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鹤楼品牌发展史
黄鹤楼品牌发展史
1916年,玻利维亚首席调烟师成功将“南洋烟魁壹号”调制成功,形成配方。
1928年,简氏兄弟为抵抗英美等外国烟草对于中国的渗透入侵,注册创立了“黄鹤楼”卷烟品牌。
岁月尘封,“南洋烟魁”被埋进了故纸堆,成为了无人问津的一纸典故。世道艰辛,“黄鹤楼”品牌盛极一时却也因日寇侵华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
时光荏苒,岁月飞逝,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继承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未竟之志,重新为中华大地带来了饱含传奇的经典卷烟——“1916•黄鹤楼”。
从历史中梳理中华民族的文化,从传统品牌中发掘属于这个时代的品牌。
“今天的一小步将是历史的一大步。”“1916•黄鹤楼”既是“黄鹤楼”卷烟品牌的高端之作,也是“黄鹤楼”卷烟品牌的总领之作,由这个充满了历史厚重感的卷烟品类开始,湖北中烟将“黄鹤楼”卷烟品牌发展一步步同文化更加紧密的结合,创造了一个经典品牌体系。
就让我们顺着湖北中烟的品牌文化体系,沿着历史的脚步,进行一次湖北中烟的文化寻根之旅吧。
一、楼文化
相传黄鹤楼是三国时代吴国国主孙权下令建造的一个军事瞭望楼,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在唐代,黄鹤楼已经逐渐褪去了军事色彩,成为了文人骚客登高必赋的文化名楼。关于黄鹤楼名字的由来,有着这样一个传说:“黄鹤楼原为辛氏酒店,道士为谢其千杯之恩,画黄鹤于壁,鼓手即起舞,从此宾客盈门。十年后道士复来,取笛吹奏,跨上黄鹤,云天飘渺„„”而黄鹤楼品牌中的“黄鹤楼•漫天游”就是取自这样的一个故事。
千年的岁月中,黄鹤楼几经损毁,几经毁坏,却屡毁屡建。当1981年黄鹤楼终于再一次从废墟中重建,涅槃般的重生,终于让这个中华三大名楼之首的黄鹤楼再一次屹立人间。湖北中烟的“黄鹤楼”卷烟品牌不但继承了黄鹤楼的名字,命运的起伏也如同这千古名楼一般,虽经尘封,终于在湖北中烟人的努力下再次焕发了光彩,从年产几万箱,到年产数十万箱,并一举跨入中国卷烟市场的高端品类,受到了消费者的热捧和欢迎,在卷烟品类中成为了犹如江畔名楼一般的光彩耀眼。
黄鹤楼之所以在中华文化中占据了不可磨灭的一笔印迹,不仅仅是因为它临汉水,观天
下,俯瞰江山的位置,而且因为它在历史中获得了太多文人骚客的宠幸,成为了中华文化交流传承的一个印迹,印刻了太多历史的厚重,太多文化的深邃,就此也成为了中华文人心中的一块宝地,这也是黄鹤楼历经数百载,虽毁复建的根本原因。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千载的传承让黄鹤楼成长、积淀,最终成为了中华文化精髓的载体之一。而湖北中烟的“黄鹤楼”卷烟品类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中,让古老的诗句有了新意义的解读,“此地空余黄鹤楼”不仅仅是每日静观长江奔流的巍峨高楼,也是卷烟消费者手中烟气袅袅不绝的“黄鹤楼”卷烟;不仅仅是千古余憾的感慨,也是“黄鹤楼”卷烟文化内涵的新发展;不仅仅是文人骚客口中赞美的景致,也是卷烟消费者心中真挚的拥护。湖北中烟从黄鹤楼的千年文化中汲取营养,“黄鹤楼”卷烟品类也成为了卷烟消费者心中的文化卷烟,成为了中式卷烟、经典品牌的最好注解。
二、南洋文化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虽然早已经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它旗下的汉口卷烟厂在2003年再一次重现在世人眼中,新组建的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承接前身为上世纪初的南洋烟草公司汉口分公司,于2003年以原武烟集团、三峡烟厂等为主体组建。这个继承来自于地缘和品类的继承,古老的卷烟品牌在新的时代中重新焕发青春,“黄鹤楼”、“红金龙”等曾被广为追捧的品牌再次成为卷烟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然而,这种继承又不仅仅是地缘和品类的继承,更是文化和理念的继承,更是在继承的同时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由简照南、简玉阶创办,简氏兄弟作为民国时期知名的爱国商人,为了抵御洋烟入侵,竭力发展国产卷烟,为此竭尽心力,他们所创立的“白金龙”,“大长城”等卷烟品牌在历史中熠熠生辉,而“黄鹤楼”、“红金龙”品牌则在时代中或起或伏,延续至今。南阳兄弟的努力虽然最终因为时代的原因失败了,但是他们的精神仍然值得今天的我们所深深敬佩,他们的志愿则被后继的湖北中烟所继承。当“黄鹤楼”卷烟品牌再一次出现在卷烟消费者视线中时,湖北中烟就已经将“黄鹤楼”卷烟定位为中式卷烟、经典品牌,让这个有着古老历史的品牌重新成为中式卷烟发展中的生力军。
中式卷烟,顾名思义,就是为了突出属于国产卷烟的特色,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风格。经典品牌则是“黄鹤楼”品牌不懈努力的方向。这种努力正是简氏兄弟曾经为之奋斗的方向,也是中国卷烟品类面临国际市场竞争所要走的出路。
“南洋烟魁壹号”的故事早已经为人所熟知。“1916•黄鹤楼”所代表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正是承自南洋兄弟时期中国的奢华黄金梦。当中国是睡狮、是卧龙时,“南洋烟魁壹号”永远都是一个做不到头的美梦,遥远的看不到终点。
然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雄鸡一唱天下白”,梦醒时分的“南洋烟魁壹号”终于成为了万金难求、卷烟消费者为之奔走痴狂的“1916•黄鹤楼”。
