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2010年职称评审工作实施办法

时间:2019-05-14 07:34: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余杭区2010年职称评审工作实施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余杭区2010年职称评审工作实施办法》。

第一篇:余杭区2010年职称评审工作实施办法

余杭区2010年职称评审工作实施办法(摘要)

一、申报条件

(一)教师资格要求

凡是申报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都应依法取得适用的教师资格证书。(职业高中应取得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或者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

(二)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要求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体要求见后)

(三)学历要求

凡195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高中教师晋升职务须具有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关于后学历问题(先参加工作后取得规定学历的):根据浙人专[2006]351号文件精神,取得学历前后的任职时间可以相加计算,达到任职时间要求的,可以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

(四)资历要求

1、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应具备聘任中学一级教师职务5年及以上。任职时间计算导今年年底(下同)。

2、申报中学一级(中级)教师职务,应具备聘任中学二级教师职务4年及以上。

3、申报中学二级(初级)教师职务不必经过评审,可以直接初定或认定。师范类本科毕 业生填写《初定表》,条件是:(1)本科毕业从事教学工作满一年。(2)见习期考核合格,转正定级。社会招聘的、后学历评职的、转评的填写《认定表》。

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获得者,从事中学教学工作满3年(学历或学位取得前后从 事教学工作年限可以相加,但学历或学位取得后从事教学工作必须满1年),可以直接初定为中级。

初定(认定)初级职务任职资格,由区教育局审核,报人事局审批;初定“中级”职务任职资格,由区教育局、人事局审核,报市人事局审批。

(五)普通话要求

凡195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初定(或认定)初级职务、晋升中学一级、中学高级 职务,普通话必须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其中196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语文教师须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1965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职教专业课教师已经获得相应专业(工种)中级及以上技术等级或者专业技术职务的(指双师型教师的非教师系列职务),普通 话要求达到三级甲等及以上。卫生系列的初定或评审高一级职务的,普通话应达到三级甲等及以上。

(六)继续教育要求

凡初定(或认定)初级职务、晋升中学一级、中学高级职务,均须取得“十一五”期

间相应的继续教育结业证书(平均每年不少于48学分,即:评职资历年限 × 48)。

(七)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凡年龄在45周岁及以下(1965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的,初定(认定)初级职务 的,应获得1个(从2011年起要求取得2个)科目(模块)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 用能力考试成绩合格证书;晋升中学二级职务的,应获得3个科目(模块)的全国专业技术 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合格证书;晋升高级职务应取得4个科目(模块)的全国专业 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合格证书。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免试:

1.国家承认的计算机大专以上(含大专)毕业人员; 2.或获得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证书的人员; 3.或硕士学位获得者初定中级职务; 4.博士学位获得者;

5.转评、兼评专业技术职务的;

6.经组织选派在援外、援藏、支边期间评职的。

(八)论文要求

1. 申报中学一级职务

论文数量:至少提交一篇

论文规格:须任中学二级以来已经在公开刊物(由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和高等院校主办或主管的面向教育工作者公开发行的教育教学类刊物,下同)上发表或者获奖的论文(城镇教师要求获余杭区学会论文一等奖或杭州市学会论文二等奖或省级学会论文三等奖及以上),或者经过专家评审认定“符合申报中学一级论文要求”的教育教学论文、课件、案例,内容必须与所教学科对口。2. 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

论文数量:须提交代表本人教科研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或者科研成果4篇及以上。论文规格:其中任现职以来的2篇论文(含科研报告、著作、案例、课件等)内容应与所教学科对口。如果是学校行政领导、中层可以有1篇管理方面的论文,班主任可以有1篇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论文),如果行政领导、中层干部的,两篇论文中可以有一篇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如果是班主任,可以有一篇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论文。论文应在公开刊物发表;或者获得区、县(市)中小学专题论文二等奖及以上;或在省、市级论文评选中获合格论文及以上奖,或者省学会论文三等奖及以上(学会下面的分会获奖论文不可以送评)注意:

(1)无论是发表论文还是获奖论文,均须是第一作者,第二作者无效。(2)非法刊物发表的论文无效。

(3)复习资料、辅导材料、试题、教学案例、教育学会某某分会的获奖论文无效。获奖论文证书印章必须是教育行政部门或者教研室的,其他印章无效。

(4)提交发表论文必须附刊物原件;提交获奖论文须附证书原件。仅提供复印件 无效。

(5)发表论文必须是职务评审当年5月31日前发表的。

(晋升中学中级、高级的论文要求详见余教人【2007】96号文件)。

(九)班主任龄要求

1.申报中学一级职务,须实际担任班主任至少2.5年; 2.申报中学高级职务,须实际担任班主任至少5年; 注意:

(1)职业高中专业课教师如计算机等班主任龄要求,参照文化课教师标准,即上面1、2;(2)音、体、美教师申报中学一级职务,须实际担任班主任至少1年;申报高级实际担任班主任至少2年;

(3)、担任学校中层及以上干部(含年级主任、团委书记、工会主席)年限可折算视作班主任龄;担任副班主任2年可以折算1年班主任龄;任教研组长2年可视作1年班主任。但同一时间担任不同可折算岗位工作,不可以重复计算(如既是教研组长又是年级主任,只能算一头),同级转评的,班主任龄不作要求。

(4)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获得者,原中学一级教师职务系列初定的,现申报高级职务需担任班主任工作3年及以上。

特别注意:

从2011年起,申报中学高级职务的,必须实际担任班主任6年及以上(研究生学历或者硕士学位获得者,原中级职务系初定的,申报高级职务须实际担任班主任5年及以上)

