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十年记忆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十年记忆
信息技术课程自2000年由计算机课程正式改名至今,已在基础教育领域经历了十年的思考与实践。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也随之不断修正与完善,逐步摈弃计算机课程时期计算机技能考核的思路与方式,在以信息素养为评价目标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行,并影响与带动着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 信息技术评价的依据: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转变
教学大纲及课程标准等文件规范着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是评价设计的重要依据。随着规范性文件的演变,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总体思路也相应发生着转变。
2000年颁布执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将课程的主要任务定位为“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在体现教学目标水平的行为动词使用上,只对“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用“掌握”,其余动词均为目标要求较低的“培养”和“了解”。即从目标层面分析,课程内容与难度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基于指导纲要的思想以及此前计算机课程评价中只涉及计算机且偏重知识技能的惯性,信息技术课程此后的评价中仍然以计算机知识与技能评价为主。
2003年,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被颁布执行。新课标中,定位本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具体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其中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以往教学以及评价中相对受到忽视的维度。随着新课标的执行,评价已开始尝试涉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虽处于尝试初期尚为粗浅,但对教学积极的方向性引导作用却是不可否认的。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全国性课程标准虽至今尚未出台,但江苏、上海等部分省或直辖市已出台区域性的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并纷纷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作为课程主要目标,体现出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方向的一致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样纳入义务教育的信息技术评价范围。
● 诊断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
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应由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共同完成,但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一直以来对诊断性评价却少有研究。虽然信息技术课程中基于诊断性评价的分层教学长期受到关注,但遗憾的是就诊断性评价本身而言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分层教学往往基于教师个体的观察或经验性的测试。这不能不说是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中的一大遗憾。
相对而言,形成性评价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受到较多重视。甚至在CAI软件较为盛行的几年中,形成性评价成为了CAI软件课堂教学中默认环节之一。即时的评价、即时的反馈,使信息技术教学效果通过数据得以精确评判。但由于这种单纯依靠技术手段实现的评价较为机械,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展示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因此在三维一体教学目标的出现后逐步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此后的信息技术形成性评价,更多从多元评价理论中吸取养分。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评价方式,强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其多元化体现于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标准等多个维度,并体现出对开放性与个性化的尊重。美中不足的是目前多元评价研究虽多,但具体实验多基于较小的实验单位与较短的时间跨度,规模性与连贯性的欠缺使其对教学的反馈与调整作用无法得以充分体现。
● 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因其利害性而在各种评价中备受关注。从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伊始的打字速度测试到列入高中学分体系再到进入高考方案、高校自主招生试卷,不仅显示学科本位的信息技术课程地位提高,更体现出对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多偏重于认知类的结构性挑战。
信息技术课程初设之时,面对的是大多数学生的计算机能力零起点状态,再加之对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两者概念的混淆不清,因此总结性评价中以消除学生计算机零起点状态的打字速度测试、WPS办公软件的应用技能为主。此时义务教育阶段尚未将信息技术列入必修课程,因此在省、市等大区域进行统一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的方式较少,多为校级考试及教师自行组织考试。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因已成为必修课,因此总结性评价的区域统一性更强,相关研究与改革更受关注。2002年左右,机考形式出现在北京海淀区、江苏省等地区的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中,笔试+机考的形式成为此后多年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的常用方式。笔试主要用于检验知识性目标的达成情况,机考则用于对过程与方法等操作技能的评价。
这种笔试+机考的评价方式,相对于此前单纯以笔试考查知识与技能的方式而言,更符合信息技术的学科特色。遗憾的是由于机考形式对考试系统的依赖性以及考试系统本身的不完善,导致评价中出现了一些与课程目标相违背的情况。模拟操作环境与真实操作环境的差异性、操作题答题途径设计的缺陷导致学生不得不在迁就考试系统的前提之下揣摩出题者的意图及偏好,从而约束了个性化。
题库也成为影响机考科学性的一大因素。大规模的机考必然需要大量的试题以及合理的组卷策略作为支撑。由于对硬件设备的依赖导致无法实现大规模学生同时机考,由此带来了对机考不同场次学生之间的不公平。而用以保证题库良性循环的试题扩充及更新率的不足也成为机考形式的一大制约因素。
在经历了从笔试到机考的转变之后,近几年来,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又出现了回归笔试的趋势。尤其当信息技术先后纳入海南、山东等省高考方案时,大多以笔试的形式出现。笔试的回归,一方面是出于高考对公平公正、稳妥有序等要求的考虑,另一方面也与近年来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研究的进展有关。
