀人的懦弱呢?)。国土沦陷,家园被毁的耻辱没有让他们选择你死我活的抗争,而是想方设法地活下去——就像这部电影的原版小说的题目《生存》。但是,当鬼子血洗挂甲台,击破了他们最后的生存梦想的时候,马大三拿起了复仇的斧头。马大三由一个生存的人,变成了一头复仇的兽。影片到这里明明白白地呈现了一个求生的懦夫转变成一个不怕死的野兽的过程。我想,本片对战争的反思就在这里。战争,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战争,无非是把'人'变'兽',在这里,不相信'人心都是肉长的',只相信'一手一个掐吧死俩';在这里不相信四言诗的契约,只相信'刨坑埋了'.影片结局,当殷红的血泅满银幕的时候,我有两个思考:
第一、当外族入侵的时候,求生存讲人心是不是一种懦弱?甘地领导被英帝国统治下的印度人民,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最终获得独立,是因为他的>对手也是讲'脸面'的民主国家;如果我们面对的压根就是'不要脸'的对手呢?如果这是一场以灭亡种族为目的战争呢?
第二、杀一个人是败类,杀一群人就是英雄;侵略者杀人是战争行为,战后杀人是犯罪行为;愤怒中杀人被处决,仪式下杀人是正义。不禁要问,谁是仪式的制造者和解释者?谁来界定何时可以杀人何时不能杀人?谁来给罪犯下处决令给英雄颁发勋章?
卡尔维诺在短篇小说《良心》里讲述了主人公吕基在战场上杀人无数也获勋章无数,却因为杀掉曾经侮辱过自己的仇人阿尔伯托被判死刑的故事,和影片有着意味深长的暗合:人类社会,多少罪恶在仪式下光明正大。
警惕我们身边的仪式,拒绝战争!
第三篇:《鬼子来了》观后感
新闻二班0801403104王 剑 夕
最后一抹色彩
——看《鬼子来了》有感
非常荣幸,与杨老师“口味相投”。在老师播放这部电影前不久,通过种种途径,看到了这个传说中“立场有问题”的抗日电影。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开始大笑,接着悲哀,最后堵心”。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感受,看了网上很多的影评,“英雄所见略同”。老师课上放电影时,没有字幕,这不禁令我大为着急,因为有很多台词,不靠翻译,大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意味,也就无法理解整个电影的感情,不能和我一样大笑过后,倍感悲哀。所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我就顶着“亿万人民”的希望回去拿回我们的有字幕版的片子。
不得不说,姜文是个有才的导演,《鬼子来了》是一部有深意的电影。也就是这样有才的导演到演出的这样有深意的电影,终招致“光腚”总局的“封杀”。有识之士纷纷扼腕。“墙内开花墙外香”,这样一部电影,只能采用特殊手段去国外参展,却一举夺魁,获得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及2002年日本“每日电影奖”最佳外语片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耻辱,一个泱泱大国有关“海纳百川”的耻辱。
“鬼才导演”姜文,赋予这部改编自小说《生存》的电影以与众不同的感染力。全片以黑白色为基调,这不禁使人联想到国外的《辛德勒名单》和国内的《南京!南京!》。可是这其中又有很多不同。
《南京!南京!》我没有在第一时间去看,第一时间去影院看的舍友,回来后写了一篇很沉重的日志。而我,则选择了在网络上下载了来看。黑白,压抑,沉重,整颗心都是揪得紧紧。是的,这样的黑白色,的确起到了震撼人心的作用,也好像更加接近历史。可是,那上面有高贵优雅的高圆圆、秦岚,有妖娆艳丽的江一燕,这些美女的角色,总感觉和黑白色格格不入。而《鬼子来了》则不同,这是发生在长城脚下,一个叫做挂甲台的小村落的事情。影片中有的只是愚昧无知的农村老百姓,驻扎村子里的无耻残忍的日本士兵。没有大牌明星的加盟,都是最质朴的面容,最质朴的拍摄场景,与全片的黑白色相得益彰。不得不承认,顾长卫的拍摄指导,使得《鬼子来了》在画面上胜了《南京!南京!》一大截。
