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端午日》说课稿 周璇
《端午日》说课稿
周璇
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沈从文先生的《端午日》,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设想、教学程序、板书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端午日》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编者以民俗风情为主题分别编入了《端午日》等四篇课文,它介绍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文章紧扣“端午日”这个主题,按“赛龙舟---追鸭子---结束赛事”的思路展开,重点描写赛龙舟的欢腾场面,展现了湘西淳朴的民风,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精神。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设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
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
2、了解湘西端午习俗,感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3、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场面描写的方法。
因为端午节是我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所以我将把教学的重点设计为:在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了解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学习文章描写赛龙船场面时的正面描写和侧面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二.说教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文中找出自己的理解和答案,学会自学。但初一学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观察力比较弱,缺少精确性、概括性,因此在授课中分析赛龙舟场面时,应避免学生盲目寻找分析,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引导。
三.说学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我设置的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比如通过自我阅读、思考、探究以及小组内积极探讨交流的方式,达到上述目的。
四、说教学设想因为本篇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简单,层次清晰,所以我将本文设计为一课时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新颖有趣的问答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设计这样的导入:
老师这里有一首民谣,“粽叶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谁来告诉我们,这首民谣主要讲了什么节日?民谣中提到了哪些风俗呢?通过简单的阅读学生就可以回答民谣讲的是出端午节,并找出民谣中的“吃粽子,挂艾草,插桃枝”等风俗予以佐证。接着我便以“那么是不是所有地方的端午风俗都一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沈从文先生的《端午日》,去感受湘西热烈的节日气氛。”来引导揭题,并板书课题端午日,作者沈从文
(1)充分的预习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我将请学生在黑板上写下自己认为重要的字词,并加以讲解。关于本文作者的介绍也将以学生讲述为主,教师补充为辅,以此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2)人的认识都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因此我将请学生在音频范读全文的过程中思考①湘西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②在这些风俗中,作者着重写了哪些风俗。接着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回答③作者用怎样的顺序来介绍这些风俗的?以此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文章内容,训练学生整体思维和概括能力
3、细节品读
(1)精读课文才能对课文有深层次的把我。赛龙船的场面里“河边看龙舟、河上赛龙舟和胜利者领奖”分析是本文的一个重点,我将引导学生从三个“莫不”入手分析河边看龙舟的热闹。“桨手、带头人、锣鼓手”是龙舟竞赛的主角,在具体赏析这一段时,我将指导学生学生画出外貌和动作描写的词句,并让学生在图片欣赏、分组有感情的朗诵课文中真切地感受到赛龙舟场面的激烈。细致分析完本段内容后,老师提问“文章直接写赛龙舟场面激烈的方法我们叫正面描写,那么间接写比赛激烈的就叫侧面描写,大家找找看”来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找出本段的侧面写作手法,老师补充分析想象联想手法。通过探究讨论“光靠有序的分工就够了吗?什么才是他们赢得胜利的关键?”这一问题,学生明白胜利者的成功来自于合作。
(2)本文捉鸭子的场面相对于赛龙舟为略写,我将设计“如果你是抓鸭人你将有哪些动作?”和“如果你是鸭子你会有哪些动作?”两个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感受军民同乐的热闹抓鸭子场面
4、总结全文
有层次的总结全文,可以适当提醒学生本课学习的重难点。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结束语:“湘西的端午日,以龙舟竞赛作为重头戏。作者抓住了这个重点,为我们详细描述了龙舟竞赛的精彩场面。并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面,突出了龙舟竞赛的热烈与欢腾。同时运用了联想的手法,渲染出竞赛的紧张、激烈程度,接着我们仿佛置身于捉鸭子活动中,一同和茶峒人欢笑,嬉戏,共同度过这个充满喜庆的节日。
5、拓展
联系课堂内外,学有所想是教学的重要任务。本单元的主题是民俗风情,所以我设计了如下拓展: 通过作者对紧张激烈的龙舟比赛,热闹有趣的捉鸭子活动的描述,我们了解了湘西淳朴的民风,也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给大家带来的愉悦欢乐。请你也选一个传统节日谈谈它所蕴含的独特魅力。
6、作业布置
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掌握,针对本课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后作业:
刚刚过去的运动会,肯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一个精彩的比赛画面进行描写,要求适当运用正面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方法,200字左右
端午日
沈从文画王字
穿新衣
吃鱼肉
(略)捉鸭子
河边看龙舟 胜利者领奖(详)赛龙舟河上赛龙舟(正侧面描写,虚实结合)
以上就是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请老师同学指正!
