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县七一实验小学创建绵阳市中小学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综合汇报材料DOC
安县七一实验小学创建市级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综合汇报材料
安县七一实验小学地处花荄新县城,始建于2006年,原名安县文星阁小学。“5.12”汶川大地震中,学校严重损毁,新学校由特殊党费捐建,更名“安县七一实验小学”。
从震前仅有800余名学生、60余名教师的新建小学,到现有36个教学班、2163名学生、126名专任教师的县教体局直属学校,短短7年时间,安县七一实验小学后来居上,走上了“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办学之路。相继被授予“四川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绵阳市示范小学”“绵阳市校风示范学校”“绵阳市小学教育质量先进学校”“绵阳市校本研修示范学校”“绵阳市音乐特色学校”“绵阳市美术特色学校”“绵阳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安县继续教育基地学校”“安县科技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成为了一所“学生向往、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示范小学。
一、环境建设
为确保我校的信息化环境资源建设,学校首先成立了信息化环境资源建设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资源建设方案。我校信息化环境资源建设主要由特殊党费援助,共投资250余万元,对我校课堂教学系统,课堂同步录播教室,实验教学用房,实验教学设备,实验教学设施等进行了更新和改造。目前我校有36个教学班,班班有一套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大屏幕电视机,实现了“班班通”。有效的利用教学资源满足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校园网有专人负责管理、维护,能保证正常运行和信息及时更新。教学资源管理规范,重视资源收集、整理,归类合理,使用方便,及时更新补充,能满足教学需要。为打造精品课堂,我校将原多媒体教室改造成课堂同步录播教室,并配置录播系统,同时为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标杆课等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目前,我校的功能用房齐全,教学设备设施均达到《四川2011装备标准》和《四川省中小学音乐、体育、美术、卫生、劳技(科技)教学仪器配备目录》的要求。各功能室有账目、借还登记册、使用记录、维修维护登记册等,能做到账、卡、物相一致,能保持清洁卫生,装饰、装修合理。
此外,学校建起了校园网、闭路电视网、校园广播网和校园网站;建起了两间有100台、布局特别的学生专用计算机的网络教室以及可以容纳100多人的多媒体教室。如今,每个教室都有闭路电视,每个教室都配备了电脑、投影仪及电子白板等电化教育设备。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网在教室里就能直接观看到全国各地有益于青少年成长的绿色节目和现场直播学校自办的节目,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在各楼堡处设立了“图书漂流站”,把阅览室搬到了学生
休息的场所,让同学们可以在课余时间能及时看到自己喜欢的绘本和图书。
在学校校园网的建设中,现己实现了光纤专线上Internet的校园网络。现在我校教师人均一台笔记本电脑,各行政办公室均配备了台式电脑。在校园里,每台电脑都可以上网,实现教育信息资源互通;学校硬件的全面配备及网络的开通为全校师生健康上网,为他们教育教学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学校创建了自己的公开网站并充分利用校园网站,组织进行集体备课,通过网络上传集体备课教案等教学资源,建立起了自己的教学资源库,为老师的备课、教学提供了较有力的保障。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让网络在我校日常教学和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师资培训
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以远程教育资源为基础、立足校本教研,以校园网为平台,抓好教师培训。为提高学校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充分提高现代教育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学校制订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业务培训计划,采取自主学习、互相帮扶、集中培训等方式,先后举办了常规现代教育设备使用、计算机操作、课件制作、网络知识等业务培训,2012年11月9日,学校专职电教员彭华老师针对市级科研课题《网络条件下有效备课初探》中的“网络基本知识”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后,在学校教导处的精心策划、组织下,全体教师进行了“计
算机操作测试”。通过此次活动,不仅使老师们掌握了“在网络条件下备课的基本知识”,也摸清了老师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为后一步有针对性的教师计算机培训奠定了基础。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学校还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2012年,“班班通”建成以后,学校先后聘请了县电教站的专家和鸿合科技公司的老师来学校传授电子白板的使用方法。2013年3月14日,我校全体教师再次参加了由绵阳市电教馆组织的电子白板培训。同时,学校还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绵阳市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并取得合格证。
通过培训和教师自学,我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大幅提高,学校全部教师能熟练操作计算机上网查找资源,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教师能自制课件,百分之百的教师能够比较熟练的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科覆盖率达百分之百。目前在学校各项工作都充分的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各类材料文件等均通过网络传送,教师上课运用多媒体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和前几年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
此外,学校每年为信息技术教师订阅《中国电化教育》《四川信息技术教育》等现代教育技术期刊。部分教师个人还订阅了《学电脑》《电脑报》等专业报刊杂志,供教师自学使用,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学校在近几年举办的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中,都把信息技术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全校教师学习现代
教育技术已尉然成风。
三、组织制度
我校建立了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由副校长王刚具体分管。将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不仅纳入学校发展五年规划和学校年度工作计划,而且在每学期初我校还制定了详实的现代教育工作学期计划,并认真落实和开展了各种活动。学期工作结束时,对本期内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进行总结并形成文字报告。设立教育技术中心,配有工作室,配备兼职教师4人,并将教师的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