“1916•黄鹤楼”倾注了湖北中烟人无数的努力,灌溉了湖北中烟人无数的汗水,终于开花结果,最终实现了传承了近一个世纪中国卷烟的一个美梦,让梦成真。
三、楚文化
荆楚之地,人杰地灵。湖北中烟继承的不仅仅是卷烟的历史,也继承了自古以来楚地的人文风俗。地缘文化的影响是黄鹤楼文化在发展中的一个根基,荆襄之地,中华大地的腹地,武汉为九省通衢,交通要冲。而“黄鹤楼”卷烟也正是依靠着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自己从省内行销无阻,到发散全国,畅销、热销、脱销。
“楚虽三户,忘秦必楚。”追溯到遥远的时光中,楚人就是以这样无比的决心与自信,才成为中华大地上一股让人尊敬的力量。
“黄鹤楼”卷烟品牌也正是在湖北中烟人这样精神的打造下,才从历史中走来,升华发展,努力进取,成为了国内四大高端品牌之一,让每一个人尊敬,让每一个消费者满意。
同中国北方以龙图腾崇拜不同,楚人以凤为尊。而黄鹤楼之黄鹤在某种意义上,与凤凰有着极大的共通之处。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黄色的大鸟。这无疑在心里的暗示上增强了楚人对于黄鹤楼的认可。而“黄鹤楼”卷烟在湖北能够异军突起,在文化层面上,于此或多或少有着联系。
《山海经•图赞》说凤凰身有五种像字纹:“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腹文曰信,膺文曰仁。”这同儒家后期提炼出的仁义礼智信五德一脉相承。而黄鹤作为从未有之的仙鹤,在世人眼中,往往有着近似于凤凰般的形象,作为诞生于楚地的“黄鹤楼”品牌,也正是承载了源于楚地的凤凰文化,德、顺、义、信、仁,在文化内涵中源于楚地,连接全国。
荆楚一地,全国一隅,却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缩影。“黄鹤楼”品牌在吸取楚地文化的同,也在数十年的发展中承接中华文化千年的传承,就同凤凰一般,虽经涅槃,必将重生,“鹤鸣九皋,声闻于野”,“黄鹤楼”品牌的文化也就此唱响中华大地。
四、道文化
“道可道,非常道。”古老的道德经虽仅仅是5000余字,却仍然成为经典,并由此延续开辟了本土最大的宗教——道教。道家虽然并不如何显赫,但是道家的思想在数千年的中华
文明延续中,早就深入了每一个中华民族子孙的血脉中,融于骨髓中,再难分割。
“黄鹤楼”卷烟品类作为中式卷烟的代表之一,自然也继承了中华文化的血脉,这种继承并不是单纯的拿来主义,而是有着自己理解的发展。
“论道”、“问道”、“乐道”,“黄鹤楼”卷烟品牌的这一系列品类正常选择性继承并创新性的发展了“道”文化而生产的品类。红黑设计的包装,既有论、问、乐的火红热忱,也有道法自然的内敛深沉。
这一系列的产品是湖北中烟人精心设计并分类,细分卷烟销售目标,利用不用文化内涵,来吸引不同需要的客户。
茶余饭后,谈天说地,纵谈四海,为之论道;闻道先后,虚心请教,探讨学问,为之问道;醉心自然,效法自然,顺天应势,为之乐道。每一款卷烟品类都蕴含了浓厚的文化情结于其中,成为了消费者购买卷烟时文化内涵的选择。
或许就如顾宪成所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论道•黄鹤楼”就是谈古说今论天下之论。一如二三人酒酣情浓时,指夹“论道”,恣意纵谈之论,亦如正襟危坐,对谈阔论,你来我往之谈。论者,思想之交换,意见之交流,情感之抒发,正是智者之论。
或许就如孔子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问道•黄鹤楼”就是孜孜不倦的求知,敬知识尊师长之问。一如“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尊敬,亦如不耻下问,虚心求教之好学。学海无涯,书山有路,求知若渴,正是智者求问之道
或许就是庄子所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乐道•黄鹤楼”就是乐在其中,乐在自然之道,犹如陶渊明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亦如屈原“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不贪名利,恬淡寡欲,宁静致远,乃智者求乐之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自然之道正是“黄鹤楼”从中华古典文化中追根溯源,找到了开天辟地的第一源流。生活之道,千姿百态,顺道而行,则事半功倍;逆势而为,则事倍功半。
五、德行文化
君子有五德,仁义礼智信。自古流传下来的德行价值体系,早已经在国人心中深深铭刻,留下了浓重的烙印。
“黄鹤楼”卷烟品牌文化也借鉴了中国古典德行文化体系,创建了自己德行文化体系下的品牌规格,如“信天游•黄鹤楼”就是以德行文化中的信文化为根基。人无信而不立,信者则天涯之游亦可,无信则寸步难行。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常怀感恩之心,残落的花瓣也是美丽的,不仅仅是赞叹“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俏丽,只要有一颗感恩之心,在逆境中才能寻觅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希望。孔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感恩之心对待曾帮助、协助、襄助自己的人,即是古有之礼仪,也是今时应有之节操。“感恩•黄鹤楼”就是这样一款感恩之作,心怀感恩,则天地宽、日月明。辛氏老板厚道待客,道士知恩图报,饮水思源,终极成就了千古江山第一楼——黄鹤楼的传奇神话故事,《易经》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又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常怀感恩之心,方能自强上进,这样的黄鹤楼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卷烟上,也正是湖北中烟人一直不懈的努力。