第二篇:《端午日》说课稿
《端午日》说课稿 安宁一中 起光文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课题是沈从文的《端午日》这篇课文,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端午日》是苏教版七年级教科书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编者以民俗风情为主题分别编入了《端午日》等四篇课文,它介绍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这是一篇新编入的课文,较之传统教材有更多让师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2、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
① 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② 通过课文,分析作者描绘赛龙船的精彩场面,以及生动精炼的语言。③ 分析课文的详写与略写,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④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我把这篇课文放到了第三单元的开头,作为这一单元的开篇一课,所以我将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解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分析赛龙船的精彩场面描写上,主要是为学习这一单元的其他文章开一个好头。
3、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对赛龙舟精彩场面描写的赏析。
4、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学习文章描写赛龙船场面时的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二.说教法
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探究练习让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文中找出自己的理解和答案,让学生学会自学。初一学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观察力比较肤浅,缺少精确性、概括性,因此在授课中分析赛龙舟场面时,要避免学生盲目地去找去分析。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引导。
另外我还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教法,即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学习,并作出相应的规定,如在讨论的过程中,四人为一组,每人都要发表各自的看法,经大家讨论后形成系统、统一的结果。教师提问时,派出其中一人作为代表发言。三.说学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我从这一目的出发,设置的学生的学习方法也主要就是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比如通过自我阅读、思考、探究以及小组内积极探讨交流的方式,已达到上述目的。四: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共分为导入新课、正文引入、细节品读、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布置作业这六个环节。具体细节如下:
1、导入新课
先由一首描写端午节的诗歌来引出端午节,再让学生回忆本地区过端午节的各种习俗,最后,指出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这一过程计划用时3—4分钟。
2、正文引入
(1)预习检查:① 检查学生对于作者的了解程度,教师做相应的补充和评价。② 检查学生对文中部分字词的掌握情况,如一些字词的读音、写法、意思等。
(2)诵读感知: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在阅读中思考以下问题:
①茶峒人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②其中最吸引的是什么?说说理由。(3)交流讨论:在阅读的基础之上讨论上述问题。这一过程计划用时8分钟。
3、细节品读
在精读课文阶段,重点是细致的分析赛龙船的场面,其次是分析观看龙舟竞赛的人潮和竞追鸭子的赛事。在具体指导学生赏析这一段时,我采用多媒体和课文内容相结合的方法,来打开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在图片欣赏中、课文分析中真切地感受到赛龙舟场面的激烈。结合文中语句,指导他们试用事物的具体特征去分析场面。
虚实结合是本文的一个难点,我采用逐层深入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首先是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作者想象的句子,然后让学生假想如果身在现场会有怎样的想象,最后结合这个激烈的场面展开想象。
正面侧面描写也是本文的一个难点,我仍然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到文中自主找描写观众的文字,并适时指出这种描写就是侧面描写。
对于捉鸭子的场面我采取简略处理的方法,由图片再到文中语句。这一过程计划是25分钟。
4、归纳总结
在总结部分,我设计了这样一段话:“以上,我们一齐随着沈从文先生去茶峒参观了他们的端午日风情。感受到了那里节日欢腾热闹的气氛。同时,我们也增长了不少知识,我们明白了团结协作、奋力拼搏对于我们一个集体的重要性,真是不虚此行!
5、拓展延伸
这部分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活动(前提是时间充裕):端午节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此外还包括——春节和中秋节,请你从这两个节日的众多风俗中选择一种,来谈一谈它所蕴涵的文化或民族精神。(例如求福保平安、辞旧迎新、对幸福美好未来的向往、企盼丰收等;渴望人人平安、家家团圆幸福等)
6、作业部分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
刚过去的中秋节,肯定给大家留下了或多或少的印象吧。家乡的中秋节有什么样的风俗呀?请你们试着回忆一下中秋节那一天,特别是那个夜晚,你和你的家人是怎么渡过的。请把你回忆到的事情用文字写下来,尽量抓住重点,并进行较为细致的描写,可适当进行联想和想象,把中秋节的氛围给突现出来。
这一作业设置的目的,主要在于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能够在学完本课之后主动去探求中国其他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以达到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的目的。五.板书设计
端午日
——沈从文
描写(正面)热烈 欢腾
龙舟竞赛 详写 紧张 激烈
联想(侧面)团结合作 奋力拼搏 竞追鸭子(想象)略写
第三篇:苏教版语文七下《端午日》说课稿
《端午日》说课
一、说教材
1、《端午日》是苏教版七年级教科书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编者以民俗风情为主题分别编入了《端午日》等四篇课文,它介绍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有:
①、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②、欣赏作品展现的优美画面和语言风格,体会作者的美好情思。
③、调查家乡的风俗民情,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端午节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节日,这一节课的任务是让他们对风俗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并学会对场面的多角度描写。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对赛龙舟精彩场面描写的赏析。
教学难点是: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虚实相结合。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目标导学法,拓展训练法。学法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法,具体表现为讨论法、圈点解读法。此外我还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三、说教学过程
四、版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共分为作者简介、字词检测、整体感知、写法指导、写作训练、布置作业六个环节。
1、导入
由提问传统节日而引出端午节,并让学生结合当地来说出一些端午节的的风俗习惯引入课题。并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介绍作者沈从文并检查预习。
2、在已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设计了探究问题:
(1)文中介绍了茶峒人过端午的哪些习俗?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的?
