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的各项制度职责
党支部的主要职责
一、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及本支部的决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干部职工,努力完成本单位的各项任务。
二、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
三、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
四、密切联系群众,经常了解干部职工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了解、分析他们的思想情况,维护他们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
五、培养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做好经常性的发展党员工作。
六、教育党员和群众自觉抵制不良倾向,坚决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七、了解掌握党员的思想状况,配合宣传委员、纪检委员,对党员进行思想和纪律教育,收集、整理党员的模范事迹,向支部提出表扬和奖励建议。
党支部书记职责
一、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的指示决议。全面贯彻党的方针,把握政治方向,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
二、研究安排支部工作、重大问题交党员大会研究决定。
三、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切实搞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组织发展工作,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协助上级党委做好中层以上干部和后备干部的培养和考察工作,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支持局长正确行使其应有的职权,维护局长的集中统一指挥,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保证监督作用,协调党、政、工、团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搞好统一战线工作,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五、了解党员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经常性的思想工作。
六、做好入党申请人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党支部组织委员职责
党支部组织委员在支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下,负责支部的组织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了解和掌握支部的组织状况,根据需要提出党小组的划分和调整意见,会同宣传委员提出组织生活。适时做好支部委员会换届改选、补选支部委员的准备工作。
二、了解和掌握党员的思想状况,协助宣传委员、纪律检查委员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和纪律教育;收集和整理党员的模范事迹材料,向支部委员会提出表扬和鼓励的建议。
三、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了解入党积极分子情况,负责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和考察,提出发展党员的意见,具体办理接收新党员手续;做好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具体办理预备党员转正手续。
四、做好党员管理工作,根据本支部实际情况,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认真搞好评选先进党小组和优秀党员活动,接转组织关系;收缴党费,定期向党员公布党费收缴情况;做好党员和党组织的统计工作。党支部纪检委员职责
一、在支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纪律检查和信访工作任务的具体落实。
二、积极参加党委、纪委有关培训,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党纪条规,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意识。
三、对支委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支部书记、副局长履行职责和遵纪守法情况有监督权、批评教育权。对有轻微错误者进行规劝及违纪违法行为有先行初查权,并向县纪委报告。
四、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负责监督重大局务决策制度、重大政务执行制度、重大局务监督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并及时向县纪委汇报。
五、协助抓好党务、政务、财务公开、民主理财、民主议事等工作。
六、参加纪检委员联席会议,如实向县纪委报告校领导干部廉政情况、政务公开、财务公开情况。
七、经常走访党员群众,变群众上访为纪检委员下访,征求意见,了解民情,做好化解矛盾工作,并及时报告县纪委和局党支部。
八、按要求认真及时完成上级纪委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党支部宣传委员职责
党支部宣传委员在支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下,分工负责宣传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不同时期党的工作重心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结合本支部党员和群众的思想实际,提出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和意见,经支部委员会集体讨论通过后,具体组织实施。
二、提出加强党员教育的意见。组织党员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时事政策以及文化业务知识。组织党课学习,积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三、围绕本支部的中心任务,做好宣传鼓动工作。
四、指导和推动本支部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党支部青年委员职责
支部青年委员是党的支部委员会中负责青年工作的成员。在支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下,在上级党组织有关部门指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指导和加强对团员和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教育团员、青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文化知识、法律知识、管理知识,学习一切需要学习的东西,努力打好为全县交通事业建功立业的思想功底和知识功底。
二、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党委和党支部关于共青团工作的指示和要求,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指导团员积极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其党的助手作用。
三、发动团员、青年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活跃文化生活,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党支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
“三会一课”制度
三会一课是健全党的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制度。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于加强支部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有重要作用。
“三会”是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一课”是按时上好党课。
支部党员大会以及由他选举出的支部委员会是支部的领导机关。支部党员大会每季度召开一次,研究和解决本支部的重大问题。支部党员大会要充分发扬民主,围绕会议中心议题,认真开展讨论,畅所欲言,最后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决议。支部委员会由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两至三年。在支部党员大会休会期间,负责领导和处理支部的日常工作。
1、研究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决定和支部党员大会的决议。
2、研究本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上级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做出决议和决定。
3、研究干部的教育、培训、考察,讨论。
4、支部委员会要对支部党员大会和上级党组织负责,定期向支部党员大会报告工作(每年两次),接受它的审查和监督。
5、党小组是党支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对党员的管理,具体地组织和指导每个党员的日常活动,保证党组织的决议的贯彻执行。
6、党员进行思想汇报和工作汇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7、讨论有关党内事务。
8、分析职工思想状况,研究如何做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9、党课是对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的主要形式,搞好党课教育。
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要对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方法,也是从严治党,提高党员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基层党支部要坚决按照上级党委的要求,坚持每年对党员进行一次民主评议。
民主评议党员,在保证评议质量的前提下,方法要简单易行。一般采取评“两头”的做法、即评出优秀党员,由所在党支部或上报上级党组织给予表彰;对不合格党员,进行妥善处理。对大多数党员,采取对照党员标准进行自评、互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什么问题就实事求是地解决什么问题。
党支部可结合年度党员培训进行,也可结合“七一”安排或根据本单位实际安排,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和改进民主评议党员的方法,使之不断完善和发展。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
为了切实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特制定本制度。
一、每一位党员确定1~2个联系对象,重点对象为入党积极分子。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谈心、帮助,了解思想工作情况,宣传党的性质、纲领、指导思想、宗旨、任务、组织原则和纪律,了解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和理想。
二、党员干部要对群众广泛开展“三送”(送政策、送科技、送温暖)活动和“五进家”活动,每年到双联和扶贫联系点帮助工作的时间班子成员不少于20天,一般干部不少于10天,到乡镇单位调查研究的次数班子成员要达2-3次,一般干部要达1-2次。广泛调查研究,倾听群众意见,帮助寻找发展门路。干部职工每人资助1个特困户,资助金额不低于100元,主要帮助特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突出困难。
三、种子管理工作年度规划,干部职工岗位责任制中要有联系群众,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内容,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总结。
四、充分发挥种子管理部门职能作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重点帮助群众解决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
党员教育制度
一、积极选送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县直机关工委的培训。
二、党员每两周或一个月过一次组织生活,内容为学文件、学理论、学党章,传达上级指示精神,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等。组织生活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针对性与实效性,平时注意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
三、针对党员的思想实际,党支部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党课教育。
四、党支部一年召开一次党员民主生活会,对照党员标准,检查、总结自己在学习、思想、工作等方面的情况。
五、每年党支部组织一次主题党日活动。
党员管理制度
一、对党员的管理,做到“十坚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民主管理的原则、坚持按级分层次管理的原则、坚持平等一致的原则、坚持统筹管理的原则、坚持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的指导思想、坚持规范性原则、坚持激励性原则、坚持效益原则、坚持开拓创新原则。
二、及时掌握党员的基本情况,做好统计调查工作;及时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做好政治思想工作。
三、争先创优
在本组织内积极开展创先进党支部,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
四、民主评议党员和妥善处理不合格党员工作。
五、多进行党支部组织生活。
六、加强宣传,多进行党的先进性及廉政教育,鼓励党员踊跃向党报、党刊投稿。
七、掌握党费的标准,明确党费上缴的规定并做好党费的收缴工作,按时上缴到上级党组织。
党员学习制度
一、党员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二、党员应积极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各种学习和培训,听好党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
三、每月定一天为党员学习时间,集中进行学习。
四、党员应认真参加全局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学习时间内要认真听讲,认真笔记,认真思考,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参加讨论,积极发言,注重实效,起好表率作用。
五、党员应根据自身工作岗位的要求,努力钻研业务,进行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努力使自己成为熟悉业务,了解交通发展最新动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发展党员工作制度
一、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及党章有关要求,制定年度发展党员计划并报上级党组织。
二、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增减、教育和考察工作,指定增减教育责任人,并按规定填写考察情况表。
三、严格履行组织发展程序和审批手续。
四、发展党员实行公示制和票决制。
五、按程序开好接收新党员支部大会,填写好支部决议,并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六、加强预备党员教育管理,按季度进行考察,及时讨论能否转正。
