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时间:2019-05-13 19:52: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第一篇: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12-2014年)

按照《***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年)》提出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实际,特制定********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将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年)》为指针,全面落实《***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六项建设任务,积极推动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迈上新台阶。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将以资源库建设为重点,强力推动教育管理信息化,完成网络硬件支撑平台升级,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科学整合,努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提高全校师生的信息素养,全面推动数字化校园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为指导思想,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年)》为指针,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在建设中研究,在应用中发展,总结经验,创建模式,推进信息化在全校全方位工作的实践,为全省信息化工作做贡献。

二、建设目标 实现硬件支撑系统升级,完成校园无线网络覆盖。完善教育信息化体制机制,制订保障政策。建设完善的分学科校本教育教学资源,建立一支熟悉信息技术、善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人才队伍;实现管理信息化,实现信息化管理方式为教育教学决策服务,提高全校师生员工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在全校全方位工作的应用。

三、建设任务

以教育信息化体制机制建设为基础,以资源建设和应用为核心,按照全省信息化统一规划,升级网络硬件系统,建立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推进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研究,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提高教育信息化服务能力和应用水平。主要内容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校园网络平台

2013年通过对网络设备升级,出口带宽增至300M,使我校网络硬件平台保有至少5年的先进性。更新影响系统运行的设备,建立覆盖全校的无线网络,在教学区、学生生活区建立学生查询、使用信息终端。建立互联互通的安保系统,实现全校各个电子系统的无缝连接。及时更换教师用计算机终端,建立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室。

更新并投入使用有线电视网,完善校园电视台建设包括演播厅、非线性编辑、硬盘播放、媒资管理、数字网关等项目,集演、编、播、管于一体的满足中学校园需要的电视台,实现校园网内网络传播,更好地为我校教育教学服务。在2013年7月前基本完成硬件职称系统的改造升级工作。

(二)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学校重点建设以下几个方面的优质资源并通过网络共享。

1、建立具有*****中学特色的教学资源库。学校将组织所有学科教研组成员组成研发团队,按章节建设高中学段的教学资源(包括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案例、习题、教学课件等),推出一批重点章节的课堂实录及课后反思和专家点评视频资源。

2、建立*****中学校本课程资源。学校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积累了许多优秀的校本选修课程资源,有的课程被学生称为*****中学的百家讲坛。学校将把这些优秀课程的教材、教案、课堂视频等资源建成专题资源网。

3、建立艺术、技术、体育课程资源。针对一些薄弱学校艺术、技术、体育教师数量不足能力不够的问题,我校将针对这些课程中的重点部分建立优秀的课程资源。

4、建立学生课外拓展学习资源。考虑到我校寄宿制的特点,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信息量偏少,而对学生开放互联网信息量又过大的问题,我们要在校园内建立符合实际的学生课外学习和知识拓展资源,提供足够的信息点供学生查询相关资料,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以上资源建设在2014年4月前完成。

(三)建设应用支撑系统和教育信息服务系统:

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可以起到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和节约资源的作用。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我校现阶段已经建成了办公自动化网络平台系统,功能基本涵盖了学校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个人工作、办公管理、人事管理、教学管理、德育管理、学生管理、成绩管理、总务管理、科研管理等。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自动统计报表并生成相对智能的分析结果,减轻了教职工日常的重复劳动负担,也减少了行政编制岗位。教育信息化系统也悄然改变了传统的学校管理关系,即管理以“人”为中心转向以“事”为中心。平台已经建立,关键是使用,引导广大教职员工熟练地使用该系统是今后的工作任务。此项工作在2013年初推开。

(四)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建立研究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专业队伍。

通过引导、培训等方式促进全校师生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师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好的信息素养。建立一支以信息技术人员、专职教师为主要力量的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队伍,在建立资源过程中研究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

四、保障措施

1、体制机制以及政策保障

学校已经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由*****兼任,副组长由学校副校长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各处室主任和教研组长担任。教育信息化工作总负责是****,并进行了明确的职责分工,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并把执行情况作为教师的工作实绩予以考核,定期召开教育信息化专题会议,以便确定任务落实情况。建立一个长效的考核机制,将信息化工作纳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范畴,形成激励机制。教师在相关教育网上发表信息、自己的经验文章、交流的情况,课题研究资料,上公开课等情况,都进行考评,并把考评结果纳入评优、评先、评职称、年度考核等。鼓励教师把自己的好课件、教案发到网上供大家参考,教师上传资料经审核采用后计发一定数额的稿费。

