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法治金桥三年行动计划(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07:49: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设法治金桥三年行动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设法治金桥三年行动计划》。

第一篇:建设法治金桥三年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建设法治中国以及市委确立的把上海建设成为法治完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要求,结合《法治上海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建设法治浦东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和金桥发展实际,现制订《建设法治金桥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法治中国”、“法治上海”、“法治浦东”建设要求,围绕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目标,坚持推进治理方式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法治政府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着力提高经济管理和社会建设的法治化水平,不断完善法治监督,努力建设法治金桥。

(二)总体目标

力争到2016年,金桥镇党委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创新提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全面推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深入推进,公共权力行使得到规范和制约,安全诚信规范的经济社会秩序逐步形成,努力将金桥建设成为公平正义、安全稳定、和谐有序的上海市郊综合发展示范镇。

二、主要任务

(一)提高党委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

1、完善党委领导方式。按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体现党委在同级国家机关和各人民团体、群众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支持政府履行法定职能、依法行政。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泛动员并引导广大公民依法参与国家、社会、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

2、完善党委决策机制。健全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党委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落实和完善“三重一大”等制度。

3、严格规范权力运行。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完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4、推进党务公开。全面推进党务公开,不断探索完善党务公开的内容、途径和形式。深化完善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畅通党员意见表达渠道,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

5、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意识。采用多种形式和载体,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保证党委中心组学习中有学法内容的安排。

(二)推进人民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

6、充分发挥人大制度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镇人大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和人事任免权。通过对政府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以及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确保宪法和法律在本辖区得到正确实施,确保行政权得到正确行使,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深入推进代表履职平台建设,依托镇人大主席团以及人大代表联络室等平台,积极组织代表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加强人大代表与选民联系,畅通代表反映民意渠道,探索建立群众意见处理反馈机制。保障代表进社区联系群众工作的长效常态,促使群众各种利益诉求纳入法治轨道。重视代表书面意见督办工作,提高代表书面意见办理成效。加强人大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监督,增强人大工作透明度,扩大公民有序参与人大工作。

7、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村委会、居委会民主法治建设,健全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制度,全面推进基层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完善村居党组织换届“公推直选”等制度。积极探索基层民主协商,完善“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等民主形式,提高村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民主自治水平。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拓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和形式,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基层组织建设,支持其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发挥其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作用。

(三)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8、配合新区做好相关改革。配合做好“优化机构编制设置,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区级机关“瘦身”工作。充分利用自贸区改革溢出效应,推动政府部门加快职能转变,创新体制机制。跟踪和评估市场监管体制运行,不断深化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以构建“8+1”区域化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和社区事务办理平台为基础,提升街镇工作能级。

9、优化行政决策机制。落实镇政府议事规则。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范重大决策的具体范围、事项和标准的界定,使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集体决策成为重大行政决策必经程序。建立和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的论证机制,实行重大行政决策专家论证和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论证制度。充分发挥政府公职律师的参谋和助手作用,为政府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法律意见。探索建立决策前人民建议征集机制。落实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制度,细化包含社会稳定、生态环境、公共财政、制度廉洁性等方面的风险评估规则和标准。建立和实施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评价制度,定期对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与反馈。建立健全行政决策责任制和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免责制度。

10、完善行政执法机制。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实行执法培训合格持证上岗,严格行政执法人员的资格认证和亮证执法制度。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机制,严格执行上级机关制定的行政执法指南制度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健全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健全联勤联动的网格化机制,优化执法资源配置。严格遵照上级机关执法考评机制和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强化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积极参与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示范点(暂名)创建工作。

11、推进政府运行法治化。围绕政府服务管理职能,全面梳理依法行政职权及其依据,明确具体行政行为流程,保证行政行为的程序正当合法。加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上岗前和在岗的法律知识培训,将公务员法制培训情况列入个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加强政府法制队伍建设,完善部门法制机构设置,充实法制工作人员,使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情况与镇法制部门承担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相匹配。充分发挥公职律师的专业化优势,确保政府机关在规范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作用。

12、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充分发挥法治对转变政府职能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配合新区做好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加强和改善政府在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强化政府履行保障公共安全的职责,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及细目、公共政策、行政执法、公共服务、撤制村队资产处置、房屋征收、行政处罚结果等领域的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完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方便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申请和获取政府信息。依托电子政务建设,利用好信息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

(四)推进文化法治建设

13、注重品牌培育,不断开拓法制宣传教育新路径。加强资源整合,不断探索适应新形势、适应不同宣传教育对象、不同行业、单位、区域特点的普法新形式、新方法。发挥好《司法小故事》、“楼组法律小贴士”、“学法哆来咪”、法宣微博等新形式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微信等新兴媒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培育优秀法宣品牌。

14、探索建立互动的法治文化传播新格局。注重法治文化培育与法治实践有机结合,推进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及人民调解等与法治文化传导有机结合,注重公民的互动参与。着力打造一批深受群众喜爱,在全区、全市有一定影响的法治文化精品力作。扶持、引导开发推广优秀法治作品,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在法制文艺、法制文学等方面有特长的人员加强创作。挖掘金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培育和构建具有金桥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传播法治文化的实践。

