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安市实验中学七年级(上)期末作文题目解析及佳作点评(本站推荐)
南安市实验中学七年级(上)期末作文题目解析及佳作点评
南安市实验中学 戴蓉倩
【作文原题】
题目:
小传
要求:可以为自己写小传,也可以给当地的英雄模范、某个亲属、朋友、同学写一篇小传。若是为自己或同学立传,不必填写真名或全名。除介绍人物经历外,要用典型片段体现人物的个性、思想、志趣、为人等。要求文体规范,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导】
一、文题解读
1、文题给学生较自由的选择的空间,可为自己写传,也可为他人写传。
为自己写传,一般要写出自己的姓名、生年、籍贯、家庭、性格、爱好和主要经历,还可以写出自己的理想、志趣及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为别人写传记,除了记述主要经历外,还可以作简要评论。
2、文题又给学生一定的限定,写“小传”,这样记述就不必面面俱到,在对人物作一般性介绍后,可通过记述几件事或用几个典型片段来体现人物的个性、思想、志趣、为人等。另,写传记文章,内容要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捏造。
二、制胜策略
1、严选材,突出人物风貌。在概括人物全貌的同时,选择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和思想风貌的典型事件来写,不能表现人物特征的事件摒弃或一笔带过。给自己作传,还可以写出自己对某些问题的态度和看法,有一定的议论,但议论要精辟,画龙点睛。给他人作传,还可有所评论。评论要做到简而明。如下面这个事例就是通过选择人物经典素材,围绕人物经典细节记述,并作精要的评论,展现人物精神风貌。
3、讲究文采,结构完整,线索清楚。传记的语言,可视写作需要,既可使用简明平实的语言,也可使用富于文学色彩的生动活泼的语言,但不管哪种语言风格,都要做到用词精当贴切,句子流畅。
【佳作点评】
老黄小传
南安市实验中学初一年十一班 黄凌潇
老黄,师范毕业,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第一堂课。走进课堂,他看着眼前的闹哄哄的学生,不免感叹自己也曾是这般,转眼已不同。想到这些他的脸上泛着笑容。忽地一架纸飞机从他眼前飘过,打乱他的思绪。“谁的纸飞机。”他迅疾变了脸色。底下的同学无一敢应声。“是谁的。”鸦雀无声。“再问一遍,这是谁的。”仍旧无人作答。“好吧。”老黄边说边将纸飞机揉做一团,顺手丢进垃圾桶。“做人最好诚实点,还有啊,这架折得太难看了,肯定飞不远,回头教你们折,现在要上课了!”“这个老师还不错嘛。”下面小声议论着。
老黄的课生动有趣。讲到一个题目,老黄便忽地神情专注,神神秘秘细声地说:“这题是个陷阱,你要是一个不留神。”他停顿了一下,“嘭。”又突然抬高嗓音。“那么你就完蛋了。”语气平淡中带着笑意。有时他的语速突然加快,叽里咕噜地乍看有两下子,实则他稀里糊涂地讲着自己也听不懂的东西,出神的学生也回过神来稀里糊涂地听着。“本同志向来擅长绕口令,刚刚小露了一手,怎么样挺牛吧。”这时他会洋洋得意。学生们也笑着,更加认真在听课。
可老黄并非总是和学生嘻嘻哈哈。“今天谁没做作业,站着我瞧瞧。”今天老黄一进来就说道。几个学生低着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站起身来。“又是你们几个小子,说说,几次没完成了。”老黄忿忿地说。学生将头压得更低了。
“都给我过来。”老黄显得很气愤。“你,你,还有你,还念不念书啊你们几个。”他拍了拍每个学生的肩头。“念”几个异口同声。“读书就该写作业,你们也专心些,好歹写点吧。想想你们爸妈还得靠你们将来能事业有成呢。”老黄停了几秒又继续说,“算了算了也不多说了,今天回去完成了它,一人一份保证书。”学生也挺领情,照办不误,后来竟也不再拖欠作业。
“要打要骂我是真下不了这手这口。大概是这些小子们喜欢不打骂,善良点的像我这样的老师吧。”跟同事聊学生的时候,老黄常这样说。
“能从事教育工作我也挺自豪的。我想教出更多的好学生!”当同学聚会,同学调侃他想不想再去做生意时,老黄如是回答。
说到做生意,这事还得从头说起。老黄,他师范毕业,可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去当一名教师,而是想出去闯闯,拼出一方自己的天地。起初,他开了一间鲜花店,可是鲜花店的生意并不好,后来改开了间杂货店,一个多月后,生意渐渐红火,可这时一位从小到大的好兄弟有危难,急需一笔钱,向他求助。老黄虽也有些犯难,但一夜思虑。第二天,老黄将店面转让了。得到的钱全给了那个兄弟,他相信好人有好报。不再创业,回去做老师了,一直到今天。
老黄就是我的爸爸,原想能够闯荡一番,可最后还是归于平淡。
点评:文章能抓住人物的本质特点,选取老黄教师生涯几个课堂教学片断,及初毕业时短暂的创业经历,来表现人物个性特征及思想风貌,选材严。叙述生动。叙行录言,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课堂片断描写,用词精当贴切,读来如临其境。人物评价,客观公允。
陈锦鹏小传
南安市实验中学初一年十二班 陈锦鹏
生活,犹如一个万花筒,在这个万花筒中有着无数的人。很荣幸,我也是其中一员。本人姓陈,名锦鹏,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生。
如果要我用一个字来概括我的性格,应该只有一个“静”字。我会一个人静静地欣赏我的邮票,一坐下来就是一个多小时,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在那里领略大自然的美丽风光,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我会一个人静静地站在阳台前,一站就是几个钟头,眺望远方,尽管不知在思考什么,可总盯着远方,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吸引着我;当家里来客人时,我也是静静地坐在一边,一句话也不说,任凭他们都说我不合群„„
小学同学都说我像一座火山,平日里静静地汇聚着热量,一旦爆发出来,无人能挡。时光得倒流到小学六年级的一堂语文课,那一次,我竟在课堂上指出了老师的错误。那天,老师谈起海洋里最大的鱼类是什么,许多同学说是鲸鱼,老师似乎同意了这个观点,接着便讲起了关于鲸鱼的一些知识。可是我没有听进去,因为我发现老师说错了。鲸鱼不是鱼,是海洋里的一种大型哺乳动物。我立刻站了起来,大声说道:”老师错了,鲸鱼不是鱼!同学们和老师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吃惊地望着我。我也似乎被自己的行动惊呆了,涨红了脸,结结巴巴地说:“鲸鱼是哺乳动物,不是鱼类。”我的话音刚落,立刻传来了几声附和声。老师望着我,我的心跳加快了跳动。一会儿,老师笑着对我说:”谢谢锦鹏同学指出了我教学上的错误。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我的耳根“唰”的一下子红了„„
之后,我没敢再大声说话,更不敢当面大声指责别人。现在到了初中,和我接触多的同学,就能看出我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或许那件事根本就是因为年少轻狂,所以相信我不会再“犯”了„„
点评:文章能抓住本人的性格特点“静”,选择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叙例生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充分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在这不免为小作者的心地坦诚、敢于解剖自己而深受感动。
第二篇:八年级上期末初二13班作文题目及作文卷面点评
侯老师八年级上期末初二13班作文题目及卷面点评
八年级上期末初二13班作文题目及卷面点评
这次作文题目有两个,一个题目自拟,一个是半命题《,其实并不难》
题好一半文!有的题目让人一看眼前一亮,如美女明眸善睐,有的题目让人一看蛋疼,矮油,宝贝,你怎么长成这副模样?把你创意出来的主人也太马虎了吧!!