(十)工作量要求

凡是要求晋升高一级职务的教师,任现职以来必须兼课且满工作量,教育教学效果好。兼任其他工作的教师,教学工作量不得少于本校教师平均教学工作量得二分之一。

(十一)教育教学能力及外语考试要求 1.晋升中学一级职务,须参加区教育局组织的教育教学能力考试,成绩须在C级及以上。

2.晋升中学高级职务,除参加教育教学能力笔试外,还须参加杭州市组织的说课和论文答辩,成绩须在C级及以上。年龄在40周岁及以下(1970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的,晋升中学高级还须参加外语笔试,且成绩合格。

注:(1)凡是参加市、区教育局组织的外语考试、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成绩有效期为三年;

(2)以下人员外语可以免试:取得外语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在国内取得硕士学位的;取得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合格证书的(或按新考试标准成绩达到总分的60%以上);取得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三级以上合格证的等(具体可以到办公室咨询)听课要求

凡是晋升中级、高级职务的,学校组织人员听课,并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对当年晋升对象分别作出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评价等第及比例为:优秀20%、良好40%、一般20%、较差10%、差10%,各等第之间上下浮动比例不超过5%。

(十二)课堂教学要求

凡晋升高一级职务得教师,须所在学校对其课堂教学情况作出客观公正得评价,填写好《课堂教学评估表》,评估等次比例为优秀20%、良好30%、一般30%、较差10%、差10%。教育教学业绩达不到同年级同学科平均水平的,不得评为“优秀”或者“良好”。

(十三)职教专业课教师职务的申报要求:

职教专业教师每两年到企业挂职研修两个月,作为教师职务评审的必备条件;专业教师的技术创新和发明、专利在职务评审中与学术论文同等对待。并对有技术创新、获得专利及具有在企业挂职研修经历的申报对象优先予以晋升。

(十四)“支教”经历要求(有变化)

凡是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高中教师,晋升高级职务,必须有在农村或者欠发达地区任教或支教一年的经历,支教时间以任教以来计算,可以累计。晋升中级职务今年支教不作要求。

(十五)相关证书的时间限定

凡当年职务晋升的,其学历证书、教师资格证、计算机合格证、普通话证书、岗位培训合格证书、论文获奖证书时间限定为7月31日,即7月31日之前的评审当年有效,之后的无效。班主任龄计算到当年的7月底。

(十六)对于教育教学水平确实较高,任现职以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或者贡献的(获省级及以上荣誉),在学历、资历、考核证书、班主任龄、论文等方面有欠缺的,也可予以送审。

二、申报评审工作要求

(一)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今年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继续向农村学校倾斜。

(二)各校要把践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首要条件。对当年未参加考核或者考核“基本合格”、“不合格”及有悖师德师风的(参与赌博、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从事有偿家教(私自招生,自己办班的;帮助校外机构招生的;受外校聘任兼课但未经学校同意、教育局备案的;校外辅导自己教的学校且收费的),实行一票否决,不能晋升专业技术职务。

(三)确保材料的真实性,提高透明度,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教师和单位在填写评审材料时必须字迹清楚。材料翔实、客观、完整。考核小组对申报材料的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行认真审核,并由校长亲自签名。

三、申报评审工作规程

(一)凡当年符合初定职务或晋升高一级职务的,须向学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二)学校对申报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符合条件的,发放评审所需材料清单,填写有关表 册。

(三)申报人员对照材料清单,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各项材。

(四)申报人员对自己所交材料进行自查,并填写材料真实性保证书;学校主管部门对所 有材料进行复查。并将推荐晋升职务人员的基本情况在校内进行公示(7个工作日)。

(五)学校评审小组对申报人员的材料进行核实,并进行初评;

(六)申报材料正式上报教育行政部门。注意:

1.中学二级职务初定、中学一级职务评审由区教育局负责;中学高级职务评审先由区 教育局组织评审,然后由市教育局评审。

2.凡在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外语考试中作弊的,一经发现,作零分处理,并从评审当 年起,三年以内不得申报高一级职务评审。

3. 在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和违反操作规程的,取消申报资格;已经取得任职资格的,要取消其任职资格,三年以内不得申报高一级职务评审。

临平职高

2010年5月28日 附:评审工作时间表(初定)

6月5日前

上交送审鉴定论文

7月7日上午 9:00中级、高级职务教育教学能力考试

下午1:30 高级职务英语考试

7月8日前

上报“说课、论文答辩”名单和材料

8月18日——20日

申报高级职务“说课、论文答辩”

8月26日前

上报晋升高级职务评审材料

9月22日前

上报初级职务认定或初定材料

10月14日前

上报中级职务评审材料

第二篇: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职称评审工作实施办法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职称评审工作实施办法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师成长规律和职业特点,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职称评价“指挥棒”作用,积极构建以品德、业绩和能力为导向,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不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学院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工作,提高评聘质量,充分发挥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对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调动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学术水平高、与建设现代高水平创新型大学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才队伍。根据国家各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云南省专业技术职务经常性评聘工作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云南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云南省专职辅导员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称办法》、《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制定本办法。

一、评审原则

(一)坚持标准、竞争择优。推荐与评审工作必须以专业技术资格条件为依据,坚持标准,认真评议推荐,好中选优,优先推荐师德高尚、业绩突出、贡献较大的教学、科研一线业务骨干参加评审。

2个人对照岗位条件提出申请,填写并提交所需表格以及相关证明材料,申报人员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并做出书面承诺。

(四)单位推荐

各二级院、部要坚持职称评审原则,进一步规范申报推荐工作。推荐工作要坚持职称政策、申报条件、推荐办法、推荐结果公开,要自觉接受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学院职能部门、纪检部门以及社会各届的监督。

(五)成果鉴定

1.申报人员的教学工作及成果由所在单位及教务处审核认定。2.申报人员的科研工作及成果由所在单位及科研处进行审核认定。

3.推荐评审高级职务的,必须由学科组推选的两名以上的专家进行审查、评估业绩和成果(其中外单位专家至少有1人参加),推荐评审正高级职务的,必须由具有正高级职务的专家审查评估,不得自找专家。

