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税收案例:“克隆发票”-一般纳税人商贸批发企业涉税犯罪新动向
【案例讨论】
真票虚开的“克隆增值税专用发票”
―――警惕一般纳税人商贸批发企业涉税犯罪的新动向
蚌埠国税局 刘强胜
近日,B市国税局成功查处了两起商贸批发型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克隆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下简称“克隆发票”)的方式抵扣税款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涉税犯罪的案件。
一、“克隆发票”案件的形成
近年来,国税系统广泛推行金税工程建设,基本杜绝了“假票虚开”和“大头小尾”现象的发生,犯罪分子更多的是采用“真票虚开”的方式进行涉税犯罪,“克隆发票”就是其中一个新的犯罪动向。目前国税系统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防伪开票系统是对发票的七要素进行加密(即:发票代码、发票号码、开票日期、购货方纳税人识别号、销货方纳税人识别号、金额、税额)而形成了84位密文,但是对购、销双方的纳税人名称、货物品名、规格、数量、单价等信息无法进行有效监控。犯罪分子利用了这一漏洞,首先在防伪开票系统只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记账联以获得84位密文,然后再利用编辑软件或其他软件重新制作购、销双方的纳税人名称、货物品名、规格、数量、单价等信息,并在发票的密文栏套用已经获得84位密文,重新开具发票的发票联和
抵扣联,完成发票的“克隆”。受票方所在的税务机关在对抵扣联进行认证时,由于只解密84位密文,比对结果肯定相符,从而逃避了金税工程的监管。只有将发票联、抵扣联与记帐联在一起比对,方能发现属货物品名不同的“阴阳发票”。
例如B这两家涉税嫌疑企业属于中间环节的洗票企业,首先从上游企业取得进项发票。上游企业开具的发票记账联开具的货物名称为皮棉,而开给B市企业的抵扣联和发票联上的货物名称则为铁粉等。上游企业为避免缴税,自己则利用增值税其他抵扣凭证,自行填开《农副产品收购发票》进行抵扣税款,并向中间环节企业大肆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克隆发票”。中间环节涉税嫌疑企业再向下游企业进行开票,实际无真实货物交易。下游企业取得专用发票后,或用于抵扣税款或用于出口骗税。
二、“克隆发票”案件的主要特征。
1、跨地区、团伙作案。犯罪分子利用增值税“链条”管理方式,跨地区组建“开票企业”和“受票公司”,购销两头在外,多道环节进行“开票”和“洗票”,人为增加案件的侦破难度。
2、涉案企业多为商贸批发企业,注册资本少、但经营范围门类齐全,存续时间短、走逃现象较为严重。营业执照中经营范围中不少有农产品和矿产品等税率为13%的经营
内容。
3、涉案企业的货物货款结算大量采用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交易。如我局查处的上述案件,犯罪嫌疑人通过私刻印章、伪造票据、合同等手段编造虚假的货物交易和资金结算,以达到迷惑税务机关的目的。
4、企业的法人代表均是外地人,平时很少在公司露面,大多是在外地遥控指挥,增加了税收日常监控的难度。
5、企业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辅导期期间都是“零申报”或低税负申报,辅导期结束后都出现异常申报,其特征是销售金额猛增,与注册资本或货币资金的循环不相匹配。
三、加强对“克隆发票”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1、把好一般纳税人认定关。
要严格按照总局关于加强新办商贸企业增值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文件精神,重视案头审核、约谈和实地查验工作。其中约谈对象应包括企业法人代表、企业出资人、财务负责人和销售、采购、仓储运输等业务管理人员;实地查验工作应包括是否有相应仓库、是否有相应经营规模、销售合同是否和企业经营内容相符等;对于外地经营人员,要核实身份证的真伪,身份证是否和本人一致等;对于纳税人提供的有关资料,应审核原件与复印件是否相符,复印件是否注明“与原件相符”字样并由纳税人签章。尤其强调的是有关涉税文书内容必须依法、真实、有效,不得出现伪造、代签、缺项等严重违规行为。针对当前我市出现的商贸企业虚开案件,建议各主管单位针对近2年来所有新认定的一般纳税人进行一次地毯式拉网检查,及时发现并查处存在类似违法情况的企业。
2、把好辅导期一般纳税人转正关。
纳税辅导期结束后,主管税务机关应安排专人对商贸企业进行全面审查。对于申请辅导期转正的企业如出现销售额异常、税负异常或出现不符合总局规定的四个转正条件任何一条的情况,均应相应延长辅导期或取消一般纳税人资格,不得出现“带病”转正等现象。建议主管分局在检查人员选择安排上,可考虑实行“回避”制,尽量不要自己评估检查自己管理的户。签字必须由检查人员本人签字,涉及的转正文书应做好备案和存档工作。
3、把好一般纳税人日常巡查关。
对纳税辅导期内的商贸企业,主管国税机关要实行片管员负责制,税收管理员应每月对企业进行实地查访,了解企业的发票使用、会计核算、资金运行及货物购、销、存等情况,并作书面记录,转交给评估人员作为纳税评估的基础资料。评估人员要按月进行纳税评估,重点分析企业的专用发票开具、销售额变动和进项税额构成等情况,经评估发现企业申报纳税异常或有虚开专用发票、虚抵进项税额嫌疑的,应立即移交稽查部门进行查处。对于企业的法人代表、财务
人员、防伪税控系统开票人员、购票员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进行跟踪了解。对于“买壳”经营企业,应自企业变更之日起,实行纳税辅导期动态管理。对于辅导期结束后,销售额和发票使用量突然增大的商贸企业要及时进行纳税评估,重点检查是否出现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嫌疑。
4、把好增值税专用发票限额限量审批关。
对于辅导期内的小型商贸企业,应实行按次限量和验旧购新制度,最高开票限额原则上不得超过一万元,每次发票数量不得超过25份,每次领购数量不能满足当月经营需要的,再次领购应预缴税款;对于转正后的小型商贸企业,原则上最高开票限额也不得超过一万元,如果开票限额确实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税务机关应派员进行实地察看。
5、把好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日常管理关。
对于办税服务厅认证岗位人员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规范认证发票,妥善保管好有关印章,对于发票企业名称与企业实际名称不符的,应及时查明原因;对于负有片管责任的税收管理员应经常到企业检查专用发票抵扣联保管工作,通过省局即将下发的专用发票检验器抽查发票真伪;对于比对不符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其它抵扣凭证,要严格按照《安徽省增值税抵扣审核检查工作规程》的要求,及时通知企业做进项转出,并于次月申报期后进行复核;对于企业申请开具
《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时,应仔细审核红字发票是否符合开具规定,对于前期已经抵扣的税额,是否及时从当期进项税额中转出,并将企业对应的蓝字发票复印件和红字发票申请单、通知单一并装订、统一编号,以便日后查询。针对本次虚开案件的特点,建议主管分局对于进项税额发票以13%税率居多的商贸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实地核实是否存在虚抵进项、真票虚开的情况。
6、完善现行增值税政策弥补制度漏洞
目前曝光的这起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除了反映出税务人员存在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到位等管理漏洞外,更多的是反映出当前增值税税收政策和金税工程设计中存在的制度漏洞,增大了基层税务人员执法风险。
建议修订和完善现行农产品和废旧物资行业税收优惠政策,堵塞不法企业通过虚开废旧物资专用发票和农产品收购发票大肆偷逃税款的黑洞。
建议在金税工程三期拓展防伪税控系统比对手段,除常规的84位密文之外,将企业名称和货物名称等汉字内容也进行加密和比对,防止企业出现利用“克隆”发票进行“洗票”,逃脱金税工程系统监控。
第二篇:企业分立涉税政策分析及税收筹划(范文)
企业重组涉税政策分析及税收筹划之企业分立
目 录
一、相关含义
1、企业重组
2、企业分立
二、被分立企业的涉税政策
(一)营业税
(二)增值税
(三)土地增值税
(四)企业所得税
(五)印花税
三、分立企业的涉税政策
(一)契税
(二)印花税
(三)企业所得税
四、被分立企业股东的涉税政策
五、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但仍面临审批多、融资难、负担重、服务体系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困难等问题。随着国家对房地产企业调控力度的加大,兼并重组的税收政策也在不断的完善。企业财务人员应不断的学习掌握新的税收政策,有效把控企业重组过程中相关涉税政策,降低企业的涉税风险。现对企业重组之企业分立的涉税政策及税收筹划做以下分析。
一、相关含义
1、企业重组
企业重组,在不同的税收文件中有不同的叫法。