为了进一步落实科学化、制度化管理,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和使用制度,各功能室管理制度和使用制度、对外开放制度。建立了各功能室使用台账(使用记录),借还登记表,维修、损坏、赔偿记录等使用保障机制,为坚持做到教育技术设备“勤用、勤检、勤查、勤保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保障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能更好地为教师服务,在经费保障方面,学校成立了经费领导小组,制定严格的经费保障制度,落实各项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所需经费,易损易坏物品的添置所需经费,确保各项功能室,各项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
学校还重视对各功能室负责人、实验室管理员,设备实施管理负责人的管理和培训工作。学校积极支持各功能室管理人员外出培训,学习经费学校全额报销。
我校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教育城域网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教育
教学,要求每一个学科(语、数、英、科、艺体等)均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定期对老师进行培训,在常态化的教学中,将老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纳入考核。
在课程设置时,按照上级要求,三至六年级每周一节信息技术,确保了开齐开足课程和课时。每学期组织教师使用教学资源进行学科教学活动及研究,如:赛课、展示课、研讨课。每学期在2次以上。老师们在各级各类的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四、课题研究
我校非常重视以科研来促进学校教育技术的提高,对教育技术课题做到有计划,并注重可持续发展。我校有市级课题《网络条件下有效备课初探》和县级课题《教学装备有效性管理研究》两个关于教育技术的课题。还有《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和功能开发研究》、《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技术成长的途径与方法初探》、《灶台画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3个县级课题和《小学特色班级建设研究》1个校级课题。
《网络条件下有效备课初探》课题于2011年9月28日被绵阳市教体局批准为市级课题,并被列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促进大面积有效教学的问题资源开发》重点“项目试验学校”。2011年11月18日成功开题。经过两年的认真研究,该课题于2013年春结题,并参加绵阳市首届科研成果评比。
《教学装备有效性管理研究》课题是在认真领会、县教体局重点课题《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装备的管理与使用效益研究》方案
精神,充分调查、分析、思考我校教学装备管理的实际情况下确立的。该课题2013年3月21日正式批准为县级子课题,2013年4月10日成功开题。至今,该课题按照研究方案稳步推进,及时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并做好阶段总结。
为了提高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我校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课题培训,参加市级课题培训交流3次,县级课题培训交流7次。
全校100%的教师参与以上两个课题的研究。
通过课题的深入研究,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促进了教师理念的更新,实践的摸索,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不仅提高了我们师生的信息素养,而且也提升了我们的办学品位,几年下来,我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显著提高。
五、辐射引领
我校作为县直属小学,我们在全心全意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把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推动兄弟学校的均衡发展作为我们应尽的职责,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怀指导下,近几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以手拉手学校建设为载体,为薄弱学校的发展发挥帮扶作用。我们在县教育体育局的协助下,相继与五所学校建立手拉手学校。谱写了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这些学校在学校课程及其日常管理上引入七一实小的管理模式,同时选派优秀教师支教。仅几年时间,帮扶学校已经发生了可喜的转变,学校成功实现了
跨越式发展。学校还多次接待市内外兄弟学校的参观学习,如:阿坝州壤塘县教育考察团、三台县教育考察团、梓潼县教育考察团等;同时我校多次在国家、省、市级会上作经验交流,张开珍副校长在全国校长高级研究班作经验交流。鼓励教师写论文,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论文在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3篇。
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示范到辐射,由辐射到引领。我校尽己所能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在促进均衡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发展。
六、工作成效
近年来,我校一直狠抓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经过长期的坚持和努力,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校教师和学生在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的各类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第十届全省自制教具比赛中,李艳、彭华老师获省级二等奖,学校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在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比赛中,周小明、彭华、邓国梅老师分别获得省级三等奖、市级一、二等奖。在绵阳市“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赛课活动中”,周小明老师获得市级一等奖和县级特等奖,阳春林老师获得市级三等奖,王艳老师获得县级特等奖。在“绵阳市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赛课”中,周小明荣获市级一等奖。
我校在组织参加四川省第二十六届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易俊杰荣获省级一等奖,顾希晨和易佳欣分获获省级二、三等奖,张桐等4名同学分获市一、二等奖,学校荣获市级优秀组织奖。罗俊潇等5名同学在电脑制作和科技制作比赛中获得省级三等奖1名,市级特等奖1名,市级一等奖1名,县级一等奖2名。王艳等4名老师也在电脑制作和科技制作分别获得市级三等奖2名和县级一等奖2名。在绵阳市乡村少年宫成果展示活动中,学生唐伊琳发明制作的《爱视力文具盒》获特等奖,王俊龙、顾希晨发明制作的《多用电学教学演示器》获二等奖。