一、表扬题目拟定合格及较好的:
赵烨慧 《学好地理,其实并不难》谢辉 《一声道歉,其实并不难》
龙沐晨 《放下,其实并不难》文珺仪 《大声说句我爱你,其实并不难》
陈天玥 《跨出那一步,其实并不难》吴怀新 《上台表演,其实并不难》
陈佳阳《一声道歉,其实并不难》欧阳海燕 《上台表演,其实并不难》
何远豪 《发现爱,其实并不难》张啸坤 《做菜,其实并不难》
陈兆础《做饭,其实并不难》陈若水 《做蛋糕,其实并不难》
林艺《独自走夜路,其实并不难》田弘州 《礼貌待人,其实并不难》
卢采薇《独自出行,其实并不难》郑世灏 《当花童,其实并不难》
邓云旭 《独自出行,其实并不难》文宇昊 《一份关爱,其实并不难》
蔡可婷 《穿针引线,其实并不难》黄湘雯 《送你一个“我爱你”,其实并不难》 周华桂 《一份关爱,其实并不难》林丹烨 《上台演讲,其实并不难》
王子弘 《坚持下去,其实并不难》 蒙嘉蔚 《相信自己,其实并不难》
王海岳 《举手发言,其实并不难》朱颖燃 《鼓起勇气去阻止,其实并不难》
吴佳苹《珍惜,其实并不难》李炳矞 《独自出行,其实并不难》
马梦霞 《独自走夜路,其实并不难》林邦皓 《打声招呼,其实并不难》
黄敬贻 《在黑暗中坚强,其实并不难》吴彤 《上台表演,其实并不难》
苏琪雯 《游泳,其实并不难》
二、题目拟定不合格的:
张楚龙 《积木,其实并不难》罗荣浩 《共他忧愁,其实并不难》
张宇星 《扶老人,其实并不难》陈凯 《承担,其实并不难》
龙源源《环保,其实并不难》王婧 《自己动手做饭炒菜,其实并不难》 潘水一 《细心,其实并不难》赵泽盛《满分,其实并不难》
肖富元 《道歉,其实并不难》严海洋 《自行车,其实并不难》
卢猷志 《抱一次老爸,其实并不难》范云淇 《许诺,其实并不难》
李文菁 《帮助他人,是快乐的》罗浩轩《难吃还是好吃》
徐磊 《道歉,其实并不难》陈勇道 《参加校运会,其实并不难》 易绍维 《道歉,其实并不难》
三、表扬整张作文卷面写满,不过多留空,且比较整齐美观的:
张楚龙 吴怀新 李文菁 陈若水 苏琪雯 吴彤 范云淇 黄敬贻 王子弘 卢猷志 陈勇道
陈佳阳 龙沐晨 谢辉 马梦霞 林丹烨 朱颖燃 潘水一 龙源源 文珺仪 王婧 陈凯 何远豪 欧阳海燕 黄湘雯 蔡可婷 邓云旭 田弘州 罗荣浩 徐磊表扬上表扬其中,写得大气、舒展、笔画清晰的有:邓云旭 黄湘雯 欧阳海燕 陈凯 朱颖燃 林丹烨 龙沐晨 陈勇道
四、批评作文卷面留空太多的:
赵烨慧 文宇昊 郑世灏 卢采薇 易绍维 罗浩轩 陈天玥 王海岳
五、批评作文卷面太脏:或书写潦草或随意涂改的:
张啸坤林艺吴佳苹 陈兆础 周华桂 张宇星 严海洋
第三篇: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解析答案)
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总分 |
得分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晕眩(yūn)帐篷 咄咄逼人(zhuō)随声附合B.分歧(qí)缥缈 人声鼎沸(dǐn)花枝招展
C.菡萏(hàn)禁锢 畏罪潜逃(qián)截然不同
D.怂恿(sóng)镶嵌 大相径庭(xiāng)见议思迁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鸟在天,鱼在水,树在大地,日光普照,万物各得其所,这才是正常的世界。
B.如果一个人做事情总是不求甚解,他就永远享受不到成功后的欢乐。
C.一大早老师就给我们带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李新获得了全国作文竞赛一等奖。
D.这篇关于探索宇宙奥秘的文章不容易懂,我得精益求精地看。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济南的冬天真得算个宝地。
B.作为九江市中学生地方文化读本,《悦读九江》精选了历代名家写九江的名篇佳作。
C.从底部杂乱的岩石到顶部草皮的边缘,只有大约60英尺左右。
D.为增强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学校联合市消防支队组织开展了火灾消防。
4.将下面几句话组成一段文字,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这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衬上红墙、黄瓦,给人民的首都增添了绚丽与芬芳。
②在公园里,在马路旁,在草坪里,都可以看到新栽种的马缨花。
③远处望去,就像是绿云层上浮了一团团的红雾。
④细碎的绿叶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座的天棚,上面是一层粉红色的细丝般的花瓣。
A.④②①③ B.③①④② C.②④③① D.②③①④
5.下列选项中改句和原句相比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原句: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改句:世界上没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
B.原句:大家都承认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转的。改句:谁也不能否认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转的。
C.原句: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改句:生活中不是缺少美,就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
D.原句:这只鸟的恶作剧把我吓了一大跳。改句:我被这只鸟的恶作剧吓了。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6.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
______,若出其里。(《观沧海》曹操)
乡书何处达? ______。(《次北固山下》王湾)
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秋词》刘禹锡)
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诚子书》诸葛亮)
______,秋风吹散马声。(《潼关》谭嗣同)
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峨眉山月歌》李白)
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意》)
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7.某校七年级(1)班正在举行“交友之道”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朋”和“友”的甲骨文字形,并解释了其含义。假如你是班级的一员,请结合图形及注释说说你对交友的看法与认识。
【注】“朋”字造字本义为并列系在一起的两挂贝壳。“友”字字形像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下列各题。
【甲】
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杞人优天
《列子》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金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她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家/无井而出溉汲
B.闻之于/宋君
C.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
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及 ______
②亡 ______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②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寓言往往能够通过一个具体的故事让人们更形象地认识到其包含的寓意。读完这两则寓言故事,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请任选一则谈谈。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8.0分)
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我的牌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 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看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 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璧。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文章回忆了“我”和母亲之间感人的生活细节,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内容补全本文的主要情节。
母亲设法宽慰双腿瘫疾的“我”→母亲隐瞒自己的病情→① ______ →② ______ →“我”和妹妹去北海看菊花
结合加点词语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从全文的叙述描写来看,作者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在文中前面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最后“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
文题“秋天的怀念”是对什么的怀念?文章还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1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落花
白辛
早晨的空气,清清淡的,极像轻跳林间深谷的一弯清流。我漫步到那棵树下,一个小孩正摇着竹帚在清扫一地落花。仰头望望,那是棵类似风凰,但不叫凤凰的树末,叶片儿老得没有一丝新意,却还缀着一树橙黄的繁华,这季节,该是枝头萧索的时候,那繁荣的劲儿,反让人有几分畸形的感觉。
“这树叫什么”我问那个小孩子,他颊上的红晕给我健康和明朗的感觉。
“我不知道,”摇摇头,他说,“他们叫他钱树。”
“为什么?”我说,“为什么你们叫它钱树?”