党费收缴制度
一、按期交纳党费是反映了党员的组织观念强、党性强的表现,也是党员经常和党组织取得联系的最好形式,也是在经济上对党组织的赞助,也是加强党员思想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要求每个党员必须在支部统一管理下按时交纳党费。
二、根据县直机关工委要求的时间,支部如期上缴党费。
三、要求每个党员到期自觉的、主动的向支部交纳党费,不得拖欠。
四、支部设专人定期统一收纳党费,并做到手续健全。
五、支部收缴的党费如期的按时的上缴县直机关工委,不得拖延,不得转借,不得扣留。
六、支部书记要经常过问党费缴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二篇:卫生院各项制度及职责(推荐)
内部资料
医院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汇编
Xxxx卫生局 二0一0年十二月
前
言
根据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精神,本书收集整理了医院工作制度、医院人员岗位职责、乡镇卫生院急诊科管理制度及人员职责、医院信息系统工作制度、中医工作制度及人员职责、临床用血工作制度等六部分内容。以规范诊疗服务行为,强化全员质量教育和安全教育,提高员工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防范和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xx区医院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是根据医疗卫生单位的功能与任务,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本上认真修订汇编成册的。这些制度和职责可以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医疗机构的工作,有利于端正办院方向,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医疗作风,切实保障医疗安全,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
编者
目录
第一部分 xx区医院工作制度
1、医院领导行政查房制度………………3……………………………1
2、会议制度……………………………3………………………………2
3、请示报告制度………………………3………………………………3
4、院总值班制度………………………1………………………………4
5、病历管理制度………………………3………………………………5
6、入、出院工作制度…………………3………………………………6
7、住院处工作制度…………………3…………………………………7
8、挂号工作制度……………………1…………………………………8
9、医院应急管理制度…………………1………………………………9
10、医院各种标示管理制度…………1………………………………10
11、投诉处理管理制度……………1…………………………………11
12、医院信息公示制度……………1…………………………………12
13、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制度…………3……………………13-14
14、会诊制度…………………………3……………………15-18
15、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3……………………19-20
16、医院院务公开制度……………1…………………………………21
17、急诊科工作制度………………1…………………………………22
18、抢救室工作制度……………1……………………………………23
19、急诊观察室制度……………1……………………………………24
20、门诊工作制度………………5……………………………25-26
21、处方制度…………………8……………………………27-28
22、病历书写制度……………………3…………………………29-30
23、查房制度……………………3……………………………31-32
24、医嘱制度………………3……………………………………33
25、医院感染管理制度………………………………………………34
26、查对制度………………………………………………………35-38
27、病例讨论制度……………3………………………………39-40
28、手术室管理工作制度…………1…………………………41-42
29、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3………43 30、医疗技术管理制度………………………3………………44
31、手术分级管理制度……………………1……………………45-46
32、首诊负责制…………………………9………………………47
33、急危重病人抢救及报告制度……………3…………………48
34、住院病历环节质量与时限基本要求…………3…………49-53
35、针灸室工作制度…………………………1……………………54
36、护理部工作制度………………………3………………………55
37、交接班制度…………………………3………………………56
38、分级护理制度………………………3………………………57-59
39、病房安全制度………………………3…………………………60 40、注射室工作制度……………………1…………………………61
41、治疗室工作制度…………………3……………………………62
43、换药室工作制度…………………1……………………………63
44、病人外出检查制度………………3……………………………64
45、护理查对制度……………………3…………………………65-67
46、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3…………………68
47、护理文书书写基本规范与质量监管制度………3…………69-74
48、特殊科室管理制度……………………1…………………75-78
49、处方制度……………………………10……………………79-80 50、检验科工作制度……………………1………………………81-82
51、医学影像科工作制度……………1…………………………83
52、特殊检查室工作制度………………1…………………………84
53、理疗科工作制度…………………1……………………………85
54、针灸室工作制度…………………1……………………………86
55、供应室工作制度………………1……………………………87-88
56、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89-90
57、消毒隔离制度………………1………………………………91-92
58、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3………………93-94
59、医疗废物管理制度………………………3……………………95 60、医疗收费制度………………………1…………………………96 61、票据管理制度……………………1……………………………97 62、门诊收费工作制度(82-13)…………1…………………………98 63、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度……………1………………………99 64、住院患者费用“每日清单”制度………1……………………100
第二部分 xx区医院人员岗位职责
1、院长岗位职责……………………1………………………101-102
2、办公室主任职责…………………1………………………………103
3、医务科主任职责…………………1……………………………104
4、防保科科长职责………………1………………………………105
5、病案管理员职责……………1………………………………106
6、医疗统计人员职责………………1……………………………107
7、临床科主任职责………………3………………………………108
8、临床(副)主任医师职责……………1…………………………109
9、临床主治医师职责………………2……………………………110
10、临床住院医师(士)职责……………2……………………111-112
11、门诊部主任职责…………………………………………………113
12、麻醉科主任职责…………………1……………………………114
13、麻醉科主治医师职责……………………………………………115
14、麻醉科医师职责…………………1……………………………116
15、放射科主任职责…………………………………………………117
16、放射科医师职责…………………1……………………………118
17、放射科技师职责………………1………………………………119
18、理疗科主任职责………………………………………………120
19、理疗科医师职责………………1……………………………121 20、总务科科长职责…………………1……………………………122
21、护理部主任职责…………………1………………………123-124
22、科护士长职责……………………3……………………………125
23、手术室护士长职责………………1……………………………126
24、供应室护士长职责………………1……………………………127
25、护理员职责………………………3……………………………128
26、病房卫生员职责…………………2……………………………129
27、药剂科主任职责…………………1……………………………130
28、药剂师(中药师)职责……………1…………………………131
29、药品验收保管岗位责任…………1……………………………132 30、财务部门负责人的职责…………1……………………133-134 第三部分 xx区乡镇卫生院急诊科工作职责和管理制度
1、院长工作职责……………………1……………………… 135-136
2、急诊科主任工作职责……………1……………………………137
3、急诊科护士长工作职责………1…………………………138
4、急救医师工作职责……………1………………………………139
5、急救护士工作职责……………1……………………………140
6、救护车驾驶员工作职责……………1…………………………141
7、乡镇卫生院急诊科管理制度………1…………………………142
8、值班救护人员管理制度…………1……………………………143
9、急救车辆管理制度……………1………………………………144
10、急救医疗纠纷、差错事故防范与管理制度………1……145-146
11、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147
12、请示报告制度……………………………1……………………148
第四部分 xx区医院信息系统工作制度
1、制度信息系统管理制度……………3…………………… 149-150
2、医院信息中心机房管理制度…………1……………………… 151
3、信息存储和保管制度……………1……………………………152
4、数据备份工作制度……………1………………………………153
5、应急恢复工作规定…………1…………………………………154
6、信息工作移交制度……………1………………………………155
7、工作站管理制度………………1………………………………156 第五部分 xx区中医工作制度及人员职责
1、卫生院中医科工作职责…………………………………………157
2、住院部中医药费师工作职责……………………………………158
3、理疗师工作职责……………1………………………………159
4、中药房人员职责……………1…………………………………160
5、中药师职责………………1……………………………………161
6、中药煎药人员职责………1……………………………………162 第六部分 xx区临床用血工作制度
1、检验科工作制度……………1……………………………163-164
2、检验科工作查对及交接班制度…1…………………………165
3、检验科档案资料管理制度…………1…………………………166
4、输血前告知制度…………………1……………………………167
5、临床用血会诊制度………………1……………………………168
6、临床用血管理制度…………………1………………………169
7、检验科用血制度……………………1…………………………170
8、输血不良反应制度………………1……………………………171
9、血液储存运输发放制度…………1……………………………172
10、血液报废制度…………………1………………………………173
11、血型鉴定及交叉配务质量保证措施………1…………………174
12、检验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175
13、检验科主任职责………………………1………………………176
14、检验科岗位工作职责…………………1………………………177
15、血液质量管理制度…………………1…………………………178
16、临床急诊急救用血(输血)的规定和程序………1……………179
第一部分
xzx区医院工作制度
医院领导行政查房制度
1、医院领导至少每月主持一次行政查房,各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深入到一线科室,重点检查医疗、护理、医技、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听取病员和临床科室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行政查房前,相关职能科室要到基层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反映,作好准备。每次查房要确定主题,围绕主题展开。3.行政查房所涉及的内容,需要形成书面简报,相关科室必须限期给予答复和反馈,并在下一次查房时作汇报。
会 议 制 度
1、院办公会:由院长主持,副院长、各科室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参加。每周一次,传达上级指示,研究和安排工作。
2.、科务会:由科室正、副主任主持,全科人员参加。每周一次,检查各项制度和工作人员职责的执行情况,总结和布臵工作。
3、护士长例会:由护理部主任或正、副总护士长主持,各科室、病区护士长参加。每周一次,总结上周护理工作,布臵本周护理工作
4、门诊例会:由医务科或门诊部正、副主任主持,所有在门诊工作的各科负责人参加,每月一次,研究解决医疗质量、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急诊抢救、病人就诊以及门、急诊管理等有关问题,协调各科工作。
5、晨会:由科室主任或护士长主持,全病房人员参加。每晨上班十五分钟内召开,进行交接班,听取值班人员汇报,解决医疗、护理以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布臵当日工作。
6、住院患者座谈会:由病房护士长或指定专人召开,患者代表参加。院每季一次,科室一般每月一次,听取并征求住院病员及家属的意见,相互沟通,增进了解和信任,改进工作。
7、医、护、技联席会议:由业务院长主持,相关职能管理与医疗、护理、医技科(室)主任或负责人参加,汇报对诊疗服务流程中存在的缺陷,提出整改与协调的意见与措施。
请示报告制度
凡有下列情况,必须及时向院领导请求报告:
1、严重工伤、重大交通事故、大批中毒、甲类传染病及必须动员全院力量抢救的病员时;
2、凡有重大手术、重要脏器切除、截肢、首次开展的新手术、新疗法、新技术首次临床应用时;
3、紧急手术而病员的单位领导和家属不在场时;
4、发生医疗事故或严重差错,损坏或丢失贵重器材和贵重药品,发现成批药品变质时;
5、收治涉及法律和政治问题以及有自杀迹象的病员时;
6、购买贵重医疗器械及重大经济开支报批时;
7、工作人员因公出差、院外会诊、参加会诊、接受院外任务时;
8、参加院外进修学习,接受来院进修人员等。
院总值班制度
1、院总值班由院级领导、职能部门和有关负责人参加,负责处理非办公时间的医务、行政和临时事宜,及时传达、处理上级指示和紧急通知,承接未办事项。负责检查夜间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
2、医院根据医疗(救治危重病人)工作量需要,可在夜间及节假日增设医疗总值班,由医疗管理职能部门及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员参加。
3、总值班应掌握全院重患情况,对病危患者,要到床前了解病情及治疗监护情况,协调处理有关会诊抢救问题,掌握外转病人的情况,了解转诊原因,根据规定做出决定,做好记录,交班时报医疗管理部门和业务副院长。
4、医院要确定总值班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做好值班记录,认真交接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病历管理制度
1、医院应加强病历管理,严格遵循《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法规,保证病历资料客观、真实、完整,严禁任何人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抢夺、窃取病历。
2、医院必须设臵专门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全院病案(门诊、急诊、住院)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
3、对病历应有适宜的编号系统,病历编号是患者在本院就诊病历档案唯一及永久性的编号。
4、医院要求医师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规定书写病历,并加强病历的内涵质量管理,重点是住院病历的环节质量监控,为提高医疗质量与病人安全管理持续改进提供支持。