(五)推进社会法治建设

15、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群防群治机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探索建立社会共治新机制,着力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加强舆论引导,逐步建立良好的政社互动的法治建设工作局面。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各种可能发生的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探索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信访工作。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大调解格局,探索研究矛盾纠纷化解协同机制,依法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不断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的体制和机制,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制度和机制,保障群众安居乐业。根源治理“三违”现象,做好拆违攻坚工作。

16、完善法律服务。完善法律服务体系,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方式及功能。推行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突出律师在参与重大矛盾调解、重大合同签订、重要谈判中的法律智囊作用。利用好浦东新区法律服务业协会、法制宣传志愿者协会和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进一步拓展法律服务社会化机制。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

(六)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17、加强党内监督。认真开展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着力构建严密高效的惩防体系。以建立落实“八项规定”的长效机制为重点,加强各项制度的监督检查。

18、加强人大权力监督。通过镇人大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计划、预算及其执行情况等形式,加大对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行政的监督力度,强化对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的监督。政府各职能部门依法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意见和建议。

19、加强行政监督。充分发挥行政监察的作用,促进行政机关廉政勤政建设,逐步完善行政效能监督体系。进一步落实审计监督制度。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依法公开审计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大力推进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

20、加强社会监督。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监督。完善群众举报投诉制度,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高度重视舆论监督,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反映问题的处理机制,依法管理和规范舆论监督,维护舆论监督的正常程序。

三、组织保障

(一)宣传保障

通过各种形式和载体,在面向全镇范围内的《今日金桥》报刊上,广泛宣传《建设法治金桥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各部门、各单位积极贯彻落实,让全辖区关注、参与法治金桥建设。着力宣传本镇以及新区各单位、其他街镇在落实“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法治建设中的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充分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开展工作所取得的典型经验。

(二)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依法治理年中检查推进、年度目标考核机制,将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全镇部门年度公共目标考核。及时总结法治金桥建设中的经验、做法和成效,确保三年行动计划有效推进。

(三)经费保障

财政部门要配合各单位、各部门,提供依法治理工作经费保障,并纳入部门财政预算。

(四)推进步骤

金桥镇建立以主要领导牵头的依法治理工作小组,确保各项任务目标完成。

1、动员部署阶段(2014年6月—8月)。各单位要根据三年行动计划的部署要求,制定本单位实施方案和项目计划。

2、全面推进阶段(2014年9月—2016年6月)。各单位按照三年行动计划要求,结合部门工作职责,制定当年实施方案,并按年度落实工作计划,全面推进各项依法治理工作措施。镇依法治理领导小组适时召开工作座谈会、阶段性推进会,总结交流经验,宣传推广典型,查找问题和不足,统筹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3、总结提高阶段(2016年7月—2016年12月)。总结依法治理工作的做法和成效,研究建立长效机制。

第二篇:2015“平安法治示范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考核办法(0717)定稿

“平安法治示范社区”建设三年

行动计划考核办法

为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稳步推进“平安法治示范社区”建设,确保“平安法治示范社区”创建质量,根据《盐城市“平安法治示范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考核目标

通过督查考核,到2017年全市城乡社区基本实现“网格化、便民化、信息化、法治化”平安法治示范社区标准,达到无非法上访、无群体性事件、无民转刑案件、无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罪、无邪教问题、无两委班子成员违纪违法的“六无”社区的工作目标。

二、考核内容(总分100分)

(一)组织领导(15分)

1、将“平安法治示范社区”创建纳入本地平安法治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工作计划,列入考核目标。(3分)

2、将示范社区建设经费纳入县镇两级财政预算,列为平安法治维稳资金中重要支出。(4分)

3、县、镇、社区(村居)成立工作专班,明确专人负责创建工作。(2分)

4、开展工作试点,定期会办推进工作。(2分)

5、出台细化创建实施办法。(2分)

6、定期组织督查评比。(2分)

(二)网格化管理(28分)

1、城镇以规模小区为单位、农村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建立二级网格,社区干部、村民小组长任网格长。(2分)

2、城镇社区按200至300户,农村村组按150至200户建立三级网格。(3分)

3、配备三级网格网格员,给予相应工作补贴。(5分)

4、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综治办(网格办)主任,确定一名社区干部任综治办(网格办)专职副主任。(2分)

5、推进综治办、网格办、司法工作站一体化建设。(2分)

6、有规范的警务室,配备1名社区民警、1—2名辅警(3分)

7、有独立的调解室,配备1-2名专兼职矛盾调解员。(3分)

8、城镇社区按常驻人口的5%、农村社区按3%的比例,建设平安法治志愿者队伍。(4分)

9、社区调解室配备摄像头和电子显示屏(电视机)等设备,与县镇社会服务中心三级连通。(4分)

(三)便民化服务(15分)

1、城镇社区全部建立便民(社会)服务站,县(市、区)和街道下放(或延伸)到社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全部进入服务站。(3分)

2、建立社区事务准入制度,制定县(市、区)进社区目录清单。(3分)

3、建立服务代理制度。(3分)

4、对目录清单中进网格的服务事项,开展网格长、网格员、平安法治志愿者一体化服务管理试点。(3分)

5、根据实际培育1—2个公益性社会组织或群众性经济合作组织。(3分)

(四)信息化建设(27分)

1、建立社区综治信息系统电脑账号和移动终端,明确1名社区工作人员、1名镇(街道)专职巡防队员负责综治信息化工作。(6分)