“你看!”他捧着一把花瓣给我,“像不像一毛钱?”
我看那些花瓣,虽是凋落了的,却似乎还存在着生命,薄薄的、粉粉的、嫩嫩的、每个形状真都像一个角币,淡黄的、鹅黄的、橙黄的色彩敷着它们,显得明丽异常,一点儿也不使人有凋零的悲哀。
生命原就是这样,有些在成长,有些在凋萎,事实上,成长固然是种喜悦,成熟的凋萎却也未尝不是壮烈,我们往往太过于重视表面的荣华而忽视了实质的意义,以至于有分享繁华绚烂的高雅,却未必能为它们的成熟凋萎赋予一份较为踏实的感情,无怪自古以来,落花给人的,多是不尽的哀伤。仔细思量起来,它们未尝不是懂得生命真谛的一群。当生命属于它们的时候,无拘无束,尽情地迸放;当生命宣告不再属于它们的时候,痛痛快快地离去洒脱、豪放至极,比我们虽然拥有生命之名却无生命之实的人,不知高明几许?过去,当我还不愿意深思的那段日子,一片落叶,一朵落花,常使我兴起无限凄伤,看它们无声的萎落,我几疑那正在失落的年华。而后,我知道为每件事赋子一个确切而肯定的意义,心里才不致那么脆弱激动得可怜了。
把玩着一捧“钱树”的落花,我突然想起我们乡下最流行用绿豆壳装的枕头,我睡过来的,那松松脆脆,酥酥软软的感觉,着实受用。那年,我离开家乡到台北求学,母亲怕城里人笑我“土”,帮我缝制了一个标致的木棉枕头,好则好矣,却害我一枕上便想家,想那装着绿豆壳的“土”杭头,连忙写信回去要一个。那次到日本旅行,第一次知道菊花可以泡茶,觉得甚是高雅,买了不少。现在,我想用“钱树”的落瓣缝制杭头,芳春虽然已尽,让它干涩的余味飘满小室,躺看看诗,读散文,够了,再慢慢品尝案几上的半杯菊花茶,神交今士古人,想来也够“风味”的一件事吧?
“每天你把落花扫在一块儿,送给我,好吗?”我跟那孩子说。
他两只明亮的眼睛睁大了:
“你要干嘛?”
“晒干它们。”
“晒干它们干嘛?”他将来可以学经济,他说,“又不是萝卜干?吃得。”
“我要装枕头,懂吗?”
他的头又摇了起来:“这也能装枕头呀?”
“嗯,”我解释说,“世界上最好的。”
他的眼睛一直闪动着,我知道,他已经答应我的请求。拣几片落瓣夹在书里,我一再叮咛自己:明天早晨散步的时候,千万别忘了带只小的篮子。
结合文章内容,请说说钱树落花的特点。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早晨的空气,清清淡淡的,极像轻跳林间深谷的一弯清流。
文中回忆“绿豆壳装的枕头”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
作者从钱树的落花中获得了哪些关于生命的感悟?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40.0分)
11.请以“起点”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中心明确,情感真;(2)不少于6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A.错误,“咄咄逼人”的“咄”应读“duō”,“随声附合”应为“随声附和”;
B.错误,“人声鼎沸”的“鼎”应读“dǐng”;
C.正确;
D.错误,“怂恿”的“怂”应读“sǒng”,“见议思迁”应为“见异思迁”;
故选:C。
本题考查对字音字形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一些同音字可以按读音进行归纳;对于形似字,要注意观察其细微差别。
本题要结合字音字形知识来分析。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根据同音字的读音进行归纳,对于形似字的特点进行总结。
2.【答案】A
【解析】A.正确;
B.有误,“不求甚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该成语用错对象,它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能指做事情;
C.有误,“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该成语望文生义,它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而“李新获得了全国作文竞赛一等奖”的消息让人惊喜,但不害怕;
D.有误,“精益求精”好了还求更好。该成语与语境不符,它指好了还求更好,与“这篇关于探索宇宙奥秘的文章不容易懂”矛盾。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运用的辨析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首先要对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可以从词意、感情色彩和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其次,我们还要了解成语运用中的几种常见错误: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最后,我们还需结合语境分析成语运用正确与否。
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3.【答案】B
【解析】A.有误,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改为“冬天的济南”。
B.正确。
C.有误,“大约”与“左右”语义重复,去掉一个即可。
D.有误,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活动”。
故选:B。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做好本题要明确病句的原因,并学会从不同角度辨析修改,此外还要做练习加以巩固。
4.【答案】C
【解析】句子“在公园里,在马路旁,在草坪里,都可以看到新栽种的马缨花。”引出说明对象,④具体进行描述为第二句,③是写远望的情景,应在④后。①是说马缨花的作用,应为最后一句。故正确顺序为:②④③①。
故选:C。
此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抓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做该题时,要先了解文段的内容,找出写作的顺序,并弄清楚句子之间的关系,方可得出答案。
5.【答案】C
【解析】A.从反问句改为了陈述句,句意没有发生变化;
B.从肯定句改为了否定句,句意没有发生变化;
C.“不是……而是……”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不是……就是……”是选择关系,这两个关联词容易混淆,应格外加以关注,像这样近似的关联词在考试中点击率是相当高的。所以句意有明显变化。
D.从把字句改为了被字句,句意没有发生变化;
故选:C。
本题考查句式的转换。解答此题时,要细读文段,针对原句和改句的区别,进行辨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原句意,然后结具体句式,特殊词用法,及具体要求辨析作答。
6.【答案】【小题1】星汉灿烂
【小题2】归雁洛阳边
【小题3】便引诗情到碧霄
【小题4】非宁静无以致远
【小题5】终古高云簇此城
【小题6】不知何处吹芦管
【小题7】思君不见下渝州
【小题8】博学而笃志
【解析】答案为:
(1)星汉灿烂(重点字:灿烂)
(2)归雁洛阳边(重点字:雁)
(3)便引诗情到碧霄(重点字:霄)
(4)非宁静无以致远(重点字:致)
(5)终古高云簇此城(重点字:簇)
(6)不知何处吹芦管(重点字:芦)
(7)思君不见下渝州(重点字:渝)
(8)博学而笃志(重点字:笃)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默写。注意结合语境填充。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学生答题时要正确理解句意,回顾旧知,默写出指定的诗词名句。
7.【答案】答案:
“朋”字可理解为朋友要平等相处,从“友”字可以看出朋友要志同道合,相互帮助。因此,我认为朋友间要平等交往、有共同兴趣爱好,能够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图形构成要素,结合注解,按照总分的顺序,联系现实,展开合理的联想,联系题干,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从创作意图角度组织答案即可。关键要素:平等相处、志同道合、相互帮助等。
语言的运用是我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能够简明、连贯、得体地表达我们的见解,不仅是考试的要求,更是我们交往能力的一种体现。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方面的训练
8.【答案】【小题1】D
【小题2】待,等到
【小题3】无,没有
【小题4】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文言句朗读的停顿划分可先揣摩意义,再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则“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有一定停顿。