“你是谁,为了谁。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泪„„”一曲深情的歌曲唱响了军人的情怀,如果说“漫天游•黄鹤楼”是从信义中攫取灵感,“感恩•黄鹤楼”是从礼义获得启发,那么“为了谁•黄鹤楼”就是对军人的大义的赞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古老的誓言还在耳边回荡,“为了谁•黄鹤楼”就是对军人无私奉献的献礼。
“黄鹤楼”品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获得的灵感与启发,创造性的为消费者带来了如此多的文化认同,每一支烟,每一种情,都是“黄鹤楼”身后的湖北中烟人孜孜不倦的追求。
六、养生文化
神农香菊、矮地茶、半含春、独活、白花前胡„„这些名贵的药材与香料或许听着还有一些陌生,但是对于黄鹤楼卷烟的消费者来说,这其实是他们经常接触到的药材、香料。
从神农架地区出产的各种纯天然珍贵香料、药材。从神农架地区出产的环清江流域烟叶。这些或许是“黄鹤楼”卷烟受到卷烟消费者热捧的一个重要原因。
“黄鹤楼”卷烟品牌注重中国自古以来的养生文化并从中汲取营养。由此创造性的首先将本草香气和烟香结合到一起,即有独特的吸食口味,又达到了减害降焦的目的。
中国的养生文化,从饮食入手,将就天然调理,而用天然香料全面替代了化学合成原料的黄鹤楼卷烟正是符合了这一概念。在“黄鹤楼”品牌旗下,各种规格的卷烟根据自身不同的特性,采用了不同的天然香料结合,酝酿出了各自独特的香味。“1916•黄鹤楼”的浓郁香味正是来自大名鼎鼎的神农香菊;“漫天游•黄鹤楼”中加入了半含春,《草木便方》提到:“除烦热,消渴。”“为了谁•黄鹤楼”中的连叶香更是加强了香气。
天然药香的独特口感在契合了中华养生文化的同时,产生的独特吸味也俘获了黄鹤楼卷烟消费者的心。
中华文明,薪火传递,当一脉脉文化的源流汇聚到中原腹地——九省通衢之武汉时,湖北中烟人长久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黄鹤楼”品牌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即是对中华文化的继承,也是发展,更是结合了现实的创新。“黄鹤楼”也终于从楚地高飞,遍布全国,成为全国卷烟消费者所认可的知名产品。
当我们跟随着湖北中烟“黄鹤楼”品牌走完了这一次的文化寻根之旅,就如同回味了一次中华文明的精髓,回味无穷。然我们再一次回顾这些传承了中华文明,努力向着实现中式卷烟,经典品牌奋斗的黄鹤楼卷烟品类:“1916•黄鹤楼”、“感恩•黄鹤楼”、“漫天游•黄鹤楼”、“论道•黄鹤楼”„„每一款都蕴含着湖北中烟人的心血,每一款都蕴含着消费者的珍爱。
文化不死,文明不绝,那么湖北中烟人的脚步也不会停,“黄鹤楼”品牌的发展也不会永远局限在过去,也会迎着新时代的挑战,继续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晓楼”就是这样的一款产品,它是第一款符合欧盟标准的烤烟型卷烟,或许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拂晓日出终将继续高升,成为日中之阳,照耀天地。
最后就用《庄子•逍遥游》中的一段话作结:“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就愿胸怀鲲鹏之志的湖北中烟人,凤凰之姿的“黄鹤楼”品牌如同逍遥游中所说一样,翱翔千里,振翅高飞。
第二篇:黄鹤楼范文
黄鹤楼
【作者】崔颢 【朝代】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第三篇:材料发展史
材料的历史同人类社会发展史同样悠久。历史上,材料被视为人类社会进化的里程碑。历史学家曾把材料及其器具作为划分时代的标志: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高分子材料时代∙ ∙ ∙ ∙ ∙ ∙。这里我们不难看到材料在社会进步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制作物品的来源即原料或材料。其中“来源”指物质。
材料:是由一种化学物质为主要成分、并添加一定的助剂作为次要成分所组成的,可以在一定温度和一定压力下使之熔融,并在模具中塑制成一定形状,冷却后在室温下能保持既定形状,并可在一定条件下使用的制品,其生产过程必须实现最高的生产率、最低的原材料成本和能耗,最少地产生废物和环境污染物,并且其废弃物可以回收、再利用。
按组成、结构特点进行分类: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 按使用性能分类:利用材料力学性能的称为结构材料;而利用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能的则称为功能材料。
也可将材料分为传统材料和新型材料。两者无严格区别,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传统材料的特征:需求量大、生产规模大,但环境污染严重;新型材料的特征:投资强度较高、更新换代快、风险性大、知识和技术密集程度高,一旦成功,回报率也较高,且不以规模取胜。狭义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 二者的坯料都由长石、硅石和矾土(氧化铝)构成。陶器的原料中矾土的成分多一些,是粘土质。瓷器的坯料是矾土成分较少的矿石质。陶瓷的概念有狭义、广义之分。 从狭义上说,陶瓷是用无机非金属化合物粉体,经高温烧结而成的,以多晶聚集体为主的固态物质。狭义的陶瓷概念中不包括玻璃、搪瓷、水泥、耐火材料、金属陶瓷等。 从广义上说,陶瓷泛指一切经高温处理而获得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人工单晶、非晶态、狭义陶瓷及其复合材料、半导体、耐火材料及水泥等。