2、经费保障

学校将根据现有的网络硬件设施和软件情况,制定经费投入计划,每年不少于30万元。

3、组织管理保障

一是制定教育信息化规章制度,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持续发展。二是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督导、考评机制,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各部门落实有关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建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促进各部门保质保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三是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定期总结表彰制度。每学期举办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和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改革的优秀课件、优秀课堂教学评比、展示等活动。四是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激励机制。把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绩效作为教师考核、评优、晋升职务职称的内容之一。五是建立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应用机制。由教科研室牵头,根据各学科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教研人员的优势,分学科制定落实方案,结合示范课、优质课、公开课等形式,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深入应用。

经过十年来的建设发展,*****中学已经完成了以上目标中的一部分内容,积累了一些经验,创建了一定模式。作为***教育厅唯一直属高中,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我们要以***教育信息化为契机,创建信息化建设新模式,总结信息化建设新经验,立足学校实际,放眼全省信息化建设工作,为其它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好的做法和经验。

第二篇:山西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

石门口联校教育信息化三年发展规划

(2015-2017年)

为加快推进我联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根据《山西省信息化促进条例》、《山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思想,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提升我联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初步信息能力素养并具备网络化学习能力的必经之路,大力打造信息化学习环境,建立建全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及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水平,坚持应用驱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信息化教育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围绕中心、育人为本。紧紧围绕推进实现农村教育现代化这一目标,按照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要求,努力为每一名学生个性化学习与终身学习提供所需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遵循学生成长特点和育人规律推进信息化建设,让广大学生平等、有效、健康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2.应用驱动、重点突破。紧贴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实际和师生现实需要,以用促建,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学习手段多样化等领域得到广泛深入应用。鼓励和探索运用信息技术破解教育发展难题,重点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深度应用方面实现突破,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与教育改革创新相互影响促进。

3.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充分利用现有的国家教育公共服务平台(www.xiexiebang.com)及学校自行购买、下载的各种电子资源,与课程及学生实际进行整合。在学校内部进行资源共建共享。同时在统筹整合现有各类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基础上,鼓励原创性资源开发,建立完善信息资源共享激励机制,实现全联校范围各学校之间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各类教育有序衔接、协调发展。

4.搭建平台、终身学习。充分利用上级提供的继续教育及培训平台,督促全体校长、教师认真进行网上学习,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教育信息化水平。

三、发展目标

全面完成市县部署的“三通两平台”建设任务,所有学校实现满足教育管理需要的宽带接入、课堂教学可便捷享有优质网络资源、90%教师和所有三年级以上学生开通网络学习空间,并利用阳泉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网上学习、备课及学校信息化管理。基本形成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及评价体系,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实现融合发展,师生信息化素养显著增强,教育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实现学校基本信息、师生信息和日常管理的信息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得到融合运用,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基础。

1.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

到2015年底,所有下属小学(含教学点)8人全部实现数字资源配备全覆盖,45周岁以下的教师及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开通网络学习空间。到2017年,所有下属学校实现宽带网络接入、示范小学及中心小学具备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设备及网络资源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并依托空间开展研修活动;45周岁以下的教师及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全部开通网络学习空间,并依托空间开展自主备课、学习。

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

建设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信息化教师队伍、专业队伍和管理队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面提升。

3.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发展目标

到2017年,示范小学及中心小学配齐配足合格的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所有小学校长具有一定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全部在职公办教师具有初级以上信息化教学能力,形成浓郁的信息化学习氛围。

四、主要任务

1.实施小学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实现在班级课堂教学活动中随时使用网络优质资源。积极探索推进资源共享“学科通”工作。

2.实施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深化信息资源应用

所有下属小学(含教学点)8人全部实现数字资源配备全覆盖。示范小学及中心小学具备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设备及网络资源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并依托空间开展研修活动;45周岁以下的教师及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全部开通网络学习空间,并依托空间开展自主备课、学习。

3.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推进信息化深入应用

开展信息化专项培训,组织信息化教学技能大赛,全面提升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探索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对教师教学研修方式、师生交流方式以及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及时总结经验,为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奠定基础。

逐步建立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规范和评价机制,将信息化应用水平列入学校考核内容。

