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力以赴打赢泸西抗旱救灾攻坚战
全力以赴打赢泸西抗旱救灾攻坚战
——关于做好当前抗旱救灾和农田水利建设的思考
段锦良
泸西县遇到百年未遇的持续高温干旱,各水库坝塘没有新的蓄水,部分水库坝塘、水池、水窖已经干涸,总库容为3550万m3的白水塘水库现已干涸。随着旱情的不断加深,灾区人畜饮水困难不断加剧,旱情形势异常严峻。当前,做好抗旱救灾工作,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保民生、保稳定、促春耕、促发展是当务之急。对此,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泸西县旱情现状
2009年8月以来,我县遇到100年未遇的持续高温干旱,2009年降雨量不足600mm,是1958年有气象记录以来降雨量最少的年份,比历年平均降雨量减少340mm,造成了严重的旱灾。随着旱情的不断加深,灾区人畜饮水困难不断加剧,旱情形势异常严峻。水库坝塘蓄水严重不足。据统计,截止4月18日,全县165件水库坝塘蓄水仅为4500余万m3,占年内计划蓄水量的30%左右,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5000余万m3,其中4件中型水库完成蓄水3800万m3,与上年同比减少近4000万m3。据初步统计,县境内已有110件水库坝塘、12015个水窖、48个龙潭、3867眼水井全部干涸。总库容为3550万m3的白水塘水库现已干涸。人畜饮水特别艰难。目前,有60余个村委会、329个自然村、3万余户17万人、6万余头大牲畜存在不同程度饮水困难,其中,有159个村寨8万余人面临严重缺水困难。农业生产严重受损。全县农作物受旱面积达3万余公顷,约占全县上报耕地总面积的98%,造成各种经济损失约2.92亿元,旱情已遍布全县,小春基本绝收,大部分大春作物难以耕种。供需水矛盾进一步加剧。目前,现存的4500余万m3水除供城镇居民用水外,仅可供农业和其它生产用水最多2000余万m3,三塘、向阳、永宁、白水东部山区蓄水、供水严重不足,突出的供需水矛盾严重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也给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二、泸西县抗旱救灾情况
面对严重的旱灾,泸西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抗旱救灾重大决策部署,积极部署全县抗旱救灾工作,把“抗大旱,抗大灾,保民生,促春耕”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克难攻坚,共抗旱魔。通过组织共产党员抗旱救灾先锋队、突击队开展大规模的送水、送物资,帮助群众解决运水费用、帮助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州的支持,动员社会各界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大力支持和帮助泸西抗旱,各单位、职工、企业和各界人士捐款542万元。县委、县政府加大抗旱救灾投入力度,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较好地开展抗旱救灾工作,现已投入抗旱资金4000余万元,抓好全县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调度提水增蓄工作,帮助灾区群众战胜灾害,共渡难关,确保全县上下人心稳定、社会安定和谐。
在抗旱中,泸西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响应省、州、县各级党委、政府号召,及时安排部署抗旱救灾工作,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和人大代表投入抗旱救灾。一是县人大常委会班子按照县委定点联系乡镇抗旱工作的安排,抓好挂钩联系工作,并率领各相关部门参与抗旱工作,为受灾地区提供技术、财力、物力、支持,帮助群众寻找水源,整合力量抗旱灾。二是组织开展好旱情调研。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深入农村开展抗旱救灾情况调研,掌握实情并组织人大常委会委员及部分代表深入到所在选区帮助群众抗旱救灾。三是人大常委会班子带领所分管的工委室同志到旱情较为严重的村子做好与困难农户结队帮扶工作,及时化解难题。四是深入群众中做好社会维稳工作。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开展社会维稳宣传,引导群众做好抗旱救灾和生产自救,科学供水用水,及时排查和化解在抗旱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隐患和矛盾。五是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和党员同志开展抗旱救灾捐资献爱心活动。从3月1日至22日,分别组织县人大机关全体干部职工、机关党员同志、机关县处级干部和科级干部捐资活动,共捐资44800元;并从有限的人大工作经费中挤出10余万元支持乡镇抗旱救灾。通过组织开展党员干部职工捐资、结队帮扶、投身一线抗旱救灾活动,进一步锤炼了党员干部的意志,增强了党性修养,提升了党员干部素质,进一步树立机关党员干部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民本意识和宗旨意识。同时,县人大常委会还协调好各方人、财、物和技术力量投入抗旱救灾。随着旱情的不断加深和抗旱工作的不断推进,全县上下万众一心,同心同德,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赞歌,涌现了一批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如:原上海在泸西的插队知青赵秋明情系第二故乡——泸西,他通过江苏昆山红十字会向泸西捐资20万元支持抗旱救灾; 县直机关工委王政、县财政局吴天明通过中国艺术门户网站——雅昌艺术网“爱心公益组织”发起支援泸西的“甘露行动”,与网友进行沟通和建议,在网上发出倡议,很快在网上形成高潮,不少网友以个人名誉汇款、义拍、义卖等方式积极为泸西抗旱救灾捐资献爱心,网友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募捐了数万元,王政、吴天明主动承担义务工作队,将42712元的第一批捐款购买3000多件矿泉水送到严重缺水的阿朝村委会6个自然村群众家中,他们用行动实际行动为灾区人民送去爱心,受到灾区人民的高度赞扬。
三、对抓好抗旱救灾的意见和建议
据气象部门预测,我县在5月中下旬才开始进入雨季,6月份进入雨季的可能性不是不存在,在雨季来临之前,已是农业生产的最佳节令,但旱情形势依然非常严峻,群众生产生活更加困难。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继续打好抗旱救灾攻坚战,进一步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做到科学调度,未雨绸缪,超前部署,确保“保民生、保稳定、促春耕、促发展”工作目标落实到位,为实现县十一届五次党代会和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奋斗目标而努力。结合当前工作,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做好人畜饮水保障工作
要在进一步总结前一阶段各乡镇、各部门抗旱救灾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的同时,继续把抗旱救灾工作列入各级、各部门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继续抓好抗旱救灾工作。
1、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树立“抗大旱防大灾”的思想。强化组织领导,把抗旱救灾工作作为当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抓好抓实,进一步统一思想,真正从“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高度做好抗旱救灾工作。
2、动员社会力量,加大对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村寨人畜饮水问题的解决。要继续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积极开展捐资捐物和送水活动,支持群众自救,切实解决缺水地区人畜饮水困难。绝对不能因干旱缺水而出现社会动荡和死人现象。
3、统筹规划,科学调度水资源。在解决人畜饮水问题的资金和项目上要坚持长短结合、主次兼顾的原则,既要考虑长远问题,如找水源、建水窖等工程,同时,也要考虑未来几个月内的边远山区群众拉水、运水等费用的开支,包括资金、运力、物力等因素的统筹工作。也就是要有一套可操性较强的预案,做到统筹兼顾,科学调度,也就是要有备份。
4、做到群众自救和政府帮扶相结合。要继续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采取群众自救与政府帮扶等有效措施,做好人畜饮水保障工作。
(二)科学规划做好春耕备耕工作
目前,持续干旱已造成我县严重的经济损失,全县小春基本绝收,大部分大春作物难以耕种。科学规划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尤为重要。
1、要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做好“水改旱”。由于我县水源除保障民生饮水外,可供农田用水总量最多仅为2000万m3,实际上只能解决一部分大春和烤烟的保苗水的问题。因此,建议在春耕备耕工作中,早计划,早安排,合理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做好农业产业布局工作,落实好“水改旱”的规划工作,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2、要科学调度,统一指挥。要制度科学合理的调水方案,确保有限的水资源用好用巧;要避免因水资源分配不均而引起的矛盾纠纷;要解决好工农用水与城市用水的矛盾问题。特别要考虑好上下游农业灌溉用水的矛盾,重点要做好旧城镇、金马镇与中枢镇(含逸圃)、永宁乡等乡镇的调水供水矛盾。
3、要做好农资生产调运监管工作。要提前做好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器械等生产资料的储备、调度工作,为春耕生产做好充分准备。现在农业部门已经着手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4、要抓好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相关部门要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为广大群众提供生产技术服务。
