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港城镇概况
港城镇位于广西贵港市城乡结合部,紧靠贵港市城区。北靠莲花山脉,东有贵港市作为大西南“西煤东送”的主枢纽港——猫儿港,南有黎湛铁路,金港大道(南梧路)横穿而过,城北北环路贯穿港城镇,地形面向城区呈扇形状,具有“沿江、沿路、环城、靠港”的区位优势。
全镇辖区14个行政村,分别为六
八、蓝田、龙井、富岭、麻山、樟村、石寨、旺岭、群山、猫儿山、旺华、棉村、平富、东山14个村委会,行政区域面积13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809亩,森林面积3万多亩,水面面积1530亩,总人口6.19万,其中壮族人口占65%。
港城镇主要农产品有大米、甘蔗、蔬菜、荔枝、龙眼等。全镇形成了连片开发优质谷生产基地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重要资源有镁矿、优质石灰石、矿泉水等。港城镇作为革命老根据地,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石牛水库、平田水库是离贵港城区最近的休闲度假的良好去处。
近年来,港城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富裕和谐文明港城为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镇、项目立镇、财政旺镇、农业富镇”的战略思路,努力拓宽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工作力度,目前已有香港、台湾、广东、福建以及本地的客商前来投资办厂,全镇形成了以水泥、化肥、植物香料、食品加工、木制品、制衣、化工、塑料等产业,国民经济出现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连续荣膺贵港市2005年、2006年“经济发展十佳乡镇”荣誉。
财政收入直线上升。港城镇加强财源培植,财政税收由靠农业特产税变成工业企业税收为重头,财税年收入由10年前的741万元猛增到2008年的6900万元。
工业兴镇之路越走越宽。放开手脚抓工业,迈开大步抓项目,迅速掀起工业兴镇促发展的热潮。至今,全镇落户工业企业126家,其中包括年产值10亿元的瑞康饲料、产值12亿元的芭田生态复合肥有限公司、产品 全部出口年创汇3000多万元的杰新香料厂以及港柳选矿公司、凯利达电动车装配厂、东禾米业、强业建材公司等骨干企业共51家。初步形成了以香料、饲料、化肥、水泥、矿业、木材、建材、塑胶等为主的工业格局。2007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187190万元,同比增长32%。
招商引资项目纷至。以突出提升服务质量为主要手段,实行以商招商、委托招商、专业项目招商等有效办法,精心策划和包装一批又一批优质、可行的项目向外商推介,吸引了国内外一批又一批客商到港城考察、投资。
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快速反应。目前,全镇在城北北环路一带基本建成优质谷示范基地2.6万亩;以广西骏隆珍稀树木生态园为龙头,以免耕高产马铃薯、黑皮果蔗、大肉芥菜、蚕桑等为主的名优特色经济带;以龙井、富岭、樟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基地1万多亩;以东山、旺华为主的原料蔗基地1.2万亩;以猫儿山为主的西番莲种植基地250亩,以东山、猫儿山为主的家禽养殖示范户40多户。
新农村建设农民得实惠。港城镇党委、政府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解决农民行路难、饮水难的问题。近年来,总投资430多万元,建成供水设施5座,解决了2万多人的饮水难题;修建村级公路15条90多公里实现村村通四级公路,其中水泥路15公里,投资584.4万元,修建三面光水渠40公里。目前重点推进龙井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总投资120万元解决全村群众的饮水工程已建成。
混凝土搅拌机隆隆的机声在僻静的村屯响起,贵港市港北区港城镇旺岭村旺新屯700米长的泥土路已变成了水泥路了;以干旱出名的群山村群众2008年全部饮用上了自来水„„这是港城镇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喜人成绩。
镇党委、政府大力实施农村通达工程,把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到2008底止,全镇村级公路总里程达30多公里,且全都是泥路。2006年港城镇着手规划村级水泥路建设,多渠道筹资近400万元修建水泥路10公里以上。其中,市新农村建设试点——龙井村水泥路投入52万元已于2008年初建成通车,2007年总投入近200万元铺设硬化石寨至峡山6 公里水泥路,投入73万元长2.4公里的下岭屯至棉村村委会的水泥路于2008年动工建设,于2009年初建成。同时,石寨至樟村长1.5公里的水泥路、旺岭村村委到谢屋屯长2公里的水泥路也于2008年建成。此外,计划投入22万元修建了2.2公里长的棉村至平富村砂石路,正在筹划建设当中。
港城镇党委、政府把解决群众饮用水困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重要工作来抓实抓好。深受干旱之苦的群山村村民2008年初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通过群众自筹资金和争取上级补助,投入80万元在村边的一座山上建蓄水池、铺设水管,盼望已久的自来水终于哗哗流进全村各家各户。镇党委、政府还引导蓝田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动经济能人捐资12万元从4公里外的凉水山上引来矿泉水,使全村80%以上的农户饮上了甘甜的自来水。六八村群众借助北潭水厂离村较近的便利,自发筹资20万元,铺设水管,全村50%以上人口告别了挖井挑水喝的历史。龙井村投资90万元、平富村蓬富屯投资48万元的人饮工程,于2007年建成投入使用。计划投资200多万元可供棉西片使用的棉村人饮工程也正在筹建之中。
调查人:xxx 2009年8月
第二篇:三下乡调查
