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研究论文3000字(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4 06:40: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研究论文3000字(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研究论文3000字(小编推荐)》。

第一篇: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研究论文3000字(小编推荐)

个人工作技术总结

姓名:史婷 身份证号码: 申报科目:心理二

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研究论文

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研究摘要:阐述了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流动变化快、宣泄性倾向、认同化选择和社区化形式等主要特点,分析了网络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作用,提出了构建大学生良好网络人际关系的对策: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规范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重视网络心理教育,排解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处理好网上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关系;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一、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 1.流动变化快

由于大学生思想活跃,情绪波动也较大,而网络世界巨大的空间,选择余地大,又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身份隐蔽,人际交流的礼仪和规范约束较少,所以,大学生们常常根据自己当时的兴趣选择网站,或者任由鼠标顺着自己情绪的波动而游走、“冲浪”。情绪化的人际交往,使得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呈现错综复杂的情形。

2.宣泄性倾向网络空间相对自由、隐秘、虚拟,所以成了大学生心理压力宣泄的首选地方,主要表现为“情感宣泄”、“心理矛盾宣泄”和“思想矛盾宣泄”。(1)情感宣泄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强烈的情感需求,调查显示,18.5%的大学生最愿意结交的网友是“异性”。不少人上网聊天、浏览的潜在动机在于寻找异性。校园网聊天“小包厢”内以女性身份进入聊天室者往往受到男性网民的热情欢迎。在现实中,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障碍,因而他们通过网络来宣泄。男生的情感宣泄有性宣泄的倾向,而女生的情感宣泄更倾向于情感倾诉,具有细腻、缠绵和易于钟情的特点,这使她们容易在网上形成固定的交流伙伴,也成为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2)心理矛盾宣泄现实中大学生遇到各种不良刺激,容易出现迷惘、烦恼、失望、忧虑、悲伤、恐惧、愤怒甚至绝望等心理现象。这些心理矛盾通常在现实中不能较好克服,又不愿“抛头露脸”咨询心理医生,往往采取通过网络人际交往过程进行倾诉、声讨、甚至攻击等宣泄自己的压抑心理。

(3)思想矛盾宣泄大学生处于理想信念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经常会遇到“人生目的、意义”、“生活理想”、“社会发展与个人前途”之类的问题,产生一系列的思想矛盾。而网络互动性的宣泄,既隐蔽,又可畅所欲言,所以成了大学生解决思想矛盾的“理想”途径。久而久之,这种宣泄伙伴的稳定化即形成一定的网络人际关系。4.社区化形式

社区化形式是大学生网上交流相对稳定化的结果。网上交流受到信息选择限制,而社区的形成,与有限的信息选择相关。通常是由一两个发起人把信息告诉同学和朋友,这些同学和朋友又把信息告诉其他同学和朋友,由此,就初步形成一 个社区。以爱好、情感、利益、事业、理念等为纽带,经历认识、交流、认可、稳定等阶段,不少网友参加进来,一个较大社区就形成了。社区化形式的网络人际交往形成了巨大交往空间,呈现了与现实人际交往的不同。

二、网络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影响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既有积极影响,也产生着消极作用。1.积极影响

(1)有利于大学生更广泛、更快捷的人际交往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过:“网络把大学生带到“无限”的网络群体中,使其社会接触范围大大拓宽,大学生在和世界各地网友的交往中,不仅增长了知识和见闻,也增强了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这不仅对其专业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增强了他们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认识。(2)增进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平等意识在网络人际交往中,个体的社会身份、角色和地位都只体现为一个网名,现实生活中贫穷或富有的个体,无论处于怎样的社会阶层,在网络人交往中都只能承担信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的角色。因此,网络人际关系实现了一种现实社会不可能实现的“虚拟”平等。“虚拟”平等给那些自卑的、怯于在现实生活中表达自我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的平台,同时,它也使那些优越感过强的大学生失去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拥有的特权,从而强化他们的平等意识,认识到互相尊重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础。(3)促进了大学生角色实践和角色重建

大学生社会化的最终结果是使自己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担当起一定的角色。大学生在网络社区里与他人进行的人际互动中,也在扮演着相应的角色,实践自己的角色行为。这样大学生便可以在扮演角色的同时学习、把握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各种角色行为,从而提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大学生走出校园后更好地胜任自己的社会角色。

(4)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网络人际交往中全新理念的交汇、丰富资讯的传递、全球视野等,对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知识更新和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都大有益处。大学生把互联网当作一种学习手段和途径,可以大大突破名师、教室、图书馆和校园的限制,在一个很宽广的环境中根据自身的爱好、志向选择学习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2.消极作用(1)动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冲击大学生的民族观念网络交流没有国界,(2)损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网络交往中的种种吸引容易使大学生形成对网络的依赖。调,沉迷于网上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一些大学生把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情感追求移植到网络世界去,甚至逃避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而神往于“网交”,面对现实产生孤独感和抑郁心理。(3)弱化大学生的道德意识网络交往中难以主导的信息自由,容易导致现实人际关系道德的失范。网络交往中良莠不齐的巨大信息量,常常使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少数大学生受其影响,在现实人际交往关系中道德失衡。(4)影响大学生的正常交往方式在网络普及前,大学生十分注重同学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注重集体的学习、生活和其他各种活动。今天的校园里,大学生这种传统的交往方式正在慢慢改变,同学之间短话用QQ说,长话发e-mai,l电影各自看,“有什么新鲜事,大家都在网上聊。长时间的如此交往,必然造成现实人际交往的障碍,严重影响大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

三、构建良好网络人际关系的对策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条件。因此,引导大学生进行以道德为约束的良性网络交际,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网络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规范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网上行为既是个人行为,更是社会行为。一方面,网络交往的健康发展必须有一定的行为准则和统一的网络人际交往规范,建立和健全相关的网络法律法规。另一方面,网络交往的健康发 展更需要建立在网民的良好道德基础上,因此,必须注重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尤其应当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高校应提倡并拟订具体的网络人际交往文明行为守则,要在大学生的德育课中增加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强化大学生网络主体的道德修养和网络伦理观念,通过道德手段制约大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引导大学生文明地进行网络人际交往,增强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2.重视网络心理教育,排解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网络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对于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大学生人格水平和心理品质具有重要作用。网络交往的即时性、隐蔽性特点,更便于进行团体咨询、心理互助和多样化心理辅导。3.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处理好网上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要引导大学生认识网上交往是一种虚拟交往,要善于将网上交往和现实交往和谐统一起来,网上交往发展的方向和结果都是要回归现实,网上交往只有融于现实社会中才有意义,加强网上交往的自我保护,防止上当受骗等。

