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9-05-14 05:17: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

第一篇: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废名的第一部小说集是他于 1929年 年在北大外文系任教时出版的2.四铭是鲁迅小说中的主人公。

3-曾文清这个人物形象出自曹禺的《》 4.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指《秋收》和《残冬》5.周作人的小品文多以“言志”为主。早期“浮躁凌厉”的作品;多收《》、《谈虎集》中。

6.鲁迅一生中只出版过三部小说集。即〈呐喊〉、《彷隍》和

7.穆旦是现代以来中国最杰出的诗人和翻译家之 一,解放后;,穆但的名字逐渐被翻家的名字所取代。

8.对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除了通俗作家张恨水以外。还有也带有通俗倾向的“新文学”作家

9.关于“京派”的命名,与30年代初发生在上海与北京两个城市作家之间的一场论争有

关,当时论争的主要人物是北京的沈从文和上海的——,后来又加入了鲁迅等人。

10.新文学以来最令人遗憾的是“没有描写广阔气魄深厚的作品”,而最能弥补这一缺憾 的杰出代表作家是——·

11.曾以一部《女神》开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先河的郭沫若,So年代以后诗风大变,从一

位旧时代的诅咒者变成了新时代的热情歌手,但他这时的诗歌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

观,但也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了两部历史剧《蔡文姬》和《——》o

12.在“五四”初期,缜密漂亮风格的散文广受欢迎,尤其可以——与朱自清为代表。

13.鲁迅多次在他的小说写到群众蜂拥观看杀人场面的情景,除了小说《示众》以外,还有

他以华老栓为主人公的第三篇小说《——》。

14.“语丝派”集中了鲁迅和周作人等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散文大家,是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的散文流派,它得名于——年成立的语丝社:和他们创办的《语丝》周刊。

15.“九叶诗派’’的诗人曾创办过两个诗刊,一是《诗创造》,一是《中国新诗》,所以,这个诗 派又被称为“——派”。

16.最早对老舍的创作进行评论,并肯定其创作具有现代品质的是——的《(老 张的哲学)与<赵子曰>》.17.在“革命文学,e

18.伴随着革命文学的勃兴,新成立的——以“抓住现实,歌唱新世纪的意识”为旗帜,致力于“诗歌大众化”的探求。

19.在曹禺的《雷雨》中,出场的八个人物是周朴园、蘩漪、侍萍、鲁大海、鲁四风、周萍、——和鲁贵。

20.在长篇小说《——》中,当祁老人发现自己的一套行不通,被逼得“想做

奴隶而不得J,96绝境时,也终于勇敢地起来捍卫人的尊严,民族的尊严。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苍蝇》是周作人提倡“美文”的范本之一。一位著名的批评家甚至将此文的发表作为周’作人散文创作,以致整个现代散文发生根本性转折的标志。这位批评家是()。A.鲁迅B.阿英C胡适D.茅盾

2.在现代文学史上,能够将先锋的西方现代派小说手法与传统的古典小说意味以及通俗的市井小说色彩很好地熔合在一起,并得以广泛流行的小说家是()。

A废名U.张爱玲C芦焚D.沈从文

3.“二战”期间,在欧洲战场上惟一的一位中国记者是小说《梦之谷》的作者()。A巴金B.师陀C.老舍D萧乾

4.在老舍早期作品中,有一部作品在“文革”中受到严厉的批判,并直接导致了作者的噩 运。这部小说是()。A.《二马》U.《赵子曰》C《离婚》D.《猫城记》

5.鲁迅最早发表的一组散文诗是()。A.《野草》B.《自言自语》C《过客》D.《朝花夕拾》

6.在1939年,有人就提出了著名的“抒情的放逐”的口号,表明在新的历史面前,战争已

经“炸死了我们的抒情”。提出这个口号的诗人是()。A.冯至B.戴望舒C徐迟D.朱自清

7.“骆驼样子”被大家称为“骆驼”,是因为()。A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长得像骆驼B,祥于足壮与诚实,性格像骆驼

C样子吞的是粗粮,冒出来的是血,命运像骆驼

D.样子虎口逃生,在路上拣了三匹骆驼

8。曹禺在《雷雨》、《原野》中一再礼赞“蛮性”的原始力量,体现这种原始野性的人物既有

《雷雨》中的蘩漪。也有《原野》中的仇虎和()。A金子B.四凤C曾霆D.愫芳

9,张爱玲的小说表现出现代文学中少有的现代主义的“荒原’’意识,是—·曲关于文明与人

性的哀歌,而这哀歌的主旨是<)。

A刘不断委顿的中国封建文化进行深刻的社会批判B.对乱吐中日渐苍白的旧文明进行彻底的改造C.在迷茫的不可理喻的现实背景下展示精神的不安D)、在触及思想背景里的荒凉中重塑脆弱的人性

lo.周怍人的散文常常表现出一种“中年心态”,除此之外,还有一‘位作家也因为性情温

和,写作的姿态也比较平和,其作品也被看成是“中年的艺术”。这个作家是()。A。沈从文B、老舍C张爱玲D穆旦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o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有卜—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

1.Ii晓明的《沈从文:‘‘乡下人”的文体与“土绅士”的理想》对沈从文的文体及其写作心态有相 当深入的分析,其主要观点有(),A他描写湘西风情的作品用时是“地方志式的文字”,是“笨拙而独特的文字句式”

B他追求逼真描写而放弃暗示和象征,都是为了传达他那“乡下人”在感觉与梦想

C、-他渲染牧歌情致的热情主要源发于他在都市中受挫的情绪和“乡下人”的自卑心理

D他受自卑心理的影响,在作品中有意无意地要赞美那些与都市文明相对立的东西

2.茅盾在创作《子夜》时,围绕着吴荪甫这个中心人物,引出了三条“火线”:()。

A吴荪甫与赵伯韬斗法的——条先虚后实B与农民矛盾斗争的一条以虚为主C:.与工人斗争的——条线一实到底D红军活动的一条线先实后虚

3曹禺的戏剧创作受到诸多外国作家的影向,其中主要有()。A契诃夫B莎士比亚c莫里哀D布莱希特

4老舍的小说在现代作家中独具—‘格.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

A表现出受英国文化影响的幽默风B没有二三十年代典型的“新文艺腔”

C大量使用以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凝炼、纯净的浯盲

D具有浓郁的“北京味儿”30年代散文创作更加繁荣的主要理山有:()。A抗战初期报告文学几乎—枝独秀B陈鲁迅外,涌现了一大批新的杂文家C小品文,特别是幽默闲适小品风行·时D——批年轻作者自觉追求抒情散文艺术

四、简答题(共2()分)

要求: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1为什么说以“海派”来笼统地洒括—l海文坛并不太合适?请举出具体的代表作家简要地说明当时上海文坛的主要情况。(s分)

2沈从文在他的作品中展现了”哪两个文学世界?为什么在两个文学世界中都大量描写了性爱题材?(6分)

3蘩漪性格的主要特点是什么?(6分)

五、分析题(40分)

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不得照抄教材或他人文章,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 流畅.逻辑清楚。该题不得少于10000字。

1.为什么可以说《呐喊》、《彷徨》既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同时又是成熟的标志,试结台《狂 人日记》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2.张爱玲小说中的意象常常充满了象征的意味。有时一个意象就象征着一个人物的一生,或—

篇小说的全部主题意义。请就《金锁记》中“黄金的枷”这„意象为例,说明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 命运。

汉语言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说明:答案中凡出现错别字均不给分。1.竹林的故事2.肥皂3.北京人4.春蚕5.谈龙集6.故事新编7.查良铮8.老舍9.苏汶10.茅盾11.武则天12.冰心13.药14.192415.中国新诗16.朱自清17.郭沫若18.中国诗歌会19.周冲20.四世同堂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lo分)

说明: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B2.B3.D4.D5.B6.C7.D8.A9.C10.B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说明: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有1—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

1.ACD2.A BC3.AB4.ABCD5.BCD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说明:只要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即可给高分,观点和行文可以不与本答案 相同。

1.[评分标准]

A上海文坛很复杂,既有典型的商业化的流行文学、堕落的文学,又有新感觉派之类的前卫文

学,还有张爱玲这样很传统又很现代的文学,更有富于使命感而受青年倾赖的左翼文学。(3分)