(三)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储备
严重的旱情再次显现了自然灾害的频发多样,也暴露出一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现有的水利设施无法满足现实生产生活需要等问题。因此,要抓住中央和省州加大在云南水利工程特别是“五小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储备建设工作。
1、板桥河蓄水情况。板桥河水库总蓄水量7600万立方米,属年调节水库,供给农业用水2500-3000万立方米,工业园区用水2000万立方米(未含发电用水),城市用水400万立方米,死库容1000万立方米,总计承担6400万立方米/年。板桥河水库属多年调水库,按来水量20万方/平方公里计算是可以蓄满水,但板桥河水库蓄满水一年不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才能蓄满。实际上板桥河水库蓄满水已是高负荷运转,其调节能力将大大降低,要重新考虑板桥河水库的调水方案,所以必须考虑新的水源建设。
2、全县总蓄水量及其它水库坝塘蓄水情况。正常年份全县总蓄水量约1.2亿立方米,正常年用水量为1.1亿立方米。除板桥河水库外,其它水库坝塘正常年份蓄水量近6000万立方米/年,正常年份还应调节供应近5000万立方米/年的农业用水。
从上述情况我们不难看出,我县工业用水(未含发电部分200-500万立方米/年)、城市用水和农业(特别是12万亩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用水矛盾比较突出。当然,我计算的水账也有局限性,有失偏颇,希望业务部门、水电局认真计算一下水账,科学摆布好水源建设,重新规划全县的水利建设规划,包括水源建设、渠系配套工程、人畜饮水工程。
面对严峻的供水矛盾问题,要抓住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建设百万件水利工程”的机遇,尽快尽早抓好各项水利建设项目的储备和申报工作,加大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开发力度。一是重新认真确认耕地面积和分布,做到高水高灌。二是重新启动新一轮的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包括水源建设、渠系配套工程建设,也就是做好干、支、斗、农、毛渠建设。三是加快水源建设。要尽快改造修复蓄水量为3550万立方米的白水塘水库下塘,加快平海子水库扩建和小兴安隧洞的建设,使之充分发挥作用。要抓重点和关键点。目前,小水窖要抓建设,但只能解决山区村寨的生活用水。所以继续寻找新的水源,要抓大项目,抓好水源工程建设,解决长远发展的问题。四是要做好人畜饮水项目建设。要抓住有利时机,尽快开展家庭小水窖、村间水池的修建和兴建,确保人畜饮水安全。五是要做好渠系配套工程。做好干、支、斗、农、毛渠的改扩建工程,解决以往只注重水源建设,不注重渠系配套建设的问题。在抓好当前抗旱救灾工作的同时,提前做好相关水利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州在水利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支持,加大全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四)做好抗旱救灾工作的监督指导
1、抓好宣传,增强抗旱救灾意识。要通过各级媒体广泛开展宣传,增强全民自觉节约用水的意识;通过宣传,让社会各界充分认识灾害的危害和损失,树立“防大旱抗大灾”的思想,并倡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支持帮助抗旱救灾,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做好抗旱救灾工作。
2、加强抗旱救灾指导工作。要切实指导好抗旱救灾工作,要积极争取技术支持和资金扶持,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抓好清淤除障、家庭小水窖建设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工作,做到常备无患。
3、加强抗旱救灾监管工作。要在四月中旬至五月中下旬开展抗旱工作督查,督促全县各级各部门真正将抗旱救灾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灾区、深入困难村寨和群众,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村寨、落实到群众中。各乡镇、各部门要做好抗旱救灾物资的监管和使用,确保抗旱救灾物资安全合理高效使用。组织人大代表认真做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春耕备耕、抗旱救灾等相关工作的监督,确保抗旱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4、树立防洪涝灾害的思想。大旱之年难免有大涝,因此,要提前做好清淤出障工作,畅通河道、隧道等各类运行中的水利设施。包括机械闸、河道、排水系统,做到能排能灌,特别是要做好防洪预案和排洪救灾物资等筹备。
5、进一步抓好调研视察工作。要组织人大代表及相关技术人员开展抗旱救灾调研视察工作,进一步掌握实情,了解社情民意,为县委、政府部署抗旱救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相关服务。同时,通过开展调研视察活动,及时查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提交相关部门加以解决,确保抗旱救灾全面胜利。(作者单位:泸西县人大常委会)
第二篇:全力以赴大打一场抗旱救灾攻坚战2
全力以赴打好抗旱救灾攻坚战
县委书记赵贡桥
同志们:
自去年10月入秋以来,我县持续干旱少雨,遭受了较为严重的秋冬春连旱,全县18乡镇不同程度受灾。这次旱情范围广、强度大,时间长,损失重,出现了五个罕见:干旱强度之大罕见;干旱时间之长罕见;抗旱水源之少罕见;干旱范围之广罕见;损失程度之重罕见。截至3月21日,全县农作物受旱面积4.9万亩,其中轻旱0.5万亩,重旱2.5万亩,干枯0.9万亩,旱地缺墒(主要是春洋芋栽种后因缺水不发芽)1万亩;持续干旱造成15万人受灾,8.6万人、4.8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11条河流、2座小
(二)型水库,25座山塘、500余口小水窑干枯;新植茶苗受损3.8万亩,并且有38%因旱枯死。此次旱灾已造成全县农业经济损失5600万元。
面对严峻的旱情,县委、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抗旱救灾工作,亲临乡镇督查指挥,成立了抗旱保供保耕领导小组,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积极投入抗旱保供水、保苗工作有声势、有动作、有成效。县财政已投入抗旱经费180余万元,组织县、乡、村干部群众抗旱45000余人次,出动消防车送水100台次,发放桶装水4000桶,乡(镇)组织送 1
水2000余车,新建抗旱应急调水工程2处,新建“五小”水利工程30处,铺设输水管线35公里,购置抗旱水桶1000个,发放救济粮162吨,救济资金160万元,最大程度减轻旱灾损失。据气象部门预测,旱情还将持续,为进一步做好当前的抗旱救灾工作,强调下面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抗旱救灾的紧迫性和责任感。
抗旱救灾是当前工作的头等大事,各级各部门必须把抗旱救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领导干部必须高度重视抗旱救灾工作,要深入到抗旱救灾第一线,协调解决抗旱救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充分认识这场旱灾影响的严重性、长期性和全局性,切实提高抗旱救灾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抗旱救灾保民生作为当前的中心任务,动员一切力量和资源,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最扎实的作风,打一场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的攻坚战,把灾害性天气对我县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要牢固树立抗大灾、抗多灾和长期抗灾的思想,坚持做到思想不松懈、工作不疏忽、力度不减弱,坚持全民抗旱、科学抗旱、安全抗旱,坚决打好、打赢抗旱救灾这场硬仗。
二、进一步强化措施,确保抗旱救灾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切实保障人畜饮水安全。坚持把解决人畜饮水安全问题放在抗旱救灾第一位,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和“突出重点、科学调度”的原则,从物资储备、供水协调、后勤保障、供水抢修等方面加强部署,重点解决城乡人畜饮水和山区乡镇饮水应急工程建设,千方百计满足群众生活用水需求。坚持科学用水、科学调水,以乡镇甚至以村为单位,科学实施好当地人畜用水、取水,抓好备用水源的管理和保护,继续组织发动全县各级干部为特殊群体和缺水村寨群众拉水、送水,无论如何困难,都要保证灾区群众有水喝、有饭吃。二是切实抓好春耕备耕。在开展抗旱救灾的同时,高度重视春耕备耕工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组织开展生产自救,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争取小春损失大春补、粮食损失经济作物补、种植业损失养殖业补、农业损失非农业补,及早做好种子、化肥、农药、地膜等农资的调运、调剂和管理工作,努力做到大季满栽满插,坚持抗旱救灾与春耕生产“两不误、两促进”。要提前做好育商品秧苗的各项准备工作,以满足雨季到来人民群众的生产需求,确保今年农业有一个好收成。
三是切实解决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坚持突出工作重点,大力实施困难救助,特别关注老弱病残、鳏寡孤独和单家独户群众,保证他们有水喝、有饭吃,坚决杜绝群众因灾逃荒、因灾死亡现象的发生。及时深入受灾地区做好群众的生活困难调查工作,摸清不同人员在口粮、饮水、衣被以及
医疗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象准。坚持包保到户、落实到人,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重点保障五保户、低保户、优抚对象和空巢老人、困难留守儿童的生活救济。要加强粮食储备工作,确保粮食市场稳定和民政救济粮供给。
