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李加芬电大论文(共五篇)

时间:2019-05-14 06:40: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李加芬电大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李加芬电大论文》。

第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李加芬电大论文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毕业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李 加 芬

【摘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良好的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小学时期是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重要对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将对某一生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但由于历史、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不利因素影响和妨碍一些学生心理健康,甚至受到毒害造成学生变态。如何做好变态心理的后进生工作,品德教育更是有着其他任何教育都无法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本文对怎样才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将学生的变态心理转变为健康的心理,作了较详尽的探讨我的看法和做法。

【关键词】

品德

心理健康

教育

兴趣

环境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入,社会对学校教育又提出了一个新的任务,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所谓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人的个体现象是个体将社会道德品质的内化为道德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良好的品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小学时期是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重视对小学生良好的品德的培养将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但由于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因,由于我们的认识水平及客观物质条件的限制,使这一问题变得尤其严峻。加上改革开放新形式下国内一些腐朽思想沉渣泛起,国外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乘虚而入,社会上一些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出现、嬗变,再加上独生子女居多,有的家庭结构不稳定学校的思想政治无论是是力度还是方法都变化了的情况不相适应,凡此种种,无不妨碍和影响一些学生心理的健康,有些甚至受到毒害被严重扭曲变态。

从学校来说,其根本任务是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贡献的人才。而在所有的教育活动中,德育的首要地位是无可置疑,特别是在转化成绩低下,品质不好,心理变态的后进生工作中,品德教育更是有着其他任何教育都无法替代的功能和作用。那么,怎样有效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在教育实践中,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而有效地将学生的变态心理转变为健康的心理,矫正学生的不良心态,加强品德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毕业论文

教育,以下谈谈我的几种看法和做法。

一、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毛泽东同志说过:“不论做什么事情,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事情的联系,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能知道如何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从教育现状来看来社会环境对小学生有“三色污染”:一是文化宣传中的黄色污染,擦边球书刊。影视剧的色情渲染的危害就是例子;二是治安秩序中的黑色污染,一些犯罪分子的黑手伸进学校,拉学生下水;二是少数家长的灰色污染,某些家里的消极情绪对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例:一些家长的扑克风,麻将风、电视瘾。使学生玩物丧忠,产生厌学情绪,另外现在社会上一些人,由于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形成了“见利就想,见钱就图”,“有钱就有一切”等错误观点。所有这一切对学生都不无影响。我们今天面对的学生、思想活跃,社交面广,信息最量大,接受新事物快,好奇心强,但由于他们生理、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易受到这些污染和观点的影响.要保持他们的心理健康,必须摒弃抽象的空洞的说教,做法一定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重视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并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地开展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知识的充实,哲理的启迪,做人的道理。

大量的实践证明:任何道德规范,政治思想,道德准则,只有通过学生的白己参与,亲身投入,内心体验,才能成为学生的内在信念,才能启发他们向高一级道德水准时发的内在动力,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克服那种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偏重说理,忽视实践,教育要求与实际需要脱脱节的弊端,为此,我在平时班主任工作中,非常注重优化班级德育环境和实践活动,在班上建起了“四栏”(时事政策宣传栏,学雷锋,学英模专栏,贯彻日常行为规范专栏及书报栏)并开展“五无”(地面无纸屑,地上无痰迹,桌上无划痕,墙上无漆抹,花术无采摘)和“十要”(升旗仪式、集合列队、课堂秩序、上下楼梯、做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仪表着装等十方面的规范化要求)活动。开展的所有活动中,都指定专人记录,并在每周星期五卜午的班队活动中进行公布,然后加以评比,对表现优良者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表扬。

二、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德育实效从高尚的的师德中来,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师德对学生的影响是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品德不是直接教会的,而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影响学生道德成长的主要因素是教师能够起到道德表率作用的行为,试想,一个没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怎能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品德?教育者如不尊重被教育者,又如何谈被受教育者尊重?教师没有文明礼貌和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毕业论文