4.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1)办好校园网,营造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一方面,高校应充分发挥大学知识、人才、息密集的优势,使校园网成为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场所。要坚持以人为本,在网上为大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就业、心理咨询等服务,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艺术和娱乐等活动,加强网上互动交流,及时解决大学生关心的问题(2)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生活校园文化具有凝聚、引导、激励和约束的功能。(3)努力实现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首先是师生之间关系和谐。教师与学生关系是校园中最基本又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和关键,更会对学生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起引领和示范作用。因此,要大力提倡师生平等,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爱护学生,构筑互相尊重、人格平等、教学相长、互相关爱的师生人际交往氛围;其次是学生之间关系的和谐。4 建议

加强网络管理,办好校园网,增强吸引力要充分发挥高校知识、人才、信息密集的特点,使大学校园网成为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场所。根据大学生特点设置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与学习、生活和娱乐相关的版块,构建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把学生兴趣引导到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完善人格、增加文化素养的正确轨道上来。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塑造健康人格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渴望交往,却又缺乏交往技能。因此,可以通过开设课堂、讲座,特别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鼓励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掌握沟通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不断完善个性,塑造健康人格,达到全面发展。

第二篇: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研究论文3000字

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研究论文

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研究摘要:阐述了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流动变化快、宣泄性倾向、认同化选择和社区化形式等主要特点,分析了网络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作用,提出了构建大学生良好网络人际关系的对策: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规范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重视网络心理教育,排解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处理好网上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关系;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一、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 1.流动变化快

由于大学生思想活跃,情绪波动也较大,而网络世界巨大的空间,选择余地大,又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身份隐蔽,人际交流的礼仪和规范约束较少,所以,大学生们常常根据自己当时的兴趣选择网站,或者任由鼠标顺着自己情绪的波动而游走、“冲浪”。情绪化的人际交往,使得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呈现错综复杂的情形。

2.宣泄性倾向网络空间相对自由、隐秘、虚拟,所以成了大学生心理压力宣泄的首选地方,主要表现为“情感宣泄”、“心理矛盾宣泄”和“思想矛盾宣泄”。(1)情感宣泄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强烈的情感需求,调查显示,18.5%的大学生最愿意结交的网友是“异性”。不少人上网聊天、浏览的潜在动机在于寻找异性。校园网聊天“小包厢”内以女性身份进入聊天室者往往受到男性网民的热情欢迎。在现实中,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障碍,因而他们通过网络来宣泄。男生的情感宣泄有性宣泄的倾向,而女生的情感宣泄更倾向于情感倾诉,具有细腻、缠绵和易于钟情的特点,这使她们容易在网上形成固定的交流伙伴,也成为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2)心理矛盾宣泄现实中大学生遇到各种不良刺激,容易出现迷惘、烦恼、失望、忧虑、悲伤、恐惧、愤怒甚至绝望等心理现象。这些心理矛盾通常在现实中不能较好克服,又不愿“抛头露脸”咨询心理医生,往往采取通过网络人际交往过程进行倾诉、声讨、甚至攻击等宣泄自己的压抑心理。

(3)思想矛盾宣泄大学生处于理想信念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经常会遇到“人生目的、意义”、“生活理想”、“社会发展与个人前途”之类的问题,产生一系列的思想矛盾。而网络互动性的宣泄,既隐蔽,又可畅所欲言,所以成了大学生解决思想矛盾的“理想”途径。久而久之,这种宣泄伙伴的稳定化即形成一定的网络人际关系。4.社区化形式 社区化形式是大学生网上交流相对稳定化的结果。网上交流受到信息选择限制,而社区的形成,与有限的信息选择相关。通常是由一两个发起人把信息告诉同学和朋友,这些同学和朋友又把信息告诉其他同学和朋友,由此,就初步形成一 个社区。以爱好、情感、利益、事业、理念等为纽带,经历认识、交流、认可、稳定等阶段,不少网友参加进来,一个较大社区就形成了。社区化形式的网络人际交往形成了巨大交往空间,呈现了与现实人际交往的不同。

二、网络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影响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既有积极影响,也产生着消极作用。1.积极影响

(1)有利于大学生更广泛、更快捷的人际交往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过:“网络把大学生带到“无限”的网络群体中,使其社会接触范围大大拓宽,大学生在和世界各地网友的交往中,不仅增长了知识和见闻,也增强了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这不仅对其专业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增强了他们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认识。(2)增进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平等意识在网络人际交往中,个体的社会身份、角色和地位都只体现为一个网名,现实生活中贫穷或富有的个体,无论处于怎样的社会阶层,在网络人交往中都只能承担信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的角色。因此,网络人际关系实现了一种现实社会不可能实现的“虚拟”平等。“虚拟”平等给那些自卑的、怯于在现实生活中表达自我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的平台,同时,它也使那些优越感过强的大学生失去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拥有的特权,从而强化他们的平等意识,认识到互相尊重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础。(3)促进了大学生角色实践和角色重建

大学生社会化的最终结果是使自己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担当起一定的角色。大学生在网络社区里与他人进行的人际互动中,也在扮演着相应的角色,实践自己的角色行为。这样大学生便可以在扮演角色的同时学习、把握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各种角色行为,从而提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大学生走出校园后更好地胜任自己的社会角色。