B商业化的流行文学主要指周瘦娟、张恨水等的“鸳鸯蝴蝶派”文学。(2分)

C新感觉派的前卫文学主要以施蛰存,或穆时英、刘呐鸥为代表;左翼文学以茅盾为代表。(2分>

D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1分)2,[评分标准]

A沈从文展观的两个文学世界是“湘西世界”和“都市世界”。(1分)

B沈从文对性爱题材的描写是他观察不同生命形态的重要角度,他要由此探词不同文化制约

下的人性的健全或病态;他是把性爱当作人的生命存在和生命意识的符号来看待的。(2分)

C:在他的湘西世界中,面对性爱的涌动,乡下人总是能返朴归真,求得人性的和谐;而都市人却

用文明制造的种种绳索绑住自己,压抑自己。(2分)D文字通顺,浯气流畅,逻辑清晰。(1分)3[评分标准]

A蘩漪具有敢恨敢爱的突出个性。(1分)B蘩漪性格上还具有自私、阴鸷的——面。(2分)

C蘩漪的刘’压迫的反抗和对自由追求,完全出于她身上原始的野性。(2分)

D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1分)

五、分析题(40 分)

说明:以下两题中任选—‘题,立意新颖独物,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超

辑清楚明了。但如果仅仅照抄教材或他人文章中的观点和内容,没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不能绐S分、该题答案不得少于1000字。[评分标准]

A照抄教材或他人文章。<扣15——20分)B论述不正确或』;深入。(扣斗—lQ分)C: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扣5分)D.文字欠优美或不流畅。(扣5分)

E有错别字或病句。(扣1分,最多扣分不超过2分)3

第二篇: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于绍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周氏兄弟”之一。2.郭沫若与郁达夫等人创办的创造社,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3.鲁迅给他的朋友许寿裳的信中说,他因为偶读《资治通鉴》,才醒悟到中国人尚是一个食人民族。

4.所谓三步的阅读法,即:第一步直观感受,第二步设身处地,第三步名理分析。而“文学史读法”往往偏重于名理分析。5.爱姑是小说《离婚》中的主人公。6.郭沫若的名诗《炉中煤》以恋歌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爱,愿意为她掏出“火一样的心肠”。7.鲁迅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离骚》中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8.郭沫若在《晨安》一诗里,以“晨安”问候的外国人士,除了诗人外,还有政治家林肯和华盛顿。

9.小说《**》以张勋复辟为背景,通过鲁镇七斤家里的一场小小**,写出了乡村社会的死水微澜。

10.对郭沫若影响最大的美国诗人是惠特曼。

11.《呐喊》的最后一篇小说《社戏》是作者一段少年时代与农民朋友交往的美好回忆。12.在40年代的郭沫若研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周扬发表于1941年11月16日延安《解放日报》上的文章《郭沫若和他的〈女神〉》。

13.在小说《祝福》中,祥林嫂原是决心守寡的,她逃到鲁(四老爷)家为仆,就是为了逃避婆婆令她再嫁的逼迫。

14.1959年上**艺出版社出版的楼栖的《论郭沫若的诗》,是一部力图用马列主义观点作家作品分析的专著,其中,最为关注的是郭沫若的“创作道路”和《女神》的“时代精神”等问题。

15.鲁迅笔下的阿Q是未庄的雇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靠打短工维持生计。16.郭沫若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写出了话剧《卓文君》、《王昭君》和《聂嫈》,即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

17.在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中,有一类属于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心求功名的旧文人,除了《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外,还有《白光》中的陈士成等。

18.鲁迅的名言“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出自他的小说《伤逝》。

19.曾以一部《女神》开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先河的郭沫若,50年代以后诗风大变,从一位旧时代的诅咒者变成了新时代的热情歌手,但他这时的诗歌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观,但也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了两部历史剧《蔡文姬》和《武则天》。20.鲁迅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作品几乎全以两个字命名,如《铸剑》、《奔月》、《出关》等,只有《不周山》是三个字,后来,这篇小说也改名为《补天》。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郭沫若与鲁迅一样,他东渡日本的最初目的是为了(B)。

A.学习考古学 B.学习医学

C.学习文献学 D.学习文学

2.在鲁迅小说中,有关于一个知识分子的著名比喻: “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这个比喻出自(B)。

A.《孤独者》 B.《在酒楼上》

C.《孔乙己》 D.《伤逝》 3.郭沫若《匪徒颂》的主题是(C)。

A.批判古往今来的革命者 B.讽刺一切偶像的破坏者

C.歌颂古往今来的革命者 D.批判一切偶像的破坏者 4.如果说《女神》的主导风格是暴躁凌厉,那么,它真正具有代表性作品就应该是(A)之类的作品。

A.《天狗》 B.《凤凰涅槃》

C.《晨安》 D.《地球,我的母亲》

5.和“五四”前后的许多“前驱者”不同,鲁迅对现实对未来并不乐观,甚至有些消沉,他躲在S会馆里抄古碑,也以写小说来排遣“苦的寂寞”。这些小说后结集为(A)。

A.《呐喊》 B.《彷徨》

C.《热风》 D.《故事新编》 6.鲁迅笔下的吕纬甫形象出自小说(A)。

A.《在酒楼上》 B.《孤独者》

C.《肥皂》 D.《伤逝》

7.在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是(B)。

A.郭沫若的《女神》 B.胡适的《尝试集》

C.俞平伯的《冬夜》 D.康白情的《草儿》 8.创造社的第一份刊物是(D)。

A.《创造日》 B.《创造周报》

C.《创造月刊》 D.《创造季刊》

9.鲁迅写作《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主要是因为有人在《语丝》上提倡“费厄泼赖”(Fair play)。这位提倡者是(D)。

A.周作人 B.冯文炳

C.梁实秋 D.林语堂

10.创造社的小说创作主要有两种形式,即“自叙小说”和“寄托小说”。郭沫若“寄托小说”的代表性作品是(C)。

A.《喀尔美萝姑娘》 B.《残春》

C.《牧羊哀话》 D.《漂流三部曲》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郭沫若的诗歌受到许多外国诗人的影响,其中主要有(A)(B)(D)。

A.惠特曼

B.海涅

C.海明威

D.歌德

2.对于如何为传统的民族文化寻求新的出路,鲁迅在三点明确的主张,它们是(B)(C)(D)。

A.分析

B.批判

C.继承 D.转化

3.《女神》的艺术探索是多方面的,其中也有一些比较优美别致的诗,如(B)(C)(D)等。

A.《凤凰涅槃》 B.《地球,我的母亲》

C.《密桑索罗普之歌》 D.《夜步十里松原》

4.鲁迅农民题材的主要作品有(B)(C)(D)。

A.《狂人日记》 B.《故乡》

C.《阿Q正传》 D.《明天》

5.在新文学史上,前两部个人新诗集是(A)(B)。

A.郭沫若的《女神》 B.胡适的《尝试集》

C.俞平伯的《冬夜》 D.康白情的《草儿》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近十年来,海内外都有人对鲁迅提出批评,甚至否定。这是为什么?

对于这一题,我们希望大家在回答时能提到这些要点:A。人们仍然很腻味把鲁迅作为宣传的工具,试图颠覆神化,让鲁迅回到人间本位。B.有人认为鲁迅毕生贬低民族传统文化,丑化中国人,附和了激进的思潮,使传统文化在“五四”断裂。C.也有人认为,鲁迅对传统的批判虽有理由,但破坏有余,建设不足。D、甚至还有人认为,鲁迅是“五四”以来全盘否定传统的代表。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一种原因是因为人们很腻味把鲁迅作为宣传的工具,试图颠覆神化,让鲁迅回到人间本位。从这一角度看,可以理解,也比较正常,但批评应实事求是,讲求理性。另一种原因是人们对鲁迅‘全盘否定传统’的误解。认为他对传统的批判割裂了传统,伤了元气,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全面。在如何为民族文化寻求出路这一点上,鲁迅有其明确的主张,那就是对传统一要批判,二要继承,三要转化。鲁迅同时在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批判、攻打、破坏,二是梳理、继承、创新。不能轻易断言,鲁迅和‘五四’一代割裂了传统,并指责他们是破坏者。”这样的回答,不算很标准,但既回答了题目所问,也表达出了自己的意思,我自己认为,是很好的。当然,也有与我们的要求十分接近的。

2.作为当代的读者读《女神》这样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的作品,应该怎么读?