良好的卫生习生习惯谈什么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教师从心底没有环保意识行为?谈什么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要求学生做环保小卫士?„„占人云:德高为师,身止为范。教师自身的行为示范对学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当教师要求学生时,学生也在刚要求衡量教师,孩子们常以身边的老师作为道德榜样的,一个教师若在生活中,教育教学中的道德问题一旦败露给学生,他就丧火部分教育学生的道德力量。所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一旦为人师表,就要求教师要以“德”服人,要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形象,成为学生的楷模。学校、班级德育的成功,最终取决于教师的人格和行为表现。没有教师的身教,就没有真正的德育,学校就不可能有真止意义上的发展,教师平时的知识传授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孩子们遗忘,但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可以影响孩子们的一生,使他们终身难忘.三、激发兴趣,帮助后进生树立远大理想

作为后进生,一般是想学而不懒于学,想改而义难于改见风使舵心理自卑而不甘于落后,生活、学习中都缺乏一种向上的动力和支柱。无疑,对他们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起远大的理想,是我们教师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必定对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产生积极的态度,当学生对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产生了积极的求知欲时,内心活动总是十分活跃。这时候,他们或因需要而”饥渴或因强烈追求而激动,或为了达到目的而执着。因此,也是对他们实施教育的有利时机,兴趣在后进学生的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驱动学生获取知识,参加实践。改变臼己的积极和形成新的追求,当学生一旦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时,就容易使他们的人脑产生兴奋灶,引起对学习的注意,提高思维活动力,增强学习效果。要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一是在教学中注意强化学习目的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生活目的,明确知识的社会价值,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帮助他

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远大理想,对于那些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成为思想落后。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低下,不思进取的人。他们一旦遇到困难,不是更多地想办法克服战胜,而是想法避开。对此,我们要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和“只要功大深,铁棒磨成针”的信念,同时,还需帮助学生树立起建设家乡,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远人理想,把学习知识利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工作做好。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情的发展变化都有外因和内因两个因素在起作用,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关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刚。冈此,3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毕业论文

只有后进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在生活中有了止确的奋斗目标,才能积极地上进,作为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晶德时,应该时刻谨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逐步转化后进生的变态心理,把他们培养成为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四、家庭、社会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

社会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宽松的生活环境,多方努力,创造环境,家庭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健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家长认为孩子一口.进入了学校,就是进入了“深险柜”对孩子的思想品德,学习生活往往漠不关心,放任白流,认为学生交给了老师,就是教师学校的事了。殊不知学生接触和生活的环境是多方面的,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人迹环境等。这些环境冈素都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马克思说:“人是社会的动物”学生作为社会性的人,他不仅要接触家庭、学校,还是接触社会。而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不好的东西,对生理、心理都尚未成熟的学生来说,诱感相当大,稍不加以重视,他们就极有可能走上歧路,堕落为犯罪分子,甚至成为千古罪人。而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相当人的,学生在他的一生中首先接触到的教育利一生中自始自终都离不开教育就是家教,家庭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既是家K法定的义务,义是家长的社会责任利道德责任。因此对青少年进行德育应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必须贯穿丁家庭、学校、社会的各个方面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自觉地克服或改变自己那些不符合规范的行为和作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长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其作用和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从日常行为规范抓起,从教师-家长的示范做起,创造宽松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全面配合,作为教育工作者,以适应新时期教书育人工作的需要,为建设中国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完成时代赋予我们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钟祖荣《现代教师导论》

第二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6年8月

2、李小林 第二版

3、丁柏铨 修订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 2003《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5

年9月 年3月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

第二篇: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摘要: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指引着人们具有良好的行动,它会使人生活乐观,学习或工作努力,积极要求进步,无论在何时何地,总能把握住自己,成为生活的强者,事业的成功者。每个人从小就应该从各方面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关键词:思想品德;爱心投入;引导形成正文:

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关系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如果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的轨迹。”作为一个班主任,对培养一个班的学生的良好品德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是从以下三方面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从心理角度引导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发展、成才的重要因素,而且可以说是决定因素。只有心理健全的人才能把创造力转化为美好的现实,并进一步促进创造才能的发展。