(2)重点提到了哪两个习俗?哪个是详写,哪个是略写?
通过这几个问题完成整体感知部分。
2、精读课文
(1)精读课文部分,重点是介绍赛龙船场面。在具体指导学生赏析这一段时,我采用多媒体和课文内容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龙舟画面中真切地感受到赛龙舟场面的激烈。设计几个问题,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结合文中语句,指导他们多角度去分析场面。对赛龙舟场面的赏析,重点是分析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的动作和外貌描写,突出人物特征,体现赛龙舟紧张热烈的场面。
(2)正侧面描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我采用了图文相结合的方法,展示赛龙舟图片,从观众人山人海的图片让学生到文中找描写观众的文字,指出这种描写就是侧面描写。
(3)虚实结合也是本文的一大难点,我采用逐层深入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解这一难点。
对于捉鸭子的场面我采取简略处理的方法,由图片再到文中语句。
3、小结并升华写法指导后就练习写作。通过观看运动会的一段视频,动笔写作场面描写。
第四篇:《端午日》沈从文
《端午日》教案
沈从文
江苏省灌云县初级中学张炳义
教学目标:1.了解湘西地区端午日的风俗习惯,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让学生感受赛龙舟场面描写的精彩以及作者山东精炼的语言。
3.让学生感受浆手的风采,明白“力量从团结中来”这一道理。
教学重点:1.赛龙舟的精彩场面。
2.准确、简练、明快的语言。
3.条理清晰,详略得当。
教学难点: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及虚实结合的方法写好一个场
面。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我国三大传统节日是什么吗?(春节、端午、中秋)
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端午节源自屈原投江的传说,人们用端午节来
表达对伟大的爱国诗人的敬重和怀念。那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投影
儿歌:艾叶香,香满堂;粽子香,香厨房,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看
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师生齐读。可见,端午
节习俗之多,场面之热烈。
2.走进沈从文: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
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
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
篇小说。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身然的生命形
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
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蘸(zhàn)酒峒(dòng)泅(qiú)水擂(léi)鼓鹳(guàn)呐(nà)喊shù(戍)军jiǎng(桨)手泥jiāng〔桨〕
2.整体感知初步研究
师请学生读,并提出听读要求:
(1)认真听,听完后能作恰当的点评。
(2)听完后能说出本文介绍了湘西地区端午日的那些民俗风情。(用
雄黄蘸酒在额头上画王字、穿新衣、吃鱼肉;划龙船竞赛;追赶放
下水的鸭子。)
(3)作者是以什么顺序来介绍这些风俗习惯的?请找出这些表示顺
序的词语。(上午11点钟左右;把饭吃过后;赛船过后;天晚。)
(4)其中哪些风俗习惯是详写?哪些风俗习惯是略写?(详写龙舟竞
渡,略写赶鸭竞赛,画王字、穿新衣、吃鱼肉等习俗,突出奋力
争先的拼搏镜头。)
三、合作交流,深层探究
1、请同学们把你最欣赏的场面介绍给大家,并说说你为什么欣赏这些
场面?
2、请找出文中描写赛龙舟场面很激烈的句子来,并作赏析。
3、师展示赛龙舟的图片,请同学观察、讨论他们各有什么样的分工?他
们各发挥什么作用?
4、大家刚才单单注意到了龙船上选手了其实还有一大批人,他们虽是这
比赛的配角,但却是不可少的,是谁啊?描写他们起到什么作用?
5、从赛龙舟的场面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6.刚才同学们感受到了赛龙舟的激烈、紧张,文中还有什么风俗习惯也是很吸引人的?请找出文中描写的语句。
四、总结反思,迁移应用
1.总结:我们从本文了解到了异地的端午节时风情,感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确实受益匪浅。
2.迁移应用,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假如你是一岸上的一名观众,你会怎么做?有何感受?
2)假如你是船上的一名赛手,你希望是做什么的?
