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汕头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名词解释
《汕头市濠江区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7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名词解释
1、全口径预算: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全口径预算就是把政府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统一管理,其目标定位于构建一个覆盖政府所有收支、将所有类型的财政资金收支都纳入统一管理体系的制度框架,包括三个含义:一是指全部预算草案,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二是指全部预算收支,公共财政预算包括各种税收收入、非税收入以及上级返还、补助、转移支付等收入和各项支出,政府性基金预算包括各项基金预算收入和支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包括所有单位拥有的全部国有资本的收益和支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包括各项保障预算收入和支出;三是指全部预算单位预算。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指政府为履行职能,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收取的纳入预算内管理的各项税收及非税收入总和。具体划分为中央固定收入、地方固定收入、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三部分。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上级与区共享收入、区级固定收入二部分组成。
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指地方政府为履行职能需要,用于维持政权运转及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支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类别分为“类”、“款”、“项”、“目”四个级次,具体划分由国家财政部门统一规定。
4、政府性基金: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为支持某项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5、非税收入: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征收、收取、提取、募集的财政性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主要包括:
跟踪监控和事后检查稽核相结合的特征。财政监督的主要任务是财政管理服务,确保财政政策顺利实施和财政预算任务圆满完成,维护财政资金安全和完整。财政监督的法律主体和机构是各级财政机构。
14、营业税改征增值税: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自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国务院将扩大营改增试点至8省市;2013年8月1日,“营改增”范围已推广到全国试行,将广播影视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从2014年1月1日起,将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至此交通运输业已全部纳入营改增范围。从2014年6月1日起,将电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改增改革,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全部纳入营改增试点,至此,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增值税制度更加规范。
15、现代财政制度:此次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就是健全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科学的可持续的财政制度。总体来讲,体系上要统一规范,即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公平统一、调节有力的税收制度,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功能上要适应科学发展需要,更好地发挥财政稳定经济、提供公共服务、调节分配、保护环境、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的职能;机制上要符合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包括权责对等、有效制衡、运行高效、可问责、可持续等一系列制度安排。
16、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新预算法规定,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可以设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预算资金的不足。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是指各级财政为保持不同年度预算的稳定性,根据年度预算超收和结余情况从中安排的具有储备性质的资金,主要用于弥补短收年份预算收支缺口,以及视预算平衡情况,根据需要在安排年初预算时调入使用。
第二篇:预算报告名词解释
预算报告名词解释
公共财政预算: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行使、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指政府通过向社会征收基金、收费,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指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发生的收支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指根据国家社会保险和预算管理法律法规建立,反映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的计划。我国自2010年开始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等内容。2011年试编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积极的财政政策:指通过减少税费或增加财政支出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财政政策。
中央财政收入:指中央财政的收入,包括中央本级收入和地方上解收入。2009年,将地方上解收入与部分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作对冲处理后,中央财政收入即为中央本级收入。
中央本级收入:指根据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规定,划归中央财政的税收和非税收入,主要包括消费税、关税等固定收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共享收入部分。
中央财政支出:指中央财政的支出,包括中央本级支出、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支出。
中央本级支出:指按照现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划分,经全国人大批准,用于中央政府本级事务所需的支出。
税收返还:指1994年分税制改革、2002年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2009年成品油税费改革后,对原属于地方的收入划为中央收入部分,给予地方的补偿。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返还,所得税基数返还,以及成品油税费改革税收返还。
转移支付:指中央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财政体制和政策规定,给予地方政府的补助资金。现行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主要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
一般性转移支付:指中央政府对有财力缺口的地方政府(主要是中西部地区),按照规范的办法给予的补助。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以及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等,地方政府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统筹安排和使用。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是指以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选取影响各地财政收支的客观因素,考虑地区间支出成本差异、收入努力程度以及财政困难程度等,按统一公式分配给地方的补助资金。
专项转移支付:指中央政府对承担委托事务、共同事务的地方政府,给予的具有指定用途的资金补助,以及对应由下级政府承担的事务,给予的具有指定用途的奖励或补助。主要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农业等方面。
中央财政赤字:一般为中央政府收不抵支的差额,通过发债弥补。由于我国设立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中央财政赤字计算公式为:中央财政赤字=(中央财政收入+调入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收入)-(中央财政支出+安排或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指中央财政通过超收安排的具有储备性质的基金,用于弥补短收年份预算执行的收支缺口,以及视预算平衡情况,在安排年初预算时调入并安排使用,基金的安排使用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单设科目,安排或补充基金时在支出方反映,调入使用基金时在收入方反映。
地方本级收入:指根据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规定,划归地方财政的税收和非税收入。主要包括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固定收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共享收入部分。
地方本级支出:指按照现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划分,经地方人大批准,用于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支出。