培养和教育学生心理健康,首先从是爱心的投入,前苏联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能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教育家淘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多少年来,有些班主任把给学生以“下马威”或以“道貌岸然”来维护班主任的尊然当成“经验”。结果往往是造成学生敬而远之,心灵的交往被堵塞了。因此,任何一个教育者,都要树立热爱学生的形象,有一颗充满真情的爱心。例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力求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与学生交谈,总是满脸春风,面带微笑。学生会感到班主任和蔼可亲,感情得到升华,由爱班主任升华到听班主任的教导,乃至爱学文化科学知识。爱心教育关键要建立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上,每个学生都有向上的心理,每个学生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爱,学生的是非善恶标准尚未完善,都不可避免地有时会违背教师的期望,因此教师对学生犯错的宽容,能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以感情爱心感化学生,进而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信念上的自觉、行为上的顺应、目标上的认同,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其次是情感的激励,所谓情感激励,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人的情感,使之产生人们所希望的倾向,并形成持久、稳定的热情和人们所期望的上进心、内驱力。学生有很强的好胜心和自我表现欲望。他们心理、精神上的愉快体验往往会超过对物质的追求。他们希望自己的能力、价值得到表现,并希望得到同学的赞同,特别是老师的肯定和承认。运用情感激励 1

转化弱势生,是最基本的途径之一。作为班主任,应该用自己的热情去打动他们、感染他们,努力为弱势生创造一种关怀、宽松、平等、和谐的精神氛围,给予他们慈母般的关爱,满足他们正当的需要,要循循善诱,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对弱势生提出一定的行为要求,并且相信学生能够弥补不足。老师的信任与殷切期望,能使他们消除过重的心理压力,这样,他们自然乐意去改正自己的缺点,接受老师的教育,渐渐地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从行为上引导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

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工作上,班主任应该结合学校的中心工作、校本课程,品德与生活,班会课,向学生讲述有关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爱人民,守纪律、爱学习、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同学们团结友爱,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的故事。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抓住集体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及时表扬,注意扶持先进,维护正气;而对学生出现的不良影响要及时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逐步做到好人好事个个夸,不良倾向有人抓;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风气。例如:在创建文明广州的活动中,河沙小学在郑健恒校长的指挥下,组织学生参加“文明广州,从我做起”、“人人争当创文志愿者”等活动。学校的班主任,在每次活动中都选出10名积极分子加以表扬,让他们的正气在班里树立起来。促进儿童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人教学品德与社会的《请到我的家乡来》的课文时,还设计了课外活动,让家长带子女参观家乡名胜古迹。通过参观,使学生亲眼目睹家乡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激起对家乡、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起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而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渗透到每个人的心扉。

三、从追求人生目标上引导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

目标是前进的动力。让每个学生都确立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使他们沿着目标迈进,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刻苦学习,长大了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在抓好思想品德教育课的同时,恰时利用身边的典型事例正面教育学生;开展有益的班队活动。例如:“集中培养一种品德”、“宣传一个观点”、“歌颂一种精神”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分析自己所处的社会背景,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领悟到理想是心中的太阳,是人生海洋中导航的灯塔,是前进的方向,是刻苦奋斗的力量源泉;为实现理想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例如河沙小学的品德科老师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在宏伟壮观的长城脚下开讲,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新中国成立60年这一时间节点上,进行爱的教育、爱国的教育,要传承五千年中华文明,更要面向未来。《开学第一课》以“爱,让中国更美丽”为口号,融入演讲与互动,把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变成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激发观众在心中建立自己的梦想,成就自己的事业,要想实现梦想就要从小学习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最后本人因势利导地还让学生写《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有的学生在写观后感时,抒发了自己长大后要当一名人民警察,为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而奋不顾身地工作。为此荔湾区河沙小学获得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广州市小学品德教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开学第一课我的梦·中国梦》的观后感征文大赛的优秀组织奖。在正确目标指引下,只要再进一步教育学生文明礼貌,遵纪守法,那么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又得到发展。市品德教研部发出关于开展传承中华美德,争当“礼仪之星”——广州市小学生“寻找青苹果”读后感征文比赛暨“礼仪之星”评比活动真是一场及时雨,荔湾区河沙小学的学生在寒假里就到各大书店购买了《青苹果文库》,开心地与父母一起阅读。开学了,老师们利用午读时间组织同学们集体阅读《青苹果文库》系列的书籍,并让同学们畅谈读书体会。六年级的陈哓彤同学看了激动人心的《西红柿战争》后,是这样说的:“我们要的不是优哉游哉的日子,不是大富大贵,而是只求平平安安地过日子。我们不要战争,要和平;不要无情,要真情;不要残忍,要温暖。如果大家都快快乐乐的在一起,没有战争,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愿世界和平!”五年级的冯景辉看了《诚实守信》的故事后,深深感到: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不能为了个人利益,缺乏了信用,还把诚实丢失。我要象李前光一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以诚待人,诚实就是财富。荔湾区河沙小学在组织学生参加广州市小学生“寻找青苹果”征文比赛暨“礼仪之星”评比活动中荣获学生征文优秀组织奖和“礼仪之星”评比优秀组织奖,冯景辉同学获得广州市小学生“寻找青苹果”征文比赛一等奖并在“传承中华美德,争当礼仪之星”活动中荣获“礼仪之星”光荣称号;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对从追求人生目标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养成良好思想品德。

