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圳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
中央编委批准《深圳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
改革后,市政府将设置31个工作部门,减少15个机构,精简幅度达三分之一
【本报讯】(记者 叶晓滨 滑翔)昨日召开的深圳市政府机构改革动员会上,经中央编委和省委、省政府批准,历时一年多精心制订的《深圳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下称《方案》)正式向外公布,备受各界瞩目的深圳市政府机构改革随即启动。根据《方案》,改革后,市政府将减少15个机构,精简幅度达三分之一。
在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基础上,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市政府将设置31个工作部门,并根据部门职能定位分别命名为“委”、“局”、“办”。其中,主要承担制定政策、规划、标准等职能并监督执行的大部门,称为“委”;主要承担执行和监管职能的机构,称为“局”;主要协助市长办理专门事项,不具有独立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称为“办”。同时,将一部分主要承担执行和监管职能的“局”,由承担制定政策、规划、标准等职能的“委”归口联系,将一部分“办”交由市政府办公厅归口联系。
【新设机构】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改革目的】突出政府职能转变,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进一步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将主要精力转到统筹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来,谋长远、抓总量、促改革、促发展。
【职能调整】将物价局的定价职责、统计局的统计分析和信息发布职责,整合划入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归口联系统计局,统计局主要负责数据收集整理。
【新设机构】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
【改革目的】促进科技、工业贸易与信息化融合,实现以科技发展引领产业升级,以流通引领生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职能调整】将贸易工业局、科技和信息局、高新办、保税区管理局的职责,以及信息办的信息化有关职责,整合划入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
不再保留贸易工业局、科技和信息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高新技术产业带领导小组办公室、保税区管理局、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新设机构】财政委员会
【改革目的】完善财税管理体制,探索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
【职能调整】财政局改为财政委员会。地方税务局由广东省地方税务机关与深圳市政府双重领导调整为深圳市政府领导,由财政委员会归口联系。
【新设机构】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改革目的】实现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机衔接,解决目前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脱节、衔接不畅,日常管理中职能交叉、扯皮现象严重等问题,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实施的有效性。
【职能调整】将规划局、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的有关职责整合划入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不再保留规划局、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
【新设机构】交通运输委员会
【改革目的】加快交通规划、建设、管养的有机衔接,优化交通运输布局,发挥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加快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
【职能调整】将交通局、公路局(副局级)、交通综治办(轨道办)的职责,以及规划局、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公安交通警察局的有关职责整合划入交通运输委员会。交通运输委员会统一负责市政道路(公路)的规划设计、建设、管养、执法以及交通运输管理等工作。
不再保留交通局、公路局、交通综治办(轨道办)。
相应整合宝安区、龙岗区交通局与公路局职能与机构,由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统一管理,作为其派出机构。各区(含管理区)不再承担市政道路建设、管养职责。
【新设机构】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改革目的】优化配置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促进人口发展、计划生育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相结合,统筹优生优育和医疗卫生工作,加强药品安全监管。
【职能调整】卫生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的职能,以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政策、法规、标准制定职责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整合划入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不再保留卫生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为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承担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归口联系。
【新设机构】人居环境委员会
【改革目的】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水污染治理衔接不够、环境保护缺乏有效手段等问题,探索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环境保护职能由污染治理为主转向全面加强生态建设。
【职能调整】将环境保护局、建设局、水务局的有关职责整合划入人居环境委员会,不再保留环境保护局。
为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组建住房和建设局。将建设局的职责,规划局的勘探、行业设计管理职责,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的住房保障建设管理及物业管理职责,整合划入住房和建设局。
住房和建设局、水务局、气象局(副局级)由人居环境委员会归口联系。
【新设机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改革目的】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加强人力资源的统一管理,整合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统筹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建立健全从就业到养老的服务和保障体系。
【职能调整】将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职责整合划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再保留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与人事局合署办公的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单独设置,列党委机构序列。
【新设机构】文体旅游局
【改革目的】整合文化、体育、旅游资源,充分发挥综合优势,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促进文化、体育、旅游业协调发展。
【职能调整】将文化局、体育局、旅游局、政府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的职责整合划入文体旅游局。不再保留文化局、体育局、旅游局、政府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
【新设机构】市场监督管理局
