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下学期九年级133班数学中考备考计划1
2017--2018学年度133
学教学工作计划
文武镇初级中学 董坤
班级数
2017 —2018学年九年级数学(133)班复习计划
文武镇初级中学 董坤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迎接2018年中考的到来,争取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中考备考工作须早计划,早落实。根据我校中考备考方案精神和备考工作要求,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数学科具体知识内容、目标和考试范围、方向,以数学课程标准做为教学和备考的准绳,认真落实到数学教学和复习中去。复习的目的、内容、形式、方法上,都应关注使学生“爱复习”。
二、学情分析
本届学生五个班,四个普通班的学生基础较差,欠缺勤学好问,多钻研的精神,基础知识不扎实,灵活运用能力欠佳,学生整体学习意识淡薄,欠缺学习兴趣。所以在复习中要进行基础知识教学与复习。
三、备考措施
1、发挥科组集体作用,形成合力。
在复习中为了避免教师单打独斗的现象,坚持每周不少于2次集体备课,分工合作、落实到人,教案要求有知识点归纳、例题、练习、习题等。
2、注重常规,突出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要体现知识联系、例、习题解法和变式训练、实际问题的应答和综合运用。要求复习课堂要坚持“精讲多练、当堂掌握”的原则。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基本解法要熟练运用。
3、钻研考纲,抓好考点。
认真学习中考考试说明,研究近三年的中考试题,了解中考的改革方向、命题特点和考试题型。选好例、习题,重视常见题型,突出中档题目,选准压轴题,体现易、中、难题的比例为7:2:1。
四、复习方案
根据我校的备考计划制定我组的复习方案:
1、第一轮复习(3月3—4月20日)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2)过基本方法关。(3)过基本技能关。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可将代数部分分为八个章节:数与式、方程(组)与不等式
(组)、函数、几何图形初步与三角形、四边形、圆、图形与变化、统计与概率等。配套练习以《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讲册与练册》为主,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与知识的补缺工作。
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中考试题按易:中:难 =7:2: 1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84分)的70%,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定期检查学生完成《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讲册与练册》情况,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5)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2、第二轮复习(4月24日——5月25日)
本轮要求学生要把握考点、重点、难点。普通班重点抓好查漏补缺工作,重点班抓好知识的迁移、变式训练和中高档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有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5)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好普通班的学生等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第三轮复习(5月28日——6月19日)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考前练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备用的练习《中考模拟试题》
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2)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3)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
(4)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
(5)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6)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四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二是要展开;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 四要以题代知识。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
(7)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教师讲过的内容,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8)适当的“解放”学生,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考、考,几乎所有的学生心身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中考考场,那肯定是个较差的结果。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松,必须保证学生有个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实践证明,适度紧张是正常或者超常发挥的最佳状态。
(9)心态和信心调整。这是每位教师的责任,此时此刻信心的作用变为最大。中考备考工作是提高中考成绩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做为毕业班的教师,自己要做到认真对待,积极做好中考备考工作,并把自己的备考计划认真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去。为我们的学生负责,为完成学校的中考目标而努力。
第二篇:2013—2014学年九年级数学备考计划
2013—2014学九年级数学中考备考计划
全河中学苏有锦
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相对于其它科目来说,初三数学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知识点多,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全面复习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体系,提高解题技巧、解题能力,并非易事。下面我谈谈本人对数学备考计划的一些做法。
一、明确指导思想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应注重“四基”所谓四基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也就是说要重视基础知识,突出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操作,基本原理是考试命题的基本载体,而学科主干知识一直是近年来中招命题的重中之重。“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数学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各层次的学生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均有所提高,还要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较强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认真学习课标和考试说明