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是为了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各种规范要求,是为了他们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更好地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总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就要从心理角度、从行为上、从追求人生目标上引导;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增越:《终身受益的教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

2.刘祥和:《一生的教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年版。

3.王宝祥:《教子有方》,中国妇女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简介:

邓洁萍:小学语文高级老师,本科学历。

第三篇:26-《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

内容提要:品德的培养可以有不同开端。在某种情况下,可以从培养品德行为方式或习惯开始;在另一种情况下,可以从极其学生的道德情感着手;在第三种情况下,则可以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做起,也可以同时并进,相互促进。但是,无论怎样做,只有当这些品德的基本成分都得到相应的发展,特别是在一定的道德动机和一定的行为方式之间构成稳固的联系时,某些道德品质才能更好地形成起来。所以教育者要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炼之以志、习之以行,积极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关键词:品德认识价值澄清品德行为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所谓习惯,指由于无数次的重复或联系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作为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品德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也是一个人品行的外在表现。儿童是否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关键是他的日常行为是否合乎规范要求。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足以体现了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在小学阶段发展中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最初阶段,也是最关键时期,一个人,有了良好的品德,才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因此,加强儿童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促进儿童行为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养成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实在是比学会一些具体知识重要得多。从这个角度说,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品德,实际上就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这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塑造人的基础工程,它需要不断地给予督促与引导,需要学生长期不懈的努力,在具体的工作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晓之于理,提高认识

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通过说服,提高学生道德认识,是最常采用的策略。而价值澄清则是说服学生最有效行为。价值澄清是美国当代道德教育复兴运动中最富有争议、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尝试。1966年由拉斯、哈明和西蒙合著的《价值与教学》一文中,他们认为价值观念是个体的一种内在价值,往往不能清醒地被意识到,因而难以指导人的行为,为了发挥价值观念作用,就需要对他们进行一步步的澄清。价值澄清所采用的形式是使学生在他们的直接生活中思考一些价值选择途径,同时使他们对学校生活的周围人产生积极的态度。当学生在品德上犯了错误时,我们可以采用价值澄清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价值澄清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

1、自由地选择。如让学生思考“你认为你是从什么时候第一次产生这一想法的?”

2、从可选择的范围内选择。如让学生思考“在你产生这一想法之前,你常考虑什么事情?”

3、对每一可选择途径的后果加以充分考虑后的选择。如让学生考虑每一可选择想法的后果将会怎样。第二部分是赞赏:

1、喜欢这一选择并感到满足。如让学生考虑“你为这一选择感到高兴吗?”

2、愿意公开承认这一选择。如让学生回答“你会把你的行为告诉你的同学吗?”第三部分是行动。

1、按整个一选择行事。教师可对学生说“我知道你赞成什么了,现在你能为它做些什么吗?要我帮忙吗?”

2、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教师可以问学生“你知道这一行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吗?”从价值澄清的三个部分来看,教师首先必须诱发学生的态度和价值陈述。其次,教师必须无批评地和无判断地接受学生的思想、情感、信念和观念。最后教师必须向学生提出问题以帮助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念。总之,价值澄清采用诱导性的品德教育方式,反对呆板的说教和强硬的灌输式教育,教师易于掌握,学生乐于接受,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直接导致道德行为发生积极的变化。

二、动之以情,引起共鸣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具体、形象的特点,对学生具有很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潜移默化的暗示、指导作用。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时候,榜样尤其是老师的示范教育是无声的力量。模仿大人是孩子的天性,它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小学生特别希望从具体的人身上找到学习的目标,并做为模仿的对象。所以他们喜欢模仿自己崇拜的人,根据他们善于模仿的这一特点,使他们在榜样的鼓舞下,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首先:运用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比较系统地给学生讲清道理和要求,树立榜样,使学生逐步提高认识。以革命领袖为榜样教育学生,如向学生介绍毛主席少年时在雨天帮助毛四阿婆收稻谷的故事,引导他们养成“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和残疾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有列宁小时候的故事,引导他们养成不说谎话,诚信待人的良好习惯。