超收:指财政收入执行数超过预算的数额。
非税收入:指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征收、收取、提取、募集的除税收和政府债务以外的财政收入。
国债余额限额:指全国人大限定的年末不得突破的国债余额上限。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指为统筹和引导各类资金,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设立的,专项用于汶川地震受灾地区城乡居民倒塌损毁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以及工农业恢复生产和重建等的财政资金。
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指为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以实现县级政府“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为目标,中央财政根据地方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情况实施的奖补机制。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以地方财政为责任主体,中央财政根据地方工作实绩实施奖励,对地方给予支持和帮助。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指村民通过规范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开展村内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政府采取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的方式,给予适当财政奖补。其目的是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基础,以政府奖补资金为引导,建立多方投入、共同推进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
粮食直补:即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原则上按粮食种植面积,把粮食补贴直接落实到种粮农户手中,实现对种粮农民利益的直接保护,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补贴资金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列支。
农资综合补贴:指国家统筹考虑柴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对农民种粮的增支影响,对种粮农民给予适当补助,以有效保护农民种粮收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良种补贴:指国家对农民选用良种进行的资金补贴,目的是支持农民积极使用优良种子,加快良种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增加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
农机购置补贴:指国家对农牧渔民、农场(林场)职工和直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目的是促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林业保险保费补贴:指财政为引导和促进农业林业保险发展,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支持“三农”事业建设和林业经济发展,对符合条件的农业林业保险业务,按照保费的一定比例,为农户等投保人提供的补贴。
科技重大专项: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科技工程,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了16个科技重大专项。中央财政于2007年设立专项资金,并建立滚动预算管理机制,保障科技重大专项实施。
保障性安居工程:指政府为解决城乡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而出台的一项惠民政策,包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限价房、各类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和游牧民定居工程等。其中,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又统称保障性住房。
增值税转型改革:指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即在征收增值税时,不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额。改革后,企业在计算缴纳增值税时,允许将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予以全额抵扣,有效地消除了重复征税因素,优化了税收制度,减轻了企业设备投资和更新改造的税收负担。
改革资源税制度:指对现行资源税制度进行改革,主要包括:对部分资源品目改为从价定率计征;提高部分资源品目税负水平;适当扩大征税范围;统一各类油气企业资源税费制度。2010年6月1日起在新疆进行试点,2010年12月1日起在西部地区试点。
成品油税费改革:指通过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税额,替代公路养护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路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收费,并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成品油税费改革规范了政府收费行为,公平了税费负担,建立了以税收筹集公路发展资金的长效机制,以及以税收调控能源消费的新机制。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指从2006年开始,用四年时间,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起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项目、按比例分担,全面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一系列制度。具体内容是免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并制定和适时调整公用经费生均基准定额,建立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等。
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指为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0-2015年集中力量解决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的计划。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按照国家基本标准配置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体音美等器材,县镇学校扩容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及其附属设施建设,以及配置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等。
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指为进一步提高基层政法机关经费保障水平,从2009年起,将基层政法机关“分级负担、分级管理”的经费保障体制,改革为“明确责任、分类负担、收支脱钩、全额保障”的体制。中西部地区政法机关的办案(业务)经费和业务装备经费,由中央、省级和同级财政按照规定分别承担,同时要求同级财政切实做好本级政法机关的经费保障工作;东部地区政法机关的办案(业务)经费和业务装备经费原则上由同级财政负担,中央财政予以奖励性补助。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按照“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原则,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模式,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相配套,保障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
第三篇:预算会计名词解释
1、财政总预算会计: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总预算执行情况(1分)和财政性资金活动(1分)的专业会计。
2、财政周转金放款:指财政直接贷放给用款单位的财政周转金(1分),财政对此有债权(1分)。
3、预算外资金收入:指财政部门按规定从财政专户核拨给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1分)以及部分经财政部门核准不上缴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而直接由行政单位按计划使用的预算外资金(1分)。
4、财政直接支付:由财政部门开具支付令(1分),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将财政资金支付到收款人(即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账户(1分)的支付方式。
5、事业基金: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1分),主要包括滚存结余资金和投资产权等(1分)。
1、财政总预算会计:又称政府财政会计,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和监督政府财政预算执行和财政周转金等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的会计(4分)。
2、财政周转金:财政周转金是财政部门设置并管理的有偿占用、周转使用的财政资金。(4分)
3、行政单位会计:是国家各级行政单位对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核算和监督借以反映单位预算资金运动过程和结果的专业会计。它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组成部分。(4分)
4、财政直接支付:是国库集中支付的一种方式,是指预算单位按照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确定的资金用途,提出支付申请,经财政国库国库执行机构审核后开出支付令,送代理银行,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的财政零余额账户或预算外资金支付专户,直接将财政性资金支付到收款人或收款单位账户。(4分)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预算会计有什么特点?