相关研究证明,在笔试环境中,通过对试卷结构与试题的精心设计,在过程化、人性化、面向三维目标的原则指导之下,通过客观题、半客观题、微型主观题、主观题等试题类型,可以取代机考,实现对三维目标的全面覆盖。在海南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科基础会考试卷设计中,就率先通过客观题、半客观题和微型主观题三种题型体现出以上三大原则。虽然试卷中仍然存在过程化不够、阅读量偏大等问题,但是其成功尝试验证了信息技术评价中笔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笔试形式虽已回归,但无论从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到试卷及试题的设计都与十年前的笔试有天壤之别,确切地说,并非形式的恢复,而是体现出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中,笔试与机考两种方式依然共同存在并不断完善。随着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机考中的技术困扰有所好转,但短时间内完全摆脱技术障碍的可能性较小。题库的建设及组卷策略在机考中正越来越受重视,即就总结性评价而言,试题试卷本身科学性的关注度正越来越高,这是笔试及机考中所体现出的共性,显示出总结性评价良性发展的趋势。
但无论是笔试还是机试,在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的实施中都存在一大缺陷,即反馈机制的缺失。除了海南、浙江等少部分高中会考提供较为详细的试卷分析以外,大多数地区及大多数义务教育阶段的总结性评价都缺少必要的统计分析。即使在数据统计分析极为便利的机考形式中,往往也只反馈个人分数等级等信息,统计分析缺失严重,更不用说如同香港资讯科技课程考试般详尽的考试报告,评价对教学的反馈与调整功能被忽视,试卷试题本身的分析与评价的改进无据可依。
通过对十年的回顾,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我国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正顺应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遵循着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最初的稚嫩状态一步步向前探索、推进。虽然其中有弯路、有反复、有争议、有不足,但总体趋势是越来越科学、规范,并带动信息技术课程向着科学、规范的方向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2] 肖焕之.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再思考.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4).[3] 樊家伟.即时评价为信息技术课堂锦上添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5).[4] 丁婧,李艺.信息技术新课程总结性评价试题设计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6(4).[5] 段青.回归应用考查能力―海南省2007届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科基础会考试卷分析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10).[6] 段青.回归应用考查能力―海南省2007届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科基础会考试卷分析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11).[7] 李艺.英美港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设计比对性调研.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3).[8] 魏雄鹰,陈承灿.2005年浙江省高中会考信息技术试卷分析.浙江教学研究,2006(1).
第二篇: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方案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方案
为了更好地适应世界信息技术形势的发展需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作为信息技术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具有很大的导向功能。我教研组各位教师在相关理论指导下结合教学实践,拟定如下“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方案”。
1.上机常规评价
信息技术课堂不同于学生日常上课的教室(座位、室内电器设备、各种电源、网线等连接线„„),并且,上课前涉及到转换教室,需要学生自己按时到所在位置做准备。为保证课前准备的时效性,对上机常规进行评价。(如表1)
表1信息技术课堂上机常规评价
信息技术课堂较特殊,通过“上机常规”的考核、评价让学生能形成使用计算机网络教室正确意识,并遵守使用规定,负责任的使用计算机及网络。
2.作品/作业评价
所谓作品/作业评价,就是指教师对学生作品/作业完成质量的评估。教师可收集学生作品/作业,从学生完成作品/作业的质量判断其有关水平和能力。这种评价,有助于较客观地了解学生一段时期以来的成长轨迹。
1在作品/作业评价中需要有量规(Rubric)作为有效的评价指标,所谓量规,是指导、管控和改善学习行为而设计的一套评价标准,比如在学生学习PowerPoint课件制作时就可以采取相应的量规(如下表2)。
表
2量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结构性评价工具,通过量规评价工具可以充分反映学生在制作电脑作品/完成作业任务时的各种技能水平,比较科学评价一个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方面的智慧和潜能。
3.课堂表现性评价
简单地说,表现性评价是指学生在各种真实的情境或模拟的生活情景中使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完成一定的任务,通过对学生在任务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和完成任务的成果来评价学生。其形式主要包括建构式反应题、书面报告、作文、演说、操作、实验、资料收集、作品展示。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表现/成果可以作为学生学习评价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态度。每次上信息技术课学生在纪律、卫生、帮助同学完成任务等等方面都要一一做出记录(如下表3)。
表3平时表现评价指标
学生平时表现性评价可以总体上反映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4.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评价,又称“成长记录袋评价”或者“文件夹评价”,主要是指将学生学习的情况、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目的地汇集起来,以展示学生在较长期的时间内在课程的一个或多个领域中做出的全部努力、进步、学业成就。档案袋评价可以说是记录了学生在某一时期一系列的成长“故事”,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
该评价方式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评价方法。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本人一直关注档案袋评价的实践研究,实践证明,将所有的成果都集中到学生自己的档案袋里面,既可以在局域网内实现共享,又有利于教师的管理和学生的使用。档案袋评价的电子文件夹格式如下图1:
5.阶段性评价