四是切实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要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西部大开发、增加水利投资的重大机遇,结合我县实际,积极开展全县近期、中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确保全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有序、全面有力地推进。要大中小一起上,近中远一起干,大力推进水利设施建设,支撑和保障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争取更大支持,全力推进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尽快立项,加大投资,及早开工建设,加快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
五是切实抓好防火防汛防疫工作。狠抓森林防火责任制的落实,全面做好森林火灾应急准备,加强巡防,进一步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力度,坚持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明确专人负责重点卡口、管住重点人群、看住重点林区,构筑起严密的群防群控网络,严防死守,以超常规措施应对超高火险天气,最大限度减少森林火灾发生。在全力抓好抗旱救灾工作的同时,认真落实各项防汛工作责任,全面开展汛前防汛安全检查,提前谋划好今年防大汛准备工作。切实抓好大灾防疫工作,超前准备相关药品和医疗设备,组织好医务人员,进一步开展疫情防控。
三、进一步严肃纪律,切实加强抗旱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
全县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坚决克服厌战情绪、畏难情绪,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协调组织到位、工作职责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确保抗旱救灾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巩固和利用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坚持领导干部在前、党员干部在前,深入抗旱救灾第一线,深入到旱情最严重、抗灾最困难的地方,切实帮助受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抗旱救灾资金管理,严格政治纪律、工作纪律、财经纪律。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客观、真实、全面地宣传报道灾情和抗旱救灾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形成人人支持抗灾、齐心协力抗灾的良好氛围,万众一心,打好长期抗旱救灾这场硬仗,确保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第三篇:全力以赴 率先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力以赴 率先打赢脱贫攻坚战
春风送暖,播种希望。5月 13日,青岛市召开脱贫攻坚现场观摩会,调度交流精准扶贫工作,对率先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市委副书记、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王伟带队观摩并作总结讲话;副市长、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黄龙华主持会议;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部分成员单位和相关区(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同志参加了此次观摩会。
青岛市扶贫工作精准发力,亮点纷呈。观摩组深入即墨、莱西、平度3个市的8个扶贫点,就电商扶贫、创业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高效农业扶贫等进行观摩,现场查看了镇、村的扶贫地图、脱贫规划和贫困户信息档案、扶贫手册等,并到部分贫困户家中查访。观摩后,与会人员对各个扶贫点进行了打分测评,并与相关部门和区(市)作了书面交流。
王伟在总结讲话中指出,率先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要全力以赴、众志成城,把这一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和严肃的政治任务完成好。一要明确目标任务,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确保我市脱贫攻坚“走在前列”。二要坚持精准施策,做到扶持对象精准、扶贫措施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人口脱贫、镇村摘帽都要经得起历史检验。三要勇于创新突破,努力走出具有青岛特色的精准脱贫之路,着重培育打造特色产业和特色载体,突出抓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大扶贫资金整合力度,创新资金使用方式,创新金融扶贫。四要夯实基础支撑,重点是组织基础、队伍基础和社会基础,激发帮扶对象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五要狠抓责任落实,落实好领导责任和部门责任,强化督查问责,注重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会议号召,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力量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件大事,挂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积极行动起来,汇聚强大合力,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第四篇:吹响创先争优“集结号” 打赢抗旱救灾“攻坚战”
吹响创先争优“集结号” 打赢抗旱打井“攻坚战”
——112队在抗旱打井工作中再掀创先争优新高潮
旱情就是命令
自贵州省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今年入夏以来遭受到最严重的旱灾,截至8月3日,全省出现特旱35个县市区,重旱35个,中旱14个。针对日趋加重的干旱灾害,贵州省委、省政府发出紧急通知,举全省之力打好抗旱救灾攻坚战。
贵州所出现的严重干旱,关于旱情的新闻报道占据了贵州省主要媒体的头版头条和重点时段。这些旱情报道不仅牵动着全省各级领导的心,也深深触动着贵州地矿人。危急时刻,贵州省地矿局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紧急动员,组织最精干的队伍,最先进的设备,全力以赴投入找水打井抗旱救灾战斗中,并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112队作为省地矿局打井施工主力军,按照省地矿局的统一部署,义不容辞地承担了在毕节地区黔西县、金沙县、纳雍县、黔南州龙里县和黔西南州兴义市的抗旱打井重任。
8月4日,省地矿局召开抗旱找水打井部署会后,112队立即召开了由队领导班子成员、各有关单位和机关科室负责人参加的抗旱打井工作部署会。会议传达了省地矿局部署会议精神,介绍了这次抗旱打井工作的基本情况和意义。作为资源保障的地勘单位,112队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贵州把保障城乡民众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特别在2010年西南抗旱打井救灾、2011年援豫抗旱打井救灾工作,112队的贡献和战斗力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主管局的认可;今年入夏贵州旱灾来势猛、灾情重、蔓延快,112队把抗旱打井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同时把抗旱打井工作纳入创先争优活动之中,力争以优异的抗旱打井工作成果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
部署会上,112队党委要求全队党员干部要把抗旱打井救灾作为创先争优的主战场,在全队再次掀起了创先争优新高潮。同时成立了抗旱打井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指挥部下设技术组、生产协调组、后勤保障组、安全质量组和宣传报道组;成立了以施工公司为主体,勘查总公司等相关单位全力配合的抗旱找水打井突击队,组建了8台套抗旱打井机台,根据抗旱打井机台的分布地域,成立了黔西、金沙、纳雍、龙里、兴义等三个项目部。根据会议要求,为做到“安全、高效、优质、快速”,各组迅速制定了技术、施工、安全和质量的标准和工作流程,大队从资金、材料物资等方面做好后勤保障。按照“快打井、打好井、多出水”的总体要求,各项目部按照大队统一安排部署,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争分夺秒,力争早行动、早出水,各个抗旱打井机台从接到通知到施工人员、设备物资等全部抵达施工现场仅仅花费了不到十个小时的时间。由于各个打井机台相距最远有500余公里,自抗旱打井工作开展以来,112队党政主要领导、公司经理及项目负责人没有回家呆过一天,他们密切关注各个机台的施工进展情况,往返于各个机台,亲临抗旱打井第一线检查指导工作,现场解决有关难题。
俺村也需打口井
“这下好了,终于出水了,554.4吨/日”,8月8日上午,在黔西县锦星乡新街村钻井的杨再洪一脸兴奋,村委会主任杨平文凑近杨机长连声说道:“感谢你们,感谢你们!这下我们再不用跑远路拉水了,感谢你们来给我们打好了这口井”。殊不知,近些天来,隔壁新林村40余名村民在这里恭候着,看见新街村这口井已终孔,在场的新林村村民们全部上前帮助搬运设备物资装车,他们想尽快让打井队的同志们到他们那里打井,可按计划安排杨再洪机台是要去金沙县岚头镇和平村打井,可新林村的村民们哪管这些,他们将装有钻探施工设备的车强行堵在村口,他们说:我们新林村真是太洛后了!是靠天吃饭的村,雨水少了庄稼只能眼睁睁看它旱死,今年来我们的水池都已经干枯了,别说洗衣服了,现在我们吃水都成问题了!请你们给我们打口井让我们吃水不再困难,让现在还有救的庄稼能得到浇灌,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愿望了!但如果放你们走了,我们就无望了,请你们拉我们一把!