对于这一题,我们希望大家在回答时能提到这些要点: A.时代感越强的经典作品,越容易“时过境迁”,因此,首先应破除“历史的隔膜”,在了解其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唤起自己的阅读兴趣。B.经典作品都具有“不可重复之美”,应从“作品 / 读者”所构成的互动互涉关系中去寻找“历史现场感”,充分考虑到当时读者的“接受状况”。C.可以采用三步阅读法:非专业阅读的“直观感受”、还原历史氛围的“设身处地”、专业的文学史读法的“名理分析”。

当然,也可以主要围绕着“三步阅读法”来展开,但最好能包括A、B两项中的内容,有不少同学都做到了这一点。但也有一些同学习惯于先找书上的答案,找到了“三步阅读法”立即标上页码,到时候一抄就完事,因此,目光就完全局限于教材有关“三步阅读法”的这一段,对其他相关内容就不再去管了。

3.鲁迅小说的创作基调是什么?《呐喊》和《彷徨》主要反映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这个题目是四个简答题中最容易的,但也有出错的,主要是对“创作基调”没有真正理解,也未注意到教材中关于鲁迅自己所作的“忧愤深广”的总结。对于《呐喊》和《彷徨》主要反映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关于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都没问题,大家都说得很全,但也有人惜墨如金,一省再省,不肯再举一个作品的例子来作说明。

我自己认为,在回答与作家作品有关的问题时,凡能举出具体例子的,都应尽量举例,养成习惯,不但可以增强答案的说明力,也会迫使自己在学习中多了解一些作家作品的情况。

4.郭沫若的创作生活道路是多变的,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这对他的创作有什么影响?每个阶段的创作特点是什么?

这实际上是两问,三个阶段和每个阶段的特点可以联系在一起来回答:第一,“五四”时期,是一个“异军突起”的天才诗人,其浪漫主义诗歌杰作《女神》震撼了一代青年,是他的黄金时期。第二,三四十年代,是一个诗人政治家(或“诗人-社会活动家”),虽也有诗集《恢复》和戏剧《屈原》等作品问世,但艺术创造力大减;第三,五十年代以后,虽也有《蔡文姬》、《武则天》和一些诗作,但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为观。但还有一问,即郭沫若多变的生活道路对他的创作有什么影响,常常被大家忽略了,但也有同学谈到了这一点:郭沫若是一位天才型的诗人,而非政治家,生活道路的多变,特别是政治生活的过多介入,影响了他的创作和声誉。

五、分析题(40分)

因此,大家的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审题”不清。在第一个题目中,“鲁迅小说反映了‘五四’思想革命的要求”一语,是一个提示,并不要求论述,而真正的要求是后面的话:“以《阿Q正传》为例,说明鲁迅小说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在那些作业成绩在90分以下的同学中,绝大多数都在回答时用了一半左右的篇幅去讨论与“辛亥革命”无关的问题,主要的“废话”大多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阿Q的形象”,诸如阿Q是未庄的雇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靠打短工维持生计。作为一个流浪汉,与土地并无多少联系,因而除了也有某一程度的憨厚、质朴的农民性格外,又明显地沾染着游手之徒的油滑,以及在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等等。二是“阿Q的特征”,即“精神胜利法”。三是有关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

也许,是大家的确还不太会怎么样来做“40分”这样大的分析题,还不会把自己在做论文和回答简答题的知识和智慧运用在这个“小论文”中。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反正我是不明白,大家都只选鲁迅的题而不选郭沫若的题,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小说比诗歌容易分析,还是有关《阿Q正传》的内容比《天狗》的内容更容易找到可抄的材料?我们等着下一次作业再看吧。

1.鲁迅小说反映了“五四”思想革命的要求,请以《阿Q正传》为例,说明鲁迅小说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

2.从新诗发展的角度,分析《天狗》在新诗史上的意义。

下面我推荐两篇作业,大家一起来研究和讨论。

其一:

关于对辛亥革命的总结,以及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是鲁迅小说的重要方面,这在《阿Q正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阿Q是我国辛亥革命时期一个受尽地主豪绅剥削、压迫和毒害,最终被杀害了的落后农民的典型。鲁迅塑造阿Q是有意通过这个形象来刻画出国民的灵魂。阿Q形象的塑造最能体现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鲁迅写了辛亥革命来到时阿Q的一场革命梦幻,阿Q对革命的理解十分愚昧,但却毕竟也包含着革命要求。“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这就是阿Q所可能提出的革命目标,他不分敌我,要杀小D,但同时毕竟也把赵太爷归入应处决的首恶。他暂时还没有想到取赵太爷而代之,只是要把赵家的宁式床搬回土谷祠,至少当时还没有忘掉自己这个生活根据地。可以想见,阿Q的革命如果成功,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抛弃土谷祠住进赵府的。所以,这无非想拿点东西式的革命,带着农民自发性革命的特色。

阿Q这类农民的革命,如果没有无产阶级给予教育和领导,大体上只能是这么个革法。对于阿Q身上有革命的要求,鲁迅是明确的。他说“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只是对阿Q式的革命并不持肯定的态度。因为这种革命正是他所批评的“盗寇式的破坏,奴才式的破坏”。还谈不上是革新的破坏。可悲的是当阿Q怀着满腔抱屈之情去投革命党时,遇到的却是“不准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党宁愿联络,依靠地主阶级反满,而鄙弃农民的力量,最后阿Q竟被当作抢犯随随便便地杀了。这是阿Q的悲剧,更是辛亥革命的悲剧。1913年,列宁曾经批评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政党说:“这个党的弱点是什么呢?弱点就是它还没有能充分地把中国人民的广大群众吸引到革命中来。”“农民由于没有无产阶级当领袖,非常闭塞,消极被动,没有知识,对政治漠不关心。„„由此也可以看出,吸引真正广大的人民群众来积极支持中华民国这件事还做得很差。而没有群众的这种支持,没有一个组织起来的坚定不屈的先进阶级,共和国是不能巩固的。”鲁迅对“不准革命”的阿Q悲剧结局的描写,同样可以从中引出辛亥革命失败的这一根本性的教训。这正是他具有伟大革命家、思想家的眼力的表现。

这篇作业的优点就在于“紧扣题目”,没有东拉西扯地瞎说一气。而最大的毛病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东西,几乎都是抄的教材。当然,就这个题目而言,他能找到抄的地方,没有抄错,也不错了。但在抄的过程中,再结合作品内容谈一点自己想法不行吗?再说,字数一看就不够(仅870字),举几个例子(字数达1200-1500)不正好吗?所以,对这样的作业是不能满意的。

其二:

鲁迅是现代中国不可多得的伟大哲人和战士,他的思想不是书斋式的或体系式的,而是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中痛苦而切实的摸索,带有对传统得失的深刻感悟,对国情民性的透彻理解,又渗透着独到的人生体验。早在1920年,他就下定决心--“我以我血荐轩辕”,到日本学医,希望用现代医学来“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1909年,辛亥革命的胜利曾使他一度兴奋,创作了文言文小说《怀旧》,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中国社会依然如故。鲁迅之后数年来只怀着失望与颓唐的情绪,埋头抄录古碑、整理古籍,真是“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也正是这沉默中的思索使鲁迅逐渐走向成熟。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打击了当时统治中国的北洋政府,如风助火势,有力地推进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成为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不可或缺的一条战线。《呐喊》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诞生。

鲁迅以其独具的慧眼,从一个启蒙主义者的立场出发,描绘了那极端沉闷、闭塞、一潭死水般的封建农村,写出了农民的“辛苦麻木”。《阿Q正传》这部中篇小说就鲜明的反映了那一时期的国民状况,是对辛亥革命有力的经验教训总结。鲁迅认为,变革中国,要注重改造国民性的工作,他在小说[中]尽量地“将旧社会的病要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救的希望。”阿Q性格中最为鲜明的病态特征--“精神胜利病”,例如:他挨了人家的打,便以“儿子打老子”来安抚自己,并自己[以]为胜利了。直到最后糊里糊涂地被杀,才在“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呼喊中,完成了最后一次精神胜利。阿Q这种我自麻醉,自我解脱的“病根”是身受惨重压迫却不自觉,不思为改变命运而抗争,反而苟活着。鲁迅认为这才是最大的不幸,同时也同情他们的不幸。而阿Q的愚昧也表现在他对革命的理解,“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可以想见,阿Q的革命如果成功,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抛弃土谷祠住进赵府的。这类的农民的革命,如果没有无产阶级有领导和教育,大体上只能是这么个革法。对于阿Q身上有革命要求,鲁迅是明确的。他说“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可悲的是当阿Q怀着满腔抱屈之情去投革命党时,遇到的却是“不准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党宁愿联络、依靠地主阶级反满,而鄙弃农民的力量,最后,阿Q竟被当作抢犯随随便便地杀了。这是阿Q的悲剧,更是辛亥革命的悲剧。