阶段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阶段性地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展,为改进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每学年要举行一次阶段性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主要以笔试方式进行,从理论上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相关概念、专业术语和基本原来进行笔试测验,以使学生学会使用专业的信息技术术语来表达,深化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相关了解,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科学进行,同时兼以项目型任务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开展阶段性评价工作(如下表4)。
表4 阶段性评价笔试测验题目结构组成表
以上介绍的是几种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常用的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法,当然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需要将这些评价有机、和谐地结合起来,以便能够更加科学、准确地评价一个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的潜能(如下表5)。
表5 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学业成绩/成果记录卡
通过评价,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健康开展,建立一支能适应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队伍,使他们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有效推动者。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第三篇: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方案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方案
一、评价的目的评价是教育和教学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对教育和教学活动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改善过程”。一个评价活动不仅是前一个学习过程的结束,更重要的是又一个新的学习过程的开始。现代先进的评价方法就要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过程;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兴趣、基础知识的接受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自信心、创新意识、审美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
二、评价原则
小学信息技术课实施学生学习自我评价,我遵循了以下原则。
“公平原则”。在信息技术课学生学习自我评价过程中遵循“公平原则”。在课堂上老师讲授知识后一般由学生开始上机操作,不管是谁,只要完成操作,就可以给自己打满分。
“优先原则”。同时采取谁完成的又好又快,通过同学互检确认,在评价表中表扬一项加分。用于激励计算机能力强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互帮原则”。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有的学生完成操作有困难,提倡互相帮助,对被帮助的学生,如果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操作,同样可以得满分,帮助的学生可以在评价表中帮助一项加分。互相帮助,互助互利。这个原则调动了后进学生和先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现实原则”。信息技术课学生学习自我评价整个过程,都要求根据当堂现实的学习情况来进行自我评价,不允许当堂不评课后补评。
“诚信原则”。信息技术课学生学习自我评价整个过程,虽然是当堂自我评价,学生也可以互相监督,但是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在自我评价过程中,要事实求是,不要虚报成绩。
“全面原则” 信息技术课学生学习自我评价整个过程,不仅对每一项计算机操作进行评价,学生每一堂课结束前对自己的本堂课的学习态度、课堂纪律进行自评。
三、评价对象: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四、评价方式:采用过程评价的方式及电子作品评价的方式结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五、评价内容:(主要作为期中、期末电脑测评)
三年级——键盘指法,综合评价在于金山打字中英文文章和中文文章练习和测试;
四年级——电脑绘图,电子作品的内容由任课教师自己确定;
五年级——电子小报,电子作品的内容由任课教师自己确定;
六年级——幻灯片作品或动画,电子作品的内容由任课教师自己确定。三年级——键盘指法评价
评价等次:五星制(100字以上为五星,余下70、50、30、10)
键盘指法——符合指法习惯比较符合部分符合 不符合盲打熟习——不用看键盘 符号要看键盘小部分字母要看 大部分字母要看 完全看键盘
平均速度——100字以上为五星,余下70、50、30、10
四年级——电脑绘图评价
评价等次:五星制内容与主题——创造性地表达主题
所画内容比较切合主题
所画内容基本切合主题
所画内容与主题没有关系
所画内容标新立异(所画内容比较新颖 所画内容新颖程度一般 所画内容无法体现新意)
使用技术——使用了5种以上工具使用了4种工具 使用了3种工具 使用了2种或以下工具
视觉效果——对观众极有吸引力较有吸引力 视觉效果一般 视觉效果不理想,没有吸引力
介绍交流——在介绍过程中有不同的方式与观众交流没有交流
五年级——电子小报评价
评价等级:优+优优-良+良-中差
内容与主题——
1、内容组织能紧扣主题比较切合主题 基本切合主题 不切合主题
2、语句通顺且优美,用词准确,没有错别字
语句基本通顺,用词比较准确,有少量错别字
小部分语句不通顺,某些用词不太准确,错别字较多
多数语句不通顺,用词不太准确,有大量错别字
3、报头富有创意,画龙点睛 报头能较好衬托主题 报头基本上能衬托主题 报头无法衬托主题
布局元素——报头、中缝、版面、标题、题花、插图、边框等报刊主要元素完整合理
报刊主要元素比较完整,布局比较合理
缺少小部分报刊元素,布局基本合理
极少的报刊元素,布局欠合理
介绍交流——在介绍过程中有不同的方式与观众交流 没有交流
六年级——幻灯作品评价
等级:优+优优-良+良-中差
内容——多媒体演示非常有效地对重要信息进行了概括
多媒体演示比较有效地对重要信息进行了概括
多媒体演示基本对重要进行了概括
多媒体演示不能对重要信息进行概括
文章编辑——语句通顺且优美,用词准确,没有错别字
语句基本通顺,用词比较准确,有少量错别字
小部分语句不通顺,某些用词不太准确,错别字较多
多数语句不通顺,用词不太准确,有大量错别字
使用技术——演示作品中包含5种及以上多媒体类型
演示作品中包含4种多媒体类型
演示作品中包含3种多媒体类型
演示作品中只包含2种多媒体类型
页面数量——有12-20张幻灯片有8-11张幻灯片 有4-7张幻灯片 幻灯片少于4张
视觉效果——对观众极有吸引力。每个主题都有相应的视频信息:如图像、绘图、表格等视觉效果对观众较有吸引力。
多数主题有相应的视频信息 视觉信息一般。
少数主题有相应的视频信息 视觉效果不理想,对观众不太有吸引
力
版面布局——每一张幻灯片在视觉上有整洁和统一的版面设计
多数幻灯片在视觉上有整洁和统一的版面设计
幻灯片的版面设计不很统一
幻灯片在视觉上没有整洁和统一的版面设计
介绍交流——在介绍过程中有不同的方式与观众交流 没有交流
第四篇:信息技术课程
1.信息技术课程
2.信息的概念
3.计算机概念及组成4.初识windows 系统
5.设置个性化桌面
6.正确使用键盘
7.汉字输入方法
8.维字输入方法
9.单元测试
10.“写字板”
11.“计算器”
12.文件和文件夹管理
13.磁盘管理
14.多媒体文件“图片”
15.多媒体文件“声音”
16.多媒体文件“视频”
17.安装和卸载软件
18.文明安全使用计算机
第五篇:浅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