在2013年四川省优质教育数字资源征集推广活动中,我校张冬梅等7名教师参加评选,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我校教师有了扎实的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在参加其他学科竞赛活动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在2010年安县“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中,学校荣获小学组第一名,代表安县教体局参加绵阳市“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荣获一等奖。2011年代表安县教体局参加“清廉诵”活动,学校选送的节目荣获特等奖。2011年参加“中华诵·经典诵读”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学生王泽洋参赛作文获省级一等奖,王俊龙、李昊燃、梁倩茹获省级二等奖,唐婉玲等4名同学获省级三等奖,林科成等15名同学分别获县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潘珊、张燕等7位老师获省级优秀指导教师,张冬梅等两位教师获县级优秀指导教师,学校被教育部语言文字管理应用司评为“全国优秀组织单位”。在2011年双推漫画大赛中,罗俊潇、李诗语获县级二等奖。在2011年“中华诵·2011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学生杨
豪中获、唐昊
一、黄麟峻获市级特等奖,张译丹等6名同学分获市级一、二、三等奖,邓国梅、邓燕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学校选送的经典诵读作品《七月的天空》获省级二等奖。教师顾兵元、代兴东、李历代表学校参加绵阳市“中华诵·经典诵读”书画类比赛分获市级一等奖。顾兵元等10位教师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分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参加2012年“中华诵·经典诵读”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易靖文等10名同学获全国百佳二、三等奖,钟天爱等13名同学获县级特等奖,学校再次被教育部语言文字管理应用司评为“全国优秀组织单位”。组织学生参加“文轩杯”读书征文活动,蒋宛珂等24名同学获得市级奖励。2013年,学校代表安县参加绵阳市经典诵读比赛,选送节目《精忠报国》获市级特等奖。2013年10月我校师生参加绵阳市书法活动李历等6名教师获得教师组一等奖,廖飞等18名同学获得一等奖,邓宗园等20名同学获二等奖,陈思汶等20名同学获三等奖,邓国梅等7位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学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2013年11月参加四川省“中国梦.语言梦.我的梦”征文活动,顾希晨等3名同学获得省级一等奖,王俊龙等7名同学获省级二等奖,张城等10名同学获省级三等奖,学校还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2013年秋在安县第九届小学生足球比赛中获得冠军,在绵阳市足球锦标赛中获得小学组第四名,在绵阳市校园足球联赛中获得第四名,在绵阳市第二届中小学生合唱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近三年来,在各级各类赛课活动中获奖达20余人次,其中周小明老师执教的心理健康录像课获省级二等奖,邓国梅老师参加绵阳市优质课比赛获得市级一等奖,王晓燕老师参加绵阳市美术教师赛课获得市级一等奖,李历等5名老师在绵阳市录像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参加教案设计及说课比赛中获市级及以上奖励达30余人次,教师撰写论文获奖50余篇。
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在取得了不少令人欣喜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一方面,教育发展的形势要求我们进一步改进办学条件,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目前我校全体教师虽掌握了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但少数教师有关这方面的理论修养还不够,研究还不够深入。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如何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如何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过程等问题还有待我们继续深入研究。今后,我校将在教育信息化大环境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实事求是进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效率,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更新、发展,实现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示范性的办学目标。
安县七一实验小学 2014年1月5日
第二篇:创建绵阳市校本研修示范学校汇报材料
三秀小学创建绵阳市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示范学校
汇 报 材 料
一、领导重视,创造条件,开辟资源是开展校本研修的重要保障。
我校行政一班人,十分重视校本研修工作,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认为这是办好学校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我们定期研究校本研修工作,建立校本研修的保障机制。
1、提高认识——树立校本研修的理念。面对当前教育,通过学习,使我们认识到:校本研修是学校的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是办好一所学校的综合研究活动。它是以学校为研修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研修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修内容,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为研修目的,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教学研究、学校管理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综合研究活动。它既是一种教师和教育教学的行动研究,也是一种制度建设,更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学校成立由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处、教研组组成的校本研修组织机构,定期召开会议,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对教师队伍建设制订长期发展的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并积极组织实施。
2、创造条件——做到四落实。
经费落实:学校制订了财务支出有关制度和校本研修有关奖励制度。学校对教师全员培训、教师学历培训、教研活动、教师外出取经等必要的经费支出给予保证。2011-2012年0.6万元,2012-2013年0.65万元。
师资落实:校本研修师资在校内依靠如下人员:学校有小学高级教师7人,小学一级教师12人,绵阳市骨干教师4人,三台县骨干教师4人。精心挑选好各学科教研组长、级段学科组长、级段骨干班主任等。在校外主要依靠学区、县教师进修学校、县教研室等单位挂钩,培训教师。
书籍落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教师学习的需要,学校订有多种教育期刊,2种报纸,并在每年教师节给每个教师购买一本教育专著。学校还专门购置了一批教育专著书供教师借阅。
