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景观设计绿化规划的原则及指导思想
本景观设计规划贯彻大手笔、大景观、大色块的三大和精雕细琢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则;丰富现有龙王庙山体的植被,增加常绿针叶树种,打造龙王庙宗教朝拜的庄严肃穆的氛围,让龙王庙背靠绿色的森林,侧邻辽阔的大海,丰富现有单一的景观,打造独有的海滨龙王庙景观;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外来树种,不断丰富植物种类,增加生物的多样性,特别是彩叶植物多种植、多引进,形成以绿色为底色的五彩缤纷的、美丽的、大面积的、自然分布的耐人观赏的生态景观;保护和合理的开发海滨沙滩,靠近沙滩区域减少植被的规划,保持现有的海滨景观的自然性和视野开阔性;在景区内规划的水系景观中,分别种植水生、湿生植物和耐水植物,丰富水景植被景观;
在景观绿化规划中,要严格贯彻绿地系统多样性的原则,在绿地植物的选择上,要根据龙王庙地区的气候、土壤特点、结合植物的生态学习性,灵活选择观赏植物,使植物多样性在主干道、交通节点、各个景区得到充分体现。这样才能把园林植物多样性的实现落实到实处,景区所在地大连的西北部,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自然条件优越,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因此景观设计项目在选择主要树种时,要以暖温带的乡土树种为主,引进树种为辅,这样才能大幅度的减少管理成本,同时能够体现龙王庙地方植物特色,多选乡土树种,体现地方特色。
该处自然植物资源相对较好,建设过程中要计划结合本地暖温带常绿阔叶树种,适度栽植色叶植物,合理栽植各种花冠木、花卉,使景区的园林植物更加丰富起来。既做到独具特色的海滨龙王庙风情,又要做到景致不同,景观丰富,利用龙王庙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合理的结合规划的功能区,引进适宜龙王庙海滨栽植的暖温带乔灌木、花卉、水生植物、经济水果等植物,丰富景区龙王庙海滨风情的主题。植被规划重视生态过程的恢复、将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育作为景观设计规划的基本内容。
第二篇:原规划指导思想和意义
一、“创模”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通过“创模”活动,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加大城市环境保护力度,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环境管理水平,能够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同步可持续发展,促进环境优化经济增长;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治理污染,实现结构调整转型,实现企业新跨越,全面推进传统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向绿色现代化城市迈进;能够改善环境,建设宜居城市,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能够推动深化环保工作,实现环保生态建设新跨越。具体体现在:第一,“创模”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可以提高城市形象,是扩大开放,吸引外资重要的基础条件,是城市的无形资产,是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溪投资,促进经济建设的重要载体。第二,“创模”有利于增大城市的环境容量,增加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环境空间。第三,“创模”有利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第四,“创模”有利于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深化和拓展。通过“创模”,能够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调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第五,“创模”有利于促进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染综合控制能力和环境保护监管能力,增强城市生态环境功能。综上所述,“创模”不仅对加快推进“三都五城”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对促进本溪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全面建设新本溪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目标,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加大城市环境保护力度,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环境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全面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本溪建设成经济发达、社会祥和、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宜居城市。
第三篇: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设计理论] 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正如《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说到的那样:“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中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显得沉闷,城市也就沉闷。”
街道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一个城市人文素养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构成区域文化表象背后的灵魂要素。因此,加强道路建设,讲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追求“骨架”与整体的平衡和谐,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味的有效途径。
再者,随着城市高楼林立,工业发展迅速,交通污染严重,道路拥堵常见,长期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对于自然清新的交通环境的渴望越来越渴望。创造环境优美的道路绿化,不仅可以起到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情绪等作用,更可以带动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遇到很多问题,这些各方面的因素,导致很多道路绿化设计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清新环境的渴望。不能更好的带来生态上的收益。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花了很大力气却得不到预想中的效果呢?