认真学习课标和考试说明,梳理清楚知识点,把握准应知应会。注重命题依据及内容,注重“四基”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重点章节考试的难易程度(如圆简单的切线证明,《相似形》很少单独考,在综合题中出现,《四边形》及《二次函数》考核力度最大),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发展的能力和归纳。哪些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哪些要让学生灵活运用,哪些不作为考试内容,如:(1)有效数字。(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3)近似值。(4)视角视点肓区。(5)圆柱(锥)侧面积。(6)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7)不能用计算器。(8)
试题总分:100分。教师对要复习的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今年数学学业水平测试易、中、难比例为7:2:1,数与代数部分35--45分,空间与图形35--520分,统计与概率15--25分,主干知识:方程、函数、四边形、圆、三角形、概率与统计。了然于心,这样就能驾驭复习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复习的质量。
三、数学培优对象
魏正昌梁兵王仁英段加焕童志景王显金
王世凤马忠廷
四、复习思路(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计划到2013年3月中旬结束新课,开始进入复习阶段 第一阶段:以课本和面对面为主。分块复习,抓基础知识,大约用时一个月时间。(4月份)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以中考说明,课本,面对面为复习资料,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
第一轮复习要“过三关”:(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3)过基本技能关。如,数形结合的题目,学生能画图能做出,说明他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夯实基础。这也是好学生失分的原因,基础知识不牢,考试紧张,平时不太注重解题过程,今年中考试题按易:中:难=7:2:1的比例,因此使每个学生对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理解和掌握。
(2)学业水平考试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
与说明,绝不能好高骛远。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老师要给学生精选题,尽可能把知识点在解题中体现,构建学生的知识网络,同时关注学生的差异。
(4)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我是每复习完一章就及时测验,并且要给学生认真批改,然后有针对性的找同学失分的原因,查出错误,及时纠正,尽可能每次都批改,这样同学们会注重易错题,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过程。教师可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5)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针对性的给同学面对面批改作业,利用辅导时间针对学生出错的题目查出原因,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第二阶段:专题、综合训练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学业水平测试的综合演练,查漏补缺,俗称考前练兵。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要接近学业水平测试模式。
(2)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学生要有错题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3)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要讲透;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不宜对模拟卷题题讲。
(4)应当“解放”学生,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经过前两轮时间的考、考、考,几乎所有的学生身心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考场,那肯定效果不好。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松,后期题量不宜太大,要让学生轻松解题、居高临下解题,能跳出复习的圈子看试题。
(5)调节学生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
(6)心态和信心调整。这是每位教师的责任,此时此刻学生信心的作用变为了最大。
第三阶段:查漏补缺
对学生仍然模糊的或已忘记的知识让学生回归课本,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迎接学业水平测试。
总之,在九年级数学总复习中,发掘教材,夯实基础是根本;共同参与,注重过程是前提;精选习题,提质减负是核心;强化训练,发展能力是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一题带一片,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水平。
第三篇:九年级数学中考备考复习计划
九年级数学下期复习计划
一、明确指导思想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学任务非常艰巨。因此,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紧扣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努力把本学期的任务圆满完成。九年级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认真学习课标和考试说明
认真学习课标和考试说明,梳理清楚知识点,把握准应知应会。注重命题依据及内容,注重“四基”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重点章节考试的难易程度(如圆简单的切线证明,《相似形》很少单独考,在综合题中出现,《四边形》及《二次函数》考核力度最大)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发展的能力和归纳。哪些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哪些要让学生灵活运用,哪些不作为考试内容,如:(1)有效数字。(2)一元一次不考试的应用。(3)近似解。(4)视角视点肓区。(5)圆柱(锥)侧面积。(6)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7)不能用带存储功能的计算器。教师对要复习的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于心,这样就能驾驭复习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复习的质量。
三、复习思路(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以中考说明为主线,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
第一轮复习要“过三关”:(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3)过基本技能关。如,数形结合的题目,学生能画图能做出,说明他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夯实基础。这也是好学生失分的原因,基础知识不牢,考试紧张,平时不太注重解题过程,今年中考试题按易:较易:中:难=4:3:2:1的比例,因此使每个学生对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理解和掌握。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说明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与说明,绝不能好高骛远。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老师要给学生精选题,尽可能把知识点在解题中体现,构建学生的知识网络,同时观注学生的差异。