答: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一门专业会计(1分)。预算会计是一种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活动(1分)。预算会计主要适用于政府总预算会计及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执行(1分)。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构成我国会计的两个分支(1分)。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是非营利组织,预算会计的会计要素是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预算会计以现金收付制为主要的核算基础等(1分)。
2、财政总预算会计管理和核算有价证券有什么要求?
答:(1)只能用各项财政结余资金购入国家指定的有价证券(2分)。(2)购买有价证券的资金不能列为支出(1分)。(3)当期有价证券的兑付利息收入或转让收入与有价证券账面成本的差额,根据购买时的资金来源作收入处理(1分)。(4)管理严格,视同货币一样妥善保管,防止损失(1分)。
3、事业单位材料入账价值如何确认?
答:以购价、运杂费作为材料的入账价值(1分)。购入自用材料和小规模纳税人购入材料,按“含税价格+运杂费”计入“材料”账户(2分);一般纳税人购入非自用材料,按“不含税价格+运杂费”计入“材料”账户,增值税计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2分)。
4、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答:(1)财政部门开设的银行账户:
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国库单一账户(国库存款账户)(1分)、财政零余额账户(1分)、预算外资金专户(1分)。(2)财政部门为预算单位开设的银行账户:单位零余额账户(1分)。(3)特设专户(1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会计要素有哪几个?
答:会计要素又称会计报表要素,是构成会计报表结构的基础。预算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5大类,其中,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三个要素构筑资产负债表,所以也称为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和支出两个要素构筑收入支出表,所以也称为收入支出表要素。资产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1分)。负债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包括借入款项、应付帐款、其他应付款、各种应缴款项等(1分)。净资产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所拥有的资产净值,从数量上等于会计主体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差额(1分)。收入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在业务活动中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1分)。支出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单位按照批准的预算发生的各种资产耗费和损失(1分)。
2、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收入包括哪些内容?
答: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收入包括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专用基金收入、专业性收入、财政周转金收入(1分)。具体来说,一般预算收入: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有计划组织的国家支配、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1分)。基金预算收入:是按规定收取、转入或通过当年财政安排,由财政管理并具体指定用途的政府性基金收入(1分)。专用基金收入:财政部门按规定设置或取得的专用基金收入(1分)。资金调拨收入的主要内容包括:补助收入、上解收入和调入资金三项(1分)。
3、事业单位发出材料可采用哪几种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各种方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事业单位发出材料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确定其实际成本(1分)。先进先出法是指根据先入库先发出的原则,对于发出的存货以先入库存货的单价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是:先按存货的期初余额的单价计算发出的存货的成本,领发完毕后,再按第一批入库的存货的单价计算,依此从前向后类推,计算发出存货和结存货的成本(2分)。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2分)。
4、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答:财政部门开设的银行账户:
(1)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国库单一账户(国库存款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纳入预算管理的一般预算资金和基金的收入和支出活动,并用于与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进行清算,实现支付(1分)。
(2)财政零余额账户。由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用于财政预算资金直接支付和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1分)。
(3)预算外资金专户,由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外资金的收入缴款、拨付情况(1分)。
财政部门为预算单位开设的银行账户:
单位零余额账户。由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用于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及清算(1分)。
特设专户。经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批准或授权开设的特殊过渡性专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特殊专项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活动,并用于与国库单一账户进行清算(1分)。
1.与企业会计核算相比,预算会计具有哪些特点?2.各级财政购买有价证券有哪些相关的规定?