1913年,列宁曾经批评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政党说:“这个党的弱点是什么呢?弱点就是它还没有能充分地把中国人民的广大群众吸引到革命中来。”“农民由于没有无产阶级当领袖,非常闭塞,消极被动,没有知识,对政治漠不关心。„„由此也可以看出,吸引真正广大的人民群众来积极支持中华民国这件事还做得很差。而没有群众的这种支持,没有一个组织起来的坚定不屈的先进阶级,共和国是不能巩固的。”鲁迅对“不准革命”的阿Q悲剧结局的描写,同样可以从中引出辛亥革命失败的这一根本性的教训。这正是他具有伟大革命家、思想家的眼力的表现。所以《呐喊》是现代民族文学的第一座丰碑

第三篇: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于绍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周氏兄弟”之一。

2.郭沫若与郁达夫等人创办的创造社,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

3.鲁迅给他的朋友许寿裳的信中说,他因为偶读《资治通鉴》,才醒悟到中国人尚是一个食人民族。

4.所谓三步的阅读法,即:第一步直观感受,第二步设身处地,第三步名理分析。而“文学史读法”往往偏重于名理分析。5.爱姑是小说《离婚》中的主人公。

6.郭沫若的名诗《炉中煤》以恋歌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爱,愿意为她掏出“火一样的心肠”。

7.鲁迅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离骚》中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8.郭沫若在《晨安》一诗里,以“晨安”问候的外国人士,除了诗人外,还有政治家林肯和华盛顿。

9.小说《**》以张勋复辟为背景,通过鲁镇七斤家里的一场小小**,写出了乡村社会的死水微澜。

10.对郭沫若影响最大的美国诗人是惠特曼。

11.《呐喊》的最后一篇小说《社戏》是作者一段少年时代与农民朋友交往的美好回忆。

12.在40年代的郭沫若研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周扬发表于1941年11月16日延安《解放日报》上的文章《郭沫若和他的〈女神〉》。

13.在小说《祝福》中,祥林嫂原是决心守寡的,她逃到鲁(四老爷)家为仆,就是为了逃避婆婆令她再嫁的逼迫。

14.195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楼栖的《论郭沫若的诗》,是一部力图用马列主义观点作家作品分析的专著,其中,最为关注的是郭沫若的“创作道路”和《女神》的“时代精神”等问题。

15.鲁迅笔下的阿Q是未庄的雇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靠打短工维持生计。

16.郭沫若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写出了话剧《卓文君》、《王昭君》和《聂嫈》,即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

17.在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中,有一类属于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心求功名的旧文人,除了《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外,还有《白光》中的陈士成等。

18.鲁迅的名言“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出自他的小说《伤逝》。

19.曾以一部《女神》开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先河的郭沫若,50年代以后诗风大变,从一位旧时代的诅咒者变成了新时代的热情歌手,但他这时的诗歌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观,但也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了两部历史剧《蔡文姬》和《武则天》。

20.鲁迅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作品几乎全以两个字命名,如《铸剑》、《奔月》、《出关》等,只有《不周山》是三个字,后来,这篇小说也改名为《补天》。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郭沫若与鲁迅一样,他东渡日本的最初目的是为了(B)。

A.学习考古学 B.学习医学

C.学习文献学 D.学习文学

2.在鲁迅小说中,有关于一个知识分子的著名比喻: “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这个比喻出自(B)。

A. 《孤独者》 B.《在酒楼上》

C.《孔乙己》 D.《伤逝》

3.郭沫若《匪徒颂》的主题是(C)。

A.批判古往今来的革命者 B.讽刺一切偶像的破坏者

C.歌颂古往今来的革命者 D.批判一切偶像的破坏者

4.如果说《女神》的主导风格是暴躁凌厉,那么,它真正具有代表性作品就应该是(A)之类的作品。

A.《天狗》 B.《凤凰涅槃》

C.《晨安》 D.《地球,我的母亲》

5.和“五四”前后的许多“前驱者”不同,鲁迅对现实对未来并不乐观,甚至有些消沉,他躲在S会馆里抄古碑,也以写小说来排遣“苦的寂寞”。这些小说后结集为(A)。

A.《呐喊》 B.《彷徨》

C.《热风》 D.《故事新编》

6.鲁迅笔下的吕纬甫形象出自小说(A)。

A.《在酒楼上》 B.《孤独者》

C.《肥皂》 D.《伤逝》

7.在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是(B)。

A.郭沫若的《女神》 B.胡适的《尝试集》

C.俞平伯的《冬夜》 D.康白情的《草儿》

8.创造社的第一份刊物是(D)。

A.《创造日》 B.《创造周报》

C.《创造月刊》 D.《创造季刊》

9.鲁迅写作《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主要是因为有人在《语丝》上提倡“费厄泼赖”(Fair play)。这位提倡者是(D)。

A.周作人 B.冯文炳

C.梁实秋 D.林语堂

10.创造社的小说创作主要有两种形式,即“自叙小说”和“寄托小说”。郭沫若“寄托小说”的代表性作品是(C)。

A.《喀尔美萝姑娘》 B.《残春》

C.《牧羊哀话》 D.《漂流三部曲》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郭沫若的诗歌受到许多外国诗人的影响,其中主要有(A)(B)(D)。

A.惠特曼 B.海涅

C.海明威 D.歌德

2.对于如何为传统的民族文化寻求新的出路,鲁迅在三点明确的主张,它们是(B)(C)(D)。

A.分析 B.批判

C.继承 D.转化

3.《女神》的艺术探索是多方面的,其中也有一些比较优美别致的诗,如(B)(C)(D)等。

A.《凤凰涅槃》 B.《地球,我的母亲》

C.《密桑索罗普之歌》 D.《夜步十里松原》

4.鲁迅农民题材的主要作品有(B)(C)(D)。

A.《狂人日记》 B.《故乡》

C.《阿Q正传》 D.《明天》

5.在新文学史上,前两部个人新诗集是(A)(B)。

A.郭沫若的《女神》 B.胡适的《尝试集》

C.俞平伯的《冬夜》 D.康白情的《草儿》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近十年来,海内外都有人对鲁迅提出批评,甚至否定。这是为什么?

对于这一题,我们希望大家在回答时能提到这些要点:A。人们仍然很腻味把鲁迅作为宣传的工具,试图颠覆神化,让鲁迅回到人间本位。B.有人认为鲁迅毕生贬低民族传统文化,丑化中国人,附和了激进的思潮,使传统文化在“五四”断裂。C.也有人认为,鲁迅对传统的批判虽有理由,但破坏有余,建设不足。D、甚至还有人认为,鲁迅是“五四”以来全盘否定传统的代表。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一种原因是因为人们很腻味把鲁迅作为宣传的工具,试图颠覆神化,让鲁迅回到人间本位。从这一角度看,可以理解,也比较正常,但批评应实事求是,讲求理性。另一种原因是人们对鲁迅‘全盘否定传统’的误解。认为他对传统的批判割裂了传统,伤了元气,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全面。在如何为民族文化寻求出路这一点上,鲁迅有其明确的主张,那就是对传统一要批判,二要继承,三要转化。鲁迅同时在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批判、攻打、破坏,二是梳理、继承、创新。不能轻易断言,鲁迅和‘五四’一代割裂了传统,并指责他们是破坏者。”这样的回答,不算很标准,但既回答了题目所问,也表达出了自己的意思,我自己认为,是很好的。当然,也有与我们的要求十分接近的。

2.作为当代的读者读《女神》这样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的作品,应该怎么读?