而说到《辛德勒名单》,似乎《鬼子来了》“抄袭”了《辛德勒名单》的创意,全片从头至尾几乎全是黑白色,只在最后一抹鲜红从小女孩的身上蔓延开来,那般的红,那般的耀眼。希望的色彩一瞬间刺痛了所有人的眼睛,泪,无意识地留下,似乎是羡慕那抹希望,却实在是在心痛,为那个年代的人们心痛。《鬼子来了》的结局则更为刺激观众的眼睛,马大三的头就那样,以奇怪的角度呈现在大屏幕上,不断变大、变红,不停地旋转,九圈,对,就是九圈,不多不少正好九圈。而马大三那似满足、似解脱的笑容就那样定格在画面正中,渐渐拉近镜头。然后,镜头似乎被鲜血淋透,一片通红,全剧终。带着笑容,头转九圈,这是否就是刘爷所说的“含笑九泉”?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马大三最后的笑容,一定包含了很多。面对全村人的惨死,马大三心中有愤怒、无奈、愧疚,他是抱着必死的心去刺杀日本俘虏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无颜苟活,别无他路,只有选择这种途径去解脱自己。姜文不想用太多的言语去解读马大三最后的心-1-
新闻二班0801403104王 剑 夕路历程,姜文选择用镜头来说话,所以最后的满目鲜红,说明了太多的问题。
其实,第二遍再看《鬼子来了》,我一直有一个疑惑,那就是:鱼儿和孩子哪里去了?是被马大三送走了,还是怎么了?那时,日军已经投降,国内相对平静,或许,这个时候,在哪里都是安全的。可是,为什么姜文没有交代到鱼儿和孩子的问题?是觉得这两个人不够重要,还是给我们留一个念想?都说姜文的《鬼子来了》,太过于愚化中国人民,而屠村的结局也不是大家所想看到的。那么,鱼儿和孩子是否就是一个希望,一个念想,一个传承?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内心里,是愿意这样想的。我想,那一个历尽艰险、苦难、屈辱和不堪的年代,留给我们更多的是伤疤,我们已经感受了太多的伤痛,我们需要像《辛德勒名单》里那个小女孩一样的希望,一个念想,一个曾经存在的证明,一个重新崛起的力量。
看过很多抗日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唯此一个,让我可以笑,但笑完后,留下无尽哀叹与寄想„„
第四篇:电影《鬼子来了》浅析及观后感
电影《鬼子来了》 浅析及观后感
NCUT
管10-6
理想
电影《鬼子来了》赏析及观后感
上周三的大学语文课上,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电影《鬼子来了》。看完之后,我感受到了日本鬼子的极度残暴,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在抗战中表现出来的民族劣根性,看到这些,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羞耻,甚至愤懑!同时,我也联想到,我们这个民族,即便到现在也仍然存在着一些劣根性。因此,我觉得,只有我们对自身客观存在的这些劣根性进行深刻反思,并厉行改正,才能实现民族崛起、人民幸福的理想。
一
《鬼子来了》这部电影是由姜文执导并担任主演的一部以抗日和中华民族自我反省为主题的影视作品。
这部作品与以往的众多抗战题材作品不同的是,它选取了一个细微而独特的视角,采用了不同寻常的叙述方式,通过充满北方特色的大量口语对白和作品前后的背景色彩反差,表现了日本帝国义在二战期间对中国普通老百姓犯下的永远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通过中国普通老百姓,对日寇残暴性的无知、受骗、愤怒的缺点,客观地反映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劣根性——留给我们很多思考,需要每一个中国人去正视和反思。
