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值得我们学习的工作方法
值得我们学习的工作方法
——四川营山县城南镇党委工作方法的调研报告
发表时间: 2011-09-20 稿件来源: 人民日报
【题 记】
在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我们走进了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
有记者来采访“文书记”的消息,在田野、村落不胫而走。
镇政府会议室,细细一数,竟来了110位乡亲。党的情、文书记的恩汩汩流淌。掌声、笑声,激动的泪、爱戴的泪交织„„采访多年,我们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
分别时,上百双热情的手伸向我们:“给党中央带个好!”“感谢你们来看文书记!”
文书记——城南镇党委书记文建明。
一个平凡的共产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生命和事业的两个奇迹。2005年患了肝癌,至今动了20多次手术。接受我们采访时他刚出院几天,头发乌黑、神采奕奕。
30年农村工作经验,8个乡镇工作经历,16年乡镇长、党委书记,他探索出了一套促进农村科学发展与和谐稳定的工作方法,一个面对面、心连心的工作法,一个全面、系统、具体、管用的工作法,把真正热爱群众、关心群众的路子走活了。
这不是一个人的道路,而是新时期乡镇党委的一条出路。
全国有3.4万个乡镇党委书记,近60万个村党组织书记。
这支队伍,是9亿农民的“领路人”,是党在基层的“桥头堡”,也是党心民心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他们关系着党的形象、党的利益,决定着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
新的历史阶段,给这支队伍提出了新挑战,带来了新机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推动农村科学发展?
全国县乡党委新一轮换届,怎样让换届后的乡镇党委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不断提高执政水平、执政能力?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
“文建明工作法”给这三份历史问卷,一个响亮的回答!
城南镇,过去、现在天壤之别。
2003年春天,文建明走马上任。虽说是城郊镇,外号却是“城烂镇”。听说来了新书记,30多拨讨债的人冲进了镇政府。那时,干部进村,村民甚至放狗咬、泼大粪,锄头扁担敲得咚咚响,高喊:“滚回去!”
如今,村民送给镇党委8面锦旗。干部进村,走乡串户,坐下来拉家常、寻问题、解难题,共谋致富的路子。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8年翻三番,镇村债务全部归零。
乡亲还是那些乡亲,是什么改变了他们?
“文建明工作法”,也称“乡镇党委三二工作法”,改变了城南镇的经济社会发展面貌,更彻底改变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乡亲们打心眼里赞叹:共产党就是咱老百姓的党!
“三制”:分类式推进工作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工作头绪多、任务重。过去一些乡镇干部忙于应付,胡子眉毛一把抓,顾此失彼。文建明推行了“三制”,工作有重点、有分类,推诿扯皮少了,效率自然就高了。
2009年9月,甲流来势汹汹,营山县卫生局局长杨茂康一筹莫展:县上的传染病区由于土地纠纷无法隔离,即便隔离又没有施工队愿意接那儿的活。
传染病区位于城南镇,杨茂康找到了文建明。
甲流应急工作组迅速成立。第一天,文建明和工作组走访了11户人家,刁难的,说理;困难的,补助。土地纠纷很快达成了一致。
第二天,150人的应急队伍进驻施工。队伍中,有的身着警服,有的穿着白大褂。这支不寻常的施工队成了小镇的新闻,村民们纷纷加入。三天后,传染病区的围墙拔地而起。
一堵围墙,见证了城南镇“三制”的效率:
对业务工作实行“常抓制”,建立岗位责任制,严格考核管理,确保常规工作常抓不懈;
对中心工作实行“分组制”,组建由分管镇领导牵头负责的工作小组,建立领导责任制,分组联村包片,确保中心工作专人抓、重点抓;
对应急工作实行“集中制”,建立应急工作预警制、全民动员制,集中力量攻坚。
“三定”:绩效式管理干部
刚到城南镇,第一次干部大会,文建明就吃了一惊:70个镇干部、192个村组干部,七站八所样样有,村组干部个个齐。
“有利的事抢着干、没利的事绕着走,做事凭感情、上班看心态。”村民办事找不到人。村镇的弊端人人知,谁都没个长久之计。
必须制度管人!经过仔细调研,文建明拟定了“三定”:
定岗:打破行政、事业界限,整合人员资源,将乡镇机构重新布局,组建两办四中心,即党政综合办、督查考核办,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财务结算服务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政策法规服务中心。
定员:年初,对书记、镇长以外的所有干部,严格程序公开竞岗。上岗人员一岗多责、统一调配、动人不动编。落岗事业人员保留编制,发放基本工资和生活津补贴,鼓励到村社任职或自主创业,可参加第二年新一轮竞岗。
定酬:上岗人员的报酬是“工资+生活津补贴+工作绩效补贴”。其中,业务工作实行定补制,按出勤情况计发;中心工作实行积分制,按完成进度和实际效果积分;应急工作实行奖励制,根据任务轻重、完成情况给予奖励。
“全体起立、重新上岗”的方案一公布,全镇上下炸了锅。在质疑声、埋怨声中,21个镇干部、34个村组干部层层选拔、脱颖而出。
改革出活力。仅仅两周,机构消了肿,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工作运转井然有序,各项事业蓬勃发展。镇党政办主任兰春书说:“以前一天活拖成两天干,现在是两天活抢着一天完。”
下岗后,10个事业干部来到村社兼职,12人创办了经济实体。竞聘落选的杨易承包了80多亩荒山,种上了黄花梨,还申请了商标,企业越做越大。谈起“三定”,他感慨不已:“多亏这个狠招,要不我至今还窝在机关混日子。”
“三教育”:全员式教育引导
在城南镇,找媳妇、贷款,都要问问是几星文明户。外地人听着纳闷,城南镇的百姓都对“三教育”如数家珍。
一进镇政府的大门,墙上贴的就是“三教育”,细则醒目。
群众“十好”教育,每月一次的形势教育、每季度一次法制教育、每半年一次感恩教育。每年评选一批“十好家庭”、“十好文明店铺”等。对“十好”,公开授牌;对后进,专人帮扶。
党员党性教育,每月一次党课,每年一次民主评议,表彰一批优秀党员。
干部爱民教育,每月一次干群恳谈会;每半年一次点评会,领导点评和干部互评相结合;每年一次群众评议,干部双向述评,接受满意度测评,评选表彰一批爱民干部。
有的干部爱赌,文建明想出了“土法子”——自制“戒赌牌”,印上自编的《戒赌歌谣》,要求爱赌的干部像小学生那样,整天高声诵读。这一招立竿见影。
过去,城南镇是远近闻名的烂摊子,封建迷信、忤逆不孝、吵架闹架,百姓习以为常。如今,广播电视每天早、中、晚轮流播放“十好”评选结果,评上的脸上有光,没评上的心里发慌。迷信赌博少了,打架斗殴少了,全镇形成了人人都是“追星族”,家家争当“星级户”的好风尚。
“两下”:寻访式解决问题
去年春天,一个马蜂窝在光荣村一家村民屋顶上落了户。没想到,这件让村民闹心的事,从村报到镇,又从镇协调到县,县消防队派出消防员和云梯,三下五除二挪走了马蜂窝。
牵一发而动全身。借这件小事,全镇开展了一场安全隐患拉网大排查。电网安全、燃气安全、房屋安全等等,事无巨细一一解决。
翻开《城南镇下访寻问题解决督办通知》,生活小事、拆迁修路的大事,每一件,都处理得妥帖到位,都工整地记录着来龙去脉。
“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干部眼睛向下,党和群众贴得更近了。”文建明向我们详尽讲述了城南镇推行的“两下”。
“下访寻问题”。每月1日—5日,镇村干部带着《寻问题解决表》进村入户,建立台账。6日—10日,村党支部召集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研究解决方案。11日,镇党委研究村解决不了的难题,发《督办通知》交镇村及村民代表联动解决。实行回访评价,对未办结和效果不佳的责令限期整改,群众不满意台账不销号。
“下村解难题”。实行干部联片包村,每周2—3天,各包村干部深入村组,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推行民事代办,在村里设置“民事代办”服务站。开通“110”服务热线,干部电话印发到每家每户,群众“电话一打”,干部“服务到家”。
在城南镇,无论走进哪个村,问谁都能对“下访”、“下村”说得热情洋溢。
文峰村村支书舒德明说,村里过去不通路,水果蔬菜运不出去,眼巴巴烂在地里。后来文书记“下访”来到村里,逐门逐户做工作,带着全村修了水泥路。村子富了,村民们更有盼头了!
景阳社区居民卢家明说,我得了视神经炎,双目失明,妻离子散。文书记和居委会李主任在“下访”时找到了我,帮我开办了盲人按摩培训班。是他们给了我活下去的希望!
保真村村支书侯润民说,文书记第一次到村上,寻问题记了满满一本,他一件件理顺,再难的事总会给我们答复。就是那一次,村里拖了11年的征地补偿问题,圆满解决了。
坐过两次牢的罗洪川,2006年出狱后,一度自暴自弃。文建明在“下访”中发现了他。这个曾经的死缓犯,如今成了抗洪模范,一说起文书记,就激动得没完没了:“帮我找工作、帮我安了家,媳妇都是他帮着找的。有了文书记,老百姓怎会不拥护共产党!”