道路绿化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
a.忽视绿化与地下管网、架空线路的矛盾。在埋有地下管网的地段盲目栽植大型乔灌木,结果使得植物生长势减弱,甚至因根系无法伸展,吸取不到所需养分而死亡;在有架空电线的下面盲目栽植白杨、垂柳等大型乔木,因产生树线矛盾不得不疏枝,不仅影响了美观,更严重的是大风季节,因疏枝不及时,造成线路中断,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危害。
b.片面的强调绿化,忽视道路的交通功能。在人行道上栽植树型不紧凑的灌木,影响步行或者骑车;较狭窄的分车带上密植大量的乔灌木,阻挡了行车的视线。
c.设计形式单调且过于封闭。主次干道千篇一律,没有特色、毫无创意、缺乏生机与活力。
d.盲目选用外来植物品种。只顾眼前的效果,不考虑长远利益。选用未经引种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结果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而逐渐死亡。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绿化整体效果。
以上罗列的仅为常见的道路绿化设计误区,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倡导生态型绿化,使我们的绿化设计成为“可持续景观设计”是每一个绿化工作者应该学习及努力的目标。如何在我们的设计作品中,巧妙地把自然景观、绿化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通过巧妙地构思,树立城市景观形象,体现地方特色,具有独特地绿化景观效果,并体现节约型园林地思想,将是接下来我们要探讨地论题。
1.自然生态型道路绿化的概述
1.1 自然生态型绿化的概念
广义上说,自然生态型绿化是设计中遵循景观生态学的原理,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科学的地形设计,适当的水体营造,人工模拟自然植物群落,从而营造出的自然的绿化配置模式。
狭义而言,自然生态型绿化是以植物造景为主,木本植物为骨干,由乔木、灌木、草本、地被等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综合而成的结构合理、功能协调、自然控制的绿化配置模式。
1.2 自然生态型绿化设计的特点
自然生态型绿化即是自然控制的一种绿化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节约型园林的理念。所谓的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就是“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广义地讲,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就是生态化的城市绿地,也是可持续的绿地。因此,自然生态型绿化设计可称为可持续景观设计或生态设计。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2.1结构的合理性结构的合理性包括绿地空间结构的合理性以及生态系统结构的合理性。比如水体与绿地的比例、节点的控制、乡土树种的比例、常绿与落叶的比例等。
1.2.2功能的全面性自然生态型绿化设计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景观设计或生态设计,其最终目的以营造一个人、建筑、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生活和谐共处的环境,因此设计时应该考虑满足游憩、休闲、生态、不同人群的需要、动物和植物的需要等多样化的功能。
1.2.3关系的协调性自然型生态绿化设计不仅仅考虑景观的功能与形式,更应该协调所有设计要素的关系。包括植物种类间、植物与水体、地形以及周边环境的关系,营造一种和谐的城市景观。
1.2.4植物配置的生态性自然生态型绿化设计首先必须从植物选材与配置上入手。设计师应充分了解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根据立地条件合理选择植物品种。植物配置以及群落的营造应遵循互惠共生的原则从植物的形态、色彩、质地以及疏密程度充分考虑,形成异质性强,多层次,立体化的多样性植物景观。
1.2.5景观的多样性设计中追求绿化景观完全融合到自然环境中,其层次变化,并非是乔木、灌木的简单组合,也并非是各种植物由小到大、由近及远地简单排列在公路的两旁、而是更注重自然界大范围内的绿化空间,以体现自然界植物生长特性。
1.2.6管护的自然性养护管理是确保设计效果以及体现生态效应最关键的一环。自然生态型绿化设计不仅仅考虑平面布局与三维的景观效果,还应该考虑如何减少养护成本,包括修剪、灌溉及病虫害的防治等多方面的控制。