对于这一题,我们希望大家在回答时能提到这些要点: A.时代感越强的经典作品,越容易“时过境迁”,因此,首先应破除“历史的隔膜”,在了解其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唤起自己的阅读兴趣。B.经典作品都具有“不可重复之美”,应从“作品 / 读者”所构成的互动互涉关系中去寻找“历史现场感”,充分考虑到当时读者的“接受状况”。C.可以采用三步阅读法:非专业阅读的“直观感受”、还原历史氛围的“设身处地”、专业的文学史读法的“名理分析”。

当然,也可以主要围绕着“三步阅读法”来展开,但最好能包括A、B两项中的内容,有不少同学都做到了这一点。但也有一些同学习惯于先找书上的答案,找到了“三步阅读法”立即标上页码,到时候一抄就完事,因此,目光就完全局限于教材有关“三步阅读法”的这一段,对其他相关内容就不再去管了。

3.鲁迅小说的创作基调是什么?《呐喊》和《彷徨》主要反映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这个题目是四个简答题中最容易的,但也有出错的,主要是对“创作基调”没有真正理解,也未注意到教材中关于鲁迅自己所作的“忧愤深广”的总结。对于《呐喊》和《彷徨》主要反映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关于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都没问题,大家都说得很全,但也有人惜墨如金,一省再省,不肯再举一个作品的例子来作说明。

我自己认为,在回答与作家作品有关的问题时,凡能举出具体例子的,都应尽量举例,养成习惯,不但可以增强答案的说明力,也会迫使自己在学习中多了解一些作家作品的情况。

4.郭沫若的创作生活道路是多变的,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这对他的创作有什么影响?每个阶段的创作特点是什么?

这实际上是两问,三个阶段和每个阶段的特点可以联系在一起来回答:第一,“五四”时期,是一个“异军突起”的天才诗人,其浪漫主义诗歌杰作《女神》震撼了一代青年,是他的黄金时期。第二,三四十年代,是一个诗人政治家(或“诗人-社会活动家”),虽也有诗集《恢复》和戏剧《屈原》等作品问世,但艺术创造力大减;第三,五十年代以后,虽也有《蔡文姬》、《武则天》和一些诗作,但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为观。但还有一问,即郭沫若多变的生活道路对他的创作有什么影响,常常被大家忽略了,但也有同学谈到了这一点:郭沫若是一位天才型的诗人,而非政治家,生活道路的多变,特别是政治生活的过多介入,影响了他的创作和声誉。

五、分析题(40分)

因此,大家的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审题”不清。在第一个题目中,“鲁迅小说反映了‘五四’思想革命的要求”一语,是一个提示,并不要求论述,而真正的要求是后面的话:“以《阿Q正传》为例,说明鲁迅小说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在那些作业成绩在90分以下的同学中,绝大多数都在回答时用了一半左右的篇幅去讨论与“辛亥革命”无关的问题,主要的“废话”大多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阿Q的形象”,诸如阿Q是未庄的雇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靠打短工维持生计。作为一个流浪汉,与土地并无多少联系,因而除了也有某一程度的憨厚、质朴的农民性格外,又明显地沾染着游手之徒的油滑,以及在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等等。二是“阿Q的特征”,即“精神胜利法”。三是有关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

也许,是大家的确还不太会怎么样来做“40分”这样大的分析题,还不会把自己在做论文和回答简答题的知识和智慧运用在这个“小论文”中。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反正我是不明白,大家都只选鲁迅的题而不选郭沫若的题,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小说比诗歌容易分析,还是有关《阿Q正传》的内容比《天狗》的内容更容易找到可抄的材料?我们等着下一次作业再看吧。

1.鲁迅小说反映了“五四”思想革命的要求,请以《阿Q正传》为例,说明鲁迅小说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

2.从新诗发展的角度,分析《天狗》在新诗史上的意义。

下面我推荐两篇作业,大家一起来研究和讨论。

其一:

关于对辛亥革命的总结,以及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是鲁迅小说的重要方面,这在《阿Q正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阿Q是我国辛亥革命时期一个受尽地主豪绅剥削、压迫和毒害,最终被杀害了的落后农民的典型。鲁迅塑造阿Q是有意通过这个形象来刻画出国民的灵魂。阿Q形象的塑造最能体现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鲁迅写了辛亥革命来到时阿Q的一场革命梦幻,阿Q对革命的理解十分愚昧,但却毕竟也包含着革命要求。“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这就是阿Q所可能提出的革命目标,他不分敌我,要杀小D,但同时毕竟也把赵太爷归入应处决的首恶。他暂时还没有想到取赵太爷而代之,只是要把赵家的宁式床搬回土谷祠,至少当时还没有忘掉自己这个生活根据地。可以想见,阿Q的革命如果成功,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抛弃土谷祠住进赵府的。所以,这无非想拿点东西式的革命,带着农民自发性革命的特色。

阿Q这类农民的革命,如果没有无产阶级给予教育和领导,大体上只能是这么个革法。对于阿Q身上有革命的要求,鲁迅是明确的。他说“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只是对阿Q式的革命并不持肯定的态度。因为这种革命正是他所批评的“盗寇式的破坏,奴才式的破坏”。还谈不上是革新的破坏。可悲的是当阿Q怀着满腔抱屈之情去投革命党时,遇到的却是“不准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党宁愿联络,依靠地主阶级反满,而鄙弃农民的力量,最后阿Q竟被当作抢犯随随便便地杀了。这是阿Q的悲剧,更是辛亥革命的悲剧。1913年,列宁曾经批评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政党说:“这个党的弱点是什么呢?弱点就是它还没有能充分地把中国人民的广大群众吸引到革命中来。”“农民由于没有无产阶级当领袖,非常闭塞,消极被动,没有知识,对政治漠不关心。„„由此也可以看出,吸引真正广大的人民群众来积极支持中华民国这件事还做得很差。而没有群众的这种支持,没有一个组织起来的坚定不屈的先进阶级,共和国是不能巩固的。”鲁迅对“不准革命”的阿Q悲剧结局的描写,同样可以从中引出辛亥革命失败的这一根本性的教训。这正是他具有伟大革命家、思想家的眼力的表现。

这篇作业的优点就在于“紧扣题目”,没有东拉西扯地瞎说一气。而最大的毛病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东西,几乎都是抄的教材。当然,就这个题目而言,他能找到抄的地方,没有抄错,也不错了。但在抄的过程中,再结合作品内容谈一点自己想法不行吗?再说,字数一看就不够(仅870字),举几个例子(字数达1200-1500)不正好吗?所以,对这样的作业是不能满意的。

其二:

鲁迅是现代中国不可多得的伟大哲人和战士,他的思想不是书斋式的或体系式的,而是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中痛苦而切实的摸索,带有对传统得失的深刻感悟,对国情民性的透彻理解,又渗透着独到的人生体验。早在1920年,他就下定决心--“我以我血荐轩辕”,到日本学医,希望用现代医学来“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1909年,辛亥革命的胜利曾使他一度兴奋,创作了文言文小说《怀旧》,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中国社会依然如故。鲁迅之后数年来只怀着失望与颓唐的情绪,埋头抄录古碑、整理古籍,真是“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也正是这沉默中的思索使鲁迅逐渐走向成熟。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打击了当时统治中国的北洋政府,如风助火势,有力地推进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成为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不可或缺的一条战线。《呐喊》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诞生。

鲁迅以其独具的慧眼,从一个启蒙主义者的立场出发,描绘了那极端沉闷、闭塞、一潭死水般的封建农村,写出了农民的“辛苦麻木”。《阿Q正传》这部中篇小说就鲜明的反映了那一时期的国民状况,是对辛亥革命有力的经验教训总结。鲁迅认为,变革中国,要注重改造国民性的工作,他在小说[中]尽量地“将旧社会的病要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救的希望。”阿Q性格中最为鲜明的病态特征--“精神胜利病”,例如:他挨了人家的打,便以“儿子打老子”来安抚自己,并自己[以]为胜利了。直到最后糊里糊涂地被杀,才在“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呼喊中,完成了最后一次精神胜利。阿Q这种我自麻醉,自我解脱的“病根”是身受惨重压迫却不自觉,不思为改变命运而抗争,反而苟活着。鲁迅认为这才是最大的不幸,同时也同情他们的不幸。而阿Q的愚昧也表现在他对革命的理解,“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可以想见,阿Q的革命如果成功,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抛弃土谷祠住进赵府的。这类的农民的革命,如果没有无产阶级有领导和教育,大体上只能是这么个革法。对于阿Q身上有革命要求,鲁迅是明确的。他说“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可悲的是当阿Q怀着满腔抱屈之情去投革命党时,遇到的却是“不准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党宁愿联络、依靠地主阶级反满,而鄙弃农民的力量,最后,阿Q竟被当作抢犯随随便便地杀了。这是阿Q的悲剧,更是辛亥革命的悲剧。