2、二级网格长配备移动终端,利用移动终端实时采集信息。(4分)

3、试点社区建立门户网站(网页),非试点社区依托有关信息系统建立门户网页。(3分)

4、在楼道、公共场所设置微信公众号、网站(网页)的手机二维码平台。(3分)

5、村(社区)出入口、主要道路交叉路口、公共场所等治安关键节点布建高清视频监控系统(需符合公安部相关标准,录像保存1个月以上),并与镇(街道)服务中心和公安派出所联网运行。(6分)。

6、村(社区)依托警务室建设视频监控平台,结合群防群治工作,开展视频巡逻值守。(5分)

(五)法治化建设(15分)

1、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落实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3分)

2、加强以党务、政务、财务、事务四项内容的村(居)务公开工作。(3分)

3、加强村规民约建设,《村(居)民知法守法行为规范》张贴上墙,每年定期组织开展知法守法示范户创评工作。(5分)

4、推进基层法律服务进村入户。(2分)

5、每个村(社区)利用各类平台进行平安法治宣传,有5条以上固定的平安法治宣传标语。(2分)

三、考核方法

1、专项督查、地区互查、集中评查相结合。

2、市综治委每季度、县级综治委每一个半月、镇级综治部门每月对平安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情况组织督查,并进行通报。

3、市每半年组织县(市、区)、县(市、区)每季度组织镇(街道)之间进行互查,查找问题,交流经验,相互促进。

四、申报验收

1、每年5月、10月,市、县(市、区)综治委联合组织公安、司法、信访、民政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评查组,对各地申报验收的社区进行评查验收。2、2015年、2016年、2017年申报验收的平安法治示范社区具体数量占本地社区总数的比例是:大市区分别为20%、50%、70—80%,各县(市)分别为10%、30%、50%。

3、对通过市验收的社区(总分不低于90分)进行命名,并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奖励,2015年、2016年、2017年通过验收的分别奖励4万元、3万元、1.5万元。

4、各县(市、区)推进平安法治示范社区建设的总体情况,将作为各地综治维稳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10月底前,各县(市、区)要达到本计划建设要求。

本考核办法由市综治办负责解释。

第三篇:生态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生态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为有序推进生态市建设,确保在2007年前建成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全国生态市,根据全国生态市建设的指标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2005—2007年生态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如下:

一、社会经济

1、国内生产总值和预算内财政收入保持适度增长,农民和城镇居民收入

水平保持较快增长,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长10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增长15左右。到2007年,恩格尔系数小于40,贫困人口比例小于0.2。

责任部门:农工办、财政局、劳动社保局、统计局、民政局

2、扩大充分就业,减少收入差距。每年提供就业岗位5万个,实现就业1.5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4以内,基尼系数基本保持在0.3—0.4之间。

责任部门:农工办、劳动社保局

3、控制人口增长,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9以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率保持到90以上,全市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

责任部门:计生局

4、巩固提高全市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初中教育普及率达99以上,全市所有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三年内每年建成省级“绿色学校”1—2所、无锡市级“绿色学校”4—5所、××市级“绿色学校”20所。到2007年,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全部建成“绿色学校”。

责任部门:教育局

二、农业环境保护

1、开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2005、2006、2007年分别建成无公害食品基地40个(面积8万亩)、45个(面积10万亩)、50个(面积12万亩),到2007年,全市主要农产品中有机及绿色好范文版权所有!产品比重达到20以上。

责任部门:农林局

2、推广生态养殖模式,2005、2006、2007年分别完成3个、5个、8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试点。到2007年,全市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大于90。

责任部门:农林局、环保局

3、积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和推广使用,2005、2006、2007年分别新增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点5个、6个、7个。到2007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责任部门:农林局

4、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素等。到2007年,化肥施用强度小于250千克/公顷,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大于90。

责任部门:农林局

5、加强农用薄膜回收,2005、2006、2007年分别有5个、5个、6个镇设立农用薄膜回收点,农用塑料薄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

责任部门:农林局

6、推广农村太阳能、沼气等新能源使用。到2007年,农村生活用能中新能源所占比例达到30以上。

责任部门:农工办、发展计划局、农林局

7、加大防洪抗旱能力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系统抗灾能力。

任部门:水利局、农林局

三、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

1、完善定山风景名胜区规划,加强风景名胜区管理。到2007年,全市“一园四区”(指森林公园、湿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15以上。

责任部门:规划局、园林旅游局、农林局、国土资源局

2、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到2005年,全面完成地下水禁采封井任务。

责任部门:水利局

3、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到2007年,受保护基本农田面积大于90。

责任部门:国土资源局

4、大力开展城乡植树造林活动,三年内每年新增林地面积1.5万亩。到2007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8以上。

责任部门:农林局、园林旅游局

5、制订并实施砖瓦窑关停计划。三年内全市关停45只砖瓦窑。

责任部门:国土资源局、经贸局、工商局

6、整理土地和利用废弃石宕。三年内,每年完成800亩废弃石宕的复垦、利用。到2007年,全市退化土地恢复治理率达到90以上。

责任部门:国土资源局、农林局

7、加强废弃石宕复绿。到2007年,全市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废弃石宕基本完成复绿任务。