二
《鬼子来了》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侵略者与当地农民的一段啼笑皆非的故事。影片对国人劣根性进行了深入揭示,演员极富夸张的高密度的对白以及丰富的表情,种种黑色幽默将国人的单纯与复杂表现的淋漓尽致。
面对神秘的“我”将一个人的责任变成全村人的责任,面对日本人的自保心态,不忍心杀人的善良,面对六车粮食的欣喜之态,对日本鬼子的轻信,以及片尾对日本人的刻骨铭心的仇恨--这些场面的表达,都是通过激烈的语言对白和争论进行的,充满了种种黑色的幽默。面对鬼子假借国际条约的名义屠杀有血性的中国人,观者哄堂大笑,真切地反映了国人的劣根性特点
作品以“优美”的日本军管弦乐曲作为背景音乐开始,营造了一种欢快胜利祥和的氛围,就像是在用这种“优美”的音乐来粉饰日本侵略者的伪善,宣扬战争带给当地百姓带来的的所谓“幸福”。这种音乐背景却也预示着悲惨的结局。事实上,一些中国的老百姓,在这样的乐声中失去了警觉性,对侵略者产生了侥幸的心理,导致了最后悲剧的发生。音乐虽然很“美”,我却丝毫感觉不到欢快,反而觉得像是有一把无形的刺刀在一步步向我,向挂甲屯的村民,向所有中国普通老百姓逼近……
作品运用了大量充满中国北方地方特色的口语对白来叙事,真实、生动地塑造了中国北方小农村——挂甲屯的众生相,呈现了故事
发生的各个环节,以小见大地再现了抗战时代中国北方农村的面貌和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心理——质朴、纯真、过于善良。马大三为人本分、善良、小聪明、明哲保身、不敢承担责任,代表了典型中国老百姓的生存哲学,就是很好的证明。
作品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背景色彩的成功运用。色彩在这部现实主义风格的影片中,变成了无可取代的电影艺术语言,既传递情感,又表现了思想,深化了主题。作品从开始到接近剧末时,一直都在用单调而苍白的黑白两色作为背景,直到接近尾声时,普通中国老百姓的代表马大三的头被砍下来,饱涵愤懑而死,银幕背景色彩才瞬时转变成彩色。这种彩色与之前的黑白两色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与反差,发反映出了深刻的思想——我们残害我们的敌人并没有死,他们只是换了一身不同颜色的衣服,一身现代色彩的衣服而已:
色彩变了,善良的中国老百姓的代表死了;
色彩变了,鬼子一个没死,鬼子还是鬼子!
色彩变了,鬼子还是鬼子,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
作为我们的近邻……
三
《鬼子来了》是一部真正的爱国主义电影。它告诉观众,“鬼子”决不是外来的,“鬼子”就在中国人心中,“鬼子”就在中国的土地上。只要心里没鬼,外鬼就无法作祟。
最后,我想姜文在这个时期拍摄这样一部电影,其目的也许不仅仅在于反思中国人在抗日这件事上所暴露的自身缺点,更在于作品本身也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时代的特色),这就是——中华民族在实现自己民族崛起的过程中,确实有做的不好的地方,确实需要做一些反思,包括我们国家在抗战时期、和平建设时期所犯的错误,包括每一个中国老百姓在此期间所犯的错误。我们应该勇于反思,并厉行改正,这样我们这个国家才能崛起,我们的每一个老百姓才能真正走向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富裕,我们这个民族才有希望!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不能像以前那样活。我想,也许这就是这部作品的时代意义吧。