5、病员出院(死亡)时,由医师按规定的格式填写首页后24 至72 小时内交病案室管理,病案室管理要注意检查首页各栏及病历的完整性,不得对回收的病历进行任何形式修改,同时要做好疾病与手术名称的分类录入,依序整理装订病历,并按号排列后上架存档。
6、除涉及对患者实施医疗活动的医务人员及医疗服务质量监控人员外,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查阅该患者的病历,借阅病案要办理借阅手续,按期归还,应妥善借用病历保管和爱护,不得涂改、转借、拆散和丢失。除公、检、法、医保、卫生行政单位外,其它院外单位一般不予外借。
7、本院医师经医疗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借阅死亡及有医疗争议等特定范围内的病历,但不得借阅本人亲属及与本人存在利益关系的患者病历。
8、住院病历原则上应永久保存,门诊病历至少保存15 年,住院病历至少保存30 年。
入、出院工作制度
1、由本院具备执业资格的医生通过患者病情,根据各种各类疾病收入住院治疗的标准或程序来决定患者是否住院。
2、医师在实践中还要依据医院现有医疗资源(人力、技术、设备等)能够承受的程度来决定,是否可收入住院,还是应及时转往上级医院诊疗。
3、每一个病人从门诊、急诊收入院时均有完整的记录,同时,向病人及其家属进行说明,取得理解与同意。
4、医院制定有急危重症及预约手术的患者优先收住的具体规定及办法,各病区可保持1—2张急诊床位。
5、对于需收住重症监护病房等特殊治疗的,应明确地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收住的理由、预期效果及费用,取得理解与同意,患者运送途中要保障其安全。
6、危重症患者转院前应明确地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转院的理由、可能的后果、途中可能的意外,取得理解与同意,有转院记录,并与上级医院取得联系,必要时可派医务人员护送。
7、患者出院应由本科的主治医师或上级医师查房决定,并提前一天通知住院处办理出院手续。病房护理人员应赁结帐单发给出院证等文件,并清点收回病员住院期间所用医院的物品。
8、医师、护士有责任根据病情为出院病人给予必要的服药指导、营养指导、康复训练指导、生活或工作中的注意事项等信息服务。
9、病情不宜出院而病员或家属要求自动出院者,医师应加以劝阻,充分说明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若说服无效者,由病员或其家属在病历中签署相关知情文件后办理出院手续,方可离院。经主治医师通知出院而不出院者,通知所在单位或有关部门接回或送回。
住院处工作制度
1、出入院病员统一由住院处办理手续。病房无空床时不得预办住院手续。
2、病员凭医师开具的住院证、门急诊病历、公费医疗证、医疗保险证、合作医疗证等到住院处办理手续,自费者按规定预交住院费,住院处再通知病区。危重病员可先住院后补办手续。
3、病员住院应登记其联系人的姓名、住址、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等病历首页栏目。
4、住院处应每日与病区联系,了解病床使用及周转情况。
5、对一时不能入院的病员要耐心解释,请其等床住院。
6、病员办理出院手续,一般于出院前一日进行核算,开具结帐单及明细清单。病员或家属来住院处结清后,将结帐单交其回病区办理出院手续。
7、公示住院收费标准,并应采用多种形式主动征求出院病人对医院服务的意见及改进建议。
挂号工作制度
1、门诊患者,应先挂号后诊病(危重抢救例外)。
2、开诊前半小时即应挂号。
3、同时就诊两个科室或转科病员,重新挂号,会诊例外。
4、挂号诊病当日一次有效,继续就诊应重新挂号。
5、初诊、复诊病历,应直接送至就诊科室,也可由病员自己携带保管。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
1、为使在遭遇灾害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害时能够顺利渡过,建立医院紧急状态管理预案与运行机制。
2、制定突发事件(包括公共卫生事件、灾害事故等)应急管理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3.院长是实施“医院的灾害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责任者,院领导班子是组织决策层,中层干部是承担具体贯彻实施的职责,其他各级各类人员是执行者。
4.建立紧密人员召集、物资器材调配的程序。5.设臵休息日、夜间、节假日的应急对策体制。6.对各种人员如住院病人、门诊病人、家属、本院员工以及其它来院人员等,突发紧急意外事件(主要是指心脏骤停、猝死、意外损伤)时,要有明确的应急预案与措施,要有明确的主持的职能部门。
医院各种标示管理制度
1、医院设立醒目、明晰的诊疗区域指示标识和路标,并责成专人负责管理。
2、所用标识,规范统一,美观大方。通用标示应按国家惯例进行绘制,卫生系统通用标示按卫生部统一规定制作。
3、医院内部标示设立部位,要根据医院环境,统一规划,不准随意乱设。
4、所有标示的色彩、图形、比例、字体均应严格按医院提供版图制作,以示严肃;字体应统一规范,不用繁体字。
5、院内已经陈旧的标识,应及时修整更换,已经过时的标示应及时清除。
6、所有标示的语言文字应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的规定要求。
7、工作人员佩戴胸牌,至少有姓名、职称、所在科室,进修、实习人员与本院工作人员应有区别。
投诉处理管理制度
1、医院设有专门部门(或专人)负责患者的投诉接待工作,有工作规范与记录文件;对投诉的问题应及时与相关科室部门通报,对重大事件投诉的信息迅速报告院领导。
2、公布投诉电话、信箱,建立适宜的投诉处理的流程,3、通常一般问题应在投诉后二周内予以答复,若因问题复杂需增加时间进一步调查时,应事先向投诉者告知。
4、对投诉问题的处理及整改意见,及时向科室反馈与落实的情况。
5、医院应对投诉事件进行定期分析,要从医院管理的机制、制度、程序上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重复发生。
6、建立完善医患沟通体制,增强医患交流,规范医患沟通内容、形式,交流用语通俗、易懂,增强沟通效果。
医院信息公示制度
1、医院信息公示是医院的责任,医院公示的信息做到真实、可靠,严禁发布虚假信息。
2、医院信息公示工作由院长办公室负责管理,设臵医院发言人,定期或不定期发布医院重要信息。
3、利用多种形式公示医疗服务相关信息,如医疗服务项目、服务流程、医疗质量、医疗费用、服务绩效等。
4、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在显著位臵通过多种方式,如电子触摸屏、电子显示屏、公示栏、价目表等,公示医疗服务价格、常用药品和主要医用耗材的价格。
5、医疗服务与收费标准相关信息,做到由专人负责和定期更新。
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制度
1、患者知情同意即是患者对病情、诊疗(手术)方案、风险益处、费用开支等真实情况有了解与被告知的权利,患者在知情的情况下有选择、接受与拒绝的权利。
2、履行患者知情同意可根据操作难易程度、可能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与后果等情况,决定是口头告知或是同时履行书面同意手续。
3、由患者本人或其监护人、委托代理人行使知情同意权,对不能完全具备自主行为能力的患者,应由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人代为行使知情同意权。
4、医院需要列出对患者执行书面“知情同意”的目录,并对临床医师进行相关培训,由主管医师用以患者易懂的方式和语言充分告知患者,履行签字同意手续。
5、对急诊、危重患者,需实施抢救性手术、有创诊疗、输血、血液制品、麻醉时,在患者无法履行知情同意手续又无法与家属联系或无法在短时间内到达,病情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时,应紧急请示报告科主任、医务处,院总值班批准。
6、临床医师在对病人初步诊断后要向病人进行告知疾病特点及检查、治疗方法、治疗的后果、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对于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应在取得病人的理解同意后,方可实施。
7、如果病人对检查、治疗有疑虑,拒绝接受医嘱或处理,主管医师应在病程录中作详细记录,向病人做出进一步的解释,病人仍拒绝接受处理等情况,也应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报告。
8、如果病人执意不同意接受应该施行的检查或治疗,则不可实行,但应告知可能产生的后果,由病人或委托人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9、手术、麻醉前必须签署手术、麻醉知情同意书。主管医师应告知病人拟施手术、麻醉的相关情况,由病人或家属签署同意手术、麻醉的意见。
10、进行临床试验、药品试验、医疗器械试验、输血以及其他特殊检查或治疗前必须签署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知情同意书。主管医师应向病人及家属告知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相关情况,由病人及家属签署同意检查、治疗的意见。
11、死亡病人进行尸体解剖病理检查前,必须有病人直系亲属的签字同意;国家有法规规定需行尸检(如传染病)及因司法工作需要进行尸检者除外。
会 诊 制 度
1、凡遇疑难危重病例、涉及多专业学科的跨科疾病等在诊断、抢救、治疗或开展高新技术、高难度手术过程中需要上级医师或他科指导或协助时,应及时申请会诊。应邀参加会诊的医师应本着对病人负责的严肃态度全力配合,认真检诊,积极提供有助于诊断和救治的意见和建议,并在会诊单上做详细记录。
2、申请会诊的科室应严格掌握会诊指征,认真填写会诊邀请单后,送往应邀科室。申请医师应在会诊医师到达前做好充分准备(如病历、各种检查、化验报告单、X光片、CT片、MRI片等以及会诊中可能需要的特殊器械如骨穿包、气切包、胸腔闭式引流瓶等)。
3、会诊医师应由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或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高年资医师(如总住院医师)担任。进修、轮转、实习医师不得独自承担会诊任务。如遇会诊医师仍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应进一步向上汇报,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妥善处理,保证诊疗质量。
4.会诊种类与实施办法 4.1.普通会诊
4.1.1. 科间会诊:由经管住院医师填写会诊单送应邀科室。要求特殊专科会诊的轻病员,可自行携带会诊单到有关专科检查。少数确需携带病历前往检查者,必须由科室医务人员
护送,不得将病历交给病员及其家属。
4.1.2. 全院会诊:病情复杂或特殊,涉及科室、专业较多时可申请。由科主任提出应邀科室、应邀医师名单和时间并在会诊单上签字后送有关科室,同时报医务部。医务部应及时报告分管院领导并视情况派人参加。
4.1.3. 院外会诊:经院内会诊后确实无法解决的疑难、危重或特殊病例及必须请专科医院会诊的病例可申请外院会诊。由经管医师填写《会诊邀请单》,经科主任或专业组主任(副主任)医师签字后送住院处记帐后交医务部。经医务部批准后联系有关单位,商定会诊专家和时间后通知申请科室。如遇急会诊,申请科室可先与医务部(班外时间与院总值班)电话联系,再补办会诊手续。
4.2.外出会诊:外院邀请我院医师会诊时,必须由邀请医院医务部门与我院医务部联系,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经医务部领导审批同意后,安排医师前往,任何人不得私自外出会诊。点名会诊时尽可能安排受邀医师前往,如遇特殊情况(如受邀者出差、生病等)无法前去时,医务部应酌情另行指派并向邀请医院解释说明。
4.3.急会诊
4.3.1. 科间急会诊:在治疗或抢救急、危、重症病人时,遇必须立即经会诊解决的紧急、疑难问题时可申请。应在
会诊单上方注明“急”字样,送单同时电话通知受邀科室。受邀科室值班医师或总住院医师应立即前往,不得推诿。如会诊医师无法处理,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协助会诊。
4.3.2. 全院急会诊:遇病情突变、手术中突发紧急情况、危重病人抢救、特殊或重大灾害事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多科室急会诊时可申请。可用电话通知相关科室主任,受邀科室主任接通知后应立即亲自或其他医师迅速前往。申请科室还应根据实际情况报告医务部、院总值班等上级领导和部门,以便更好地协调、指挥救治工作。
4.4.远程会诊:远程会诊的管理见《远程会诊管理办法》。5.会诊时限
普通科间会诊一般应在48小时内完成;急会诊应5分钟内赶到;医务部组织的全院会诊或多科室会诊以医务部安排时间为准。
6.会诊记录(含会诊意见)书写规定 会诊记录包括请会诊记录和会诊意见记录。6.1.请会诊记录
6.1.1.应写明患者病情和诊疗情况(简要病史、体征、有关实验室和器械检查资料、拟诊疾病)、申请会诊的理由和目的、申请医师签名等。科间会诊应简明扼要,院外会诊应详细记录。
6.1.2.请会诊记录由住院医师负责填写,也可由实习医师填写。
6.2.会诊意见记录
6.2.1.由会诊医师负责书写。集体会诊由参加会诊医师分别书写并签名,经管医师负责汇总会诊意见,上级医师签审。
6.2.2.会诊意见记录应包含会诊意见、会诊医师所在的科别或医疗机构名称、会诊时间及会诊医师签名。
6.2.3.会诊医师不能决定的问题应请示本科室上级医师或带回科室讨论。需转科或转院,应写明具体时间和联系人。
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
1、医师外出会诊是指医师经医院批准,为其他医疗机构特定的患者开展执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医师未经所在医疗机构批准,不得擅自外出会诊。
2、医务管理部门接到会诊邀请(用书面文件、或电话、或电子邮件等方式)后,在不影响本院(科)正常临床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应当及时安排医师外出会诊。会诊影响本院(科)正常临床工作,但存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应当医院领导批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院不得派出医师外出会诊:
2.1 会诊邀请超出本院诊疗科目或者是不具备相应资质的; 2.2 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的; 2.3 邀请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医疗救治条件的; 2.4 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3、会诊医师应当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亲自诊查患者,完成相应的会诊工作,并按照规定书写医疗文书。
4、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有关的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
5、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难以胜任会诊工作,应当及时、如实告知邀请医疗机构,并终止会诊。
6、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邀请医疗机构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条件不适宜收治该患者,或者难以保障会诊质量和安全的,应当建议将该患者转往其他具备收治条件的医疗机构诊治。
7、医师会诊结束后,应当在返回本单位2 个工作日内将外出会诊的有关情况报告所在科室负责人和医务管理部门。
8、会诊费用应按照邀请医疗机构所在地的规定执行,差旅费按照实际发生额结算。不得重复收费,不得违反规定接受邀请医疗机构报酬,不得收受或者索要患者及其家属的钱物,不得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医院院务公开制度
1、医院院务,除涉及国家秘密、公共安全,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以外,原则上应予公开,并做到政策依据公开、程序规则公开、工作过程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2、向社会公开医院资质信息、医疗服务价格和收费信息、医疗服务规定与流程、行业作风建设等情况,严禁发布虚假信息。
3、设立领导接待日、院长信箱,并可根据公开事项的内涵不同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公开。
4、向医院职工公开医院发展建设规划,工作计划与工作总结,完成计划情况、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及大额度资金使用、医院运营管理情况、人事管理情况、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情况。