关于“三下乡”调查报告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团中央首次号召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996年12月,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文化 科技 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1997年,“三下乡”活动在全国正式开展。三下乡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下乡包括图书、报刊下乡,送戏下乡,电影、电视下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科技下乡包括科技人员下乡,科技信息下乡,开展科普活动;卫生下乡包括医务人员下乡,扶持乡村卫生组织,培训农村卫生人员,参与和推动当地合作医疗事业发展。
我这次选择的调查地点是在家乡亳州譙城区的某个乡镇。我所见的大致情况如下
1.文化下乡
关于文化下乡的实现程度几乎为零,根本没有什么机构或者组织下发什么图书报刊之类的,甚至连场电影也没有放映,当然据我了解在其他城镇有那么两三场,但绝不是在农村地区。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却没有完成,政府有关部门只是把口号喊出来,让社会各界知道政府要开展三下乡活动了,接下来就像放个屁似的啥也没有了。这主要还是政府的只能还只停留在管理的职能上而没有更多的想服务职能转移,政府把这种不带任何商业性质的活动交给社会大众,希望有爱国爱民热情的大学生或者社会团体来组织,简直是异想天开。这是社会性问题,是政府职能所在,别人可以参与,但决不能成为主角,唯一的主角还是政府有关部门。
我在乡下一个多月,见到的只是农民早出下地干活,晚归回家做饭的情景,连个干部都见不到,更别说什么图书报刊下乡的了。这么热的天,只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可以忍受在田间耕作,哪有上层人物晒太阳的道理,空调开着还嫌热呢。
2.科技下乡
不过在科技方面要好多了,虽说没有人下来和农民讲解相关的科技知识,但是聪明的政府部门想到了现代新兴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工具啊,利用电视教学啊,人坐在舒适的电台大厅里,喝着咖啡开着空调,随便聊聊谈谈,之后拿钱走人多爽啊。即使如此毕竟这个活动有个结果啊,不能亲自求教,但在电视节目中学习一样感同身受了,也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了。
要说科技方面做的好,其实做好的莫过于科技产品下乡了。因为这项活动对商家而言有利可图啊,所以完全不用政府自己组织,自然会有好多的商家挤破头皮前来求那个证书,贴上政府许可的下乡产品多好啊,可以证明自己的牌子有多响亮,最主要的是可以扩大销售量赚钱啊,这样的好事不抢着干,商家就傻了。因为无数商家抢机会啊,坐在办公室里的某某什么什么的,不趁机吃点饭喝点酒要点红包什么的怎么轻易把这块肥肉送出去啊。所以啊,我在乡下这段时间,在集市上看到最多就是家电产品,都是三下乡产品。那个多啊,琳琅满目,恒河沙数。
3.卫生下乡
卫生下乡么,做的也不好。我在乡下也没有见过什么医护人员下乡的,讲解有关卫生知识。不过由于之前开展农村新型医疗合作社,农民看病也方便了,所以这项措施足以弥补了卫生下乡的不足,也算民生改善的一项措施吧。
不过还是有问题,在乡下我就遇到过一件事情,一位看病者拿着从合作社取药的单子再到私人诊所去拿同样的药,结果合作社报销过的药费比在私人诊所里还贵多了。我只好劝她说有时候同一种药由于生产地点生产厂家不同,价格可能不同,同样的药就是同一地点同一厂家生产的,因为药效不同,价格也会不同的,高效药总要比 低效药贵啊。谁说如此,可是总怀疑政府配备药时,故意抬高药价。内幕说能说清呢。
不光这些,在乡下的这段时间真的发现,农村中存在着好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像留守儿童问题。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留守儿童的出现不仅成为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而且也给正在成长中的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影响。在《中国青年报》上他们被看作是当下中国最容易受伤的人。当今社会,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他们的父母、哥哥或姐姐常年爱外打工,一般往南京、上海、常熟等地,只有农忙时才回家,家里只留下老人在家作家务抚养他们。分析其原因,家庭因素占主导地位。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外出打工,使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的教育需求形成了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留在家里的老人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孩子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伴随着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社会上曾一度掀起留守课堂之说,但是这种指标值不治本的方法,根本解决不了农村中的问题。外出务工是现在的一种趋势,在外地工作不方便带着孩子和老人,所以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的农村地区会出现所谓的996138部队之说。关键的还是因为省地之间居住制度需要改善。
在农村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止留守儿童问题,还有就是土地荒芜的问题。由于农村中轻壮劳动力都到沿海城市打工,家中所剩的都是老弱病残,缺乏劳动力的农村,土地管理少了,有的土地都荒废了,看着可惜。虽说中共十七大作出了关于农村土地有条件流转的批示,但是具体到农村土地流转还没有彻底落实下来,许多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这次“三下乡”活动虽然早已结束,但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使我们这些“读圣贤书”的人也开始关心“窗外事”。它时时刻刻提醒我们,在生活着九亿多农民的广大农村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问题,那里的经济还不够发达,那里的政治体制还不够健全,非常需要我们这些大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尽自己应尽的一份力,作出自己应做的一份贡。