1.3自然生态型道路绿化设计的基本原理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三大空间(交通空间、建筑空间、开放空间)之一,它最直接地反映了城市的总体面貌和独特个性,是人们了解一个城市、感觉城市景观特色与城市风情的重要窗口。
自然生态型道路绿化设计就是通过绿化配置与设计,对道路环境进行再创造,将绿色引入道路空间,以“运用多种乡土植物,适量理水,创造不同生态景观”为宗旨,改变传统道路绿地单一的“线”的处理,变“线”为“带”,形成“花叶相映、林溪相间、层次丰富、尺度适宜、景观有序”的城市廊道景观。
2.文化底蕴的的重要性
有了一些基本地设计理念与构思框架,要使得我们地生态型道路设计不仅具有生态性,更有其独特地魅力与城市面貌,我们需要更多地考虑为设计添加更多地内涵、文化底蕴。
可以考虑将生态、自然、人文为主线,串联起整条大道,体现当地人们地精神风貌,树立独特地城市景象。
3.绿化景观的定位与模式的创新
有了这些理念上地“创新”,我们还需要在传统地绿化布置与植物品种选择上做以一些改进与大胆地创新。
我们模拟一条道路:一条连接两地地重要通道,全长20公里,道路设计等级为双向六车道的一级公路,其中中央隔离带宽10米,主车道宽12.25米,机非隔离带宽2.5米,辅道宽5米。以这条模拟道为例,我们对其进行绿化布置与植物品种选择的阐述。
3.1绿化景观定位
绿化景观定位包括自然生态、梯度控制和动态发展。
3.1.1自然生态是指人工模拟地带性自然群落,形成自然、野趣的乡土景观和适度人为控制的特色人文景观。
3.1.2梯度控制是指尊重道路绿化的特性,从道路中心向两侧绿带形成自然度和控制度的梯度变化。
3.1.3动态发展是指发挥植物的潜在价值,结合自然野趣的景观塑造,通过人工干预和自然发育过程的协同作用,逐步营造阶段性的独特植物景观。
3.2 模式创新
3.2.130米绿化模式
3.2.1.1林溪相间型
林溪相间型适用在地势低洼或沿途较长距离有河塘的地段,设计以相对开阔的水面为主,适当的堆造缓坡,通过植物的高低、色彩及不同特性的配置组合,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景观空间开闭有度,呈现幽深静寂的林溪风光。在林冠线处理上考虑与城市背景的融合、衬托,高低错落、起伏起落、虚实相合、开合有致,使路内外的景观相互融合。主要基调树种有:墨西哥落羽杉、垂柳、合欢、木芙蓉、苦楝、乌桕。特色树种有:垂丝海棠、慈孝竹、马褂木、黄山栾树、青枫、鸡爪槭。
3.2.1.2生态片林型
绿地外缘形式以弧线为主,简洁流畅,富有韵律,植物成片呈斑块配置,色彩对比明显,斑块之间相互渗透咬合,形成复层结构植物群落,构成一个和谐、稳定、健康的具有生态效益的植被系统,创造出生动的绿色生态景观,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场所和食物源,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绿化和相应的生态功能。主要基调树种有:香樟、女贞、雪松、无患子、木芙蓉。特色树种有:银杏、青桐、重阳木、国槐、红花刺槐、三角枫、紫花泡桐。
3.2.210米及2.5米绿化模式
中央隔离带宽10米,由于位于两条快车道中间,受汽车行驶产生的尾气、灰尘等因素影响,植物的生长条件较差。设计时从整条道路的景观效果出发,同时考虑到后期的养护管理及防眩光等因素,采用了银杏、朴树、榉树,配合使用梅桩、花石榴等果树,适当点缀球类植物。并以观花植物带、观花植物带勾勒出整洁、流畅的线型,整个组合大气富有韵律。
机非隔离带宽2.5米,植物的生长条件也比较差。设计时选择了国槐作为行道树,该树生长较稳定,树形优美,抗性较强。
3.3.植物品种的选择
道路绿化的基地现状大多为回填土,表面覆盖绿化土层较薄,总体土质不理想。设计时需要通过植物品种的选择和对局部土壤的改良,来营造理想的植物景观和生态环境。树种基以抗性强,有一定自然控制力的乡土树种为主,减少一定的养护量。主要品种包括:
1)乔木乔木包括雪松、湿地松、蜀桧柏、罗汉松、广玉兰、墨西哥落羽杉、水杉、中山杉、香樟、女贞、金合欢、竹类、无患子、柿树、垂柳、银杏、黄山栾树、马褂木、臭椿、苦楝、喜树、国槐、金枝槐、紫花泡桐、南酸枣、乌桕、合欢等。
2)灌木灌木包括梅花、桂花、枇杷、木芙蓉、红叶李、垂丝海棠、木槿、紫荆、紫薇、花石榴
3)地被地被包括八角金盘、金丝桃、伞房决明、迎春、黄馨、丝兰、熊掌木、匍枝亮绿忍冬、阔叶十大功劳、小叶栀子、大花六道木、锦带花、石蒜、绣线菊、美人蕉、虎耳草、鸢尾、葱兰、二月兰等。
大量的色叶植物和蜜源类植物,不仅可以创造良好的景观效果,还可为鸟类等动物提供食源,有利于逐步形成理想的生态群落。
4.结语
总而言之,一个理想的自然生态型道路绿化设计是综合了结构的合理性、功能的全面性、关系的协调性、植物配置的生态性、景观的多样性及管护的自然性等六个原则,从而营造出令人赏心悦目、有特色、有创意、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成功道路绿化设计典范。我们期待着越来越多成功的道路绿化在我们身边出现,让我们的城市功能更完善,让我们的城市品味更独特,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让我们一起努力!