近三年,全镇寻访问题1985件,解决率达99%,7个历史遗留问题妥善解决,600多个信访问题解决在一线,镇村干部先后下村为群众解决问题2万余件,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
“两集中”:便捷式服务群众
2004年8月,一位老人闯进文建明办公室。孙女考上大学,入学转户口需村里盖章。她拄着拐杖漫山遍野找了三天,就是不见村干部人影,急得直掉眼泪。
文建明很快帮她办妥了手续。送走老人,他陷入沉思:干部怎能成甩手掌柜呢?甚至非得“吃拿卡要”才给群众办事!
镇村财务混乱,包包账、坨坨账、糊涂账比比皆是,镇上债务高达2000多万元。村民怨声载道。
一个改革的新点子浮出脑海——实施“两集中”。
集中服务。设立政务集中办事大厅和村务集中办事点,把村上公章集中到镇上,每逢当场天(赶集日),镇村干部集中办公、一条龙服务。推行“百姓经济”,坚持市场引导、政府指导、群众主导原则,实施“户户创家业、能人创企业、老板创大业、回乡创新业、干部创事业”的全民创业。
集中理财。在镇设立财务统管结算中心,用电脑取代手工做账,财务直接核算到村组、项目、农户,资金支配使用权仍归属各村(社区)、各部门,实行收支分线、村财镇管、财务统管。
外地乡镇干部到城南镇,看到农民群众竟然愿意走几公里路,主动到镇上排队交费,感到不可思议。“百姓缴的是明白钱,拿的是明白票,看的是明白账,又快又方便,咋会不愿意?”文建明这样自豪地解释道。
很多百姓也从“两集中”中尝到了甜头,走马村村民李隆轩过去给女儿办结婚证明,折腾了两周;现如今,办理建房手续,只花了10分钟。他感慨地说:“群众盼党的政策好,盼办事顺利。现在政策好,办事也好方便呦!”
近年来,全镇新建14.7公里的环形村道水泥路,惠及1.1万人。建立“支部+市场”、“支部+协会”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多个,建立1个失地农民创业就业示范园,培育种养大户135户,引进投资2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20余家。
村民们富了,也有了主心骨。他们说,有难事就找党,咱老百姓的党就是好!
这不是一个人的道路,而是新时期乡镇党委的一条出路。
如同一面多棱镜,“文建明工作法”继承了党的光荣传统,又融入了鲜明的时代特点;折射了当前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凸显了农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它把握了时代的规律和特点,适应了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新任务、新要求,创新了乡镇党委的工作模式,探索了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的职能转变,变被动为主动、变宏观为微观、变粗放为精细,变“重经济轻党建”为“抓党建促发展”。
实践证明,这一工作法对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基层工作方法、创新社会管理、密切联系群众、推动社会和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示范带动作用。
变被动为主动
有人称他为“问题书记”。
城南镇的一个村干部接连三个月找不到问题,被罚了50块钱的误工补助。
问起原因,文建明答得干脆:“群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主导力量,当干部必须知道群众有啥问题要解决。你只有发现问题,才能化解矛盾。”
“什么叫问题?”“就是损害群众利益的、阻碍当地发展的不利因素。问题来了躲起,肯定越积越多;问题来了解决,会越来越少。”
一上任,文建明就组织对全镇11个村摸底调查,整理出9方面的问题。“家丑”上了电视、登了报纸:
一是致富路子不畅;二是办事体制不顺;三是政务村务不明;四是干部管理不活;五是工作作风不实;六是财务管理不清;七是精神动力不强;八是工作运转不力;九是干群关系不好。
“只要迎着问题上,肯定会想出办法来。这是我这些年来最大的经验。”迎着问题上,针对的是当前乡镇、农村存在的普遍问题,体现的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理念,解决的是密切党群关系等根本性问题,抓住了应对基层工作挑战的“牛鼻子”。
迎着问题上,不是解决一件事、灭一次“火”就给工作画上句号,而是探寻问题的根源,把问题当课题来研究,把工作当事业去对待。很多和他打过交道的乡镇干部说,文建明很会动脑筋,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这正是因为他有一颗爱民为民的心。
偷捂盖子、躲避矛盾、拖延问题,只会让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变被动为主动,深入基层、重心下移,和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更容易发现各种苗头和倾向,更利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在中央党校教授高新民看来,变被动为主动,就其运行而言,是一种向下运行、向群众负责的机制。创新联系群众方式,机关工作重心下移。她认为,联系群众有多种途径,“下访寻问题”、“下村解难题”的做法,是主动上门服务,是新的社会条件下联系群众的途径与方式。
变宏观为微观
科学管用的方法是服务群众的有效载体。工作方法虽不关乎战略,却是决定成败的战术。文建明常说:“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工作方法。”
对全国宏观的“面”而言,乡镇工作是一个个微观的“点”。把中央的要求具体化、形象化、本地化、制度化,是“文建明工作法”的一个重要启示。
今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并就当前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提出8点意见。
对照这8点意见,城南镇在落实中创新、在创新中推广。如,工作法中的“两下”,即“下访寻问题”、“下村解难题”,正是第二点意见“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的具体落实。工作法对应急工作实行“集中制”,落实了第五点意见“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工作法提倡“三教育”,对群众十好教育、对党员党性教育、对干部爱民教育,贯彻了第八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
乡镇党委学习落实中央精神,简单的念念文件、写写汇报、照本宣科根本行不通,而是要切实根据实际“量体裁衣”。通过科学管用的工作方法,让中央政策真正惠及百姓。
对一个乡镇党委来说,“微观”更加体现执政智慧,需要更深切地了解百姓需求、更负责地把握服务尺度。管得太严,容易让群众丢掉主动性、创造性;放得太宽,干部越来越懒,群众越来越远,干群关系越来越“铆”。