学号:200823077
专业:财政2班
姓名:高轶腾
第三篇:三下乡调查
一、活动主题
投身社会实践,锤炼坚定信仰。
二、活动时间
今年我校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集中在7月中下旬~8月上旬进行。
三、活动内容
201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要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的思想引导作用,通过高校选拔的赴基层团委挂职的团干部以及各级团组织的组织化渠道,深入了解和筛选基层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在科技支农、教育帮扶、环保宣传、文艺演出、法律援助、禁毒防艾等传统内容基础上,以服务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新型农民成长和帮助基层群众建设新家园、开创新生活为主攻方向,激发青年学生奉献才智、成才报国的热情,引导青年学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基层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得出正确的社会观察结论,明确坚定的政治方向。
坚持“按需设项,局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完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化运作机制。201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围绕以下11项内容开展: 1.“追寻红色足迹”庆祝建党90周年实践服务团。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通过组织“追寻红色足迹”实践服务团,广泛开展瞻仰革命旧址、走访革命前辈、回顾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等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光辉历程,不断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2.“追寻先哲足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寻访艾思奇故里考察团。组织以云南大学“青马”工程学员、“青马”学社和马克思主义研究学会的会员为主要力量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前往艾思奇故里——腾冲县和顺乡,开展以追寻先哲成长足迹、探寻革命遗迹、艾思奇元素、国情考察调研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考察活动,并形成相关考察报告。
3.协办2011“北大——台大学生社会服务计划”。教育部2011年重点对台教育交流项目“北大——台大学生社会服务计划”将于2011年7月15日至7月22日开展首期活动,活动将组织两校学生约30人赴云南省贫困地区开展社会服务。我校将做好此次服务计划的协办工作,同时选派10名云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计划。活动拟通过支教、宣讲、实践调研等多种形式,搭建两岸学生交流互动平台,加深青年学子对两岸社会的了解和认识。
4.“用爱心点亮希望,用行动唤醒激情” 社团暑期爱心支教团。云南大学社团联合会发动多个社团分别赴云南省贫困地区学校进行爱心支教活动。云南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SUNSHINE志愿者协会、儒行社、唤青社将组成4个支教团,分赴大理州剑川县弥沙初级中学、云南文山落松地、九道垭口、马鹿塘进行爱心支教活动。此外,还将在昆明、大理、楚雄、文山四地多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支教活动。5.大学生“十二五规划”宣讲和国情考察团。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组织动员广大学生深入基层广泛开展“十二五”规
划的宣讲活动和国情考察,围绕“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发挥大学生的知识技能优势,在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过程中重点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新型农民成长等方面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6.“关爱农民工子女”实践服务团。组织大学生开展“关爱慰问农民工子女,传播安全教育知识”活动。帮助农民工子女,倡导大学生关注农民共子女,促进社会和谐。通过学业辅导、亲情陪伴、爱心捐赠的等各种形式开展关爱活动,一方面为农民共子女送去关爱,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安全知识,希望他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另一方面,提高志愿者关爱农民工子女的意识,增强大学生的奉献意识。
7.大学生文化宣传服务团。组织大学生暑期文艺演出队,精心编排一批基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基层生活实际的文艺节目到农村巡回演出。组织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丰富基层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联系社会有关方面捐赠图书,巩固乡村图书站(室)、农家书屋建设,开展读书活动和文明新风宣传,传播科学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8.大学生禁毒防艾志愿服务团。立足在“万名大中专学生宣传禁毒防艾进万村”活动的基础上,深入学校、农村、社区和公共娱乐场所,通过图片展、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公益宣传片、入户宣讲等有效形式,进行“禁毒法”的普及和防范新型毒品、防治艾滋病的宣传,使广大群众对禁毒和防治艾滋病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再次掀起全民参与我省新一轮禁毒和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的新热潮。