财税〔2009〕59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一条规定:本通知所称企业重组,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以外发生的法律结构或经济结构重大改变的交易,包括企业法律形式改变、债务重组、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合并、分立等。财税〔2012〕4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事业单位改制重组契税政策的通知》将企业公司制改造、公司股权(股份)转让、公司合并、公司分立、企业出售、企业破产、债权转股权、资产划转、事业单位改制等纳入改制重组的范围。
财税[2015]5号《关于企业改制重组有关土地增值税政策的通知》也将非公司制企业整体改建、企业合并、企业分立纳入改制重组的范围。
国发[2014]14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将企业合并、企业分立、股权收购、企业出售、置换等方式又叫兼并重组。
财税〔1995〕48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增值税一些具体问题规定的通知》一文中又只提到了企业兼并,通常理解也应包括企业合并、企业分立、股权收购等内容。
2、企业分立
财税〔2009〕59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一条规定:分立,是指一家企业(以下称为被分立企业)将部分或全部资产分离转让给现存或新设的企业(以下称为分立企业),被分立企业股东换取分立企业的股权或非股权支付,实现企业的依法分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分立可以分为存续分立和解散分立,其中存续分立是指一个公司分立成两个以上公司,本公司继续存在并设立一个以上新的公司;解散分立是指一个公司分散为两个以上公司,本公司解散并设立两个以上新的公司。
公司分立,其财产作相应的分割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分立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公司分立前的债务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公司在分立前与债权人就债务清偿达成的书面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被分立企业的涉税政策
(一)营业税
1、税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54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本条例规定的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营业税。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第52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条规定:条例第一条所称提供条例规定的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是指有偿提供条例规定的劳务、有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有偿转让不动产所有权的行为(以下称应税行为)。但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聘用的员工为本单位或者雇主提供条例规定的劳务,不包括在内。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51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资产重组有关营业税问题的公告》规定:
纳税人在资产重组过程中,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债务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行为,不属于营业税征收范围,其中涉及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
本公告自2011年10月1日起执行。此前未作处理的,按照本公告的规定执行。
2、结论
(1)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51号文规定,企业分立涉及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但前提条件是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债务和劳动力一并转让才能免征营业税。
(2)企业分立过程中,只涉及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与其关联的债权、债务和劳动力没有一并转让的,要按规定征收营业税。
(二)增值税
1、税法规定
国务院令第13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
(1993)财法字第3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条规定: 条例第一条所称销售货物,是指有偿转让货物的所有权。本细则所称有偿,包括从购买方取得货币、货物或其他经济利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13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资产重组有关增值税问题的公告》规定:
纳税人在资产重组过程中,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负债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其中涉及的货物转让,不征收增值税。
2、结论
(1)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13号文规定,企业分立涉及的货物转让,不征收增值税。但前提条件是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债务和劳动力一并转让才能免征增值税。(2)企业分立过程中,只涉及货物转让,与其关联的债权、债务和劳动力没有一并转让的,要按规定征收增值税。
(三)土地增值税
1、税法规定
国务院令第13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规定: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以下简称转让房地产)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为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土地增值税。
财法字〔1995〕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条规定:条例第二条所称的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是指以出售或者其他方式有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不包括以继承、赠与方式无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财税字〔1995〕48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增值税一些具体问题规定的通知》第三条规定:在企业兼并中,对被兼并企业将房地产转让到兼并企业中的,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
财税[2015]5号《关于企业改制重组有关土地增值税政策的通知》第三条规定: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企业分设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与原企业投资主体相同的企业,对原企业将国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变更到分立后的企业,暂不征土地增值税。
财税[2015]5号《关于企业改制重组有关土地增值税政策的通知》第五条规定:上述改制重组有关土地增值税政策不适用于房地产开发企业。
财税[2015]5号《关于企业改制重组有关土地增值税政策的通知》第八条规定:本通知执行期限为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增值税一些具体问题规定的通知》(财税字[1995]48号)第一条、第三条,《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增值税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21号)第五条同时废止。
2、结论
(1)在2015年1月1日之前,在企业兼并中,不区分被分立企业是否为房地产企业,也不区分是分立企业的投资主体与原企业投资主体是否相同,对被兼并企业将房地产转让到兼并企业中的,都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