【改革目的】理顺市场监管体制,解决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的问题,同时加强商标、版权、专利以及食品安全等执法监督,充分发挥整合优势,有力保护知识产权,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责任。
【职能调整】将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知识产权局的职责,以及卫生局餐饮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整合划入市场监督管理局。不再保留工商局(物价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知识产权局。各区(含管理区)不再承担知识产权及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
调整后,食品安全监管由目前的卫生、农业、质监、工商、食品药品五个部门负责,减为卫生、农业、市场监管三个部门负责。知识产权保护由目前的工商、知识产权2个部门负责,减为市场监管1个部门负责。
【新设机构】应急管理办公室
【改革目的】探索国防动员和应急指挥的有机融合,提高政府处置突发应急事件能力。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强化安全生产职责。
【职能调整】将应急指挥中心、民防委员会办公室(地震局)的职责、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整合划入应急管理办公室。不再保留应急指挥中心。
安监局的工矿商贸企业以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等职责划入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改革后,安全生产监管形成应急办综合协调、各行业主管单位各司其责、责任更加清晰的新格局。
这次市政府机构改革还包括:
为适应深圳城市化进程,实现林业与园林的统一管理,完善园林管理体制,将农林渔业局的林业管理职责划入城市管理局,农林渔业局改为农业和渔业局。
调整法制办公室、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设置。法制办公室、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主要协助市长处理专项事务,不具有面向社会的公共管理职能,由市政府办公厅归口联系。
调整民族宗教事务局、侨务办公室设置。侨务办公室并入市委统战部,在市委统战部挂牌。民族宗教事务局由与市委统战部合署办公改为在市委统战部挂牌。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更名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
市委驻深单位工作委员会有关驻深单位管理的政府职能,划入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驻深单位党的工作职责划入市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不再保留市委驻深单位工作委员会。
此外,教育局、公安局、司法局、民政局、审计局、口岸办、台办7个机构保留不变。监察局与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合署办公的改革暂缓执行。
第二篇:《重庆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
《重庆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
市经济委员会和市信息产业局合并,组建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合并,组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市外事办公室、市侨务办公室合并,组建市外事侨务办公室;
市粮食局并入商委,保留市粮食局的牌子。
另外,市建设委员会更名为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其职能也作了部分调整;市环保局由市政府直属机构调整为市政府组成部门。
重庆时报讯(记者 汤静)我市大部制改革步伐加快,6个市级部门将合并重组。昨日,市政府关于政府机构改革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称,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6个市级部门将进行机构改革。
市农委由四部门整合而成据了解,去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重庆新组建的综合性大部门——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在北部新区32层高的农业大厦揭牌。新的市农委,由原市农办、农业局、农机局、农综办四个涉农部门整合而成。经过那次调整,重庆市直属机构减少1个,直属局事业机构减少1个,而处级内设机构则减少了16个。
改革主要涉及七大领域
而在去年9月,我市就已经启动了7+1大部制改革的调研工作。市编办人士透露,中央编委提出的“7+1”的改革思路即是地方改革的核心内容。即改革主要会涉及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住房保障、人力资源、文化市场、食品药品七大领域和“1”则是指建立一个“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与此同时,我市在去年9月还宣布暂时冻结市政府部门的机构编制,除特殊情况外,不再办理市政府部门增加机构、增加编制、增加领导职数,以及机构升格等机构编制事宜,特别是涉及调整和变动的部门,原则上不再使用余编补充工作人员,不再新提拔干部。
将任免3新部门负责人
本次机构调整后,合并或重组的部门行政职能如何划分,以后将由谁掌舵?市人大常委会透露,根据我市人事任免相关条例规定,因工作机构撤销,其职务自然终止,不办理免职手续。也就是说已撤销的6个部门“一把手”职务自然终止。而重新组建的3个部门的负责人将在本次会议上重新表决任免。名词解释》
大部制
大部制即为大部门体制。按照业内专家的提法,为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特点是扩大一个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一个部管辖,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国务院和部分城市的机构改革
去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时任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作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国务院机构改革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15个,正部级机构减少了4个。
而截至2009年1月20日,北京、上海、重庆、陕西、河南、宁夏、云南、吉林等17个省(区、市)的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已获批准,并将陆续向社会公布。其他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正陆续上报。北京新组建两部门强化经济
■金融工作局:市政府直属机构,不再保留金融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其职责划入金融工作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将原来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部分职责整合划入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委员会挂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牌子。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由市政府直属机构调整为部门管理机构,由卫生局管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与劳动保障局合并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建设委员会更名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农业局:由市政府直属机构调整为部门管理机构,由农村工作委员会管理,负责农业生产管理和执法监督。将农业局的综合管理和决策职责划入农村工作委员会。
■环境保护局:由市政府直属机构调整为市政府组成部门。
■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列入市政府组成部门,再次提升了社工办的地位。
■运输管理局、路政局调整为交通委员会的内设机构。
■市政管理委员会更名为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
■将商务局更名为商务委员会。撤销地方海事局,其职责划入交通委员会。
■将广播电视局更名为广播电影电视局。据《京华时报》
上海市政府设置工作部门44个