公元前8000年左右,铜首次被有意识地用来作为原料。先民们发现并利用天然铜块制作铜兵器和铜工具。 到公元前5000年,人们已逐渐学会用铜矿石炼铜。 公元前4000年,铜器及其制造就已推广,而石头作为材料已退居第二位。铜是人类获得的第二种人造材料,也是人类获得的第一种金属材料。
在人类历史上,有过一个辉煌灿烂的青铜器时代。考古表明,青铜文明的源头在古代中国、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埃及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先民们发现,在铜中加入部分锡,可使原来较软的铜制品变得更坚韧、更耐磨。于是青铜(铜锡合金)产生了。
中国商代青铜器已经盛行,并将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技术推向了世界的顶峰。 中国先民们掌握了6种不同铜、锡比例的青铜技术。知道含锡量1/6的青铜韧性较好,可做钟鼎;而含锡量2/5的青铜较硬,可做刀斧。
后来的化学成分分析证明,铁中含有百分之几的镍和钴,而不含碳和其他熔渣夹杂物。这说明它是天外来客——陨铁; 天上掉下陨铁的机会是很少的,人类不可能大量使用陨铁。但是,陨铁让人们认识了铁,知道它比铜更坚韧,用它可以制成更坚固耐用、更锋利的砍削工具。早在2600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后期,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比欧洲国家要早1000多年;世界上冶炼、浇铸生铁的最早文字,也记载于我国古代典籍名著《左传》中; 最早的钢是在大约1200ºC的较低温度下,用木炭还原出铁矿石里的混杂铁(含铁、矿渣和没烧尽的木炭混杂在一起的炼铁块)为原料,在炭火中反复锻打,反复渗碳而逐步形成的。
钢和生铁的最大区别是含碳量的多少,前者少而后者多,以2.11%为界。 生铁硬而脆,韧性不好;很少作为结构材料使用(跟碳含量有关)
炼钢跟炼铁的主要区别是消耗掉多余的碳,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去除碳,以降低碳含量;
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端于18世纪后期,以蒸汽机的发明及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由此引发的纺织工业、冶金工业、机械工业、造船工业等的工业大革命,是这次技术革命的产物,使人类从手工工艺时期跃进到机器工业时代,开创了工业社会的文明。
其主要的材料依靠是钢铁的飞速发展,实现了高炉、转炉、平炉制造优质钢材的工业化。第二次技术革命开始于19世纪末,以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由于远距离送电材料以及通讯、照明用的各种材料的工业化,实现了电气化。其结果是石油开采、钢铁冶炼、化学工业、飞机工业、电气工业、电报电话等迅猛发展,组成了现代产业群,使人类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实现了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其主要材料依托是紫铜、黄铜、铝、钨等有色金属以及高分子绝缘材料的迅猛发展。
第三次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中期,以原子能应用为主要标志。1942年12月,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在美国建立了第一个核反应堆,实现了控制核裂变,使核能利用有了可能,实现了合成材料、半导体材料等大规模工业化、民用化,把工业文明推到顶点,开启了通向信息社会文明的大门。
其主要材料依托是钛合金、先进合金、高温陶瓷、先进复合材料等材料的迅猛发展。
第四次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以计算机,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和空间技术为主要标志,新型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航天工业、海洋开发等新兴技术是主攻方向。
其主要材料依托是以硅、砷化镓为代表的半导体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材料等的迅猛发展。在炼钢时加进金属锰,就能炼出锰钢。锰钢最大的特点是强硬坚韧,是工业建设的栋梁之材,是国防建设的“铁甲卫士”。锰钢的问世,是一位年轻的冶金学家(英国的哈德菲尔德)藐视权威,以他那锰钢般的意志顽强攻关的结果。权威们告诫人们,钢铁中锰的含量绝不能超过1.5%,否则它就会越来越脆。在经过了几百次的失败以后,他终于发现当锰的含量达到13%时,锰钢一改它昔日脆弱的形象,变得既有很好的硬度,又富有韧性了。
不锈钢,是以铁为主体元素,加上一定比例的铬、镍、钼、锰等金属炼成的耐腐蚀合金材料。不锈钢以其锃亮的外表、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对酸性腐蚀物质的强大抗御能力赢得了人们的欢迎,是现代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冶金专家布里尔利在一次偶然发现,由电炉炼成的含铬8%,含碳0.24%的合金钢经过热处理后,具有极好的耐腐蚀性能,特别是不怕酸性物质的腐蚀。布里尔利把它起名为“不锈钢”。
到1898年,美国工人技师泰勒创造了一个奇迹。他想研制一种耐高温的高速刀具钢。他分析了钨锰钢的成分,认为钨是好的,熔点高达3380℃,受热肯定不会变软,问题一定是出在熔点和硬度都不够高的锰身上。泰勒思考了很久,决定采用铬取代锰。泰勒赶紧安排试验冶炼含铬钨钢。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合乎要求的含铬钨钢炼出来了。新材料做的车刀的切削速度比过去提高了5倍!在这之后,泰勒又对钨铬钢刀做了不少改进,使它能在五六百摄氏度下也不变软,切削速度达到每秒10米(600米/分钟),可与奥运会100米跑的冠军比一比速度。