A.句意: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到远处去打水浇田。停顿:家无井/而出溉汲。
B.句意: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闻之/于宋君。
C.句意: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
D.句意: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停顿正确。
故选:D。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翻译句子,在理解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重点词:待,等到 ②句意:重点词:无,没有。
(3)①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
②你踏步行走,整天在这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4)本题考查学生对寓意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寓言故事内容,然后分析其寓意。【甲】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打出一口水井后,可以得到一个人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外人却理解错了意思,以为是“穿井得到一个活人”,到处传谣言。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凡事都要调查研究,仔细辨别,才能弄清真相。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否则就会闹出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的笑话,使事情的真相被传得面目全非。
【乙】主要刻画了一个“杞国人”的形象,他头顶蓝天,却整天担心蓝天会崩塌下来,脚踏大地,却成天害怕大地会陷落下去,以致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他还担心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会掉下来,惶惶不可终日。在别人耐心的开导下,他又放下心,高兴极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就浮现在读者的眼前了。另外一个人物,开导杞人的热心人,他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是代表了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开导的方法,还是值得肯定的。这则寓意通过杞人忧天的故事,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答案:
(1)D;
(2)①待,等到 ②无,没有;
(3)①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
②你踏步行走,整天在这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4)《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杞人忧天》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要为没有根据或毫无意义的事情担扰。(任选一则即可)
【甲】宋国有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到远处去打水浇田,常常有一人停留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节省了一个劳力。”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举国上下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节省一个空闲的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乙】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之”的用法:
①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
③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
⑥孔子云:“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⑦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9.【答案】【小题1】母亲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
【小题2】母亲临终仍牵挂子女
【小题3】
【小题4】
【小题5】
【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的主要故事情节。文章主要讲了“我“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经常摔东西、发脾气悲观厌世。母亲为了鼓起我生活的勇气,在她重病缠身,肝病疼得她整夜整夜睡不着觉的情况下,坚持要推我去北海公园看菊花。在她生命的最后一息,即将离别人世时,心里还挂念着我“和未成年的妹妹。据此理解概括作答。
(2)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这里加点的“突
然”和“猛地”都有迅速而又出乎意料的意思,分别用来修饰砸玻璃、摔东西,真实生动地表现了“我”双腿瘫痪后因对生活无望而产生的暴怒无常,及其绝望无比的心态。
(3)本题考查人物性格的概括。此文主旨写母爱的真挚、细腻、深沉、伟大。作者以去北海看菊花为中心,叙述病入膏育的母亲忍受着巨大的病痛,隐瞒起病情,忘我地把爱全身心投入到不幸的儿子身上,直至自己生命最后一息的事,她对儿子的挚爱无微不至:理解、体谅、包容儿子的“暴怒无常”;用尽苦心想办法调整、改善儿子的心情(外出看花儿);尽量避免可能对儿子情绪产生负面影响的任何事情;临终时刻念念不忘有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所以,母亲是一位善良、可亲、可敬、细心的人。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母亲说“好好儿活“,带着几分无奈,几分互依,几分顽强,母亲知道自己的生命也许不长了,却仍在不屈地与病魔抗争,不希望看到身怀病痛的儿子,失去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我”说“要好好儿活”,体现出了心中的坚强与自信,我明白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找到了自我,感悟了生活的真谛。母亲的“好好儿活”,是对儿子的鼓励和期盼,“我”的“要好好儿活 是理解母亲后的信心和承诺。
(5)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理解。分析标题,要结合文章的内容与作者的情感去综合分析,不能随心而欲。从全文内容来看,母亲是在“秋天“求我看花的,她正是秋天离开人世的,结尾我们是在“秋天再去看菊花的,“秋天”是背景,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而且文中母亲的坚强,与“秋菊”相似,“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文题秋天的怀念是对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文章在第一段就写了我双腿瘫痪以后,脾气暴躁无常的表现: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型……这些内容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不理解母亲身心痛苦的悔恨与愧疚,以及在困境中要坚强活着的生命感悟。据此作答。
答案:
(1)母亲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 母亲临终仍牵挂子女
(2)“突然”和“猛地”都有迅速而又出乎意料的意思,“我”没缘由地突然砸玻璃、摔东西,真实生动地表现了“我”双腿瘫痪后的暴怒无常,对生活感到绝望而恣意发泄的心理。
(3)作者的母亲,是一位活得最苦,却又无比慈爱、包容、细心、无私、坚忍、睿智的母亲。