五、推进目标

2015--2016学年,实现下属小学百兆进校园,教学点十兆进校园;所有在职老师及三至五年级学生开通阳泉教育云平台学习空间;对骨干老师进行微课制作培训及使用阳泉教育云平台进行研修、备课、网上教学培训。

2016--2017学年,开展小学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参加2016“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完成市县微课任务;参与并完成阳泉云平台微课建设工程;组织微课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评选活动;中心小学及示范小学三至五年级师生开展利用空间学习研修课题研究。

2017--2018学年,开展教育信息化学校系列展评总结活动;建设校校通资源共享项目;推进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研究;示范小学及中心小学建立具备网络条件下的班级学习环境。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小学校长是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主体,要切实将教育信息化列入学校规划,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要积极主动、因地制宜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机制。

2、营造良好氛围。各小学校长要提高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视力度,大力宣传教育信息化在发展教育民生、促进教育均衡、推动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的突出作用,要履职尽责,鼓励支持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充分形成全校上下齐心协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良好局面。

3.经费保障。各小学校长要在每年的公用经费中列出信息化发展的专项资金,鼓励教师进行在职研修与外出培训。

石门口联校 2015年9月

第三篇:贺州学院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贺州学院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15-10-09

为贯彻广西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精神,加快贺州学院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转型为应用型大学为导向,以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以建设数字化教育环境为主要任务,坚持应用驱动,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大投入,强化管理,深化应用,全面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建设目标

“三通”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到2017年,全校实现各级各类宽带网络接入,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基本满足教育教学应用需求,教室网络出口宽带不小于4M,全校出口不小于500M。学校普通课堂教室全部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比例达98% 以上。稳步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宽带网络校校通”,学校基本实现优质资源班级课堂教学全覆盖。积极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逐步使所有教师及大学生拥有实名的网络学习空间。

构建具备链接国家和广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网络平台。在自治区平台框架下,依照国家标准和自治区级技术规范,结合本校实际完成具备与国家和广西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网络条件,与自治区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平台无缝对接,实现全校教育网络应用身份统一认证,形成标准一致、分级部署、分层管理的全校教育教学和学习支持公共服务体系。

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显著提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面向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增强教师网络教学教研和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协同学习能力,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发展,使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明显提升。

三、重点任务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加强和完善全校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网络体系建设,实现各二级学院宽带网络和终端设备的全面覆盖,构建基于网络条件下的教学与学习环境。到2017年,全校各级各类建筑楼宇实验室全部接入互联网,接入带宽达30M以上;教学点接入网络宽带达4M以上。实现全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配置多媒体教学室达到98%;加快计算机机房配置的步伐,到2017年,计算机生机比达5:1,计算机师机比达1:1;学校配置有自动录播教室。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平台和教育管理平台等教育“云服务”,为全校师生提供免费优质资源、网络教研和网络培训等服务。

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工程

构建贺州学院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架构,确保与国家和广西教育资源服务平台与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无缝链接,到2017年,建设覆盖全校的基础性数字教育资源网站。将全校的各类资源优选出来,充实到具有本地特色的“贺州学院教学资源库”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名师讲堂”、“优秀课例展示”、“优质课比赛”等教学活动,不断充实本地优秀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社会免费公共信息资源,弥补教学资源不足。建立完善网络视频教研平台,开展网络听课、互动评课、远程协作等教学活动,支持贺州市农村偏远学校,尤其是教学点教学质量的提升。2016年,重点推进学校校本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丰富的学科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并将优质数字教学资源推送到每一个班级学生,实现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的普遍使用,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

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工程

通过不同层面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高学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应用研究、合作交流的水平;提高教育管理者的决策水平;提高技术人员设计和开发、应用管理、安全防范水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全新的培训机制开展教师网络培训,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级教育技术培训者的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到2017年,完成全校所有教师新一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多方位开展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和教学应用评比活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

学校要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常态化、普遍化应用,使实现“校校通”学校的绝大部分班级能够使用优质资源开展课堂教学。加强学校校本资源建设,采取校本研修、集体备课、公开课、观摩课、晒课等多种形式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的应用。组织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形成教师生成性资源汇集和共享机制,使每位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至少上好一堂课,使每堂课至少有一位优秀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授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总结、展示、交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