设备落实:学校有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校园网等,设备齐全,网络畅通,运行环境良好。
3、开发资源——运行多渠道。
上级资源:全员培训选用上级组编的教师全员培训基本教材。开展的《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新课标解读2011版》、《梓州教苑》、《师培简报》等。
师资资源:校内以高级教师、学科教研组长、学科级段任课组长等为培训辅导员,效果较好。另外用外聘教师来充实培训师资队伍。
网络资源:能充分利用“四川教师研修网”、“绵阳教师教育网”、“三台县教师进修校网站”等网络资源,建立以学科为单位的区域性学习团队,定期开展学习和讨论。
资料积累:学校学科教研组长、学科教学年级组长等学校教学骨干教师,均建有学科教学数据库,内有新课标学习资料、备课资料、教学课件、试卷练习题库、教学经典案例等计算机信息资料,全校总存量达10多g,平均每位教师有500M多。
外部引入:学校与县教研室、县教师进修学校、金石学区等机构和学校保持联系,促进校本研修的深入开展。请县教师进修校专家来我校进行专题讲座。
二、制定计划制度,加强总结考核,对校本研修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
1、制定计划——启动校本研修工作。
学校制有教师五年发展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不断提出阶段性实施意见和改进措施。学校每学年制定校本研修的工作计划,积极组织实施。对各项专题内容,又制定专项计划来开展各项工作。如2012秋年三秀小学新老教师结对帮扶方案,2012学年三秀小学教师教育方案、青年教师发展规划等。
2、及时总结——不断反思和改进。
在阶段性计划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改进做法,完善制度,使校本研修工作不断取得实效。如每学年有师训工作计划和总结,每个专项内容又有计划和总结。
3、形成制度——把校本研修工作制度化。
在校本研修开展的过程中,我们把习惯的做法,行之有效的措施总结出来形成制度,使校本研修工作制度化。几年来我校形成的校本研修制度有:青年教师综合考评量表、教师师德考核互评表、三秀小学年级组考核表、学生问卷调查表、教学质量评估及奖励办法、校级先进奖励办法、集体备课要求、三秀小学教学工作常规、三秀小学教职工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评分细则、三秀小学晋升一级教师量化评审方案等。
4、民主参与——调动每个教师的主动性。
在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中,每个青年教师都制定自我成长计划及教学业务学习和课题研究计划,确定自我奋斗目标,争取3-5年内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家。
5、保证时间——使校本研修活动落到实处。
学校隔周一次师德政治学习,间周一次教研组活动。每学期制定《教师政治理论学习计划》,三周一次教研组活动内容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按计划布置教师个人自学内容。读专著内容有:《名师—营造课堂氛围的经典细节》、《教师需要什么》、《强化爱与责任,彰显师德辉》等,保证平均每周1小时以上。
6、记录过程——使校本研修工作留有痕迹。
校本研修的每次活动过程有记录,人员出勤有考勤,必要时拍照留念,完成后有小结和通报。如教研组工作记录册、教师成长记录册都能按要求记好,请进修校专家来校为教师讲座、能拍照存档。
7、加强考核——是开展校本研修的推动力。
安排教师逐步参加绵阳市《新课标2011版》培训、《 国培》、《新上岗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班主任培训》等培训,都按上级要求精心组织,抓住辅导、讲座、自学、作业、考试等培训环节,达到预期的培训目标,参训率100%。
8、完善档案——反映校本研修工作的面貌和成绩。
在教师培训方面,主要档案工作有: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培训安排表、培训记录、培训总结、成绩对比分析等,分类装订成册。每学年装订一次,内容有:整体师训工作档案、学分管理档案(包括学分粘贴到教师个人)、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档案(一人一档)等。
教育科研、教学研究、学校管理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方面,各线做好归档工作,以全面反映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的面貌和成绩。
三、落实内容,确定形式,认真实施校本研修工作。
1、内容广泛丰富
全员培训内容:主要有《新课程教学评价》、教育发展动态、《梓州教苑》、《教研简报》《师培简报》、《县义务段教师学科专题培训》等。
自主培训内容:《青年教师培养工程》、《构建和谐课堂,提高教学实效》《新课标解析2011版》、教师基本功。三年来,校本研修内容丰富,效果显著。
师德培训内容:根据上级要求每学期制定教师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寒暑假对教师的政治学习都作出安排。学校还编制校本教材《三秀小学教师政治理论学习读本》(每学期一本),安排理论学习时间,扎实开展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和师德教育。
新课标新课程内容:对新课程教学采取集体备课,级段任课组长引领,定期开展小组研讨,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内容: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由学科教研组长带头,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整理和完善各学科的教学音频、视频、PPT、资料库、试题库。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的培训,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大面积使用网络资源。
2、形式多样,提升效益,彰显特色.总结理论,升华实践:在新课程教学实践探索中,总结出一般理论,并撰写经验论文。三年来,在各级论文大赛中,获省级1人次,市级4人次,县级10余人次、学区20人次。
校本研修与教研活动有机结合: 三周一次教研组活动,采用备课、专题研讨、听课评课,请进来走出去,开展教学交流等形式的培训活动,来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其中三年来,就派教师参加异校教研活动8次,计40余人次。每学期初都要开展人人上公开课,供大家研究学习。安排各种课型的研究,对各种课型的要求都做统一的规定,承担学区校本研修活动1-2次,县级教研活动1次。教师参与面达100%。
“师徒结对”活动: 实行帮扶制,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帮扶”活动。对分配来我校的新教师,学校都安排新老教师结对,开展帮扶活动。近几年校内新老教师结对有:吕海彬与李微、钟慧琼与刘晓清、戴芝辉与尹雅梅、董翔与魏欢等。新老教师的结对帮扶促进了新老师的专业化成长。为学校的后续发展积蓄了能量。董翔、尹雅梅、谢小慧、贾斌等大批青年老师在学区赛课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在校本研修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校本研修是一个无止境的工程,我校将秉着务求实效的思想,继续进行校本研修的探索与实践,争当校本研修的排头兵。
第三篇:实验小学创建“养成教育达标(示范)学校”汇报材料
持之以恒抓管理,养成教育结硕果
——实验小学创建“养成教育达标(示范)学校”汇报材料
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工作的灵魂和核心,也是我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我校进一步强化了养成教育的领导与管理,树立了“养成无小事,处处皆教育”的思想,并将养成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之中,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出发点,抓住一个“实”字,突出一个“精”字,强调一个“严”字,提倡一个“扬”字,从细处着手,科学、规范、有步骤的推进养成教育工作,使养成教育落到实处。现将我校养成教育工作汇报如下:
一、成立专班,强化领导。
为了突显养成教育在学生德育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切实把养成教育摆在学生德育建设的重要位置,我校建立了以校长潘学武为组长,以副校长张新、侯晓红为副组长,政教处、教导处为主要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分工合作,职责明确,定期开展养成教育研究工作,以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指导我校的养成教育工作。我校积极建构了三结合育人网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各项养成教育实践活动,并经常通过家长学校对学生家长进行养成教育的具体指导,并聘请社会监督员对学校养成教育情况进行及时反馈。我校通过健全的组织结构、完善的德育网络、具体的工作措施、详细的活动方案,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及年龄思想特点,积极开展了各项养成教育活动,切实提高了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修养,着力推进了校风校纪建设,努力创建“文明规范”的育人环境。
二、健全制度,保障实施。
1、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等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加以保障和实施,形成了以政教处和教导处为首的全员参与,共同管理的制度,确保了每项养成教育常规活动有专人负责,力求精益求精。工作中我们通过“四个规范”(语言、行为、仪表、环境)、“三股力量”(科室、班主任、各任科教师)、“三条渠道”(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本着“立规矩、勤督促、抓反复”的原则,确保抓好“三个常规”(卫生常规、两操常规、路队常规)的“日检查、周汇总、月评比、年考核”工作,通过各项措施进行规范和约束,体现时时、事事、处处育人。
2、养成教育的实施最主要依靠班主任的具体实施与管理,为此学校制定了《实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安全责任书》、《实验小学班级(班主任)考评细则》等,规范了班级活动计划、记录表、班务日志等常规记载,持续实行了班主任例会制度、优秀班主任评选制度等,并将养成教育评价机制持续落实在班级各项日常活动之中,逐步改革和完善了班级量化考核方案,努力调动起我校班主任育人的积极性,使得养成教育工作得以顺利推行和实施。
3、建立了养成教育定期培训与交流制度。政教处每月定期召开优秀班主任养成教育经验交流及工作培训会。我校的优秀班主任分期分批在会上进行了交流,阐述了自己对养成教育工作的理解,并结合实例介绍了自己在班级管理及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等方面的方法和经验。学校建立了对教师的指导培训制度,积极鼓励和推荐教师外出学习,将外界优秀的养成教育经验和理论知识在校本培训中进行传播,使得我校教师在一定层次上对养成教育工作贮备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和方法。
4、建立了少先队学生干部值日制。我校通过层层推荐、现场选拔,成立了少先队大队组织,并分设了礼仪部、卫生部、文体部和宣传部。礼仪部学生担任文明劝导、礼仪执勤、大型集会检查等任务;卫生部针对我校校园卫生及各班清洁区状况进行督促和检查,并对学生中乱扔乱丢行为进行制止和劝导;文体部每天对各班学生的眼保健操和广播操情况进行督查,及时表扬和鼓励先进班级;宣传部学生每天通过校园广播宣扬真善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每个部门都指定了专门的辅导员,学生干部每天参与全校的各项养成教育常规检查活动,将养成教育考核评比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政教处各位辅导员定期从小干部工作的方法、态度等方面进行分层分类的培训,逐步提高了学生干部参与管理的能力和热情,发挥了学生干部在养成教育活动中的榜样示范力量,并积极体现出我校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的思想和意识。
三、抓住核心,落实常规。
1、将养成教育落实在一日常规之中,从细节入手,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努力促进我校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通过以查促行,激励进取的方法,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公平公开、激励为主的原则,凡扣分必先核实,再反馈,后通报,认真落实了“日检查、周汇总、月评比、年考核”工作。值日教师、大队干部、值日学生等每天对各班学生日常活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内容涉及卫生、眼保健操、课间操、路队、文明礼仪等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细节,使我校的养成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如:在卫生检查方面由原来的“教师一人查”改为由卫生部学生集体“每天两查”,克服了“面情思想”,使得检查更加及时、公正;针对学生集会纪律差等问题,政教处从每周的升旗礼仪入手,从服装、队列、唱歌、纪律四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培训,并制定了检查评比细则,由礼仪部学生展开全面检查,做好及时通报,并将各班学生行为以分数形式量化,融入到班级周评比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卫生保洁方面,我校由无清洁区打扫任务的三年级学生担任校园操场卫生保洁值周工作,各班轮流每天两次在放学前对校园内丢弃的废弃物进行捡拾,并成立“卫生监督岗”,针对有乱扔行为的学生进行劝止,并登记到班级进行通报扣分处理,一方面制止了乱扔行为,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保洁意识。
2、激励评价,持之以恒。我校每天对各班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量化评分,每周汇总公示,每月根据班级积分情况对学生养成教育进行考核评比,评选出养成教育文明班集体,并授以锦旗,持之以恒,从无间断,有效的促进了养成教育的开展。我校各项活动努力以激励性评价为主,每天都有不同的班级在各项活动中获得表扬与鼓励,并在每月一次的养成教育文明班集体评选中由各位校长亲自为各班授锦旗,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良好行为风气,同时通过不断改进的方法及持续不断的激励与评价,促使了我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进一步养成。
3、多举措并行,努力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护习惯。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我校在开学初组织班主任学习并签订了《学生安全责任书》,张贴在各年级办公室醒目位置,同时在学期初与学期末与家长签订了《预防溺水责任书》、《暑期安全责任告家长书》等,提醒了家长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明确了责任与义务,确保了校内外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在常规活动中,我校合理规划了学生上操、散会等行走路线及先后顺序,进一步加强了课间活动、上下楼梯及放学路队等学生集会的管理;积极开展了数次全校师生的应急疏散演练及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切实提高了全校师生在意外发生时能安全、快速、合理的进行疏散撤离的技能,强化了师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充分利用每周的主题升旗仪式、班队会、红领巾广播站等对学生进行各种安全知识的普及与培训活动,多举措并行,确保了我校学生健康平安的成长。