责任部门:农林局、国土资源局

四、工业污染防治

1、继续实施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制度,加强“红色”、“黑色”企业环境行为的监督管理。到2007年,“红色”、“黑色”企业在参评企业中所占比例低于10。

责任部门:环保局

2、对长期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严重超过排污总量和无环境容量地区的严重污染企业,实行关停。

责任部门:环保局、经贸局、工商局、国税

局、地税局等。

3、加快废水治理,提高废水达标排放标准。2005年,印染、造纸、化工、制革、洗毛等主要水污染企业全部实现一级达标排放;2007年全市所有水污染企业全部实现一级达标排放。

责任部门:环保局、开发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

4、全市乡镇污水厂处理厂正常运行,工业废水实行集中处理。三年内每年建设

排污管道100公里,每年削减排污口50-70个。到2007年,全市保留100个工业企业排污口。

责任部门:开发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

5、排污口规范化整治。2004年底前,完成建成投运的污水处理厂远程实时监控装置、cod在线监测仪的安装,完成日处理能力2000吨以上的企业废水处理设施cod在线监测仪的安装;2005年底前,完成年内建成投运的污水处理厂远程实时监控装置、cod在线监测仪的安装,完成日处理能力2000吨以上的企业废水处理设施远程实时监控装置的安装;2006年底前,完成所有废水处理设施远程实时监控装置、cod在线监测仪的安装。

责任部门:环保局

6、加快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到2007年,基本完成电厂、钢厂废水(循环冷却水)回用等综合利用工程建设。

责任部门:发展计划局、环保局

7、加快电厂二氧化硫和烟尘治理,所有电厂必须建设静电除尘和高效脱硫系统。2005、2006、2007年分别完成30、40、30电厂除尘脱硫工程建设。到2007年底,全部电厂完成脱硫除尘治理。

责任部门:环保局

8、加快集中供热和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2005年,淘汰全市具集中供热条件的0.5吨以下燃煤手烧锅炉。到2007年底,全面淘汰集中供热范围的燃煤锅炉,燃煤窑炉(特种行业窑炉除外)全部改为燃油或燃气等清洁能源方式。

责任部门:发展计划局、环保局、技术监督局、各有关镇人民政府

9、加快推进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审计、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5年,开发区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三年内每年完成循环经济试点10个、清洁生产审计25家、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20家以上。到2007年,全市必须实施清洁生产审计的制革、印染、化工等企业,全部实行清洁生产审计。

责任部门:环保局、经济贸易局

10、实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三年内二氧化硫、烟尘排放总量每年削减5,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每年削减2-3。

责任部门:发展计划局、环保局

11、开展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2005年,××经济技术开发区和3个镇工业集中区建成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其余镇工业集中区完成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2006年,6个镇工业集中区建成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2007年,7个镇工业集中区建成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责任部门:环保局、开发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

12、加快电镀加工企业、铝氧化企业集中生产和集中处理步伐。到2007年,全市各镇、开发区只保留一个电镀加工、铝氧化集中生产和集中处理点,关停分散小电镀加工、小铝氧化企业。

责任部门:环保局、经济贸易局、工商局、各镇人民政府

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1、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建设成果,提高城市卫生水平。

责任部门:卫生局、城管执法局

2、健全完善全市调水方案,2006年底前完成相关工程建设。

责任部门:水利局、各有关镇人民政府

3、加快实施生活污水管网建设,提高城乡生活污水截流率和处理率。2005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2007年镇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加快制订并实施中水回用规划,实现中水回用。

责任部门:规划局、建设局、建投公司、各镇人民政府好范文版权所有!

4、加快制订并组织实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或堆肥等无害化处理方案。2005年完成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开工建设;2006年建成投运。

责任部门:发展计划局、建设局

5、加强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

责任部门:建设局、开发区管委会

6、加强城市绿化建设。2005、2006、2007年分别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50万平方米、150万平方米、20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都达到12平方米以上。

责任部门:园林旅游局

7、巩固、扩大城市烟尘控制区建设成果。划分城市清洁能源区,2007年底前全部淘汰区域内燃煤锅炉,实行集中供热或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城市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

责任部门:发展计划局、环保局、技术监督局、城管执法局等

8、巩固、扩大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建设成果。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60以上。

责任部门:环保局、城管执法局、建设局等

六、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1、加快环境优美乡镇建设。2004、2005、2006年分别建成3个、9个、3个环境优美乡镇(澄江镇不计)。

责任部门:环保局、农林局、各有关镇人民政府

2、加快生态村建设。2005、2006、2007年分别建成8个、10个、12个生态村。

责任部门:环保局、农林局、各有关镇人民政府

3、开展河道清淤整治。2005年,完成长寿河等整治,实现水质达标;2006、2007年,完成张家港河、锡澄运河及应天河、青祝运河、富贝河等河道整治,实现水质达标。到2007年,全市主要河道水质基本达到功能区类别标准。

责任部门:水利局、交通局、环保局、各有关镇人民政府

4、加强农村改水改厕。到2007年,镇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责任部门:卫生局、建设局

七、生态文化建设

开展绿色社区建设。2005、2006、2007年分别建成5个、8个、12个绿色社区。到2007年底,50的社区建成绿色社区。

责任部门:市委宣传部、民政局、环保局、澄江镇人民政府

八、环境专项整治

1、开展全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专项整治,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率达90以上。