(4)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网络人际交往中全新理念的交汇、丰富资讯的传递、全球视野等,对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知识更新和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都大有益处。大学生把互联网当作一种学习手段和途径,可以大大突破名师、教室、图书馆和校园的限制,在一个很宽广的环境中根据自身的爱好、志向选择学习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2.消极作用(1)动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冲击大学生的民族观念网络交流没有国界,(2)损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网络交往中的种种吸引容易使大学生形成对网络的依赖。调,沉迷于网上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一些大学生把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情感追求移植到网络世界去,甚至逃避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而神往于“网交”,面对现实产生孤独感和抑郁心理。(3)弱化大学生的道德意识网络交往中难以主导的信息自由,容易导致现实人际关系道德的失范。网络交往中良莠不齐的巨大信息量,常常使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少数大学生受其影响,在现实人际交往关系中道德失衡。(4)影响大学生的正常交往方式在网络普及前,大学生十分注重同学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注重集体的学习、生活和其他各种活动。今天的校园里,大学生这种传统的交往方式正在慢慢改变,同学之间短话用QQ说,长话发e-mai,l电影各自看,“有什么新鲜事,大家都在网上聊。长时间的如此交往,必然造成现实人际交往的障碍,严重影响大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

三、构建良好网络人际关系的对策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条件。因此,引导大学生进行以道德为约束的良性网络交际,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网络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规范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网上行为既是个人行为,更是社会行为。一方面,网络交往的健康发展必须有一定的行为准则和统一的网络人际交往规范,建立和健全相关的网络法律法规。另一方面,网络交往的健康发 展更需要建立在网民的良好道德基础上,因此,必须注重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尤其应当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高校应提倡并拟订具体的网络人际交往文明行为守则,要在大学生的德育课中增加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强化大学生网络主体的道德修养和网络伦理观念,通过道德手段制约大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引导大学生文明地进行网络人际交往,增强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2.重视网络心理教育,排解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网络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对于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大学生人格水平和心理品质具有重要作用。网络交往的即时性、隐蔽性特点,更便于进行团体咨询、心理互助和多样化心理辅导。3.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处理好网上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要引导大学生认识网上交往是一种虚拟交往,要善于将网上交往和现实交往和谐统一起来,网上交往发展的方向和结果都是要回归现实,网上交往只有融于现实社会中才有意义,加强网上交往的自我保护,防止上当受骗等。

4.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1)办好校园网,营造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一方面,高校应充分发挥大学知识、人才、息密集的优势,使校园网成为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场所。要坚持以人为本,在网上为大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就业、心理咨询等服务,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艺术和娱乐等活动,加强网上互动交流,及时解决大学生关心的问题(2)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生活校园文化具有凝聚、引导、激励和约束的功能。(3)努力实现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首先是师生之间关系和谐。教师与学生关系是校园中最基本又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和关键,更会对学生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起引领和示范作用。因此,要大力提倡师生平等,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爱护学生,构筑互相尊重、人格平等、教学相长、互相关爱的师生人际交往氛围;其次是学生之间关系的和谐。4 建议

加强网络管理,办好校园网,增强吸引力要充分发挥高校知识、人才、信息密集的特点,使大学校园网成为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场所。根据大学生特点设置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与学习、生活和娱乐相关的版块,构建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把学生兴趣引导到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完善人格、增加文化素养的正确轨道上来。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塑造健康人格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渴望交往,却又缺乏交往技能。因此,可以通过开设课堂、讲座,特别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鼓励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掌握沟通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不断完善个性,塑造健康人格,达到全面发展。

初语1205班 叶焰(9号)

黄婷(6

号)

第三篇:大学生人际关系论文

大学生人际关系论文

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生活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

比起中学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个体开始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大学生们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而且,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心目中衡量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然而,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在这一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会产生各种问题。认知、情绪及人格因素,都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一旦在这一过程中受挫,就可能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之中,或因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并由此产生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不适的表现

有关调查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中,关于人际交往的已占50%以上,而以前的统计中,恋爱烦恼占据首位。交际烦恼超过恋爱困扰。仔细分析,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困惑、不适可以分为以下5类情况:

第一类:缺少知心朋友。这类大学生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际关系也不错,但自感缺乏能互吐衷肠、肝胆相照、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为此,有时不免感到孤独和无奈。

第二类:与个别人难以相交。

这类大学生与多数人交往良好,但与个别人交往不良,他们可能是室友、同学或父母等与自己关系比较近的人,由于与这些人相处不好,常会影响情绪,成为一块“心病”。

第三类:与他人交往平淡。

这类大学生能与他人交往,但总感到与人相处的质量不高,缺乏影响力,没有关系比较密切的朋友,多属点头之交,没有人值得他牵挂,也没有人会想念他,他们难以保持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类同学多会感到空虚、迷茫、失落。某高校06级一学生,因同学关系不好,倍感孤独、压抑,最后离校出走。在离学校较近的几个中小城市闯荡了一圈后又回到了学校,在校园中与接到通知后星夜赶到学校的陈某父母不期而遇,此时,悲喜交加的陈某父子面对的,除了学校因陈某不假离校、旷课50多个学时而给予的勒令退学处分和校方师生的同情之外,谁也无力给予陈某更多的安慰。

第四类:感到交往有困难。

这类大学生渴望交往,但由于交往能力有限、方法欠妥或个性缺陷、交往心理障碍等原因,致使交往不尽人意,很少有成功的体验,他们往往感到苦恼,很希望改变社交状况。大一年级女生小张,她在家里一直养尊处优,家务活全部由父母包办,自理能力不强。进入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使她觉得不安。她开始独来独往,渐渐地,她有种异样的感觉,好像全寝室同学都看不起她,打开水也要她去,扫地也叫她,她觉得自己成了别人“差使”的对象,越发闷闷不乐,上课也毫无兴趣,成绩一落千丈。

第五类:社交恐惧症。

这类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特别敏感、害怕,极力回避与人接触,不得不交往时则紧张、恐怖、心跳加快、面红耳赤,难以自制,总是处于焦虑状态。他们害怕自己成了别人注意的中心,害怕自己在别人面前出洋相,害怕被别人观察。总担心自己会出现错误而被别人嘲笑,总处于一种莫名的心理压力之下。与人交往,甚至在公共场所出现,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任务。

社交恐怖症是非常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的一种心理障碍。许多一般人能够轻而易举办到的事,社交恐怖症患者却望而生畏。患者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个乏味的人,并认为别人也会那样想。于是患者就会变得过于敏感,更不愿意打搅别人。而这样做,会使得患者感到更加焦虑和抑郁,从而使得社交恐怖的症状进一步恶化。许多患者改变他们的生活,来适应自己的症状。他们(和他们的家人)不得不错过许多有意义的活动。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存在问题的原因。