3.事业单位专用基金的特点有哪些?
1、答:(1)具有统一性、广泛性和非营利性;(2)预算会计核算指标体系必须与预算管理要求相适应;
(3)一般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的基础;
4)只核算预算收支和余超,兼有成本核算。
2、答:(1)各级政府只能用各项财政结余资金(包括-般预算结余和基金顶算结余)购买国家指定的有价证券,如国库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不能购买公司股票和债券。
(2)支付购买有价证券的资金不能列作支出。
(3)当期有价证券兑付的利息及转让有价证券取得的收入与账面成本的差额.应计入当期收入。原来用一般预算结余购买的,作一般预算收入入账;原来用基金预算结余购买的,作基金预算收入入账。
(4)有价证券(含债券收款单)要视同货币一样妥善保管。
3、答:(1)专用基金的取得,均有专门的规定;
(2)各项专用基金,都规定有专门的用途和使用范围,一般不得互相占用、挪用;
(3)专用基金的使用,均属一次性耗费,没有循环周转,不可能通过专用基金支出直接取得补偿。
1.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特点?
2.事业单位事业基金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3.总预算会计的原始凭证包括哪些?
1、答:(1)固定资产不必计提折旧;(2)固定资产账面上只反映原值;(3)设置“固定基金”账户;
(4)按实际成本计价原则对固定资产进行计价;(5)取得固定资产所支付的货币资金列入当月的经费支出。
2、答:事业基金的来源主要包括:
(1)各年收支结余的滚存数;(2)已完项目的拨入专款结余,按规定留给本单位使用的,转入事业基金;
(3)单位年终结账后,发生以前会计事项调整或变更,涉及到以前结余的,一般应直接转入或冲减事业基金;(4)对外投资时,投出资产的评估价或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直接记入或冲减事业基金。
3、答:(1)国库报来的各种收入日报表及其附件;
(2)各种拨款和转账收款凭证;
(3)主管部门报来的各种非包干专项拨款支出报表和基本建设支出月报。
(4)其他足以证明会计事项发生经过的凭证和文件。
1.事业单位的结余应当如何分配?
2.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上缴同级财政专户的办法有哪些?
3.简述预算收入的划分、报解程序。
1、答:结余分配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有所得税缴纳业务的单位应计算应交的所得税;二是按规定提取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进行上述分配后,对于当年未分配结余,应全数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账户。
2、答: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上缴同级财政专户的办法有三种类型:一是全额上缴同级财政专户;二是按确定比例上缴同级财政专户;三是收支相抵后的结余数上缴同级财政专户。
3、答:划分和报解的具体做法:各级国库收到预算收入后,应按照财政管理体制规定的预算级次和收入划分,将固定收入分别列人各级财政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将共享收入按规定的划分比例分别填入各级财政预算收入日报表,并将库款分别划解到各级国库。
1、说明预算会计的组成与分级。
答:预算会计由 财政总预算会计、事业单位会计、行政单位会计组成。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的会计组织系统根据国家建制和经费领报关系,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三级。
2、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财政会计、行政单位会计相比,有何特点?