浅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
摘要: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是21世纪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通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评价方式的与众不同,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对创设积极互动的课堂情境,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信息技术课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等方面与其它学科相比,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它是一门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并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受传统教学评价的影响,目前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多数还没有摆脱传统教学评价方式的束缚,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当说是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一个弊端。因此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学科如何开展教学评价,对于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评价认识上的“缺位”
近几年来,信息技术虽然已成为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但对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信息技术目前仅是教学辅助课程,还不是主课的观念根深蒂固,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未给予足够重视,使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流于形式,成为“摆设”、“花瓶”。
2、评价方法上的“越位”
所谓越位,就是在评价中存在两种极端形式:一是忽视了信息技术课的根本特点——实践性,而过多地强调信息技术原理,以传统的考试方式,代替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二是简单认为学习信息技术入是学习计算机
操作,进行单纯的上机操作考试,两种极端都忽视了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3、评价功能上的“不到位”
用考试的方法来评价信息技术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固然有一定的作用,但其弊端越来越显露出来。其主要表现为:①、关注评价的结果,忽视了评价过程本身的意义;②、重定量分数鉴定,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轻定性情感分析,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③、关注对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
教学评价对教学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由于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存在以上的“缺位”、“越位”和“不到位”三个方面的问题,影响了评价的科学性,也影响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因此,笔者认为,改革和健全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机制,是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目标和原则
评价的目标是实施评价的前提,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应该以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为目标,从学生、教师和课程内容这三方面出发,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实现一种动态评价。通过评价,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水平不断提高和促进课程不断完善的目标。
1、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新课程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它认为: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认识教育首先要认识到学生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的责任在于学习规律,掌握规律,在现实中应用规律。其次,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成才、成功。要相信只要我们找到因材施教的办法,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天才。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首先,学生是完整的人,他不是学习的机器,有感情,我们应该还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其次是认识差异,因材施教。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差异的表现又反映在不同方面,我们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转化差异,视差异为财富,因材施教,各展其长。
③学生是独立的人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是有思想,有个性,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认识到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告知学生现成的结论。
正因为如此,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一是关注每一个学生;二是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三是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
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从单纯检查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转变为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要发挥评价的改进功能,从单纯通过考试对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作鉴定,转变为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反馈与矫正,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促进教师水平不断提高。
新课程的教师定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教师是塑造儿童心灵的天使。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创造性的劳动。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促进课程不断完善。