1913年,列宁曾经批评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政党说:“这个党的弱点是什么呢?弱点就是它还没有能充分地把中国人民的广大群众吸引到革命中来。”“农民由于没有无产阶级当领袖,非常闭塞,消极被动,没有知识,对政治漠不关心。„„由此也可以看出,吸引真正广大的人民群众来积极支持中华民国这件事还做得很差。而没有群众的这种支持,没有一个组织起来的坚定不屈的先进阶级,共和国是不能巩固的。”鲁迅对“不准革命”的阿Q悲剧结局的描写,同样可以从中引出辛亥革命失败的这一根本性的教训。这正是他具有伟大革命家、思想家的眼力的表现。所以《呐喊》是现代民族文学的第一座丰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填空题

1.“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周氏兄弟”是指鲁迅(周树人)和周作人。2.九叶诗派基本上是由两群诗人合流而成,他们与两个诗刊有直接关系,一是《诗创造》,一是《中国新诗》,故九叶诗派又称“中国新诗”派。3. 40年代,郭沫若曾在《斥反动文艺》一文中批判沈从文是“一直是有意识的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的“粉红色”的文艺家。4.前些年出现的“张爱玲热”,在1995年张爱玲在美国孤独地去世后形成高潮。5.施蛰存在《又关于本刊的诗》中说:“《现代》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的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6.沈从文的第一部小说集是他于1926年出版的《鸭子》。7.1946年,上海诗人杭约赫与臧克家等人创立星群出版社,出版了《诗创造》杂志。8.《黄昏之献》是风格与何其芳相近的散文家丽尼的散文集。9.郁达夫是“自叙传”小说的代表作家,但他认为,比起小说,“现代的散文,却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了。”10.鲁迅在30年代曾这样评说“五四”散文的发达状况:“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

11.葛薇龙是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主人公,她是一个普通的上海女孩子,为了能继续在香港求学,不得不向与葛家多年不相往来的姑妈梁太太求告。12.穆旦在清华时的同学王佐良说,穆旦写的是“雪莱式的浪漫派的诗,有着强烈的抒情气质,但也发泄着对现实的不满”。13.九叶诗派得名于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九人诗合集《九叶集》。14.有的学者将现代散文分出两条不同的语体线索,一是“闲话体”,一是“独语体”。其中,鲁迅的散文诗《野草》应归属于独语体。15.梁实秋在《新诗的格调及其他》一文中说:“新诗运动最早的几年,大家注重的是‘白话’,不是‘诗’。”16.沈从文生长在湘西沅水流域,地处湖南、四川、贵州三省的交界处,他所在的凤凰县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而在他的身上就有着苗族的血统。17.周作人的小品文字,多以“言志”散文为主,又可分为“浮躁凌厉”与“冲淡平和”两种。18.有学者分析认为,何其芳《画梦录》里的意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时间意象”,如黄昏、黑夜等,一类是“空间意象”,如坟墓、古宅等。19.在茅盾的一生中,有许多未完成计划的小说,其中,第一部是192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虹》。20.穆旦本名查良铮,是现代诗坛最为重要的诗人,也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上)平时作业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鲁迅在《狂人日记》的文言小序中写道:“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校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

2.在老舍嘲讽的“洋派青年”中,还有《四世同堂》中的祁瑞丰等。

3.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青年杂志)》杂志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4.《日出》主要选取了陈白露的客厅和一个叫“宝和下处”的三等妓院作主要场景。

5.小说《**》以张勋复辟为背景,通过鲁镇七斤家里的一场小小**,写出了乡村社会的死水微澜。

6.对后来的郭沫若研究启发最大的是朱自清为《中国新文学大系》的诗集所作的导言。

7.鲁迅曾受到严复述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的影响,接受了进化论。

8.茅盾原名沈雁冰,早在他192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幻灭》之前,就已经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著名的批评家和组织家了。

9.老舍写于1932年的长篇小说《猫城记》在“文革”中曾受到严厉批判,并直接导致了老舍的噩运。

10.民众戏剧社创办的《戏剧》月刊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戏剧刊物。

11.鲁迅与著名散文家周作人在新文化运动中并称“周氏兄弟”。

12.《离婚》主要描写的是北平某财政所一群公务员的思想矛盾、生活纠葛的家庭**,主人公张大哥把做媒当作最大的快乐和享受。

13.曹禺的五大话剧杰作是《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和《家》。

14.“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

15.《幻灭》以大革命前夕的上海和革命**中的武汉为背景,主人公章静(章小姐)是上海S大学的女学生。

16.《雷雨》中的“命运观”问题是批评家李健吾(刘西渭)在30年代首先发现的。

17.“左联”的全称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8.《女神》共分三辑,第一辑由三部诗剧组成,它们是《女神之再生》、《棠棣之花》、《湘累》。

19.在老舍塑造的老派市民形象系列中,除了老派市民、新派市民、正派市民之外,还有一类市民形象,他们是以祥子为代表的城市贫民。

20.《春蚕》写于1932年11月,发表于1932年11月《现代》杂志的第二卷一期,1933年5月与后发表的《秋收》、《残冬》,合为《农村三部曲》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出自鲁迅的(D)。

A.《示众》

B.《马上支日记》

C.《祝福》

D.《呐喊·自序》

2.话剧《获虎之夜》的作者是(A)。

A.田汉

B.陈大悲

C.洪深

D.丁西林

3.茅盾对小说《倪焕之》评价最高,这部小说的作家是(C)。

A.郁达夫

B.鲁迅 C.叶圣陶

D.废名

4.老舍曾为自己的幽默流入“油滑”而苦恼,以致一度“故意的停止幽默”,经过反复思索、总结,终于为他得之于北京市民趣味的幽默找到了健康的发展方向,这种变化开始于小说(C)。

A.《二马》

B.《骆驼祥子》 C.《离婚》

D.《四世同堂》

5.从《雷雨》到《日出》,曹禺剧作风格的变化主要受到一个外国剧作家的影响,这个作家是(C)。

A.奥尼尔

B.莎士比亚 C.契诃夫

D.布莱希特

6.鲁迅创作的最后一篇现实题材的小说是(C)。

A.《故乡》

B.《**》

C.《离婚》

D.《祝福》

7.郭沫若的《三个叛逆的女性》,除了《卓文君》、《王昭君》外,还有(D)。

A.《蔡文姬》

B.《屈原》

C.《武则天》

D.《聂嫈》

8.茅盾在《春蚕》中说到的“长毛造反”是指(C)。

A.“一·二八”事变

B.辛亥革命C.太平天国起义

D.武昌起义

9.虎妞的变态**,二强子逼女卖淫的病态行为,以及小福子自杀的悲剧,对祥子来说,都是锁住他的“心狱”。其中,二强子的女儿是(D)。

A.小文

B.大赤包 C.虎妞

D.小福子

10.《雷雨》中的“鲁妈”是(A)。

A.侍萍

B.周萍C.蘩漪

D.四凤

第四篇: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2

“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模拟试题

(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北岛,原名赵振开,在“文革”他曾以“”的笔名创作过一部以杨讯和萧凌为主人公的“手抄本”小说《波动》。

2、当年在《红灯记》中扮演的演员是刘长瑜。

3、赵树理因1943年9月创作的《》而一举成名。

4、“女性写作”概念是法国女性主义评论家埃莱娜·西苏1975年在《》中提出来的。

5、舒婷的诗歌《致橡树》在全国最具权威性的诗歌刊物《诗刊》上发表之前,曾在非正式刊物《》上发表过。

6、余华在小说《现实一种》中描写了一个“连环报”式的仇杀故事:山岗的儿子皮皮杀死了山峰的儿子,山峰杀死了皮皮,山岗杀死了山峰,山峰的妻子最后又借助公安机关杀死了。

7、京剧《红灯记》的编剧和导演分别是和阿甲。

8、在创作的顶峰期,写了许多在当时让人耳目一新的小说,如《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等。