在这之前的很多税收筹划案例都是利用了这一税收政策,财税[2015]5号文件出台之后,这个筹划空间就被堵上了。
(2)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被分立企业是非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对原企业将国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变更到分立后的企业,暂不征土地增值税。但前提条件是分立企业的投资主体与原企业投资主体相同,才能暂不征收土地增值税。在这里要注意,文件只限制分立前后的投资主体相同,并没有对投资比例做具体要求。
(3)在此期限内,被分立企业是非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对原企业将国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变更到分立后的企业,如果分立企业的投资主体与原投资主体不同,进行了增减变更,要按规定征收土地增值税。
(4)在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房地产开发企业分立不适用财税(2015)5号文件规定的暂不征收土地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对原房地产企业将国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变更到分立后的企业,必须按税法的相关规定征收土地增值税。
(四)企业所得税
1、税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国务院令第51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六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所称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
财税〔2009〕59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三条规定:企业重组的税务处理区分不同条件分别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和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1)特殊性税务处理
财税〔2009〕59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五条规定:企业重组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
(一)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且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
(二)被收购、合并或分立部分的资产或股权比例符合本通知规定的比例。
(三)企业重组后的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重组资产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
(四)重组交易对价中涉及股权支付金额符合本通知规定比例。
(五)企业重组中取得股权支付的原主要股东,在重组后连续12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取得的股权。
财税〔2009〕59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第六条第五项对上述股权支付金额比例做了具体规定:企业分立,被分立企业所有股东按原持股比例取得分立企业的股权,分立企业和被分立企业均不改变原来的实质经营活动,且被分立企业股东在该企业分立发生时取得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同时,该条款也提出企业可以选择按以下规定进行处理:
1.分立企业接受被分立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以被分立企业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2.被分立企业已分立出去资产相应的所得税事项由分立企业承继。
3.被分立企业未超过法定弥补期限的亏损额可按分立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例进行分配,由分立企业继续弥补。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的公告]第十八条要求从以下方面说明企业重组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
(一)重组活动的交易方式。即重组活动采取的具体形式、交易背景、交易时间、在交易之前和之后的运作方式和有关的商业常规;
(二)该项交易的形式及实质。即形式上交易所产生的法律权利和责任,也是该项交易的法律后果。另外,交易实际上或商业上产生的最终结果;
(三)重组活动给交易各方税务状况带来的可能变化;
(四)重组各方从交易中获得的财务状况变化;
(五)重组活动是否给交易各方带来了在市场原则下不会产生的异常经济利益或潜在义务;
(六)非居民企业参与重组活动的情况。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的公告]第十九条称“企业重组后的连续12个月内”,是指自重组日起计算的连续12个月内。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的公告]第二十条指出:原主要股东,是指原持有转让企业或被收购企业20%以上股权的股东。
财税〔2009〕59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第六条第六项对符合特性性税务处理应计算的所得和损失做了具体规定:
对交易中股权支付暂不确认有关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的,其非股权支付仍应在交易当期确认相应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并调整相应资产的计税基础。
非股权支付对应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被转让资产的计税基础)×(非股权支付金额÷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2)一般性税务处理
财税〔2009〕59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第四条第五项规定:企业重组,除符合本通知规定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的外,应按一般性税务处理进行税务处理: 企业分立,当事各方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1.被分立企业对分立出去资产应按公允价值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
2.分立企业应按公允价值确认接受资产的计税基础。
3.被分立企业继续存在时,其股东取得的对价应视同被分立企业分配进行处理。
4.被分立企业不再继续存在时,被分立企业及其股东都应按清算进行所得税处理。
5.企业分立相关企业的亏损不得相互结转弥补。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的公告]第十四条规定:企业发生《通知》第四条第(五)项规定的分立,被分立企业不再继续存在,应按照财税[2009]60号文件规定进行清算。
2、结论
(1)企业重组分立的企业所得税处理分特殊性税务处理和一般性税务处理。
(2)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的,被分立企业继续存在,股权支付对应的资产部分暂不确认转让所得或损失的;其非股权支付仍应在交易当期确认相应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被转让资产的计税基础)×(非股权支付金额÷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
(3)一般税务处理:被分立企业继续存在,对分立出去资产应按公允价值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被分立企业不再继续存在的,按清算进行所得税处理。
(4)企业发生符合规定的特殊性重组条件并选择特殊性税务处理的,当事各方应在该重组业务完成当年企业所得税申报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书面备案资料,证明其符合各类特殊性重组规定的条件。企业未按规定书面备案的,一律不得按特殊重组业务进行税务处理。(5)证明重组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的资料,包括分立后企业各股东取得股权支付比例情况、以及12个月内不改变资产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原主要股东不转让所取得股权的承诺书等;