其实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分析起来大体上有以下几各方面的因素:

1、家庭教育的原因;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在家里父母总是怕孩子吃亏,慢慢的就养成孩子自私的心理。并且有些家长本身人际关系就不好,由于长期的渲染,致使孩子也反感与人交往。正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很多事情孩子都是从他们那里学来的,所以有时候,做家长的应当让孩子接受一些挫折教育和吃亏教育,这样才会让他们真真的自己去了解社会感知社会。真正的去为人处世。

2、学校教育的原因;

在很多中小学校,包括有的大学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忽略甚至根本就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还有很多时候,有的学校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形式化。致使很多学生在面试的时候面红耳赤,羞羞答答,这是学校教育的失误,其实学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以及怎么面对和接触社会,时刻让同学们明白,虽然他们不能改变一个社会,但他们一定要适应这个社会。

3、社会的影响;

记得曾经看过一篇名为《雷锋出国了》的文章,上面写到了现在我们社会人情的冷漠,也正是这样的社会阴暗面影响着我们的同学们,他们从不敢相信人到不愿相信人,所以我们要在社会上大力宣传人性的回归,让社会充满爱,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的学生还有不热爱与人交往的理由吗?

4、自私自利的个人思想;

如今像你们这样的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期盼,对自家“独苗”的呵护,成为培育“一切为我”的温床。当你们进入大学校园,独立地过集体生活,与同学相处时,一些同学自小养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就暴露无余。

5、素质教育的匮乏;

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仍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一些家长、学生、老师更多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却忽视了无法用分数衡量的内在素质的培养,这其中,就包括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这个作为社会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6、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另一方面也助长了一些功利思想的膨胀,这种思想意识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处世理念和行为方式。

四、大学生如何保持和提高良好人际关系交往和沟通能力

每个成长中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气氛中,如何提高个人的人际魅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状态,这是每个大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调查结果也表明,那些对大学生活感到满意度低的学生,其列在第一位的是人际关系不适。对在校大学生,就从品性格、能力、学识、体态、交际手段与社会经验等方面锻炼自己,使自己能够适应大学生活。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学习,锻炼和提高。但如同其他事务一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也有它内在的规律性,即依据一定的交往原则。只有遵循了正确的交往原则才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不能在交往中掌握和创造更好的人际交往的艺术。

(一)掌握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1、正直原则。

主要是指正确、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营造互帮互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氛围。决不能搞拉帮结派,酒肉朋友,无原则、不健康的人际交往。

2、平等原则。

主要是指交往的双方人格上的平等,他包括尊重他人和保持他人自我尊严两个方面。彼此尊重是友谊的基础,是两心相通的桥梁。交往必须平等,平等才能深交,这是人际交往成功的前提。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根本特征就是平等,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贯彻平等原则,就是一澳求在交往中尊重别人的合法权益,尊重别人的感情。古人云:“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取决双方,既要自尊,又要彼此尊重。

3、诚信原则。

指在人际交往中,以诚相待、信守诺言。在与人交往时,一方面要真诚待人,既不当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诽谤人,要做到肝胆相照,襟怀坦荡。另一方面,言必行,行必果,承诺事情要尽量做到,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拥戴,彼此建立深厚的友谊。马克思曾经把真诚、理智的友谊赞誉为“人生的无价之宝”。古人也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心诚则灵”。其诚是换取友谊的钥匙。日本著名作家池田大作写道:“只有抛掉虚伪,以诚相见的人际关系,才识最有力、最美好、最崇高的”。

4、宽容原则。

在与人相处时,应当严于律己,宽容待人,接受对方的差异。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交往中,对别人要有宽容之心,如“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般斤斤计较,苛刻待人,或者得理不让人,最终将会成为孤家寡人。另外,要有宽容之心,还须以诚换诚,以情换情,以心换心,善于展再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回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左右逢源,游刃有余,需要一颗宽容的心,需要真诚,需要积极交往的主动性,塑造很好的个人形象,善用各种交际手段,克服社会知觉中的偏见。

1、克服社会知觉中的偏差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否正确地认识和了解他人,同样关系到人际交际能否顺利进行。要走出对他人认知的心理误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晕轮效应

在我们的头脑中,总有一些潜在的,得之于各种途径的观念,并常常以此来评价和判断他人,因为这样做所耗费的心理能量最少,也就是说,它最省事。但是,图省事往往会造成一些认知偏差。什么美国人开放,英国人保守,商人精明世故,农民老实本分……。这些说法虽与某些人的特征相吻合,但绝不是个个如此,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人如其面,各个不同,不能用概念来衡量人,把人简单化。某人的一种优点、优势放大变成了笼罩全身的“光环”,甚至原来的缺点也被掩盖或者蒙上了一层夺目的光彩。这种对他人认知的最大失、。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努力朝这些方向前进,我们就会发现,一切正在悄然改变:朋友之间的不快荡然无存,能够畅所欲言的知音越来越多;亲友间深挚互爱;你便会过得充实愉快,会觉得人际交往是一件自然与轻松的事,从而对学习生活持以乐观的态度,对塑造一段完美的大学生活以及以后的人生充满信心。

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们心理正常发展、保持个性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每个人生命的主宰其实就是自己,关键是你要有所改变,要有强烈成功的愿望,针对自己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相信就一定会找到合适的方法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逐渐学会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四篇:大学生人际关系论文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据报载山东大学社会学系选取在济南举办的两场高校毕业生招聘会,现场发送1500份问卷,对今年高校毕业生供需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最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大学生的能力则成为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我们知道轰动全国的云南大学“2.23 凶杀案”,主犯马加爵,由于与同学产生了一些小矛盾,而走上杀人的道路。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为此,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要正视和解决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问题,塑造自身形象,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们希望通过对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及交往的原则的认识与理解,可以从中领悟到交往的一些知识。结合这些特点与原则,找到合适的方法培养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我们自身的人际关系。

二、分析问题

1.什么是人际关系?