答:(1)核算对象:不仅要核算预算资金的领取、创收、使用及执行结果,还须核算经营资金活动过程及其结果。(2)会计记账基础:除了采用“收付实现制”,又采用“权责发生制”。(3)会计核算内容:不仅要核算预算收支余超,还要核算成本费用,计算收益。(4)会计科目设置:既有预算资金收支科目,又有成本费用科目。(5)会计报表种类: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有经营支出明细表,而财政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报表中没有此表。
3、说明“事业基金”科目的结构、性质、用途及账务处理。
答:事业基金下设“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两个明细科目.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拥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
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用来核算滚存结余资金,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用来核算对外投资部分的基金。
年终单位应将当期未分配结余转入本科目,借记“结余分配” 贷记(本科目)“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对外投资时 借记“对外投资” 贷记本科目(投资基金)。
1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核算、反映和监督中央与地方预算以及事业行政单位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是我国两大类会计体系之一。
2政府基金:是为符合法律要求而设置、用来处理法律许可的收入和支出。它并向享有其服务的用户索取费用。分为普通基金、特种收入基金、基本建设项目基金、偿债基金、特征税捐基金。
3权益基金:是一种需要由受益用户支付费用的基金。分为企业基金和内部服务基金。
4信托基金:是用来处理某政府机构以受托或代理人身份持有的资产。分为动本信托基金、留本信托基金、养老信托基金、代理基金等。
5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
财政总预算会计——财政总预算资金的集中、分配及其执行情况,反映为各级财政总预算的收入、支出、资产、负债与净资产的情况。
国有事业单位会计——不仅仅是预算资金的领拨、使用情况,还扩展为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对事业单位预算(财务收支计划)执行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记录、反映和监督。
行政单位会计——以预算拨款为主,全面核算、反映和监督行政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
6预算会计的职能
传统的核算、反映和监督职能;
预测预算资金的发展变动趋势,以便采取正确及时的决策措施;
宏观经济调控职能;
参与政策决策职能。
7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的比较
8国库单一账户制度(Treasury Single Account System),是指政府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银行开设账户,集中收纳和支付财政资金(包括预算内租预算外资金)的一种结算制度。
国库单一账户制度也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我国财政资金收付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目前经过了试点改革,扩大试点范围等阶段,目前正在逐渐推广。
9事业单位按社会功能可以划分为行政支持类、社会公益类、经营开发服务类三种类型。
10核定收支:指事业单位要将全部的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和各项非财政补助收入与各项支出统一编报预算报告,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定其预算收支的规模,其中包括财政补助的具体数额。
11定额或定项补助:指对非财政补助收入不能满足支出的事业单位采用的补助办法。所谓12定额补助,是指根据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依据相应的标准确定一个总的补助数额。所13谓定项补助,是指根据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确定对其某些支出项目进行补助。
14超支不补、结余留用:指事业单位的预算经上级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以后,由其自求平衡(除特殊情况外),其增加的支出,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不再给予补助;因增收节支形成的结余,可由事业单位留用。另外少数非财政补助收入大于支出较多的事业单位,可按规定向国家上缴部分收入。15医疗基金
指未纳入公费医疗经费开支范围的事业单位,按当地财政部门规定的公费医疗经费人均预算定额提取,并参照公费医疗制度有关规定用于职工公费医疗开支的资金。
行政单位
16特点:与财政和事业单位相比,行政单位具有以下的特点:
行政单位行使对社会经济行政管理职能,它的业务活动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发展需要,具有明显的非盈利性和非市场性;
行政单位的收支必须服从预算管理要求,不能发生没有纳入预算的业务;
由于非盈利性质,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基础严格执行收付实现制原则,不进行成本核算。
17行政单位会计:各级行政机关和实行行政财务管理的其他机关、政党组织等行政单位核算、反映、监督本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
18行政单位资产的分类及特点
按其流动性及存在形态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
特点:
o 在流动资产的核算内容方面,科目设置较少,对债权类和存货类核算是粗线条的。
o 对外投资只设置了“有价证券”科目。
o 没有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类的核算。
19非税收入管理与会计核算