上海市机构改革方案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地方机构改革方案。经过调整,上海市政府将设置工作部门44个,其中,办公厅和组成部门23个,直属机构21个,另设部门管理机构6个。
主要调整包括:
■组建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不再保留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
■组建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不再保留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上海市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由合署办公调整为分别设置。
■上海市地方税务局和上海市国家税务局继续实行合署办公;
■组建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建上海市公务员局,由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管理。不再保留上海市人事局、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据《扬子晚报》
华龙网讯(记者 宋岩)这一轮机构改革,究竟怎么改?昨日,在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市政府副市长刘学普透露,我市机构改革涉及到10个部门(如表)。
刘学普介绍,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市经济委员会和市信息产业局合并,组建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合并,组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市外事办公室、市侨务办公室合并,组建市外事侨务办公室;
市粮食局并入商委,保留市粮食局的牌子。
另外,市建设委员会更名为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其职能也作了部分调整;市环保局由市政府直属机构调整为市政府组成部门。
根据有关规定,市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命、批准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工作机构撤销的,其职务自然终止,不办理免职手续。上述情况应报人大常委会备案。
市政府昨日针对此规定,向此次会议进行了报告,以予备案。根据报告内容,吴冰担任的市经委主任职务、沐华平担任的重庆市信息产业局局长职务、姜平担任的市人事局局长职务、侯小川担任的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职务、郝明担任的重庆市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职务自然终止。
同时根据中央关于此次政府机构改革领导班子配备的精神,结合市政府部门领导班子现状,在综合分析、通盘考虑,充分听取多方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新部门“一把手”的任命名单,并提请此次会议审议。新闻分析》》
“理清了职能,理顺了关系”
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陈文权表示,以后会少一些扯皮推诿
“机构这样改,我投赞成票。”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陈文权昨日下午这样表示。
职能交叉部门该合并
“这样改,理清了职能,理顺了关系,很有必要。”陈文权分析,合并的部门,都存在职能重复。市经委和信息产业局,两个部门性质相近,都是负责经济运行方面的,存在职能交叉。
市人事局属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管理、服务的对象是公务员;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也是管理人力资源的,对象是更广泛的劳动者。“两者性质一样,只是管理、服务的对象不同。”陈文权说,没有必要分得如此详细。
而合并的市外事办公室和市侨务办公室,则都是负责重庆对外交流的部门,并且管理、服务的对象都来自境外。
环保局升格顺应形势
在此次的改革方案中,市环保局由市政府直属机构调整为了市政府组成部门。“这是市环保局升格了。”
陈文权说,环保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且以后重庆还承担着三峡库区环境监督和保护的职能,这将是我市环保工作以后的重点和难点。“这就应当提高环保机构的地位。”
市粮食局并入市商委。陈文权认为,粮食也是商贸流通的部分。但同时,粮食又关系着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政府应该进行监管。
“因此,在机构改革中,才把市粮食局并入了商委,但同时又保留了粮食局的牌子,不放弃监管。”陈文权说。
以后会减少扯皮推诿
一说到结构改革,很多市民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少了部门,精简了人员。
陈文权不这样认为。“机构改革的意义,不在于减少了多少部门,少了多少工作人员。而在于理清了职能,理顺了关系,整合了力量。”
陈文权说,一个职能,同时多个部门管,这就很容易导致有利的事你管他也管,没利的事就无人来管。而职能相近、存在交叉的部门合并之后,就会减少扯皮推诿等事件的发生。记者 宋岩
第三篇:上海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
上海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
根据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中发[2008]5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2号)要求,结合上海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坚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进一步理顺职责关系,明确和强化责任,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完善行政运行机制,为上海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机制体制保障。
(二)基本原则
1、上下基本对应、探索大部门体制。中央要求地方政府加强的部门和强化的职能,上海要对应落实,与国务院机构改革相衔接,积极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2、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特大型城市功能特点,构建符合城市发展要求、具有城市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
3、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做到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稳妥推进;切实解决城市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二、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
(一)转变政府职能
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要求,全面梳理政府各部门的行政职能,将一些辅助性、技术性、服务性事务交给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通过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规范行政审批,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强为企业和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
通过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相关职能部门执法监督职责,提高城市危机管理能力,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能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
通过推进电子政务、健全工作制度、梳理工作流程、规范工作程序、促进社会监督等方式,进一步转变直接面向基层和群众的“窗口”机构的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公信力。
(二)理顺职责关系
根据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特大型城市功能特点,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探索为基础,按照市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郊区“三级政府、三级管理”要求,进一步理顺市、区县、乡镇及各行政层级工作部门间的事权关系,明确各层次的职责和权限。