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便捷的服务选项,更顺畅的致富路子„„衡量“微观”的唯一标尺,就是群众的满意度。
变粗放为精细
我们在采访调研中发现,一些乡镇干部想干事、想干成事的愿望强烈,可面对农村复杂局面,方向不够明确、重点不太清晰、手段创新不足。
尤其是全国取消农业税之后,有的乡镇党委政府还习惯于原有的催粮催款模式,面临“旧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现实难题,难以满足新时期群众的新期盼。
在一些乡镇,粗放的管理方式并不鲜见,绩效考核一刀切、农作物种植一刀切。这些工作方法,打磨掉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文建明工作法”很多看似土办法,实际上融入了现代管理理念。填补了管理空白区、业务交叉区,职责分工更细、服务要求更高、权利责任更明确、目标考核更清晰。定岗、定酬、定人,流程化、定量化、信息化,使城南镇乡镇党委的精力有张有弛,力量有分有合,整合了人力资源,形成了乘数效应。
截至8月底,全国82%的乡镇党委已经完成换届工作。这是推进乡镇党委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机遇。从换届后乡镇党委的需求看,教方法、指路子、建机制是当务之急。这也正是变粗放为精细服务的重要机遇期。
变照搬为活用
四川,西部大开发的前沿,有革命老区、也有少数民族聚居区。全面推广“文建明工作法”后,四川各乡镇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一条以工作法为基础、符合本地实际的、卓有成效的乡镇工作路子。短短时间,包括藏族群众聚居区乡镇在内的多个乡镇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在采访调研中发现,四川各地没有拘泥于工作法的条条框框、千篇一律地学,而是主动找差距、学本质,逐步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工作方法。
“文建明工作法”的发源地营山县,将乡镇分为山区、丘陵、平坝乡镇三个类别,分门别类地制定工作重点、推广方案、推进步骤。县科技和扶贫移民局党组书记杨光说,去爬山村扶贫时,一些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还有的群众对扶贫措施抵触、破坏,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他们学习“文建明工作法”,一家家地下访、做工作,一件件地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从修路到修学校,村子一步步脱了贫,群众的心也焐热了。“现在过年过节,村民们还主动发短信问候我们!”
阿坝州阿坝县借鉴工作法中的“两集中”,成立了32个药山(远牧点)临时党支部,组建了96个留守党员服务队,做好守村护寨、田间管理、防灾救灾、照料留守老人儿童等工作。
四川省的乡镇党委书记换届工作6月底基本完成,近期正对换届后的领导班子集中推广“文建明工作法”,抓培训、抓覆盖、抓创造性落实。计划今年10月底前覆盖全省4407个乡镇。
全国3.4万个乡镇党委书记,所在的乡镇资源条件、经济发展、社会矛盾、干群关系等都有差异。再好的工作方法,也必须结合本地区特点因地制宜、结合时代特点因时而异,惟其如此,才能落地生根,真正造福一方百姓。
变“重经济轻党建”为“抓党建促发展”
放眼全国,党的基层组织是一支坚强有力的战斗队伍,也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本依靠力量。但在某些地区,基层党组织出现空白、断层、边缘化等现象。有的基层干部简单地把党组织建设等同于“修房子、插旗子、挂牌子”;也有的重经济轻党建,看不上也顾不上党建工作。
加强和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文建明工作法”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如,强化“党”的观念,把党的声音及时传播到农村;哪里有资源整合、共性问题,党组织就建在哪里;扎扎实实地为民办事,让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增强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支部+市场”、“支部+协会”等经济合作组织,让百姓的腰包鼓起来,把党组织的威信树起来。同时,重视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使之成为农村社会管理的骨干力量,形成党员人才梯队。
变“重经济轻党建”为“抓党建促发展”,让基层党组织融入农村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为民解忧、带民致富过程中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进一步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社会管理优势。
提升“党建”地位作用的同时,也推动了党组织的职能转变,从管理转向服务。中央党校教授张志明认为,“文建明工作法”形成了党政机关以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为导向的治理模式,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并带动基层政府职能转换,以服务推动发展、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同时,把党内教育、干部教育、群众教育联系在一起,以思想教育形成党员、干部与群众共享的价值理念,这是工作法得以运行的思想基础。
我国以农业为主、农民占人口大多数。无论是风云激荡的战争年代,还是热血沸腾的建设时期,辽阔农村始终是党的重要阵地、广大农民始终是党的坚实根基。他们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生命力,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孕育了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农村天地广阔、大有可为。“党”和“民”,正是“文建明工作法”的两个关键词。一方面,在工作中发挥“党”的作用,体现“党”的意识,强化“党”的观念;另一方面,追溯工作法形成的脉络、评判的标准,纵览工作法的每一个要点,全都从“民”出发,又落脚在“民”上。带着深情、带着智慧、带着责任对待人民,为人民谋利益,和人民心贴心。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文建明曾说:“读懂百姓才会找准路子,尊重百姓就能加快发展。”对百姓有感情,比方法更重要!