责任部门:卫生局、环保局

2、开展全市危险废物专项整治,危险废物全部处置利用,无危险废物排放。

责任部门:环保局

3、开展核与辐射专项整治。

责任部门:环保局、公安局、卫生局

4、开展“白色污染”专项整治。

责任部门:工商局、技术监督局、卫生局、经济贸易局、环保局

5、开展城区燃煤大灶专项整治,改用燃油、燃气等清洁能源。

责任部门:环保局、城管执法局

6、开展城区建筑施工噪声专项整治。

责任部门:城管执法局、建设局、环保局

各责任部门要根据行动计划,制定实施计划,并采取有力措施,强力组织推进,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第四篇:建德市新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建德市新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审议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新城建设,促进城市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杭州市构建“生活品质之城”和规划建设“二十一座新城、百个城市综合体”的总体部署,结合建德实际,特制定2009—2011年新城建设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围绕构建“以山为景,以江为轴,以水为魂,绿色、清静、通畅、亲水,秀气而不失大气的山水城市”的总体要求,以环境建设为核心,以新城建设为主战场,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建配套为重点,深入实施“加快东扩、适时南拓、有序西进、努力中优”的发展战略,拓展城市空间,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力争通过三年的艰苦奋斗,实现“城市框架基本成型、新区主要基础设施基本完成、建成区市政设施全面提升、城市入城口形象根本改善、沿江4A级景区全面建成、社会民生设施不断完善”的基本目标,努力将新安江建设成一流的山水旅游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

二、行动内容

(一)推进新区开发,拉开城市框架

以洋安、桥东、城东、城西为重点,推进城市新区开发建设,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城市框架基本成型,形成以建成区为中心和洋安、桥东、城东、城西、溪头、桥南等多板块组团式的城市新格局。洋安新城主要基础设施基本到位,新城框架基本成型。桥东区块开发初具雏形,城市客厅综合体初显成效。城东区块开发基本成型,高速新安江出入口地块开发全面推进,城市交通、旅游集散枢纽初步显现。城西区块休闲旅游综合体建设初具规模。东区、溪头区块开发全面完成。桥南区块开发全面启动。

(二)推进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集聚功能

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建配套先行,高强度投入,推进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引领和带动新区开发,提升新城集聚功能。洋安新城完成洋安主干道等主次干路网、沿江休闲产业带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桥东区块完成江滨大道及城防工程、江滨公园和严州支路等主次干路网及配套设施建设。城东区块完成320国道高速新安江出入口至下涯段整治、洋溪旧城改造、城防工程和区内主次干路网及配套设施建设。城西区块完成新电路、白小线等主次干路网及塘坞口区域配套设施建设。东区和溪头区块全面完成各类基础设施配套。完成320国道焦山隧道和建德大桥至国信路口段道路改造,提高东区与溪头、桥东区块的联结度。桥南区块完成白章线白沙至江村埠段、320国道桥南立交桥至江村埠段和汪黄公路改造,基本完成白沙湾、江村埠等地块基础设施建设,拉开桥南开发框架。

(三)推进建成区市政设施提升,提升城市品位

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为载体,推进市政设施和园林绿化提升,实现老城区有机更新,做优做美建成区。推进建成区路网建设和道路综合整治,提高道路通畅能力。结合道路改造,实现各类杆线“上改下”。加快城市给排水设施建设,完成新安江水厂扩建和向东、南两线供水工程,完成更楼到主城区、主城区至城东污水厂污水干管工程,实施城东污水厂扩容工程,完善城市给排水设施系统。加强城市公交场站建设,完善城市公交线路布局,基本实现步行5分钟有公交站台、间隔10分钟有公交车辆目标。完成沿江沿街建筑立面整修、背街小巷整治和庭院改造工程。加强市容环卫设施建设,新建改建一批公厕、垃圾房、果壳箱等,市容市貌更趋改善。全面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打造园林绿化精品靓点,推进城市园林生态化、乡土化、彩叶化、园艺化、珍贵化。

(四)推进东、南入城口改造,改善大门形象

加快320国道东、南入城口道路改造和综合整治,打造大气、生态的城市新大门。推进东入城口改造,实施高速新安江出入口地块综合开发,完成洋溪大桥和长途客运中心建设,完成320国道高速新安江出入口至清溪翠谷段改造。实施南入城口改造,完成320国道桥南立交桥至新安物流段改造和新安物流至高速寿昌出入口段整治。

(五)推进沿江4A级景区建设,优化城市环境

围绕建设一流山水旅游城市目标,按照“生态、亲水、休闲”的要求,完善旅游设施,做美城市环境,将新安江建设成为“绿色生态、清凉亲水、景观优美”的4A级景区。加快沿江休闲设施建设及旅游码头、游船等设施改造,推进高等级宾馆、商务楼建设,增强休闲度假旅游综合接待功能。推进新安江沿江夜景景观建设,璀璨城口、梦幻滨江、雄伟大坝三个组团亮灯工程全面建成,打响新安江夜游品牌。推进江滨公园、凤凰山公园、白沙公园建设和改造提升,实施月亮岛、庙嘴头、白沙桥南端综合整治,增设沿江人文设施,丰富城市人文内涵,美化城市软硬环境。

