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常见病多发病病防治计划(精)
常见病多发病病防治计划、措施
为了预防、控制常见病的发生,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特针对一 些常见病的情况落实有关防治措施与计划。
1、营养不良和肥胖
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评定方法是:以同等身高标准体重值为 100%, 体重在标准体重 91-110%范围内为营养状况良好, 低于 90%为 营养不良,学习体重在标准体重的 111-120%为超重,高于 120%为肥 胖。目前中学生中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患病率均已超过 10%营养不良将 导致学生生长发育障碍, 而肥胖是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的诱发因素之一。这两种疾病均与日常饮食关系密切。学校 计划针对此种情况开展午餐营养配餐工作, 同时也希望家长为学生做 好早晚两餐, 帮助学生改掉偏食习惯, 做到热量和营养素的合理搭配。
2、近视眼的预防与治疗
轻度近视即应引起注意, 尽量找出原因以防程度加深, 原则上讲, 患近视眼后,应在眼科医生验光之后,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使视物 清晰,减轻视觉疲劳。学校要加强宣传力度,及早预防: ①、不在暗处及行进的车船上看书,不要躺着看书,坚持每天做眼保 健操,定期检查视力。
②、阅读写字时,桌面上的照明不低于 25W ,姿势要端正、眼睛离桌 面的距离应保持在 33厘米左右。
③、在看电视时,应保持室内一定的亮度,人距电视 2.5-3米左右, 并最好不超过半小时就休息 10分钟。
④、看书学习1小时之后,可眺望远方的绿色花草树木。⑤ 不要戴 别人的眼镜,以免对眼睛造成损害。
3、沙眼
沙眼在中小学生中发病率也较高, 这种疾病是由沙眼依原体感染 引起的。学校在生理课和健康教育课上均给学生介绍了预防沙眼的知 识, 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孩子不要用脏手揉眼睛, 不要与别人共用毛巾、脸盆。如发现孩子眼睛红肿、流泪、有异物感、眼屎多等现象,应及 时去医院治疗, 或用利福平、10-30%磺胺醋铣钠液等眼药水点眼治疗。
4、红眼病
做好宣传工作,红眼病好发于夏秋季。预防要避免与病人接触, 若接触病人,要用肥皂洗手;不用手揉眼,手帕、毛巾、脸盆等应个 人专用;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与饮酒;患病后不到公用澡堂洗澡、游 泳池游泳。一旦发现红眼病人,立即隔离治疗。
5、预防龋齿、牙周病
教育学生保持口腔卫生、坚持早晚刷牙, 方法要正确, 饭后漱口;交替选用各种牙膏刷牙;合理饮食,少吃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检查。每学年定期发放保健牙刷, 利用健康教育课教授学生怎样 保护牙齿。
6、怎样预防蛔虫、蛲虫病(1饭前便后要洗手。(2不吸吮手指及咬指甲。(3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4不喝生水。
7、中暑的处理
(1把病人移至通风荫凉处。(2用凉水毛巾敷于病人头部。(3喝淡盐水或凉茶补液降温。
(4重症者送医院抢救。
8、骨折后的处理
(1骨折病人如有伤口出血,应先找干净的毛巾或布单包扎伤口, 压迫止血。(2找木板、竹条、塑料棒等把肢体骨折部位的上下两关节固定。(3尽快送医院治疗 9 艾滋病的防治
(1、加强青少年对艾滋病基本常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在青少年中普 及艾滋病常识,增强青少年防范艾滋病的意识。
(2、做好舆论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科技、体育活动,丰富 学生精神文化生活,教育学生远离艾滋病的传播渠道,珍艾生命,着 眼未来。抓住“ 12.1世界艾滋病”日的时机,集中时间开展艾滋病宣 传。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网等各种宣传阵地,张贴 禁毒图片、手抄报、标语口号,刊登、发布禁毒知识,在校园内营造 良好的禁毒氛围。在“ 12.1世界艾滋病”日期间,结合我校实际,举 行一次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观看 “直击艾滋” 专题片并要求学生写一 篇观后感, 通过艾滋病宣传栏图片展示等内容丰富, 提高广大学生对
艾滋病危害性的认识,提高自觉抵御艾滋病各种传播渠道的能力。(3、组织学生积极参加防治艾滋病的活动。
(4、组织师生开展艾滋病知识培训,提高其知晓率,达到健康促进 的引导。(5、加强学校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及时掌握每个学 生的行为动态,发现不良行为给予应对性施教和帮助。
(6、对 HIV/AIDS子女不歧视,入学实行优惠政策。
(7、通过墙报、橱窗、标语、横幅、宣传牌等各种手段,广泛开展 面向社会的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尤其是加强青少年等高危人群 的艾滋病预防教育,并因地制宜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社会各界 广泛参与,群众喜闻乐见的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10、一般外伤后的处理
(1按住伤口靠心脏的一端适当加压包扎可心止血;(2用凉开水或盐水洗净创伤面;(3用碘酒或酒精局部消毒,贴上创可贴;(4如扭伤, 24小时内不可揉捏、按摩,应冷敷。
第二篇:基层常见病多发病推广平台实施计划