通过“人人通”建设,加强名师对全校教师教育教研工作的指导,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互动,促进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应用,开展教师 研修,发表教师教研文章、教学感言、教育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意见,使之真正成为广大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模式改革和思想交流、业务交流、情感交流的阵地,成为广大教师展示风采、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平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教研的融合创新,成为教学科研部门开展网络教研、网络培训的重要途径。

四、保障措施

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任务,细化工作要求,强化业务指导,狠抓督导落实。要结合实际制定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加强沟通协作,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把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专项项目建设、运行维护经费列入经费预算;积极引导并鼓励企业、社会等方面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拓宽经费筹措渠道,探索市场投入机制。

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健全岗位设置,充实信息化管理和技术队伍,提升人员层次,完善教育信息化成果认定办法,建立一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行政管理队伍、保障运行维护的技术队伍和能够开展各类教学创新应用的教师队伍。

完善服务体系。推进教育技术中心信息化运行维护和技术服务机构建设,建立各二级单位行政部门和二级学院的信息技术专业服务队伍。积极引进教育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与专业技术公司合作,按照市 场运行机制,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教育信息化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建立考核机制。学校高层参与信息化建设顶层规划设计,并定期督查学校信息化建设进展、资金使用和质量安全等情况,确保各类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质量,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纳入工作督导考核内容,严格标准、科学评估。

Mail to : gxjyxtb@163.com

第四篇:北京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发布

北京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发布

为推进北京教育现代化建设,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综合改革的支撑引领作用,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年)》《北京市大数据和云计算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要求,结合北京教育信息化工作实际,制订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按照需求引导、应用驱动、统筹推进、融合创新的总体思路,创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努力构建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形成具有北京特色的新型教育治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服务模式,更好支撑北京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以信息化为引领,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新教育教学生态,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统筹规划。加强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全面统筹业务需求,科学规划建设内容,合理设计总体框架,构建服务全局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新格局。

坚持深度融合。通过应用带动环境营造、支撑核心业务,强化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服务与支撑,实现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常态化、深层次融合。

坚持创新发展。积极探索基于新技术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新业态,建立与北京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教育信息化体系,推动北京教育创新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工作目标

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总体要求,构建新型“互联网+教育”管理服务平台,构建新型教育大数据支撑体系,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到2020年实现“两新一融一提升”的工作目标,形成北京教育信息化新模式。

(二)主要任务

建设新型“互联网+教育”管理服务平台。以“互联网+”理念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应用系统,优化再造业务模型,形成以流程全面贯通为基本要求、以信息实时流动为基本保障、以工作全面协同为基本目标、以业务云端全时运行为基本特征的新型教育管理平台,支撑信息时代教育治理的新模式;按照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特点和要求,推进教育服务系统建设、整合和创新应用,建立以互联网为载体、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手段,以多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为服务供给模式、以支撑信息化条件下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能满足师生个性化需求和体验的新型教育服务平台,支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北京教育服务新模式。建设新型教育大数据决策支撑体系。汇聚教育管理服务数据资源,集成多元教育数据,融合形成以统一目录体系为统领、以深度关联为特征、以动态更新为根本的北京教育大数据新体系;探索教育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在改进教学、优化管理、提升绩效方面的创新应用,建立以海量数据为基础、以智能技术为支撑、以数据驱动管理决策和个性化服务为主要目标的大数据应用新模式;通过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大力推进教育大数据建设,形成数据汇聚、深度应用的开放共享新态势。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鼓励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新途径,开展教育信息化创新课题研究,建立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示范基地,推动形成一批融合创新应用系统、应用基地和应用人才;培育教育信息化和业务融合的新模式、新示范,提升北京教育发展质量。

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完善考核机制,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变革,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提升学校管理者信息素养;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完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和能力,营造提升学生创新精神的氛围与环境。

三、实施行动

(一)教育大数据应用行动

构建教育大数据平台。汇聚教育管理服务相关数据资源,集成多元教育数据,分层分级建立教育数据目录体系,形成面向各种教育主题的教育数据集合;制定教育基础数据共享管理办法,明确数据资源采集、共享、授权、应用等各环节工作规程;建立常态化数据更新机制,实现不同数据源数据汇聚;建立数据交换共享机制和大数据的应用服务机制。