(六)推进社会民生设施建设,提高生活品质

围绕城市公共设施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社会民生设施建设,优化布局,完善设施,基本满足新一轮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快拆迁安置房建设,基本做到“房等人”。强势推进新区开发征地拆迁工作,基本实现“土地等开发”。全面推进城区危旧房改造,加快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建设,完成城区危旧房改造五年计划,基本消除城区危旧住房,基本解决城区困难群众住房。加快学校建设,完成溪头中小学、桥东小学、洋溪初中和示范性幼儿园建设,启动洋安中小学建设,城区各类教育设施基本满足普通教育和学前教育要求。实施市妇幼保健医院建设。完成新安江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新建桥南农贸市场。完成严州中学游泳健身中心建设和计生指导站改造,实施档案馆、文博馆(城市展览馆)、杭州跳水基地暨市民健身中心建设,提高城市品位。继续推进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改善社区环境。

三、工作要求

(一)注重城市规划引导

围绕建设一流山水旅游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目标,按照新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坚持以规划为龙头,高起点规划,切实做好各类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以建德市域总体规划为指导,并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进一步做好城市控制性规划编制和城市设计。完成洋安、桥南区块、汪家至更楼段控规编制和洋安新城、桥东城市客厅综合体、城西旅游综合体、洋溪区块的城市设计,完成市域交通路网和交通设施布局、污水处理设施布局及城市建筑风格、城市建筑色彩等专项规划,重视抓好城市单体建筑设计,基本实现城市规划全覆盖,并切实提高规划的水平和档次。加强城市规划的宣传与公示工作,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知情度。

(二)注重城市资源经营

坚持“基础配套先行,环境建设优先”的原则,注重城市资源的培育和经营,通过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实现城市建设由单纯的经营土地资源向经营城市产业、城市规划、城市品牌等综合资源转变,提升城市整体价值,推进城市建设良性循环。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算小帐和算大帐的关系,优先加快并完善出让地块区域的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土地出让的市场竞争力。合理制订土地出让计划,根据区块开发成熟度,有序推出开发用地,实现土地开发价值利益最大化。

(三)注重城市产业培育

注重城市产业培育和发展,促进人口、资金、信息等要素集聚,实现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一是以推进沿江4A级景区建设为载体,加快休闲度假旅游设施建设,培育发展休闲度假旅

游业。二是以龙头企业为引擎,引导并鼓励规模大、实力强的工业企业到城市新区建造总部或职能性总部办公大楼,加快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发展。三是围绕打响“生态名城、人居建德”品牌,积极开发高品位生态房产和景观房产,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四是按照“繁荣、便民、提升”的要求,积极引进新型商业业态,新建大型超市、高档商场、时尚购物休闲街和旅游商品市场等。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配合建立建德市新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街道和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建设局,具体负责协调新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要充分发挥各区块开发建设指挥部和各建设主体的作用,加强工作力量,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增强各建设主体的责任性和积极性,为新城建设提供人力保障。各相关职能部门和管线单位要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强化服务,形成合力,确保三年行动计划有序推进。

(二)健全机制,多元筹资

新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设项目多、资金需求量大。要坚持统筹解决新城开发建设资金,加强融资平台建设,加大融资力度,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要充分发挥各市场主体的作用,通过整合资源,增强投融资实力。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城市建设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要解放思想,创新举措,通过开放市场和产业带动,吸引鼓励社会和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市财政要统筹做好资金保障工作,组织多元化投入。同时,要建立健全投入产出平衡保障机制,加强投入产出绩效管理。

(三)完善政策,优化服务

制订和完善加快新城建设的相关政策,并做好各区块之间、各建设主体之间的衔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国土、林业部门在用地指标上对新城建设项目要优先予以安排和落实。对新城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建设施等政府性投资项目,市财政要加强综合协调和组织资金保障。新城建设项目涉及的相关审批管理部门要进一步简化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和相关程序,切实提高办事效率。

第五篇:黑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黑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15-2017年)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拓展提升,是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求。为进一步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着力加快我省美丽乡村建设,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全面落实总书记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导向,以“百村示范千村达标”活动为载体,努力建设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环境生态优良、公共服务均等、龙江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用成千上万个美丽乡村共筑美丽龙江。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引领,分步推进。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和建设规划,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以全省十三个市(地)城郊和主要公路沿线为重点,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实现全覆盖。——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基础、民俗文化差异,区别定制各类村庄建设目标,做到面上干净,点上美丽。坚持务实推进,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形象工程。

——坚持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农民主体、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在提高农民主动性、创造性和参与度的前提下,拓宽社会参与途径,引导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坚持注重实效,多做实功。不整景造势、不刮风浮飘,真正从百姓长远生活和发展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完善机制、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三、总体目标

综合考虑各地不同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人文积淀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设施完备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服务健全身心美、创业增收致富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六美”要求,全面推进改路、改水、改厕、改灶、改墙、改圈等“六改”工程,集中治理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五乱”现象,扎实开展净化、硬化、绿化、美化等“四化”工作,不断强化农业产业、公共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百村示范千村达标”。

四、主要任务 加快全省美丽乡村建设,首先要在全省农村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抓好村容整洁,街道净化、庭院美化。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村要实施好美丽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村容环境整治、公共服务完善、农业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创建等六个方面建设,重点完成19项任务。