4、积极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系列主题活动。2015年春我校全面启动了“大手小手互牵共促,传承经典文明礼仪,培育核心价值观”活动,实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长效机制。此项活动以《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目的,发挥家长教育作用,形成教育合力,把讲文明、守道德、改陋习、树新风牢记心中,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争做优雅大方、豁达乐观、明礼诚信的好学生,全面提升我校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活动中,我校通过每学期的大型启动仪式、家长培训等多种形式,结合我市的“五城联创”工作对学生及家长进行了系列教育;各班主任利用每周一的班队会时间,结合政教处上传的《文明礼仪》教材、《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短片》等,系统地指导学生学习礼仪知识,让我们的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掌握基本个人礼仪、交往礼仪;教导处积极开展了“朝读经典”活动,通过诵读国学经典,传承华夏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少队部通过校园广播宣扬文明礼仪基本要求并成立了礼仪部,每个年级有4名文明礼仪巡查员,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劝阻,不定期巡查并通报;本学期末学校还将开展文明礼仪先进班集体和文明礼仪小标兵的评选和表彰活动。通过一系列举措,努力提高我校师生的文明礼仪素养,营造积极向上、文明礼貌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优化我校的育人环境。
四、以活动为主线,多渠道践行育人宗旨。
本着“有主线,月月有主题,天天是活动,处处受教育”的原则,我校积极开展了各项养成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抓住良机,营造氛围,创造性地规划学生德育活动的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知识得到进一步扩充,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1)积极围绕爱国主义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安全教育等内容,抓住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校园典礼等契机积极开展每周一次的“同升一面旗,共育爱国心”活动,确保每次活动有主题、有计划、有成效。
(2)认真办好每天开播的“红领巾广播站”,精心挑选了播音员,录用优秀学生稿件,紧紧围绕学校各项养成教育活动,做好了校园文化宣传,从理论上、实践上为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努力使之成为学生心灵之声。
(3)认真组织开展了每周的班(队)会——养成教育。确保每周班(队)会有主题,有计划,有内容,政教处定期对班队会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和通报,有效的促进了班(队)会开展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4)为了进一步增强我校学生保护环境的观念,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养成垃圾分类及资源回收的观念及习惯,减少校园垃圾产生量,我校筹建了“红领巾再生资源回收站”,统计并核算了各班“再生资源回收”的各项数据,以双倍返还班费的形式促进了各班积极参与,同时以此项长期性活动来促进我校学生形成观念,养成习惯,践行生态环保的生活方式,共建绿色、文明、和谐的家园;
(5)筹建了“红领巾失物招领处”,让遗失的物品有“家”可归,同时在“拾起”和“领回”的过程中考验和培养了我校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行为,我校学生诚信做人,拾物交公,在社会上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6)开展了“弘扬雷锋精神,争当美德少年”系列活动。举行了数次专题升旗仪式和班队会;多次组织学生代表走上街头,开展打扫卫生活动;表扬和鼓励了像“王道宇、钟书悦、陈乙元”等一批在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力的学生代表,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7)结合具体节假日及上级文件精神,一年多来积极开展了各项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如“缅怀英烈,励志成长”专题活动、“丹江口市十大不文明行为”筛选活动、“四清行动·我们都是护水人”系列活动、博物馆参观、微文化进校园评比活动、清明节扫墓活动、“践行绿色生活”环保实践教育活动、“实验小学第十五届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班级文化建设评比”、“做诚信学生,创诚信校园”等系列活动,努力通过各项活动将学校养成教育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收到启发和教育,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团队合作意识,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建设既要重视显性环境的建设,更要重视隐性环境的建设,使其成为学生教育乐园。我校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充实校园文化内容,不断净化校园环境,用优美的氛围陶冶情操,把校园环境的净化、美化、作为养成教育不可缺少的途径之一。一年多以来,我校充分挖掘校园人文资源,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以师生校园生活为背景,大力开展了系列化、校本化、人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使有形无形的文化自然流淌,让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角一景,一墙一窗,都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做到处处景点会说话,面面墙壁能育人,努力营造健康、和谐、高雅的校园文化。
六、畅通家校联系渠道,构建三结合育人网络。
为充分发挥广大家长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建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我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明确了工作职责,并定期召开家长会,每学期至少召开1—2次。通过家长开放日、《给家长的一封信》、“课外访万家”、班级QQ交流群等形式,同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动态,提高学校、教师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让家长能够主动自觉地与学校、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同时每学期认真组织好各班家长会,从学习、生活、心理多方面加强指导,交流科学育子经验,让我们的家长能多途径地与子女进行心灵的沟通,让我们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扩宽学生视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校外德育基地,制订了详细的建设方案,定期聘请相关人士共同研究积极开展德育活动,近一年多以来,我校学生先后到市博物馆、烈士陵园、农夫山泉等地开展了实践活动,并分别聘请均州路派出所、司法所、消防队、地震局的辅导员参与学生应急疏散演练并为我校学生做相关安全知识讲座。学校努力通过一系列的努力,逐步建构起了三结合的育人网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学生的养成教育的持续、深入的开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七、不足之处:
1、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状况等各方面的影响,我校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仍需加强,部分学生校内、校外表现不一致。学生的礼仪教养、良好行为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而是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长期地进行培养与提示,促进学生逐步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2、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复杂性的教育过程,需要我们继续加强学习,积极探索养成教育工作的艺术和方法,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逐渐形成具有我校德育特色的文化。
总之,一年多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全体教师齐抓共管,我校养成教育成果丰硕,学生遵纪守法观念不断增强,自护意识不断提高,良好学习习惯逐步成型,文明行为习惯基本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培养良好的习惯是素质教育的归宿,素质作为习惯,才能成为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小学阶段是形成孩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我们只有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习惯成自然,做人有了根基,才能更好的学做人,会做人,做好人,做强人。养成教育亦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深感任重而道远,今后,我校将更进一步抓好学生各项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提高办学品味和特色,努力把我校办成一所学生喜欢、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的学校。给孩子一方舞台,许世界一个未来。
丹江口市实验小学 2015年11月15日
第四篇:创建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汇报材料
创建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汇报材料
冯家镇第二实验学校现有教学班18个,学生808人,教职工71人。在县教育局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校以”提高教育质量、振兴冯家教育”为己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恪尽职守,廉洁自律,团结务实,以”办社会满意的教育、做人民满意的教师、育祖国需要的人才”为目标,细化学校管理,优化教师队伍,改善办学条件,坚定不移地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办学方向,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经过我们不懈地努力,学校已拥有一流的硬件设施和现代教育技术本领过硬的教师队伍。校园网站已经开通,并已服务于日常的管理、教育教学。基本上实现了教育信息化。
现将学校教育信息化自评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领导管理。当今的社会对信息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必须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的创新人才的新课题。基于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们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高度,以现代教育思想和课程改革精神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主阵地,以现代教育技术的软硬件建设为基础,以信息管理改革为方向,循序渐进,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由李思满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网络管理员为组员,教职工全员参与。为保证全校的教育信息化工程的正常运作,学校制定
了教育信息化实施的具体规化,并每年都根据教育信息化规划制定教育信息化具体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商讨落实学校信息化工作。在资金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每年都要想方设法在教育现代化工作上投入一定资金,保证教育信息化工程的顺利进展。
我校按规定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目前,共有专职教师2名,两位教师都能按照要求出色完成教学工作,都有运用信息技术的热情。信息技术在全校各部门办公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充分地运用。
二、狠抓硬件建设
对教育现代化工程中的硬件建设,学校领导非常重视。两年来学校在软硬件方面先后投入50余万元。2009年9月学校建成了校园网,2011年10月10兆光纤移动网接入我校,现在,学校拥有了一个四通八达的网络结构,所有的教室、办公室、功能用房都可以直接上宽带。
目前,学校拥有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学生计算机教室,电子白板20个、各办公室使用电脑十台,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用于上课办公。刻录机、打印机、数码照相机配备齐全。
为了方便教师电子备课和制作课件,实现了校内所有电脑互通,初步实现了校园办公自动化、网络化。学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都投入最大限度的财力,添置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并增添教育教学软件充实学校资源库,使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得以不断完善。我们边抓硬件建设,边抓对各种现代化设施的管理,不断促进其使用率,充分发挥各种现代化设施的电教功能。目前,信息技术课各年级均按
计划开设。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开设了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参加电脑绘画,电子小报、办公自动化初级培训等。不仅如此,学校还经常对全体师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规范计算机操作,增强网络安全意识,从小培养学生计算机的使用道德。在切实加强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方面,我们采取的是购买、收集、改造和校内研发相结合的方式,除购买上级教育部门配合教材发行的光盘、录像、磁带、投影外,我们还收集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体上的相关信息,改造已有课件,增添新的内涵,利用学校现有的技术和设施,广泛收集并开发教学所需的文字、声音、图像、图片、影像动画等素材,分门别类筛选进库,提供下载,方便教师备课上课之用。除此以外,学校还鼓励教师自制教学软件和课件,并制订了相应的奖励措施 以教师开发课件的积极性。制作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目前我校使用电脑与网络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学科达90%以上,随着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我们还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以网络和计算机为基础,开展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现在已取得一定成绩。多名教师在电化教育论文评选中获奖,宋牛牛同学在全市中小学机器人大赛中荣获第三名。各位教师都能运用办公室终端,连通校内各部门,互通、接收信息,基本实现了学校管理办公自动化。