4.推荐评审高级职务的,学院人事处应请两位同行专家(其中外单位同行专家有1名参加,晋升教授者应请具有教授职务的两位同行专家)对其主要论著、论文、教材、讲义等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做出鉴定;

5.申报人员工作量、业绩成果统计时限为履现职以来到申报当年6月30日止。尚未正式立项或公开发表(出版)的成果不在统计范围内。

(六)资格审查复核及公示

学院人事处组织对申报者的资格审查和申报材料的复核工作,审查结果报学院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出具审核意见,确定拟推荐申报人员。

人事处将拟推荐申报人员的资历条件及学术业绩成果等在学院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向上级主管部门推荐同时报送公示情况相关材料。

(七)学科评审组评议

学院组织学科评审组对各单位推荐人员的专业学术(技术)水平、研究能力和业绩成果等进行量化测评和评议,从高到低确定推荐排序,签署学科组意见,并由学科组长及一名成员签字确认。

(八)评审备案

经资格审查,学院人事处在召开评审会议10个工作日前,将拟同意提交评委会评审的申报人员在学院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将评审工作方案、资格审查情况、评委名单、参评人员名册及申报公示情况上报相关部门核准备案。

(九)纪检监察

召开评审会议前,评委会须邀请学院纪律检查办公室对评审工作进行监督,评审结果须经该部门签字确认。

(二)会计、经济、审计、卫生、出版、统计、计算机软件等国家规定实行“以考代评”的专业技术系列,须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资格考试,经考试合格取得证书具有相应专业技术任职资格。

(三)除学院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外,其余新进人员须到学院工作满一年以上方可申请同系列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四)因工作岗位变动,需转评其他专业技术系列职务者,须在新岗位工作一年以上,视其业务水平及履行职责的实际能力,经考核合格后,方可申请转系列。申请转系列当年只能在同等职务级别中进行转评,不能晋升。

原专业技术职务属非高校教师系列,实际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应按规定申报转入高校教师系列。

(五)经学院各级评委会评审未通过的人员,若再次申报,须至少增加一份新的论文、著作或成果,单位方可推荐。

(六)评审专业技术职务只限于在职在岗人员,已办理退休手续或未办手续但当年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不得申报参加评审。

(七)优秀中青年破格晋升按照云南省关于优秀中青年破格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评审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执行。

(八)关于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系列变更问题

变更系列应按照拟新聘任职务的管理办法和任职条件,通过1年以上试用考核后,按程序申报,经相应评审委员会重新评审,确认资格。变更系列后任职资格时间从取得原任职资格的时间起算。

(九)关于答辩问题

所有上报参评中、高级职称人员实行全员答辩。

(十)关于申报评审材料的装订问题

申报人须将上述材料按照学校上报职称评审材料检查项目顺序装订。

(十一)关于论文查重问题

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弄虚作假、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并记入诚信档案和失信黑名单。利用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等数据库平台对申报者提交的论文进行查重。

七、附则

(一)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原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二)本办法未尽事宜,由人事处负责解释。

第三篇:职称评审工作

2013职称评审工作简讯

本报讯 根据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2013杭州市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杭人社发〔2013〕234号)及有关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精神,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公司管理部将评审要求、条件、应准备的资料等通知相关人员,管理部收集评审资料后进行了汇总整理,经公司审批后,由职称申报专管人员完成网上和纸质材料的报送。本次职称申报情况为:

申报工程师3人:xx、xx、xx。

申报助理工程师12人:xxxx……。

(文/XX)

第四篇:《安徽省职称评审工作实施办法》通知

《安徽省职称评审工作实施办法》通知

皖人社发〔2018〕5号

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直有关单位:

现将《安徽省职称评审工作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8年1月11日

安徽省职称评审工作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6〕77号)和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皖办发〔2017〕59号)要求,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员,提高职称评审质量,规范职称评审工作,加强评审监督管理,提升职称公共服务水平,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职称是衡量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主要标志,职称评审结果是专业技术人员聘用、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用人单位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加强职称聘后管理,在岗位聘用中实现人员能上能下。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资格应依据国家和省制定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及有关规定。

第三条 职称评审坚持以用为本,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根据职业属性和岗位特点,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促进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和获得感。

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是综合管理职称评审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监督本地职称评审工作。职称评审委员会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授权组建,并按高、中、初级实行分级管理。全省高级职称评委会和省直中、初级职称评委会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授权组建,省辖市、县(市、区)中、初级职称评委会分别由省辖市、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授权组建。第五条 职称评审按属地原则实行分级管理。管理权限分别是:

(一)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管理全省高级职称评审工作。

(二)省辖市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授权组建中、初级评委会的省直部门及省直属企事业单位,负责管理所辖范围内中、初级职称评审工作。

(三)县(市、区)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管理所辖范围内初级职称评审工作。

第六条 职称评审工作原则上每年开展一次。特殊情况按管理权限报经同意后可推迟评审或根据工作需要适时评审。职称评审的专业、级别、条件、程序、方式,以及申报材料、时间、地点,由评委会组建单位向社会公布。申报、评审职称应依据国家和省制定的评审标准条件及有关规定。

第七条按照本办法通过相应系列(专业)、级别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的专业技术人员,由相应职称管理部门核准颁发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一印制的职称证书。

第八条 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本办法规定取得的各级别、各系列(专业)职称,在全省范围内有效。专业技术人才流动到外省的,原取得的职称证书一般按照有关管理权限,由调入地职称管理部门予以确认使用。

第二章 申 报

第九条 申报职称人员,须在职在岗从事专业技术工作,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符合各专业、级别规定的申报条件,并按下列程序和要求办理:

(一)个人申报。申请人应按要求提供下列材料:

1.《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破格申报职称应在该表封面右上角注明“破格”字样,并另行填写破格申报表)(见附件);

2.《申报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简明情况登记表》(见附件);

3.《个人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诚信承诺书》(见附件);

4.学历证书、职称证书、继续教育证书,实行聘任制的企事业单位人员还须提供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证书、聘用合同或聘任文件及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出具的事业单位岗位空缺情况确认意见;

5.任现职以来存入个人档案的《考核登记表》复印件(加盖单位人事部门公章),非国有单位未进行考核的,由所在单位提供书面证明;

6.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业绩、成果,以及作为主要专业技术贡献者完成的项目,获得社会、学术团体或业务主管部门的鉴定证书及奖励证书等。对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完成的发明创造、学术技术成果、专业技术项目、表彰奖励等,应如实注明本人在其中所做的工作内容,所起的作用及排名,对承担的项目、发明创造、学术技术成果及表彰奖励,要注明授予的部门、时间和等级;

7.任现职以来的论文、论著、译作或解决专业技术难题的专题报告及实例材料;

8.近期二寸免冠彩色正面照片;

9.职称评审委员会和评审标准条件规定的其他材料。

(二)用人单位审查。用人单位对申请人申报的材料、证件进行逐项核实,查验是否真实、齐全、规范。必要时,成立由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技术主管、人事干部参加的考核组,对申请人任期以来的职业道德、工作表现、专业技术业绩、成果等进行考核。用人单位审查后将申请人基本情况、评审材料、考核结果在本单位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对有反映和争议的材料,要认真核查。在正式上报前,应将不符合要求和有争议尚未核实的材料剔除,并对申请人任现职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业绩、专业技术(学术)水平以及工作表现撰写准确、客观的评价意见填入评审表中。对提交的复印件须与原件核对,逐项签署核对人姓名和审查意见,并加盖公章。

第十条全面实行岗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与岗位职责密切相关的事业单位,一般应在岗位结构比例内开展职称评审。

第十一条 任现职以来考核均为合格以上等次的,其任职年限连续计算;考核有基本合格等次和不合格等次的,扣除当任职年限,其余任职年限累计计算;考核不合格的,当年不得申报职称。

第十二条 符合我省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关系有关规定,持有职业资格证书或以考代评的职称证书且聘任在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上,在申报高一级职称时,可持该证书及有关材料直接申报。

第十三条 申报材料经用人单位审查确认后,按下列规定提交相应评委会组建单位,并由提交单位出具申请委托评审函。

(一)申报评审高级职称,市属及以下单位的,由市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交;省直单位的,由省直主管部门提交;

(二)申报评审中级职称,县(市、区)属及以下单位的,由县(市、区)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交;市直单位的,由市直主管部门提交;省直单位的,由省直主管部门提交;(三)申报评审初级职称,县(市、区)属及以下单位的,由其主管部门提交;市属及其以上单位,由申报人所在单位提交;

(四)无主管部门的各类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及新兴业态专业技术人员申报材料,按属地原则,由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交;人事档案放在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人才服务机构代理的,由代理机构提交。

第十四条 专业技术人员在同一只能申报评审一个系列(专业)职称,不得同时申报两个以上不同系列或同一系列两个不同专业的职称。

第三章 受 理

第十五条 评委会组建单位负责对口受理本系列(专业)评审范围内的申报材料,并负责审核。对材料不完整、不规范的,评委会组建单位应一次性告知需补正的全部材料。提交单位应在限定时间内补办,逾期未补充完善的,视为放弃申报。

第十六条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各评委会组建单位不予受理:

(一)未按本办法规定出具委托评审函的;

(二)非本系列(专业)评委会评审范围的;

(三)申报材料不符合评审条件规定和职称评审委员会

文件要求的;

(四)不按规定时间、程序申报或报送的;

(五)对全面实行岗位管理的事业单位超岗位结构比例申报的;

(六)其他不符合规定申报条件的。

第十七条 提交评委会的评审材料,应有评委会组建单位同意送评的印章和负责人的签章。

第十八条 在职称申报、推荐、公示、审核等环节如发现申报人存在弄虚作假、学术不端等严重失信行为,取消申报资格,记入诚信档案。

第四章 考 试

第十九条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管理权限范围内,可根据该系列(专业)专业特点、职业属性以及岗位需求,对非以考代评系列(专业)职称,可实行考评结合,对申报评审人员进行必要的综合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考试,测试申请人实际学识和能力水平。

第二十条 实行考评结合的系列(专业)及考试形式、内容、合格标准、由授权组建评委会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确定。评委会组建单位负责组织实施考务工作,并接受职称管理部门指导、监督。

第二十一条 考试可采取笔试、面试(答辩)、人机对话等多种形式,不设置补考程序。考试成绩合格者方可提交评委会评审。

第五章 评 审

第二十二条 各级评委会应按照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一部署和要求,在规定的时间、评审范围、评审专业内,按照规定的评审程序开展评审工作,并主动、自觉接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二十三条 职称评审的基本程序:

(一)评委会组建单位拟定考试、评审工作计划,安排评审活动日程,通知专业(学科)评议组和评委会委员参加评审会。考试、评审工作日程安排,按管理权限报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

(二)评委会组建单位对经审核的评审材料按专业(学科)分类、登记后,根据有关规定,安排论文或著作水平鉴定,组织相关知识考试。

论文或著作水平鉴定,由专业(学科)评议组或评委会负责评价。必要时,可另请同行专家鉴定。鉴定由评委会组建单位负责统一送审,申报单位和个人送审结果无效。

按有关规定申报人须进行答辩的,或专业(学科)评议组、评委会认为申报人的能力、水平需通过答辩才能鉴定的,由评委会组建单位通知申报人到场答辩,不按时答辩的不予评审。

(三)召开评委会前,评委会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应组织专业(学科)评议组和评委会委员学习有关评审政策、程序、纪律等;评委会组建单位应将有关材料(包括笔试或面试、答辩、人机对话等成绩)分别送达评审委员。