基层常见病多发病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方案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制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在我县建设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县级基地。为保障推广工作取得实效,根据省厅关于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方案的要求,使之为我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发挥最大效益,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项目实施,用3年时间加强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推广平台建设,逐步建立起省、县、乡(街道)三级互联共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网络,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的作用,使广大人民群众能享受到“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
二、组织领导
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推广平台建设由县卫生局统一领导,县中医院具体组织实施,县卫生局相关科室监督指导。为保障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推广平台建设顺利进行,特成立领导组。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县中医院,由县中医院院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并由领导组指派人员,协助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推广平台建设工作。
主任:
副主任:
成员:
三、主要内容
1、建立相对固定的从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师资库(师资以基地所在医院为主,所有师资均要与基地签订相关合同和协议),专业领域覆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推拿、骨伤等。
2、至少确定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推拿、骨伤等专业临床实践科室,各科室均有专门带教场所,临床带教制度健全,具备临床带教能力。
3、成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专家指导组,用于指导开展本地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
四、基地和推广站主要任务
1、筛选建立技术和推广项目库
由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办公
室安排,通过视频网络平台推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系列丛书所列中医药适宜技术和其它相关中医药知识。
⑴第一册主要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西医人员,第二册主要针对基层医疗机构中医人员。由省级基地结合本地区疾病谱,编写教程和课件,由省级基地师资通过视频网络平台集中授课推广,第一册授课每年不少于20个学时,第二册授课每年不少40个学时。每半月授课1次。
⑵第三册主要针对县级及以上中医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一是由全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平台终端统一授课;二是由省级基地结合本地区疾病谱从第三册中选择确定本地区重点抓住技术,邀请技术持有人或起草人对本地区单独授课,每年不少于5项。
2、开展师资和基层中医药人员培训
通过临床带教、视频授课等方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人员进行培训,用3年时间,至少为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训1名中医人员或“西学中”人员,每人至少临床实践80个学时以上,掌握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见病多发病常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为每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站培训1名“能中全西”医疗卫生人员,每人至少临床实践40个学时以上,掌握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常见病多发病常用中医药适宜技术。
3、指导和评价基层中医药工作
县级基地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使用。
⑴每年派出县级师资赴各推广站进行业务指导、临床带教,每个推广站不少于5个项目。每半月开展1次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于省级培训间隔)。
⑵负责指导和管理基层推广站视频网络平台会议系统连接、使用。
⑶具体承担本地基地推广站建设信息收集、项目评价等工作。
4、基层推广站要负责指导下辖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使用,召集下辖机构中医药人员在推广站接受省级或县级基在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和相关中医药知识培训。
五、项目管理
办公室主持项目各项活动的具体实施。以县中医院为推广基地,组建技术指导组,负责培训、资料整理、应用推广等技术指导工作。技术小组由县中医院院长任组长,吸收本院和其它县级医疗机构主管中医工作的负责人或业务骨干参加。
县卫生局
2013年5月10日
第三篇:区域常见病多发病调查研究工作制度
区域常见病多发病调查研究工作制度
为全面提高我院各级医务人员调查研究能力,鼓励支持医务人员参与本区域常见病、多发病相关调查研究工作,切实解决日常医疗工作中的难题,进一步我院医疗技术水平,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现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调查研究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医院科学发展提供服务。调研课题的设定要以解决日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
第二条调研工作遵循的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2、准确及时、务求实效。