进入20世纪以后,刀具材料又有了一次飞跃,那就是诞生了硬质合金。1907年,德国冶金专家施特勒尔用碳化钨的硬质颗粒,加上铁和钴的粉末,先压制成型,再以高温烧结,让铁和钴熔化而成为粘结材料,使碳化钨紧紧地“团结”起来,制成了硬质合金。硬质合金一经问世,便受到了热烈欢迎。人们发现用它制作的刀具,在1000℃的高温下也不会变软,切削速度可达到每分钟2000米以上,比普通碳素钢刀高出100多倍。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金属元素。我们脚下的粘土,就是铝的藏身之处、所以人们称铝是“来自粘土的白银”。
在今天,铝是产量仅次于铁的第二金属。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在100多年前,铝比黄金还要贵几倍,是王公贵族才能赏玩的珍宝。
说明:炭没有从铝手里夺取氧的能力,那就换一种思路,让氯气从氧那里把铝夺过来。
他向烧得发红的矾土里通入氯气,发现有一些液体流出来,得到了应该是氯化铝。他仔细地把这些液体收集好,再加热并加入还原能力强大的钾汞剂(合金),让它代替炭去把铝还原出来。实验分析结果告诉他,有氯化钾生成。钾汞剂已经变成了铝汞剂,加热以后汞蒸发掉了,可铝也再一次变成了白色的矾土。
由于铝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原料矾土的供应也变得紧张。自然界纯矾土矿很有限,大部分的矿石含有一半的铁硅和其它杂质,不能直接用来炼铝。有必要寻求一种廉价的方法将氧化铝提取出来。
奥地利化学家拜尔采用煅烧矿石,然后粉碎,再加入氢氧化钠,使其与氧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然后分离出氢氧化铝,最后加热使氢氧化铝分解,就可以得到纯净的矾土了。他们研究发现:
1.具有形状记忆能力的合金并不只是镍钛合金一种,还有铜铝合金、铜锌合金、铜镍台金、镍铝合金等;
2.不同的组成,甚至是组成虽然相同,但热处理方法不同的合金,被“唤醒记忆”恢复原有形状的温度就有所不风
3.这些合金变形能力是无疲劳的,即使反复变形上百万次也不会断裂。
氢是一种高效的燃料,它的比热是航空煤油的三倍,也就是说1公斤的氢可以代替3公斤煤油,目前任何化学燃料都无法和它相比。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洁净的、无污染的燃料。因为氢燃烧时与氧结合,剩下的只是水,避免了产生有害的废弃物。
通常,人们只是把易与氢气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合金才称为“储氢合金”。金属为什么具有储氢的本领呢? 因为氢是一种很活泼的元素,能与许多金属起化学反应。一个金属原子能与两个、三个或更多的氢原子结合,生成稳定的金属氢化物,同时放出热量。当稍微加热,金属氢化物吸收热量后,就会分解出高纯度的氢气。研究表明,能满足储氢材料基本条件的合金,其成分中的主要元素有镁、钛、铌、钒、锆和稀土类金属,添加元素有铬、铁、锰、钴、镍、铜等。
现在研究开发的合金,有镧镍、钛铁、镁镍、混合稀土、非晶态类储氢合金。储氢合金有很好的吸附性能,不需要高压高温就能贮存氢和释放氢,并且两者的数量很大,而且吸附性能也不会因反复贮藏、释放而减弱,因而特别适用于贮藏和运输氢,其理论贮氢量可为同体积高压贮气瓶的1000—1300倍,为液态氢单位容积贮气量的1.5倍,而且不会形成氢气压力,使之成为可靠的贮氢手段。
晶须是一种直径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长度可达数厘米的单晶体,可以在自然界生成,也可由人工制成。它强度极高,接近晶体的理论强度。因晶须十分细小,故一般不能独立使用,但可编织成线材或与其他聚合物复合成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经现代的X射线衍射技术显示,晶须内部的原子完全按照同样的方向和部位排列。这是一种没有任何缺陷的理想晶体。而在一般金属中,虽说总体上原子是有规则排列的,但局部地方,一些原子的排列并不规则,因而,晶体构造中产生了缺陷。
设想:将硝化纤维薄膜夹在两层玻璃中间,设法把它们粘成一体,就可以做成不伤人的安全玻璃。
困难:硝化纤维“脾气暴躁”,见火就烧.有时温度一高还会自己烧起来。怎样使它与玻璃紧密结合起来? 方案:
1.用胶水?——粘合牢度太低。
2.把玻璃烧软了,再趁软把硝化纤维压在一起?——实验不是着火就是爆炸,太危险。
所谓先进陶瓷,是以高纯、超细的人工合成的无机化合物为原料,采用精密控制的制备工艺烧结而成的,比传统陶瓷性能更加优异的新一代陶瓷。先进陶瓷又称为高性能陶瓷、精细陶瓷、新型陶瓷或高科技陶瓷。
先进陶瓷按化学成分可分为氧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碳化物陶瓷、硼化物陶瓷、硅化物陶瓷、氟化物陶瓷、硫化物陶瓷等。
(1)陶瓷的耐热性好,这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温度,从而使发动机效率大大提高。例如,对燃气轮机来说,目前作为其制造材料的镍基耐热合金,工作温度在1000℃左右;若采用陶瓷材料,工作温度可达1300℃,使发动机.效率提高30%左右。
(2)工作温度高,可使燃料充分燃烧,尾气中的污染成分大大减少。这不仅降低了能源消耗,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染。
(3)陶瓷的热传导性比金属低,这使发动机的热量不易散发,可节省能源。
(4)陶瓷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和热稳定性,这可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目前,这种陶瓷滚动轴承已经问世。陶瓷滚动轴承具有下列优点:
(1)陶瓷的耐蚀性好,所以陶瓷滚动轴承适合于在有腐蚀性介质的恶劣环境中工作;