(四)专业(学科)评议组根据各系列(专业)职称评审的标准条件,分组审阅申报人材料,提出初步评议意见。不设专业(学科)评议组的评委会,由评委会委员分工负责初审和评议工作。

专业(学科)评议组或评委会委员在审阅申报人材料时,发现不完整、不齐全的,要及时向评委会组建单位报告,不得擅自要求申报人补充材料。

(五)召开评审会议,出席会议的委员不得少于规定的人数。会议由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主持。评审时,先由评委会组建单位报告有关评审材料审查情况,然后由专业(学科)评议组长或初审委员介绍初审意见,最后由评委会各位委员在听取汇报、审阅评审材料、充分讨论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赞成票数达到出席会议评委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方为通过。未出席评审会议或因故中途离会未参加评议的委员不得投票、委托投票或会后补投票。会议结束后,由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当场公布评审结果。对评委会未通过的申报人,不得进行复评。

专业(学科)评议组评议、评委会会议,除评委会组建单位以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列席。

(六)评委会在《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中写明评审结论,由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签字(盖章),并加盖评委会印章。

第二十四条 评委会应建立会议记录制度。记录内容包括开会日期,出席评委、会议议程、评审对象、评委评议意见(含评委发言摘要和评审讨论情况)、投票结果、申报人评审未通过的原因、对一些专项问题的处理办法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等。记录由会议主持人及记录人签名后由评委会组建单位归档备查并严格保密。第二十五条 评委会组建单位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将评审结果按管理权限报相应职称管理部门审核批复。评委会组建单位向职称管理部门报送如下材料:

(一)评审情况综合报告;

(二)《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结果分析表》(见附件);

(三)《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情况一览表》(见附件);

(四)《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

(五)有关规定需要报送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六条 职称管理部门应在收到材料后对评委会评审结果进行逐一审核,并将拟批准人员姓名、单位、取得职称名称、级别等内容,在政府官方网站进行再次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受理来信来访,对有投诉举报的评审通过人员应及时要求评委会组建单位或相关单位认真核查。经查证属实确有违规违纪行为的评审通过人员,取消其资格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七条对评审通过经公示和复核无异议的人员,由相应职称管理部门核准公布,颁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一制作的职称证书。

不属本评委会评审范围,或未经职称管理部门核准公布的评审通过人员,其评审结果无效。

第二十八条 评委会组建单位在接到批复后,应及时将文件转发至提交单位,并将申请人评审材料清理后按原报送渠道退回。批准通过人员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由用人单位人事部门存入个人档案。未通过人员的材料凡涉及有组织审查、评价和评审组织的结论意见(含《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不予退还本人。

第二十九条 评审工作结束后,各评委会组建单位应当对评审工作进行总结,并按照职称管理权限将总结报送相应级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

第六章 委托评审

第三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委托相应的评委会代为评审:

(一)不具备组建评委会条件的;

(二)不具有相应系列(专业)评审权限的;

(三)其他按规定需要委托评审的。

第三十一条 委托评审由专业技术人员提出申请,按照下列程序出具委托评审函:

(一)我省不具备相关系列(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条件以及不设立相关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的,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出具委托评审函,委托国家有关部门或外省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授权设立的高评会代评。

(二)省直单位及省辖市、县(市、区)无相应系列(专业)中、初级评委会的,分别由省直单位、同级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出具委托评审函。

(三)中直驻皖单位、外省单位(个人)需要委托我省有关系列(专业)评委会评审的,按属地原则,由所在地相应级别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出具委托评审函。

各级评委会应按本办法规定受理评审。未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委托评审的,评审结果无效。

第三十二条 委托评审通过人员,按管理权限,由职称管理部门核准公布。

第七章 转评与破格

第三十三条专业技术人员因工作岗位变动,新旧岗位所对应职称不属于同一系列(专业),应当进行转评。

第三十四条 专业技术人员申请转评,须在现任专业技术岗位工作1年以上,经单位考核合格,能履行相应岗位职责,并取得现岗位工作业绩,方可参加同一级别的职称考试或评审,并按新系列(专业)标准条件申报材料。

第三十五条 未经转评的人员,不得跨系列(专业)申报高一级职称;转评人员当不得申报高一级职称。第三十六条 申请转评人员,应出具岗位变动后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业绩情况等材料。本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应提供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变动有关证明材料。

第三十七条 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时间计算可按转评前后实际受聘担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工作的年限累计计算。

第三十八条因所在单位整建制变更名称和岗位属性的,专业技术人员按现岗位申报相应系列(专业)高一级职称时,不再进行同级转评,可持原有职称直接申报。

第三十九条 在专业技术岗位上能力业绩突出,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符合相应级别、系列(专业)职称评审破格条件,可不受学历、资历、继续教育条件等限制破格申报相应职称。

第四十条 破格申报职称的,须经系列(专业)评审委员会受理,报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提交评审,未经上述程序提交评审的,评审结果无效。

第四十一条 从机关调入到企事业单位、转业安置到我省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须在现专业技术岗位工作满1年以上,经单位考核和相应级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同意,可比照同等学历、资历人员,按照相应系列(专业)、级别职称的条件和程序,直接申报评审职称。

第八章 异地职称确认

第四十二条 积极推进跨区域职称互认,对从外省流动到我省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其在外省通过社会化评审方式取得的原职称证书,一般根据人事隶属关系,按照职称管理权限,由调入地相应级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予以确认。

第四十三条 省外来皖人员申请确认的职称应与其在省外取得职称的系列(专业)、级别相同。

第四十四条 在军队担任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取得国家承认的职称(含军队非现役文职人员),转业到地方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其原有职称依然有效,按照相关规定确认换发我省职称证书。