其次:是用学生中的榜样教育学生的良好行为。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坐姿端正、认真听讲、作业工整、讲究卫生的学生,可以在班上选出“学习之星”、“劳动之星”、“文明之星”等等。由于这些榜样是在学生中产生的,因此,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更容易被其他学生理解和接受,并激起上进心,使他们自觉模仿形成习惯。

再次:要注意教师本身所起的榜样作用。在学校教师是学生最崇拜的人,所以教师是学生最经常、最直接的模仿对象。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往往把教师看成完美无缺的人物,一切都要向老师学习。因此,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及其深远的影响。我做教师多年始终注重自己的行为习惯,尽力使自己的言行大方得体,给孩子们树立好的榜样。

三、导之以行,落实行动

学生品德的形成必须体现在道德行为的实施之上,因此,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形成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的实现,必须有道德意志参与,中小学生常常有言行脱节的现象,多半是由于缺乏意志力;同时,道德行为的实现,也需要掌握一定的道德行为方式。因此,道德行为的形成,同时要注重道德意志的培养和道德行为方式的训练。主要通过如下的步骤和方法:

1、激发愿望

青少年学生要做出一定的道德行为,首先就要有道德行动的愿望,换句话说,要有道德行为的动机并确定道德行动的目的,从而下决心去干某事。由于激发道德动机的原因多种多样,而道德动机本身又种类繁多,所以在下决心时常会导致动机斗争。如一个学生在校园内拾到50元,50元对一个小学生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这种情况他就会有思想斗争,到底该上缴,还是把它据为己有。他最终会做出怎样的判断,这就有赖于老师平时的教育。所以教师在进行品德教育时,要善于进行正确引导,经常激励和鼓舞学生,帮助学生战胜非道德动机,促使低级形式的道德动机向高级形式转化,使动摇、软弱的道德动机转化为坚定的道德动机。我校有一个班,有两位学生拾到50元以上,最终她们都把钱上交给学校处理,这个班的班主任就经常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使本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

2、组织训练

坚强的意志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应有意识地将教学、教育活动作为培养学生道德的实践活动,不能单纯为了教学而教学,应该给他们创设克服困难的情景,引起青少年学生自觉锻炼的意向,例如,组织各种类型的比赛,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和集体荣誉感,引起学生强烈的“赢”的欲望,使他们在自身的努力中得到意志力的锻炼。为此,我校经常开展全校性活动,如,歌唱比赛、朗诵比赛、体育竞赛、文艺汇演等等,让每一个班的学生都为自己所在的班级加油,打气,从而增强班集体意识。

3、自我强化 自我强化是自我教育的一种表现,具体包括自我命令、自我检查、自我奖励、自我惩罚等。教师不仅要充分信任学生,而且还要有明确的外部监督和检查措施,帮助学生能够逐步过渡到自我调节和自我监督。为此,我校实施了值周班制度,让学生协助学校去管理学生,重点监督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通过监督,使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最终达到自我教育。这种教育效果最真实、最牢固,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在结束学校生活后,学生也会朝着道德修养的目标不断前进。

4、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奖励是施之行为之后以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可能性的事物,它包括外部奖励和内部奖励。当学生缺乏遵照社会道德规范行动的自觉性时,教师通过物质的或精神的外在手段(如奖品、荣誉)来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些外在的手段就等于外部奖励,也就是强化。如果学生在遵照社会道德规范行动后体验到满足感,从而进一步激励学生继续发生道德行为,则属于内部奖励。外部奖励和内部奖励都能满足学生的某种需要,因而在以后类似的情景或刺激下,道德行为出现的概率就会升高。我们应该多运用精神奖励、内部奖励,而减少物质、外部奖励。我校为了教育学生能主动做到弯弯腰,伸伸手捡起地上的垃圾,凡是见到有学生主动捡起垃圾的,学校领导都在现场给他拍照,然后张贴在学校的宣传栏,并在晨会表扬这个学生。通过这一教育手段,现在很多学生都能主动捡起垃圾。惩罚是指为了减少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而在此行为发生后所跟随的不愉快事情。一般来说,教师可运用的惩罚包括:制止、约束、说理批评、警告、冷谈、鼓励、暂时取消他的某些权力以及要就儿童用自己的行动来补偿过时造成的后果等,但惩罚一定要适度,绝对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总之,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行为是个极其细微而又复杂的工作,它需要不断地给予督促与引导,需要学生长期不懈的努力,学校、教师、家长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各种心理机制,通过最优化的组合方式构成统一的合力,使学生的品德形成及培养始终处于一种发展的动态中。2014年3月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价值与教学》(由拉斯、哈明和西蒙合著)