通过不懈地努力,信息技术已融入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我们已初尝教育信息化带来的便捷、高效。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将是我们永不停止地追求。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
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第五篇:创建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学校汇报材料(推荐)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第三小学
文明礼仪教育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及创建领导管理
(一)第三小学建于1989年,是全旗唯一所蒙汉合校的寄宿制学校。现有20个教学班,学生532人。其中蒙语授课9个班,学生206人,汉语授课10个班,学生321人,蒙汉学前班各一个,另设一个特教班。
全校教职工84人,专任教师76人。学校占地面积47653平方米,校舍面积16353平方米。近年来,学校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师素质,同时以直映识字教育、珠心算和蒙语文整体改革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切实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已初见成效。
几年来,我校连续被评为旗级甲级学校,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先进教工之家:被评为盟级民族团结先进团先进单位、盟级文明单位:被教育厅评为义务教育示范校,现代化教育优秀学校,全区德育教育先进集体,少先队被评为区级红旗大队、全国红旗大队等光荣称号。
(二)、制定和完善了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各种制度和实施计划,建立了计划实施、督促指导、总结交流、检查评比的制度,并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学校管理,营造了育人氛围,提升了师生礼仪水平。
(三)、在礼仪教育实践中培养和树立了一些先进典型,全校师生好学上进、讲团结、讲奉献,学校育人氛围浓,教育质量好,受到社会好评。学校建立了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体系,建立了家长联系制度,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并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委员会,交流教育信息,商讨教育措施,沟通管理意见;学校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定期请法律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增强了学生的法制意识。
(四)、创建工作由德育处负责日常工作。有较完备的创建资料收集、统计、记载和保存制度,各项创建资料完备、准确、明晰。
二、大力实施软硬件建设工程,加大校容校貌建设
(一)、学校加强了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和教育阵地化的规划和投入,派专人负责学校的绿化、美化和净化管理工作,目前我校已实现校园净化、空地绿化,校园整体美化,学校礼仪风气盛,文化氛围浓。室内外环境清洁卫生实行一日两小扫,一周两大扫,并强化保持习惯,教室、办公室几明窗净;学校绿化带划分责任区,绿化面积逐步扩大。学校大力改善脏乱差的的局面,对育人环境重新进行了布置并逐步细化,力求达到美观大方和教育阵地化。
(二)、近几年来学校进行了教学楼的装修,进行校园路硬化、绿化,新建的风雨操场和塑胶跑道、操场已投入使用。“校训”、“四有、三面向”标语、守则、规范、中外名人雕像、运动图案瓷壁画等已上墙,学校有规范的宣传专栏、橱窗,建立了学生礼仪监督岗及礼仪监督制度、升降旗制度。
(三)、学生举止文明规范,情趣健康高雅,基本能做到不说脏话、考试不作弊、不乱涂乱画、勤俭节约。学校对学生进行远离毒品、游戏室等法制、健康教育活动。对不适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场所进行巡查。
(四)、经过“养成教育”宣传、教育,全校师生爱校如家,安全、卫生、法纪意识增强,并逐步形成习惯。校园做到无果皮纸屑、无污水、墙上无赃物、刻痕、无不健康读物流传;教师爱生如子,教书育人,无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事件,师生违法犯罪为0,学校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五)、学校领导和教师均能坚守工作岗位,明确工作职责,扎实工作。学校领导班子管理素质高、观念新、方法活、团结有活力,思改革,求发展,干群关系好。学校发挥党组织、工会、纪检的保证、监督作用,实行校务公开,民主治校。加强了学校文明礼仪教育,文明礼仪在学生中蔚然成风
(一)、学校校制定了《小学生文明礼仪公约》、《文明礼仪要求》、等相关制度,并分发到各年级组和班级贯彻执行。
(二)、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班级活动、周会课、班队课及其他集合集会,加强了学生自我礼仪、学校礼仪、家庭礼仪、公共礼仪的要求、宣讲和检查评比,使全体学生均能按照各项礼仪要求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人。
(三)、学校通过开展各种健康的活动,以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情趣,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学校各项教育活动做到经常化、系列化、多样化、规律化,并对各项活动中的优秀者予以表彰。今年我校开展的教育活动就有:元旦师生书画作品展、“学雷锋树新风”慰问活动、“六一”文艺节目表演、“庆国庆”红歌赛、校园“小歌手”大赛、校园文化艺术节、学校运动会、“文明礼仪规范”知识竞赛以及文明学生、班级评选。通过开展创建文明礼仪活动,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满意,政府对学校的管理放心。
三、今后需要改进的措施
(一)学生文明礼仪需要长期教育、训练才能成为良好行为习惯。虽然在创建中学校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创建不是目的,通过创建活动强化学生文明礼仪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是目的。因此,学校还应长期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训练。学校将以创建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学校作为一个良好的起点,在此基础上扎实工作、与时俱进,诠释永恒的“育人”主题,努力实现“创一流优
质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树文明风、办特色校、育栋梁才”的办学目标。
锡盟苏尼特右旗第三小学
201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