第四十五条 申请职称确认,应同时具备如下条件:(一)原省外取得的职称,须是按照国家职称政策规定经过评定程序,并被具有职称管理权限部门核准的职称;

(二)来皖后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

(三)与现工作单位依法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工作协议,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

第四十六条 申请职称确认需提交如下材料:

(一)职称证书原件及人事档案保存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二)依法签订的劳动(聘用)合同或工作协议原件一份,同时出具由社会保险经办部门加具业务专用章的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情况表或参保缴费凭证原件一份。通过单位调入、军队转业安置的人员还须提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调令或行政介绍信(当地军转办开具的部队安置证明)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三)居民身份证复印件1份及近期正面免冠一寸彩照1张;(四)原职称任职文件原件或复印件(加盖发文单位公章)1份,军队转业安置人员提供任职命令原件或复印件(加盖发文单位公章)1份;

(五)国家规定考评结合取得的职称证书,还需提交原考试合格证明原件及复印件1份;

(六)《安徽省专业技术资格确认审核表》(见附件)一式3份;

(七)从中央驻皖单位调入我省地方工作的,还须提供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授权本行业(系统)或单位开展相应职称评审的文件或依据。

第四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确认:

(一)来皖后不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

(二)未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同意和办理委托评审手续(含本人户口在省外的专业技术人员),自行在省外申报职称并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三)提交确认材料不完整、不真实的;

(四)违反国家、省职称政策和不符合确认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八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受理和核实确认材料时,根据申报人的工作实绩出具客观、准确的核实意见,如对申报人提交材料真实性有疑问,可要求申报人出具相关的鉴定证明。

第四十九条 职称确认须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个人向所在单位提出确认申请,按照相关规定提交材料,并填写《安徽省专业技术资格确认审核表》;

(二)申请人所在单位对申报人提交的材料认真核实,并按照职称管理权限,报送主管部门审核;

(三)主管部门对申请人材料进行核实后,根据申请的职称级别,按照职称管理权限,逐级报送相应级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非公有制单位的申请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办理;

(四)具有职称确认权限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确认后,换发我省职称证书。取得职称的时间,从省外通过评审或认定取得该职称之日起计算。

异地或军队职称经确认后,方可按有关规定聘任相关专业技术职务。

第九章 纪律与监督

第五十条参加职称评审的工作人员和评审专家要认真履行职责,恪守职业道德,严守评审纪律,遵守保密规定。评审委员会及其专业(学科)评议组人员有法定情形应当回避的,应予主动回避。参加抽取评审专家名单的人员,对随机抽取产生的人员名单负有保密责任;评审专家对参与评审、评审过程和评审结果负有保密义务。

第五十一条 凡与评审工作有关的人员,不得利用职务之便为本人或他人评定职称谋取利益。评审工作人员违反评审纪律,利用评审工作便利打招呼、牵线搭桥、徇私舞弊、暗箱操作或有其他违纪违规行为的,应调离评审工作岗位,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追责;涉嫌违法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对评审委员会擅自超越评审权限、扩大评审范围的,评审结果无效。对评审委员会组建单位无故两年不开展评审工作的,按自动放弃评审权处理。

评审专家违反评审纪律,故意泄露专家身份,或利用职称评审工作便利为本人或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应取消评审专家资格,不得再参加职称评审工作;情节严重的,通报批评并记入诚信档案;涉嫌违法的,追究其法律责任。

评审委员会有违反有关政策规定、评审程序及纪律要求,不能保证评审质量,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应视情节停止评审委员会工作、限期整改,并宣布评审结果无效;情节严重的收回评审权,并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第五十二条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授权组建评审委员会的地区和单位的评审工作实施全过程监督巡查、随机抽查,受理举报并负责核查和处理。强化评审考核,建立倒查追责机制。

第五十三条 对违背诚信承诺、弄虚作假的申报人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其申报资格;对通过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予以撤销,提请有关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且5年内不得再申报职称。逐步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征信共享平台。

第十章 费 用

第五十四条 职称评审(包括相关知识考试)按照省财政、物价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由评委会组建单位收取相关费用。评委会组建单位自觉接受监督和审计。

第五十五条 评审费用于评审事务开支,不足部分由评委会组建单位解决。

第十一章 评审服务

第五十六条各职称管理部门要按照全覆盖、可及性、均等化的要求,建立权利平等、条件平等、机会平等的职称评价服务平台,减少纸质证明材料,缩短办理时限,提供便捷服务。

第五十七条加强职称评审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在线评审等方式。实现线上线下服务衔接。注重评审结果的信息数据采集,促进数据资源的聚集、整合和共享。

第十二章 附 则

第五十八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组织开展的职称评审工作。专业化人才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或其他企事业单位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授权开展的职称评审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五十九条 本办法所称职称为专业技术资格,所称资历为任职年限。职称任职年限或任职时间均按周年计算。

职称任职时间计算办法如下:

(一)经评审取得职称的,从评委会评审通过之日起算;经考试取得职称的,从考试最后一天起算;

(二)大、中专毕业生转正定职取得的职称,从具有职称管理权限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或主管部门审批之日起算;

(三)实行聘任制的企事业单位,从聘任之日起算。

第六十条 除博士研究生可初次认定中级职称外,所有系列专业技术人员(不含以考代评人员)均需通过参加评审取得中级以上职称,不再开展直接认定中级职称工作;本办法实施前已经达到规定的任职年限,且符合初次认定中级职称的,可直接参加评审。

第六十一条 本办法所称学历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认可的院校和经原总政、原总参批准认可的部队院校所发的毕业证书,以及中央党校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党校对学制两年以上的长期班次学员所授予的党校学历证书。

凡职称申请人所具有学历的专业与所申报职称的专业不一致或不相近时,应视为不具备规定学历。在取得申报职称学历后,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视为专业相符:

(一)参加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认可的院校、经总政(总参)批准认可的部队院校、中央及省委党校等组织开展的所申报专业或相近专业继续教育培训,累计3个月以上,并取得结业证书;

(二)完成正常继续教育规定学时后再参加所申报专业或相近专业继续教育,申报高、中、初级职称需分别完成400学时、200学时和100学时的专业科目学习,具体由市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认定;

(三)参加市以上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转岗培训取得培训证书。

第六十二条 专业证书不能作为学历依据申报职称。双专科学历有一种专业与申报职称专业对口的,可视作本科学历,取得学历时间从获得双专科毕业证明书时起算。

第六十三条 本办法中所称属地原则,指人事档案所属地或劳动关系所属地;“以上”“以下”均含本级。

第六十四条 经授权开展职称自主评审的单位,应当参照本办法,按照皖人社发〔2018〕1号文件规定执行。省各高等学校教师系列和实验系列职称自主评审工作参照皖教人〔2017〕3号文件执行。

第六十五条 公务员、离退休(含返聘在岗)人员不得参加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

第六十六条 通过非公经济组织建设工程评审、民营科技评审以及各地自行组织开展的各类非社会化评审等途径取得的职称,仅限非公经济组织使用,该职称不作为国有企事业单位聘任的依据;在申报社会化评审职称时,降一级别使用,无需重新换发社会化评审职称证书。

第六十七条 本办法由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皖人发〔2004〕81号、皖人发〔2005〕46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职称评审工作安排

天水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2007高等学校教师系列、工程实验系列

职称评审工作安排的通知

各学科系,机关各部门:

根据全省职称评审工作会议精神,今年的职称评审工作已经开始。按市职改办安排,现将我院2007高等学校教师系列、工程实验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高等学校教师系列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一)高等学校教师系列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仍按照•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甘人发„2003‟83号)、•甘肃省教育厅关于2003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教师系列、工程实验系列职称评审工作有关事项安排的通知‣(甘教师„2003‟89号)和•天水职业技术学院关于2006年职称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宝职院组字[2006]10号)的有关规定执行。凡是2007年12月31日前,达到规定的申报不同档次职务任职资格条件的人员,在本院设置的岗位范围内,均可申请本系列高一级职务。

对于在教学、科研、教书育人等方面成绩突出,但现任职年限未达到有关文件(甘人发„2003‟83号)规定要求的人员,可根据•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师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职务试行办法‣(甘人发„2004‟67号),申请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任职资格。

(二)关于“核心期刊”论文认定问题。基于目前有多种“核心期刊”目录版本,其内容各有侧重。按省职改办规定,今年仍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 息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介所等5家机构分别编辑的最新“核心期刊”目录,作为我省高校教师系列职称评审工作确认“核心期刊”的依据。可以在上述规定的5种“核心期刊”目录范围内自主选择。“核心期刊”的增刊、专辑,只作为普通学术期刊计算论文数,文章复印件、未发表的文章打印件、采稿通知和专家鉴定的文章不作为规定论著。

(三)关于申报人员的学位问题。申报晋升教师系列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要求具有学士及其以上学位。但对于1959年12月31日前出生且已经取得大学本科学历的人员,申报高级职务任职资格,学位可不作要求。研究生课程班结业按照研究生学历对待,是我省近年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中的一种过渡方法,到2008年,我省教师职称评审将取消这一层次,已取得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证书的教师应提早攻读硕士学位,做好过渡工作。

(四)关于由其他职称系列转换为高校教师系列的问题。

1、由非教师系列转换为高校教师系列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⑴具有学士及以上学位;⑵本人原来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与目前从事的教学专业技术工作相同或相近;⑶经过1年以上教育教学环节,经考核表明能胜任本专业的教学工作。

2、省上规定,凡由中等职业学校新组建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其教师纳入高校教师队伍序列管理,这些学校的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将按照有关规定先转换为高校教师系列的相关职务任职资格(即原中等职业学校的讲师转换为高校讲师、高级讲师转换为副教授),转换职务任职资格的教师要求具有大学本科及其以上学历。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原高级讲师转换为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以后,申请晋升教授职务时,要求担任副教授职务满3年以上,并同时具备其他任职条件,才能申报教授职务任职资格。

(五)2007年高等学校教师系列职务任职资格拟评审的专业学科暂定为以下20个:⑴马列学科、⑵中文学科、⑶经济学科、⑷外语学科、⑸机械学科、⑹数学学科、⑺物理学科、⑻化学学科、⑼体育教育学科、⑽思政学科、⑾电学学科(含计算机)、⑿轻纺学科、⒀地矿油学科、⒁医学学科、⒂农林生物学科、⒃艺术学科、⒄材料学科、⒅历史学科、⒆法学学科、⒇土建学科。

二、关于工程实验系列的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

(一)工程实验系列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继续执行•甘肃省教育厅关于2003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教师系列、工程实验系列职称评审工作有关事项安排的通知‣(甘教师„2003‟89号)相关规定和要求。

(二)申报高级职务人员,要求提供能够反映本人当前最高学术水平的公开发行专业论文或论著(第一作者)三篇(本)作为代表作。申报人提供的代表作必须是在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上刊登。对于各种工作总结、经验交流材料、学术会议上宣读的论文,不能作为本人的代表作。申报中级职务人员,要求提供能够反映本人当前最高学术水平的公开发行专业论文或论著(至少1篇第一作者)二篇(本)作为代表作。

三、评审工作有关事宜及注意事项

(一)2007年上报职称评审材料继续执行省教育厅甘教师[2003]89号文件的相关规定。(二)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只限在编在职人员。对于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之间达到了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教师,无论是否办理了退休手续,凡是达到晋升高一级职务任职资格条件的人员均可与其他教师一样申报晋升高一级职务任职资格。所有参评教师上报评审材料时必须提供本人相应的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或批文)和身份证复印件。