(五)印花税
1、税法规定 财税〔2003〕183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改制过程中有关印花税政策的通知》第三条规定:企业因改制签订的产权转移书据免予贴花。
2、结论
企业重组分立,对双方签订的产权转移书据不交印花税。
三、分立企业的涉税政策
(一)契税
1、税法规定
国务院令第22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缴纳契税。财税〔2012〕4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事业单位改制重组契税政策的通知》第四条规定:公司依照法律规定、合同约定分设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与原公司投资主体相同的公司,对派生方、新设方承受原企业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
财税〔2012〕4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事业单位改制重组契税政策的通知》第十条规定:本通知执行期限为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
2、结论
(1)2014年12月31日之前,企业重组分立的,分立企业承受被分立企业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
(2)2015年1月1日之后,由于财税〔2012〕4号文规定的契税优惠政策执行期限已到,在新的规定出来之前,企业重组分立,分立企业承受被分立企业的土地、房屋权属应按税法规定征收契税。
(二)印花税
1、税法规定
财税〔2003〕183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改制过程中有关印花税政策的通知》第一条第二项规定:以合并或分立方式成立的新企业,其新启用的资金账簿记载的资金,凡原已贴花的部分可不再贴花,未贴花的部分和以后新增加的资金按规定贴花。
财税〔2003〕183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改制过程中有关印花税政策的通知》第二条规定:企业改制前签订但尚未履行完的各类应税合同,改制后需要变更执行主体的,对仅改变执行主体、其余条款未作变动且改制前已贴花的,不再贴花。
财税〔2003〕183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改制过程中有关印花税政策的通知》第三条规定:企业因改制签订的产权转移书据免予贴花。
2、结论
(1)企业重组分立,分立企业新启用的资金账簿记载的资金,凡原已贴花的部分可不再贴花,未贴花的部分和以后新增加的资金按规定贴花。
(2)企业改制前签订但尚未履行完的各类应税合同,改制后需要变更执行主体的,对仅改变执行主体、其余条款未作变动且改制前已贴花的,不再贴花。(3)企业重组分立,分立企业因改制签订的产权转移书据免予贴花。
(三)企业所得税
1、税法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的公告]第四条规定:同一重组业务的当事各方应采取一致税务处理原则,即统一按一般性或特殊性税务处理。(1)特殊性税务处理
财税〔2009〕59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五条规定:企业重组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
(一)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且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
(二)被收购、合并或分立部分的资产或股权比例符合本通知规定的比例。
(三)企业重组后的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重组资产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
(四)重组交易对价中涉及股权支付金额符合本通知规定比例。
(五)企业重组中取得股权支付的原主要股东,在重组后连续12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取得的股权。
财税〔2009〕59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第六条指出企业重组特殊性税务处理可以选择按以下规定进行处理:
1.分立企业接受被分立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以被分立企业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2.被分立企业已分立出去资产相应的所得税事项由分立企业承继。
3.被分立企业未超过法定弥补期限的亏损额可按分立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例进行分配,由分立企业继续弥补。(2)一般性税务处理
财税〔2009〕59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第四条第五项规定:企业重组,除符合本通知规定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的外,应按一般性税务处理进行税务处理: 企业分立,当事各方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1.被分立企业对分立出去资产应按公允价值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
2.分立企业应按公允价值确认接受资产的计税基础。
3.被分立企业继续存在时,其股东取得的对价应视同被分立企业分配进行处理。
4.被分立企业不再继续存在时,被分立企业及其股东都应按清算进行所得税处理。5.企业分立相关企业的亏损不得相互结转弥补。
2、结论
(1)同一重组业务的当事各方应采取一致税务处理原则,即统一按一般性或特殊性税务处理。
(2)分立企业采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的,分立企业接受被分立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以被分立企业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分立进来资产相应的所得税事项由分立企业承继。被分立企业未超过法定弥补期限的亏损额可按分立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例进行分配,由分立企业继续弥补。
(3)分立企业采用一般性税务处理的,分立企业应按公允价值确认接受资产的计税基础,企业分立相关企业的亏损不得相互结转弥补。
四、被分立企业股东的涉税政策
1、特殊性税务处理
被分立企业的股东取得分立企业的股权(以下简称“新股”),如需部分或全部放弃原持有的被分立企业的股权(以下简称“旧股”),“新股”的计税基础应以放弃“旧股”的计税基础确定。如不需放弃“旧股”,则其取得“新股”的计税基础可从以下两种方法中选择确定:
(1)直接将“新股”的计税基础确定为零;
(2)以被分立企业分立出去的净资产占被分立企业全部净资产的比例先调减原持有的“旧股”的计税基础,再将调减的计税基础平均分配到“新股”上。
2、一般性税务处理
(1)被分立企业继续存在时,其股东取得的对价应视同被分立企业分配进行处理。(2)被分立企业不再继续存在时,被分立企业股东应按清算进行所得税处理。
五、结束语
在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热的今天,商业地产迅速发展状大。商业地产开发商一方面为回笼资金补充开发资金的不足,会考虑将部分物业出售。另一方面,开发商也会考虑自持一部分物业,以满足自营或出租的经营的需要。同时还可以将这部分自持的物业用于资产抵押贷款寻求更广阔的投资渠道,以及持有准备增值转让等。
因各种原因,商业地产开发商会考虑将部分商业物业资产剥离,以成立新的公司来进行资产运作。待满足一定的期限后,再将分立企业的股权进行收购转让,以达到分立企业的股权净化。
从上述对企业分立相关各方的税收政策分析,对被分立企业来说,只要满足税法规定的相关条件,不征收营业税及增值税。被分立企业属非房地产企业的,还可以不征收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满足条件采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的,交易中股权支付也暂不确认有关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被分立企业的税负较轻。
对分立企业来说,2015年1月1日之后新的政策下来之前,需要按税法规定征收契税。企业所得税方面满足条件的采用特殊性税务处理,分立企业接受被分立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以被分立企业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采用一般性税务处理的,分立企业应按公允价值确认接受资产的计税基础,分立企业的税负也较轻。
因此,采用企业分立方式进行企业重组,只要充分了解税收政策并筹划得当,是可取的。《国家税务总局》税法链接网址:
1、财税〔2009〕59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