开展大数据辅助决策与服务。建立教育大数据综合分析决策系统,围绕北京教育综合改革进程中重点、热点问题,开展专题分析研究,形成系列模型,有效辅助趋势研判、行政决策、应急管理等工作;建立教育大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对接北京大数据行动计划,面向相关委办局和各级教育部门提供数据共享交换服务,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开教育数据服务。

(二)教育管理信息化提升行动 打造全流程教育管理服务。构建精细化、协同化的教育管理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日常办公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装备管理等业务精细化、网络化管理;通过系统整合和流程对接,实现招生管理、学籍管理、学业水平管理、体质健康管理、综合素质评价、就业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全程贯通与融合;实现督政、督学、评估监测等业务的精准化在线管理。推进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整合行政管理与服务业务事项,以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为重点,优化政务服务信息化流程,逐步实现各类政务服务事项的网上办理、移动办理,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和水平。

(三)教育公共服务优化行动

构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现有各项学生实践活动、青少年体育活动、创业就业、教师网络研修等多元公共服务内容、数据和流程,提升服务工作的便捷化程度;按照“城教融合”理念,加快专业课程配套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建设,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和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数字资源平台和网络学习空间的作用,整合首都教育、文化、科技、体育等现有优质资源,建成覆盖全市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

深化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应用。以网络学习空间为抓手,汇集现有各类在线学习、网络研修、家校互动等公共应用和数据分析服务,形成服务学生、教师、家长、机构、管理者、班级、学校、区域的网络化学习空间;积极开展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特色教育教学活动,鼓励教师利用个人空间开展在线备课、网上课堂等相关工作,引导学生利用个人空间开展个性化、自主式的学习和活动,支持学校利用个人空间积累数据开展个性化数据分析诊断。

(四)数字教育资源拓展行动

构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依托北京市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推动形成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实现“联通所有区、覆盖各学校”的资源共享新格局;健全数字资源共享交换中心和统一服务门户,实现统一元数据管理、统一门户呈现、统一服务输出,整合各类优质资源,完成各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对接;探索京津冀区域教育资源融合共享和市场化运营机制,优化教学资源应用生态,扩大优质资源服务覆盖面。

开展优质数字资源建设与汇聚。继续开展与教材配套的优质数字资源建设,实现知识点优质数字资源全覆盖;针对信息素养提升等重点工作,建设或采购系列化精品在线课程资源,免费向全市范围共享;汇聚互联网上各类教学、科研、文化等资源,为各级各类学校提供海量、优质资源服务,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支撑学校和师生的信息化应用。

加强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制定加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实施意见,鼓励高校间通过协同创新的方式建设满足不同教学需要、不同学习需求的在线开放课程;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资源、教学设计与方法、教学活动与评价、教学效果与影响等要素,采取先建设应用、后评价认定的方式,认定一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加大职业教育数字化课程开发力度,推动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建好“京学网”,加大社区教育、继续教育网络课程资源开发力度,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五)基础环境与网络安全提升行动

提升北京教育云环境支撑能力。依托北京教育信息网,完成IPv6在北京教育领域的建设部署并开展相关应用试点,基于现有网络基础设施和各类公共云服务,整合各级教育单位基础设施资源,贯通各区(各高校)教育云节点,构建形成一个市级主中心、多个区级和高校子节点协同工作的教育云基础环境体系;各级教育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批次逐步将各类分散部署的信息化应用向教育云迁移,各节点要为有需求的本级和下级应用提供云服务;联合多方力量参与教育云建设、管理与运营工作,建立教育云协同管理工作新机制,健全教育云管理制度规范,保障教育云业务持续稳定运行。

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围绕提升意识水平、完善制度保障、强化技术支撑、深化日常管理四个重点,引入各类新型安全防护技术和设备,进一步减少信息安全薄弱环节,以网络态势可感知、网络攻击可预判、网络事件可管控为目标,确保系统与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努力营造安全可靠的教育网络环境。

(六)融合创新“双百”示范行动

设立百项信息技术与课堂应用融合创新课题。引导教师日常教学中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设立100项示范课题,激发一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积极性、主动性,评定为优秀等级的课题可在教师职称评审中作为参考。对有示范意义的成果,在全市范围推广。

建立百个“智慧校园”融合应用示范基地。引导学校结合办学特色和实际需要,开展信息化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建设100个信息化融合应用示范基地,鼓励各学校依托教育云、共性平台和资源,开展信息化应用试点和示范工作,解决信息化应用中热点难点问题。