9.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大学生暑期法制宣讲团。深入开展“大手拉小手——云南省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大学生暑期法制宣讲活动”,通过讲座、图文展、发放法律小册子、观看普法宣传片等形式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养成学法、用法、守法的好习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未成年人保护的浓厚社会氛围。
10.青年创业就业服务团。组织青年学生深入广大农村、社区广泛宣传党的十七大关于“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相关内容及《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按照团省委关于加强青年创业就业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帮助基层团委推动“贷免扶补”政策的落实,引导有创业意愿的青年积极参加团省委组织的“青春彩云南〃青帆创业夜校”、“青帆社区”等创业教育学习培训。
11、研究生社区居委会主任助理服务团。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团十六大精神,深化“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丰富在校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基层街道工作体系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推动街道社会服务工作的理论探索,在总结前三年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创新模式,拓展载体,携手五华区委组织部、五华区民政局、共青团五华区委共同开展2011年“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暨选拔云南大学在校研究生挂职社区居委会主任助理工作。
四、活动方式
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集中组队、学生返乡就近就便开展活动为主要形式。
1.集中组队。校团委集中组织2—3支学生队伍由教师带队。各学院(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集中组织小分队(每个小分队至少有一名教师带队),校团委从中遴选5-10支小分队确定为校级重点小分
队,方案审核后给予全额经费支持,剩余其它学院小分队,经审核方案可行,给予部分的经费支持。
2.学生返乡就近就便开展活动。各学院要充分发动返乡学生利用假期就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宣讲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律知识、禁毒防艾知识、形式政策与科普知识,为当地政府、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出谋划策,进行实习实训等等工作。
3.运用新媒体提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品牌影响力。推出“微说三下乡”活动,在云大团学微博设立“三下乡”微博群,以团队为基本单位建立微博账号,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及时报道,将社会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为进行展示、分享。组织参与“最让我受益的团队”评选活动。
4.根据服务地具体需求,组织专业对口的指导老师和学生组成服务团队。活动开始前根据实践服务内容对学生进行必要思想作风和服务技能培训。
5.根据团中央要求,登录团中央学校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专题网站(http://edu.youth.cn/sxx),于6月10日前完成对接工作。
第四篇:三下乡社会实践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背景: 为了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村社会风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
时间:
地点:
组织者:
参与者:
资料调查:
概况:
公益事业建设:立老年活动中心、科技室、文化室、新农村建设文化网站等,与“世纪乐”广场配套协调;安装了小灵通信号塔和有线电视网络,开通固定电话虚拟网,全村电话网络覆盖率、收视率均达到100%;在村东祥街、西文街新建了“祥盛广场”、“文和广场”,总硬化面积4000平方米、绿化2000平方米,并配置了健身器材,建成了“世纪乐”广场之后村民养身锻炼的又一理想之处;将村小学教室窗户全部更换为铝合金、门更换为防盗门,使学校教学环境进一步改善;对村河坝全部加高,公路北面石堾全部整修,消除了汛期隐患;为村南亨街、中兴街一带260多户每户统一配置花架、花草,各家各户种植花草、美化环境,打造花园式村庄示范区;新修公厕16个,对12个垃圾场全部进行维修改造;对村内四周、“祥盛广场”、“文和广场”道路两旁全部绿化,使村庄绿化率达到35%以上;安装无线通讯广播喇叭50个,全村实现无线广播网络配套;实施净化水工程,使村民生活用水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开办了农村党员教育网,设立了图书阅览室;每年组织村民