3、日常调研与专题调研相结合。
4、符合医学伦理规定。
第三条医务科牵头负责调研活动的开展,对各科室或个人申报课题进行审核,确定调研课题,负责调研计划的制订、调研课题的统筹协调、以及调研活动的过程管理等日常工作,以及调研成果的评定、表彰和奖励。医务科要将课题研究情况阶段性汇报给分管业务院长;各课题组具体负责人要及时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第四条形成调研报告
课题组要根据课题研究计划,及时写出阶段性研究成果并上报医务科,课题结束要报送完整的调研报告,调研成果中应当提出明确的结论性意见。要在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把撰写调研报告的过程转化成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的过程。相关职能部门抓好调研成果的论证,积极推进好建议、好方案、好措施的运用促进我院整体医疗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第五条医院鼓励广大员工结合本职工作开展调研工作,并提供适度研究经费。调研课题完成后,医务科对调研成果进行评审,对获奖的调研成果,给予适当奖励。
第四篇:安塞县中医医院基层常见病多发病
安塞县中医医院基层常见病多发病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总结
根据省市、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求,为了推进我县中医院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为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我院精心安排部署,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实施情况
一是切实加强项目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加强项目的组织领导和管理,我院成立了以院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塞县中医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领导小组,确保项目推广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是科学制定项目推广实施方案,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出台了“安塞县中医医院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确保项目实施有序,有效推进
三是实施项目推广培训,确保项目推广有序推进。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乡镇卫生院中医适用技术推广项目总纲”,结合我县中医药现状和实际情况,10月16日至19日,由卫生局组织,县中医医院具体实施的“安
塞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临床知识培训班”顺利召开,参加培训的有全县中医类别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有一定中医药临床经验的乡村医生共计120人进行了集中培训,培训不少于5项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的主要内容以“乡镇卫生院中医适用技术推广项目总纲”为主,并结合实际,选择性地增加了“中医临床经验介绍”,“中医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病的体会”,“平衡针灸”,“中药方剂临床运用体会”,各乡镇卫生院分别对全县200个村卫生室村医进行了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通过两级培训,使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100%。
二、困难和不足
一是项目培训教材,资料组织不够,尤其是直观、生动的多媒体资料不够。
二是参训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员缺乏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0一0年八月三日
第五篇:学校常见病多发病检查制度
下营学校常见病、多发病检查制度
1、学生初次入校须经区妇幼保健站进行健康检查,填写健康检查表和保健卡。
2、经体检、化验等项目检查确无传染性疾病,且最近二个月内无传染病接触史者方可入校。
3、在校学生离校1个月以上者,返校时须重新体检。对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儿童要进行检疫,经体检证实健康者方可回班。
4、定期了解学生生长发育状况,掌握在校群体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及时发现疾病和异常情况并进行预防、治疗。
5、定期体检,全校学生每年全面体检一次,体检率达95%,半年测身高、体重一次并做好健康分析、评价,常见病统计及缺点矫治。每年普查视力、龋齿、氟透、驱蛔,测听力一次。3周以下学生执行生长监测,一年四次测身高、体重并做好分析评价。
6、体检中发现营养不良、贫血等异常者均应转入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
7、对体检中发现的疾病或问题儿童如沙眼、龋齿、视力异常等要建立档案,及时予以矫治,矫治与转归情况详细记入缺点矫治登记或档案中。
8、坚持晨检及全日观察制度,认真做好一摸(有无发烧);二看(咽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五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教师健康检查:
1、工作人员每年全面体检一次,发现肝炎或其它传染病者,必须立即离职治疗,待痊愈后,持市县(区)以上医疗保健证明,方可恢复工作。患慢性痢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化脓性皮肤病、麻风病、结核病、精神病等保教人员应调离工作。
2、皮肤病期间及患精神病者不得从事保教和炊事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