9、大约在1986年前后,在《旧人新时期》里引用同行间的话说,“汪曾祺行情见涨”,说明汪曾祺虽然像一个“出土文物”,但喜爱者越来越多。

10、20世纪50年代初,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的《一架弹花机》等短篇小说,大多通过农村家庭和婚姻的矛盾,反映农民新的生活情景和精神面貌。

11、在20世纪40年代,赵树理的小说得到了左翼文学界的一致赞扬,他们的赞扬都集中在《小二黑结婚》、《》、《李家庄的变迁》三部作品上。

12、根据小说《动物凶猛》改编的电影姜文导演的《》。

13、的小说《一个人的战争》书写了女性自我成长的经历,有非常明显的性别意识,大胆地展露自我世界和内心经验,性、欲望、身体、自我等诸多话语交织在一起,完成了一部微妙而复杂的女性个人成长史。

14、“文革”后现代意识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食指、芒克、多多和根子等为主要成员的“”。

15、京剧“样板戏”除《》和《龙江颂》外,其余均取材于革命历史斗争,情节曲折,斗争激烈,悬念丛生,富于传奇性。

16、“文革”前夕,仍在继续努力的赵树理虽然构思了反映人民公社化之后农村变化情况的长篇小说《》,却始终没有能够付诸实践。

17、“以梦为马”,一往深情地追寻精神的家园,梦想着能够创造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

18、“小腿疼”和“吃不饱”这两个落后农民的形象出自小说《》。

19、在当代文学史上有名的“三个崛起”的作者中,除了两个诗歌评论家谢冕和孙绍振外,有一位是朦胧诗潮中的年轻诗人。

20、《少家浜》“智斗”一场戏中的三个主要人物是、胡传奎和刁德一。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王安忆对性的叙述,对女性命运的书写都达到了一种后来者所无法逾越和企及的高度,有人认为,她还曾写过“女同性恋”的作品,这部作品是()?

A、《我爱比尔》B、《长恨歌》C、《神圣祭坛》D、《弟兄们》

2、京剧“样板戏”第一批的八部作品中,除了一部作品是京剧外,均改编或移植于其他文艺形式。这部作品是()。

A、《龙江颂》B、《智取威虎山》 C、《红灯记》D、《奇袭白虎团》

3、赵树理研究专家黄修已曾将赵树理的小说按题材分为“两个世界”:即“大世界”和“小世界”,其中,表现“小世 1

界”的作品主要有()等。

A、《李家的变迁》 B、《小二黑结婚》 C、《李有才板话》 D、《三里湾》

4、汪曾祺前期的小说还有许多情节的因素,后来越来越简约、随意,篇幅更短小,文字更朴素,大多只有三四千字,颇似随笔,这类被称为“笔记体小说”的代表作是()

A、《大淖记事》

品的作者是()?

A、张洁

A、顾城B、戴厚英B、江河

C、谌容D、张抗抗D、舒婷

6、在朦胧诗人中,最早得到大家认同的诗人是()C、北岛

7、王安忆引起文坛注意的第一篇小说,写了一个叫雯雯的女孩子的信念与梦想,痛苦与欢乐。这篇小说是()A、《69届初中生》C、《雨,沙沙沙》B、《小鲍庄》 D、《广阔天地的一角》 B、《晚饭花》 C、《受戒》D、《陈小手》

5、长篇小说《方舟》描写了研究马列主义哲学的曹荆华、进出口公司的翻译柳泉、导演梁倩这三位女性形象,这部作

8、汪曾祺只在极少的作品流露出嘲讽的意味,比如,他在一篇小说的结尾处只用一句话就写出了一个团长的心理:“我的女人,怎么能摸来摸去!她身上,除了我,任何男人都不许碰!这小子,太欺负人了!日他奶奶!”这篇小说是()。

A、《鉴赏家》 B、《岁寒三友》

敬亚等人的作品。这家报刊是()。

A、《诗歌报》 B、《诗刊》C、《诗探索》D、《星星》

10、1990年王安忆在搁笔一年后重新开张的第一篇小说中,从“我”的叙述中复原出一个男人的故事:右派——发配——结婚——回城——作家——放纵。这篇小说是()。

A、《叔叔的故事》

C、《纪实与虚构》B、《岗上的世纪》D、《乌托邦诗篇》C、《陈小手》 D、《大淖记事》

9、朦胧诗从“地下”走向“公开”,最初是一家报刊1980年10月以“青春诗会”的名义发表的舒婷、顾城、江河、徐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有1-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京剧“样板戏”的配器,吸收了多种中国其他乐器和西洋乐器,形成了中西乐器混合编队,但仍以传统京剧的“三大件”为主,这三大件是指()。

A、月琴B、高胡C、板胡D、二胡2、50年代后期,赵树理在文学界的地位大大下降,农村题材小说中作为“方向性”加以提倡的是更具“理想”色彩的、致力于新人塑造的作家,主要有()等。

A、王汶石

A、顾城B、李准B、舒婷C、王愿坚C、江河

D、柳青 D、杨炼

3、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五人诗选》中收录了朦胧诗人北岛等五位诗人的作品,其中,主要还有()等。

4、王朔参与创作的电视剧值得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这些电视剧主要有()等。A、《大喘气》B、《渴望》 C、《过把瘾》 D、《编辑部的故事》

5、赵树理描写农业合作化的长篇小说《三里湾》受到批评的主要原因有()等。

A、对农村社会主义的带头人进行了理想化的描写

B、没有按照合作化运动的过程作全景式描写

C、达不到党关于农村的理论和政策的高度

D、达不到当时文学“规范”要求的高度

四、简答题(共20分)

要求: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1、王溯和老舍的小说都以北京的市民生活为题材,也都具有很浓重的幽默色彩,但又有很大的区别,这是为什么?(8分)

2、批评界普遍认为,20世纪中国女性写作出现过三次高潮。出现在90年代的第三次女性写作高潮表现了什么样不同

情况?请举例说明。(6分)

3、为什么可以说先锋小说的变化是“胜利大逃亡”?请举例说明。(6分)

五、分析题(40分)

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不得完全照抄教材或其他资料,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该题不得少于1000字。

1、京剧“样板戏”《沙家浜》将郭建光定为“一号人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为此目的都作了哪些主要改动?最终是否达到了这个目的?请通过具体作品内容加以说明。

2、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都发生过一个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请联系文坛和作家自身的情况加以说明。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说明:答案中凡出现错别字均不给分。

1、艾珊

5、今天

7、翁偶虹

9、林斤澜

13、林白

15、海港

17、海子

19、徐振亚

2、李铁梅(铁梅)

6、山岗

3、小二黑结婚

4、美杜莎的笑声

8、马原

10、马烽

12、阳光灿烂的日子

14、白洋淀诗派

16、户

18、“锻炼锻炼”20、阿庆嫂

11、李有才板话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说明: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D6、D2、D7、C3、B8、C4、B9、B5、A

10、A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说明: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有1-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ABD2、ABD3、ABCD4、BCD5、BCD

四、答简题(共20分)

说明: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1、王朔和老舍的小说都以北京的市民生活为题材,也都具有很浓重的幽默色彩,但又有很大的区别,这是为什么?(8分)

[评分标准]

A、王朔是新北京的第二代移民,与北京的血缘要比老舍淡很多。而且,他所熟悉的主要是北京的大院,而不是胡同,大院里的居民都跟他一样,不是地道的北京人。这里的年轻人虽然也操一口流利的京腔,但也不是地道的北京话。(3分)

B、王朔的幽默不是来源于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而是来源于当下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2分)

C、此外,王朔笔下的人物不再像老舍笔下人物那样一本正经,而是竭力地玩世不恭,以流氓自居。(2分)

D、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1分)

2、批评界普遍认为,20世纪中国女性写作出现过三次高潮。出现在90年代的第三次女性写作高潮表现了什么样的不同情况?请举例说明。(6分)

[评分标准]

A、有意识、非常自觉地坚持性别立场,自觉地表现和挖掘女性经验,大胆地表达女性意识,如陈染的《私人生活》,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等。(2分)

B、也在理性的层面,用一种调侃的戏谑的方式消解男权社会的话语秩序和文化规则,如徐坤的《先锋》等。还用以通俗文学读物似的言情故事来吸引读者,如张欣的小说。(2分)