(2)陶瓷滚动体的密度比钢低,转动时对外圈的离心作用力可降低40%,故使用寿命长;(3)陶瓷的热膨胀系数比钢小,在轴承的间隙一定时,允许在温差变化较大的环境中工作;(4)陶瓷的弹性模量比钢高,具有较好的刚度,有利于提高工作速度,达到较高的精度。人造金刚石:金刚石是大家熟悉的高级装饰品,又是已知材料中最硬的,由于天然金刚石矿床不多,故价格很贵。而商业上、工业上都有很大需求,于是人们希望能够人工合成。金刚石和石墨都是有碳元素组成,但是两者的性能却千差万别,一个很硬,一个很软。这为我们人工合成提供了线索。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三大家族。纤维和橡胶都有天然的存在,惟有塑料没有天然的存在,是人类创造力的产物。虽说塑料的诞生是受自然界的树脂类物质启发而起步的,但在塑料的发展过程中,完全是人类以丰富的想象力和艰苦卓绝的努力,才创造出这一个崭新的材料领域。
聚乙烯是由乙烯单体聚合而成,为发展最快、产量最大的一种热塑性聚合物。聚乙烯质感类似石蜡状,无味无毒,有良好的耐低温性、化学稳定性、加工性、电绝缘性,但耐热性不高,只可在80℃下使用。
由高压法所得的聚乙烯,分子质量较低,分子的支链较多,密度较小,所以又称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半透明状,质地柔软,耐冲击,常用于制作薄膜、软管、瓶类等包装材料及电绝缘护套等。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简称UHMPE)的分子质量达上百万,使结晶困难。
与普通PE相比,耐磨性、抗冲击性、自润滑性、生理相容性、耐蚀性更好,但其硬度、强度、耐热性低些。可用于耐磨输送管道、机床耐磨导轨、小齿轮、人工关节、防弹衣、滑雪板等。
最轻且价低的塑料:聚丙烯(PP)
聚丙烯是由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热塑性聚合物,常用的PP,耐蚀性、电绝缘性优良,力学性能、耐热性(可达150 ℃)在通用热塑性塑料中最高,耐疲劳性好,是常见塑料中密度最低、价格最低的塑料,但低温脆性大及耐老化性不好。其无味无毒,是可进行高温热水消毒的少数塑料品种之一。
最鲜艳且成形性特好的塑料:聚苯乙烯(PS)
聚苯乙烯为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典型线型无定形热塑性塑料。
PS极易染成鲜艳色彩,透明度仅次于有机玻璃,制品表面富有光泽;几乎可用各种成形方法进行成形加工,成形收缩特小,可成形性非常突出;电绝缘性(特别是高频绝缘性)极好,刚性好、脆性大,为敲击时惟一有清脆的类似金属声的塑料;其无味无毒,但抗冲击强度低,易脆裂;不耐高温(100 ℃以下使用),户外长期使用易变黄变脆。与“尼龙—66”相比,聚酯纤维的优点:
1.保型性好。
它弹性足,尤其是弹性模量要比尼龙-66高2~3倍,不容易产生折皱,经熨烫后有“一朝定型,永不变形”的功效。
1.耐温性能好。
聚酯纤维既不怕高温又耐得低温。将其在150℃的热空气中加热1000小时,还能保持50%以上的强度,而尼龙-66在此温度下差不多已经“毁尸灭迹”了。聚酯纤维的熔化温度高达250℃、但在零下100℃的低温环境中也不会降低性能。
3.强度高;
它在干燥情况下强度与尼龙-66不相上下、而且在潮湿条件下依然如故。尼龙-66受潮后强度会下降10%~15%,聚酯的抗冲击能力比尼龙要强整整4倍。
3.“生命力”旺盛。
把它放在玻璃瓶里晒上一年,强度并没有太大的降低,而如果换成尼龙,同样晒一年,强度会有大幅度的下降。
3.聚酯还不怕酒精、汽油等有机溶剂,不怕含氯的氧化剂,不怕稀酸、稀碱溶液的腐蚀作用。
橡胶、人称“弹性之王”,最大的特点是富有弹性,可以在外力作用下伸长七八倍。但外力一消失,又迅速恢复其原来的长度。除了弹性好以外,橡胶还有防水、绝缘、气密、抗震、耐磨等一系列优良性能。橡胶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战略物资,是现代人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材料之一。
橡胶家族分为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两大分支。无论是天然橡胶,还是合成橡胶,都是化学家们付出了大量辛勤的劳动后,才得以进入人类生活的。
人造“大然橡胶”与真正天然的橡胶相比,可以说是“巧手胜天成”的杰作。
它的弹性、耐磨性、耐温性、气密性等各项性能指标都与天然橡胶相同,甚至它的缺点也和天然橡胶一样——耐油性不太好。不同在于它在合成时的原料特别纯,所以产品中不含天然橡胶里常有的植物蛋白及脂肪等杂质,电绝缘性能比天然橡胶好,耐老化的时间也更长。
第四篇:中国硅胶五大品牌山东永安胶业发展史
2001年5月,潍坊永安胶业有限公司成立。
2004年5月12日,成为中国建筑金属协会会员。
2005年5月,潍坊永安胶业有限公司正式变更为“山东永安胶业有限公司”。
2005年8月,通过“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硅酮结构密封胶生产企业认定。
2005年12月,成为山东省建设机械协会会员。
2005年12月18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广东中鉴认证有限公司认证。2008年3月,成为山东临朐县铝型材行业协会理事单位。
2008年6月11日,经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采用国际标准生产。
2008年7月16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通过北京中水卓越认证有限公司认证。2008年8月,“永安”商标被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
2009年1月,永安牌建筑硅酮结构密封胶被山东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山东名牌。