探索建立信息化应用激励机制。研究制定信息化应用量化考核指标,引导学校组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混合式教学工作;引导教师进行网上研修学习,并经认定后纳入继续教育学分;引导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组织优秀数字课程资源评选、信息技术应用先进教师评选等活动,获得的相关荣誉,可作为职称评审、骨干教师评选、评优评先等工作的参考。

(七)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提升行动

全面提升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信息素养。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利用线上线下培训方式对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全员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开展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提升管理意识和能力。

加强学生信息素养培育。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推动学校开设人工智能、STEAM教学、创客教育、编程教学等特色信息技术课程,完善适应信息时代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加强学生信息技术基础技能培训和创新能力培养;组织开展学生信息技术创新成果评选、创新交流等活动,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与创新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各区(各高校)要切实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组织领导,成立专门领导机构,明确职能部门,形成职能部门统筹归口管理、技术支撑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确保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队伍保障

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技术部门专职工作人员数应满足实际需要,并不断提高高级职称人才比例;加强教育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形成一批业务骨干,带动信息化队伍整体能力提升;各区(各高校)可结合实际成立教育信息化专家队伍,充分发挥专家智库的咨询指导作用。

(三)经费保障

加大信息化经费投入。各区(各高校)要加强信息化经费统筹归口管理,优化经费结构,避免“重建设,轻应用”的情况;对信息化运维经费给予足额保障;鼓励各教育单位使用市级(区级)公共服务及购买社会服务,避免重复建设;支持各区(各高校)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教与学创新应用;加强对项目申报、立项、实施、验收、绩效考核等各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加强项目建设经费监管,各监管部门依据职责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四)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制度。各区(各高校)要建立各项管理制度与工作规范,确保信息化工作扎实推进,提升应用绩效;市教委将通过综合师生评价、社会评价、专家评价和系统使用情况监测等不同方式,适时开展信息化应用评估,保障北京教育信息化有序发展。

第五篇:中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中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精神,全面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纳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实际,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措施

l、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关系上亿家庭切身利益的最大的民心工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实施,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规划、统筹和协调等日常工作。要求涉及的的部门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指定专人负责,研究制订详细的工作目标、计划和措施,落实有关工作任务逐步形成党支部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办公室主任:

2、整合资源,强化服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单凭一单位、某部门,可供支配资源非常有限,必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吸纳、运用社会资源,使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成为社会广泛参与的行为。以办事业的精神,切实把服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工作做好、做实。

3、创新思路,注重实效。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必须认真总结以往活动的经验,创新科学的活动方式,首先要善于整合自身力量,各级团组织、妇委会要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做到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其次要打造品牌,项目化力作。通过树立典型,打造品牌,扩大影响。再次要实现工作的融合,通过加强政策指导、信息指导、典型指导,准确把握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实质,将各项工作、各项活动融合起来,使各项活动既有声势又有实效。

4、规定运作,健全机制。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项长期工作任务,必须立足长远规范运作,健全机制。规范运作,健全机制就是通过健全机制规范社会化动员,项目化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工作方式。社会化动员,就是依靠内力,借助外力,形成合力,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工作局面。项目化实施,就是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长远规则进行细化分解,通过相互关联的具体实施,使整体效益得以实现。规范化管理,就是探索工作目标准确、工作流程科学、考核激励完善、评价表彰规范的管理方式,促进思想道德建设的规范运行。

中学

二0一二年五月21日

下载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五篇范文

    中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中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认真贯彻落实洛江区《关于开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信息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 名称: 信息360A16-09-2018-0011-1 生成2018-04-18 发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索日机引: 期: 构: 发文教技〔2018〕6号 信息......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结合国家“互联网+”、大数据、新......

    杭州建设美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五篇范文

    杭州市建设“美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年) (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部署,努力破解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着力构建高水......

    蒲团中学体育三年行动计划

    蒲团中学体育工作 三年行动计划 (2013-2015年) 蒲团中学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2013-2015年)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体育,根据国务院转发四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

    生态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生态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为有序推进生态市建设,确保在2007年前建成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全国生态市,根据全国生态市建设的指标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

    建德市新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建德市新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审议稿)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新城建设,促进城市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杭州市构建“生活品质之城”和规划建设“二十一座新城、百个城市......

    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县,增强教育核心竞争力,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根据省市“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