城南镇是川陕革命老区。从“文建明工作法”中,我们看到了两条宝贵的历史经验。一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创造。二是坚持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这两条历史经验,贯穿于我们党90年的奋斗历程,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在新时期注入新的时代精神,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第二篇:值得我们学习的名言
我们学习突飞猛进的时候,不要骄傲,记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知道有哪些以学习为主题可以知道摘抄的好句子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以学习为主题的句子,供大家参考。
值得学习的语录
1.追梦路上,最美的姿态是奔跑。
2.家少楼台无地起,案余灯火有天知。
3.书籍,寻的是一份智慧与人生。
4.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5.生活百般滋味,你要笑着面对。
6.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
7.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8.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
9.闲事闲话闲思是学习的大敌。
10.须有勇气正视无情的真理。
11.成家子粪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12.我心一片磁针石,不读清华不肯休。
13.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1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5.你可能会失败,但不会一直失败。
16.深深的脚印,汇成了成功的画卷。
17.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18.高考没有彩排,人生不能重来。
19.人是动物,但是区别于动物。
20.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
值得学习的短句
1.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2.书林漫步,学海遨游。
3.心灵激情不在,就可能被打败。
4.学海无涯,心存高远。
5.今天你又有了新发现,真为你高兴!
6.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8.读书会用功,下笔如神通。
9.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0.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11.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1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3.灯下书如蚁,花前饮似鲸。
14.你在松懈,有人警惕。
15.孩子,你读书虽苦,但父母更不易。
16.善人流芳百世,恶人遗臭万年。
17.拼搏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18.欲穷千里目,多读几本书。
19.理想是人生的太阳。
20.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值得学习的说说
1.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2.雄鹰可以飞得晚,但一定要飞得高。
3.人若有志,万事可为。
4.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5.画水无风空作浪,绣花虽好不闻香。
6.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7.对自己负责,胜过于一切。
8.锲而不舍,存义精思。
9.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10.今日踽踽独行,他日化蝶飞去。
11.坚持到底就是成功。
12.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13.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14.懒人做工作,越懒越费力。
15.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16.凌翅九霄,问鼎苍穹。
17.高手并不多,战胜自己就是强者。
18.身病多思虑,亦读神农经。
19.每天多做一点,并坚持下去。
2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值得学习的文案
1.养子莫徒使;先教勤读书。
2.黑发不识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4.不知理义,生于不学。
5.难题最怕认真的人,你就很认真。
6.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7.再谦卑的骨头里,也流淌着江河。
8.节约时间就是延长寿命。
9.思则睿,睿则圣。
10.读书不知义,等于嚼树皮。
11.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
12.同时赶两只兔,一只也捉不到。
13.人生不可再重来。
14.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
15.韬略终须建新国,奋飞还得读良书。
16.进步很大,希望你更上一层楼。
17.坚信你的对手一样会感动疲惫。
18.马瘦腿不软,人穷志不短。
19.窗前读古书,灯下寻书义。
20.为善者流芳百世,为恶者遗臭万年。
值得我们学习的名言
第三篇:汉武帝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在开放的情境中主动探索,亲身体验,在愉快的心情中自主学习,提高能力,我们在研究性学习中不断收获,得到锻炼,提升自我。这是我们对本次研究性学习的真实体会。在余成凡老师的策划组织下,我们组员参与调查研究了《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这一研究课题。由于研究性课题的主要内容涉及到我国古典经典名著《史记》和《资治通鉴》,在过去的学习和生活中,真正对这两本书有研究或是看完的同学也不多,因此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组员们都抽出时间去阅读这些名著,而且十分投入,加之此次研究性学习中还要去总结一些前人对这部名著的评价,所以我们也就更加努力和配合,以求获得更多的收获。正是这种积极高昂的态度以及余成凡老师正确细心的指导,使我们最后的研究取得了成功。下面我们就将联系实际情况,具体谈一谈在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一、准备充分 目标明确 在研究性学习的初期阶段,我们组员都感到有点不耐烦,毕竟要读一本名著,又不能粗略地读,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终于,过了近两个星期,我们组员都把这两本名著关于汉武帝的部分读完了,而且还读了另外一本《中国古代帝王》期间遇到的困难不少:不能理解的句子多,待分析的内容多,分析的难度大......困难重重,使人望而生畏!但我们依然挺了过来!