(一)美丽乡村规划

1、制定建设标准。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的制定工作,制定出台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地方标准)》,在建设内容、建设技术、运行维护、服务及评价等各个环节上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指导全省范围内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省级责任部门:省质监局、住建厅、省委农办、文明办)

2、编制建设规划。由县(市、区)政府牵头,结合县(市、区)域总体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县为单位,按照“科学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编制完成本区域内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规划内容要涵盖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村容环境整治、村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细化明确住房、道路、污水垃圾、改灶改厕改圈、围栏、绿化美化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序与要求。同时,省直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各地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的指导和服务。(省级责任部门:省住建厅、省委农办、环保厅、卫生计生委、文明办)

(二)村庄基础设施建设

3、改造农村住房。继续推进农村泥草房改造,重点对农村危房进行改造,消灭D级危房,建设砖瓦房,泥草房改造率达到90%以上;对中心村的旧砖瓦房,有条件的要通过粉刷外墙、更换屋顶和保暖门窗等方式进行改造;同时,加强对赫哲族、鄂伦春族等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庄传统建筑的修复、整治,保护我省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风貌。(省级责任部门:省住建厅、民委)

4、实现村内道路硬化。加强村内道路建设,提高村内道路硬化率,中心村主街道路硬化率达到100%。加大路肩建设力度,采用石砌、砂石铺筑等多种方式,实施路肩硬化,中心村主街道路全部铺装路肩,路肩硬化率达到100%。(省级责任部门:省住建厅、交通厅、财政厅)

5、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加快供水管网建设,推进城市和县城供水管网向城郊村延伸,中心村自来水供水管网工程全覆盖,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以上。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及周边保护,升级改造供水处理设施,饮水安全覆盖率达到100%。(省级责任部门:省水利厅、发改委、住建厅、环保厅)

(三)村容环境整治

6、开展污水治理和河道整治。加快污水管网建设,推进城市污水管网向城郊村延伸,解决城乡结合部村庄的污水处理问题,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达到50%以上。加强村内道路边沟建设,通过清淤疏浚、恢复加固、改造升级等多种方式,全面治理建设道路边沟,中心村主街边沟硬化率达到100%,形成网络化的雨污排放体系。鼓励采取沉淀池等方式开展污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达到30%以上。加大村内河道沟渠的整治力度,努力打造“水清、流畅”的村庄水环境。(省级责任部门:省住建厅、环保厅、水利厅)

7、完善垃圾处理。因地制宜进行垃圾处理,村庄内垃圾箱设置率达到100%。对交通便利且距离城镇较近的中心村,推行村收集、镇(县)处理的集中处理方式;其他中心村可通过建设简易垃圾填埋场的方式,采用集中填埋方式就近处理,做到垃圾及时清运填埋。推行村内垃圾专人清扫清运,确保村内环境整洁卫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以上。(省级责任部门:省住建厅、环保厅)

8、推行改灶、改厕、改圈。大力推进节能改灶工作,推广使用电能、液化石油气、沼气等清洁能源。积极推进城市供热管网向城郊村延伸,具备条件的中心村实施集中供热、新型清洁能源供热。大力开展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建设,支持农户按照统一标准建设室外卫生厕所,中心村室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支持广大农户建设室内厕所,新建房屋室内厕所入户率达到100%,鼓励原有房屋室内改厕工作。积极推进改圈工作,倡导规模化养殖,鼓励养殖大户在生活区外规划建设养殖区域,实现人畜禽分离,有效降低疫病发生几率,改善村内居住环境,中心村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省级责任部门:省住建厅、卫生计生委、畜牧局、农委)

9、加强柴草堆放治理。积极引导村民,在村外指定地点集中合理存放柴草垛,支持村民在院内建设封闭小规模柴草存放设施,确保村内、院内干净整洁。(省级责任部门:省住建厅、环保厅、省委农办)

10、改造农户庭院围栏。大力推进庭院美化工作,以中心村为重点,引导农户建设美观整齐的庭院围栏,全面美化村容村貌。(省级责任部门:省委农办、财政厅)

11、加强村庄绿化美化。加强村旁、宅旁、水旁、路旁、院内以及零星闲置地块的绿化、美化工作,以村为单位,按照统一标准在村内文体活动广场、村内主街以及农户的房前屋后建设绿篱、花池、树带,大规模栽植花草树木,中心村树木绿化覆盖率达到20%以上。保护山、水、土地、植被等自然资源,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突出农村田园风貌特色,打造碧水蓝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省级责任部门:省林业厅、环保厅)

(四)公共服务完善

12、完善农村卫生文化体育设施。开展农村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对村卫生室进行达标改造,中心村卫生室设置率达到100%,卫生室建筑面积达到60平方米以上。加快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心村农家书屋设置率达到100%,文化活动室设置率达到80%以上。利用村边空地建设农村体育活动场所,文体广场设置率达到80%以上。(省级责任部门:省卫生计生委、发改委、文化厅、新闻出版广电局、体育局)

13、加快通信、网络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广播电视工程,中心村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加快农村通信等村村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普及,中心村电话、宽带网络普及率均达到100%。(省级责任部门:省通信管理局、新闻出版广电局)

(五)农业产业发展

14、推进农业产业建设。依托各地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在具备条件的村庄,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推行特色养殖、规模化养殖,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大对设施农业、棚室蔬菜的投入,鼓励瓜、果、蔬菜等农产品加工和山特产品就地加工,打造“一村一品”,增强乡村就业带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省级责任部门:省发改委、农委、畜牧局)