开展篮球赛、文艺节目表演、歌咏比赛、民间剪纸、面塑展览等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村民福利保障情况:村集体在全部为村民投资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前提下,凡因病就医的村民可根据合作医疗报销数额,村内再给予同等数额的补助;为16至80周岁的村民投保“农家安”意外险,并制定了相配套的意外伤害保险补偿办法,使自然死亡或意外伤亡的村民能够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在国家减免学生学杂费的同时,村内对在校幼儿全部免除书本费、管理费及1—6年级学生的作业本费,并对每年高考录取的优秀学生给予1500—3000元的奖学金;为确实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凡60周岁以上的本村村民,在享受国家和村内各种补贴待遇的同时,村内每人每月给予40元生活补助;村民每人每年可获得200元的煤炭补助、120元的粮油补助,只缴纳减半的水费和卫生费。实践过程:
首先去镇政府拜访了各位领导,说明了这次活动的目的。在镇党委书记等领导的带领下,我去村委会听了相关领导关于***村近年发展状况及发展计划的讲话,对**村的发展历史和存在的问题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整个**镇原本有六个煤矿,靠这点资源生活一般,后来国家政策下来,进行煤炭资源整合,关闭了部分不合规定的小煤矿,我们不得不改变发展方向,转向集中发展畜牧业,目前发展良好。”靠煤炭资源生活是山西省大部分地区的现状,长期以来一直进行资源依赖型发展,面对国家政策变动时在生产生活上会产生较大影响。而且资源是有限的,不可长久下去,这是个隐患。所以,如何更好的实现经济转型,平稳过渡到下一个发展阶段是目前面临的问题。
我对**村近年来取得的可喜成就表示祝贺,期望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并表达出自己为农村经济发展做贡献,参与夏季爱国卫生运动的热切期盼。希望能通过我的努力,帮助村民革除生活陋习,养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村委会的相关领导表示,国家号召学校组织这样的活动对农村来说是一件大好事。他告诉我,作为管理层,特别是农村的管理阶层,有点像鸡肋。他们要直接面对广大农民,而农民的素质普遍不高则使得工作开展难度较大。多组织“三下乡”活动,通过向村民宣传国家政策,解答一些疑惑,对以后更好的开展农村建设有很大帮助。
此外,我们走访了**镇的养老院,慰问孤寡老人们。通过与老人们的交谈了解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参考自己所学专业对养老院的负责人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乡亲们”一直是我的心声。在养老院我帮助老人解决不少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送去我的温暖和祝福。最后集体照相留念,场面气疯融洽,活动开展顺利。“三下乡”的意义: 通过这次的“三下乡”活动,使得我们能够将自己在校所学的先进科学的生活观念在广大农村传播,紧密结合我们所学专业技术知识,在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先进科技文化知识和生活观念的宣讲活动。
在网上我也了解了下其他学校地区开展的大学生“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的情况,感触很多。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大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开启了一扇窗口,密切了高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同时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培养了优秀人才。
大学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后备军,应该发挥知识技能的优势,为农村建设服务,为农民群众服务。广大的农村需要大学生去发挥聪明才智,大学生也需要到农村去,在服务农民群众的实践中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三下乡”,大学生可以改造世界观、价值观,把农村建设的需要和青年学生的成长很好地结合起来,走正确的成长成才道路。此外,“三下乡”活动架起了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之间的又一座桥梁,通过青年学生的下乡服务,体现出党和政府对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心。
实践总结: 通过参加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也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之处。比如:专业知识的欠缺,人际交往能力、处事应变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也为以前不了解实际情况,不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而乱下结论的行为感到惭愧。这些不足,我将会努力的克服,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争取自己进一步更好的发展。
第五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总结