依据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按照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要求,结合市政府各部门“三定”工作,重点梳理和解决市政府部门间职责交叉和关系不顺的问题,对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分清主办和协办关系,明确牵头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三)明确和强化责任
按照权责一致、有权必有责的要求,通过“三定”工作,既赋予政府各部门职权,又相应明确其承担的责任。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度,明确行政问责的内容、形式和程序,探索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引咎辞职制度等,进一步提高行政问责的可操作性,切实解决权责脱节的问题。
逐步健全市、区县两级政府部门绩效考核体系,改进评估方式,提高评估透明度,实现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评估结果与表彰奖励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岗位意识,提高行政效能。
(四)调整优化组织结构
1.组建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将市经济委员会的工业行业管理职责、市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的职责、市信息化委员会的职责,整合划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挂市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牌子。不再保留市经济委员会、市信息化委员会。
2.组建市商务委员会。将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的职责、市经济委员会的内贸管理职责,整合划入市商务委员会。市粮食局由市商务委员会管理。不再保留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市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
3.将市财政局、市地方税务局由合署办公调整为分别设置。市地方税务局与市国家税务局继续实行合署办公。
4.组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市人事局的职责、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职责、市医疗局的职责,整合划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挂市外国专家局、市医疗保险办公室牌子。组建市公务员局,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管理。不再保留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市人事局合署办公的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单独设置,仍列党委机构序列。
5.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由市政府直属机构调整为部门管理机构,由市卫生局管理,其现行垂直管理体制保持不变。市卫生局挂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牌子。
6.组建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将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的职责、市农业委员会的参与指导郊区城镇规划建设职责、市市政工程管理局的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和资金安排等职责,整合划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不再保留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市市政工程管理局。
7.组建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将市城市交通管理局的职责、市港口管理局的职责、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的空港地区行政管理职责、市市政工程管理局的路政管理职责,整合划入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不再保留市城市交通管理局、市港口管理局。
8、组建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将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的住房建设管理和房地产市场调控、物业行业管理等职责,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的动拆迁管理职责,整合划入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不再保留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
9、组建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将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的职责、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的土地和矿产资源管理职责,整合划入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不再保留市城市规划管理局。
10、组建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将市绿化管理局的职责、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的职责,整合划入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挂市林业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牌子。不再保留市绿化管理局、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
11、市海洋局与市水务局合署办公,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12、市环境保护局由市政府直属机构调整为市政府组成部门。
13、不再保留市社会服务局,将其职责分别划入市相关部门。
14、将市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的职责划入市司法局,调整为市司法局的内设机构。
15、市监察委员会更名为市监察局,上海口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更名为市口岸服务办公室,市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更名为市旅游局。
(五)规范机构设置
全面清理议事协调机构,同时撤销工作任务已完成的议事协调机构。对确需设立的议事协调机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批,不单独设置实体性办事机构,不单独核定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市政府机构改革后,设置44个工作部门。其中,市政府办公厅和组成部门23个、直属机构21个,另设置部门管理机构6个(详见附表)。
(六)完善区县行政管理体制
在推进市政府机构改革的同时,着手研究区县政府机构改革的有关问题,在市政府机构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后,重点推进区县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完善区县行政管理体制。乡镇机构改革在试点的基础上,2008年全面推开,年内基本完成。
(七)严格控制人员编制
对人员编制实行总量控制,不突破中央核定的行政编制总额。
同一层次内,根据职能的调整,对人员编制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进一步优化人员队伍结构。
从严核定部门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研究制定市级机关实施“三定”工作意见,进一步规范市政府各部门人员编制及局级、处级领导职数的核定。
三、机构改革的组织实施
机构改革方案从2008年第四季度部署实施,年内基本完成。同时,抓紧制定各部门“三定”规定,科学规范部门职责。
加强对机构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思想不散、工作不断、秩序不乱、国有资产不流失,确保机构改革平稳进行和机关工作正常运转。