现场负责黄守进告诉村民们,即便马上在该村打井,首先要做相应的地质工作和物探工作,最起码要耽误一周左右的时间,让杨再洪机台先到其他已点好孔位的村打井,等他们那里地质和物探工作做完后,再来给他们打井,尽管现场负责黄守进作了再三解释,村民们还是听不进去,一堵就是近两天两夜时间,为不耽误抗旱打井时机,该队正在北京学习的党委书记、大队长洪江坐不住了,赶紧请假返回,亲临新林村并会同地方政府进行协调,并承诺立即安排在该村做地质和物探工作,待这些工作做完立即到该村打井。8月10日,杨再洪机台才从新林村出发前往金沙县岚头镇和平村。
出水才是硬道理
“地质踏勘—选址,通过物探检测—定位,钻探设备进场—钻井,下泵下管—抽水试验—水质试验,资料整理,最终验收”,这是一口成功水井的全部施工工序,任何一个环节都很关键,缺一不可,而所有的工序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出水!这是抗旱找水打井突击队的最终任务。
经过地质踏勘和物探工作,在金沙县岚头镇高仓村已确定了一个钻井施工点。8月21日,王开林和工友们来到该点,机器设备只能卸载在距孔位300米远的乡村小道边,笨重机器设备和管材物资必须通过人工才能搬运进场,要是在往常,工友们慢慢搬进场已不是不可以的事,可这抗旱打井要抢时间抓进度,王机长正为此事犯愁着,没想到该村黄村长带着近百名村民主动前来帮忙,不到半天时间,所有设备及管材物资全部搬运到场。王机长和工友们随即安装并进行钻井施工,当施工至设计孔深,出水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应村民要求经请示同意,他们将该孔加深至200.77米,但出水量仍满足不了设计要求,8月30日,他们不得不终止该孔施工,准备搬迁至金沙县长坝乡店民村岐山组打井,可岚头镇高仓村村民们就是不允许王机长们搬出。该村村长、村支书前来要求移点重打,可即便移点重打之前也要先做地质和物探工作,哪怕立即做地质物探工作,那不也得要花一周左右的时间,不管怎么解释,村民们就是听不进去,为了不让打井施工队搬走,村长、村支书不准村民们来协助搬设备出场,部分村民们还以施工时损坏了他们的青苗为借口进行索赔,大家就这样僵持着。为不影响整个抗旱打井施工进度,同时为帮助抗旱打井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9月1日,省地矿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在文,112队党委书记、大队长洪江等率工作组前往金沙县与地方政府商议下一步的工作,并承诺立即安排在该村择点做地质和物探工作,待这些工作做完立即到该村另打一扣井。9月6日,王开林机台才顺利从岚头镇高仓村搬出,赶赴金沙县长坝乡店民村岐山组。
科学施工,安全生产
为确保整个抗旱打井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我队制定了《水井施工工作标准和流程》及《水井施工安全工作标准和流程》,对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实施全过程管理控制,确保保质保量完成抗旱打井任务。抗旱打井工作启动后,按照省地矿局党委提出的“快进场、多打井、快出水”的指示精神,为增加抗旱打井机台,我队生产技术科、安全科、党办、财务科和人事教育科与施工公司紧密配合、上下联动,对人员、设备、资金进行紧急调配。累计调配人员80余人,钻机10台(套)。并将施工公司在水银洞矿区进行岩心钻探的机台调配加入到抗旱打井会战中。成井,首先是针对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差异,选择不同的工艺,统筹安排,做到因地制宜,保质高效;其次为确保施工进度,需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打井施工钻进工艺——风动潜孔锤钻进工艺,以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成井施工作业,提高钻进效率,以此显示我队水文成井先进钻井技术和雄厚施工实力。特别是在黔南州龙里县的抗旱打井施工工作中,我队平均每6—7天成一口井的超高效率,受到当地政府和百姓的一致好评,并因此增加了我队的钻井施工工作量;再次是实践了一个钻孔两种工艺的钻进方法,如在织金县八步镇、茶店乡的抗旱打井施工工作中,由于织金县境内地下岩溶发育、地层复杂多样,地表覆土厚且多为粘性土。根据实际情况及打井设备的特点,施工人员首先采用泥浆护壁回转钻进工艺开孔,施工至基岩,再改换钻头,采用潜孔锤冲击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办法总比困难多
“命令急,时间紧,任务重”是本次抗旱找水打井任务的总体特点。“12月30日之前要完成所有的抗旱打井施工任务,12月 30日之前完成挂帮织金县11口井的抗旱打井施工任务”,时限明确,任务明确,压力同样明确。在今年下半年抗旱找水打井这场攻坚战中,我队施工公司挂帮职工经历了各种复杂环境带来的严峻考验,但无论是遇到工期紧、任务重、人员设备紧张等客观因素影响,还是钻进困难、井孔不断坍塌等技术难题,施工公司所有员工没有一个带有“畏难”情绪,“攻坚克难”从来都是112队人的强项。我队施工公司广大挂帮职工放在心里、挂在嘴边的是一句普通但却有力的话:“办法总比困难多”!凭着这句朴实简单的话,凭着客观理性审视困难的态度,凭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和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在近年执行急难险重突击任务的过程中,我们的施工公司克服了一个一个的困难,闯过一道一道的难关,迎来了胜利,迎来了成功!
万事开头难。“人员、设备、物资、进场 „„”是抗旱打井最初面临的问题。今年下半年,施工公司打破机台与机台之间的界线,按区域成立项目部,充分利用区域内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调配人员、设备、管材等资源,统筹安排抗旱打井施工工作。各抗旱打井项目部则通过多年丰富的社会资源,踏现场、找设备、组人员。在执行今年下半年的抗旱打井施工突击任务中,不到2天时间,兴义、毕节、黔南州三个项目部人员、设备、物资等全部到位,为抗旱工作开了个好头。
贵州省地矿局挂帮的织金县是本次抗旱找水打井重点攻坚工程之一。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给钻进施工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织金县茶店乡海马村王万学钻井机台,该井施工至95米深后,孔内坍塌严重,必须改用普钻进行施工,当施工至102米时,正准备起钻改换钻具时,潜孔锤就被埋在下面提不起来了„„。八步镇沙冲村偏江石组徐明机台,该水井开孔至5米地下就有水了,经钻具搅拌,黄粘土就牢牢地粘在钻具内,有时一趟钻起来,清理钻具中的淤泥要花3—4个小时时间,虽已经打了10多米深还不见基岩。面对这一道道难题,大队组织工作组和公司项目部技术人员即刻组织“会诊”,对茶店乡海马村钻孔,大家一致认为该井位出水量可观,决定“不抛弃、不放弃”,确定了孔内事故处理方案,历经15天事故处理,11月 日,该井终孔,井深为 254.6m,涌水量 54.36m3/h。这口被誉为织金挂帮抗旱找水“第一井”的水井给了我们工程施工人员坚持的理由。“风雨过后就是彩虹”,在之后 天,我们在织金县的3个抗旱打井机台的钻井施工工作顺顺当当,整个挂帮织金县的抗旱打井工作于月日全面完成,并为我队2011抗旱找水打井野外施工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组组数据背后的故事
历时 天,调配 人,10台套钻机,分配任务 口,实际完成 口,总进尺 m,总日出水量 m3,这一组组数据是我队施工公司2011年下半年抗旱打井取得的成绩,是公司广大挂帮职工工作成果最直接的体现。我队施工公司抗旱打井的同志们战天斗地,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和打井成果向局、队两级党委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中间也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忘我工作、乐于奉献的精神值得全队挂帮职工学习,李毅刚、黄邦忠、杨金海、黄守进、朱学权、王开林、杨再洪、徐明、陈顶峰、王万学、王学伦、黄邦友、欧阳维佳、黄仲华、江松、黄银强、林贵平就是这支队伍的突出代表。下面,就让我们对这组数据进行解读,一同走近数据背后的故事。
李毅刚,112队施工公司经理,112队抗旱找水打井的主要组织者。自2010年以来,他的工作总是排得满满的,没有节假日,经常加班加点,8月4日,接到抗旱打井施工任务后,他就立即召集召开动员会,明确参战人员及分工,拿方案、调设备、组织队伍,亲自带队奔赴野外开展工作,全力协助地质物探组确定井位。自接到抗旱打井通知到8台钻机进入旱区仅用了3天时间,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由于旱情在不断加深,抗旱打井任务异常艰巨,他一边忙于协调指挥抗旱打井施工工作,一边协调抽调已在水银洞等矿区施工另两台钻进进入旱区施工,使112队抗旱打井机台增至10台。在整个抗旱打井施工过程中,他往返奔走于各个抗旱打井工地指导工作,与地方政府沟通,争取当地政府和百姓的支持和帮助,协调兄弟单位的地质物探组的各种安排,向局、队领导汇报各个点的施工工作进展,安排职工生活,解决现场遇到的各种问题。9月2日,我随李经理一起到钻井机台,在奔赴金沙县高仓