2、财税〔2012〕4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事业单位改制重组契税政策的通知》
3、财税[2015]5号《关于企业改制重组有关土地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4、国发[2014]14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
5、财税〔1995〕48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增值税一些具体问题规定的通知》
6、财税〔2009〕59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
7、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54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
9、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第52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10、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51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资产重组有关营业税问题的公告》
11、国务院令第13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12、(1993)财法字第3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13、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13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资产重组有关增值税问题的公告》
14、国务院令第13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
15、财法字〔1995〕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16、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17、国务院令第51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
18、财税〔2009〕59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
19、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的公告] 20、财税〔2003〕183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改制过程中有关印花税政策的通知》
21、国务院令第22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
第三篇:关联企业无息借款涉税处理案例
关联企业无息借款涉税处理案例
随着企业集团化经营模式的建立,关联企业间交易活动日趋频繁,关联企业间融通资金现象非常普遍。由于存在关联关系,大多数关联企业之间拨付资金采取不签订合同亦不收取资金占用费的方式。当然在上述经济行为过程中,企业一般未考虑到关联企业之间无息借款存在的税收问题,而在实务操作中,关联企业间无偿占用资金涉税问题一直备受税务机关关注。本文结合实际,从关联企业无息借款典型案例出发,旨在根据现行税收政策对关联企业间无息借款经济行为所产生的涉税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典型案例:A公司为集团公司,B公司、C公司及D公司均为集团公司下属企业,按照税法规定,A公司、B公司、C公司及D公司互为关联方.上述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率均为25%。2012年5月集团公司A公司将16亿元资金分别拨付给B公司、C公司、D公司使用,均未签订借款合同,且A公司不收取利息。2013年2月,A公司接到主管税务机关调账通知,对其进行税收检查。随后税务机关根据《税收征管法》对企业做出认定,认为A公司将资金16亿元出借给关联方使用,应当按照独立交易原则收取利息确认所得,同时按照贷款年利率7%核定A公司该笔业务的营业税及所得税。在该笔业务是否需要缴纳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的问题上,税企存在分歧。税务机关认为,按照《税收征管法》及《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的规定,A公司与B公司、C公司、D公司无息相互融通资金行为,因借贷双方存在关联关系,税务机关有权核定A公司利息收入并征收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而A公司则坚持认为,按照《营业税暂行条例》和《企业所得税法》及相关规定,无偿借款给关联方使用实际未取得利息收入不应缴纳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
一、主管税务机关核定依据税务机关核定利息收入的主要依据为《税收征管法》第三十六条、《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五十四条之规定以及营业税法等相关规定。
首先,《税收征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企业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其应纳税的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整。
其次,《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五十四条规定了纳税人与其关联企业之间发生业务往来,税务机关可以调整其应纳税额的几种情形,其中包括融通资金所支付或者收取的利息超个者低于没有关联关系的企业之间所能同意的数额,或者利率超过或者低于同类业务的正常利率标准。
再次,《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七条规定,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营业额。《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条规定,纳税人有条例第七条所称价格明显低并无正当理由或者本细则第五条所列视同发生应税行为而无营业额的,按规定确定其营业额。
另外,企业所得税方面依据的是《企业所得税法》第六章特别纳税调整第四十一条规定,即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
二、无息融通资金相关政策解析
1、营业税方面
(1)有偿取得之特殊规定
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条规定:条例第一条所称提供条例规定的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是指有偿提供条例规定的劳务、有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有偿转让不动产所有权的行为(以下称应税行为)。但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聘用的员工为本单位或者雇主提供条例规定的劳务,不包括在内。
按照现行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一项经济行为符合营业税征税范围的同
时,营业税法还强调应为有偿取得的情况下才征收营业税。营业税强调有偿取得,是从营业税法理上决定的,营业税与增值税同为流转税,但二者在计算方法、税收原理上有本质的区别,增值税计税原理最大优点为前道环节的税收可以抵扣,而在我国税法体系中,营业税计税原理比较简单,其计税依据为计税营业额且不允许抵扣上一环节税收,因此未取得经济收入的行为一般不应视同销售或者核定营业税收人。
有偿是指取得货币、货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长肖捷2012年3月30日在中国政府网答网友:关联企业之间无息借款,如果贷款方未收取任何货币、货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形式的利息,则贷款方的此项贷款行为不属于营业税的应税行为,也就是说不征收营业税。
当然,营业税相关法规对无偿行为征税有特别规定,也就是视同发生应税行为的几种情形。《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发生应税行为:
(一)单位或者个人将不动产或者土地使用权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二)单位或者个人自己新建(以下简称自建)建筑物后销售,其所发生的自建行为;