1、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的财政性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属于财政资金范畴。广义地说,非税收入是指政府通过合法程序获得的除税收以外的一切收入。按照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包括:
2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有关规定,依照国务院规定程序批准,在向公民、法人提供特定服务的过程中,按照成本补偿和非盈利原则向特定服务对象收取的费用。
政府性基金: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为支持某项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3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包括土地出让金收入,户外广告资源有偿使用收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收入(包括河道采砂权),场地和矿区使用费收入,出租车经营权、公共交通线路经营权、汽车号牌使用权等有偿出让取得的收入,政府主办的广播电视机构占用国家无线电频率资源取得的广告收入,以及利用其他国有资源取得的收入。
4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包括国家机关、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出租、出售、出让、转让等取得的收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内实行特许经营项目的有偿出让收入和世界文化遗产的门票收入,利用政府投资建设的城市道路和公共场地设置停车泊位取得的收入,以及利用其他国有资产取得的收入。
5财政直接支付是指由财政部门开具支付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将财政资金支付到供应商或收款人(用款单位)账户。
范围: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财政性资金包括用于工资支出、工程采购支出、大宗物品和服务购买支出、上级对下级的转移支付和其他具有特定用途项目的支出,具体包括:
(1)实行财政统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经费;
(2)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的支出,即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所列品目实行政府集中采购的支出;
(3)没有纳入政府集中采购,但单笔金额超过规定金额的支出;
(4)基本建设投资中财政性投资超过规定金额的工程采购支出;
(5)上级对下级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包括税收返还、原体制补助、过渡期转移支付、结算补助等),对企业的补贴和未指明购买内容的某些专项支出等;
(6)上级对下级的专项转移支付。
基本程序:预算单位按照批复的部门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向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提出支付申请,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根据批复的部门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及相关要求对支付申请审核无误后,向代理银行发出支付令,并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国库部门、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开户银行,通过代理银行进入银行清算系统实时清算,财政性资金从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划拨到收款人的银行账户。
20拨入的专项经费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第一,资金的用途是指定的,行政单位在使用时必须做到专款专用,不得任意挪用;
第二,专项资金拨款必须做到单独报账结算,不能单独报账核销的资金不能作为专项资金,而只能作为拨入经常性经费处理。
21预算外资金收入指财政部门按规定从财政专户拨给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和部分经财政部门核算核准不上缴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而直接由行政单位按计划使用的预算外资金。
经费支出的列报口径
1、发给个人的工资、津贴、补贴和抚恤金等,按实有人数和实发金额,经本人签收后列支。实行工资由财政统发的单位,以财政部门开具的拨款通知书和单位职工工资表等有关票据列支。
2、购入办公用品和行政用的零星材料,一般直接列支,数量大宗的,通过库存材料核算,使用时按领用数列支。
3、社会保障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按提取数经经办人员签收后列支。
4、购入固定资产,经验收后列支,同时记入“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
5、其他各项费用,均以实际报销数列支。
管理原则:
1.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保证人员经费和日常工作开展的必须开支。
2.加强经费项目使用情况分析,对节约潜力大、管理薄弱的支出项目实行重点管理与控制。
3.严格专项支出的管理,保证专款专用,不得任意扩大适用范围或改变内容。对于有限定用途的资金,应严格按限定用途使用,不得挪用。专项资金单独设账、专门核算,及时监督资金支出、结算等情况。
4.建立健全经费支出监督控制制度,依据经批准的预算和相关规定审核办理各项支出。
5.有计划并结合实际业务进展安排资金使用,既要节约开支,又要讲求支出实效。
财政总预算会计是指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预算执行和财政周转金等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情况的专业会计。
22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
信用主体不同。财政周转金属于国家信用,其主体是政府(国家),是一级国家政权的代表;银行信用的主体是企业性质的金融机构。
资金来源不同。财政周转金来源于财政安排的预算资金,是无偿资金;银行信用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社会闲散资金,并支付利息。