15、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业。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农产品采摘、农家乐体验等集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旅游项目和旅游路线,因地制宜地建设家庭旅馆、特色餐馆,制作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打造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烈的乡村旅游产业。(省级责任部门:省旅游局、扶贫办)

16、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进一步推动土地流转,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合作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省级责任部门:省农委、财政厅)

(六)精神文明创建

17、着力提升乡风文明。以乡村文明提升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德礼满龙江”文明礼仪普及活动、“传立家风家训•凝聚道德力量”活动、“家在龙江•践行五好”活动和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活动,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大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农民主动参与社会事业建设。扎实开展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中心村文明户比重达到60%以上。(省级责任部门:省文明办)

18、强化农村社会管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村民对村两委班子满意率90%以上。切实抓好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不断健全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全面施行村务、财务、政务工作透明公开。(省级责任部门:省委组织部、民政厅、文明办)

19、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建立专门治安队伍,促进社会治安更加平稳有序,社会治安满意率96%以上。坚持建管并重,抓好中心村社区综合管理。制定村规民约,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协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落实农民主体责任,化解社会矛盾,抵制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省级责任部门:省文明办)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要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切实将这项工作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抓手,省委、省政府成立以陆昊同志为组长,有关省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的领导、组织、实施和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牵头负责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推进和综合考核工作,制定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考核方案,并根据各地上报情况,确定全省重点工作任务,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是发挥市县政府主导作用。各市县政府要按照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制定当地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各市县政府要切实发挥主体作用,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工作,落实好配套资金,广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宣传美丽乡村建设对农民生活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农民的知晓率,激发广大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强烈愿望。

三是发挥部门职能作用。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指导,结合部门职能,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具体推进方案,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细化落实支持政策,确保资金投入,增强指导的针对性,强化服务的有效性。省农垦总局、森工总局要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和要求,自行组织本系统的美丽乡村建设。

(二)整合各类资源,加大投入力度

改革创新美丽乡村建设投入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建立政府财政投入、农民自筹、帮扶共建、社会参与四位一体的投入机制。

一是加大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整合力度。要充分利用国家赋予“两大平原”改革试验先行先试政策,统筹使用涉农资金,把县(市)作为统筹使用涉农资金主体,把责权利下移到县(市)一级,省里不再将资金直接下到乡村具体项目上,由县一级统筹安排使用,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使用效益。

二是切实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惠民工程,对象是广大农村,农民是最大的受益者。美丽乡村建设要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在房屋修建、厕所改造、围栏美化、改炉改灶、庭院绿化等项目建设中,按照省政府支持一块,市县政府拿出一块,农民自筹一块,金融部门贷一块的方式,解决建设资金压力大的问题,鼓励农民出工、出劳,积极参与,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聪明才智。

三是做好帮扶共建工作。抓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帮扶共建工作,各市(地)、县(市、区)政府和省直各部门要开展结对帮扶共建活动,有针对性的制定帮扶共建计划,在编制建设规划、开展技能培训、加强政策指导、扶持产业发展、健全基层两委、加强文明建设等方面开展帮扶,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四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营造关心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经济项目开发。以乡镇为单位,将各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项目打捆,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以BT、BOT和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参与农村安全饮水、污水治理、沼气开发等基础设施工程,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美丽乡村。

(三)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督查考核

一是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监管,规范项目建设过程中决策、招投标、物资采购、质量监管、验收竣工等各环节,确保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保质保量。加强管理维护和监督,解决“重建设、轻管理”问题,日常管理做到有制度、有经费、有专人,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长效管理。健全经费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建设住户付费、村集体补贴、省市县政府补助相结合的管护经费保障机制。

二是加强教育培训。扎实开展好新型农民的培训活动,大力培养美丽乡村建设的带头人、现代农业技术带头人、文化活动带头人,为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农民文化生活,让广大农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得实惠。

三是加强考核评价。建立健全美丽乡村建设考核评价机制、奖励激励机制和退出补充机制,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目标进行考评,引导各地切实抓好美丽乡村建设。

分享:

下载建设法治金桥三年行动计划(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设法治金桥三年行动计划(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南通市旅游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南通市旅游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创建时间:2012-7-17 16:04:27 已被浏览过:4482 次 “十一五”以来,我市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拉动......

    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12-2014年) 按照《***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年)》提出的目标和任务,结......

    体育三年行动计划

    体育三年行动计划 全面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以教育局的文件精神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指导,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推动我校体育学科向纵深方......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安徽学前教育启动三年行动计划 ( 2011-05-22 08:52:57) 稿件来源:安徽日报 日期,省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安徽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着力破解我省城乡幼儿“入园......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定稿)

    海勃湾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把解决“入园难”作为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重点任务和突破口,加强领导,履......

    学校三年行动计划

    老观坨九年一贯制学校三年行动计划 (2015.9-2018.9年度)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均衡、管理、质量”为发展关键词,以参与“创艺”、“创强”、“创现......

    幼儿教师三年行动计划

    幼儿教师三年行动计划 随着教育改革的广泛和深入,以及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提高了,这也鞭策幼儿教师不断学习进取;不断给自己充电加油;努力汲取新的知识,......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发展学前三年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