第五篇:《鬼子来了》观后感[小编推荐]
《鬼子来了》观后感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看看《鬼子来了》,不仅要看,看完之后,还得写观后感。
日本侵华战争中,一个北方偏僻乡村的老实村民马大三,某一日忽然遇上了生平未遇之事,撤退的中国军队在他家里留下两个黄麻袋并说会回来取,而他们却迟迟不来。马大三打开麻袋,发现其中装着一个日本鬼子和一个汉奸翻译,厚道的马大三要为怎么对付这两个敌人伤脑筋了。6个月过去了,中国军队还是不见踪影,反而日本鬼子的碉堡已经修到了村口,村民们必须精心地看管住这两个俘虏不让敌人发现,而且还要防止俘虏查觉到情况的变化。这一切越来越困难了,村民们只能要求马大三解决掉这两个鬼子,但马大三却下不了手。马大三与他的女人(一个年轻寡妇)由于长期照顾这些鬼子,他们之间渐渐消除了敌意,鬼子向马大三提议,他愿意以几车粮食来换取自由,这可以救济正陷于饥荒中的村民。马大三愿意相信这个在他家住了多时的鬼子,大家也同意了这个办法。结果出乎马大三的意料,日本鬼子就是日本鬼子,双方互为友好的宴会在日本兵对村民的大屠杀中结束,村子也被烧成白地。
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影片中人物的性格。马大三:本分、善良、小聪明、明哲保身、不敢承担责任,代表典型中国老百姓的生存哲学,拉群人下水,责任大家担,也就法不责众,带着困惑的微笑死去。
河北小山村的农民:没有正面面对战争,几千年的农民逻辑让他们善待俘虏,但最后去发现他们的意识形态,道德行为准则于现代战争逻辑很不适应。
花屋小三郎:带着日本武士道精神出现,但又害怕死得不壮烈,花屋心理变化过程是导演的功力所在。
翻译:代表着有点文化的中国人,脑子转得很快,中国劣根性代表。挑拨离间,被上司看不起,“支那狗”。又看不起花屋这样日本农民出身的下层士兵。最后他受刑的时候笑是对时局的嘲笑,也是对自己翻译生根的嘲笑。
《鬼子来了》显然对人们所定格的中国农民呆板木讷的标准照不以为然,偏要把
人物鼓“动”起来,马大山和他的乡亲们不无生动活泼、生机盎然。不是农民不农民的问题,这部电影方法的天才之处和独特魅力在于,不避重就轻,总是径直要把人生命性的勃发跃动给煎迫碾压出来,燃烧或者暴晒,在这个软沓沓病殃殃的年月,让“生命动作”披荆斩棘,实在用心良苦。《鬼子来了》,不给人的侧隐之念留下任何余地:给鬼子白面饺子吃,够了;“我就是杀不了人啊”,够了;送还鬼子,够了;写“友好条约”,够了;开“联欢晚会”,够了;烧光杀光,够了——还是是不够,还要让战俘了的鬼子砍掉民族英雄了的马大山的头,而且还要当着“国军”和百姓的众,而“众”是什么,“众”是鲁迅在《药》里写过的雀跃的脖子伸得有鸭脖子那么长争看杀革命者的头的中国人。
而对日本人的把一段魔鬼华的日本鬼子放到了人性的角度下分析,使日本鬼子也有了性格的丰满,有残忍也有怕死的、懦弱的一面。表现了日本鬼子人性的一面,尤其是野野村天天给村里的孩子吃糖。没有和村民冲突。而最后的爆发是军官的暗示和挑拨。因受刺激而发疯杀了最喜欢的小孩,刻画了立体丰满具有人性,内心审视的野野村可能也是“反动”的一部分。
鬼子来了,村民们不是鸟兽散,去打埋伏,而几乎要夹道欢迎;千方百计掩护的,不是八路军新四军,而是鬼子汉奸;遇到困难,不知如何是好,不是翻翻毛主席的《论持久战》看看,找游击队武工队指明方向,而是不向组织汇报不说,去跟伪军队长江湖术士搞上了。说我党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得益于人民战争的法宝,这法宝至少于长城脚下的这×村是不存在的——给村民送来粮食的不是“共军”而是“皇军”,而村民弹冠相庆的,也不是凯旋归来的人民子弟兵,而是双手沾满了同胞鲜血的侵略者。为什么偏偏找来两个黑白片年代银幕上坏得一塌糊涂的著名的奸角陈强和陈述在这里跑跑龙套呢?姜文请两位老艺术家故地重游,是要向二老致敬吧,而观众呢,看着这两张面孔谁不浮想联翩呢,姜文请我们旧梦重温——陈强所饰的武林高手,不是他年事已高武功已经要不了人命,而是,鬼子的命,他不敢要。练得虎虎生风却奈何不了就擒的鬼子,仅仅因为他是鬼子,很尖刻。姜文顺手牵来,就把风魔众生的武侠神话给戳破了,很深刻。