20XX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总结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向青年学生发出的“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号召,充分发挥社会实践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优势,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契机,在实践中学党史、知党情,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努力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为此,20XX年暑假我系认真落实院团委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继续在全系同学中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现将总结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XXXX学院团组织开展20XX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共20人左右。XX系将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到市社会精神病院与市社会福利院,邀请局领导参加,并邀请了《吉林日报》记者和《XX新闻联播》记者。按照局党委的指示、根据师院方案的要求,两院领导班子认真研究,精心策划方案内容,力求让当
代青年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和民生,加深对国情和民情的理解。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引导学生把对党和祖国的热爱化作关爱家庭、关爱他人、奉献家乡、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
二、紧密结合实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我系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坚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社会实践点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形式有: 1.红色之旅队
2.“十二五”宣讲队
3.“三帮扶”队关爱孤残儿童服务队
(二)从社会实践的类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送温暖、献爱心,关注每个孩子的梦想。
2.追寻红色足迹,弘扬爱国精神。
3.走访劳模,弘扬道德典范。
4.深入基层,了解“三帮扶”对象的疾苦。
总之,今年的社会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以提交报告的总体情况来看,今年假期社会
实践有几个特点:(1)社会热点问题调查;(2)结合专业进行社会实践。
三、经验和收获
1、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通过深入农村,使不少同学真正认识到我国广大农村的落后状况和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认识到国有企业改革的艰巨性和帮助下岗职工解决再就业问题的必要性。虽然是短短的一天,但是客观现实给同学们的教育却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实践使他们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幻想和不现实。同学们在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于实际,提高了自身的工作能力,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2、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是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多年来,各级地方政府把接受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自身的一项重要工作,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在饮食、交通安全及活动的开展方面尽量为大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保证了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学院注重社会实践的基地建设,与地方开展长期结对合作,把扶贫工作、科技服务、文艺下乡等活动与大学生接受锻炼、成长培养紧
密结合在一起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3、我系各级领导的重视,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是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多年来,我系领导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社会实践,并组成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并把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形成制度加以保证。全系广大同学自觉把社会实践作为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投身改革、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积极深入生产第一线,体验生活。
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加强和改进我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任务。让大学生下基层感受党及各级政府对最弱势群体的关怀,从根本上拉动学生学以致用,让理论拉动学习,学习投身实践。有助于同学们切实理解“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意义,提高文化意识。
XX系分团委
20XX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