5、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员工大会,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行使民主权利,积极参与院务公开。
急诊科工作制度
1、加强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管理,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急诊科(室)能力,做到专业设臵、人员配备合理,医务人员相对固定,值班医师胜任急诊抢救工作。
2、急诊科(室)实行24 小时开放随时应诊,节假日照常接诊。并能为急诊患者提供药房、检验、医学影像等及时连贯的服务。
3、急诊科(室)应配有经急诊专业培训的医师、护士,固定人员不少于60%,各临床科室应选派有临床工作3 年以上的医师参加急诊工作,轮换时间不少6 个月。实习期医师与护士不得单独值急诊班。
4、医疗、护理管理部门应加强急诊工作的监管,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开展协调工作。
5、急诊科(室)、入院、手术“绿色通道”畅通,急诊会诊迅速到位。对急诊病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严肃、敏捷地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疑难、危重病员应即请上级医师诊视或急会诊。
6、对危重不宜搬动的病员,应在急诊室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病房。对立即须行手术的病员应及时送手术室施行手术。急诊医师应向病房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
7、急诊室各类抢救药品及器材要准备完善,保证随时可用。由专人管理,放臵固定位臵,便于使用,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
8、急诊室医务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做好交接班,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要建立各种危重病员抢救技术操作程序。
9、急诊病人不受地域与医院等级的限制,对需要转院的急诊病人须事先与转去医院联系,取得同意后,方可转院。
抢救室工作制度
1、抢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设臵,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设有危重症抢救流程图。
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臵,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3、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4、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
5、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时重新灭菌。
6、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操作。
8、每次抢救病员完毕后,要做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
急诊观察室制度
1、不符合住院条件,但根据病情尚须观察的急诊病员,可留急诊观察室进行观察。
2、急诊值班医师和护士要严密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凡收入观察室的病员,必须开好医嘱,按格式规定及时书写病历,随时记录病情及处理经过。
3、值班医护人员对急诊观察病员病情的临时变化,要随叫随到床边看视,以免贻误病情。
4、急诊值班医护人员对观察病员,要按时详细认真地进行交接班工作,必要情况书面记录。
门诊工作制度
1、业务副院长分工负责领导门诊工作。各科主任、副主任应加强对本科门诊的业务技术领导。各科(特别是内、外、妇产、小儿等科)应确定一位主治医师或高年住院医师协助科主任领导本科的门诊工作。
2、各科室参加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管理部门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人员调换时,应与医疗护理管理部门共同商量,上岗前进行门诊病历书写规范的培训。
3、门诊的医护人员应是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执业医师、注册护士担任,实行医师兼管门诊和病房的医院和科室,必须安排好人力,实习人员及未授权的进修人员应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工作,不得独立执业。
4、对疑难重病员不能确诊,病员两次复诊仍不能确诊者,应及时请上级医师诊视。科主任应定期出门诊,解决疑难病例。对某些慢性病员和专科病员,应根据医院具体情况设立专科门诊。
5、对高热病员、重病员、60 岁以上老人及来自远地的病员,应优先安排门诊。
6、对病员要进行认真检查,简明扼要准确地记载病历。
7、门诊检验、放射等各种检查结果,必须做到准确及时。门诊手术应根据条件规定一定范围。医师要加强对换药室的检查指导,必要时,要亲自操作。
8、门诊各科与住院处及病房应加强联系,以便根据病床使用及病员情况,有计划地收容病员住院治疗。
9、加强检诊与分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疫情报告工作。
10、门诊标示清晰明白,设有导诊服务工作人员,要做到关心体贴病员,态度和蔼,有礼貌,耐心地解答问题。尽量简化手续,有计划地安排病员就诊。
11、门诊应经常保持清洁整齐,改善候诊环境,加强候诊教育,宣传卫生防病、计划生育和优生学知识,有饮水设施及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公示栏
12、门诊医师要采用疗效可靠,经济适宜的诊疗方法,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尽可能减轻病员的负担。
处 方 制 度
1、执业医师、助理医师处方权的取得,须由各科主任提出,经医疗管理部门审核,院长批准,登记备案,并将本人之签字或印模留样于药剂科。
2、药剂科不得擅自修改处方,如处方有错误应通知医师更改后配发。凡处方不合规定者药剂科有权拒绝调配。
3、有关毒、麻、限剧药处方及处方权,遵照“毒、限剧药管理制度”的规定及国家有关管理麻醉药品的规定办理。
4、医师应根据病情诊断开具处方,一般处方以三日量为限,对于某些慢性病或特殊情况可酌情适当延长。处方当日有效,超过期限须经医师更改日期,重新签字方可调配。医师不得为本人及其家属开处方。
5、处方使用标准格式处方,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项:医院全称,门诊或住院号,年、月、日,科别,病员姓名,性别,年龄,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及数量,用药方法,医师签字,配方人签字,检查发药人签字,药价,病情诊断。
6、处方一般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字迹要清楚,不得涂改。如有涂改医师必须在涂改处签字。一般用拉丁文或中文书写。急诊处方应在左上角盖“急”字图章。
7、药品及制剂名称采用通用名,使用剂量,应以中国药典及卫生部(省、市、区卫生厅局)颁发的药品标准为准。如医疗需要,必须超过剂量时,医师在剂量旁重新签字方可调配。
8、处方上药品数量一律用阿拉伯字码书写。药品用量单位以克(g)毫克(mg)毫升(ml)国际单位(in)计算;片剂、丸剂、胶囊剂以片、丸、粒为单位,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并注明含量。
9、一般处方保存一年,到期登记后由院长或副院长批准销毁。
10、药剂师应定期对处方进行用药分析,并将意见及时向全体医师通报;有责任监督医师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并给予用药指导。
11、本制度所指的处方含意,包括在门诊、急诊、住院的医师所开具的各类处方及下达医嘱中的药物治疗医嘱。
病历书写制度
1、医师应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书写病历,应用钢笔书写,力求通顺、完整、简练、准确,字迹清楚、整洁,不得删改、倒填、剪贴。医师应签全名。
2、病历一律用中文书写,无正式译名的病名及药名等可以例外。诊断、手术应按照疾病和手术分类名称填写。
3、门诊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
3.1 要简明扼要。病员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或住所、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各种阳性体征和必要的阴性体征,诊断或印象诊断及治疗、处理意见等均需记载于病历上,由医师书写签字。
3.2 间隔时间过久或与前次不同病种的复诊病员。一般都应与初诊病员同样写上检查所见和诊断,并应写明“初诊”字样。
3.3 每次诊察,均应填写日期,急诊病历应加填具体时间到分钟。3.4 请求他科会诊,应将请求会诊目的及本科初步意见在病历上填写清楚。
3.5 被邀请的会诊医师应在请求会诊的病历上填写检查所见、诊断和处理意见并签字。
3.6 门诊病员需要住院检查和治疗时,由医师签写住院证,并在病历上写明住院的原因和初步印象诊断。
3.7 门诊医师对转诊病员应负责填写转诊病历摘要。4.住院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
4.1 新入院病员必须填写一份完整病历,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或住所、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个人生活史、女病人月经史、生育史、体格检查、化验检查、特殊检查、小结、初步诊断、治疗处理意见……等,由医师书写签字。
4.2 书写时力求详尽、整齐、准确,要求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急诊应即刻检查填写。
4.3 住院病历由实习医师负责填写,经住院医师审查签字,并做必要的补充修改,住院医师另写住院记录(入院志)。如无实习医师时则由住院医师填写住院病历或住院记录(入院志),主治医师审查修正并签字。
4.4 再次入院者应写再次入院病历。
4.5 病员入院后,必须于24小时内进行拟诊分析,提出诊疗措施,并记于病程记录内。
4.6 病程记录(病程日志)包括病情变化、检查所见、鉴别诊断、上级医师对病情的分析及诊疗意见、治疗过程和效果等。凡施行特殊处理时要记明施行方法和时间。病程记录一般应每天记录一次,重危病员和骤然恶化病员应随时记录。病程记录由经治医师负责记载,主治医师应有计划地进行检查,提出同意或修改意见并签字。
4.7 科内或全院性会诊及疑难病症的讨论,应做详细记录。请他科医师会诊由会诊医师填写记录并签字。
4.8 手术病员的术前准备、术前讨论、手术记录、麻醉记录、术后总结,均应详细地填入病程记录内或另附手术记录单。
4.9 凡移交病员均需由交班医师作出交班小结填入病程记录内。阶段小结由经治医师负责填入病程记录内。
4.10 凡决定转诊、转科或转院的病员,经治医师必须书写较为详细的转诊、转科、或转院记录,主治医师审查签字。转院记录最后由科主任审查签字。
4.11 各种检查回报单应按顺序粘贴,各种病情介绍单或诊断证明书亦应附于病历上。
4.12 出院总结和死亡记录应在当日完成。出院总结内容包括病历摘要及各项检查要点、住院期间的病情转变及治疗过程、效果、出院时情况、出院后处理方针和随诊计划(有条件的医院应建立随诊制度)由经治医师书写,主治医师审查签字。
4.13 死亡记录除病历摘要、治疗经过外,应记载抢救措施、死亡时间、死亡原因由经治医师书写,主治医师审查签字。凡做病理解剖的病员应有详细的病理解剖记录及病理诊断。死亡病历讨论也应做详细记录。
5.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应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内容。
查 房 制 度
1、科主任、主任(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科主任、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1—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一次,查房一般在上午进行。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每日至少查房二次。
3、对危重病员,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科主任、主任(副主任)医师检查病员。
4、查房前医护人员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用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要自上而下逐级严格要求,认真负责。经治的住院医师要简要报告病历、当前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主任或主治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做出肯定性的指示。
5、查房的内容:
5.1 科主任、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审查对新入院、重危病员的诊断、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
5.2 主治医生查房,要求对所管病人分组进行系统查房,尤其对新入院、重危、诊断未明、治疗效果不好的病员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医师和护士的反映,倾听病员的陈述,检查病历
并纠正其中错误的记录,了解病员病情变化并征求对饮食、生活的意见,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决定出、转院问题。
5.3 住院医师查房,要求先重点巡视重危、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病员,同时巡视一般病员,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并开写次晨特殊检查的医嘱,检查病员饮食情况,主动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
医 嘱 制 度
1、下达与执行医嘱的人员,必须是本院具备注册执业(助理)医师与注册护士资格的人员,其它人员不得下达与执行医嘱。
2、医嘱一般在上班后二小时内开出,要求层次分明,内容清楚;不得涂改,如须更改或撤销时,应用红笔填“取消”字样并签名;医嘱要按时执行,开写、执行和取消医嘱必须签名并注明时间。
3、医师写出医嘱后,要复查一遍。护士对可疑医嘱,必须查清后方可执行,必要时护士有权向上级医师及护士长报告。除抢救或手术中外不得下达口头医嘱,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需复诵一遍,经医师查对药物后执行,医师要及时补记医嘱。严禁不看病人就开医嘱的现象。
4、护士每班要查对医嘱,夜班查对当日医嘱,每周由护士长组织总查对一次。转抄、整理医嘱后,需经另一人认真查对后,方可执行。
5、手术后和分娩后要停止术前和产前医嘱,重开医嘱,并分别转抄于医嘱记录单和各项执行单上。
6、凡需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要交代清楚,并在护士值班记录上注明。
7、无医师医嘱时,护士一般不得给病员进行对症处理。但遇抢救危重病人的紧急情况下,医师不在现场,护士可以针对病情临时给予必要处理,但应做好记录并及时向经治医师报告。
8、通过医院信息系统下达医嘱的医院,要有严格授权体制与具体执行时间记录。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感染管理是院长重要的职责,是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2、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配备专(兼)职人员,并认真履行职责,建立与完善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程序与措施。
3、制定和实施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确定临床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的重点管理项目,并作为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核查。
4、将对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技术操作定期考核与医院感染管理指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定期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的范围,并定期向医务人员与管理部门通报。