村王开林机台途中,一脸倦容的李经理斜靠在车座上睡着了,还打起了呼噜,我知道这是他长时间的奔波劳累造成,我叫驾驶员把车开平稳一点,以便李经理能多睡一会,可那曾知道,不到10分钟他的手机却响起来了,他接完电话后我很感叹地说道:你太辛苦了,可他却说:“比起在打井第一线工作的同志们要好多了,一天24小时他们两班倒,平均每天要工作12小时,有时遇到孔内事故上大班,他们连休息时间没有,真正辛苦的是他们”。李经理还告诉我说:大家知道,能否打出水这与钻井施工没有直接关系,可我们的任务就是来解决群众的用水问题,我们执行抗旱打井的地区,多数都是长期以来一直缺水,我们所施工的井能不能出水,这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也有很大压力,出水了老百姓高兴我们也高兴,打不出水我们怎么向老百姓们交代,不说别的,单想到那些整天坐在钻机周围的老乡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神,我们心里就难受。
黄邦忠,施工公司副经理,作为李毅刚经理的助手,近两年以来,他主要负责抗旱找水打井的生产和技术工作,今年2月初,接到上级指示及安排,他带队赶赴河南并圆满了援豫抗旱救灾打井施工突击任务,今年下半年我省打井救灾工作启动后,他同时兼任112队在黔南州片区抗旱打井施工项目部负责,为确保各个抗旱打井机台尽快进场并正常施工,与地方关系的协调、机器设备的吊装及进出场、钻孔位置的确定、施工技术方案的制定、孔内事故的处理,每一桩事他都亲自参与。他一直坚持在工地,白天他到各打井机台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沟通,决不让问题过夜。晚上他通过电话把10个机台生产及技术工作情况逐一进行了解,研究解决当天遇到的工作难题,部署第二天的工作,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他反复叮嘱,每天还坚持召集抗旱打井后勤保障工作组同志开会,对各个机台管材物资的配备情况、急用物资的调配情况进行汇总,以便分片区统一调配,综合利用,避免因重复调配、不及时调配,造成运输成本浪费或停工待料,给整个抗旱打井工作顺利推进造成影响。对安全和质量工作他更是严格,不放过任何一丁点隐患存在的可能,他经常告诫手下工作人员说:尽管抗旱打井施工任务时间紧任务重,但我们不能凑合生产,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磨刀不误砍材工”。因此,每个机台从进场安装到正常钻进,每到工序他都要严格把关,他常常几个小时不间断地在钻机旁监督指导,他虽才只有三十几岁,看见他在机台上那严肃认真的样子,活脱一个“小老头”。他每天要收集准备进场的各个钻孔资料,了解井位处于什么构造部位,地下是什么地质结构,上什么型号的钻机,配备什么样的钻进工艺。除此之外,他还要和施工技术人员商量钻机安装符不符合要求,采用什么方法固井止水,成井段与下滤管多少,沉沙段预留多少,采用多大水泵和降深进行抽水试验,多大水量才能成井交付等等,每天都能看到他在抗旱打井现场的身影。一次,在聊家常时,大家无意聊到孩子学习方面的事,当谈及他小孩时,他沉默了许久后告诉说:我和孩子他妈离婚已有5—6年了,孩子判给我,前几年工作没有现在忙我有时间管,孩子各方面都还可以,这两年工作实在太忙了,有时一两个月都见不到孩子一面,最近孩子提出不想读书了,到底是什么原因我还不知道,最近准备抽时间去学校了解到现在也还没有去,这两天我正为此事烦恼着,他自言自语道:才14岁的孩子,不读书现在能做什么呀,要是孩子真“废”了,我怎么向孩子的母亲交待啊!2010年以来,黄邦忠同志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旱打井工作中,为让旱区人民能早日喝上水洁净的地下水而努力工作着。他忘记了什么叫疲惫,什么叫休息日,他甚至还忘记了家中还有一个十多岁需要有人照顾的小孩。
杨金海,112队施工公司兴义片区抗旱打井项目部负责人。在2010年上半年西南抗旱打井救灾工作中,他作为抗旱打井机台机长率领工友们在黔西、金沙两县成功打井6口,向旱区群众提交了日涌水量1984.13吨,较好地解决了旱区人畜饮水和保春耕工作,由于工作业绩突出,杨金海同志被授予国土资源部西南抗旱找水打井先进个人。今年下半年,我省打井救灾工作启动后,杨金海同志被公司抽调负责兴义片区抗旱打井项目部负责人,主要负责徐明机台、陈顶峰机台及吴增强机台三台钻机施工组织和协调工作等,身为大机长肩上担子比以前重了许多,他每天奔波于水井施工工地,跑地方政府落实打井用地,找村民协助机器设备进出场,监督指导机台安装,检查安全,量进尺。为了赶进度,在每台钻机终孔前,他要提前把下一个孔点位置找到,踏勘机器设备进场路线,做好搬迁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终孔后,他一分钟也不耽误,马上安排下步工作,协助机台量钻杆,抽水试验,收集整理机场管材物资。抗旱打井施工不分昼夜,他也夜以继日,坚持在工地,由于没有专职驾驶员,他同时兼任起兴义片区工程车驾驶员工作职责,机台所用的大小零配件及生活物资都要靠驾车出去运到工地来,因此不管是夜晚还是白天,三个机台随叫随到。饿了就吃自带的方便面,困了就把车停靠在路边打个盹,尽管每天晚上都工作到很晚,第二天他依然早早地起床继续工作。他是个爽朗的汉子,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他乐观向上,到机台上有自己能干的工作,他毫不犹豫地抢着干,长期的野外钻探工作锻炼了他的毅力,激发出他巨大的工作潜能。负责兴义片区三个机台的抗旱打井施工日常事务工作已经够他忙碌的了,但他还兼任司机,每天他不是在机台就是在路上奔忙着,从一个施工点赶赴另一个施工点。为不在搬迁进下一个施工点时耽误时间,到下一孔点就能直接施工,他总是每条路亲自跑过才决定钻机进场走哪条路,其劳累可想而知。看到他每天都乐此不疲地工作着,三个机台的每一个员工都深受感动。
黄守进,钻探技师,112队在毕节片区抗旱打井项目部负责人。在2010年上半年西南抗旱打井救灾工作中,作为抗旱打井机台机长,他与工友们在安顺镇宁、毕节织金等地成功打井8口,由于工作业绩突出,2010年4月他所负责的机台被省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2010年6月他被授予国土资源部西南抗旱找水打井先进个人和贵州省地矿局2009—2010优秀共产党员。对黄守进同志来说,成绩来之不易,认识黄守进同志的人都知道,近年来,他一直坚持带病工作,原本三年前他就想病退了,可近两年来,西南、河南等地接连出现严重的旱情严,112队作为贵州省地矿局抗旱打井施工主力,要组织10台抗旱打井机台奔赴旱区执行抗旱打井施工任务,能带队伍的机班长紧缺,作为一名老党员他深知,在这用人之际不能向组织提出病退之事,在今年年初,接到援豫抗旱打井工作通知后,他想:在大灾大难面前作为共产党员不冲锋在前,群众们会怎么看待我们?他毫不犹豫主动提出参与援豫抗旱救灾打井施工工作,在近两月的援豫抗旱救灾打井施工工作中,他带着病痛的身躯奔忙于各个抗旱打井机台,研究施工方案,处理施工中遇到的难题,全力协助副经理黄邦忠的工作,圆满了援豫抗旱救灾打井施工突击任务。今年下半年,我省抗旱打井救灾工作启动后,黄守进同志被委任为112队在毕节片区抗旱打井项目部的负责人,由于抗旱如救火,得抓紧时间,为在最短时间内打出第一口井,7月30日接到任务后,黄守进同志便立即组织清点设备物资和装车,把各种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考虑到位,从打井工艺、施工效率等方面作了详细安排。当晚,黄守进带领32名施工人员和四台打井钻机从安顺出发,奔赴黔西县锦星乡新街村、黔西县林泉镇合心村潘家沟组、黔西县锦星乡集镇、黔西县锦星乡白泥村抗旱打井施工现场执行抗旱打井。事实证明,在黄守进同志的精心安排和组织管理下,毕节片区抗旱打井工作推进有力并取得非常好效果。8月8日上午9点,在黔西县锦星乡新街村钻进的这口井终孔,出水量每天达554多立方米。喷涌出来的水花四溅,打井队员们欢呼着拥抱在一起。喜讯不断传来,8月11日下午13点,在黔西县锦星乡集镇打出了第二口井,出水量每天也可达1550立方米以上,可解决6000多人的饮水问题。8月12日下午16点,又在黔西县林泉镇合心村潘家沟组打出了第三口井,出水量每天也可达1200立方米以,可解决2400多人的饮水问题。到8月21日,在黔西县锦星乡白泥村顺利打出了第四口井,出水量每天也可达1252立方米,可解决8000多人的饮水问题。由于毕节片区属特旱区,抗旱打井施工任务异常艰巨,旱区百姓盼水心情十分迫切,与当地百姓协调难度较大。根据省委关于挂帮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省地矿局挂帮织金县,抗旱打井是挂帮首当其冲的工作,按省地矿局的指示精神,112队在织金县安排了三台抗旱打井机台,这样毕节片区抗旱打井机台增至7台,并分布于黔西、纳雍、金沙、织金等地,点多线长面广,这无疑给黄守进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黄守进同志感到责任更加重大,“现在加下班、熬下夜没关系,多打一口井,泗水旱区就多一分丰收的希望!”他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在特大旱灾面前,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在特大旱灾面前,团结带领全机台职工充分发挥地质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抗旱救灾突击队和生力军作用,不畏艰难,奋不顾身,冲锋在前,奋勇抢险,他所带领的机台共完成水井施工8口,工作量1170余米,每天出水量近4000立方,可解决近5万日的基本生活用水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鲜艳的旗帜,副队长、共产党员余志林将党员精神投入到当前的工作岗位中,在实践中接受着群众的检阅。