第四篇: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论文[范文模版]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 叶圣陶 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良好习惯能给一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益处。现在,我们应该强烈意识到一个严重问题,即学生学习的不良习惯正在或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技能的形成和数学素养的提升了。由此可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教育,是一件多么重要的内容。

那么,我们该从哪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首先,培养学生专心致志、注意力集中的学习习惯。我觉得这应该是最重要的一点。古语说,一心不可二用。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做事就会事半功倍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只有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成绩。许多教师,只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却很少关注学生是否会听讲。我们常看到这样的一种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究一个问题时,总能看到部分学生在做一些与学习不相关的事,老师提出的问题,他们根本没有关注,更谈不上重视,只是在老师让学生齐答时,也就随口地应付一下。因为老师在整个教学中,只关注了教学进度和任务,只关注了一种教学形式。这样的课堂,这一部分学生他们的学习有何收获!这样的情况长此以往,让一部分学生逐步养成不善于听讲的习惯,同时也影响了整个的教学实效。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关注每个学生,应该强调应有的课堂纪律,要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坐姿,有一个好的发言习惯。对那些不注意听讲的学生要有一个适当的提醒,要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比比看,看谁听讲最认真。在教师的指点下,来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要想使学生正确地解题,审好题是关键。首先要教育学生学会认真审题,这是解题的基本功,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学生不是不会做数学题而是审题不清造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我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时,要求学生必须先认真审题。首先看一看有哪几种运算符号,看看一共有哪几级运算,有没有括号,接着把四则运算顺序简单说说,让学生逐渐形成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

第三,培养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数学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无论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能检测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程度,为老师能针对性的辅导提供最真实的情况。这就要求课堂上老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要独立完成。同时,家长在家也要监督学生单独完成家庭作业,让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完成作业,不仅使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还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刻苦精神、脚踏实地的品质,将会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第四,培养学生学会思考的习惯。我们时常看到这样的一种现象,当老师的一个问题还没有说完时,那些喜欢表现的学生就举起了手,要求回答问题。如果问题没有难度,他们会容易回答,如果问题稍为有点难度,他们就无法回答,只能是让课堂纪律混乱。更重要的是,这样下去,很容易让这些想表现自己的学生的思维常处于一种浅层次上,不利用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能只回答结果,而不表述其思考的过程。新课程强调数学课堂要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这样有利于我们根据学生的思考过程发现其思维的闪光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以便调整我们的教学。新教材提供给学生学习的数学信息更多,更有利用学生根据不同的信息解决自己力所能及的问题,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因为信息量的增多,这就要让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尤为重要。不能还没有分析信息时,就去解答问题。因此,作为教师,让学生学会分析信息、处理信息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五,培养学生相互交流的习惯.学会交流,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是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在我们社会日益信息化、合作化的今天,懂得交流、善于交流尤为重要。学会交流,既是一个学生交往能力的表现,也是一个学生个性张扬的表现,更是一个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在培养学生交流的习惯时,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准备,只有有了充分的准备,有理有据的想法,这样的交流才是有效的,所以,在交流之前,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时间和过程,要让学生把要交流的内容在脑子整理好。这个问题,是我们许多教师忽视了的问题。我们时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探讨一个问题时,问题一经提出,马上让学生交流,这中间没有时间和空间,这种交流是一种伪交流,是没有成效的交流。