新课程标准下课程观的基本思想是:课程是人的各种自主性活动的总和,学习者是通过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而实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其特点是:
① 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学习者作为课程主体的能动重要性。
②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来实施课程。
③强调活动的完整性,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反对过于详细的分科教学。
④ 强调活动是人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重视学习活动的水平、结构、方式,特别是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信息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发展,要周期性对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引进新的信息技术设备,形成课程不断更新和完善的机制。
要达到上述目标,在教学评价中就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全程性原则。
在教学之前的教学设计阶段就要对教学过程中和教学后计划实施的评价提前进行系统规划和准备,使对评价的规划成为教学设计和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规划转变为对“教学—评价”的过程的设计和规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搜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并据此分析诊断学生学习情况,动态调整教学过程或提供学习建议,发挥对教学和学习的“全过程”促进作用。
2、学科性原则。
在分析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探索合适的评价方法,不能无视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盲目照搬其他学科的评价方法。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不仅要考虑对概念掌握、原理理解等认知活动的评价方法,还要考虑如
何评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的技术设计、技术操作和技术优化,更要考虑如何评价综合任务体现出的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等。
3、全面性原则。
要改变过去以信息技术结果的正确性作为评价的依据一元评价模式,增加对信息技术操作速度、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态度、操作的规范程度和创新程度等评价指标,从而全面评价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4、客观性原则。
评价要公正确切,实事求是,教师和学生不主观臆断或掺杂个人感情。
5、公开性原则。
评价的过程和结果要公开,这样有利于被评价的对象了解自己在一定的范围内所处的位置,了解自己的长处和薄弱环节,形成紧迫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激励作用,从而改进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法,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整体水平。
三、改革和完善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机制
评价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才是评价的目的。新课程理念下,评价与考试有着本质上区别:在指导思想上,评价的主要目标是改进或建议,而不是鉴定或选拔;在方法和技术上,评价不只是单纯的定量分析,而是发展到定量分析和定性相结合;在主体上,评价的主体不仅是学生个体,而且可以是教师个体或群体,也可以是学生群体等;在对象和范围上,评价从知识掌握程度检查,扩大到整个教学领域,包括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等。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具有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以及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等特点,在进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评价时,应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式,灵活设计不同的教学评价方式。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验,总结以下评价方式,供参考。
1、作品评价:就是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软件)创作一幅作品,教师再根据作品对学生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信息技
术学科中学生作品主要是指学生在单元学习结束时完成的作业,如板报、网页、图片、演示文稿等等。
2、答辩评价:要求学生把信息技术教学中所完成的任务写成科技论文,可以是几个学生为一小组,由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组织答辩。这种评价方式,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同时鼓励学生间的合作,允许学生通过协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
3、操作评价:信息技术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更应突出信息技术的特征。可通过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操作,评价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4、文件夹评价:借鉴国外教育评价前沿正在探索的“文件夹”式的评价模式,其目的是为了展示学生的学习进步状况。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不断地导向、诊断、调整和强化中进行。针对学生参加信息技术课的表现、体验及取得的活动成果所进行的评价,是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水平和质量的检验,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如知识水平的提高、应用能力的增强等),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科素养的形成以及思想和情感的积极变化。为此,可以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信息技术课的“文件夹”,在这个特别的“文件夹”中,记录有学生信息技术成果、上信息技术课时对学生的观察所作的记录、学生的自我评价,并进一步制作成个人和课题组的网上学习主页,反映某一阶段学生的发展状态和取得的进步,作为学生成长和进步的记录,以此作为评定学生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
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信息技术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总体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要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就要建立科学、密切配合和完善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方式,健全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