(4)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我们是每学一章及时测验,并且要给学生认真批改,然后有针对性的找同学失分的原因,查出错误,及时纠正,尽可能每次都批改,这样同学们会注重视作题,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过程。教师可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5)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要不针对性的给同学面对面改作业,有时在下课之余让同学叫到办公室,针对自己出错的题目查出原因,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
1、我们前一段就采用了专题复习,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给学生20分钟的时间做本节课有关的题,然后老师用剩余的时间及时解决有关问题,并让同学们整理自己易错的题(错题集本)。第二轮复习的形式,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以教学案为主。
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集中、归类,重点难点热点突出复习,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老师要精选资料,给学生选
精题,尤其是四边形及圆的有关证明题,存在一题多解现象,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下面多下功夫,多查资料。(如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这是同学们共认为难的内容,也是每年中招考试的压轴题)(如:列方程解应用题及二次函数求最值,要重点把握,让同学们反复练习,多次强调,争取达到每位同学都会。)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可对学生共性的难点、误点设立专题。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围绕热点、难点、重点,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3)以题代知识,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可适当穿插过去的小知识点,以引起记忆。
(4)题复习可适当拔高。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如代数综合应用题,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结合题,我们准备采取分层次管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不同层次的题,另外我们还采取前一段我们的做法,老师要多下功夫,加大力度,尽可能做到每个演练都及时批阅和讲解,有个别同学需要面对面批改,查漏补缺,而且我们不采取“满堂灌”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查找自己的误点。但要兼顾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一个度。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要善于总结规律性的东西给学生,免得学生产生“糊涂阵”现象。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演练,查漏补缺,俗称考前练兵。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要切近中考模式。
(2)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学生要有错题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3)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要讲透;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不宜对模拟卷题题讲。
(4)适当的“解放”学生,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经过前两轮时间的考、考、考,几乎所有的学生身心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考场,那肯定效果不好。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松,后期题量不宜太大,要让学生轻松解题、居高临下解题,能跳出复习的圈子看试题。
(5)节学生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
(6)态和信心调整。这是每位教师的责任,此时此刻信心的作用变为了最大。
第四阶段:查漏补缺
对学生仍然模糊的或已忘记的知识让学生回归课本,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迎接中考。
总之,在初三数学总复习中,发掘教材,夯实基础是根本;共同参与,注重过程是前提;精选习题,提质减负是核心;强化训练,发展能力是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一题带一片,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水平。
复习安排
时间
复习内容
3月4日——3月8日
数与式
3月11日——3月15日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3月18日——3月22日
函数及其图像
3月25日——3月29日
统计与概率
4月1日——4月5日
直线形
4月8日——4月12日
4月15日——4月19日
4月22日——4月26日
4月29日——5月3日
第二轮专题复习安排
5月6日——5月10日
5月13日——5月17日
5月20日——5月24日
5月27日——5月31日
第三轮综合复习安排
6月3日——6月14日
第四轮查漏补缺复习安排
6月15日——6月17日
相似形
锐角三角函数与解直角三角形
圆
图形与变换 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综合运用
二次函数、方程、不等式的综合运用、图形变换问题
证明、开放性、探究性问题
动点问题、与坐标有关的问题
综合复习、中考模拟卷训练
查漏补缺 驻马店十三中九年级数学备课组2016年3月28日
九年级数学中考备考复习计划
十三中九年级数学备课组
2016年2月28日
第四篇:九年级数学中考备考复习计划
学困生帮扶计划及措施
一、班级情况:
本班学生成绩较为平衡,不少同学在学习上好胜心强,乐于学习,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有较有成效的学习方法;但也有不少同学厌倦学习,畏惧困难,或是学习方法不当,或是学习习惯较差,积年累月,致使学习基础薄弱。
二、学困生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及七(2)班班主任,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有鲍永崟、马斌、何太晨、何雅玲、柳永辉、刘生明、何旭伟、铁世云、刘小芳、李延浩、郭啟斐、谈盛良、苏宝生等人在学习上存在很大的困难,该群学生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平时作业不认真,不能及时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工作,并且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能认真学习,学习习惯差,接受能力弱,因此成绩很不理想。
三、帮教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
许多的学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所以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经常找帮扶对象谈心,平均每周谈话一次,每月月考结束谈话一次,帮助学生树立自己能学好、能进步的信心。
2.加强关注程度
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关注这名学生,做到勤观察、勤发现、勤表扬、勤纠正,对他进行正面引导和必要的辅导,鼓励该生的进步。3.注重反馈
课堂练习要认真对待,如果不会可以请小组成员帮助解决,不懂就问而不是不懂装懂,但绝不能不会就算了,当然难一点的题可以放过。课后练习也就是作业要认认真真地完成,按时完成,时间观念强,不拖拉、最好要独立完成,绝不能抄作业。
4.鼓励学生帮助
通过鼓励组内优秀生的方法,来帮助学困生。
第五篇:九年级中考数学备考复习计划
德智教育 中小学生会员制学习成长俱乐部九年级中考数学备考复习计划
(1月29日---6月20日)
时间:大概还剩26次课
德智教育 中小学生会员制学习成长俱乐部 德智教育 中小学生会员制学习成长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