2009年9月18日,YA-6100硅酮耐候胶及YA-8800硅酮中空玻璃密封胶两款产品,通过了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幕墙委员会的评审,被评为“推荐产品”。
2009年10月19日,公司举行了2009“面向未来 共赢2010”优秀客户年会并取得圆满成功。
2010年3月18日-20日,首次参加广州门窗幕墙展览大会并取得圆满成功。
2010年,获得潍坊市民营科技企业荣誉称号。
2010年10月19日,公司举办了“追求臻美品质 携手2011”2010优秀客户年会。2011年4月7日,推出的新型产品—聚氨酯泡沫填缝剂。
2011年6月30日,公司党支部召开了全体党员大会,庆祝建党90周年。
2012年,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姚冰会长将永安胶业正式定位为“中国硅酮胶行业五大领军企业”,以行业感叹的奇迹速度,正式挺近硅酮胶一线品牌之列。
第五篇:短文《黄鹤楼》两篇
短文两篇《黄鹤楼》《于园》
4课时
参入: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阅读理解
1、解释黑体字词。(16分)
州城西南隅()
遂以名楼()其耸构()上倚河汉()重檐翼馆()
坐窥井邑()
2、翻译下列语句。(9分)
观其耸构巍峨,高标。
重檐翼馆,四闼霞敞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3、用文中原句填空。(6分)
在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黄鹤楼的整体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对楼的建筑结构进行了具体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了登楼观赏景物的情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作者的登楼感触。
4、黄鹤楼,与湖南__________、江西__________齐名,号江南三大名楼,有“天下绝景”之称。
5、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时写下千古流传的名诗《黄鹤楼》,你能默写下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句式多变,多用对偶。强调黄鹤楼名称由来之根据充足,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组对偶。为了突出黄鹤楼的高大雄伟,又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组对偶。(1)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先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紧接着交代黄鹤楼命名的由来。B.文章的重点是写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
C.作者对黄鹤楼的形态以及登楼所见所感已描写尽致了,所以最后四句可有可无,甚
至有画蛇添足之嫌。
D.这篇文章介绍黄鹤楼因仙而得名,因“上倚河汉”而成仙境,因“会集灵仙”而成
名楼,以“仙”字贯穿全文。〈〈于园〉〉练习
一、给加点字注音。
绝壑()槛()
憩()啾唧()碧窈()
二、解释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
瓜洲步
所园
非显者刺
处处款之
缘坡
后厅临大池
绝壑
颓然
碧窈
俱以假山显 可无憾矣
三、翻译下列句子。
1、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2、四围灌木蒙丛,禽乌啾唧,如深山茂林。
3、坐其中,颓然碧窈。
4、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5、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
6、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7、坐其中,颓然碧窈 阅读:
1、文章按照由 ______到 ______ 的 ______顺序来介绍于园,文中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园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特点的?
3、课文运用了两种说明方法有 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
5、于园得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6、总写于园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表现对于园构思精巧,景色优美的赞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7、描写于园水阁及四周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8、文章开头交待园子主人的身份为“富人”,并强调只有有名声、有地位的人才能进这座园了,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9、你认为能够概括园中诸景物特点的一个词是: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特点的?(5分)
10、有人说文中第⑥句,不是说的于园,与文章内容没什么联系,应该删去。你认为第⑥句应该删去吗?