2.在校大学生对学校环境的适应能力如何?

3.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存在哪些心理问题?

4.通过哪些方式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实际阶段

2010-12-09

活动:在寝室上网,浏览有关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相关自料。

结果:在百度文库寻的《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浅析》这篇文章,从中了解到“什么是人际关系”、“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存在哪些心理问题”、“通过哪些方式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备注:研究这个课题的社会意义与实用性。

2010-12-10

活动:在Google中搜索到“在校大学生对学校环境的适应能力如何”这一问题。

结果:了解到中国在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同时可以看出一般人在新环境中比较拘束,适应较慢。

备注:目前,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恰恰是教育教学内容中的薄弱环节。

2010-12-12

活动:进入“中国知网”:http://epub.cnki.net/输入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结果:共有11相关文献。

四、整理阶段

[ 1] 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5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6

[N].人民日报, 2004-10-15.[ 2] 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C].2005.[ 3]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献选编(1994-2003)[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4] M.S.斯特纳的自然教育[M].张艳华译.北京: 京华出版社, 2001.[ 5] 陈桂生.教育原理[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6] 刘龙洲.尊重人 理解人 关心人 帮助人思想政治工作的立足点[N].人民日报, 2004-05-31.原文截取一

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浅作者张婷婷, 王一帆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6月9日第29卷第6期

所谓人际关系, 是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相互间交换意见、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和诉求的过程。是通过交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 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处于年期的大学生, 思想活跃, 精力充沛, 兴趣广泛, 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相关数据显示,在大学生每天除了学习、睡眠时间外, 剩余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中, 有70% 左右用于人际交往。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 独特的家庭环境容易造成他们出现人际交往上的不适应, 普遍存在胆怯、敏感、自私、嫉妒等不利于交际的人格特征。网络的介入,极大的冲击着传统的沟通交流方式, 使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 出现了新的特点。许多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上考虑较少, 投入不多, 以至于不能很好处理人际关系而最终导致情绪低落、不思进取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所以, 通过有效的途径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际交往原则, 帮助他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环。

一、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

(一)交往愿望强烈, 容易受挫

大学生是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是由不成熟的状态向成熟状态转变的时期。在此阶段,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 他们十分关心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以及在集体中的位置, 关心自己的情感, 更加渴望真挚的友谊与别人的理解, 在远离了家乡、父母及中学同学进入大学后, 大学生们迫切需要走出去, 结交更多的新朋友, 接受更多的新思想,他们希望获得通过友谊获得情感上的支持与帮助,同时也迫切地希望与同龄人分享和交流自己在学业、成长和情感方面的体验。但是, 对大学生而言,他们对人际关系的追求往往带有较多的理想化色彩, 无论是对同龄朋友, 还是对师长, 往往是以理想色彩看待交往, 常常以理想的标准要求对方, 感觉不尽如人意就充满失望。因此, 和其他人群相比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挫折感较强, 容易由于交往受挫引发心理障碍。

(二)交际方式呈现多样化

大学生都有/ 扩大人际交往圈, 使自己的交际不限于校园0的愿望。在拓展校外交际网的过程中, 当代大学生的交友途径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如: 网络交友、校内外兼职、课余补习、娱乐活动等等。同时, 随着通信、网络的高速发展,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交际方式也变得多元化。打电话、发短信早已成为大学生联络感情的主要途径;快捷便利的QQ、MSN、E-MAIL也是相当多大学生选择的交流方式;笔者经过调查发现, 大部分学生认为发短信聊天更方便快捷, 短信聊天已经成大学生交往方式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传统的交往手段书信所占比例大幅缩减。传统的情感维系方式已经逐渐被信息化手段取代, 交际方式呈现出多样化。

(三)网络交往成为重要的交往行为

根据52004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6可以清楚地看到, 中国大学生上网率为84% , 大学生成为互联网最频繁的使用者之一。可见, 网络交往是现实交往的补充和延伸, 它使大学生们的交往范围扩大, 更加充满虚拟化色彩。网络已不再仅仅是操作工具, 而是一些青年人的生活必需品, 他们将时间和情感寄托于虚拟的社会中。传统的人际关系交际方式在网络时代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究其原因有:(1)网络的全球化扩大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2)网络的自由化增进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自主意识;(3)网络的虚拟化缓解了大学生现实中人际关系的紧张。一些乐于网上交际的大学生, 往往因为疏于现实交往, 将所有心事都交给了网友, 缺乏现实交往的主动性, 长此以往, 导致其现实人际交往的勇气和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与培养。网上交友虽然有它的优势, 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网络的虚拟性使人无法确定一个人言语的真伪, 因互联网而受骗、受害的大学生也有很多。同时, 网络的虚拟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使人际交往缺乏真诚的基础, 导致友情的冷漠。

二、影响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

(一)社会风气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带来的影响

一直以来, 大学校园都被称为/象牙塔,对身处高校的大学生来说, 相对单纯的环境决定了其人际交往一直处于单一状态。但是, 随着高校与社会联系日益密切, 一些社会风气也渗入到大学校园中,大学生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功利心态有萌发和增长的趋势。换言之, 社会上逐渐滋生的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观念加重了部分大学生择友时的功利心态。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膨胀导致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此外, 光怪陆离的网络虚拟世界使部分大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而脱离了实际生活。

(二)学习、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高校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相对中学要丰富得多, 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走在一起,有助于文化的融合与交流, 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大学生需要具备更高的社会交往能力。而且大学生生活方式及学习方式的巨大变化客观上给大学生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留下了较多的时间, 同时也创造了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的广阔空间。这一方面给大学生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提供了机会, 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给那些性格相对内向、不善人际交往、缺乏社会交往技能的大学生增加了精神压力。由于应试教育的思维仍然影响着部分学生, 他们追求高分和证书的获得,忽视了沟通能力的培养, 依然坚持强调成绩的第一性, 这样的思维使他们沉浸于书海, 缺乏甚至逃避与他人的交流沟通, 这样的大学生往往容易发生人际交往冲突, 走向社会时也容易遭受打击和挫折。