(三)各专业各级别计算机应用能力模块考试按照甘教师[2005]50号文件的要求考取合格证书。对于符合免试条件的人员,必须办理相应的免试手续。

(四)关于职称外语考试请严格按照省人事厅•关于转发落实国家人事部†关于完善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甘人发[2007]52号)和•关于职称外语免试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甘人发[2007]121号)的有关规定执行,外语合格证自签发之月起开始计算有效期,有效期为满年满月止。对于符合免试条件的人员,必须办理相应的免试手续。

(五)职称评审工作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的热点敏感问题,增强职称评审工作的透明度是搞好这项工作的重要环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评审工作开始之前,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职称评审工作有关政策规定,在学科系、部门推荐符合条件人选之前(一周)公示每位申报人所提供的评审材料,接受群众监督。推荐工作结束后将通过人员名单再向群众公示(可不公布票数)。对于在推荐工作中群众反映意见比较大的人和事,学科系、部门应认真研究,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查处,学院对有问题的材料一律不予接收。申报人员•评审表‣中“人事部门审查意见”栏或“呈报单位意见”栏内,除具有审查意见 或呈报意见外,还要注明该申报人的评审材料在上报前是否进行了公示,没有公示的材料属不合格材料,也不予接收。

(六)职称评审材料的报送只接收一次,补报或逾期均不受理所有材料务必于10月16日前,按照要求一次性报送。

(七)申报教师系列各级职务人员,均要求填报•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申报副教授人员,每人上报•评审表‣一式七份,其中三份原件四份复印件。上报的七份•评审表‣中各级部门的审查公章必须是红印,•评审表‣“外语、计算机成绩栏”要注明相应考试成绩,并将合格证复印件粘贴在相关栏目内。申报其他高级职务人员,每人上报•评审表‣一式五份,其中三份原件二份复印件,•评审表‣内要有外语(含计算机)考试合格证复印件,上报的•评审表‣复印件要加盖红印。申报各类中级人员,每人上报•评审表‣一式三份全部是原件并附有外语(计算机)考试合格证复印件。申报初级职称人员必须填写•初聘专业技术职务呈报

表‣一式二份。

各学科系、各部门将人数汇总后,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报批表‣电子版表、盘各一份。

•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天水市申请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免考审批表》、《甘肃省职称外语考试免试申请表》、《天水职业技术学院初级职称申报审批表》、《甘肃省专业技术职务转换系列审批表》、《甘肃省2007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报审表》和有关文件可在甘肃教师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人事信息栏”、甘肃省人事厅网站、天水职业技术学院网站上查阅下载。

所有表格必须是A4纸,评审表、考核表必须以A3幅面合页装订,除部门及领导鉴定栏外,其余内容必须打印,手写无效,字体要求用仿宋_GB2312。

核心期刊、代表作填在最前面,并注明“核心期刊”,不要求按时间顺序填写。论文必须发表在和申报学科相关或相近的学科期刊上,论著必须和申报学科相关或相近,否则不予接收。

由多人参加编写的论著或教材,必须附所有参编人员的证明材料。内容包括:每位参编人员编写的章节、字数、签名、盖章,否则不算作本人论著或教材。

(八)申报材料必须统一装入档案袋内(档案袋要求有挂绳,纸质好),每袋粘贴打印的封面(主要内容:申报人所在部门、申报人姓名、申报资格、申报学科以及材料袋内材料相对应的目录),并在材料袋底部和两个侧部粘贴打印有单位、姓名、专业及申报资格的字条,并注明材料袋数(如有3袋材料,标明3-1,3-2,3-3字样),凡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予接收。

(九)申报人员的学历(学位)证书、外语合格证书、各种获奖证书等原件和复印件一并上报,只有复印件而没有原件的材料属不合格材料,不予接收,论文必须报送原件。

(十)所有符合条件人员均可上报材料,学院根据岗位设置指标数最终确定上报人数。

天水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人事部

二〇〇七年九月二十五日

下载余杭区2010年职称评审工作实施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余杭区2010年职称评审工作实施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称评审工作常识

    职 称 评 审 工 作 常 识1、什么是学历 学历是一个人受教育的经历,•一般表明其具有的文化程度。 参考文件:关于贯彻人职发[1990]4号文件有关问题的解答(人职司函[1991]15号)......

    职称评审工作实施细则

    2010年度职称评审工作实施细则今年总体上采取先审核后评审的方式进行,即由单位组织报名,公司职改办资格审查、公司下发评审量化标准及指标、公司及各单位按评审权限组织专业评......

    职称评审工作流程

    职称评审管理工作流程一、助理工程师 (一)确认助理工程师 确认条件:本科学历毕业派遣或改派至公司满一周年、专科学历满三周年的员工可申请办理确认工程师。 办理流程:填写《正......

    职称评审工作拾零

    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拾零 为了确保我市教师在参加职称晋升中尽可能地通过评委及上级人事部门的评审,现将申报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罗列如下,供申报人员及主管该项工作的专干参考。......

    余杭区职称工作办事指南(最终定稿)

    职称工作办事指南 注:自2012年6月起,凡办理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申报(中级评审、初定、认定、审定等)手续,个人信息需在网上同步申报(注:填写评审材料或申报材料后,须完成材料报......

    论文评审工作实施办法

    西北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工作实施办法 研字〔2009〕7号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申请学位的重要依据,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为进一步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切......

    职称评审

    职称评审 全国专业人才技术管理协会职称评审 1、评审层次 初级、中级、高级 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证书 2、发证机构:全国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协会 3、查询网站:www.xiexiebang.com 4......

    职称评审

    教 育 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滁教人„2011‟72号 关于做好2011年度中小学(中专学校) 教师职务评审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人社局,市直有关学校: 根据省人力资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