队长吴琪精心研究施工方案,保证了施工的质量。每一名突击队员发扬着地矿人“三光荣”精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截至日前先后打出了伍口井,解决了部分村民饮水难的问题,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成绩只代表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满怀希望,信心十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队员们由衷地感到能在云南这片干涸的土地上挥洒下汗水是一种责任,是一项义务,更是一笔财富!大家不会吝惜自己的汗水,而是希望能用辛勤的汗水换来地下的甘泉,用实际行动换来群众的微笑,已有71岁高龄,河南省有色地矿局抗旱找水打井指挥部特聘技术顾问。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刘工就是安阳、林州一带有名的找水专家,人称“水龙王”。为了旱区人民,他不顾自已年事已高,野外工作的艰苦,毅然加入我们队伍,使我们抗旱打井有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初春的豫北乍暖还寒,2月28日气温达到零下5度,雪花沸沸扬扬,乡间的道路湿滑泥泞,刘工带领找水队伍坚持早六点从安阳出发,徒步近两个小时,翻了两个山头,实地查看含水层位置,最终确定了三羊村的井位,接着又马不停蹄赶赴下一个村庄。晚上到家他实在顶不住了去医院输液,这时我们才发现刘工当天是带着病坚持在工作一线,使我们在场的年青后辈无不为之感动,他们老一辈地质人 “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精神是我们新一代永远学习的榜样。
王庆阁,河南省有色地矿局驻安阳抗旱找水打井指挥部副总指挥。自抗旱打井开工以来,一直坚持在工地,白天他到各打井工地寻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沟通,决不让问题过夜。晚上坚持召集各抗旱工作组负责人进行打井进展情况分析,研究解决当天遇到的工作难题,部署第二天的工作。对安全工作他更是不放过一点不安全因素,他告诫手下工作人员:施工安全大意不得,我们要本着尽职尽责的态度和施工队一起搞好安全工作。他常常几个小时不间断地在钻机旁监督指导。尽管他夜以继日地工作,身心已很劳累,但每天依然能看到他坚持在打井现场的身影。用他的实际行动感染和激励着每一个工作人员。一个多月以来,大家全身心投入到抗旱打井工作中,忘记了什么叫疲惫,什么叫休息日,为让旱区人民能早日喝上水而努力工作着。
高维征,河南省有色地矿局驻安阳抗旱指挥部技术组负责人。他是第一个进入找水打井工地的技术人员,从到工地的第一天起他就昼夜操劳,白天辛苦劳作在工地,晚上还要整理各种资料,分析研究问题,安排第二天的任务。他有段时间总带着墨镜,别人问他,他开玩笑说因为耍酷所以总要带着墨镜。其实是连着一个多月的野外辛勤工作,眼睛一直红肿不下,受不了较强光线的照射,不得不靠墨镜减轻痛苦。4月1日本已回暖的河南又遭遇倒春寒,安阳部分地区七级大风,漫天风沙。为了了解真实的水位情况高工坚持带队去分草峪、占元、白壁村测水位。在白璧村,寒风吹起的风沙打在人身上生疼,高工亲自动手测水位一测就是半个小时,浑身上下满是沙土,手已冻得发紫,但队员们看到高工满脸笑容,这是他成功测出水位的喜悦和满足。
胡凯,河南省有色地矿局驻安阳抗旱指挥部施工组负责人。他每天在工地奔波,监督、督促施工单位施工,检查安全,量进尺。为了赶进度,只要钻机结钻,一分钟也不耽误,马上量钻杆,安排下步工作。钻机施工不分昼夜,他也夜以继日,坚持在工地,不管是夜晚还是白天,随叫随到。在钻井工地饿了就吃自带的方便面,有时晚上工作到很晚,第二天依然继续工作。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他乐观向上,看到有自己能干的工作,他会毫不犹豫地抢着去干,长期的野外工作锻炼了他的毅力,激发出巨大的工作潜能。在工地他还兼任司机,每天从一个施工点赶赴另一个施工点,坚持自己开车领钻机进场。为了不在路上误事,到地方就能直接施工,他总是每条路亲自跑过才决定钻机走哪条路,其劳累可想而知。看到他每天不知疲倦地工作,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感动。
早春的河南依然寒风凌冽,但抗旱队伍的热情却异常高涨。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抗旱找水的艰巨任务,战斗在第一线的同志们加班加点艰苦奋斗,他们不顾野外条件的艰苦,不顾长期超负荷工作的疲劳,忘我工作,努力为灾区人民解决吃水难问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当一股股清水从新打的井里喷涌而出,当旱区群众喝上甘甜清澈的井水,告别祖祖辈辈缺水的历史时,我们的心里也有说不出的喜悦。清明时节,打井工地的同志们仍然没有休息,他们依然默默地奋斗在打井第一线,我们为有这样的同志而骄傲,而自豪。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临沂项目部经理唐安业从方案设计、人员组织、设备调配、井位布设、施工管理等方面亲自靠上抓,多次深入施工现场调查了解情况、检查指导工作。总工程师戚庆学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旱找水打井工作现场,认真翻阅有关水文、地形、地质资料,翻山越岭查看村庄周围每个区域地貌特征,反复分析地质、构造及成井可行性,科学圈定工作区域,为科学选点定位、确保打井出水成功率发挥了关键作用。物探工作人员以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先进的仪器设备、精湛的专业技术、忘我的拼搏精神为找水打井工作提供了有力地技术支撑。项目部全体施工人员在王勇带领下,起早贪黑、风餐露宿、舍小家顾全局,赶工期、抢速度、抓管理,在整个打井工作中实现了安全优质高效文明施工。3月 10日苍山电视台记者采访了临沂项目部,并在当天的《苍山新闻》栏目报道了山东局抗旱找水打井工作的先进事迹。
潍坊项目部的杨勇,昌乐地区打井工作的具体管理者,每天带领他的团队,早上 7点钟出发,晚上 7点钟归队,不畏严寒,不怕艰苦,日日往返于昌乐——潍坊之间,奔波于昌乐山间、地头的施工点进行指导和协调。他工作认真、一心服务、不求群众回报。赵金录,昌乐项目部副经理,是找水打井经验丰富的老职工。他忍着长期的腰腿病痛,奔波于各个水井点,指导抽水试验,下管,安装水泵。每到一处,事必躬亲,今天的事必须今天做完,绝不给明天留尾巴,即使忙到夜幕降临,熬油点灯也要把水泵下完、井口封好才肯罢休。李小龙,昌乐项目部总工,一个从未接触过水井施工的 80后年轻技术负责人。本着不会就学、不耻下问的原则,努力学习相关知识及技术规程,出色地完成单井设计、现场录井、技术资料整理等各项工作。同时为按时保量完成 16口井的验收资料,他放下手头一切工作,全力以赴专注整理,夜夜熬到十一二点,毫无怨言。
博山区项目部,施工中正值冬季,夜间气温在零下 10度左右,2、3号机施工位置离村子较远,为了不给老百姓添麻烦,施工人员住在帐篷里,寒冷的天气使很多工人身患感冒,但他们仍然坚持在工作岗位。3号机机长马用忠痛风病发作,在帐篷里打完吊针继续工作,按时完成了水井施工任务;1号机机长孟凡臣身患重感冒,嗓子说不出话,嘴上急的起了泡;项目经理苗文武早出晚归,每天奔波在五个乡镇,短短的 40天时间,行程近1万公里。
冠县项目部,项目经理英昌恒,以往从事水文地质专业的老职工,不但有着水文钻井方面的知识,同时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管理及协调工作经验,能够充
分发挥自己的长处。项目总工张立鹏,是一个综合型人才,不但有着丰富的岩土施工经验,同时对水井作业和水文地质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行动伊始,该项目部按照山东局的总体工期要求,倒排工期,精确计算,合理安排,精心组织,在大曲村、大焦庄、蔡庄各上一台回转钻机同时施工,井孔钻进期间穿插进行洗井、水泵及管材购制、抽水试验、管材安装、水泵安装等工作,做到了统筹兼备,科学合理。从 2月 24日进场施工,至3月 15日 15眼水井验收资料全部整理完成,历时 20天,比预计工期提前 16天,取得了总进尺1244延米,总出水量 535m 3/h的骄人成绩。
莱芜钢城区项目部现场负责人许红伟,每天都要沿着蜿蜒的山路到水井施工现场巡查,协调进度,处理地方关系。由于时间紧迫,未休完假的他直接从老家赶赴旱区,没带随身换洗衣物,一连 2周都穿着那一身工装在工地上组织协调。在 40天的施工时间里,他竟然穿坏了3双登山鞋。由于打井现场不断出现技术难题,单位决定将鲁建平派驻打井一线。鲁建平接到任务后,二话没说就带着还没服完的中药立即奔赴打井现场。同是钢城区项目部,有一天下午都快 2点了,有人发现技术员王群策在帐篷里泡方便面,原来他的午饭还没吃,便问他:“这么辛苦值不值啊? ”,这位西北汉子若有所思地说:“我的家乡在西北,那里也经常遭受缺水的困扰,深知旱区人民的困难,莱芜人民能喝上咱们打的井水,苦点累点不算什么!”