为什么?(4分)
11、你最欣赏园中景致的哪一处?请试着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6分)
红红绿绿环保袋
①在悉尼和墨尔本街头,我常常见到人们挎一个或者拎一个鲜绿色或玫瑰红的长方形的大袋子,颜色十分鲜艳。友人阿森告诉我,这是“环保购物袋”,通常简称“环保袋”。
② 阿森的话,给我解开了环保袋之谜。我当年是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的。我明白,超市场免费供应的那种透明塑料袋,通常是用聚乙烯塑料或者聚氯烯塑料制成的。聚 乙烯塑料、聚氯烯塑料成为垃圾后,难以分解,给环境造成了污染。正因为这样,澳大利亚提倡用环保袋取代聚乙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这种环保袋,是用无纺布做 成的,成为垃圾以后,易于分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③在美国,2007年推出的时尚环保购物袋,是用丝绸和小牛皮手工制作,可以折叠成钱包大小,价格高达960美元,乏人问津。英国推出的“我不是塑料袋”的时尚环保购物袋,售价15美元,也无法普遍推广。澳大利亚的环保袋走大众化之路,价格不到1美元,得到了普遍推广。
④其实环保袋的成本不止9角9分 澳币。澳大利亚政府为了推动以环保袋取代塑料袋的工作,特地降低环保袋的价格,以求能够让普通百姓乐于接受。考虑到在澳大利亚生产环保袋,成本很高,澳大 利亚政府委托中国企业生产环保袋。所以,澳大利亚街上流行的环保袋,大都是中国制造。不过,中国虽然
为澳大利亚生产了大量的环保袋,在中国本土,环保袋还 没有成为“时尚”。
⑤悉尼市政府以及广大市民的强烈的环保意识,是值得其他城市学习的。我们确实应当加强环保观念,爱护我们的地球,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文∕叶永烈 选自2007年7月20日《新民晚报》有改动)
1、本文说明对象是: ;说明对象的特征是:
2、本文第③段主要采用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3、阅读下面“相关链接”材料,结合本文,发表看法(3分)
相关链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通知发布后,有部分人议论:禁止免费提供塑料袋(限塑)给顾客带来不便。
你对“限塑”有何看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十八)绿色住宅
①所谓“绿色住宅”就是环保、节能、健康、舒适的居住建筑。绿色住宅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设计合理,对自然资源的损耗较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较少。“绿色住宅”从规划选地、设计、建材选用到住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是“绿色”的。
②绿色住宅要选择建成后对周边环境没有破坏作用的地段,充分尊重自然地貌和原有绿化,并与城镇的整体规划相协调。
③在 设计上,绿色住宅采取节能环保和人性化的原则。一方面,要注意住房高质量的通风、采光、隔热、隔音性能的开发。如采用一种空气净化装置,房间的墙壁或天花 板上设有通风口,经过加工净化的空气在通风设备的驱动下,穿过通风口,进入居室。房屋的向阳面设计宽大的窗户,可使室内获得更充足的自然光,冬季能为室内 供暖;背阴面的窗户安装特殊玻璃,不但可防寒隔热,同时也对室外噪声有很好的隔音效果。
④另一方面,绿色住宅要求尽可能使用节能设施。如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采用公共供暖供冷系统,这样能节约大量电能,减少大气污染。
⑤再者,绿色住宅应有较高的绿化覆盖率,月月有花,四季常绿。绿色住宅还应配有垃圾分类处理设施,设计休闲、文体活动场地。
⑥绿色住宅要尽量选择“绿色”建材。如现在有一种新型环保用砖,该砖以发电厂排出的飞灰为重要原料,抗压强度在8兆以上,其防水、隔热、隔音和耐震强度均超过一般红砖;还有一种木屑制砖,该砖的重量只有普通砖的一半,但强度却是普通砖的两倍。使用这些建材还有抗震减灾、延长建筑物寿命的作用。
⑦要真正拥有绿色住宅,还需要人们健康的生活方武作担保。
1、文章从四个方面说明了“绿色住宅”的特点。理清层次,根据文章内容填空。(2分)
2、请写出文中画线句子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分)
3、体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绿色住宅要求尽可能使用节能设施。
4、结合选文第⑤段内容,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写一段“绿色住宅
气温变化的利与弊
①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1℃,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温变化1℃,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②美国气象学家对全球平均气温变化1℃的评价是:气温上升1℃,经济效益也跟着上升;气温下降1℃,经济效益也跟着下降。世界平均气温下降1℃,全球产值就减少70亿美元。
③气温变化1℃,对农业生产有着更惊人的影响。美国达尔奇教授认为:若全球气温比20世纪70年代平均气温下降1℃时,玉米在全球60%的地区增加收成2100万美元;棉花在全球范围内歉收,损失约22亿美元;水稻65%的地区损失9.56亿美元。中国气候学家张家诚研究论述了若气温升降1℃,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影响:据测试,气温变化1℃,大体相当于农作物变化一个熟级。每变化一个熟级,产量变化10%,意即气温上升或下降 1℃,粮食产量具有增产或减产10%的潜力。例如,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若当年平均气温出现了“凉夏”,则粮食肯定减产200亿至300亿斤。反之,若出现了“热夏”,则粮食可多收几百亿斤。
④气温升高1℃虽然会使农作物增产,经济有所增长,但是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环境及社会问题也着实令人担忧。
⑤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报告预测,假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21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 1.8℃至4℃。如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掉进自掘的“热陷阱”里而不能自拔。
⑥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由于气温上升,导致黄河和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长 15%左右,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的旱涝等灾害出现频率也会增加。
⑦德国刑侦专家也研究发现,每年3月犯罪率开始上升,到7月至8月可达顶峰,9月开始下降。统计分析:每不气温升高1℃,犯罪率上升15%;气温达到37℃时,碰到红灯待停时间长,司机间争吵的概率比气温32℃时高出30%以上。
⑧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经过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1、选文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2分)
2、第②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3、下面句子出自选文第⑥段,分析其中语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3分)
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
4、气候变暖会给人类带来诸多危害,但选文也介绍了气温升高带来的好处,请你从内容或写法的角度分
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4分)
5、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渡排放导致全球变暖,请你提出两条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