5、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的在职教育制度,定期对医院职工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与教育。
6、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产房、内窥镜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工作。
7、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制定和完善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开展临床用药监控,实施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及时予以干预。
8、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有效管理,并有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查 对 制 度
1.临床科室
1.1 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1.2 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臵前查;服药、注射处臵后查。对床号、姓名和服用药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1.3 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1.4 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1.5 输血前,需经两人查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时须注意观察,保证安全。
2.手术室
2.1 接病员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术前用药以及所带的病历资料。
2.2 实施麻醉前,麻醉师必须查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在麻醉前要与病人主动交流作为最后核对途经。
2.3 手术切皮前,实行“暂定”,由手术者再次核对姓名、诊
断、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后方可开展手术
2.4 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
2.5 除手术过程中神志清醒的患者外,应使用“腕带”作为核对患者信息依据
3.药房
3.1 配方时,查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配伍禁忌,医师签名是否正确。
3.2 发药时,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超过有效期;查对姓名、年龄,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项。
4.输血科
4.1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两人工作时要“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要重做一次。逐步推广使用条形码进行核对。
4.2 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病房、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合试验结果、血瓶号、采血日期、血液质量。
5.检验科
5.1 采取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5.2 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联号、标本数量和质量。
5.3 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以
及标本的质量。
5.4 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5.5 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6.病理科
6.1 收集标本时,查对单位、姓名、性别、联号、标本、固定液。
6.2 制片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切片数量和质量。6.3 诊断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临床诊断、病理诊断。6.4 发报告时,查对单位。7.医学影像科
7.1 检查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年龄、片号、部位、目的。
7.2 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
7.3 使用造影剂时应查对病人对造影剂过敏 7.4 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8.理疗科及针灸室
8.1 各种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
8.2 低频治疗时,查对极性、电流量、次数。8.3 高频治疗时,检查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物。
8.4 针刺治疗前,检查针的数量和质量,取针时,检查针数和有无断针。
9.供应室
9.1 准备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度。9.2 发器械包时,查对名称、消毒日期。
9.3 收器械包时,查对数量、质量、清洁处理情况。9.4 高压消毒灭菌后的物件要查验化学指示卡是否达标 10.特殊检查室(心电图、脑电图、超声波、基础代谢等)10.1 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查目的。10.2 诊断时,查对姓名、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10.3 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11.其他科室
应根据上述要求精神,制定本科室工作的查对制度。
病例讨论制度
1.临床病例讨论
1.1 医院应选择适当的在院病例举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临床病例讨论会。
1.2 临床病例讨论会,可以一科举行,也可以几科联合举行。有条件的医院与病理科联合举行时,称“临床病理讨论会”。
1.3 每次医院临床病例讨论会时,必须事先做好准备,负责主治的科应将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尽可能作出书面摘要,事先发给参加讨论的人员,预作发言准备。
1.4 开会时由主治科的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负责介绍及解答有关病情、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分析意见(病历由住院医师报告)。会议结束时由主持人作总结。
1.5 临床病例讨论会应有记录,可以全部或摘要归入病历内。2.疑难病例讨论会:
2.1 凡遇疑难病例,由科主任或主任(副主任)、主治医师主持,有关人员参加,2.2 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3.术前病例讨论会:
3.1 对重大、疑难及新开展的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讨论。3.2 由科主任或主任(副主任)、主治医师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长、护士及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请医疗管理
部门人员参加。
3.3 订出手术方案、术后观察事项、护理要求等。3.4 讨论情况记入病历。一般手术,也要进行相应讨论。4.死亡病例讨论会:
4.1 凡死亡病例,一般应在患者死后一周内召开,特殊病例应及时讨论。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做出后一周进行。
4.2 由科主任主持,医护和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请医疗管理部门人员参加。
4.3 讨论目的是分析死亡原因,吸取诊疗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4.4 要有完整的讨论记录,由科主任、上级医师签字确认后纳入病历。
手术室管理工作制度
1.手术室护士长是本科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者,由具备资质的注册护士承担患者的手术配合,对各级手术护士执业范围有明确的授权制度与再评价授权。
2.工作人员管理:
2.1 凡在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严格执行手术室各级各类人员职责、无菌操作、消毒常规、急救抢救制度、查对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处理原则、特种感染处理原则、防止差错事故制度、安全制度、药品、物品器械管理制度、值班制度等。
2.2 进手术室时必须穿戴手术室的拖鞋、隔离衣、一次性口罩、帽子。有皮肤感染灶或呼吸道感染者,不得进入手术室,特殊情况呼吸道感染者需戴双层口罩。手术室工作服不能在手术室以外的区域穿着。
2.3 进入手术室人员未取得院级管理部门的特许,任何个人、科室及媒体不得携带各种摄影器材进行手术拍照、录像。任何人员不能将移动通讯工具带入手术间内使用。
2.4 除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手术室。见习学生和参观者,需由老师带领或经医务处或护理部批准,并通知手术室护士长和有关科室的科主任。见习或参观者,须在指定的手术间内参观,并接受手术室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指导,41
第三篇:各项安全制度及职责
各项安全制度及职责
1、安全管理架构图
2、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应急预案演练照片存档
4、事故管理制度
5、安全建档制度
6、安全培训制度
7、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8、安全管理制度
9、安全检查制度
10、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职责
11、注册安全主任的安全职责
12、生产部经理的安全职责
13、车间主任的安全职责
14、后勤部的安全职责
15、保卫消防部门的安全职责
16、机动设备部门的安全职责
17、生产技术部门的安全职责
18、班组长的安全职责
19、车间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职责
20、安全员的安全职责
21、车间安全员的职责
22、工人的安全职责
23、厂区作业安全规程
24、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第四篇:社区各项制度、职责
社区党组织的职责任务
一、社区党组织工作职责
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中央、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组织动员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社区各项任务。
2、讨论决定本社区建设、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3、领导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法充分行使职权,完善公开办事制度,推进社区居民自治;领导社区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照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
4、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5、组织党员和群众参加社区建设。
6、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党员工作。
二、社区党组织主要任务
1、保证监督社区建设和民主自治的发展方向。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把握社区建设和发展的目标方向;对社区建设和民主自治全局工作及重要事务进行决策把关,支持和保证社区居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参加社区建设的各项活动,完成社区的各项任务。
2、主导引领社区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用先进文化、共同理想目标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主导引领社区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宣传、弘扬先进的文化理念、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抵制和反对不良文化道德之风;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3、统筹协调和谐社区建设。建立畅通民意诉求的信访受理和民意反馈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有序的形式表达诉求,解决问题;及时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和现实困难,做好疏导、引导、化解工作;整合社区资源,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积极推进区域共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区。
4、服务社区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支持和指导居委会拓展社区服务内容,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满足社区群众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多样化需求;依法保证社区群众的知情权、建议权、评议权、选举权等各项民主权利,做到社区重大事项群众能够了解、重大问题群众参与讨论、重大决策征求群众意见、社区工作接受群众监督。
5、领导管理社区各种组织和社区工作者队伍。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强对社区中介、群众活动团队等民间组织的管理;抓好社区居委会、工作站班子建设和社区工作者的教育、培训、评议、考核工作。
6、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健全和坚持党内组织生活,加强对社区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建立党组织成员分工责任制、党员联系户、党员责任区、结对帮困、设岗定责、党员志愿服务队,发挥党组织一班人和社区党员在社区建设各项工作中的带头表率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责
一、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社区居民依法履行应尽的义务,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建设和谐社区。
二、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健全完善民主监督机制、社情民意表达机制、社区居民参与机制、民主决策机制、共驻共建机制。制定民主管理、居民会议提案、社情民意表达、居民会议、资源共享等制度。制定和修改社区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三、发挥社区自治组织作用,定期向居民会议报告工作、执行居民会议的决议并向居民会议负责。
四、研究商议本社区发展规划和本工作计划。协助政府做好社区公共服务工作,整合社区资源,开展共驻共建,发展社区公益事业,扶持和组织社区服务。
五、讨论决定涉及本社区居民利益的相关事项,包括居民反映突出的问题,涉及多数居民利益的公益性问题以及其他重大问题。畅通民主诉求渠道,及时向政府反映社情民意。
六、指导业主委员会工作,监督物业管理企业依法履行职责。