(4)前面母亲说“好好儿活”是指母亲害怕“我”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与信心,恳求“我”坚强起来,珍惜生命;最后“我”说“要好好儿活”是指“我”领悟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要珍爱生命,勇敢地活下去。
(5)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文章还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不理解母亲身心痛苦的悔恨与愧疚,以及在困境中要坚强活着的生命感悟。
文章记叙了“我“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经常摔东西、发脾气悲观厌世。母亲为了鼓起我生活的勇气,在她重病缠身,肝病疼得她整夜整夜睡不着觉的情况下,坚持要推我去北海公园看菊花。在她生命的最后一息,即将离别人世时,心里还挂念着我“和未成年的妹妹”。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故事情节的概括,一类是概括事件:找准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按照“他(她)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模式进行概括。第二类概括部分情节 概括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解题思路:先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进行概括,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或自己概括来填空。
10.【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概括。根据“我看那些花瓣,虽是凋落了的,却似乎还存在着生命,薄薄的、粉粉的、嫩嫩的、每个形状真都像一个角币,淡黄的、鵝黄的、橙黄的色彩敷着它们,显得明丽异常,一点儿也不使人有周零的悲哀”和“芳春虽然已尽,让它干涩的余味飘满小室”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题干中已经明确要求从修辞的角度常析句子。认真品读句子,从所学的修辞手法的特点中进行筛选把握。从“早晨的空气,清清淡淡的,极像轻跳林间深谷的一弯清流”中“极像”看出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根据其作用再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概括即可。把“早晨的空气比喻成轻跳过林间深谷的清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早晨空气清新淡雅的特点。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中回忆”绿豆壳装的枕头“这一情节,结合文中“我们往往太过于重视表面的荣华而忽视了实质的意义”和“母亲怕城里人笑我“土”,帮我缝制了一个标致的木棉枕头,好则好矣,却害我一枕上便想家”,可以理解为:绿豆壳枕头虽土,着实受用,它能像这钱树的落花一样能让“我”体味到生命的实质意义,同时引出下文用钱树花落瓣装枕头的情节。
(4)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理解文章内容,充分体会作者的意图,写出作者表达的主旨。根据文中“事实上,成长固然是种喜悦成熟的凋萎却也未尝不是壮烈,我们往往太过于重视表面的荣华而忽视了实质的意义,以至于有分享繁华绚烂的高雅,却未必能为它们的成熟凋萎赋予一份较为踏实的感情,无怪自古以来,落花给人的,多是不尽的哀伤。仔细思量起来,它们未尝不是懂得生命真谛的一群。当生命 属于它们的时候,无拘无束,尽情地迸放;当生命宣告不再属于它们的时候,痛痛快快地离去洒脱、豪放至极”理解作答。
答案:
(1)钱树花瓣虽是凋落了的,却似乎还存在着生命,每一个形状真像个角币,且明丽异;芳香虽然已尽,还有干涩的余味。
(2)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早晨的空气比喻成轻跳过林间深谷的清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早晨空气清新淡雅的特点。
(3)绿豆壳枕头虽土,却很实用,不同于表面标志却让“我”不习惯的木棉枕头,而是像这钱树的落花一样能让“我”体味到生命的实质意义,同时引出下文用钱树花落瓣装枕头的情节。
(4)作者悟出了成长固然是种喜悦,成熟的凋萎却也未尝不是壮烈,不要太过于重视表面的荣华而忽视了实质的意义;生命的真谛就是生要尽情地迸放、实现自身的价值,死要豪放、洒脱、不感伤。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解析】文章写了对落花的描写和“木棉枕头”“绿豆壳枕头”“用钱树花落瓣装的枕头”三者的对比,作者悟出了成长固然是种喜悦,成熟的凋萎却也未尝不是壮烈,不要太过于重视表面的荣华而忽视了实质的意义;生命的真谛就是生要尽情地迸放、实现自身的价值,死要豪放、洒脱、不感伤。
赏析句子要依据句子本身的特点去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首先要看句子是否使用修辞手法,如果使用了修辞手法就要依据各个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二如果没有使用修辞方法,就要看看是否使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比如对比,象征等,有就依据各个表现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第三如果都没有,我们就要从句子里面有特色的词语去分析,比如一系列动词的使用,一系列四字短语的使用等方面去分析,这三点是最常见的,要能够掌握住。
11.【答案】【例文】
起点 一年一度的开学跟九月一日一起来到我们面前,有些孩子留恋暑假便呆在家里不愿去学校,有些孩子则不哭不闹乖乖地去学校报名。我属于后者。
小学升入初中,不会有太多的特殊,即使在我们这个小城,也有近万名孩子告别了小学,踏入了中学的大门。对于小学,我没有太多的留恋。那已经只是一段或美好或枯涩的回忆了。现在我要面对的,是一个崭新的环境,在我的脚下,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报名那天,我站在分班栏里苦苦地寻找我的名字,终于在七班的学生名单里看到了“常叶笛,女”,和我在这个班的小学同学只有四名女生,然后在别的班里的学生名单里不太均匀地分布着尧小六一学生的名字。
突然间明白过来,小学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只是一段历史了,那一个个班把我们格式化地分开。我们,都已经上初中了。
在开学的前一天晚上,我睡觉醒来了N次,N次看表又N次躺下。从来没有想到我会如此地像个孩子,看来对于第二天会不会迟到的担心是多余的了!
开学到校了一天又过起了星期天,准确来说九月四日我们才正式上课。我来初中上的第一节课是数学课,老师姓王,值得庆幸的是,这位王老师很务实,废话比较少,上课讲了两句便直入正题,讲起了我们身边的几何课本。
在学校吃的第一顿早餐令我现在还印象深刻。早上我饿着肚子,揣着几元钱来到食堂,看到那人山人海的情景时差点没晕倒,拽着一个同学的手坚持不懈地往里面挤。此情此景我才体会到“人群如潮水般”的含义--我一次次地往里面挤又一次次地被大浪冲回来,我才知道--计划生育政策实在是英明啊。
最后我还是让一个挤在前面的同学帮忙捎点东西,才可怜巴巴地得到了一袋方面面,可怜巴巴地在那里啃着。(试问,营养几何呀)
早上我们一共上了两节自习、四节课,从七点上到了十二点,五个小时才放学。让我在这两天中第二次的体会到我长大了。长大了就会有更多的责任等待着你去担负。
有了学校,世界就便小了。在这个学校我经常会看到熟悉的面孔。毕竟这初中的班级是原来的三倍,这里汇集了更多的学生。然后每个人就会在这个大集体中成为一员,渐渐弃去自己身上的光环,在这个起点上重新收集。
我们七班的教室是最大最好的一个,学生人数也是最多的,99人!所谓“新的”当然不能缺少了新的同学,我们班有个姓万的同学是班主任赵老师的女儿。老妈一听这消息就乐了,想老师都把自己的孩子放在这个班那这个班肯定是个好班。我看了这幕有些不屑,但老妈如此为我操心着实令我感动,我想我会努力的。
因为老爸是地理老师的缘故,所以我特别留意我们的地理老师,是个女的,讲课也是比较格式化的,当然,这样的课听起来不费力。再看看我们的课本,绝对是简简单单。
放学后跑到自行车棚去推我的自行车。上千辆自行车密密麻麻地挤在看起来有点小的棚内,我找了好几圈才找到我的爱骑,它可怜巴巴地被两辆自行车一左一右紧紧地夹在中间,任我怎么拉也拉不出来。我只好呆在原地,等那两个挡道的自行车的主人来。
中学里有太多新的事物等待我们去熟悉。
告别小学的终点,来到中学的起点。终点和起点的交替出现使我们长大了许多。我相信,我会在中学新的起点上,努力地赛出骄人的成绩!