(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以上规定表明,对无偿行为征收营业税,只有上述情形。无偿融通资金行为不属于上述列举行为,不应征收营业税。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七条规定: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营业额。但上确无取得经济利益,不能想当然认为是价格偏低的表现。价格明显偏低与未取得经济收入有本质的区别,是两项完全不同的经济行为。两种情况相互独立,分别适用不同的法律范畴.不应混淆。
(2)程序法与实体法之区别另外,从税法原理来看,《营业税暂行条例》属于税收实体法,而《税收征管法》则属于税收程序法。税收程序法的作用之一就是保障实体法的实施,弥补实体法的不足,若对无息出借的经济行为直接依据税收征管法处理则值得商榷。从法律惯例来说,针对一项经济行为计算征收税款一般适用实体法,税务机关、纳税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一般由程序法原则性规定。直接采用《税收征管法》之规定计算征收税款,显然不符合其立法本意。按照法律上特别规定高于一般规定的原则,《税收征管法>第三十六条系税收一般性规定,而《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三条及《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是关于营业税方面的特殊性规定,针对具体经济事项征收营业税时,应该执行特殊规定。
(3)统借统还之税收规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部分企业为缓解融资难的问题,采取由企业集团或者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然后将全部或部分贷款分拨给下属企业或者其关联企业使用,按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借款利率收取用于归还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再由贷款企业统一归还金融机构,即所谓“统借统还”的融资方式。对于统借统还业务,营业税方面也有其特殊的规定。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金融机构统借统还业务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字[2000]7)规定: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企业主管部门或企业集团中的核心企业等单位(以下简称统借方)向金融机构借款后,将所借资金分拨给下属单位(包括独立核算单位和非独立核算单位),并按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借款利率水平向下属单位收取用于归还金融机构的利息不征收营业税。团内的核心企业(以下简称企业集团)委托企业集团所属财务公司代理统借统还贷款业务,从财务公司取得的用于归还金融机构的利息不征收营业税:财务公司承担此项统借统还委托贷款业务,从贷款企业收取贷款利息不代扣代缴营业税。
参照以上文件,如果集团公司自金融机构借款再转贷其他下属企业或成员企业使用的,即使集团公司向关联方收取利息营业税方面也是免税的。
需要注意的是,统借统还并不等同于关联方借款。统借统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第一,企业集团或集团内的核心企业委托集团公司代理统借统还贷款业务;第二,企业集团从金融机构取得统借统还贷款后,由集团公司或所属财务公司与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或集团内下属企业签订统借统还贷款合同并分拨借款:第三,集团公司应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借款利率向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或集团内下属企业收取用于归还金融机构的借款利息,由企业集团统一归还金融机构。
(4)本案认定因此从目前营业税相关法规来看,除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相关规定,无偿融通资金行为不应征营业税。本案中,A公司虽将16亿元资金分别拨付给B公司、C公司、D公司使用,但未收取利息,属于无偿融通资金供关联方使用,不应核定征收营业税。
2、企业所得税方面
(1)所得税之特殊规定
目前针对无息借款行为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方面主要依据的是《税收征管法》及《企业所得税法》之相关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六章特别纳税调整第四十一条规定,即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但实务操作中,《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所范的一般是指在关联交易活动中购销业务有偿提供劳务等情况,而并不针对关联方之的无息借款行为。
针对关联方特别纳税调整之涉税事项.国2013年第134期家税务总局于2009年下发了《关于印发<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9)2号),该文件第三十条规定:实际税负相同的境内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只要该交易没有直接或间接导致国家总体税收收入的减少,原则上不作转让定价调查、调整。
该条规定清楚地表明,对实际税负相同的境内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只要总体上没有减少国家税收,可以原则上不作转让定价调查、调整。在关联交易中,由于资金出借方无偿出借资金供关联方使用,未取得利息收入,因此在会计上也未确认收入,同时,资金使用方也未据以作为资金成本在税前扣除,因此,总体上并未导致应纳税所得额的减少而少缴企业所得税,原则不应对其进行特别纳税调整。
(2)资金出借方利息成本的纳税调整本案中,假设A公司出借给关联方的16亿元资金当中2亿元为非自有资金.而是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人,则A公司应与金融机构签订《贷款合同》,并向金融机构支付资金使用成本。但是借款实际使用人为关联方,而非A公司。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又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有关的支出,是指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规,应当计人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税前扣除的成本及费用,应当与企业经营收人相关、符合经营常规,同时应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正常的、必要的支出。A公司2亿元借款承担的利息支出,属于企业为外单位支付的成本费甩,严格来讲,按照税法规定,不应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应全额做纳税调整。但是,税务机关在进行境内关联交易调整时,并不是一律要按照《税收征管法》及《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进行调整。由于一方在调整成本的同时,允许另一方调整支出并进行税前扣除,势必对双方的总体税收产生影响。当关联交易双方的调整总体上不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时,原则上一般不进行纳税调整。
(3)本案的认定我们看到,在本案中如果针对A企业关联交易涉及无息融资行为进行企业应纳纳所得额的核定,必定引起A公司收入增加,同时也增加了B公司、C公司、D公司成本费用的支出,因此对A企业所得税作出调整后,B公司、C公司、D公司应牵扯到
调整应纳税所额或者退税问题。由此看来,根据该条的规定.A公司、B公司、C公司、D公司之间无息占用资金的经济行为并未导致国家企业所得税款的减少。在各方所得税率相同,无其他税收优惠的情况下,国家总体税收不会增加,因此企业所得税方面原则上可以不作调整。
(结束语】通过以上分析来看,关联企业之间无偿融通资金的行为涉及政策较多,《营业税暂行条例》、《税收征管法》和《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等在对该行为认定时,规定是有差异的。按照法律级次来看,虽然《税收征管法》的法律效力大于《营业税暂行条例》和《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等法规,但《税收征管法》是早在十多年之前颁布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其部分内容明显与现行实际情况不符,亟需修改完善。在实务操作中,参照《营业税暂行条例》和《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等有关政策的规定,针对境内关联企业之间无息融通资金的业务,如关联企业间实际税负相同+只要该交易未直接或间接导致国家总体税收的减少,且不存在企业刻意避税的行为,原则上可不作纳税调整。
第四篇:纳税人(包括营改增企业)涉税事项办理流程
营改增涉税事项办理流程