二、团队精神 合作至上 研究性学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单凭一人之力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的。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合作,是整个团队,是大家共同的努力。这让我们深有体会,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一开始大家都忙着各自分头寻找相关资料,没有分配任务,开会讨论,等到组内开会召集时,才发现,不是有的资料没找到,就是同样的资料找了好几份。组员们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互相埋怨,而是赶快聚到一起开会商议补救之策。我们将任务分割成几份,派给组员,大家同时工作但侧重点不同。如果有的组员提前完成任务,也会热心主动的帮助别的组员。正是因为大家共同合作,互相帮助,以集体的利益为主。在六个人之间,合作的关系依然紧密,如果查找到与其它组员要找的有关的资料,大家都会拿出来共享,正是由于这样,虽然研究任务很重,我们却也没有耽误很多学习时间。团队的精神在每个人心中,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
三、体会其中的好处 原以为高中生活只是紧张的学习,其实非也。高中生活原来是如此多彩的。就以“研究性学习”这个课题来说吧,开始还不知道它有何意义,自开学到现在,这个过程带给我们许多学习的情趣和全新的感受。从一定角度看来,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完美人格。研究性学习转变了我们的学习观念,和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以我的小组而言吧,说它简单,最终成果只是一个简单的结果。但是,真是搞起来,要多方面考虑,还要收集有关资料,再加以运用,这自然会遇到许多麻烦,它给我们很大创新空间和实践机会,转变我们对学习和生活缺少独立思考新发现的一些依赖观念,改变我们“死读书”的学习方式,创造另一种学习的风气,营造更优的学习环境。这对学习科学文化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机会。同时,研究性学习也促进同学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这个我在学习研究中有切身的体会,像哪个同学有何特长、爱好,对事情处理的态度,协作能力如何,这都很容易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这段日子,我们一起外出调查,一起查阅资料,一起总结分析,一起解决问题。经历了如此之多,组员之间不知不觉中建立了友谊,加深升华了友谊,这对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无疑会起巨大的作用。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激发了自由创新的热情,培养了独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学精神,同时提高了我们协作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正好填补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不足。我想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大意义。以上就是我们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它让我们得到了锻炼,无论是社会交往的能力,还是自身的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第四篇:景阳冈 武松打虎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吗
景阳冈 武松打虎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吗?
我觉得武松打虎的行为在现在社会应该不会发生,这种行为我们可以理解为不畏强暴之类的举动:有恶人(用老虎来比喻)在附近危害百姓,勇敢有实力的人知道后挺身而出。武松打虎的行为可以理解为除暴安良或个人英雄主义(褒义的)。在现代社会就是人和人斗啦,如果你够强力,当然可以。不过我想我们要学习的是不惧危险,迎难而上的精神。
武松应不应该打虎
一是关于打不打老虎,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古时候,人还不能主宰自然,老虎等猛兽常常伤人性命,为了自卫,人只能打老虎。现在,老虎已濒临灭绝,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就应该保护老虎。二是该不该读武松打虎这样的文章。读《景阳冈》,并不是要学武松也去打虎,而是要学武松勇敢无畏的精神,这种精神任何时候都是需要的。当然,学《景阳冈》,还在于接触我国优秀的古典名著,学习语言
现在老虎是保护动物那么应该学习武松打虎这样的课文吗 该,因为武松打虎是小说<水浒传>的一个故事情节,既然它是一个故事情节,所以未必是真的,即使是真的,那也是宋代的事,在现在来说,我们应该学习的,不是武松打虎,而是武松打虎的精神,那种不怕困难,不怕黑暗势力的精神,坚强的精神.