第四篇:绿化景观设计合同备忘录
绿化景观设计合同备忘录
一、项目概况
工程名称:上海(嘉定)国际金融科技服务中心一期A地块绿化景观工程 建设单位:上海联合金融投资有限公司(甲方)
设计单位:上海亦境建筑景观有限公司(乙方)
施工单位:上海亦境建筑景观有限公司(乙方)
二、鉴于甲乙双方于年月日签订的《上海(嘉定)国际金融科技服务中心一期A地块绿化景观工程设计合同》,合同编号:SHJRG—I—JGSJ—2013—035,现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明确如下:
1、现因设计项目备案等需要,甲乙双方于年月定)国际金融科技服务中心一期A地块绿化景观工程设计合同》,此份合同仅作设计备案等用途,不作为执行合同,无任何法律效力。
2、设计合同中约定的原设计费用为人民币叁拾万圆整,经过甲乙双方一致同意,乙方收取设计费壹拾万圆,其余款项作为乙方对甲方的优惠。
3、支付方式:
滨河区、城北路入口区域设计图完成并经过审定后,甲方支付设计合同价的伍万圆整(¥50000)。
全部图纸完成并经甲方审定后,甲方支付设计合同价肆万圆整(¥40000)。剩余款项壹万圆整(¥10000),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一次付清。
4、甲方每次付款前,乙方应向甲方提交付款申请并提供相应发票。
三、特此备忘,本备忘录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自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公章)乙方:(公章)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委托人:委托人:
签订日期:
第五篇: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分析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分析
1道路绿化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功能及在大园林中的作用
(1)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人工设施的充斥、机动车辆的增长、自然环境的污染等这些对环境的人为改变,使原有区域的碳氧平衡、水平衡、热平衡等因素随之改变。平衡被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正在越来越突出地凸现出来。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要在接受大自然赠与的同时,必须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城市中,特别是车辆拥挤的道路、立交桥和交叉路口等这些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大量种树、栽花、种草能起到人为强化自然体系的作用,利用绿色植物特有的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功能;吸收有害物质,减轻空气污染的功能;除尘、杀菌、降温、增湿、减弱噪音、防风固沙的功能等等生态效益,应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
(2)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kevin Lych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结点和标志,并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导性,其它环境要素都要沿着它布置并与它相联系。从物质构成关系来说,道路可以看作是城市的“骨架”和“血管”;从精神构成关系来说,道路又是决定人们关于城市印象的首要因素。正如《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中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街道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要素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构成区域文化表象背后的灵魂要素,上海浦东的世纪大道、南京东路步行街、外滩滨江路景区、苏州观前步行街都是成功的范例。因此,加强道路建设,讲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追求“骨架”与整体的平衡和谐,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可以初步得出以结论:城市道路是现代化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城市疏散交通的重要功能,是现代化城市必备的重要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在满足交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外,搞好道路的绿化美化,能起到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等作用。所以说,有良好绿化美化的园林环境和赏心悦目的道路景观,也是现代化城市道路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道路绿化就是实现这一功能的主要手段。
2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
乔木在街道绿化中,主要作为行道树,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街景,因此选择品种时主要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或花型、叶型、果实奇特,或花色鲜艳,或花期长),最好叶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
(2)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
(3)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4)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度,叶片紧密,有浓荫;(5)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6)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7)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目前在河北省唐市应用较多的有雪松、河南桧、西安桧、法桐、国槐、合欢、栾树、垂柳、馒头柳、杜仲、白蜡等。
灌木的选择: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车行道的边缘与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过多萌孽枝过长妨碍交通;
(2)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