C、更有一批被称为用“身体写作”的“美女作家”把女性的身体、性、欲望作为商业卖点,如卫慧的《上海宝贝》等。(1分)

D、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1分)

3、为什么可以说先锋小说的变化是“胜利大逃亡”?请举例说明。(6分)

[评分标准]

A、虽然先锋小说的始作俑者马原带头逃亡了,但其他作家仍在坚持创作,如北村、吕新等。(2分)

B、虽然它的代表作家余华的创作发生了变化,但变化后的余华影响更大,成就更突出。而且离开先锋小说阵营的先锋作家仍然拥有一般作家所没有的先锋精神。(2分)

C、虽然旧的先锋小说已经解体,但新的先锋小说又在崛起,如邱华栋等“晚生代”等。(1分)

D、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1分)

五、分析题(40分)

说明: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不得完全照抄教材或其他资料,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该题答案不得少于1000字。

1、京剧“样板戏”《沙家浜》将郭建光定为“一号人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为此目的都作了哪些主要改动?最终是否达到了这个目的?请通过具体作品内容加以说明。

2、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都发生过一个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请联系文坛和作家自身的情况加以说明。

[评分标准]

A.完全照抄教材或其他资料。(扣15-20分)

B.论述不正确或不深入。(扣5-10分)

C.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扣5分)

D.文字欠优美或不流畅。(扣5分)

E.有错别字或病句。(扣1分,最多扣分不超过2分)

第五篇: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之三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之三

一、填空题

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的。

2.《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与莎菲有感情纠葛的两个人物是 和。

3.匡复是作家 的剧作 中的人物。

4.《再别康桥》微妙地展露了诗人因 的幻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

5.冯至是 社的诗人。

6.《星星》以茫茫银河中不可胜数的“星星”来比喻。

7.《背影》是一篇 抒情散文。

8.被闻一多称为“时代的鼓手”的诗人是。

9.“火便是你。火便是我。火便是他。火便是火。”出自诗人 的诗歌。

10.官僚主义者刘世吾有一句口头禅,表现了他看透一切、极端冷漠的人生哲学。

11.《茶花赋》中的茶花寄寓了作者对 的依恋赞美之情。

12.秦官属是作家 的作品 中的人物。

13.《棋王》的作者是。

14.《复仇的火焰》的作者是。

15.邓拓的《事事关心》是 中的名篇。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并将正确答案的号

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现代文学史上在理论上倡导在创作上实践革命文学的先驱者是()

①蒋光慈 ②许地山 ③茅盾 ④赵树理

2.农民云普叔形象出自小说()

①《丰收》 ②《春蚕》 ③《夜》 ④《多收了三五斗》

3.指出下列属于讽刺喜剧的作品()

①《获虎之夜》 ②《雷雨》 ③《屈原》 ④《升官图》

4.《伤逝》采用的结构体式是()

①书信体 ②手记体 ③日记体 ④自传体

5.指出下列属于创造社的作家()

①叶圣陶 ②周作人 ③郁达夫 ④徐志摩

6.《山之子》的体裁是()

①小说 ②诗歌 ③散文 ④戏剧

7.《别了,哥哥》的作者是()

①殷夫 ②戴望舒 ③徐志摩 ④田间

8.丰子恺的散文是()

①《祝土匪》 ②《给我的孩子们》 ③《钓台的春昼》 ④《故乡的野菜》

9.《死水》的写作年代是()

①五四初期 ②二十年代 ③三十年代 ④四十年代

10.指出《正红旗下》的作者()

①巴金 ②沙汀 ③茅盾 ④老舍

11.以“保定二师**”为主要情节的小说()

①《林家铺子》 ②《红旗谱》 ③《红日》 ④《暴风骤雨》

12.“我们的全部生活不就是这样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吗?”这句话出自散文()①《社稷坛抒情》 ②《茶花赋》 ③《长江三日》 ④《海市》

13.建国后第一部以知识分子成长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①《东方欲晓》 ②《晋阳秋》 ③《三家巷》 ④《青春之歌》

14.被称为朦胧诗的作品是()

①《苹果树下》 ②《重读<圣经>》 ③《哎,大森林》 ④《双桅船》

15.《夜走灵官峡》的作者是()

①吴强 ②杜鹏程 ③古华 ④杨沫

三、多项选择题

1.郁达夫创作的小说有()

①《沉沦》 ②《春风沉醉的晚上》 ③《迟桂花》

④《潘先生在难中》 ⑤《山峡中》

2.巴金在《家》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有()

①鸣凤 ②四凤 ③梅 ④瑞珏 ⑤觉慧

3.指出下列自传体的小说()

①《边城》②《沉沦》 ③《呼兰河传》 ④《月牙儿》 ⑤《少年漂泊者》

4.曹禺创作的戏剧有()

①《名优之死》 ②《日出》 ③《原野》 ④《北京人》 ⑤《压迫》

5.《小二黑结婚》中的神仙形象有()

①白毛仙姑 ②三仙姑 ③二诸葛 ④常有理 ⑤亭面糊

6.《一种云》中的象征形象有()

①战云 ②虹 ③冰雹 ④雷电 ⑤霹雳

7.戴望舒创作的诗歌有()①《生活是多么广阔》 ②《雨巷》 ③《偶成》 ④《我用残损的手掌》⑤《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8.冰心早期诗歌和散文表现的主要内容有()

①爱情 ②生命 ③自然 ④童真 ⑤母爱

9.采用信天游形式抒写的诗作是()

①《回延安》 ②《向困难进军》 ③《星星》 ④《孤岛》⑤《王贵与李香香》

10.大量运用排比句的诗歌是()

①《大堰河—我的保姆》 ②《死水》 ③《再别康桥》

④《生活是多么广阔》⑤《我是一条小河》

11.下列作品中的历史剧有()

①《屈原》 ②《左邻右舍》 ③《关汉卿》 ④《压迫》 ⑤《绝对信号》

12.《草木篇》包括()

①白杨 ②藤 ③仙人掌 ④梅 ⑤毒菌

13.下列人物中属于农民形象的有()

①陈奂生 ②梁生宝 ③李铜钟 ④吴楚 ⑤刘世吾

14.《黄河东流去》的人物有()

①李双双 ②李麦 ③蓝五 ④孙喜旺 ⑤王跑

15.菇志娟的作品有()

①《百合花》 ②《剪辑错了的故事》 ③《黑旗》

④《静静的产院》 ⑤《草原上的小路》

四、简答题

1.简析《潘先生在难中》潘先生的形象。

2.《雷雨》是如何展开剧情的? 3.《地球,我的母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哥德巴赫猜想》的语言有什么突出特点?

五、阅读答题

春水

一O五

造物者——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

我要至诚地求着:

“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问题:1.指出这首诗的作者。

2.分析这首诗歌的思想艺术特色。

六、论述题

1.《家》的思想艺术成就。

2.《人到中年》的社会现实意义。

下载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二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二 C.太阳社D.后期新月社 19.1919年提出“整理国故”口号的是( )。 A.胡适 B.鲁迅 C.李大钊 D.茅盾 20.在发刊词中提出“论究学术,闻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复......

    现当代文学试题

    一、填空题 1、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标志前期最高成就。 2、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1、新文化运动------1917年,《新青年》由上......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下)第一章中国现代文学的转向第一节现代文学新方向的确立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发表,确认了现代文学的新方向 一、《讲话》发表的现实背景 40年代......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专业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注重学理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它主要是对20世纪以来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思潮予以重审,对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思潮流变、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当代文学的分期 (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为标志.第一段1949-1966『十七年文学』延安文艺方针影响文学创作政治性目的强,五四传统与之对抗。 第二段1966-1976『......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整理汇总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整理汇总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鲁迅原名周树人,与著名散文家周作人在新文化运动中并称“周氏兄弟”。 2、“五四”新......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 作业1一、填空题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1943年产生了两位重要作家,一是沦陷区的张爱玲,一是解放区的(赵树理)。 2.在《沙家浜》“智斗”一场中的三个......

    中国现当代文学B卷答案

    6266 中国现当代文学B卷答案 一、填空(每空2分,共30分) 1、《狂人日记》 《且介亭杂文末编》 2、郭沫若 婵娟 3、闻捷 郭小川 4、《背影》《荷塘月色》 5、1949 北平6、贺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