第五篇:提高我们的工作方法
提高我们的工作方法
----浅谈毛泽东中国革命与建设及实践应用
矛盾是普遍存在且永恒发展的,要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矛盾和问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各种问题需要解决,各种矛盾需要协调。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研制要求越来越高,使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解决问题的期限越来越短,解决问题的难度越来越大。任务急,工作烦,似乎成为了某些领导干部的口头禅。如何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推进工作,需要我们提高工作方法,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一、不正确的工作方法有哪些
1、官僚主义。官僚主义不深入基层,不搞调查研究,是不负责任的领导作风。具体特征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了解下情,高高在上,贪图舒适,满足现状,做官当老爷,不关心群众疾苦,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拍脑袋瞎指挥。
2、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一种形式,具体特征是把书本上的内容当教条,不从实际出发,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3、经验主义。经验主义指凭自己的经验来处事,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是普遍真理,到处生搬硬套,也否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这一辈子只见过黑色的乌鸦,但这并不表示世间没有白色的乌鸦。无论哲学家也好,科学家也好,都不能否认世间可能有白色的乌鸦。我们几乎可以说科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寻找“白色的 乌鸦”。
4、主观主义。对于实际工作,不愿做系统的周密调查和研究,仅仅根据一知半解,根据“想当然”,就在那里发号施令。不注重和不善于总结群众工作中的经验,而喜欢主观主义地自作聪明地发表许多意见,因而使自己的意见变成不切实际的空论。
5、命令主义。命令主义,指违反群众的意愿,只凭强迫命令办事的领导作风。主要表现在:不顾客观实际情况和群众的觉悟程度,依靠领导者个人的主观愿望决定问题,并采取简单粗暴、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迫群众接受违背他们意向或他们尚未明了的事情。毛泽东指出,“在一切工作中,命令主义是错误的,因为它超过群众的觉悟程度,违反了群众的自愿原则,害了急性病。”“我们的同志不要以为自己了解了的东西,广大群众也和自己一样都了解了。群众是否已经了解并且是否愿意行动起来,要到群众中去考察才会知道。如果我们这样做,就可以避免命令主义。”命令主义违背党的群众路线和民主作风,破坏党同群众的关系,必须坚决克服。党员干部要热爱人民群众,细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和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居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根据群众的觉悟程度,去启发和提高群众的觉悟,在群众出于内心自愿的原则之下,逐步地领导群众展开工作。
6、机会主义。机会主义,也称投机主义,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可以不择手段,突出的表现是不按规则办事,视规则为腐 儒之论,其最高追求是实现自己的目标,以结果来衡量一切,而不重视过程,如果它有原则的话,那么它的最高原则就是成者王、败者寇这一条。机会主义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右倾机会主义,即畏难情绪。过高地估计敌人力量,过低估计人民群众的革命力量,看不到革命形势的有利因素,散布悲观情绪,不敢斗争甚至主张搞阶级合作;或者害怕革命形势,屈从反动势力,压制群众斗争,放弃原则,甚至出卖革命,投降敌人,又叫右倾投降主义。抗日战争初期,曾经犯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王明,在只要联合,不要斗争,“一切通过统一战线”,以退让求联合的思想指导下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另一种是“左”倾机会主义,即急切情绪。表现为思想超越客观过程的一定阶段,离开了当时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时的现实性,堕入空想和盲动。“左”倾主义者或者急于求成,夸大革命主观力量,轻视敌人力量和客观困难,在革命和建设中采取盲动的冒险的行动;或者在革命组织内部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政策;或者在同盟军问题上实行关门主义,打倒一切。
7、文牍主义。一种官僚主义作风。三种表现形式:陈词滥调;滥发文件;只为文件。脱离实际,不深入下层,满足于办公室批阅办理公文,企图依靠文书表格来解决问题。文牍主义说白了就是效率低下,不干实事。
8、事务主义。忙于事务工作,不作亲身的典型调查,满足于在会 议上听地、县两级的报告,满足于看地、县的书面报告,或者满足于走马观花的调查。不甚了了,一知半解。
9、形式主义。个别领导为了出名,显示所谓“成绩”,热衷于搞一些声势大、规模大、影响大的“明星工程”;只管形式,红火,喜欢把功夫下在形式上,只管快,不管效果怎样。有的满足于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只满足上级指示原本传达,该抓的问题没有及时抓,该解决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形式主义蔓延,势必助长不说真话,弄虚作假之风,助长思想懒惰,巧于应付上级的不良倾向。
二、正确的工作方法有哪些
1、理论和实际的统一。应当从客观存在的实际事务出发,从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此目的,就要详细地占有资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研究。要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为解决这些问题,从理论中找立场、找观点和找方法。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工作目标,“矢”就是借鉴以前理论,结合当前实际,总结出新方法,探索出新规律,得出新结论。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务,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共产党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两件大事,前一件事就是所谓认识世界,后一件事就是所谓改造世界。如果不了解敌友我三方的状况,就无法正确地决定我们的政策。任何一个部门的工作,都必须 先有情况的了解,然后才有好的处理[1]。