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办税服务厅基本概况;
二涉税事项办理流程(“三证合一”,信用等级为A、B级纳税人取消扫描认证后的专票认证流程等); 三“营改增”纳税人发票使用规定。
一、东西湖办税服务厅的基本概况(一)办税服务厅的功能
东西湖区国家税务局办税服务厅是东西湖区国家税务局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集中办理涉税事项,提供纳税服务的机构和场所。(二)办税服务厅的地理位置和联系方式 办税地址:东西湖区吴家山街田园大道188号(四支沟招商银行斜对面)
一楼导税热线:83398373 二楼导税热线:83398271
(三)办税服务厅功能设置
1.办税服务区 主要受理纳税人上门申报纳税、发票管理和综合服务。
“营改增”“三证合一”后,为了满足纳税人的需要,我们增设了纳税人学堂子厅、211办公室。
现为税服务厅的功能为:办税服务厅一楼,办税服务厅二楼,办税服务厅纳税人学堂子厅,211办公室。
2.纳税咨询区 主要受理纳税人咨询、进行辅导服务。
3.自助办税区 由税务机关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使纳税人轻松自如地通过自行操作来完成相关涉税事项的办理和查询工作。并提供了外网电脑,方便纳税人网上办税。
4.等候休息区 纳税人等候办理涉税事宜,由税务机关为方便纳税人完成办税事宜无偿提供涉税辅助和延伸服务的区域。
5.取表填单区 纳税人填写各类报表,由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无偿提供相关申报表。
6.电子导税区 设有电子导税仪,方便纳税人查询涉税信息。
7.资料取阅区 为纳税人无偿提供税收政策宣传资料。
8.专业咨询区 办纳税人无偿提供专业化的咨询、并进行纳税服务辅导。
办税服务厅一楼:主要办理纳税人税务登记(变更)、纳税人注销登记、税种鉴定、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发票认证、出口企业申报、代扣代缴、退税文书受理等业务。
办税服务厅二楼:发票发放,发票代开,二楼导税台还兼顾个体户定期定额的票种核定,三方协议的编号和发放
办税服务厅二楼、211办公室:各类备案事项(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的开具、报验及核销,三方协议的签订,迁入及迁出,对外支付业务,稽查开票。
纳税人学堂子厅:购置税控盘、增值税发票核定、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税控系统)最高开票限额审批,普通发票核定,增值税发票核定调整,普通发票核定调整,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初始(变更、注销)发行;地税税控收款机平移;CA网上申报系统开通。
(四)办税厅工作时间
办税日期:除法定假日外的全部工作日
办税时间:上午8:30—下午5:30(中午12:00-2:30综合窗口及发票发售窗口不间断值班,夏令时按市政府统一时间安排)
二涉税事项办理流程(“三证合一”,信用等级为A、B级纳税人取消扫描认证后的专票认证流程等)
一般情况下企业在工商办理完税务登记后,首次到办税服务厅办理的事项还有(一次性办理完毕)
一、新办企业拟登记为一般纳税人
纳税人登记(营改增无信息户在10窗口录入)→纳税人税种鉴定(7、8、9、10窗口)→一般纳税人登记(一楼综合窗口或纳税人学堂)→购买税控盘(纳税人学堂)→纳税人票种核定(纳税人学堂)→税控盘发行(纳税人学堂)→领用发票(二楼发票发售或纳税人学堂)→网报CA金税盘制作(纳税人学堂或二楼导税台)
二、新办企业(小规模纳税人)
纳税人登记(营改增无信息户在10窗口录入)→纳税人税种鉴定(7、8、9、10窗口)→购买税控盘(纳税人学堂)→纳税人票种核定(纳税人学堂)→税控盘发行(纳税人学堂)→领用发票(二楼发票发售或纳税人学堂)→网报CA金税盘制作(纳税人学堂)
三、个体工商户(定额发票)
纳税人登记(营改增无信息户在10窗口录入)→纳税人税种鉴定(7、8、9、10窗口)→纳税人票种核定(二楼导税台)→领用发票(二楼大厅)
四、纳税人使用增值税发票增量、扩版
纳税人增值税发票核定调整(纳税人学堂)→税控盘发行(纳税人学堂)→领用发票(二楼发票发售或纳税人学堂)
存量户“三证合一”,流程简化了 三证合一流程
纳税人识别变更登记(一楼综合窗口或纳税人学堂)→纳税人金税盘一体化发票(纳税人学堂)→网报CA金税盘制作(纳税人学堂或二楼导税台)
存量户“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基本涉税事项流程
一、纳税人在工商变更营业执照(三证合一)后,到办税服务厅一楼填写《变更登记表》,在窗口办理纳税人识别号变更;携带变更后工商营业执业副本及复印件、公章。同时提醒纳税人需办理好以下事项后再变更税号和税控盘:
(1)将取得的原15位税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防伪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进行认证;
(2)将上个月的增值税进行抄报税、纳税申报、缴纳税款;(3)按照新的工商营业执照号刻制发票专用章。
二、纳税人携带公章到办税服务厅二楼导税台(1)领取和填写《增值税发票税控系统专用设备注销发行发登记表》(以下简称《税控设备注销发行登记表》)。(2)领取《取消账户缴税功能申请书》,重新办理《委托银行代缴税款协议书》,编写协议书号;到银行重新签订协议。
三、纳税人持①金税盘,②《税控设备注销发行登记表》到纳税学堂子厅窗口办理“三证合一”一体化变更。
四、持重新发行的金税盘到到纳税学堂子厅进行网上申报CA证书授权。
五、持在银行重新签订的《委托银行代缴税款协议书》到二楼20号窗口办理信息录入。
六、如企业使用CA电子钥匙进行网上申报,应持电子钥匙到纳税人学堂进行重新维护“三证合一”纳税人识别号。
注意事项:
1、同一企业所有的税控设备须在同一个月内完成一体化变更;
2、主分机企业,先变更分机后变更主机;
3、有报税盘企业,先进行金税盘/税控盘变更,再进行报税盘变更;
4、建议最佳变更时期:征期报税后,未开票前;
5、混营户企业按照传统方式进行变更。
信用等级为A、B级纳税人取消扫描认证后的专票认证 取消增值税发票认证的纳税人范围扩大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 增值税试点有关税收征收管理事项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23号
摘选第五条、扩大取消增值税发票认证的纳税人范围
(一)纳税信用B级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销售方使用新系统开具的增值税发票(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下同),可以不再进行扫描认证,登录本省增值税发票查询平台,查询、选择用于申报抵扣或者出口退税的增值税发票信息,未查询到对应发票信息的,仍可进行扫描认证。
(二)2016年5月1日新纳入营改增试点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5月至7月期间不需进行增值税发票认证,登录本省增值税发票查询平台,查询、选择用于申报抵扣或者出口退税的增值税发票信息,未查询到对应发票信息的,可进行扫描认证。2016年8月起按照纳税信用级别分别适用发票认证的有关规定。
增值税发票查询平台
(2016年5月1日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发票抵扣平台起用)
1、用户使用可以连接互联网的电脑,在USB接口插入金税盘或
者税控盘登录所在省份的增值税发票查询平台网站(提示:本查询平台只用到金税盘或税控盘里的身份认证证书功能);
2、在增值税发票查询平台中的“发票勾选”功能中对需要抵扣(或退税)的发票进行勾选处理,在“确认勾选”之前可以多次勾选或者撤销勾选;
3、每月月底前,对当月已勾选的发票,在“勾选确认”功能中进行一次确认操作(若用户没有确认,则系统会在每月最后1日的22点进行自动确认);
4、纳税人当期可用于申报抵扣或者出口退税的增值税发票,包括纳税人已确认勾选和扫描认证的发票。
首次系统登录在电脑上连接好金税盘或税控盘,以管理员身份打开IE浏览器(建议IE8以上的浏览器体验更佳)输入本平台的网址https://fpdk.hb-n-tax.gov.cn。
下载操作手册,根据手册说明进行安装使用
三“营改增”纳税人发票使用规定。
发票分为税控发票和非税控发票,其中:税控发票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及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
非税控发票主要有通用机打发票和通用定额发票、冠名发票。
发票使用发票用途
中电四连1140(商业,工业,服务业)中电七联1170(医药,建安,房地产置业,物业,物流,部分工业)增普二联20900(商业,工业,服务业,新户餐饮)增普五联20910(物业,房产置业,部分工业“食品行业多”,医药,物流,部分农产品)
卷式定长21110(药店,加油站,地税平移餐饮,酒店)定额发票(不达起征点个体,新户餐饮个体,物流停车,物业停车,搬运,快递,社会团体)
湖北省住院医疗收费发票21540(医院)湖北省门诊医疗收费发票21530(医院)
出口货物劳务发票21360(有出口业务的企业)
通用机打(网络版)21138(可以使用网络开票平台个体户)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20810(汽车销售,摩托车)出租车发票(出租车公司)
营改增了,关于增值税发票的这10个问题一定要知道!