目的不同。财政周转金往往是贷放于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差、宏观效益好微观效益差的项目,不以营利为目的;银行信用则是以营利为目的,在保证其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强调项目的经济效益。
在信用体系中的地位不同。在信用体系中,银行信用是主体,起主导作用;财政周转金则是一种补充,在国家信贷计划中起“拾遗补缺”的作用。
资金运用范围不同。财政周转金的贷放有指定的范围;银行贷款的原则是兼顾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择优发放,没有指定范围。
23地方财政周转金存款是地方财政周转金管理机构代表政府掌管的财政资金,须在央行批准的金融机构开设计息的存款账户,并按照实际发生数及时入账进行管理核算。
总预算会计报表是各级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定期书面报告,是各级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了解情况、掌握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预算的基础
第四篇:预算执行分析
E区E13财务部钟彩霞
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
E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第九
本公司在第九年年初,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公司进行了扩大生产,从生产、技术、销售、人力各方面进行了大规模扩张。为保证公司资金流转顺畅,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公司进行了全面预算,出现盈利,现将公司本预算执行情况做如下总结分析:
一、销售预算、现金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公司在第九年年初的全面预算中,预计公司年销售收入为8611.67万元左右。根据公司本的实际经营业绩,公司第九年销售收入达到8609.50万元,比预计的销售收入减少了0.8%。该销售收入实际情况没有预算目标完成。
同时,公司根据销售收入预算情况,编制了现金收入预算表。在本的销售现金收入预算中,主要采用的是按照当年销售收入的62%、次年销售收入的34%收回现金收入,即预计有万元的8611.67现金收入。按照预算,公司收到现金收入的比率比预计相对低点,当年销售当年收回的帐款大致是收入的37%
二、费用预算执行情况
公司在扩大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主要体现在生产过程中原料的投入,人工的耗费,设备维护维修,销售过程中的费用,市场 开发费用,新产品研发费用等等。
1.管理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节约。公司第九年预算中,预计公司管理费用的实际发生数为299.42元,比预计的管理费用节约了12%。该项费用的节约幅度较大,主要在于实际发生额中,客户招待费等比预算少支出了,这项费用的节约其实和收入的增长是成正比的,在销售收入超目标完成的情况下,此节约幅度是正常的,收入带来的效益远大于其增加的费用成本。
2.销售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节约。公司第九年预算中,预计销售费用为300万元,实际销售费用发生数为205.2万元。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第九年开发了新产品P2,做为主要产品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销售。因此,公司销售费用预算中,大部分由市场开发费用、市场调研费、广告费等构成。由于公司其他方面宣传工作成功,适当的减少了本项支出。
3.财务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超支。在本的实际经营中,本公司为了加快资金流转,给予顾客部分现金折扣,折扣比率为5%,主要是大于2000万元以上的帐款才予以此优惠政策。因此本公司财务费用超支了。
三、采购支出执行情况
本中,公司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材料采购,以满足生产的需要。在本年初的预算中,本公司预计材料价格会上涨,做出了相应的预算。但是,实际经营中,本材料价格上涨幅度比公司预计的要大,因此采购支出比预算超支了5%。同时,公司预计的材料采购现金支出也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在公司现金流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增加。
四、利润预算
本,公司在全面预算的基础上,进行了利润的预测,其预测比实际的利润比较乐观。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开发的新产品在市场上有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在激烈的竞争下,商品销售价格比预计的低,影响了利润,其实际利润总
共2页 第 1页03财务管理2班2007年1月13日
E区E13财务部钟彩霞
额是3296.65万元,比预计的利润总额高.总结:本,公司制定的销售预算、直接人工预算、材料采购预算、费用预算、资本支出预算比较科学、合理,符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公司依据预算,进行了各方面的控制,使得预算执行情况良好,提高了公司的经济效益。同时,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公司预算也受到一些考验,在这过程中,公司依据战略发展需要,对预算进行了适当调整。总的说,公司的预算比较科学,执行情况良好,对公司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共2页 第 2页03财务管理2班 2007年1月13日
第五篇:预算执行原则
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1、制定完善事中控制的依据,保证控制点的有效控制。事中控制的依据就是公司制定的制度、办法(包括但不限于资金管理制度、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存货管理制度、采购付款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费用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具体如各项成本费用的发生必须遵循预算,由财务部门在资金上进行控制,超标发生的、预算外的不支付等等,相反予以支付或根据制度申请奖励;