作为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影片,《鬼子来了》的取意和表现手法是十分
新意的,是触犯某些国人的.电影中有个最为横烈的人物并不是马大三,而是一个叫做七爷的残废,是个双腿残废的老头,老头面容惨淡,终日以床共眠,他从头至尾最爱说的一句话只是:我要一手掐死一个,活埋了他们!豪言壮语,一直都让观众以为那只是口号罢了..而在当所有人都沉浸在日军故意布下欢庆酒会的陷井时,七爷此时却固执的费尽力气拿到枪杆,当日军开始大屠杀后,他艰难的爬出房门,精狠的打出了一枪,杀死了一个日本人,但最后却被砍断了一只手而毙命.那是一场令人震撼的屠杀,其中所裸露出来的悲惨,是让人窒息的痛苦.<鬼子来了>七爷的角色是很具有深层意义的,在表面上看这只是一个疯子,除了愤怒,什么都不会.但到了最后,我们才恍然大悟的发现,原来所有人里面,只有他才是最清醒的,他不相信日本人能有个好东西,能懂得知恩报恩这种善德,于是,在所有的村民都被欺骗,乃至被凶残的杀害之后,原本信善厚道的马大三,此后也变成了另外一个凶暴的七爷, 在马大三的本来胆小的身体里变得充满了七爷才有的血性,愤怒,还有疯狂!这是一种斗争的力量,也是唯一的武器......电影中间有一段讲的是马大三下不了手杀两个俘虏,于是去出了村,过了河,过了河又上了山,上了山又进了城,找到了以前传说中的百步穿扬的神枪手,以求之去借刀杀人,可冷幽默的是,这枪手却告诉马大三自己是拿枪的主,根本不可能用刀杀人,可那村子地方小,随便打一枪,日本鬼子也会赶来要了他的命的,所以这个任务他根本就不能接,他又告诉马大三如果要借刀杀人,下次记得一定不能找枪手,要找刀手.就在马大三气毙之时,枪手又把他带到了传说中的京城第一快刀手, 刘爷那里,枪手是这么对姜文说的:“升天的道上,刘爷给他们垫了一步,刀起头落,如轻风吹过,飘飘然不觉之中,油然而生,你知道他们咋感激刘爷的不?你肯定知不道,那些被刘爷砍下来的脑袋,必转九圈,面朝刘爷,眨眼三下(此时在一旁洗澡的痴呆刘爷加了一句:嘴角子上跷),啥叫含笑九泉,这便是含笑九泉.” 听完这一通话后的马大三,震惊的拜倒在地.<鬼子来了>的结尾是最完美的一个镜头,无情的诗意,绝响一般的深刻,最后
是令人目瞪口呆的震撼.含笑九泉,马大三最后是含笑而死,但他笑的是什么?是宁静村庄中村民们愚味的善良,还是战争下人性的荒唐,我看都不是,马大三笑的应该是有两点,一是对日本人嘲笑,一抹重重的嘲笑对着的是日本军人当时在中国所具有那种罪恶.凶残灭绝人性的罪行,这一抹子也是是足以让日本人羞愧到无地自容也无法解释的.而另外一点,马大三笑的,却是围在四周看热闹以及宣传仁义道德官方政策的那些民众,他们愚昧的念头,终将会像他一样得到深刻的教训的.《鬼子来了》,马大山人头落地的最后两个镜头,色彩却是有了,姜文是在向那场民族噩梦说再见吗?不是,那面“鲜血染红的旗帜”覆盖一切前的瞬间,那个死人头的笑,笑得很诡异。马大山不知道怎么处置手上的鬼子,疯子喝道,“我一手拎一个,活活给他们掐死了”——于是,恰恰是疯子傻子说出了真理。一个愚昧、贫穷和落后的民族是不可能有一种精神的,而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迟早要被淘汰,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同时又是一个事关生存而不得不面对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