(3)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唐山市应用较多的有大叶黄杨、金叶地被植物的选择。目前,北方大多数城市主要选择冷季型草坪作为地被植物,根据气候、温度、湿度、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草坪草种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多种低矮花灌木均可作地被应用,如棣棠等。
草本花卉的选择: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与乔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
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点部位点缀,不宜多用。
道路的植物配置:主要有两类:整齐式行道树类型;自然式园林道路的布置。整齐式行道树类型:(1)乔木为主、配以草坪:高大的乔木不仅遮阴效果好,还会使人感到雄伟壮观,但较单调。
(2)乔木和灌木:既可增加景观和季相的变化,又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3)常绿乔木配以花卉、灌木、草坪、绿篱(或色块):这种形式既可四季常青,又有季相变化,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形式;另外,若条件允许可多行布置,既可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化水平,又可大大减少噪音,这也是将来发展的方向和潮流。
自然式园林道路的布置:在繁忙的道路两侧设置自然式的园林道路即林荫路(具有一定宽度又与街道平行的带状绿地,其作用与街头绿地相似,有时可起到小游园的作用),尤其是居民分步相对较密集的一侧,既可方便居民自由出入林荫带散步休息(不必穿过交通繁忙的街道),又有效防止和减少车辆废气、噪音对居民的危害,这种形式在各个城市较为普遍。
3道路绿化景观的营造
(1)满足城市道路主要功能原则。城市道路绿化主要功能是庇荫、滤尘、减弱噪声、改善道路沿线的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道路空间是提供人们生活、工作、休息、相互往来与货物流通的通道。在交通空间里,有各种不同出行目的人群,在动态的过程中观赏道路两旁的景观,产生了不同行为规律下的不同视觉特点。我们在设计道路时,须充分考虑了行车,行人的进度和视觉特点,不同速度,不同栽植方式,将路线作为视觉线形设计的对象。提高视觉质量,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具体的设计中,应以不遮挡视线为标准,同时又能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譬如,在拐弯处不应种植大灌木或小乔木。又如,在隔离带的种植时,一个标准端的长度就应考虑到车速,行人速度等问题。道路绿化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是遮荫、降温。四季的变化使植物的外观形态随着发生变化,尤其是落叶植物。炎炎夏日下,行车和行人需要一个宜人的交通环境,浓郁的绿荫能使人感到丝丝清凉,烦躁的心情可以得到舒缓,有利于交通安全;当叶落的时候,冬日和煦的阳光带来几分暖意。所以说,植物不同的习性奉献给人们的不仅是视觉、嗅觉上的享受,还有心灵的慰藉。(2)道路绿化的生态原则。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它要求植物的多层次配置,乔灌花、乔灌草的结合,分隔竖向的空间,创造植物群落的整体美。因此,在各路段的设计中,注重这一生态景观的体现。植物配置讲求层次美、季相美,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设计中这一原则的运用应当是尤为重要的,因为这切实的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要有长远观点,绿化树木不应经常更换、移植。
(3)科学性与艺术性原则。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习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的构图原理体现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即符合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的四大原则。因此在配置上应考虑道路长度,不同道路形式,同一条道路以不同的区块重复,以一种复现的节奏感来形成一种韵律,达到心境的平和,符合道路的景观要求。道路绿化设计与一般的绿地设计有所不同,它是动态绿化景观,要求花纹简洁明快、层次分明,作为街景它更要求色彩丰富,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使旅客有“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良好感觉。
(4)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根据本地区气候、栽植地的小气候和地下环境条件选择适于在该地生长的树木,以利于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抗御自然灾害,保持较稳定的绿化成果。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强健、管理粗放的植物。例如,行道树树种选择的一般标准:①树冠冠幅大、枝叶密;②抗性强,耐瘠薄土壤、耐寒、耐寒;③寿命长;④深根性;⑤病虫害少;⑥耐修剪;⑦落果少,或没有飞絮;⑧发芽早、落叶晚。公路绿化带采用大手笔、大色块手法,植观花、观果、观叶植物,适应不同车速的不同绿化带,空间上采用层次种植,平面上简洁有序,线条流畅,强调整体性、导向性和图案性,形成舒展、开敞、明快的风貌。选择多种植物创造不同氛围,体现植物生长的多样性和植物的层次性与季相性。
4结语
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是人们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工细琢的园林式的道路绿化是自然景观的提炼和再现,是人工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再创造,它所体现的姿态美、意境美、蕴含着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与升华,使人感到亲切、舒适、具有生命力,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的标志。
道路绿化不仅具有景观效果,而且是改善城市道路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运用植物生态功能的生物措施是取得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循环的根本出路。
建设园林化的道路应采取大手笔、大色块的绿化手法,主要道路绿化带的理想宽度至少是30m,才能有效地发挥植物材料的生态效应,只有树立大园林的观念,克服以往的“一条路,两行树;绿化小打小闹”的做法,才能使城市环境面貌跃上一个新台阶。
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单靠道路绿化是不够的,还必须建设“点(公园绿地)”、“线(道路、河流、铁路)”、“面(单位庭院、居住区)”、“带(城市环型绿化带)”、“网(郊区农田林网)”、“片(城市隔离片林)”,等多层次、多结构、多组团城乡一体化的大园林绿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