(三)成长环境、个性特点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当今大学生, 尤其是/ 85后、90后0的大学生,许多都是独生子女, /众星捧月0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有求必应的成长环境, 致使不少大学生习惯以我为中心, 人人为我视为理所当然, 久而久之, 尊老爱幼、谦让、助人为乐等观念日益淡薄, 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明显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四)自我意识对传统观念的冲击

由于传统原因, 我国人与人之间空间位置接近,彼此交往的频率较高, 国人历来重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隐私观念相对淡薄。在当下, 这样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正在受到冲击。随着中西方交流的日益增多, 西方的一些价值观也在逐渐影响着我国社会, 人际关系出现事务化的特点。许多青年朋友之间的交流仅限于一般的散步、吃饭、买东西等方面, 而缺乏对人生感悟等的内心倾吐。越来越多的青年崇尚个性, 注重隐私观念, 追求独立的生活空间, 这样的价值观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三、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增强自己的人际魅力

人际魅力, 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 个体对他人给予的积极和正面评价的倾向。那么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自己的人际魅力呢? 著名心理学家卡耐基在其著作5怎样赢得朋友, 怎样影响别人6一书中总结出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六种途径:(1)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2)微笑;(3)多提别人的名字;(4)做一个耐心的听者, 鼓励别人谈他们自己;(5)谈符合别人兴趣的话题;(6)以真诚的方式让别人感到他很重要。

(一)提高个人的外在素质, 努力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追求美、欣赏美、塑造美是人的天性。所以, 大学生应恰当地修饰白己的容貌, 扬长避短, 注意在不同场合下选择款式色彩都符合自己的服装, 形成自己独特的气质和风度。同时, 应注意追求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协调一致, 即达到/秀外慧中0,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 交往的加深, 外在美的影响力会逐渐减弱, 对方会逐渐由外及内, 从相貌仪表转为道德才能的了解。

(二)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

良好的个性特征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稳定的作用。有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社交恐惧、自卑、冷漠、封闭、猜疑、自傲、嫉妒等不良心理, 都不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自我训练, 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以积极的态度进行交往。另外, 大学生还应当具备各种良好的交往品质, 如真诚、信任、克制、自信、热情等。真诚的交往能使交往者的友谊地久天长;信任能够从积极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动机和言行。因此, 要不断培育良好的个性特征, 努力克服性格上的弱点。敞开心扉, 真诚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就会赢得肯定和信任。

(三)主动加强与同学的交往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与人之间空间位置越接近,彼此交往的频率就越高, 越有助于相互了解, 沟通情感、密切关系。即使两个人的人际关系比较紧张, 通过交往, 也有可能逐步消除猜疑、误会。反之, 即使两人关

系很好, 但如果长期不交往, 彼此了解减少,其关系也可能逐渐疏远。以大学生寝室生活为例,大学生四年都过着集体生活, 由于性格迥异、个体差异等原因, 相处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摩擦, 这时就要多开展自我批评, 主动化解矛盾, 积极处理人际关系。若处理不当, 小摩擦变成大问题, 就会影响寝室和谐, 干扰学习生活, 后患无穷。

四、改善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教育策略

随着社会对沟通能力的重视, 大学生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越来越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如何有效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笔者认为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开设人际交往相关课程, 增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高校是传授知识的殿堂,训练大学生拥有职场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是大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针对目前大学生交往能力不足的现实, 高校可以开设沟通、交往的相关课程, 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 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 增强大学生的交往能力, 也为大学生今后适应社会做必要的准备。交往和沟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和艺术,提高大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一定要加强实践教学力度, 为大学生进行外部沟通提供条件和机会。沟通能力的提高仅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通过实践经验的总结不断提高。教学人员可以选择一定背景和场景, 设计具体的沟通问题, 给出特定的沟通对象, 让大学生深入第一现场, 扮演不同的角色, 以提高实际沟通能力。交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和训练, 要鼓励大学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条件, 自觉地进行自我训练, 促使交往能力的快速提升。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 促进学生之间的人际联系

有无集体观念是衡量大学生有无团队协作意识的重要指标, 行为科学的理论认为, 人不仅是自然人, 更是社会人, 每个人都不能过与世隔绝的生活。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是很多用人单位看中的首要基本素质, 所以, 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不仅是培养大学生交往能力的需也是社会的需要。各学院、各专业以及班级之间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为大学生发展现实人际关系提供更多的机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了解, 使他们在一起相处中建立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家发现, 以帮助与相互帮助开端的人际关系, 不仅良好的第一印象容易确立, 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可以迅速缩短, 使良好的人际关系迅速建立起来。辅导员还可以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使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 建立乐于与人合作, 乐于与人分享的良好品性。

(三)加强心理咨询工作, 帮助大学生调整人际交往的心态

由于人际关系的复杂化, 大学生在交往中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期、不可避免的恶性事件。在处理人际关系遇到较复杂的困难时, 大学生可以通过电话预约、留言预约等形式进行心理咨询。通过心理咨询室这种尊重个人隐私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观念, 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困惑。因此, 建立健全校园心理咨询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四)重点强化对新生和毕业生的心理引导

新生从高中进入大学, 周边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高中的生活环境相对封闭, 学生的人际关系相对单一, 而大学里的人际关系相对要开放和多元, 对于刚上大学的新生来说, 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朝夕相处, 也最容易发生人际交往冲突, 所以适应环境和自我心态的过渡尤为重要。而且新生刚入学时人际关系处理得和谐与否,也为其今后人际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调。因此, 高校的学生工作者可以通过对大一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和心理辅导, 建立一套完整的新生心理健康档案, 辅导员要尽快熟悉每个学生的情况, 再通过针对性的了解和辅导, 使新生能够以最短的时间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形成健康积极的人际交往模式。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 导致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对毕业以后的生活很茫然, 随之带来的是精神紧张和人际关系的疏离。所以, 如果有效缓解大四毕业生的紧张心理状态, 对其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可以给毕业生进行求职技能指导、求职咨询等来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针对一些学生由于交际能力有限以及缺乏一定的防范意识而导致的问题和困惑, 辅导员还应特别关注, 专门为其进行社会心理学、社交礼仪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沟通的能力。

(五)鼓励大学生加强自我训练, 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

对于大学生而言, 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 形成和谐的交际关系并非难事, 只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注意加