【解析】【审题立意】这是一篇全命题作文。审题可知,题目简单易懂,没有审题障碍。所谓起点,就是开始的地方。新的学校是我们学习的起点,家乡的那条小路,你遇到了一位知心的朋友,这是友情的起点。一次失败的考试,让你明白了刻苦学习的重要,这是成功的起点。这些都可以写入文中。建议写人记事,以真实事件寄托真挚情感,以真情打动读者。
【文体选择】记叙文。
【思路点拨】首段开门见山,直接点明家乡的那条小路是你我友情的起点,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文中则写人记事,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叙自己回老家过暑假,遇到了你,然后两人从相知到相交,最后结下深厚友谊的故事,应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出真情实感。文末则以议论或抒情升华主题,总结全文,并与文题或文首形成前后呼应,使全文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写法点拨】在写法上,可以使用以小见大、细节描写等写法,深化文章的内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时候,注意人物细节描写方法的恰当运用,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在记叙事件的过程中,事件详略得当的处理,写作顺序学会使用倒叙、插叙都会使文章收到生动感人,波澜起伏的效果。
这是一篇记事类的记叙文。从选材上来看,本文从生活中取材,所选事件贴近学生生活,真实可感。从语言上来看,语言流畅,生动活泼,富有张力和表现力。从感情上来看,感情真挚,有一种直入人心的力量。
第四篇:福建省南安市乐峰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练习试题
福建省南安市乐峰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试题
班级姓名号数成绩
一、语基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造诣(zhǐ)冗长(rǒng)撰文(zhuàn)泯(mǐng)然....
B. 戏谑(xuâ)诽谤(bàng)辍学(chuî)哽咽(yān)....
C. 机杼(zhù)憧憬(chōng)揶揄(yã)辔(pâi)头 ...
D. 铿锵(kēng)毛坯(pēi)滑稽(jī)虐杀(lüâ)....
2.根据提示填空。(3分)
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líng dīng()()地显出qiáo cuì()
()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
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3.补写上下句。(6分)
⑴,却话巴山夜雨时。
⑵海内存知己。
⑶数声风笛离亭晚。
⑷怀旧空吟闻笛赋。
⑸,风烟望五津。
⑹沉舟侧畔千帆过。
4.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6分)
⑴《论语》中揭示学与思之间的辨证关系的是:,。
⑵《木兰诗》中描写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句子是:,。
(3)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5.文学常识积累:(7分)
《木兰诗》选自代编写的《》,它与
《》并称“乐府双璧”。
《乘船》选自《》,作者,是南朝宋文学家,它是古代集。
6.拓展运用(6分)
初一(1)班的教室门前被邻近的初一(2)班同学倒了一堆垃圾,于是,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甲同学气愤地说:(2分)
乙同学按捺不住报复的情绪说:(2分)
你身为初一(1)班的班长,听了这些议论,为维护环境卫生和班级间的团结,你劝导同学们说:(2分)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语段,回答问题。(22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
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7.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⑵稍稍宾客其父...
⑶不能称前时之闻⑷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8.下面句中“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2分)
A余闻之也久B传一乡秀才观之C不能称前时之闻D邑人奇之
9.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或以钱币乞之
⑵不能称前时之闻
10.文中“书具”就是“文房四宝”的、、、(2分)
11.用自己的话概括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8分)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用原文的话写出导致他可悲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
12.如果你也有某种天份,可是父亲却不理解而没让你的才华继续发展时,你能想到什么办法来劝说父亲?
请简要谈谈。(不少于20字,2分)
(二)阅读选文,回答问题(18分)
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感到了自己的不同一般。同学异样的目光,老师分外的关切,时刻提醒
着我:我,是一个瞎子捡来的女儿;我,拥有的是一个特别贫穷的家。
⑵我开始沉默,开始回避所有的同学,甚至开始厌恶我的家。我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也不再从母
亲卖冰棍的那条路经过。那段时间,除了几顿饭之外,我几乎整天泡在教室里,只是为了在那个卑微的家里少呆些时间。有人向她问起我,她依旧满面春风:“莉学习忙呢!老师赞她有出息呢!哪会在家耗
时间!”除了我,谁也不可能看出她心中深深的落寞。
⑶时间飞逝,终于,在中考过后的一个月,我接到了县城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我终于可以名正
言顺地摆脱自己家庭的阴影,住进那隔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的县城一中了。
⑷临行前,我穿上了母亲用从微薄的生活费中硬扣下的钱购置的连衣裙。当我看见穿衣镜中颇具城
市少女风采的“我”时,我终于下定了决心,转向母亲,吞吞吐吐却又异常清晰地说:“妈„„您„„
以后别„„如果没急事的话„„不用去找我„„”“为什么?”好长好长时间的沉默,终于,她点了点
头,顺手取过她那根不知啥时已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击着地面向厨房走去。
“您„„”我上前扶住她,可她轻轻推开我:“我去帮你弄点好吃的,食堂少油。”我有些哽咽,但我什么也没有说。
13.给加点字注音(2分)
分()外厌恶()..