七、建立健全社区工作站(社区服务站)制度,明确社区工作站(社区服务站)成员岗位职责,负责对社区工作站(社区服务站)成员的考核、评议和聘用。
八、负责社区居委会内设委员会工作,领导社区工作站完成本社区公共事务、公益事业及政府交办的相关工作任务。
九、组织社区居民对政府相关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在社区的工作进行监督、评议。
社区工作站工作职责
社区工作站接受社区居委会的领导,接受街道办事处的业务指导。社区工作站接受社区居委会和居民群众的监督、考评。其工作职责是:
一、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确定的居委会任务中的具体事务,落实社区居委会提出的工作计划,执行居委会会议决定。每季度向社区居委会汇报工作,听取意见和建议。
二、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相关的社区公共卫生、社区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民事调解、人口与计划生育、优抚救济、环境保护、老年服务、社区民间组织等项工作。
三、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协助政府提供社区公共服务、组织社区居民开展自助和互助服务、为发展社区服务提供便利条件、培育社区服务类民间组织、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内为居民开展“便民、公开、依法、高效”的一站式服务,负责受理、承办、代办、转办社区居民事务。
四、落实“分片包户”制度,及时收集和听取社区单位和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来电、来信、来访。做到事事有记录,承办有专人,答复有时限,诉求有反馈。
五、负责社区基础数据的管理工作,规范社区基础信息的采集,保证社区各项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积极推进和落实社区楼门院长报告制度和专兼职信息员制度。
六、对社区协管人员实行统筹调配,统一管理。
社区党组织工作原则和议事规则
一、工作原则
1、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谐社区建设。
2、坚持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导向、决策把关、整合资源、组织协调等功能作用。
3、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关心群众生活,倾听群众呼声,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服务,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4、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二、会议制度
根据社区工作需要,由社区党组织主持召开的会议有:社区党委(总支、支部)会、党委(总支、支部)民主生活会、党委(总支、支部)扩大会、社区工作联席会议、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分会会议。
1、社区党委(总支、支部)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由书记主持,党委(总支、支部)全体委员参加。
2、社区党委(总支、支部)民主生活会一般每半年召开一次,由书记主持,党委(总支、支部)全体委员参加。
3、党委(总支、支部)扩大会,根据工作需要临时决定召开,由书记或副书记主持,党委(总支、支部)委员、基层党支部书记或党小组长参加。
4、社区工作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由书记或副书记主持,全体党组织成员、居委会成员参加。根据会议内容,吸收社区工作站站长、社区居民代表、驻区单位代表和社区其它组织、团体负责人列席。
5、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分会每半年召开一次,由分会主任(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主持,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分会成员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参加。
三、会议议事范围
1、党委(总支、支部)会议事范围:传达学习上级党组织文件和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近期党建工作;研究党组织班子建设、换届选举、党员教育管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等工作事项;通过党委(总支、支部)工作总结和工作报告;研究社区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党委(总支、支部)民主生活会的主要任务:发扬党内民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查找问题与不足,制定整改措施,统一思想、增强团结、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3、党委(总支、支部)扩大会的主要任务:传达学习上级党组织文件和会议精神,通报党建工作情况,研究部署近期中心工作和重要临时性工作。
4、社区工作联席会议议事范围:通报党组织和居委会工作情况,听取工作站工作汇报,研究社区发展规划和居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社区工作中的重要事项、工作站人员招聘等问题。
5、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分会议事内容:协调整合社区各项资源,研究协商社区与辖区单位开展共驻共建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措施,动员组织社区党员参加社区建设的各项活动。
四、议事规则
凡属党的委员会职责范围内决定的问题,必须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任何个人或少数人无权决定重大问题。党委(总支、支部)委员在集体讨论决定问题时,应畅所欲言,充分发表个人的意见。经党的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的事项,党委(总支、支部)委员必须坚决执行,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保留个人意见,也可向上级党组织报告,但在党委没有重新作出决定前,不得有任何与党组织作出的决定相违反的言行。
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分会工作制度
为发挥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分会的作用,整合社区单位党组织的资源力量,共同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制定本制度。
一、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分会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的指导下,按照分会章程开展工作。
二、每半年召开一次分会工作例会,遇有特殊情况可临时召开。分会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分会主任主持或委托副主任主持。会前要发会议通知和会议议题,会后要写出会议纪要。会议的主要内容:
1、研究协商本社区开展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实施措施;
2、协调动员驻区单位与社区共同开展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3、协调动员社区党员参加社区建设各项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4、协调整合辖区各项资源,实现社区单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进共驻共建、和谐发展;
5、研究分析社情民意和党员思想动态,提出一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和重点;
6、通报社区建设共享工作的情况,交流各单位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做法经验。
三、实行社区党建工作责任制。分会主任对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分会工作负全面责任,每个成员对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分会议定的事项组织实施,并为搞好分会工作献计献策,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分会成员要自觉遵守分会的各项制度,带头参加分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努力完成分会安排的各项任务。
五、根据社区的实际和党建工作的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活动,可召开工作例会、经验交流会、研讨会,也可以组织有关社区建设、社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的参观学习和考察活动。
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工作站成员学习制度
为适应社区工作需要,不断提高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工作站成员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工作水平,制定本制度。
一、参加学习人员
社区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委员,社区居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社区工作站站长、副站长及成员。
二、时间安排
每月组织一次集中学习,具体时间由各社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自学时间由个人安排。
三、学习内容
1、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中央和市、区、街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
3、社区党建、社区建设和民主自治等方面的理论文章、经验材料;
4、相关的法律、法规;
5、基层党务工作和社区居委会工作等业务知识。
四、学习的组织
1、本学习制度由社区党组织牵头落实,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内容,组织开展学习。
2、建立学习考勤制度,由社区党组织书记负责,工作站站长协助做好考勤工作。
3、建立学习笔记制度,参加学习的人员要做好学习笔记。
4、建立学习档案制度,学习资料要存档。
五、学习的形式
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学习。集中学习,可以采取领学、串讲、辅导、交流研讨、展示学习成果等形式进行。个人自学,应按照党组织安排的自学学习内容和重点,制定和落实个人自学计划。
六、检查与考核
社区党组织每半年对个人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讲评,对专题学习内容按时间要求单项检查,并把学习情况列入社区工作者考核内容;街道工委组织部会同社区办,采取抽查和年底检查的形式对社区学习情况进行督查。
社区工作联席会制度
为协调社区各种组织研究社区建设中的有关事项,根据我区现行的社区管理体制,制定本制度。
一、社区工作联席会是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协调社区居委会、驻区单位、社区中介组织、社会团体等各种组织研究社区建设有关事项的工作例会,是体现社区工作坚持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重要组织形式。
二、社区工作联席会的成员: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成员。根据会议内容,吸收社区工作站站长、社区居民代表、驻区单位代表和社区其它组织、团体负责人列席。社区工作联席会由社区党组织书记负责牵头、协调和召集。
三、社区工作联席会时间: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遇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
四、社区工作联席会例会内容:
1、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分析本辖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执行上级工作部署等方面的情况。
2、通报党组织和居委会工作情况,听取工作站工作情况汇报。
3、研究推进社区工作的具体计划和措施。
4、研究解决居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措施。
5、对社区工作者在社区重大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议。
五、社区工作联席会的议题由社区党组织书记牵头,协商居委会确定。
六、联席会要发扬民主,与会者畅所欲言,对研究讨论的问题积极发表意见和建议。
社区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
第一条 为保障社区居民群众民主权利,推进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结合我区社区建设的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社区重大事项的决策应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由社区居民会议进行民主决策。
第三条 社区民主决策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原则。社区党组织在社区民主自治各项工作中具有领导核心地位,社区重大事项民主决策要在社区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进行。
(二)坚持依法办事原则。民主决策必须在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范围内,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
(三)坚持发扬民主原则。民主决策要在广泛征求居民群众意见建议基础上,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讨论决定。
(四)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民主决策的事项要符合本社区发展的需要,切实体现广大居民群众的意愿。
第四条 社区重大事项的主要内容:
(一)制定和修订社区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
(二)讨论通过社区建设各项事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
(三)讨论通过社区居委会工作计划和总结。
(四)讨论通过市、区、街的重点工作部署的落实方案和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五)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组织领导及不称职成员的罢免。
(六)居民群众反映的有关社区建设和居民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
(七)涉及大多数居民利益的公益性事项。
(八)社区较大额度资金的使用,社区居委会、工作站资金收支项目的审核。
(九)社区居委会提交的需要决策的重大事项,以及贯彻落实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决议的意见和措施。
(十)其它需要决策的重大事项。
第五条 社区重大事项的决策形式:
社区重大事项由社区居民会议进行民主决策。根据工作需要,可采取全体 18周岁以上的居民会议、户代表会议、居民小组代表会议三种形式。出席人员超过应到会人员半数以上,居民会议方可召开。会议的决定,超过应到会人员的半数通过,才能形成。
第六条 社区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的程序:
(一)确定议题。根据第四条内容,社区居委会应广泛征求居民意见,搜集议题,经社区工作联席会研究确定。凡经五分之一以上社区居民或五分之一以上户代表或者三分之一以上居民小组提议,必须作为议题。