1、增值税发票都有哪些类型?
发票分为税控发票和非税控发票,其中税控发票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及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非税控发票主要有通用机打发票和通用定额发票、冠名发票。
2、纳税人如何区分使用各类发票? 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和应税服务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或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和应税服务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和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从事机动车(旧机动车除外)零售业务开具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通用机打发票和通用定额发票,主要是供未达起征点的小规模纳税人使用。
发票使用量较大或统一发票式样不能满足经营活动需要的,可使用冠名发票。
3、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有什么区别?
增值税专用发票具有抵扣功能,仅一般纳税人可以领用、开具,一般纳税人取得专用发票才能抵扣;增值税普通发票没有抵扣功能,纳税人的应税行为均可以开具。
4、增值税专用发票如何抵扣?抵扣是否有期限?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扣税凭证抵扣期限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617号)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2010年1月1日以后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应在开具之日起180日内办理申报抵扣进项税额。
发票申报抵扣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网上认证;(2)通过自助办税终端扫描认证;(3)大厅前台认证;(4)纳税信用等级A级纳税人和B级纳税人,可直接通过增值税发票查询平台确认申报抵扣进项发票;(5)5至7月期间,对5月1日起新纳入营改增试点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按照A级纳税人方式确认抵扣进项发票。
5、增值税税控发票如何领用和开具?
增值税税控发票,需要使用增值税发票系统升级版开具发票,纳税人需要向符合资质的税控服务公司购买税控设备,经税务部门发行后,通过税控设备在线开具税控发票,所有发票信息通过网络自动上传至税务机关,进行全国联网。需要领用增值税发票的纳税人,持税务登记证件、经办人身份证明、按照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式样制作的发票专用章的印模,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发票领用手续。
6、哪些营改增纳税人应推行增值税发票税控装置? 营改增纳税人推行增值税发票税控装置的范围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及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月销售额超过3 万元(按季纳税9 万元),或者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月销售额超过3 万元(按季纳税9 万元)的小规模纳税人。
7、开发票前,需要提前录入商品编码吗? 可以提前录入也可以在开票时手工输入。提前录入,填开发票时,“商品信息”可以从该商品编码库中选取。开票时手工输入,系统会提示对未赋税收分类编码的商品进行赋码。
8、税收分类编码是要打印到票面上吗? 不打印到票面上,仅在添加商品行时要求商品必须带有税收分类编码。
9、增值税普通发票可以开具哪些税率?
系统支持填开税率为17%,13%,11%,6%,5%,4%,3%,1.5%,0%和“免税”的增值税普通发票,但企业应自觉根据当前的增值税政策填开发票,所选税率应符合国税局要求,以免造成开具的发票无效。
10、发票作废后,可以取消吗?
点击“作废”按钮后,只有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确认”才会真正作废,在执行此按钮后无法改变作废状态。
术语 抄报税和纳税申报
验旧购新和差额购票
不达起征点代开专票后,次月申报。
第五篇:武汉市国家税务局关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涉税事项附送中介机构鉴证报告的通知
武汉市国家税务局关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涉税事项附送中介机构鉴证报告的通知
法规号:武国税函[2009]1号
[大] [中] [小]
成文日期:2009-1-5 状态:有效
各区国家税务局、市局直属税务分局:
为了充分发挥税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组织在汇算清缴、涉税鉴证等方面的行业优势,加强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不断提高汇算清缴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2005年第13号)、《金融企业呆帐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2002年第4号)、国家税务总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国税发[2005]200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业务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31号)等文件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具体情况,现对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涉税事项附送社会中介机构鉴证报告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在我市范围内,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并实行查账征收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凡发生下列涉税事项,应附送中介机构涉税鉴证报告。
(一)企业财产损失申报。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申报。
(三)高新技术企业申报。
(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五)外资居民企业纳税申报。
(六)企业所得税税前弥补亏损。
(七)企业年终所得税汇算清缴后需要退抵税款(不含减免退税款)。
(八)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需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二、涉税鉴证业务必须按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对未经税务总局批准设立的不具备注册税务师行业执业资质、未纳入注册税务师行业监管的单位和其他中介机构一律不得承办涉税鉴证业务。
三、对从事涉税鉴证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实行公告制度。对符合规定可从事涉税鉴证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税务机关在相应的报刊、杂志或网站等媒体上公告,同时将公告的名单发文送各区国税局、直属分局。
四、中介机构在进行企业所得税鉴证业务时,应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业务准则(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7]10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鉴证业务准则(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7]9号)规定的涉税鉴证报告格式、工作流程,认真开展审核鉴证工作。鉴于新所得税法实施后,政策变化较大,中介机构在出具鉴证报告时应按《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审核。
五、税务机关对中介机构的涉税鉴证报告具有检查、审核和认定权。中介机构出具的涉税鉴证报告不符合规定要求、存在应调整未调整、调整项目明显错误或存在虚假、不真实的鉴证等情况的,视情节轻重由主管税务机关、行业监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2005年第14号)予以处罚。
六、纳税人可自愿选择中介机构为其提供涉税鉴证服务,主管税务机关不得指定或变相指定。
七、由于企业所得税涉税鉴证业务还在起步阶段,需要逐步探索、完善,武昌区局、江汉区局可在本通知基础上适当扩大试点范围,并报市局备案。
八、本通知自2009年1月1日起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