附件:上海市人民政府机构设置表 附件
上海市人民政府机构设置表
组成部门 直属机构
说明:
上海市人民政府设置工作部门44个。其中,办公厅和组成部门23个,直属机构21个;监察局和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合署办公,列入市政府机构序列,不计入政府机构个数;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挂物价局牌子,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挂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牌子,地方税务局和国家税务局合署办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挂外国专家局、医疗保险办公室牌子,卫生局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牌子,新闻出版局挂版权局牌子,民防办公室挂人民防空办公室牌子,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挂市政府协作办公室、市政府接待办公室牌子,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挂林业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牌子,海洋局和水务局合署办公,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此外,设置部门管理机构6个:市政府参事室由市政府办公厅管理,粮食局由商务委员会管理,监狱管理局由司法局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由卫生局管理,社会团体管理局由民政局管理,公务员局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管理。
第四篇:长治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
《长治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解读
机构改革基本原则
1、坚持职能整合与权责一致相统一。积极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合理配置部门职能,加强与整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2、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设置机构。既要从行政管理体制的统一性出发,尽量做到机构设置上下相衔接,又要充分考虑本市实际和工作需要,合理设置相应的机构。
3、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做到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切实解决行政管理体制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市政府机构设置
市政府机构不再分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统称为政府工作部门。改革后,市政府设置工作部门33个,另设部门管理机构2个。
(一)市政府工作部门
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长治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长治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挂长治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牌子)
长治市教育局
长治市科学技术局
长治市公安局
长治市监察局(中共长治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与其合署办公,列入政府机构序列,不计入政府机构个数)
长治市民政局
长治市司法局
长治市财政局
长治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长治市国土资源局
长治市环境保护局
长治市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长治市交通运输局
长治市水利局
长治市农业委员会(挂中共长治市委农村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牌子)长治市林业局
长治市商务局
长治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挂长治市版权局牌子)
长治市卫生局
长治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长治市审计局
长治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
长治市煤炭工业局
长治市体育局
长治市统计局
长治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长治市文物旅游局
长治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长治市粮食局
长治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长治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长治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
(二)部门管理机构
长治市物价局(由长治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
长治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由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管理)
市政府工作部门为正处级,部门管理机构为副处级;内设机构一般为科级。
机构改革亮点纷呈
转变政府职能:
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许可事项。
理顺职责关系:
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合理界定和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能,明确相应的责任,做到权力与责任相对等;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明确牵头部门,分清主次责任,避免职能交叉重叠、政出多门,着力解决权责脱节、推诿扯皮等问题;建立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切实提高行政效率。
明确和强化责任:
按照大部门管理体制的原则,在机构调整、职能整合的同时,尽可能实现职能、权限的完整与统一。在赋予部门职权的同时,明确相应承担的责任。推进政务公开、绩效考评、行政问责,强化责任追究,切实解决权责脱节的问题。调整优化组织结构:
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综合管理与统筹协调,完善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管理体制;加强对工业的统筹管理和协调服务,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理顺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整合医疗和药品管理职能,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落实食品安全监督责任;强化人力资源统一管理、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整合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劳动权益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城乡建设管理规范
统筹,加快城乡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发挥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加快形成城乡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文化领域综合管理,推进文化市场统一执法;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建设,健全管理体制,强化服务功能,保障和改善民生。
清理和规范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对现有的议事协调机构进行清理,除规范保留的,其余一律撤销,任务交给职能部门承担。今后,要严格控制议事协调机构设置,完善设立和撤销机制。议事协调机构不单设实体性办事机构,不单独核定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为办理一定时期内某项特定工作设立的议事协调机构,应当明确规定其撤销的条件和期限。