(二)提出方案。议题确定后,社区工作联席会议要对议题进行事先讨论,形成初步解决方案,确定社区居民会议形式。
(三)征求意见。形成初步意见后,采取多种方式,在党员和居民群众中广泛征求意见。
(四)方案审核。对涉及到需要街道有关部门研究的议题,要上报街道办事处审核。
(五)会议决策。由社区居委会主持召开社区居民会议,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形成会议决定。
(六)组织实施。社区居民会议所作决定,应在社区进行公示,并在社区居委会的组织下由工作站具体实施。
(七)民主监督。社区党组织要采取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听取居民群众的意见和评价,加强对重大事项落实工作的日常监督。在召开下一次社区居民会议时,由社区党组织组织居民对上次会议决定的执行落实情况进行民主测评和民主监督,并将测评结果向居民通报。
(八)资料存档。社区居委会应及时做好决策事项有关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社区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的会议记录、街道的审核意见、征求意见情况都应长期保存备查。
第七条 在执行过程中,如确需更改决定内容的,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应召开社区工作联席会议进行研究,由社区居民会议重新进行讨论决策,并向社区公开、说明理由。
第八条 各街道工委、办事处要加强对社区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工作的指导、监督,确保民主决策依法有序开展。
第九条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各级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应予以批评教育并及时纠正其错误行为。第十条 各街道办事处可按照本制度,结合实际工作研究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关于建立社情民意表达制度的指导意见 为及时掌握社区群众的思想动态、现实困难和情绪矛盾,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有序的形式表达诉求,解决问题,积极做好群众的思想情绪疏导和各种利益矛盾的协调化解工作,提出建立社情民意表达制度的指导意见。
一、社情民意表达的渠道方式
(一)社区党员、居民代表联系居民。按照社区所辖居民住户的
范围,社区党员和居民代表采取包片、包户的联系方式,加强同居民
群众的经常性联系,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征询居民的需求和建议,并
将征询的意见反馈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
(二)社区居委会联系居民代表。建立社区居委会与居民代表、地区单位代表经常性的联系制度,广泛听取居民代表和地区单位代表 的意见。
(三)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征询居民意见。社区党组织、居委会
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居民意见征询会议,平时通过社区事务听证会、社
区居民代表建议提案、党务、居务工作公开、社区事务通报,设立党 员社情民意反馈岗、发放问卷调查和征求意见卡、走访座谈等多种形
式,广泛听取和收集社区各方面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二、对社情民意的办理程序
(一)研究确定居民意见议题。社区居委会对收集到的居民意见
进行整理分类,汇总分析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对居民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涉及大多数居民利益的公共服务等公益性事项,涉及居民
切身利益的其他重大事项的意见,要给予高度重视,并最终确定研究
议题,形成初步意见。
(二)讨论研究解决办法。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由社区工作
联席会对社区居委会确定的议题和形成的初步意见进行研究讨论。对
于社区内能自行解决的问题提出具体解决办法,由社区居委会组织社
区工作站、社区居民完成;需要街道和政府有关部门解决的问题要及
时反馈给街道办事处相关部门。
(三)反馈与公示。对于居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由社区居委会
在一定的期限内统一给予居民答复,并在社区内通过宣传栏、公告栏
和各种会议等形式对议题的办理情况进行公示。16
关于建立社区公共事务听证制度的指导意见
为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建设,提高社区事务民主决策和管理的透明
度,扩大社区居民对政府和社区工作的参与和监督力度,提出建立社
区公共事务听证制度的指导意见。
一、社区公共事务听证的原则
(一)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听证的整个过程要接受群
众监督,听证的内容和决定,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符
合社区居民整体利益。
(二)坚持民主决策的原则。对涉及到全体社区居民重大利益和
相关事项问题,于决策前召开社区居民代表参加的民主听证会;涉及
到部分居民重大利益和相关事项问题,于决策前召开部分居民小组和
居民代表参加的民主听证会。听证会要充分发扬民主,在广泛听取参
会人员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对会议议题进行表决,表决结果要作为听
证会主办方进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社区公共事务听证的议事内容
(一)政府办理的有关社区规划调整、项目建设、设施变更、环
境布局调整等涉及到社区居民整体利益的重大事项和社区的难点、热
点问题。
(二)社区居民代表提出的问题,经社区工作联席会研究认为需
要通过社区公共事务听证会进行解决的事项。
(三)其他需要听证的内容。
三、社区公共事务听证会的组织
(一)社区公共事务听证会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由社区居委
会召集并主持,参加人员包括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居民代表和有关
人员。可邀请街道办事处、有关政府部门及派出机构代表、驻区单位 代表列席。根据听证会的内容,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参加,其他社区
居民可旁听。
(二)原则上一次听证会只确定一个主题。
四、社区公共事务听证的程序
(一)召开社区公共事务听证会之前,由社区居委会针对政府或
居民代表会议提出的社区居民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掌握情况,了解民意,经居委会研究后报社区工作联席会确定听证会
内容、时间、参加人员,研究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
(二)听证事项涉及到政府部门执法、资金投入、社会管理等内
容的,需征求政府有关部门意见后,再列入听证议题。
(三)召开听证会。听证会由居委会主任主持召开,会议要有专
人做好记录。
1、主持人报告听证议题,介绍听证议题的相关情况和涉及议题的
有关法规、规定,通报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
2、参加听证会的人员进行充分讨论,发表意见和建议。
3、参加听证会的人员进行表决。
(四)听证会后,居委会将表决结果及讨论的意见建议报社区党
组织。由社区党组织召开社区工作联席会形成决策意见,对属于社区
能够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并将听证结果、决策情况进行公示,告
知居民群众;对涉及政府相关部门或街道办事处的问题,由社区居委
会将听证结果、决策情况书面抄送政府相关部门及街道办事处,并监
督落实。18
关于建立社区居民代表议案制度的指导意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及北京市相关法
规和规定中赋予的居民会议和居民代表的任务、职责和权利,提出建
立社区居民代表议案制度的指导意见。
一、居民代表定义
居民代表是由居民小组民主选举产生的,应当代表本小组各个阶
层居民的意愿。居民代表参加居民会议,代表本小组居民为社区的建
设发展提出意见建议并表决,会后将居民会议的决议传给居民。
二、居民代表议案的提出
(一)居民代表的议案应在本社区居民会议上提出。其内容主要
涉及与本社区居民利益相关的重大事项及居民反映突出的问题。
(二)居民代表应当与本小组选民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居民群众 的意见和要求,经过调查研究提出议案。
(三)居民代表议案反映的情况要清楚、具体,要求要明确。议
案需按规定格式书写,一事一案。
(四)居民代表议案可以由居民小组选举产生的 2—3名居民代表
提出,也可以由若干居民小组联合提出。联合提出的议案,领衔人应
当采取适当方式,使参加联名代表了解议案内容,以表达其真实意愿。
居民代表对收到的居民群众来信不应以议案方式直接代转。
(五)涉及解决居民代表本人或者亲属个人问题的,涉及检举、控 告或者申诉的,案件正在审理尚未作出生效裁判的不应作为议案提出。
三、居民代表议案的办理
(一)社区居民会议期间收到的议案,由社区居委会负责整理、分类和综合分析,提出办理意见,并向社区党组织汇报,联席会议做
出决定。
(二)本社区能够解决的议案,由社区居委会责成社区工作站办
理。社区工作站接到居民代表议案后,应当明确责任人,确定完成时
限。在办理过程中,可采取走访、座谈、现场办公等多种形式,细致
了解居民代表意见和建议。议案办理完成后及时向居民代表通报办理
结果,并列表造册备查。
(三)本社区不能解决的议案,由社区居委会提交街道办事处协
调解决。
(四)办理居民代表议案时,应当注重办理质量,具有针对性,讲求实效。可区别不同情况,按以下方式办理:
1、一次性解决。即年内可以解决的问题,应尽快解决并明确答复
居民代表。
2、逐步解决。即采取解决问题措施取得改进但还需持续工作的问
题,应将采取的措施和改进情况答复居民代表。
3、正在解决。即已经进行前期准备工作,但一时难以落实解决的
问题,应向居民代表报告前期工作情况和后续工作安排。
4、做出解释。即受法律法规、政策限制不能解决或应按程序解决 的问题,受财力、物力、规划等条件限制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向
居民代表做出解释。
四、居民代表议案办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社区居委会对社区工作站办理居民代表议案的工作进行监督检
查,定期听取社区工作站工作汇报,并向社区居民会议汇报议案的办
理情况,同时,将居民代表议案及办理结果报街道办事处备案存档。关于建立社区事务协商制度的指导意见
开展社区建设工作,需要充分发挥社区居民、驻区单位和社区内
各类组织的作用,需要整合社区资源,建立社区事务协商组织,形成
社区共驻共建的机制,提出建立社区事务协商制度的指导意见。
一、社区事务协商会组成
社区事务协商会接受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其成员由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驻区部队等单位及社区居
民代表组成。社区事务协商会主任原则上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
二、社区事务协商会工作原则
(一)坚持共驻共建的原则。围绕社区共同利益,充分调动各成
员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共同管理、共促繁荣、共建文明、共保平安的和谐氛围。
(二)坚持资源整合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和整合社区
资源,完善社区功能,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的服务需求,增
强社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的实际需求
出发,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区文
明程度。
三、社区事务协商会工作职责
(一)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组织、宣传、发动社
区居民和驻区单位共同参与、完成的工作;
(二)研究社区规划和工作计划中涉及到驻区单位的相关内容;
(三)号召和组织社区居民与驻区单位开展“自助互助”活动,为
社区的弱势群体开展帮扶工作,形成长效机制;
(四)号召地区单位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志愿活动;
(五)组织协调驻区单位开展区域共建、社区服务、社会捐赠等 活动;
(六)做好为驻区单位的服务工作,协调解决驻区单位与社区居
民的纠纷。
四、社区事务协商会工作要求
(一)社区事务协商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遇有特殊情况
可由社区事务协商会主任提议召开临时会议。
(二)会议议题由社区居委会提出,社区事务协商会确定,会议
由社区事务协商会主任负责召集和主持,做好会议记录。
(三)社区协商会形成决定后,各成员单位应主动与其他驻区单
位建立沟通和联系,协调落实会议决定。
(四)社区事务协商会议召开前后,应广泛听取和征求社区居民、驻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五)对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先进驻区单位,社区应予以广泛宣
传,有条件的应给予表彰。22
关于建立社区民主监督小组的指导意见
社区民主监督小组是监督社区居委会和社区专职工作者开展工作
及履职情况的组织。为进一步提高社区民主自治能力,结合我区社区
建设工作实际,提出建立社区民主监督小组的指导意见。
一、社区民主监督小组人员组成
监督小组由热心公益事业、关心社区工作、有一定工作能力的社
区党组织成员、居委会成员和居民代表等 7-9 人组成。小组设组长 1
人,副组长 2人,组员 4-6人。
二、社区民主监督小组工作职责
社区民主监督小组代表社区居民对社区居委会居务公开进行监督
和提出建议;对社区专职工作者工作的情况进行监督和评议。
(一)居务公开
1、社区民主监督小组负责收集、核实居民对居务公开的内容提出
异议的书面或口头意见和建议。调查核实无误后,应督促社区居委会
给予及时解释和答复,并督促社区居委会重新调整居务公开的内容。
2、社区民主监督小组应定期对居务公开的时间和内容进行核实和
检查,审查居务公开的各项内容是否全面和真实,时间是否及时,形
式是否科学,程序是否规范。社区民主监督小组对居务公开不及时、不全面、弄虚作假、侵犯居民群众民主权利的社区居委会成员有权提
出批评和限期改正。
3、社区民主监督小组及时向社区居民会议报告监督情况。
(二)社区专职工作者
社区民主监督小组依据《社区专职工作者民主评议、考核、监督
办法》对社区专职工作者实施评议。23
关于建立“分片包户”制度的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发挥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服务群众、了解民意、协
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提高办事效率和社区居民参与
社区建设的积极性,组织、动员、带领社区居民共同建设和谐社区,促进基层民主自治建设稳步发展,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形成社区
自治组织自助互助网络系统,提出建立“分片包户”制度的指导意见。
一、建立“分片包户”制度的组织网络
由一名社区居委会成员与一名工作站成员,带领社区居民代表、居民小组长及各楼门(院)长,实行分片包户,“因需设片、因片定人、因人定责”,形成网络。
二、“分片包户”制度的工作内容
(一)居委会“分片包户”网络图,以明确分工和责任,建立“走访
台帐”,如实记录走访情况及涉及居民利益的相关问题;
(二)各包片人员密切联系本片居民家庭,定期走访居民,对居
民基本情况作到情况清、底子明、数字准,为服务居民提供信息;
(三)通过“分片包户”设立楼门院长报告制度;
(四)通过“分片包户”加强对外来人员居住房屋的管理,通过“以
房找人”对外来人员实施管理和服务;
(五)组织居民开展“自助、互助”工作,及时化解矛盾;
(六)对特殊群体建立走访日志。
三、“分片包户”制度的要求
1、“分片包户”做到“五个结合”,即与发挥居委会桥梁纽带作用相 结合;与激发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相结合;与增进友谊创建和
谐社区,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相结合;与保持稳定化解矛盾相结合;
与建立社情民意表达机制相结合;
2、社区居委会要定期研究“分片包户”工作的开展情况,定期研究
社情民意,特别是对居民普遍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并向街道办事处