在 4个项目部 7个施工区域有 234名这样不计个人辛苦、默默奉献的冶金地质人,我们不能一一列举,不能一一点出他们的名字,但是我们知道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局抗旱找水打井突击队——冶金地质人,我们的“三光荣”精神再一次在这里闪光,他们让我们自豪,让我们骄傲,让我们感动,更让我们敬佩,所有的荣誉都属于他们,我们的勇士,我们的突击队队员!
自去年秋冬以来,岳阳地区降水量小,遭遇了秋冬春三季连旱。君山区作为农业大区,受灾情况严重,抗旱形势严峻。面对60年以来的特大旱情,该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迅速行动,把抗旱保苗第一线作为创先争优主战场,吹响了创先争优的“集结号”。
一、组织“促动”,吹响抗旱保苗的号角。自去年秋冬至今,该区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抗旱保苗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抗旱工作,区级领导更是多次深入基层,亲自指导督查。区委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把抗旱保苗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来抓,在抗旱保苗工作中创先争优,牢固树立抗大旱、抗长旱、抗连旱的思想,坚决做到旱情一日不解除,抗旱一日不停止。同时,通过悬挂条幅、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形式,广泛宣传旱情发展形势、抗旱技术要点、抗旱补贴政策等,力求做到电视天天有图像、广播天天有声音,激发群众抗旱热情,引导农民兄弟正确抗旱,科学保苗。全区共悬挂抗旱条幅200多条,发送短信6000多条,印发抗旱保苗资料20000多份,开设培训班20多堂,区电视台和区政府网站开辟专栏进行了跟踪报道。
二、部门“联动”,推动抗旱保苗的战车。该区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抗旱大局,服从指挥调度,联合互动,全力以赴做好抗旱保苗工作。财政、水利、农机、电力等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成立多支由农技、水务组成的服务小分队奔赴旱情严重地区,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帮助群众抗旱保苗。区财政局投入500多万元作为抗旱保苗专项资金,用于抗旱工作;区水利局投入100多万元购买大型水泵、机组60台,分派到各镇抗旱;区农业局组成7个专业技术小组,每日赶赴田间地头指导群众抗旱保苗;区供电局成立“电力抢修队”,确保抗旱电力供应不出故障。全区共投入水泵、抽水机等抗旱设备4356台,投入抗旱资金1600多万元,有力地保障了抗旱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党员“带动”,扛起抗旱保苗的大旗。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哪里有旱情哪里就有冲锋在前的共产党员。在抗旱保苗工作中,该区广大党员冲锋在前,战斗在前,坚守抗旱一线,带动群众抗旱保苗。广兴洲镇60岁老党员乐培炎,50多天坚守机埠不离火线,在机埠度过60岁生日;广兴洲镇
政府54岁的副主任科员、水利专干杨茂松为全镇水系的调度、机械的架设日夜奔波操劳,曾连续四天四晚在临江外闸亲自指挥筑坝拦水、机组安装;采桑湖镇团北村党员徐贵武,在组织抽水过程中,为水压过大水泵接口不稳的问题,自己抱着水管在水中连站10多个小时;柳林洲镇永城村共产党员张芳自掏腰包投资5000多元打了两口地下水井,无偿地为周围二十多户提供水源;许市镇横山岭村党员陈锦明,不顾自家的秧苗还未下地,连夜将家里的抽水机安装在丁眼桥机埠上,挨家挨户通知群众抽水,使全组300多亩旱田及时栽秧。
四、党群“互动”,打好抗旱保苗的会战。面对特大旱灾,该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共同作战,有效地缓解了灾情,取得了明显地成效。广兴洲镇投入抗旱资金近200万元,增设大型水泵6台,出动挖土机12台,组织群众1200余人,对沿江中心渠、永明中心渠、殷家铺中心渠等5条渠道进行清淤导流,完成土方3万方,完成灌溉面积1.8万亩;采桑湖镇投入资金80多万元,组织群众800余人,在华洪运河开沟3000多米引水,有效缓解了1.2万亩水田的旱情;许市镇出动各类抗旱机械900余台,出动群众600多人,缓解了3万余亩农田的灾情;养殖场组织500多劳力打井73口,在群众的配合下,将700多亩水田改种棉花,400多亩池改养苗种,科学合理地引导群众,减少了旱灾损失。
网友:您好!对您反映的问题,洛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已责成洛宁县政府进行了认真查处。现将具体情况向您反馈如下:新生村位于河底镇东,与宜阳县石村乡相邻,属半丘陵旱塬区。该村共756口人,辖新生、大牛店、小牛店三个自然村,其中小牛店村是第一村民小组、270余口人。该行政村于2003-2004年修建两处人畜吃水工程,解决了新生、大牛店的人畜吃水问题,小牛店自然村人畜吃水问题没能得到解决,该自然村人畜吃水依靠村民自家院内小水井。去冬以来,我县一直没有有效降水,由于长时间干旱,井水水位明显下降,少部分井现已断续缺水,目前部分群众吃水确实比较困难。鉴于当前严重的旱情形势,河底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于近期对全镇人畜饮水困难的村,集中开展了调查摸底工作,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汇总上报。鉴于新生一组(小牛店村)部分群众吃水困难的情况以及该村村民的打井申请,经镇政府认定后已上报县水利部门,现镇政府正与有关部门积极协调争取项目,以早日解决该自然村群众吃水困难的问题。
天气很热,市民郑女士和朋友去金东区岭下镇的三汶塘水库游泳,途中被几名中年妇女拦住收“水费”。郑女士说:“如果不交钱就不准去游泳,也不知道他们这样收钱正不正规?”