2、明确预算控制点,目标分解后,预算表对每个分目标、细化的目标进行量化,量化之后的数据即是控制点,通过每个控制点的控制,使得总目标得以实现;
3、预算控制方法原则上依金额进行管理,同时运用项目管理、数量管理的方法。
(1)金额管理:从预算的金额方面进行管理;(2)项目管理:以预算的项目进行管理;
(3)数量管理:对一些预算项目除进行金额管理外,从预算的数量方面进行管理。
4、定期组织召开预算分析例会。原则上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分析例会,通报考评结果、控制要求等内容,真正做到分析出问题、通报问题、处理问题、预防问题,各事业单元、职能部室需于每月度终了5日内、季度终了10日内将预算执行分析报告报财务部,最后由财务部形成总预算分析报告,交预算委员会,为预算委员会对整个预算的执行进行动态控制提供资料依据。预算分析报告应有以下内容:
(1)预算额、本期实际发生额、本期差异额、累计预算额、累计实际发生额、累累计差异数等绝对值或相对比例;
(2)对差异额进行的分析;
(3)产生不利差异的原因、责任归属、改进措施以及形成有利差异的原因和今后进行巩固、推广的建议。
5、建立预算执行信息台帐,各职能部室、事业单元均要建立预算执行信息台帐,要有专人负责统计,及时登记,并主动与财务对帐,每月至少核对一次。预算信息台账要求按预算的具体项目详细纪录预算数量、金额、实际发生数、发生日期、差异数、累计预算数、累计发生数、累计差异、差异原因说明等内容。
6、定期检查预算执行。定期检查各部室、事业单元预算执行情况,对差异指标及时进行纠偏,确保各项经营指标的完成。为了更好的发挥预算控制作用,强化预算的执行,各事业单元应优化完善各业务流程,包括但不限于费用签批流程、资金支付流程、合同签批流程(包含价格审核、应收账款审核和费用审核)、定单投产流程(增加财务部审核定金和合同)、销售价格制定执行流程并报集团财务部备案,一是作为事业单元预算编制、事中控制的依据,二是作为集团后期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依据;
7、职能部室资金支付流程及具体规定如下:(1)各职能部室每月5日前上报资金收付计划;
(2)各职能部室计划内款项签批流程:经办人→主管领导→财务负责人→集团公司总经理→财务部门负责人;
(3)计划外的资金原则上不予支付,确需支付的在申请单上注明,报集团公司总经理审批,并且计划外的资金不能超过总付款额的5%。
8、费用控制的重点,原则上应优先考虑“可控费用”,过多的控制危害企业合作精神与合作效率,而控制不足又会导致无法控制预算结果,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规范审批权限来减少各项费用的超标,职能部室费用预算签批流程及具体规定如下:
(1)1000元以下(含1000元):经办人→主管领导→会计审核→财务部门负责人;1000元以上:经办人→主管领导→会计审核→集团公司总经理→财务部门负责人;
(2)预算外的费用原则上不予报销,确实需要报销时,首先执行预算调整的审批程序进行预算调整,然后按上述流程签批;
(3)集团公司高层副职发生的费用需报总经理签批。(4)对部门费用预算层层分解并进行分类管理(可控部分、不可控部分),明确各可控费用的直接责任人。
(5)严格控制预算支出的合理性,充分发挥预算硬约束作用,使各项费用控制在预算内。
9、两项资金占用预算执行与控制
(1)结合两项资金占用预算控制目标,各事业单元应制定完善到责任人的应收、存货控制工作方案,落实逾期应收、积压存货的责任人;
(2)原则上各事业单元两项资金占用必须控制在预算内;
(3)对逾期应收款、积压存货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由财务部与事业单元财务处沟通、商讨拟定计提比例。
10.集团与各事业单元财务费用结算
(1)以预算中资产负债简表为依据,将期初净资产与持股比例相乘视为集团公司向各事业单元投入的资产,各事业单元按公司同期贷款利率向集团公司支付利息。
(2)双方结算均采用现金方式,如采用银行承兑汇票等其他方式结算,需向对方支付贴息。
(3)如变更付款方式,双方均需向对方支付因付款方式不同产生的财务费用。
11、预算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应用。集团财务部设置集团层级预算预警指标,各事业单元根据行业特点与公司实际设置预算预警指标,当预算执行偏差大于以下指标时(当期预算指标差异率≥、累计预算指标差异率≥),财务部门发布预警信息,重点提示预警指标差异及影响;各预算执行部门对预警指标填写差异分析报告及改进措施,反馈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对改进措施进行跟进。
12、预算剩余可以跨月转入使用,但不能跨。
预算的调整
1、为保证预算能够刚性而不僵化、灵活而不失控的持续执行,公司正式批准执行的预算,在预算内一般不允许追加(减),但在预算执行中由于市场竞争环境、经营条件、政策原因等客观因素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预算编制基础不成立,或者将导致执行结果产生重大偏差的,应该调整预算。
2、预算调整事项不能偏离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要求
3、各事业单元经营预算调整10%(含10%)以内的报集团总经理批准;超过10%不大于30%(含30%)时报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大于30%时报集团公司董事会批准后执行。
4、集团预算调整实行逐项审查、逐级审批制度。具体由责任部门提出书面申请,说明原预算情况、调整原因、调整后指标、保证措施等事项后报公司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审核并按调整比例报公司领导审查。
5、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预算责任部门在总预算控制的前提下,可以在相关项目之间进行适当调整,但必须报财务部审查备案。
6、预算调整方案经批准后,由财务部门下达给责任部门执行。
预算考评
1、职能部室的预算考评与激励,根据部室预算指标完成情况,结合职能部门经营目标责任书与公司薪酬制度,对各职能部室进行考核;
2、事业单元的预算考评与激励,各事业单元应结合与集团签订的经营目标责任书,根据集团公司薪酬制度要求,构建全面预算控制指标考评体系,对预算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3、预算执行单位于每年4月、7月、10月及次年1月上报季度预算执行报告,报告需经本单位负责人签批后报预算委员会,预算委员会对各单位预算执行报告进行审核,确认通过后执行奖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