完善管理体制:
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要求,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构建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在推进市政府机构改革的同时,及时推进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市与县级政府的权责关系。
严格控制人员编制:
严格按规定核定部门和内设机构的领导职数。对人员编制实行总量控制,确保不突破中央和省核定的行政编制总额。加强对机构编制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要认真查处、限期纠正。同时,建立完善机构编制考核、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新组建和调整设置的行政机构,按“编制随职责走、人员随编制走”的原则进行人员编制划转。
机构改革具体调整情况
组建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挂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牌子
将市经济委员会除煤炭工业管理以外的职责、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市中小企业局除管理农产品加工及质量监督以外的行政职责、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承担的行政职责进行整合,划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不再保留市经济委员会、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组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将市人事局的职责、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职责进行整合,划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再保留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组建市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将市建设管理局承担的除城市客运及出租车行业管理以外的职责、市房地产管理局承担的行政职责进行整合,划入市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管理局,不再保留市建设管理局。
组建市交通运输局:
将市交通局的职责、市建设管理局承担的城市客运及出租车行业管理职责进行整合,划入市交通运输局,不再保留市交通局。将市建设管理局管理的市城市客运管理处、市公交公司及市城建公交治安支队划归市交通运输局管理。组建市农业委员会,挂市委农村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牌子
将市农业局的职责和市畜牧兽医局、市农机中心、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
局承担的行政职责以及市中小企业局承担的农产品加工及质量监督管理等职责进行整合,划入市农业委员会,不再保留市农业局。
组建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挂市版权局牌子
将市文化新闻出版管理局的职责、市广播电视局的职责进行整合,划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不再保留市文化新闻出版管理局、市广播电视局。
组建市煤炭工业局:
将市经济委员会等有关部门涉及煤炭工业方面的职责进行整合,划入市煤炭工业局。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再实行省级以下垂直管理,成建制移交市政府管理,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将市卫生局承担的食品卫生许可和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以及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管理的职责划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承担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职责划入市卫生局。
将市水务局更名为市水利局将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市侨务办公室)更名为市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
将市人民防空办公室由议事协调机构的常设办事机构改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将市物价局改为部门管理机构,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将市政府法制办公室改为部门管理机构,由市政府办公厅管理。
第五篇:辽宁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
辽宁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
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全会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精神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2号)的要求,结合辽宁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进一步理顺关系,明确和强化责任,调整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完善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效能,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二)基本原则
1、坚持精简统一效能。在机构限额内,加大机构整合力度,严格控制人员编制,积极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2、坚持上下基本对应与因地制宜相结合。中央要求地方政府加强的部门和强化的职责,辽宁要对应落实。既稳妥做好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衔接,又要从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要求。
3、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政府机构的相对稳定,做到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切实解决行政管理体制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二、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一)转变政府职能
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要求,全面梳理政府各部门的行政职责,明确政府职责定位,将一些辅助性、技术性、服务性事务交给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全面履行职责的基础上,更加突出有效贯彻实施中央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加强对全省经济社会事务的统筹协调;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强大力发展服务产业职责,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强化执行和执法监管职责,增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能力。承接好国务院有关部门下放的职责。通过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下放权力,减少审批事项,规范行政审批。
推进电子政务,健全办事制度,公开办事依据,简化办事程序,进一步转变直接面向基层和群众的“窗口”机构的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公信力。(二)理顺职责关系
依据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按照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要求,合理界定政府各部门职责分工。整合业务相近的部门和内设机构,切实解决职责交叉和关系不顺的问题。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分清主办和协办关系,明确牵头部门。建立健全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三)明确和强化责任