8月5日傍晚6时许,天空下起了雷阵雨,但仍有许多市民前往三汶塘游泳。快到水库的时候,十几名妇女站在路边,车经过时就上前敲窗,向每辆车收取10元,再给一张白色的票。一市民说:“这两天开始收的,他们说是为了买点水喝,因为比市区游泳馆便宜,也还能接受。”也有市民想冲过去,妇女立即围了上来,拿出放在边上的一个木桩挡路,市民交钱后才放行。
这些妇女说,她们都是三汶塘村的村民。她们说:“我们这么做也是被逼无奈。”三汶塘边有三汶塘和下辽两个村,饮用水都取自三汶塘。“以前来水库游泳的人不多,我们劝阻劝阻也就算了,这两年来的人特别多,每天有100多辆车,还没算上骑车的人。”一位村民激动地说,游泳的人多了,水质也变化了,“有人还带小狗来游泳,水面上经常漂浮着卫生棉、粪便等污物。”
8月6日下午,金东区岭下镇三汶塘水库管理处主任朱锦良表示,村民在收费的事他们知道,也曾劝过村民不能收费,这是不合法的。“水库内不能游泳是毋庸置疑的。”朱锦良说,村里没有通自来水,三汶塘村和下辽村的村民一直都打井,使用三汶塘水库内的水。为了解决水质问题,两个村的村委会这几天正在水库上游找水源。
同时朱锦良提醒市民,在水库内游泳安全没有保障,为了自身的安全,也为了解决村民的饮用水问题,市民应选择其他可游泳的地方。
5.1去了平定,真不能忍,居然家家户户,喝的是雨水,老百姓真是苦啊,建议县长拨点款给每个村打个井,支持的顶起来!!是的,平定的这种现象什么时候能够引起政府的重视啊,老百姓太苦了
奋战在抗旱找水打井第一线的人们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岩土公司办公室 时间:2011-4-12 10:37:17 去年入秋以来,中原大地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面对日益严重的干旱,省委、省政府立即责成省国土资源系统组成抗旱找水打井突击队开赴旱区。河南省有色地矿局也积极响应号召成立了河南省有色地矿局抗旱找水打井突击队,他们在第一时间赶赴安阳、林州抗旱打井,受到旱区人民的热烈欢迎。抗旱突击队的同志们战天斗地,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以自己的行动和打井成果向旱区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中间也涌现出许多 10
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忘我工作、乐于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田奎生、刘振江、王庆阁、高维征、胡凯就是他们突出的代表。
田奎生,河南省有色地矿局驻安阳抗旱找水打井指挥部总指挥,岩土公司总经理,这次抗旱找水打井的主要组织者。在这段时间里他的工作总是排得满满的,没有节假日,经常加班加点,接到抗旱打井找水任务后,2月18日就召集局属各相关单位开动员会,明确参战人员及分工,拿方案、调设备、组织队伍。第二天,水文、物探、测量人员就奔赴野外开展工作,确定井位。接下来在短短几天里就组织了几十台钻机开进旱区。在工程进行过程中,他多次到野外打井工地指导工作,安排职工生活,与地方政府沟通,争取当地政府和百姓的支持和帮助,协调各兄弟单位的各种安排,向国土资源厅和有色地矿局领导汇报工作进展,解决现场遇到的各种问题。大家知道,这次我们打井的地区,长期以来一直缺水,定一口井能不能出水,这对参加抗旱的技术人员是一个挑战,对总指挥也有很大压力,可田总全然不顾这些,他告诉技术人员:我们这次的任务就是解决群众的用水问题,人民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你们只管大胆放手干,有什么问题只管找我。这样长时间的奔波劳累,跟他在一起的年青人都感到吃不消,可他却说:“我们比起在打井第一线工作的职工同志们要好多了,真正辛苦的是他们。”
刘振江,退休高级工程师,今年已有71岁高龄,河南省有色地矿局抗旱找水打井指挥部特聘技术顾问。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刘工就是安阳、林州一带有名的找水专家,人称“水龙王”。为了旱区人民,他不顾自已年事已高,野外工作的艰苦,毅然加入我们队伍,使我们抗旱打井有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初春的豫北乍暖还寒,2月28日气温达到零下5度,雪花沸沸扬扬,乡间的道路湿滑泥泞,刘工带领找水队伍坚持早六点从安阳出发,徒步近两个小时,翻了两个山头,实地查看含水层位置,最终确定了三羊村的井位,接着又马不停蹄赶赴下一个村庄。晚上到家他实在顶不住了去医院输液,这时我们才发现刘工当天是带着病坚持在工作一线,使我们在场的年青后辈无不为之感动,他们老一辈地质人 “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精神是我们新一代永远学习的榜样。
王庆阁,河南省有色地矿局驻安阳抗旱找水打井指挥部副总指挥。自抗旱打井开工以来,一直坚持在工地,白天他到各打井工地寻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沟通,决不让问题过夜。晚上坚持召集各抗旱工作组负责人进行打井进展情况分析,研究解决当天遇到的工作难题,部署第二天的工作。对安全工作他更是不放过一点不安全因素,他告诫手下工作人员:施工安全大意不得,我们要本着尽职尽责的态度和施工队一起搞好安全工作。他常常几个小时不间断地在钻机旁监督指导。尽管他夜以继日地工作,身心已很劳累,但每天依然能看到他坚持在打井现场的身影。用他的实际行动感染和激励着每一个工作人员。一个多月以来,大家全身心投入到抗旱打井工作中,忘记了什么叫疲惫,什么叫休息日,为让旱区人民能早日喝上水而努力工作着。
高维征,河南省有色地矿局驻安阳抗旱指挥部技术组负责人。他是第一个进入找水打井工地的技术人员,从到工地的第一天起他就昼夜操劳,白天辛苦劳作在工地,晚上还要整理各种资料,分析研究问题,安排第二天的任务。他有段时间总带着墨镜,别人问他,他开玩笑说因为耍酷所以总要带着墨镜。其实是连着一个多月的野外辛勤工作,眼睛一直红肿不下,受不了较强光线的照射,不得不靠墨镜减轻痛苦。4月1日本已回暖的河南又遭遇倒春寒,安阳部分地区七级大风,漫天风沙。为了了解真实的水位情况高工坚持带队去分草峪、占元、白壁村测水位。在白璧村,寒风吹起的风沙打在人身上生疼,高工亲自 11
动手测水位一测就是半个小时,浑身上下满是沙土,手已冻得发紫,但队员们看到高工满脸笑容,这是他成功测出水位的喜悦和满足。
胡凯,河南省有色地矿局驻安阳抗旱指挥部施工组负责人。他每天在工地奔波,监督、督促施工单位施工,检查安全,量进尺。为了赶进度,只要钻机结钻,一分钟也不耽误,马上量钻杆,安排下步工作。钻机施工不分昼夜,他也夜以继日,坚持在工地,不管是夜晚还是白天,随叫随到。在钻井工地饿了就吃自带的方便面,有时晚上工作到很晚,第二天依然继续工作。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他乐观向上,看到有自己能干的工作,他会毫不犹豫地抢着去干,长期的野外工作锻炼了他的毅力,激发出巨大的工作潜能。在工地他还兼任司机,每天从一个施工点赶赴另一个施工点,坚持自己开车领钻机进场。为了不在路上误事,到地方就能直接施工,他总是每条路亲自跑过才决定钻机走哪条路,其劳累可想而知。看到他每天不知疲倦地工作,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感动。
早春的河南依然寒风凌冽,但抗旱队伍的热情却异常高涨。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抗旱找水的艰巨任务,战斗在第一线的同志们加班加点艰苦奋斗,他们不顾野外条件的艰苦,不顾长期超负荷工作的疲劳,忘我工作,努力为灾区人民解决吃水难问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当一股股清水从新打的井里喷涌而出,当旱区群众喝上甘甜清澈的井水,告别祖祖辈辈缺水的历史时,我们的心里也有说不出的喜悦。清明时节,打井工地的同志们仍然没有休息,他们依然默默地奋斗在打井第一线,我们为有这样的同志而骄傲,而自豪。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第五篇:打响农业抗旱救灾攻坚战
陆良打响农业抗旱救灾攻坚战
面对持续加剧的旱情和因旱造成的巨大损失。陆良农业部门把抗旱救灾工作作为检验干部职工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活动成效的重要阵地,咬定农业增长的目标不放松,坚定农民增收的信心不动摇,立足部门职能,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春耕生产,打响抗旱救灾攻坚战。
强组织明责任,千名干部进万户。县乡农业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和部署,强化抗旱保春耕生产工作措施,推行党员干部定点挂钩保包、技术人员分片包干制,督促指导各地开展好抗旱促春耕工作。县农业局副科级领导分别挂钩指导10个乡(镇)和1个华侨管理区的农业生产,400多名干部职工直接联系帮扶1250户农民的生产生活;各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870名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全县139个村(居)民委员会的1421个村(居)民小组的数万户农民的农业生产进行面对面指导。明确工作纪律,组成督查小组,对抗旱救灾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违反抗旱救灾工作纪律的,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筹物资备项目,未雨绸缪抢先机。强化抗旱物资和项目储备,目前已检修到位各类农机具5182台(套),检查农机维修网点32个;水稻良种就位450吨,玉米良种就位550吨;累计储备各种化肥51360吨,储备农药276吨、农膜1000