强交往的实际锻炼, 注重技巧, 良好的交往能力就一定会慢慢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基于相互的了解, 基于彼此思想上的沟通。要乐于与人交谈, 讨论感兴趣的话题。沟通时, 语言表达要清楚、准确、简练、生动;要学会有效聆听, 做到耐心、虚心、会心。对于在校的大学生, 要从各个方面锻炼自己, 改善人际关系, 使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人格日趋完善。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文献综述小结

摘要:除了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大学生应该培养各种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

大学生踏入大学校园后面临着新的环境,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远离父母,在学校里学习生活,在这种环境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保障,更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深层需要。

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踏入大学,就会遇到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于几年大学生活和未来事业的成就是至关重要的,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

比起中学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个体开始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大学生们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因此,青年期的大学生尤其希望被人接受、理解的心情尤为迫切。然而,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的。

实际上在大学生的交往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每个成长中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气氛中,应该如何改善人际关系,如何加强人际交往,这是每个大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针对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人际交往与人际需要的矛盾,作者认为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或方法来缓解或解除这些问题,从而使大学生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培养和增进接纳自己的意识,懂得完善自己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从而完善自己的大学生活。

大学生要改善人际关系,就必须明确人际关系的原则。从心理上讲,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自我中心者,个人都希望别人能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因此,在社会交往中,就更重视自己的自我表现,注意吸引别人的注意,希望别人能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据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心理学家发现,以帮助与相互帮助开端的人际关系,不仅良好的第一印象容易确立,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可以迅速缩短,使良好的人际关系迅速建立起来。

大学生必须克服社会知觉中的偏差。在大学生入学的开始对一个同学形成了不好的印象往往在以后很久也不会改善,这样就会影响我们的正常交往。这样的习惯也会给大学生的交往带来破坏,也要克服,改变,否则一定会影响正常的交往。

大学生不仅要克服各种不正确的认知,还要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增进个人的魅力。通常大学生在交往中,往往会喜欢和有良好个人想象的人交往。首先我们要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加强自我训练,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积极的态度进行交往。只是这些还不够,大学生还必须有各种良好的交往品质。真诚的交往能使交往者的友谊地久天长;信任能够从积极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动机和言行,而不是胡乱猜疑,相互设防,我们一定要真心诚意,而不是口是心非自信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可以获得很好的印象。

必须学会交际的技巧。大学生只要注意加强交往的实际锻炼,学会技巧,良好的交往能力就一定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赖于相互的了解,有赖于彼此思想上的沟通;还要注意与人交谈,交换看法,讨论感兴趣的事情;沟通时,语言表达要清楚、准确、简练、生动;要学会有效聆听,做到耐心、虚心、会心,把握交谈的技巧,吸引和抓住对方。

学会了解和沟通,对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很重要。因此,大学生要经常的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和处理问题,一切就简单多了。一般而言,善于交往的人,往往善于发现他人的价值,懂得新生他人,愿意信任他人,对人宽容,能容忍他人有不同的观点和行为,不斤斤计较他人的过失,在可能的范围内帮助他人而不是指责他人。

学会交谈,还要学会赞扬和批评,学会说谢谢。大学生更应该学会赞扬,如果同学被你赞扬,他会觉得自己是很优秀的,自己被肯定,他也一定会对你产生好的印象。适时的赞扬可以增进彼此的吸引力。我们有必要学会赞扬,一般人都不喜欢被批评。总之,对于我们在校大学生,要从各方面锻炼自己,克服各方面的心理问题,改善人际关系,使自己能够适应大学生活。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心理趋于成熟的时期,特别需要别人的理解,愿意向别人倾诉自己的思想,以便通过别人的理解与安慰而对压抑的情绪进行调节,使心理压力缓解。另外,重视人际交往,掌握交往技巧,积累交往经验,不仅是大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功走向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娜 王秀阁.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03-05

2.唐小青.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对策分析.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4-20

3.袁楠 黄晓武.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探究.网络财富.2009-05-15

4.席波 李军.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进展.中国校医.2006-04-20

5.郭平成功(教育).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浅探.2008-03-15

第五篇:处理大学生人际关系论文

论情商在处理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姓名:xx

学校:xx学校 班级:计科1111班学号:2011684104

【摘要】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存在众多人际关系,变化的环境 和特殊的心理使其易陷入人际漩涡,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在学业 和将来的就业中取得良好成果、保持大学生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关 注的焦点而保持大学生身心健康和人的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 简称 IQ)的关系不,相反,人际关系良好与否主要取决于情商(emotional quotient 简称 EQ)的高低。而情商是靠后天培养和熏陶而成的,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情商的培养,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关键词】 大学生 情商人际关系

【正文】近年来许多文献报道 ,学习工作中的众多人际关系已成为大学生应激的 主要来源之一,人际关系处理得当与否,对大学生自大身的身心健康、将来工 作状况、事业发展均产生直接影响。学习生活工作中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与竞争对手或合作伙伴的关系的处理、协调都应该 引起广泛的重视。而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 Daniel Go Leman 的研究显示,一个人成功的 因素约 20 %由智商决定,80 %则取决于情商的影响。许多人可能才华不凡,但在社会事物及人际关系的处理中却屡遭挫折,以致事倍功半,工作、事业 不如意,这就是高智商低情商的一种表现。高情商者 能正确认知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易于达到目标;高情商 者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情绪、非语言信息感知力高 ,容易理解别人,也容易 被人理解,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情商是影响和制约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在这一部分以 2004 年的“马加爵校园事件”最为突出。《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报告》指出,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 观,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马加爵正是因为不能正确地对自我情绪进行认 知和调控才会在与同学产生矛盾之后莽撞杀人,造成恶果。可见正确进行自我情 绪调控、维持情绪的稳定性,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对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有 重大影响。从马加爵的角度而言他不能善意的看待同学间的口交纠纷,没有换位认真思 考他的所作所为对被害者及其家人,对自己的亲人,对社会的恶劣影响。从龚博、邵瑞杰两位出口伤人的被害者角度看,他们不懂得尊重他人,专戳别人痛处,从 而激怒对方,让其恼羞成怒,怒不可遏,最终心生杀念。如果在平常的生活中,双方能够换位思考,体会对方感受就不会出现这种不可修复的恶果了。当然,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而在马加 爵事件中不难看出,马与同学平时的沟通不足造成各自对对方的误解(发现好友 邵瑞杰对自己的为人评价并不如想象中的好,认为龚博是轻视起人品才没有请他 过生日),从而积怨成仇也是悲剧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处在思想发展阶段的大学生我们应积极发挥情商的作用处理好我们与周边人群的人际关系。2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及现状