按照权责一致、有权必有责的要求,通过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工作,既赋予政府部门职权,又相应明确其承担的责任。推进政务公开、绩效考评、行政问责,强化责任追究,切实解决重权轻责、有权无责、有责无权、权责脱节问题,增强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四)调整优化组织结构
1、组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将省经济委员会的职责、省信息产业厅的职责、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的职责,整合划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不再保留省经济委员会、省信息产业厅和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挂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牌子。
2、组建省服务业委员会。将省商业厅的职责、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涉及服务业发展的相关职责,整合划入省服务业委员会,不再保留省商业厅。
3、组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省人事厅的职责、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职责,整合划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建省公务员局,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管理。不再保留省人事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挂省外国专家局牌子。原与省人事厅合署办公的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单独设置,列省委机构序列。
4、组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省建设厅指导城市客运的职责划入省交通厅,其他职责划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不再保留省建设厅。
5、组建省环境保护厅。将省环境保护局的职责划入省环境保护厅。不再保留省环境保护局。
6、组建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将省文化厅承担的电影行业管理职责、省广播电视局的职责,整合划入省广播电影电视局。不再保留省广播电视局。
7、将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由省经济委员会管理调整为省政府直属机构。
8、将省旅游局、省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调整为省政府直属机构。
9、将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由省政府直属机构调整为由省卫生厅管理。将现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由省以下垂直管理改为由地方政府分级管理。
10、将省人民防空办公室由议事协调机构的常设办事机构调整为省政府直属机构。
11、将省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更名为省畜牧兽医局,保留省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牌子,由省农村经济委员会管理。
12、将省粮食局的职责整合划入省农村经济委员会,不再保留省粮食局。省农村经济委员会挂省粮食局牌子。
13、全面清理规范议事协调机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工作任务已完成的议事协调机构,要予以撤销;对确需设置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批。议事协调机构不单独设置实体性办事机构,不单独核定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省政府机构改革后,设置工作部门42个。其中,省政府办公厅和组成部门28个,直属特设机构1个,直属机构13个。另设置部门管理机构(规格为副厅级)6个(详见附表)。(五)完善管理体制
在推进省政府机构改革的同时,着手研究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的有关问题,及时推进市县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县行政管理体制。继续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的财政体制改革,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进一步扩大县级政府社会管理和经济管理权限。(六)严格控制人员编制 严格控制人员编制,确保改革后不突破中央核定的行政编制总额。各级行政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在同一层级内,根据职责和机构的调整,对人员编制实行实名制管理,进一步优化人员队伍结构。通过制定“三定”规定,规范省政府部门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三、机构改革的组织实施
省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由省机构编制委员会负责,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省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从2009年第一季度组织实施,上半年完成。同时抓紧研究部署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工作。
要严肃机构编制纪律,确保思想不散、工作不断、秩序不乱,国有资产不流失,确保机构改革平稳推进。
附件:辽宁省人民政府机构设置表
组成部门: 办公厅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教育厅 科学技术厅 民族事务委员会 公安厅 国家安全厅 监察厅 民政厅 司法厅 财政厅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国土资源厅 环境保护厅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交通厅
农村经济委员会 水利厅 林业厅
海洋和渔业厅 服务业委员会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 文化厅 卫生厅
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审计厅 中小企业厅 外事办公室 直属特设机构: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直属机构: 地方税务局 工商行政管理局 质量技术监督局 广播电影电视局 新闻出版局 体育局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统计局 法制办公室 研究室 旅游局
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防空办公室
说明:辽宁省人民政府设置工作部门42个。其中办公厅和组成部门28个,直属特设机构1个,直属机构13个。监察厅和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合署办公,列入省政府工作部门序列,不计入省政府机构个数。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挂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牌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挂外国专家局牌子;农村经济委员会挂粮食局牌子;文化厅挂文物局牌子;中小企业厅挂乡镇企业局牌子;新闻出版局挂版权局牌子;民族事务委员会与宗教局、外事办公室与侨务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此外,设置部门管理机构6个,机关事务管理局由办公厅管理;物价局由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监狱管理局由司法厅管理;公务员局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管理;畜牧兽医局由农村经济委员会管理,挂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牌子;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由卫生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