14.“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回避同学,“厌恶我的家”。原因是什么?(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3分)产生“不同一
般”的心理感觉是因为
15.第4段中“她点了点头,顺手取过她那根不知啥时已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击着地面向厨房走去”运用(描写方法),体现了母亲当时怎样的心情?(3分)
16.第三段中写县城与“我”家隔了一座又一座大山有什么作用?(2分)
17.第3段中的两个“终于”表现出“我怎样的内在情感?”(2分)。
18.“当我看见穿衣镜中颇具城市少女风采的‘我’时„„”一句中“我”加上引号的原因是(2分)
19.母亲从“好长好长时间的沉默”到“终于,她点了点头”,她会想些什么?请以母亲的口吻写出来。
(2分)
2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报答亲恩其实可以在很朴实的生活细节中体现,请说说你能用哪些
小事尽孝心呢?至少写两件(2分)
(三)感受真情,体验人生(20分)
天堂的灯
2006年7月3日,星期一。洛阳市浅井头中学特别批准:允许初一(2)班的女生胡艳艳来校上半天
课。这是已经停学三年、患再生性贫血停治三个月、奄奄一息的胡艳艳最大的幸福了。
胡艳艳家穷,母亲早逝,她和捡破烂的父亲相依为命。艳艳9岁才上学,小学几年,她品学兼优,获
得过市级和省级各类大奖28次。为了上学,她成了最苦累也最快乐的孩子。她必须抢课堂之外的所有时
间干活,只为了能让爸爸每天多捡点垃圾。可惜,15岁时,胡艳艳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住院时,医生护士没能禁绝她在病床上继续她的学习,同学们来当“二传手”复述课业,老师们也每个星期轮番到
病房为她补课,她是在医院的病床上读完了小学并考上了初中!她还发表过不少文学作品,最大的理想是
“把自己的生命之火化作一篇篇温暖人间的诗文”。
家里太穷,社会各界捐助的钱,让她的生命在不断输血中延长了三年,已经算是奇迹了。几天前,一
向坚强的胡艳艳哭了,她嘤嘤地说:“爸爸,我很想回学校上一堂课„„”爸爸立即去学校。学校惊动了,校长当即就落泪,特意批准她上半天学!八个女生用手臂交织成特殊的“担架”,把胡艳艳架进了校园。
到校,离上课还有十多分钟,每间教室都有欢迎她的队列,还有“艳艳你好”的彩旗!一走进校园,每个
人眼前的风景都有前所未有的新意——花坛、雕塑、操场、小果园,那棵有几百年历史的老树,还有图书
室、教学楼、宿舍楼、教室。
上课铃响了。看似正常中的震撼与悄然转变:人们都比往常认真了,亲近了,默契了。老师含泪的微
笑,同学们端正的坐姿,就连校园清洁工也格外勤奋起来,一遍又一遍擦洗花坛的池壁栏杆!艳艳在靠前
正中的位置坐好,笑着,但仍是没忍住,泪水撒在了桌面上——幸福的泪、疼痛的泪,留念的泪„„
这节课,是老师特意安排的,艳艳最喜欢的作文课。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作文题是:《今天》。
同学们都含着泪在写,包括平日最讨厌作文的同学。
“我有许多 ‘今天’没能做到最好。今天,我又回到学校了,这里是我的天堂„„” 胡艳艳在本子
上一字一字的写,很重很慢„„
胡艳艳的作文没有写完。她写的最后一行字是:我真想做一盏灯,挂在这人间天堂的上空„„她晕倒了。送医院后,由学校发起,一场来自四面八方的义捐又自发形成,但,艳艳生命的火焰已经燃至极限了。
2006年7月7日,艳艳走了。但,她把天堂的灯留给了大家。
2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22.为什么说艳艳流的泪是“幸福的泪、疼痛的泪,留念的泪„„”,请结合文章,具体说说其中的原因。(6分)
幸福:疼痛:留念:
23.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你对“我真想做一盏灯,挂在这人间天堂的上空”这句话的理解。(3分)
24.艳艳的生命之灯即将燃尽,却还坚持去上半天课,你怎么看待这件事。(4分)
25.假如你是艳艳的同学,或你的身边也有艳艳这样的同学,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做些什么?(4分)说的话:
做的事:
三、大作文(60分)
题目:一堂有趣的课
要求:
1、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可用化名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字迹要工整、卷面整洁、尽量不涂改。
第五篇:湖北省汉川市实验中学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
湖北省汉川市实验中学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 第三单元检测题
一、书写题(5 分)请将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诗默写在“田”字格里,每格只写一字。(注意:文题、作者的摆布,标点符合要占一格。若有错别字,一字扣 1 分,扣完为止。)
二、基础知识题:(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澄(chéng)清 酝酿(liàng)栀子(zhī). . . 唱和(hé). B、肥硕(shuò). 宛(wǎn)转 . C、贮(chǔ)蓄 .
发髻(jì)栖息(qī). .
黄晕(yùn)枯涸(gù). .
津津(jīn)乐道 .. D、镶(xiàn)嵌 梦寐(mèi)犬吠(fèi). . . 繁(huān)花嫩叶 .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幽径 面颊 慷慨 精神抖擞 B、镰刀 C、凝神 D、安适 肥硕 湛篮 禅心 乌柏 归泊 伦敦 山岛耸峙 秋风箫瑟 反老还童
3、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幸甚:幸福极了).. B、乡书何处达。(乡书:故乡的书本).. C、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秀气:美丽)D、点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烘托:衬托)..
4、下列句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作文竞赛获得了一等奖。.... B、他怒不可遏地扬起手往桌子上一拍,霍地站了起来。.... C、他一有不明白的事就喜欢问,总要问个山穷水尽才满意。.... D、小明演讲精彩极了,听众们双手一拍即合,给了他热烈的掌声。....
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商店里排满了毛巾、肥皂、饼干、牙刷等日用品。B、学校里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空前的植树热潮。C、各种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支动人的歌声。D、四月中旬,全市中学生进行了作文比赛。
6、下列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几处/草莺/争暖/树 B、稻花香里/说/丰年 C、断肠人/在天涯 D、海日/生/残夜
7、下面的译句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A、日月的运转,就像从海中升起;星汉的明亮,就好像从海底照耀。B、日月好象在海中运转,星汉好像在海里照耀。C、日月星辰的运行与灿烂,都好象出于沧海之中。D、日月星辰的运行与灿烂,假如都能出于沧海之中。
8、对《天净沙·秋思》的有关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
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商店里排满了毛巾、肥皂、饼干、牙刷等日用品。B、学校里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空前的植树热潮。C、各种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支动人的歌声。D、四月中旬,全市中学生进行了作文比赛。
6、下列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几处/草莺/争暖/树 C、断肠人/在天涯)
B、稻花香里/说/丰年D、海日/生/残夜)
7、下面的译句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A、日月的运转,就像从海中升起;星汉的明亮,就好像从海底照耀。B、日月好象在海中运转,星汉好像在海里照耀。C、日月星辰的运行与灿烂,都好象出于沧海之中。D、日月星辰的运行与灿烂,假如都能出于沧海之中。
8、对《天净沙·秋思》的有关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从文题看“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B、从内容看,前三句写了九种景物,极力渲染了秋天悲凉的气氛。C、从全诗看,诗歌着重写的是秋天的悲凉,并 无游子思念家乡的情愁。
D、从写法看,诗歌极其出色的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使景与情高度统一,水乳交融。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北固山下》借潮平岸阔之情,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之情。
B、《观沧海》中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宏伟抱
负。
C、《西江月》活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充满了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
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D、《钱塘湖春行》通过写草长莺飞的早春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西湖、热爱春天的情感。
10、下列说法得体的一项是(....)
A、这件衣服他穿着不合算,因为他长得太肥了。B、请把你的作文书借给我看一下,行吗? C、请学校领导务必批准我读特色班的申请。D、你能到我家里来做客,你肯定觉得荣幸极了。
三、课文默写题:(20分,每空1分,错1字扣1分)
1、历代诗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咏春名句,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乱花渐欲迷人眼。”现代名家又何尝逊色,如朱自清《春》中的“,。”就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之艳丽。(4分))
2、何其方的《秋天》一诗中,“
。”这两句诗形象的展现了秋天
丰收之景。(2分)
3、《以北固山下》一诗中,蕴含着“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哲理名言是。(2分)。。(6分)
4、《观沧海》一诗中。“观”所统摄的内容是。
5、《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表现人入古寺心中尘嚣顿失的名句是。(2分)
。(2分)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比寄》一诗中,最能体现李白浪漫主义的风格的两句诗是,7、古诗歌中,有很多抒写思念家乡的诗句,请你写出两句来。(课内,课外均可)(2分)
①②
四、阅读能力题。(55分)
甲、阅读《西江月》,回答下列问题。(9分)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从全词内容看,这首词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 是,“清风”采用的是
图。(1分),“鸣蝉”、“说丰
2、从词的上片看,作者调动了各种感官来写上半夜“晴”的景色,如“明月”采用的....,“稻花香”采用的是。(2分)
。(2分),这样写的目的是
年”、“蛙声一片”采用的是
3、从词的内容看,诗歌写出了天气由晴到雨的过程,写“晴”的句子是,写“雨”的句子是
。(2分)
4、“七八个星天外”,表面是写星星稀少,实则是写
5、划分停顿节奏(每小句只划一处)(2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来。
乙、阅读《清泉赞》,完成下列各题。(16分)
你大概不止一次地看见过从地下冒出的清泉,或者在如茵的绿草旁边淌着的流水吧?你..