校园里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学校之间以 及将来就业中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合作竞争对手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 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我们应该学会驾驭控制情感的能力,不应再像中、小学生那样天真、纯朴、直露、情绪化,而是会根据一定的时间、地点、场合、人物等诸方面的因素来表达控的特点,有时甚至会强烈压抑自己的情感。表现出微妙的文饰性的特点这是我们情绪的自我调节控制能力增强的表现。同时,随着大学生情感的发展,他们高级的社会情感基本形成,也促使他们的情感向着较高的水平、崇高的方向发展,逐渐地与祖国的建设、人民的需要、人类的进步相联系。3人际关系范围在扩大情感在丰富且不稳定的问题

大学时期是人心理与智力飞速发展的一个时期,大学生们情感丰富,热情奔放,起伏较大,容易

感情用事,对自己看不惯的事情大加抨击,对自己赞赏的事情热情有加,时而热情激动,慷慨激昂;时而沉郁悲观,怨天尤人,带有明显的两极性、冲动性。情绪的控制能力还不是很强,有将近30%的学生认为自己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常常把自己真实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伪装”起来,不轻易流露自己的心迹。结果这种积压在内心的郁闷和一些激烈的情绪,如果不能被及时疏导,则可能导致身体上的疾病或形成情绪障碍,也会导致极端的发泄、排遣行为。应此,大学生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掌握一些控制排遣不良情绪的技巧,同时,教师和辅导员要和学生交朋友,增进交流理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4体会与处理方法

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中应加大人文学科、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人际关系学 等课程比例。卢苓贝格与爱因斯坦都曾明言,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不是使学生成为有用的专业机器,仅用专业知识进行教育是不够的,在注重专业 素质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非智力因素 —情商培养,促进大学生情商的发展。如加强各种文化观念、礼仪知识等方面的培育,以讲座、讨论、演讲、角色扮演 等形式,陶冶大学生情操。②增强人际沟通能力、通情能力。大学生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不 断接触社会,在接触、了解、感受他人与社会过程中,培养人际沟通技巧如倾听、发问,以及与人同情共感的能力,学习与人合作,解决冲突。③养成良好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正确认知自己的优缺点,保持正面而务实的期待; 认识各种情绪及其表达方式,分析思维、感觉与行为的关系,了解情绪背后真正 的原因,学会疏导、宣泄焦虑、愤怒等负性情绪;培养坚强的个人意志、对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等以促进学生情商的发展。促进个人素质等目标才可以得到充分实现,此外,在活动中自我认识,,认识他人,体会挫折,其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认识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抗挫折能力也会得到逐步提高。因此,高校辅导员可以引导建立成长互助型的“伙伴教育”团队,既可以是同年级间的伙伴团体,也可以是高年级与低年级同学间的“1+X”模式的伙伴团队。团队的建立要注意优势互补,注重团队内成员的异质性。辅导员应对这种“伙伴教育”团队的活动在尊重同学主体性的前提下,结合大学生的发展需要予以科学规划和设计,并在活动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引导。

当然,情商培养是个系统工程,把这项工作交给高校任何单一的部门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只有统筹各方力量,各个环节通力合作,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才能真正实现情商培育的目标。比方说,专任教师的作用就很重要。教师的敬业精神、面对困难的坚强意志、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对学生的热爱等等,学生能够自发地认同、模仿。所以,专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专业知识,也应参与对学生情商的培养。在培养了大学生的情商之后,也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对大学生的情商做个评估,以促进学生情商的发展,而为了正确评估情商培养的效果,应该引入测评体系,测评体系的设计应符合导向性、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全面性等要求。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常见的、显性的问题,更要关注深层次的隐性问题。应为每个学生建立测评档案,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对学生的性格特征、情绪控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意志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科学评价。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也利于辅导员老师了解学生,加强卜.一步工作的针对性,为个性化指导提供依据。

5小结

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1888-1955 年),经 过长期研究得出结论说:“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 15%,而其余 的 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使人际关系呈经济化、社会 化、多元化发展,如何加强个人情商的培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满足社会 人群身心、社会各方面的需要,促进学业事业成功 ,获得身心发展在市场经济 的年代,对于每个人来说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下载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研究论文3000字(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研究论文3000字(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心理学期末论文

    浅谈从众现象摘要:文章通过很多案例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和普通人们的从众现象,并用老师上课教授的社会心理学知识理论去加以解释。从而抑制大家的从众心理,真正引导大家去坚持自己......

    社会心理结业论文

    社会心理结业论文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 学院:理学院班级:实验102 姓名:侯小龙 摘要:大学生就业的“双向选择”制度,既给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择业机会,又使他们面临日益严峻的就......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论文(精选5篇)

     摘要 为研究大学生人际关系和孤独感的关系。通过采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孤独感量表(UCLA)对2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关系总分的平均分为9.26.孤......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研究(大全五篇)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研究 贺非非1 (武汉轻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湖北 武汉430023) 摘要: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过渡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人际关系学论文 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

    现代人际关系学论文 ---论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 引子 前些日子和同学攀谈时,偶然间听他抱怨“大学两年了,竟然一个知己都没遇到!活的也太失败了点吧!”。就是这句话,......

    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调查研究[论文]

    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调查研究 摘 要 采用郑日昌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12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相关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人际关......

    人际关系论文(免费)

    大学生如何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上大学除了学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踏入大学,就......

    人际关系论文(本站推荐)

    论人际关系彭赛男(湘潭大学 外国语学院 11级英语一班2011310407)内容提要:社会是一张网,个人只是网上的点,其实不管你做什么,你都在以某种方式与别人联系。有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