反馈,要特别关注特殊群体的困难。25
关于建立楼门院长报告制度的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落实北京市关于建立居民居住地报告制度的工作要求,加强西城区社区基础数据的管理工作,加大信息采集力度,拓宽采集
渠道,规范建立社区基础信息的采集与维护体系,保证社区各项基础
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区委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及街道办事处科
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提高社区管理工作效率,减轻社区工作负担,现结合我区社区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建立楼门院长报告制度的
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按照《西城区“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设数字城区的工作要
求,紧紧围绕《北京市社区管理信息系统》新版软件确定的服务居民、服务政府、服务企业的功能定位,以保证数据准确有效为核心,以建
立规范有效的社区基础信息采集维护体系为重点,为转变社区管理工
作模式,提升基层服务水平,促进我区城市管理工作协调发展奠定基
础。
二、工作目标
按照北京市政府关于“建立居住地报告制度”折子工程的要求和北
京市社区服务中心关于“建立社区信息采集队伍”的要求,从建立采集、维护、更新社区基础数据的长效工作机制入手,指导社区居委会通过
采取以社区楼门院为基本采集单位,发动社区居民小组长、楼门院长、以及其他社区积极分子广泛参与,在社区中建立可以及时了解上报社
区人口居住情况动态变化的采集队伍,实现社区基础数据采集的及时
化,使之成为辅助社区居委会及时更新社区基础数据的主要信息渠道,和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以及支撑区级数据交换平台提供社区基础数
据的重要手段。26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实施楼门院长报告制度的长效机制
1、明确和落实工作职责。区社区服务中心作为《北京市社区管理
信息系统》新版软件推广使用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协助街道
办事处完成指导各社区居委会建立楼门院长报告制度的工作,协调相
关职能部门为各街道提供支持,协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报 告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街道办事处作为管理主体,负责
组织实施楼门院长报告制度的建立和检查验收工作,要统筹安排力量,指导督促到位,制定措施,安排专人负责落实,指导社区居委会完成
建立报告制度的工作;社区居委会作为报告制度的具体实施者,要安
排兼职信息员定期接待报告,认真仔细核查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并及
时维护更新变量信息,确保信息维护更新工作按时保质、准确有效。
2、建立楼门院长报告制度工作的采集体系。即以楼门院长为报告
单位,负责每天将本楼或本院内的人口变动信息及时上报居民小组长
或社区工作站;社区工作站对收到的初始信息进行登记,然后由社区
兼职信息员开展信息核查工作。
(二)保证采集社区基础信息工作的时效性
1、建立和完善信息采集报告网络。各街道办事处在指导社区建立
楼门院长报告制度中,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有保障。要通
过广泛发动社区内的积极分子参与协助楼门院长和居民小组长开展报
告工作,将具体工作落到实处,形成社区信息采集报告网络,实现对
社区基础信息的动态监测。
2、建立数据及时更新和定时上传制度。社区居委会作为社区基础
数据的直接采集者,在获取变更信息后要及时更改《北京市社区管理
信息系统》内的数据。变更信息原则上应在当天更改完毕,对于变更
批量信息或需核实的信息应在当月月底之前更改完毕。同时按照系统 的数据同步规定,于次月8-10日(遇国家法定节假日顺延)将更新后 的数据同步到北京市社区服务中心数据库。27
3、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街道办事处作为该项工作的管理主体,要将其纳入街道信息化整体建设之中,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做
到领导挂帅、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积极推进。并负责落实报告制度 的建立和正常运转,指导社区居委会严格按照信息采集维护工作的规
定,保证社区基础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社
区居民积极广泛参与。同时相关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保密安全规定,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不得擅自发布或在公共场所公开谈论本制度和
通过本制度采集得到的有关信息内容,保证居民个人的隐私不受侵犯,保护社区基础信息提供者的安全。及时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认真总结经验。
4、广泛发动,加强宣传。社区居委会作为社区基础信息采集工作 的实施者,工作责任重大。因此,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广泛调动社区
专职工作者和楼门院长的积极性,提倡责任意识,严格按照工作规范
和既定流程开展工作,确保数据采集渠道畅通有效。28
社区中介组织和群众活动团体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社区中介组织和群众活动团体的管理,发挥
其服务社区、服务群众的功能,维护其在社区中介活动和群众活动中 的合法权益,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社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社区中介组织是以社区为依托,根据社区居民的生活需
求,介于社会经济组织、市场与社区之间的一种民间服务组织。社区
群众活动团体是社区居民根据自己的文化生活需求和兴趣爱好,按照
自由结社的原则自愿组合的一种自我服务、自我娱乐的群众活动组织。
第三条 社区中介组织和群众活动团体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管理
和社区居委会的指导监督下,按照各自的章程,相对独立、自主地开
展活动。各项活动必须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得损害
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违背
社会道德风尚,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第四条 社区中介组织和群众活动团体要向居委会备案,接受居
委会的工作指导和监督,每季度向居委会作一次工作、活动情况汇报。
其中,凡涉及本中介组织或群众活动团体成员以外人员参加的活动、本社区人员到外社区参加的集体活动,以及章程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活
动等,活动前必须向居委会书面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组织。
第五条 社区党组织对社区中介组织和群众活动团体的组织成立
和活动内容要进行审查把关。在解决活动场所、培训活动骨干、拓展
队伍功能,整合社区资源等方面,给予支持,提供帮助和服务,加强
对日常工作和活动的检查指导,听取了解群众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对中介组织和群众活动团体中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出具体要
求,并及时掌握其参加活动发挥作用的情况。参加社区中介组织和群
众活动团体的党员,要保持与党组织的联系,报告参加活动、发挥作 用的情况。29
第六条 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对社区中介组织和群众活动团体的工
作活动情况每年进行一次民主评议。社区居民委员会要把社区中介组
织和群众活动团体人员情况、工作活动情况、民主评议情况登记备案,以供相关部门的检查指导和回答居民群众的咨询。30
关于加强社区居委会财务财产管理的指导意见
为推进社区民主自治,进一步加强社区居委会财务财产管理工作,规范财务财产管理人员的行为,严肃财务财产管理纪律,提出建立加
强社区居委会财务财产管理的指导意见。
一、社区居委会经费来源
(一)政府拨付的办公经费;
(二)政府拨付的社区公益事业专项补助资金;
(三)政府拨付的费随事转的社区专项工作经费;
(四)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网点收入返还;
(五)辖区单位和个人的赞助和募捐;
第五篇:村职责及各项制度
村职责及各项制度
一、带领村委会干部及居民拥护党的领导,响应党的号召,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令,把居民区建设成文明区。
二、主持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委会成员会议,讨论重大问题及制定年、季、月度工作计划和完成工作措施。
三、组织村委会成员和各工作委员会实施村委会议决议和村民公约。
四、对村委会工作进行总结检查并负责向村委会议报告工作情况。
五、安排并制定措施完成上级临时交办的任务。
六、组织协调村委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工作中的矛盾与磨擦,制定合理的工作程序和实施步骤。
七、全面负责村委会的日常工作。
八、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总结村民自治活动经验。
九、召集村民组长听取和认真研究村民的意见、要求和建议并及时向政府反映。
村委会议任务
一、修改制定村民公约;
二、决定涉及本村村民利益的重大问题;
三、撤换或补选村民委员会成员;
四、决定本村的公益事业;
五、设立、撤消、合并村民小组;
六、评比表彰选进村民小组、居住民户、村民个人;
七、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村民小组职责
一、负责召集村民小组会议和组织全组村民开展各项活动。
二、组织本村民小组落实镇和村民委员会的各项任务和决议。
三、积极开展与村民有关的各项有益活动,为本组村民排忧解难。
四、积极向村民委员会或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村民的意见和要求。
村民小组长职责
一、主持村民小组会议,讨论村民委员会安排的工作。
二、带领导村民维护党的领导,响应党的号召,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做遵纪守法的公民。
三、组织本组村民开展自治活动。
四、组织村民实施村民会议决议和村民公约,完成村民委员会交办的任务。
五、协助村民委员会调解村民间的纠纷。
六、对村民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
七、听取并及时向村民委员会或镇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工作制度
一、对办事村民和来访者热情接待,材料、证件齐全的事务随来随办,对一时不能办理或需请示研究的要给予明确答复,做好解释工作,并限期办理。急事急办,特事特办。
二、实行首问责任制,对确属非职责范围内的事务要主动介绍到其他村委会或部门。
三、对上级部门交办的事项,要自觉抓紧办理,按时完成。做到遇有问题及时请示,办结后及时汇报。特殊情况无法办理或不能及时办结的必须提前汇报。
四、文件传阅及时,办理迅速,不得耽搁。
五、各类报表、报告、文件、调查、总结等都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和报送。
学习制度
一、实行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的学习制度。
二、集中学习每月第一、三个周五下午集中进行,对上级召开的重要会议和重要文件精神及时组织学习传达座谈。
三、学习内容上,集中学习以政治学习为主,主要学习邓小平理论、十五大精神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论述,业务学习以自学为主,联系自身的工作实际,学习有关业务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
四、根据上级安排参加有关政治和业务培训,鼓励工作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函授、自学考试、成人高校等再教育活动,提高自身素质。
考勤制度
一、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村工作纪律、作息制度,按时上下班,做到不迟到不早退。
二、上班时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无事串岗聊天,不得大声喧哗,不得妨碍他人工作,不得从事公务以外活动,中途因事离开办公室,应向办公室其他人员说明情况。
三、工作人员因病因事不能上班必须按照规定履行请假手续,一天以上病、事假由负责人审批,负责人请假按萌水镇有关规定执行。病事假三天以上(含三天)需办理书面请假手续,未经批准擅自不上班,按无故旷工处理。
四、因工作需要加班者,原则上补假,无法补假时和法定节假日加班,按《劳动法》规定执行。
五、文书负责日常考勤工作,每日填写考勤表,每月汇总。
值班制度
为方便辖区村民办理事务,在正常上班时间以外,安排工作人员值班。
一、双休日,每天安排两人值班,工作人员轮流安排;
二、法定节假日,每天安排两人值班,届时视情提前作出安排;
三、紧急、特殊时日(大汛大灾、重要活动等期间),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届时视情提前作出安排;
四、值班人员要做好值班记录,换班要办理交接班手续;
五、值班期间发生、发现的重大事务要及时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汇报,并作好记录;
财务制度
一、加强经费开支管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财务人员要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认真把关,有计划地使用办公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村委会各项经费支出要及时办理报销手续,报销时手续需完整,票据要注明经手人、验收人,领导签字,方可报销。
三、财务人员要记好现金日记帐,收入要及时入帐,支出要及时到镇
财政所报帐,并定期对帐。
四、必须遵纪守法,执行工商、税务等部门的规定,按财经制度办事。
五、办公用品的购买和使用要厉行节约,不在单位打私人电话,不在电话里聊天。
卫生制度
一、工作人员要做好机关自身的清洁卫生工作,保持整洁的办公环境,塑造良好的机关形象。
二、做到经常保洁和定期扫除相结合,搞好室内外清洁卫生,建立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一月彻底清扫检查的卫生制度。
三、每天做好办公室及过道走廊的清洁卫生工作,办公桌保持整洁,文件资料堆挂整齐,不乱丢纸屑、烟头,不随地吐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做好二级清扫网保洁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保持辖区卫生,抓好文明创建,争创文明村。
信访接待制度
一、对村民检举、揭发本村违法失职行为,控告侵害村民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对村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要求和其他信访事项以及上级机关交办信访事项,村工作人员都要认真听取,热情接待,并作好记录。
二、法律、行政法规对处理程序另有规定的信访事项村工作人员要引导信访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提出。
三、对本村依法应当或者有权做出处理决定的信访事项,应当直接办理;对依法应当由上级行政机关做出处理决定的信访事项,应当及时报送上级行政机关;对依法应当由其他行政机关做出处理决定的信访事项,应当及时转送,转交其他行政机关办理。
四、直接办理的信访事项应当在30日内办理完毕,并视情况将办理结果答复来信来访人;情况复杂的,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五、对各级行政机关交办的信访事项,应当自收到之日起90日内办结,并将办理结果报告交办机关,不能按期办结的,应当向交办机关说明情况。
六、接待人要做好信访接待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