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日之功就能够养成的。平时要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必要时进行家访。平时一定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五篇: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在这个迅速发展、竞争激烈的时代,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其成为终生学习者、思考者,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因此为了学生的良好发展,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教师要给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了,学生特别喜欢模仿,他们从模仿中学习。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信,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家长经常会从学生的口里听到一句话:“我们的老师是这样说的。”在这里,我要提出的是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例如:如果要求学生要守时、珍惜时间,而老师却因为种种原因迟到、早退;如果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要认真、规范,而教师在讲课时却信手在黑板上书写等等„„试问: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表现出良好的习惯——板书要简洁、规范;批改作业要认真、及时;按时上课、不能拖堂······等等。教师以身作则,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得以养成。

二、培养好习惯要致力于激发兴趣

孔子曾经讲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光靠教师的“管”是不行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内部诱因,也就是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内部力量。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会发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质的转变。一旦有了“我要学”的渴望,学生就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也就有了学习自觉性。学生就会全身心的、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同时也会体察到一些不良习惯的消极作用,这就是培养好习惯的最佳时机。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用一些实验、故事、趣闻,主动与学生讨论,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大气压强对沸点的影响时,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将一杯水放到常温下、真空环境中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最容易想到的是由于压强小了,水会沸腾。为了检验学生的想法是否正确,可以做一个演示实验:用玻璃罩将水杯罩住,将里面的空气抽出,让学生观察在空气不断抽出的过程中有何变化。学生就会看到:水剧烈沸腾一会儿之后

就结冰。当学生发现亲眼看到的与自己原先判断有差别时,就会激发他的好奇心,于是积极的思考、分析原因:因为压强小了水剧烈沸腾,又由于剧烈沸腾带走大量热量,所以水会结冰。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好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

另外演示实验时,尽可能增大可见度,促进多种感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三、培养好习惯贵在持之以恒

习惯是经过反复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动作行为,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必须有一个过程。

有句话说得好“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成命运。”任何良好习惯的形成都要经过反复多次的锻炼,一次、两次、三次、四次的去做是不能形成习惯的,要持之以恒。要学会持之以恒,就要目标始终如一,不能见异思迁。面对每天的预习、复习、测试,单调而又枯燥无味,即便坚持一段时间,测试成绩也不见得立竿见影。如果此时学生气馁、放弃,必然前功尽弃,良好的习惯就很难形成。教师如何在学生最脆弱的时候适时给予帮助呢?我认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并帮助其纠正错误固然重要,但同时让学生不断感受到自己学习上的成就更重要。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表扬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因此我们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激励学生坚持下去,不可半途而废。

四、培养好习惯要从细节做起

《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应该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抓起,这是培养习惯的着力点。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例如:课堂上学生的听讲表现,包括坐姿要端正、精神状态要饱满、回答问题要响亮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这些细节中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五、培养好习惯要从小开始培养

人的早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这一时期容易养成好习惯,因为这一时期的学生对老师充满着信任和尊敬,愿意按老师的指示去做。《新三字经》中的第一句话讲

到:人之初,性本善,性与情,俱可塑。学生就像一张白纸,任你在上面涂画。因此,越小培养良好的习惯,效果就越明显,反之,当学生染上恶习后,要改变他,那就难了。举个例子,我的女儿上小学,她每天晚上入睡之前,一定要看一会儿书或者听一会儿故事,否则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显而易见,小孩子的习惯一旦养成,是很难改变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小落实。

六、培养好习惯要多表扬学生

在每个班集体中,都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修养;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多一个好习惯,我们生命里就多了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作为教育者,就要努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成长的旅途上助他们一臂之力。

下载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李加芬电大论文(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李加芬电大论文(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王丽燕 从教几年来,我发现凡是学习成绩好,成绩稳定的孩子,都是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忽好忽差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习......

    论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全5篇)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论文(含5篇)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托尔斯泰也有一句名言:“好的习惯使人成为天才,坏的习惯能使人成为囚徒。”这些论......

    班主任论文: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班主任论文: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学生会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能安心学习或不能顺利学......

    班主任论文: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班主任论文

    班主任论文: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学生会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能安心学习或不能顺利学习......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论文(推荐)

    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叶圣陶先生曾有精辟论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所以我认为,任何语文能力的形......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讨论习惯论文

    讨论作为一种融合多项信息进行交流的活动,能较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在大力提倡“开放性教学”和“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共5篇)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贯彻新理念、实施新教法,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善学生学习状态。倡导发现学习,探究性学习及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变“要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