2、两结合的工作方法[2]。无论任何进行任何工作,有两个方法是必须采用的,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骨干和群众相结合。任何工作任务,如果没有一般的普遍的号召,就不能动员广大群众行动起来。但如果只限于一般号召,而领导人员没有具体地直接地从若干组织将所号召的工作深入实施,突破一点,取得经验,然后利用这种经验去指导其他单位,就无法考验自己提出的一般号召是否正确,也无法充实一般号召的内容,就有使一般号召落空的危险。同样,开展任何工作要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任何有群众的地方,大致都有比较积极的、中间状态的和比较落后的三部分人。故领导者必须善于团结少数积极分子作为领导的骨干,并凭借这批骨干去提高中间分子,争取落后分子。而积极的领导骨干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大浪淘沙形成和不断发展中的。许多工作推不动的一个基本原因就是缺乏这样一个团结一致、联系群众的领导骨干。
3、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这就是说,将群众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 的系统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从群众的典型经验中,形成一般号召,又拿一 般号召到许多个别单位去考验,然后集中新的经验,做成新的指示去普遍指导群众。
4、分工又统一的一元化方法[2]。对于任何工作,不应当只是由上级的部门去找下级的对应部门,而使下级的总负责人不知道或不负责。应当使处长(主任)和分管的副处长(副主任)都知道,都负责。
5、一个中心[2]。在任何一个地区内,不能同时有许多中心工作,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有一个中心工作。因此,总负责人必须结合环境考虑第一位的工作,第二位的工作和第三位的工作。而不是自己全无计划,只按上级指示来一件做一件,形成很多的“中心工作”和凌乱无序的状态。上级机关也不要部分轻重缓急地没有中心地同时指定下级做很多项工作,而得不到确定的结果。领导应该依靠具体条件,正确决定每一时期的工作重心和工作秩序,并把这种决定坚持贯彻下去,务必得到一定结果,这是一种领导艺术。
6、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3]。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期间“游学”,通过串门、走亲戚、访友 等形式,广泛接触群众,深入家庭,详细了解情况,并重点调查了佃农的生活,完成《中国佃农生活举例》的调查报告。为回答 党内外对农民运动过火的责难,毛泽东用了32天走路考察了湖南农民运动高涨的五个县的农民运动,访问农会、工会、妇女委员会等干部,召开各种调查会,完成了《湖南农 民运动考察报告》,得出结论:农民运动不过火,因为农民太痛苦了。毛泽东撰写大量调查报告,很多问题搞清楚,很多办法的形成,都是在调查中得到启发的。毛泽东指出: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办法了。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只有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掌握各种必要材料,弄清楚来龙去脉,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措施和办法。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作调查,有计划地抓住几个典型部门,做几次周密的调查,乃是了解情况的最基本方法。要眼睛向下,开调查会是最简单易行又最 忠实可靠的方法。要作好调查,必须开好调查会,参加调查会的人,要有广泛性和代表性;不同的调查题目,要有不同职业的人参加;参加的人数要按实际情况来定,但至少需要三个人;调查的人事先要准备好调查纲目,按照纲目发问,要自己口问手记;要同与会者一起讨论,开成一个讨论式的调查会,这样才能抽出近于正确的结论。但1958年8月,在大跃进进入高潮时,毛泽东对河北、河南 和山东三省调查中,重点关注两个问题:各地粮食产量和小社合并大社是否可行。在调查中,听到的都是粮食成倍增产和小社并大社好的汇报。于是,视察结束后就召开 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全国推行。刘少奇总结没有充分调查研究,没有同群众、基层干部和技术 专家充分协商,没有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办事,就草率地加以决定,全面推广,而且过急地要求限期完成,这就违反了党的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作风。情况不明,政策就不正确,决心就不大,方法也不对头。调查研究极为重要,情况明才能决心大。官做大了,调查研究就会少,就会停留在下级汇报上,就不能真正了解到真实情况,从而对形势作出若干不正确的判断制定一些脱离实际的决策,产生消极后果。
7、关心群众生活,工作会更容易推进。不要只一味地提工作要求和布置任务,要关心群众生活,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和生活上的困难,当得到群众拥护后,提出工作任务时,群众会非常积极主动地完成。
三、结论
错误的作风是懒惰不负责、自私自利的体现,正确的方法来源于调查研究、来源于基层、来源于总结提炼、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一定把事情办成办好,为老百姓谋福利的理想。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 《改造我们的学习》 《毛泽东著作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2]毛泽东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毛泽东著作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3]罗平汉 《毛泽东调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