有没有注意到,当它还是涓涓细流的时候,就表现了倔强()的意志和旺盛的生命力?人们为了拦一洼泉水,曾特意挖了一个小潭,潭口围着石块,潭边长上青草,还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对于刚刚冒出地面的泉水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个熟悉的、安逸的小天地。它蛮可以在这里留连徜((水,志在海洋。小水潭)徉,直到春花凋谢、秋草枯黄,让这些东西沉落潭底,变成渣)的冬天成为一滩烂烂泥。但是,不,涓滴之
不住它,小花草
不了它,小石块)滓,连同自己一起在干涸(了它。打了一个转身,滑下斜坡,它唱着歌,汩汩地向前流去。
1、在文中括号里给加“”的字注音。(2分)
2、请将“吸引”“挽留”“阻拦”三个词语分别填入文段的空格中。(3分)
3、文段中画线部分中的“这里”是指
;“这些东西”是指
;(2分)
4、“它唱着歌,汩汩地向前流去”运用了 用是。
修辞方法,它在表达效果上的作
。(2分)。(2分)
5、小潭留不住泉水的原因是(用文段中原句回答)
6、文段中加点的“冒”和“淌”能不能互换,为什么?(2分)
7、这段文字描写的对象是什么?赞颂了它怎样的性格?这种性格能让你联想到什么样的人?(3分)。
丙、阅读《落叶》完成下列各题。(16分)
①窗外,有一棵法桐,样子并不大的。春天的日子里,它长满了叶子。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虽然对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各有别。没有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面了了的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妇,丰姿绰约的,作一个妩媚的笑。
②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感到温柔和美好。我甚至十分嫉妒那住在枝间的鸟夫妻,它们停在叶下欢唱,是它们给法桐带来绿的欢乐呢,还是绿的欢乐使它们产生了歌声的清妙?
③法桐的欢乐,一直要延长一个夏天。我总想,那鼓满着憧憬的叶子,一定要长大如蒲扇的,但到了深秋,叶子并不再长,反要一片片落去。法桐就瘦削起来,寒伧起来,变得赤裸裸的,惟有些嶙峋的骨,而且亦都僵硬,不再柔软婀娜,用手一折,就一节一节地断了下来。
④我觉得这很残酷,特意要去树下拣一片落叶,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想: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片收去呢?
⑤来年的春上,法桐又长满了叶子,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我将历年收留的落叶拿出来,和这新叶比较,叶的轮廓是一样的。喔,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吗?或许就从一个叶柄眼里长上来,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
⑥然而,它们并不悲伤,欢乐时须尽欢乐;如此而已,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长过窗台,与屋檐齐平。
⑦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的幼稚呢。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的命题的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⑧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望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份,而且标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
1、第①自然段中,作者是从 分)
2、根据上文,回答第④自然段“特意要去树下拣一片落片,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往昔的回忆”所指的内容。(2分)、和神韵三个方面来描写春天的桐叶的。(2。
3、根据上文,回答第⑦自然段“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的幼稚呢?”一句中的“往日的哀叹”所指导的内容。(可用原句回答)(2分)。
4、综观全文,概括写出“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的原因。(2分)
5、本文题为“落叶”,但作者却用许多文字描绘“春叶”,这样构思有什么作用?(2分)。
到
再到 到
6、本文以桐叶作为抒写对象,描写了桐叶由再到。的变化。(3分)的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作者的思想感情也经历了由
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全文所要揭示的中心意思。(3分)
丁、阅读《飘向大洋彼岸的红领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几年前,我收到丹怡同学从大洋彼岸寄来的信,信中这样写道:“钟老师,您好!我离开大家已经两年多了,在这两年多时间里,我无时无刻不想念我的同学、老师。钟老师,您知道吗?①在我内心深处,一直藏着一个美丽的梦:我多想戴上鲜艳的红领巾,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啊!可这永远也无法实现了,嗨,谁叫我当时没有完成作业让您生气呢!”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检查到丹怡同学的时候发现昨晚的作业她竟一个字也没写,我气坏了,把本子狠狠地摔在地上,不问青红皂白地批评她。
丹怡同学惊恐地抬起头,结结巴巴地解释:“钟老师,我不„„”
“不做作业,还狡辩!”我火冒三丈,一下子打断了她的话:“你,你别想入队了!” ②顿时,她愣住了,眼圈红了。
可是,我万万没想到,半个月后,她竟随父母移居美国了。看完这封信,我才知道她当时没有完成作业是因为发了高烧,那天,她还是带病坚持来学校上课的呀!
③我的心被强烈地震撼了:多好的孩子,多么纯真的感情啊,虽然远离故土,可她依然深深地眷恋着我们的少先队组织,她的心依然和祖国紧连在一起。
于是,我把情况向大队部作了汇报,大家被深深地感动了。为了那颗诚挚的童心,特别批准她为少年先锋队队员。一条鲜红的红领巾飞跃千山万水,寄到了丹怡同学手中。
很快,我收到了她的来信,④信中夹着一张彩色照片:在一片绿茵茵的草地上,一位漂亮的小姑娘身穿雪白的连衣裙,胸前系着那条鲜艳的红领巾,⑤她正深情地行着一个庄严的队礼!照片的背面写着:老师!敬礼,队旗!敬礼,我亲爱的祖国妈妈!
1、文中第①句写丹怡的美丽的梦是指
。(4分)
;移居美国前没有实现这美丽的梦的原因是
2、第②句写丹怡“顿时愣住了,眼圈红了”表现了丹怡当时怎样的心理?(2分)
答:
。。
3、第③句“我的心被强烈地震撼了”原因是:(4分)(1)
(2)
4、第④句有关照片的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答:
描写
5、本文塑造了丹怡这个可爱的人物形象运用了 方法。(2分)
6、本文运用的记叙顺序是(A、顺叙感情。(2分)
7、第⑤句集中表现了丹怡)(2分)D、补叙
B、插叙C、倒叙、、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