五、板书设计
端午日
争看划船顺序
竞追鸭子时间
胜利者领赏
六、布置作业
背诵精彩段落
1.介绍背诵方法:关键词语背诵法。http://tieba.baidu.com/f?kz=784119986
2.根据投影显示的关键词背诵这一精彩场面。
七、教学反思:
文章如琴弦,放在那里永远不会发出美妙的音乐。教师如同琴师,授课就是弹奏。语文教学力求精致。用思想激活文字符号,品出文味,感受到书香。让人们活的思想还原于文字,使普普通通的无生命的符号闪出思想感情的光辉,让其变成学生头脑中活的语言。
八、关于端午节的百度图片
1.争看划船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1%FA%D6%DB%B1%C8%C8%FC&in=32071&cl=2&lm=-1&pn=7&rn=1&di=46583961345&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
2.竞追鸭子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6%CB%CE%E7%BD%DA+%BE%BA%D7%B7%D1%BC%D7%D3&in=22630&cl=2&lm=-1&pn=1&rn=1&di=463618305&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pn1
3.端午节来历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6%CB%CE%E7%BD%DA%B5%C4%C0%B4%C0%FA&in=25531&cl=2&lm=-1&pn=1&rn=1&di=9210001215&ln=2000&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pn2
第五篇:端午日教案
端午日
教学目标:
1、了解湘西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感受赛龙舟场面描写的精彩。
3、体会赛龙舟活动表现出的激励争先、合作、奋发向上的精神,强化学生的团结精神、团队意识。教学重点:
龙舟赛的精彩场面描写。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请大家猜个谜语:一个白胖子,裹个绿毯子,腰里扎个细绳子(打一食品)。粽子!我们在哪个传统节日里吃粽子呢?端午节!那么端午节的来历又是什么呢?(课件展示端午节来历)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湖南湘西地区端午节习俗的文章《端午日》。(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课件展示)
沈从文,原名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创作中影响较大的是乡土小说,主要表现士兵、船夫和湘西少数民族的生活,富有人情美和风俗美。代表作有《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
三、扫清字词障碍
1、读准字音:茶峒.dòng擂.鼓 léi呐.喊 nà不拘. jū泅.水qiú戍.军shù蘸.酒zhàn调.理tiáo
2、辨字形:燥---躁桨---浆戍---戌---戊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给我们介绍了茶峒人端午日的那些习俗呢?认真读课文,在书中圈画出来。
穿新衣画王字吃鱼吃肉赛龙舟追鸭子
2、在这些习俗中,作者着重记叙了哪两种?哪件事情是详写?
赛龙舟追鸭子。赛龙舟
五、精读课文第一段
自古以来,端午日就有两项最为重要的习俗,一是吃粽子,一是赛龙舟。可是对于我们这些生长在大西北的人来说,赛龙舟这样的活动极为少见,大家想不想见识一下龙舟竞赛的盛况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第一段。
1、请同学们仔细品味一下船和船竞赛的活动,试着找出其中的三个场面。
2、“莫不穿了新衣”、“莫不倒锁了门”、“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文章开篇一连用了三个“莫不”,有什么作用?
3、参加赛龙船的人有哪几类?他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在文中画出来)分别找出这些人最具表现力的动作和外貌
4、龙舟赛既然是如此的紧张激烈,那获胜者的奖品一定是非常丰厚的啦,所谓的“重奖之下必有勇夫”。那获胜的船手们的奖励是什么?
既然奖励不丰厚,那你认为龙舟比赛的实际意义是什么?(课文中话回答)
5、除了直接描写船手们,作者还从什么方面突出这龙舟赛的紧张与激烈?
六、作者用浓墨重彩写了赛龙舟的激烈紧张,写追鸭子又表现了什么样的气氛呢?
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沈从文带领我们参观了湘西茶峒人家的端午日风俗,他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描写了龙舟竞渡和追赶鸭子的欢快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奋力拼搏,合力争先的民族精神。这次的旅行,我们感受到了那里节日欢腾热闹的气氛,同时又增长了不少知识,真实不虚此行。
八、课堂练习(课件展示)
1、课外积累:
辞旧迎新是()。
兔子灯,走马灯,灯灯相会在()。()时节祭先人,路上行人欲断魂。五月初五是(),吃粽子,赛龙舟。八月十五是(),亲人团圆送祝愿。九月初九逢(),尊敬老人不能忘。
2、指出下列诗句描述的节日名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帐主怕灵符。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眼下,越来越多的洋节日(例如圣诞节、情人节)在中华大地悄然兴起,你对这一现象有何看法?
九、布置作业:
请你们试着回忆一下中秋节那一天,特别是那个夜晚,你和家人是怎么度过的?
要求:抓住重点,进行较为细致的描写,适当进行联想和想象,把中秋节的氛围给突现出来。板书:
端午日
赛龙舟—紧张激烈虚实结合淳朴的民风
奋发向上
合作争先的 追鸭子—轻松愉快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